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镁及其化合物

铝镁及其化合物

铝镁及其化合物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Al(OH)3溶于NaOH溶液中

B.铝热反应

C.灼烧氢氧化铝固体

D.氧化铝

2.铝元素在人体中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铝及其化合物在下列场合使用时都须加以控制的是()

①制电线②制包糖果用的铝箔③用明矾净水④制炊具

⑤用明矾和苏打作食品膨化剂⑥用氢氧化铝制胃药⑦制防锈油漆

A.①②④⑤⑥⑦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⑤⑥⑦

3.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1

C.3:1

D.1:3

4.要使氯化铝溶液中的“Al3+”完全转化成Al(OH)3沉淀,应选用的最佳试剂是()

A.NaOH溶液

B.稀盐酸

C.氨水

D.AgNO3溶液

5.除去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选用()

A.硫酸

B.氨水

C.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

6.铝热反应常被用来制取某些金属,也可用于焊接铁轨。

⑴将铝粉和氯化铁的混合物点燃,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液态的铁用来焊接铁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用铝与二氧化锰反应可以制取金属锰。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在以上反应中,铝的作用是()

A.催化剂

B.氧化剂

C.还原剂

D.填充剂

7.铝很活泼,但生活中的一些铝制品却不易生锈,铝槽车可用于运输浓硫酸、浓硝酸,为什么?

8.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写离子方程式的写离子方程式)。

⑴铝与稀硫酸反应

⑵氯化铝溶液与氨水反应

⑶氧化铝与盐酸反应

⑷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碳的化学性质

碳的化学性质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性、高温下可燃性、还原性),常识性认识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初步了解碳的用途。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列表比较氢气与碳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通过学生参与演示木炭还原氧化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巧、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通过实验观察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通过碳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不同,渗透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反应条件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列表比较、实验演示,突出重点,通过分析,操作指导,解决难点。 1.用谈话法和阅读法,使学生初步了解温度对碳的化学性质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通过总结归纳法和演译法,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实质理解,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介绍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碳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帮助学生建立崇尚科学的观念,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 碳的化学性质。即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应作为重点,为了使学生对氢气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理解更深刻,要对它们进行比较。 【难点】: 反应条件对碳反应产物的影响。单质碳不完全燃烧的实验不好做,通过事例解释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用碳还原氧化铜的操作难度也比氢气还原氧化铜大,用高温(强热)加热时要注意,防止试管破裂;放热(产生热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对吸热概念的理解相对较难。 【教具准备】: 1.仪器: 铁架台(带铁夹)、试管、酒精灯(改进)、导管、胶塞、玻璃棒、表面皿、研钵、试剂瓶 2.药品: 氧化铜、木炭、澄清石灰水 【教学方法】: ①阅读法;②总结归纳法;③演译法;④实验观察法。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几种常见的碳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多媒体展示几种常见碳单质的不同用途及性质,请学生用

《老山界》知识点归纳

《老山界》归纳 《老山界》 2、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 火把还是星星。 写出了老山界山路的陡峭崎岖,表现了红军队伍的浩大壮伟 3、“不要掉队啊!”“不要落后做乌龟啊!”“我们顶着天啦!” 这句话写出了红军战士,团结一心,力争上游,勇于战胜艰险的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 精神。 4、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 “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语言异常朴实,赋予口语色彩,将红军战士纯朴的性格, 急于过山的心情表露无疑。 5、“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说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 去躲起来了”一句中“照着习惯”写出了:瑶民由于长期遭受军阀的欺压,每有军阀队伍 通过,就担心人丁被抓,财产被抢,因而不得不躲起来的严酷现实。 6、“那女人哭起来了。”一句中“哭”写出了什么? “哭”既表明了瑶民被压迫、被欺侮的悲苦,又是因人民军队对他们的同情理解而哭。一 个“哭”字既含悲苦,又含憎恨,又含感激。 7、分析句中加点字“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 的地方” 这两个词语强调了红军队伍严禁拆瑶民篱笆当火把,充分表示了红军对瑶民利益的关切和 保护。 8、“半夜突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肤,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的更紧些,把身 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和我们这样的接近哪!”一段中,前四个加点字写出了环境恶劣露宿条件差,表现了天气的寒冷,后两个加点字写 出了山高得几乎可以攀月摘星了。 9、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通过叙述红军途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10、“横着心”和“酣然入梦”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横着心”是因为四周环境恶劣,露宿条件差,战士们为了明天能够继续前进, 服从命令就地休息,表现了红军不畏困难的坚强气概。“酣然入梦”表现了红军太疲劳, 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的乐观精神。 11、全文共分几段,分别说说这几段的作用 全文共分三段:第一段:介绍老山界,并点题(第一节) 第二段:介绍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第2-32节) 第三段:介绍并指出老山界是长征中第一座难走的山(第33节) 12、而部分的字数特别多,能否再继续为第二部分分段呢?请再次概括每段作用,并完成表 格 段落时间地点事件目的 2-11下午-天黑之际山沟-山脚与瑶民攀谈交 红军纪律严明,瑶 往民信任红军

化学物构知识点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3.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 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ns2np6的周期性变化. (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说明: ①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电子亚层结构为全满、半满时较相邻元素要大即第ⅡA族、第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分别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Be、N、Mg、P ②.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运用: a.电离能是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实验验证. b.用来比较元素的金属性的强弱. I1越小,金属性越强,表征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弱.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习题含解析

课后跟踪训练(七) [基础巩固练] 1.(2019·河南洛阳统考)下列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粗铜精炼B.海水提镁 C.工业制铝D.海水制粗盐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制取铜、镁、铝和粗盐的原理。粗铜精炼是利用电解原理,铜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海水提镁是先从海水中得到氯化镁,再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镁,电解时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工业上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铝,电解时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海水蒸发结晶得到粗盐,没有元素化合价改变,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答案] D 2.(2019·河北承德一中期中)下列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B.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会发现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因为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C.常温下,把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放入浓硝酸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D.把氯化铝溶液滴入浓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解析]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A项正确;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铝,氧化铝的熔点较高,所以内部熔化的铝不会滴落,B项错误;常温下,铝遇浓硝酸钝化,看不到红棕色气体,C项错误;氯化铝量少,氢氧化钠量多,二者反应生成NaAlO2,得不到沉淀,D项错误。 [答案] A 3.(2020·天津联考)铝是一种很重要的金属,可以发生一系列反应制备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又称铝热反应,常用于野外焊接铁轨 B.利用②③反应都能产生氢气,产生等量氢气消耗Al的质量相等且转移电子数也相等 C.常用反应⑥制备Al(OH)3,方法是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 D.工业上常用反应⑦制备金属铝,制备过程中常加入冰晶石以降低Al2O3的熔点 [解析]金属铝和一些金属的氧化物如氧化铁在高温下的置换反应称为铝热反应,生成的铁是液态,可以用来焊接钢轨,故A正确;Al与强碱、强酸反应都产生+3价铝元素,即转移的电子数相等,生成的H2物质的量也相等,B 正确;制备Al(OH)3最好用氨水而不是NaOH溶液,因为Al(OH)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C错误;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的方法来制取金属铝,为了降低氧化铝的熔点,可以加入冰晶石来降低其熔点,故D正确。 [答案] C 4.(2020·河北辛集一中联考)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及现象结论 A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 蓝 反应中有NH3产生 B 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反应中有H2产生 C 收集气体的同时测得溶液的pH为8.6 弱碱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 D 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H为8.6的NaHCO3溶 液中,有气泡产生 弱碱性溶液中OH-氧化了 Mg [解析]NH4Cl溶液中,NH+4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活泼金属镁与H+

教案《碳的化学性质》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二碳的化学性质)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化学 3.课时:1课时 二.教学课题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 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 2 课时二碳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 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单质碳在常温下稳定,在高温下化学活动性强。 2.掌握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碳单质跟氧化铜、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共分2个课时,第1课时上第一部分一.碳的单质,本教案是第2课时,教材内容是二. 碳的化学性质。本课题是初中学生学习氧气、氢气之后首次全面学习的固态非金属单质。此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氧气、氢气学习的继续,同时为后面学习金属单质打下基础。本节课要充分运用学生已学知识进行新 知识的学习,已增长学生的知识链、能力链,并联系实际生活、联系科学研究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 趣。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新思维。碳与氧化铜反应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实

验,掌握单质碳的可燃性、还原性、稳定性。实验时要引导学生着重观察两个问题,澄清石灰水发生了 什么变化,试管里的粉末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实验现象,由学生自己分析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什么 物质,教师加以指导,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分析这个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引出还 原反应,说明碳有还原性。 四. 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 主要教学法①谈话法;②总结归纳法;③阅读法;④实验观察法。 教学思路由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碳的几种单质的物理性质不一样,但碳原子的核外电子 排列方式相同,决定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引入碳的化学性质。由于碳原子最外层有四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决定了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即具有稳定性,可用于绘制字画。如果温度升高,在点燃的条件下,碳能与氧气反应,放出热量,说明碳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高温下,碳还可与某些 氧化物发生反应,把氧化物还原成单质。如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碳的还原性决定了 它可用于冶金工业。最后总结碳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五.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碳的几种单质,知道由于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它们的 物理性质不一样,但他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列方式相同,决定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今天我们就学习碳的化学性质。 板书:二碳的化学性质 由于碳原子最外层有四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决定了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即具有稳定性,板书: 1.稳定性(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绘制字画欣赏课件我国古代用墨汁书写、绘制字画,可保存几百年不退色,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 水份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 过渡如果温度升高,碳的化学性质又怎样呢?请大家在课本107页的方框中写出木炭在氧气中充 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O2CO2(燃烧充分)。回忆一下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在点燃的条件下, 碳能与氧气反应,放出热量,说明碳具有可燃性。 板书:2、可燃性,可作燃料。 讲解:如果氧气少,燃烧不充分,会产生有毒的CO气体,写出木炭在氧气不充足燃烧不充分的化学 方程式。2C+O22CO(燃烧不充分)冬天烧煤烤火时一定要注意通风透气。 高温下,碳还可与某些氧化物发生反应,把氧化物还原成单质。如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看课件,说 反应现象:(1)黑色粉末变红色(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提问: 试管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的水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之炸裂。)火焰上罩网罩的作用是什么?(用网罩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预习复习材料--第6课《老山界》

七年级语文下册基础知识总结 第六课《老山界》 一、字音字形A版(汉字) 二、文学常识 1.《老山界》选自《》,作者:,江苏无锡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阵线杰出的领导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27年起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建国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中共第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十三届中顾委常委。 抽时间观看《长征》纪录片

一、字音字形B版(加点字注音) 不可捉.摸.攀.谈.咀.嚼.灌.输.酣.然.入梦峭.壁.呜.咽.满.望苛.捐.杂.税.骨.碌.督.促.瑶.族. 理解阅读《老山界》 2、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 星星。写出了老山界山路的,表现了红军队伍的。 3、“不要掉队啊!”“不要落后做乌龟啊!”“我们顶着天啦!”这句话写出了红军战士,,,气概和精神。 4、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语言异常朴实,赋予色彩,将红军战士的性格,的心情表露无疑。 5、“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说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一句中“照着习惯”写出了:瑶民由于的欺压,每有军阀队伍通过,就担心人丁被抓,财产被抢,因而不得不躲起来的。 6、“那女人哭起来了。”一句中“哭”写出了什么?“哭”既表明了瑶民被压迫、被欺侮的悲苦,又是因人民军队对他们的同情理解而哭。一个“哭”字既含,又含,又含。 7 、分析句中加点字“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这两个词语强调了红军队伍严禁拆瑶民篱笆当火把,充分表示了红军对和。 8 、“半夜突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肤,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的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 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 ..的接近哪!” ..的宝石,它和我们这样 一段中,前四个加点字写出了,表现了,后两个加点

晶体结构,配合物结构知识点与习题

配合物结构 一、配位化合物的定义 由提供孤电子对(NH 3、H 2O 、X - )或π电子(H 2C =CH 2 、 )的物种与提供适当空轨道的物种(金属原子或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为配合物。 二、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1.配合物由内界(inner )和外界(outer )组成。外界为简单离子,配合物可以无外界,但不可以无内界。例如: Fe(CO)5 Pt(NH 3)2Cl 2 2.内界由中心体(center )和配位体(ligand )组成。 (1) 中心体:提供适当的空轨道的原子或离子,绝大部分是d 区或ds 区元素。用M 表示。 (2) 配位体 (L)(简称配体):提供孤对电子对或π电子的离子,离子团或中性分子。 三、配位化合物的分类(Classification ) 1.Classical complexes :配体提供孤电子对,占有中心体的空轨道而形成的配合物。 例如:+23)Ag(NH ,- 34Cu(CN) 2.π-complexes :配体提供π电子,占有中心体的空轨道而形成的配合物。 例如:255)H Fe(C ,)]H C (K[PtCl 423(第一个π配合物,Zeise ’s salt ) H 2C CH 2 M 配体提供:2个π电子 4个π电子 6个π电子 四、配位体(L )Ligand 1.根据配体中配位原子的不同,配体可分类成: (1) 单基(齿)配体(unidentate ligand ):配体中只含有一个配位原子; 例如:NH 3、H 2O 、X - 、 (py) (2) 多基(齿)配体(multidentate ligand ):配体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位原子。由单齿配体组成 的配合物,称为简单配合物;由多齿配体组成的配合物,称为螯合物(chelate )。 2.一些常见的配体: (1) 单基配体:X -:F -(fluoro)、Cl -(chloro)、Br -(bromo)、I - (iodo)、H 2O (aquo)、 CO (carbonyl)、NO (nitrosyl)、C 5H 5N (py)、OH - (hydroxo) (2) 双基配体:en (乙二胺) H 2NCH 2CH 2NH 2(ethylenediamine ) ox 2-(草酸根) (oxalate ion ) gly - (氨基乙酸根) bipy (联吡啶) (2,2’-dipyridyl ) (3) 多基配体:EDTA (乙二胺四乙酸)(六齿)(H 4Y) (ethylenediaminetetracetato ) 五、配位数(Coordination Number ) 1.中心原子(或离子)所接受的配位原子的数目,称为配位数 2.若单基配体,则配位数 = 配体数;若多基配体,则配位数 = 配体数 ? 配位原子数 / 每个配体 3.确定配位数的经验规则—EAN 规则(Effective atomic number rule )或十八电子(九轨道)规则 (1) 含义: a .EAN 规则:中心体的电子数加上配体提供给中心体的电子数等于某一稀有气体的电子构型(36,54, 86) b .十八电子规则:中心体的价电子数 + 配体提供的电子数 =18,(n - 1)d 10n s 2n p 6 N O C O C O O H 2NCH 2C O O N N HOOCH 2C NCH 2CH 2N HOOCH 2C CH 2COOH CH 2COOH

第一节 镁和铝教案

第一节镁和铝 1.使学生了解金属的通性。 2.使学生了解铝的物理性质以及用途。 3.使学生掌握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4.使学生了解铝的几种重要化合物。 5.使学生初步了解合金。 教学重点:镁和铝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铝的两性 教学难点:氢氧化铝的两性 教学方法: 1.运用周期律知识讨论推断镁和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在工农业生产上的用途。 2.用“实验——对比”的方法归纳镁、铝的化学性质。 3.运用电离平衡的知识,分析、讨论氢氧化铝的两性。 4.对于氢氧化铝的教学采用实验探究法。 第一课时 [引言] 人类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其中大约有4/5是金属元素。金属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在各种各样的新材料层出不穷的现代社会中,金属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金属,因此,我们了解金属的重要性质是很必要的。 [师]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对金属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板书]1.冶金工业的分类方法 黑色金属:铁、铬、锰(注意:实际上,铁、铬、锰均为银白色金属) 有色金属:除上述三种以外的其他金属,如常见的铝、镁等。 2.根据金属密度的大小 轻金属:密度小于4.5 g·cm-3的金属。如铝、钾、镁、钠等。 重金属:密度大于4.5 g·cm-3的金属。如铁、铜、银、汞等。 3.根据地壳中的含量 常见金属:如铁、铜、锡、镁、铝等。 稀有金属:如钽、锆、铌等。 [师][展示几种金属样品]同学们,我这儿有几种金属样品,请仔细观察,大家通过讨论得出金属的通性。 [生]物理性质 1.常温时,除了汞为液体外,其他金属都是固体。 2.有金属光泽。这种现象只有当金属为块状时才能表现出来,粉末状时呈暗灰色或黑色。 3.大多数金属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导电性最好的是Ag,其次是Cu,再后为Al。 4.大多数金属具有展性和延性。延性最好的是铂,展性最好的是金。 5.金属的硬度一般较大。但不同金属差别也大,最硬的是铬,而Na、K很软。 6.金属的熔点一般较高。但高低差别较大,最难熔的是钨,最易熔的是汞。 [师]同学们,请先回忆学过的一些金属的化学性质,然后我们共同归纳出金属的化学通性。 [生]化学性质 金属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变成金属阳离子,表现出还原性。 金属还原性强弱的顺序可归纳为(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七年级语文老山界1

第8课《老山界》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积累词汇,巩固基础知识。 2.理清文章线索,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无畏、坚定、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学会通过精彩的环境描写来表现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字词积累:攀谈、苛捐杂税、奇观、绝壁、峭壁、骨碌、酣然入梦、蜷、缀、细切、澎湃。 2.关于作者:陆定一,长征时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后曾任中共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本文是一篇回忆录,真实地记叙了红军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 3.课文背景资料: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经过14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连同后方机关8.6万余人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分别从江西的瑞金、雩都(今于都)和福建的长汀、宁化出发,开始长征。其间经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后,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于1935年10月19日抵达陕北根据地保安县吴起镇,11月初与由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率领的陕北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1936年10月,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至此,长征胜利结束。 4.收集、朗诵长征诗词,讲述长征故事,概括长征精神。 5.观看影片《长征》片段,体会并畅谈对长征的感受。 教学过程

镁和铝重要知识点总结

①过量OH — ②过量H + ③H + ④OH — ⑤H + ⑥OH — 镁和铝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铝三角及应用 1、三角关系:Al 3+ 、Al(OH)3与AlO 2— 相互转化的关系 有关离子方程式: A 、Al 3+ 与AlO 2— 的相互转化 ①Al 3+ →AlO 2— : ②AlO 2— →Al 3+ : B 、AlO 2—与Al(OH)3的相互转化 ③AlO 2— →Al(OH)3: ④Al(OH)3→AlO 2— : C 、Al 3+与Al(OH)3的相互转化 ⑤Al(OH)3→Al 3+ : ⑥Al 3+ →Al(OH)3: 2、铝三角的应用 ①制取Al(OH)3 Al 3+ + 3NH 3·H 2O == Al(OH)3↓+3NH 4+ (常用方法) AlO 2— + CO 2 + 2H 2O == Al(OH)3↓+ CO 32— ②离子共存问题: a 、Al 3+ 与OH — 、S 2— 、AlO 2— 、HCO 3— 、CO 32— 、HSO 32— 等离子因生成沉淀或双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 b 、AlO 2— 与Al 3+ 、H + 、NH + 、Fe 3+ 等离子因生成沉淀或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二、铝的化合物的有关图象 1、向AlCl 3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 溶液至过量(如图①) 有关反应:Al 3+ + 3OH — == Al(OH)3↓ Al(OH)3 + OH — == AlO 2— + 2H 2O 现象: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消失 2、向AlCl 3溶液中逐滴滴入氨水至过量(如图②) 有关反应:Al 3+ + 3NH 3·H 2O == Al(OH)3↓ +3NH 4+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氨水,沉淀不消失。 3、向NaOH 溶液中逐滴滴入AlCl 3溶液至过量(如图③) 有关反应:Al 3+ + 4OH — == AlO 2— + 2H 2O Al 3+ +3 AlO 2— + 6 H 2O == 4Al(OH)3↓ Al 3+ Al(OH)3 AlO 2—

镁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整理

镁、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整理 Ⅰ.课标要求 1.通过海水制镁的事例了解镁及化合物的性质. 2.通过合金材料了解铝及化合物的性质. 3.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Ⅱ.考纲要求 1.掌握镁铝及化合物的性质. 2.了解镁铝及化合物在生活.生活中的应用. Ⅲ.教材精讲 一.Mg、Al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 (1)与O2反应:常温下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所以镁、 铝都有抗腐蚀的性能。镁能在空气中燃烧:2Mg+O 22MgO ,铝在纯氧中燃烧:4Al+ 3O 22Al2O3 (2)与卤素单质、硫等反应:Mg+ Cl 2MgCl2 2Al+ 3Cl 22AlCl3 2Al+ 3S Al2S3 (用于工业制备)Mg+ S MgS [特别提醒]:①镁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火焰点燃即可燃烧,而铝在空气中需要高温点燃才能燃烧。镁在空气中燃烧时有三个反应发生:2Mg+O 22MgO 3Mg+N 2Mg3N22Mg+CO 22MgO+C ②燃烧时都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利用镁的这种性质来制造照明弹。 ③集气瓶底部都要放一些细纱,以防止集气瓶炸裂。 2.与H2O反应

Mg、A1和冷水都不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 Mg+2H 2O(沸水)Mg(OH)2+H2↑2A1+6H2O2A1(OH)3+3H2↑ 3.与酸反应置换出H2 Mg、A1与浓、稀盐酸、稀硫酸、磷酸等酸反应置换出H2,其中铝在冷浓H2SO4,冷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现象。所以可用铝制容器贮存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 4.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1)镁与二氧化碳反应:2Mg+CO 22MgO+C [特别提醒]:“CO2不能助燃”的说法是不全面的,CO2对绝大多数可燃物是良好的灭火剂,而对K、Ca、Na、Mg等可燃物却是助燃剂。 (2)铝热反应:2Al+ Fe2O32Fe+ Al2O3 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和冶炼某些难熔金属,如:V、Cr、等。 [特别提醒]:①铝热剂是指铝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金属氧化物可以是:Fe2O3、FeO、Fe3O4、Cr2O3、V2O5、MnO2等。 ②铝热反应的特点是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的金属呈液态。 ③要使用没有氧化的铝粉,氧化铁粉末要烘干。 ④KClO3作为引燃剂,也可以用Na2O2代替。实验时可以不用镁条点燃,而用在氯酸钾和白糖的混合物上滴加浓硫酸的方法来点燃。 5.与碱反应 镁不与碱反应,铝与碱液反应:2Al+2NaOH+6H 2O2NaAlO2+4H2O+3H2↑ 简写:2Al+2NaOH+2H 2O2NaAlO2+3H2↑ 二.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A l(O H)3是几乎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固体,具有吸附性。 2.化学性质

配位化合物知识点讲解(教师版)

1、配位化合物 (1)概念: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以配位键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作为电子对接受体的金属离子或原子称为中心离子(原子),又称配合物的形成体,作为电子对给予体的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 [Cu(H2O)4]2+的空间结构为平面正方形。 (2)配合物的结构 [Cu(NH3)4]SO4为例说明。 注意:离子型配合物是由内界和外界组成,内界由中心离子和配体组成。 (3)配合物的命名: 例如:[Cu(NH3)4]SO4硫酸四氨合铜 练习:对下列配合物进行命名 [Cu(NH3)4]Cl2K3[Fe(SCN)6] Na3[AlF6] 3、几种常见的配合物 实验:硫酸四氨合铜的制备。 现象:向CuSO4溶液中加入氨水,生成蓝色沉淀,继续加入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再加入乙醇,析出深蓝色的晶体。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NH3·H2O=Cu(OH)2↓+2OH- Cu(OH)2+4NH3=[Cu(NH3)4]2++2OH- 蓝色沉淀深蓝色溶液 在[Cu(NH3)4]2+里,中心离子是Cu2+,配体是NH3,NH3分子的氮原子给出孤电子对,以配位键形成了[Cu(NH3)4]2+: [Cu(NH3)4]2+的空间结构为平面正方形。 实验:硫氰化铁的制备。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现象:形成血红色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KSCN=Fe(SCN)3+3KCl

Fe(SCN)3呈血红色,它是一种配合物。上述实验可用于鉴定溶液中存在Fe3+。 呈血红色的是一系列配合物:Fe(SCN)2+、Fe(SCN)2+、Fe(SCN)3、Fe(SCN)4-、Fe(SCN)52-、Fe(SCN)63-,配位数从1~6。 注意:配位键的强度有大有小,因而有的配合物很稳定,有的不很稳定。许多过渡金属离子对多种配体具有很强的结合力,因而,过渡金属配合物远比主族金属配合物多。 [随堂练习] 1.铵根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按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分类,应含有() A.离子键和共价键B.离子键和配位键 C.配位键和共价键D.离子键答案:C 2.下列属于配合物的是() A.NH4Cl B.Na2CO3·10H2O C.CuSO4·5H2O D.Co(NH3)6Cl3 答案:CD 3.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提供孤对电子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是() ①H2O ②NH3③F-④CN-⑤CO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D 4.配合物在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Mg2+为中心的大环配合物叶绿素能催化光合作用 B.Fe2+的卟啉配合物是输送O2的血红素 C.[Ag(NH3)2]+是化学镀银的有效成分 D.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可除去硫酸锌溶液中的Cu2+ 答案:D 5.下列微粒:①H3O+②NH4+③CH3COO-④NH3⑤CH4中含有配位键的是() A.①②B.①③ C.④⑤D.②④答案:A 6.下列不属于配位化合物的是() A.六氟和铝酸钠B.氢氧化二氨合银(银氨溶液)C.六氰合铁酸钾D.十二水硫酸铝钾答案:D 7.指出配合物K2[Cu(CN)4]的配离子、中心离子、配位体、配位数及配位原子。 8.亚硝酸根NO2-作为配体,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氮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与中心原子配位;另一是氧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与中心原子配位。前者称为硝基,后者称为亚硝酸根。 [Co(NH3)5NO2]Cl2就有两种存在形式,试画出这两种形式的配离子的结构式。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老山界》知识点复习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老山界》知识点 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陆定一(1906 — 1996)江苏人,无产阶级革命家,1927年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长征途中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为建设和发展我军的政治宣传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故事背景 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其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岭极顶,华南之颠”之美誉。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湘江与国民党军队经过惨烈的激战,损失惨重,退入了山高路险的猫儿山,开始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历程。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德、叶剑英等一代革命伟人率中央红军三军团、中央军委纵队、后卫五军团、八军团日夜兼程翻越老山界。 三、多音字 盛chéng :盛饭 shèng :茂盛 嚼jué:咀嚼 jiáo :细嚼慢咽 觉jué:觉得jiào :睡觉 四、理解词语 惊惶:惊慌,恐惧。 苛捐杂税:指当时反动政府强迫老百姓上缴的各种税费。 缴:①交纳,交付,缴公粮。②迫使交出:缴了敌人的械。 攀谈:本文是找些话题与他人交谈的意思。 酣然入梦:甜美、畅快地入睡。 蜷:弯曲。 呜咽:本文中形容凄切的水声。 五、课文结构 第1部分: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第1段)。 第2部分: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第2—33段)。 第3部分:说明翻越老山界的意义(第34段)。 六、句子分析 1.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抢”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2.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 “鼓着勇气”含有战胜自身某种弱点,从而迎战某种艰难险阻的意思,表现了红军的坚毅顽强和无畏精神。

镁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镁、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整理Ⅰ.课标要求 1.通过海水制镁的事例了解镁及化合物的性质. 2.通过合金材料了解铝及化合物的性质. 3.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Ⅱ.考纲要求 1.掌握镁铝及化合物的性质. 2.了解镁铝及化合物在生活.生活中的应用.Ⅲ.教材精讲 一. Mg、Al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 (1)与O 2反应:常温下与空气中的O 2 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 薄膜,所以镁、铝都有抗腐蚀的性能。镁能在空气中燃烧: 2Mg+O 22MgO ,铝在纯氧中燃烧:4Al+ 3O 2 2Al 2 O 3

(2)与卤素单质、硫等反应:Mg+ Cl 2 MgCl 2 2Al+ 3Cl 2 2AlCl 3 2Al+ 3S Al 2S 3 (用于工业制备) Mg+ S MgS ③集气瓶底部都要放一些细纱,以防止集气瓶炸裂。 2.与H 2O 反应 Mg 、A1和冷水都不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 Mg+2H 2O (沸水) Mg(OH)2+H 2↑ 2A1+6H 2O 2A1(OH)3+3H 2↑ 3.与酸反应置换出H 2 [特别提醒]:①镁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火焰点燃即可燃烧,而铝在空气中需要高温点燃才能燃烧。镁在空气中燃烧时有三个反应发生: 2Mg+O 2 2MgO 3Mg+N 2 Mg 3N 2 2Mg+CO 2 2MgO+C ②燃烧时都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利用镁的这种性质来制造照明弹。

Mg 、A1与浓、稀盐酸、稀硫酸、磷酸等酸反应置换出H 2,其中铝在冷浓 H 2SO 4,冷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现象。所以可用铝制容器贮存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 4.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1)镁与二氧化碳反应:2Mg+CO 2 2MgO+C [特别提醒]:“CO 2不能助燃”的说法是不全面的,CO 2对绝大多数可燃物是良好的灭火剂,而对K 、Ca 、Na 、Mg 等可燃物却是助燃剂。 (2)铝热反应:2Al+ Fe 2O 3 2Fe+ Al 2O 3 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和冶炼某些难熔金属,如:V 、Cr 、等。 [特别提醒]:①铝热剂是指铝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金属氧化物可以是:Fe 2O 3 、FeO 、Fe 3O 4、Cr 2O 3、V 2O 5、MnO 2等。 ②铝热反应的特点是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的金属呈液态。 ③要使用没有氧化的铝粉,氧化铁粉末要烘干。 ④KClO 3作为引燃剂,也可以用Na 2O 2代替。实验时可以不用镁条点燃,而用在氯酸钾和白糖的混合物上滴加浓硫酸的方法来点燃。

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性、高温下可燃性、还原性),常识性认识化学反应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初步了解碳的用途。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列表比较氢气与碳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通过学生参与演示木炭还原氧化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巧、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通过实验观察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通过碳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不同,渗透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反应条件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列表比较、实验演示,突出重点,通过分析,操作指导,解决难点。 1.用谈话法和阅读法,使学生初步了解温度对碳的化学性质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2.通过总结归纳法和演译法,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实质理解,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能。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介绍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碳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帮助学生建立崇尚科学的观念,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 碳的化学性质。即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应作为重点,为了使学生对氢气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理解更深刻,要对它们进行比较。 【难点】: 反应条件对碳反应产物的影响。单质碳不完全燃烧的实验不好做,通过事例解释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用碳还原氧化铜的操作难度也比氢气还原氧化铜大,用高温(强热)加热时要注意,防止试管破裂;放热(产生热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对吸热概念的理解相对较难。【教具准备】: 1.仪器: 铁架台(带铁夹)、试管、酒精灯(改进)、导管、胶塞、玻璃棒、表面皿、研钵、试剂瓶2.药品: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1、碳的化学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碳的化学性质一一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 (2)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和还原性。 (3)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知道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2)归纳碳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碳的可燃性、还原性。 教学难点: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我们前面学习了碳的单质,现在我们来回顾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哪几种? [学生]:碳的单质主要有金刚石、石墨、C60等。 [引入新课]:这节课接着学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阅读]:P110第一段 [讲解]:这副古画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能够保存下,说明了什么?我国古代一些书法、画家用墨,墨是由碳黑制成,书写或绘画制的 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什么呢? [学生]:在常温时,碳的化学性质是不活泼的[讲解]在黑板上写出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从碳的原子结构可以看出,最外层只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

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所以在通常状况下,碳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利用这个性质,可以用墨汁或碳素墨水书写 或绘制字画,年深日久都不会褪色。 [提问]: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如果温度升高,碳的活动性又如何呢? [板书]:一、碳与氧气的反应(一一可燃性)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写出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板书]:1、碳的可燃性C+QCQ (氧气充足) [思考]:视频上出现的中毒事件,你们知道是什么气体吗?它种气体又 是怎样产生的呢? [教师]:当碳在氧气不充足时,会生成CO [板书]2C+O2丄二2CO (氧气不足) [教师总结]这两个反应体现了碳具有什么性质呢?[学生]可燃性[板书]可燃性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当反应物的量不同时,生成物可能不同。 例如碳与氧气充足时,反应生成CO,碳与氧气充足时,反应生成CO [提问]:大家思考:这两个反应是不是氧化反应呢? [学生]:是氧化反应。即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讲解]:通过这两个方程式看出,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提问引入]:在温度较高时,碳能够与单质氧结合生成CO或CO那么碳可不可以与某些氧化物中的氧结合呢?例如CuO。如果能,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呢? ----------

长春版初一语文《老山界》的知识点梳理初一语文知识点梳理

长春版初一语文《老山界》的知识点梳理初一 语文知识点梳理 1.字词惊惶(huáng):惊慌,恐惧。 苛(kē)捐杂税:指当时反动政府强迫老百姓上缴的各种税费。 缴(jiǎo):①交纳,交付,缴公粮。②迫使交出:缴了敌人的械。 攀谈:本文是找些话题与他人交谈的意思。 酣(hān)然入梦:甜美、畅快地入睡。 蜷(quán):弯曲。 呜咽(yè):本文中形容凄切的水声。 ┏jué 咀嚼┏shèng 盛开嚼盛 ┗jiáo(口语)嚼口香糖┗chéng 盛饭 2.内容结构 老山界,是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半内所发生的事情。从结构上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点题,概括介绍老山界。一开头就点出“30里高”,表明老山界山势高峻,暗示翻越艰难。

第二部分(第2-32段),叙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这是课文的主体,按时间顺序和地点的变化又可以分为四层。 第1层(第2一ll段),从当天下午写到天黑之际,从山沟写到山脚,记叙“我们”同瑶民的攀谈交往,表现红军纪律的严明和瑶民对红军的支持帮助。 第2层(第12—22段),从天黑以后写到黎明之前,从山脚下写到半山腰,记叙陡山峭壁的高、险和红军在雷公岩前露宿,表现登山的艰苦和红军的乐观精神。 第3层(第23—30段),从次日黎明写到下午两点多钟,从雷公岩写到老山界山顶,记叙山路的崎岖难走和红军的坚强意志,点明红军翻山长征是为了北上抗日。 第4层(第31—32段),在山顶休息以后,从山顶写到山下,记述了红军下山的情景,表达了胜利到达营地的喜悦。 第三部分(第33段),指出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走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WTT为大家提供的初一语文老山界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