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控制系统的集成

不同控制系统的集成
不同控制系统的集成

不同控制系统的集成

发布时间:2011-05-10 作者:Jeanine Katzel

摘要:以前,工厂中的自动化功能都是独立的——组件、设备和系统相互独立地运行,管理和功能模块也都互不相关。虽然以太网本身并不能协同工作,但是他的衍生产品却有助于自动化领域内的集成整合作业。对于当今时代的生产制造环境来说,更像是通过协议、网络和标准作为纽带,使我们得以互联和相互通讯。这些工具正在茁壮成长,以一种全新的、有效的方式将我们的工业操作整合为一体,使生产效率得到前所未有地提升。

正如一首流行歌曲中唱到,是爱让我们在一起。然而,对于当今时代的生产制造环境来说,更像是通过协议、网络和标准作为纽带,使我们得以互联和相互通讯。这些工具正在茁壮成长,以一种全新的、有效的方式将我们的工业操作整合为一体,使生产效率得到前所未有地提升。

以前,工厂中的自动化功能都是独立的——组件、设备和系统相互独立地运行,管理和功能模块也都互不相关。这种情况下,过程系统运转缓慢,而且很难优化,同时性能、维护计划和利润率等相关数据也很难获得。

那么今天工业推崇的互联性是如何实现的呢?EtherCAT Technology Group公司的北美代表、项目管理专家和项目工程师Joey Stubbs说道:“众多的技术进步将我们带入了一个与10年前具有天壤之别的自动化和制造业的世界。实际上,今天的技术能够克服几乎所有的网络壁垒。例如,你可以安装一个带有EtherCAT的DIN导轨计算机,与多种协议通讯。虽然这可能并不是最有效的系统,甚至不是最便宜的系统,但是它确实可行。”

OPC基金会总裁兼执行董事Thomas J.Burke补充道,科技继续以创纪录的速度飞速发展,特别是在消费电子领域,所以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供应商和最终用户也期待这种发展的到来。“今天的经济发展以及一切与其相关的事物——从楼宇自动化、安保到智能电网概念,都在表达一种对开放式工业系统的渴求,期盼真正的跨领域信息整合。”

多种多样的网关、路由器和终端设备使制造商做到了多个不同系统之间的整合。

其中包括Beckhoff Automation公司下一代以太网终端,它可以提供清晰、开放的通讯通道。

此部件为不同设备提供了与EtherCAT I/O节点的直接接口,包括Profibus、DeviceNet和

CANopen。

如何整合

确实,当前有很多理由将不同的生产制造系统进行整合,甚至有很多种实现的方法。现代生产制造使用迥异的设备实现各种各样的过程控制(如果想要在全球化竞争中占得一席之

位,就不得不这样),而它们彼此之间必须能够通讯,包括在所有工厂操作之间编译并交换信息。不管是汽车制造业的自动订单和适时生产还是制药和半导体行业对数据跟踪和追踪有特殊要求的批处理作业,通讯都已成为确保生产系统最优化操作的必要条件。

具有先进通讯技术的OPC服务器可以为不同网络和协议提供协同工作能力。

不管互联和整合是如何实现的,数据的有效移动都意味着只交换有用的信息。将昂贵软件包的需求最小化或者能够削减硬件成本的系统有助于获得更好的过程控制、更好的产品和更高的利润率。Stubbs建议道,系统互联所使用的方法都有以下三个共性:·有效移动数据,例如实时控制系统所使用的瞬时数据传输;

·通过管理数据转换软件和硬件以降低成本;

·低成本作业,减少需要过多地占用CPU资源的数据转换工作,因为这些资源本可以更好地用于提高实际产出和过程控制。

今天的系统为此做了长久的努力。与部件和设备之间的连接不同,现在的系统不但可以在同一个工厂内完成互联,还可以在不同工厂之间做到互联。Beckhoff Automation公司的技术市场经理Corey McAtee说道,工业自动化和工业控制可以在三个独立的概念或者层级之间工作——设备、过程和工厂:

1. 设备级别控制结构包括安全性和功能性,例如PLC、数字运动和状态监测,这些功能以前都是独立的,但是现在被整合在一起。这都要归功于供应商们对开放标准和技术的接纳,这些小模块更容易通过现场总线网络连接起来,例如EtherCAT,使这些模块可以通过

设备的控制器完成很多功能。

2. 过程级别。没有设备可以独立运作;它们都是流水线或者是过程的一部分。McAtee 说道:“一个制造商可能拥有三台来自于三个不同供应商的设备,而它们必须协同工作并且做到相互通讯。例如OPC-UA (统一架构)之类的标准确保数据通过软件完成交换,使用固定格式连接这些独立模块,使其具有类似的操作模式和体验。共享很成功,因为数据都是统一、一致和兼容的。”

3. 工厂级别遍及企业,包括高层级的通讯,它对于工厂管理至关重要。传统的数据交换要求相当高的硬件和软件支持,以创建、搜集和维护这些信息。McAtee说道,软件工具的整合(例如OPC-UA的软件工具与高层级系统的集成)正在简化这个过程,各种壁垒应声而倒。

Burke对此概念做了详细说明:“今天,信息群落需要高度集成,因为公司正致力于通过不同系统之间的适时数据交换来提升其盈利能力。几年前,当专有系统在工厂和过程应用中大行其道时,没有人担心数据整合,不管是组件之间还是通过防火墙。因为那时候没有网络,而今天每一个人都希望各种各样的信息可以安全可靠地整合在一起。”

软件使其简单、便捷

随着以太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已成为企业系统事实上的标准。开放技术,诸如OPC 及其衍生技术,让以往独立的自动化过程能够实现复杂的交互连接。标准的协议具有易懂、灵活、具有成本效益以及开放性的特点。它们比其它因素更能激励控制系统之间的通讯。例如网络特性和企业层面日常事务处理等的优势扩展到了控制领域,而且随着生产厂商越来越多地采用这些技术,他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方法来扩展应用。

然而,Stubbs强调道:不能仅仅因为通讯协议是“标准”的就认为它们是开放的,真正的开放协议必须具有三个特性:

1. 协议必须符合国际标准(例如IEC或者IEEE)。协议说明必须能够直接从标准颁发机构获得。

2. 协议的知识产权拥有者必须允许竞争者和第三方机构将协议应用到各自的系统或者设备中。

3. 第三方设备必须能够轻松配置到控制系统中,特别是知识产权拥有者的控制系统。

开放系统能够在网络协议、专用设备协议和HMI客户端之间搭建桥梁。

Kepware公司的总裁Tony Paine说道:“客户对于不同产品能够相互连接的要求和需要,比其他任何因素更能激励交互连接性和协同工作性的发展。在没有OPC的日子,每次供应商想要和组件连接时,都必须在驱动中建立连接。供应商陷入了设备缺乏连通性的窘境,为了不让此弊端成为产品销售的绊脚石,供应商着手开发工具,令最终用户和OEM厂商可以自行搭建通讯路径。但是系统仍旧与其供应商的技术不可分割。于是,很多业界领先的自动化设备供应商形成了过程控制和生产自动化应用(OPC)的规范,基于最新的微软公司的技术实现设备的协同工作能力。结果是数以百计的支持OPC数据存取的项目蓬勃发展,使用通用接口从设备、组件和系统读取和写入信息的能力得以提升。”

协同工作和一致性是一种很好的业态,这同样激发了用户对于未来的期冀。一旦工厂车间实现协同工作,各大公司就开始对工厂和工厂之间的通讯和数据共享抱有希望了。Paine 补充道:“OPC标准和规范对此具有持续的推动力。”他引述了OPC-UA的近期发展,这些发展确保在因特网上实现安全通讯。(关于OPC和OPC-UA的更多信息请阅读后面《OPC:下一代技术》一文。)

利用以太网的能力

开放协议以一种方式帮助不同系统完成整合,以太网和它的衍生技术以及改良技术则以另一种方式投身其中。以太网出现不久就成为企业系统事实上的标准。然后,那些曾经被认为不可能发生的进步都发生了——随之企业系统进入了现场总线网络和自动化的领域。多种基于以太网的网络协议现在正在自动化领域内找到其用武之地(更多以太网类型请参阅后面文章《各种各样的以太网》)。

Rockwell Automation公司EtherNet/IP网络部经理Mike Hannah说道:“基于以太网的协议有很多,却与EtherNet/IP不尽相同,很多都是针对特殊目的的专用网络,所以即使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协同工作能力,将不同功能(例如运动、I/O和用户接口)集成到企业控制室内但仍旧很复杂,通常都要求额外的编程和网关来移动数据。”

高效通讯接口帮助光电产品和汽车供应商完成生产线作业的整合(如图),以及确保标准格式信

息在公司内的横向和纵向移动。

确实,以太网本身并不能协同工作,但是它确实能够帮助硬件交换数据并且确保设备的数据共享更快、更好、更简洁。Kepware公司的Paine补充道:“几年前,如果在两台设备上均安装HMI,从多个设备搜集数据。每一次读取数据是否相同都取决于读取时间,所以操作人员有可能会在各自的屏幕上看到不同的信息。而以太网则允许使用分布式体系结构。设备上的OPC服务器现在可以起到网关的功能,以致所有的HMI或者客户应用程序可以从同一个信源获取数据,并同时显示同样的信息。”

Hannah继续道:“仅仅两年以前,多网络系统在工厂中很普遍,从信源获取数据并将其送至决策单元的过程总是问题不断。例如EtherNet/IP(使用CIP的标准以太网TCP/IP,开放设备网络制造商协会(ODVA)的通用工业协议)之类的单一网络解决方案在自动化领域内更受欢迎;可以和IT以太网络(Ethernet / IP)共存的网络允许在同一条线路上完成信息交换、运动控制、安全性、I/O和点到点控制。”

一些人认为对于很多控制系统功能来说,以太网的确定性不够高,然而,以太网在自动化领域的出色表现却一再令他们惊讶。Hannah承认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以太网先天就不太稳定。但是同时,先进的以太网技术(例如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中用到的精确时钟同步协议标准IEEE1588),在连接控制系统时,就可以免除代理服务器和…存储转发?工具的必要。这种精确时间协议可以确保创建高确定性网络,并支持高精度运动和顺序报警之类的功能,以及那些可以在与信息系统同样的网络上运行的任务。”

并非通用转换工具,而是……

集成仍旧不算是一项清晰简洁的过程,然而,我们已经看到了巨大的进步,并期待未来取得更多进步。生产厂商在确定互联方案时,必须意识到有多种选择和备选方案,并尽可能多地实践。将控制系统整合或者完成企业数据信息推送的方法几乎和生产设备一样多。

曾经只是幻想的协同工作能力和数据交换今天已经成为现实,它们带来了无尽的可能性。如果系统内含信息,那么人们势必会潜心获得这信息并将其搬移至PC上。目前的障碍更多地来自于组织结构。信息技术和生产制造技术之间的固有文化差异是确实存在的,这或许比技术上的挑战更大。McAtee说道:“我们目前在控制上所做的努力并不一定是新的,使控制系统之间保持独立的罪魁祸首并非技术,而是对于改变的抗拒,它使整合步履维艰。”

虽然要想达到不同控制系统的无障碍通讯仍需努力,然而我们在统一通讯语言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可以想见,在未来会取得更大进展。McAtee说道:“未来的设备将可以利用即插即用技术的强大能力,例如OPC-UA。这些先进的设备可以检测到使用了哪些供应商的设备,使用了何种标准,这样一来,仪器之间便可以开始通讯了。”

Kepware公司的Paine说道,最新的OPC是不依赖于平台的。“它可以更好利用设备数据,其强大能力不仅仅局限于自动化领域——它可以用于智能电网甚至更广泛的应用场合,它的长足发展将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惊喜。”

考虑及此,不得不遗憾地对John Donne说,今天没有控制系统还会保持独立,而且也不应该保持独立。

OPC:下一代技术

开放连通性源自开放标准,即我们今天所说的OPC,它诞生于1995年,帮助供应商实现工厂车间和顶层可视化应用之间的协同工作。基于微软技术的OPC是供方驱动的举措。 OPC基金会的Tom Burke解释道:“供应商们厌倦了为实现工厂车间的硬件通讯而去开发软件,以及不得不维护的相应驱动程序。目前的情形与打印机类似:打印机公司为应用提供相应的软件,使其连接打印机并将文档打印任务发送至目标打印机。对于OPC来说,软件公司形成一种业态,为设备开发软件,这些软件的性能比硬件供应商所开发的软件要好得多。”

这种模型持续作用于OPC统一架构(OPC-UA)。Burke继续道:“OPC-UA将数据与服务分离,与设备或者其他应用程序连接的应用程序可以挖掘数据以及构成数据的元数据,为目前以及未来提供长久有效的系统。”

最终用户基于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需求使相互竞争的供应商合作,一同开发工业标准,例如OPC-UA。行业协会也与OPC基金会合作开发配套技术规范,嵌入OPC-UA用于各自的信息模型。Burke说道:“OPC为各种各样的协会建模提供信息挖掘、查询、订阅、读取和写入提供了必须的基础结构。他们的供应商可以便捷地开发复杂应用,无需知晓信息模型的内部构造,不管是今天还是未来。”

这种概念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通用串行总线(USB),正是USB带领我们进入了消费电子世界。Burke解释道:“将一台设备插入到支持USB的笔记本电脑上,你立刻就可以使用这台设备。当今的工业自动化系统也将支持这种即插即用的操作。设备一旦接入,项目应用就可以发现新设备,对其进行设置、诊断并从其获得数据。”

各种各样的以太网

虽然以太网本身并不能协同工作,但是他的衍生产品却有助于自动化领域内的集成整合作业,例如OPC之类的开放协议可以完美发挥其功能。今天有很多种类的以太网网络,EtherNet/IP和EtherCAT便是是其中的两种。

采用标准以太网技术,例如EtherNet/IP技术,允许工厂整合不同的批处理过程、连续加工、分布式作业、安全功能、运动和驱动控制工业网络技术,使其形成一个多元工业网络。EtherNet/IP是一种基于通用工业协议(CIP)的网络技术,由ODVA管理。这种网络可以与IT以太网网络共存,被Rockwell Automation公司的Mike Hannah称之为使能器。他补

充道:“它或多或少地可以看做是数据传输的通道,因为它使用了和以太网数据传输一样的TCP/IP协议,数据在VLAN和子网之间的交换无需专门的交换机或者网关。这意味着EtherNet/IP不仅仅是现场总线网络,它还可以作为自动化网络使用,简化了网络体系结构。” EtherCAT是另一种以太网,它是一种开放的实时网络,用于自动化控制领域。这种现场总线协议源于光电产品和汽车供应商近期为了满足通讯上的要求所做的技术革新。EtherCAT更多地扮演主现场总线系统的角色,Beckhoff Automation公司的端子系统可以用于连接串行设备和子系统。

EtherCAT技术团队代表Stubbs解释道:“EtherCAT使用多种软件,可以与现场硬件高效无阻通讯。它可以作为网关使用,与其他现场总线协议完美兼容,包括相关的老式设备。它可以用于运动控制、复杂CNC机床和机器人,具有灵活的拓扑结构,确保先进的数据采集和高速性能。EtherCAT高效地使用控制器,预先做好数据分类,无需在每次I/O扫描时重新定位数据映射表。使用了以太网带宽就是其高速的原因,各种优势积少成多,最终创造了一个简单明了的系统。”

原本孤立的生产和控制自动化系统越来越多地整合于一个遍布整个工厂范围的控制和信息平台。

标签:EtherCAT,EtherNet/IP,I/O,OPC,工业以太网,控制系统,

软件和集成电路

上海市2010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目的: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落实“四个着力”,实现“四个率先”,推进“四个中心”建设,促进信息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推进作用。 申报时间:10月19日至11月18日 重点支持范围: 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软件和集成电路类企业进行产品的自主创新开发,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包括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等),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具体范围《2010年度上海市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指南》(一)基础软件 1.桌面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套件(Office)等基础软件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2.嵌入式操作系统、实时数据库等嵌入式基础软件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3.国产基础软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在电子政务、医疗卫生、城市管理、教育、农业等领域的典型示范应用 (二)工业软件和嵌入式软件 1.汽车领域的数字化研发设计和制造系统、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车载电子装置及车载信息服务领域的嵌入式软件 2.城市轨道车辆数字化研发设计、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信号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研发和产业化 3.船舶领域的产品数据管理(PDM)、协同设计制造系统,基于项目数据管理(PDM)的海洋装备协同设计制造系统 4.民用航空的飞机、发动机、机载系统、机载设备等的设计制造及维护修理应用软件与系统 5.钢铁行业制造执行系统(MES)、轧钢过程自动化高速控制和通信系统、关键设备的PLM系统、基于编码技术(MIC)的产销一体化系统 6.石化领域的实时在线连续产品质量和成分分析系统、工艺流程仿真技术、危险化学品实时连续优化、安全监控管理动态信息网络 7.电站设备数字化设计研发、反应堆堆内测量和堆外核测量系统、火电自动化控制系统、IGCC燃机的仪控系统、100万千瓦DCS控制系统、基于变速恒频控制系统、风力发电机变频器及并网技术的风电综合控制和监控系统 8.制造工程智能装备数控系统集成、虚拟工厂模型和仿真平台、协同设计制造技术及控制系统、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电液伺服试验机、大型装备维修、维护与大修(MRO)支持系统 9.具有数字网络管理功能的电工仪器仪表、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智能化仪表和执行器、生产与能源优化及污染物排放监控管理信息系统 10.金融自助终端、触摸/综合查询机、信息发布等自助终端设备嵌入式软件 11.消费类电子、医疗电子、电子标签、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嵌入式软件 (三)大型行业应用软件 1.基于SOA架构面向生产、销售、服务等企业管理环节的大型管理软件 2.面向金融领域的数据终端、实时交易系统、金融资讯平台软件和系统 3.面向现代航运领域的港口物流、大通关平台、货物监控等软件和系统

智能化集成系统方案

第1章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 1.1 系统概述 智能楼宇集成管理系统(IBMS)是将建筑内各智能化子系统集成在统一的平台上,运用标准化、规范化及系列化的开放性设计、同时采用统一的计算机平台、运行和操作在统一的人机界面环境下,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共享,完成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监视、控制和管理的功能,以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节省人工成本。 系统集成将建筑内各子系统在物理上,逻辑上和功能上连接在一起,将子系统有机结合以实现信息、资源和整体任务的共享,生成能够涵盖信息的收集与综合、信息的分析与处理、信息的交换与共享的能力,在提高各子系统水平的基础上,对涉及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各种子系统进行协调与优化,以增加少量的投资,求得总体的优化,从而得到更高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1.2 系统功能要求 系统集成的目标是满足大厦物业管理的需要,系统需实现以下功能: 1、集成应用分类分析 各系统的末端设备点是IBMS系统集成的根本,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容器”对其进行归类管理,IBMS系统应根据其单幢建筑楼层分割的特性,以楼层作为一个“基础容器”将各系统的末端设备点进行分类展示,以达到管理的最短路由,系统将采用电子地图的形式对其点位进行有效部署及监控界面提供。 2、集成应用信息收集分析 作为一套需提供实时监控管理功能的系统,其从点位到系统各环节设备、设施运行的状态信息和工况信息是其收集的主体,此外一些设备、设施的静态信息(如品牌、型号等)也应成为IBMS中信息存储的重点,通过对所辖范围内的点位运行异常信息(如运行状态报警、工况运行故障等)收集,同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结合如日志历史、配置记录等其他信息也是整个集成系统的一块较大比重的应用信息,形成多态信息的线性联动,为楼宇运营提供更完备的集中化管理建议,从而在信息上达到集成,达到统一,以落实系统信息集成的需求。 3、集成指令系统应用分析

集成电路功能

M11B416256A 存储集成电路 M1418VVW 微处理集成电路 M2063SP 制式转换集成电路 M208 系统控制集成电路 M24C08 存储集成电路 M24C128-WMN6 存储集成电路 M27V201-200N6 中文字库集成电路 M28F101AVPAD 存储集成电路 M3004LAB1 红外遥控信号发射集成电路M32L1632512A 存储集成电路 M34300-012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4300-628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4300M4-012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4300N4-011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4300N4-012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4300N4-555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4300N4-567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4300N4-584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4300N4-587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4300N4-628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4300N4-629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4300N4-657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4302M8-612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7100M8-616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7102M8-503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7103M4-750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7201M6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7204M8-852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7210M2-609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7210M3-010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7210M3-550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7210M3-603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7210M3-800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7210M3-901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7210M3-902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7210M4-650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7210M4-688微处理集成电路 M37210M4-705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7210M4-786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7211M2-604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7211M2-609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7220M3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7221 微处理集成电路 M37221M6-065SP 微处理集成电路

智能化集成系统方案设计

集成管理系统 1.1.1 系统概述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是指将各智能化子系统有机地连接起来,使它们相互间可以进行通信和协作,即实现子系统间资源的高度共享和任务全局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从而提高对建筑物的综合管理能力。 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的最终目标是要对辖区内所有建筑设备和建筑物内的应用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大厦内所有设备处于高效、节能、最佳运行状态。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快捷的工作环境。 系统能够通过屏幕实时动态地显示整个系统的网络运行状况及各个子系统的工作状况,综合各个控制系统的状态信息,提供相关报告。 在控制台能对各子系统流程进行监视,能及时对系统内的故障进行预警和报警,预警和报警的阀值可自行设定。在控制台能迅速准确地诊断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故障并排除;对于控制系统的故障,能及时发现并准确定位。 系统能够全面的综合节能管理(比如空调风机系统、电梯系统等的节能管理)、系统配置管理、系统安全运行管理。 1.1.2 系统功能要求 通过设备的自动监测与优化控制,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实现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的需要,并具有安全、舒适、高效和灵活的特点。 1. 集中监视和综合管理:可对各子系统进行集中监视和管理,将各集成子系统的信息统一存储、显示和管理在同一平台上,并为其他信息系统提供数据访问接口。准确、全面地反映各子系统运行状态。并能提供建筑物关键场所的各子系统综合运行报告。 2. 分散控制:在保持各子系统的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对各子系统进行分散式管理,以分离故障、分散风险、便于管理。 3. 优化运行:在各集成子系统的良好运行基础之上,应提供设备节能控制、节假日设定等功能。 4. 信息共享:实现与通信管理系统之间通信的能力,预留接口与物业管理系统实现各系统数据库的共享,充分发挥各子系统的功能。系统通过对各子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综合,了解各子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设备故障和突发事件,大大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重点为集成系统与各子系统以及外围系统之间的信息畅通提供一个统一、标准的数据访问接口。

谈可视化智能集成控制系统的应用与开发

谈可视化智能集成控制系统的应用与开 发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可视化智能集成控制系统国内外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系统开发的目的、意义;本系统达到的技术水平;系统主要内容、目标及关键技术;技术创新之处;主要技术路线。 关键词:可视化,集成控制、无缝集成 可视化智能集成控制系统是指在原有的智能化系统集中控制软件基础上,把被控系统所在的建筑物或空间立体化.虚拟化,使得被控对象直观的分布在虚拟出来的立体图象上,通过触摸屏可进行控制的一种新型的控制系统。这种系统目前在国外应用的较多,领域也很广,如军事.气象.遥测.科学探险等。但在国内应用的不多,应用在智能化系统集中控制上就更少了,目前才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已经开发出此类产品的公司也寥寥无几。但是现在随着现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这种控制系统走向实际应用成为现实,并且必将朝着傻瓜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目前传统的智能化系统集中控制软件市场上

有很多,如新基点。它是基于二维空间也就是平面上的一种计算机控制软件。它虽然也能把建筑物图形化,把控制对象标入图中,但那仅是把信号在图形上的简单叠加,形成一副简单的电子地图。如果建筑物楼层高,面积大的话,要由很多付电子地图组成,就更加不直观了。 所以本系统开发的目的就是要使得原本比较复杂的集中控制系统通过三维立体图象显示,变得更加直观明了,更加容易控制。能够让操作人员短时间地学会使用,并且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员管理成本。通过这套直观易操作的控制系统,可以及时掌握整个智能化系统的应用情况.各个子系统的运行情况及出现的异常情况。 根据调查,最适合可视化智能集成控制系统的是智能化子系统多,系统复杂的高层大厦或建筑群。目前很多大厦的业主由于对智能化系统不是很熟悉,他们迫切需要智能化系统高度集成化,并且简单易懂,易于操作。这套系统正好迎合了他们的这种需求。同时这也是对智能化系统集成技术的一种创新和突破,代表了未来智能化系统集成技术发展方向。 这套控制系统对于推广智能化系统集中控制软件也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使得智能化系统集中控

采用集成电路的无刷电机控制系统设计【毕业作品】

BI YE SHE JI (20 届) 采用集成电路的无刷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自动化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完成日期年月 III

摘要 无刷直流电动机是现代工业设备中重要的运动部件,保留了有刷直流电动机宽阔而且平滑的调速性能,同时又克服了有刷直流电动机机械换向带来的一系列的缺点,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论文阐述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等效电路、传递函数以及调速原理。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控。与串励或者并励有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相比,永磁无刷电机有着明显的优势,功率密度大、体积小、效率高、结构简单牢固、易于维护等,且驱动系统运行和维护成本都比较低,因此,对于目前电动汽车市场需求和已经达到的科技状况,开发出比较可行、运行良好,同时能够控制生产成本的电动使用汽车永磁无刷电机驱动系统,于电动汽车行业的促进有着深刻的意义。本文首先论述了无刷直流电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然后基于MOTOROLA公司的专用控制芯片MC33035进行了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有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其中包括转子位置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驱动电路等。本设计拟用在电动汽车,作为电动汽车的调速系统。 关键词:无刷电机;MC33035;PWM控制 III

ABSTRACT Brushless DC Motor(BLDC)is an important moving part of modern industry equipments.BLDC retains the performance of broad and smoothspeed control,at the same time BLDC overcomes a series of disadvantagesbrought by the Brush DC Motor mechanical commentator.Therefore,BLDC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In this paper,the system composition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BLDC is expanded.The mathematical model,equivalent circuit and transfer function of BLDC is derived.The speed control principle of BLDC is analyzed.Speed、current closed—loop control and the method of pulse width modulation are used to drive BLDC.The series-excited or by brush dc motor drive system is compared, permanent brushless motor has obvious advantages, power densities, small size, high efficiency, simple structure, easy maintenance firm, and drive system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 is low, therefore, based on the electric car market development needs and technical status , design and development and reliable, low cost of electric car permanent brushless motor drive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vehicle industry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of brushless dc motor composition, working principle and mathematical model, then based on the special control chip MOTOROLA company MC33035 brushless motor control system for the hardware design. The main circuit and control circuit, including the rotor position detection circuit, the electric current detection circuit, drive circuit. This design to be in the electric car, as electric vehicle control system. Key words:BLDC;MC33035;PWM control III

雅典娜智能家居集成控制系统系统说明

雅典娜智能家居集成系统系统配置 一、雅典娜智能家居集成控制系统架构 1、本系统以室内主机(中央控制器终端)为核心,构建智能化综合安全管理和远程控制体系。以互联网将将室内主机和各种报警终端以及电器控制终端有机连接。通过PC机客户端软件、智能手机客户端软件远程访问对所有设备实施操作管理。 2、系统遵循TCP/IP标准互联网通信协议和232(485)、ZigBee无线通信标准串行通信协议,另具有WIFI、3G网络功能,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均可实现设备互动。 3、室内部局域网与智能家居网络相互兼容,并行运行,为本系统的远程网络控制提供通道。 4,所有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内部协议向外开放,均有强大的软件支持,具有较好升级扩展功能。 二、雅典娜智能家居集成控制系统平台配置 A、雅典娜智能家居集成控制系统硬件终端平台主要功能有: 1、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主要产品:智能开关、智能调光开关、智能插座) 功能说明: A、无需重新布线,适应任何负载及灯具,触摸式开关。 B、灯光软启动,亮度可调。 C、可以通过智能遥控器实施遥控,也可以使用PC机、手持智能网关、手机对其进行远程控制。 D、具有场景设置功能,任意设置用户想要的场景。 E、本系统中智能开关、智能插座具有停电自锁功能。 2、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主要产品采购市场上成熟的摄像头采集数据) 功能说明: A、全方位监视住宅大门入口、阳台和周边区域,室内主要监视阳台进出。 B、每一路摄像机24小时不间断录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将视频数据储

存在智能家居主机搭载的电脑数据库中。 C、通过互联网在全球任何可以上网的地方看到别墅、住宅上述监视区域。 D、与报警探测器联动,抓拍报警一瞬间的现场图片,并且发送要移动终端上,为准确判断警情提供充分的依据,并有效减少误报。 3、智能安防报警系统(主要产品:智能安防报警器) 功能说明: A、门窗被非法入侵、燃气泄漏、出现火警时,立即报警; B、发出报警声、拨打预先设定的电话或发送预先设定手机短信通知主人; C、预先存储普通报警电话,不同种类的报警分别处理; D、电话、互联网、触摸屏、遥控器共计4中设防、撤防手段; E、与摄像机、灯光联动准确显示、报警的具体位置和报警性质。 4、智能视可视对讲系统(主要产品:智能门口机) 功能说明: A、门口机起到大门门禁兼门前区域监视功能。 B、门口机可以与室内主机,智能手机、智能遥控器之间通过互联网实现可 视对讲。 C、手机和室内主机之间可以通过互联网或3G网络实现可视对讲。 D、室内主机的手持智能网关之间可以能过互联网或3G网络可视对讲。 5、智能窗帘控制系统(主要产品:智能窗帘控制器) 功能说明: A、通过窗帘控制器开关可以控制窗帘开合、暂停。 B、窗帘开合度可任意控制。 C、可以通过智能遥控器、智能手机、PC客户端软件实现遥控窗帘。 D、可以通过室内主机控制遥帘。 6、智能家电控制系统(主要产品:智能遥控器) 功能说明: 智能遥控器可以对灯光行管理、家电、窗帘等近距离的控制,包括一切设备终端的工作状态和场景设置,也可以通过室内主机、远程计算机PC客户服务端软件程序和智能手机客户端软件程序实现远程控制。

智能化集成系统方案

智能化集成系统方 案

集成管理系统 1.1.1 系统概述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是指将各智能化子系统有机地连接起来,使它们相互间能够进行通信和协作,即实现子系统间资源的高度共享和任务全局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从而提高对建筑物的综合管理能力。 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的最终目标是要对辖区内所有建筑设备和建筑物内的应用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大厦内所有设备处于高效、节能、最佳运行状态。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快捷的工作环境。 系统能够经过屏幕实时动态地显示整个系统的网络运行状况及各个子系统的工作状况,综合各个控制系统的状态信息,提供相关报告。 在控制台能对各子系统流程进行监视,能及时对系统内的故障进行预警和报警,预警和报警的阀值可自行设定。在控制台能迅速准确地诊断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故障并排除;对于控制系统的故障,能及时发现并准确定位。 系统能够全面的综合节能管理(比如空调风机系统、电梯系统等的节能管理)、系统配置管理、系统安全运行管理。 1.1.2 系统功能要求 经过设备的自动监测与优化控制,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实现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的需要,并具有安全、舒适、

高效和灵活的特点。 1. 集中监视和综合管理:可对各子系统进行集中监视和管理,将各集成子系统的信息统一存储、显示和管理在同一平台上,并为其它信息系统提供数据访问接口。准确、全面地反映各子系统运行状态。并能提供建筑物关键场所的各子系统综合运行报告。 2. 分散控制:在保持各子系统的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对各子系统进行分散式管理,以分离故障、分散风险、便于管理。 3. 优化运行:在各集成子系统的良好运行基础之上,应提供设备节能控制、节假日设定等功能。 4. 信息共享:实现与通信管理系统之间通信的能力,预留接口与物业管理系统实现各系统数据库的共享,充分发挥各子系统的功能。系统经过对各子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综合,了解各子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设备故障和突发事件,大大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重点为集成系统与各子系统以及外围系统之间的信息畅通提供一个统一、标准的数据访问接口。 5. 跨子系统联动:与各子系统之间,实现监测信息的通信,以各集成子系统的状态参数为基础,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相关联动。弱电系统实现集成后,原本各自独立的子系统在集成平台上,就如同一个系统一样,无论信息点和控制点是否在一个子系统内都能够建立联动关系。 6. 易于升级:采用先进的组网结构,充分考虑高新技术

智能化集成系统方案

集成管理系统 目录 1系统概述 (1) 2系统功能要求 (2) 3智能化集成系统内容 (2) 4系统集成层次 (3) 5系统建设基本要求 (4) 6系统技术与功能要求 (5) 7软件功能参数 (8) 8系统结构 (8) 9硬件设备要求 (9) 1系统概述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是指将各智能化子系统有机地连接起来,使它们相互间可以进行通信和协作,即实现子系统间资源的高度共享和任务全局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从而提高对建筑物的综合管理能力。 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的最终目标是要对辖区内所有建筑设备和建筑物内的应用信息系统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大厦内所有设备处于高效、节能、最佳运行状态。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快捷的工作环境。 系统能够通过屏幕实时动态地显示整个系统的网络运行状况及各个子系统的工作状况,综合各个控制系统的状态信息,提供相关报告。 在控制台能对各子系统流程进行监视,能及时对系统内的故障进行预警和报警,预警和报警的阀值可自行设定。在控制台能迅速准确地诊断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故障并排除;对于控制系统的故障,能及时发现并准确定位。 系统能够全面的综合节能管理(比如空调风机系统、电梯系统等的节能管理)、系统配

置管理、系统安全运行管理。 2系统功能要求 通过设备的自动监测与优化控制,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实现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的需要,并具有安全、舒适、高效和灵活的特点。 1. 集中监视和综合管理:可对各子系统进行集中监视和管理,将各集成子系统的信息统一存储、显示和管理在同一平台上,并为其他信息系统提供数据访问接口。准确、全面地反映各子系统运行状态。并能提供建筑物关键场所的各子系统综合运行报告。 2. 分散控制:在保持各子系统的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对各子系统进行分散式管理,以分离故障、分散风险、便于管理。 3. 优化运行:在各集成子系统的良好运行基础之上,应提供设备节能控制、节假日设定等功能。 4. 信息共享:实现与通信管理系统之间通信的能力,预留接口与物业管理系统实现各系统数据库的共享,充分发挥各子系统的功能。系统通过对各子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综合,了解各子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设备故障和突发事件,大大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重点为集成系统与各子系统以及外围系统之间的信息畅通提供一个统一、标准的数据访问接口。 5. 跨子系统联动:与各子系统之间,实现监测信息的通信,以各集成子系统的状态参数为基础,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相关联动。弱电系统实现集成后,原本各自独立的子系统在集成平台上,就如同一个系统一样,无论信息点和控制点是否在一个子系统内都可以建立联动关系。 6. 易于升级:采用先进的组网结构,充分考虑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今后的系统升级和发展提供基础保证。 7. 提供管理平台:为建筑物的现代化管理提供良好的硬件与软件环境。 8. 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3智能化集成系统内容 智能化集成系统将集成以下内容: 与楼宇自控系统(BAS)的集成。

闭环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如图所示是JN6201集成电路鸡蛋孵化温度控制器电路图,根据该原理图完成1~3题。 1.该电路图作为控制系统的控制(处理)部分是IC JN6201,当JN6201集成输出9脚长时间处于高电平,三极管V2处于截止状态,继电器释放,电热丝通电加热。 2.安装好调试时,先将温度传感器Rt1放入37℃水中,调整电位器Rp1,使继电器触点J-2吸合,再将温度传感器Rt2放入39℃水中,调整Rp2,使继电器触点J-2释放。 3.调试时发现,不管电位器Rp1和Rp2怎么调,继电器J 始终吸合,检查电路元器件安装和接线都正确,用万用表测三极管V2集电极电位,在不同的调试状态分别为2.8V 和0V ,可知电路发生故障的原因是( B ) A.二极管V6内部断路 B.三极管V3内部击穿(短路) C.电阻R4与三极管V3基极虚焊 D.继电器线圈内部短路 如图所示是运算放大器鸡蛋孵化温度控制器电路图,根据该原理完成4~6题。 4.该电路作为控制系统的输出部分是继电器J 、电热丝等,当电路中集成运放2脚的电位低于3脚的电位,三极管V3处于饱和状态,继电器J 吸合,电热丝通电加热。 上限 V2饱和导通时候Uce 电压降0.2V ,所以留下来给集电极2.8V ,截止时候0V

5.安装好后调试时,将温度传感器Rt 放入39℃水中,调R4,使电压U2=U3,集成运放输出端6脚的电压为0V ,电路实现39℃单点温度控制。 6.调试时发现,将温度传感器Rt 放入高于39℃水中,继电器吸合;将温度传感器Rt 放入低于39℃水中,继电器释放,出现该故障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 A.集成运放2脚与3脚接反 B.二极管V4接反 C.电阻R2断路 D.三极管V3损坏 如图所示是晶体管组成的水箱闭环电子控制系统电路,根据该原理图完成7~9题。 7.该电路作为控制系统被控对象的是水箱内的水,水箱的水位从a 点降到b 点的过程中,三极管V1处于饱和状态,三极管V2处于截止状态,继电器触点J-1处于吸合状态。 8.安装调试时,将三个水位探头按图中的高低放入空玻璃杯中,如果电路正常,电路通电后,继电器J 吸合;向玻璃杯中加水,到达a 点时,继电器J 释放;接着将玻璃杯中的水排出,水位降到b 点以上时,继电器J 释放;水位降到b 点以下时,继电器J 吸合。 9.调试时发现,玻璃杯中的水位在b 点以下时,继电器J 就吸合;水位加到b 点,继电器J 就释放。出现该故障现象的原因是( D ) A.继电器J 没用 B.三极管V1损坏 C.二极管V3接反 D.电路没接J-1触点,b 点直接接到了电阻R1 如图所示是555集成电路组成的水箱水位闭环电子控制系统电路图, (第4~6题) (第7~9题) R4 10k ?R5 4.7k R3 4.7k

实验室智能控制集成系统

实验室智能控制集成系统推荐博森科技。实验室智能化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理念、一种潮流,它将实验室世界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方式,体现了实验室的现代管理模式,充分演绎实验室的科技精髓。 实验建筑智能化系统包括楼宇自控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停车场管理系统。 智能通风系统由数字化节能风机、通风管道、可调节的风口末端、分体式能量回收设备、新风处理设备、智能变风量末端、空气品质感应子系统及智能中央控制子系统等组成,系统综合性能优于传统通风系统。智能通风系统具有保障室内空气品质,提高建筑通风安全,节能效果明显、运行管理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智能通风系统可以根据建筑功能和设计需要,集成相关设备及部件组成系统,实现本地和远程智能化控制管理,既满足建筑室内通风功能需求,保障通风安全,又节能降耗。系统可智能感应室内空气品质(或温度、压力等参数),自动控制主风机和支路风机转速,调节送、排风量二可选用将分体式能量回收机组、新风机组与排风机组连成环路,以乙二醇水溶液为能量回收介质,实现排风能量的回收利用.该系统特别适用于空调系统与各空间功能及空气品质要求不同、污染程度不一的建筑(如大型医院建筑)。

公司介绍: 南京博森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公司致力于智慧实验室、恒温恒湿、生物安全、空气洁净、医用手术室、净化厂房、智能化系统、实验室仪器设备、网络中心机房、气候模拟环境、焓差室、非标准环境及系统节能等领域的规划与建设,以高精度、高质量、高可靠性为标准,引领科技进步为目标,注重节能环保,是集整体规划、设计、安装及运行维护等全方位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公司拥有由教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技术人员等组成的技术研发、专业设计及工程技术团队,在精度控制、自动化控制等领域领先业界,且拥有具备一级、二级建造师资格的施工管理团队,炼就了一支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施工队伍,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设计、施工经验。 南京博森科技长期坚持不转包、不挂靠的原则,完全采用公司统一管理标准的施工队伍,为项目的品质控制、过程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资质:

集成电路系统六性报告

XXXX“六性”报告 1、产品概述 XXXX是描述项目功能。 2、引用文件 GJB1181-199 军用装备包装、装卸、贮存和运输通用大纲 GJB1371-1992 装备保障性分析 GJB3872-1999 装备综合保障通用要求 GJB450A-2004 装备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 GJB368B-2009 装备维修性工作通用要求 GJB2547-1995 装备测试性大纲 GJB900-90 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 GJB451A-2005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术语 GJB899A-2009 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 GJB/Z1391-2006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指南 GJB4293-2001 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 MIL-HDBK-217F 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修改通告Ⅱ) Xxxx 质量手册 Xxxx XXXX合同 3、XXXX芯片“六性”分析设计 3.1、保障性 3.1.1、根本制度、规范上保障 从设计入手,公司的每一个员工必须充分重视产品研制、外协生产的保障条件的建设和管理,同时根据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公司质量目标的内部环境; 质量管理部门应有明确的职责、权限及奖惩制度,按行政系统和技术系统把质量与可靠性管理的职责逐级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和相关个人,并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实施全面有效的控制。 3.1.2、设计上保障 1)尽可能采用成熟的技术和简化设计; 2)实行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

3)采用尽可能减少故障的技术; 4)采用方便维修的措施; 5)采用片内自动测试和隔离故障功能设计; 6)设计上考虑尽可能降低对使用和维修人员及技术等级要求; 7)设计上保证正常使用时,方便、快捷地获得所需能源及其它配套设施; 8)设计上保证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得正常使用时和维修时所需的检测设备和技术资料等; 9)设计上充分考虑未来使用环境,及在包装、贮存、运输等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接口问题。 3.1.3、资源上保障 1)人员配备 XXXX项目前期投入设计人员共9人,在当前人力资源配备下,可以完成该项目的设计开发。 2)计算机软硬件需求 项目组9人需9台计算机,服务器一台,多人共同在服务器上进行仿真以及绘图,目前公司资源满足要求。 3)技术储备 描述可以用的技术储备。 4)包装、装卸、贮存、运输所需的方法和资源完整可靠。 3.1.4、批量供货保障措施: 批生产过程中质量与可靠性控制应在分析工艺因素与产品失效模式、失效机理相关性的基础上,确定影响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的关键工序及其工艺参数控制规范,采用统计过程控制(SPC)PPM管理和工艺检测图形(PCM)等有效的过程方法和技术,建立关键工艺过程控制系统,同时建立完善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及失效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以确保产品质量一致性与成品率、可靠性稳步提高。 批量供货保障措施: 温度循环:按GJB548方法1010条件C,至少100次 X射线:按GJB548方法2012,要求顶视面检查,内引线及其他明显缺陷 超声检测:按GJB548方法2030,要求做顶部检查,用于找出器件芯片表面及引出端焊线键合区的严重缺陷。 键合强度:按GJB548方法2011,不少于3只器件 芯片剪切强度:按GJB548方法2019或2027,在线检测

《智能系统集成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智能系统集成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智能系统集成控制技术》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是一门紧密结合工程实际的技术性课程,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它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以计算机、自动化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向建筑行业的应用和渗透。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智能建筑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初步掌握智能建筑各个子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设计方法和工程实施步骤,以及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方法和技术。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目前国内、外楼宇智能化管理的动态和发展趋势; 2、理解楼宇智能化的的技术基础,包括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 3、掌握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并能进行简单的维护和保养。 第一章概述…… 4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智能建筑的组成;熟悉智能建筑的支持技术;掌握智能建筑的功能及特点;了解智能建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重点和难点:智能建筑的组成;智能建筑的支持技术。 第一节智能建筑概述

一、智能建筑的组成 二、智能建筑的支持技术 第二节国内外智能建筑的动态与发展趋势 一、智能建筑的功能与特点 二、智能建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二章楼宇智能化的关键技术……8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熟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熟悉楼宇智能化系统的各种关键技术;熟悉各种典型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熟悉分散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功能;了解楼宇智能化集成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重点和难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各种典型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 第一节楼宇智能化的技术基础 一、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二、各部分的作用 三、算机控制、网络、通信三大技术 第二节典型BA系统设备 一、各种典型传感器和执行器 二、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结构 三、工作原理及应用 第三节楼宇智能化系统的集成技术 一、系统集成的概念 二、常用楼宇智能化技术 三、分散控制技术 第三章智能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 10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楼宇自动化系统组成及监控功能;熟悉楼宇自动化系统各个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各子系统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其监控功能;熟悉监控系统常用设备;了解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在智能楼宇内的集成与联网;掌握楼宇自动化系统各个子系统的实现方法。 重点和难点:楼宇自动化系统各个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各子系统监控 系统的组成及其监控功能;楼宇自动化系统各个子系统的实现方法。 第一节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一、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二、自动化系统的监控功能 第二节暖通空调监控系统 一、暖通空调监控系统组成 二、暖通子系统工作原理 第三节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 一、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组成 二、建筑给排水监控系统工作原理 第四节供配电监测系统 一、供配电监测系统组成

中控智能家居集成系统解决方案

中控智能家居集成系统 技术方案 中控智能家居系统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控制于一体,利用先进的CAN-BUS 通讯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无线技术,将居家生活有关的各设备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CAN-BUS 总线及计算机网络综合管理家中设备,来创造一个优质、舒适、安全、便利、节能、环保的居住生活环境空间。 中控智能家居在保持了传统居住功能的基础上,优化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帮助人们有效地安排时间,节约能源,实现了家电(如DVD 、空调)控制、照明控制、窗帘遥控及温度定时控制等,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功能。 系统构成 家居智能系统构成:灯光控制子系统、窗帘控制子系统、温度控制子系统、远程网络通讯子系统等。 系统特点 整个系统只须一条CAN —bus双绞线,没有大量的电缆附设和繁杂的控制设计。 控制器模块安装在强电箱内,可与微型断路器同装于照明箱中。 现场控制器只需一条CAN —bus双绞线进行连接,采用24V安全低电压供电方式,安全可靠, 操作方便。 功能修改、控制修改方便灵活,只需做小的程序调整,不必现场重新布线就可以实现。节约能源,提高效率。通过时钟,自动控制设定,自动运行到最佳状态,合理节约能源,方便管理和维护。

所有执行器模块均为模数化产品,采用标准35m m导轨安装方式。 所有现场控制器及移动感应器均采用墙装方式,施工简单,并且不同的面板及移动感应器可随时互换,控制功能变更方便。 基本执行器模块安装体积小,可安装在照明箱中,无需定制特殊箱体,尤其适合于别墅安装空间小的环境。 空调控制:在控制终端上,可以控制户内每个房间空调的温度、风量、模式等等,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开关设备。用户通过本地的温控器进行温度风量等参数的选择。空调主机就会进行相应的动作,并且将各状态实时反馈到网关上。此外通过智能控制终端控制可以监测当前环境的情况,住户通过设定所需温度和预约控制功能保持想要的室内状态的同时有效防止能源浪费。 场景控制(灯光窗帘):中控照明控制解决方案包括调节照明的开关和亮度、场景控制等,能够与一般市场上的照明设备100%兼容。进行区域灯光的开关和亮度控制,并且联动窗帘,从而根据用户需要如会客模式,休息模式等提供相应的场景联动,营造出人性化的氛围。调光部分主要包括门厅、客厅、餐厅、主卧等区域。 安防监控:在户内各卧室与主卫生间可设置紧急按钮,在阳台等设置红外幕帘探测器,门厅设置烟雾报警器。这些设备统一由控制终端进行设防与撤防,构建出一个立体安防网络,并与小区消控中心实时通讯,使家庭安全更加有保障。这些都是由安防厂家做完提供接口给我们集成。

自控系统集成总体方案

自控系统集成总体 方案

自控系统集成总体方案 一、系统构成 本项目智能化集成系统由一个平台、五个系统组成,包括:智能化集成平台、能源站监控系统、能耗管理系统、电力监控系统、CCTV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 能源站监控系统、能耗管理系统、电力监控系统、CCTV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分别为功能完全独立的子系统,经过分布式计算机网络集成到智能化集成平台。智能化系统配置冗余数据服务器,保存历史数据,与监控中心工作站构成C-S结构,工作站直接从服务器读取数据,远端客户机经过外网访问服务器,浏览系统数据和运行工况。 二、系统架构及数据传递 1、系统架构 本项目的独立功能的子系统集成到智能化系统平台,底层采集和控制的子系统具备高可靠性和高速性能,而智能化系统作为管理层,需具有强大的集成能力和大容量的存贮容量以及高速、可靠的通讯能力。本项我们设计的系统架构如下图: 1000Mbps

按照本架构,我们将自控系统的网络从硬件设计上分三个 层次,即:管理层、自动化控制层、现场层。三个层上的设备均能独立完成相应的任务。 网络结构详见“网络拓扑图”。 1.1管理层 即中央监控系统,本项目中央监控系统设在能源站监控室内。配备有:能耗数据服务器、磁盘阵列、工作站、能耗分析工作站、计费计量工作站、电力监控工作站、视频监视硬盘录像机、视频监视工作站、大屏幕、一卡通工作站、报表打印设备、核心交换机、在线 UPS 不间断电源等,并可经过路由器等路由设备在其它外部网络上经过登陆授权,采用WEB 方式进行远程实时监视。 管理层设计为冗余主干网,配置二台高性的核心交换机,采用TCP/IP 协议,工业以太网,网络带宽为1000Mbps 。 1.2自动化控制层 控制层指控制器间的通信层,本项目是指能源站主控制器(CUP414H )、北区能源站主控制器(CUP414H )、换热站主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