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管理思想对项目管理的借鉴意义

德鲁克管理思想对项目管理的借鉴意义
德鲁克管理思想对项目管理的借鉴意义

德鲁克管理思想对项目管理的借鉴意义

2013141030 李晨

[摘要]德鲁克被认为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管理学家之一,经验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管理哲学、管理原理、管理组织、高层管理等方面都有较深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其中《管理:使命、责任、实务》[1]是德鲁克最主要的代表作,全面论述了他的管理哲学和他对管理的使命、责任和实务等方面的看法。本书被誉为经营管理的经典著作,其包含的管理哲学思想甚至对全部管理领域都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德鲁克的管理哲学出发,对其对项目管理领域的借鉴意义进行分析,以期对项目管理要求和方法进行新的诠释。

关键词:德鲁克;管理哲学;项目管理

德鲁克被认为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管理学家之一,经验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管理哲学、管理原理、管理组织、高层管理等方面都有较深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其中《管理:使命、责任、实务》是德鲁克最主要的代表作,全面论述了他的管理哲学和他对管理的使命、责任和实务等方面的看法。

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对项目和项目管理[2]的定义是:项目就是将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结合成一个短期组织以达到一个特殊目的,而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中,以达到人们的需要和期望。

一、德鲁克目标管理对项目目标管理的借鉴意义

项目目标简单地说就是实施项目所要达到的期望结果,即项目所能交付的成果或服务。项目的实施过程实际就是一种追求预定目标的过程,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项目目标应该是被清楚定义,并且可以是最终实现的。项目目标包括:可测量的项目成功标准。项目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经营,费用,进度,技术和质量目标。项目目标可能还包括费用,进度和质量指标。每一个项目目标都有属性,例如费用目标就有美元单位或人民币单位。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目标的实

现者同时也是目标的制定者。首先,他们必须一起确定企业的航标,即总目标,然后对总目标进行分解,使目标流程分明。

德鲁克在论著中谈论目标时指出:在制定各种目标时,需要进行三种平衡:目标必须同可以达到的利润率相平衡;目标必须在近期需要和远期需要之间相平衡;必须在各种目标之间加以平衡,并在一个领域中所想取得的成就同其它领域中所想取得的成就之间确定各种替代办法。在制定各种目标时,管理当局始终必须在近期求来同远期未来之间加以平衡。如果不照顾到近期未来,那也就没有什么远期未来。但是,如果为了近期利益而牺牲了远期需要,那么企业很快也就会无法持续下去。在制定各种目标时,通常要求做出在何处去“冒险”的决策,即为了远期的增长应该牺牲多少近期利益,或为了近期利益需要牺牲多少远期增长的决策。在进行这些决策的时候,还没有一套规则可供遵循。这些决策是有风险的、是富有企业家精神的、是不确定的——但必须要做出决策的。管理当局必须对各种目标进行平衡。[1]

纵观德鲁克对目标的认识,可将目标管理总结为以下四点:

1、目标必须被明确界定;

2、制定目标时需要平衡各方利益;

3、制定目标时需要充分考虑风险;

4、目标执行时,可根据流程阶段分解为子目标落地实施。

反观项目管理,项目的主要目标是:

1、满足项目的要求与期望;

2、满足项目利益相关各方不同的要求与期望;

3、满足项目已经识别的要求和期望;

4、满足项目尚未识别的要求和期望。

对一个项目而言,项目目标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多目标系统,希望通过一个项目的实施,实现一系列的目标,满足多方面的需求。但是很多时候不同目标之间存在着冲突,实施项目的过程就是多个目标协调的过程,由同一个层次目标的协调,也有不同层次总项目目标和子目标的协调,项目目标和组织战略的协调等。

项目目标基本表现为三方面,即时间、成本、技术性能(或质量标准)。实

施项目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可获得的资源,使得项目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的预算基础上,获得期望的技术成果。然而这三个目标之间往往存在冲突。例如,通常时间的缩短要以成本的提高为代价,而时间及成本的投入不足又会影响技术性能地实现,因此三者之间要进行一定的平衡。

不同目标在项目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需要,其重要性也不一样,例如在启动阶段,可能更关注技术性能,在实施阶段,主要关注成本,在验收阶段关注时间进度。对于不同的项目,关注的重点也不一样,例如单纯的软件项目可能更关注与技术指标和软件质量。

当项目的三个基本目标发生冲突的时候,成功的项目管理者会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权衡,进行优选。当然项目目标的冲突不仅限于三个基本目标,有时项目的总体目标体系之间也会存在协调问题,都需要项目管理者根据目标的优先性进行权衡和选择。

一个项目目标既有最高层次的战略目标,也要由较低层次的具体目标。通常明确定义的项目目标按照意义和内容表示为一个递阶层次结构,层次越低的目标描述的应该越清晰具体。

因此,根据德鲁克目标管理的思想,以及项目管理要求,我们可知:

一个良好的项目在启动和计划阶段需要制定项目目标,通过项目过程分解,将项目目标分解到各个过程阶段,形成阶段目标,并需要同时对项目整体以及各阶段进行风险评估,形成风险计划,以便后续跟踪。

一个良好的项目目标在制定时需要平衡项目组成员以及项目干系人各方利益,平衡近期(或已识别)期望和远期(或未识别)期望目标,以目标为先导对各阶段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如此才可保证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目标可以基本保持一致,最大程度避免因目标变更而造成的项目损失。

二、德鲁克成本管理对项目成本管理的借鉴意义

项目成本管理即承包人为使项目成本控制在计划目标之内所作的预测、计划、控制、调整、核算、分析和考核等管理工作,是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为确保项目在以批准的成本预算内尽可能好的完成而对所需的各个过程进行管理。项目成本管理包括确保在批准的预算内完成项目所需要的诸过程,主要包括:资源计划编制、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成本控制等过程[2]。

德鲁克在论著内谈及成本和预算是指出:预算,特别是管理费用和资本费用预算,是制定和平衡各种目标的科学工具。相较目前预算管理较为重视的可变费用预算,对管理费用的各项决策才真正决定着企业的未来。管理费用和资本费用表示着管理当局的风险决策。管理费用的预算,是企业对其目标做出真正决策的领域。

反观项目管理领域,目前项目成本管理一般存在较大误区:

1、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认识上存在误区。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的管理,目标成本要通过施工生产组织和施工过程来实现。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组织和直接生产人员,而不只是会计人员。长期以来,许多项目经理一提到成本管理就认为只是财务人员的事,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结果,工程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验收和发放工作。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然而却没有了成本管理的责任。如果生产组织人员为了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必然会导致窝工现象和机械浪费从而使人工费、机械费增加;如果材料管理人员堆放材料不合理,必然会导致材料二次搬运费的增加;如果技术人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采用了可行但不经济的技术措施,必然增加质量成本。

2、成本预算编制不科学,缺乏可操作的控制依据。

产品成本的控制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工程项目作为施工企业的产品,由于其结构、规模和施工环境各不相同,各工程成本之间缺乏可比性。因而,如何针对单项工程项目制定出可操作的工程成本,控制依据十分关键。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一般产品成本管理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目标成本管理是一次性行为,它管理的对象只有一个工程项目,随着这个项目的完工而结束其历史使命,不管该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是否合理仅在此一举,再无回旋的余地。因此可见,编制成本预算,制定出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是关键。

3、忽视质量成本和工期成本管理与控制。质量成本是指为了确保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重视不够。工期成本是指为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规定的工期而

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工期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三大主要目标之一,施工企业能否实现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

4、施工企业忽视材料成本管理。依据施工企业的经验数据,材料成本(施工过程中耗用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周转材料摊销等费用)约占整个工程成本的55%~70%,因此控制好材料成本对工程成本的降低至关重要。然而,在材料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详细的材料成本预算和控制分析,对材料成本的会计核算和内部审计不健全、不完善,造成材料购进、使用、库存账实不符等。

结合德鲁克成本管理的思想不难看出,相较目前在管理过程中时更受重视的可变成本(如人员单价)的管理,管理成本对项目成本管理的影响要更为深远。

虽然可变成本目前往往占据全部项目成本的比例更高,但其实很难进行控制,影响可变成本的主要因素有人员单价与投入工作量,而人员单价一定时期内基本保持稳定,而投入工作量在项目目标确定的时候就已经基本确定了。相比较而言,增加管理成本和资本成本的投入,如购买更高效的设备、加强人员培训力度、提高风险和质量管理投入,将更为有效的降低未来风险事件的发生,可更为高效的确保项目目标的达成。因此德鲁克对于成本管理的认识为项目成本管理提供了新的决策方向。

三、德鲁克工作过程管理对项目过程管理的借鉴意义

项目管理过程组的“控制过程”是确保一个项目或项目阶段的产出物的质量、项目工作的质量与绩效的一种项目管理过程。在项目实现过程中,项目各个阶段和各项工作的绩效必须不断地进行度量,并将度量的结果与项目或项目阶段的目标、计划和标准进行比较,以便识别出项目实际工作与项目计划和标准之间是否存在着偏差和问题。如果项目的偏差超出了允许的范围,那么就需要针对这些偏差的性质与原因,采取各种措施以便纠正这种偏差。纠偏措施一般包括两个方向,其一是努力改进实际工作,提高实际工作绩效,从而使项目的实际与计划相吻合;其二是设法调整项目计划、目标和标准,从而使项目计划或标准与变化了的项目实际情况相一致。控制过程的活动进一步可以分为三大类,其一是对于可能发生的问题所采取的预防性控制活动(事前控制),其二是在“实施过程”

中所开展的控制活动(事中控制),其三是在实施工作完成以后所开展的控制活动(事后控制)。

“控制过程”的主要工作包括是对在前面“计划过程”中所描述的核心性和辅助性工作的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一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包括:

1、实施过程的控制

2、项目范围的控制

3、项目进度的控制

4、项目成本的控制

5、项目质量的控制

6、项目的绩效报告

7、项目风险的控制

上述这些项目控制工作都是“控制过程”的核心内容,这些项目控制工作有些是独立进行的,有些是依次进行的。但是这些“控制过程”中的项目控制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是非常强烈的。

德鲁克在论著内同样指出:工作是一个过程,而任何过程都是需要加以控制的。因此,为了使工作富于生产性,就要在工作过程中建立恰当的控制。生产过程特别需要建立以下一些方面的控制:

1、工作的方向;

2、工作的质量;

3、在一定的时间单位内和一定的工作投入所产出的数量;

4、工作的标准,如机器的维修或安全;

5、工作的经济,即它利用资源的效率。

6、每一工作过程要有它自己的控制。

并不存在着一种标准的控制,而是所有的控制系统都必须满足同样的一些基本要求并符合同样的一些普遍规格。

1、对工作过程的控制意味着对工作的控制,而不是对工作者的控制。

2、控制必须预先规定,必须规定想要达到的成绩以及根据标准允许的偏离。

3、必须由所做工作的反馈来控制。

对比项目管理理论和德鲁克管理思想,可以得出结论:

项目过程控制是一个延续、反复发生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需要采用各种手段,在特定的期限内以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完成各阶段项目目标,以满足项目整体目标。即过程控制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它的主要目的是:

1、确立项目各阶段每一个项目成员所应达到的目标。

2、如何在项目各阶段以及各成员之间之间,最为有效地分配项目资源,并尽最大的可能性做到基本分配合理。

3、将项目目标与项目计划准确地传达给相关负责人员。

4、启发与诱导各阶段负责人员尽可能的以最简单、有效的方法,领导自己的小组用最为经济的手段完成项目任务。

5、极力维持项目各阶段以及各项目组成员和项目干系人之间的平衡,促进整体项目活动的协调。

6、及时正确地指出项目各阶段风险和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同时给出其处理建议。

但就过程控制的整个阶段而言,控制与计划是彼此对立和融合的。事实上,我们如果将计划从过程控制过程中分离出来,则控制与计划两个观念都无法独立存在。缺乏计划,过程控制活动不但毫无意义,而且还有可能制造危机;同样,项目管理人员如果无法预先制订好切合实际的项目计划,并设法结合本身的控制行为与既定的作业决策,那么管理行为就有可能导致项目内部的冲突与矛盾所以,所谓过程控制就是确保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遵守既定的目标,并按照既定的计划实施,随时纠正各种偏差或修正计划的项目行为。

四、结论

综上所述,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不仅具有高度的理论性,而且呈现极强的实用性。其的管理哲学从经营管理出发,其中蕴含的管理哲学对跨学科的项目管理领域仍存在的深远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管理:使命、责任、实物》的论著,确实不愧为管理学的经典著作。

参考资料:

[1] 彼得.德鲁克.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 [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 项目管理学会.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5版) [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德鲁克的22个管理思想精髓

德鲁克的22个管理思想精髓 一、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 1、管理者不仅仅是老板和各级领导,而是包括所有知识工作者。 2、卓有成效是一种习惯,是不断训练出来的综合体。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3、技术和资本必须通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才能发挥作用和功效。 二、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有90%是共同的。 1、所有组织中,90%左右的问题是共同的,不同的只有10%。 2、一个成功的企业领导人同样能领导好一家非营利机构,反之亦然。 3、问题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 三、组织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1、企业的目标能否达到,取决于经理人管理的好坏,也取决于如何管理经理人。 2、员工的工作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被管理的方式。 3、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一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四、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1、当前企业面对的变局不是一场技术革命,而是一场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革命。 2、一流管理者修炼管理心智,因此,最聪明的投资就是对大脑的投资。 3、想不到是缺乏思想和方法,做不到是缺乏决心和毅力。 五、创新是生意人的保单 1、要进行系统化地创新,企业需要每6-12个月打开企业的天窗,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2、创新的焦点是市场,不是产品。 3、当前企业的策略主轴可能是更好、更多,而创新策略的核心应该是“新颖且独特”。 六、做好向上管理 1、我们该知道运用自己上司的长处,这也正是下属工作卓有成效的关键。 2、与老板发生矛盾冲突或意见相左时,强硬对抗或委屈求全都不是最佳的处理方式。 3、老板也需要管理。学会管理你的老板,才是一个出色的管理者 。七、管理就是决策 1、有效的管理者需要的是决策的效果,而不是决策的技巧。 2、要看“正当的决策”是什么,而不是“人能接受的”是什么。 3、确定干还是不干,叫决;明确用什么方法和工具干,叫策。 八、没有执行=0 1、我们应该将行动纳入决策当中,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2、计划要成功,必须遵循笨蛋法则〔下见延伸阅读〕。 3、管理的核心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九、把事做对,好;做对的事,更好 1、卓越和普通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卓越管理者“做对的事”。 2、如果以极高的效率去做本来就不该做的事,这是愚蠢的行为。 3,我们不一定知道正确的道路是什么,但却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太远、太久。 十、不问得到什么,要问贡献什么

德鲁克管理思想与实践专题培训感想

德鲁克管理思想与实践专题培训感想 ——做对的事比把事做对更重要 初次接触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就被其高深的理论深深吸引。被尊为“管理学之父”的德鲁克,广泛涉猎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哲学和文学,以其深厚的人文素养,对许多问题都提出自己的精辟见解,他强调人的理想性,价值观及判断力为组织绩效精神的关键资源。德鲁克对管理的定义为:“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纵观德鲁克的经典管理箴言,对我影响颇深的莫过于“做对的事比把事做对更重要”这一至理名言。用德鲁克的管理语言来说:做对的事即是效能之意,把事情作对则是效之意。做对的事就是道,把事做对则是理。因此,综合“做对的事与把事做对”就是所谓的“道理”。”这一观点,被称为管理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做对的事情”就是要把握方向,清楚利弊,在做事之前一定要仔细考虑,进行分析判别,着眼于长远,讲求实际效果,理清来龙去脉,找出关键点。而“把事情做对”则将关注重点从方向引向了过程,强调做事情“正确”,是强调做事情的方法要正确,要符合原则和要求。所以,正确的思维应该是:先“做对的事情”,然后再“把事情做对”。如果方向错了,那么不管过程怎么完美,都会事倍功半,甚至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结果。不论是做对的事还是把事做对,不管是效能还是

效率,道还是理,都如鸟的双翼,少可任何一边,便再也飞不起来。 那么怎样才能做对的事呢?德鲁克提出了边界条件这一定义,边界条件即是要解决问题的范围是什么。同时,德鲁克告诉我们:“边界条件需要自问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分别是:1、决策的目的是什么?2、至少要完成什么目标?3、要满足什么条件?这个观点使我受益匪浅,我认识到高质量的思考是做对事的有力保障,更是做对的事能力的自我提升。二十一世纪的知识型员工,靠的不只是专业能力的生产力,更是做对的事能力的生产力。不然再高深的知识,再强大的专业技术,再优越的工作经验,若不能做对的事,而只是想把一堆事情做对,最终得不到应有的结果也是枉然。 “做对的事的能力”,一言以蔽之,就是找到正确的人,摆在正确的位置,并协助他做正确的事,才会取得较有效的成果。做对的事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用己之长,用人之长,用企业之长,用环境之长,使自己的企业具有世界级的核心能力,去满足客户,创造顾客,以客户为依归,以顾客为诉求,让对的人做对的事,让对的客户得到对的需求满足。在企业经营的实战中,只有具备“做对的事情”的观念,才能把自己造就成稳操胜券的“常胜将军”。能否成为“常胜将军”,取决于一个指挥者的前瞻能力和决策能力,以及二者的完美结合。这要求他对市场不仅要看得见、看得起、看得懂,而且要看得透,看得出市场发展规律,看得出所经营企业的发展“运程”。这样的话,他总是“做对的事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德鲁克的管理与实践理论留待我们挖掘和理解的东西还有很

德鲁克管理思想名言名句

德鲁克管理思想名言名句 《德鲁克管理思想名言名句》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希望对网友有用。 、卓有成效是一种习惯,是不断训练出来的综合体。 、智力、想像力及知识,都是我们重要的资源。 但是,资源本身所能达成的是有限的,惟有有效性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 、决策的反面,是不做任何决策。 、除非战略评价被认真地和系统地实施,也除非战略制定者决意致力于取得好的经营成果,否则一切精力将被用于为昨日辩护,没有人会有时间和精力开拓今天,更不用说去创造明天。 、决策需要熬受痛苦。 、除非有不同的见解,否则就不可能有决策。 、战略管理不是一个魔术盒,也不只是一套技术。 战略管理是分析式思维,是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计划不只是一堆数字。 战略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根本不能被数量化的。 、……除非一个企业产生的利润大于其资本成本,否则这个企业是亏损经营的……到挣足它的资金成本以前,企业没有创建价值,是在摧毁价值。 、有效的管理者坚持把重要的事放在前面做,每次只做好一件事。

、组织内部只有成本,结果存在于组织的外部。 、组织的重点必须放在机会上,而不是放在问题上。 如果组织把精力放在出成果的地方——即放在机会上,那么就会有兴奋感、冲动感。 、创新就是创造一种资源。 、首先要说的是,要承担责任,而不是权力。 你不能用工作所具有的权力来界定工作,而只能用你对这项工作所产生的结果来界定。 要对组织的使命和行动以及价值观和结果负责。 、百度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管理者的一项具体任务就是要把今天的资源投入到创造未来中去。 、有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 、企业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 、我们应该将行动纳入决策当中,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今天的组织需要的是由一群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专心是一种勇气,敢于决定真正该做和真正先做的工作。 、要看正当的决策是什么,而不是人能接受的是什么。

管理学

德鲁克管理学精髓 现代管理学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 1954年,德鲁克首次提出“管理学”概念被西方学界尊为“大师中的大师”!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去世 美国当地时间2005年11月11日上午,95岁高龄的现代管理学教父彼得·德鲁克“因自然原因”在洛杉矶附近的家中辞世。 出生于1909年11月19日的德鲁克最终没能等来自己96岁的生日,却在人们不经意间撒手人寰。 永远的管理大师——德鲁克 无论是第五项修炼的倡导者彼得.圣吉,市场营销之父菲利浦.科特勒,领导力 大师约翰.科特,还是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格鲁夫,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通用电气公司CEO杰克.韦尔奇…… 以上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在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方面都受到了彼得.德鲁 克的启发和影响。德鲁克先生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不仅因为他是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目标管理的创建者,他在市场、创新、变革、战略、知识管理、21世纪管理者的挑战等方面的真知灼见,也让诸多管理大师和成功企业家从中受益。 德鲁克在企业界的影响 “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的名字,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听。” ——《哈佛商业评论》 深受德鲁克影响的企业领袖 在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 德鲁克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的著作和思想非常清晰,在那些对时髦思想狂热 的人群中独树一帜。 ——英特尔主席安德鲁·格鲁夫

彼得·德鲁克生平 1909年11月19日生于维也纳,父亲为奥国财务官员,曾创办萨尔茨堡音乐 节,母亲是奥国率先读医科的妇女之一。 1938年父母因反对纳粹,逃往美国,父亲任大学教授,1967年逝世。 1931年德鲁克获法兰克福法学博士。 1942年受聘为通用汽车公司顾问。 1946年出版《公司的概念》,对成功的大企业有细腻而独到的分析。 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奠定大师的地位,并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 1966年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成为经典之作。 1973年出版《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巨著,该书被誉为“管理学”的 “圣经”。 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的 “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至今已出版超过30本书,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文章已超过30篇,被誉 为“现代管理之父”等。 Drucker 在国内另一译名为“杜拉克”。 德鲁克与中国管理者的培训 对于中国管理者的培训,90多岁高龄的德鲁克一直亲力亲为,免费提供技术 和业务的咨询和帮助。 德鲁克在给北京光华德鲁克研究会的开幕词中这样写道:“管理者不能依赖进 口,即便是引进也只是权宜之计,而且也不能大批引进。中国的管理者应该是 中国自己培养的,他们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化,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只有中国的人才能建设中国,因此快速培养并使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迅速成长起 来是中国面临的最大需求,也是中国的最大的机遇。” 德鲁克最后一部著作2006年1月出版 1954年德鲁克首次提出“管理学”概念,随后于1973年出版的《管理:任 务、责任、实践》一书被许多国家的企业与学术界奉为管理学“圣经”。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读书笔记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 德鲁克一生以“旁观者”自居,以“除非能改变人们的生活”作为从事学术研究的重要法则,运用其睿智的才思及远见卓识,带着一双“热眼”去观察和感知世事运行的规则和规律。作为“一个走在信息时代前面的人”,“他集丰富的知识、广泛的实践经验、深邃的洞察力、精辟的分析和拨云见雾般的常识于一身”,在政治、法律、社会、管理、历史等多个学科领域都留下了精辟的见解和耐人寻味的启示,成为“当代最经久不衰的管理思想家”。德鲁克凭其扎根于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奠定了他在现代管理学上的开创者地位,被世人尊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大师中的大师”。 第一章作为一种社会功能与人文艺术的管理 管理的基本任务:使人们能为了共同的目标,带着共同的价值观,在适当的组织内,通过培训和开发共同开展工作以及对外界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管理最初只建立在为数不多的几条基本原则之上: 1、管理是关于人类的管理。其任务是使人与人之间能够协调配合,扬长避短,发挥最大的集体利益。可以说,我们的生计依赖于管理,我们为社会做贡献能力的大小既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技术、奉献和努力,也依赖于我们所在工作单位的管理水平。 2、因为管理涉及人们在共同事业中的整合问题,所以它是被深深地根治于文化之中。 3、每一个企业都有责任坚定不移的树立一个共同的目标与统一的价值观,如果没有这种责任,企业将会成为一盘散沙,也就谈不上存在企业。管理面临的首要任务在与思考、制定和说明这些宗旨、价值观与价值。 4、管理必须根据需要与机会的变化而变化,以此促使企业及其成员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5、每个企业内部都拥有具备不同技术与知识、从事不同工作的员工。 6、无论是产品的数量还是净收益或净损失本身,都不足以衡量管理与企业的工作业绩。业绩应被纳入企业与管理之中,必须能够被有效衡量——至少要能够加以评估——并且要得到不断的改进。

德鲁克管理哲学思想述

摘要:德鲁克是我们这个商业文明时代的道德学家和管理哲学家。德鲁克的管理哲学既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内在基础又是对现代管理理论的超越,并以其本体论、实在论和存在主义思想为世人所称道。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哲学的“德鲁克特色”将会显现得更加清晰,而且这种特色将长期保持下去。人们会越来越清楚,德鲁克的管理哲学既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管理哲学,也是对这个时代的诊断与判决。关键词:德鲁克;管理哲学;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转向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Ο4950(2007)06Ο0058Ο08 一、德鲁克的存在主义哲学观 事实上,德鲁克的管理哲学思想有着较强烈的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①色彩,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德鲁克存在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宣称经理人或管理者是管理学的根本,“管理就是人”、“管理是有关人的艺术”、“组织及其管理的存在先于本质”,是德鲁克管理学的最基本命题。 这里德鲁克所说的“存在”是指没有任何本质的、纯粹的主观性,经理人或知识员工就是这样的存在;先有纯粹的主观性(即人)存在,然后才说明自身,即由它自由选择和创造自己的本质;这种自由(选择的自由)是绝对的;因此,人是绝对自由的,“人就是自由”;“存在”是不断的超越。存在先于本质的思想,集中地表明了人的存在是主观性的,人是自为的,按照自己的愿望和意志去设计自己、决定自己。主观性的意义在于:自己选择,自己造就。这又意味着人的存在是自由或“人就是自由”。 与存在主义哲学宣扬人是被“抛入这个世界的”,人“无家可归”(homeless),人的本质充满畏惧、寂寞、痛苦等观点不同,德鲁克采取了一种非同寻常的视角,描述了人们应当怎样把人类精神层次的东西与商业结合在一起:“人们对死亡产生的后果进行系统的整理,借以规避死亡。人寿保险恐怕是19世纪形而上学最重要的一种制度了。人寿保险推广‘分散风险’的观念,很明显地传达了业者的企图:希望人类视死亡为人生里程中的一个事件,而非终结。”德鲁克宣扬人的生命与死亡都有意义,死亡是人现实的本质特征,人要懂得为死而活。对德鲁克自己而言,只有文字才能够再现被夺去的生命与流逝的时间,并使它们永存;对于生命的意义,文字能进行不断的探索与表达,并将其凝结升华为结晶。德鲁克常说:“写作是我的职业,咨询是我的实验室。”正因为如此,德鲁克的作品得以超越通俗意义上的是非褒贬,最终超越自我,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代表人性,得以升华至非凡。 在德鲁克看来,在管理学研究中,自然科学方法对社会生活的渗透,又使人们受到机械的控制和管理,人被平均化、整体化,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创造性被泯灭,“被异化了”成为人们的共同感觉。所有这一切,都已经不能用传统社会进步和人生观来说明和解释,失去了生存的精神支柱而感到空虚和惶惑不安的人们,需要重新思考生存的目的和意义。 据德鲁克回忆,他对存在主义的认识始于1919年。那年,他在一家健身房结识了普福利格勒神父(FatherPfliegler),于是便开始认识宗教。普福利格勒神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存在主义问题,即你希望人们记住你的什么。“我一直拿这个问题来问自己,这是一个能使你不断更新自己的问题———因为它促使你把自己看作一个不同的人,看作你能成为的那种人。”[1]后来,德鲁克接受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是在他德国汉堡一家专门出口五金产品到印度的贸易公司做实习生时。那时无意间阅读了丹麦哲学家索伦?克尔凯廓尔②所写的《恐惧与颤栗》(FearandTrem2bling)[2]。在这本书中,克尔凯廓尔借圣经中的故事,论述了信仰和牺牲的观念。

德鲁克的管理思想

德鲁克的管理思想 思想工具是更高层次和意义上的工具,或者说它是为了制造一般工具的“工具”。这使它很难被掌握。一旦掌握,我们就会感到心手相应,游刃有余。 大师级的管理专家绝非徒有其名,他们总会开启一个新的管理视角,让我们发现在管理中的盲点和误区,提供给我们一种崭新的思维,掌握了这些工具,我们就会感到自己管理能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这里,选出了10位管理大师,选择的标准是他们所取得的国际公认的成就,每天推送一位,供朋友们了解。 第一位:德鲁克的思想 管理学科是把管理当作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 作为一种实践和一个思考与研究的领域,管理实践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其根源几乎可以追溯到几百年或上千年以前。但管理作为一个学科,其开创的年代应是1954年,彼得·德鲁克所著《管理实践》的问世,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彼得·德鲁克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并精辟地阐述了管理的本质:“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彼得·德鲁克在关于《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一文中写道: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 ——早在60年前,我就认识到管理已经成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器官和功能; ——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而且是所有现代社会机构的管理器官,

尽管管理一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企业; ——我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 ——我围绕着人与权力、价值观、结构和方式来研究这一学科;尤其是围绕着责任。 德鲁克对“责任”、管理人员的“责任”、员工的“责任”以及企业的“责任”谈得很多。1973年,德鲁克将自己几十年的知识经验与思考浓缩到一本书中。这本共达839页,浩瀚巨著以其简洁而浓缩的书名道出了管理学的真谛——《管理:任务、责任、实践》。据此,可以把管理诠释为:管理任务、承担责任、勇于实践。令人惊奇的是,在这本书中搜索“责任”这一词条时,发现该书索引中有多达36处谈到“责任”,而竟无一处谈到“权力”。 “权力和职权是两回事。管理当局并没有权力,而只有责任。它需要而且必须有职权来完成其责任——但除此之外,决不能再多要一点。” 在德鲁克看来,管理当局只有在它进行工作时才有职权(authority),而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权力”(power)。 德鲁克反复强调,认真负责的员工确实会对经理人提出很高的要求,要求他们真正能胜任工作,要求他们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任务和成绩负起责任来。 责任是一个严厉的主人。如果只对别人提出要求而并不对自己提出要求,那是没有用的,而且也是不负责任的。如果员工不能肯定自己的公司是认真的、负责的、有能力的,他们就不会为自己的工作、团队

德鲁克管理基础和定义

德鲁克管理基础和定义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德鲁克的1358—1—管理的定义 那国毅 什么是"德鲁克的1358"?即关于管理的一个定义;关于管理的三大任务;管理者的五项工作和企业需要设定目标的八大领域。这些都是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 目前,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而管理却相对滞后。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我们面对的挑战是,如何能迅速培养成千上万的管理者与世界顶极强手同台竞技并且胜出。为了积极应对这个无法回避的挑战,我们首先要了解世界顶级强手的管理方式。经过几年的研究,我发现:不管是比尔·盖茨还是杰克·韦尔奇,或者是《财富》500强中的许多管理者,都深受一位管理大师的影响,他就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2000年,我前往美国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师从彼得·德鲁克。今天,我愿借此机会与中国的管理者一起来分享彼得·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即:德鲁克的1358。什么是德鲁克的1358呢?它对于提升我们的管理能力有什么帮助?在本文结束之时,这些问题的答案将成为你管理思想的一部分。 彼得·德鲁克在1939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经济人的末日:论极权主义的根源》(The End of Economic Man),他当时只有30岁。2004年,彼得·德鲁克已是95岁高龄的老人,他又向我们展现了他的新作《德鲁克选集》(The Daily Drucker)。在过去的65年里,彼得·德鲁克已出版了36本著作,这些书加在一起应超过1万页,这还不算他在《哈佛商业评论》、《华尔街日报》、《大西洋月刊》等刊物上发表的各种文章。由于工作的关系,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在全国各地讲授德鲁克的管理课程,学员经常问我:德鲁克写了这么多书,我应该读哪一本?有的学员对我说,我参加您的课是来听您讲德鲁克的书,其实,德鲁克的书我也有,就放在床头柜上,总想读,但总没有时间。还有的学员说,德鲁克的著作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您能不能用简短的话来概括他的管理思想的精髓? 经过多年对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系统研读和讲授,我尝试着将他的管理思想整合在一个框架之内。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能使工作繁忙的管理者在短时间内掌握德鲁克的管理思想精髓,便于中国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去实践德鲁克的管理思想。管理是一种实践,管理者就是实践者。而管理者的实践是由其认知所决定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管理者能否认知正确的管理思想对于企业的成败至关重要。 通过我对德鲁克管理思想系统的研究,我将他的管理思想整合在一个简明的管理框架内,我把这个框架称为"德鲁克的1358","1"就是德鲁克关于管理的一个定义;"3"是指德鲁克提出的管理的三大任务;"5"是指德鲁克列举的管理者的五项工作;"8"是指德鲁克倡导企业需要设定目标的八大领域。这些都是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

关于德鲁克管理学精髓

◆关于德鲁克管理学精髓 ◆如何进行“人性化”管理 ◆建立符合组织情况的管理模式 ◆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需要来确定它们所要采用的“人性化”管理模式。 ?亲情化管理模式 ?友情化管理模式 ?温情化管理模式 ?随机化管理模式 ?制度化管理模式 ◆掌握适当的“人性化”管理方法 ◆人性化管理方法的基本点就是尊重人,热爱人,满足人,发展人,实现人 ◆管理者的管理方法应当富有人情味,并尝试用温和的方法进行管理,多在沟通中利用鼓 励和说服等方式。 ◆很多人认为管理者的职责等同于职权,职权范围明确则职责也就明确。 ◆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 ◆管理者的职责: ◆三大任务: ?使工作富有成效 ?实现组织的特定目的 ?处理对社会的影响与承当社会责任 ◆五项工作: ◆制定企业目标 ◆从事组织工作 ◆从事激励和信息交流 ◆对员工进行考核 ◆对员工进行培训 ◆管理者的终极使命:绩效 ◆如何去追求绩效? ◆制定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 ◆管理者要注意沟通 ◆让管理者和员工积极参与绩效的实现 ?自我管理 ◆德鲁克被称为“管理大师中的大师”,主要有三个原因 ◆开创了管理学 ◆提出了崭新的研究方法和管理理念 ◆用行动实践管理理论

◆自我管理包括 ◆自我认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自我反省。对自己的目标、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 ◆自我评价。对行为等不足之处进行反思 ◆自我激励。利用内外因素给予自己心理上的刺激和鼓励 ◆自我调控。对自己的情绪表达及行为方式进行调节和选择 ◆自我监督。不定时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督 ◆自我管理对于管理者尤为重要。不能管理自己的人,不能做好企业的管理者。 ◆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是:能发现自己的优势,能将自己良好定位,能不断自我发展。 ◆管理自己的前提是认识自己 ◆发现自己优势的方法:反馈分析法 ◆做关键决策时的记录预期效果 ◆按预期对结果进行反馈分析 ◆了解自己做事情特点所应考察的内容: ◆学习习惯 ◆收集信息的方式:善于听还是善于阅读? ◆适合做决策者还是顾问 ◆能否在压力下很好地取得绩效 ◆认识自己的价值观 ◆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相容,个人能够在企业中充分发挥作用。而与企业价值观 不相容的人将受到排斥,并可能降低工作热情。 ◆应清楚并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寻找工作领域。 ◆利用长处定位职业 ◆专注于工作并不断拓展优势 ◆有效掌控自己的时间 ◆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是最有限的资源 ◆管理者应该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 ◆阶段一,记录时间按的去处 ◆实际情况记录 ◆实时记录,并定期检查 ◆阶段二,对时间进行管理 ◆应试图识别和排除根本就不必做的事 ◆要学会让别人代劳 ◆消除可能会浪费时间的因素(工作方法有问题,员工过多导致效率低下,组织管理不善, 组织上下沟通不及时、信息不对称而造成时间浪费) ◆阶段三,对时间进行整合 ◆零星的时间加起来总量不少,但分开来没有什么实际效果。管理者应该学会整合时间。

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的管理思想

德鲁克的管理思想 探寻德鲁克怎样研究管理 彼得·德鲁克对现代管理学的巨大贡献,已经举世公认。德鲁克之所以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绝不仅仅是因为他对管理学的诸多具体贡献,更在于研究管理中体现的历史和社会深度,以及他对所研究对象的洞察力和真知灼见。 研究:大系统中看管理 德鲁克并不是简单地就管理论管理,而是把社会、组织和个人置于一个大的系统中研究管理。他从研究法学和政治学入手,渐渐深入到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组织。 在对组织进行研究的时候,德鲁克发现:管理是一种专门知识。管理使各类组织产生绩效,所有这些组织组成了社会;组织是社会的器官,管理层则是每个组织的器官;组织是为了担负社会的某种特定功能,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而存在; 而组织的生存,取决于管理。 因为德鲁克总是把社会、组织和个人置于一个大的系统去研究,所以,他的著作涉及到人文学科的多个领域: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他研究组成社会的不同部门:政府部门、企业以及非营利机构。这也使得他能够站在一个不同于其他管理学家的全新的高度来研究组织,研究人,研究社会。因而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说:“全世界的管理者都应该感谢这个人,因为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我认为:彼得·德鲁克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 理念:来自实践,回归实践 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基本理念和理论来源于管理现实,而不是抽象概念的堆砌。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作为一位咨询顾问,德鲁克为政府部门、商业机构和非营利组织提供战略及政策指导,其特别兴趣在于组织和高层管理者的工作。他认为:一个社会包括了政府界、企业界和非盈利界。“管理”原本不是应用在企业上,而是应用在非营利组织和政府机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大声疾呼,管理不等于企业管理,正如医学不等于妇产科一样。”正因为德鲁克发展的管理学的基本理念和理论来源于管理现实,从实践出发,经过总结,又回到实践中去,所以,他的管理理念受到 了官产学各界的欢迎。 更为重要的是,德鲁克能够把“管理”在社会中的“三界”融会贯通,使这“三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德鲁克指出:社会把资源交付给企业,因此,企业需要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客户创造价值。而非营利组织是要改变人们的生活。德鲁克在《非营利组织教给企业什么》这篇文章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非营利组织正在成为美国管理方面的先驱。在战略和董事会的有效性这两个领域,他们正在从事绝大多数美国企业还停留在嘴上的活动。而且在最关键的领域,即调动知识工作者的积极性及提高其生产力方面,他们是真正的先驱者。他们制定的政策及其实践是企业界明天必须加以学习的东西。” 德鲁克还从自己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以警示后人。比如:德鲁克在1944年到 1945年间接到第一个大型咨询项目,研究通用汽车公司的最高管理层。二战之后,通用汽车变革迫在眉睫,德鲁克的任务是向公司建议变革方案。他在写

(精选)管理实践——读德鲁克《管理的实践》有感

管理与实践 ——读《德鲁克管理思想解读》有感在现代管理思想史发展过程中,管理理论总总而生、林林而立,各种管理思想和理论不断涌现,却又昙花一现,只有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传播范围最广泛,影响最大也最持久。 彼得·德鲁克先生是当代著名的思想家,一代管理学宗师。他的特殊的家庭背景、传奇似的经历、渊博的知识及睿智的才思,使他在政治、法律、社会、管理、历史等多个学科领域都留下了精辟的见解和耐人寻味的启示。管理学更是他一生耕耘的主要天地,被人们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他在过去几十年中提出许多观点,把管理学变成一门科学,更重要的是他把管理学这个范畴,灌输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社会的每一个组织、不管是盈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还是政府组织,都能更有效的提高他们的功能、潜能和责任意识,让整个社会在一个更整合的范畴中可以共融发展。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德鲁克先生有关管理实践的思想给了我们非常明确的指引,让管理实践本身具有真实可行的价值。德鲁克先生的管理思想的精髓主要体现在三点:其一、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 从一开始,德鲁克先生管理思想的核心就是以顾客为中心,德鲁克先生在《管理的实践》这本著作中,明确的告诉我们:“如果我们

想知道企业是什么,我们必须先了解企业的目的,而企业的目的必须是超越企业本身,事实上,企业是社会的一分子,因此企业的目的必须在社会之中,关于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正确而有效的定义:创造顾客。

”在德鲁克先生看来,市场是有企业家创造的,企业家必须设法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决定了企业是什么,因为只有顾客愿意付钱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才能把经济资源转化为财富,把物品转化为商品,才会有企业存在的价值。 要了解企业就要了解企业的外部,要了解企业的外部就要从企业的顾客开始,这是德鲁克管理实践的基本逻辑。在企业实践的时间坐标上不管是今天还是明天,企业都必须面对和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这是决定企业成败最重要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从顾客那里寻找。企业的产品并不会最终影响企业的前途或成功,而是顾客最后决定的。德鲁克先生说:“顾客是企业的基石,是企业存活的命脉,只有顾客才能创造就业机会。社会将能够创造财富的资源托付给企业,也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沿这个思路下去,我们发现,德鲁克先生给出常胜公司的秘籍就是不断地为顾客创造价值。 顾客要什么、想什么、相信什么、期望什么,这些永远是企业高管必须接受的客观事实。 其二、学会卓有成效的管理。 对于传统的管理者,他们的首要特征是专注于琐碎的事务中,他们只关心发生的事务,所以他们将所有时间都用在处理别人的事情上,也就是说传统管理者时间属于别人。他们的另一个特征就是身在什么岗位就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所以导致部门之间不合作,不知道整个系统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同时,传统管理者专注于

德鲁克管理思想学习心得

德鲁克管理思想学习心得 德鲁克管理思想学习心得范文 篇一:德鲁克管理思想学习心得 按照徐董事长在《谈新时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中要求,要学习借鉴优秀企业经营思路,更要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经营管理模式,在经营思想、理念和模式上,要积极向优秀企业学习。太阳雨净水市场部组织了对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学习分享会,会上每个人都简单谈了自己在阅读《21世纪的管理挑战》和《巨变时代的管理》两本书后的感受,并结合现阶段企业发展的情况,结合自身具体工作开展,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总体来说,经过分享会的讨论剖析,大家都能很清晰的认识到徐董事长做出学习要求的原因,对徐董事长及公司高层对企业发展及管理的焦虑及危机感也慢慢的感同身受。基于企业快速转型的新形态下,所有人都要考虑,怎么样调整工作的思想和心态,做好自身的工作定位,继而有效的开展工作,并在部门工作中不断学习创新,是总结大家学习心得后得出的一致想法。 创造未来,忘记昨天从企业发展方向来讲,我们公司明确了“核心再造,再造核心”的经营战略,并且倡议企业员工要放下原来辉煌的包袱,以创业的心态再出发。要想变革,首先是需要对变革的必要性有清醒的认识,需要一种敢于变革的魄力,找准方向,一往无前。 而对于原有的已经付出很多努力的事情,如果证明是不明智的,

就需要考虑到机会成本,尽早做出决断。在我们非理性的决策中,有很多是因为,我们无法放下昨天导致的。 找准定位,组织创新 找准自己在企业、工作中的定位。企业转型中,更应该找准自己在企业发展中的位置,明白自己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什么帮助,在企业给予自己的岗位上,能做出那些对企业发展有收益的工作。作为领导者,要认清工作的方向重点,把握管理的公平,而没必要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而执行者,作为自己的管理者,则需要了解工作的目的,找到工作的方法,完成具体的工作要求。 《巨变时代的管理》中有《组织的新社会》一章,重点对组织的行为进行了探讨。中间提出了组织的法则:善创新、重效益。对组织的奥义进行了具体阐述:组织的活力在于创新成为习惯,组织的未来在于跟上时代发展,组织的责任在于效益持续增长。 企业能够创新就能不断改进组织在做的每件事,就能充分利用组织掌握的新知识。普通的管理者,随时针对每个流程、每种产品、每套程序、每项政策提出改进措施,这就是创新,并且是最基础的创新。伟大的领导者,要跳出日常的、表面的变化影响,而从长期性的、结构性的视野,来思考根本性变革。只要上下结合、默契配合,必能让创新成为习惯。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能力,每个人在四五年内必须要更新自己的知识,企业必须要把握发展的大形势,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沉溺于过去成功的人是可悲的,最终将会落后于时代的步伐;沉溺于过去成功的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读书心得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读书笔记 管理,在我眼里,过去一直认为都是权力的象征,是领导的事。直到我读了德鲁克管理思想以后,我对管理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管理是一种方法论,可活用于我们各项工作中来提高工作效率取得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看看我们身边大大小小的企业里,有多少管理者,因为对管理的误解,而造成组织信誉低下,人员涣散,工人工作没有激情,对公司没有信心,最后导致人员流失,企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退化破产。 我们都知道,人性都是不喜欢被管。只要有人管,就会不舒服,有一种被束缚的感觉。那么我们作为管理者,如果看到下属犯错,又不得不去纠正,因为这是管理者的职责。所以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既能维护公司的形象,又能保证工作效率和人际关系。 比如,从前我一直视管理的主要内容为督促和纠正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进程和纠正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成天去挑他们的毛病,试图使他们变得更加优秀,虽然我的目的是好的,可是让人难于接受,并不益于单位组织的发展。这样只会使他们和我的关系对立紧张,工作效率越来越低下,越来越不自信罢了。读了德鲁克以后,我意识到我的管理方式大错特错。我需要给他们的是空间,给他们树立目标,让他

们自主、自觉的去改善自己,在工作中去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再站出来,问他们是否需要我的帮助,如何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效率,而不是一味的去高压强求。 德鲁克告诉我们: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自己做不了的事情上,更不会大把时间用在对付自己的短处上,他们往往善于把握有利的形势,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我们说,一个高水平的管理者往往是用人的高手。在管理实践中,我们要做到求贤若渴善用人才。管理者很重要的一个职能就是识人、用人,在使用人才上不能求全责备,要善于发现人的长处,用人之长。一个管理者水平的高低完全可以通过用人的能力来衡量,如果一个管理者善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可以将有限的人力资源整合到一起形成合力和战斗力,他就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反之,他就不是一名合格优秀的管理者。 当前受**用人机制制约,多数多元公司不能按工作需要引进人员的条件下,就更需要管理人员根据现有工作人员情况知人善用,因材施教,用人之长,避其之短。我认为可以将现有工作人员按四类划分进行有效管理使用:第一类是才能卓越又愿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应给予发挥平台予以重用,大力支持并给予肯定和奖励;第二类是愿为企业贡献但才能不足的,应提供专业培训和不断的鼓励,逐步提高他们为组

德鲁克管理思想对项目管理的借鉴意义

德鲁克管理思想对项目管理的借鉴意义 2013141030 李晨 [摘要]德鲁克被认为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管理学家之一,经验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管理哲学、管理原理、管理组织、高层管理等方面都有较深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其中《管理:使命、责任、实务》[1]是德鲁克最主要的代表作,全面论述了他的管理哲学和他对管理的使命、责任和实务等方面的看法。本书被誉为经营管理的经典著作,其包含的管理哲学思想甚至对全部管理领域都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德鲁克的管理哲学出发,对其对项目管理领域的借鉴意义进行分析,以期对项目管理要求和方法进行新的诠释。 关键词:德鲁克;管理哲学;项目管理 德鲁克被认为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管理学家之一,经验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管理哲学、管理原理、管理组织、高层管理等方面都有较深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其中《管理:使命、责任、实务》是德鲁克最主要的代表作,全面论述了他的管理哲学和他对管理的使命、责任和实务等方面的看法。 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对项目和项目管理[2]的定义是:项目就是将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结合成一个短期组织以达到一个特殊目的,而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中,以达到人们的需要和期望。 一、德鲁克目标管理对项目目标管理的借鉴意义 项目目标简单地说就是实施项目所要达到的期望结果,即项目所能交付的成果或服务。项目的实施过程实际就是一种追求预定目标的过程,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项目目标应该是被清楚定义,并且可以是最终实现的。项目目标包括:可测量的项目成功标准。项目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经营,费用,进度,技术和质量目标。项目目标可能还包括费用,进度和质量指标。每一个项目目标都有属性,例如费用目标就有美元单位或人民币单位。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目标的实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中英文管理名言.doc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中英文管理名言 1、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 To be effective,is the Job of the __executive 2、“认识你的时间”,只要你肯, 就是一条卓有成效之路. “Know Thy Time” if he wants to, and be well on the road toward cont ribution and effectiveness. 3、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Effectiveness can be learned. 4、卓有成效是一种习惯,是不断训练出来的综合体. Effectiveness is a habit; that is a complex of practices. 5、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为成果负责的人,不管他职位多卑微,他仍属于“高层管理者”. The Man Who focuses on contribution and Who takes Responsibility for results, no matter how junior, is in the most literal sense of the ph rase,“top Management”. 6、谁必须利用我的产出,以使我的产出卓有成效? Who has to use my output for it to become effective? 7、有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 The effectiveness __executive knows that to get strength one has to p ut Up with weakness. v8、有效的管理者用人,是着眼于机会,而非着眼于问题。They focus on op portunity in their staffing-not on problems. 9、我们该知道运用自己上司的长处,这也正是下属工作卓有成效的关键。 Making the strength of the Boss productive is a Key to the subordinat e’s own effectiveness.

试述哲学思维在管理中的作用

哲学思维在管理中的作用 一、哲学与哲学思维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哲学思维,是指在系统的哲学理论指导下人类通过哲学性质的思考。利用哲学知识规律这种世界观、方法论对问题进行的思考。 二、哲学思维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时代,作为社会科学的哲学思维,对现代化发展的实际作用到底有多大?有多少?这大概谁也难以回答的问题。但是谁也不能忽略了一种规律: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必将有力地指导伟大的实践。 如此看来哲学并非没有用,只不过是它的作用容易被人忽视而已。反思哲学被人所忽视,大体有两大原因:第一,哲学社会科学自身作用的特点所致。它的特点一是有远用而无近用,它的影响往往不是立竿见影式的,而是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反映出来。二是有大用而无小用,它产生的影响往往是对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对社会的公共决策的影响,而不是对个人具体工作的影响。三是有潜用而无明用,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式的,先是在思想意识接受,继而才转化成个人的思维方式,再影响人的具体行为方式。第二,社会环境影响所致。战争或和平时期、计划或市场经济的不同环境,对社会心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用主义、拜金主义更容易左右人们的思想,人们更趋浮躁,判别事物价值的标准更直接、更具体。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被忽视也就不奇怪了。 三、哲学思维运用的特征 哲学思维方法指的是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世界时所运用的具有哲学特征的思维方法。在改造世界时它有四个主要特征:第一,它是辩证性的思维方法。辩证法是对现存事物肯定和理解中同时又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对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的看待,反对片面性和绝对性。第二,它是批判性的思维方法。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所以哲学的思维本质上就是一种不盲从权威的批判性的反思。第三,它是实践第一的思维方法。它强调人的正确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人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社会实践发展了,人的思想认识就必须不断前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四,它是超经验的思维方法。它反对经验主义,反对把实践观庸俗化,反对把过去的、一时成功的经验作为绝对真理照搬套用,它以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冷静地审视客观世界的事物和人类经验中的一切行为。 总的来说,哲学思维方法的运用不在于给人多少具体的知识,也不在于给人解决了多少具体的问题,它的根本作用在于给人提供了一种正确的理性思维模式,培养和锻炼人的思辨能力,从而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哲学思维模式更有助于人形成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眼光,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出巨大的推动力。 四、哲学在管理中的影响作用 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职能,企业是管理的最大主体。管理的核心问题体现在管理的过

(读后感)《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读后感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读后感 黄水利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中的价值观和基本原则不胜枚举,每一个原则都可以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联想。但是诚如德鲁克所言:“因为管理涉及人们在共同事业中的整合问题,所以它是被深深植根于文化之中。管理者所做的工作内容在联邦德国、英国、美国、日本或巴西都是完全一样的,但是他们的工作方式却是千差万别。”因此,本文只结合自身工作且最触及个人思想的几个点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必须要做到卓有成效【P158】。智力、想象力,还有知识,是知识工作者个体最重要的资源。但是在企业中,个人的才能,只有通过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才有可能产生效益。 组织是能使个人才干得以增值的工具。知识工作者本身并不生产有形的产品,他的产出是知识、创意和信息,这样的产品本身并无用途,它必须转化为有形的产品才具有实际意义。再伟大的智慧,如果不能应用的行动上,也只是毫无意义的资源。有的很有才华的人终其一生碌碌无为,是因为他把追求才华的本身作为目的,只重视知道什么,而忽视了把他的才华用于社会实践。对企业而言,“效” 就是产品,它看得见、摸得着、能说明一切。做好产品,应该作为我们的宗教信仰。好产品是修炼出来的,容不得半点忽悠。 ?二、管理必须根据需要与机会的变化而变化,以此促使企业及其成员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P8】。一成不变的管理是不存在的,在企业管理的不同阶段,管理的重点是不同的。在管理的某个阶段,管理的重点也有所侧重。如同孙子云“良将用兵若良医用药,病万变,药亦万变”。管理应根据具体的运行而调整,管理者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工作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比如,我理解目前凝华的主要矛盾在于:高涨的销售势头和滞后的生产效率;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快速交付的要求与落后的质量保证(含设计、生产、材料等)。那么,针对当前的主要矛盾,凝华就需要及时调整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