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考题整理

唐宋八大家考题整理
唐宋八大家考题整理

1、古文的范畴:

○1汉代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做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古文是指春秋战国及其以前古书上的文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把古文与大篆相提并论,说古文是史籀以前的文字的通称。

○2与骈文相对而言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魏晋以後骈俪文盛行,讲究对偶,句法整齐而文词华丽。北朝後周苏绰反对骈体浮华,仿《尚书》文体作《大诰》,以为文章标准体裁,时称“古文”,即以先秦散文语言写作文章。其后,至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主张恢复先秦和汉代散文内容充实、长短自由、朴质流畅的传统﹐即称这样的散体文为古文。

○3“古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术语,自唐以来,尤其在明清两代,有特殊而狭隘的涵义。并非文言就算得“古文”,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古文又往往指的是文言文,与白话文相对。如明唐顺之、王慎中等,把《水浒传》和《史记》比美,可见古白话并不是古文。

2、韩愈、柳宗元的思想,文风异同:

思想:

愈、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但在思想、学术方面有同有异。他们都是中小地主阶层出身,都反对当时的藩镇与宦官。但柳宗元投身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活动,主张改革;韩愈则对此持反对态度。他们的思想都以儒学为主导。但韩倾向于唯心主义,却坚决反对佛教;柳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却又兼信佛学。他们的文论都主张文道合一,文质并重,学习先秦两汉作品而要有独创性,并且都擅长议论文、传记文。但韩愈尤长于碑志、序跋、哀祭等体;柳宗元的寓言、游记、骚赋等则为韩所不及。艺术风格方面,韩雄大而柳精悍。

作为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韩愈和柳宗元“在理论上主张继承先秦散文‘文以明道’的传统”,在实践上也充分发挥着散文的“文以明道”的社会功能。所谓“文以明道”,意思就是文的作用在于阐明并宣传“道”,这里的“道”指的是历代圣贤相传、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以孔孟儒家为正宗的封建思想体系。

韩愈所谓“道”,有浓重封建色彩,韩文中的“道”,往往具有孔孟儒家正统的伦理道德、政治和等级观念,表现在:(1)宣扬“仁政”观念。如《论佛骨表》在反佛的基调之下痛斥疯狂迷信佛教导致了民众“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老少奔波,弃其业次”,要求朝廷严加禁止佛教传播,这正是韩公从统治阶级利益出发,从“仁政”的角度出发所发出的呼喊。(2)宣扬身份等级观念。如《原道》中“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栗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表明了韩愈“道”的含义中君、臣、民等级是多么森严!至于《圬者王承福传》,更借王姓泥瓦匠之嘴宣传了劳心者之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点。(3)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答李翊书》中,韩愈把“行乎仁义之途、游乎《诗》、《书》之源”视为写好文章的两个根本的修养,其中的“仁义”的“仁”就是博爱,“义”就是“行而宜之”,这一定义在《原道》里也得到了详细的解释。柳宗元虽也主张“文以明道”,但在“道”的具体内容上,与韩愈不尽相同。柳宗元虽也谈儒道,同样是为封建地主阶级说教,但唯物思想和政治改革主张却是很突出的。第一,柳宗元不少散文的说理论证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先进的世界观。如《敌戒》通过战国时期秦朝在与六国斗争中强大、天下统一之后反而在短短十来年的时间灭亡的事实论证了敌人“为益之尤”、“为利之大”,从侧面阐明了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对立事物之间的关系。再如《天说》记叙了韩愈和柳宗元之间关于“天”的一段谈话,柳宗元在文中认为:天、地、元、气、阴、阳本身是和谐的,但因为“人之坏元气阴阳亦滋甚”即人的认为活动使这种天然的协调丧失了,这是人的自身应该负的责任。柳宗元进而认为:当人们生活陷于困苦的境地的时候不要埋怨上天,应该好好地从自身找原因。这个闪耀着唯物论光芒的观点,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是难能可贵的。第二,与韩愈在政治上经常帮着大地主官僚说话的“骑墙派”的、有时甚至是落后的态度相比,柳宗元始终站在进步的政治立场上通过作品反映现实。如《六逆论》以

《左传》记载的“卫州吁之事”引出“贱防贵、少陵长、远间亲、小加大、淫破义”等六逆的说法,批判了中国古代从先秦流传下来、衡量政治的“六逆”标准。又如《蜡说》中作者仔细分析了人们祭祀的初衷,指出祭祀的意义在于告戒官吏多务实事,并在这样的前提下可以去掉那种繁缛的仪式。至于《封建论》《桐叶封弟辩》以及《捕蛇者说》等篇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韩愈自己的独到政治见解。

文风:韩文具有阳刚之美,雄奇刚毅,自由奔放,如长江大河,浩浩荡荡,一泻千里,抛雷夹电,气势磅礴文则含阴柔之美,清洁明澈,峻拔峭刻,如山溪之流,石潭之水,清冽芬芳,沁人肺腑,纯清透明。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由于他修养深厚文章讲究气势,所以无论叙事、论说与抒情,都有一股风发云涌的气势。《进学解》骈散结合,气势宏博。唐孙樵《与王霖秀才书》评此文:“拔地倚天,句句欲活,读之如赤手捕长蛇,不施控骑生马,急不得暇,莫可捉搦。”正是讲出此文的磅礴气势。又如《送区册序》,用85字叙写水陆交通的困难、城郭的荒凉、公务的稀简、文化的落后,僻陋的阳山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风调雄肆。再如《张中丞传后叙》中“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以整饬的语言,充沛的气势,饱满的情感,赞颂了坚守睢阳的伟大功绩。

与韩愈长于议论不同,柳宗元工于记事,缜密精奇。柳宗元的寓言颖异,如《种树郭橐驼传》、《临江之麇》、《憎王孙文》等,想象联翩叠出,颇似庄子,而他把经邦济民思想,借新奇故事说明,在想象联翩叠出中又表现出一种论理严密特色,不像庄子的无端涯之辞,他在《与杨诲之第二书》中,批评杨诲之文中引用庄子的文字太多,反而对文章的贯通流畅不利。所以,他自己行文注意精密。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往往即景会心,主观的情与客观的景契合无间,既寓了“意”,又妙合自然。如《钴铒潭西小丘记》,作者记载小丘修整后“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耳谋,潜漕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懒,达到“与万化冥合”的境界。这种空旷又寂寞的境界,是作者在极度痛苦烦恼之后转而追求一种精神寄托的曲折反映。但如果就此收束,仍嫌意犹未尽。于是又以曲折多姿的文笔发挥:先对小丘未能在繁华的京城而远弃荒凉的永州表示痛惜,反过来又对小丘得到他与同游者的赏识表示庆贺,“贺兹丘之遭”,不过是自伤不遇罢了。故清人储欣评日:“寓意至远,令人殊难为怀。’《小石潭记》始终围绕一个“清”字描绘小石潭景物:其潭水“尤清冽”,可谓“清凉”;其石潭乃“全石以为底”,亦极“清澈”;其游鱼则“皆若空游无所依”,可见“清晰”;小石潭“不可知其源”,谓其“清远”;其四周“寂寥无人”,谓其“清静”。作者置身如此优美而凄清幽静景色气氛中,其情感则是“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将物境与心境完美统一起来。柳宗元在山水游记中倾吐了过多的牢骚,显出有《骚》的影响,这精神状态表现为峻峭,不像“离骚”那样壮大瑰丽。

韩愈之文,雄快而发以重难;雄其辞,沛其气,举重若轻;风力高骞。

议论之文,韩愈雄肆而尽,宗元辩核而裁;若论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则韩不如柳。韩愈辞胜于理,宗元理胜于辞。

3、欧阳修古文创作的主要贡献

1)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作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文论和创作实绩,对当时以及后代都有很大影响。他在文学观点上师承韩愈,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2)是杰出的应用文章家。应用文写作颇有建树,而且对应用文理论贡献也很大。他创立了

创立应用文概念。欧阳修是从文体形式、实用性质两方面来明确应用文概念的,他已把应用文当作独立的文章体裁。构筑了应用文理论的大体框架。如上所述,他认为应用文的性质是实用的。欧阳修关于应用文的实用性质是很明确的。他认为应用文的特点有三。欧阳修主张应用文真实,一是为了应用,二是为了传於后世。三是简洁质朴

欧阳修对公文的贡献很大。他写有公文一千一百零二篇,公文理论也很系统。公文内容“必须合於物议,下悦民情”;形式“取便於宣读”,采用“四六”的语言形式(《内制集序》),开苏轼改革骈文之先河。他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取得了显著成绩。

4、苏轼文风的主要特点:

“苏如海,韩如潮,柳如泉,欧如瀚”之喻说得便是苏轼散文的成就,其文沿着欧阳修、苏洵的道路继续发展,广备众体,姿态横生,从而达到了宋文的最高成就。

苏轼的散文,挥洒自如,灵活而多变。在我看来,其特点可由以下几点来归纳,其文“随物赋形,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再者其文“有为而作,以意为主,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最后,还决定于他“游于物外”的人生态度。

苏轼的散文不居于形式,在语言风格方面,不像韩愈那样拗折奇警,也不像欧阳修那样平易流转,他更重视通过捕捉意象,通过音声色彩的组合,来传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时常点缀着富于表现力的新颖词汇,句式则是骈散文交杂,长短错落。

在写作手法上,苏轼常打破各种文体习惯上的界限,把抒情、状物、写景、说理、叙事等多种成分糅合起来,以胸中的感受、联想为主,信笔写去,文章结构似乎松散,但却于漫不经心中贯穿了意脉,其文章也就挥洒收放自如了,这点从《前赤壁赋》中可以看出。苏轼将景,情,理三者水乳交融地汇为一体,完全摆脱了过去赋体散文呆滞的形式与结构。文中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抒情,都能"随物赋形"、穷形尽相,写欢快时可以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显得“姿态横生”,具有形象的美,可见其设想运用之妙。而苏文的舒卷自如、活泼流畅,在《前赤壁赋》中也不难发现,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至于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举来,毫不费力。

苏轼最重视的一点是“以意为主”。他既反对“浮巧轻媚,丛错采绣”之文,即外表华丽而缺乏内涵的文,也反对“怪僻而不可读”之文。不过,苏轼更加重视在“意”的支配下构成自由挥洒、变化无端的艺术风格。苏轼的文由情而生,所以苏轼散文具有抒写性灵的人情之美,由真情而生的文章才能挥洒自如。

木假山记主要意思感想

翻译:

树木的生长,有还在幼苗时便死了的,有长到两手合围粗细时而死了的。有幸而长成可以用作栋梁的,也就被砍伐了。不幸而被大风拔起,被流水漂走,有的折断了,有的腐烂了;幸而能够没有折断,没有腐烂,便被人认为是有用之材,于是遭受到斧头砍伐的灾祸。其中最幸运的,在急流和泥沙之中漂流沉埋,不知经过几百年。在水冲虫蛀之后,有形状好似山峰一样的,就被喜欢多事的人拿走,加工做成木假山,从此它就可以脱离泥沙而且避免斧砍刀削的灾难了。但是,在荒野的江边,像这样形状似山峰的树木有多少啊,不被好事的人发

现,却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的,哪里数得清呢?那么在这最幸运的树木中,又存在着不幸呢!

我家有一座三个峰头的木假山。每当我想到它,总觉得在这中间似乎有命运在起作用。况且,它在发芽抽条时没有死,在长成两手合抱粗细时没有死,可用作栋梁而没有被砍伐,被风拔起,在水中漂浮而没有折断,没有腐烂,没有折断腐烂,却未被人当作材料,以至于遭受斧头的砍伐,从急流泥沙之中出来,也没有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然后才能来到这里,那么这里面的理数似乎不是偶然的啊。

然而,我的喜爱木假山,不光是喜爱它的像山,而是还有感慨寄寓其间;不仅喜爱它,而且对它又有敬意。我看到中峰,魁梧奇伟,神情高傲舒展,意态气概端正庄重,好像有什么办法使它旁边二峰倾服似的。旁边的两座山峰,庄重谨慎,威严挺拔,凛然不可侵犯。虽然它们所处的地位是服从于中峰的,但那高耸挺立的神态,绝然没有丝毫奉迎依附的意思,啊!它们是令人敬佩的呀!它们是令人感慨的呀!

赏析:这是一篇写木假山的记,作者先从木假山的形成过程写起。头段介绍树木生长成材很不容易,而且成材后还要遭受斧伐、风拔、水漂等无法预测的折磨。历经风化侵蚀而成的木假山,那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二段以复叠的手法来证明前段观点。三段渐显寓意,作者爱其家中所藏的三峰木假山,不只是因其似山可供人赏玩,更因其中峰意气端重,左右二峰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犹如他们苏氏父子的人格。

本文在咏木假山的背后蕴含着作者对人才问题的深沉的感喟与思考。树木的坎坷遭遇实际上是隐喻当时社会上人才遭受到的压抑与摧残。

苏洵一生政治抱负未能得到施展,于是在文中托物寓意、咏物抒怀、借题发挥,以不幸中有大幸的木假山为喻,抒发了自己郁郁不得志而又不愿与世浮沉,力图自立的精神境界。文中对三峰的爱敬,乃作者自颂三苏父子的人格。

文章多用排比句,而又参差变化、错落有致;描绘木假山之状随物赋形、具象生动、寄慨遥深、耐人寻味。

苏洵的家中有一木雕的假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木假山记》就是由此生发感慨而作的。他从木假山联想到树木的遭际,又由此而联想到当时的社会情状,“疑其有数存乎其间”。本文是篇绝妙的小品,全文托物寓意,小中见大,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摧残,赞美一种巍然自立、刚直不阿的精神。文章一下笔先给我们写出了树木的不同命运:有的刚刚发芽就过早地死去;有的刚长到拱把粗便也过早地被砍伐摧折;有的有幸成材,又被采伐者随便剪除掉。这些说不完的众多天灾人祸,使树木无处躲逃,不知毁掉了多少树木。不幸之中的幸者,再遭受各种折磨后,有的其形“仿佛于山者”,“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而像这样的幸运者是极其稀少、极其偶然的。有“形”之木经过重重厄运被造成假山形状,供人欣赏,确属幸运。更有许许多多的大材,未被发现,却被“樵夫野人”砍去当柴烧掉。这样看来,树木要活下去,要成材,是极难的;要逃脱厄运也是极难的。作者以极其复杂的心情来写树木的遭际,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文章字面上是写树木,其实字字句句都在写人。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在当时的社会,苏洵和广大知识分子的命运有类于此。在那个人才受到压制的社会,不知有多少知识分子处在厄运之中,有多少有用人材被无端毁掉。偶尔有一个半个被“好事者”看中了,取用了,“强之以为山”,但也是被用来做成木假山式的装饰品,供人装饰其门面。作者借写

树木的遭遇,写出了知识分子的遭遇。他把当时知识分子的命运,借着树木的命运写了出来,较之直写人的遭遇更为自然,更为感人。作者由家中的木假山的三峰,“疑其有数存乎其间”,继而又推想开去,揭示出“则其理似不偶然也”,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批评力度。清代学者沈德潜评论这篇文章时说:“前以不幸归本…数?字,后从…数?字转出…理?字,极变幻中自成章法。”这话说得极为准确。在当时弊病多端的社会中,“天数”是难以改变的,但作为一个人,能够保持自己的品格是很重要的。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由写树木的遭遇,转向写木假山,借写木假山山峰的品格来写人的品格,表达自己对高尚情操的追求。木假山放在高雅的场所,供人们赏玩,苏洵所赞赏的并不是它的端庄峭拔,而是木假山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作者“爱之”、“敬之”,不但但是它的匠心独运的雕刻艺术,而更在于爱山的中峰的“魁岸踞肆,意气端重”,爱其旁之二峰的“庄栗刻峭,凛乎不可犯”,这是一种傲岸不屈精神的体现。作者特别强调旁之二峰,作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中的一部分,其势是“服于中峰”的,然而却有自己独立的品格,“岌然决无阿附意”,表现出不卑不亢的姿态、精神。这正是作者“爱之”、“感之”、“敬之”的原因。他们所表现出的高尚品格,也可以说是苏洵自己的思想品格的写照。

《原过》译文:

天有过错吗?有的话,那么日食,月食便是他的过错。地有过错吗?有的话,那么地的崩塌,水的枯竭就是他的过错。天和地都有过错,但他们又何尝不是覆育包容呢?天和地善于恢复调整到正常的状态啊。人在天与地之间,则不可能没有过错,那些圣人们又能避免出错吗?只是他们也善于恢复调整到正常的状态啊。所以玄圣孔子说,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杨雄贵在去恶为善,改过向善,这些都是手段啊。

如果有的人有了过错能悔悟,悔悟了而又能改正,人们则说:“是那个官吏说的。这个官吏跟以前和其他的官吏不是同类,并不是他的性格,而是粉饰外表以迷惑世人啊。”你岂知道为什么这么说吗?

上天播撒五行品德于众生命,每个人身上都备有着。有了这些却不去反思那么则就丢了,有反思去不去做则荒废了。每天回想前一日的过非,突然想到去做,那么则是失去了又重新得到,荒废了又重新举起。所以说不是他的本性,是率天下而戕性。而且,比如说有个人的钱财被人抢夺,自己得回来,人们会说:“这并不是你的钱财,是抢盗得来的。”可以这么说吗?不可以。钱财在自己手上,不象性格品行存在于自己身上。把失而复得的钱财,说成不是他的钱财,尚且不能这么说,那么失而复得的性格品行,说成不是他自己的性格品行,又可以吗?

王安石的意思:众生生而有五行之德,但有了这五行之德却不去反思,那么则会丢失五行之德,所以要每日自省前日过错。自省之后将先前的过错改正了就是善的,就是恢复调整到原来的正常状态了,不是像一些人说得那样,这是“粉饰外表以迷惑世人”。这就好比你的钱财被人抢夺了,你去夺回来,别人说:“这并不是你的钱财,是抢盗得来的”,显然不能这样说。所以说失而复得的性格品行就是其原本的的性格平行。

我的意思:我对王安石《原过》中的观点既同意又反对。我同意王安石对于那些“已改正过错的人”的看法,应该对他们知错就改的行为予以肯定,不能带原来的“有色眼镜”去看待那些真心悔过的人,这既会挫伤他们真心回归的积极性,又会使自身的价值观偏失,心理狭隘。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们身边有时候又确实可能存在着那么一些“粉饰外表以迷惑世人”的人,他们不是内心真心悔过。对待这些人,我就觉得王安石的观点又有些单一,

不够辩证。所以我是反对他对所有在外表上悔过的人都采取一视同仁的看法,这样会造成片面性,容易造成错误。所以我的建议是对过而能改的人都加以褒扬,以一颗善良包容的心去对待,但与此同时又要时刻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是诚心诚意的抑或是粉饰外表的,对于前者,我们则需要摒弃前嫌,跟他们重新互融;对于后者,我们则要坚决抵制,耐心规劝,直到他们真心回到正道上。

二韩愈、柳宗元思想文风的异同

韩愈、柳宗元高举文学复古的旗帜,把“文以明道”作为古文运动的思想纲领,其所谓“道”即复兴儒学,用儒家的“道统”进行变骈为散的文体改革。著文则都是“不平则鸣”,并提出“陈言务去”、“文纯”、“及于物”、“有益于世”等观点。

相同点

在对“道”的阐释上,韩愈与柳宗元的共同之处在于思想基础上都是以儒家思想为标准,以复兴儒道为己任。无论韩愈的“好道”、“志道”,还是柳宗元的“明道”、“翼道”,都是如此,这是二人最为根本的思想认识的共性。

不同点

1 韩愈的“道”偏重道德教化,在他的理性认识上是指传统的儒家之道,主张“攘斥佛老、复兴儒学”。与韩愈相比,柳宗元更重视的乃是源于啖、赵学派不拘空名、从宜就乱的经世儒学,注重“道”的现实性,要求文章有益于世,惠及万物。

2 韩柳的文又呈现出不同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韩文风格总体上体现出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的特点。与韩文相比,柳文则多含阴柔之美,风格精警犀利、幽深阴冷、雄奇峻洁。

四苏轼的写作特点

1 坚持现实主义的主题

苏轼是一位关心民众,有志于经世济民的人,他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针砭和嘲讽的态度,在诗词创作中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他入仕后勤于政务,又多次遭贬谪,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常常把耳闻目睹的民间疾苦写进诗中。

2 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苏轼在其词的创作中则更多的是表现自我。他的词或表现“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豪气风发的精神风貌,或流露仕途挫折和复杂的人生感慨;或表现其希望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或反映人生如梦的怅惘的思绪等等。这些词作展现了作者丰富而复杂的精神世界,也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

3 兼收并蓄的同时自觉革新

他能够欣赏多种文学风格,说明审美情趣的多元化影响了他的诗词创作。苏轼诗词的风格基调是清雄奔放,有简淡绝俗之美感,他在创作时特别注意将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互相调和,互相渗透,所以苏轼诗词中的佳作常常是表现出刚柔并济的风貌。

4 倡导词之诗化,开创豪放词风

苏轼将词作为陶写性情之具,其意义首先在于开拓了词的抒情功用,使词在合乐歌唱之外,还有独立的文学价值,其次在于把词家“缘情”与诗人“言志”很好地结合起来,词品与人品得到了高度的统一,提高了词的品位,增强了词的生命活力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翻译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译文 1、祭十二郎文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韩愈在听说你去世的消息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着哀痛向你表达诚意,并派建中在远方备办了应时的鲜美食品作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灵位: 唉,我自幼丧父,长大后,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能依靠兄嫂抚养。哥哥正当中年时就战死在南方,我和你都还小,跟随嫂嫂把灵柩送回河阳老家安葬。不久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丁,也未曾一天分开过。我上面本来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死。继承先父的后代,在孙子辈里只有你,在儿子辈里只有我。韩家子孙两代各剩一人,孤孤单单。嫂子曾经抚摸着你的头用手指着我说:“韩氏两代,就只有你们两个了!”那时你比我更小,当然记不得了;我当时虽然能够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 我十九岁时,初次来到京城参加考试。四年以后,才回去看你。又过了四年,我去河阳凭吊祖先的坟墓,碰上你护送嫂嫂的灵柩来安葬。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辅佐董丞相,你来探望我,留下住了一年,你请求回去接妻子儿女。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汴州,你没能来成。这一年,我在徐州辅佐军务,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就被免职,你又没来成。我念及你跟着我在故土之东的徐州,在东边住也是客居,不能久住;从长远考虑,不如我向西回故乡,等到建宅安家后就接你来。唉!谁能料到你竟突然离开我而死去了呢?当初,我和你都年轻,认为虽然暂时分别,终究会长久在一起的。因此我离开你到外地谋生,来寻求微薄的俸禄。如果知道这件事会像这样,即使让我做万圣之尊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因此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去年,孟东野到你那里去时,我写给你的信中说:“我年纪还不到四十岁,就视力模糊,头发花白,牙齿松动。想到各位父兄,都在健康强壮的盛年早早去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能长久地存活吗?我不能离开(职守),你又不肯来,恐怕我早晚一死,你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忧伤。”谁能料到年轻的却先死了,而年老的却还活着,强壮的夭折了,而衰弱的却得以存活呢? 唉!这真的吗?还是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如果)是真的,为什么我的兄长有美好的品德,却使他的继承人夭折了呢?你品德纯正天资聪明却不能蒙受他的恩泽呢?难道年轻强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却应活在世上吗?(实在)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啊!(如果)是梦,那传来的噩耗不是真的吗?东野的来信,耿兰的报丧,为什么又在我身边呢?啊!大概是真的了!我哥哥有美好的品德却失去了后代,你纯正聪明,本来是应该继承先人家业的,现在却不能蒙受你父亲的恩泽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苍天确实难以揣测,而神意的确难以明白了!也就是所谓天理不可推求,而寿命的长短无法预知啊! 虽然这样,我从今年以来,花白的头发就要变成全白了,松动的牙齿,也要脱落了,身体一天天地衰弱,神志一天天地衰微,用不了多久就要随你死去了。死后如果有知觉,那分离的日子还有多久呢?如果死后没有知觉,悲伤的日子就没有多久了,而不悲痛的日子就没有尽头了。你的儿子才十岁,我的儿子才五岁,年轻强壮的尚不能保全,像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们成家立业呢?啊,悲痛啊,真是悲痛! 你去年来信说:“近来得了软脚病,时常发作得厉害。”我说:“这种病,江南人常常得。”未曾把它当作值得忧虑的事。唉,竟然是因为这个病而丧命了吗?或者是有别的病而让你到了这个地步呢? 你的信是六月十七日写的。东野说你是六月二日死的,耿兰报丧时没有说日期。大概是东野的使者不知道向你的家人问明日期,而耿兰报丧竟不知道应该告诉日期?还是东野给我写信时,才去问使者,使者胡乱说个日期应付呢?是这样呢?还是不是这样呢? 现在我派建中来祭奠你,安慰你的孩子和你的乳母。他们有粮食能够守丧到丧期终了,就等到丧期结束后再把他们接来;如果不能守到丧期终了,我就马上接来。剩下的奴婢,叫他们一起守丧。如果我有能力迁葬,最后一定把你安葬在祖坟旁,这样以后,去与留各随所愿。 唉,你患病我不知道时间,你去世我不知道日子,活着的时候不能住在一起互相照顾,死的

唐宋八大家简介--王安石(历史评价)

北宋 元佑元年(1086年),王安石去世,司马光曾说: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方今&&不幸谢世,反复之徒必诋毁百端,&&朝廷宜加厚礼,以振浮薄之风。。司马光对王安石的道德文章进行了肯定,而对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进行了全盘否定。北宋时期,其反对派就以修史的方法进行批评,朱熹多次批评王安石及其后学:学术不正,坏了读书人,但是朱熹对王安石个人是给予了相当肯定的 南宋至晚清 王安石本以「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锐行变法,但因性格、运气、旧党及富豪反对和用人不当,导致变法失败,其人亦被旧党标上「变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所促成的党争更加速了北宋亡国。宋高宗为开脱父兄的历史罪责,以靖康元年以来士大夫们的议论,把国事失图由蔡京上溯至王安石。绍兴四年五月宋高宗诏命重修《神宗实录》以否定王安石变法为基调,这一定谳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王安石作为北宋亡国元凶的论调,经宋国史至元人修《宋史》所承袭,成为封建时代官方定论。 南宋以后,王安石变法总体上是被否定的,但对王安石的部分新法措施则有不同程度的肯定看法。在诸新法措施中,尤以科举改革、免役法、保甲法、保马法得到较多的肯定。 持肯定者在南宋有陆九渊,元朝有吴澄、虞集,明朝有陈汝錡、章衮,入清后有颜元、李绂、蔡上翔、杨希闵、龚自珍、陆心源等。王夫之认为王安石的三不足之说是祸天下而得罪于名教。如蔡上翔以为荆公之时,国家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有者。南渡以后,元佑诸贤之子孙,及苏程之门人故吏,发愤于党禁之祸,以攻蔡京为未足,乃以败乱之由,推原于荆公,皆妄说也。其实徽钦之祸,由于蔡京。蔡京之用,由于温公。而龟山之用,又由于蔡京,波澜相推,全与荆公无涉。 他们给王安石以高度评价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他们大都是江西临川人,对王安石的褒扬,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尊重和敬仰乡贤优良传统的一种表现;其二,颜元、龚自珍肯定王安石及其变法,与他们和王安石有着相近的思想理路分不开。 南宋至晚清最具代表性的批判意见有三点:一是认为王安石变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最终导致北宋亡国。这个观点定于南宋初期的《神宗实录》,后经宋国史至元朝人修《宋史》所承袭,成为元明清时期的官方定论,不仅为史家所认同,而且被社会普遍接受。二是对荆公新学进行了严厉抨击。荆公新学是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自宋理宗取缔王安石配享孔庙后,荆公新学所遭受的抨击之严厉,要远甚于对新法措施的否定。南宋理学家对荆公新学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斥荆公新学为异端邪说于学不正、杂糅佛道或学本出于形名度数,二是把新学作为变乱祖宗法度而致北宋亡国的理论依据,予以无情打击。由于理学在元明清被定为一尊的统治思想,是当时思想的主流,荆公新学作为异端邪说遂成不易之论。三是把王安石的诸项新法称为聚敛之术聚敛害民。把王安石的理财思想视作兴利之道剥民兴利,是北宋熙宁、元佑时反变法派批评新法的主要观点,自南宋至晚清仍是绝大多数史家和思想家评议王安石新法的基本观点之一。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讲义

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韩愈》讲稿 (一)《考试进行时》 画外音: 在唐宋文坛,有这样八位独具特色的文学家,他们用笔墨名传千古,他们的人生跌宕传奇,他们所取得的古文成就对中国文坛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就是为后世文人高山仰止的“唐宋八大家”。那么,是谁首先把他们组合在一起,合称为“唐宋八大家”的,这八个人入选“唐宋八大家”的理由到底会是什么呢?从今天开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老师,开唐宋文坛,精彩解读“唐宋八大家”之第一集韩愈之考试进行时,敬请关注。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坛领袖,但是他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竟然连续三次名落孙山,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志在必得的他在连遭打击之后,又会做出怎样的惊人之举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精彩解读唐宋八大家之韩愈――考试进行时,敬请关注。 康震: 朋友们,以往我们说起学习唐宋诗词,都会想到谁呢?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但如果我们说,要学习唐宋散文,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唐宋八大家”。那么这儿有两个很简单的问题,第一个,就是唐宋八大家都是哪八个人。我们今儿来复习一下功课,是吧,唐代的有韩愈、柳宗元,宋代的呢有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这父子三人,最后啊,再加一个曾巩,这八大家。第二个问题也很简单,就是为什么是这八个人结合到一起,叫他“八大家”,谁给他们最早的时候组合在一起的。为什么是他们八个人,这里头为什么没有李白,没有李商隐,――刚才说的,没有辛弃疾呢?我们说啊,最早,把这八大家结合到一起的,是明代有一个文人叫茅坤,他编了一本书,叫《唐宋八大家文钞》,从他这儿开始,“唐宋八大家”就作为一个固定的词组,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可是有一样,这个茅坤当时编唐宋八大家的时候,他的目的是什么。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当时学习写作古文的人提供个样板,也就是说在他看来,这八个人他们的古文、他们的散文写得是最棒的,是当时的榜样。所以,他选了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苏轼生平简介

唐宋八大家苏轼生平简介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那么苏轼生平怎样?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苏轼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洵之子,苏辙之兄,父子三人并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轼的愿意是车前的扶手,虽然默默无名但是扶危救难,不可或缺,苏轼之名便是取的这个意思。苏轼为人豁达率真,喜欢广结好友,喜欢美食与品茗,也喜欢出游山水之间。二十一岁时与弟弟苏辙随父入京赶考,二人均及第,深得欧阳修的赞赏,在京城名噪一时。苏轼起初仕途还算平顺,但苏洵病逝,兄弟二人回乡守孝,归来之时,王安石开始变法,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此仕途开始不顺,屡次遭贬谪,流放多地。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有非常高的成就,属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合称“苏黄”。写得一手好文章,又工于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作品传于世,可以说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公元1101年,苏轼在常州过世,享年六十五岁,其子苏过尊其遗愿,将他安葬于汝州郏城县钧台乡上瑞里。宋高宗赵构即位后,将苏轼追赠为太师,谥号“文忠”。

唐宋八大家苏轼是什么家首先,苏轼作为大文学家,他都哪些才能,或者说他都有哪些作品,以至于后人评价他为一个大文学家。 想当日,苏轼,与其父、弟三人共同赶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三人同时金榜题名,放榜当日,苏家门前几乎被人踏破,可谓是人声鼎沸。其后,他们三人同时入朝为官,苏轼的为官之路最为坎坷,正是这种坎坷,加之他的天赋,造就了他创作了大批量的文学作品,在政论上建树不大的苏东坡,却开创了宋词的一个新派别,豪放派。在他的诗词中,前半段写景大气霸气,后半段抒情豪迈壮阔,一改那小女儿家的娇羞之态,并且在苏轼的大多数作品中的抒情都是积极向上的,表现了主人公虽然身处逆境,但仍然能够心怀希望,着眼于远处,相信自己的未来之路必将越来越为之光明。著名文集有很多,如《念奴娇》等。 其次,他作为一个书法家,被后世之人称为北宋四大书法家之首,可与王羲之比肩,可见他的书法确实是开创了当时之先河,并且在行书中的成就可谓是卓越不凡,著名的作品有《寒食帖》等。 轼的书法也能算得上北宋时期的一绝,虽比王羲之稍微逊色,但担任大书法家也是名至实归的。 唐宋八大家王安石与苏轼的故事王安石和苏轼都是北宋著名的人物,不仅同朝为官,为宋朝效力,同时也是当时的大文学家。但他们政见不同,王安石主张变法,而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据记载,苏轼因反对变法,还遭到过变法派的迫害,那王安石和苏轼两人之间有何纠葛呢?

(完整版)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之总结

跨越千年的真心英雄 演讲人:康震 讲师简介: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李白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各类学术著作4部,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5项,主持、参与的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4项。 内容简介:这是一个个被后世仰望的传奇名字——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唐宋八大家”到底有着怎样独特的个性魅力?他们的人生传奇和道德文章,又会留给后人怎样的启示?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作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和柳宗元他们一方面亲自实践,一方面又培养了许多青年作家,使得“古文运动”的声势日渐壮大,这两个人也被后人并称为“韩柳”。 晚唐时代,“古文运动”趋于衰落,出现了讲究雕章琢句的不良文风。到了北宋时期,以欧阳修、王安石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再次掀起新一轮的古文运动,使散文重新走上了平易畅达、反映现实生活的道路。苏轼,中国古代最传奇的文化巨人;苏辙,比苏轼可能还要劲爆的激情政治家;苏洵,布衣之身却名扬天下;曾巩,躬耕乡野却能一鸣惊人。他们共同提倡质朴自由、不受格式拘束的散文,反对讲究对仗工整和声律铿锵的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从2010年1月开始,《百家讲坛》栏目先后分四部播出了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作为整个系列节目的收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将会带给我们怎样的精彩盘点?今天的人们将如何来解读“唐宋八大家”呢? 全文: 我们讲完“三苏”之后,“唐宋八大家”的每一位大家就都给大家介绍过了,我们很有必要对这样一个大的系列进行一番总结和盘点,归结起来看“唐宋八大家”这个跨越时代的文人群体,他们的总体成就

语文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部分篇目语言知识点

语文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部分篇目 语言知识点 第1课《祭十二郎文》语言知识点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衔:乃能衔哀致诚(怀着) 2、怙:不省所怙(依靠;所怙,指所依靠的父亲) 3、止:当来省吾,止一岁(留居,住) 4、孥:请归取其孥(nú)(妻子儿女) 5、果:当不果来(成为事实,结果) 6、克、蒙:而不克蒙其泽矣(克:能,能够。蒙:承受) 7、兆:终葬当于先人之兆(通“垗”,墓地) 8、窆:窆(biǎn)不临其穴(下葬,下棺入穴) 9、尤:其又何尤(怨恨) 二、通假字 1、羞: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 2、零丁: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无靠) 3、世: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 4、敛: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三、一词多义 1、诚: ①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 ②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表假设连词)

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 2、幸: ①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 ②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希望,动词) 3、以: ①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 4、省: ①不省所怙(依靠,动词) ②汝来省吾(探望,动词) 5、孤: ①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 ②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 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 6、长: ①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 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 ③长吾女与汝女(使……成长,抚养,动词) 7、终: ①言有尽而情不可终(终止,尽头,动词) 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 8、致:

①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 ②将成家而致汝(使……来,使动) 9、就: 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 10、其: ①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她的,代嫂嫂,代词) ②诚知其如此(它,代事情,代词)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难道,副词) ④其信然邪?其梦邪?(是……还是……,连词, 表选择) ⑤又可冀其成立邪(他们,代词) ⑥其又何尤?(难道,副词) ⑦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大概,恐怕,副词) ⑧敛不凭其棺(你的,代词) 四、词类活用 1、西: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名作状,向西) 2、夭: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动词使动,使……夭折) 3、业: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作动,继承……事业) 4、视:而视茫茫(动作名,视力) 5、致:将成家而致汝(动词使动,使……来)

唐宋八大家简介--苏洵(文章鉴赏)

唐宋八大家简介--苏洵(文章鉴赏) 苏洵《道中帖》 《六国论》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像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6)笑对人生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十六、笑对人生 前导言: 苏轼是一位非常诙谐幽默的人,面对庸俗小人,他借助寓言辛辣讽刺,面对同事交往,他不再正襟危坐、公事公办,而是巧妙编排,折腾搞笑,经历传奇成就辉煌的苏轼,个性色彩为什么如此的丰富多彩?敬请关注《苏轼》第十六集《笑对人生》。 画外音: 苏轼是一位曾经高居庙堂之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政治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生活随性、个性洒脱、不拘一格的普通人,他“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既可正襟危坐、郑重其事,又可嬉笑怒骂、挥洒自如,而其中诙谐幽默的各种故事最为后人津津乐道。那么,苏轼的诙谐幽默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这种个性特点又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继续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十六集《笑对人生》,敬请关注。 康震: 苏轼的诙谐和幽默的例子太多了,如果专门来讲的话那要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只能择其要者略述一二,应该说他的诙谐和幽默与他的才情和知识、学识结合在一起成为了一种智慧。 比如说,苏轼的诙谐幽默用在第一个地方就是很实用,第一类是讥讽那些庸俗小人,这个不针对于某一个具体的人,但是它的表现形态是什么呢?写寓言。我们知道要能够写寓言故事的人那原创能力很强,你比方说在中国历史上,庄子他很擅长编寓言,韩非子也很擅长编寓言,柳宗元也写过很多寓言故事,在西方有《伊索寓言》。苏轼也是一个写寓言的大师,只不过他其他方面的成就太高了,这些寓言的小故事没有那么出名。他有一次跟道潜和尚,这和尚我们之前提到过这个人,他是苏轼的好朋友,他跟道潜和尚聊天,说到现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苏轼说,我给你说个故事你就知道了,说有一家人家有两扇门,这不是废话吗?有门肯定有两扇门,这有两扇门就有故事了,怎么着?端午节的时候,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有这样的风俗,他把这个艾草,人们说燃烧艾草不是可以辟邪吗?他把这个艾草扎成人的形状,然后就插在这个门框的上面,然后还要做桃符,桃符实际上就是两块木板,上面写一些辟邪的话,然后挂在门的两边,后来就演变成什么了呢?春联。那么这个艾草人就插在上面了,两块桃符就放在两边了,这就起来了,这桃符就很不忿,抬起头就看着这个艾草人说,你何德何能敢站在我的头上?你胆子太大了!这艾草看着它下面这桃符说,你都入土半截的家伙了,你还跟我吵什么?你能跟我争什么?正在那儿吵谁应该在上面的时候,门神发话了,门神说我们都是没本事的人,靠着人家这两扇门在过活,你们还吵个什么劲啊?本身就是寄人篱下,还要争个高低,羞不羞得慌啊?你看,这在嘲笑谁呢?就是那些五十步笑百步的人,都是没本事,寄人篱下,靠人家的饭食过活,自己还争吵不休,这就是小人物。这个不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人,是针对一种社会风气。所以这个就是用拟人化的这种方式讲的这种故事,它是幽默还是诙谐呢?很难讲,在幽默诙谐当中别有深意,而且它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不只是一个玩笑话,不是一种独立的玩笑话。苏轼在这方面能力很强。 第二类,就是嘲弄那些弄虚作假的家伙。他有一次跟他的老师欧阳修在一起聊天,欧阳修就跟他说,说最近庸医很多。苏轼说怎么见得庸医很多呢?欧阳修说有个人生了一种病,浑身冒冷汗,他就去找大夫,大夫说你为什么冒冷汗呢?那人说,那天我坐船过河,被江上的风吹了一下,吹了一下我着凉了,我就老冒冷汗。大夫想了,沉吟半晌,给你开个什么方呢?要对症下药,有了,这大夫找了一艘破船,这船上不是有舵吗?那舵把子、船工在把那舵把子的时候,他不是老得把那舵把子吗?把这时间长了,那个船工、很多船工都用过这个舵板,手上有汗有脏的东西,汗气都浸润其中,把这个舵板卸下来剁碎了,掺点什么丹砂、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宋八大家简介 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 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转眼到了入学的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书年,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便问: 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一听,忙将字书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之辈。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愈’字吆! 韩愈怎么会给自己起出一个这样又美又雅的名呢?原来他自幼聪慧,饱读经书,从三岁起就开始识文,每日可记数千言,不到七岁,就读完了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使他早早就抱定了远大志向,这个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怀表露。

他长到九岁时,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勃勃少年。这年恰逢皇科开选,郑氏为他打点行装,送他进京去应试。 到京城后,他自持才高,以为入场便可得中,从未把同伴搁在眼里。结果别人考中了,他却名落孙山。 后来,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三名。之后,一连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 由于银钱早已花尽,他由京都移居洛阳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阳,友人穿针引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姐订了婚。卢小姐的父亲是河南府法曹参军,甚有尊望,韩愈就住在他家,准备择定吉日与卢小姐结婚。 卢小姐天性活泼,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韩郎的才华,一方面又对韩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担忧。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后有所做为,现在就应当规劝他一下,可是如何规劝他呢? 这天晚饭后,花前月下,二人闲聊诗文。畅谈中,韩愈提起这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卢小姐和颜悦色地说道:相公不必再为此事叹忧,科场失意乃长有之事。家父对我总是夸你学识渊博,为人诚挚。我想你将来一定会有作为的,只是这科场屡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眼下当找出这个缘由才是。韩愈听后,频频点头,心中暗道:卢小姐果有见地,接着说道:小姐讲的甚是有理,俗话说自已瞧不见自已脸上的黑,请小姐赐教。卢小姐一听,嗤地笑出声来,说道:你真是个聪明人啊!随即展纸挥笔,写道:人求言实,火求心虚,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完整版)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1)也无风雨也无晴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十一、也无风雨也无晴 前导言: 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常常十有八九,而苏轼正是在他人生低谷的时候升华自我,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超然自得的至高境界,那么苏轼到底依靠什么彻底改变了人生态度?又是什么让他焕发出了艺术的青春呢?《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十一集《也无风雨也无晴》,敬请关注。 画外音: 元丰二年,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新政而获罪下狱,最终被贬黄州,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贬谪生活。在黄州近五年期间(中),苏轼创作了大量词作,通过内容多变、风格多样的豪放词,展现了他豪迈洒脱的胸怀和淡泊豁达的境界。当然,英雄不是一蹴而就的,词人也不是一天写成的,苏轼正是通过多次的艺术锤炼和反复的精神挣扎,才得以在词的海洋中物我两忘、超然自得。那么,贬谪后的苏轼,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反思?他的词作又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艺术魅力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继续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十一集《也无风雨也无晴》,敬请关注。 康震: 我们前面讲过了他(苏轼)的那些词,写乡村的,写射猎的,还有一些是写中秋节的情怀的等等,但是我们都知道,他被贬黄州的时候,心情是很坏的,苏轼不是说一到黄州就变得很旷达,刚一下车就写“大江东去,浪淘尽”这不可能,它有个过程,所以在他的词里边,他有一部分的词很集中地反映了这个过程,那么就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部分词你要用豪放来概括它,或者用婉约来概括它,就根本束缚不住它的内涵了,它内涵大得多。从更严格的意义上来讲,东坡在黄州时期的这些词,实际是为后来的知识分子在思考怎么进行独善其身的时候提供了一些参考性的答案,它的外在的形态是词,但是它的内涵超越了词的传统的内涵。比如说他有一首很著名的《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住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这个词用一个字可以代替,就是“寒”。如果用一个词来代替,就是“不寒而栗”。这样的不寒而栗的东西、情调,在苏轼的词里不是特别多的。为什么呢?就这首词就是他刚到黄州的时候写的,缺月还挂在个疏桐上,你想想,“缺月挂疏桐”,残缺至极,俩缺在一块儿,两倍的缺。“漏断人初静”,就我一个人。苏轼刚到黄州的时候,也没住在临皋亭,也没有住在东坡的雪堂,住在哪儿呢?住在一庙里,定惠院。后来他写一篇文章就是《记游定惠院》,定惠院里头有什么呢?有一棵海棠,看那海棠花,那是后话了,那会儿他已经快离开黄州了,心态已经不一样了。现在刚到这儿,住在一座庙里头,一个人。“漏断人初静”什么意思?听着那个滴漏,滴答滴答滴答的,好像在计算他生命的时间一样,突然“嘀噔”、停了,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他用这个“漏断”来揭示出当时的那种孤独,本来还有漏滴在伴着他,现在连漏都断了,这会儿才发现,真静。这个静是可怕的静,不是那个“人闲桂花落”的静,那是美的静。这是什么呢?这是恐怖的静。没有朋友、没有交往、没有书信、没有交谈,就是“漏断人初静”。 在这个清冷的世界里头,我在干什么?我的状态是什么呢?漏断了,我的状态是什么呢?“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我像一只孤雁一样,你听说过“惊弓之鸟”那个成语吧?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呢?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简介如下。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的代表作品有: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解州镇),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官监察御史。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公元819年客死于柳州。 柳宗元的代表作: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等。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 欧阳修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祖籍:江西永丰,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欧阳修代表作:《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

(完整版)语文选修语文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第三单元第7课《秋声赋》练习.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悚.然(shǒnɡ)淅.沥(xī) 萧飒.(sà) 铮.铮(cōnɡzhēnɡ) B.号.令(hào) 惨.淡(cǎn) 慄.冽(lì) 烟霏.云敛(fěi) C.针砭.(biān) 绿缛.(rù) 黟.然(yī ) 呼号.愤发(háo) D.戕.贼(qiānɡ) 砰湃.(bài ) 渥.然(wò) 佳木葱茏.(lónɡ)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子方.夜读书方:正在 B.有动于中.,必摇其精中:内心 C.但.闻人马之行声但:但是 D.其色惨淡,烟霏.云敛霏:弥漫 3.下列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秋,刑官也(判断句) B.有动于中,必摇其精(状语后置句) C.草拂之而色变(被动句) D.闻有声自西南来者(宾语前置句) 4.下列各项中的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星月皎洁,明河在天”一句中的“明河”就是指“银河”。 B.“夫秋,刑官也”一句中的“刑官”就是执掌刑狱的官。《周礼》把官职与天、地、春、夏、秋、冬相配,称为六官。秋天肃杀万物,所以司寇为秋官,执掌刑法,称刑官。C.“商声主西方之音”,我国古代乐理将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五音,五音与四时和方位相配,其中商属秋,为南方。 D.“星星”指“点点白发”,语出左思《白发赋》:“星星白发,生于鬓垂。”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悚然而.听之 吾尝终日而.思矣 B.惟物之.灵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 C.童子莫.对 以为莫.己若 D.念谁为.之戕贼 谁为.大王为此计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初”“忽”写出声音的变化,后又连设三喻,以风雨声、波涛声、人马声状摹秋声,生动形象。 B.第二段从色、容、气、意四方面写“秋之为状”,既清爽可爱,又冷峭可畏。第三段“夫秋”以下,将自然与人事联系起来,说明盛衰生死虽属常理,但毕竟令人悲伤,流露出哀怨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公元618年—907年)宋(960年—1279年)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韩愈和柳宗元是对好朋友,曾巩曾携欧阳修、王安石访三苏即苏轼、苏洵、苏辙。 公元907-960年为中国的五代十国。 五代指的是如下五个朝代: 后梁公元907-923年、后唐公元923-936年、后晋公元936-946年、后汉公元947-950年、后周公元950-960年。 十国指的是以下十个割据政权: 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等。 唐宋八大家个人作品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贞元八年(七九二年)进士,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

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 诗文作品《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原毁》《师说》《进学解》等 其他作品杂文有《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艺术风格韩愈被列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笔”之美称。他的散文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都有卓越的成就。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篇和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著名的思想家,祖籍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柳宗元的骚赋成就极高。宋人严羽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此论相当中肯。柳宗元的辞赋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辞赋的传统。他的辞赋,不仅利用了传统的形式,而且继承了屈原的精神。 诗文作品寓言故事有《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 哲学作品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其中包括《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袁家渴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等。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讲义:14武昌九曲亭记 Word版含答案

14武昌九曲亭记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赏析】这首词写作者乘船漂泊途中倦游思归的心情。“一片春愁待酒浇”点明了时序。“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这五句用白描的手法,具体地描绘了舟过吴江的情景,景中有情,一个“摇”字,一个“渡”字,巧妙地写出了词人的心境,又逢风雨,使词人多了几分恼意。“飘飘”“萧萧”写出了词人的心境。 下阕情中带景。“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这三句是词人想象归家后的温馨生活。“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三句以拟人而又形象的语句,借樱桃的红,芭蕉的绿,具体而形象地写出了时光的流逝,表现了词人对年华消逝的慨叹,也照应了“一片春愁待酒浇”的心境,同时在春愁之外又添了一层愁绪。这种“转眼间春去夏来”的感叹,包含了词人对久客的叹息,思归的急迫心情,对光阴似水的无限人生的慨叹。 1.走近作者 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是 苏洵之子,苏轼之弟。十九岁与苏轼同登进士第。仁宗时,为商州军事推 官,徙大名。神宗时,为王安石属官,因反对新法,调任他职。后因苏轼 诗罪株连,谪迁筠州监盐酒税。哲宗至徽宗时,仕途几经起落,最后以太 中大夫退职,住在许(今河南许昌),自号颍滨遗老。死后追赠端明殿学士, 谥号“文定”。他是著名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栾城集》。 2.探寻背景 《武昌九曲亭记》作于元丰五年(1082)。当时苏氏兄弟因乌台诗案的牵连,政治上都很不得志。苏辙贬谪筠州,苏轼贬谪黄州,但他们都并不消沉。这篇题记通过记述苏轼重建武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呢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简介如下。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的代表作品有: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着名的《祭十二郎文》。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着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解州镇),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官监察御史。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公元819年客死于柳州。 柳宗元的代表作: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着有《非国语》,《贞符》,《时令

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等。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 欧阳修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祖籍:江西永丰,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欧阳修代表作:《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jiàn)书》《朋党论》《伶官传序》《卖油翁》。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唐宋八大家之苏洵简介: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佑集》传世。 苏洵的代表作:《六国论》《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简介: 苏轼是我国宋代的着名诗人,号“东坡居士”,因此很多人都习惯把苏轼称为“苏东坡”。苏轼1037年1月8日出生在眉州,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眉山市。【更多有关苏轼简介】 苏轼的代表作品:诗词《水调歌头》,《浣溪沙》,《江城子》《蝶恋花》等;散文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平王论》《留侯论》《石钟山记》等。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作品有:赠刘景文等 唐宋八大家之苏辙简介:

语文选修语文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第六单元第17课《答司马谏议.

一、基础知识(16分,每小题3分) 1.给下列字注音。(4分) 胥()卤()谤()晤() 2.解释加点字的词义。(4分) 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重念蒙君实视遇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而天下之理得.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辟.邪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本阅读(34分) 4.作者在文中提到“盘庚之迁”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哪个句子可看出王安石对变法招来的怨诽早有预料?(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文阅读题(27分) 阅读课文第3段,回答问题。 (1)解释加点词。(8分) 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膏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6分) ①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提到的盘庚,是________朝的君主,他当年迁都是为了________。(3分) (4)文段最后一句“则非某之所敢知”表现了王安石变法的________态度。(2分) (5)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学家。根据你的积累,试写出他的一篇诗作。(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