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品质管理方案

冲压品质管理方案
冲压品质管理方案

冲压车间品质管理方案

1、目的:为了加强对冲压车间产品的质量控制,预防并持续改进质量问题,特制订本方案。

2、适用范围:哥尼迪冲压车间。

3、职责:

3.1 冲压操作员:负责对设备进行日常点检维护;产品标识、区分,做好制程自检及异常上报。3.2 冲压车间维修师傅:负责装模、换模,对模具进行维护保养,产品首/末件确认工作,并及时

做好记录。

3.3 冲压QC:

A 负责整个车间各工序产品质量的首件再确认、巡回检查、末件确认等检验工作;监控整个

生产过程质量,并做好相关记录。

B 在发生质量问题时,有权要求车间管理人员及作业员停止生产并提出其处理意见。协助相

关人员做好不良品的处置工作。

3.4 品质部经理:对冲压车间及QC工作进行监查督导。

4、冲压产品品质保证基本管理:

4.1 冲压人员技能管理:

A:由冲压车间负责人组织冲压车间全体进行一次正式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操作、装换料、装换模、设备点检保养、质量意识等题材。

全体受训人员需在培训确认表上签字确认,同时本次培训内容需在冲压车间张贴宣传。

B:对新员工和岗位变动的人员必须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经试用合格或有师傅指导方可上岗操作。

对考试不合格或在操作中明显不符合要求的人员,必须再培训。若经过培训仍不能满足要求,必须考虑调岗或辞退。

4.2 设备、模具管理

A:冲压车间必须指定设备、模具管理责任人,并对设备、模具编号,建立台账。设备台账必须与设备号、模具号对应一致,并填写及时、准确。

必须建立设备、模具的维护、保养周期计划,并确定每月、每周、每日的维护、点检项目,保证设备、模具的持续、正常运转。

B:设备运行中不离岗,操作人员离岗超过十分钟时必须停机,以防设备、模具的异常损坏。重大设备异常操作人员必须在1小时内报设备管理责任人处理;一般设备异常最迟4小时内报设备管理责任人处理。

C:模具不良对产品造成质量影响的,必须停机检修。

D:新设备新模具投入正式使用前必须经过验证、批准。

4.3 冲压物料管理

A:冲压车间存放物料位置不得出现漏水、浸水,及湿度过大,避免材料生锈造成产品不良。

B:原则上所有物料必须实行先进先出管理。

C:新材料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验证、批准。

4.4 量具、检具管理

A:冲压车间所有量具、检具必须建立台账,并依周期向品质部送检,检验合格方能继续使用。

B:精密、贵重检具、量具应保持良好的精度及使用状态,禁止存放于恶劣环境,严禁磕、碰、划伤、锈蚀、受压变形。对不按规定使用量具、检具造成损坏、丢失者,视情节进行批评教育或罚款。人为损坏的应照价赔偿。

4.5 冲压环境管理

A:冲压车间必须设定合格品、不良品的区域区分,保证两者不混装。

冲压过程中,产品不得散落于地板,以避免不合格品混入造成流转。

B: 机台换产品时,必须全面清理残余的产品,以防止合格品、不良品,不同产品混装。

5、冲压车间品质管理办法

5.1 巡检规范:品质部负责编制巡检规范,确保QC巡检工作有依据,检验有标准。

5.2 生产流程卡:冲压车间负责落实生产流程卡,确保冲压车间的装模人员知道每台机装什么模具,

操作人员知道每台机生产什么产品,及生产数量。

QC及其他监管人员依据生产流程卡、生产图纸判定冲压产品是否合格。当发现异常时,应停机查找原因。

5.3 测量工具的配备:品质部应针对不同产品的不同要求,为QC配备相应的测量工具或检具。冲

压车间操作员工应在品质部辅助下配备必要的检具、量具。

5.4 首/末件检验

A:为防止出现大批量不良产品,冲压车间维修师傅在装模调机OK后,必须对首件进行检验。首

件合格后在“首/末件确认单”上签字,并报冲压QC再确认。

“首/末件确认单”上必须有维修师傅、冲压QC两方签字才能生效。

注:首件确认必须在批量生产前。首件是指在调机OK后认为合格的产品,并不一定是第一件产品。

B: 模具在正常生产结束后换模,为及时掌握模具的使用状况,必须进行末件确认。当末件检验判定模具需要修复时,由维修师傅上报维修。

“首/末件确认单”上必须有模具维修师傅、冲压QC两方签字才能生效。

注:若中途修模不需要做末件确认。

1、在进行首/末件确认时,考虑冲压车间实际情况,冲压QC不可能第一时间对所有机台的首

/末件进行再确认,为不影响生产,首/末件可在经过维修师傅的签字确认并留样后,正常生产与装换模。冲压QC必须在1个小时内完成首/末件的品质再确认并签字。

2、在首件未经过冲压QC的再确认时,冲压操作人员应对此阶段生产的产品进行隔离,待冲

压QC确认首件合格后才能取消隔离,并与合格大货放在一起。

3、当判定首件不合格时,冲压车间必须根据不合格现象作出改善,直到首件检验合格。

4、当冲压车间不做首件检验且不送冲压QC报检,导致产生批量性产品不良的问题,由冲压

车间负全责。

5.5 自检

A:在批量生产期间,冲压车间操作人员在半小时内必须对产品进行一次自检并记录。修模师傅在四小时内必须对冲压的产品进行一次检查、评估。

B:在模具或产品质量不稳定时,应用小筐盛装产品,检查合格后才能倒入合格的大货内。

C:自检时发现的不良品,含调机、试模等工序产生的不良品,必须挑出处理,严禁流入下一工序。

5.6 互检

冲压车间对有上、下两道工序的产品,必须执行互检。在互检中下工序发现上工序大批量质量问题,奖励发现员工10-50元/次。

5.7 巡检

A:在批量生产期间,冲压QC依巡检规范对冲压车间的生产质量进行巡检,并对操作者进行质量

指导。在检验到不良时必须及时通知操作者改善,协助并监督操作者对不良产品进行标识、隔离,并跟踪不良品的处理。

B:冲压QC在巡检过程中发现严重不良,而操作者自检未发现时,应详细记录不良品的机台号、名称、不良数量、原因、操作人员、发生时间等信息,并上报品质经理按《质量管理办法》处理。

C:当冲压产品发生严重不良,且冲压QC对冲压操作者进行包庇不上报时,一经查证,除追究相

关不良品损失,还须对冲压QC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内罚款,并进行全厂通报。

D:冲压QC在巡检过程中发现的重大异常情况必须记录在“制程异常记录”上,其内容记录要及

时、全面、真实准确,并报品质经理核准。品质经理综合判定是否向冲压车间签发“纠正/

改善措施报告”。

E:若巡检中未发现质量问题,产品在流转到下一工序前,冲压QC必须在“冲压车间生产流程卡”

上签名确认,以示对进入下道工序的许可。未经冲压QC确认,任何产品不得流入下一工序或热处理、电镀厂。

5.8 抽检

当冲压车间、冲压QC未上报任何问题,而被质量监管人员抽查出现批量不良时,除按《质量管理办法》追究相关损失外,还将对扣压操作者、修模师傅、冲压QC处以50到100元的额外处罚。

5.9 乳化油、防锈剂的添加及配比管理:

冲压车间应严格按指定的配比调配乳化油及防锈剂,并按规定的周期更换。其中提供集中供油的乳化油配比及更换,必须指定专人进行。

任何人私调比例造成产品不良时,处以50-100元/次的处罚,并按《质量处理办法》追究损失。

6.0、不良品的处理

A:维修师傅人员在调机试模时,要对首件确认合格前的试模产品分开放置,不良品做好标识,以免混料。

B: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品,操作者应将不良品集中放置于指定位置,并标识清楚。同时还需把不良数量记录在“冲压车间生产流程卡”上。

C: 冲压车间文员应每天统计不良品数据,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经品质经理确认后再处理。

D:针对可进行返工返修的不良品,包括车间退料、仓库退料。返工返修完成后必须通知冲压QC

确认合格后才能流入下一工序。

产品返工返修后必须对不良数,合格数等数据进行记录,必须有冲压QC签字确认。若产生的

损失按《质量管理办法》处理。

E:当自检、互检、巡检、抽检中任何一环发现有不良品,已经明确告知操作者,而操作者没有进行改善时,除按对操作者处以50-100元罚款外,还需按《质量管理办法》追究相关损失。

7.0 《纠正/改善措施报告》的发放原则

A:当发生批量性的质量问题时;

B:同样的质量问题多次发生时;

C:品质部经理认为有改善的空间或者其他有必要的情况时。

8.0 冲压车间月评比及奖励

A:冲压QC每月下工序无投诉、物料回厂后无投诉、车间无投诉、客户无投诉,总投诉为O次,奖励200元/月;总投诉1次,奖励100元/月;大于1次无奖励。连续3个月投诉为0次时奖励翻倍。

注:后工序投诉时,不良比例在1%以下时不计入投诉次数。

B:冲压操作员、维修师傅每月总分数达90分以上者参与评比,第一名奖励200元,第二名100元,第三名50元。不设并列,当分数相同时,用产品作为辅助评比条件。连续三月获奖的,奖金翻倍。

工作安排:

品质部:编制巡检规范、巡检表、首/末件确认表、量具检具确认、新制程异常反馈单

冲压车间:全员培训一次、车间宣传栏,设备点检表、区域划分、生产流程卡(员工自检记录纳入生产流程卡)。

新、修模具接收的管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