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写字辅读进度及教案(上)0001

一年级写字辅读进度及教案(上)0001
一年级写字辅读进度及教案(上)0001

综合实践活动、地方学校课程教案

研究性学习

主编:熊晓芳

一年级上册

泰州市实验小学

泰州市实验小学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年级地方、学校课程2 (写字与辅读)进度安排表

第一周写字正确的写字姿势

教学要求:

1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反复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2、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了解写字时必须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并能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仅自己自觉做到,还能督促旁人做到,逐渐形成习惯。

3、使学生了解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是写好字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大事,也是学生今后学业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己经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学到许多新的知识,这些知识需要通过读书、写字来获得。要想写好字,首先应该坐好,摆好正确的写字姿势。因此,从小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十分重要。

二、看图说话,明确正确的写字姿势的要求

请小朋友打开语文课本,翻到第2页,看第2、3两页下面的几幅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写字的姿势是怎样的。

(1)仔细看图,讨论要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讲解要点:

①写字时坐姿要端正,两臂平放桌上,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为30—35厘米(大约一尺)。

②胸部与桌子的距离为6—8厘米(大约一拳的距离)。

③写字时还要把练习本放在胸部正前方,左手按在练习本一侧,右手握笔。

④握笔时食指较大拇指稍低(大约一寸左右)。

(2)练习要点(重点练习第四个要点)。

①老师按要求在讲台上做规范的写字姿势,边做边讲解要点,引导学生理解“握笔点

离笔尖3—4厘米”的实际概念与操作要求。

②请一个小朋友到讲台前,按要点尝试着摆好姿势。

③引导学生注意对照要求仔细观察,发现问题予以纠正。

④全班同学学习,摆放好正确的写字姿势,教师巡查,逐一点拨纠正。(3)巩固练习

①说说写字资势的的要点。

②同座位或小组反复练习,互相提示,互相帮助;教师给练习认真、姿势正确的同学

的作业本上打上五角星或盖上大红花。

③出示《写字姿势歌》,组织学生读读背背。

写字时,要做到:

右手握笔背挺直,

眼离书本约一尺。

手离笔端约一寸,

胸离桌子约一拳。

三个“一”要做到,

字写工整视力好。

三、总结

1强调写字姿势要点,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表扬学得好的同学。

2、强调不仅在学校要做到这些,回家后也要做到。

第二周辅读《三字经》人之初——名俱扬

3、要求学生回去后请家长检查读写姿势,填好检查表。

一、授课目标

1. 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 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 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 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2.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三、授课基本内容

1. 《三字经》相关背景介绍

2. 本课时授课内容如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

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3. 结合内容,讲解中国古代关于人性善恶的辩论,及衍生的哲学思想

4. 详细讲解课程内容,贯穿与内容相符的小故事,提高可听性,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四、授课提纲

1. 导入《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 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相传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叫王应麟的人,他是南宋的一个著名学者,祖籍是河南开封的。[ 提问:我们班有从河南来的同学吗?] 我们的这位老乡,在南宋作了很大的官,但是他为人非常耿直,看不惯官场上的一些人和事,因此得罪了其他人,所以后来他就不做官了,回了老家。在老家他过着隐居的生活,一家人在山林里过的非常快乐。后来他的小孙子们逐渐长大了,他必须要让他们学习知识,所以他为了教育他的子孙就编写了一本歌谣,都是三个字一句,很押韵,容易朗读,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哲学、历史等等。渐渐的,这本书被很多人知道,因为它都是三个字一句,所以就叫他《三字经》了。从那以后,大家把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老”,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从一个小孩子很小的时候得表现,我们就能大致推断出他将来是是个什么样子的人。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能不能有出息。这是因为人的理想是一个人奋斗的目标,我们只有对自己的将来有了设想,才有前进的方向。[ 提问:我们大家的理想是什么呢?长大了我们要做什么?] 我们有演员、有科学家、有企业家,不管我们将来做什么,只要我们现在照着这个目标去做,并一直坚持,就有实现的一天。我们都一定会有一个共同点,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用的人。我们怎么才能做才能让自己现在是个老师父母和同学都喜欢的好孩子,将来长大了谁都愿意和你做朋友呢?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2. 诵读新句子: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3. 讲解句子,阐释概念: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 ,“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三字经》人性本善的说法,来自于孟子的思想。

人性的三种理论

孟子“性本善” [ 故事一、邻居与小孩;故事二、5.12 汶川地震时每个人的感受、做法]

荀子“性本恶” [ 故事一、婴儿出生到不懂事之前的一系列表现] 孔子“性无善无恶” [ 刚出生时,每个人都像洁白的麻,没有任何思想和天性,随着后天的影响,逐渐才有了善恶,就像把麻放进不同颜色的染缸,会染出不同颜色的布。故事一、曹操儿子们的故事]

通过最后一个故事,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

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 故事一、周处杀龙的故事]

[ 故事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没有好的生活环境,再善良的天性都会受到污染。那么,怎么才能保证我们想好的方向发展呢?我们看看《三字经》怎么说苟不教,性乃迁。“苟”假如,如果;“教”学习,受教育,管教;“乃”就会;“迁” 变化

这句的意思是:假如不学习,不接受教育,良好的品性就会发生变化。

[ 故事一、上学的孩子和做乞丐的孩子]

[ 故事二、偷黄瓜的贼] 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