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回避型依恋对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开题报告

学前儿童回避型依恋对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开题报告
学前儿童回避型依恋对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开题报告

浙江师范大学

本科生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设计题目:学前儿童回避型依恋对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学院: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专业:学前教育

班级:本科0202班

学号:20020228

学生:吕晓彬

指导老师:甘剑梅

一,研究价值

行为退缩的儿童经常表现出行为抑制.害羞.社会性孤独等,被认为观点采择能力低,自尊水平低,同时孤独.压抑的潜在因素,是儿童发展的危险因素。这些儿童在平时沉默寡言,容易被家长和教师所忽略。但是,当他们遭遇变故时,这些行为退缩儿童则难以调适自己的心境,也许在人格上会出现某些问题,危害他们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现在的理论认为:一个婴儿会在与周围人的和物不断复杂化的交往中,建立一个内部的工作模型,这种模型内化了对依恋对象和自己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在表征。儿童在这个模型的指导下,依据依恋对象对自己日常需求的反应速度和方式来建立在不同情境里的反应方式。这种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很强的保持自我稳定的倾向,而且会在婴儿的潜意识中起作用。

[1]

因此,通过研究行为退缩与儿童回避型依恋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家长.教师和其他人员就可以及早地对儿童的行为加以干预,力图改变对幼儿的教养方式,营造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氛围,以求适合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需要。

二,文献综述

(一),概述

1.社会退缩行为的界定

在发展心理学中,社会退缩(social withdrawal),行为抑制(inhi-bition),害羞(shyness)和社会性孤独(social isolalion)这四个概念的界定有些模糊。它们的共同部分是行为的孤独,但又不完全相同。行为的抑制是指儿童在陌生情境下,表现出来的害怕.谨慎的气质特征,多指年龄较小的婴儿表现;害羞是指儿童在陌生社会环境下的抑制;社会性孤独是指被同伴拒绝而表现出的独处行为;而社会退缩泛指跨时间.情境,在陌生与熟悉环境下表现出的独处行为。

[2] 行为退缩儿童表现包括行为抑制.害羞.社会性孤独等。

2.依恋理论的发展

依恋是指个体对特定他人持久而强烈的情感联结。

依恋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生态学家John Bowlby 最先提出,他确定了依恋理论的基本框架。美国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发展了依恋理论。通过陌生情境实验和对多个样本的分析,将依恋划分为A.B.C(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安全型依恋,焦虑—反抗型依恋)和八种依恋亚型。20世纪90年代初,Main和Solomon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基本依恋类型——混乱型不安全依恋。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对依恋研究更多的是对依恋的心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如开展的婴儿期除外不同年龄儿童的纵向研究;依恋与别的心理过程的相互关系和依恋的神经心理机制的横向研究;依恋在发展精神病理学的研究以及依恋的跨文化研究等许多工作。[1]

(二)研究现状分析

1.学前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研究现状

1.目前,认为儿童退缩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气质

Kangan(1991)等人关于气质研究认为:退缩行为儿童最早表现为行为抑制—胆小,谨慎。

在同样情景与条件下,行为抑制幼儿比非行为抑制幼儿行为唤起的感觉阈限低。[2] 另外,婴儿期的身体活动频率与消极的情绪可以预测后期退缩行为。

(2)依恋类型

依恋理论认为,亲子依恋关系影响儿童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关系到儿童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Bowbly 1973)。所以,因不安全依恋关系而具有不安全内部工作模式的幼儿认为周围环境是无法预测的,不安全的,没有反馈的,会导致幼儿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退缩,缺乏对周围环境的探索行为。

(3)教养因素

父母的过度控制和过度保护也会导致幼儿的社会退缩行为。

Rubin(2001)的研究指出,母亲在儿童自由游戏时过度卷入能导致儿童的退缩行为。研究还指出,过度保护的父母则倾向于限制儿童的活动,鼓励儿童的依赖性,不鼓励儿童在陌生情境下进行探索活动。Gerhold (2002)等人追踪研究了3个月至8岁的儿童,发现母亲的面部表情和对儿童的反应性能显著预测儿童后期退缩行为。

(4)同伴关系

退缩儿童在新环境中与同伴交往技能受到限制,容易产生焦虑,远离同伴。同时,社会交往的失败经验导致儿童消极的自我感受和认识,这种感受和认识在与同伴交往失败时得到进一步强化。

2.回避型依恋研究现状

2.1.回避型依恋的表现

回避型依恋是一种不安全的依恋,是一种消极的,不良的依恋。

通过陌生情境实验,可以得出回避型依恋的行为特征有:

(1)与母亲在一起时,多数时间自己玩耍,很少理会母亲

(2)与母亲分离时,悲伤程度小,能专心做自己的事

(3)当母亲回来时,不积极欢迎,也无明显的喜悦,抱他时会挣扎或身体移开,主动回避。

2.2.形成回避型依恋的原因有很多,目前研究者普遍认同的有:

(1)养育质量

养育者(主要是母亲)对幼儿发出的各种信号及需要不敏感,往往意识不到更谈不上迅速反应;对幼儿冷淡,与幼儿身体接触很少,甚至拒绝与幼儿身体主动接触;常常以一种生气的,怒气冲冲的方式对待幼儿或给予幼儿过多的刺激性.侵扰性的照顾。

(2)幼儿气质

依恋的发展是个双向的过程,既有幼儿对母亲的依恋,也有母亲对幼儿的依恋。

所以,幼儿本身的气质特点会影响母亲对他们的态度。Thomas和Chess发现大部分幼儿可以划分为三种气质类型:容易型,困难型,沉默型。Kagan的气质假说认为沉默型儿童易被划入回避型依恋。大量的相关研究也发现:幼儿易表达消极情感的气质维度会影响母婴互动质量,特别是易怒的表现会减少母亲的卷入程度,对依恋类型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3]

(3)家庭环境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最初环境,必然会对婴儿形成何种依恋类型有着重要影响。研究证实:婚姻质量对亲子关系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父母如果婚姻不幸福,幼儿经常看见父母令人恐惧的行为或受恐吓的行为,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难以形成,会使子女感到在需要时无法获得关爱,由此,认为对父母的信任和人际关系是不可靠的,造成疏离感增强,产生回避型依恋风格。

(4)社会文化

每一种社会文化都有自己的主导价值观和推崇的社会文化规范,所以,身处其间的个体其行为必然会带上此种文化的烙印。德国父母鼓励孩子独立,虽花很多时间在家陪着孩子,但有一种保持较远人际距离的倾向。而且断奶很早,使亲密接触减少。[4] 这使得德国的婴儿比美国的婴儿在与抚养者重逢时表现出更多回避型依恋的行为特征。

2.3.父母对儿童退缩行为的归因与其父母情绪反应的关系

通过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父母没有否认天性与环境任何一方面的作用,多数父母不能确定退缩行为的持续性,即认为可能是暂时现象,也可能会保持存在。一方面,父母越倾向于认为退缩行为是环境造成的,就越倾向于这是一种暂时现象。另一方面,父母越倾向于认为认为儿童的攻击和退缩行为是一种持续的,故意的,他们对相应行为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就越强。[5]

(三)已有研究的局限

过去对退缩行为的研究大多数从一个角度来揭示,即从儿童自身的因素出发,或者从外界环境因素如父母的教养方式,同伴的相互影响出发。而较少地把儿童自身的因素与外界环境结合起来,以一种互动的角度来研究退缩行为。

依恋理论在近20年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已经深入到研究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可以预测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哪些具体方面,但是依恋与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休戚相关,不安全的依恋是否就决定了不良的社会行为?它又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影响人的社会性行为的?

三,研究假设与方法

假设学前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与回避型依恋之间存在显著相关。那么,它们之间的影响路径是否是(1)婴儿的沉默型气质决定了婴儿的早期行为抑制。而婴儿的早期行为抑制所表现出的安静,难以见人就笑,不喜欢被人抱的行为表象则使父母对他的教养态度和方法发生变化,父母不喜欢与婴儿亲近,与婴儿的身体接触少,对婴儿发出的各种信号不敏感,从而形成一种回避型依恋。(2)由于回避型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的影响和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幼儿表现为行为退缩,不喜欢主动探索周围环境,缺少交际能力。(3)幼儿的行为退缩又使父母和同伴无法轻松自然地与之接近,进一步强化了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法及同伴之间的交往策略,这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的回避型依恋。

本次研究采用向幼儿父母问卷的方法进行,得到原始资料,然后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总结,最后得出结论。

问卷法所编制的问卷包括幼儿婴儿时期的一些表现和父母的反应及教养方式;幼儿平时在家庭里的表现和父母对他的态度;当幼儿的行为与家长的期望有大的差距时,家长的反应等方面。

四,论文进展与进度安排

(1)12月20日之前,拟订关于幼儿依恋类型与退缩行为关系的问卷。

(2)12月20日—11月14日,在实习期间,对在园幼儿父母进行问卷,并且收集问卷,进行初步分析

(3)2月15日—3月20日,进行毕业论文的初稿撰写。

(4)3月21日—4月27日,进行毕业论文的修改。

五,论文框架

一.关于学前儿童社会退缩行为

(一),定义,表现

(二),研究的现状,包括产生的原因与研究的不足

二,关于回避型依恋

(一)定义,表现

(二)研究的现状,包括产生的原因和对幼儿的影响

三,学前儿童社会退缩行为与回避型依恋的关系研究

(一)提出假设

(二)分析问卷,得出结论

(三)分析观察表,得出结论

(四)讨论,论证假设

四,对回避型依恋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的矫正

参考文献:

[1] 胡平孟昭兰依恋研究的新进展心理学动态,2000(2):26-32

[2]郑淑杰张永红学前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研究综述学前教育研究2003.(3).15-17

[3]Vanden Boom DC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ment and month-ering on attachment and exploration ; An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 of sensitive resposiveness among lower-class mother with irritable infants [J] Child Development ,1994,65(5);1457-1477

[4]Grahame Hill ,Advanced psychology through diagramas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77-82

[5]双赫谷传华陈会昌等父母对儿童攻击和退缩行为的归因及其与父母情绪反应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0),695-698

学前心理学 角色行为 亲社会行为 攻击性行为完整教案

性别角色: Eg.男生养家,女生做饭。男生要勇敢,女生要细心。男生可以翘腿,女生坐姿要端庄。 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即只有当孩子知道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才能进一步掌握男孩和女孩不同的行为标准。 男女两性是由遗传决定的,男女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则是从儿童时期起接受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对于学前儿童而言,主要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发展。 (1)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这个阶段孩子已经能区别出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具有性别概念。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二是对他人性别的认识。儿童对他人性别的认识是从2岁开始的,但这时还不能准确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大约2岁半到3岁左右,绝大多数孩子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同时,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性别角色的初步知识,如女孩要玩娃娃,男孩要玩汽车等。 (2)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此阶段的儿童已经能明确分辨自己是男还是女,并对性别角色的知识逐渐增多,如男孩和女孩在穿衣服和游戏、玩具方面的不同等。但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他们能接受各种与性别习惯不符的行为偏差,如认为男孩穿裙子也很好,几乎不会认为这是违反了常规。这说明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还不很明确,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3)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孩子们不仅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到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不能哭,女孩要文静、不能粗野等。但与儿童对其他方面的认识发展规律一样,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表现出刻板性,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误的,并会受到惩罚和耻笑。如一个男孩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浅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概念界定: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有: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援助、捐献等等。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受到人类社会的积极肯定和鼓励。 新的教育观指出:幼儿教育应为人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培养他们终生受益的品质。象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以及现在特别强调的诚信这些亲社会行为是未来社会的人必备的品质。人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人的某些亲社会行为的出现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相反却在减少。因此我们应从小注意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园孩子的非亲社会行为集中体现在不能和不愿与人分享、帮助、谦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冲突性行为上。这里我为什么要提“不能”与“不愿”呢?“不能”是因为孩子年龄小,缺乏帮助别人、与人分享或相互谦让的经验,以至与他们在与人分享、帮助、谦让方面出现问题,这和幼儿的年龄特征紧密相关。而这个“不愿”是幼儿主观上已形成的态度和倾向,它则是来自于教育的问题了。我认为作为教师和家长应好好的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 有这样一些事例:(一)有小朋友说:老师,洋溢不借水彩笔给我。老师:洋溢你为什么不借水彩笔给他呢?洋溢:我奶奶说不能借给别人。老师:你借给他嘛。洋溢:不。老师:你不借算了,我们借别人的。然后老师另找小朋友借到水彩笔了事。(二)某已被接走的幼儿又由家长带回,家长:老师,明明脸上这么大一条抓痕,我问他谁抓的他说是东东。老师:明明,东东为什么抓你?明明:东东他......。老师:好我明天好好的批评东东。幼儿、家长满意的离开。(三)美术活动开始,老师:我们今天要比一比谁画得最漂亮,谁画得最漂亮老师就最喜欢谁。 以上这些事例是幼儿园经常发生的,很具有代表性。通过这些事例我们可以发现来自教师、家长的这样一些问题: 一、家长的教育方式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1、家长的私心。事例(一)中洋溢不愿借笔给小朋友就是因为奶奶告诉他的,当然奶奶叫洋溢不借笔给小朋友不一定是出于自私的心理,也许是因为怕笔弄坏了或弄丢了这样一些理由。但不管什么理由,洋溢不愿帮助小朋友却是事实。还有,象有的幼儿不愿把自己的东西与小朋友分享,也是因为家长告诉他小朋友会给他弄坏、弄脏等。2、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偏袒。象事例(二)中,两孩子发生矛盾,相互间肯定都有不对的地方,但家长却非得在别的孩子身上找到问题才罢休,“好我明天好好的批评东东”这句话能说明什么?能让家长心理的到平衡吗?更何况两孩子发生矛盾,有时是属于很正常的事,但家长总夸大其词归咎于别的孩子,这无形之中也助长了自己孩子的坏脾气—反正有家长撑腰以后就更不能容忍别人了。在幼儿园你常常会听到家长说:老师,某小孩老欺负我们孩子;某某老拿我们孩子的东西......,家长们从不在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3、错误归因。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事情,一小孩摔倒了,家长为了安抚小孩会说:打地下、打桌子、打.....,或有小孩不肯听大人的话,大人就说:不听话嘛,小朋友要羞你、小朋友要拿你的东西等,这样,孩子自然就对别人产生了戒备心理或有错也在别人身上找原因。 二、教师教育的武断态度。当幼儿相互间出现矛盾时教师往往因缺乏耐心而显得很武断。在幼儿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事情:两小孩发生矛盾,如果其中一方是常常犯错误的孩子,老师会先不分青红皂白的把常犯错误的孩子批评一通或有的事情老师还没搞清楚就下结论。就象事例(二)中老师最后一句话“好我明天好好的批评东东”的暗示:好我知道了,这件事不是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业2

一、填空题 1、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作用来看可以将其功能划分为定向功能、调控功能与评价功能。 2、在目标制定的三类依据中,学前儿童发展规律与需要可以说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社会发展需要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外在依据;我国教育目的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操作性依据。 3、方向性原则保证了目标制定的理想性与价值性,基础性原则保证了目标制定的现实性与合宜性。 4、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相关学科知识。 5、教育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充分关注幼儿的兴趣与生活经验,体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也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 6、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主要特点有随机性和无意性,长期性和反复性,情感驱动性,实践性。 7、参观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前儿童观察某一综合性德社会设施或机构,促使他们加深对这些设施和机构的了解,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并使他们获得某些社会技能的方法。 8、行为练习法是组织学前儿童按照正确的社会行为要求反复进行练习,促使学前儿童掌握和巩固某种社会行为技能的方法。 9、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良好行为是在不断的试误与练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所以,对良好行为经常性德强化练习,是行为习得的根本途径。 10、讲述法是指教师通过描述事物的特征,帮助学前儿童了解某一知识、道理、规则,解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解释事物间的联系,关系的一种教学方法,当学前儿童对某些不便直接感知或无法直接感知的内容时,常常采用讲述的方法。 11、共情训练法是指通过一些形式让学前儿童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以使学前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性地自然和分享的方法。 12、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因此,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言语说教。 二、简述题 1、简述幼儿社会教育目标建构的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即建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时,要确立一种层次结构的整合观。这种整合观包括横向的类别整合与纵向的层次整合。横向的类别整合包括儿童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三方面发展目标的整合,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是这三方面的协调发展,避免只重认知而忽视情意和行为发展的现象。是一个整体,它应当包含避免只重知识传授而忽视情感培养和行为习惯培养,要把三者有机的协调起来。横向的类别整合还包括各教育系统幼儿社会教育目标的整合,即家庭、社会与幼儿园的社会教育目标要基本一致,以形成教育的合力,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纵向的层次整合主要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各层级目标的整合,即各相连层级间的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 2、简述幼儿社会教育的总目标及其特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就社会领域提出以下总目标:“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幼儿社会教育总目标的特点有:第一,规范性。第二,共通性。第三,学习结果导向性。第四,可分析性。第五,可扩充性。

培养幼儿良好的亲社会行为

培养幼儿良好的亲社会行为 这学期的研究生课增加了一门新的课程《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其中张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协助或打算协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有: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协助、抚慰、援助、捐献等等。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受到人类社会的积极肯定和鼓励。 幼儿园孩子的非亲社会行为集中体现在不能和不愿与人分享、协助、谦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冲突性行为上。这里我为什么要提“不能”与“不愿”呢?“不能”是因为孩子年龄小,缺乏协助别人、与人分享或相互谦让的经验,以至与他们在与人分享、协助、谦让方面出现问题,这和幼儿的年龄特征紧密相关。而这个“不愿”是幼儿主观上已形成的态度和倾向,它则是来自于教育的问题了。我认为作为教师和家长应好好的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 刚开学的时候,一次图画课一个小朋友说:“老师,丁丁不借水彩笔给我。”于是我问丁丁:“丁丁你为什么不借水彩笔给他呢?”丁丁:“我奶奶说不能借给别人。”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不能空谈,要在具体的情景中实行,这除了教师刻意的设置情景外,教师还要善于抓住随机教育时机。现代幼儿教育强调从幼儿身边熟悉的事和物中发现教育内容。既然有这么活生生的事例我们为什么不抓住、发掘它的教育意义,到达教育幼儿的目的呢?像前面的这个事例,发生时我们就可顺着这事引导:奶奶为什么不让你把笔借给小朋友呢?笔借给小朋友为什么会坏呢?我们叫他注意或我们借给他试试看会不会坏好不好?该幼儿把笔借给小朋友画了之后我们再让他看看笔坏了没有,幼儿就可通过亲自体验知道:原来笔能够借给别人。另外我们还能够让他看看小朋友用这笔画的画让他提验到协助别人的乐趣。这样不但让幼儿建构起爱笔的经验、还使幼儿形成了乐于助人的品质。这就是在平常生活、活生生的事例中培养了幼儿良好亲社会行为。

依恋与幼儿情绪

依恋与幼儿情绪 依恋是儿童早期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对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依恋对个体情绪调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依恋对象是婴幼儿情绪的“外部组织者”; 婴幼儿在与依恋对象交互作用中学会情绪调节; 依恋安全性是导致情绪调节策略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 依恋对象提供身体和情感的安全依赖; 婴幼儿依恋具有情绪动机功能和促进儿童对情绪的理解的功能。依恋的这些功能促进了婴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情绪调节是个体通过一定的策略或机制管理和改变自己情绪的过程。它是个体早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常态和病态心理发展的关键机制。在对儿童早期情绪调节影响因素的研究上,依恋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依恋理论的提出者Bowlby突出了亲密关系在缓解焦虑和身体保护方面的功能,强调早期人际经验作为个体一生中情绪调节差异的重要来源。他认为依恋对象的心理支持和情绪提供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情绪调节适应性的发展,这也是造成弹性(resilient)个性的主要原因。 婴幼儿依恋作为一种亲密的情感联结,能为儿童带来归属感和安全感。当婴幼儿被消极的情绪激活(感觉受到威胁、恐惧、焦虑等)时,他会努力去寻求或保持与能够处理这种情形的值得信任的人的亲密关系,因为消极情绪可以在与亲密的人亲近或交流中得到排解。因此,依恋行为变成一个消极情绪调节的社会性策略。 如何识别孩子的情绪 孩子总是通过自己的行为表露自己的情绪的。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表现都比较外露,可是有些孩子的表现比较隐蔽,需要父母自己观察发现。 当孩子内心紧张时,会用手紧紧地抓住成人的手,或者突然改变平时的习惯,变得寡言少语,或变得喋喋不休,甚至出现一时性的口吃。 当孩子缺乏安全感或面临困境时,他们也许会表现为退缩,不参加活动,也许会产生攻击性行为,以示反抗。往往越是不自信的孩子越容易采用哭叫或攻击性行为来保护自己。焦虑,不安。使孩子有时会采用一种习惯性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常见的是吮手指头。吮手指是一种征兆,它表达了孩子内心的焦虑,以及需要得到更多的安全保障的愿望。此外,还有咬指甲、吮衣角,甚至玩弄自己的生殖器等行为,都与孩子情绪紧张、内心焦虑、寻求满足有关。 还有一种较常见的行为是孩子喜欢抱着一样东西睡觉,如抱着一只玩具熊、抱着一只枕头、抱着一本书等,这也与孩子内心焦虑有关。 成人所提供的任务,应是儿童力所能及的,难度不能太大,否则,儿童只能一次次的失败,只能体验到受挫感、失落感、无能感,最终导致自卑感的产生。 当儿童完成任务后,成人应及时给予表扬,对其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活动成果及时进行反馈,以增强其成功的快感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师可以提出统一的集体活动或学习任务,让每个儿童都参与进来;也可在集体中对每个或每组儿童提出不同的任务。比如游戏活动中,可针对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提出如下任务:对于经常不能坚持到底的幼儿先要求他坚持十分钟,下次要求十二分钟;对于经常不把玩具放回原处的孩子则先要求他和成人一起放回,然后让他经人提示后放回,最后不经他人提示便放回。教师可配合采用一些强化措施,如代币方案。代币方案先规定这些目标行为,然后用代币奖励、强化这些积极行为,幼儿所获得的代币到了一定的时候可以折换成各类强化物。比如每次完成任务,都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当积累到十朵花时,就可以换回一个布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浅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概念界定: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有: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援助、捐献等等。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受到人类社会的积极肯定和鼓励。 新的教育观指出:幼儿教育应为人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培养他们终生受益的品质。象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以及现在特别强调的诚信这些亲社会行为是未来社会的人必备的品质。人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人的某些亲社会行为的出现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相反却在减少。因此我们应从小注意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园孩子的非亲社会行为集中体现在不能和不愿与人分享、帮助、谦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冲突性行为上。这里我为什么要提“不能”与“不愿”呢?“不能”是因为孩子年龄小,缺乏帮助别人、与人分享或相互谦让的经验,以至与他们在与人分享、帮助、谦让方面出现问题,这和幼儿的年龄特征紧密相关。而这个“不愿”是幼儿主观上已形成的态度和倾向,它则是来自于教育的问题了。我认为作为教师和家长应好好的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 有这样一些事例:(一)有小朋友说:老师,洋溢不借水彩笔给我。老师:洋溢你为什么不借水彩笔给他呢?洋溢:我奶奶说不能借给别人。老师:你借给他嘛。洋溢:不。老师:你不借算了,我们借别人的。然后老师另找小朋友借到水彩笔了事。(二)某已被接走的幼儿又由家长带回,家长:老师,明明脸上这么大一条抓痕,我问他谁抓的他说是东东。老师:明明,东东为什么抓你?明明:东东他......。老师:好我明天好好的批评东东。幼儿、家长满意的离开。(三)美术活动开始,老师:我们今天要比一比谁画得最漂亮,谁画得最漂亮老师就最喜欢谁。 以上这些事例是幼儿园经常发生的,很具有代表性。通过这些事例我们可以发现来自教师、家长的这样一些问题: 一、家长的教育方式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1、家长的私心。事例(一)中洋溢不愿借笔给小朋友就是因为奶奶告诉他的,当然奶奶叫洋溢不借笔给小朋友不一定是出于自私的心理,也许是因为怕笔弄坏了或弄丢了这样一些理由。但不管什么理由,洋溢不愿帮助小朋友却是事实。还有,象有的幼儿不愿把自己的东西与小朋友分享,也是因为家长告诉他小朋友会给他弄坏、弄脏等。2、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偏袒。象事例(二)中,两孩子发生矛盾,相互间肯定都有不对的地方,但家长却非得在别的孩子身上找到问题才罢休,“好我明天好好的批评东东”这句话能说明什么能让家长心理的到平衡吗更何况两孩子发生矛盾,有时是属于很正常的事,但家长总夸大其词归咎于别的孩子,这无形之中也助长了自己孩子的坏脾气—反正有家长撑腰以后就更不能容忍别人了。在幼儿园你常常会听到家长说:老师,某小孩老欺负我们孩子;某某老拿我们孩子的东西......,家长们从不在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3、错误归因。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事情,一小孩摔倒了,家

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教案

第四节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 一、亲社会行为的涵义 亲社会行为主要是指使他人或群体获益的倾向与行为。从意向与结果的角度来看,亲社会行为与攻击性行为共同构成了社会行为的两个方面。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极其高尚的道德行为,是个体社会化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包括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在内的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 亲社会行为的内容从传统的研究来看,主要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谦让等等,还有学者从社会性角度,将亲社会行为的内容概括为:①某些习俗性行为,如微笑、问好、和颜悦色等礼貌行为; ②包容行为,如团结他人、邀请他人参加群体活动等关系的纳入行为; ③公正性行为,如主持正义、见义勇为、朋友遇到麻烦时挺身而出等支持性行为;④控制性行为,如控制别人打架、骂人等攻击性或不文明的行为。 从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来看,儿童是在2到3岁时才开始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的。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逐渐增多的,形式也开始变得丰富多样,并且行为的自发性开始提高,识别他人需要帮助线索的能力和移情能力不断增强。

二、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教育的有关背景 (一)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作为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部分,它的发展就如同儿童个体的社会化一样是贯穿于儿童成长始终的。可以说,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中成长变化的一个过程,它是在一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发生的。这些社会与文化环境就构成了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外部因素,与此同时,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内部因素。 1、内因 从儿童自身的角度来看,他们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主要受到社会认知能力、自控能力以及气质、个性、自信等方面的影响。 先就社会认知能力来讲,3-6岁的学前儿童还处于自我中心的阶段,还不能意识到自身以外别人的观点,并且还没有形成对他人外部特征完整且确切的认知。不过,这一时期幼儿的移情能力(指儿童能够认识别人的情感,并且产程相同的情绪反应,体验别人的情感的能力,包括认知和情感两种成分)还是有初步的发展的。有研究表明,移情的产生和发展早在个体的婴幼儿阶段就已有表现:8—12个月的婴儿就已具有同情行为、利他行为和分享行为;14个月的婴儿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使其兄妹提供注意、同情、关心、分享和帮助;1岁后,婴儿开始安慰他人,并且助人行为发生的频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而这一时期儿童对社会规则认知的发展则是开始从对道德规则的认知加深到对习俗规则的认知,并开始有了初步的对社会责任感规则

第7章 学前儿童道德与亲社会行为案例

一、虫儿飞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生命只有一次,了解失去生命的严重后果。 (2)喜爱大自然,愿意主动保护自然环境。 (3)掌握爱护花草树木和小动物的对应行为(不摘花折枝、不踩踏草坪、不随意踩死 昆虫)。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园的户外种植区。 (2)适度的防蚊虫措施。 (3)活动场地周边的安全保障措施。 (三)活动过程 1.游戏规则讲解 教师:今天我们要在花园里做虫儿飞的游戏,小朋友们现在扮演小瓢虫,听到教师的口令“虫儿飞、虫儿飞,飞到花丛藏起来”,小瓢虫们就要立刻飞到花丛中藏好,注意飞的时候不174第七章学前儿童道德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要撞到其他的小瓢虫! 2.游戏体验 教师组织学前儿童体验游戏,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园户外种植区的场地实际情况,灵活编 排指导语,例如,飞到树后、飞到草地上、飞到花丛中等。在组织游戏的同时,注意观察学前儿童在游戏中对种植区植物的行为,有没有踩踏花草、摘花、踩小虫的情况,为下一环节做准备。 3.讨论分享 (1)简单回忆游戏过程。提问:小朋友都飞到哪里了?教师结合学前儿童的回答进入下 一步讨论。 (2)讨论如何爱护植物、爱护小动物。 教师小结: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中的小花小草小动物,不能随意踩踏草坪,不能随意摘花和 踩死小昆虫,应该一起爱护它们,保护大自然 (四)活动延伸 教师:“小朋友们不仅要爱护幼儿园的环境,更要爱护大自然环境,爱护身边的花草,爱 护小动物。” 二、朋友生病了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同伴生病了需要大家的关心,愿意主动关心、安慰同伴。 (2)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用打电话、制作慰问卡等方式表达对生病同伴的爱。 (3)激发同伴间互相关注、互相关心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与生病学前儿童的家长联系好。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引出活动,了解学前儿童是否关注同伴 指导语:你们知道今天谁没有来上幼儿园吗?他为什么没有来上幼儿园呢? 2.根据原有经验,讨论同伴生病了我们可以怎样关心他 指导语:

关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关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幼儿成长培养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性发展外在表现 道德情操社会能力论文摘要:“亲社会”(Aitrui stic)行为,是高品质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一种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并构成其社会能力的一个层面。亲社会行为是一种自愿的社会行为,它有助于人与人之间高质量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习惯,不仅为幼儿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提高国民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幼儿乐意与他人交往,学会互助、合作、谦让和分享,富有同情心;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和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

学会自律和尊重他人等等。近两年笔者在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过程中,开展各类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组织主题活动,丰富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感知体验 主题活动,即在一个阶段中.以一个教育目的为主题,制定教学计划。这个计划是在认识周围生活的基础上开展的系列活动,将几个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如“爱父母”主题活动。父母是幼儿身边最亲、最熟悉的人。通过谈话全家福》、诗歌原来是你》、故事好孩子》、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绘画我的爸爸妈妈等活动,让幼儿认识父母的工作,感受父毋工作的认真、劳动的辛苦、父母的劳动给他人带来的好处,以及父母工作之余还要操劳家务、关心照顾孩子,使一家人幸福生活而付出的劳动。中班上学期的情境表演爸爸妈妈下班回家》,使幼儿懂得尊敬父母,听父母的话,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能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由此引出我爱……》系列的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爱

学前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 (2006-06-07 08:31:42) 转载 分类:思维教育 (一)最初的转导推理 儿童最初的推理是转导推理。转导推理是从一些特殊的事例到另一些特殊事例的推理。这种推理还不是逻辑推理,而属于前概念的推理。 皮亚杰指出(1962),2岁儿童已经出现转导推理。例如,刚满2岁的女孩,在应该睡觉时不想睡,要求父母把卧室的灯开着,并和她谈话。她的要求被拒绝了,过了一会儿,父母突然听到孩子的尖叫声,急忙跑到卧室去看,孩子说,她拿了架子上的娃娃,而这是睡觉时被禁止的动作,可是父母一看,她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动。皮亚杰认为,这就是孩子在生活中的一种推理:“如果我做了坏事,他们就会来开灯,并且和我说话。”这种推理是依靠表象进行的,是超出了直接感知范围的思维活动。 转导推理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其中没有类的包涵,没有类的层次关系,没有可逆性。皮亚杰认为,这是在从表象性象征到概念的半路上。比如,2岁主10个月的女孩正在病,发烧,她要吃桔子,可是那个季节没有桔子。父母告诉她。“桔子还是绿的,不能吃。它还没有变黄。”孩子接受了。过了一会儿,她喝菊花茶时说:“菊花茶不是绿色的,它已经变黄了,给我桔子吧!”她的推理是:菊花变黄了,桔子也就变黄了。 这一类型的推理,在3—4岁幼儿身上是常见的。比如,一个小孩在动物园里看到梅花鹿时问妈妈:“如果天天往它头顶上浇水,那树枝一定能长出树叶来的,是吧?”4—5岁幼儿也还会出现这种推理,如一个小孩问:“妈妈,您知道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是什么吗?我告诉您吧,是金鱼1它总是摇头晃尾的。”另一个孩子对爸爸说:“爸爸,我很喜欢天上的白云,你摘一朵给我吧。’爸爸说:“天那么高,叫我怎么摘呀?”孩子说:“你站在梯子上摘呀。”爸爸说:“站在梯子上,也不行。”孩子嘟囔着说:“哼,还是爸爸呢,我长大当了爸爸,什么都摘得到。” 幼儿的转导推理之所以常常不符合客观逻辑,是因为:第一,缺乏知识经验。第二,不能进行分类,概括等概念性思维加工。 比如,幼儿认为:那一天没有睡午觉,那天就没有下午。在他的头脑中,“下午”的概念就是“睡午觉起来以后”。皮亚杰分析了他的女孩进行错误推理之一例:女孩J(2岁1个月)在户外散步时看见一个驼背的小男孩,问:“为什么他有个驼背。”经解释后,她说:“他有病,他驼背。”几天后她要求去看那个小男孩,被告知:“他有病,感冒了。”她说:“他生病,在床上。”又过了几天,听说小男孩病好了,不躺在床上了。她说:“他背上没有大驼驼了。”这一事例说明女孩把“病”都等同起来了,不会区分,不会归类,驼背(B)是病(A),感冒(C)是病(A),所以感冒好了,驼背也好了。换句话说,B是A,C是A,所以B是C,A是中心,却不是“类”的中心成分,A和B,C的关系,不是包涵的关系,这种推理,是特殊到特殊的,没有经过普遍化。 幼小的儿童最初的推理也有的是正确的。皮亚杰的研究指出,当推理过程不要求层次关系,问题非常简单,而且幼儿对有关事物已经有了实际经验时,其推理一般是正确的。比如,有人喊孩子的爸爸,爸爸没有回答。孩子说;“爸爸没有听见。” 李洪曾等的研究(1983)也说明,大多数3岁半幼儿在具体情景下已开始出现了借助于表象对全称肯定判断进行的直接推理。如,前提是:“盒子里的两块积木都是红积木”,幼儿在回答c“盒子里的两块积木是红积木,还是不是黄积木”时,能作出正确的结论。 (二)幼儿的演绎推理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讲义

生活中我们会观察到一些这样的现象:小朋友愿意和别人一起玩自己的玩具汽车,一个小朋友把自己的饼干分给另一个同伴。这些都是什么行为呢? 一、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还包括:谦让、帮助他人等。 亲社会行为对幼儿发展有重要影响,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儿童良好个性品质形成的基础,是提高集体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助人为乐等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条件。 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1.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3岁以前,2岁左右亲社会行为的萌芽,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同情、分享助人等行为。经常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看,或送给他人玩。 第二阶段是3-6/7岁,此时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孩子的合作行为发展迅速,这也是幼儿发生频率最高的亲社会行为。 2.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幼儿的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分享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具体表现为:均分”观念占主要地位,什么都要一人一半,分享时还容易受物品数量的影响,如果多则更可能分享;另外分享对象不同,幼儿分享的反应也不同,比如如果对方是他亲近且喜欢的,更可能分享;分享时,相对于玩具,幼儿更注重食物的均匀; 幼儿亲社会行为在这一时期也出现明显个别差异,有差异说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教育。 三、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首先是幼儿日常生活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和同伴相互作用。其中家庭是主要影响因素。如: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温和型父母则更可能培养利他幼儿,温和的亲子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有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是同伴的相互作用。在幼儿同伴的安慰、帮助等能力形成过程中,同龄人起着决定性作用。 其次是社会生活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和大众媒体。每种文化对于亲社会行为的鼓励是不同的。东方文化强调群体和谐,这也使得亚洲人们更加重视鼓励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宏观上说,亲社会行为是社会文化产物。 大众媒介对幼儿亲社会行为也有影响,其中电视是一个重要途径,像幼儿喜欢看动画,也会学习里面的人物互帮互助。像有个动画片叫“帮帮龙”,孩子受到影响也会想去帮助他人。 第三是观点采择能力和移情。观点采择是指幼儿能设身处地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情感,这被认为是亲社会行为的首要认知条件,不过最终是否做出亲社会行为还是依赖于幼儿自己的判断。 移情是指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即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能力。是幼儿亲社会行为根本的、内在的因素,提高幼儿的移情能力,能显著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因为认知局限,容易自我中心考虑问题,所以帮助幼儿从他人角度去考虑问题,是发展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主要途径。 四、小结 通过本次学习,我们了解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和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在今后的作中,我们要做好榜样,发挥同伴相互作用,引导幼儿产生更多亲社会行为。

怎样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论文(2)

怎样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中文摘要: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社会道德行为,包括帮助友爱合作,分享谦让,同情关爱等表现。它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受到人类社会的积极肯定和鼓励。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不只是外部表现,更是幼儿部心灵和性格的特征,是幼儿在素质水平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化。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本论文主要阐述了我们应从小注意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一)优化家园环境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二)给予幼儿及时、有效的表扬,鼓励强化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三)做好家长工作。 四)利用榜样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五)促进伙伴交往,唤起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情感共鸣。 Abstract: Prosocial behavior refers to the individual in social interaction and out of a good social and moral behavior, including helping friendly cooperation, share humility, sympathy care performance. It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to form and maintain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being positive affirmation of human society and encourage. Children are the future of the motherland, the hope of the n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rosocial behavior is not only the external performance, is the internal feature of children's mind and character, is the children's inner quality level especially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ies of the. To cultivate children's Pro social behavior is not only the need of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but also the needs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Pro social behavior.

(完整版)第三章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

知识目标: 1、把握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以及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2、了解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发展状况。 技能目标: 1、能够辨别并分析学前儿童情绪、情感。 2、能初步设计促进学前儿童良好的情绪、情感发展的活动方案。

一、基本情绪的发展 ?1、哭 哭代表着不愉快的情绪。人出生时,最明显的情绪表现就是哭。新生儿的哭是生理性的,以后逐渐带有社会性(有了需要性的哭。饿了会哭,尿布湿了会哭,冷了会哭)。 生理性的啼哭: 心理性啼哭: ?2、笑 笑是愉快情绪的表现,儿童的笑比哭发生的晚。笑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自发性的笑,婴儿最初的笑是自发性的,是一种生理表现,不是社交的表情手段。这种自发性的笑会在3个月以后逐渐消失。二是诱发性的笑,它与自发性笑不同,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比如温柔地碰碰幼儿的脸颊,就会出现诱发性的笑,也是反射性的笑。三是社会性的微笑,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有差别的微笑。婴儿只对亲近的人笑,或者对熟悉的人脸比对不熟悉的人脸笑得更多。这是最初的社会性微笑。 婴儿的笑发展阶段: 自发的微笑(0-5周)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 ?3、恐惧 幼儿的恐惧分化经历一下几个阶段: (1)本能的恐惧。恐惧是婴儿天生就有的情绪反应,甚至可以说是本能的反应。最初的恐惧不是由视觉刺激引起的,而是由听觉、肤觉、机体觉等刺激引起的,如刺耳的声音,从高处摔下等。 (2)与直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婴儿从4个月左右开始,出现与直觉发展相联系的恐惧。引起过不愉快经验的刺激会激起恐惧情绪。也是从这时开始,视觉对恐惧的产生渐渐起主要作用。

(3)怕生。怕生是对陌生刺激物得恐惧反应,怕生与依恋同时产生,一般在6个月左右出现,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越强,怕生情绪也越强烈。 ?4、依恋 依恋是幼儿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绪。有研究认为幼儿依恋突出表现为三个特点:幼儿园以与依恋对象在一起,与其在一起时感到愉快;在幼儿痛苦、不安时,依恋对象比任何其他人都更能抚慰幼儿;依恋对象使幼儿具有安全感,当依恋对象在身边时,幼儿较少害怕,当幼儿害怕时,总要寻找依恋对象。 二、情绪的社会化 (一)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学前儿童的情绪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醉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学前儿童交往中的微笑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儿童自己玩的高兴时的微笑; 第二类,儿童对教师微笑; 第三类。儿童对小朋友微笑。 这三类中,第一类不是社会性情感的表现,后两类则是。从1岁到3岁儿童对自己微笑的比例下降,对小朋友和教师微笑的比例增长,即儿童非社会性交往微笑的比例下降,社会性微笑的比例则不断增长。 (二)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 引起情绪反应的原因,成为情绪动因。 1~3岁的儿童情绪反应的动因,除了与满足生理需要有关的食物外,还有大量与社会性需要有关的事物。如,婴儿喜欢被人抱。抱,使其身体舒适,满足了他的生理需要,又使婴儿直接与成人接触,又能满足他的社会性需要。因此,当婴儿饥饿时,成人把他抱起来,也能使他安静一会儿,这是因为满足了他的社会性需要。但总的来说,3岁前儿童情绪反应动因中,生理需要是否满足是主要动因。 3~4岁幼儿,情绪的动因处于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例如,刚入园的幼儿喜欢老师牵他的手,愿意让老师摸一摸、亲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观察》培训

外出学习记录 活动时间:2017年2月27日上午9:00——11:30 活动地点:浦东新区康弘幼儿园 活动内容:《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观察》培训 第一讲 游戏:有缘相识 一、亲社会行为的内涵 (一)亲社会行为界定 泛指一切对他人有益或对群体、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主要分为助人行为、分享行为与合作行为,等等。亲社会行为分为紧急情境中的亲社会行为和一般情境中的亲社会行为。紧急情境中的亲社会行为是指为了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冒极大的生命危险去完成的行为。 一般情境中的亲社会行为涉及面广,行为主体只需要付出时间、金钱和精力,不会造成生命危险,但能使人际关系变得和谐与美好。 探讨:幼儿之间发生哪几种亲社会行为?在什么样的情景之下? 1、助人行为:儿童试图减轻他人的非情感需要,通过提供信息等帮助他人完成任务。 2、分享行为:个体愿意与他人共享自己拥有的资源从而使他人受益。 3、合作行为:两个或以上个体为共同目标,用言语和行为配合和协调,共同完成某一任务,达成目标。 …… (二)亲社会行为的动机 1、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是什么? 四种类型:功利性动机、规范性动机、自我价值的动机、他人需要的动机 2、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动机 利他行为:既纯粹由于对他人的同情或是渴望坚守内化在心灵深处的道德准则而激发出的亲社会行为。心理学家通常认为,这种利他行为比之上述渴望规避惩罚或得到回报、认可而产生的亲社会行为更为道德。 3、学前儿童自我报告的动机 儿童和成年人之间的关系是以顺从和遵守为特征的,而同伴间的关系更多的是以平等的、亲社会意义的相互间的互动为特征的。对于儿童来说,同伴间的互动是一种理想型的情境,他们可以从中去了解他人的需求、想法,并学会人际间的相互交往。 游戏:“盲人”旅行 二、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观察的原因和准备 (一)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观察的原因

0303_学前心理学作业答案

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对学前儿童来说,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个性。 2.可以利用各种刺激物对婴幼儿的感觉进行刺激,以开发其早期智力。 3.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对环境的积极主动的探索者。 4.3岁幼儿相信一个人同时有两种不同的情绪,如一边哭一边笑。 5.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已经具有自我。 6.3-4岁儿童身上存在明显的双人或集体独白。 7.儿童的依恋一般要在2.5岁以后才能真正形成。 8.到1岁大时,婴儿已经能够"以貌取人”了。 9.尊重儿童的关键是尊重儿童的游戏权。 答案: 1.错。儿童的个性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学前儿童来说,他们的个性远没有形成。 2.错。感觉轰炸会让婴幼儿退却,并会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乐趣构成威胁。 3.对。儿童不是简单地对外部刺激作出反应,而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4.错。由于受认识水平的限制,年幼儿童很难相信一个人同时有两种不同的情绪。 5.错。刚出生的新生儿没有自我,他们的第一个任务是将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别开来。‘ 6.对。这一年龄的儿童,相互之间说话,但并不构成沟通思想或传递信息的功能。 7.错。儿童依恋的形成一般在6个月至2.5岁。 8.对。婴儿很早就具有视觉偏好,能长时间注视漂亮的面孔。9.对。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也是儿童的权利。 简答题: 1.简述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几大主题。 2.如何理解婴儿的微笑。 3.简述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4.简述爱斯沃斯的依恋类型。 5.阐述父母鼓励对孩子同伴关系的作用。 6.简述儿童早期依恋发展的阶段。

7.如何理解儿童早期词使用的扩张与缩小倾向。 8.简述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发展。 9.如何理解幼儿的愤怒情绪。 10.简述婴儿记忆形成的条件。 11.简述心理过程的内容。 12.简述皮亚杰关于语言与儿童思维的关系。 13.简述加拿大布里奇斯情绪的观点。 14.简述儿童语言发展的准备阶段。 15.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有哪些? 16.简述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17.试比较两类不同性质同伴关系。 18.试述限制他律阶段儿童道德理解的因素。 19.如何理解发展是一个终身的任务。 20.简述儿童的认知能力对其道德发展的影响。 1. 简述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几大主题。 答:1.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2.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3.发展的生物 性和社会性4.发展的机械论和机体论 2. 如何理解婴儿的微笑。 答:婴儿在出生后几小时都可以看见勉强 称得上"微笑”的反应,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微笑,因为这种反应只 是局限在口部,不包括眼睛和眼睑等部位的活动。直到第三周的新生儿才

3~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

3~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幼教论文 3~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张明红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一词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森伯格(Eisenberg)于1972年提出,用来指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可以让他人乃至社会获得益处的行为。因此,亲社会行为又称积极的社会行为,属于社会性行为这个大范畴,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视为儿童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一、亲社会行为的界定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同情、关心、谦让等行为。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界定,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不但要考量该社会行为是否对他人有利,而且要辨析其背后的动机;另一种则认为,只要该社会行为对于他人有积极影响,就可以将其认定为亲社会行为,而不必考虑其背后的动机。随着对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认同后一种观点,即从结果而非动机来界定亲社会行为。其理由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很难判断的,而且人的动机往往很复杂.如果以动机为衡量标准,那么现实中对亲社会行为的判定就很难进行了。第二,动机与行为之间是一种动态关系,不单单是动机决定行为,行为的后果也能影响动机的形成。第三,既然是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那么其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可能并不那么重要。因此,当前对亲社会行为的界定一般以行为结果为依据。

《指南》对3~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作了描述性的规定,主要涉及同情、安慰、帮助、分享、合作和社会公德行为(如诚信与保护环境)等与学前儿童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行为。其中同情、安慰、帮助、分享和合作行为在“人际交往”子领域的“愿意与人交往…关心尊重他人”等目标中有所体现:而社会公德行为在“社会适应”子领域的“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等目标中有详细的叙述。 二、亲社会行为的价值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助于儿童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并适应社会,从而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对儿童个体而言,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助于其融入周围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行为是友善和联盟的信号,能引发交往对象的积极情感,有利于在交往过程中形成更为密切的人际关系。儿童表现出的合作、分享、帮助等亲社会行为,会帮助他们在社交活动中获得成功。儿童因帮助等亲社会行为而获得他人的感谢和赞美,可以使他们在能力感与价值感上获得满足,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3~6岁儿童在人际交往中倾向于做出积极的行为,因此3~6岁是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最佳时期。身边的人每次出现亲社会行为都会成为儿童学习的榜样。当儿童自己成为亲社会行为的受益者时,他们通常会更仔细地观察和思考这种行为是如何实施的,以此作为自己身体力行的样板。儿童年幼时在亲社会行为方面受到的良好影响会一直持续到成年,那些具备亲社会态度与行为的儿童成年后也会表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 其次,亲社会行为的出现还有助于形成具有积极意义的群体,进而影响整个社会文化氛围。一般来说,注重实践亲社会行为的群体,其成员之间的互动更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