词的意义

词的意义
词的意义

Lexicology (Lecture Four)

2011.10.13

Motivation

Motivati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word symbol and the meaning it refers to. 用理据这个词表示语言符号和意义之间的联系。

1. Phonetic motivation 读音理据,拟声词

ding-dong, bark

Words motivated phonetically are called echoic or onomatopoeic words, whose pronunciation suggests the meaning.

2. Grammatical motivation (morphologic motivation) 语法理据

Morphologic motivation means that the meaning of some words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meaning of the affixes, roo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words.

teacher = teach (action) + -er (actor)

airmail = mail by air

3. semantic motivation 语义理据

It refers to the mental associations suggested by the conceptual meaning of a word. It explain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iteral sense and figurative sense of the word.

有意义的引申,使它具有新的含义,由词的概念意义所暗指的联想意义,解释了词的表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之间的联系。

e.g. bottleneck—瓶颈

引申到其他领域, administration, transportation, production

4. Etymologic motivation

The origins of words throw light on their meanings.

Pen: 为何用此词表示笔,因为原义是羽毛,在发明现代比之前,羽毛被普遍作为书写工具。

由专有名词转化而来的普通名词都可以从起源上解释它的含义。

triangle of significance

The complex and somewhat mysterious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ferent (object, etc. denoted by the word), concept and word are traditionally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triangle: (triangle of significance 词义三角)

词(符号)与它意义(概念),以及所指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Meaning (concept)

Symbol (word)---------------------------------------referent (object)

The dotted line suggests that there is no immediate relation between word and referent: it is established only through the concept.

词义三角否定了单个词与具体事物之间的直接联系,认为这种联系只能通过人的大脑思维才能建立。

词只是符号,词义所对应的是人们主观意识中的概念,每一个词在人的头脑里存在着一个与之相联系的概念,并通过人的思维建立起词与意义的联系。

符号与指代物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真正的联系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is a hypothesis that concept can only find their realization through words. It is only when we hear a spoken word or read a pointed word that the corresponding concept springs into mind.

只有在听到或看到某个单词的时候,我们才能在脑海中形成相应的概念,联系到该单词所指代的事物。

Seven types of meaning 词义的分类

British linguist G. Leech classified meaning into: conceptual, associative meaning. And associative meaning can be further classified into: connotative, social, affective, reflective, collocative and thematic meaning.

1.Conceptual meaning

conceptual meaning is the meaning given in the dictionary and forms the core of word

It is the essential and inextricable part of what language is, and is widely regarded as the central factor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It is also called logical, cognitive, or denotative meaning.

概念意义也被称为外延意义或认知意义,它是一个词的中心意思,意义比较稳定,人们对概念意义的理解不会因人而异。

2.connotative meaning

Connotative meaning is the communicative value that an expression has by virtue of what it refers to, over and above its purely conceptual content.

内涵意义是一个词或短语根据它的指称意义而具有的,超出概念意义以外的交际价值。

Compared with conceptual meaning, connotative meaning is peripheral, and relatively unstable, that is, it may vary according to culture, historical period, and the experience of the individual.

比较不稳定,常常随着文化和历史时期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因人而异,某些词语的内涵意义带有民族性特征。

She is a cat.

Conceptual meaning: a kind of animal.

Connotative meaning: a spiteful woman (witch)

3. Social meaning

It chiefly includes stylistic meaning of an utterance.

We can simplify the styles into three levels: formal, neutral, and informal

e.g. mother (formal), mom (colloquial), mama (child’s language)

dollar (neutral) buck (slang)

father, papa, old boy

4.affective meaning

The level of meaning that conveys the language user’s feelings, including his attitude or evaluation in shaping his use of language is called affective meaning or emotive

5. reflective meaning

Therefore, reflective meaning is the meaning which arises in cases of multiple conceptual meanings, when one sense of a word forms part of our response to another sense. It is the product of people’s recognition and imagination.

6. collocative meaning

collocative meaning is the associations a word gets because of the meanings of words which tend to occur in its linguistic context.

由一个词从与它相结合或组合的词的意义中所获得的各种联想构成的,它必须与别的意义搭配在一起才能产生意义。

7. thematic meaning

The meaning arising out of the way in which the writer or speaker organizes his message is called thematic meaning.

说话者或作者借助组织信息的方式(包括语序、强调手段、信息点安排等)来传达的一种意义。

Theory of Semantic Field

20世纪三十年代德国语言学家Trier(1931)正式提出了著名的“语义场理论(the Theory of Semantic Fields,又称:词汇场理论the Theory of Lexical Fields)”,

A semantic field is an area of meaning which can be delimited from others in a language. Thus we might talk about a semantic field of FOOD or CLOTHING or EMOTHIONS. Within CLOTHING, we find words for all kinds of garments.

Componential Analysis成分分析法

Componential analysis is composed of meaning components called semantic features. All lexical items can be analyzed into a set of semantic features or semantic components which may be universal. Plus and minus signs are used to indicate whether a semantic feature is present or absent in the meaning of a word. 通常用大

写字母书写,用“+”表示这些成分的在场(Presence),“-”表示不在场(Absence),并置于方括号中。这些成分才是语义的最基本要素。

如bachelor和spinster的语义成分分别为:

bachelor

[+HUMAN] [+MALE] [+ADULT] [-MARRIAGE]

spinster

[+HUMAN] [-MALE] [+ADULT] [-MARRIAGE]

In making componential analysis, it is important to focus on the defining features, i.e. features which can distinguish one word from another.

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145 2012年 Vol.27 No.10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外语研究收稿日期:2012-09-10 作者简介:周艳琼(1976-),女,四川简阳人,讲师,从事语用学,语言测试,语言学方向研究。 语言学家将文化定义为:“文化就是一个人为了让自己的行为被其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必须知道或相信的任何东西并且按着这些要求去行事。”(goodenough,1957);“文化是从社会习得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习得一种语言就意味着习得那种语言所关联的文化。”(Hudson,2005)。可见语言与文化密切相联,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语言词汇则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英汉语言中许多词汇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此种文化信息在交际中发挥着功能作用,即可称为文化功能。英语和汉语产生、发展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自独特的文化必然会反映在其词语中,词汇不只限于表达表层的所指意义,而是蕴涵着深层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等文化内涵, 能生动地体现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学习英语时通过对词汇文化意义的了解学习从而对英美等国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审美意识等有所了解,这将有利于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跨文化交际障碍、避免语用失误。 一、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含义 通常英汉词汇意义都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指称意义,这是词汇的原本含义。一般来说,这一部分意思是词语的字面意思,或者说是表层意思,在字典里能找到的解释;二是词汇的文化意义,这是词义的隐含意义,这部分能显示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字典里找不到这方面的解释。 人类是通过语言来反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但由于人类不同群体所处的环境、历史、政治和经济各不相同,对客观世界的感知结果也不尽相同,许多词汇都带有与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密切相关的内涵意义,由此构成不同语言词汇意义的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对应的词语,其意义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在文化背景方面,意义有较大差异。这就是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二、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表现形式 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文化意义部分相同 在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中,对应词语在某些方面会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而在其它方面却不会。如:英语rose和汉语的“玫瑰”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相同的文化内涵,都象征“爱情”,但在英语成语under the rose中,rose的文化意义却是“秘密”、“沉默”;又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将“猫头鹰”与“倒霉、厄运、不吉利”等联系起来,认为它是不吉利之 鸟,在这点上,英汉两种语言也有相同的文化内涵,但除此,在英语中owl还有“精明”、“神情严肃的人”等文化意义。汉语中“叔叔”是指父亲的弟弟或比父亲年轻的长辈,在英语文化里面,sister, uncle,aunt, brother,grandpa等词所指的关系是一种有某种血源的亲戚关系,可在汉语文化里面对不同的社会关系也可能会用到这些词,如这样的句子: “孩子不哭,警察叔叔给你讲故事。” ,某个英雄牺牲了,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句子 “……,一路走好,叔叔阿姨来送你。” 在这些句子里的 “叔叔” “阿姨”的文化内涵就不能等同于英语的 “uncle”, “aunt”。 2.文化意义完全不同 同一词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虽然有共同的概念意义,文化意义却完全不同。如英汉词汇里表示颜色的词汇,虽然字面意义相同,然而其联想意义却很不同。如黄色、黑色。在汉文化中,因为黄音同皇,在中国古代黄色被视为尊贵的颜色,“黄榜”(im-perial edict),“黄袍”(imperial yellow robes),“黄袍加身”(take thethrone; seize political power after a coup),黄道吉日(a propitiousdate)都无一不与尊贵荣耀联系在一起。而英语中的黄色表示“胆小,卑鄙,猜忌”的意思,例如He is too yellow to stand up and fight中的yellow不是指他尊贵,而是指软弱。如英语中swan(天鹅)用来指才华横溢的诗人,而在汉文化里天鹅一般代表稀有、高贵、优雅,一般用来形容容貌出众的女子。“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便是形容一个男人对一个远胜过自己的女子的不切实际的追求。 3.文化意义的空缺 由于各自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宗教、审美、文化传统以及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社会生活的不同,各民族都产生了一些本民族所特有的具有鲜明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们只表达该民族语言所具有的事物和现象,在一种语言里的词很难在另一种语言里找到对应的词或意义。主要有两种空缺情况,一为词汇的空缺。如汉文化所特有的词汇:干妈、干爹、吃醋(表示嫉妒)、洋气、狐狸精、爬灰(……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红楼梦》第7回)、三八红旗手、戴绿帽、走光、母夜叉、七仙女下凡等,这些汉文化所独有的词汇是没有办法在英语里找到对应词汇的,这是一种词汇的空缺。此外还有一种情形是:英汉有对应词,但一种语言的词汇有文化意义,另一种语言的词则没有什么文化意义。例如:英语white elephant与汉语“白象”, white elephant指“使人感到累赘的赠品”,或“招致亏损的财产”,而汉语“白象”则没有什么文化意义; oyster(牡 浅谈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周艳琼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 广西南宁 530000) 摘 要:语言与文化密切相联,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英汉语言中许多词汇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生动地体现语言文化的差异性。本文从词汇文化意义差异性的含义、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几个方面浅析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说明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57(2012)10-0145-02

古诗词中常见的27个文化典故

古诗词中常见的27个文化典故 1、梦蝶 也称“化蝶”。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后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无题》 2、抱柱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比喻坚守信约。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唐·李白《长干行》 3、青衿 语出《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因此用它指读书人。 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屯。 ——唐·杜甫《折槛行》 4、黍离 语出《诗经·黍离》,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唐·许浑《登洛阳故城》 5、尺素 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为书信代称。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宋·秦观《踏莎行》 6、投笔

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后指弃文从武。 莫学班超投笔, 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 7、还珠 古时合浦地盘产珍珠,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 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唐·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 8、鸿鹄 《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后来就以“鸿鹄”比喻远大志向。 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宋·吴潜《八声甘州》 9、青眼 青眼: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憎恶的眼,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 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唐杜甫《短歌行》 10、东山高卧 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唐·李白《梁园吟》 11、柳营

中国文化特色词语英译3[1]

中国文化特色词语英译 (一)宗教及传统文化 拜年: pay a New Year call财运: luck in making money 江南水乡: the sou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禅宗: Chan Sect/Zen Sect 出家人: ascetic 祠堂:memorial temple 倒春寒:an unusually cold spell in an otherwise warm early spring 道教:Taoism 道士:Taoist priest 法师:Master 方丈:Buddhist abbot 佛教:Buddhism 恭喜发财:May you be prosperous 和尚:Buddhism monk 华表:ornamental column/cloud pillar/stele 红包:red envelope containing money as a gift; bribe/kickback(贬义用法)华盖:canopy 回教:Islam 慧根:the organ of wisdom 甲骨文:inscriptions on oracle bones 戒律:precept/discipline 金刚经:Diamond Sutra 京剧票友:Perking Opera fan 京剧人物脸谱:types of facial make-up in Perking Opera/Perking Opera masks 旧教/天主教:Catholicism 坎儿井:karez 喇嘛:Lama 老字号:an old and famous shop/enterprise 尼姑:Buddhism nun 涅槃:Nirvana 旗袍:cheongsam 三藏经:Tripitaka 三教(儒、释、道):Confucianism, Buddhism, Taoism 时运:luck/fortune 四大皆空:all space directions being void 新教,耶稣教:Protestantism 真人:Taoism pure man 族人:clansman 坐禅:sitting in meditation (二)名胜古迹 阿里山:Ali Mountain 碑林:Forest of Steles 兵马俑:the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布达拉宫:Potala Palace 长春观:Changchun Taoism Temple 承德避暑山庄:Chengde Mountain Resort /the Imperial Mountain Summer Resort 大屿山:Lantau Island 大运河:Grand Canal 滇池:Dianci Lake 都江堰:Dujiangyan Weir 二七纪念馆:February 7 Memorial Hall 鼓浪屿:Gulang yu Islet/Gulang yu Island 归元寺:Guiyuan Buddhist Temple 龟山:Tortoise Hill 华清池:Huaqing Hot Spring 黄鹤楼:Yellow Crane Tower 居庸关:Juyongguan Pass 橘子洲:Orange Island 孔庙/夫子庙:the Temple of Confucius 坤宁宫:Palace of Earthly Tranquility 乐山大佛:Leshan Giant Buddha 灵隐寺:Temple of Soul’s Retreat 龙门石窟:Longmen Grottoes 芦笛岩:Reed Flute Cave 毛主席纪念堂:Chairman Mao Memorial Hall 莫高窟:Mogao Grotto in Dunhuang 蓬莱阁:Penglai Pavilion 人民大会堂: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人民英雄纪念碑:Monument of the People’s Heroes 日月潭:Sun Moon Lake 三峡:the Three Gorges on the Yangtze River/ the Three Gorges of the Yangtze River 少林寺:Shaolin Temple/ Shaolin Monastery 蛇山:Snake Hill 狮子林:Lion Grove 十三陵:the Ming Tombs 石林:Stone Forest 苏州园林:Suzhou Gardens/the Gardens of Suzhou 太和殿:Hall of Supreme Harmony 太湖:Lake Taihu 天安门广场:Tian An Men Square 天坛:the Temple of Heaven 外滩:the Bund 武侯祠:Temple 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Zhuge Liang 西湖:the West Lake 象鼻山:Elephant Trunk Hill 养心殿:Hall of Mental Cultivation 颐和园(夏宫):the Imperial Garden /the Summer Palace 雍和宫:Yonghegong Lamasery 雨花台:the Terrace of the Raining Flowers 玉渊潭公园:Jade Abyss Pool Park 豫园(上海城隍庙):Yuyuan Garden/Shanghai’s Town God’s Temple 岳阳楼:Yueyang Tower 中山陵:Dr. Sun Yet-sen’s Mausoleum 紫金山天文台:Purple Hills Observatory

词汇学的基本知识

词汇学的基本知识 词汇学是研究词语的学问,它是传统语言学(语法、语音、词汇)的一个分支。词汇学的 主要研究的内容是:词的性质、词的构成、词义的本质及发展、词的各种关系(同音、同 义、反义等)。 一、什么是词 词是有意义的能够独立运用的造句的最小单位,它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汉语词的划分有一 定的困难,因为在书写时词和词之间是不分开的。就“独立运用”而言,许多虚词和量词是 不能独立运用的。于是增加了一条补充,一句话中把能独立运用的词划分出去,剩写的也是词。如:“我把这本书包了个书皮。”这个句子中的“本”“个”和“把”也是词。汉语中词 和短语的界限也不很清楚。一般可以用扩展插入法来区分。能插入的是短语,不能插入的是 词(意义不能变)。比如:钢笔——钢的笔、白菜——白的菜、白布——白的布、吃饭——吃 了饭、鸡蛋——鸡的蛋、睡觉——睡不睡觉。“钢笔”不能插入词,“白菜”插入后意思变了,它们肯定是词。“白布”可以插入且意思不变,可以做为短语。“吃饭”可以插入,“鸡蛋”可 以插入,但“鸡蛋”的频度很高,可以把它做为词。睡觉可以插入,但两个语素的组合是固 定的,把这类词做为离合词(理发、洗澡、打仗等)。 一个语素(有意义的汉字)能独立运用就是词。(米、吃、红、个、从) 两个语素组合后,意义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就是词。(钢笔、金鱼、) 两个语素组合后,不能扩展插入词,就是词。(钢笔,白菜) 两个语素组合后,虽能扩展插入词,但它们是不能用别的语素替换的,则是一种特殊的词 ——离合词。 两个语素组合后,虽能扩展插入词,但它们的使用频度很高,且大家约定俗成认为它是词。(“鸡蛋”是词、“鹰蛋”就有人认为是短语)。 综上所述,汉语的词与短语之间的界限是有模糊地带的。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形成了概念,词是反映概念的,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 比如,“月亮”、“月球”对应的是一个概念,“人民”这个词可以对应不同的概念。 二、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 词汇由词和固定的短语——熟语、谚语等构成。 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 1.语法分类——实词、虚词(词类) 2.结构分类——单纯词、合成词 3.音节分类——单音节词、多音节词 4.常用——常用词汇(基本词汇)、一般词汇 5.口语词汇——书面词汇 6.普通话词汇——方言词汇 7.汉语词汇——外来语词汇 8.古词语——新词语 熟语可以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等。成语表意凝炼、形象,在书面语中广泛运用。它来源 于古代的典故,有的选取原句中最能概括原句意思的成分(乘风破浪——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有的用四个字概括寓言、故事等(刻舟求剑、狐假虎威),有的增加个别字(短兵相接——车错毂兮短兵接)。成语的意思有的是语素义的简单相加(汗流浃背、无稽之谈、自圆其说);多数成语的意思不是语素义的相加,有的意思是约定俗成的(高山流水——表示知己知音),有的是取字面的比喻义(水落石出——比喻真相毕露了)。

词汇的内涵意义

词汇的内涵意义与TEM-8英译汉 山东科技大学外语学院逄仁山* 摘要:本文从词汇的指示意义与内涵意义方面对TEM-8英译汉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词汇的内涵意义对理解原文至关重要。学生不应仅限于词汇的指示意义,这样有些句子理解不了,而应从内涵意义的角度理解原文,并译成汉语。 关键词:词汇内涵意义指示意义 1. 引言 在2004年TEM-8(英语语言文学专业8级考试)英译汉中,英语词汇的内涵意义成为理解的一个关键,且词汇的内涵意义多次出现。如“…I feel empty and need filling up.”这里“empty”的指示意义为“空”,“filling up”的指示意义为“填充”。但根据上下文,应取其内涵意义,即分别为“空虚”和“充实”,译为“我感到心灵空虚而需要充实”。再如“…and am full to the brim with experience that needs to be sorted out.”中的“brim”一词的指示意义为帽子边缘或茶杯、碗或其他容器的上边缘。在本文“be full to the brim”应用它的内涵意义,即“满脑子”。“experience”一词若为不可数名词则指经验或感受,因此这一部分应译为“满脑子感受,需要分类整理”。因此词的内涵意义对TEM-8英译汉理解十分重要。 2. 词的内涵意义 根据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词的指示意义和内涵意义为: Denotation: the direct, explicit meaning or reference of a word or term. Connotation: idea or notion suggested by or associated with a word, phrase, etc., in addition to its explicit meaning, or denotation: “politician” has different connotations from “statesman”. 根据《英汉大词典》,词的指示意义和内涵意义为: Denotation:(词等的)指示意义,本义:The denotation of “home” is “place where one lives”, but it has many connotations. “home”这个词的本义是“家”,但它还有多种隐含意义。 Connotation: 内涵意义,隐含意义;转义:“politician”has different connotations from“statesman”.“政客”和“政治家”具有不同的内涵意义。再如“mother”一词,其指示意义为“母亲”,但该词内涵丰富,意味着“善良”、“体贴”、“温柔”。 在本文,取较为容易理解的定义: Denotation:指示意义; Connotation:内涵意义。 3. 试题原文及试题分析 *逄仁山(1965- ),男,山东科技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英语教学;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岛开发区前湾港路579号山东科技大学外语学院,邮编:266510。 8

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翻译

1. 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 2. 刺绣:embroidery 3. 重阳节:Double-Ninth Festival 4. 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 5. 剪纸:Paper Cutting 6. 书法:Calligraphy 7. 对联:(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8. 象形文字:Pictograms/Pictographic Characters 9. 人才流动:Brain Drain/Brain Flow 10. 四合院:Siheyuan/Quadrangle 11. 战国:Warring States 12. 风水:Fengshui/Geomantic Omen 13. 铁饭碗:Iron Bowl 14. 函授部:The Correspondence Department 15. 集体舞:Group Dance 16. 黄土高原:Loess Plateau 17. 红白喜事:Weddings and Funerals 18. 中秋节:Mid-Autumn Day 19. 结婚证:Marriage Certificate 20. 儒家文化:Confucian Culture 21. 附属学校:Affiliated school 22. 古装片:Costume Drama

23. 武打片:Chinese Swordplay Movie 24. 元宵:Tangyuan/Sweet Rice Dumpling (Soup) 25. 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 26. 火锅:Hot Pot 27. 四人帮:Gang of Four 28. 《诗经》:The Book of Songs 29. 素质教育:Essential-qualities-oriented Education 30. 《史记》:Historical Records/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31. 大跃进:Great Leap Forward (Movement) 32. 《西游记》:The Journey to the West 33. 除夕:Chinese New Year’s Eve/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34. 针灸:Acupuncture 35. 唐三彩:Tri-color Pottery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Tang Tri-colored pottery 36.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hinese-charactered Socialist/Socialis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7. 偏旁:radical 38. 孟子:Mencius 39. 亭/阁:Pavilion/ Attic 40. 大中型国有企业:Large and Medium-size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41. 火药:gunpowder 42. 农历:Lunar Calendar 43. 印/玺:Seal/Stamp 44. 物质精神文明建设:The Construction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文化背景与词的内涵意义

英语中是百兽之王,是“勇敢、凶猛、威严”地象征,英国国王由于勇敢过人,被称为.英国人以作为自己国家地象征. 就是指英国.英语中有许多与有关地习语,如' (置身虎穴),(虎头蛇尾),' (狐假虎威),译成汉语时,习惯上用“虎”代替,因为中国人认为“老虎”是百兽之王,用“虎”来表示勇敢、凶猛、威严.如:虎视眈眈、放虎归山、谈虎色变、为虎添翼、猛虎下山等. 中国人对“龙”怀有至高无上地尊重,认为它是中华民族地象征,而西方人对“”却没有好感,认为它是一种能喷烟吐火,凶残可怕地怪物,是灾难地象征.在英语中,如果把一个叫做,意思则是她很凶狠,令人讨厌.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英语中,是智慧地象征,成语即是一例., 则用来形容聪明、机敏、严肃.在儿童读物和漫画中,通常很严肃,很有头脑,常充当裁判.然而,在汉语中猫头鹰地形象就不同了.很多人认为猫头鹰与前兆迷信有关,怕看到它或听到它地叫声,以为碰上它要倒霉.“夜猫子(猫头鹰)进宅”意味着厄运将至.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西方人对(蝙蝠)没有好感,认为它是一种邪恶地动物.总是与罪恶和黑暗势力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吸血蝠),提起来就令人恐惧.英语中有, , (有点反常),(发痴,异想天开)等坏地联想和比喻.在汉语中,蝙蝠地形象与西方完全不同.因“蝠”与“福”同音,蝙蝠被认为是幸福吉祥地象征.而红蝙蝠则是大吉大利地前兆,因为“红蝠”与“洪福”谐音.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孔雀)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地象征,人们认为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地事.而在英语中地意义基本上是否定地,表示(一个洋洋得意、炫耀自己地人).它不强调孔雀美丽地一面,而强调骄傲地一面,英语中有(年轻狂妄地家伙)、等用法.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在西方神话中,与“复活”、“再生”有关.传说凤凰生存五六百年,筑一个香巢,唱一支挽歌,用翅膀扇火,将自己烧为灰烬,然后从灰烬中又诞生一只新地.在中国传说中,凤凰是一种神异地动物,是百鸟之王,故有“百鸟朝凤”之说.凤凰地出现预示着天下太平,又有“龙凤呈祥”之句.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让我们再看看数字词.英语国家地人们往往认为单数吉利,如:在表示更深程度时,常在整百整千地偶数后再加上“一”:(十分感谢、千恩万谢),(日理万机)等;基督教文化地三位一体()确定了“三”地神秘文化内涵,人们习惯于把事物存在地量或其发展过程一分为三,以图吉利.英语中有“ ” (好事成三)地谚语.然而“十三”却被视为凶数,对其避之惟恐不及,楼房地第层,常用“”代替,飞机、火车、剧院等没有第排,每月地第日都不宜进行庆典地喜庆活动.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与之相反,中国传统文化则认为双数是吉利地数字.人们喜欢双数地偶合意义,追求“好事成双”,渴望“双喜临门”,形容处世有方是“四平八稳,形容交通便利为“四通八达”,百事顺心为“六六大顺”,美不可言为“十全十美”. (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英语中地颜色词也颇具特色.下面这段文字,你乍读起来可能有些费解.一旦你懂得这些颜色词地用法和文化内涵,就能明白其真正含义了.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 . , . ' .(布朗先生是一位忠实可靠地人.那天他脸色不好.近来他感到闷闷不乐.我见到他地时候,他显得心事重重.我希望他早点振作起来.)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词义地联想和文化意象差异不仅反映在词汇地比喻与联想意义上,而且还反映在社会文化意义上.语言是社会文化地载体,语言地丰富地文化内涵和文化负荷传递着无尽地文化信息.一切文化都是独特地,都是不相同地.“麦当劳”(')地汉堡包()、苹果派()在西方是“用来裹腹地廉价快餐”,多为旅游者和下层人士所用,而在中国却成了节假日受孩子们欢迎地上等食品.再如,英语“ .”一句,意为“这位女士同一个男人走了礼坛,却同另一个男人走回来.”它蕴含着西方文化中地婚礼习俗,即新娘由父亲带着走上婚礼地神坛,然后交给新郎.如若不懂西方这种婚礼习俗,就无法理解,还真以为这位新娘片刻换了郎君呢!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词汇地语义和文化内涵地不等值 英汉词汇地语义和文化内涵地不等值主要表现在概念意义()、内涵意义()和搭配意义()上.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概念意义是一个词地基本意义,它是抽象地与客观事物不发生直接地联系.概念意义是交际地核心

关于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

关于汉英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元素,而颜色词更与我们人类密切相关,体现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特征。本文就汉英两种语言中基本颜色词汇的不同文化内涵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目的在于能够更好更为准确地使用颜色词的同时,进一步到达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基本颜色文化特征对比交际 一、颜色词语的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词语又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语言中最能反映文化特征的部分。它们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包含着丰富、复杂的文化信息,如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政治经济、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等,其中色彩词语最能体现出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特征,使不同民族的语言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带有明显的文化烙印。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不同文化和语言中带有颜色的词汇时,要充分理解该颜色在不同地区和领域中的显著特征和具体内涵,切不可“望文生义”。 颜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颜色打交道。大干世界的颜色种类无穷无尽,有各自的独特物理属性,在语言中也有鲜明生动的体现。对颜色的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世界各民族语言表达颜色的词语数量不一,分类各异。但英语和汉语对基本颜色词的分类差别不大。汉语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英语中有 red(~),white(白),black(黑),green(绿),yellow(黄),blue(蓝),purple(紫),gray(灰),brown(棕)。这些基本颜色之间有相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区别。不同之处主要受到地理环境、民情风俗、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使不同的颜色在视觉和心理上对不同地区和民族的人产生不一样的联想和象征意义。下面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几种主要颜色词进行一下对比研究。 二、颜色词语的翻译 1.红色 (red) 在任何一种语言内,词语都可能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或有褒义,或有贬义,或者不褒不贬。这种褒贬之意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使用语言的人对于客观对象往往有一定的情感或伦理评价.有不同的好恶与爱憎。在英语和汉语中,有关红色的词组,有些含义可以完全对应,因此我们可以采用直译法。所谓直译,就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译文的语言 (或目的语)与原文的语言(或始发语)常常用相同的表达形式体现同样的内容,并能产生同样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采用直译。例如:红旗一red flag,红十字会--Red Cross.红葡萄酒一red wine等等。除此之外,无论是在英美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所以在中国.很多日历都使用红色字体来表示节假 13。因此,red letter day指的是“纪念13”或“喜庆的 13子”。此外,鲜艳的红色能给人以一种热情、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但同时也能给人以危险的心理反应.所以英语里的red light就指危险信号或十字路口的交通红灯,也因此使得我们在处理一些激情高扬的新闻信息时。可以佐以红色来配合传播。但在西方,红色往往还与恐惧、流血和淫荡相连.如:red—light district就是红灯区,暗指城镇中的妓院区:而 catch sbred—handed 则表示当场发现某人做坏事;还有 see red 和 likea red rag to a bull都可表示生气,大怒的意思。除此之外,红色还可指“负债”或“亏损”,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经常用红笔来登记负数的原因。于是就有了以下这些含红色的词组:red figure/red ink 赤字;in the red 亏损;red—ink entry赤字分录;redbalance赤字差额等。但需注意的是,在任何一种语言里,同一个所指都可能有几个不同字面意义的名称。同样,不同的语言在指称同样的对象时,也可能因对该对象的注意重点或感知不同,而采用具有不同字面意义的名称。所以汉语中常用的带“红”字的词语.翻译成英语,不一定用“red”。例如:红糖 brown sugar;红茶 black tea;红榜 honour board;红运 good luck;红利 dividend/bonus;红尘 human society;红事 wedding;红脸 get angry or beshy等等。 2.白色 (white) 白色 white在汉语和英语的联想意义中都有纯洁的含义,可以说是纯洁无瑕的象征,

具有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翻 译研究

具有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翻译研究 【摘要】近年来,各国主流媒体对富有中国文化特色词的翻译成为令人感兴趣的话题,不断引发网友及翻译工作者的关注。本项目旨在研究涉及中国文化特色词的翻译方法,为译者能够更好地翻译中国文化特色词提供参考指导,促进中国特色文化的输出和传播。 【关键词】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翻译 愈来愈多的西方学者意识到中国不再是“失声的中国”,中国文化的强势,让他们把目光转移到汉语研究上,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关系的友好和融洽,以及国外孔子学院的遍地开花,掀起了一股又一股“中华热”与“汉语热”。我们应该把握契机,加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促进与各国人民和民族的交流,使其他民族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从而,促使世界各国之间的和谐发展。从这方面来讲,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翻译研究无疑是介绍中国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虽然,我国翻译界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翻译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翻译实践都还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词语反映了我国特有的事物和现象,蕴含中国民族特色,其翻译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即具有“实效性、创造性和不可替换性”等特点。因此,相对应的英译几乎没有任何先例可供借鉴,这就需要译者的独创。同时,由于外译的需要,新词语翻译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译文的受众目标,多为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读者,因此,信息的反馈比较滞后,难以针对读者的接受度对问题译词进行改译或打磨润色,错译、误译就在所难免。因此,具有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翻译理论及其策略研究还有很大的不足,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打磨和探索,用承优和创新的精神去填补空白。 一、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概念及内涵 中国文化特色词是中国英语研究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中国文化特色词是表达中国文化中的特有事物,其中蕴藏着中国千百年文化的内涵,即发源于中国,基于中国特色文化、社会、人文环境等所产生,仅存在于中国的事物、事件等的词汇。中国文化特色词指中国语言独有的语言表达形式,包括一些概念、政治术语、短语和汉语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词语等。或者,所谓中国文化特色词,是相对于普通词汇和外语词汇而言的,是汉语语言文化中独特的语言现象,或者说它是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突显出来的。当中国的文化传出中国走向世界的时候,这些中国文化特色词要不失原味的被翻译成外语并被外国人所接受。

浅谈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浅谈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语言学家将文化定义为:“文化就是一个人为了让自己的行为被其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必须知道或相信的任何东西并且按着这些要求去行事。文化是从社会习得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习得一种语言就意味着习得那种语言所关联的文化。可见语言与文化密切相联,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语言词汇则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英汉语言中许多词汇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此种文化信息在交际中发挥着功能作用,即可称为文化功能。英语和汉语产生、发展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自独特的文化必然会反映在其词语中,词汇不只仅限于表达表层的所指意义,而是蕴涵着深层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等文化内涵, 能生动地体现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学习英语时通过对词汇文化意义的了解学习从而对英美等国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审美意识等有所了解,这将有利于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跨文化交际障碍、避免语用失误。 一、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含义 通常英汉词汇意义都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指称意义,这是词汇的原本含义。一般来说,这一部分意思是词语的字面意思,或者说是表层意思,在字典里能找到的解释;二是词汇的文化意义,这是词义的隐含意义,这部分能显示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字典里找不到这方面的解释。 人类是通过语言来反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但由于人类不同群体所处的环境、历史、政治和经济各不相同,对客观世界的感知结果也不尽相同,许多词汇都带有与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密切相关的内涵意义,由此构成不同语言词汇意义的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对应的词语,其意义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在文化背景方面,意义有较大差异。这就是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二、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表现形式 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文化意义部分相同 在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中,对应词语在某些方面会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而在其它方面却不会。如:英语rose和汉语的“玫瑰”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相同的文化内涵,都象征“爱情”,但在英语成语under the rose中,rose的文化意义却是“秘密”、“沉默”;又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将“猫头鹰”与“倒霉、厄运、不吉利”等联系起来,认为它是不吉利之鸟,在这点上,英汉两种语言也有相同的文化内涵,但除此,在英语中owl还有“精明”、“神情严肃的人”等文化意义。汉语中“叔叔”是指父亲的弟弟或比父亲年轻的长辈,在英语文化里面,sister, uncle, aunt,brother,grandpa等词所指的关系是一种有某种血源的亲戚关系,可在汉语文化里面对不同的社会关系也可能会用到这些词,如这样的句子:“孩子不哭,警察叔叔给你讲故事。” ,某个英雄牺牲了,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句子“……,一路走好,叔叔阿姨来送你。” 在这些句子里的“叔叔” “阿姨”的文化内涵就不能等同于英语的“uncle”, “aunt”。 2.文化意义完全不同 同一词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虽然有共同的概念意义,文化意义却完全不同。如英汉词汇里表示颜色的词汇,虽然字面意义相同,然而其联想意义却很不同。如黄色、黑色。在汉文化中,因为黄音同皇,在中国古代黄色被视为尊贵的颜色,“黄榜”(im-perial edict),“黄 1

弘扬古诗词文化 丰富学生的生活

弘扬古诗词文化丰富学生的生活 南关区明珠小学佟春阳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经过千百年的沉淀,传承下来的古诗词句可谓字字玉玑,它是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是学生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最好教材,对于学生认识丰厚博大的中华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达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熏陶、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弘扬古诗词文化呢? 一,激发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换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兴趣来源于美的享受,正所谓乐在其中。所以,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和欣赏古诗文之美,让他们情绪为之兴奋。所以,在古诗词积累中我们可以利用赏析法、评析法,自查自悟法,来指导学生在理解品味古诗词中,体会古诗词的魅力。我们还可以利用表演背诵法。归类背诵法、摘记背诵法、综合背诵法,体会诵读古诗词的乐趣。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古诗词,在作文中运用古诗词来增强诵读古诗词的乐趣。我们最好在手抄报交流、读书交流,古诗词诵读的活动中让孩子们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诵读古诗词的乐趣。 二、日积月累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累古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成效的事,积累是人生的一个永恒话题。教学中,我将积累古诗活动在班集体中制订出计划,形成一定的督查制度,奖励制度。孩子们的积累就有了一定的自觉性,积极性。我坚持每天早自习诵读1首古诗词的

原则,每节语文课前3分钟诵读最近积累古诗词、每天中午考查学生的积累情况,能顺利过关的同学奖励一个学习星,还经常鼓励孩子们制手抄报,内容以生疏的古诗词为主。一年以来我们班的孩子们就积累了200多首古诗词。所以,要想取得成效,必须要有恒心,要坚持不断,一天一首不起眼,日积月累就是一个可观的数目了。 三、经典诵读 古诗词本身就是语言的艺术,大多可以配乐吟唱,具有极高、极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性。教学中我经常采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自读、小组读、男女对读、表演读、集体读等多种形式进行诵读训练,以便使学生读起诗词有流畅之感,获得成功的喜悦。我们学校子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以来,每学期都进行古诗词经典诵读大赛,孩子们或配乐诵读,或和琴吟唱,感受着中国古诗词的魅力。 四、学以致用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在学习、生活中引用,古诗词的学习也不例外。要想古诗词得以继承和弘扬,必须把重点放在生活、学习中的引用。如春游时来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扫墓遇雨时吟句“清明时节雨纷纷”;风筝飞舞的日子,说句“忙趁东风放纸鸢”;新同学来了“笑问客从何处来”……让诗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见景吟诗,见物吟诗,表情吟诗,叙事吟诗,等等。让古诗词在悄然无声中走进学生们的生活,那些背诵过的古诗词犹如一汪清泉流淌在学生们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升华着他们对生活的认识。 古诗词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有心的人便发现生活中处处是“诗”。在他们的文章中竟然出现了诗词的踪影。我还引导孩子们据诗词作文,即以诗词的意

文化背景与词的内涵意义

二、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的差异导致语义不同 英语中lion是百兽之王,是“勇敢、凶猛、威严”的象征,英国国王King Richard I由于勇敢过人,被称为the Lion-Heart。英国人以lion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The British Lion就是指英国。英语中有许多与lion有关的习语,如play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置身虎穴),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 (虎头蛇尾),like a key in a lion' hide(狐假虎威),译成汉语时,lion习惯上用“虎”代替,因为中国人认为“老虎”是百兽之王,用“虎”来表示勇敢、凶猛、威严。如:虎视眈眈、放虎归山、谈虎色变、为虎添翼、猛虎下山等。 中国人对“龙”怀有至高无上的尊重,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西方人对“dragon”却没有好感,认为它是一种能喷烟吐火,凶残可怕的怪物,是灾难的象征。在英语中,如果把一个woman叫做dragon,意思则是她很凶狠,令人讨厌。 英语中,owl是智慧的象征,成语as wise as an owl即是一例。owlish, owlishly则用来形容聪明、机敏、严肃。在儿童读物和漫画中,owl通常很严肃,很有头脑,常充当裁判。然而,在汉语中猫头鹰的形象就不同了。很多人认为猫头鹰与前兆迷信有关,怕看到它或听到它的叫声,以为碰上它要倒霉。“夜猫子(猫头鹰)进宅”意味着厄运将至。 西方人对bat(蝙蝠)没有好感,认为它是一种邪恶的动物。总是与罪恶和黑暗势力联系在一起,特别是vampire bat(吸血蝠),提起来就令人恐惧。英语中有as blind as bat, crazy as a bat, a bit batty(有点反常),have bats in the belfry(发痴,异想天开)等坏的联想和比喻。在汉语中,蝙蝠的形象与西方完全不同。因“蝠”与“福”同音,蝙蝠被认为是幸福吉祥的象征。而红蝙蝠则是大吉大利的前兆,因为“红蝠”与“洪福”谐音。 peacock(孔雀)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人们认为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的事。而peacock在英语中的意义基本上是否定的,表示one making a proud or arrogant display of himself(一个洋洋得意、炫耀自己的人)。它不强调孔雀美丽的一面,而强调骄傲的一面,英语中有the young peacock(年轻狂妄的家伙)、proud as a peacock等用法。 在西方神话中,phoenix与“复活”、“再生”有关。传说凤凰生存五六百年,筑一个香巢,唱一支挽歌,用翅膀扇火,将自己烧为灰烬,然后从灰烬中又诞生一只新的phoenix。在中国传说中,凤凰是一种神异的动物,是百鸟之王,故有“百鸟朝凤”之说。凤凰的出现预示着天下太平,又有“龙凤呈祥”之句。 让我们再看看数字词。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认为单数吉利,如:在表示更深程度时,常在整百整千的偶数后再加上“一”: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十分感谢、千恩万谢),have one thousand one things to do(日理万机)等;基督教文化的三位一体(the trinity)确定了“三”的神秘文化内涵,人们习惯于把事物存在的量或其发展过程一分为三,以图吉利。英语中有“All good things go by threes” (好事成三)的谚语。然而“十三”却被视为凶数,对其避之惟恐不及,楼房的第13层,常用“12A”代替,飞机、火车、剧院等没有第13排,每月的第13日都不宜进行庆典的喜庆活动。 与之相反,中国传统文化则认为双数是吉利的数字。人们喜欢双数的偶合意义,追求“好事成双”,渴望“双喜临门”,形容处世有方是“四平八稳,形容交通便利为“四通八达”,百事顺心为“六六大顺”,美不可言为“十全十美”。(The even number two is one of the perfect numbers in Chinese culture,symbolic of connubial happines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