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文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英语课文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英语课文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英语课文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要全面的掌握一门外语就必须具备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英语课文是进行这五种技能训练的综合材料,课文的学习对于学生听力、口语、阅读、写作、词汇的巩固和增加,语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很重要。因此,我们每个英语教师都要重视课文的教学,通过课文的教学,为学生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铺平道路。

标签:英语课文;教学方法;整体教学

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2f7095084.html,ki.1672-3198.2016.32.092

课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大量的英语知识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英语课文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语言教学规律,直接影响英语课文的教学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英语课文教学的成败。以往讲授课文的方法是:教师对课文进行详尽细致的分析、逐字逐句的翻译、讲解孤立的词和短语,注重分析个别句子的语法结构,学生很难对文章进行整体的了解,只是记住了一些孤立的语言知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没有多大的提高,还会挫伤学习积极性。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教学,忽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课文教学则应将篇章结构放在首位,把词汇、语法、句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融汇其中,为理解、消化和运用课文材料服务,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整体教学既能保证课文内容和文章结构的完整性,又易于学生理解语言,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就课文整体教学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与同行一起分享。

在课文整体教学中我们采取整体、分散、再整体直至实际运用的步骤。整体,是指首先让学生阅读一篇文章,从整体上理解思想内容、知识结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散,是指分散地解决一篇文章中词语的难点和重点,使学生学有所得,复习有依据。再整体,是指在前两个过程的基础上,再深入学习课文,理解其知识体系,达到完整地掌握一篇课文的目的。实际运用,是指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也是对一篇课文教学效果的总体检验。

1 初步把握整体

1.1 学生预习

一般课文中涉及的词汇、词组、句型和文化信息比较丰富,如果学生没有经过预习而直接学习,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很难适应,会感到学习难度大,学习兴趣也会随之降低。预习则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原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前提是教师要加强预习指导,使学生在事先有一定了解、有一定准备的情况下学习课文。预习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

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 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作者根据本系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深人细致的教学研究以及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逐渐形成适合自己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 标签:基础英语;英语专业;教学方法 前言 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本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问题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1] 我系英语专业精读课选用由李观仪老师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英语教程》。该教材的教学目标是全面发展听、说、读、写四项语言能力,但在不同学习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具体地说,第1、2册侧重听、说,第3、4册侧重读、写。针对学生情况和教材特点,笔者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抓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途径,是学习主动性的表现,也是师生在课堂上相互配合的前提,更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方法之一。只有这样,课堂才能够真正地以学生为中心,也只有这样,学生们的自学能力才能够得以培养。通过预习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新课中的内容、难点、要点,从而有的放矢地加以重视,在课下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探讨问题;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则可在课堂与老师商讨共同解决,而且学生的能动性得到了发挥,积极性更高,学习的收获更多,目标性更强。另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讲,也可以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难点,有针对性地授课,从而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 在学生开始接触课本时,就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前言部分的“To the Student”,使学生对该书的单元结构、作者意图以及各部分的要求有一个总体把握。在学习课文前,把具体要求讲清楚,任务布置下去。如第1、2册中的“Language Structures”部分,其中的语法结构都是学生在初、高中学过的,这里只是将它们再做系统的归纳。在这些基本结构的句子后面,设置了一些场景,然后是一个对话范例,但有些部分被省略。学生得先听对话录音,完成范例,然后再根据设置场景,用本课的基本语法结构的句子编对话。此项活动主要是由学生主动、认真完成的,完全可以通过预习解决。在课堂上教师只需强调重点、难点,然后组织学生操练一下对话、纠正语音即可。另外,此部分所对应的练习以及时态、介词填空、完型填空练习亦可在预习时完成。这样不但节省了上课时间,提高了授课效率,还可提早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及时予以纠正。

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如何创新

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如何创新 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使用程度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良好的教学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学生将来能否学好英语并用好英语的关键。 一、以兴趣培养为根本,让学生热爱学习英语 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上,学生刚从学龄前阶段进入小学阶段,对学习的动机比较模糊,学习英语的主要动力也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英语兴趣,学生学习起来才能事半功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在以往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以灌输式教育为主,而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学开始探索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开始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让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去。其次要注重从学生角度来设计教学,根据学生实际制定的目标才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革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参与构建起英语知识体系的模式中来,为学生的综合应用技能培养奠定基础。 二、以情境教学为方法,让学生快乐学习英语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氛围浓厚的英语环境中,能够比较深刻地体会英语

表达的含义;要通过各种适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手段,激 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小学教师要使英语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抽象的评议知识形象化、情境化,便学生更好的理解英语,热爱学习英语。 首先,要营造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淡化课堂的紧张情绪,富有情趣地进行英语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这情趣中受到感染,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要创设表演或竞赛情境。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大比重的谈话内容,意图就是想通过对话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重点句型,形成口语能力。 教师要抓住小学生模仿能力强,表现欲望强的特点,因材施教。通过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模仿情境中的人物,进行表演训练,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句型及语法。通过创设竞赛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竞赛,进行优胜评选,引导学生争先恐后的表现自己,使教学效率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得到提高。再次,要拓展情境。 英语是语言交际工具,需要在实际的交际中得到提高和巩固。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把英语学习的情境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说英语,多用英语来表达。 三、以多媒体技术为手段,让学生有效学习英语 目前,很多学校都已经推行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手段,从而优化了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学习英语更有效率。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可以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看得更真实,理解更深入。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

陕西师范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 (试行) 一、改革背景 教育部办公厅在2006年4号文件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引领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要求》)又一次指导和推动全国各高校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变革,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 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 《要求》指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 根据《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评估还应包括对教师的评估。应全面考核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等。 《要求》建议,高校应建立完善的教学文件和教学管理文件;大学英语课程要融入学校的学分制体系,尽量保证在本科总学分中占10%(16学分左右,目前我校大学英语是12个学分,不到整个必修课144个学分的10%);完善教师的聘任管理,确保师生比合理;建设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教学目标: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教学模式: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为了帮助我国大学生达到大学英语教

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探讨

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探析 如何提高英语水平是当前初中生面临的重大问题。其实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学好英语并不难。词汇、听力、语法和写作,是初中生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遇到的四大难题。本文将从这四大薄弱环节出发,分别提出正确的方法。 一、如何扩大词汇量 初中生刚开始学习英语词汇时,对音标的熟练认知很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单词时要注意一些方法和技巧。英语中很多单词都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多教师都是直接将词义告诉学生,其实这种方法根本无法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如果教师创造单词语境,让学生进行猜测,反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如何提高听力水平 很多初中生在听听力时,常常会出现觉得抓不住重点,听过之后就忘了的情况,而这恰恰反映了初中生平时听力训练的太少了。对于刚刚接触听力的初中生而言,英语听力不能操之过急,应该先从听单词和短对话开始,等到熟练后在逐渐过渡到短对话或者小篇幅文章。在做听力题目时也是有技巧的,因为题目都有侧重点,根据这些侧重点,学生可以进行猜测这篇听力到底是讲什么。 三、怎样正确运用语法 通常情况下,讲解语法的时候,教师应该先总结出语法,说汉语,让学生利用该语法进行翻译。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着翻译,效果会更为明显。比如在学习语法现在进行时的时候,笔者出汉语,让学生自己翻译(为了让学生注意第三人称的特点,在汉语中,主语主要以“他”“他们”“我”词为主),并在翻译中帮助他们解决语法上的错误。从教学效果来看,这样的语法教学方式是比较成功的。 四、如何提高写作水平 文章的重点是文章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无病句,行文流畅。一篇好文章首先要读懂题目,切题是关键,学生要多看一些范文,吸收别人作文的闪光点,为自己所用。 对初中生而言,英语是一门既新奇又必修的课程,而学好它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英语需要长此以往的训练和练习,学生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中学英语教学法(1)

1.第1题 In meaningful practice the focus is on the production, comprehension or exchange of ___. A.structures B.sentences C.form D.meaning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In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very often, too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___, with little or no attention paid to practising language skills. A.linguistic competence B.linguistic knowledge https://www.360docs.net/doc/2f7095084.html,nguage use https://www.360docs.net/doc/2f7095084.html,nguage functions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One of the reasons of providing the students with a variety of speaking activities is that the variety of activities helps ___. A.keep motivation high B.de-motivate students C.memorise the speech D.learn the dialogues by heart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PPP and TBL are two approaches to language teaching. PPP stands for Presentation, Practice and Production and TBL stands for___.

中学英语常见的教学方法

中学英语常见的教学方法 1.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即TBLT这是新课标之后实行的新型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这个意识半会儿说不清楚,你得好好研究一下。如果成功了,这个教学方法课堂效果会很好。 2.五步教学法: Step1Warming up Step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Step3Presentation Step4Practice Step5Post Task 3.五指教学法:RPCPP Step1Review Step2Presentation Step3Consolidation Step4Practice Step5Project Presentation 4.3P教学法 Warming-up 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

Homework 5交际型教学Communicative Teaching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或模拟真实情景交际,让学生通过听、说、理解等交际活动不断沟通交流、进行互动的一种教学模式 下面谈一谈英语学习方式 前面提到四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共同学习、自主学习、任务型学习、探究学习。下面就对它们做一个简明扼要的介绍。这个介绍是提纲挈领的介绍,涉及不到十分具体的技巧。关于技巧方面可以在培训班另安排时间深入探讨。过去(甚至目前)学生课堂学习的方式比较单一、枯燥乏味、效果不佳。这种学习方式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学生听教师讲为主的方式。《英语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方式。这里介绍的四种学习方式,不是全部的学习方式,比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利用互联网络进行学习。这里介绍四种学习方式,不意味着其他学习方式不好,或者无效,而是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交替使用、综合使用。而且,教师讲解也不是在教学中没有任何地位,必要的时候,仍然可以使用。只不过不要把它作为唯一的方式或者主要的学习方式。各种学习方式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影响。 合作学习或者称为共同学习,用于外语教学,基于以下几个理念。 一、课堂外面的社会,人与人之间需要进行合作,课堂教学就要培养合作意识,训练合作技能。二、语言的本质是社会性的,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与人交际和沟通的过程就是合作行为。语言哲学里提

小学英语教学方法探讨

小学英语教学方法探讨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课程,儿童刚接触、初了解。开始具有新鲜感,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句子的加长,孩子们会觉得越来越难,越来越感觉课堂乏味。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努力提高英语课堂的效果,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获取知识。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一点看法: 一、绘画法: 这种方法对于低年级的英语教学很实用。如:apple, banana, mouth, cry在进行这些单词教学时,教师可当堂给学生画出简笔画,而使单词的意义不言而喻。学生对这种方法很乐于接受,因为他生动,形象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教师可以反过来让学生模仿绘画,并加注单词的写法,而后在课堂上将学生作品展示,这种方法用来识记单词的效率,无形中比反复的书写背诵要好很多。 二、表演法: 英语是语言的载体、交流的工具。不同功底语言其表现形式也不同。作为小学生,他们的模仿力很强,英语课堂上,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如:What do you want to eat? I want to eat…在教授过程中可以由学生结合表演会话,在此过程中,学生会精心准备,认真表演,发挥自我极限,学生对句型语境理解的运用更加准确,记忆时间更加持久。 三、游戏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的求知欲来自于需求。对于年龄小的学生来说,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采用游戏教学法可使学生好玩、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得到极致的发挥,寓教于乐,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不再是死板的读书、写字而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四、音乐法: 在学唱英语歌曲中,学生在动听的音乐声中,会轻松地记住所学的知识,英语学习不再是任务,而成为对学生无限吸引力的音乐享受。集体唱完后,小组演唱、个人比赛等形式都可运用上,学生的表演欲望都很强,就会发现英语的知识,在他们快乐的演唱中成了他们表演的载体。 英语教学的过程,是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感受文化、发展思维、学会交际的过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常常会组织各种课堂游戏和活动。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有些游戏和活动已不能满足他们学习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由生活情景、具体人物和起伏的情节组成的故事,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将教材中的语言材料进行切割、整理或再加工后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能让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学习英语、掌握英语。

初中英语教学方案

若您刚从事英语教学,我们希望为您提供一些可以学习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若您是一位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我们希望为您提供一些可以参考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我们首先介绍任务型教学这一基本教学方法,然后从基本技能的培养与基础知识的教学各个方面简单作一些介绍。 I.基本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育部,2001),因为任务型教学被认为是在培养学生运用能力方面“现有的最有效的方法(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currently available, P. Skehan, 1998)”。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approach)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英语教育最新发展成果,是“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es)的最新发展。 对于任务有着不同层面的定义,总的来说,任务是一种教学活动,“是一件以意义为中心的活动,使学习者使用目的语参与到理解、处理、输出和/或互动之中。”(D. Nunan, 1989) 依据对D. Nunan, J. Yalden, P. Shekan等人的著作和《英语课程标准》等文献的阅读分析,结合对按照任务型教学思路编写的小学教材《新标准英语》、初中教材《新目标英语》的分析,我们可知,任务型教学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任务型教学是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es)的一种新的形态,是交际法的发展,而不是交际法的替代物。(J. Yalden) 2.任务型教学强调教学过程,力图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生活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而让学生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任务型教学克服了以功能为基础的交际教学法不重视过程的不足。(D. Nunan, P. Skehan) 3.任务型教学仍然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但从更广泛地层面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P. Skehan) 4.任务型教学强调以真实生活任务为教学中心活动,修正了以功能为基础的教学的活动中存在的真实性不足的问题。(D. Nunan) 5.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学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说,任务型教学并不反对语言知识教学,而是倡导以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的语言知识教学。因此,任务既有真实生活任务,也有学习性任务。(D. Nunan, J. Richards, S. Gass)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方案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 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小学英语游戏型教学研究”实验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英语教学要注意结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有利于引起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要根据儿童好动善模仿、爱说、爱唱、爱表演的特点进行教学,教学方法要灵活、简便,通过对话、谜语、故事、绕口令、歌曲、游戏、短剧等内容及竞赛表演等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新接的蒙四年一班是由原库伦镇中心校和养畜牧完小的部分学生组合的共37名同学的新集体。2010年9月6日我怀揣着美好的憧憬第一次在该班上课,课后我心情一落千丈,老师没备透学生,学生积极性弱,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气氛紧张,课堂教学枯燥,师生配合不到位,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面临在眼前。随后我认真查阅学习相关课标知识,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各种游戏活动配合教学。反思这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采用游戏的方式,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仅学习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兴趣。一个好的游戏活动还能够把课堂教学气氛推至高潮,使每个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英语学习的世界。因此,我提出了小学四年级英语游戏教学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小英纲要》指出,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并保持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就成为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游戏,是孩子们永不厌倦的学习方式,如果将孩子们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游戏活动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独到之处,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解放小孩的头脑,使他们创造新的思想,解放小孩的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小孩的眼睛,使他们能看事实,解放孩子的嘴,使他们能自由说话。”因此,合理的课堂游戏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更是一种创新方法,更能符合如今新大纲对小学英语教学

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方法

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方法 陈柏艳 深化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六点措施:在英语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追求和探究的欲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英语课如能激情引趣,这一堂课就一定上得轻松活泼,挥洒自如,得心应手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众所周知,当一个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他常会废寝忘食而不觉得苦和累,反之,如果一个人不得不从事他所厌恶的事,他常会怨天尤人,叫苦连天。因此,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会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如果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所学的东西就会牢牢地记在心里,这样就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1发挥英语学科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体裁广泛,内容丰富。教师应注意挖掘其思想内涵,结合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除了运用课外读物、英语谚语、名言警句等,向学生介绍英美文化中值得学习之处,如:时间观念,竞争意识,自信、自立,文明礼貌等,使他们认识到各种美德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2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主动发展 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谐、融合的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重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就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学生对某一英语教师失去了情感,这个老师就难以引导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本门学科的思维、、记忆、理解、想象等一切认识机能,都会受到阻滞和压抑。要克服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要想方设法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上要有游戏的成分,有幽默,有笑声,有争论。 3转变教学观念 刚讲完新课或接触一些新的语言现象,我们常常会听到学生课后不时说两句刚学到的单词或句型,有时听到电视或收音机播放外语节目时也会跟着像样地模仿两句。可见学生对听说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为能说外国人的话而感到自豪。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学生这一种爱好,采取各种措施,让学生自己听或讲英语。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课堂前5分钟,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安排一个dailylecture,让学生到讲台上用英语演讲。内容可以是自己的爱好,也以说理想、小故事、幽默等。这样,对于讲的同学来说,感到自己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英语,很珍惜自己的机会;对于听的同学来说,既练习了听力,又能随时纠正台上同学犯的错误,还能欣赏小故事、幽默等,同时也加深了同学之间的了解,增进了友谊。真可谓短短五分钟,一举多得。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同学们兴趣也会越来越浓,为进一步配合老师完成课堂上的教学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整体教学理论把教学的各个因素、各个环节、各个过程揉合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他不仅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还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的规律和科学的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它不仅有教师积极的教,还要学生努力的学。 4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科学定位 所谓定位,是指对教学目的和内容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位置的确立并做出的评价。固然,高中英语整体教学是各个教学因素和环节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但这并不意味着英语整体教学就是

中学英语常见的教学方法之语法翻译法

中学英语常见的教学方法之语法翻译法 赣县吉埠中学龙建国 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 (一)语法翻译法及其理论基础 1.定义: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又称“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它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 通过翻译手段,重在培养外语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2.起源:起源于中世纪欧洲人教希腊文和拉丁文的方法,18世纪开始教英语、法语、意大利语等现代语言时,仍沿用这一古老的方法。 3.创始人: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等人对语法翻译法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阐述,才使语法翻译法成为一种具有完整系统的第 二语言教学法。 4.理论基础:①语言学基础是历史比较语言学; ②心理学基础是18世纪德国的官能心理学,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 沃尔夫。 (二)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征 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征包括5个方面。 (1)以培养读写书面语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 (2)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的分析,要求 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 (3)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内容决定,用对译的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 和练习的基本单位。 (4)用母语进行教学,母语和外语互相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 测手段。 (5)阅读领先,重视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 重通过阅读外语名著来学习外语。 (三)语法翻译法评价 1.主要优点:

①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系统的语法知识,阅读和翻译水平较高; ②采用母语讲授,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还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 2.缺点:(5个) ①忽视口语教学和语音教学,缺乏听说能力的训练; ②过分地强调语法规则的教学,忽视语言技能的训练; ③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比较枯燥(指经典文学作品); ④利用母语教学,过分地强调翻译,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思 维和交际的能力; ⑤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少实践机会,课堂气氛沉闷。(四)历史意义: 语法翻译法是第二语言教学法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教学法体系,也是第二语言教学史上最古老的教学法。其历史悠久,生命力强。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的100年间,在欧洲第二语言教学中一直居统治地位。语法翻译法很早就被介绍到我国,成为我国早期的外语教学法之一,它对我国的外语教学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影响很大。我国通常把语法翻译法称为传统教学法。长期以来,这种传统教学法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一直占统治地位,直到目前,在我国仍占有相当的市场。

最新《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开题 冯地坑乡学区李广智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英语教学逐步普及,我校地处农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词汇教学。单词是语言的最基本单位,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对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起着重大作用。然而在学习过程中记单词成了一个让老师和学生们头疼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是死记硬背,没有切实有效的记忆的方法。三、四年级还好,由于词汇量小,对英语的学习还处于“保鲜”期,所以能保证一定的学习效果,但到了五、六年级,随着知识量的增多和难度的加大,在学习过程中会不断遇到阻碍,如发音不准确,单词随记随忘,不能实际运用语言,缺乏主动学习意识等,这种长时间的机械地读、背、写,使许多孩子不堪重负。再加上农村特有的条件,接触面窄,相对封闭学生没有一个展示语言的大环境,学而不用则怠,渐学渐忘。另外,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不够灵活,没有创造力,所以学生倍感乏味。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但对于语言的教学,学生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词汇教学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因此,依据教育部的《英语课程标准》,结合我校学生单词掌握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这一课

题尝试解决我校学生“学用单词”两大难的问题。 二、研究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意义 在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中,我们会时常在学生书本上发现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单词旁边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中文字符,不是其它,是学生为了方便自己记忆。可见,我们的教学还存在诸多欠缺的地方,我们孩提时代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进步,自己的学生还是沿袭相同的方法,我们为此感到忧心忡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对英语的学习也更加注重。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懂得交流语言,我们教师需要不断的在自己的能够课堂中琢磨教学方法,以便使学生记忆单词更加的轻松、有效。 作为一所一贯重视科研、积极探索的农村中心小学,我希望通过“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这一课题,为促进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便利,同时希望凭借开展课题研究这股东风,不断地深化英语组的教学氛围,提高我校的英语教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研究总体目标 本课题旨在通过教学寻求更多途径、更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策略,帮助学生如何更好的对词汇进行记忆? 2、具体目标

英语教学改革方案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 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尤其是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在培养目标上,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形成,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2.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源泉。教师的课堂讲授能否适应学生的需要和如何组织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是影响课堂效益的关键因素。从我们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看,教师以讲代学、满堂灌、重复讲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讲授不适合学生需求,效率低,造成课堂时间的严重浪费,学生很少有自主学习时间,只能被动接受被动应付,这样的讲授势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课业负担加重。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所以,结合实际开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3.研读英语新课标,推动、实施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以小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根据小学生成长特点,认真落实“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把转变教育观念作为改革重点,以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

根本,以科研为手段,以课题为载体,积极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教师、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育资源,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品质。推动我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质量再上新台阶。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科学规划,积极稳妥,精心指导,循序渐进,确保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取得实际效果。秉承“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积极稳妥,因地制宜”的原则,“为每个学生未来幸福奠基”。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背景 (一)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强调教与学的双向互动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启发与补充。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点,从而丰富教学内容,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共发展。 (二)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有“一言堂”、“满堂灌”现象。 2.由于客观因素,学生中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知识基础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等现象。 3.在备课方面,同科教师各自为战,集体备课形式多,实效少,对教材和学生的开发不够彻底、全面;对新课标的把握不到位;过分依赖教学参考和教辅资料。

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总结

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总结 每一个英语初学者总希望别人告诉他学好英语的窍门或捷径,通过近几年的英语教学,我认为在英语学习上无捷径可走,但有方法可寻。科学的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英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爱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它是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因为只有love what you do,才会get what you love。人往往一旦爱上某件事,即使不让他去做,他也非去做不可,兴趣就是在这一次次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而且变得越来越浓。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 首先,作为一个老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要把自己对英语、对人生、对生活的深沉的爱和理解传授给学生,要把自己最真实、最美丽、最张扬、最健康、最阳光而最富有独特激情的东西展现给学生,感染学生,让其产生共鸣,从而激起他们内心深处对语言、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从而转化为学习动力。 其次,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景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利用投影仪、录音机、简笔画、实物、模型、动作、表情、小表演等多种直观手段,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化难为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将其引入特定的情境,在具有游戏性、趣味性、故事性、探索性、竞争性等各种活动中获得乐趣,增长知识。

最后,让学生体验成功是教师进行兴趣培养的重要策略。心理学者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愿望,在课堂教学中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快感,获得更大成功的愿望。 二、“模仿”是学好英语的基础 说到模仿我们一般想到的是发音,确实纯正的发音会给人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别人也会对你的英语水平刮目相看。如果发音不好,即使你以后的英语功底很深,人家也可能对你作出不公正的判断,更糟的是,它对今后的听力会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要不惜一切代价刻苦模仿,掌握好每一个音素,千万不要认为发音好不好无所谓,这个关攻不下,就会导致你学习中的残缺。有位成功人士谈他学英语的秘诀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外国人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外国人怎么写,我就怎么写。”世界闻名的英语专家亚力山大为英语学习也下了这样的定义,“语言是一种表演技巧,我们在思考语言的时候,不是考虑我们对它了解多少,而是我们能把它表演得多好,我们能把它用得多好”。说到底,学英语就是模仿那种腔,那种调,那种味儿。 要突破语音关,先要明白单个音素的发音方法,在此基础上把握连读、弱读等在口语表达时的语音现象,进而练习语调和节奏,练习时最好模仿原声录音,有条件的还应录下自己发音,与原声进行对比,这样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纠正发音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但唯有耐心、

英语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英语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1. Task-Based Language T eaching,即TBL T这是新课标之后实行的新型教学方法——任 务型教学,这个意识半会儿说不清楚,你得好好研究一下。如果成功了,这个教学方法课堂效果会很好。 2.五步教学法: Step 1 Warming up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Step 3 Presentation Step 4 Practice Step 5 Post Task 3.五指教学法:RPCPP Step 1 Review Step 2 Presentation Step 3 Consolidation Step 4 Practice Step 5 Project Presentation 4.3P教学法 Warming-up 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 Homework 5交际型教学Communicative Teaching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或模拟真实情景交际,让学生通过听、说、理解等交际活动不断沟通交流、进行互动的一种教学模式 下面谈一谈英语学习方式 前面提到四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共同学习、自主学习、任务型学习、探究学习。下面就对它们做一个简明扼要的介绍。这个介绍是提纲挈领的介绍,涉及不到十分具体的技巧。关于技巧方面可以在培训班另安排时间深入探讨。过去(甚至目前)学生课堂学习的方式比较单一、枯燥乏味、效果不佳。这种学习方式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学生听教师讲为主的方式。《英语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方式。这里介绍的四种学习方式,不是全部的学习方式,比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利用互联网络进行学习。这里介绍四种学习方式,不意味着其他学习方式不好,或者无效,而是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交替使用、综合使用。而且,教师讲解也不是在教学中没有任何地位,必要的时候,仍然可以使用。只不过不要把它作为唯一的方式或者主要的学习方式。各种学习方式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影响。 合作学习或者称为共同学习,用于外语教学,基于以下几个理念。一、课堂外面的社会,人与人之间需要进行合作,课堂教学就要培养合作意识,训练合作技能。二、语言的本质是社会性的,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与人交际和沟通的过程就是合作行为。语言哲学里提到的会话含义的基础就是会话者要遵循会话准则。三、语言习得研究证明,掌握交际工具在互动中掌握比较有效。互动就是合作行为。 学生在一块儿学习不一定就是合作学习,比如,在双人组、四人组的形式下,也许不能称得上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共同学习的一个原理是,学习者要在学习中相互依赖,这样才够得上合

小学英语快乐教学方法探讨

小学英语快乐教学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14-06-19T14:54:23.71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4年5月总第121期供稿作者:周思燕 [导读] 小学生形象思维较强,因此教师要多用新颖的方式来呈现新知,使学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周思燕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解放路小学735300 小学英语快乐教学法从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入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快乐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通过开展一系列英语课外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一、以奇诱趣,吸引学生的注意 小学生形象思维较强,因此教师要多用新颖的方式来呈现新知,使学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如尽量多地用真实的物品代替图片;用图片代替单词卡片;用生动真实的情景代替生硬的、枯燥的对话。总之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情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并促使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案例1 在教学Lesson 32关于季节的内容时,教师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伴着美妙的音乐欣赏多媒体展示的四季美丽的图片,力图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调动学生的兴趣。图片中展示的人物活动,尤其是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图片,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有的学生不由自主地发出笑声,眼神中露出喜悦和兴奋。接下来让学生用英语谈自己喜欢哪个季节,学生们都跃跃欲试,积极发言。多媒体的运用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这种呈现方式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发掘教材的情感成分,引起学生共鸣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载体。快乐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感,善于发掘教材内容的情感元素,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教学案例2 以Unit3 What’s your hobby?为例。这单元谈论的是关于个人兴趣和爱好的话题,本单元话题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学会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能询问他人的兴趣和爱好。本单元课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在对话中展示了本单元的重点句子:What’s your hobby?/Are you interested in…?/Are you good at…?/What’s your…’s hobby?/I like/enjoy…对话交流真实,自然。笔者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如课文插图中主人公介绍自己爱好时喜悦的表情;对话交流中人物的语言透露出来的喜爱、羡慕、自豪之情,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然真实地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发展广泛的兴趣爱好,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本单元Lesson 15谈论关于爷爷的兴趣爱好。爷爷是个勤劳的人,喜欢种地、种花、种蔬菜,他还喜欢喂养小动物。课文中还谈到爷爷喜欢钓鱼,有时侯却一天也钓不上一条,然而爷爷仍乐在其中,享受钓鱼过程中的快乐与收获。这让学生感到有趣,同时也能感受到爱好的力量,引发学生对兴趣爱好的深入思考。这一单元笔者努力使学生感到兴趣爱好的重要,让学生发挥兴趣点,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爱好。 三、让学生在合作竞争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快乐的课堂是互动的课堂,合作与竞争并存。合作与竞争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今天的国际活动中也提倡各国间的合作与平等竞争,因此笔者在英语快乐教学法的实践中有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笔者注意在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中让学生快乐地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师生合作中教师和学生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教师事先设计好符合小学生水平能力的问题,学生愉快地、争先恐后地回答,教师给予表扬。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练习任务,学生认真完成,教师及时鼓励,使学生感到快乐。师生的合作在课堂中无不体现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新课程理念。没有师生互动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教师一个人独白,学生静坐傻听的课堂也一定不是成功的课堂。情感合作的成功体验,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个性,从而实现审美情感表现和审美情感体验的结合。如在教学Lesson 33时,T(代表老师):“It’s winter now. Do you like winter?”(现在是冬天,你们喜欢冬天吗?)S1(S代表学生):“Yes, I like it very much.”(是的,我很喜欢冬天。)T:“Why?”(为什么?)S1:“Because I can play with snow. How about you?”(因为冬天我可以玩雪。你呢?)T:“I like winter, too.I can make a snowman.We can play together.”(我也喜欢冬天,我会堆雪人。我们可以一起玩。)S1:“Good idea!”(好主意!)亲切自然的对话使师生身心愉悦,并为接下来的学生练习提供了很好的合作示范。此对话联系实际,体现了学以致用。 无数国内外课堂教学均证明合理的竞争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学习动力。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适当的引入竞争机制,符合了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小学生乐于表现、爱模仿、荣誉感强,课堂竞争机制的引入会使学生们更加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小学英语快乐教学法实践中开展的竞争形式有学生个人竞争和小组竞争。竞争的奖励可以是实物,对表现好的学生可以奖励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学生喜欢的小粘贴、糖果等。也可以在黑板上来画一些小标志,如画个小红旗、小星星、小苹果等,或在黑板上贴些新颖漂亮的小粘贴。笔者在快乐教学法的实践操作中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的合作中学会竞争,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才能,锻炼自己的英语能力,这里的要点是努力使学生提高参与意识,提高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地取得进步。为此,教师要注意评价和总结,帮助学生明确竞争的规则;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和汇报,学会取长补短;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累良好的学习方法。每次竞赛活动后,笔者均及时总结,以强化竞争的激励作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并通过获胜者的榜样力量带动班级的学习气氛和快乐情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