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大纲卷)

2005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大纲卷)
2005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大纲卷)

2005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大纲卷)

? 2011 菁优网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2005?安徽)计算2﹣(﹣1)2等于()

A、1

B、0

C、﹣1

D、3

2、(2005?安徽)化简x﹣y﹣(x+y)的最后结果是()

A、0

B、2x

C、﹣2y

D、2x﹣2y

3、(2005?安徽)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板,不能拼成下列图形的是()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等腰三角形

D、梯形

4、(2007?乌兰察布)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主持研究的某种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820千克.某地今年计划栽插这种超级杂交稻3000亩,预计该地今年收获这种杂交稻的总产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A、2.46×106千克

B、2.46×105千克

C、2.5×106千克

D、2.5×105千克

5、(2007?防城港)分解因式:a﹣ab2的结果是()

A、a(1+b)(1﹣b)

B、a(1+b)2

C、a(1﹣b)2

D、(1﹣b)(1+b)

6、(2005?安徽)函数y=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

B、x≥﹣

C、x≥

D、x≤

7、(2005?安徽)某市社会调查队对城区内一个社区居民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是,该社区共有500户,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家庭分别有125户、280户和95户.已知该市有100万户家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市高收入家庭约25万户

B、该市中等收入家庭约56万户

C、该市低收入家庭约19万户

D、因城市社区家庭经济状况较好,所以不能据此数据估计全市所有家庭经济状况

8、(2005?安徽)如图,⊙O的半径OA=3,以点A为圆心,OA的长为半径画弧交⊙O于B、C,则BC=()

A、B、

C、D、

9、(2005?安徽)如图,在△ABC中,∠A=30°,tanB=,AC=,则AB=()

A、4

B、5

C、6

D、7

10、(2005?安徽)下图是某地区用水量与人口数情况统计图.日平均用水量为400万吨的那一年,人口数大约是()

A、180万

B、200万

C、300万

D、400万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

11、(2005?安徽)冬季的某日,上海最低气温是3℃,北京最低气温是﹣5℃,这一天上海的最低气温比北京的最低气温高_________℃.

12、(2005?安徽)小明在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显示的时间如图所示,此刻的实际时间应该是_________.

13、(2005?安徽)如图,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B=130°,则∠AOC的度数是_________度.

14、(2005?安徽)某射击运动爱好者在一次比赛中共射击10次,前6次射击共中53环(环数均是整数),如果他想取得不低于89环的成绩,第7次射击不能少于_________环.

15、(2005?安徽)写出一个图象经过点(﹣1,﹣1),且不经过第一象限的函数表达式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90分)

16、(2005?安徽)当a=时,求a+的值.

17、(2005?安徽)小明的爷爷退休生活可丰富了!下表是他某日的活动安排.和平广场位于爷爷家东400米,老年大学位于爷爷家西600米.从爷爷家到和平路小学需先向南走300米,再向西走400米.

(1)请依据图示中给定的单位长度,在图中标出和平广场A、老年大学B与和平路小学的位置;

(2)求爷爷家到和平路小学的直线距离.

18、(2005?安徽)如图,直线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M、N,∠EMB=50°,MG平分∠BMF,MG交CD 于G,求∠1的度数.

19、(2005?安徽)如图的花环状图案中,ABCDEF和A1B1C1D1E1F1都是正六边形.

(1)求证:∠1=∠2;

(2)找出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给予证明.

20、(2005?安徽)张新和李明相约到图书城去买书,请你根据他们的对话内容(如图),求出李明上次所买书籍的原价.

21、(2005?安徽)已知函数y1=x﹣1和.

(1)在所给的坐标系中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

(2)求这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

(3)观察图象,当x在什么范围时,y1>y2?

22、(2005?安徽)某校为了了解全校400名学生参加课外锻炼的情况,随机对40名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参加课外锻炼的时间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单位:分)

(1)补全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

(2)填空: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_________,样本是_________.

由统计结果分析的,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8.35(分),众数是__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_.

(3)如果描述该校400名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参加课外锻炼时间的总体情况,你认为用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中的哪一个量比较合适?

(4)估计这所学校有多少名学生,平均每天参加课外锻炼的时间多于30分?

23、(2005?安徽)一列火车自A城驶往B城,沿途有n个车站(包括起点站A和终点站B),该列火车挂有一节邮政车厢,运行时需要在每个车站停靠,每停靠一站不仅要卸下已经通过的各车站发给该站的邮包一个,还要装上该站发往下面行程中每个车站的邮包一个.

例如,当列车停靠在第x个车站时,邮政车厢上需要卸下已经通过的(x﹣1)个车站发给该站的邮包共(x﹣1)个,还要装上下面行程中要停靠的(n﹣x)个车站的邮包共(n﹣x)个.

(1)根据题意,完成下表:

(2)根据上表,写出列车在第x车站启程时,邮政车厢上共有邮包的个数y(用x、n表示);

(3)当n=18时,列车在第几个车站启程时邮政车厢上邮包的个数最多?

24、(2005?安徽)在一次课题学习中活动中,老师提出了如下一个问题:

点P是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过点P画直线l分别交正方形的两边于点M、N,使点P是线段MN的三等分点,这样的直线能够画几条?

经过思考,甲同学给出如下画法:

如图1,过点P画PE⊥AB于E,在EB上取点M,使EM=2EA,画直线MP交AD于N,则直线MN就是符合条件的直线l.

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甲同学的画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在图1中,能否画出符合题目条件的直线?如果能,请直接在图1中画出;

(3)如图2,A1,C1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AB、CD上的三等分点,且A1C1∥AD.当点P在线段A1C1上时,能否画出符合题目条件的直线?如果能,可以画出几条?

(4)如图3,正方形ABCD边界上的A1,A2,B1,B2,C1,C2,D1,D2都是所在边的三等分点.当点P在正方形ABCD内的不同位置时,试讨论,符合题目条件的直线l的条数的情况.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2005?安徽)计算2﹣(﹣1)2等于()

A、1

B、0

C、﹣1

D、3

考点:有理数的乘方。

分析:先乘方,再加减计算即可.

解答:解:2﹣(﹣1)2=2﹣1=1.

故选A.

点评:乘方是乘法的特例,乘方的运算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来进行.

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1的奇数次幂是﹣1,﹣1的偶数次幂是1.

2、(2005?安徽)化简x﹣y﹣(x+y)的最后结果是()

A、0

B、2x

C、﹣2y

D、2x﹣2y

考点:整式的加减。

分析:本题首先利用去括号法则去掉括号、然后利用整式的加减法运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x﹣y﹣(x+y)

=x﹣y﹣x﹣y

=﹣2y.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加减运算,整式的加减运算实际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这是各地中考的常考点.

3、(2005?安徽)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板,不能拼成下列图形的是()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等腰三角形

D、梯形

考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分类讨论。

分析:当把完全重合的含有30°角的两块三角板拼成的图形有三种情况:

①当把60度角对的边重合,且两个直角的顶角也重合时,所成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当把30度角对的边重合,且两个直角的顶角也重合时,所成的图形是等腰三角形;

③当斜边重合,且一个三角形的30度角的顶点与另一个三角形60度角的顶点重合时,所成的图形是矩形,矩形也是平行四边形.故不能形成梯形.

解答:解:如图,把完全重合的含有30°角的两块三角板拼成的图形有三种情况:分别有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矩形,平行四边形.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拼接,注意要分情况讨论.

4、(2007?乌兰察布)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主持研究的某种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820千克.某地今年计划栽插这种超级杂交稻3000亩,预计该地今年收获这种杂交稻的总产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A、2.46×106千克

B、2.46×105千克

C、2.5×106千克

D、2.5×105千克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专题:应用题。

分析: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比较大的数,我们习惯上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使书写、计算简便.

解答:解:平均亩产820千克,栽插3 000亩,所以总产量=820×3 000=2 460 000=2.46×106千克.故本题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科学记数法的含义:将一个数字表示成(a×10的n次幂的形式),其中1≤|a|<10,n表示整数,即从左边第一位开始,在首位非零的后面加上小数点,再乘以10的n次幂的理解和对题意的理解.

5、(2007?防城港)分解因式:a﹣ab2的结果是()

A、a(1+b)(1﹣b)

B、a(1+b)2

C、a(1﹣b)2

D、(1﹣b)(1+b)

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分析:应先提取公因式a,再根据平方差公式的特点,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

解答:解:a﹣ab2=a(1+b)(1﹣b).

故选A.

点评:本题需要进行二次分解因式,一定要分解彻底.

6、(2005?安徽)函数y=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

B、x≥﹣

C、x≥

D、x≤

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可求得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3x≥0,

解得x≤,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

(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

(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

7、(2005?安徽)某市社会调查队对城区内一个社区居民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是,该社区共有500户,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家庭分别有125户、280户和95户.已知该市有100万户家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市高收入家庭约25万户

B、该市中等收入家庭约56万户

C、该市低收入家庭约19万户

D、因城市社区家庭经济状况较好,所以不能据此数据估计全市所有家庭经济状况

考点:抽样调查的可靠性。

分析:抽样调查的样本的选取要有代表性和科学性.

解答:解:本题需要仔细审题,前面三个选项很容易对考生造成干扰.因城市社区家庭经济状况较好,抽取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所以不能据此数据估计全市所有家庭经济状况.如果前面三个选项分别改为“该市城区高收入家庭约25万户”、“该市城区中等收入家庭约56万户”、“该市城区低收入家庭约19万户”,这种说法则是正确的.故选D.

点评:抽样调查具有抽样范围小,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特点,但是抽样的时候,所抽的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否则得出的结果就会与实际数据相差较大.

8、(2005?安徽)如图,⊙O的半径OA=3,以点A为圆心,OA的长为半径画弧交⊙O于B、C,则BC=()

A、B、

C、D、

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

分析:先将圆补充完整,根据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解答.

解答:解:如图所示,AB=BO=AO,则△ABC为等边三角形,

∴∠BOA=60°,

根据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则BP=PC=BC,

∵△ABC为等边三角形,

∴BC是∠OBA的平分线,∠BOC=30°.

∴AP=AB=×3=;

在直角三角形ABP中,AB=3,AP=,PB===,

∴BC=2PB=2×=3;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及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的问题.9、(2005?安徽)如图,在△ABC中,∠A=30°,tanB=,AC=,则AB=()

A、4

B、5

C、6

D、7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

专题:计算题。

分析:作CD⊥AB于点D,构造直角三角形,运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

解答:解:作CD⊥AB于点D.

由题意知,CD=ACsinA=ACsin30°=,

∴AD=ACsin30°=3.

∵tanB==,

∴BD=2.

∴AB=AD+BD=2+3=5.

故选B.

点评:本题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后解直角三角形,从而求出边长.

10、(2005?安徽)下图是某地区用水量与人口数情况统计图.日平均用水量为400万吨的那一年,人口数大约是()

A、180万

B、200万

C、300万

D、400万

考点:折线统计图。

专题:图表型。

分析:先占确定日平均用水量为400万吨的年份,再读出大约人口数.

解答:解:由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1980年的日平均用水量为400万吨,此时的人口数比200万要少,约为180万人.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

11、(2005?安徽)冬季的某日,上海最低气温是3℃,北京最低气温是﹣5℃,这一天上海的最低气温比北京的最低气温高8℃.

考点:有理数的减法。

专题:应用题。

分析:求上海的最低气温比北京的最低气温高多少,即用上海的最低气温减去北京的最低气温.

解答:解:3﹣(﹣5)=8℃.

答:这一天上海的最低气温比北京的最低气温高8℃.

点评:有理数运算的实际应用题是中考的常见题,其解答关键是依据题意正确地列出算式.

12、(2005?安徽)小明在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显示的时间如图所示,此刻的实际时间应该是21:05.

考点:镜面对称。

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求解,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解答: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题中所显示的时刻与21:05成轴对称,所以此时实际时刻为21:05.故答案为21:05.

点评:本题考查镜面反射的原理与性质.解决此类题应认真观察,注意技巧.

13、(2005?安徽)如图,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B=130°,则∠AOC的度数是100度.

考点: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

专题:计算题。

分析:首先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得∠D=180°﹣∠B=50°.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得∠AOC=2∠D=100°.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

∴∠D=180°﹣∠ABC=50°;

∴∠AOC=2∠D=100°.

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圆周角定理的应用.

14、(2005?安徽)某射击运动爱好者在一次比赛中共射击10次,前6次射击共中53环(环数均是整数),如果他想取得不低于89环的成绩,第7次射击不能少于6环.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分析:他想取得不低于89环的成绩,就是成绩要大于或等于89环,根据这个不等关系就可以列出不等式.

解答:解:已知前6次射击共中53环,不低于89环,故89﹣53=36环

假设让最后3枪打最大值,则第7枪不得低于36﹣10×3=6环.

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将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与数学思想联系起来,读懂题列出不等式关系式即可求解.

15、(2005?安徽)写出一个图象经过点(﹣1,﹣1),且不经过第一象限的函数表达式y=﹣x﹣2或y=﹣x2.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

专题:开放型。

分析:此函数可以是一次函数y=kx+b;也可为二次函数y=ax2+bx+c.再由过点(﹣1,﹣1),即可求得函数.

解答:解:可以是一次函数y=kx+b,也可为二次函数y=ax2+bx+c.

∵过点(﹣1,﹣1)

∴答案不唯一,如y=﹣x﹣2或y=﹣x2

故填空答案:y=﹣x﹣2或y=﹣x2.

点评:此题是开放性试题,考查函数图形及性质的综合运用,对考查学生所学函数的深入理解、掌握程度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此题若想答对需要满足所有条件,如果学生没有注意某一个条件就容易错.本题的结论是不唯一的,其解答思路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90分)

16、(2005?安徽)当a=时,求a+的值.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

专题:计算题。

分析:直接把a=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就可以了.

解答:解:当a=时,a+=.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直接代值即可.

17、(2005?安徽)小明的爷爷退休生活可丰富了!下表是他某日的活动安排.和平广场位于爷爷家东400米,老年大学位于爷爷家西600米.从爷爷家到和平路小学需先向南走300米,再向西走400米.

(1)请依据图示中给定的单位长度,在图中标出和平广场A、老年大学B与和平路小学的位置;

(2)求爷爷家到和平路小学的直线距离.

考点:坐标确定位置。

专题:阅读型。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以爷爷家为坐标原点,东西方向为x轴,南北方向为y轴建立坐标系;即可作出(1);

根据两点的距离,即可求出爷爷家到和平路小学的直线距离.

解答:解:

(1)以爷爷家为坐标原点,东西方向为x轴,南北方向为y轴建立坐标

系.

可得:和平广场A坐标为(400,0);老年大学(﹣600,0);平路小学(﹣300,400).

(2)由(1)得:平路小学(﹣300,400),爷爷家为坐标原点,即(0,0)

故爷爷家到和平路小学的直线距离为=500(m).

点评:本题考查类比点的坐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及两点间的距离的求法.

18、(2005?安徽)如图,直线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M、N,∠EMB=50°,MG平分∠BMF,MG交CD 于G,求∠1的度数.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邻补角。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解答即可.

解答:解:∵∠EMB=50°,

∴∠BMF=180°﹣∠EMB=130°.

∵MG平分∠BMF,

∴∠BMG=∠BMF=65°,

∵AB∥CD,

∴∠1=∠BMG=65°.

点评: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平行线的性质,比较简单.

19、(2005?安徽)如图的花环状图案中,ABCDEF和A1B1C1D1E1F1都是正六边形.

(1)求证:∠1=∠2;

(2)找出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给予证明.

考点:正多边形和圆。

专题:证明题。

分析:(1)根据多边形内角与外角的有关知识求解.依题意推出∠1+∠A1AF=120°,∠2+A1AF=∠B1A1F1=120°,易求

∠1,∠2的关系.

(2)依题意∠F1A1B1=∠A1B1C1推出∠AB1B=∠FA1A=60°,又AB=FA,∠1=∠2,推出△ABB1≌△FAA1.

解答:(1)证明:∵多边形ABCDEF与A1B1C1D1E1F1都是正六边形,

∴∠1+∠A1AF=120°,∠2+A1AF=∠B1A1F1=120°,

∴∠1+A1AF=∠2+∠A1AF,

即∠1=∠2;

(2)△ABB1≌△FAA1.

证明:∵∠F1A1B1=∠A1B1C1=120°,

∴∠AB1B=∠FA1A=60°,

则,

∴△ABB1≌△FAA1.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求多边形的边数,解答时要会根据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20、(2005?安徽)张新和李明相约到图书城去买书,请你根据他们的对话内容(如图),求出李明上次所买书籍的原价.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专题:图表型。

分析:此题的关键是设出未知数,求出未知数后就可依题意列出方程,进而求出上次所买书籍的价格.

解答:解:设李明上次购买书籍的原价是x元,

由题意得:0.8x+20=x﹣12,

解得:x=160(元).

答:李明上次购买书籍的原价是160元.

点评:做这类题时要细心,要注意办卡的钱和省下的钱,要养成细心做题的习惯.

21、(2005?安徽)已知函数y1=x﹣1和.

(1)在所给的坐标系中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

(2)求这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

(3)观察图象,当x在什么范围时,y1>y2?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

专题:作图题;数形结合。

分析:(1)画图的步骤:列表,描点,连线.需注意函数y1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函数y2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x≠0.

(2)交点都适合这两个函数解析式,应让这两个函数解析式组成方程组求解即可.

(3)从交点入手,看在交点的哪一边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

解答:解:(1)函数y1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函数y2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x≠0.列表可得:

(2)联立解析式:,

解得:,.

∴两函数的交点坐标分别为A(﹣2,﹣3);B(3,2);

(3)由图象观察可得:当﹣2<x<0或x>3时,y1>y2.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无论是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还是函数值的取值范围,都应该从交点入手思考.

22、(2005?安徽)某校为了了解全校400名学生参加课外锻炼的情况,随机对40名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参加课外锻炼的时间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单位:分)

(1)补全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

(2)填空: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400名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参加课外锻炼的时间,样本是40名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参加课外锻炼的时间.

由统计结果分析的,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8.35(分),众数是40,中位数是40.

(3)如果描述该校400名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参加课外锻炼时间的总体情况,你认为用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中的哪一个量比较合适?

(4)估计这所学校有多少名学生,平均每天参加课外锻炼的时间多于30分?

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率)分布表;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专题:图表型。

分析:(1)根据调查表,可补全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

(2)根据总体、样本、众数、中位数的概念,易得答案;

(3)因为在这一问题中,这三个量非常接近;所以用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描述该校400名学生平均每天参加课外锻炼时间的总体情况都比较合适;

(4)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可估计这所学校平均每天参加课外锻炼的时间多于30分的学生.

解答:解:

(1)自上而下依次是0.075和0.475,图略;

(2)填:全校400名学生平均每天参加课外锻炼的时间;40名学生平均每天参加课外锻炼的时间;40,40;

(3)用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描述该校400名学生平均每天参加课外锻炼时间的总体情况都比较合适.因为在这一问题中,这三个量非常接近;

(4)因为随机调查的40名学生平均每天参加课外锻炼的时间多于30分的有35人,所以可以估计这所学校平均每天参加课外锻炼的时间多于30分的学生有35÷40×400=350人.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同时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

23、(2005?安徽)一列火车自A城驶往B城,沿途有n个车站(包括起点站A和终点站B),该列火车挂有一节邮政车厢,运行时需要在每个车站停靠,每停靠一站不仅要卸下已经通过的各车站发给该站的邮包一个,还要装上该站发往下面行程中每个车站的邮包一个.

例如,当列车停靠在第x个车站时,邮政车厢上需要卸下已经通过的(x﹣1)个车站发给该站的邮包共(x﹣1)个,还要装上下面行程中要停靠的(n﹣x)个车站的邮包共(n﹣x)个.

(1)根据题意,完成下表:

(2)根据上表,写出列车在第x车站启程时,邮政车厢上共有邮包的个数y(用x、n表示);

(3)当n=18时,列车在第几个车站启程时邮政车厢上邮包的个数最多?

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

专题:阅读型。

分析:(1)随着序号的增加,所有的项也跟着有规律的变化.注意到最后的包裹数为0.

(2)第x个车站,包裹数为:x(n﹣x)

(3)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来求即可.

解答:解:(1)由题意得:

(2)由题意得:y=x(n﹣x);

(3)当n=18时,y=x(18﹣x)=﹣x2+18x=﹣(x﹣9)2+81,

当x=9时,y取得最大值.

所以列车在第9个车站启程时,邮政车厢上邮包的个数最多.

点评:解决此类探究性问题,关键在观察、分析已知数据,寻找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探寻其规律.

24、(2005?安徽)在一次课题学习中活动中,老师提出了如下一个问题:

点P是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过点P画直线l分别交正方形的两边于点M、N,使点P是线段MN的三等分点,这样的直线能够画几条?

经过思考,甲同学给出如下画法:

如图1,过点P画PE⊥AB于E,在EB上取点M,使EM=2EA,画直线MP交AD于N,则直线MN就是符合条件的直线l.

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甲同学的画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在图1中,能否画出符合题目条件的直线?如果能,请直接在图1中画出;

(3)如图2,A1,C1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AB、CD上的三等分点,且A1C1∥AD.当点P在线段A1C1上时,能否画出符合题目条件的直线?如果能,可以画出几条?

(4)如图3,正方形ABCD边界上的A1,A2,B1,B2,C1,C2,D1,D2都是所在边的三等分点.当点P在正方形ABCD内的不同位置时,试讨论,符合题目条件的直线l的条数的情况.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作图题;压轴题;分类讨论。

分析:(1)利用△MPE∽△MNA中的成比例线段可知EM=2EA,所以MP:MN=2:3,即点P是线段MN的一个三等分点;

(2)由(1)中的证明过程可知,在EB上取M1,使EM1=AE,直线M1P就是满足条件的直线,所以能画出一条

符合题目条件的直线;

(3)当点P在线段A1C1上,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知能够画出符合题目条件的直线有无数条;

(4)分情况讨论.

解答:解:(1)的画法正确;

∵PE∥AD,

∴△MPE∽△MNA,

∴,

∵EM=2EA,

∴MP:MN=2:3,

∴点P是线段MN的一个三等分点.

(2)能画出一个符合题目条件的直线,在EB上取M1,使EM1=AE,直线M1P就是满足条件的直线,图2;(3)若点P在线段A1C1上,能够画出符合题目条件的直线无数条,图3;

(4)若点P在A1C1,A2C2,B1D1,B2D2上时,可以画出无数条符合条件的直线l;

当点P在正方形A0B0C0D0内部时,不存在这样的直线l,使得点P是线段MN的三等分点;

当点P在矩形ABB1D1,CDD2B2,A0D0D2D1,B0B1B2C0内部时,过点P可画出两条符合条件的直线l,使得点P是线段MN的三等分点.

点评: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复杂作图的运用.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并具备综合分析的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

lanyan;lanchong;Liuzhx;zcx;cook2360;黄玲;lanyuemeng;lzhzkkxx;lf2-9;zzz;zhehe;lhz6918;shuiyu;疯跑的蜗牛;feng;zhjh;csiya;hbxglhl;心若在;leikun;HJJ;wdxwzk;hnaylzhyk;zxw;CJX;littlenine;wangcen;MMCH;lihongfang;lbz。(排名不分先后)

菁优网

2011年10月13日

浙江中考数学考试大纲.doc

2010年初中学业考试大纲(数学) 一、命题依据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 二、命题原则 ⒈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有利于促进数学教学,全面落实《数学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综合有效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状况. ⒉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双基”的结果与过程的评价,重视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性评价,重视对学生数学认识水平的评价. ⒊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命题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⒋试题的考查内容、素材选取、试卷形式对每个学生而言要体现其公平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尊重不同的解答方式和表现形式. ⒌试题背景具有现实性.试题背景应来自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现实,符合学生所具有的数学现实和其他学科现实. ⒍试卷的有效性.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结果与过程的考查,加强对学

生思维水平与思维特征的考查. 中考试卷要有效发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求解)题、证明题、开放性问题、应用性问题、阅读分析题、探索性问题及其它各种题型的功能,试题设计必须与其评价的目标相一致. 试题的求解思考过程力求体现《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活动方式,如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等. 三、适用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初中数学学业考试. 四、考试范围 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7—9年级)中:数与代数、空间 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四个部分的内容. 五、内容和目标要求 ⒈初中毕业生数学学业考试的主要考查方面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活动过程;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对数学的基本认识等.⑴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考查的主要内容 了解数产生的意义,理解代数运算的意义、算理,能够合理地进行基本运算与估算;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有效地应用代数运算、代数模型及相关概念解决问题;能够借助不同的方法探索几何对象的有关性质;能够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几何对象的大小、位置与特征;能够在头脑里构建几何对象,进行几何图形的分解与组合,能对某些图形进行简单的变换;能够借助数学证明的方法确认数学命题的正确性;正确理解数据的含

2018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答案

安徽省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数学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80-<,∴|88|-=. 故选:B . 【考点】绝对值. 2.【答案】C 【解析】695.2亿1069520000000 6.95210==?, 故选:C . 【考点】科学记数法. 3.【答案】D 【解析】Q 236()a a =,∴选项A 不符合题意;Q 426a a a =g ,∴选项B 不符合题意;Q 633a a a ÷=,∴选项C 不符合题意;Q 333()ab a b =,∴选项D 符合题意. 故选:D . 【考点】幂的运算. 4.【答案】A 【解析】从正面看上边是一个三角形,下边是一个矩形, 故选:A . 【考点】三视图. 5.【答案】C 【解析】A 、24(4)x x x x -+=--,故此选项错误;B 、2(1)x xy x x x y ++=++,故此选项错误;C 、2()()()x x y y y x x y -+-=-,故此选项正确;D 、2244(2)x x x -+=-,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 【考点】分解因式. 6.【答案】B 【解析】因为2016年和2018年我省有效发明专利分别为a 万件和b 万件,所以2(122.1%)b a =+. 故选:B . 【考点】增长率问题. 7.【答案】A

【解析】原方程可变形为2(1)0x a x ++=.∵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1)4100a ?=+-??=,解得:1a =-. 故选:A .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8.【答案】D 【解析】A 、甲的众数为7,乙的众数为8,故原题说法错误;B 、甲的中位数为7,乙的中位数为4,故原题说法错误;C 、甲的平均数为6,乙的平均数为5,故原题说法错误;D 、甲的方差为4.4,乙的方差为6.4,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故原题说法正确; 故选:D . 【考点】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 9.【答案】B 【解析】如图,连接AC 与BD 相交于O ,在ABCD Y 中,,OA OC OB OD ==,要使四边形AECF 为平行四边形,只需证明得到OE OF =即可;A 、若BE DF =,则OB BE OD DF -=-,即OE OF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若AE CF =,则无法判断OE OE =,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 、AF CE ∥能够利用“角角边”证明和COE △全等,从而得到OE OF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BAE DCF ∠=∠能够利用“角角边”证明ABE △和CDF △全等,从而得到DF BE =,然后同A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10.【答案】A 【解析】当01x <≤时,y =,当12x <≤时,y =23x <≤时,y =-+,∴函数图象是A , 故选:A .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二、填空题 11.【答案】10x > 【解析】去分母,得:82x ->,移项,得:28x +>,合并同类项,得:10x >, 故答案为:10x >.

2018年安徽省数学中考考纲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 数学 一、编写说明本纲要是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制定的,对我省 2018 年初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性质与目标、考试内容与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等作出详细说明.为了更好地帮助师生理解考试内容及考查的水平层次,了解试卷的内容分布、难易程度、试题类型分布,纲要中配置了“例证性试题”予以说明.本纲要是初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 二、考试性质与目标初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评估初中毕业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数学学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的结果既是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为此,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应首先着重考查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数学学科毕业标准,在此基础之上,还应当重视评价学生在《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数学课程目标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情况.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应体现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即“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学业水平考试内容与要求确定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参照我省使用的各种版本的教材,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及“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知识技能

中考数学考试大纲

中考数学考试大纲 考试目标 【数与代数】 1.有理数 (1)有理数的意义 (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 值 (3)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4)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内不含字母)(5)乘方的意义 (6)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三 步为主) 2.实数 (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和二次根式的概念 (2)用根号表示平方根、立方根(3)开方和乘方互为逆运算(4)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求实数的立方根(5)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6)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关系 (7)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8)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9)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10)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11)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3.代数式 (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 (3)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 (4)求代数式的值 (5)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7)整式和分式的概念

(8)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及乘法运算(其中的多项式相乘 仅指一次式相乘) (9)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及运用 (10)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用公式不超过两次,指 数是正整数)因式分解(11)运用分式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 (12)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 4.方程与方程组 (1)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或方程组(2)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 (3)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分式不超 过两个) (4)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和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 一元二次方程 (5)用观察、画图或计算等方法估计方程的解 (6)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5.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不等式的意义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 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 出解集 (4)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简单应用 6.函数 (1)常量、变量的意义 (2)举出函数的实例 (3)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4)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5)求简单整式、分式和简单实

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

2016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2的绝对值是() A.﹣2 B.2 C.±2 D. 2.计算a10÷a2(a≠0)的结果是() A.a5B.a﹣5C.a8D.a﹣8 3.2016年3月份我省农产品实现出口额8362万美元,其中8362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8.362×107 B.83.62×106 C.0.8362×108D.8.362×108 4.如图,一个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它的主(正)视图是() A.B.C.D. 5.方程=3的解是() A.﹣B.C.﹣4 D.4 6.2014年我省财政收入比2013年增长8.9%,2015年比2014年增长9.5%,若2013年和2015年我省财政收入分别为a亿元和b亿元,则a、b之间满足的关系式为() A.b=a(1+8.9%+9.5%)B.b=a(1+8.9%×9.5%) C.b=a(1+8.9%)(1+9.5%)D.b=a(1+8.9%)2(1+9.5%) 7.自来水公司调查了若干用户的月用水量x(单位:吨),按月用水量将用户分成A、B、C、D、E五组进行统计,并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除B组以外,参与调查的 646吨以下的共有()

A.18户B.20户C.22户D.24户 8.如图,△ABC中,AD是中线,BC=8,∠B=∠DAC,则线段AC的长为() A.4 B.4C.6 D.4 9.一段笔直的公路AC长20千米,途中有一处休息点B,AB长15千米,甲、乙两名长跑爱好者同时从点A出发,甲以15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跑至点B,原地休息半小时后,再以1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跑至终点C;乙以12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跑至终点C,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甲、乙两人出发后2小时内运动路程y(千米)与时间x(小时)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B.C. D. 10.如图,Rt△ABC中,AB⊥BC,AB=6,BC=4,P是△ABC内部的一个动点,且满足∠PAB=∠PBC,则线段CP长的最小值为() A.B.2 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及解答

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数 学 (试 题 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都给出A 、B 、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1 2的相反数是( ) A.12; B .1 2 -; C.2; D.-2 2.计算( ) 2 3a -的结果是( ) A.6 a ; B.6 a -; C.5 a -; D.5 a 3.如图,一个放置在水平试验台上的锥形瓶,它的俯视图为( ) 4.截止2016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600亿美元,其中1600亿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A.10 1610?; B.10 1.610?; C.11 1.610?; D .12 0.1610?; 5.不等式420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6.直角三角板和直尺如图放置,若120∠=?,则2∠的度数为( ) A.60?; B.50?; C.40?; D .30?

7.为了解某校学生今年五一期间参加社团活动时间的情况,随机抽查了其中100名学生进行统计,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直方图,已知该校共有1000名学生,据此估计,该校五一期间参加社团活动时间在8~10小时之间的学生数大约是( ) A.280; B.240; C.300; D.260 8一种药品原价每盒25元,经过两次降价后每盒16元,设两次降价的百分率都为x ,则x 满足( ) A .()161225x +=;B.()251216x -=;C .()216125x +=;D.()2 25116x -= 9.已知抛物线2 y ax bx c =++与反比例函数b y x = 的图像在第一象限有一个公共点,其横坐标为1,则一次函数y bx ac =+的图像可能是( ) 10.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5,AD=3,动点P 满足1 3 PAB ABCD S S =矩形,则点P 到A,B 两点距离之和PA +PB 的最小值为( ) A 29;3452D 41

2015年安徽中考数学考试纲要

2015年安徽中考数学考试纲要 考试内容考试要求目标 单元知识条目 A 了解 B 理解 C 掌握 D 运用 有理数1.有理数的概念 (1)有理数的意义、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 (2)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2有理数的运算 (1)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以内为主)√ (3)很大的数与很小的数 (3)有理数的运算律 (4)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 √ √ 实数3.数的开方 (1)平方根、算数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 (.2.).平方根、算数平方根、立方根的 ..............表示 .. (3.)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 ........... (.4.)百以内整数的平方根和百以内整数 ................ (对应的负整数)的立方根 ............ √ √ √ √4.实数 (1)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 (.2.)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 ...........√(3)用有理数估计无理数的大致范围√(4)近似数√ 5.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最简 ..二次根式 ....的概念√ (2)用.二次根式 ....(根号下 ....仅限于数) .....的加、减、 .....乘、 ..除.运算法则 .... 进行简单四则 ......运算 ..(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 代数式6.代数式 (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代数式√(2)代数式的值√(3)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 整式与分式7.整式 (1)整式的概念√ (2)整式的加、减运算√(3)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4)乘法公式√(5)科学记数法√ (6)整式的乘、除运算(多项式乘法仅限于一次式之间以及一次 .. 式.与二 ..次式相乘 ....) √

2018年安徽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数 学 (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每小超都给出A,B,C,D 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8-的绝对值是( ) A.8- B.8 C.8± D.8 1- 2.2017年我赛粮食总产量为635.2亿斤,其中635.2亿科学记数法表示( ) A.610352.6? B.810352.6? C.1010352.6? D.8102.635?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53 2a a = B.842a a a =? C. 236a a a =÷ D.()333b a ab = 4.一个由圆柱和圆锥组成的几何体如图水平放置,其主(正)视图为( ) 5.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A.)4(42+-=+-x x x x B.)(2y x x x xy x +=++ C.2)()()(y x x y y y x x -=-+- D.)2)(2(442-+=+-x x x x 6.据省统计局发布,2017年我省有效发明专利数比2016年增长22.1%

假定2018年的平均增长率保持不变,2016年和2018年我省有效发明专利分别为a 万件和b 万件,则( ) A.a b )2%1.221(?+= B.a b 2%)1.221(+= C.a b 2%)1.221(?+= D.a b 2%1.22?=[来源:学|科|网] 7. 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x+1)+ax=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a 的值为( ) A. 1- B.1 C.22或- D.13或- 8. 为考察两名实习工人的工作情况,质检部将他们工作第一周每天生产合格产品的个数整理成甲,乙两组数据,如下表: 甲 2 6 7 7 8 乙 2[来源:学科网ZXX K] 3 4 8 8 类于以上数据,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众数相同 B.甲、乙的中位数相同 C.甲的平均数小于乙的平均数 D.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 9.□ABCD 中,E 、F 是对角线BD 上不同的两点,下列条件中,不能得出四边形AECF 一定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 A.BE=DF B.AE=CF C.AF//CE D.∠BAE=∠DCF

2019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word解析版)

2019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4分)(2019年安徽省)(﹣2)×3的结果是() A.﹣5 B. 1 C.﹣6 D. 6 考点:有理数的乘法. 分析:根据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乘,可得答案. 解答:解:原式=﹣2×3 =﹣6.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先确定积的符号,再进行绝对值的运算. 2.(4分)(2019年安徽省)x2?x3=() A.x5B.x6C.x8D.x9 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 m?a n=a m+n 计算即可. 解答:解:x2?x3=x2+3=x5. 故选A. 点评:主要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性质,熟练掌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4分)(2019年安徽省)如图,图中的几何体是圆柱沿竖直方向切掉一半后得到的,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A.B.C.D. 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分析:俯视图是从物体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 解答:解:从几何体的上面看俯视图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三种视图,掌握定义是关键.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三视图中.

4.(4分)(2019年安徽省)下列四个多项式中,能因式分解的是() A.a2+1 B.a2﹣6a+9 C.x2+5y D. x2﹣5y 考点:因式分解的意义. 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可得答案. 解答:解:A、C、D都不能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A、C、D不能因式分解; B、是完全平方公式的形式,故B能分解因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意义,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是解题关键. 5.(4分)(2019年安徽省)某棉纺厂为了解一批棉花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了20根棉花纤维进行测量,其长度x(单位:mm)的数据分布如下表所示,则棉花纤维长度的数据在8≤x <32这个范围的频率为() 棉花纤维长度x 频数 0≤x<8 1 8≤x<16 2 16≤x<24 8 24≤x<32 6 32≤x<40 3 A.0.8 B.0.7 C.0.4 D.0.2 考点:频数(率)分布表. 分析:求得在8≤x<32这个范围的频数,根据频率的计算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在8≤x<32这个范围的频数是:2+8+6=16, 则在8≤x<32这个范围的频率是:=0.8.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表,用到的知识点是:频率=频数÷总数. 6.(4分)(2019年安徽省)设n为正整数,且n<<n+1,则n的值为()A. 5 B. 6 C.7 D.8 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分析:首先得出<<,进而求出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n的值. 解答:解:∵<<, ∴8<<9, ∵n<<n+1, ∴n=8,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得出<<是解题关键. 7.(4分)(2019年安徽省)已知x2﹣2x﹣3=0,则2x2﹣4x的值为()

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及详细解析

2011年安徽省中考试题 数 学 (本试卷共8大题,计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每一个小题都给出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结论,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结论的代号写在题后的括号.每一小题:选对得 4 分,不选、选错或选出的代号超过一个的(不论是否写在括号内)一律得0分. 1.(2011安徽,1,4分)-2,0,2,-3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 A .2 B .0 C .-2 D .-3 【分析】. 【答案】A 【涉及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属于基础题. 【推荐指数】☆ 【典型错误】 2.(2011安徽,2,4分)安徽省2010年末森林面积为3804.2千公顷,用科学计数法表示3804.2千.正确的是………………………………………………………………………………………………………【 】 A .3 102.3804? B .41042.380? C .6108042.3? D .7 108042.3? 【分析】. 【答案】C 【涉及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属于基础题. 【推荐指数】☆ 【典型错误】 3.(2011安徽,3,4分)下图是五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其左视图为………………………【 】 【分析】. 【答案】A 【涉及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属于基础题.

【推荐指数】☆☆ 【典型错误】 4.(2011安徽,4,4分)设119-=a ,a 在两个相邻整数之间,则这两个整数是……………………【 】 A .1和2 B .2和3 C .3和4 D .4和5 【分析】. 【答案】C 【涉及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属于基础题. 【推荐指数】☆☆ 【典型错误】 5.(2011安徽,5,4分)从正五边形的五个顶点中,任取四个顶点连成四边形,对于事件M :“这个 四边形是等腰梯形”,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事件M 是不可能事件 B .事件M 是必然事件 C .事件M 发生的概率为 5 1 D .事件M 发生的概率为 5 2 【分析】 【答案】B 【涉及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属于基础题. 【推荐指数】☆☆☆ 【典型错误】 6.(2011安徽,6,4分)如图,D 是△ABC 内一点,BD ⊥CD ,AD=6,BD=4, CD=3, E 、 F 、 G 、 H 分别是AB 、AC 、CD 、BD 的中点,则四边形EFGH 的周长是…【 】 A .7 B .9 C .10 D .11 【分析】. 【答案】D 【涉及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属于基础题. 【推荐指数】☆☆☆ 【典型错误】 7.(2011安徽,7,4分)如图,⊙O 的半径是1,A 、B 、C 是圆周上的三点, ∠BAC=36°,则劣弧BC 的长为………………………………………【 】 A . 5 π B . 5 2π C . 5 3π D . 5 4π【分析】. 【答案】B 【涉及知识点】 【点评】本题考查,属于基础题. 【推荐指数】☆☆☆ 【典型错误】 8.(2011安徽,8,4分)一元二次方程x x x -=-2)2(的根是………………【 】 A .1- B .2 C .1和2 D .1-和2 【分析】. 第7题图 B 第6题图 G H F E D C B A

安徽省中考数学题型分析

安徽省2006-2011年中考数学命题分析[内容摘要] 为了有效地组织九年级数学复习,把学生从繁重的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教师一方面要通过系统的复习帮助学生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另外,教师要研究课标,研究考纲,研究中考命题特点,切忌“死教”与“教死”,做到重点知识重点抓,减轻学生的负担。 [关键词] 安徽中考命题特点、命题趋势 初中升学考试是正确评价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中考数学命题,一方面用足够的分值用于检测学生的学业水平,另外,由于中考数学考试的选拔功能,命题时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教师一方面要通过系统的复习帮助学生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另外,教师要研究课标,研究考纲,研究中考命题特点,切忌“死教”与“教死”,做到重点知识重点抓,减轻学生的负担。 安徽省从2003年开始在部分地区实施新的课程改革,2006年中考试卷逐步从依据《教学大纲》命题向《课程标准》命题过渡。本人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对近六年安徽省依据《课程标准》命题的中考数学试卷进行分析,由此对安徽省2012年中考数学命题进行预测,仅供参考。 一、安徽省近六年中考数学命题特点分析 1、突出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核心内容的考查 由于安徽省的中考需要检测学生的学业水平,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必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兼顾选拔功能的命题也不例外,因为双基是能力的基础,离开双基也就很难谈得上能力提高了。近年来安徽省的中考试题,年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基础题,有的试题源于课本,就连一些综合题也大多是基础知识的组合、加工和发展。不重视双基训练的直接后果是解双基题无法达到反应快速、判断准确,解综合题不能做到推理有据,合乎算理,有时甚至会漏洞百出。纵观近6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中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分值一般占50%左右。(详见表一) 表(一)安徽省近六年中考数学难易程度分析

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及解答

数 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1 2的相反数是( ) A .12; B .1 2 -; C .2; D .-2 2.计算( ) 2 3a -的结果是( ) A .6 a ; B .6 a -; C .5 a -; D .5 a 3.如图,一个放置在水平试验台上的锥形瓶,它的俯视图为( ) 4.截止2016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600亿美元,其中1600亿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A .10 1610?; B .10 1.610?; C .11 1.610?; D .12 0.1610?; 5.不等式420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6.直角三角板和直尺如图放置,若120∠=?,则2∠的度数为( ) A .60?; B .50?; C .40?; D .30? 7.为了解某校学生今年五一期间参加社团活动时间的情况,随机抽查了其中100名学生进行统计,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直方图,已知该校共有1000名学生,据此估计,该校五一期间参加社团活动时间在8~10小时之间的学生数大约是( ) A .280; B .240; C .300; D .260 8一种药品原价每盒25元,经过两次降价后每盒16元,设两次降价的百分率都为x ,则x 满足( ) A .()161225x +=; B .()251216x -=; C .()216125x +=; D .()2 25116x -= 9.已知抛物线2 y ax bx c =++与反比例函数b y x = 的图像在第一象限有一个公共点,其横坐标为1,则一次函数y bx ac =+的图像可能是( ) 10.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5,AD=3,动点P 满足13PAB ABCD S S =V 矩形,则点P 到A ,B 两点距离之和PA+PB 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人教版中考数学考纲 最新 可下载 可修改 优质文档

可下载可修改优质文档 杭州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实施细则 数学 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参考《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结合本市数学教学实际,制订2016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数学学科的相关说明。 一、考试笵围和要求 【考试范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七至九年级的基本内容。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课题学习)”四个领域。 【考试要求】 考试着重考查七至九年级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等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同时结合具体情境考查对学生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效果。 学生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确立的数学课程目标诸方面的进一步发展状况也是数学学习能力考试的重要内容。 数学学习能力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四个方面,依次用a、b、c、d表示。其含义如下: a——辨认。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能感受经历过的有关数学活动,并从中辨认数学对象。 b——描述。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感受和体会有关数学活动,并能描述数学对象的有关特征。 c——运用。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能体会具有新情境的数学活动,并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发现数学对象的一些简单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d——综合。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能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基础上,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或探索、发现数学对象的某些特征和活动中隐含的数学规律,提出猜想并加以验证等。 二、考试方式 1

安徽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数 学 本卷共8大题,计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每小题都给出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一小题,选对得4分,不选、选错或选出的代号 超过一个的(不论是否写在括号内)一律得0分。 1.-2的倒数是………………………………………………………………………【 】 A .- B . C . 2 D .-2 2.用科学记数法的是表示537万正确的是……………………………………………【 】 A .537?104 B .5.37?105 C .5.37?106 D . 0.537?107 3.图中所示的几何体为圆台,其主(正)视图正确的是……………………………【 】 D C B A 第3题图 4.下面运算正确的是………………………………………………………【 】 A .2x+3y=5xy B .5m 2·m 3=5m 5 C .(a-b )2=a 2-b 2 D .m 2·m 3=m 6 5.已知不等式组 其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x x x x D C B A 第6题图 C A B 6.如图,AB//CD ,∠A+∠E=75°,则∠C 为………………………………【 】 A .60°B .65°C .75°D .80° 7.目前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某校去年上半年放给每个经济困难学生389元,今年上半年发放了438元,设每半年...发放的资助金额的平均增长率为x ,则下面列出的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438(1+x )2 =389B . 389(1+x )2 =438 C .389(1+2x )=438D .438(1+2x )=389 8.如图,随机闭合开关K 1K 2K 3中的两个,则能让两盏灯泡同时..发光的概率是……【 】 A . 16B .1 3 C . 12D .23 9.图1所示矩形ABCD 中,BC=x ,CD=y ,y 与x 满足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AEF 的斜边EF 过C 点,M 为EF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第8题图

安徽省中考数学题型分析.doc

安徽省2006-2011年中考数学命题分析[内容摘要]为了有效地组织九年级数学复习,把学生从繁重的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教师一方面要通过系统的复习帮助学生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另外,教师要研究课标,研究考纲,研究中考命题特点,切忌“死教”与“教死”,做到重点知识重点抓,减轻学生的负担。 [关键词]安徽中考命题特点、命题趋势 初中升学考试是正确评价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中考数学命题,一方面用足够的分值用于检测学生的学业水平,另外,由于中考数学考试的选拔功能,命题时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教师一方面要通过系统的复习帮助学生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另外,教师要研究课标,研究考纲,研究中考命题特点,切忌“死教”与“教死”,做到重点知识重点抓,减轻学生的负担。 安徽省从2003年开始在部分地区实施新的课程改革,2006年中考试卷逐步从依据《教学大纲》命题向《课程标准》命题过渡。本人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对近六年安徽省依据《课程标准》命题的中考数学试卷进行分析,由此对安徽省2012年中考数学命题进行预测,仅供参考。 一、安徽省近六年中考数学命题特点分析 1、突出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核心内容的考查 由于安徽省的中考需要检测学生的学业水平,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必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兼顾选拔功能的命题也不例外,因为双基是能力的基础,离开双基也就很难谈得上能力提高了。近年来安徽省的中考试题,年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基础题,有的试题源于课本,就连一些综合题也大多是基础知识的组合、加工和发展。不重视双基训练的直接后果是解双基题无法达到反应快速、判断准确,解综合题不能做到推理有据,合乎算理,有时甚至会漏洞百出。纵观近6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中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分值一般占50%左右。 (详见表一) 表(一)安徽省近六年中考数学难易程度分析

历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数 学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3. 请务必在“答题卷... ”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每小题都给出A 、B 、C 、D 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的绝对值是 A .-2 B .2 C .2± D . 21 2.计算)0(210≠÷a a a 的结果是 A .5a B .5-a C .8a D .8-a 3. 2016年3月份我省农产品实现出口额8362万美元. 其中8362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为 A .710362.8? B .61062.83? C .8 108362.0? D .810362.8? 4.如图,一个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它的主(正)视图是 5.方程 31 12=-+x x 的解是 A .5 4- B .54 C .4- D .4 6.2014年我省财政收入比2013年增长8.9%,2015年比2014年增长了9.5%.若2013年和 2015我省财政收入分别为a 亿元和b 亿元和b 亿元,则a 、b 之间满足的关系式是 A. b =a (1+8.9%+9.5%) B. b =a (1+8.9%?9.5%) C. b =a (1+8.9%)(1+9.5%) D. b =a (1+8.9%)2 (1+9.5%)

7.自来水公司调查了若干用户的月用水量x (单位 :吨),按月用水量将用户分成A 、B 、C 、D 、E 五组进行统计,并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 .已知除B 组以外,参与调查的用户共64户,则 所有参与调查的用户中用水量在6吨以下的共有 A. 18户 B. 20户 C. 22户 D. 24户 数学试题卷 第1页(共4页) 8.如图,ABC ?中,AD 是中线,DAC B BC ∠=∠=,8, 则线段AC 的长为 A .4 B .24 C .6 D .34 9.一段笔直的公路AC 长为20千米,途中有一处休息点AB B ,长为15千米.甲、乙两名长跑爱好 者同时从点A 出发.甲以15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跑至点,B 原地休息半小时后,再以10千米/时 的速度匀速跑至终点C ;乙以12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跑至终点C .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甲、 乙两人出发后2小时内运动路程 y (千米)与时间 x (小时)函数关系的图像是 10.如图,ABC Rt ?中,P BC AB BC AB .4,6,==⊥是ABC ?内部的一个动点,且满足 .PBC PAB ∠=∠则线段CP 长的最小值为 A .2 3 B .2 C .13138 D .13131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不等式12≥-x 的解集是 .

2019安徽中考数学考纲解读

安徽中考数学考纲解读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数学课标》)规定,我省2019年初中数学学业水平的考试内容与要求分别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知识技能”的考试内容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试题的题型和难易度基本保持不变,考查的重点还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考试形式 2019年安徽中考数学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卷面满分为150分。与2018年安徽中考考试形式一致。 三试卷结构 (一)内容分布 数与代数内容约占50%,考点主要分布在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整式与分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等几大模块;图形与几何内容约占38%,考点主要分布在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尺规作图,图形的变换等几大模块;统计与概率内容约占12%,考点主要分布在几种统计图,数据的分析,概率等问题;综合与实践渗透在这三个领域之中,考查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对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认识和掌握情

况,以及结合生活经验,综合应用知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整体内容分布与2018年安徽中考一致。 (二)试卷难度 试卷由较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组成,总体难度适中。 了解水平(A)的试题约占30%,主要考查实数及函数的有关概念、图形的变换、图形的相似与位似、统计的相关概念等内容; 理解水平(B)的试题约占40%,主要考查有理数及整式的概念、图形与几何的相关概念及简单运算等内容; 掌握水平(C)的试题约占20%,主要考查实数和方程的运算、函数的应用、图形的性质,图形与坐标的运用,统计与概率的运用等内容; 运用水平(D)的试题约占10%,主要考查三角形,四边形,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等相关内容的应用与综合(一般在压轴题内出现)。 试卷难度分布与2018年安徽中考一致。 (三)试题类型分布 试题分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三种题型的分布比例为:选择题占25%±5%,填空题占15%±5%,解答题占60%±5%。试题类型分布与2018年安徽中考一致。

安徽省中考数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数学 注意事项: 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3.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每小题都给出A 、B 、C 、D 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的绝对值是 A .-2 B .2 C .2± D .21 2.计算)0(210≠÷a a a 的结果是 A .5a B .5-a C .8a D .8-a 3. 2016年3月份我省农产品实现出口额8362万美元. 其中8362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710362.8? B .61062.83? C .8108362.0? D .810362.8? 4.如图,一个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它的主(正)视图是 5.方程 311 2=-+x x 的解是 A .54 - B .54 C .4- D .4 6.2014年我省财政收入比2013年增长8.9%,2015年比2014年增长了9.5%.若2013年和 2015我省财政收入分别为a 亿元和b 亿元和b 亿元,则a 、b 之间满足的关系式是 A. b =a (1+8.9%+9.5%) B. b =a (1+8.9%?9.5%) C. b =a (1+8.9%)(1+9.5%) D. b =a (1+8.9%)2(1+9.5%) 7.自来水公司调查了若干用户的月用水量x (单位 :吨),按月用水量将用户分成A 、B 、C 、D 、E 五组进行统计,并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 .已知除B 组以外,参与调查的用户共64户,则

2005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大纲卷)

2005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大纲卷) ? 2011 菁优网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2005?安徽)计算2﹣(﹣1)2等于() A、1 B、0 C、﹣1 D、3 2、(2005?安徽)化简x﹣y﹣(x+y)的最后结果是() A、0 B、2x C、﹣2y D、2x﹣2y 3、(2005?安徽)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板,不能拼成下列图形的是()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等腰三角形 D、梯形 4、(2007?乌兰察布)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主持研究的某种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820千克.某地今年计划栽插这种超级杂交稻3000亩,预计该地今年收获这种杂交稻的总产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A、2.46×106千克 B、2.46×105千克 C、2.5×106千克 D、2.5×105千克 5、(2007?防城港)分解因式:a﹣ab2的结果是() A、a(1+b)(1﹣b) B、a(1+b)2 C、a(1﹣b)2 D、(1﹣b)(1+b) 6、(2005?安徽)函数y=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 B、x≥﹣ C、x≥ D、x≤ 7、(2005?安徽)某市社会调查队对城区内一个社区居民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是,该社区共有500户,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家庭分别有125户、280户和95户.已知该市有100万户家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市高收入家庭约25万户 B、该市中等收入家庭约56万户 C、该市低收入家庭约19万户 D、因城市社区家庭经济状况较好,所以不能据此数据估计全市所有家庭经济状况 8、(2005?安徽)如图,⊙O的半径OA=3,以点A为圆心,OA的长为半径画弧交⊙O于B、C,则BC=() A、B、 C、D、 9、(2005?安徽)如图,在△ABC中,∠A=30°,tanB=,AC=,则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