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与测量名词解释答案

1、 样本:从整体中抽取出来作为测量对象的一组样品。

2、重测信度:如果前测和后测用的是同一份试卷(视为两个平行测验),则前测分数X和后测分数Y之间的相关系数rXY即为信度,称为重测信。

3、校标:校标整体形状为外圆内方。内,是学校的本质、内核,内方寓意学校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 、办学原则、办学目标清晰明确;外,是学校的外在表现,外圆寓意学校的办学方法灵活,与社会有全方位的联系。

4.原始分数:被试在接受测验后,根据测验的记分标准,对照被试的反应所计算出的测验分数。

5、复本信度:指的是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批被试在两个复本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6.真分数:反映被试某种心理特质真正水平的数值。

7.投射: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心理特征无意识地反应在对事物的解释之中的心理倾向。

8.随机误差: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而又不易控制的误差。

9,学绩测验:学绩测验是对个体在一个阶段的学习或训练之后知识、技能的发展水平的测定。

10、量表:能够使事物的特征数量化的数字的连续体。

11、百分等级:在一个群体的测验分数中,得分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的百分比。

12、团体测验:同一主试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测量许多被试的测验。

13、 常模:根据标准化样本的测验分数经过统计处理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参照点和单位的测验量表。

14、导出分数:是在原始分数转换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过统计处理后获得的具有一定参照点和单位,且可以相互比较的分数。

15. 相对参照点,即相对零点,人为确定的零点。教育测量中采用的参照点一般是相对零点,因为教育是各种心理因素作用,绝对零点无法找到,一个学生考试得了零分,并不能说明他对考试内容一无所知,只是说明他的水平低于考试所要测的水平。

16、行为样本:行为样本指一组被抽取出来的、作为直接的测量对象的行为。心理测验中要有代表性的样本,即行为样本 。

17、个别测验:指那种在同一时间内主试者只能对一个受测者进行施测的测验。

18、分数转换:按某种规则将原始分数转化为导出分数的过程。

19、绝对参照点:以绝对的零点为测量的起点。

20、人格:一个人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