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中学生与网络世界

课题:中学生与网络世界
课题:中学生与网络世界

课题:中学生与网络世界

指导老师:房慧

研究人员:组长:,组员:

研究分工:

生长期沉迷网络。合理使用网络资料,正确享受时代发展对我们的积极影响,抵制消极影响。共同创建和谐的网络世界,让网络为我们服务。

调查过程:

一、什么是网络?

网络,以其不可比拟的视觉性,开放性和号召力成为电视,纸媒,广播之后崛起的四大媒体。网络的新颖、离奇甚至吸引丰上亿的网民。网络是青年人的特有平台,作为网络的主力军,他们从网络上与人交流和沟通。智者见智,仁合理的,网络的多元与我们网民的惺惺相惜正是成正比变化的。

二、网络的利与弊应如何看侍?

1、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

据观察,在周围网吧上网学生大致有3种,一是看新闻,查资料,这当然是比较积极的一种人,但很少;二是玩游戏,游戏对智力以及仅应能力的培养是有很大的好处的,但是如今游戏的逼真与刺激,非常容易让人沉迷而欲罢不能,这就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三是网上聊天,QQ又是一种非常盛行的聊天工具。而为什么同学们会对聊天情天独钟呢?当问及这个问题时,一部分同学回答是“交网友”,其他的同学是和朋友联系,一位热衷于上网的同学说:“一般只要有时间我就上网,有时上课我都情不自禁地想着上网”。的确,在我们的学生中,为上网,废寝忘食者,甚至逃课上网者大有人在。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情感沟通手段——网上聊天,交友以及新的乐方式给中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在中学生“泡网吧”成为一种时尚的今天,“网上垃圾”也开始日益侵蚀中学生洁白的心灵,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严重影响他们的成长。具体表现如下:

A、上网成瘾,后果严重

老师们曾多次在上课期间,前往网吧找寻逃课的学生,也曾多次晚上接到家长的电话,知道学生夜不归家;至于给因上网而导致学生下降的学生做思想工作,更是不胜枚举。记得有个学生,刚进学校,成绩优异,积极上进,人也活泼可爱,神采飞扬。后来他因好奇而进入网吧,渐渐的迷上了网络,于是上课开始走神,作业常有不交情况。老师察觉后同他谈心,做思想工作,可惜效果不大。不久,他就开始旷课、逃学。老师与家长合作共同监督、限制他入网吧,他就偷钱。跑到离家、学校很远的一个偏僻网吧通宵上网,连续两天两夜,没有下网。当我们找到他时,他已疲惫不堪、两眼充血、面青唇白,毫不人样!面对这些事实,怎能不让人恐惧网络的魔力呢?

B、网上“爱情”,泛滥成灾。

爱情对于当代早熟的中学生,就象人生果,诱惑不小!于是,在学校不敢也不能谈的恋爱,在网络世界却自由自在,在批中学生因此对上网乐此不疲,希冀在网上寻到浪漫情感。一些学生也可能是觉得好玩,上网虚情假意一番。无论何种动机,都影响学生思想建康及正常的学习。曾经一女生,表现都很不错,大方活泼、学习认真、特别是非常会关心他人,责任心重。因此担任我班的宣传委员,全班同学都满意!可是下学期,也许是学习苦闷、枯燥,就上网寻求精神寄托,并一发不可收拾,经常会有天南海北的信件,一问全是网友。其中许多是求爱信,搞的两个女生神思恍惚,无法集中精神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同学反映不爱管班级的事了,有空就是写信或上网,对同学的冷漠了许多。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与他们面谈,笔谈了好几次,总算有点效果,信件已没有了,但留下的影响怕是一时无法消除的!

C、网上“黄毒”,害人不浅。

青少年上网浏览黄色网站,不公危害他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侵蚀他们的思想灵魂。一些学生在网上看到了黄色的内容,引起好奇,竟然偷偷买片来看,甚至照样学样。笔者曾听闻这样一件事:一个男孩伙同班上五六个同学趁父母不在家时看片,结果被父亲中途回家撞上。家长当然气地说不出来话,问他小小年纪为何懂看这些内容,该生答:网上知道的。

D、亲热网络,冷落亲朋。

据观察,迷上网的学生家中不愿与父母交流谈心,有时甚至表现出不耐烦;在学校,与同学关系冷漠,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不爱进行体育运动,喜欢独来独往,有空就往网吧跑,沉浸在网络虚幻的世界不能自拔。

以上种种,是网络带给教育者的一部分新课题。许多教师、家长因此将网络视为猛兽洪水、瘟疫灾难,一律禁止、封杀学生上网的可能,如经济封锁、跟踪追捕、甚至是上学接送。笔者认为这些做法是不可取得。试想,你会因为空气中有苍蝇、蚊子就拒绝开窗吗?问题关键在于我们社会、学校、家庭如何做好过滤的“纱窗”工作,将网络中的蚊子苍蝇挡住,让孩子们可以不受污染的自由呼吸清新的空气,看见精彩的世界,聆听丰富的声音!

2、网络带来的正面影响

有人认为网络不是洪水猛兽,但会“玩物丧志”。如果视上网玩游戏为洪水猛兽,一味阻止子女去玩游戏,是偏激的做法。当然中学生若是过分沉迷,没日没夜地玩个不停,结果只会导致成绩下降,玩物丧志。

就上网本身而言,当然并没有错,关键在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唯物辩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既然对立统一的一面,所以网络也有好的一面。

我们应该看到中学上网的利,肯定网络给中学生带来巨大帮助。互联网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跨地域性,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查找到他所要的信息。这大大方便了中学生的学习,因此,就出现了远程教育,我们可以在网上学到更多的知识,感受遨游学海的乐趣。而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更需要尽快掌握信息技术,占据有利地位。可见,网络对中学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学生而言,虽然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别能力,但不得不承认,网上仍然有着太多的诱惑与隐患,时常从报纸上读到关于某大学生沉溺网络爱情,到头来发现是骗局的报道,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网络以飞快的速度迅猛发展,将越来越多的人网入其中。网络让我们缩短与世界的距离,让我们了解世界,网络以最快的速度给我们提供信息,信息时代不让学生学习和利用网络显然是不明智的。然而网络不是天堂。现在生活中,中学生上网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已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和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网吧管理无绪,地下黑网吧屡禁不止,黄色网站层出不穷,自制力,辨别力不强的中学生沉迷于网上聊天的中学生无力自拔,甚至滑向犯罪的边缘。心怀不轨的人将黑手频频伸向手频频伸向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惨剧接连不断地发生。许多媒体将网络称为“电子毒品”实不为过。网络不是天堂,网络也不是地狱,利用好网络,关键在于使用者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免疫力,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学习网络知识,进一步挖掘网络的新用途。

分析问题:

据调查,涵盖全国4个直辖市,26个省会城市,全长106页的报告。报告特别提到,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隐青少年约占14.1%,2400万网瘾青少年竟然有90%认可网络上发展一夜情。

在中国,有几个产业能够像网络游戏产业这样——承载着来自全社会如此猛烈的批语?中国青少年网络协发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10-19岁网民已经达到1.05亿人,若按10%的比例估算,“网瘾少年”数量已达1000万以上,其中绝大多数是网络游戏引起的。

众所周知,网游戏是由“玩”字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从小处说,网络游戏可以制造“上网成瘾”影响青少年的学业,让社会付出极大的治理成本,从大处说,它可以传播暴力,色情,邪魔等有害文化,歪曲青少年的主流价值观。

孩子的沉迷,家长的泪水,媒体的炮轰,近来由网络游戏引发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无呆否认,由于青少年自制能力较差,不免沉溺于网络游戏中的虚拟世界。然而,对于网络游戏,简单“禁杀”似不可取。

信息技术给我国教育带来惊喜,给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有它辅助教学,能充分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它将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让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提供了一个双向的、平等的交流平台,它使教师、多个学生主体间围绕共同问题进行协作、讨论和对话成为可能,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别化教学和学习成为可能,促进了教学目标由“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转变。多媒体网络教学通过图、文、音、像等信息,形象,具体地传授知识和表现教学内容,手段直观新颖,并大大扩展时空范围,有利于学生接受并将

其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学效果大为提高。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处于一个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中“一切跟着教师走”的模式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多的是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但惊喜之余,却出现许多学生(特别是中学生)上网痴迷,接受不良信息,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社会各界导论纷纷,有的认为中学生在网上可以学到更多知识,支持他们上网,而有的则认为网上不健康的东西太多,不应该让学生上网,有的不了解网络,听之任之。

探讨对策:

如今在中国社会各界已经认识到,发展网络游戏产业决不能以牺牲青少年身心健康为代价,拯救“网瘾少年”更是监管者、游戏运营商、教育界和孩子父母的共同责任。尽管“挺玉树,不网游”活动引发的争议再度升级,争议焦点包含多个层面,但是媒体、网民、社会的声音大都是积极的。有了各界的关注,我们有理由相信,建立一个健康、和谐的网游环境将不在遥远。

焦点访谈:近年来,一些青少年由于上网成瘾,出现了荒废学业、走入歧途,甚至自杀现象。怎样才能让孩子戒除网瘾,走出网络迷途?目前,相关机构正在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孩子们戒除网瘾。

程岳,22岁。他从17岁开始玩网络游戏。在这五年里,他中断了学业,身体也变得非常虚弱。他告诉记者,前不久,由于沉迷于网络世界产生幻觉,他险些要从立交桥上跳下去。这让他幡然醒悟,对网络游戏有了新的认识,也逐步戒除了网瘾。他还专门写下了3万字的报告,分析如何规范网络游戏,防止青少年上瘾。在程岳看来,只有约束网络游戏暴力程度、沉迷程度,才能防止更多的孩子陷入其中。

他的这一行为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成瘾戒除中心的陶然主任就不定期地把程岳请去,让他和『F在接受治疗的孩子们交流心得。在陶主任看来,网络成瘾症和网络成瘾综合症应该接受医学治疗。据介绍,患上网络成瘾症的孩子,尽管表现各有不同,但是成因都基本相似:生活中缺乏自信,与人存在交流沟通的障碍。因此,除了心理治疗以外,治疗中心还采用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式。一年来,他们已经对近800个染上网瘾的孩子进行过治疗。

在众多网瘾中,我们调查到老师关于中学生网瘾的对策。是否能让我们陷入网络世界的中学生改变呢?

对策如下:

1、积极改革教育者的教学习惯和方式。过去的教学方式是将学生集中在教室里,由二二位老师授课,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权掌握在老师手里,而网络教育却是将学科是相关知识集中在网站上,由各位学习者自行对所需要的知识信息进行选择,使得学习方式真正完成了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化。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优势,增强课堂魅力,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

2、教育者在新态势情形下,要放弃过去高高在上说教者的作风,部分沉迷于网络学生,正是在老师的严训、重罚与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的夹缝中苦苦争气中,寻求放松。可以实在地说一句,不懂当代中学生心理是不懂教育,不懂现代互联网技术同样也是不懂教育。教育者同网络时代的中学生存在的心间距离,其原因在于教育者忽视、冷落、甚至扼杀学生充满个性的内在需求,在于没有深入探究互联网技术对青年学生身心成长产生的正一面

影响和负面影响,在实践工作中,我们采取一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以学生为老师教学相长。我们可以精选精通电脑的同学同老师一一结对,在学生指导下学习电脑技术,在兵教官的氛围中,打破师生之间的传统藩篱,加强了沟通,加深了理解,拉近了师生心间距离,浓化了师生感情:(2)在互教互学中,使老师和学生之间迅速掌握现代互联网多媒体技术,提高了多方面素质,增强了全方位技能。(3)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德育教育攻势。学校斥巨资创办学校校园网,在校园网站筹建中多方面听取学生意见,并让学生独立操作,建立自己的论坛,发表自己的感想,我们可以通过努力让互联网称为崭新的讲台,德育教育场所,情感交汇园地。(4)观念上更新。无庸讳言,同我们相比网络时代的中学生在思想、观念上更贴近时代。对他们思想观念中积极的因素,我们要加以支持,加以吸纳。计划经济体制成长的我们有太多的成规,太多的局限,太多的冲创心理障碍。在网络中学生们身上我们应学习。借鉴他们独立性、创新性、时代性。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网络中学生们个性张扬的冲创意识,又奢谈什么创新。由此可见,时代性、个性化的探索精神是构建网络中学生精神家园的最根本立足点。

3、用爱心温暖学生,注重感情教育。说实话,我们对待学生存在不平等、不公正的现象,教师大多用”禁闭+手铐”的方法去看、管、盯、压,加重他们的自卑心理,甚至失去上进心和自信心,将他们推向更有吸引力的网络虚拟世界中去寻求心理安慰与平衡。网络中学生在伦理上无情,不懂关爱,并不是表示他们不需要关爱和温情。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沉重的学业负担使他们更需要情感慰籍和内心世界的缓释。我们应该尊重、信任、关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注重对学生情绪智商的开发,创设各种社会人际交往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模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提高,借以培养他们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情感调控能力,把他们从网络依恋情结中解脱出来,重归社会,重新感受人与人之间温情和关爱;网络中学生道德观念淡漠,行为缺失,交往沟通困难,教育要进行引导,进行行为及时纠编。

4、转变意识,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耐心疏导。

一上网聊天影响学生学业,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沉迷于游戏,让家长紧张和担忧。这种担忧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简单地禁止学生接触游戏和网络并非正确做法,因为好奇心会因禁止越来越强烈,正如洪水一样,只能疏导,不能堵塞。因此问题就在于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和游戏,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们。在网络进入我们的生活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注意,有许多学生宁愿上网与网友交流感受也不愿在家与父母交流,这使得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流的能力变差,成为我们当前要注意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早在网络产生之前就存在了,有一段对网上聊天迅速发展原因的分析十分精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重视自己的隐私权,并因为害怕在交流中泄漏个人隐私而变得冷淡,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冷漠;但是人是社会的一员,作为群居生活的物种,需要他人的关怀和爱护来支撑自己,所以现代人在拒绝与人交流和需要他们关爱的矛盾中挣扎”。网络交流方式的出现为现代人解决了这个矛盾,在网络中人与人的交流是通过代称之间的沟通来完成的,别人确认你存在的依据就是你的代称,因此在网上与人交流时,不论是发生了不愉快的事,还是泄漏了不传之秘,只要换一个代称,就可以一切从头开始了,这就是现代人沉迷于网上聊天的原因。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而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这些秘密会不知不觉地露出端倪,肯定会有人出于好奇打听,在网络中只要将代称换掉别人就无从

问起;但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天天见面的人打听你的秘密时,你一定觉得很厌烦,而当这个人是你的父母时,你就会更痛苦。所以我建议父母们允许孩子拥有自己是秘密,不要强制与孩子交流,只在他们需要倾诉的时候听听他们的心里话,作他们心灵的依靠,千万不要让他们在交流中有受监视的感觉,这样或许会让他们愿意与家长交流。

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作为当代中学生的我们,应当自觉抵制网络的诱惑,网络世界多彩多样,我们应遵守道德,遵守规则,看到网络世界好的一面,快乐学习,快乐工作。

网络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我们想要的资料,可以帮助我们学习,了解更多的文明事物,网络是丰富多彩的。同时网络又会导致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甚至犯罪,走上不归路。网络是有两面性的,有积极好的一面,也有消极坏的一面,同学们应该正确对待网络的认识,文明使用网络,健康使用网络,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组员们的心得感想:

通过此次的研究性活动,我认识到网络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我们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优势,同时,也要学会控制自我,不要沉迷于网络,以免影响学业,让我们共同遵守网络规则,做个遵纪守法的网民吧!

《关于青少年网络素养》非连续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在个人属性中,学习成绩、城市户口、东部地区、一二线城市正向影响青少年网络素养,年级对网络素养的影响为负向。数据显示,初中生的网络素养水平高于高中生。随着学习成绩的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也显著提高。东部地区青少年网络素养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中部地区的青少年网络素养出现“凹陷”状况。以城市来看,一线城市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水平最高。从性别上看,在上网注意力管理和自我信息控制方面,女性青少年优于男性青少年;在网上信息搜索与利用、网络信息分析与评价、网络印象管理方面,男性青少年优于女性青少年。 在家庭属性中,上网设备数量、与父母亲密程度、与父母讨论频率对青少年网络素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双亲居住,对青少年上网注意力管理和自我信息控制能力的提高有显著影响。随着家长对青少年上网行为干预频率的提高,青少年上网注意力管理能力显著下降。与父母讨论的频率越高,青少年在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信息分析与评价、网络印象管理方面的能力越高。 在学校因素中,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教师使用多媒体的频率与青少年网络素养呈正相关。数据显示,学校开设有关网络(信息)素养课程对青少年的上网注意力管理、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以及自我信息控制有显著的正影响;教师使用多媒体的频率越高,青少年网络素养越高。 (摘编自《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有待提升》)材料二: 未成年人在家上网的比例最高,且从81.1%增加到94.6%,网吧上网比例从37.6%下降到17.7%。这与青少年整体上网地点分布的变化趋势相同。从网络接入方式看,手机上网使用率从63.0%上升至81.2%,台式机上网选择率从75.0%下降到70.2%,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相比于传统的PC(台式机)工具更加适用于碎片化的场景,未成年人更加青睐高度自由化的手机终端,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PC时代或许将没落。在使用行为上,未成年人的搜索引擎使用率有大幅提高,已经从70%左右提高到了85%左右,网络游戏和论坛使用率出现了同步下滑趋势,但网络游戏的使用率仍然处于69.2%。笔者认为:将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看作洪水猛兽是不合理的,只要进行健康的引导,不失为缓解学习压力和提高情商智商的有效工具。网络购物使用率从16.1%增加到了43.9%,超过4成的未成年人有网购行为,这其中也包括一定的非理性购买行为,未成年人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随意网购的现象层出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

目录 摘要 (1) 一、网络问题的诱因及青少年生活现状 (2) 二、青少年在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3) 三、对青少年网络教育的建议 (4) 四、加强青少年教育的自身引导 (8) 五、结语 (9)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心理都尚未发育成熟,并且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教育和管理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我国国情,网络飞速发展,同时在制度上的不健全,带来了许多新的隐患,迫切需要我们去管理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为青少年成长创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负面影响网络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21世纪,网络实实在在的进入了现代人的生活,浏览新闻/冲浪/玩游戏/看电影等等更是人们一上网就能做到的事情。青少年全体作为网络使用者中的大多数,网络虽然带给了人们许多的便利,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也免不了负面影响,对处在人生成长关键阶段的青少年而言,很容易在网络营造的虚拟空间中迷失自我,小则荒废学业,大则祸害社会。并且现今网络是最流行的社会元素,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消极影响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新的温床。而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心理都尚未发育成熟,并且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因此弄明白影响青少年网络行为的重要因素,遏制青少年沉迷网络,对培育新时代的青少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问题的诱因及青少年生活现状 (一)、青少年网络问题的诱因。网络问题同时也是一种心理问题,表现在孩子身上,其实根源在父母;与其说孩子有心理问题,不与说父母的教育有问题。因为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受到太多的指责,因为需要出口,所以孩子会选择一个虚拟的网络,让他倾吐内心的情感,因为在网络中,没有人指责他,也没有人对他做出评判,所以对孩子来说,网络是一种心理需求。如果我们切断这种心理需求,孩子又会做出其他的叛逆行为,如赌博、偷窃、打架等,这些在上个世纪没有网络时期那些年轻叛逆者的行为。所以心态决定人生,心态决定了孩子是不是迷恋网络。戈德伯格(Ivan Goldberg, M.D)1995年所提出,网络问题是一种精神错乱,他比照在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上对病态 赌博的定义来比照,定立了有关病态上网的理论,但它不被最新的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收录,IAD认为是否被划为心理障碍仍须研究。 (二)青少年生活方式现状。根据2009年“中国青少年生活方式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绝大部分未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在各个方面(包括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体育锻炼、娱乐活动、人际关系、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都达到了比较健康的水平,并且其表现出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均衡。在未成年人的业余活动中,做作业、复习预

中学生与网络世界课题研究报告(1)

中学生与网络世界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的背景: (1)计算机网络是即造纸和印刷术发明以来,人类又一个信息存储与传播的伟大创造。在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中,网络无疑是了解外界最快捷有效的手段了,但网络也有其不利影响。网络游戏更是容易让人上瘾,影响学习。那么对中学生来说,网络的介入到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2)E时代,“触网”成为许多中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不会上网的人被同学们称为“网盲”,我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交友、娱乐……,但在许多父母的眼里,网络成了影响孩子学习的罪魁祸首,家长反对孩子上网,当网络成为互不相识的人相互联系的纽带时,在许多家庭里,网络却成了家长和孩子难以沟通的屏障. 因此,我们这次研究性学习调查的内容是中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 二、目的和意义: 研究本课题是为了了解学生日常网络使用情况,及中学生家长对其子女上网态度。如何正确对待和使用互联网,令他在学习上给予我们益处,而不是影响成绩的罪魁祸首。在进行完本次活动,便可权衡利弊,看中学生到底该不该过多依赖网络,从而树立正确上网意识和观念,促使个人及社会能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内容: 为了使课题研究更有意义,我们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针对学生: (1)中学生的上网地点在哪里? (2)中学生的上网时间为多少? (3)中学生的上网目的是什么? (4)中学生的上网有何观点? 针对家长: (1)家长对其子女上网的态度 (2)家长是否了解子女上网情况 (3)家长是否担心网络对子女的影响 四、过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深刻体会到网络带给我们的有益之处时,更应明白,每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总会伴随着种种担心。的确,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影响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也表现出了其明显的特性。为了正确认识网络,为了引导中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①、以高二级为单位,进行全员口头问卷调查; ②、是采访高二级部分学生的家长。

青少年网络素养大讲堂

“青少年网络素养大讲堂”北京十讲圆满落幕 北京市十所中学学生就提高网络素养向全国中学生发出倡议网络与安全:学会在信息海洋中保护自己 互动现场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主任、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 同学积极发问

中国共青团网7月14日讯(记者张晓琳通讯员黄海悠屈晓明摄影报道)7月13日,“大家e起来--青少年网络素养大讲堂”活动在京的最后一场讲座即第十场讲座“网络与安全:学会在信息海洋中保护自己”在原宣武区教委礼堂举 行。 本场讲座由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主任、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担任主讲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软件行业十大杰出青年、被誉为“中国网络安全守护女神”的北京启明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严望佳,著名黑客出身的资深网络安全专家“孤独剑客”王献冰担任嘉宾,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主持人 冀星担任现场主持人。 工信部发言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仅2009年,我国被境外控制的计算机IP地址就多达100多万个,被黑客组织篡改的网站累计达4.2万个,其中政府网站被篡改的数量达2765个。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被木马、僵尸等病毒控制的主机达数百万台。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一份关于网络空间安全的研究报告,把网络空间形象的比喻为既像城市广场,可以在这里讨论政治,发表演说;又像商业大街,可以在此购物,观光;也像阴暗小巷,滋生和潜藏着各种罪恶;还像秘密通道,间谍可以通过这里窃取经济和军事情报;更像看不见的战场,充满攻防厮杀。网络信息已经成为保证社会正常运行的神经,网络安全不仅仅对个人至关重要,也被各国视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澄清在专题演讲中阐述了网络安全的定义和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他说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不断地深入,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信息社会的焦点问题。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黑客的门槛不断降低,

中学生演讲稿:正确看待网络世界

中学生演讲稿:正确看待网络世界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中学生演讲稿:正确看待网络世界,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通过对演讲稿语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演讲稿,为了让您在写演讲稿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中学生演讲稿:正确看待网络世界,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正确看待网络世界》 时代的迁移,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正在迈入信息网络化时代。网络给人们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缤纷的世界,特别是青少年更难以抵挡诱惑。据有些专家调查表明,青少年上网时间偏长。 30.1%的调查对象有经常上网的习惯,82.5%的调查对象拥有自己可以上网的电脑。调查中,当问到最长的一次上网时间时,回答9

小时的竟占31.8%,5-8小时的占25.9%。调查还发现,男生比女生的上网时间多。学生上网究竟在做什么?调查表明:用于聊天、玩游戏、下载娱乐内容的比例高达55.7%。 不容置疑,网络是功能最全应用最广的媒体,它为青少年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宽广平台,它使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知识,“足不出户”,“尽览天下风云”;它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交活动的广阔空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它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摆脱了“两点一线”读书生活的单调.网络世界好精彩! 但更不能忽视,网络这把双刃剑,刺伤了多少缺乏自护意识的青少年.网络的开放性与隐蔽性使多少精神垃圾灌输到一个个单纯的心灵。有的轻信网站教唆,酿成人间悲剧;有的轻率会网友,无辜遭伤害;有的’沉迷黑网吧,弃学难自拔;还有的热衷于网络游戏,被其中的弱肉强食、尔虞我诈搞的道德观念模糊,甚至心智混乱;有的被赌博、色情等网上黄毒感染,最终误入歧途。他们陶醉于虚拟的空间,开始逃避现实,荒废学业,搞的自己形容枯槁,神思恍惚。让家长叹气,老师摇头。 青少年,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美丽的大自然向我们招手,科学的高峰需要我们去攀登,含辛茹苦的父母期望我们健康成长,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铸造辉煌……我们该做的实在太多了!一方小小屏幕,岂能涵盖我们生活的全部?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2012-2013学年度 松石小学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环境,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安排 (一)广泛深入开展宣传。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利用品德课、信息课及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站、班队会、团队活动等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努力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学校内计算机要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利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不良信息,确保建设绿色校园网络环境。要密切社区、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手机短信(家校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争取社会、家庭的广泛支持,努力营造关心、支持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加强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要将网络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内容之中,制定工作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好此项活动。 (四)突出重点。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尤其是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让学生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道

德判断能力,自觉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五)注重总结,形成长效机制。及时对此次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注意树立典型,以典型促发展,增强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网络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活动内容及方式 (一)积极开展“文明网上行”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形成正确的网络认识观,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对沉迷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等现象严加抨击。 (二)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五要五不”为基础,全面开展网络法制教育。通过讲座、主题讨论的方式,运用正反事例,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与危害,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警醒,产生内在的免疫力,自觉远离网络垃圾,抵制不良的上网行为。 (三)开展“文明上网”网络征文等活动,依托吸引力强、参与性高的文娱和益智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四)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广大家长与学校一起有效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倡导家长对孩子上网进行合理引导和约束。 我校将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加强活动领导,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注重实效,认真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组织好网络道德教育活动。 2012.9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论文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网络道德 论文摘要: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向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档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人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中学生当前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极其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挡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人网络空间,由于中学生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使得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 1、学生容易催患“网络综合症” 心理医生认为,“网络综合症”实际上是一种“瘾症”。它是一种潜在的心理疾病,一旦成瘾,后果十分严重。现在已有不少中学生由于过分借助互联网寻求生活变化的补偿

和平衡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在现实生活中行为错位。2、网络信息使用的自由化特性,弱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 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正处于发育期的中学生来说,实不足以抵御。据调查,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此外,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丧失道德感。有些中学生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快乐原则支配个人欲望,从而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 二、学生上网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当前中学生上网诸多问题的存在,从客观上看,是网络媒体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网上环境比较复杂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从主观上分析,则是中学生身心发育的社会化尚未完成,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都处于成长期。笔者认为造成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网络强大功能下各类信息泛滥。②上网者文明意识薄弱。③网吧经营者素质低下,功利至上,法律意识淡薄。④政府规范管理起步迟、力度小、结构松。⑤政府管理制度不完善,措施落实不到位。⑥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对互联网、计算机等相关知识欠缺。⑦学校、家长防范意识不强。⑧适合

论文:中学生与网络世界

中学生与网络世界 课题研究内容: 一、电脑不一定是上网的第一选择 随着电脑的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学生获取信息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渠道,然而,由于在家有家长的限制,在校无法满足自己对上网的需求,便有了手机这一小巧又便携的替代品。 据相关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中学生中,有38.3%的人使用手机上网,不使用手机上网的为61.7%。中学生已经不把手机当成与人通讯的工具,而是一台与电脑一样,能收发讯息,能玩游戏,能上网,还可以听歌,收发图片的“迷你”电脑,跟桌上电脑或手提电脑比较,手机当然方便的多。 二、中学生上网都为了什么? (1)网络游戏 中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有帮助他们调节自身情绪的作用,另外还有利于中学生拓展自己的社交关系。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学生承受的压力较大,这种压力可能主要来自学业竞争和家庭期待,如果压力得不到释放和缓解,将会成为中学生学习及生活中的一大问题,所以需要寻求更多的减压方式来给学生降压。 (2)聊天 中学生使用最多的聊天工具是QQ,比例高达97.5%,其次是E-mail,比例为21.7%,再次是聊天室,比例为9.6%。 对于网络聊天,我们为什么总是乐此不疲呢?首先,网络聊天满足了中学生与人沟通、交往的愿望。其次,现代人交往的阻塞与信任的瓦解导致网聊盛行。第三是网络聊天丰富的功能与特性吸引中学生投入网聊。 (3)听音乐看视频 为什么中学生会喜欢听歌?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来感受各种“情绪”和“思考”各种事物,还有一种原因就是没有事情做,听音乐打法无聊的时间。 中学生在悲伤、烦恼时最喜欢一些伤感音乐,从而扩大自己相对应的情感,而这些情感又会产生一些解决问题的动力,进而解决相对应的问题。在思绪凌乱、烦躁不安时会喜欢听一些平静的轻音乐,从而引发各种“平静”和“调理顺畅”的感觉和情绪,进而有于利于理智的解决问题和维持心理的健康。在愉快、有激情的时候,会喜欢听一些欢快、动感的音乐。.喜欢思考一些奇怪、特别事物的人,就会听比较另类的音乐。 影像是能够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它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给人以逼真感、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电影、电视剧等网络视频,可以满足中学生更广阔、更真实地感受生活的愿望。所以中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能够陶醉其间、忘乎所以。 (4)学习、查阅资料 一些学生为了完成作业化满足自己的学习需要,通常会使用互联网来查阅资料,这比传统的书籍翻查要方便得多,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在课余时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挖掘出学生内在的潜力。 一些需要查找资料的作业对中学生来说是很有好处的.我们处于一个信息社会,一个人的掌握的信息总归是有限的,如果你想完成一件事,查找、整合信息比在自己脑中回忆出信息更重要.因此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比牢记知识更重要。另外,经常查找资料会使你信息更广,眼界开阔. (5)浏览新闻等信息 现代中学生真正是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了。使用网络浏览信息,不但方便快捷,

浅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浅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曾经在我身边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正在念六年级的李同学,在学校老师、家长眼中都是一个绝对的好学生:他是班干部,学习成绩每次在年级组都排前五名;他又很听话,遵守学校纪律。但直到有一天,家长无意中看了一眼正在上网的小李,发现他竟然是在“认真”地看色情网站,而根本不是先前自己说的查资料!李同学的母亲自己对这样的乖孩子、好学生,很是惊讶。他的母亲向我哭诉:“平时好好的,孩子这是怎么了?”是啊!学校里的好学生为何一到校外,就变成了网络上的“瘾君子”和“破坏神”了呢?有关专家曾进行分析:互联网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三个主要方面即黄毒侵害、上网成瘾、陷入虚幻。网络的特殊性还使得一部分青少年学生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人格表现不完全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是好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却可能正扮演着“光明破坏神”的角色。 经笔者寻找资料以及和同行们探讨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互联网具有全球性、互动性、信息资源及表现形式丰富和使用方便等特点,这为以盈利为目的色情服务业提供了难得的营业场所。这些网站为吸引顾客,往往在主页上张贴色情图片,使任何在网上冲浪的人有意无意地就能看到,青少年当然也不例外。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一旦接触这些内容,受到的影响可想而知。 其二,当今社会的家长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工作上,很少有大人陪伴的青少年便用上网来打发时间。由于我们的传统教育又往往回避正面的性教育,孩子缺乏正确的引导,在网上很容易接触色情内容后,本来就早熟的他们便找到了猎奇和宣泄的场所。 其三,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范。我国的立法相对滞后,在规范互联网这一新鲜事物上显得尤其突出。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这样的世界潮流不能与他们擦肩而过,不能因为不让未成年人到网吧去,就一刀切地让孩子们离开网络。为此,我们一方面要从正面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一方面又要把互联网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 反思与建议 1社会方面 政府应该重视青少年的网络道德问题。有关部门应向家长和学生推荐好的优

美国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经验及其启示

美国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经验及其启示 严鸿雁*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面临着教育目标更高、教育方法需要创新等难题。我国网络道德教育工作滞后,是当前青少年网络道德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借鉴美国网络道德教育中的重视观念引导、实现技术与道德的有机结合等经验,我国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要强调青少年网络道德自律教育、开设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并创新网络道德教育方法。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美国经验 青少年是我国网络普及的重要推动者,然而近年来在青少年群体中出现了网络暴力、网络侵权、网络色情等一系列负面问题,青少年网络道德的失范和缺失不容忽视。但我国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问题尚未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并得到足够的讨论。本文以美国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经验为鉴,分析我国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与难题,并对我国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应采取的策略提出建议。 一、我国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及问题 当前“网络化”已成为各项社会活动的主要形态之一,青少年作为最为活跃的群体,率先成为利用网络的最主要主体。由于网络传播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开放性与虚拟性,难以监管,使网络信息既丰富也良荞混杂。青少年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缺乏相应的辨别能力和自制力,当他们面临纷繁复杂、良莠并存的网络世界时,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往往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并有可能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产生种种道德失范现象,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出现严重的犯罪行为。山东理工大学一项关于大学生网络文明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显示,27.2%的人偶尔浏览黄色网站,8.5%的人经常浏览黄色网站。在“你认为浏览不健康网站算不算道德败坏”的调查中,52.3%的人认为不能完全算;12.4%的人认为大学生应具有开放思想;也有20.9%的人认为这是素质低下的表现。对于网恋,46.4%的人认为是“游戏一场,经不起时间的考验”,53.1%的大学生相 *作者简介:严鸿雁(1973-),女,河南扶沟县人,硕士,河南理工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研究。

中学生演讲稿:正确看待网络世界

中学生演讲稿:正确看待网络世界 通过对演讲稿语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演讲稿,为了让您在写演讲稿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精心整理的中学生演讲稿:正确看待网络世界,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正确看待网络世界》 时代的迁移,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正在迈入信息网络化时代。网络给人们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缤纷的世界,特别是青少年更难以抵挡诱惑。据有些专家调查表明,青少年上网时间偏长。30.1%的调查对象有经常上网的习惯,82.5%的调查对象拥有自己可以上网的电脑。调查中,当问到最长的一次上网时间时,回答9小时的竟占31.8%,5-8小时的占25.9%。调查还发现,男生比女生的上网时间多。学生上网究竟在做什么?调查表明:用于聊天、玩游戏、下载娱乐内容的比例高达55.7%。 不容置疑,网络是功能最全应用最广的媒体,它为青少年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宽广平台,它使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知识,“足不出户”,“尽览天下风云”;它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交活动的广阔空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它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摆脱了“两点一线”读书生活的单调.

网络世界好精彩! 但更不能忽视,网络这把双刃剑,刺伤了多少缺乏自护意识的青少年.网络的开放性与隐蔽性使多少精神垃圾灌输到一个个单纯的心灵。有的轻信网站教唆,酿成人间悲剧;有的轻率会网友,无辜遭伤害;有的'沉迷黑网吧,弃学难自拔;还有的热衷于网络游戏,被其中的弱肉强食、尔虞我诈搞的道德观念模糊,甚至心智混乱;有的被赌博、色情等网上黄毒感染,最终误入歧途。他们陶醉于虚拟的空间,开始逃避现实,荒废学业,搞的自己形容枯槁,神思恍惚。让家长叹气,老师摇头。 青少年,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美丽的大自然向我们招手,科学的高峰需要我们去攀登,含辛茹苦的父母期望我们健康成长,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铸造辉煌……我们该做的实在太多了!一方小小屏幕,岂能涵盖我们生活的全部?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如今,青少年的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国家兴盛、社会安定、学校教育、家庭和谐的隐患,真希望我们所有的青少年朋友,能对网络有清醒的认识,在头脑中建起一道安全的“防火墙”! (本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网络素养读本

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读本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编写 网络是青少年广泛使用的新媒体,是青少年学习、生活、娱乐、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网络在促进青少年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伴随互联网快速发展而出现的网络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许多青少年因过度沉迷网络而影响了身心发展和日常的生活与学习。如何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使用网络,避免网络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网络时代青少年教育的重要课题。 网络素养教育是帮助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在青少年接触媒介时,如果得到及时、正确的指导,他们就能从媒介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帮助。对比研究发现,经过指导的儿童比未经指导的儿童更有自主性,更能熟练地获得和理解信息内容,并且更经常地利用媒介解决现实问题。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大众传媒在传递信息、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为了帮助人们在接触和使用媒介时趋利避害,需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早在上世纪30年代,英国就开始了媒介素养教育。现在,媒介素养教育在美国、英国、印度、巴西等国的中小学己发展成专门的课程,其中有关互联网的教育称为“网络素养教育”。 网络素养指的是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网络的知识、能力、意识和行为观念,包括相关知识技能,也包括在使用网络时所持的态度、道德取向、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对网络素养的概念和内容,还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人们对网络的使用相对于传统的媒体使用而言,使用方式有了根本的改变。网络素养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媒介素养来说,应该包含更广泛的内容。在互联网所创造的新环境中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及社会责任感和文明意识等都属于网络素养教育的范围。 青少年是网络素养教育的重点群体。在我国网民群体中,30岁以下的青少年占了一半以上。为了在青少年中传播网络素养知识,针对当前青少年在使用网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编写了这个简要读本,希望能为青少年健康安全地使用网络

2018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和总结

2018-2019学年宁德九中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环境,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安排 (一)广泛深入开展宣传。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利用品德课、信息课及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广播站、班队会、团队活动等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努力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学校内计算机要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利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不良信息,确保建设绿色校园网络环境。要密切社区、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手机短信(家校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争取社会、家庭的广泛支持,努力营造关心、支持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加强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要将网络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内容之中,制定工作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好此项活动。 (四)突出重点。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尤其是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让学生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道德判断能力,

自觉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五)注重总结,形成长效机制。及时对此次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注意树立典型,以典型促发展,增强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网络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活动内容及方式 (一)积极开展“文明网上行”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形成正确的网络认识观,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对沉迷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等现象严加抨击。 (二)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五要五不”为基础,全面开展网络法制教育。通过讲座、主题讨论的方式,运用正反事例,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与危害,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警醒,产生内在的免疫力,自觉远离网络垃圾,抵制不良的上网行为。 (三)开展“文明上网”网络征文等活动,依托吸引力强、参与性高的文娱和益智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四)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广大家长与学校一起有效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倡导家长对孩子上网进行合理引导和约束。 我校将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加强活动领导,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注重实效,认真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组织好网络道德教育活动。 宁德市第九中学 2015年9月1日

浅析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问题

浅析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问题 赵翔翔 目录 一、青少年网络素养现状 (1) 二、青少年受网络的不良影响 (2) (一)网络成瘾损害身心健康 (2) (二)沉迷网络影响其交际 (2) 三、培养网络素养教育的方法研究 (3) (一)新增网络素养教育内容,或者加大网络素养教育的比重 (3) (二)专门设立网络素养教育课程 (3) (三) 网络素养教育的同时融合校园文化建设 (3) 摘要:目前,网络成瘾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疾病”——互联网上瘾综合症,据相关数据表明,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尤为严重。因此,推进学校网络素质教育,加强青少年网络认知引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据不完全统计,现有互联网用户超过40亿人,中国已超过13.7亿。网络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让一些缺乏网络素养的青少年沉迷其中,青少年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急待解决。 一、青少年网络素养现状 网络作为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产物,日渐影响着公共学习、工作以及生活。Internet快速发展,人们得以通过该种方式享受畅通的沟通服务,但是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影响,其中包括一些缺乏网络素养的青少年日渐沉迷网络现象。据统计数据显示,青少年群体占国内互联网用户总数的85%以上。根据日本青年网络协会在北京发表的《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称,近年来中国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比例高达所有用网青少年的9.72%,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不容忽视。其中18-23岁的青少年比例很高,达到了网络成瘾青少年总数的11.39% 。网络成瘾已经影响当前中国青年人的健康发展,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 1

网络道德与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道德与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摘要: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进入了全新的网络时代,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在享受网络带来的益处同时,因为其隐蔽性的特点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产生不道德问题,青少年群体也同样置身其中。在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网络文化与网络道德教育的关系,教师更应该发挥其主导性作用,为完成新时代下网络道德教育这个系统工程而努力。 关键词:网络道德青少年网络文化网络道德教育 一、网络道德问题的现实存在 互联网自1969年在美国问世以来,经过四十年来的发展,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遍应用,渗透到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各大领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计算机互联网信息传播由单向传播变成了互动交流,大家熟知的报刊、广播、电视的方式被扩展,开辟了人们的交流空间,它使这个空间变得开放和自由。人类想象中的情景和听上去遥不可及的向往,在今天的网络时代变成了触手可及的事实,让人们亲身体会乐享其中。在网络这个无边际的虚拟空间中,人们尽情发挥、畅所欲言,人们可以在家中享受到无穷的生活乐趣,还可以获得信息和资源来丰富自己,更可以在网上进行贸易和商贸活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有这些为人们的生存都能提供无尽的财富,人们似乎活的更丰富多彩了。 网络的两面性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在人们急速的进入网络时代,享受便捷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的道德困境。网络中的某种不良现象,它利用网络隐蔽性的特点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留言板上的不健康言论进行人身攻击、谩骂,肆无忌惮的虚假新闻,充斥网上的网络色情,横行肆虐的黑客。所有这些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网络道德问题。 网络具有超时空性,它为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提供了一种立体途径,这种立体途径体现互动性、多媒体化,扩大了青少年的交往面。人们都有自己的社会属性,在网络中青少年的互动渐渐淡化了这种属性,甚至去除了交往双方的这种属性。人们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人们的交往也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互动。在一项调查报告中甚至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上网的人都缺少被监督的压力,人性中恶的一面在低约束甚至无约束的约束下得到宣泄。青少年网络道德情感的弱化主要是因为网络的高度隐蔽性,青少年网上道德的弱化会直接影响网络的建设,而且这种虚拟世界的道德弱化会影响现实中的道德行为。○1因此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问题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网络文化与网络道德 网络是虚拟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网上的信息资源其实是取之于现实,源于现实,服务于现实的,网上信息资源其实是对现实信息的重组,相当于网络中的问题与现实中的问题是相联系的,是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具体体现,并不是单独的新鲜事物。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现实中和在网络生活中的道德品质和素养是相联系的,虚拟和现实之间是息息相关的。 因此探讨网络文化与道德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因此网络文化的存在为青少年构建了更加艰难凌乱的外在环境,需要青少年在困难面前积极应对,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网络道德水平,青少年要认清网络文化与道德的关系,要注意两方面的问

中学生与网络(论文)

中学生与网络 课题研究内容: 一、电脑不一定是上网的第一选择 随着电脑的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学生获取信息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渠道,然而,由于在家有家长的限制,在校无法满足自己对上网的需求,便有了手机这一小巧又便携的替代品。 据相关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中学生中,有38.3%的人使用手机上网,不使用手机上网的为61.7%。中学生已经不把手机当成与人通讯的工具,而是一台与电脑一样,能收发讯息,能玩游戏,能上网,还可以听歌,收发图片的“迷你”电脑,跟桌上电脑或手提电脑比较,手机当然方便的多。 二、中学生上网都为了什么? (1)网络游戏 中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有帮助他们调节自身情绪的作用,另外还有利于中学生拓展自己的社交关系。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学生承受的压力较大,这种压力可能主要来自学业竞争和家庭期待,如果压力得不到释放和缓解,将会成为中学生学习及生活中的一大问题,所以需要寻求更多的减压方式来给学生降压。 (2)聊天 中学生使用最多的聊天工具是QQ,比例高达97.5%,其次是E-mail,比例为21.7%,再次是聊天室,比例为9.6%。 对于网络聊天,我们为什么总是乐此不疲呢?首先,网络聊天满足了中学生与人沟通、交往的愿望。其次,现代人交往的阻塞与信任的瓦解导致网聊盛行。第三是网络聊天丰富的功能与特性吸引中学生投入网聊。 (3)听音乐看视频 为什么中学生会喜欢听歌?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来感受各种“情绪”和“思考”各种事物,还有一种原因就是没有事情做,听音乐打法无聊的时间。 中学生在悲伤、烦恼时最喜欢一些伤感音乐,从而扩大自己相对应的情感,而这些情感又会产生一些解决问题的动力,进而解决相对应的问题。在思绪凌乱、烦躁不安时会喜欢听一些平静的轻音乐,从而引发各种“平静”和“调理顺畅”的感觉和情绪,进而有于利于理智的解决问题和维持心理的健康。在愉快、有激情的时候,会喜欢听一些欢快、动感的音乐。.喜欢思考一些奇怪、特别事物的人,就会听比较另类的音乐。 影像是能够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它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给人以逼真感、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电影、电视剧等网络视频,可以满足中学生更广阔、更真实地感受生活的愿望。所以中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能够陶醉其间、忘乎所以。 (4)学习、查阅资料 一些学生为了完成作业化满足自己的学习需要,通常会使用互联网来查阅资料,这比传统的书籍翻查要方便得多,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提高了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在课余时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挖掘出学生内在的潜力。 一些需要查找资料的作业对中学生来说是很有好处的.我们处于一个信息社会,一个人的掌握的信息总归是有限的,如果你想完成一件事,查找、整合信息比在自己脑中回忆出信息更重要.因此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比牢记知识更重要。另外,经常查找资料会使你信息更广,眼界开阔. (5)浏览新闻等信息 现代中学生真正是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了。使用网络浏览信息,不但方便快捷,你还可以通过快速浏览标题来选择你所需要的信息。除了关注社会时事,我们还可以查看天气预报,各

课题:中学生与网络世界

课题:中学生与网络世界 指导老师:房慧 研究人员:组长:,组员: 研究分工: 生长期沉迷网络。合理使用网络资料,正确享受时代发展对我们的积极影响,抵制消极影响。共同创建和谐的网络世界,让网络为我们服务。 调查过程: 一、什么是网络? 网络,以其不可比拟的视觉性,开放性和号召力成为电视,纸媒,广播之后崛起的四大媒体。网络的新颖、离奇甚至吸引丰上亿的网民。网络是青年人的特有平台,作为网络的主力军,他们从网络上与人交流和沟通。智者见智,仁合理的,网络的多元与我们网民的惺惺相惜正是成正比变化的。 二、网络的利与弊应如何看侍? 1、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 据观察,在周围网吧上网学生大致有3种,一是看新闻,查资料,这当然是比较积极的一种人,但很少;二是玩游戏,游戏对智力以及仅应能力的培养是有很大的好处的,但是如今游戏的逼真与刺激,非常容易让人沉迷而欲罢不能,这就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三是网上聊天,QQ又是一种非常盛行的聊天工具。而为什么同学们会对聊天情天独钟呢?当问及这个问题时,一部分同学回答是“交网友”,其他的同学是和朋友联系,一位热衷于上网的同学说:“一般只要有时间我就上网,有时上课我都情不自禁地想着上网”。的确,在我们的学生中,为上网,废寝忘食者,甚至逃课上网者大有人在。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情感沟通手段——网上聊天,交友以及新的乐方式给中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在中学生“泡网吧”成为一种时尚的今天,“网上垃圾”也开始日益侵蚀中学生洁白的心灵,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严重影响他们的成长。具体表现如下: A、上网成瘾,后果严重

老师们曾多次在上课期间,前往网吧找寻逃课的学生,也曾多次晚上接到家长的电话,知道学生夜不归家;至于给因上网而导致学生下降的学生做思想工作,更是不胜枚举。记得有个学生,刚进学校,成绩优异,积极上进,人也活泼可爱,神采飞扬。后来他因好奇而进入网吧,渐渐的迷上了网络,于是上课开始走神,作业常有不交情况。老师察觉后同他谈心,做思想工作,可惜效果不大。不久,他就开始旷课、逃学。老师与家长合作共同监督、限制他入网吧,他就偷钱。跑到离家、学校很远的一个偏僻网吧通宵上网,连续两天两夜,没有下网。当我们找到他时,他已疲惫不堪、两眼充血、面青唇白,毫不人样!面对这些事实,怎能不让人恐惧网络的魔力呢? B、网上“爱情”,泛滥成灾。 爱情对于当代早熟的中学生,就象人生果,诱惑不小!于是,在学校不敢也不能谈的恋爱,在网络世界却自由自在,在批中学生因此对上网乐此不疲,希冀在网上寻到浪漫情感。一些学生也可能是觉得好玩,上网虚情假意一番。无论何种动机,都影响学生思想建康及正常的学习。曾经一女生,表现都很不错,大方活泼、学习认真、特别是非常会关心他人,责任心重。因此担任我班的宣传委员,全班同学都满意!可是下学期,也许是学习苦闷、枯燥,就上网寻求精神寄托,并一发不可收拾,经常会有天南海北的信件,一问全是网友。其中许多是求爱信,搞的两个女生神思恍惚,无法集中精神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同学反映不爱管班级的事了,有空就是写信或上网,对同学的冷漠了许多。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与他们面谈,笔谈了好几次,总算有点效果,信件已没有了,但留下的影响怕是一时无法消除的! C、网上“黄毒”,害人不浅。 青少年上网浏览黄色网站,不公危害他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侵蚀他们的思想灵魂。一些学生在网上看到了黄色的内容,引起好奇,竟然偷偷买片来看,甚至照样学样。笔者曾听闻这样一件事:一个男孩伙同班上五六个同学趁父母不在家时看片,结果被父亲中途回家撞上。家长当然气地说不出来话,问他小小年纪为何懂看这些内容,该生答:网上知道的。 D、亲热网络,冷落亲朋。 据观察,迷上网的学生家中不愿与父母交流谈心,有时甚至表现出不耐烦;在学校,与同学关系冷漠,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不爱进行体育运动,喜欢独来独往,有空就往网吧跑,沉浸在网络虚幻的世界不能自拔。 以上种种,是网络带给教育者的一部分新课题。许多教师、家长因此将网络视为猛兽洪水、瘟疫灾难,一律禁止、封杀学生上网的可能,如经济封锁、跟踪追捕、甚至是上学接送。笔者认为这些做法是不可取得。试想,你会因为空气中有苍蝇、蚊子就拒绝开窗吗?问题关键在于我们社会、学校、家庭如何做好过滤的“纱窗”工作,将网络中的蚊子苍蝇挡住,让孩子们可以不受污染的自由呼吸清新的空气,看见精彩的世界,聆听丰富的声音! 2、网络带来的正面影响 有人认为网络不是洪水猛兽,但会“玩物丧志”。如果视上网玩游戏为洪水猛兽,一味阻止子女去玩游戏,是偏激的做法。当然中学生若是过分沉迷,没日没夜地玩个不停,结果只会导致成绩下降,玩物丧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