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1)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
概论:文艺复兴 Renaissance,原意为“再生”,1855年由历史学家朱尔·米仕莱首先使用,后被用来通指一个历史时期。相比中世纪,文艺复兴是西方历史上一个新的文明时期,约从1300~1650年。
文艺复兴精神:人文主义思潮是文艺复兴的主流,“人文主义”一词最初来自于与“神学学科”相对立的“人文学科”。人文主义反对一切以神为本的旧观念,提倡古典文化中所表现出的一切以人为中小的精神,因此,人文主义又称为“人本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理论基础:大约从1430~1600年,古代的艺术思想重新获得重视,多种古代的音乐论著(尤以古希腊)被翻译、研究,并作为音乐理论研究的基础。
音乐风格:世俗化倾向更明显,复调音乐仍是音乐的主流。
音乐革新:创作技法的新发展,音乐体裁的突破,宗教改革,器乐风格的形成。
音乐流派:勃艮第乐派,佛兰德乐派,威尼斯-罗马乐派。

第一课 文艺复兴时期的乐派
第一节 英国音乐的影响
英国音乐的特点:民间音乐的渗入,倾向大调性、主调风格,习惯自由运用三度、六度音程,产生出和谐丰满的音响,采用和声式的织体,用完整的三和弦。
“坎蒂莱那风格” cantilena style
重要作家:利奥纳尔·鲍尔(Leonel Power),约翰·邓斯泰布尔(John Dunstable)。
音乐体裁:弥撒曲、经文歌、交替圣歌、赞美诗、圣诞颂歌,法伯顿(faburden)。

第二节 勃艮第地区音乐
“勃艮第乐派”Burgundian composers、Burgundian school又称为“第一代尼德兰乐派”,以迪费为首
勃艮第地区的音乐作品的主要体裁:弥撒曲、经文歌、尚松
音乐特征:三声部为主,高低声部有音域范围,声部之间对比音色,主调因素加强,三和弦的织体写法,保持对位的独立性。音乐细腻、清新,注意音响的协和悦耳。
主要作曲家:
迪费(Guillaume Dufay),作品体裁包括:尚松、经文歌、弥撒曲,重要成就在于对弥撒曲创作的改革,奠定定旋律弥撒的体裁风格。
班舒瓦(Gilles Binchois),作品有宗教音乐、尚松。旋律创作非常有影响力。

第三节 法-佛兰德乐派
“法-佛兰德乐派”Franco-Flemish composers,是“尼德兰乐派”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分别以奥克冈、约斯堪为首
一、奥克冈(Johannes Ockeghen)
作品体裁有:弥撒曲、经文歌、尚松。
主要成就是弥撒曲的创作。一种是四声部的定旋律弥撒,另一种是不引用定旋律而自由创作的弥撒,以作品的特征命名。

二、约斯堪(Losquim Des Pres)
留存的作品有18首弥撒、100首经文歌、70首尚松。
弥撒的创作是表现创作能力

和技巧的重要体裁,约斯堪的弥撒创作,一方面是15世纪弥撒曲的各种创作风格的总结,另一面是16世纪弥撒创作的新拓展。创作“释义弥撒”、“模仿弥撒”。
经文歌的创作展现了鲜明的音乐个性和创造性,从严格的定旋律方式直至自由的创作,注重装饰性的复调旋律。关注以音乐来表现和传达歌词,称为“绘词法”。

三、其他法-佛兰德作曲家

1、比斯努瓦(Antoine Busnois) 与奥克冈同时代的作曲家,作品有宗教音乐,世俗音乐,以尚松的创作最具代表性。
2、约斯堪同时代的作曲家
奥布雷赫特(Jacob Obrecht),荷兰人,作品有弥撒、经文歌、尚松、荷兰歌曲和器乐曲。
伊萨克(Heinrich Issac),作品包括宗教音乐和法文、德文、意大利文的歌曲。

3、约斯堪之后的作曲家
这一期的法-佛兰德作曲家延续和发展法-佛兰德音乐的传统,作为复调传统向16世纪下半叶更完美阶段过渡的桥梁,同时,将这种音乐传统扩散到欧洲各地,与当地新的音乐发展趋势相融合。
代表人物:贡贝尔(Nicolas Gombert),克莱门斯(Jacob Clemens), 维拉尔特(Adrian Willaert)
4、法-佛兰德后期的代表人物
拉索(Orlande de Lassus),法-佛兰德乐派最后一代的杰出代表,在创作中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作品有弥撒、牧歌、尚松、利德、经文歌。音乐语言生动,充满活力,以音乐生动地描述歌词为特点,世俗音乐融合各地的风格,丰富而有个性。
蒙特(Philippe de Monte),作品有牧歌、尚松、弥撒、经文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