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胺增干强剂在牛皮纸生产中的应用_陈玉蕾

聚丙烯酰胺增干强剂在牛皮纸生产中的应用_陈玉蕾
聚丙烯酰胺增干强剂在牛皮纸生产中的应用_陈玉蕾

湖南造纸

作者简介:陈玉蕾女士(1983-),本科,技术中心研究员;主要负责造纸用化工原料的试验及新产品开发以及工艺的研究。

造纸化学品与应用

造纸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大废纸

的回收和利用力度,废纸制浆造纸是大趋势,而在此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1]。废纸制浆生产中,成纸的强度很关键,要想保证成纸强度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尝试着化学助剂的更新。在牛皮纸生产中,我们用聚丙烯酰胺增强剂来替代两性淀粉提高纸的干强度,同时降低了阳离子松香胶及硫酸铝的用量,生产成本降低明显。

聚丙烯酰胺具有很强的絮聚作用,可在粒子之间架桥,并且根据其离子性,而具有不同的结合机理,同一个分子可以吸附若干个颗粒,引起聚沉[2]。聚丙烯酰胺分子的极性基还可以和纤维形成氢键和强的静电结合。当改变其结构时,产品性能亦随之变化,分别可用作助留剂、助滤剂、增强剂及表面处理剂。由于其在造纸过程中的广泛应用,聚丙烯酰胺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合成高分子助剂之一。1试验部分1.1原材料

牛皮纸车间盘磨磨浆后浆料(已挑选的100%的12#美废);

硫酸铝,车间现用阳离子松香胶和两性淀粉,聚丙烯酰胺类增强剂ZC、LX、ODY、XK-01B、XK-01A。1.2仪器及设备

纸样抄取器,ZQJ1-B-Ⅱ,陕西科技大学机械厂;2XZ-0.25型旋片式真空泵,临海市精工真空设备厂;电子天平,JA2003A,上海精天电子仪器有限公司。1.3试验内容

浆料:牛皮纸车间盘磨磨浆后浆料叩解度为30oSR。

试验1(不同增强剂使用效果的对比):抄片定量

80g/m2,增强剂用量5kg/t纸。

试验2(两性淀粉与增强剂LX使用效果的对比):抄片定量80g/m2。2结果与讨论

2.1试验检测结果

2.1.1对比不同增强剂的使用效果

取牛皮纸车间盘磨磨浆后浆料(叩解度为30oSR),加入增强剂(用量为5kg/t纸),抄片定量80g/m2,

检测结果如表1。从试验数据来看,增强剂LX能够使成纸的纵向抗张强度提高13.5%,增强剂XK-01A能够使成纸的纵向抗张强度提高12.4%,二者的使用效果优于其他增强剂,因XK-01A的粘度是800mPa·s、LX的粘度是88mPa·s,考虑到生产使用情况,还是选定LX进行下一步试验。

2.1.2对比两性淀粉与增强剂LX 的使用效果

按照如下三种方案进行试验,对比两性淀粉与增强剂LX的使用效果,具体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方案(1):取牛皮纸车间盘磨磨浆后浆料(叩解度为30oSR),抄片定量80g/m2,加入两性淀粉(用量为

聚丙烯酰胺增干强剂在牛皮纸生产中的应用

陈玉蕾周建红孙京丹

青岛海王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胶南(266400)

要:在牛皮纸生产中,用聚丙烯酰胺增强剂来替代两性淀粉提高纸的干强度,对比几种聚丙烯酰胺类

增强剂的使用效果,并选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增强剂LX 进行了中试试验。通过试验发现,在保证成纸原有干强度的前提下,增强剂LX 用量为5kg /t 纸时,可替代两性淀粉8kg /t 纸,同时阳离子

松香胶用量降低了2kg /t 纸,

硫酸铝用量降低了22kg /t 纸,吨纸成本比现有工艺可降低38元。关键词:聚丙烯酰胺;增强剂;耐破度;抗张强度

表1不同增强剂使用效果的对比

检测值增强剂抗张强度

kN/m抗张强度增量%耐破度kPa耐破度增量%横向撕裂度mN横向

撕裂度增

量%纵向横向纵向横向空白样2.751.58

/

/145/760/Z C 2.861.601.061.31556.97600LX 3.121.6513.54.416513.88005.3O D Y 2.911.625.82.516010.38005.3X K -01B 2.791.60

1.5

1.31503.47600X K -01A

3.09

1.641

2.4

3.8

165

13.8

800

5.3

21

2013年第2期

表5使用增强剂LX与两性淀粉的效果对比

表4两性淀粉与增强剂LX的成本对比

造纸化学品与应用

8kg/t纸)、阳离子松香胶(用量为10kg/t纸)、硫酸铝

(用量为45kg/t纸);

方案(2):取牛皮纸车间盘磨磨浆后浆料(叩解度为30oSR

),抄片定量80g/m2,加入增强剂LX(用量为5kg/t纸)、阳离子松香胶(用量为10kg/t纸)、硫酸铝(用量为45kg/t纸);方案(3):取牛皮纸车间盘磨磨浆后浆料(叩解度为30oSR),抄片定量80g/m2,加入增强剂LX(用量为5kg/t纸)、阳离子松香胶(用量为8kg/t纸)、硫酸铝(用量为23kg/t纸);

从试验数据来看,其他工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强剂LX用量为5kg/t纸时的纵向抗张强度比两性

淀粉用量为8kg/t纸时提高8.1%,横向抗张强度也提高了4.9%;同时,当增强剂LX用量为5kg/t纸时,降低阳离子松香胶用量为8kg/t纸,与原工艺相比,成纸横向抗张强度仍然提高4.0%,纵向抗张强度提高1.2%。所以说,增强剂LX(5kg/t纸)的增强效果要好于两性淀粉(用量为8kg/t纸),且有一定的施胶作用,可以降低阳离子松香胶及硫酸铝的用量,在保证成纸强度的前提下能降低生产成本。2.2成本对比

方案(1)使用两性淀粉与方案(3)使用增强剂LX的成本对比如表4:

2.3试验小结

增强剂LX和XK-01A的使用效果要好于其他增强剂,因XK-01A的粘度是LX的9倍,粘度太高不

利于生产中使用,增强剂LX的使用效果要好于两性

淀粉,而且在保证成纸质量的基础上可降低阳离子松香胶和硫酸铝的用量,所以选用了增强剂LX进行下一步中试试验。3中试试验

在综合上述小试的基础上,公司于上年度3.15号--3.22号在牛皮纸车间进行了增强剂LX替代两性淀粉中试试验。

3.1中试工艺

原料:已挑选的12#美废;

打浆度:30oSR;调料顺序及用量:增强剂LX5kg/t纸→阳离子松香胶8kg/t纸→硫酸铝30kg/t纸;

生产成纸定量:80g/m2。3.2增强剂LX添加注意事项

增强剂LX需稀释5倍后再用,使用时需过筛;增强剂LX保质期3个月,储存温度不易高于35oSR;

增强剂LX的加入点为盘磨磨浆出口。3.3中试结果

由上表可见,增强剂LX的使用效果要优于车间原用的两性淀粉。使用增强剂LX,吨纸可降低成本38

元,月产量按2400吨计算,月效益额可达9万元左右。4结论1)对比了几种聚丙烯酰胺类增强剂的使用效果,结果显示增强剂LX和XK-01A的使用效果要好于其他增强剂,因XK-01A的粘度太高不利于生产使用,最终选定增强剂LX进行下一步试验。2)使用增强剂LX和两性淀粉的成本差不多,而增强剂LX对成纸还有一定的施胶作用,可降低阳离子松香胶2kg/t纸和硫酸铝22kg/t纸。3)选用增强剂LX进行中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选用增强剂LX替代两性淀粉作为纸张增强剂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在保证成纸质量的基础上,吨纸成本可降低38元。

The application of dry intensifier polyacrylamide in the

production of kraft paper Chen Yulei,Zhou Jianhong ,Sun Jingdan

方案

吸水值g/m2耐破度kPaZ抗张强度kN/m横向撕裂

度mN两性淀粉23.51653.2800增强剂LX

22.1

175

3.3

840

表2两性淀粉与增强剂LX对比试验

(下转第34页)

车间原工艺增强剂试验工艺

化工原料两性淀粉阳离子松香胶硫酸铝增强剂LX阳离子松香胶硫酸铝用量(kg /t 纸)810455823单价(元/K g )4.56.80.956.66.80.95成本(元/t 纸)36

6843

33

5422

成本合计(元/t 纸)147

109

成本节约(元/t 纸)

38检测值方案抗张强度kN/m抗张强度增量%耐破度kPa耐破度增量%横向撕裂

度mN纵向横向纵向横向(1)3.221.62

/

/

160

/800(2)3.481.708.14.91706.3840(3)

3.351.64

4.01.2165

3.1

800

横向撕裂度增量%吸水

值g/m2

/23.55.019.60

22.8

22

2013年第2期

收稿日期2013-03-20

(上接第22页)(Qingdao haiwang paper Co.,Ltd.,shandong

jiaonan 266400china)

Abstract:In the production of kraft paper ,the paper dry inten -sifier Polyacrylamide was used to take place of the amphoteric starch.Several kinds of polyacrylamide were compared,the PAM LX was used in the pilot plant test.By the experiment,on the base of ensuring the original dry strength,when the amount of the LX is 5kg/t paper,it can reach the effect of the amphoter -ic starch used in 8kg/t paper.Meanwhile,the amount of the cation dispersing rosin latex decreased by 2kg/t paper,the

amount of aluminum sulfate decreased by 22kg/t paper.The cost of ton paper reduced by 38yuan than the existing process.

Key Words:polyacrylamide;paper dry Intensifier;bursting strength;tensile strength 参考文献

[1]造纸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J ].中华纸业,2012,33(1):8-20.[2]沈一丁.造纸化学品的制备和作用机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309-310.

收稿日期2012-02-19正常情况下,机组突然甩负荷时必将引起电压及频率

的上升,电压的上升由励磁调节器控制,频率的上升受机组转动惯量、阻尼、事故时所带负荷大小、安全门开度等很多因素影响,频率将缓慢上升,假若频率上升速率为1Hz/s(相当于转速在1秒时间内由3000转上升到3060转),装置检同期时间为45ms,断路器合闸时间为75ms(北开GIS断路器),120ms内频差为0.12Hz,如两侧电势摆开的角度小于15度,是满足同期条件的。3.3启动条件

①、运行进线故障时跳闸后,由断路器跳闸信号启动。②、运行进线对侧故障时,对侧断路器跳闸后,由低电压、电流判据启动,并同时发跳运行进线本侧断路器跳闸命令。

③、母线单相低电压由母线低电压元件启动,并同时发跳运行进线本侧断路器跳闸命令。3.4快切改造方案①、带发电机一同并列到备用进线。②、切除发电机,与备用进线并列。

4两种方案快切改造中存在的问题4.1方案一(带发电机一同并列到备用进线)的优点与技术难点4.1.1优点

不影响热电区与各生产车间的正常生产,确保了发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4.1.2技术难点

①频率、电压同期条件难以满足。当110kV进线跳闸后,由于有近30MW的有功功率输出,发电机频率不断变化,电网与发电机如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毫秒级)同期并列的话,一来发电机由于转速升高汽机超速保护动作跳停,二来是短时间内没有并网的话,全厂同样面临供电中断的局面。

②电业局是否同意进行快切互换,带发电机一起并入备用进线对电力系统的冲击较大,导致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容量、潮流发生变化,保护定值是否要进

行整定,必须与电业局协商。

③并列时对我厂主要设备的冲击以及危害,目前无法预测。(因为目前110kV快切装置投入正常运行

的国内还没有实例,设计院、厂家也无法推测。)4.2方案二(切除发电机,与备用进线并列)的优缺点:

4.2.1优点

切除发电机后则不存在同期条件,缩短了并列时间,不会造成供电中断,确保了我厂发配电系统的持续、可靠、稳定供电,提高了并列可靠性。4.2.2缺点

切除发电机后碱炉可能会由于压力过高导致停运,影响生产车间的正常运行。5结束语

加强110kV两进线供电的可靠性,是公司生产所需,也是提高公司盈利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将快切装置应用于110kV两进线,克服技术上的难题是当前改造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李文友,周琪,刘小改;微机备自投装置原理与应用[J ].水电站机电技术,2005,(01).

[2]李宪栋.备自投装置引入电压信号的探讨[J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4,(05).

[3]金良,李太宇,薛晓敏.备自投装置运行方式分析[J ].东北电力技术,2004,(05).

[4]冯玲.如何防止备自投装置动作后造成过负荷[J ].电气时代,2006,(11).

[5]P S P -642数字式备用电源自投装置技术说明书.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2003.11

[6]I S A -358G 型微机备用电源自投装置技术说明书.深圳南瑞科技有限公司,2004.1

[7]韩利群.110k V 备自投装置与安稳控制系统的配合[J ].电工技术,2008,(9).

[8]黄清运,徐昶.备自投部分回路的改进[J ].大众用电,2008,(4).[9]岑尧彬.变电站备用电源自动投切装置的原理及应用[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8).

[10]陆彦虎,邱枫.石嘴山市区变电所运行方式改进[J ].西北电力技术,2003,(12).

[11]许学芳.G I S 控制和保护装置的研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设备与自动化

34

牛皮绒面生产工艺

学校代码: 10128 学号: 皮革与工艺 题目:牛皮绒面革生产工艺探讨学生姓名: 学院:轻工与纺织学院 班级: 年月日

牛皮绒面革生产工艺探讨 牛皮是生产生活中最常用到的皮革原料之一,因为它的价格相对便宜,来源丰富,而且牛皮皮革生产出来的皮革类产品结实耐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欢。但是该种革类表面较硬,手感不是很理想,所以牛皮皮革的绒面整理便成了一道牛皮生产工艺中的一道很重要的工序。下面我们就只针对牛皮绒面整理这一方面的工艺进行了解及探讨。 牛皮绒面整理生产工艺一般包括下面一些步骤: 1原皮组批 将牛皮按大小不同,产地不同,原皮状态不同,分别组批。 2浸水处理 在配置好的含有各种所需的溶剂的水中,将皮革浸泡进去,在适当的温度下,转30分钟停20分钟,反复3次,停鼓过夜。次日,检查浸水程度一定要透,然后排液。去肉。 3 绒面革的浸灰 浸灰的主要目的是使裸皮膨胀,以松散胶原纤维的编织结构,进一步除去纤维间质,进一步除去残余的毛和表皮,皂化除去部分油脂,使弹性纤维肌肉组织部分变性,以便在软化工序被酶催化的水解,以使于片皮和局部片皮。 浸灰的方法主要有:①不采用硫化钠的纯石灰烧碱法 ②采用硫化钠与烧碱配合的灰碱成碱法 ③采用硫化钠与蛋白酶配合的酶浸灰法 A原理:采用纯石灰烧碱浸灰时,对裸皮所产的第一个作用就是使裸皮充水而膨胀以松散胶原纤维、裸皮的膨胀有渗透在膨胀和感胶离子膨胀两种情况。浸会时裸皮的膨胀与PH值有很大的关系。为渗透和膨胀。其膨胀作用可以渗压理论为主进行解释。一般认为。当浸灰液的PH值为12以上时,由于裸皮的的PH值远远高于胶原等电点,裸皮胶原纤维的内聚力降低,这时将皮的表面看成半透膜,将皮内和皮外分别看成半透膜的内外。由于膜内基因不能扩展到膜外并且过可与碱结合,扩散的结果会使膜内离子浓度大于膜外离子浓度在膜内外产生渗透压差,使皮外的水分向皮内渗透,力图稀释皮内的离子浓度。结果使皮充水膨胀。浸灰过程中,由于使用了大量的石灰或烧碱,皮中的脂质可被皂化,对于非多脂皮,不需要专门设置脱脂工序,通过浸灰就可将大部分脂质除去。对于多脂皮,除进行专门脱脂外,浸灰可起到辅脱脂作用。

我国脂肪酸生产及应用情况

我国脂肪酸生产及应用情况您好,欢迎来到阿里巴巴 商人博客 产品产品公司生意经批发直达求购信息资讯论坛商友 我国脂肪酸生产及应用情况(2011/01/04 16:20)我国脂肪酸生产及应用情况 1脂肪酸的来源 脂肪酸主要是从天然油脂、石蜡氧化或从松木造纸废液中回收妥尔油经精馏制得。石蜡氧化制脂肪酸可以得到天然油脂中不具有的单碳数脂肪。 随着世界各国对生态环境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对天然林的保护和禁伐,使得妥尔油资源产量、质量逐年下降。 目前从天然动植物油脂经水解、精馏生产的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4/5以上,是世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 2脂肪酸的分类 一类是饱和脂肪酸,主要应用于乳液聚合和作为橡胶添加剂;在塑料工业中用作稳定剂、增塑剂和润滑剂;其酯类用于食品工业作乳化剂;其含氮衍生物是优良的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纺织、交通、日用化工和塑料等行业。这类脂肪酸主要包括椰油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等。 另一类是不饱和脂肪酸(包括妥尔油酸),主要用于制取矿石浮选剂、油田化学品和生产涂料用的二聚酸、三聚酸。如油酸、亚油酸、芥酸等。 3脂肪酸原料情况

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棕榈油和椰子油。棕榈仁油和椰子油是提供生产 C8-14脂肪酸的原料,它们主要用于生产表面活性剂。棕榈油是提供生产C16- 18脂肪酸的原料,主要用于生产硬脂酸及盐和酯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塑料 加工助剂等。 我国脂肪酸的生产目前以棕榈油、棉籽油、棉籽油脚和菜籽油为主要原料,所得产品主要为硬脂酸、不饱和酸(以油酸为主)和芥酸等。棕榈油中不饱和酸 含量为42%,棉籽油为64%。菜籽油主要含C16-22脂肪酸,其中芥酸含量很高。 4脂肪酸的品种和用途 油脂中的脂肪酸是脂肪酸同系物的混合物,其组成随油种而变化。混合脂 肪酸经过分离提纯后可以得到各种组成比较单一的脂肪酸,一般有纯度95%、98%和99%如辛酸、癸酸、癸二酸、月桂酸、肉豆寇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油酸、山嵛酸、芥酸等产品。 脂肪酸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的原料,以脂肪酸为原料生产的下游 衍生物,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食品、医药、日用化工、石油化工、橡塑加工、采矿、交通运输、铸造、金属加工、油墨、涂料和颜料等各种行业。 5脂肪酸目前应用市场 大约50%左右的脂肪酸用于制皂及直接使用,其中硬脂酸大量用于作橡胶 加工; 大约20%用于生产含氮衍生物,主要是脂肪胺和脂肪酰胺; 约10%用于制成脂肪酸酯类; 其余用于合成油墨、油漆用树脂、二聚酸,以及塑料加工用的润滑剂和稳 定剂、重金属盐等。 6脂肪酸生产工艺

分析聚丙烯酰胺阳离子、非离子、阴离子三者在污水处理中

分析聚丙烯酰胺阳离子、非离子、阴离子三者在污水处理中聚丙烯酰胺分为三种,有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非离子聚丙烯酰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三者都在污水处理中有一定的用途,但是相互间又有一定的区别,以下来把三者间区别做个简单分析下。 聚丙烯酰胺(PAM)是一种线型水溶性高分子,是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品种之一,PAM及其衍生物可以用作高效的絮凝剂、增稠剂、纸张增强剂以及液体的减阻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造纸、石油、煤炭、矿冶、地质、轻纺、建筑等工业部门。 非离子聚丙烯酰胺: 用途: 污水处理剂:当悬浮性污水显酸性时,采用非离子聚丙烯酰胺作絮凝剂较为合适.这是PAM起吸附架桥作用,使悬浮的粒子产生絮凝沉淀,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也可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尤其是和无机絮凝剂配合使用,在水处理中效果最佳. 纺织工业助剂:添加一些化学品可配成化学资料,用于纺织品上浆. 防沙固沙:将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溶成0.3%浓度加入交联剂,喷洒在沙漠上可起到防沙固沙的作用. 土壤保湿剂:用作土壤保湿剂和各种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基础原料.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用途: 污泥脱水:根据污性质可选用本产品的相应牌号,可有效在污泥进入压滤之前进行重力污泥脱水.脱水时,产生絮团大,不粘滤布,

在压滤时不流散,用量少,脱水效率高,泥饼含水率在80%以下. 污水和有机废水的处理:本产品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均呈现阳电性,这样对污水中悬浮颗粒带阴电荷的污水进行絮凝沉淀,澄清是极为有效的,如酒精厂废水,啤酒厂废水,味精厂废水,制糖厂废水,肉食品厂废水,饮料厂废水,纺织印染厂的废水等,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要比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或无机盐效果要高数倍或数十倍,因为这类废水普遍带有阴电荷. 自来水厂水处理絮凝剂:该产品具有用量少,效果好,成本低等特点,告别是和无机絮凝剂复配使用效果更好. 油田化学品:如粘土防膨剂,油田酸化用稠化剂品等. 造纸助剂:阳离子PAM纸张增强剂是一种含氨基甲酰基的水溶性阳离子聚合物,具有增强、助留、助滤等功能,可有效地提高纸的强度。同时该产品也是一种高效分散剂。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用途:工业废水处理:对于悬浮颗粒,较出、浓度高、粒子带阳电荷,水的PH值为中性或碱性的污水,钢铁厂废水,电镀厂废水,冶金废水,洗煤废水等污水处理,效果最好。饮用水处理:我国很多自来水厂的水源来自江河,泥沙及矿物质含量高,比较浑浊,虽经过沉淀过滤,仍不能达到要求,需要投加絮凝剂,投加量是无机絮凝剂的1/50,但效果是无机絮凝剂的几倍,对于有机物污染严重的江河水可采用无机絮凝剂和我公司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配合使用效果更好。淀粉厂及酒精厂的流失淀粉酒糟的回收:现在很多淀粉厂的废水内含

牛皮鞣制生产工艺参考

牛皮鞣制生产工艺参考 为了帮助读者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牛皮皮革产品生产工艺的设计原理与方法,了解牛革产品的生产工艺及牛皮制革的一般工艺方法,明晰制革生产工艺过程中所用的皮革化工材料与成革性能之间的关系,本章在着重对若干典型牛革产品的制作工艺进行系统介绍的基础上,结合所学到的知识对牛革生产工艺进行剖析,并对各种牛革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点评,以便读者能够举一反三,从中获得应有的启发。 9.1 黄牛服装革(garmentleather)黄牛服装革属于软革类,是以黄牛皮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方法加工而成的,可用于制作大衣、夹克、皮裤、皮裙等的一类皮革的总称。通常,黄牛服装革都是经铬鞣或以铬鞣为主的结合鞣方法制成,一般有正面和绒面两种。 9.1.1基本性能要求一般来说,黄牛服装革的总体性能要求是:(1)丰满、柔软,有较大的延伸性;(2)耐洗、耐汗,耐脱色性能好;(3)卫生性能好,即透气和透水汽性好;(4)薄而轻,黄牛服装革最大的缺点在于革身较重,影响了穿着的舒适性。所以要求黄牛服装革革身要薄、重量要轻。对于具体某一皮革品种来说,还有一些特殊的性能要求。例如,我们要求正面服装革:粒面光滑细致,涂层薄而坚牢,耐水性好,延伸性较大,耐候性良好;苯胺服装革:色泽鲜艳柔和,粒纹清晰,真皮感强;绒面服装革:绒毛细、短、密,均匀且有丝光感。 9.1.2 黄牛服装革的生产工艺及点评(本工艺规程适用于盐湿黄牛皮)1.工艺流程:分类组批→清割→点数称重→预浸水→主浸水→机器去肉→修边→点数称重→浸灰脱毛→水洗→灰皮去肉→打底→点数称重→复灰→水洗→脱灰→水洗→软化→水洗→浸酸→铬鞣→出鼓搭马→静置→挑选分类→挤水平展→剖层→削匀→修边→称重→回软→水洗→复鞣→水洗→中和→水洗→染色加油→水洗→填充→水洗→出鼓搭马→静置过夜→挂晾→回潮→静置过夜→摔软→绷板干燥→抛光→修边→净面→封底→喷底浆→手工修边→通烫→摔软→喷面浆→喷光亮剂→喷固定剂→摔软→出鼓搭马→冷绷→通烫→喷手感剂→成品。 2.工艺操作规程(1)分类组批:按照《黄牛皮分类组批办法》进行。具体规定如下: ①按路别分:南皮和北皮。 ②按面积分:小皮<2.5m2/张;中皮:2.5~3.5 m2/张;大皮 3.5 m2/张。 ③按重量分:重量的分类往往因原料皮状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国产黄牛皮重量(磅别)分类标准列于表9-1。

食品增稠剂学习总结

食品增稠剂学习总结 一、绪论 1、定义:能溶于水中,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水化形成粘稠、滑腻或胶冻液的大分子物质,又称食品胶。 2、分类 按来源分为四类: ①由植物渗出制取的增稠剂 ②由植物种子、海藻制取的增稠剂 ③由含蛋白质的动物原料制取的增稠剂 ④以天然物质为基础的半合成增稠剂 3、增稠剂溶液的表观粘度=牛顿粘度+结构粘度 二、海藻胶 1、来源:从天然海藻中提取的一类食品胶。海藻分为红藻、褐藻、蓝藻和蓝绿藻四大类,重要的商品海藻胶主要有来自红藻的海藻机器钠、钾、铵和钙盐。 2、海藻酸和海藻酸盐: (1)海藻酸及海藻酸盐主要是从褐藻中提取的多糖类,按其性质,主要可分为水溶性胶和不溶性胶两类。由于海藻酸盐具有独特的凝胶性能,并且具有增稠、稳定、乳化、分散和成膜的能力,因而被广泛地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 (2)海藻酸的结构:海藻酸是一种直链型连接的α-L-古罗糖醛酸和β-D-甘露糖醛酸的共聚物。 (3)海藻酸盐溶液的影响因素 ①温度:温度升高时,海藻酸盐溶液黏度下降,温度每升高5.6℃,黏度大约下降12%。如果不是长时间处于较高温度下,当温度降低时,黏度还可以恢复。降低海藻酸盐溶液的温度会使黏度增大,但是不会生成凝胶。将海藻酸盐溶液冷冻后,再重新解冻,其表观黏度不会改变。 ②溶剂:添加少量能与水混溶的非水溶剂,如乙醇、乙二醇或丙酮,都会增大海藻酸盐水溶液的黏度。 ③pH:含有残留钙的海藻酸钠,当pH低于5.0时,黏度增加;当pH在11.0左右时,则不稳定。 ④单价盐:添加单价盐会降低海藻酸盐稀溶液的黏度。溶液中单价盐浓度达到0.1mol/L时,对黏度影响最大。 (4)海藻酸盐的作用:增稠、凝胶、成膜、沉淀蛋白质 (5)应用:①冰淇淋等冷饮食品的稳定剂 ②饼干、面包、蛋糕等的品质改良剂 ③增加米纸的拉力强度 ④乳制品及饮料的稳定剂 ⑤用于生产冷食、点心 ⑥制造人造果酱和鱼子酱 ⑦制造人造奶油 ⑧制造保健食品 ⑨制造人造肠衣 ⑩面条、线面、挂面等面制品的改性剂 3、琼脂 (1)琼脂由琼脂糖和琼脂果胶两部分组成。

我国油酸的发展现状及市场探析

我国油酸的发展现状及市场探析 1.油酸简介 油酸(Oleic Acid)也称顺-9-十八(碳)烯酸,是天然油脂中含一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纯油酸在室温下是接近无色无臭的高黏度液体,不溶于水,可溶于醇醚、氯仿、苯等溶剂,其结构具有α、β两种构型[1]。 油酸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工业油酸可应用于塑料、洗涤、选矿、油漆等行业,纯度高的油酸(≥80%)可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油酸的金属盐则被广泛应用于表面活性剂、缓蚀剂等。通过对其官能团进行修饰,油酸还可以应用于润滑油、化工分析、制药等领域[1, 2]。 2. 油酸生产技术 2.1 油酸的初加工 油酸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各种油脂中,油酸的生产方法通常主要为水解法和皂化法。其中,水解法是将普通油脂直接水解生产脂肪酸,再将之分离提纯制取油酸;皂化法是在碱性条件下使油脂皂化,分离出甘油,将皂酸化得到脂肪酸,然后分离提纯制取油酸。皂化和酸化过程容易产生胶体,酸化时还会产生乳化,需要消耗大量盐水进行处理。因此,采用水解法生产油酸更为合适。 水解法有多种,根据操作方式不同,可以分为间歇水解和连续水解法;根据水解压力(水解温度)的不同和是否采用催化剂(或酶),又可以分为常压(或低压)催化水解法、催化或非催化中压水解法、连续非催化高压逆流水解法、甚高压脂肪并流水解法、催化低压高温水解法和酶促水解法。 最近几年,酶促水解法由于其适用的条件比较温和、能耗低、产品质量好、不影响脂肪酸的构型而得到广泛关注。日本在这方面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已实现工业化(由日本三好公司开发)。我国也有关于脂肪酶水解三油酸甘油脂的报道。将油酸含量高的油脂(如茶籽油和高油酸葵花子油)水解并分离出甘油后,得到的产品为纯度较高的油酸,而大多油脂水解所产生的脂肪酸还需要经过分离、精制才能得到油酸。 2.2 油酸的精加工 目前分离混合脂肪酸制备油酸的方法有冷冻压榨法、精馏法、有机溶剂法、表面活性剂法、尿素络合法等[3]。 2.2.1 冷冻压榨法 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采用该法制备商品油酸和商品硬脂酸,其分离原理是在一定温度下混合脂肪酸中熔点不同的饱和与不饱和酸从体系中逐步结晶分离(图1)。该法主要用于动物脂

牛皮制造工艺

皮革生产工艺 地不同,其性质会有很大的差异,如国产皮没有进口皮的张幅大、个体差异小;南方皮较北方皮疏松,虫眼多等,在生产过程中会根据皮革种类的不同、皮革用途来作些调整,其生产工艺有很大的差别,但是皮革的主要生产工序基本相同。总的来说,皮革生产工序基本如下: 1、组批,即将张幅大小、厚度较近的皮的原皮分类,放在同一个鼓中加工。这一步相当重要,尤其是对国产皮,此工序做的好,将有利于后面的加工,不然将会给后续工序带来困难。 2、浸水,此工序的目的是将原皮恢复到鲜皮的状态,利于加工。根据皮的保存方法不同,此工序进行的时间长短不一。如果是干燥保存的皮,时间要长一些;如果是盐湿皮,时间需要的就会短一些。在浸水的过程中,也可加入浸水助剂,加速水的浸透。 3、脱毛、脱脂: 此工序的目的是将皮中细胞内的油脂及原皮表面的毛脱掉,露出天然、细致的粒面。如果脱脂不完全,在皮干燥后会出现板硬的现象。 4、浸灰: 浸灰,又称碱膨胀,是指加入碱(通常使用的是Ca(OH)2)使皮膨胀到一定的厚度,利于剖层。一般头层用于较高档的服装、鞋子等;二层用于较低档的皮具,头层较二层价格高出许多。 5、脱灰、浸酸: 此工序是将前面浸灰过程中多余的碱除去;其实也就是一个酸碱中和的过程。加入适当的酸,中和掉多余的碱,使其达到鞣制所需的PH值。 6、鞣制: 鞣制,是指利用三价铬离子将皮纤维的胶原基团连接起来,赋于皮革丰满的手感,增强皮革的抗张、抗撕裂的强度。这是皮革制造工艺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也是决定皮革质量好坏的最关键的一步。一般PH值约为3.8-4.2,温度为

40℃左右,时间为8-12h。此序所用的鞣剂也很多,可根据皮革的用途来选用。如果是重革(用手鞋底、枪套等),一般选用的是植物鞣剂,填充性能较强、硬度大、成革厚实。如果是轻革,可根据颜色来选用,如果是颜色较浅的革(如白色)可选用铝鞣剂,利于染色;颜色较深的革,一般选用的是铬鞣剂,因为此鞣剂的结合率较高,也比较耐水洗。 7、复鞣: 在现代制革工艺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甚到被誉为”点金术”。对轻革,复鞣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因为此工序可补充鞣制作用,提高鞣质含量。由于生皮各部位纤维编织的紧密程度不同,存在着部位差,就是铬鞣也较难消除这种差异,此时若使用选择填充作用较强的复鞣剂,可以有效地缩小部位差,使腹肷等松软部位得到良好的填充,使整张革的物理性能更加均匀,可提高皮革的出裁率。此工序一般温度奋40℃左右,PH值为5.0左右,时间可根据复鞣剂选择的不同来调整,大概为30分钟左右。 8、染色: 其目的是赋于皮革一定的颜色,关键是提高染料和皮纤维的结合率,提高染料和皮纤维结合的强度,要耐水洗。此时要根据染料选择的不同来确定温度、PH值和时间。如活性染料X型(20℃-40℃下染色),KN型染料(40℃-60℃下染色),一般PH值为5.0左右,温度为40℃-60℃,时间为1-2h. 9、xx: 也称加油,其实质是对坯革进行适当合理的加脂处理,让其吸收适量的加脂材料,恢复其原业的柔软度和弹性,防止皮革僵硬发板、开裂,赋于皮革以一定的使用性能。在前面的脱脂工序中,我们脱掉的是细胞内的油脂,而这里我们加的油脂是填充在皮革纤维中间的,可减少皮纤维的磨擦,增加了纤维和纤维相互间的可移动,从而变得柔软,手感丰满。但是,加脂也可使皮孔率减小,从而使透气性降低。一般PH值5.0左右,温度60℃左右,时间1.5h. 10、干燥:

增稠剂

目录 摘要 (1) 前言 (1) 1.增稠剂 (1) 2.食品增稠剂的来源 (2) 2.1 天然增稠剂 (2) 2.2 人工合成增稠剂 (2) 3. 增稠剂在食品中的作用 (2) 3.1 稳定作用 (2) 3.2 增稠作用 (3) 3.3 改善食品的凝胶性,防止“起霜” (3) 3.4 保水作用 (3) 3.5 成膜作用 (3) 4. 影响增稠剂作用效果的因素 (3) 4.1 结构及相对分子质量对黏度的影响 (3) 4.2 PH值对黏度的影响 (3) 4.3 温度对黏度的影响 (4) 4.4 增稠剂的协同效应 (4) 5. 增稠剂食品中应用 (4) 5.1 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4) 5.2 面制品中的应用 (4) 5.3 果冻、饮品等中的应用 (5) 5.4 在其他食品中的应用 (5) 6. 食品增稠剂的应用发展前景 (5) 参考文献 (7)

增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 摘要:增稠剂在食品加工中应用广泛,是一类可以提高食品的粘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黏润、爽滑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呈悬浮状态作用的食品添加剂。增稠剂在食品中添加量较低,却能有效的改善的食品的品质和性能。其化学成分除明胶、酪蛋白酸钠等蛋白质外,还有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天然多糖及其衍生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增稠剂。本文介绍了增稠剂特性、食品增稠剂的来源、添加到食品中的作用、在食品中的应用以今后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黏润、悬浮状、凝胶、衍生物 前言 增稠剂是通过在溶液中形成网状结构或具有较多亲水基团的胶体对保持食品的色香味结构和食品的稳定性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起作用大小取决于增稠剂分子本身的结构及其流变学特性。不同分子结构的增稠剂即使在其他理化参数一致,相同浓度的条件下黏度也可能有较大的差别。 1.增稠剂 增稠剂又称胶凝是一种流变助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经常接触的到,广泛用于食品、涂料、胶黏剂、化妆品、洗涤剂、印染、橡胶、医药等领域。其中用于食品时又称糊料或食品胶。增稠剂大多属于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一般都采用物理吸水膨胀化学反应两种原理起到增稠增粘的效果。增稠剂分子中含有许多亲水基团,例如羟基、羧基、氨基和羧酸根等,能与水分子发生水化作用。通常,食品增稠剂都是高分子亲水的胶体物质,大部分是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或加工而成。 追溯增稠剂的历史,最早的渊源就在食品。在很早以前,我国便有人在烹调菜肴时用淀粉来勾芡,使得菜肴的汤汁更为浓厚、黏稠,这其实就是最早的“增稠剂”。现代,仍然有些国家,把淀粉划归为食品添加剂中的增稠剂。GB 2760- 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明确规定了39种允许限量使用的增稠剂,允许添加增稠剂的食品种类大致有乳与乳制品、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冷冻饮品、

淋膜纸生产工艺以及用途

淋膜纸生产工艺以及用途 淋膜纸我们也称之为:PE淋膜纸、Pe淋膜纸、单塑淋膜纸、双塑淋膜纸、防水淋膜纸、防潮淋膜纸、PE纸、涂塑纸、 淋膜纸的种类主要分为:单塑淋膜纸和双塑淋膜纸,单塑淋膜纸:我们也称之为单面淋膜纸,因为它是单面淋膜的,又是塑料粒子,所以我们也会称淋膜纸为单塑淋膜纸。双塑淋膜纸:我们也称之为双面淋膜纸,因为它是双面都有淋膜,都是淋的PE塑料粒子,我们也会称之为双塑淋膜纸。 淋膜纸:就是在以各种牛皮纸为原纸的情况,在各种牛皮纸上面将热熔的PE塑料粒子均匀地涂布在纸张表面淋上,从而形成淋膜纸,相比起普通的纸张,淋膜纸具有防水,防油等特点,而PE塑料粒子是复合材料,有防油、防水、可以热合等特点,但是当用于不同的行业时会去其不同的特点,当包食品时,它会自动取其防油的特性,当用于铜版纸的令包装时,取其防水的特性,当用于自动包装机包装时,便取其可热合的特性。 我们都知道普通的纸是由木质纤维组成,吸水性强,所以大家都也都知道纸吸潮也怕潮,而采用淋膜机将PE塑料

热熔之后均匀地涂布与纸张表面,形成很薄的一层薄膜,由于热熔在纸张表面,可以将纸和PE膜结合牢固不容易脱离,而且整个工艺过程不采用热合化学溶剂,非常的环保,而且在后期的二次加工包装方面,也不需要粘合剂,直接借助于这层PE膜,在热熔下封口。 在食品淋膜纸方面用途: 像在食品包装方面如果采用淋膜纸包装的话,可以有效的起到防潮,和防油的等效果。像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一次性纸杯、汉堡纸袋、瓜子袋、纸餐盒、食品纸袋、航空清洁袋等一系列都是采用的PE淋膜纸工艺制作而成。 在工业方面用途: 像普通的工业方面,主要采用淋膜纸用来防潮和防水,厂用来贴在建材的表面,阻隔水气进入板材内部。 。

增稠剂介绍

第20章增稠剂(Thickening agents) 20.1 概述 20.1.1 食品增稠剂的定义 食品增稠剂通常指能溶解于水中,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水化形成黏稠、滑腻溶液的大分子物质,又称食品胶。它是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用途的一类重要的食品添加剂,被用于充当胶凝剂,增稠剂,乳化剂,成膜剂,泡沫稳定剂,润滑剂等。增稠剂在食品中添加量通常为千分之几,但却能有效地改善食品的品质和性能。其化学成分除明胶、酪朊酸钠等为蛋白质外,其它大多是天然多糖及其衍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20.1.2食品增稠剂的分类 迄今世界上用于食品工业的食品增稠剂已有40余种,根据其来源,可分为五大类。 (1)由海藻制取的增稠剂海藻胶是从海藻中提取的一类食品胶,.地球上各海域水温变化及盐含量不同。海洋中藻品种多达15000多种,分为红藻、褐藻、蓝藻和绿藻四大类。重要的商品海藻胶主要来自褐藻。不同的海藻品种所含的亲水胶体其结构,成分各不相同,功能、性质及用途也不尽相同。 (2)由植物种子、植物溶出液制取的增稠剂由植物及其种子制取的增稠剂,在许多情况下,其中的水溶性多糖类似于植物受到刺激后的渗出液。它们是经过精细的专门技术而制得的,包括选择、种植和布局。种子收集和处理都具有一套科学方法。正如动植物渗出液一样,这样增稠剂都是多糖酸的盐。其分子结构复杂,常用的这类增稠剂有瓜尔胶、卡拉胶、海藻胶等。 (3)由微生物代谢生成的增稠剂真菌或细菌与淀粉类物质作用产生的另一类用途广泛的食品增稠剂,如黄原胶等,这是将淀粉全部分解成单糖,紧接着这些单糖又发生缩聚反应再缩合成新的分子。这种新分子的大分子链具有以下的特点:每一个葡萄糖残基除了四个碳原子仍保留原有的结构之外,部分或全部地发生羧基部位的部分氧化,大分子或链的交联,羟基上的氧原子被新的化学基取代等反应。由不同植物表皮损伤的渗出液制得的增稠剂的功能是人工合成产品所达不到的,其成分是一种由葡萄糖和其他单糖缩合的多糖衍生物,在它们的多羟基分子中,穿插一定数量对其性质有一定影响的氧化基团,这些氧化基团,在许多情况下,羟基占很大的比例。这些羟基常以钙、镁或钾盐的形式存在,而不以自由羟基的形式存在。阿拉伯胶、黄原胶均属于此类增稠剂。 (4)由动物性原料制取的增稠剂这类增稠剂是从动物的皮、骨、筋、乳等提取的。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品种有明胶、酪蛋白等。 (5)以纤维素、淀粉等天然物质制成的糖类衍生物这类增稠剂按其加工工艺可以分为两类:以纤维素、淀粉等为原料,在酸、碱、盐等化学原料作用下经过水解、缩合、化学修饰等工艺制得。其代表的品种有羧甲基纤维素钠、变性淀粉、藻酸丙二醇酯等。 20.2 海藻胶 由于海藻胶在增稠性、稳定性、胶凝性、保形性、薄膜成形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点,加上其独特的保健功能,使之在食品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产销量最大的增稠剂之一。本节重点介绍海藻酸及其盐、琼脂、卡拉胶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20.2.1海藻酸钠(Sodium Algimate ) 别名:褐藻酸钠、藻胶。化学结构:海藻酸和海藻酸盐是直链糖醛酸聚糖。由两种分子

PAM与PAC的絮凝作用

一、PAC 产品名称:[中文名称] 聚合氯化铝(简称聚铝)又名:絮凝剂,助凝剂,混凝剂。[英文名称] Polyaluminium Chloride,缩写PAC。[技术标准] 产品质量符合国家GB15892-2003标准。主要特点聚合氯化铝与其它混凝剂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应用范围广,适应水性广泛。易快速形成大的矾花,沉淀性能好。适宜的PH值范围较宽(5-9间),且处理后水的PH值和碱度下降小。水温低时,仍可保持稳定的沉淀效果。碱化度比其它铝盐、铁盐高,对设备侵蚀作用小。 理化指标:该产品是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主要通过压缩双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沉淀物网捕等机理作用,使水肿细微悬浮粒子和胶体离子脱稳,聚集、絮凝、混凝、沉淀,达到净化处理效果。 使用方法:1、将固体聚合氯化铝按1:3加水溶解为液体后,再加10-30倍清水稀释成所需浓度后使用。2、用量可根据原水的不同浑浊度,测定最佳投药量,一般原水浊度在100-500mg/L时,每千吨投加量为10-20kg 。 主要用途:城市给排水净化:河流水、水库水、地下水,工业给水净化,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和废渣中有用物质的回收、促进洗煤废水中煤粉的沉降、淀粉制造业中淀粉的回收,各种工业废水处理:印染废水、皮革废水、含氟废水、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造纸废水、洗煤废水、矿山废水、酿造废水、冶金废水、肉类加工废水,污水处理,造纸助剂,布匹增强,催化剂载体,医药精制,水泥速凝,化妆品原料等。 二、PAM 产品名称:[中文名称]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3号; 聚丙烯酰胺胶体Ⅰ型;聚丙烯酰胺胶体Ⅱ型[英文名称]Polyacrylamide缩写PAM. [分子式]C3H5NO

聚丙烯酰胺的使用方法

聚丙烯酰胺的使用方法 聚丙烯酰胺型絮凝剂是高分子有机物,它们的溶解方法与无机的小分子铁盐、铝盐混凝剂有很大区别。一般来说,要遵循如下原则: 1、颗粒状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不能直接投加到污水中。使用前必须先将它溶解于水,用其水溶液去处理污水。 2、溶解颗粒状聚合物的水应该是干净(如自来水),不能是污水。常温的水即可,一般不需要加温。水温低于5℃是溶解很慢。水温提高溶解速度加快,但40℃以上会使聚合物加快降解,影响使用效果。一般自来水都适合于配制聚合物溶液。强酸、强碱、高含盐的水不适于用来配制。 3、聚合物溶液浓度的选择,我公司建议为0.1%—0.3%,即1升水中加1g—3g聚合物粉剂。 浓度选择要考虑如下因素: 配制罐小而每天用药量大,建议配的稍浓一些(如0.3%)。 聚合物分子量很高时,建议配的稍稀一些(如0.1%)。 聚合物溶液投到污水中,如因设备原因分散状况不太好时,建议配的稍稀一些。 总之,聚合物浓度过大,会造成搅拌器马达负荷过大,也会造成进入污水后分散状况不好,影响使用效果。配得稀一些有助于提高使用效果。 4、配成的溶液不要用离心泵转移,以免高速旋转的叶片造成聚合物的剪切降解。配制的具体方法如下: 在溶器(如实验室的烧杯,工厂的配制罐)中加入一定量的清水,按清水量及浓度计算所需的粉状聚合物量,称出聚合物。 开启电动搅拌器,将清水搅拌出漩涡,搅拌器叶片末端的线速度不要超过8米/秒,以免造成聚合物降解,但也不能太慢,以免聚合物颗粒浮在水面上,或在水中沉淀、结团。 将聚合物缓缓均匀的撒如水的漩涡中,直到撒完。注意聚合物颗粒进入水中后不能互相粘连、结团。然后再搅拌一段时间,使聚合物颗粒充分溶解,最后成为均匀、透明、粘稠的溶液,无肉眼可见的团块。这段时间按下面方法确定: A:在夏季水温较高时,阴、阳离子型聚合物需搅拌40分钟左右,非离子型聚合物需搅拌90分钟左右; B:在冬季水温较低时,阴、阳离子型聚合物需搅拌60分钟左右,非离子型聚合物需搅拌120分钟左右; 还有配制浓度越高,聚合物溶解速度越快。溶解不均匀或不充分会影响使用效果。 颗粒状的聚丙烯酰胺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可以存放两年以上,但配成溶液后,其存放时间就很有限。一般说,溶液浓度为0.1%时,非、阴离子型聚合物溶液不超过一周;阳离子型聚合物溶液不超过一天。溶液稳定性与浓度有关,配得越浓(如3%—5%)的溶液存放时间越长。但3%—5%的溶液不能直接去处理污水,使用前还要稀释。阳离子型溶液在PH小于5时稳定,PH大于6时会因水解而迅速失效。它对铁离子和钙、镁离子比阴离子聚合物敏感。 铁离子是造成所有聚丙烯酰胺化学降解的催化剂,因此,在配制、转移、储存聚丙烯酰胺溶液时,要尽量避免铁离子进入。与溶液接触的设备最好用不绣钢、塑料、玻璃钢或表面涂漆的碳钢制造。

牛皮纸纸张基础知识问答

牛皮纸造纸基础知识问答 1. 现代牛皮纸的原料有哪些? 答:现代造牛皮纸的原料有植物纤维(木材、竹、草类等),矿物纤维(石棉、玻璃丝等),其他纤维(尼龙,金属丝等),还有用石油裂解得到的高分子材料。目前用于书写、印刷、包装的纸仍主要以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制成。 2. 造牛皮纸植物纤维原料的种类有哪些? 答:目前造纸工业用植物纤维原料主要可分为两类:木材纤维原料:

直接从树木中获得的植物纤维。非木材纤维原料:又分草类纤维原料、韧皮纤维材料和籽毛纤维材料。 3. 牛皮纸常用辅料的组成及作用是什么? 答:辅料是指为满足纸张的不同使用性能而添加到纸张中的各种助剂。辅料由填料、胶料、色料和其他化学助剂组成。填料能改进纸张的平滑度和不透明度;胶料能使纸张具有抗水性能; 色料能增加纸张的白度等;染料能给纸张上色;其他化学助剂可改变纸张的性质,以提供纸张某些特殊用途。

4. 胶料的作用是什么? 答:用植物纤维生产的纸张,因纤维本身和纤维间存在大量的毛细孔,而且构成纤维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含有大量亲水的羟基,所以能吸收水或其他液体。为使纸张不被水或其他液体浸润, 需在纸中加入具有抗液性胶体物质或成膜物质,即胶料,给予纸张抗液体渗透和扩散的性能。在造纸工业中施加胶料的工艺过程称为施胶。 5. 施胶有哪些方法? 答:根据施胶效果的不同,施胶方法分为内部施胶和表面施胶两种。内部施胶是将胶料加入纸浆中,再抄成具有憎液性的纸和纸板。常用胶料有松香胶料和合成胶料。表面施胶是在纸张表面涂上一层薄的胶料,从而使纸张具有憎液性能。常用胶料有淀粉、动物胶、及合成胶料等。表面施胶主要用于胶版纸、书写纸和有憎液性要求的包装纸和纸板。 6. 表面施胶对印刷纸性能的影响有哪些? 答:①增加纸张的抗水能力及表面强度,可减少胶印中纸张的掉毛现象;②改进印刷适性,若表面胶料太少,印刷中纸张将吸收油墨中过

增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之欧阳光明创编

增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 欧阳光明(2021.03.07) 摘要:增稠剂在食品加工中应用广泛,本文介绍了增稠剂特性、食品增稠剂的来源、添加到食品中的作用、在食品中的应用以今后的发展前景。 1增稠剂 增稠剂又称胶凝是一种流变助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经常接触的到,广泛用于食品、涂料、胶黏剂、化妆品、洗涤剂、印染、橡胶、医药等领域。其中用于食品时又称糊料或食品胶。增稠剂大多属于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一般都采用物理吸水膨胀化学反应两种原理起到增稠增粘的效果。增稠剂分子中含有许多亲水基团,例如羟基、羧基、氨基和羧酸根等,能与水分子发生水化作用。通常,食品增稠剂都是高分子亲水的胶体物质,大部分是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或加工而成。 追溯增稠剂的历史,最早的渊源就在食品。在很早以前,我国便有人在烹调菜肴时用淀粉来勾芡,使得菜肴的汤汁更为浓厚、黏稠,这其实就是最早的“增稠剂”。现代,仍然有些国家,把淀粉划归为食品添加剂中的增稠剂。GB 2760- 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明确规定了39种允许限量使用的增稠剂,允许添加增稠剂的食品种类大致有乳与乳制品、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冷冻饮品、水果制品、糖果类、淀粉制品、糕点类、肉与肉制品、水产品

制品、糖浆类、调味品、特殊膳食用食品、饮料类、酒类等16大类。可见增稠剂在食品工艺中地位斐然。 2食品增稠剂的来源 增稠剂在食品工程中添加量很微小,通常只占到制品总重的千分之几,但却能既有效又科学健康地改善食品体系的稳定性。食品增稠剂的化学成分大多是天然多糖或者其衍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现今可查到的用于食品工业的增稠剂来源大致可分为两类即天然增稠剂级、人工合成增稠剂。 2.1 天然增稠剂 由天然动植物提取而成的增稠剂。海藻类产生的胶及其盐类,如海藻酸、琼脂、卡拉胶等;树木渗出液形成的胶,如阿拉伯胶;植物种子制成的胶,如瓜尔胶、槐豆胶等;植物某些组织制成的胶,如淀粉、果胶、魔芋胶等;动物分泌或其组织制成的胶,如明胶、酪蛋白;微生物繁殖分泌的胶,如黄原胶、结冷胶等。 2.2 人工合成增稠剂 人工采用化学方法合成的食品增稠剂。以天然增稠剂进行改性制得的物质及纯人工合成增稠剂。如:海藻酸丙二醇酯、羟甲基纤维素钙、羟甲基纤维素钠、磷酸淀粉钠、乙醇酸淀粉钠。纯化学合成: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3增稠剂在食品中的作用 增稠剂在食品中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提高食品的粘度或着形成凝胶、保持体系相对稳定性的亲水性物质,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粘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呈悬浮状

新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研究

文章编号: 1001-227X(2002)03-0015-05 新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研究 谭正德, 龙有前, 王碧莲, 李协成 (湖南工程学院化工系,湖南湘潭 411101) 摘要:研制出一种锌系复合絮凝剂和改性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介绍了其制备方法、絮凝剂中各组分的作用及反应条件的确定。通过实例研究了絮凝剂的投加量及絮凝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絮凝剂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无毒、无污染、净水效果好等优点。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 絮凝剂; 锌系; 改性 中图分类号:TQ153.2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f new polyacrylamide flocculants TAN Zheng-de,LONG You-qian,W ANG Bi-lian,LI Xie-cheng (Chemical Dept.,Hunan Inst.of Engineerin g,Xiangtan411101,China) Abstract:New polyacrylamide flocculants were developed which include a zinc group composite flocculant and a modified polyacrylamide flocculan t.Preparation and componen ts of the flocculants mentioned above were de scribed,reacti on conditions for preparation were op timized as well.The effect of flocculating p H value and ad dition amount on flocculation results was ex empli f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occulants have strengths such as low cost,easy preparation,non-toxic,pollution free and good flocculation results. Keywords:polyacrylamide;flocculant;zinc group;modify 1 前言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不断增加,对水处理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絮凝剂的发展经历了从铝系絮凝剂及铁系絮凝剂到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和改性高分子絮凝剂[1]。铝絮凝剂(如:硫酸铝,三氯化铝及聚合铝)中的铝所带来的危害较重,在人体中蓄积导致老年性痴呆、脑病、骨病、肾病、非缺铁性贫血、肝功能障碍、眼眶骨膜出血,卵巢萎缩、关节和支气管炎等。对水生物的毒害也比较严重,当含铝量高于0 2~0 5mg/L时,可使鱼致死;土壤中的铝过多,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空气中的铝能使雨水的pH值降低,出现 酸雨,这些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所以铝系絮凝剂的应用受到限制,某些国家和地区已经禁止使用铝系絮凝剂处理饮用水。另外,铝系絮凝剂(尤其是聚合铝)制作工艺要求严格(反应温度、压力、时间要求严格控制)、成本高。铁系絮凝剂中含有Fe3+,Fe3+具有氧化性,对设备有腐蚀性,且处理过程难以控制,对某些水(尤其是有机物含量较多的水)易引起色度增加且无法絮凝等问题。而对于聚合铁,制作较复杂,周期长,且产品贮存性差,易水解沉淀分层而影响絮凝效果,另外,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聚丙烯酰 收稿日期:2002-01-28

GB 2760-2014中可使用的食品增稠剂

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NS号INS号功能 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 18.004 1520 稳定剂和凝固剂、抗结剂、消泡剂、乳化剂、水分保持剂、增稠剂 刺云实胶tara gum 20.041 417 增稠剂醋酸酯淀粉starch acetate 20.039 1420 增稠剂 淀粉磷酸酯钠sodium starch phosphate 20.013 —增稠剂 D-甘露糖醇D-mannitol 19.017 421 甜味剂、乳化剂、膨松剂、稳定剂、增稠剂 瓜尔胶guar gum 20.025 412 增稠剂 果胶pectins 20.006 440 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 海萝胶funoran (gloiopeltis furcata) 20.040 —增稠剂 海藻酸丙二醇酯propylene glycol alginate 20.010 405 增稠剂、乳化 剂、稳定剂 海藻酸钠(又名褐藻 酸钠) sodium alginate 20.004 401 增稠剂 槐豆胶(又名刺槐豆 胶) carob bean gum 20.023 410 增稠剂β-环状糊精beta-cyclodextrin 20.024 459 增稠剂 黄原胶(又名汉生胶)xanthan gum 20.009 415 稳定剂、增稠 剂 甲壳素(又名几丁质)chitin 20.018 — 增稠剂、稳定 剂

聚甘油脂肪酸酯 polyglycerol esters of fatty acids (polyglycerol fatty acid esters) 10.022 475 乳化剂、稳定 剂、增稠剂、抗结 剂 聚葡萄糖polydextrose 20.022 1200 增稠剂、膨松剂、水分保持剂、 稳定剂 决明胶cassia gum 20.045 427 增稠剂 卡拉胶carrageenan 20.007 407 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 可得然胶curdlan 20.042 424 稳定剂和凝固剂、增稠剂 可溶性大豆多糖 soluble soybean polysaccharide 20.044 — 增稠剂、乳化 剂、被膜剂、抗结 剂 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 phosphated distarch phosphate 20.017 1413 增稠剂 硫酸钙(又名石膏)calcium sulfate 18.001 516 稳定剂和凝固剂、增稠剂、酸度调节剂 氯化钙calcium chloride 18.002 509 稳定剂和凝固剂、增稠剂 罗望子多糖胶 tamarind polysaccharide gum 20.011 —增稠剂 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maltitol and maltitol syrup 19.005, 19.022 965(i),965(ii) 甜味剂、稳定 剂、水分保持剂、 乳化剂、膨松剂、 增稠剂 普鲁兰多糖pullulan 14.011 1204 被膜剂、增稠剂 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 hydroxypropyl distarch phosphate 20.016 1442 增稠剂

增稠剂在食品中的作用

增稠剂在食品中的作用 稠剂在食品中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提高食品的粘度或着形成凝胶、保持体系相对稳定性的亲水性物质,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粘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呈悬浮状态作用的物质。 1、稳定作用 稳定作用指增稠剂加入到食品中,可使食品组织趋于稳定、不易变动、不易改变品质如:①在冰淇淋中有抑制冰晶生长②糖果中有防止糖结晶3在饮料、调味品和乳化香精中具乳化稳定作用;4在啤酒、汽酒中有泡沫稳定作用。 2、增稠作用 增稠剂在食品中主要是赋予食品所要求的流变特性:改变食品的质构和外观,将液体、浆状食品形成特定形态;并使其稳定、均匀,提高食品质量,以使食品具有黏滑适口的感觉。 3、凝胶作用 食品增稠剂是果冻、奶冻、果酱、软糖和人造营养食品等的胶凝剂和赋犁剂。作为食用凝胶的增稠剂,它们各具特长,彼此难以取代,琼脂是目前较好的胶凝形成剂,其凝胶坚实、硬度较高,但弹性较小。明胶凝胶坚韧而富有弹性,能承受一定的压力。海藻酸钠胶凝条件低,其热不可逆性特别适用于人造营养食品。果胶在胶凝时能释放出一种较好的香味,

适用于果味食品。 4、保水作用 保水作用则指增稠剂有强亲水作用能吸收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于自身质量的水分,并有持水性,这个特性可改善面团的吸水量,使产品的质量增大。 5、成膜作用 在食品表面形成非常光润的薄膜,可以防止冰冻食品、固体粉末食品表面吸湿而导致的质量下降。作被膜用的有醇溶性蛋白、明胶、琼脂、海藻酸等当前,可食用包装膜是增稠剂发展的方向之一。 6、矫味作用 对不良气味有掩蔽作用。其中环糊精效果较好,可消除食品中的异味。例如, 在豆奶中加入2-5%可显著减少豆腥味。 7、其它作用 除上述作用外,增稠剂还可作为果汁、酒和某些调味品的澄清剂,烘烤食品品质改良剂;在食品加工中还可作起泡剂和脱膜剂等。

水处理剂聚丙烯酰胺的应用

水处理剂聚丙烯酰胺的应用 一、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简介 高浊度水处理剂“聚丙烯酰胺絮凝剂(PAM)”又称“三号”絮凝剂,是由丙烯酰胺单体聚合而成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无色无味、无臭、易溶于水,没有腐蚀性。 聚丙烯酰胺在常温下比较稳定,高温、冰冻时易降解,并降低絮凝效果,故其贮存与配制投加时,温度应控制在2℃~55℃时,絮凝效果为佳,否则会降低使用效果。聚丙烯酰胺分子结构式中,丙烯酰胺单体分子量为71.08,故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一般为1.5~6×106。 聚丙烯酰胺产品按其纯度来分,有粉剂和胶体两种,粉剂产品为白色或微黄色颗粒或粉末,固含量一般在90%以上,胶体产品为无色或微黄色透胶体,固含量为8%~9%。聚丙烯酰胺产品按其离子型来分,有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3种。阳离子型一般都含有微量毒性,不适宜在给排水工程中使用,所以我们接触到的水处理剂聚丙烯酰胺均属阴离子型或非离子型。 二、聚丙烯酰胺絮凝机理 聚丙烯酰胺具有极性酰胺基团,酰胺基团易于借氢键作用在泥沙颗粒表面吸附。另外,聚丙烯酰胺絮凝剂有很长的分子链,其长度有100 A°,但链的宽度只有1A°,很大数量级的长链在水中具有巨大的吸附表面积,其絮凝作用好,还可利用长链在絮凝颗粒之间架桥,形成大颗粒絮凝体,加速沉降。 水处理剂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机理有别于三氯化铁、硫酸铝、碱式氯化铝等混凝剂的电位凝聚概念,所以,聚丙烯酰胺不能称混凝剂,因其机量主要以吸附架桥为主,只能称絮凝剂。 聚丙烯酰胺在NaOH等碱类作用下,极易起水解反应,使部分聚丙烯酰胺生成聚丙烯酸钠,丙烯酸钠分子在水中不稳定,被离解成RCOO-Na+。因此,聚丙烯酰胺水解体是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钠的共聚物,由于RCOO-(羟基)的作用,使聚丙烯酰胺水解体成为阴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而非水解的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为非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部分水解后,使其性能从非离子型转变为阴离子型,在RCCO-(羟基)基团的离子静电斥力作用下,使聚丙烯酰胺主链上呈卷曲状的分子链展开拉长,增加其吸附面积,提高架桥能力,所以部分水解体的聚丙烯酰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