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救小昆虫-教学设计

巧救小昆虫-教学设计
巧救小昆虫-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

红点点和绿点点是一对好朋友,红点点和绿点点都想找到变成蝴蝶的方法的一个小故事。

2.播放视频《红点点和绿点点》进入小故事,学生都变成了各种小昆虫,每个小组代表一种小昆虫(蜜蜂、蜻蜓、 蚂蚁、螳螂、瓢虫、蜗牛),从而引出我们今天的新课《巧救小昆虫》。

【设计意图】

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角色进入昆虫的世界,让课堂进入学生幻想的世界,幻想中的世界任何天行空的故事都是可以发生的,为后面学生可以用各种方法、各种工具巧救小昆虫做铺垫。

【欣赏昆虫、初探结构】

1.运用动态ppt 让学生了解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毛毛虫吃了很多树叶 变成蚕蛹 后破茧变成蝴蝶)

2.通过教具把蝴蝶的主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黑板上拼贴出蝴蝶的大致轮廓。(引导学生说出触角、头部、身体、翅膀)特点:左右对称

3.欣赏画家作品,让学生猜一猜画家运用了什么样绘画技能

【设计意图】

播放故事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通过对小故事的理解,知道蝴蝶的结构造型,并通过模仿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遵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理念,放手让学生去思考、交流、讨论,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积极说出巧救小蝴蝶的方法。

【创作探究 续画结局】

1.通过故事的延续让学生从绘本故事情节延展到创作绘画上

2.课前准

时给予引导和鼓励。

【设计意图】

1.通过让学生猜想,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2.通过教师有步骤地进行示范,更直观地让学生知道如何构思创作有故事情节的想象画,从而突破重点难点。利用不同表现形式的范画,启发学生用多样的,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品展示 相互评价】

1.说一说自己的故事结局是怎么样的

2.说一说你喜欢的作品 好在哪里。

【设计意图】

通过昆虫故事的展示,让学生在相互欣赏交流,发现美、感受美,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以全面的提高,此环节我预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分享自己绘画的昆虫的故事,让学生讲故事,从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教师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拓展延伸】

1.小昆虫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小昆虫,热爱大自然,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更加生机勃勃

【设计意图】

通过推荐书籍,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昆虫知识,增长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

更能促进学生兴趣的可持续性发展。

1.小昆虫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小昆虫,热爱大自然,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更加生机勃勃。

【优点与特色】

1.

根据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来进行教学设计,也加入了自己一些想法.教学设计共分为故事导入、认识昆虫、陈述故事、激发想象、范作欣赏五大部分,并将重点放在了陈述故事和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这两部分。

2.故事导入部分,我采用红点点绿点点两只毛毛虫变成蝴蝶的故事来展开,让学生看完故事说一说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其他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高涨起来,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这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问题与建议】

1通过范画的形式直观的展示了这些知识点,但是没有以知识点为中心,展开更多的发散性问题,如果有可以让学生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印象更深刻。

【自我反思】

1..在展示各类静态图片的同时,如果配上一些关于昆虫的视频和声音,学生们对昆虫的了解会更立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更加浓厚

【优点与特色】

1. 我直接用课件的形式出示连环画,为了节省时间,我和学生配合一起讲完了故事,目的是让学生们身临其境的参与到故事中有助于他们对故事结尾的想象,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避免了老师满堂灌。这时将问题抛出,在我的一再提示和点拨下,总算才有了不同的答案。

【问题与建议】

1.在认识昆虫这个环节除了蝴蝶以外的昆虫没有过多的介绍和分析.导致学生们的创作大多很单一,创作方式单一。

【自我反思】

1.学生的构图不够完美,虽然故事结尾的内容五花八门,学生的画面并没有呈现出较好的效果。 【优点与特色】

1.认识昆虫这部分内容里,我重点让学生们通过图片感受昆虫世界的奇妙与美丽,引导学生观察蝴蝶的形态和色彩,知道蝴蝶的身体分为肢体、翅膀、触角三个部分,我通过范画的形式更加直观的展示了这些知识点,让学生们印象更深刻。

【问题与建议】

1通过范画的形式直观的展示了这些知识点,但是没有以知识点为中心,展开更多的发散性问题,如果有可以让学生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印象更深刻。

【自我反思】

1.在展示各类静态图片的同时,如果配上一些关于昆虫的视频和声音,学生们对昆虫的了解会更立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更加浓厚,这一点是我课前没有设想到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