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SS神经功能状况评估

EDSS神经功能状况评估
EDSS神经功能状况评估

神经功能状况评估标准化神经系统检查,Kurtzke功能系统评分,EDSS

医院

患者姓名

病案号

诊断

评估人

评估日期

简介

EDSS是临床应用最普遍的多发性硬化的评估量表,也是临床试验中广泛采用的评价指标。EDSS评分以中枢神经系统八个功能系统的评价为基础,低级别的得分侧重于评价了下列系统的功能障碍,如面部或手指的麻木、视力障碍。高级别的得分则侧重评价了运动系统的功能障碍,主要是行走困难。为避免对照的临床试验偏倚,应该由不知晓患者临床状况的医护人员进行评估;

行动不受限的患者必需行走足够的距离,以便评估者做细致的观察;

神经功能状况

神经功能状况评估中,‘仅有体征’是指检查发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而患者没有自己能觉察的神经功能缺陷;

功能系统评价

功能系统评价中1分代表患者没有自己能觉察的神经功能缺陷,或阳性体征不影响患者正常的日常活动(视神经,植物神经,和大脑功能除外)

EDSS

EDSS 评分不应该低于功能系统评价的最高分,与MS无关的症状在评估中不予考虑,但应记录备案。

视觉功能说明:

视敏度

视敏度的评价采用Snellen视力表,测试距离5米,受试者出现1个以上的错误时,即应上移1行。

如存在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问题,应该矫正达到最佳状态后进行视敏度测试,而且每次测试均应采用一致的矫正方法。

视野

0 = 正常

1 = 仅有体征,功能缺陷仅在正规的检查时出现

2 = 中度损害,患者自己能觉察功能缺陷,检查时发现不完全性的偏盲

3 = 重度损害,完全性同向偏盲

盲点

0 = 无

1 = 小,仅正规的检查时出现

2 = 大,患者自己诉述

视盘苍白

0 = 无

1 = 有

脑干功能说明:

脑干缺陷和残疾状况评价

0 = 正常

1 = 仅有体征,临床上可以发现麻木,颜面肌肉无力或颅神经损害但患者自己不能自觉

2 = 轻度: 临床上可以发现麻木,颜面肌肉无力,枸音障碍或颅神经损害,患者能自觉

3 = 中度: 复视伴有不完全的眼球活动障碍,三叉神经第1,2支支配区域不能分辨锐/顿,三叉神经痛(最近的24小时内至少有1次发作),闭目无力,听力减退,明显的构音障碍

4 = 重度 (显著): 在一个方向上完全性的眼球活动受限,单侧或双侧三叉神经支配区域不能分辨锐/顿或完全性感觉丧失,单侧或双侧面瘫伴舌瘫或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

眼球震颤

0 = 正常

1 = 仅有体征

2 = 注视诱发眼震,达不到中度眼震的标准(相当于功能系统评分1分)

3 = 中度,30°水平或垂直注视出现持续眼震,但在原位时无眼震,患者伴或不伴有功能紊乱的症状(相当于功能系统评分1分)

4 = 重度, 原位时即可见持续眼震或向各方向均有的粗大眼震影响视力,完全性核间性眼肌麻痹伴有持续外展眼震,眼球摆动

锥体功能说明:* = 可选项

反射

0 = 消失, 1 = 弱, 2 = 正常, 3 = 亢进, 4 = 阵挛, 5 = inexhaustible (左右区分用 < 或 > ) 跖反射

0 = 屈, 1 = 中性, 2 = 伸

皮肤反射

0 = 正常, 1 = 弱, 2 = 缺失

*掌下颌反射

0 = 阴性, 1 = 阳性

肢体肌力

以一组肌肉中肌力最差的肌肉的肌力作为本组肌力的计分。

评价3-5度的肌力建议采用单足跳,脚尖脚跟行走等方式评估

BMRC 计分

0 = 无运动,

1 = 见肌肉收缩,无关节位置变化

2 = 有水平运动,不能抗重力

3 = 能抗重力,但不能抗阻力

4 = 能抗阻力,但不完全

5 = 正常肌力

功能性试验

*轻瘫试验

0 = 阴性, 1 = 轻度, 2 = 显著

*脚尖脚跟行走

0 = 正常, 1 = 不稳, 2 = 不能

*单足跳

0 = 正常, 1 = 6–10 次, 2 = 1–5 次, 3 = 不能

肢体痉挛

0 = 正常, 1 = 轻度, 仅在快速活动肢体时出现肌张力增加, 2 = 中度, 3 = 严重,快速屈曲肢体时出现可克服的肌阵, 4 = 持续肌肉收缩

步态僵硬

0 = 正常, 1 = 仅能觉察, 2 =显著 , 运动功能轻度受损, 3 = 持久的剪刀步,严重运动功能受损

说明:

UE=上肢

LE=下肢

EO=睁眼

EC=闭眼

头部震颤和反跳

0 = 正常

1 = 轻度异常

2 = 中度异常

3 = 重度异常

躯干共济失调

0 = 无

1 = 仅有体征

2 = 轻度,EC时摇晃

3 = 中度,EO时摇晃

4 = 重度,坐位需帮助

肢体共济失调

0 = 无

1 = 仅有体征

2 = 轻度, 震颤或活动笨拙易被发现,功能轻微受累

3 = 中度, 震颤或活动笨拙影响功能all sphere

4 = 重度,多数功能严重受累

步态共济失调

0 = 无

1 = 仅有体征

2 = 轻度,脚尖脚跟行走或直线行走时平衡异常

3 = 中度,正常行走或坐位时平衡异常

4 = 重度,因共济失调不能行走数步或需要搀扶Romberg 试验

0 = 正常

1 = 轻度, EC时轻微摇晃

2 = 中度, EC时不稳

3 = 重度, EC时不稳

直线行走

0 = 无障碍

1 = 不稳

2 = 不能

注意

单独存在严重步态共济失调在小脑功能系统评分中可达3

如果肌力减退影响了共济运动的检查,记录患者实际表现的得分,并标记 'X',以示受肌力影响的可能。

说明:* = 可选项

UE = 上肢

LE = 下肢

浅感觉–触/痛

0 = 正常

1 = 仅有体征, 患者对缺陷不自知,但有轻微的感觉减退(温度,手指书写)

2 = 轻度, 患者对触/痛觉缺陷能自知,但能分辨锐/钝

3 = 中度, 不能分辨锐/钝

4 = 重度, 不能分辨锐/钝和/或轻触觉消失

5 = 完全丧失

震动觉

0 = 正常

1 = 轻度

2 = 中度

3 = 重度, 震动觉消失

位置觉

0 = 正常

1 = 轻度, 仅有远端关节受累,检查时1–2错误反应

2 = 中度, 不能判断任何手指和脚趾的运动,近端关节亦受累

3 = 重度, 对运动无感受

* Lhermitte 征

0 = 阴性

1 = 阳性

* 感觉异常

(不影响功能系统评分)

0 = 无

1 = 有

膀胱/直肠功能

说明:

膀胱功能

尿迟疑/尿潴留

0 = 无

1 = 轻度,不影响生活方式

2 = 中度,尿潴留,频繁UTI

3 = 重度,需要导尿

4 = 功能丧失,充溢性尿失禁

尿失禁

0 = 无

1 = 轻度,不影响生活方式

2 = 中度,不频繁,每周不多于1次但需要穿尿垫

3 = 重度,频繁,每周数次甚至每天1次,需要穿尿垫

4 = 膀胱功能丧失

导尿

0 = 无

1 = 间断性自行导尿

2 = 持续导尿

直肠功能

0 = 无障碍

1 = 轻度,无大便失禁,不影响生活方式,便秘

2 = 中度,必需用粪垫或改变生活方式便于排便

3 = 严重,需要间断应用开塞露等排便

4 = 直肠功能丧失

* 性功能

0 = 无障碍

1 = 轻度

2 = 中度

3 = 严重

4 = 功能丧失

大脑功能说明:

1分,但不影响EDSS评分

抑郁/欣快

0 = 无

1 = 有

患者主诉抑郁或测试有抑郁表现或检查与其

他人明显区别的欣快

精神迟滞

0 = 无

1 = 仅有体征,与其他人无显著差异

2 = 轻度,诱发或完成复杂任务时才表现出同

其他人的差异

3 = 中度,确定的精神活动异常,但时间,空

间及人物的定向力无异常

4 = 重度,时间,空间及人物定向有1或2项异

常,明显影响生活方式

5 = 痴呆,意识模糊和/或完全失定向

疲乏*

0 = 无

1 = 轻度,不影响日常活动

2 = 中度, 影响日常活动不超过50%

3 = 重度, 日常活动明显受限,超过50%

*因为疲乏的评估缺乏客观性,一些研究中并

不把疲乏作为影响功能系统评分或EDSS评分

的项目

行动说明:

如条件允许的话,无需帮助的受试者实际行走应达到500米。需要支持帮助的受试者行走达150米。EDSS6.0 和 6.5 需要描述需要支持的形式和行进的距离。

一般情况下区分双侧和单侧的支持需要受试者行走更加长的距离。

但是以下情况例外:

如果患者在双侧支持下能够行走超过100米,EDSS评分应该在 6.0

如果患者在双侧支持下能够行走超过10米但是少于100米, EDSS评分应该在 6.5

如果患者需要其他人帮助,而拒绝器具支持,和/或单侧支持不能行走超过50米EDSS评分应该在 6.5

1计算EDSS 评分时视觉系统评分应该做如下转换, 6 = 4; 5 = 3; 4 = 3; 3 = 2; 2 = 2; 1=1.

2 膀胱/直肠功能评分转化如下

6=5, 5=4, 4=3, 3=3, 2=2, 1=1.

3 记录时应记录原始得分和转化后得分

KURTZKE EXPANDED DISABILITY SCALE (EDSS)

据功能障碍的程度来评定各系统分值。分级从正常(0分)到最严重缺损(5-6分)变化,此外,还有行

动能力和日常生活限制的评定,共20个步骤。

评分的前几步中,症状的少量增加就可以导致EDSS评分步骤的明显增加。这意味着病变累及了更多的系统或某一系统的功能障碍比较严重。第四步之后,行走能力是决定EDSS分值的主要因素。评分的这一部分中,其他功能的异常,对EDSS评分的影响不大,尽管这些功能(如上肢的运动、认知能力)对患者本人有一定影响。

0.0神经检查正常(所有的功能系统评分都为0)

1.0没有残疾,只有1个功能系统的轻度异常体征(1个FS1)

1.5没有残疾,有超过1个功能系统的轻度异常体征(>1个FS1)

2.0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轻度残疾(1个FS2, 其它FS0或1)

2.5累及2个功能系统的轻度残疾(2个FS2, 其它FS0或1)

3.0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中度残疾或累及3-4个功能系统的轻度残疾;行走不受限

3.5行走不受限,1个功能系统的中度残疾(1个FS3, 其它FS0或1),合并有1-2个系统的评分为2;或2个功能系统的评分为3;或五个功能系统的评分为2(其他是0或1)

4.0行走不受限;即使有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较为严重的残疾(评分4分,或超过前几步总和的分级),其他系统为0-1分,但生活自理,起床行走时间大于12小时;不休息独立行走超过500米

4.5行走不受限;每天大多数可以站立,能完成正常工作,但活动部分受限并需要少许帮助;特点是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相对严重的残疾(评分4分,或超过前几步总和的分级),其他系统为0-1分;不休息独立行走超过300米

5.0残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不休息独立行走200米;1个功能系统的评分为5分,或低于前几步总和分级,其他系统为0-1分

5.5不休息独立行走100米;残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1个功能系统的评分为5分,或低于前几步总和分级,其他系统为0-1分

6.0间歇行走,或一侧辅助下行走100米,中间休息或不休息;2个以上的神经功能系统评分大于3+

6.5双侧辅助下可以行走20米,中途不休息;2个以上的神经功能系统评分大于3+

7.0辅助下行走不超过5米,活动限于轮椅上,可独立推动轮椅;轮椅上的时间超过12小时;1个以上的功能系统评分为4+,少数情况下锥体束评分为5分

7.5几乎不能行走,生活限于轮椅上,辅助下才能挪动,不能整天呆在标准的轮椅上,需要自动轮椅;1个以上的功能系统评分为4+

8.0活动限于床、椅、轮椅,每天有一定时间在轮椅上活动;生活可以部分自理,上肢功能正常;几个功能系统的评分为4+

8.5每天大多数时间卧床;生活部分自理,上肢保留部分功能;几个功能系统评分为4+

9.0卧床不起,可以交流,吃饭,大多数功能系统评分为4+

9.5完全卧床不起,不能正常交流,吃饭,大多功能系统评分为4+

10.0死于多发性硬化,直接死因为呼吸麻痹,昏迷,或反复痫性发作。

EDSS得分评价日期医生签名

EDSS神经功能状况评估

KURTZKE EXPANDED DISABILITY SCALE (EDSS) 患者姓名床位号住院号 据功能障碍的程度来评定各系统分值。分级从正常(0分)到最严重缺损(5-6分)变化,此外,还有行动能力和日常生活限制的评定,共20个步骤。 评分的前几步中,症状的少量增加就可以导致EDSS评分步骤的明显增加。这意味着病变累及了更多的系统或某一系统的功能障碍比较严重。第四步之后,行走能力是决定EDSS分值的主要因素。评分的这一部分中,其他功能的异常,对EDSS评分的影响不大,尽管这些功能(如上肢的运动、认知能力)对患者本人有一定影响。 0.0神经检查正常(所有的功能系统评分都为0) 1.0没有残疾,只有1个功能系统的轻度异常体征(1个FS1) 1.5没有残疾,有超过1个功能系统的轻度异常体征(>1个FS1) 2.0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轻度残疾(1个FS2, 其它FS0或1) 2.5累及2个功能系统的轻度残疾(2个FS2, 其它FS0或1) 3.0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中度残疾或累及3-4个功能系统的轻度残疾;行走不受限 3.5行走不受限,1个功能系统的中度残疾(1个FS3, 其它FS0或1),合并有1-2个系统的评分为2;或2个功能系统的评分为3;或五个功能系统的评分为2(其他是0或1) 4.0行走不受限;即使有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较为严重的残疾(1个FS 4或2个FS>3或1个FS3+2个FS2或5个FS2),其他系统为0-1分,但生活自理,不休息独立行走超过500米 4.5行走不受限;每天大多数可以站立,能完成正常工作,但活动部分受限并需要少许帮助;特点是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相对严重的残疾(评分4分,或超过前几步总和的分级),其他系统为0-1分;不休息独立行走超过300米 5.0残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不休息独立行走200米;1个功能系统的评分为5分,或重于4.5分的表现,其他系统为0-1分 5.5不休息独立行走100米;残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1个功能系统的评分为5分,或重于5分的表现,其他系统为0-1分 6.0间歇行走,或一侧辅助(或他人辅助)下行走100米,中间休息或不休息;或2个以上的神经功能系统评分大于3+ 6.5双侧辅助下可以行走20米,中途不休息;2个以上的神经功能系统评分大于3+,(如行走不能超过20米,应评为7分) 7.0辅助下行走不超过5米,活动限于轮椅上,可独立推动轮椅;轮椅上的时间超过12小时;1个以上的功能系统评分为4+,少数情况下锥体束评分为5分

神经系统护理评估

神经系统护理评估

神经系统护理评估 目的: 1.评估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及变化。 2.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或治疗的效果。 相关理论知识: 1.神经系统包括由脑和脊髓组成的中枢部,以及与之相连的周围神经即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 2.神经系统是人体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系统,在体内起主导作用。其功能是:控制和调节其他系统的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维持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统一。 3.神经系统评估是护理系统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准确的神经系统评估,可以判断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变化,为进一步诊断、治疗提供资料,也可以为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4.GCS—Glasgow昏迷评分表评定患者睁眼、言语及运动三方面的反应,根据所得评分高低可以反应意识障碍的程度。积分越低,表示意识障碍越严重。

5.本操作适用于需要严密观察神志、瞳孔、肌力变化的神经内外科患者。 用物: 手电筒听诊器血压计 操作流程: 项目操作步骤解释和注意点准备 1.规范洗手,向 患者及家属 作自我介绍。 2.评估病房环 境、床单位及 患者,解开约 束具。 3.询问睡眠情 况,关注患者 及家属情绪。 解释检查目 的及配合要 点。 4.放下同侧床 栏,如病情允易于观察、操作。

许,置患者平 卧位。 操作程序 1.评估意识清 醒程度,包括 能否唤醒和 意识障碍的 程度(GCS —Glasgow 昏迷评分量 表评定) 1.1 呼唤患者 的名字。 1.2 如果呼唤 无反应,用 力摇晃患 者的肩膀。 1.3 仍无反应, 评估患者 气道、呼应避免造成患者损伤。

吸、循环, CPR流 程。 1.4 排除患者心脏骤停后,给予疼痛刺激,方法有:用手指沿眶骨缘压迫;用手掌关节沿胸施压滑动等。 1.5 观察患者睁眼反应: 4—自主睁眼 3—呼唤睁眼 2—经疼痛刺激睁眼 1—没有反应 1.6 患者能被 唤醒或刺因眼肌麻痹,眼睑肿胀不能睁眼用“C”表示。醒状昏迷患者睁眼评分为“1分”。 近期记忆缺失,定向错误等常是意识改变的早期症象。

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

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 一、损伤分类 脊柱骨折病人中约有20%发生神经损伤。通常脊柱损伤越严重,脊髓损伤就越严重,但并不总是如此。另一方面,轻度脊柱损伤往往不引起脊髓损伤,但有时也可以造成完全性神经功能障碍,有可能在没有骨折的情况下,因为血管供应障碍,从而导致脊髓损伤。 1、颈脊髓 A、预制脊髓最常见损伤为屈曲旋转脱位或骨折脱位,最好发部位为C5—6。 B、压缩性骨折。C5—6为最常见部位。此类损伤中只有半数病人造成损伤平面以下完全性神经功能障碍。 C、过伸型损伤最常见于伴有退行性改变的老年人脊柱,占颈椎损伤的30%左右。最常见于C4—5,最稳定性损伤。大部分损伤是前面椎体和椎间盘与后面的增厚的韧带与黄韧带间的挤压,压迫脊髓,导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这些作用力的综合造成中央脊髓损伤。 2、胸腰脊髓 A、在这一水平大部分脊椎损伤为屈曲型旋转脱体位或骨折脱位。最常见于T12—L1,造成上面的椎体较下面的椎体前移。这种损伤通常不稳定,常导致脊髓、圆锥或马尾神经功能的完全性障碍。 B、压缩性骨折常见,通常表现为椎体高度减低。损伤稳定,神经损伤少见。 3、过伸性损伤。少见,通常导致完全性脊髓损伤。 4、开放性损伤。可见于枪伤或刀伤。脊髓损伤可由于爆裂伤、也可由于子弹穿过或骨折片刺破脊髓所致。 二、神经损伤平面的确定 1、基本定义 皮区:指多个神经段(神经根)内感觉神经轴突所支配的皮肤区域。 肌节:指受每个节段神经根运动轴突所支配的一群肌纤维。 神经平面指脊髓具有身体双侧感觉、运动功能的最压节段。用右侧感觉节段、左侧感觉节段、左侧运动节段、右侧运动节段这四个节段来判断神经平面。感觉和运动平面指具有身体两则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 椎骨平面:指X线检查发现损害最严重的椎体平面。 不完全损伤:如果发现损伤神经平面以下包括最低位的骶段保留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这种损伤为不完全性损害,骶部感觉包括肛门粘膜皮肤联接处和深部肛门的感觉。运动功能检查是用手指肛检确定肛门外括约肌的自主收缩。 完全性损伤:指骶段感觉运动功能完全消失。 部分保留区域(ZPP):指仍保留部分神经支配的最低神经平面、皮区和肌节。在最低正常平面以下发现受损感觉运动功能时,应记录身体两侧的部分保留区域的受累平面。本术语只用于完全通损伤。 骶部保留(Sacrsl Sparing)。脊髓损伤时最低的保留区域为会阴部的组织边缘,因为此处的血液是由根动脉(Radicular arteries) 所供应。此处的感觉是由最低的骶段神经支配。因此,没有鞍区感觉者均为完全性能脊髓损伤,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完全丧失。 神经根逃逸。如果脊髓损伤至该节段并涉及到神经根,且该神经根没有还未分离时,可以有最接近的1—2个节段神经恢复。该水平的恢复是低位运动神经元的。 脊髓震荡。暂时性和可逆性脊髓或马尾神经生理功能丧失可见于只有单纯性压缩性骨折,甚

健康评估

第五章身体评估 第一节身体评估基本方法 (难度系数1.0) 叩诊呈过清音见于 A.肺气肿 B.胸腔积液 C.气胸 D.正常肺组织 E.胃泡区叩诊音 关于浅部触诊下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同轻柔地进行滑动触摸 B.浅部触诊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C.浅部触诊一般不引起病人痛苦D.浅部触诊不致于引起肌肉紧张 E.浅部触诊有利于检查腹部有无反跳痛 关于间接叩诊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手中指第2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 B.右手中指指端垂直地叩击左手中指第2指骨的前端 C.右侧肘、肩关节参与腕关节的协调运动 D.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 E.不断地连续叩击不利于分辨叩诊音 关于护理体检的注意事项正确的一项是 A.必须用屏风遮挡和有第三者陪伴在场 B.检查卧位病人时应站立于病人的右侧 C.对危重病人应详细地询问和体检 D.一般仅在病人入院时进行 E.视诊黄疸应在灯光下进行 视诊的内容不包括 A.营养状态 B.意识状态 C.瞳孔大小 D.面容表情 E.肿块的位置、大小 不属于触诊内容的检查项目是 A.脉搏 B.呼吸类型 C.心脏震颤 D.胸膜摩擦感 E.皮肤的温度和湿度 不正确的听诊方法是 A.环境应安静、温暖 B.听诊时要充分暴露检查部位 C.听诊器听件不应紧贴检查部位以免产生摩擦音 D.必要时可在病人活动、深吸气或屏气时听诊 E.有时可不用听诊器直接听诊(难度系数3.0) 患者,诉发热,腹痛 身体评估该患者时主要运用 A.视诊 B.触诊 C.叩诊 D.听诊 E.嗅诊 评估腹部有无压痛采取的方法是 A.浅部触诊法 B.深部滑行触诊法 C.深压触诊法 D.冲击触诊法 E.双手触诊法 某患者,诉发热,咳嗽,胸痛,经检查诊断为右肺下叶大叶性肺炎 该患者右肺下叶叩诊音为 A.清音 B.过清音 C.鼓音

励建安教授谈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

xx 建安教授谈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 一、损伤分类 脊柱骨折病人中约有20%发生神经损伤。通常脊柱损伤越严重,脊髓损伤就越严重,但并不总是如此。另一方面,轻度脊柱损伤往往不引起脊髓损伤,但有时也可以造成完全性神经功能障碍,有可能在没有骨折的情况下,因为血管 供应障碍,从而导致脊髓损伤。 1、颈脊髓 A、预制脊髓最常见损伤为屈曲旋转脱位或骨折脱位,最好发部位为C5- 6。 B、压缩性骨折。C5-6为最常见部位。此类损伤中只有半数病人造成损伤平面以下完全性神经功能障碍。 C、过伸型损伤最常见于伴有退行性改变的老年人脊柱,占颈椎损伤的30% 左右。最常见于C4-5,最稳定性损伤。大部分损伤是前面椎体和椎间盘与后面的增厚的韧带与黄韧带间的挤压,压迫脊髓,导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这些 作用力的综合造成中央脊髓损伤。 2、胸腰脊髓 A、在这一水平大部分脊椎损伤为屈曲型旋转脱体位或骨折脱位。最常见于 T12-L1,造成上面的椎体较下面的椎体前移。这种损伤通常不稳定,常导致脊 髓、圆锥或马尾神经功能的完全性障碍。 B、压缩性骨折常见,通常表现为椎体高度减低。损伤稳定,神经损伤少见。 3、过伸性损伤。少见,通常导致完全性脊髓损伤。 4、开放性损伤。可见于枪伤或刀伤。脊髓损伤可由于爆裂伤、也可由于子弹穿 过或骨折片刺破脊髓所致。 二、神经损伤平面的确定

1、基本定义 皮区: 指多个神经段(神经根)内感觉神经轴突所支配的皮肤区域。 肌节: 指受每个节段神经根运动轴突所支配的一群肌纤维。 神经平面指脊髓具有身体双侧感觉、运动功能的最压节段。用右侧感觉节段、左侧感觉节段、左侧运动节段、右侧运动节段这四个节段来判断神经平面。感 觉和运动平面指具有身体两则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 椎骨平面: 指X 线检查发现损害最严重的椎体平面。 不完全损伤: 如果发现损伤神经平面以下包括最低位的骶段保留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这种损伤为不完全性损害,骶部感觉包括肛门粘膜皮肤联接处和深 部肛门的感觉。运动功能检查是用手指肛检确定肛门外括约肌的自主收缩。 完全性损伤: 指骶段感觉运动功能完全消失。 部分保留区域( ZPP): 指仍保留部分神经支配的最低神经平面、皮区和肌节。在最低正常平面以下发现受损感觉运动功能时,应记录身体两侧的部分保留区域的受累平面。本术语只用于完全通损伤。 骶部保留( Sacrsl Sparing): 脊髓损伤时最低的保留区域为会阴部的组织边缘,因为此处的血液是由根动脉(Radicular arteries)所供应。此处的感觉是由最低的骶段神经支配。因此,没有鞍区

健康评估-神经系统检查

一、单项选择题: 1.深反射不包括 A.肱二头肌反射 B.肱三头肌反射 C.膝反射 D.提睾反射 E.跟腱反射 2.Lasegue征属于 A.浅反射 B.深反射 C. 脑膜刺激征 D.病理反射 E.神经根受刺激的表现 3.肱二头肌的反射中枢位于 A.颈髓1~2节 B.颈髓3~4节 C.颈髓5~6 节 D.颈髓7~8节 E.颈髓8~胸髓1节 4.病理反射阳性是由于: A.脊髓反射弧的损害 B.锥体束损害 C.基底节损害 D.脑干网状结构损害 E.神经系统兴奋性普遍升高 5.巴彬斯基征阳性的典型表现为 A.脚趾均背屈 B.脚趾均跖屈 C.脚趾均不动 D.下肢迅速回收 E.拇趾背屈,其他各趾散开 6.下列哪项不属于病理征 征征征 征征 7.检查Babinski 征方法,正确的是:

A.沿足底外侧向前 B.沿足底内侧向前 C.沿足底中央向前再向内侧 D.划足底前三分之一 E.沿足底外侧缘向前至小趾根部再转向内侧 8.65岁男性,右眼直接角膜反射存在,间接角膜反射消失;左眼直接角膜反射消失间接角膜反射存在。应考虑 A.右侧三叉神经损害 B.右侧面神经瘫痪 C.左侧三叉神经损害 D.左侧面神经瘫痪 E.反射中枢病变 9.病人,50岁,脐右侧阵发性疼痛半年,右下肢无力3个月。左侧腹股沟以下痛觉减退,触觉存在,右下肢肌力3~4级,腱反射亢进,右侧Babinski征阳性,右下腹壁反射消失,病变位于: A.左半T10节段 B.左半T11节段 C.右半T10节段 D.右半T11节段 E.右半L1节段 10.男性,32岁,在打篮球时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检查:颈强直(+++),Kernig征(+)。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膜炎 B.小脑出血 C.脑出血并发脑 C.脑干出血 E.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名词解释: 1.瘫痪 2.交叉瘫痪 3.偏瘫 4.截瘫 5.深反射 6.浅反射 7.病理反射 三、填空题:

神经系统评估教案

神经系统评估 一、单元课程整体设计 二、单元课程教学活动 ■课程导入 ◆神经系统评估在《健康评估》课程中及护理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神经系统评估是身体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神经系统的评估包括脑神经、运动神经、感觉神经,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的评估。 ■案例:患者,65岁,患糖尿病20余年 任务一:对他做脑神经的评估 评估前的准备工作: 1.环境舒适,安静,光线良好,最好采用自然光 2.剪指甲,洗净双手,避免传播病菌 3.跟患者解释评估的目的及意义,取得患者的配合 脑神经共12对,评估时需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以免遗漏 1.嗅神经: 嗅神经损伤时,可出现嗅觉的减退或消失 2.视神经: 包括视力、视野和眼底评估 3.动眼、滑车、展神经: 三对神经合称眼球运动神经,共同支配眼球的运动 4.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感觉纤维——面部感觉 三叉神经运动纤维——咀嚼运动 5.面神经: 面神经支配面部表情肌和舌前三分之二的味觉 周围性面瘫:病侧额纹消失,眼裂增宽。鼻唇沟变浅,口角斜面健侧 6.位听神经:

包括前庭及耳蜗神经 7.舌咽、迷走神经: 舌咽神经支配舌后三分之一味觉 8.副神经:受损时,可出现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萎缩,肌力下降 9 舌下神经: 一侧舌下神经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无舌肌萎缩与肌颤,伸舌偏向神经病变对侧。多见于脑血管意外 一侧舌下神经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可见舌肌萎缩与肌颤,伸舌偏向病变侧 双侧舌下神经麻痹,不能伸舌,伸语言及吞咽困难 任务二:请你对他做运动功能评估 运动包括随意和不随意运动 1.随意运动:随意运动由锥体束司里 单瘫:脊髓灰质炎 偏瘫:病变在内囊,见于急性脑血管疾病 截瘫:脊髓横断性损伤 交叉瘫:同侧周围性脑神经麻痹对侧肢体偏瘫 2.肌力与肌张力: 3. 不随意运动: 手震颤:细颤——甲亢 扑翼样震颤——肝昏迷 手足抽搐:低钙,高热,碱中毒,低血糖

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

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txt7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8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 一、损伤分类 脊柱骨折病人中约有20%发生神经损伤。通常脊柱损伤越严重,脊髓损伤就越严重,但并不总是如此。另一方面,轻度脊柱损伤往往不引起脊髓损伤,但有时也可以造成完全性神经功能障碍,有可能在没有骨折的情况下,因为血管供应障碍,从而导致脊髓损伤。 1、颈脊髓 A、预制脊髓最常见损伤为屈曲旋转脱位或骨折脱位,最好发部位为C5—6。 B、压缩性骨折。C5—6为最常见部位。此类损伤中只有半数病人造成损伤平面以下完全性神经功能障碍。 C、过伸型损伤最常见于伴有退行性改变的老年人脊柱,占颈椎损伤的30%左右。最常见于C4—5,最稳定性损伤。大部分损伤是前面椎体和椎间盘与后面的增厚的韧带与黄韧带间的挤压,压迫脊髓,导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这些作用力的综合造成中央脊髓损伤。 2、胸腰脊髓 A、在这一水平大部分脊椎损伤为屈曲型旋转脱体位或骨折脱位。最常见于T12—L1,造成上面的椎体较下面的椎体前移。这种损伤通常不稳定,常导致脊髓、圆锥或马尾神经功能的完全性障碍。 B、压缩性骨折常见,通常表现为椎体高度减低。损伤稳定,神经损伤少见。 3、过伸性损伤。少见,通常导致完全性脊髓损伤。 4、开放性损伤。可见于枪伤或刀伤。脊髓损伤可由于爆裂伤、也可由于子弹穿过或骨折片刺破脊髓所致。 二、神经损伤平面的确定 1、基本定义 皮区:指多个神经段(神经根)内感觉神经轴突所支配的皮肤区域。 肌节:指受每个节段神经根运动轴突所支配的一群肌纤维。 神经平面指脊髓具有身体双侧感觉、运动功能的最压节段。用右侧感觉节段、左侧感觉节段、左侧运动节段、右侧运动节段这四个节段来判断神经平面。感觉和运动平面指具有身体两则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 椎骨平面:指X线检查发现损害最严重的椎体平面。

(完整版)脊髓损伤的评定量表

表1 脊髓不同节段的运动、感觉平面及损伤时的功能预后 代表肌肉运动功能移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感觉平面 损伤水 平 颈部 C1-C3 胸锁乳突肌颈屈曲、旋转电动轮椅若干呼吸器,完全 依赖 C4 膈肌呼吸同上完全依赖肩锁关节斜方肌肩胛上提 C5 三角肌肩屈曲外展轮椅驱动大部分依赖肘前外侧肱二头肌肘屈 C6 胸大肌肩内收前屈轮椅实用中度依赖拇指 桡侧腕伸肌腕背伸 C7 肱三头肌肘伸轮椅实用轮椅上基本自理中指 桡侧腕屈肌腕掌屈床、轮椅转移 C8-T1 屈指肌手指屈轮椅实用同上小指 手内部肌手指灵活运动驾驶汽车 上体稳定轮椅实用基本自理第6肋间 T6 上部肋间 肌 上部背肌带支具扶拐步行 T12 腹肌操纵骨盆轮椅实用同上腹股沟上 缘胸部背肌带支具扶拐步行上下阶梯 L2 髂腰肌屈髋同上自理股前中部 L3 股四头肌伸膝不用轮椅同上膝上内侧 带短腿支架步行 L4 胫前肌踝背伸同上同上内踝 L5 拇长伸肌伸趾同上同上足背 S1 腓肠肌踝屈正常步行同上足跟外侧比目鱼肌

表3 ASIA损伤程度分级 级别指标 A 完全性损伤骶段(S4—S5)无任何感觉或运动功能保留 B 不完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包括骶段有感觉但无运动功能 C 不完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3级以下 D 不完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肌力3级或以上 E 正常感觉或运动功能正常 表4 肌张力分级评定 分级神经科分级SCI分级Penn分级Clonus分级0 肌张力降低无肌张力增高无肌张力增高无踝阵挛 1 肌张力正常轻度增高,被动活 动时有一过性停顿肢体受刺激时出现 轻度肌张力增高 踝阵挛持续1~4s 2 稍高,肢体活动未 受限较明显增高,活动 未受限 偶有肌痉挛〈1次/h 踝阵挛持续5~9s 3 肌张力高、活动受 限较明显增高,被动 活动困难 经常痉挛〉1次/h 踝阵挛持续10~ 14s 4 肌肉僵硬,被动活 动困难或不能 肢体僵硬,被动活 动不能 频繁痉挛〉10次/h 踝阵挛持续15s 表5 SCI的Frankel功能分级 分级标准 A 完全性瘫痪 B 运动功能完全丧失,部分感觉保留 C 能运动但无使用价值 D 能运动,但无使用价值(如行走) E 完全恢复

浅论不同神经功能评分标准在小鼠EAE模型评价中的比较

浅论不同神经功能评分标准在小鼠 EAE模型评价中的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标准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 性脑脊髓炎运动功能障碍评估的效能。方法:应用MOG35-55多肽加完全福氏佐剂乳化后 免疫20只C57BL/6小鼠,复制EAE小鼠模型,并使用3种不同的评分标准观察和评估实验动物的发病情况,对实验小鼠在发病初期、高峰期的神经功能障碍进行定量的功能损伤评价。结果:3种评分标准比较,在发 病初期,15分法和7分法评估神经损伤症状的敏感性相当,比5分法高;高峰期,以症状评分与病理评分的相关性程度来比较3种评分法的效度,15分法效度最高,7分法次之。结论:Weaver’s 15分法评价EAE模型神经功能损伤症状,具有明显的优势,推荐作为今后EAE研究的首选评分法。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动物模型评分标准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several methods of clinical assessment standards in mice model of EAE. Methods: The mice models of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 were established,and the neural symptoms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Three clinical assessment methods,including 5-point,7-point and 15-point,were used to assess neurological function. Results: On the early onset,7-point,the 15-point disease score scales were more sensitivity than 5-point score scale to the incidence of disease. And the 15-point disease score scale wa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pathological changes on EAE model and had good validity. Conclusion: The 15-point disease score scale has a obvious dominance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sympton of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Therefore,the 15-point disease score scale is recommended as the first method

9、神经系统查体考核评分标准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标准分100分) 考号:姓名: 项目评分标准标准分实得分 1.查体前准备(5分)1.查体前准备5分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站于患者右侧(1分); 2)患者体位正确(1分); 3)自我介绍,告知检查目的、内容、消除顾虑,取得同意和配合(1分);4)准备查体物品(听诊器、叩诊锤、音叉、棉签等)(1分); 5)手卫生(1分)。 2.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步骤(80分)2.1 一般检查 10分1)意识状态(1分); 2)体味及呼吸气味(1分); 3)发育及体型(1分); 4)营养状态(1分); 5)面容表情(1分); 6)语言、语调、语态和构音(1分); 7)姿势与步态(1分); 8)认知功能检查: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检查(3分) 2.2颅神经检查22分1)嗅神经(1分); 2)视神经:(1)视力(2)视野(3)眼底(3分); 3)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 (1)外观(1分); (2)眼球运动:是否受限及程度和方向、复视、眼震(2分); (3)瞳孔及其反射(1分)。 4)三叉神经:混合神经 (1)面部感觉(1分); (2)咀嚼肌运动:肌容积、颞肌咬肌肌力、翼状肌肌力(1分); (3)反射:角膜反射、下颌反射(1分);

5)面神经: (1)面肌运动:观察额纹、眼裂、鼻唇沟、口角,有无痉挛,然后做皱眉、瞬目、示齿、鼓腮、吹哨(1分); (2)味觉:舌前2/3味觉(1分); (3)反射:角膜反射(同三叉神经中)掌颌反射(1分); (4)副交感神经:膝状神经节病变泪液减少(1分)。 6)位听神经: (1)蜗神经:听力,Rinne试验(比较骨导与气导的听敏度)。Weber试验,比较双侧骨导(1分); (2)前庭神经:观察自发症状,冷水试验和转椅试验(1分); 7)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1)运动:发“啊”音,软腭抬举、腭垂是否偏斜(1分); (2)感觉:触及咽喉壁粘膜,询问感觉(1分); (3)味觉:舌后1/3味觉(1分); (4)反射:咽反射(1分)。 8)副神经:向对侧转颈和同侧耸肩(1分); 9)舌下神经:伸舌有无偏斜、舌肌萎缩、肌束颤动(1分)。 2.3运动系统检查15分 1)肌容积:比较双侧对称部位肌肉体积,周径相差大于1cm为异常(1分);2)肌张力检查:嘱患者肌肉放松,触摸感觉肌肉硬度,并被动屈伸肢体感知阻力(2分); 3)肌力检查:嘱患者做肢体屈伸动作,检查者从相反方向给予阻力,测试患者对抗阻力的克服力量,两侧比较(6分); 4)不自主运动: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震颤等。以及出现的部位、范围、程度(2分); 5)共济运动 (1)指鼻试验(1分); (2)跟膝胫试验(1分); (3)轮替动作(1分); (4)闭目难立征(1分)。 6)膀胱叩诊:在耻骨联合上方进行,从上往下,由鼓音转浊音,判断膀胱充盈情况(2分)。 2.4感觉系统检查10分 1)浅感觉:痛觉(1分);触觉(1分);温度觉(1分); 2)深感觉:运动觉(1分);位置觉(1分);振动觉(1分); 3)复合(皮层)感觉:定位觉(1分);两点辨别觉(1分);图形觉(1分);实体觉(1分); 2.5反射检查23分 1)深反射检查: 肱二头肌反射(1分);肱三头肌反射(1分);挠骨膜反射(1分);膝反射(1分);踝反射(1分);阵挛:髌阵挛,踝阵挛(1分);霍夫曼征(1分)。

EDSS神经功能状况评估

神经功能状况评估标准化神经系统检查,Kurtzke功能系统评分,EDSS 医院 患者姓名 病案号 诊断 评估人 评估日期

简介 EDSS是临床应用最普遍的多发性硬化的评估量表,也是临床试验中广泛采用的评价指标。EDSS评分以中枢神经系统八个功能系统的评价为基础,低级别的得分侧重于评价了下列系统的功能障碍,如面部或手指的麻木、视力障碍。高级别的得分则侧重评价了运动系统的功能障碍,主要是行走困难。为避免对照的临床试验偏倚,应该由不知晓患者临床状况的医护人员进行评估; 行动不受限的患者必需行走足够的距离,以便评估者做细致的观察; 神经功能状况 神经功能状况评估中,‘仅有体征’是指检查发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而患者没有自己能觉察的神经功能缺陷; 功能系统评价 功能系统评价中1分代表患者没有自己能觉察的神经功能缺陷,或阳性体征不影响患者正常的日常活动(视神经,植物神经,和大脑功能除外) EDSS EDSS 评分不应该低于功能系统评价的最高分,与MS无关的症状在评估中不予考虑,但应记录备案。

视觉功能说明: 视敏度 视敏度的评价采用Snellen视力表,测试距离5米,受试者出现1个以上的错误时,即应上移1行。 如存在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问题,应该矫正达到最佳状态后进行视敏度测试,而且每次测试均应采用一致的矫正方法。 视野 0 = 正常 1 = 仅有体征,功能缺陷仅在正规的检查时出现 2 = 中度损害,患者自己能觉察功能缺陷,检查时发现不完全性的偏盲 3 = 重度损害,完全性同向偏盲 盲点 0 = 无 1 = 小,仅正规的检查时出现 2 = 大,患者自己诉述 视盘苍白 0 = 无 1 = 有

神经系统护理评估

神经系统护理评估 目的: 1.评估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及变化。 2.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或治疗的效果。 相关理论知识: 1.神经系统包括由脑和脊髓组成的中枢部,以及与之相连的周围神经即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 2.神经系统是人体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系统,在体内起主导作用。其功能是:控制和调节其他系统的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维持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统一。 3.神经系统评估是护理系统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准确的神经系统评估,可以判断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变化,为进一步诊断、治疗提供资料,也可以为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4.GCS—Glasgow昏迷评分表评定患者睁眼、言语及运动三方面的反应,根据所得评分高低可以反应意识障碍的程度。积分越低,表示意识障碍越严重。 5.本操作适用于需要严密观察神志、瞳孔、肌力变化的神经内外科患者。

1.神经系统评估要求准确性较高,需要护患双方的充分信任与合作。 2.评估过程中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不适,但却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3.在评估过程中,需家属共同协助护士防止患者发生拔管、坠床、伤人等意外情况。 4.指导家属:患者出现意识程度下降,如难以唤醒、鼾声加重、大小便控制力下降和烦躁不安、剧烈头痛、呕吐等情况,及时告诉护士。 护理记录: 1.结果记录在ICU的重症记录单和神经系统的重症记录单上。 2.需记录:GCS总分、各分项分数、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肢体肌力、生命体征及其他所发现的阳性症状和体征。 3.护士签名及日期、时间。

神经内科护理床边体格检查流程 1.自我介绍,必要时放下同侧床栏。 2.询问睡眠情况,关注病人情绪。 3. 神经系统:神志,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 4. 口腔粘膜情况:观察有无出血,破损,白斑等。 5. 呼吸系统: ·要求听诊器紧贴病人皮肤,勿隔衣操作。 ·双侧对称听诊,听诊区域前胸为肺尖,肺中部,肺底部,后胸为两侧肩胛骨下端,两侧肺底部。 ·听诊时嘱病人做深呼吸,听诊时间1—2个呼吸回合。 ·有无咳嗽,咳痰,胸闷,咯血,气急等。 6. 循环系统:听诊心尖部心律及心率,有无心脏杂音,测脉搏。 7. 评估双上肢肌力,双手握力,双侧手指毛细血管充盈度。 8. 全身皮肤情况:特别是骨隆突部位,如后枕,耳廓,肩胛骨,尾骶部,足跟部,双侧踝部等。 9. 消化系统: ·视诊:观察腹部有无包块等。 ·听诊:以脐为中心,划十字,分为4个象限,分别听诊肠鸣音,每个象限听到一次即可,最后一个象限听诊1分钟。 ·触诊:从左下腹开始。 ·询问有无腹痛,腹胀,大便情况等。 10.泌尿系统:关注尿色,尿量等。 11.检查下肢肌力。 12.水肿:找到胫骨前端,用大拇指按压,检查有无水肿,同法按压双侧内外踝。 13.检查双侧足背动脉。 14.将双手放置患者足底,嘱患者用力蹬检查者,检查双下肢的力量。 15.对有留置针的患者,应该评估留针的部位,有无红肿痛,留置时间等;有引流管的患 者,检查敷料,引流管有无扭曲,折叠,引流量,色,性状等。 16.此流程为体检的基本过程,在体检过程中,应该根据病人的病情有针对性地再仔细询 问及检查,总的原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附:神经内科病人根据不同病种体格检查的重点: ·脑梗塞:神志,瞳孔,面舌瘫,咽反射,肌力,肌张力,全身皮肤特别是骨隆突部位,深浅感觉,平衡能力(能够下床活动的病人),足背动脉等。 ·重症肌无力:咽反射,延髓肌,颈肌,呼吸机,四肢骨骼肌等。 ·格林—巴利综合征:面瘫,咽反射,深浅感觉。 ·癫痫:全身皮肤粘膜,包括口腔粘膜。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刺激征,睡眠,大便情况。 ·帕金森氏病:咽反射,震颤,面部表情,肌张力,步态,大小便情况等。

健康评估

健康评估交卷时间:2017-03-18 12:26:22 一、单选题 1. (2分)自述流利,但内容不正常,不能理解他人的语言,也不能理解自己所言,发音用词错误,严重时别人完全听不懂,为 A. 运动性失语 B. 感受性失语 C. 命名性失语 D. 失读 得分: 2 知识点:健康评估作业题 2. (2分)在自然情况下,X线胶片上显示为黑色的应为下列哪一项 A. 软组织 B. 骨骼 C. 血液 D. 气体

得分: 0 知识点:健康评估作业题 3. (2分)诊断肿瘤骨转移的首选的方法是 A. 骨显像 B. X线摄片 C. CT D. 超声 得分: 0 知识点:健康评估作业题 4. (2分)指机体组织器官结构改变与功能异常的英文单词是: A. illness B. disease C. wdllness D. wdllness 得分: 2

知识点:健康评估作业题 5. (2分)尿意紧急,来不及如厕即有尿液不自主流出,多为 A. 功能性尿失禁 B. 急迫性尿失禁 C. 完全性尿失禁 D. 反射性尿失禁 得分: 2 知识点:健康评估作业题 6. (2分)颈项强直见于 A. 脑膜炎 B. 颈肌外伤 C. 先天性颈肌挛缩 D. 先天性斜颈 得分: 2 知识点:健康评估作业题

7. (2分)口唇呈樱桃红色见于 A. 一氧化碳中毒 B. 心功能不全 C. 肺功能不全 D.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得分: 2 知识点:健康评估作业题 8. (2分)重度脱水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A. 疲乏、口渴 B. 体位性低血压 C. 皮肤弹性减退 D. 常出现循环衰竭和神经系统功能衰竭得分: 2 知识点:健康评估作业题 9.

脊髓损伤的功能评定

脊髓损伤的功能评定 一、损伤分类 脊柱骨折病人中约有20%发生神经损伤。通常脊柱损伤越严重,脊髓损伤就越严重,但并不总是如此。另一方面,轻度脊柱损伤往往不引起脊髓损伤,但有时也可以造成完全性神经功能障碍,有可能在没有骨折的情况下,因为血管供应障碍,从而导致脊髓损伤。 1、颈脊髓 A、预制脊髓最常见损伤为屈曲旋转脱位或骨折脱位,最好发部位为C5—6。 B、压缩性骨折。C5—6为最常见部位。此类损伤中只有半数病人造成损伤平面以下完全性神经功能障碍。 C、过伸型损伤最常见于伴有退行性改变的老年人脊柱,占颈椎损伤的30%左右。最常见于C4—5,最稳定性损伤。大部分损伤是前面椎体和椎间盘与后面的增厚的韧带与黄韧带间的挤压,压迫脊髓,导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这些作用力的综合造成中央脊髓损伤。 2、胸腰脊髓 A、在这一水平大部分脊椎损伤为屈曲型旋转脱体位或骨折脱位。最常见于T12—L1,造成上面的椎体较下面的椎体前移。这种损伤通常不稳定,常导致脊髓、圆锥或马尾神经功能的完全性障碍。

B、压缩性骨折常见,通常表现为椎体高度减低。损伤稳定,神经损伤少见。 3、过伸性损伤。少见,通常导致完全性脊髓损伤。 4、开放性损伤。可见于枪伤或刀伤。脊髓损伤可由于爆裂伤、也可由于子弹穿过或骨折片刺破脊髓所致。 二、神经损伤平面的确定 1、基本定义 皮区:指多个神经段(神经根)内感觉神经轴突所支配的皮肤区域。 肌节:指受每个节段神经根运动轴突所支配的一群肌纤维。神经平面:指脊髓具有身体双侧感觉、运动功能的最压节段。用右侧感觉节段、左侧感觉节段、左侧运动节段、右侧运动节段这四个节段来判断神经平面。 感觉和运动平面:指具有身体两则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 椎骨平面:指X线检查发现损害最严重的椎体平面。 不完全损伤:如果发现损伤神经平面以下包括最低位的骶段保留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这种损伤为不完全性损害,骶部感觉包括肛门粘膜皮肤联接处和深部肛门的感觉。运动功能检查是用手指肛检确定肛门外括约肌的自主收缩。 完全性损伤:指骶段感觉运动功能完全消失。 部分保留区域(ZPP):指仍保留部分神经支配的最低神经平

健康评估

期末考试 健康评估 一.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5题。3×5=15分) 1.发绀: 2.蛋白尿: 3.水肿: 4.恶病质: 5.心律失常: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30个空。1×30=30分) 1.慢性腹泻是指病程超过 。 2.临床上习惯利用 作为衡量贫血程度的指标,考虑输血的指标为 RBC ,Hb <45g /L 。 3.低色素性小红细胞见于 、 。 4.血红蛋白尿颜色可呈 或 ,隐血试验呈 。 5.发热的临床过程可分为 、 、 。 6.正常成人在普通饮食情况下,尿比重为 。 7.成人TP 为 ,A ∕G 比值为 。 8.方颅见于 、 。 9.黄疸的临床表现可分为 、 、 三种类型。 10.玫瑰疹见于 、 。 11.WBC 计数成人正常值为 ,PLT 参考值为 。 12.纵膈肿瘤、主动脉瘤压迫气管时咳嗽呈 音 。 13.用手按压皮下气肿的皮肤可出现 感或 感。 14.肋间隙用以标记病变的 。 15.肢体导联包括Ⅰ、 、Ⅲ、 、 、aVF 。 三.单项选择 (每题1分,共40题。1×40=40分) 1.以下哪项不是身体评估的方法 〔 〕 A. 视诊 B. 触诊 C. 问诊 D. 嗅诊 2. 疼痛位于右下腹麦氏点可能是 〔 〕 A. 盆腔炎 B. 阑尾炎 C. 小肠炎 D. 胃炎 3.便血、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仅粘附于粪便表面,提示 〔 〕 A .上消化道出血 B. 肛门或者肛管疾病出血 C. 小肠出血 D. 食管出血 4.胃癌、食管癌患者多向何处淋巴结转移 〔 〕 A. 右锁骨上 B. 右腋窝 C. 左锁骨上 D. 左胸骨旁 5.瞳孔大小不等常见于 〔 〕 A. 濒死状态 B. 青光眼 C. 有机磷中毒 D. 脑疝 6.肿大的甲状腺与颈部其他肿块最主要的鉴别是 〔 〕 A. 质地 B. 对称性 C. 血管杂音 D. 吞咽动作 7.周围血中网织红细胞增减是反映 〔 〕 A. 红细胞破坏情况 B. 机体缺氧程度 C. 骨髓红系细胞增生情况 D. 失血量多少 8.最能提示腹壁壁层腹膜有炎症的体征为 〔 〕 A. 腹部压痛 B. 肠鸣音亢进 C. 腹肌紧张 D. 腹部反跳痛 9.叩诊音正常分布区错误的为 〔 〕 A. 鼓音:胃泡区和腹部 B. 浊音:心、肝被肺覆盖的部位 C. 实音:实质脏器 D. 过清音:正常肺部 10.甲胎蛋白对下列哪种疾病诊断具有意义 〔 〕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健康评估完整版

症状:指个体患病后对机体功能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自身体验。属主观资料,是健康评估的重要内容。 体征:经评估者体格检查发现的,评估对象患病后机体解剖结构或生理功能发生的可观察的改变。 问诊:是发生护士与病人之间的目的明确而有序的交谈过程,又称为病史采集 主诉:为病人感觉最主要、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即本次就诊的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现病史:起病情况与患病的时间、主要症状的特点、病因与诱因、病情的发展与演变、伴随症状 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脱水:指体液丢失致体液容量不足,从而引起细胞外液明显减少的现象。 疼痛: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而产生的痛觉反应。 恶心: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吐的感觉并伴有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皮肤苍白、冷汗、血压降低、心动过缓 呕吐:胃或部分小肠的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 呕血:上消化疾病(屈氏韧带以器官,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肝胆、胰)或是全身疾病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的现象。 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时部分血液经肠道排出,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又名柏油便。 心源性哮喘:高度气喘、面色青紫、大汗伴哮鸣音,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底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增快,有奔马律的呼吸困难。 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大小不等,主要出现在面、颈、手背、上臂、前臂、前胸和肩部等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 慢性面容:面容憔悴,面色灰暗或苍白,目光暗淡。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严重结核病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眼裂增大,眼球突出,目光闪烁,兴奋不安,成惊愕状 黏液性水肿面容:面色苍白,颜面浮肿,睑厚面宽,目光呆滞,反应迟钝,眉毛头发稀疏。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肢端肥大症面容:头颅增大,面部变长,下颌增大前突,眉弓及两颧隆起,唇舌肥厚,耳鼻增大 满月面容: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常伴痤疮,唇可有小须。见于cushing综合症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者

神经功能评估

神经功能评估 分数:0.0 错误的试题数:10 试题1 单项选择题 (10.0分 得分:0.0 难度:水平题) 匙状甲常见于: 正确答案 学生答案 慢性肺脓肿 支气管肺癌 支气管扩张 肝硬化 缺铁性贫血 试题2 单项选择题 (10.0分 得分:0.0 难度:水平题) 梭形关节见于: 正确答案 学生答案 进行性肌萎缩 尺神经损伤 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脊髓空洞症 试题3 单项选择题 (10.0分 得分:0.0 难度:水平题) 爪形手见于: 正确答案 学生答案 尺神经损伤 类风湿性关节炎 桡神经损伤 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热 试题4 单项选择题 (10.0分 得分:0.0 难度:水平题) 下列反射不属于深反射的是 正确答案 学生答案 肱三头肌反射 膝腱反射 桡骨反射 提睾反射 跟腱反射 试题5 单项选择题 (10.0分 得分:0.0 难度:水平题) Brudzinski 征阳性表现为头部前屈 :

正确答案 学生答案 前臂稍伸展 伸小腿 足向跖面屈伸 髋膝关节反射性屈曲 拇趾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散开 试题6 单项选择题 (10.0分 得分:0.0 难度:水平题) 不属于浅反射的是: 正确答案 学生答案 角膜反射 腹壁反射 提睪反射 趾反射 桡骨膜反射 试题7 单项选择题 (10.0分 得分:0.0 难度:水平题) 病理反射包括: 正确答案 学生答案 颈项强直 克尼格征 布鲁津斯基征 戈登征 跖反射 试题8 单项选择题 (10.0分 得分:0.0 难度:水平题) 用一定力量挤压腓肠肌,可见拇趾缓缓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展开,此阳性反应为: 正确答案 学生答案 查多克征 凯尔尼格征 奥本海姆征 巴宾斯基征 戈登征 试题9 单项选择题 (10.0分 得分:0.0 难度:水平题) 深反射减弱或消失的病因可能是: 正确答案 学生答案 脑出血

小儿脑瘫评定量表

总量表: 1、粗大运动:GMFM、Milani正常儿童发育评定、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格 塞尔发育诊断量表、贝利婴儿发育量表、神经系统评定表、徒手肌力评价表、关节活动度评价表、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 2、精细运动:Gesell发育量表(4周~3岁)、Bayley婴儿发育量表(2~30月)、 丹佛发育筛查量表(0~6岁)、Peabody量表(0~5岁)、FMGM 3、言语功能:皮博迪图片词汇检查(PPVT 4~18岁)、伊利诺斯心理语言能力测 试(ITPA 3~10岁)、韦氏学龄儿童智力检查修订版(WISC-R 6~16岁)、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 4~6.5岁)、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S-S法1~6.5岁)、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 4、心理发育 (1)发育量表: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GDDS 4周~3岁)、贝利婴儿发育量表(BSID 2~30月)、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 0~6岁)、0~6岁小儿神经心里发育检查表(2)智力测验: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SBIS 2~18岁)、图片词汇测验(PPVT 4~18岁)、绘人测验(GDPT 4.5~12岁) (3)适应行为量表: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6月~14岁)、Vineland 适应行为量表(V ABS 0~30岁) (4)人格测试: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7~15岁儿童和16岁以上儿童)、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 14岁以上)、儿童人格问卷(PIC 3~16岁) (5)行为量表:奥芬巴赫儿童行为量表(CBCL 4~6岁和6~16岁)、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3~17岁)、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 5、感觉统合: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3~12岁) 0~3岁: 1、粗大运动:GMFM、Milani正常儿童发育评定、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格 塞尔发育诊断量表、贝利婴儿发育量表、神经系统评定表、徒手肌力评价表、关节活动度评价表、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 2、精细运动:Gesell发育量表(4周~3岁)、Bayley婴儿发育量表(2~30月)、 丹佛发育筛查量表(0~6岁)、Peabody量表(0~5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