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技巧:文字材料选择题

2021年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技巧:文字材料选择题
2021年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技巧:文字材料选择题

高三地理选择题解题技巧:文字材料选择题

解题技巧

文字材料解读型试题的题干有一段或几段文字材料构成,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和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论材料如何繁杂,都是为考查能力服务的,材料呈现的是现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结合设问来阅读文字材料。方向更具体,目标更明确,分析更具有针对性。分析文字材料时,需要做到:

(1)确定信息分析方向,搁置无用信息。

(2)确定与相关知识的联系方向。

(3)确定能力考查的方向。认识材料揭示的本质,要善于抠字眼,准确把握“题眼”即关键词语,这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突破点。

对于文字材料解读型的非选择题,不仅要根据要求分析材料,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还要善于归纳整理,用精练准确的语言来表述。

例题剖析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

C.市场需求减少 D.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解题技巧一:审清地理事物(事件)出现(发生)时间和空间,分析影响它们的地理要素。

(1)仔细阅读材料提取信息。解题时必须认真阅读材料,对材料进行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综合分析,明确材料的中心问题及属性,理清它们与地理学科中哪些知识、规律和原理发生联系;明确问题产生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辨别哪些是人类活动对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起主导性作用,哪些是关键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这样,通过阅读从材料中提取关键性信息,掌握材料的核心和问题的本质,为进一步分析提供基础。比如上组题经过审题干后可简化为三部分:①明清时期景德镇曾是“瓷都”②20世纪80年代佛山成为陶瓷生产基地③2003年陶瓷产业由佛山向景德镇转移。这三部分正好对应三个命题点。

(2)联系教材,拓展思维,探索解决措施和对策。虽然材料分析题提供的情景是联系社会实际的热点问题情景,对学生而言是新情景和新问题,然而它必然是教材内容的“折射”。因此,建

立教材与试题材料的联系,以教材的原理、规律和模式为理论基础进一步分析材料,进行横向的延伸与纵向的深入拓展,以求触类旁通,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上组题主要考查教材中关于不同时期影响工业生产的主导要素变化导致工业转移。

(3)最后回头再看题干中三部分条件信息是否都用到了。

答案:1.D 注意抓住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结合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注意不要错选“市场广阔”,虽然材料中提到“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但是材料中是“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这是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结果,获得了广阔的市场,不是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在20世纪80年代初,珠三角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政策优势明显,国家政策倾斜使得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佛山瓷业发展的原材料并不充足,20世纪80年代,劳动力素质也不高。2.A 材料“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这说明原来佛山陶瓷产业区变成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中心城区,即佛山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原材料和市场需求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企业竞争加剧不是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

3.C 景德镇陶瓷发展历史悠久,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业基础好是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

势,相比佛山市,景德镇在资金和交通方面没有优势,劳动力成本低是景德镇相对佛山一个优势,但不是主要优势,因为还有比景德镇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所以景德镇吸引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陶瓷产业基础好。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4~6题。

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5.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6.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升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解题技巧二:

统览题组中的所有选择题,看一下它们之间是否具有条件继承关系、后面题目对前面题目有无启示、每道题用哪个条件,然后再从容做题。通过对一组试题的宏观把握,不仅没有浪费时间,而且可以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本组3道选择题是递进的关系:兰斯塔德地区(注意不是城市,是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各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明确分工(第一题),进而使同类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第二题),实现该地区城乡用地结构的优化(第三题)。

答案:4.A 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这可知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

5.B 根据材料,各城市分工明确,同类产业活动集中在同一个城市,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

6.D 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中间是“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这样可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巩固练习

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1~3题。

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热量B.水分

C.土壤D.光照

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

A.蒸发量大B.多虫害

C.地温低D.太阳辐射强

3.该地流传一句歌谣,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形成该地“早穿皮袄午穿纱”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强②夜间大气逆辐射弱③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④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1.A 2.C 3.B

解析边防站海拔4 900米,很容易分析出来地势高,热量不足,故第1题选A。盖起简易阳光房,提升了局部的气温,但地温仍然较低,所以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在距地面一定的高度进行蔬菜种植。第3题。白天应考虑的是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大小,而夜晚需考虑的是大气逆辐射的强弱影响。

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

机公司。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据此完成4~5题。

4.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

A.市场营销成本 B.原料成本

C.劳动力成本 D.设备成本

5.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

A.产量大 B.价格低

C.款式新 D.质量优

4.A 从材料中可知,印刷机与造纸、油墨、制版之间存在密切的产业联系(印刷机需要与油墨、纸张和制版之间相互配合)。三种产业与印刷机制造业在海德堡的集聚,增强的是产品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和产品的竞争力,可以节省市场营销成本(配套产品齐全,有利于用户使用)。

5.D 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而技术革新所带来的应该是印刷机的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质量是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最具竞争力的。

某海洋考察船的航行日志记录:北京时间8时太阳从正东方海面升起;桅杆的影子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60°;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时45分。据此完成6~8题。

6.日志记录当天,该船航行在( )

A.北太平洋B.南太平洋

C.北印度洋D.南印度洋

7.日志记录当天,该船的航向可能是( )

A.正北B.东北

C.正南D.西南

8.日志记录当天考察船经过的海域,当月的天气状况多为( ) A.阴雨绵绵、风微浪缓B.晴朗少云、风急浪高

C.晴朗少云、风微浪缓D.雷雨频发、风急浪高

答案 6.D 7.B 8.C

解析第6题,本题考查区域定位。根据日出的方位是正东,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日出的地方时应为6:00,而该地地方时为6:00时,北京时间为8:00,说明该地位于120°E以西30°,所以该地经度为90°E;根据正午时桅杆的影子在正南方,所以该地位于南半球;根据正午太阳高度为60°,说明该地纬度为30°S。所以该地位于南印度洋。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第7题,该日全球昼夜等长,全球日落的地方时为18:00,而此刻北京时间为19:45,则日落时船所在经度位于120°E经线的西侧约26°,约为94°E,与日出所在经度90°E相比,船往东方航行,东南或东北无法具体确定。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第8题,该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未发生显著偏移,30°S附近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天气晴朗,风速较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据报道,我国有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排入各种水体,每年浪费的水在

600亿m3以上。据预测,我国本世纪上半叶年用水量将达到7 000亿m3~7 500亿m3,即在现有供水量的基础上增加1 387亿m3至1 887亿m3。现在绝大部分地区江河可供引、提水的条件已基本利用,进一步利用潜力不大,即使实施几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后,其总调水量不会超过400亿m3~500亿m3。全国现有地下水开采量已占可开采总量的46%左右,华北地区已过量开采。据此材料和所学有关知识完成9~10题。

9.解决华北供水紧张问题,以下措施不可取的是( )

①中水作饮用水②尽力杜绝水的浪费③加大南水北调步伐④加大地下水的开采力度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 C

解析中水作饮用水目前并不能为广大居民接受;加大地下水的开采力度,可能会引起地面沉降,沿海地区可能会造成海水入侵。10.南水北调全部实施后( )

①可能解决北方缺水问题②可能造成南方缺水③可能使华北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④可使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南水北调全部实施后,可能解决北方缺水问题;可能使华北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家庭农场已经在我国一些地方涌现。中央一号文件首次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据此,完成11~12题。

11.影响家庭农场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市场B.劳动力

C.未开垦的土地D.气候

12.未来我国家庭农场不断发展首先取决于( )

A.粮食总产量的稳步增长

B.国家优惠政策的落实

C.乡村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D.农业科技投入的增加

答案11.A 12.B

解析第11题,据材料可知,家庭农场是商品化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说明农产品主要面向市场,市场决定了家庭农场农业生产的数量和类型。第12题,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农业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商品率也低,而家庭农场属于新型农业经营,实行专业大户承包土地,这首先要国家政策的放宽和优惠政策的推行。

近年来,随着海洋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国际游艇制造业发展步伐加快,游艇业面临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福建省福州、厦门等地游艇制造业得到了显著发展。据此完成13~14题。

13.与美国西部沿海加利福尼亚州相比,我国福建省游艇制造业具有的竞争优势是( )

A.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运输成本低

B.国内消费能力强,游艇市场需求量大

C.造船技术先进,游艇品质好

D.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低廉

14.下列地区中不属于福建省游艇出口主要对象的是( ) A.非洲B.东南亚

C.大洋洲D.北美洲

答案13.D 14.A

解析第13题,两者相比,均多优良港湾,但是美国经济更发达,劳动力成本更高,技术更先进;我国的优势主要是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低廉。第14题,东南亚旅游业发展迅速,大洋洲、北美洲经济发达,旅游业发达,对游艇的需求量较大;非洲大部分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旅游市场对游艇的需求量不大。

镉主要与锌矿、铅锌矿、铜铅锌矿等共生,是炼锌业(有色金属冶炼业)的副产品。镉通过废气、废水和废渣排入环境,比其他重金属更容易被农作物所吸附,从而进入食物链,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据此回答15~16题。

15.下列农业产区的农作物镉含量最有可能超标的是( ) A.松花江流域B.淮河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D.湘江流域

16.某研究机构对我国镉污染地区江河进行采样,以下月份中水样镉浓度最低的是( )

A.1月B.4月

C.7月D.10月

答案15.D 16.C

解析第15题,湖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湘江上游分布有大型铅锌矿。第16题,我国夏季降水多,河流水量大,对污染物的稀释作用强。

钓鱼岛全称“钓鱼岛列岛”,其大致位置为(25.75°N,123.47°E)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濑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千米;我国福建省福州市的经纬度约为(26°05′N,119°18′E)。据此完成17~18题。

17.钓鱼岛与福州的距离约是( )

A.199 km B.399 km

C.599 km D.799 km

18.6月22日,当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影子最短时,太阳位于钓鱼岛的( )

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D.西北方向

解析第17题,纬度相差1°的经线弧长约为111 km,经度相差1°的纬线弧长约为(111×cos α)千米(α为所在地纬度数)。钓鱼岛与福州的纬度大致相当,因此计算时纬度差可忽略不计;两者的经度差约为4°,故结合选项可知,两者之间的纬线弧长约为399 km,即钓鱼岛与福州的距离约为399 km。第18题,当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影子最短时,北京当地时间是12时,此时太阳位于北京的正南方向,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而钓鱼岛的经纬度为(25.75°N,123.47°E),故太阳位于其西南方向。

截至2011年7月,我国已建成了全国1∶10 000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对50万人口以上城市、重点地区和国家级开发(园)区的土地利用实现了动态监测,有效保护了耕地资源。“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4亿亩,其中新增耕地2 400万亩,为粮食持续丰收提供保障。据此回答19~20题。

19.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分别依托( ) A.GPS、GIS B.GPS、RS

C.GIS、RS D.RS、GIS

20.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核心工作是( )

A.改善农业水利条件

B.培育良种

C.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D.大力开发耕地后备资源

解析第19题,土地利用数据库依靠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和管理,对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需要借助遥感技术。第20题,高标准农田的主要参考指标是旱涝保收,需要具有灌溉和排水保障,实现途径是修建水库沟渠等农业水利设施。

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21~22题。

2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2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21.B 由材料中“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工业化的经营模式”,说明农业资源为关键,某县在“获得‘中国地理标志’标志认证的

优质茶叶”的基础上建设了现代茶庄园,说明农产品的知名度和质量是得到市场认可的前提。

22.C 结合材料和问题,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突出优势是品牌一个(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产品更多,效益更高,产品价格更高,投入多,生产成本高。传统的茶园的产品主要以茶叶为主,现代茶庄园以茶为中心,延长了茶的加工、储藏、销售等各环节,增加了产品种类,同时还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茶文化发展旅游业,增加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我国是世界上玉器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国家,缅甸以生产和加工玉器蜚声远播。北京自古以来是全国的玉雕加工中心和消费中心,产品以精雕细琢著称。20世纪80年代后,北京引进国外现代化的加工技术,逐步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生产基地。近年来,北京玉雕加工业逐渐向玉器产地转移,缅甸、云南昆明等国家和地区成为新的产业转移区。大部分制玉厂家把采矿地点放在缅甸,加工地点放在云南。据此完成23~25题。

23.20世纪80年代北京发展玉雕产业的优势条件是

①能源充足②政策支持

③劳动力丰富④加工技术先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4.缅甸吸引北京玉雕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交通便利 B.产业基础好

C.环境优美 D.消费市场广

25.和缅甸相比,大部分厂家在云南设立加工厂的主要原因是A.避开高额关税 B.劳动力价格低

C.减少运输成本 D.加工技术成熟

23.C 玉雕产业要求技术条件比较高,北京引进国外现代化的加工技术,加上北京市的政策支持发展起来的。劳动力和能源影响比较小。

24.B 缅甸是玉器的产地,玉雕产业基础好,有利于玉雕产业的发展。

25.A 玉雕产业的市场主要在中国,在中国加工可以避开关税,减少成本。

非洲马拉维湖,南北长584km,东西宽16-80km,平均水深273m,北端最深处达706m,东、北、西三面山峦迭嶂,南部相对平坦,马拉维湖湖水的透明度随季节的变化较为剧烈,12 月份透明度不足1米。湖水四周由14条常年有水的河流注入,湖水唯一出口位于湖泊的南端一赞比西河的支流希雷河。马拉维湖一年四季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下层滞水带水温很低,而表水层温度发生跃变,常年基本在24C-29℃,但每年7-8月,马拉维湖最南端的水域表层水温会下降到23℃,而其他区域水温变化不大。据此完成26-28题。

26.按成因分类,马拉维湖属于

A.堰塞湖

B.火口湖

C.构造胡

D.溶蚀湖

27.导致马拉维湖湖水的透明度季节变化的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

B.湖泊中生物量的季节差异

C.湖水盐度的季节差异

D.湖面风力强弱的季节变化

28.每年7-8月,马拉维湖最南端的水域表层水温迅速下降的原因是

A.离岸风吹拂,底层的冷水上泛

B.太阳高度小,湖水获取热量少

C.气温高,湖水蒸发使湖面冷却

D.地壳运动,导致下层冷水上涌

26.该题考查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按成因分类,马拉维湖是断裂下陷而形成的,为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因而为构造湖。故选 C。27.材料:“马拉维湖湖水的透明度随季节的变化较为剧烈,12 月份透明度不足 1 米”。12 月份为南半球的夏季,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多,地表径流带入陆地上的盐类物质,湖泊中藻类大量生长,鱼类增加,马拉维湖湖水的透明度降低,据此推断,导致马拉维湖湖水的透明度季节变化的影响因素是湖泊中生物量的季节差异。故选 B。28.每年 7~8 月,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该地盛行东南信风,表层湖水向西北吹去,底层的冷湖水上泛,导致南部的水域表层水温迅速下降(该地东、北、西三面山峦迭嶂,南部相对平坦,所以东南信风强劲)。故选 A。

树莓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被誉为“果中黄金”。俄罗斯、波兰、德国、匈牙利、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年产量都在万吨以上。近年来,欧美国家树莓生产已处于停顿和萎缩状态,西欧国家更是退出了树莓的生产领域。河南封丘县自2002年引进树莓种植项目后规模不断扩

大,现已成为我国树莓种植第一大县。据此完成29-30题。

29.根据材料推断我国下列地区中野生树莓分布范围最小的可能是

A. 海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西南地区

D. 东北地区

30.西欧国家退出树莓生产领域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

A. 多大风

B. 土壤贫瘠

C. 光照不足,品质较差

D. 土地成本高

29. A根据材料可知俄罗斯、波兰、德国、匈牙利、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年产量都在万吨以上,由此推断树莓适宜在较高纬度地区分布,海南地区与我国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相比纬度低,因此野生树莓分布范围最小的可能是海南地区。故选A。

30. C西欧国家只有冬季风力较大,A错误;人类可以改造贫瘠的土壤,B错误;土地成本高不是自然原因,D错误;西欧是世界上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气候分布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多,光照不足,植物的光合作用差,昼夜温差小,因此树莓品质较差,是西欧树莓退出生产领域的主要自然原因,C正确。故选C。

四川盆地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大约在两亿多年前,强烈的地壳运动使其演变为古内陆湖,称为“巴蜀湖”。大约二三百万年前,古长江袭夺巴蜀湖水系东侧支流,四川盆地从此由内流盆地转为了外流盆地。古长江进而向西南继续袭夺金沙江河道,使金沙江成为长江正源。据此完成31~32题。

31.古长江袭夺巴蜀湖东部水系支流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流向相同且距离近

B.支流多且侵蚀时间长

C.流速快向下侵蚀强烈

D.古巴蜀湖水位低于古长江

32.河流袭夺后长江河流特征的变化有()

A.落差变小流速减缓

B.支流增多加长

C.上游流量增大含沙量增大

D.下游河道拓宽抬高

31. C流速快向下侵蚀强烈,下切侵蚀不仅加深河床或沟床,并使受冲刷的部位随着物质的剥蚀分离向上游源头后退,地表径流使侵蚀沟向水流相反方向延伸,最终袭夺巴蜀湖东部水系支流,C正确;流向相同不易被袭夺;支流多且侵蚀时间长、古巴蜀湖水位低于古长江的影响较小。故选C。

32. D河流袭夺后长江连接了上游的河流,河流落差变大,干流加长;河流流域面积增大,故上游流量增大;河流含沙量不一定增大;下游河流携带泥沙量增多,故泥沙淤积增加,河道拓宽抬高,D正确;故选D。

亚马尔半岛位于俄罗斯北部,地处北极圈内,被俄罗斯人称为“极不舒适区”。这里城镇较多,与外界的交通方式随季节而变化,夏季为直升机运输,冬季为汽车运输。其城镇物价比莫斯科等城市还高。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3.影响该地交通方式随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风向C.客流量D.货运量

34.该地城镇物价高于莫斯科等城市,主要是因为()

A.生活物质生产成本高B.生活物质市场需求量小

C.生活物质运输成本高D.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高

33.A材料信息表明,亚马尔半岛位于俄罗斯北部,地处北极圈内,永冻层广布,表层冻土冻融变化明显,夏季升温,表面冻土融化,路基松软,不利于汽车行驶,以直升机运输为主,而冬季寒冷,地表冷冻,路面坚硬,可以行驶汽车,冬季以汽车运输为主。因此影响该地交通方式随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温,A符合题意;风向、客流量、货运量不是影响该地交通方式随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排除B、C、D。故选A。

34.C商品物价与成本、供求关系有关。亚马尔半岛位于俄罗斯北部,地处北极圈内,与外界联系不便,生活物质交通运输成本高,导致该地城镇物价高于莫斯科等城市,C符合题意;当地生活物质主要来自外地,这些生活物质的生产成本与其它城市并没有明显差别,不是导致物价高的主要因素,排除A;生活物质市场需求量小,有可能导致供大于求,可能会导致物价低,因此生活物质市场需求量小不是导致当地物价高的主要原因,排除B;材料信息表明,当地被俄罗斯人称为“极不舒适区”,经济来源有限,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可能高,排除D。故选C。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全

地图 1.地图: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2.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3.比例尺: 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技巧1:比例尺与地图关系: a比例尺越大,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b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c比例尺大小与地形坡度、风力大小的关系 (1)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 (2)若等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相同时: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3)若等高(压)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时:等高距(或等压差)越大,坡度越大(风力 越大):等高距(等压差)越小,坡度越小(风力越小) 技巧2:比例尺缩放: (1)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2)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3)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技巧3:判断方向: 地图上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一般箭头指向北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自然界:(1)太阳定向法 (2)树冠和树年轮定向法 (4)北极星定向法 (3)地形和地物定向法:山地草木生长状况(一般阳坡好,阴坡潮湿有青苔), 河流北坡光照好,房屋门朝南开。(北半球)。 4.图例和注记: 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5.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绝对高度: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叫海拔。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6.等高线:假想连结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投影在基准水平面而成的封闭曲线 技巧4:等高线数值特点 ①同线等高②等高距全图一致(即同图等距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高中地理答题技巧——完整版

高中地理答题技巧总结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和规律: (一)、选择题的命题规律 1.选择题的命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多为单项选择题(如全国卷、天津卷等) 3、多为连题型选择题(一个材料包括多个选择题) 4、选择题内容更加关注社会热点 (二)应试策略 1、沉着冷静,相信自己判断 2、认真审题 3、先易后难,跳过难题或自己认为没有把握的题目,回头再做 4、认真检查,但不要轻易改动答案 (三)应试技巧 1、做到:“三审”,即一审材料(加以引申)、二审题干(画出关键词)、三审选项(找出合理、正确并与材料和题干有关的选项)。 2、读完题组内每一个小题,注意各小题之间的前后提示语,然后再从容做题。 3、仔细分析题干,明确解题条件 例如:北极地区寒风凛冽,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中国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营地建筑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答案:D 点拨:题干条件是北极附近盛行风向、门窗避开的朝向。北极附近风带为极地东风带,具体风向为东北风,故门窗应避开东北方向。 4、选项错误的几种情况: (1)因果颠倒(2)前后矛盾(3)表述绝对化(4)概念混淆(5)表述错误或不完整(6)以偏概全,以点带面(7)与题干无关 (四)解题方法介绍 1、直选法:运用学过的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来,多考察记忆性知识,注意必须看完所有选项再选择。 2、排除法:如果选项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多,可以先将选项与题干对照,排除掉明显错误的选项,重点分析剩余选项。 例如:(2005年江苏卷)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答案:D 点拨:既然全流域要综合治理,部分河段就不应该利用绝大部分河水,故排除了A、C;用人工加速冰川消融来补给河水,不现实,又可以排除B,正确答案为D。 3、优选法:如果选项中有多项合理,但题干中有“最”、“主导”、“第一”等字样时,要选择最合理选项。例如:美国“硅谷”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环境优美 B、交通便利 C、知识技术 D、市场广阔 答案:C 点拨:形成高技术工业区的区位因素包括知识技术、快捷交通、优美的环境,但主导因素是科技发达。 4、转换法:即将条件换成另外一种相同的说法,该说法与选项更直接,利于选择。 例如: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地区,不会有: A、热带沙漠气候 B、寒流 C、冷锋活动 D、从极地漂来的浮冰 答案:D 点拨:将条件转化为“一年中有两次直射的地区”属于热带地区,不会存在从极地漂来的浮冰。 5、图示法:将比较抽象的内容用直观示意图表示出来,利于选择,如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等题目。 例如:10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北移动 B、南半球,向南移动 C、北半球,向南移动 D、南半球,向北移动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全

2019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全高考地理在答题时,应该有一定的程序,并养成习惯。以下是2019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全,供参考! 一、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1.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计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 2.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3.引水线路: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4.交通线路选择: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减少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 5.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微博)等。①.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因为工

程量小,工程造价低);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④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6.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7.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8.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河流流量除与气候特别是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 9.农业规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 10.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式;山区适宜分散疏松式。 11.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12.地形相关分析: ①地形成因分析:运用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

高考地理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高考地理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高考地理选择题的解题攻略 一、选择题特征 选择题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的呈现方式,造成学生对问题的审题错位,而不能很好的选出正确的选项。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最佳答案类型的选择题:这类选择题的选项都有道理,或者说都是正确的,主要是看那个选项最好,最合理,由于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同,因此出错率很高。 2、组合类型的选择题:由多项选择转化为单项选择题,增加了题型的难度,学生对地理知识掌握必须要全面,才能先确定明显正确或错误选项,最后分析剩下的选项。 3、因果类型的选择题:由因推果,或由果推因,是考查地理现象成因的,学生必须掌握其基本的地理规律原理。 4、正误类型的选择题:这类题型,直接判断正确与不正确,特别是题干中要求选不正确或错误的是,很容易被学生忽视了题干的要求,因此这类选择题必须要让学生看清题干,且将所有选项都看完再决定对错。 5、时间和空间顺序排列类型的选择题:由于学生的时空概念模糊,所以很难根据自己最熟悉或有把握的点来选择。 二、已有的知识经验

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是存储在头脑中的规律总结,可以说,拥有某一领域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是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基础。已有经验的质和量,都影响着问题的解决,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实际教学中发现,优生头脑中存储的知识经验显著的多于差生,优生的平均得分要高于差生,如果个别优生的已有经验杂乱无章地存储在头脑中,没有很好的在头脑中合理的组织安排,在解答问题时,就不能快速提取正确的信息。学生在做这类选择题时,往往不去认真读取图文材料,或者对题干的要求没有认真分析,凭借经验,扫一眼就确定了选项,问题的出错率就会很高。 三、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它是影响学生知识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往往是通过知识迁移来实现的,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知识后,就很难看出相似或相同问题的后面隐含的信息,从而阻碍了对问题的判断,因此在做题时注意以下方面: (1)认真分析材料,画出文字中的关键词,图表反映出的信息,如概念规律、变化趋势、分布等,并将各个信息进行联系或汇总。 (2)统览给出的一组选择题,看一下它们之间是否具有条件继承关系、后面题目对前面题目有无启示、每道题用哪个条件,所有条件是否都用到了。

《小包老师高考地理选择题技巧总结》.pdf

高考地理选择题

包易正编 一、自然地理部分 1.短距离内(通常<500km),降水和温度发生明显变化,选地形 2.热=上升气流=低压= 气旋 =阴雨=温差小=等压线向下弯曲 (小口诀:低升下气) 3.冷=下沉气流=高压=反气旋=晴朗=温差大=等压线向上弯曲 4.东西方向=沿海向内陆规律=水分 5.南北方向=赤道向两极规律=热量 6.锋面过境时:温度、天气、风向风速、气压变化大 7.冷锋锋后降水,暖锋锋前降水,所有锋面降水均在冷气团一侧 8.东南季风(太平洋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9.西南季风(印度洋季风)成因 主要原因: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次要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0.在赤道附近的澳大利亚西北部、非洲、中美洲、东南亚、台湾海峡都有“移动季风”(成因与西南季风一致) 11.干旱地区“阴阳脸”现象:阴坡植被多于阳坡(因为干旱地区阳坡与阴坡降水量差不多都比较少,但蒸发不同:阴坡温度低蒸发小,

水分损失更少) 12.等值线,凸高则低,凸低则高 13.等值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14.等值线越密集,变化越大。 (等高线密集,落差大;等温线密集,温差大;等压线密集,风力大) 15.等高线,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16.河流一定形成于谷地,所以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相反,洋流流向与等温线一致) 17.河流两侧等高线数值相等 18.两点间可视问题:连直线,找凸点 19.等值线差值计算步骤: ①找最大值与最小值高度范围 ②交叉相减 ③得到数值后,答案要比最大值小一点,比最小值大一点 如求A地(500-600米)与B地(800-900米)高差范围 答案是[201-399],不是[200-400] 20.全球等温线:7月陆北,1月陆南 (全球陆地等温线:7月向北弯曲,1月向南弯曲) 21.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 22.渔场成因1:离岸风形成上升补偿流 (秘鲁渔场、本格拉渔场、索马里渔场、西澳大利亚渔场、加纳利渔场)

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1)

专题: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文综地理选择题一般以组题出现,即以一段图文资料为背景设计2个以上试题,每个问题都有其题干和选项,背景材料中有相关的信息,有时题干或题目之间也能成为有效信息,如果审题和解答时不注意,往往会造成连锁性错误,所以解答地理选择题必须掌握一定的解答方法技能。 一、选择题的置疑特点 命题者为了减少考试得分的偶然性,提高考试的可信度和区分度,势必增加选择题的迷惑性 ...(每题中的3个错误选项即为迷惑选项)。要提高解题的速度与准确率,就必须 熟知如下常见的置疑 ..(设置迷惑)方法: 1.混淆概念。 2.以偏概全或表述绝对化。 3.误联因果。一是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因果关系,或是选项内部的因果关系。常见的 误联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果倒置,一种是无因果关系。 4.正误同项。选项由两个以上的分句构成,其中部分分句是正确的,所以迷惑性大。 因此,审题要细心,不能“只看前不顾后”,才不致受迷惑。 5.肢不符干(异项)。选项本身正确,但是与题干不符。其迷惑度更大。 6.无图考图。与方向(方位、风向、洋流流向等等)有关的试题常常采用。 7.定式诱惑与变式迷惑。即或利用定式思维习惯来设置陷阱,或利用图文转换、图 图转换等形式上的变化来增加迷惑度。 8.隐含信息。把关键信息隐含在题干或地理图表中以增加试题迷惑度,这是当今高 考选择题最常用的置疑方法。 二.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1)仔细审题。 “仔细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随着命题手段的多样化,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越来越强,迷惑性也越来越大。其答案不像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那样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盘皆错。仔细审题,对做选择题尤其重要。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①明确题目结构提取有效信息 选择题包括题干和选项两部分。题组试题的题干包括主题干和小题题干,主题干的条件是各个小题的共同条件,小题题干只是本小题的条件“仔细审题”是指对主题干与小题题干认真地加以审读,搞清题干中的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等。选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表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特别要关注题干的“设问”,也就是“题眼”,它决定了选择的方向 ②全面分析题干内容和充分挖掘题目提供的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显性信息:题干中附有明确的解题条件; 隐性信息:多潜隐在题干提供的材料中; 限制性(或特定)条件:在题干中出现的数量词、方位词或特定名词等;借用条件;用同一事实的不同说法给出解题条件 (2)认真筛选。

高考地理备考的答题技巧介绍.doc

高考地理备考的答题技巧介绍 地理的答题技巧一、计算题 1.经纬度计算: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算经度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 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算纬度正午太阳相差多小,纬度相差多少;北极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经纬线上长度算经纬度 1 经线长111km,1 纬线长111cosфkm(ф为纬度)。 2.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等高线图上任意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可根据(n-1)d ⊿h (n+1)d(其中n表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 4.流域面积的计算:作出流域的分水线即山脊线,由分水岭所围的区域即为流域的范围;因图形不规范,计算时一般算出图幅面积后,再分析流域面积占图幅面积的比重,相乘即可。 5.有关时间计算:①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对商取整数部分,尾数部分四舍五入;②根据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注意东加西减;③根据东早西晚,经度每相差15 ,地方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地方时=已知某地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1 ),注意东加西减;④日期界线有两条,自然界线即地方时0:00经线,以东早一天,为新的一天,以西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人为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是180 经线(但两者并不完全重合),规定日界线以东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以西早一天,为新的一天;新的一天的范围即从地方时0:00经线向东到180 经线的范围;新的一天的范围=180 经线的地方时15。⑤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6.地球自转速度计算:①地球上除南北极点外,其它各地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技巧归纳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技巧 归纳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自然地理部分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 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 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 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 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 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 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 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 2.海拔高度:海拔高,原) 3.天气状况:晴天多, 4.空气密度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海拔的高低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2. 海拔:山地的海拔越3.热量(即阳坡、阴坡 「自然因素」 1.土地:地形、土壤 2.气候:光照、热量、 3.水源(灌溉水源)「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 2.交通 3.国家政策 4.劳动力 5.科技:农产品保鲜、 6.工业基础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 2.资源因素:原料、燃 3.农业因素

地理选择题高考技巧

地理选择题高考技巧 (一)明确题干要求,分析答题条件。 1.明确题干要求。 题干是选择题的主体部分,由提供条件的疑问句或陈述句构成,长短不一,图文并茂。理解题干的关键指导语言。如“最多的是”、“最合适的是”、“最主要的是”、“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等等。 2.分析解题条件。 全面分析题干内容,充分挖掘题目提供的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分析选项本身叙述的正确性。 对选项叙述的正确性判断是做好选择题的核心任务。 选项叙述错误常有以下几种情况:误为因果,如“在副高控制下,长江中下游多雨”。 表述绝对化,如“迎风坡降水一定多于背风坡”。 前后矛盾,如“卫星在大气层中高速运转能较好地散热”。 概念混淆,如“海岭海沟等构造带将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表述错误或不完整,如“赤道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太阳系是由行星、小行星、流星体、彗星、行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 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举例不当,如“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 4.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选项内容是否完全符合题干要求。尤其有的选项本身叙述是正确的,但与题干无关,对这种选项要特 别注意。 二)运用科学方法?

1.直选法(再现法)。? 把记住的知识再现出来,主要考查记忆的准确性;做题时要审清 题干、题支,判断与所记内容是否完全一致,切忌似是而非、只看 大概,或只看前一两个选项。 2.排除法。 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较多时,可将选项与题干条件对照,将错误选项排除(1~3项),缩小范围,重点分析剩余选项。切忌将正确选 项排除,即排除该项一定要有充分理由,自己有100%的把握。运用 此法最后要复查。 3.优选法。 题目提供的四个选项如果都符合题干要求,但题干中又有“最”、“主导”、“主要”、“第一”、“核心”等字样,就应该采取选 优法进行取舍。 4.转换法。 主要用于“借用条件”的选择题。将命题条件转换成与该条件意义相同的另一种说法(与选项的关系更明确、更直接)。 5.图解法。 利用示意图辅助解答选择题。在地理分布、运动规律,空间想象 等方面,可根据题干所提供的条件绘制出图形,直观地表现解题条件 或将条件具体化。 今年高考(课程)地理科目无论是考纲还是试题结构,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试卷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内容包括义务教育 部分和高中必修的3个模块,选考内容包括《旅游地理》《自然灾 害与防治》《环境保护》3个模块,考生在答题时可以根据自己的 实际情况,任意选择其中一个模块作答即可。梁振锋老师认为,进 入二轮复习后,考生一定要注意回归课本,在巩固基础知识掌握程 度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地理综合技能。 一定要保持题量训练

2018届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技巧素材

2019届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技巧 全国卷高考地理选择题总体特点: 1、11道选择题,通常包含4个主题材料,每个主题下配2-3道题目。 2、视角丰富、都取材于真实的区域真实的情景或事例,自然人文兼有,材料丰富有用 3、常见主题一般包括新的概念或理念、传统规律的新变化、地理事物的动态变化过程等,体现地理性、时代性。 4、问题设计为串题,题组内问题设置体现层次性、重视逻辑性。体现区分度、难度适宜(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 5、考查学生思维深刻程度的选择题比例加大。 技巧1:基本方法 仔细审清每一小题题干的题意,明确其表示的地理内容的知识类别、时空范围及数量特征。针对题干,联系地理事物的概念、分类、原理及规律,进行全面思考和综合分析,并通过对比答案的异同,得出结论。这是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和技巧。 选择题解题一般步骤: 第一步:读懂材料、准确理解材料信息(明确时间、区域、事件发生过程、概念定义、图片名称、图例和内容等); 第二步:准确审题干,明确问题指向,尤其是限定词(如时间、地区、问题落点等); 第三步:带着问题和材料信息,判读选项(注意:四个选项必须全部看完;做出判读应有依据支撑,尤其是材料中信息支持;选项纠结时务必回看材料和题干寻求突破,避免脱离情景想问题;做完后不要轻易更改答案,除非有十足把握;不要长时间纠缠难题。); 第四步:准确填涂。(绝不可轻视) 例题1:(2019年全国卷1)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 图2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 .远大于2 000毫米 B .约为2 000毫米 C .约为210毫米 D .远小于210毫米 例题2:(2019年全国卷Ⅰ)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4~6题。 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5.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6.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技巧2:排除法 逆向进行,从选项入手,一边审题一边排除,一个一个地排除掉,直至得到正确选项,看似复杂的问题会变得很简单。 例题3:(2019年全国卷Ⅲ)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 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19年4月底,K 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1~3题。 6045° 50机场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及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及答题技巧有哪些 【一】高考地理答题模板有哪些 1.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昼长;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天气状况。 2.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即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 太阳高度(即纬度);天气状况;地势;空气密度 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 ②晴天多;③地势高;④空气稀薄,大气洁净。 3.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作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4.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 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5.如何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1)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2)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 3)从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段分析。 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

不利条件: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6.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 2)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 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政策。 4)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 工业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因此,在现实的区位选择中,要首先考虑其主导因素或具有明显优势的条件。【二】高考地理答题答题模板汇编 1.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主要分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 2.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 3.所在国如何发展经济:①继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②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③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④加强"南南合作";⑤加强"南北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非洲粮食问题突出的原因: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②自然条件恶劣;③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加剧了干旱和土地沙漠化; 5.新加坡缺水、缺粮的原因:①国土面积狭小,虽地处热带雨林区,但无大河,径流量小;②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小,粮食产

2021高考地理答题技巧汇总完整版

一、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

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 4、土壤次生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与解题技巧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与解题技巧 地理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开放性试题符合新课标及课改的要求,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高考以能力考查为主的特点。分析近几年高考地理试卷,开放性试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从考试成绩看,这类试题得分率比较低,成了制约考生得高分的瓶颈。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了解高考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并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 一、什么是地理开放性试题 题目条件不确定、结论和答案不唯一、答案形式多样化的试题称为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设问较为宽泛,给考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它着重考查考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封闭性地理试题的不足,在考查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有着封闭性地理试题无法取代的优点。 二、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和常见题型 1.试题的开放性 首先,地理开放性试题在选题和立意上具有开放性,考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材料可以形成不同的观点,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和解释同一现象。其次,在问题的设问上也具有开放性,不再单一地指向某一知识点,而是要求考生灵活地运用某一类知识作答,给考生留有多角度答题和思考的可能性,能综合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地理开放性试题是有条件的,条件隐含于试题材料或设问中。 例1.(2013年文综卷第26题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 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 mm的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为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和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近年来,在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4分) 【解题思路】本题探究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即分析发展枸杞特色产业带的区位优势,可从自然条件、原料、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其答案具有开放性。 【参考答案】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枸杞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枸杞种植基础好;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答出两点即可) 2.答案的不确定性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答案具有不确定性,考生可以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认识,有时甚至可以出现一些相反观点。这样的设计给考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为考生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和平台,有利于考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和对考生创新精神的考查。 例2.(2013年全国新课标II文综卷第36题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图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

【考试技巧】2020高考地理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

【考试技巧】2020高考地理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 众所周知,高考文综试题是由选择题和综合题两大部分构成,显然,其解题的技巧方法是有所不同的:解选择题好比“打蛇”——要打“七寸”,即要抓住关键信息,一举歼灭之;而做综合题则如“捕鱼”——要会“撒网”,即全面而准确地找到“得分点”。有关综合题的技巧另卷陈述,下面重点谈谈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选择题通常用文字、数字或图形的形式来考查考生的记忆、理解、应用、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比较、鉴别和评价等多种能力。这种题型在结构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做题干(选择组题还有题首部分):由直接问句或不完全叙述句构成;另一部分叫做选项(也称为被选答案),它包括一个正确的答案和3个错误答案(也称为迷惑答案)。 一、选择题的置疑特点 命题者为了减少考试得分的偶然性,提高考试的可信度和区分度,势必增加选择题的迷惑性(每题中的3个错误选项即为迷惑选项)。要提高解题的速度与准确率,就必须熟知如下常见的置疑(设置迷惑)方法: 1.混淆概念。 2.以偏概全或表述绝对化。如:文后例3。 3.误联因果。一是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因果关系,或是选项内部的因果 关系。常见的误联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果倒置,一种是无因果关系。 4.正误同项。选项由两个以上的分句构成,其中部分分句是正确的, 所以迷惑性大。因此,审题要细心,不能“只看前不顾后”,才不致 受迷惑。 5.肢不符干(异项)。选项本身正确,但是与题干不符。其迷惑度更 大。如:文后例1中的A B D三个选项均为异项。

6.无图考图。与方向(方位、风向、洋流流向等等)有关的试题常常 采用。 7.定式诱惑与变式迷惑。即或利用定式思维习惯来设置陷阱,或利用 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等形式上的变化来增加迷惑度。 8.隐含信息。把关键信息隐含在题干或地理图表中以增加试题迷惑度, 这是当今高考选择题最常用的置疑方法。如文后例2“杆影长为零”就 隐含了“该地就是直射点,地方时为12时”这样重要而关键的信息, 如果只看表面信息就无法解题而陷入无限“迷惑”了。 例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A.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B.植被覆盖率低 C. 破坏植被、不合理耕作(轮荒)、不合理开矿 D .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如果不认真看清提问的关键词“人为”,该题就不知道如何选,因为该题的四个选项都属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A、B、D为自然原因C为人为原因,如果我们认真审题,看出题目问的是人为因素,那么就既易又快地得出正确选项C。 二、高考地理选择题的解题能力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1. 提取有效信息 选择题多为“组题”,通过题首提示,用若干个相关问题来考核一个完整的知识块。题首提示可能是图像资料,也可能是数据资料或文字资料,答题时,不能忽略资料中的每一个已知条件(包括隐性条件) 2. 运用提取的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归纳、推理。 3. 分析、说明成因 高考题不一定考书本上的重难点,多数题是从解释或解决某实际问题的角度设计的,要求我们运用书本上分析重点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去分析现实问题,即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高考地理80个高频考点与答题技巧汇总

高考地理80个高频考点与答题技巧汇总 1.某地地理位置的描述——标准模板,按规则出牌 (1)绝对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纬度带位置、温度带位置) (2)相对位置和相邻位置(位于XX地区的XX方位,东西南北中靠、濒、临、接XXXXXX地区) 【引申题型】——地理位置进行评价——2018届的出题趋势 (1)经纬度位置(所跨纬度带、热量带)——气候→农业(种类、生长期和熟制) (2)海陆位置(降水、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 (3)相邻位置(陆上相邻)——商贸、国际协作与分工(如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利于对外开放等) (4)交通位置(陆上、海上交通)——运费、大物流、转口贸易、商贸、腹地 (5)经济位置——吸引资金、技术引进;科研,技术发展;国际协作和分工(6)政治位置——政治中心或区域行政中心 2.地形特征的描述——标准模板,按规则出牌 (1)地形类型多样或单一,以XX、XX、XX地形为主;

(2)地势起伏大(小),地势XX高XX低; (3)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 (4)特殊地貌(如果有则一定要说):海岸线、喀斯特地貌、沙漠戈壁、冰川地貌、火山等。 【引伸题型】地形对地理要素的影响=气候+河流+土壤+农业+工业+交通+城市 3.等值线题目的五读法——秒杀选择题 (1)读图名——明确等值线的类型(2018届高考可能会汇入新的等值线元素) (2)读数值——注意取值,同时注意题干中所注的关键词“最大”、“最小”等词汇,在高考时一定要有目的性地勾画重点,正确运用好公式。这里特别强调局部范围内“闭合”的地方。 (3)读疏密程度——反映水平差距的大小(如坡度、温差、风力、空间差异等等) (4)读凸起方向——这也是命题的重点,“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凸高为高、凸低为低”往往成为考试比较青睐的东西 (5)读延伸方向——通过等值线这个载体,来考查影响某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这也是一种考法。

高考地理选择题小技巧总结

选择题小技巧总结 一、自然地理部分 1. 短距离内,降水和温度发生明显变化,选地形 2. 热=上升气流=低压=气旋=阴雨=温差小=等压线向下弯曲 3. 冷=下沉气流=高压=反气旋=晴朗=温差大=等压线向上弯曲 4. 东西方向=沿海向内陆规律=水分 5. 南北方向=赤道向两极规律=热量 6. 锋面过境时:温度、天气、风向风速、气压变化大 7. 冷锋锋后降水,暖锋锋前降水,所有锋面冷一团一侧降水 8. 东南季风(太平洋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9. 西南季风(印度洋季风)成因 主要原因: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次要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0.在赤道附近的澳大利亚西北部、非洲、中美洲、东南亚、台湾海峡都有“移动季风” 11. 干旱地区,阴坡植被多于阳坡(阴坡蒸发小,水分损失少) 12. 等值线,凸高则低,凸低则高 13. 等值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14. 等值线越密集,变化越大。 (等高线密集,落差大;等温线密集,温差大;等压线密集,风力大)

15. 等高线,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16. 河流一定形成于谷地,所以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一定相反 17. 河流两侧等高线数值相等 18. 可视问题:连直线,找凸点 10. 等值线高差计算: 20. 全球等温线:7月陆北,1月陆南 (全球陆地等温线:7月向北弯曲,1月向南弯曲) 21. 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 22. 渔场成因1:离岸风形成上升补偿流 (秘鲁渔场、本格拉渔场、索马里渔场、西澳大利亚渔场、加纳利渔场) 23. 渔场成因2:寒暖流交汇 (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舟山渔场) 24. 水资源包括:浅层地下水、淡水河流湖泊、高山冰雪融水(雨水、海水、深层地下水、冰川都不是水资源) 25. 河流的水文特征(微观):量汛沙冰凌断差 26. 河流的水系特征(宏观):程支系域形外流 27. 大坝水库建在峡谷、盆地出口处,工程量小难度低,集水面积最大 28. 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下蚀、溯源侵蚀=V型谷 河流下游=落差小流速慢=堆积作用强=侧蚀=U型谷 29. 冰川地貌=U型谷=峡湾、冰斗、角峰、冰蚀湖、冰蚀平原地貌

2020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

2020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必背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 农业生产特征: ①农业地域类型 ②农作物种类及分布 ③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 ④生产水平(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专门化水平商品率) 1.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河流、湖泊)、 植被(自然带) 2.地形特征: ①主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或河谷、冲 积扇、三角洲); ②地势——海拔高低、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区域 极值(地势最高、低值); ③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1.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①地处峡谷处,利 于筑坝;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2.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3.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 中间低,四周高。 4.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5.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6.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 蒸发弱。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7.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③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高考地理必背答题模板 1.南极发现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说明:南 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 至此,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 2.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 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2020高考地理解题技巧专项突破:地理过程类

高考地理解题技巧专项突破:地理过程类 命题特点 【设问形式】 “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说明天气系统的影响过程”等。 【考查方式】 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强调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间变 化特征。过程性分析型综合题考查方向主要为:①有限时段内的依时行为。在一定的时间间 隔内,尽可能详尽地记录地理现象的依时行为,从中发现地理事实变化规律,以便推测该时段之前或之后的变化状况;②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理行为进行模拟和预测;③研究地理过程与地理分布之间的耦合关系,从而把地理学的规律统一于时间与空间的共同基础之上。一般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图文材料为载体,根据材料和地理原理分析得出主要地理过程。 1.自然地理部分 (1)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等。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 面上气压高低的变化、空气的水平运动、等压面的弯曲变化及热力环流的典型案例(如山谷

风、城市风、海陆风等)的形成过程。 (3)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全球主要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及低纬环流圈、中纬环流圈、高纬环流圈的形成过程等。 (4)常见的天气系统或气象灾害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气旋(或低压)、反气旋(或高压)、冷锋、暖锋、台风、寒潮、洪涝、干旱及旱灾、锋面气旋等常见天气系统或气象灾 害的形成过程。 (5)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主要包括岩浆转化为岩浆岩、地表岩石转化为沉积岩、所有岩石转化为变质岩、所有岩石转化为岩浆等。 (6)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过程:主要包括风、海浪、流水、冰川等外力作用对 地表形态的影响过程及形成的地貌(如沙丘、冲积平原、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黄土高 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地上河等)的过程。 (7)水循环的过程:主要包括水循环(如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等) 中的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等环节的过程,河流的春汛、夏汛、凌汛的形成过程等。 (8)海水运动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程:主要包括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等 大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形成过程、海洋渔场的形成过程等。 (9)主要地质构造及其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褶皱、断层、火山、海沟、大 洋中脊、海岭等地质构造或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 (10)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 2.人文地理部分 (1)聚落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聚落(如乡村、城市等)的形成 过程及其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