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摘要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情况的一种重要的分析计算,它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及系统接线情况确定整个电力系统各部分的运行状态:各母线的电压,各元件中流过的功率,系统的功率损耗。所以,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进行电力系统故障计算,继电保护整定,安全分析的必要工具。

本文介绍了基于MATLAB软件的牛顿-拉夫逊法和P-Q分解法潮流计算的程序,该程序用于计算中小型电力网络的潮流。在本文中,采用的是一个5节点的算例进行分析,并对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算例的结果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和迭代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MATLAB;牛顿-拉夫逊法;P-Q分解法;

目次

1 绪论 (1)

1.1背景及意义 (1)

1.2相关理论 (1)

1.3本文的主要工作 (2)

2 潮流计算的基本理论 (3)

2.1节点的分类 (3)

2.2基本功率方程式(极坐标下) (3)

2.3本章小结 (4)

3 潮流计算的两种算法 (5)

3.1牛顿—拉夫逊算法 (5)

3.2PQ分解算法 (10)

3.3本章小结 (15)

4 算例 (16)

4.1系统模型 (16)

4.2结果分析 (16)

4.3本章小结 (19)

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 (22)

1 绪论

1.1背景及意义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是研究电力系统运行和规划方案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手段。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根据给定的发电运行方式和系统接线方式来确定系统的稳态运行状态,其中潮流计算针对电力系统的各种正常的运行方式进行稳态分析。

潮流计算是根据给定的电网结构、参数和发电机、负荷等元件的运行条件,确定电力系统各部分稳态运行状态参数的计算。通常给定的运行条件有系统中各电源和负荷点的功率、枢纽点电压、平衡点的电压和相位角。待求的运行状态参量包括电网各母线节点的电压幅值和相角,以及各支路的功率分布、网络的功率损耗等。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问题在数学上是一组多元非线性方程式求解问题,其解法都离不开迭代。潮流计算方法的改进过程中,经历了高斯-赛德尔迭代法、阻抗法、分块阻抗法、牛顿-拉夫逊法、改进牛顿法、P-Q分解法等。现在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牛顿-拉夫逊法和P-Q分解法。对潮流计算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下面几点:

(1)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或收敛性;

(2)对计算机内存量的要求;

(3)计算速度;

(4)计算的方便性和灵活性。

1.2 相关理论

所谓潮流计算,就是已知电网的接线方式与参数及运行条件,计算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各母线电压、各支路电流与功率及网损。对于正在运行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判断电网母线电压、支路电流和功率是否越限,如果有越限,就应采取措施,调整运行方式。对于正在规划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为选择电网供电方案和电气设备提供依据。潮流计算还可以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定整计算、电力系统故障计算和稳定计算等提供原始数据。

在运行方式管理中,潮流是确定电网运行方式的基本出发点;在规划领域,需要进行潮流分析验证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在实时运行环境,调度员潮流提供了

多个在预想操作情况下电网的潮流分布以校验运行可靠性。在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多个领域都涉及到电网潮流计算。潮流是确定电力网络运行状态的基本因素,潮流问题是研究电力系统稳态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本文介绍了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中的牛顿-拉夫逊法和PQ快速分解法的相关知识及其基本原理,并用MATLAB编写程序,最后通过一个5节点的算例来验证该程序的正确性,并对两种算法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了两种算法。

2 潮流计算的基本理论

2.1 节点的分类

用一般的电路理论求解网络方程,目的是给出电压源(或电流源)研究网络内的电流(或电压)分布,作为基础的方程式,一般用线性代数方程式表示。然而在电力系统中,给出发电机或负荷连接母线上电压或电流(都是向量)的情况是很少的,一般是给出发电机母线上发电机的有功功率和母线电压的幅值,给出负荷母线上负荷消耗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主要目的是由这些已知量去求电力系统内的各种电气量。所以,根据电力系统中各节点性质的不同,很自然的把节点分成三种类型。

(1)PQ节点

对这一类节点,事先给定的是节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P、Q),待求的未知量是节点电压向量(V, ),所以叫“PQ节点”。通常变电所母线都是PQ 节点,当某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P、Q给定时,也作为PQ节点。在潮流计算中,系统大部分节点属于PQ节点。

(2)PV节点

这类节点给出的参数是该节点的有功功率P及电压幅值V,待求量为该节点的无功功率Q及电压向量的相角θ。这类节点在运行中往往要有一定可调节的无功电源,用于维持给定的电压值。通常选择有一定无功功率储备的发电机母线或者变电所有无功补偿设备的母线作PV节点处理。

(3)平衡节点

在潮流计算中,这类节点一般只设一个。对该节点,给定其电压值,并在计算中取该节点电压向量的方向作为参考轴,相当于给定该点电压向量的角度为零。也就是说,对平衡节点给定的运行参数是V和θ,因此又称为Vθ节点,而待求量是该节点的P,Q,整个系统的功率平衡由这一节点承担。

关于平衡节点的选择,一般选择系统中担任调频调压的某一发电厂(或发电机),有时也可能按其他原则选择,例如,为提高计算的收敛性,可以选择出线数多或者靠近电网中心的发电厂母线作平衡节点。

以上三类节点4个运行参数P、Q、V、θ中,已知量都是两个,待求量也是两个,只是类型不同而已。

2.2 基本功率方程式(极坐标下)

在潮流计算中任何复杂的电力系统都可以归结为以下元件(参数)组成:发

电机(注入电流或功率);负荷(注入负的电流或功率);输电线支路(电阻、电抗);变压器支路(电阻、电抗、变比);母线上对地支路(阻抗和导纳);线路上的对地支路(一般为线路充电电容导纳)。必须指出,如果仅研究稳态情况下的潮流而不涉及暂态过程的计算,则不需要发电机和负荷的阻抗参数,只需要给出发电机和负荷的注入功率和电流,并且规定发电机和负荷的注入功率和电流取正,而负荷取负。

在潮流计算中,节点功率可表示为:

^

^

j i j ij i i i V Y V jQ P ∑∈?

=+ (i=1,2,...n) (2.1)

若把电压表示为极坐标的形式,即

i j i i e V V θ=?

(2.2)

将导纳矩阵中元素表示为

ij ij ij jB G Y += (2.3)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

∑∈+-=+i

j ij ij ij ij j i i i j jB G V V jQ P )sin )(cos (θθ (i=1,2,...n) (2.4)

按实部和虚部展开,得到

(cos sin )

(sin cos )i i j ij ij ij ij j i

i

i j ij ij ij ij j i P V V G B Q V V G B θθθθ∈∈?=+??

=-??

∑∑ (2.5) 上式就是功率的极坐标方程式。该方程组在牛顿法和P-Q 分解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3 本章小结

在本章里主要介绍了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的基本的理论。首先对电力系

统中三种节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次,介绍了在极坐标的情况下的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的功率方程,为下文的潮流计算分析打下基础。

3 潮流计算的两种算法 3.1 牛顿—拉夫逊算法

牛顿-拉夫逊算法产生于50 年代末期,是一种实用且有竞争力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求解非线性方程式的典型方法。在稀疏矩阵技巧和高斯消去法被应用以后,其真正的价值才体现出来。该方法有较好的收敛性,迭代次数少,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也得到应用。目前,牛顿法潮流计算是最为广泛、效果最好的一种潮流计算方法。 3.1.1 基本原理

该方法把非线性方程式的求解过程变成反复对相应的线性方程式的求解过程,通常称为逐次线性化过程,经过一步步的迭代,得到最终的结果。

设有非线性方程式:0)(=x f (3.1) 设(0)x 为该方程式的初值。

(0)(0)x x x =-? (3.2)

(0)x ?为初值(0)x 的修正量。

将式(3.2)代入式(3.1),可以得到

(0)(0)()0f x x -?= (3.3)

按泰勒级数展开。因为(0)x ?很小,(0)x ?二次以及二次以上的各项均可以略去,可以得到简化的方程式:

(0)'(0)(0)()()0f x f x x -?= (3.4)

上式是对于变量修正量(0)x ?的线性方程式,即修正方程式,解得:

(0)(0)

'(0)()

()

f x x

f x ?= (3.5) 上式求得的)0(x ?不是方程真正的解,我们需要进行反复的迭代,一步步的趋近方程式的解,得到最逼近的值。这样反复下去,就构成了不断求解非线性方程式的逐次线性化过程。第t 次迭代时的参数方程为

0)(')()()()(=?-t t t x x f x f (3.6)

当0)()(→t x f 时,就满足了原方程式(3.1),因而)(t x 就成为该方程的解。式中)(')(t x f 是函数0)(=x f 在)(t x 点的一次导数,也就是曲线在)(t x 点的斜率,如图3.1所示,

()'()()t t tg f x α= (3.7)

修正量)(t x ?则是由)(t x 点的切线与横轴的交点来确定,由图3.1可以直观的看出牛顿法的求解过程。

y

x

x

(1)t x +?(1)

t x +()

t x

?()

t α(1)()t f x +()

y f x =()()

t f x o

图3.1 牛顿法的几何解释

现在把牛顿法推广到多变量非线性方程组的情况。设有变量12,,,n x x x 的非线性联立方程组:

11221212(,,,)0(,,,)0(,,,)0n n n n f x x x f x x x f x x x =?

?=?

??

?=?

(3.8)

给定各变量初值)

0()0(2)0(1,,,n

x x x ,假设)

0()0(2)0(1,,,n

x x x ??? 为其修正量,

并使其满足

??

?

?

???

=?-?-?-=?-?-?-=?-?-?-0),,,(0),,,(0),,,()

0()0()0(2)

0(2

)0(1)0(1)

0()0()0(2)0(2

)0(1)0(12)

0()

0()

0(2)0(2)0(1)0(11n n n n n n n

x x x x x x f x x x x x x f x x x x x x f

(3.9)

对以上n 个方程式分别按泰勒级数展开,当忽略)

0()

0(2)

0(1,,,n

x x x ??? 所组成

的二次项和高次项时,可以得到

??

??

?

?

?

??

??

??=???????????+???+???-=???

????????+???+???-=???

????????+???+???-0),,,(0),,,(0),,,()

0(0)0(202)0(101)0()0(2)0(1)

0(02)0(2022)0(1012)0()0(2)0(12)0(01)0(2021)0(1011)0()0(2

)

0(1

1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x x f x x f x x f x x x f x x f x x f x x f x x x f x x f x x f x x f x x x f (3.10) 式中:

i

i x f ??为函数),,,(21n i x x x f 对自变量j x 的偏导数在点

()

0()

0(2)

0(1,,,n

x x x ??? )处的值。

把上式写成矩阵形式:

?????

???

???????????

??????

???

?

???

???????????????????????????=??????????????)0()0(2

)

0(100201

02022012

01021011)

0()0(2)0(1)

0()0(2)0(12)

0()0(2)0(11),,,(),,,(),,,(n n n n n n n n n n n x x x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x x f x x x f x x x f

(3.11) 一般第t 次迭代式的修正方程为

?????

??

?

???????????

?????????

?

???

???????????????????????????=??????????????)()(2

)

(121

22212

12111

)

()(2)(1)

()(2)(12)

()(2)(11),,,(),,,(),,,(t n t t t n n t n t n t n t t t n t t t n t t n t n t t t n t t x x x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x x f x x x f x x x f

(3.12) 上式可以简写为

)()()()(t t t X J X F ?= (3.13)

同样,也可以写出:

)()()1(t t t X X X ?-=+ (3.14)

上式中,)(t J 为第t 次迭代时的雅克比矩阵,

)(t x ?为第t 次迭代时的修正量向量。这样交替反复求解就可以使)(t X 趋近方程组的真正解。

为了判断收敛情况,可采用一下两个不等式中的一个:

{}

1)

()(2)(1,,(max ε

{}

2m ax ε

式中,21,εε为预先给定的很小正数。

3.1.2 算法求解分析

将式(2.5)的功率方程式代入到上面的分析之中,将这两个方程改写成残差的形式,即:

()(cos sin )1,2(cos sin )i is i j ij ij ij ij j i

i

is i j ij ij ij ij j i P P V V G B i n Q Q V V G B θθθθ∈∈??=-+?=??=--??

∑∑ (3.17)

其中:ij θ为节点i 和j 之间的电压相角差;ij G 和ij B 分别为支路电导和电纳;

i V 和j V 分别为节点i 和j 的电压向量。对式(3.16)进行泰勒级数展开,取一次

项近似,即可得到牛顿法潮流计算的修正方程式,即:

P ///////P P U H

N J Q Q Q U V V M L V V V V θ

θθθθ??????????????????????

==-=?????????????????????????

????

?????

(3.18) 式中,电压幅值的修正量采用112211/,/,/n r n r V V V V V V ----??? 的形式没有特殊意义,只是为了使雅克比矩阵中各元素具有比较相似的表达式。其中:

i

P ?和

i

Q ?为潮流方程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残差向量;U ? 和θ? 为母线电压修正

量;系数J 为雅可比矩阵

对方程式(2.9)进行变换即可得到变量U ?和θ?的求解公式,即:

1/P J U U Q θ-???????=?????????

(3.19)

雅可比矩阵各元素可表达为:

()()()2sin cos i j ij ij ij ij i ij i ii i VV G B i j P H V B Q i j θθθ?--≠???==???+=??

(3.20)()()()2cos sin i j ij ij ij ij i ij i ii i VV G B i j P N V V G P i j θθ?-+≠???==???--=?? (3.21)()()()2cos sin i j ij ij ij ij i ij j j ii i VV G B i j Q M V V G P i j θθθ?+≠???==???-=??

(3.22) ()()()2sin cos i j ij ij ij ij i ij j i ii i VV G B i j P L V V B Q i j θθθ?--≠???==???-=??

(3.23) 牛顿法潮流计算的具体步骤大致分为: ① 输入原始数据计算节点导纳矩阵; ② 给出各节点电压初值()0V ;

③ 将电压初值代入,求出P ? Q ?。判断是否满足收敛条件,如果满足,则停止计算。否则,继续进行下面的步骤;

④ 将电压初值代入求出雅可比矩阵J ;

⑤ 解潮流残差方程,求出节点电压的修正量V ?; ⑥ 修正节点电压向量(

)

()()1t t

t

V V V +=+?;

⑦ 判断是否满足收敛条件,如果满足,则停止计算,否则,再以V ? 为初值,返回第③步进行下一次迭代。

⑧ 计算支路功率分布,PV 节点无功功率和平衡节点注入功率。 ⑨ 输出结果,并结束。 流程图如下所示:

开始

输入原始数据

形成节点导纳矩阵

设定精度误差Pr 及迭代次数K =0

计算()()

,k k P Q ??收敛否

求雅克比矩阵元素

解方程式求()()

,k k V θ??求修正节点电压

K =K +1

结束

求PV 节点无功功率和平衡节点功率

求支路功率分布和损耗

图3.2 牛顿法流程图

使用牛顿-拉夫逊法有以下优点:

(1) 收敛速度快,具有平方收敛特性,迭代次数与系统规模基本无关,若初值选择得较好,一般迭代几次就能收敛;

(2) 对于有些病态条件的问题,也能利用该方法求解; (3)应用了稀疏矩阵技巧,所需计算机内存适中。

牛顿-拉夫逊法虽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但也存在以下缺点。

(1)编程比较复杂,且收敛速度的快慢和迭代次数与初始值的好坏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初始值选择不合适有可能永远不收敛;

(2)因非对称的雅可比矩阵不是固定的,每次迭代都需要重新计算,大量的求导运算,计算量很大,降低了计算速度。

3.2 PQ 分解算法

针对牛顿-拉夫逊法计算速度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电力系统实现在线控制的要

求,在改进牛顿-拉夫逊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快速解耦算法。快速解耦算法派生于牛顿-拉夫逊法的极坐标形式,又称为PQ 分解法。其基本思想是:把节点功率表示为电压向量的极坐标方程式,抓住主要矛盾,把有功功率误差作为修正电压向量角度的依据,把无功功率误差作为修正电压幅值的依据,把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迭代分开进行。它密切地结合了电力系统的固有特点,无论是内存占用量还是计算速度方面都比牛顿-拉夫逊法有了较大的改进。

当节点功率方程式采取极坐标表达式时,修正方程式为:

??

?

??????????

?=????????V V L J N H

Q P /θ (3.24) 这相当于把2(n-1)阶的线性方程组变成了两个n-1阶的线性方程组,将P 和Q 分开来进行迭代计算,因而大大地减少了计算工作量。但是H ,L 在迭代过程中仍然在不断的变化,而且又都是不对称的矩阵。对牛顿法的进一步简化,即把式(3.23)中的系数矩阵简化为在迭代过程中不变的对称矩阵。

在一般情况下,线路两端电压的相角ij θ是不大的,因此,我们可认为

cos 1

sin ij ij

ij ij G B θθ≈???

<

2

i LDj ii i

Q B B U =

<< 或 2

i i ii Q U B << (3.26) 考虑到以上关系,式(3.23)的系数矩阵中的各元素可表示为

ij i j ij H VV B = (,1,2,...,i j n =- (3.27) ij i j ij L VV B = (,1,2,...,i j m

= (3.28) 由于高压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潮流主要与各节点电压向量的角度有关,无功功率潮流则主要受各节点电压幅值的影响。因此,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分解开来迭代,可简化为:

?

??

?=??=?V V L Q H P /θ (3.29)

将上式中的系数矩阵简化为在迭代过程中不变的对称矩阵。

进一步可以把其表示为以下矩阵的乘积:

1111

112211,112211222222,1111,1111,2211,11.........n n n n n n n n n n n n U B U U B U U B U U B U U B U U B U H U B U U B U U B U ------------??????=?????? 1112

1,

1112122

2,12

21,1

1,2

1,111...

......n n n n n n n n B B B

U U B B B U U B B B U U --------???????????????

???=???????????

??

??

?

??

11'D D U B U = (3.30)

11111122112211222222122.........m m m m m m m m m m mm m U B U U B U U B U U B U U B U U B U L U B U U B U U B U ??

????=??????

1111211

22122221

2

1...

......m m m m m mm n U B B B U U B B B U U B B B U -??????????????????=???????????

??

????

?

22''D D U B U = (3.31)

将式 (3.29)和(3.30)代入式 (3.23)中,得到

[][][][][][][][][]

112'''D D D P V B V Q V B V θ??=-???

?=-??? (3.32) 用[]1

1D V -和[]1

2D V -分别左乘以上两式,便得

[][][][][][][][][]

11112'''D D D V P B V V Q B V θ--??=-????=-??? (3.33) 由此可以将修正方程式变为:

11121,1111121222,122221,1

1,2

1,11111///n n n n n n n n n n B B B P V V B

B B P V V B B B P V V θθθ----------??????

??

?????????

?????=????????????

????????

(3.34)

11111211222122221

2

///m m m m m m mm m Q V B B B V Q V B B B V Q V B B B V ????????

??????????????=??????

??????

????????

(3.35)

在这两个修正方程式中系数矩阵元素就是系统导纳矩阵的虚部,因而系数矩阵是对称矩阵,且在迭代过程中保持不变,这就大大减少了计算工作量。

用极坐标表示的节点功率增量为:

11(cos sin )

(sin cos )

n

i is i j ij ij ij ij j n

i is i j ij ij ij ij

j P P V V G B Q Q V V G B θθθθ--?

?=-+??

???=--??

∑∑ (3.36) 式(3.33)、(3.34)、(3.35)构成了PQ 分解法迭代过程的基本方程式。

P-Q 分解法迭代步骤为: (1)给定各节点电压向量的电压初值)0(i θ、)0(i V 。 (2)计算各节点有功功率误差i P ?,并求出i i V P /?。

(3)解修正方程式,并进而计算各节点电压向量角度的修正量i θ?。 (4)修正各节点电压向量角度i θ

(5)计算各节点无功功率误差i Q ?,并求出i i V Q /? (6)解修正方程式,求出各节点电压幅值的修正量i V ?。 (7)修正各节点电压幅值i V 。

(8)返回②进行迭代,知道各节点功率误差i P ?及i Q ?都满足收敛条件。 流程图如下所示:

输入节点和支路数据建立节点导纳矩阵Y

形成矩阵'B 和''B ,设PQ 节点电压初值,各节点电压相角初值

置迭代次数0=k

1,1p Q k k ==

()

max ?k i

P P ε?≤计算相角修正量)

(k i

θ?,求得)()()

1(k i k i k i

θθθ+?=+

用公式计算不平衡功率()

,k i

P ?计算()()/k k i i P V ??

计算电压修正量)

(k i

V ?,求得)()()

1(k i k i k i

V V V +?=+

计算平衡节点功率

1

+=k k 置0P k =

0?

Q k =输出数据

置1Q k =

用公式计算不平衡功率()

k i

Q ?计算()

()/k k i

i Q U ?

置0Q k =

()max ?

k i Q Q ε?≤置1P k =

0?

Q k =

图3.3 PQ分解法流程图

PQ分解法修正方程式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用一个(n-1)阶和一个m阶的系数矩阵'B和''B替代原有的(n+m-2)阶系数矩阵J,提高了计算速度,降低了对存储容量的要求,使得求逆等运算量大幅度的减少。

3.3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时两种常用方法。首先,着重介绍了牛顿-拉夫逊法,推到了在极坐标情况下的迭代的方法和公式。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收敛性,但要求有合适的初值。其次,介绍了P-Q分解法并推导了相关公式。P-Q 分解法是极坐标形式的牛顿-拉夫逊法的简化算法,由于简化只涉及修正方程的系数矩阵,并未改变节点功率平衡方程和收敛判据,不会降低计算结果的精度,但极大提高了计算速度。

4 算例 4.1系统模型

电力系统模型如图4.1所示,系统的参数见图。此系统中共有1个平衡节点、1个PV 节点及3个PQ 节点。

1:1.05

j0.015

0.08+j0.30

j0.25

j0.25

1.05:1

j0.03

V=1.05Θ=0

3.7+j1.3

1.6+j0.8

0.1+j0.35

0.04+j0.25

j0.25

j0.25

2+j1

P=5V=1.05

1

3

2

4

5

图4.1 电力系统模型

4.2 结果分析

按照上图中所示的系统数据,得到如下面所示。

(1) 系统的输入要求以及对于给定的5节点系统的原始数据的输入,如下

所示:

图4.2 输入说明以及原始数据输入

(2)通过程序计算得到的节点导纳矩阵如下:

图4.3 节点导纳矩阵(3)通过算法得到牛拉法的计算结果为:

最新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考试试题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对调频电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什么电厂最适宜担负系统调频电厂? 3、什么叫功率分点?标出下图所示电力系统的功率分点。 4、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变压器的实际变比如图所示,并联运行的两台变压器中有无循环 功率存在?为什么?如果循环功率存在的话,请指出循环功率的方向。 5、在无功电源不足引起电压水平普遍偏低的电力系统中,能否通过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 为什么? 四.计算题:(共50分) 1、某35KV电力系统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已知35KV线路长度为100公里,线路每相的对地电容为,单相接地时流过接地点的电流为3.6安培,求消弧线圈的 电感值。(10分) 2、110kv降压变压器铭牌数据为: ①计算变压器的参数(归算到110KV侧); ②画出变压器的形等值电路。(10分) 3、某地方电力网的等值电路如下图,有关参数均已标于图中,求网络的初步功率分布标出 其功率分点,并计算其经济功率分布。(10分) 4、联合电力系统的接线图及参数如下,联络线的功率传输限制为300MW,频率偏移超出才进行二次调频,当子系统A出现功率缺额200MW时,如系统A不参加一次调频,联络线 的功率是否越限?(10分)

5、某降压变电所装有一台容量为10MVA,电压为的变压器。已知:最大负荷时变压器高压侧电压为114KV,归算到高压侧的变压器电压损耗为5KV;最小负荷时变压器高压侧电压为115KV,归算到高压侧的变压器电压损耗为3KV。现要求在低压母线上实行顺调压(最大负荷时要求电压不低于线路额定电压的倍;最小负荷时要求电压不高于线路额定电压的 倍),试选择变压器的分接头。(10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答: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有:满足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2分);具有良好的电能质量(2分);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要好(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2、答:对调频厂的基本要求是①具有足够的调节容量;(1分)②调节速度要快;(1分) ③调节过程的经济性要好(1分)。具有调节库容的大型水电厂最适宜作为调频电厂(2分)。 3、答:电力系统中如果某一负荷点的负荷功率由两侧电源供给,则该负荷点就是功率分点,功率分点又分为有功功率分点和无功功率分点(3分),分别用“▼”和“▽”标注。图示电力系统中负荷点2为有功功率分点(1分),负荷点3为无功功率分点(1分)。 4、答:有循环功率存在(3分)。因为上述网络实际上是一个多电压等级环网,两台变压 器的变比不匹配(如取绕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则,所以存在循环功率(1分);循环功率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1分)。 5、答:不能(3分),因为改变变压器的变比并不能改善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状态(2分)。 四.计算题:(共50分) 1、解: 单相接地短路时的原理电路图和相量图如下:

matlab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华中科技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 11 月 10 日

2015年11月12日

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摘要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包括潮流计算和静态安全分析。本文主要运用的事潮流计算,潮流计算是电力网络设计与运行中最基本的运算,对电力网络的各种设计方案及各种运行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可以得到各种电网各节点的电压,并求得网络的潮流及网络中的各元件的电力损耗,进而求得电能损耗。本位就是运用潮流计算具体分析,并有MATLAB仿真。 关键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MATLAB仿真

Abstract Electric power system steady flow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tatic safety analysis. This paper, by means of the calculation, flow calculation is the trend of the power network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the most basic operations of electric power network, various design scheme and the operation ways to tide computation, can get all kinds of each node of the power grid voltage and seek the trend of the network and the network of the components of the power loss, and getting electric power. The standard is to use the power flow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the specific have MATLAB simulation. Key words: Power system; Flow calculation; MATLAB simulation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复习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复习 陈珩编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概念: 1、电力系统就是由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和负荷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电能的整体。 2 、电力网由变压器和线路组成。亦可说:由输电网和配电网组成 3 、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有:可靠持续地供电、优良的电能质量和运行的经济性、(环境保护)。或称:可靠性、优质性和经济性环保性。 4 、电能质量指标包含:电压(允许偏移± 5)、频率(允许偏移± 0.2 )和波形(允许畸变率约为5%)。 5 、电力系统中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是依据用户对供电可靠性 要求来划分的。 6 、系统运行经济性的两个考核指标是煤耗率和网损率。 7 、电力网络的接线方式可以分成无备用接线和有备用接线。 8、电力系统无备用接线方式包括单回路放射式、干线式、链式。 9 、有备用电源接线的五种接线方式为:1)两端供电;2)环形; 3)双回路放射式;4)双回路干线式;5)双回路链式。 10、线路的额定电压表示的是线电压。 11、平均额定电压约为电网额定电压的1.05 倍。 12、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分为: 1)大电流接地方式:中性点直接接地,发生单相接地立即切除故障, 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不变,一般用于110 及以上电网。 (2)小接地电流方式:中性点不接地(及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单相接地时仍可运行2 小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值由相电压升至线电压,中性点对地电压由零升至相电压。接地电流等于正常运行时一相对地电容电流的

三倍。 当网络接地容性电流超过如下数值时,中性点应装设消弧线圈进行补偿。 3 ?6——30A; 10——20A; 35 ?60——10A 补偿方式:过补偿 1 3、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有:3、6、10、35、110、220、500(),目前电力系统的最高电压等级是:交流1000,直流± 800 习题: 1 、对于一级负荷比例较大的电力用户,应采用的电力系统接线方式为 (B )。 A 单电源双回路放射式 B 双电源供电方式 C 单回路放射式接线 D 单回路放射式或单电源双回路放射式 2、简单的闭式网络可分为两端供电式网络和( A ) A. 环式两大类 B. 干线式两大类 C.放射式两大类 D. 链式两大类 3、标出下图中变压器T14的额定变比和G的额定电压。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 题目: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职称: 副教授 指导教师:李翠萍职称: 副教授 2014年 01月10日

1 潮流计算的目的与意义 潮流计算的目的:已知电网的接线方式与参数及运行条件,计算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各母线电压、个支路电流与功率及网损。对于正在运行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判断电网母线电压、支路电流和功率是否越限,如果有越限,就应采取措施,调整运行方式。对于正在规划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为选择电网供电方案和电气设备提供依据。潮流计算还可以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定整计算、电力系统故障计算和稳定计算等提供原始数据。 潮流计算的意义: (1)在电网规划阶段,通过潮流计算,合理规划电源容量及接入点,合理规划网架,选择无功补偿方案,满足规划水平的大、小方式下潮流交换控制、调峰、调相、调压的要求。 (2)在编制年运行方式时,在预计负荷增长及新设备投运基础上,选择典型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发现电网中薄弱环节,供调度员日常调度控制参考,并对规划、基建部门提出改进网架结构,加快基建进度的建议。 (3)正常检修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潮流计算,用于日运行方式的编制,指导发电厂开机方式,有功、无功调整方案及负荷调整方案,满足线路、变压器热稳定要求及电压质量要求。 (4)预想事故、设备退出运行对静态安全的影响分析及作出预想的运行方式调整方案。 2 潮流计算数学模型 1.变压器的数学模型: 变压器忽略对地支路等值电路:

2.输电线的数学模型: π型等值电路: 3 数值方法与计算流程 利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求解,用MATLAB 软件编程,可以求解系统潮流分 布根据题目的不同要求对参数进行调整,通过调节变压器变比和发电厂的电压,求解出合理的潮流分布,最后用matpower 进行潮流分析,将两者进行比较。 牛顿—拉夫逊法 1、牛顿—拉夫逊法概要 首先对一般的牛顿—拉夫逊法作一简单的说明。已知一个变量X 函数为: 0)(=X f 到此方程时,由适当的近似值) 0(X 出发,根据: ,......)2,1() ()() ()() () 1(='-=+n X f X f X X n n n n 反复进行计算,当) (n X 满足适当的收敛条件就是上面方程的根。这样的方 法就是所谓的牛顿—拉夫逊法。 这一方法还可以做下面的解释,设第n 次迭代得到的解语真值之差,即) (n X 的误差为ε时,则: 0)()(=+εn X f 把)() (ε+n X f 在) (n X 附近对ε用泰勒级数展开 0......)(! 2)()()()(2 )() () (=+''+ '+=+n n n n X f X f X f X f εεε 上式省略去2ε以后部分 0)()()()(≈'+n n X f X f ε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知识点汇总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电力系统组成(*) 电力系统由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配电系统及负荷组成的有机的整体。 电力网络就是由电力线路、变压器等变换、输送、分配电能设备所组成的部分。 在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线路与受电器等直接参与生产、输送、分配与使用电能的电力设备常称为主设备或称一次设备,由她们组成的系统又称为一次系统。 在电力系统中还包含各种测量、保护与控制装置,习惯上将它们称为二次设备与二次系统。 二、电力系统基本参量 总装机容量系统中实际安装的发电机组额定有功功率的总与,其单位用千瓦(KW)、兆瓦(MW)或吉瓦(GW)。 年发电量指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组全年实际发出电能的总与,其单位用兆瓦时,吉瓦时或太瓦时。 最大负荷电力系统总有功夫与在一年内的最大值,以千瓦,兆瓦或吉瓦计。年发电量与最大负荷的比成为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 额定频率按国家标准规定,我国所有交流电系统的额定功率为50HZ。 最高电压等级就是指该系统中最高的电压等级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 三、电力系统的结线方式 对电力系统接线方式的基本要求:1、保证供电可靠性与供电质量;2、接线要求简单、明了,运行灵活,操作方便;3、保证维护及检修时的安全、方便;4、在满足以上要求的条件下,力求投资与运行费用低;5、满足扩建的要求。 无备用结线包括单回路放射式、干线式与链式网络。优点:简单、经济、运行方便。缺点:供电可靠性差。适用范围:供电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有备用结线包括双回路放射式、干线式与链式网络。优点:供电可靠性与电压质量高。缺点:不经济。适用范围:电压等级较高或重要的负荷。 四、电压等级及适用范围(*)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重要例题

1、 三绕组变压器的参数和等值电路 计算三绕组变压器参数的方法与计算双绕组变压器时没有本质区别,但由于三绕组变压器各绕组的容量比有不同组合,各绕组在铁芯上的排列也有不同方式,计算时需注意。三个绕组的容量比相同(100/100/100)时,三绕组变压器的参数计算和等值电路如下所示;三个绕组的容量比不同(100/100/50、100/50/100)时,制造厂提供的短路损耗需要归算,计算方法参看例2-3。 (1) 电阻 先根据绕组间的短路损耗P k ( 1-2 )、P k ( 1-3 )、P k ( 2-3 )求解各绕组的短路损耗 ()()()[ ]()()() [ ]()()() [ ] ???? ?? ???-+=-+=-+= ---------2132313313221232312112 1 212 1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2-11) 然后计算各绕组电阻 2 112 2 222 2 332 100010001000k N T N k N T N k N T N P U R S P U R S P U R S ?=? ??=? ??=?? ()()()[] ()()()[] ()()()[] ?? ? ?? ???? -+=-+=-+=---------%%%21%%%%21%%%%21%213231331322123231211k k k k k k k k k k k k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2) 电抗 先由各绕组之间的短路电压百分数U k (1-2)%、U k (1-3)%、U k (2-3)% 求解各绕组的短路电压百分数然后求各绕组的电抗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作业答案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1.思考题、习题 1-1.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定义是什么 答:由变压器、电力线路等变换、输送、分配电能设备所组成的网络称为电力网。 把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电能的各种电气设备连接在一起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发电厂的动力部分和电力系统合在一起称为动力系统。 1-2.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保证可靠地的持续供电(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3)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4)环保性。 1-3.何为电力系统的中性点其运行方式如何它们有什么特点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情况如何答:星型连接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就是电力系统的中性点。中性点的运行方式有直接接地和不接地以及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直接接地供电可靠性低。系统中一相接地,接地相电流很大,必须迅速切除接地相甚至三相。不接地供电可靠性高,对绝缘水平的要求也高。系统中一相接地时,接地相电流不大,但非接地相对地电压升高为线电压。 我国110kV及以上的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60kV及以下系统中性点不接地。 1-4.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各相对地电压有什么变化单相接地电流的性质如何怎样计算 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相电压为0 倍,即升高为线电压。单项接地电流为容性。接地相的对地电容电流应为其它两非接地相电容电流之和, 倍非接地相对地电容电流,也就等于正常运行时一相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可画向量图来解释) 1-5.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补偿方式有哪些电力系统一般采用哪种补偿方式为什么 消弧线圈就是电抗线圈。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一相接地时,接地点的接地相电流属容性电流,通过装消弧线圈,接地点的接地相电流中增加了一个感性分量,它和容性电流分量相抵消,减小接地点的电流。使电弧易于熄灭,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补偿方式有欠补偿和过补偿,欠补偿就是感性电流小于容性电流的补偿方式,过补偿就是感性电流大于容性电流的补偿方式。电力系统一般采用过补偿方式。因为随着网络的延伸,电流也日益增大,以致完全有可能使接地点电弧不能自行熄灭并引起弧光接地过电压,所以一般采用过补偿。 1-6.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有哪些额定电压等级选择确定原则有哪些 答: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有3kV、6kV、10kV、35kV、60kV、110kV、154kV、220kV、330kV、500kV、750kV、1000kV。 额定电压等级选择确定原则有: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系统额定电压。发电机的额定电压比系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详解

首先声明一下,这些是从网站上转载的,不是本人上编写的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简单潮流计算的小程序,相关的原始数据数据数据输入格式如下: %B1是支路参数矩阵,第一列和第二列是节点编号。节点编号由小到大编写%对于含有变压器的支路,第一列为低压侧节点编号,第二列为高压侧节点%编号,将变压器的串联阻抗置于低压侧处理。 %第三列为支路的串列阻抗参数。 %第四列为支路的对地导纳参数。 %第五烈为含变压器支路的变压器的变比 %第六列为变压器是否是否含有变压器的参数,其中“1”为含有变压器,%“0”为不含有变压器。 %B2为节点参数矩阵,其中第一列为节点注入发电功率参数;第二列为节点%负荷功率参数;第三列为节点电压参数;第六列为节点类型参数,其中 %“1”为平衡节点,“2”为PQ节点,“3”为PV节点参数。 %X为节点号和对地参数矩阵。其中第一列为节点编号,第二列为节点对地%参数。 n=input('请输入节点数:n='); n1=input('请输入支路数:n1='); isb=input('请输入平衡节点号:isb='); pr=input('请输入误差精度:pr='); B1=input('请输入支路参数:B1='); B2=input('请输入节点参数:B2='); X=input('节点号和对地参数:X='); Y=zeros(n); Times=1; %置迭代次数为初始值 %创建节点导纳矩阵 for i=1:n1 if B1(i,6)==0 %不含变压器的支路 p=B1(i,1); q=B1(i,2); Y(p,q)=Y(p,q)-1/B1(i,3); Y(q,p)=Y(p,q); Y(p,p)=Y(p,p)+1/B1(i,3)+0.5*B1(i,4); Y(q,q)=Y(q,q)+1/B1(i,3)+0.5*B1(i,4); else %含有变压器的支路 p=B1(i,1); q=B1(i,2); Y(p,q)=Y(p,q)-1/(B1(i,3)*B1(i,5)); Y(q,p)=Y(p,q); Y(p,p)=Y(p,p)+1/B1(i,3); Y(q,q)=Y(q,q)+1/(B1(i,5)^2*B1(i,3)); end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学习指导-习题集

第一部分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基本要求 掌握电力系统的组成和生产过程、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和基本要求;了解电力系统负荷的构成;掌握电力系统结线方式、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二、重点内容 1、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 电能具有易于转换、输送,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的优点;电能传输速度非常快;电能在电网中不能大量储存,只能转化成其它能量达到储存的目的(如蓄电池)。 2、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可靠、优质、经济。 3、电力系统结线方式 电力系统结线方式分为无备用和有备用结线两类。无备用结线包括单回路放射式、干线式和链式网络,有备用结线包括双回路放射式、干线式、链式以及环式和两端供电网络。 4、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 国家标准规定的标准电压等级主要有:3kV 、6kV 、10kV 、35kV 、110kV 、220kV 、330kV 、500kV、750kV ……。 5、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中性点运行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中性点直接接地和不接地,其中中性点不接地还包含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综合考虑系统供电的可靠性以及设备绝缘费用的因素,在我国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系统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系统当单相接地的容性电流较大时,中性点应装设消弧线圈)。 三、例题分析 例1-1: 举例说明无备用结线和有备用结线的优缺点。 解: (1) 无备用结线:每一个负荷只能由一回线供电,因此供电可靠性差;其优点在于简单、经济、运行方便。

(完整版)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考试试卷及解析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 1. 双绕组变压器的变比为110±8×1.25%/11,+4档分接头对应的变比为()。 A. 114.5/11 B. 115.5/11 C. 116.5/11 D. 117.5/11 2. 电力网络的无备用接线不包括()。 A. 单回路放射式 B. 单回路干线式 C. 单回路链式网络 D. 两端供电网络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有过补偿和欠补偿之分。 B. 欠补偿是指消弧线圈中的感性电流小于容性电流时的补偿方式。 C. 过补偿是指消弧线圈中的感性电流大于容性电流时的补偿方式。 D. 在实践中,一般采用欠补偿的补偿方式。 4. 频率的二次调整是由()。 A. 发电机组的调速器完成的 B. 发电机组的调频器完成的 C. 调相机的励磁调节器完成的 D. 静止无功补偿器完成的 5. 双绕组变压器的电阻()。 A. 可由空载损耗计算 B. 可由短路电压百分值计算 C. 可由短路损耗计算 D. 可由空载电流百分值计算 6. 隐极式发电机组运行极限的原动机功率约束取决于()。 A. 原动机的额定视在功率 B. 原动机的额定有功功率 C. 原动机的额定无功功率 D. 原动机的最大机械功率 7. 电力系统电压波动产生的原因有()。 A. 由幅度很小,周期很短的偶然性负荷变动引起 B. 由冲击性或者间歇性负荷引起 C. 由生产和生活的负荷变化引起 D. 由气象变化引起 中一不变的值的中枢点8. 在任何负荷下都保持中枢点电压为(102%~105%)U N 电压调整方式是()。 A. 逆调压 B. 顺调压 C. 常调压 D. 故障时的调压要求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学号: 学院: 班级: 题目: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

课设题目及要求 一 .题目原始资料 1、系统图:两个发电厂分别通过变压器和输电线路与四个变电所相连。 2、发电厂资料: 母线1和2为发电厂高压母线,发电厂一总装机容量为( 300MW ),母线3为机压母线,机压母线上装机容量为( 100MW ),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分别为50MW 和20MW ;发电厂二总装机容量为( 200MW )。 3、变电所资料: (一) 变电所1、2、3、4低压母线的电压等级分别为:35KV 10KV 35KV 10KV (二) 变电所的负荷分别为: 60MW 40MW 40MW 50MW (三) 每个变电所的功率因数均为cos φ=0.85; 变电所1 变电所母线 电厂一 电厂二

(四) 变电所1和变电所3分别配有两台容量为75MVA 的变压器,短路损 耗414KW ,短路电压(%)=16.7;变电所2和变电所4分别配有两台容 量为63MVA 的变压器,短路损耗为245KW ,短路电压(%)=10.5; 4、输电线路资料: 发电厂和变电所之间的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及长度标于图中,单位长度的电阻为Ω17.0,单位长度的电抗为Ω0.402,单位长度的电纳为S -610*2.78。 二、 课程设计基本容: 1. 对给定的网络查找潮流计算所需的各元件等值参数,画出等值电路图。 2. 输入各支路数据,各节点数据利用给定的程序进行在变电所在某一负荷 情况下的潮流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3. 跟随变电所负荷按一定比例发生变化,进行潮流计算分析。 1)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增大; 2)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 3) 1和4号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而2和3号变电所的 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上升; 4. 在不同的负荷情况下,分析潮流计算的结果,如果各母线电压不满足要 求,进行电压的调整。(变电所低压母线电压10KV 要求调整围在9.5-10.5 之间;电压35KV 要求调整围在35-36之间) 5. 轮流断开支路双回线中的一条,分析潮流的分布。(几条支路断几次) 6. 利用DDRTS 软件,进行绘制系统图进行上述各种情况潮流的分析,并进 行结果的比较。 7. 最终形成课程设计成品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成品基本要求: 1. 在读懂程序的基础上画出潮流计算基本流程图 2. 通过输入数据,进行潮流计算输出结果 3. 对不同的负荷变化,分析潮流分布,写出分析说明。 4. 对不同的负荷变化,进行潮流的调节控制,并说明调节控制的方法,并 列表表示调节控制的参数变化。 5. 打印利用DDRTS 进行潮流分析绘制的系统图,以及潮流分布图。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总结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总结 对于这本书的总结,我准备采用分章总结,然后在结合整本书的容进行整合分析;最后,谈谈我对这门学科的认识。以下容全部由我个人概括总结而写出来的。 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主要是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电力系统这个概念以及构成。首先,电力系统的基本参量有七个,分别为:(1)总装机容量(Kw、MW、GW);(2)年发电量(MW?h、GW?h、TW?h);(3)最大负荷(Kw、MW、GW);(4)额定频率(我国为50Hz);(5)最高电压等级;(6)地理接线图;(7)电气接线图。 接下来就是讲了电能的生产、输送、消费的特点:(1)电能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关系密切;(2)电能不能大量储存;(3)生产、输送、消费电能各环节所组成的统一整体不可分割;(4)电能生产、输送、消费工况的改变十分迅速;(5)对电能质量的要求颇为严格。 接下来就强调了电力系统要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分别是:(1)保证可靠地持续供电;(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3)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4)保证对环境的保护。其中将符合分为三类,第一,一级负荷,主要为国家用电负荷。第二,二级符合,主要为工厂以及企业的用电负荷。第三,三级负荷,主要为家庭负荷。 然后,就是介绍了接线方式和电压等级。接线方式分为无备用和有备用接线方式。无备用接线方式通常有三种:放射式,干线式和链式。有备用可分为:放射式、干线式、链式、环式以及两端供电网络。其电压等级与线路传输距离有关。 以上容为第一章的主要容。 第二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 对于本章的学习的容主要有:1.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2.变压器的数学模型; 3.输电线路的数学模型; 4.用电负荷的数学模型。其四种数学模型就为电力系统的四大组成部分。

(完整版)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复习题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丰水季节,宜作为调频电厂的是( D)。 A. 热电厂 B. 核电厂 C. 有调节性能的水电厂 D. 中温中压火电厂 2. 下列不属于电力系统的设备是( B)。 A. 发电机 B. 反应堆 C. 电力线路 D. 变压器 3. 电力线路的波阻抗是( B)。 A. 阻抗 B. 纯电阻 C. 纯电抗 D. 纯电纳 4. 利用制造厂家提供的三个绕组两两作短路试验测得的短路电压百分值计算容量比为100/50/100的三绕组变压器第一绕组的短路电压百分值的计算公式为( B)。 A. B. C. D. 5. 若网络中共有n个节点,其中有1个平衡节点,有m个PV节点,其余为PQ 节点,则极坐标形式牛顿-拉夫逊潮流算法的修正方程组中待求状态变量的个数为(C )。 A. n-m-1个电压相角和m个电压幅值 B. n-1个电压相角和m个电压幅值 C. n-1个电压相角和n-m-1个电压幅值 D. n-1个电压相角和n-m个电压幅值 6. 隐极式发电机组运行极限的定子绕组温升约束取决于(C )。 A. 定子绕组的电阻 B. 定子绕组的电抗 C. 定子绕组的电流 D. 定子绕组的电压 );低谷负荷时,允许7. 高峰负荷时,允许中枢点电压略低(不低于102.5%U N )的中枢点电压调整方式是(B )。 中枢点电压略高(不高于107.5%U N A. 逆调压 B. 顺调压 C. 常调压 D. 故障时的调压要求 8. 节点电压幅值和角度称为( C)。 A. 扰动变量 B. 控制变量 C. 状态变量 D. 电源变量

9. 在原网络的两个节点切除一条支路,节点导纳矩阵的阶数(D )。 A. 增加一阶 B. 减少一阶 C. 减少二阶 D. 不变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答案ABD 2.电力线路的中长线路的等值电路需计及(AD) A.分布参数特性 B.线路电阻 C.线路电抗 D.线路电纳 3. 隐极式发电机组以超前功率因数运行时的约束有( BCD)。 A. 转子绕组电压约束 B. 定子端部温升约束 C. 并列运行稳定性约束 D. 原动机功率约束 4. 发电负荷包括( ABCD)。 A. 综合用电负荷 B. 变压器损耗的功率 C. 线路中损耗的功率 D. 厂用电 5. 实际中,三绕组变压器各绕组的容量比组合有(ACD )。 A. 100/100/100 B. 50/100/100 C. 100/50/100 D. 100/100/50 三、判断题 1.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为线路额定电压的105%√ 2. 雅可比矩阵是对称矩阵。× 3. 环网不会产生循环功率×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实验报告

1. 手算过程 已知: 节点1:PQ 节点, s(1)= -0.5000-j0.3500 节点2:PV 节点, p(2)=0.4000 v(2)=1.0500 节点3:平衡节点,U(3)=1.0000∠0.0000 网络的连接图: 0.0500+j0.2000 1 0.0500+j0.2000 2 3 1)计算节点导纳矩阵 由2000.00500.012j Z += ? 71.418.112j y -=; 2000.00500.013j Z += ? 71.418.113j y -=; ∴导纳矩阵中的各元素: 42.936.271.418.171.418.1131211j j j y y Y -=-+-=+=; 71.418.11212j y Y +-=-=; 71.418.11313j y Y +-=-=; =21Y 71.418.11212j y Y +-=-=; 71.418.12122j y Y -==; 002323j y Y +=-=; =31Y 71.418.11313j y Y +-=-=; =32Y 002323j y Y +=-=; 71.418.13133j y Y -==; ∴形成导纳矩阵B Y : ?? ?? ? ?????-++-+-+-+-+--=71.418.10071.418.10071.418.171.418.171.418.171.418.142.936.2j j j j j j j j j Y B 2)计算各PQ 、PV 节点功率的不平衡量,及PV 节点电压的不平衡量: 取:000.0000.1)0(1)0(1)0(1j jf e U +=+= 000.0000.1)0(2) 0(2)0(2j jf e U +=+= 节点3是平衡节点,保持000.0000.1333j jf e U +=+=为定值。 ()()[] ∑==++-=n j j j ij j ij i j ij j ij i i e B f G f f B e G e P 1 )0()0()0()0()0()0() 0(;

最新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基础复习

三相短路 )3(f 对称短路 两相相短路 ) 2(f 单相接地短路 ) 1(f 不对称短路 两相接地短路 )1,1(f 短路故障也称为横向故障 1.产生短路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电力设备绝缘损坏 引起绝缘损坏的原因: ? 1).各种形式的过电压(如雷击过电压或操作过电压)引起 的绝缘子、绝缘套管表面闪络; ? 2).绝缘材料恶化等原因引起绝缘介质击穿; ? 3).恶劣的自然条件及鸟兽跨接裸露导体造成短路; ? 4).运行人员的误操作等。 3.故障分类: 一相断线和两相断线 短路故障也称为横向故障 注:1.单相接地短路发生的几率达65%左右。 2.短路故障大多数发生在架空输电线路。 3.电力系统中在不同地点发生短路,称为多重短路。 4.标幺制的优点: (1)线电压和相电压的标幺值相等; (2)三相功率和单相功率的标幺值相等; (3)能在一定程度上简化计算工作; (4)计算结果清晰,易于比较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参数等。 5.暂态分量:(又称自由分量或非周期分量)是按指数规律不断衰减的电流,衰减的速度与时间常数成正比。 结论:① 三相短路电流的周期分量是一组对称正弦量,其幅值Im 由电源电压幅值及短路回路总阻抗决定,相位彼此互差 1200; ② 各相短路电流的非周期分量具有不同的初始值,并按照指数规律衰减,衰减的时间常数为Ta ③ 非周期分量衰减趋于零,表明暂态过程结束,电路进入新的稳定状态。 6.最大的短路电流瞬时值称为短路冲击电流 7.短路冲击电流出现的条件 a 、短路前电路为空载状态 b 、短路回路的感抗X 远大于电阻R ,即 c 、短路冲击电流,在短路发生后约半个周期, 即 0.01s (设频率为50Hz )出现。 式中:① KM 称为冲击系数,即冲击电流值相对于故障后周期电流幅值的倍数。 ②其值与时间常数Ta 有关,通常取为1.8~1.9。 8. 短路全电流有效值用来校验设备的热稳定。 9. 短路功率主要用于校验开关的切断能力 10. 各绕组的磁链方程 由此可见,绕组的自感系数以及绕组间的互感系数,大部分是随角度的变化而周期性变化,求解发电机的运行状态十分不便。 )0(900=-=?θ,m I 00090≈≈θ?m M m T T m m M I K I e e I I i a a =+=+=- -)1(01 .001.0I U S av ''=322 ) 01.0(2)1(212)2/(-+=+==M m s t at m M K I i I I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课程试卷1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课程试卷1 本试题用于电气工程系电力专业本科学生 (时量:12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1. 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在试题上无效。 2. 答卷必须写明题目序号,并按题号顺序答题。 3. 请保持行距,保持卷面整洁。 4. 本卷共九大题,要求每题的解答必须写出详细的求解过程 一、(共22分)填空题 1、电力网络主要由电力线路和 组成。 2、电能生产最基本首要的要求是 。 3、连接额定电压分别为220kV 和35kV 两个电力网的一台降压变压器,变压器的两侧均接线路,则此变压器的变比为 。 4、在我国110kV 以上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一般为 。 5、电压降落指元件两端电压的 。 6、在电磁环网中,由于变压器变比不匹配而产生的功率称为 。 7、电力系统频率的一次调整,通过调节发电机组上的 完成。 8、双绕组变压器的分接头在 侧。 9、挂接在kV 10电网上的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应为 kV ,该电压等级的平均标称电压为 kV 。 10、(6分)变化前的电力网络如图(a )所示,这时在节点阻抗阵中,i 节点的自阻抗元素为ij Z 。如在i 节点上接出变压器支路ij ,变化后的电力网络如图(b )所示,图中k 为理想变比,ij a 为支路阻抗,则在变化后的节点阻抗矩阵中, j 节点的自阻抗元素jj Z 为 ,互阻抗ij Z 为 。 图(a ) 图(b ) 11、(6分)如下图系统,X ,R ,S 均已知,则基本功率分布=1 S ( ); =2 S ( )。

二、(共22分)选择题 1、以下关于交流输电线路导线分裂技术的优点,错误的是( ): A :减少电晕损耗; B :减少线路串联电抗; C :减少线路并联电纳。 2、(4分)在双绕组变压器的等值参数中,若以变压器额定值为标么基准值,则空载电流的标么值在数值上等于( );短路损耗的标么值在数值上等于( )。 A :串联阻抗的标么值*T R ; B :串联电抗的标么值*T X ; C :励磁电导的标么值*T G ; D :励磁电纳的标么值*T B 。 3、关于节点导纳矩阵Y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复数方阵; B :一定存在与其对应的阻抗矩阵; C :是稀疏矩阵; D :既包含元件特性约束,又包含网络拓扑约束。 4、在潮流计算机解法中,与N-R 法相比,关于PQ 分解法的错误说法是( )。 A :收敛性差;B :计算速度较快;C :迭代次数较多;D :收敛精度较差。 5、(4分)在高压架空输线如下图所示,电压幅值21U U >,电压相角21θθ<,线路无功潮流最可能的流向为( ),线路有功潮流最可能的流向为( )。 A :从1流向2; B :从1流向大地; C :从2流向1; D :从2流向大地。 6、电力用户只能从一个电源获得电能的地理接线方式为( )。 A :双回路的放射式 B :两端供电式 C :有备用接线 D :无备用接线 7、手算潮流时,将变电所母线上所联线路对地电纳中无功功率的一半也并入到等值负荷功率中,这一功率称为( )。 A :运算负荷功率 B :运算电源功率 C :等值负荷功率 D :等值电源功率 8、和架空输电线相比,同截面电缆的电抗( )。 A :大 B :小 C :相等 D :都不对 9、在电力系统的标么值计算中,基准功率和基准电压之间的关系满足( )。 A :3 B B B I U S = B :B B B I U S = C :B B B I U S 732.1= D :B B B I U S 3= 三、(共22分)回答问题 1、等值电路中S 为三相功率时,V 、I 、z 和y 代表的数值分别是“线”还是“相” 值?(4分) 2、电力系统三相电路分析中用标幺制时,基准值的选取有几个任意给定量?为什么?(5分) 3、为什么在用计算机对某网络初次进行潮流计算时往往是要调潮流?而并非任何情况下只一次送入初始值算出结果就行呢?要考虑什么条件?各变量是如何划分的?哪些可调?哪些不可调?(6分) 4、某三个节点的环网,①节点为电源节点且电压给定,而②③节点为负荷节点且功率已知,若用手算潮流要求达到一定的精度,请给出计算的步骤。(7分) 四、(共34分)计算分析题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复习资料教学文案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工业、农业、邮电、交通、市政、商业以及城乡居民所消耗的功率之和是(C)。 A. 厂用电 B. 供电负荷 C. 综合用电负荷 D. 发电负荷 5. 高峰负荷时,电压中枢点的电压升高至105%U N;低谷负荷时,电压中枢点的电压下降为U N的中枢点电压调整方式是(A )。 A. 逆调压 B. 顺调压 C. 常调压 D. 故障时的调压要求 6. 升压结构三绕组变压器高、中压绕组之间的短路电压百分值(A)。 A. 大于中、低压绕组之间的短路电压百分值 B. 等于中、低压绕组之间的短路电压百分值 C. 小于中、低压绕组之间的短路电压百分值 D. 不大于中、低压绕组之间的短路电压百分值 8. 在原网络的两个节点切除一条支路,节点导纳矩阵的阶数(C)。 A. 增加一阶 B. 增加二阶 C. 不变 D. 减少一阶 7. 线路末端输出有功功率与线路始端输入有功功率的比值,常用百分值表示的是(A)。 A. 输电效率 B.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C. 线损率 D. 网损率 9. 电力系统电压波动产生的原因有(B)。 A. 由幅度很小,周期很短的偶然性负荷变动引起 B. 由冲击性或者间歇性负荷引起 C. 由生产和生活的负荷变化引起 D. 由气象变化引起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所谓一般线路,是指中等及中等以下长度的线路 B. 短线路是指长度不超过300km的架空线 C. 中长线路是指长度在100~300km之间的架空线路和不超过100km的电缆线路

D. 长线路指长度超过300km的架空线路和超过100km的电缆线路 二、多项选择题 1.导线材料的电阻率略大于材料的直流电阻所考虑的因素有(ABD)。 A. 集肤效应的影响 B. 绞线每股长度略有增长 C. 相间距离略有增大 D. 额定截面积略大于实际截面积 5. 牛顿-拉夫逊迭代法用泰勒级数展开非线性方程后保留(AB )。 A. 常数项 B. 一阶偏导数项 C. 二阶偏导数项 D. 高阶偏导数项 6. 调相机(AD )。 A. 投资大和运行维护困难 B. 只能发出感性无功功率 C. 不能连续调节 D. 在一定条件下,当电压降低时发出的无功功率可以上升 7. 产生循环功率的原因是(ABD )。 A. 双端供电网络两端的电源有电压差 B. 两台并列运行的变压器的变比不同 C. 两回并列运行的输电线路的长度不同 D. 环网中变压器的变比不匹配 8. 原子能电厂原则上应持续承担额定容量负荷的原因是(AB )。 A. 一次投资大 B. 运行费用小 C. 可调容量大 D. 可调速度快 9. 实际中,三绕组变压器各绕组的容量比组合有(ACD )。 A. 100/100/100 B. 50/100/100 C. 100/50/100 D. 100/100/50 10. 确定电力系统结线的基本原则有(ABCD )。 A. 可靠、优质、经济 B. 运行灵活 C. 操作安全 D. 便于发展 三、判断题 2.手算潮流时,在求得各母线电压后,应按相应的变比参数和变量归算至原电压级。(√) 4. 我国交流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是50Hz。(√)

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课程序设计及其MATLAB程序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程序设计报告题目:13节点配电网潮流计算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班内序号 指导教师房大中 提交日期 2015年05月04日

目录 一、程序设计目的 (2) 二、程序设计要求 (4) 三、13节点配网潮流计算 (4) 3.1主要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第一步的前推公式如下(1-1)-(1-5):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第二步的回代公式如下(1-6)—(1-9):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配网前推后代潮流计算的原理 (7) 3.3配网前推后代潮流计算迭代过程 (8) 3.3计算原理 (9) 四、计算框图流程 (10) 五、确定前推回代支路次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前推回代计算输入文件 (11) 主程序: (11) 输入文件清单: (12) 计算结果: (13) 数据分析: (13) 七、配电网潮流计算的要点 (14) 八、自我总结 (14) 九、参考文献 (15) 附录一 MATLAB的简介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