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山地的形成背诵知识点

4.2山地的形成背诵知识点
4.2山地的形成背诵知识点

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背诵要点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1山地有多种类型,如

褶皱山、断块山、火

山等,它们的形成都

与内力作用有关。

2褶皱山

(1)褶皱的概念和

基本单位?

(2)褶曲的有哪两

种基本形态?

从形态上看各

有什么特点?

从岩层新老关

系来看各有什

么特点?(3)地形倒置指的

是背斜成谷和

向斜成山(4)背斜成谷的原

因?

(5)向斜成山的原

因?

(6)褶皱山的举例

和判断?(7)板块构造学说

中六大板块的

名称?

(8)表格“板块运

动与全球地

貌”

(9)课本p74活动

3断块山

(1)断层的概念(2)如果断层的位

移以垂直运动

为主,则其中相

对下降的岩体

形成?如我国

的?

(3)相对上升的岩

块形成?如我

国的?

(4)课本p75活动

4火山

(1)熔岩高原是如

何形成的?举

例?

(2)火山是如何形

成的?举例?(3)火山由哪两部

分组成?(4)没有破坏的火

山口形态是?

有时积水形

成?如我国?(5)破坏后的火山

口什么形态?(6)火山锥上部坡

度?下部坡

度?

5地质构造包括哪几种类型?地貌形态包括哪几种类型?

6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028学案p2)(1)利用向斜找水,

分析原因

(2)利用背斜找油

气,分析原因

(3)利用向斜背斜

确定钻矿位置(4)利用断层找水,

分析原因

(5)建筑工程,隧道

应避开断层分

析原因

(6)断层能加大地

震烈度,地震发

生时,有断层处

的地区烈度会

变大。

(二)山地对交

通运输的影响1 在山区,人们通常优先建造公路,其次是铁路,为什么?

2 在山地地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选址选在什么地带?

3 为达到线路的的技术要求,在山地地区

修建公路和铁路需要迂回前进,即,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地地区的线路弯曲程度和总长度要比相应的平原和丘陵?

高中生物必修二必背知识点

高中生物教材必背知识点 (必修二) 1. 孟德尔验证实验中为什么用隐性纯合子对F1进行测交实验? 提示:隐性纯合子只产生隐性配子,分析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即可推知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2.假说—演绎法的过程? 观察现象提问题,分析问题提假说,演绎推理需验证,得出结论成规律。 3.相对性状: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4.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6.与基因分离定律有关的易混点 (1)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产生的雌配子(或雄配子)有两种,且A∶a=1∶1,但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不相等,一般来说,同一种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 (2)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就会出现特定性状分离比 ①F2中3∶1的结果必须在统计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子代数目较少时,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 ②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如隐性致死、纯合致死、显性致死等。 (3)自交不等于自由交配 ①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的交配,如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的自交,即AA×AA、Aa×Aa、aa×aa。 ②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如在基因型为AA、Aa的群体中,自由交配是指AA×AA、Aa×Aa、AA(♀)×Aa(♂)、Aa(♀)×AA(♂)。 (4)鉴定某生物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不一定都选测交法 当被测个体是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当被测个体是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以,但自交法较简单。7.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有哪些? 提示: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F1测交后代基因型种类的比例、F1测交后代表现型种类的比例。 8.若要检测豌豆的基因型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还是测交?为什么? 提示:自交,因为豌豆属于自花传粉的植物。 9.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条件及发生时间 (1)条件:①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②减数分裂过程中;③细胞核基因;④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2)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10.能用分离定律的结果证明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吗? 提示:不能。因为两对等位基因不管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单独研究一对等位基因时,每一对等位基因都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都会出现3∶1或1∶1的比例。无法确定两对等位基因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就无法证明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1.若下图1和图2中,同源染色体均不发生交叉互换,自交后的表现型种类一样吗? 提示:不一样。前者为2种,后者为3种。

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汇总

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知 识点汇总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知识点1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________、岩浆活动和________作用。3 .影响: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________。 4 基本形式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岩层的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垂直于地表 岩层变化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 弯曲变形 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对地表的影响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 巨大的褶皱山脉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相互关系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全球范围看,以________运动为主,以________运动为辅 知识点2 外力作用 1.概念: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 2.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________。 3.表现形式 (1)风化作用(2)侵蚀作用(3)搬运作用(4)堆积作用 举例说明: 以下地貌和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海蚀柱、海蚀崖:________;冰斗和角峰:________;沙滩:________; 新月形沙丘:________;黄土高原地貌:________; 风蚀柱、风蚀蘑菇:________;冲积扇(洪积扇):________;等等。 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________。 知识点3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三大类岩石:岩浆岩、________、沉积岩。 2.物质循环过程 (1)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物质:A________、B________、C岩浆。 (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循环环节:①外力作用、②________、③重熔再生、④________。 技巧点拨: (1)关键是判断岩浆和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的就是________。 (2)________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 (3)各类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________;各类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 ________; 三大类岩石都有可能重熔再生成________。 2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生物必修2复习知识点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减数第一次分裂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 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 (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 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 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 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三、精子与 卵细胞的形 成过程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 不同点形成部位 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卵巢 过程有变形期无变形期 子细胞数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 极体 相同点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

世界电影史

第一章电影的形成期 (1895-1927) 第一节卢米埃尔的纪实主义电影 一卢米埃尔的影片内容 1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从内容上讲,多数是简短的生活纪录片,多拍摄诸如 车站、大街、公园、家庭乃至浴室等日常生活的片断景象。 2此外,他们还拍摄社会新闻。 《代表们的登陆》电影历史上第一次对声音的无意识尝试. 二卢米埃尔对于电影的贡献和遗憾 1卢米埃尔兄弟是世界电影的先驱,他们拍摄并且放映了电影史上的第一批标 志着初期电影高水平的影片,开创了电影真正的历史。 2卢米埃尔坚持“从现实生活中捕捉自然景观”的拍摄原则,展现出电影真实地 再现现实生活的能力,由此确立了电影纪实主义风格,卢米埃尔也被视为西方 纪实主义电影的鼻祖。 3卢米埃尔的电影还为后来电影的样式开辟了道路。 新闻片:《代表们的登陆》 纪录片:《水龙出动》、《水龙救火》、《扑灭火灾》、《拯救遭难者》 追逐片:《膝行的人》 科幻片:《机器肉店》 4 卢米埃尔电影在技术和艺术上都有非常大的贡献。技术上,他们发明了最初 的特技摄影,并使用了移动摄影,影片的画面已经有“远景”、“中景”、“近景” 甚至“特写”之分,层次清晰;在艺术上,他们运用了最早的蒙太奇手法创作电 影。 第二节梅里爱的戏剧电影 一梅里爱电影中的特技(摄影)常规方法的特种技巧 1它能赋予电影以新的造型表现手段,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语言,是电影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方法。 2 特技在梅里爱的影片中是很重要的表现手段。他发明了停机再拍以及叠化、慢动 作、多次曝光、场面转换、遮片、透过玻璃缸摄影等手法,并把它们大量地运用到影片的拍摄中去。 3 梅里爱特别注重技巧的作用,甚至将技巧本身作为目的,而不是一种表现的手段。 他的影片中,技巧的展示特别突出,因此,他被称为西方技术主义电影的先驱。 二梅里爱电影中的戏剧元素 1戏剧电影就是以戏剧的冲突律为基础,采用传统的戏剧式的结构原则,具 有开端、纠葛、发展、高潮、结局等要素的电影。 2在他的电影里,情节发展的顺序常常不是按照实际生活情况而是根据戏剧 的习惯编排的,整部影片往往由几个场景组成。 3摄影机经常被放在摄影棚的最后面,一点也不移动,拍摄影片总是从同一 视角,将由远到近的一切景象,统统都拍摄进去。(乐队指挥的视角)梅里 爱非常重视幕景的作用。 4梅里爱非常重视幕景的作用。 *梅里爱还指导演员仿效舞台剧的做法演出。 三戏剧性和高超的特技相结合的优秀作品:《月球旅行记》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知识总结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基本概念: (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 (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及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及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

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 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法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豌豆×矮豌豆P:AA×aa ↓↓ F1:高豌豆F1:Aa ↓自交↓自交 F2:高豌豆矮豌豆F2:AA Aa aa 3 :1 1 :2 :(二)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黄圆×绿皱P:AABB×aabb ↓↓

世界电影史重点知识梳理

世界电影史重点知识梳 理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世界电影史重点知识梳理 第一章:电影的诞生 一、细碎知识点整理 1)世界第一部电影——《工厂大门》(by卢米埃尔兄弟) 2)世界电影史第一个导演——乔治梅里爱 二、大块知识整理 卢米埃尔兄弟和梅里爱创作风格的缘起 卢米埃尔兄弟:开启了电影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a.对现实进行纪实的创作手段(记录眼前的景象) 1.利用景深(固态构图)完成 2.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 3.不同视角分区域拍摄和移动摄影 4.采用特技、戏剧元素,将主观创造意识渗入影像 5.运用不同的场景拼接(画面——最早的“蒙太奇”) b. 主要贡献 1.采用纪实手法,呈现日常生活场景,还原流动感、自然感 2.渗入主观化选择,创造出最初的叙事方法 3.开创现实主义电影创作风格(电影纪录片的先驱) c. 代表作品:《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消防员》、《代表们登陆》、《水浇园 丁》(喜剧)、《假膝行人》 乔治·梅里爱:开启了电影现代主义的创作风格 a. 创作手段 1.利用停机再拍造成魔幻效果 2.借用照相特技发掘摄影特技:“叠印”“合成照片”“二次/多次曝光”“画托”“首次进行‘人工照明’” 3.舞台乐队指挥的视点——全景视点 4.成立了“明星制片公司”,建造了世界电影史上第一个“摄影棚”,形成了“银幕即舞台”的美学观念 5.开始采用蒙太奇的手法来组合镜头 b. 主要贡献 1.采用多种摄像特技去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丰富影像的表达手段 2.蒙太奇方法的应用,开拓了影像的叙事功能 3.开创了现代主义电影的创作风格,可以称之为电影故事片的先驱 C. 代表作品:《贵妇人的失踪》(停机再拍);《橡皮头人》(多次曝光);《魔窟》(叠印法);《月球旅行记》 第三章: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名词解释)[时间、地点、代表作品、起因、背景]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是1920年代出现在欧洲的一次电影实验运动,是欧洲先锋艺术运动的分支,是表现主义电影的延展。先锋电影也称“实验电影”或“地下摄影”,是一种远离电影故事片和纪录片主流,不为商业目的的默片纯视觉电影。 主张:反对叙事;倡导通过绝对自由的联想来达到纯粹的运动、纯粹的节奏和情绪,排斥真实、理性的含义;表现潜意识、非理性和梦幻世界;物大于人。

最新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必修2遗传与进化 第i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i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了解】 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 P :高豌豆X矮豌豆P:AA X aa F 1: 咼豌豆F1: Aa F 2:咼豌豆矮豌豆F2:AA Aa aa 3 : 1 1:2 : 1 二、基因的分离现象【理解】 1、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具有:独立的颗粒状,互不融合。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3、遗传因子在生殖细胞中是成单存在的。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三、测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理解】 1、测交是:将F i X隐性纯合子杂交,用以测定F i遗传因子的组成。 2、孟德尔测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F i)Dd (高茎)X dd (矮茎) Dd (高茎):dd (矮茎) 1 : 1 3、判断某生物是否为纯合子的方法:植物:常用方法:测交; 最简单方法:自交。 动物:常用方法:测交; 四、基因的分离定律【理解】 1、分离定律的内容 (1 )在生物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2)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体细胞中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了解】 P: 黄圆X绿皱P YYRR X yyrr J F 1:黄圆F1: YyRr J F 2:黄圆黄皱绿圆绿皱F2:Y_R_ Y __ rr yyR —yyrr 9 : 3:3:1 9 3 : 3 : 1 在F2代中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 、解释基因的自由组合现象【理解】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R(YyRr)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 组合。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YR Yr、yR、yr,数量比例是:1 :1 :1 :1。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F2性状表现有4种: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分比是9 :3 : 3

高中地理《山地的形成》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课程标准分析: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标准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因 素”,对于本条标准的把握应注意: (1)重视学生“分析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的培养。 (2)结合实例分析,实现了学生从知识学习向素质培养的转变。 2.教材内容分析:山岳是陆地地形的骨架,它的形成和发展都和内力作用密切相关。所以本 节内容在继上节内容——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后,将山岳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通过对这个案 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时又是对初中有关 地形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升华。 这一节教材的内容共可包括两个重点内容:一个是山岳的形成;另一个是山岳对交通的影响。 第一部分的内容——山岳的形成,教材首先指出山岳的形成和内力作用关系密切,然后对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成因、基本形态特征和规模进行分析。由于褶皱山和断块山是形成于一定的地质 构造上的,所以教材在讲述这两种山岳的形成时,都先从褶皱和断层这两种最基本的地质构造 开始讲起,并且教材还配以阅读材料和活动题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第二部分的内容——山岳对交通的影响,教材主要分析了山岳对交通三方面的影响:对运输线 路结构、对线路分布格局和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并且设计了相应的活动题帮助学生理解。二.学生学情分析: 高一年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合作、探究能力还较欠缺,需要加强指导;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一般,仍需恰当地启发,适当点拔;学生愿意展示自己的个 性和才能,对讨论、发展环节较感兴趣,但得注意引导。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分析,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 2.通过火山景观图与示意图,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3.通过“活动1、2”,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地质构造、地貌类型,培养其读图、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活动3”,了解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把课本上学到的

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归纳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点总结 [授课建议] 1.内力作用能量来源

.地壳运动的类型及分析判断 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 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 形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 3.内力作用的意义 4.外力作用能量来源

5.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6.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1.图解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 风化使地表岩石由坚硬变得松动、破碎、易被侵蚀,形成散落的碎屑,在搬运过程中不断发生堆积,结果使下层的碎屑物质被压紧、固结形成新的岩石。新的岩石出露地表后再次发生上述过程,如右图所示: 2.外力作用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分析某一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往往可以综合许多因素。 (1)气候因素:主要从气温与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②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主要表现为流水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2)地质地貌因素:主要分析基岩和地势两个方面的影响。石灰岩地区,由于岩石微溶于水,故外力作用往往表现为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地势较高的地区往往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地势较低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地势差异较大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 (3)生物因素: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高低的影响。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往

往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生物风化作用显著。 3.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的区别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深度探究] 1.分析流水堆积地貌、风力堆积地貌与冰川堆积地貌的差异。 提示:(1)从地表形态上看:流水堆积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总体比较平坦,而冰川堆积地貌多呈波状起伏。 (2)从堆积物质上看:流水堆积和风力堆积的物质分选性较好,冰川堆积物则大小混杂在一起,无分选性。 2.如何根据风力堆积物判断盛行风向。 提示:(1)根据沙丘判断风向。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如下图: (2)根据堆积物的大小判断风向。堆积颗粒由大到小的方向即风向,如下图。 风向 3.影响流水侵蚀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河流径流量、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形特征、植被覆盖程度等。如积雪融水量或降水强度大、地势起伏大、植被破坏严重等会导致流水侵蚀作用大。 7.岩石的分类 沉积岩 变质岩 火山岩

2018上海大学电影学专业高分考研经验分享

一、院校选择 我考虑到的因素主要有学校所在城市、招生人数(和报录比)、专业课命题风格、分数线。 这些因素的重要程度则因人而异,我对北京积怨二十年,所以首先排除了所有的北京院校。(这么一来其实就没剩多少选择了......)上网一搜,发现我喜欢的一位影评人对上大电影学评价不错,而我曾经在上海度过了一段特别愉快的假期,加之这座城市在中国电影史上意义非凡。所以整个择校过程并无纠结。 一般来说招生人数、分数线等等信息都可以从学校和学院官网上查到,像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s://www.360docs.net/doc/3014581132.html,)提供了招生计划、初试复试参考书目、考试大纲,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https://www.360docs.net/doc/3014581132.html,)提供了专业介绍、往年复试分数线及报考人数。 搜索心仪院校的近十年真题,大致浏览一遍,看看有多少题目是自己听说过的,又有多少完全陌生。如果你自认观影储备量一般,那么保险起见最好避开那些剑走偏锋的院校。上大电影史与电影理论的命题中规中矩看重基础,15年开考的电影产业与文化则明确考察重大热点,总归还是摸得着底,不会让人措手不及。 二、初试科目、参考书目及复习方法

1.公共课 政治:辅导书我用到肖秀荣的《精讲精练》、《1000题》、《知识点提要》、《考点预测背诵册》、《八套卷》、《四套卷》还有一本时事小册子,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也没看任何视频课。4月开始看《精讲精练》,我的进度刚好是每看完一本书下一本书就出版了,算是无缝衔接。错题本必不可少,我的方法是把精讲精练、1000题和肖4肖8的错题改写成知识点记录到活页夹里,按照对应的课程和章节分别编号,对重点和难点参照精讲精练补充拓展,并且用彩色笔标记出来。最后的一个月我看得最多的就是错题本、《知识点提要》的哲学逻辑图+毛中特附录+史纲时间轴、肖8肖4大题。按计划我不打算在政治上花费太多时间(简言之就是不走心),最终的分数不高不低,符合预期。 英语(一):我从3月开始用百词斩过了一遍大纲词汇,然后用扇贝单词过了一遍核心词汇,最后一个月买了新东方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作自查用。复习期间还用到张剑真题黄皮书(版本繁多,建议买年份多的)《阅读理解150篇》《最后预测5套题》和新东方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考研英语:拆分与组合翻译法》。我的笔记里记录了错题词汇、做过的阅读理解中出现的生词和词组、小作文范文6篇(不同类型)、大作文范文3篇(圈出精彩的句子和词汇)、高难度的翻译真题、不太熟悉的词组译法。最后一个月基本只用到笔记和《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这本书总结的大作文写作常用词组很实用)。最终分数比我预想的低了些,怀疑是大作文中段有点跑题。

生物必修二基础知识点背诵版讲解

生物必修二基础知识点背诵版 1、遗传的基本规律 (1)基因的分离定律 ①豌豆做材料的优点:(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 ②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 ③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 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比例占9/16;双隐性个体比例占1/16;单杂合子占2/16×4=8/16;双杂合子占4/16;亲本类型比例各占9/16、1/16;重组类型比例各占3/16、3/16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优良性状分别在不同的品种中,先进行杂交,从中选择出符合需要的,再进行连续自交即可获得纯合的优良品种。 记忆点: 1.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范围内,有n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2n种。 2、细胞增殖 (1) 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有丝分裂: 分裂间期的最大特点: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高中地理《1山地的形成》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课标细化】 1.了解山岳的三种类型及其典型例子; 2.掌握背斜和向斜形成的地貌并分析其成因; 3.理解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4.掌握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内力作用形成山岳的三种类型。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分析,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 的塑造。 过程与方法 1、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背斜、向斜的判断。 3、利用直观的录像、景观图片等进行战士,使学生理解山岳地貌的成因与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火山的危害和好处的分析使学生树立辩证法的思想;通过山岳对交通 的影响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人类的活动应和自然和谐统一。 【教学重点】 1、山岳的三种类型。 2、山岳对交通的影响。

【教学难点】 背斜、向斜的判断依据。 【教具、资料】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营造地表形态的两大力量,分别是……(课堂提问,提问过程中引入今天“山地的形成”的学习);展示图片——阿尔卑斯山、泰山、日本富士山。它们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 (展示学习目标) (讲授新课) 先来看第一种——褶皱山,【板书】1、褶皱山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褶皱”? (利用随手教具——书本、纸张进行演示,并强调岩层的受力方向) (讲解)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1 念:岩层弯曲变形(连续性变形) 【指导读书】演示实验:褶皱的基本形态表现为两种,即背斜和向斜。 (教师在黑板上用板笔绘出背斜和向斜的形态图,并标出受力方向)——动画演示 【板书】②形态:背斜和向斜 ③褶皱形成过程: 【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背斜和向斜从外部形态上看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回答】从外部形态看,背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下弯曲的。 【教师讲解】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而向斜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但这只是一般情况,还有特殊情况。 (教师用黑板擦把背斜上部擦去一部分,把向斜上部用粉笔添绘上一部分,变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形态。) 【引导】大家请看!有的时候恰恰相反,背斜由山岭变成于谷地,而向斜由谷地变成了山岭,这是怎么回事呢?

世界电影史复习要点

世界电影史复习要点 第一讲 第一节了解 第二节 视觉暂留原理 放映中的影片之所以能给我们以运动的幻觉,是因为反映在我们视网膜上的形象不会立刻消失的缘故。我们眼睛的这一特点,或者说这一缺点,即形象在视网膜上的滞留性,被称为视觉暂留原理。 胶片的发明 1889年,美国人伊斯曼发明了透明胶片,取名柯达胶片 第三节 电影诞生的时间、地点、标志性事件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地下室卢米埃尔兄弟公开放映电影卢米埃尔兄弟的代表作品、电影史贡献 《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婴儿的早餐》、《代表们的登陆》等 (1)卢米埃尔兄弟是电影的发明人,他们开创了电影的历史。 (2)纪录片的起点:写实主义 (3)摄影技巧的启示 (4)无意识的蒙太奇组接 梅里爱的代表作品、重要贡献、电影的局限性 《月球旅行记》局限性 1)拘泥于戏剧美学 2)对摄影机的认识程度有限固定机位乐队指挥的位置 百代、高蒙概况 创建者:查尔·百代1907年,完成了电影制作-放映的垄断体系 创立者:莱翁·高蒙1905年,在皮特休蒙建立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制片厂 布莱顿学派概况 1900年前后英国电影的先驱者阿尔伯特·史密斯詹姆士·威廉逊 阿尔伯特·史密斯、詹姆士·威廉逊的代表作及其技术特点 ●1、阿尔伯特·史密斯 ●代表短片: ●《玛丽·珍妮的灾难》:全景与特写的交替 ●《祖母的放大镜》:特写与远景的交错 分镜头原则的最初体现 阿尔伯特·史密斯的贡献:创造了较为复杂的剪辑手法,喜剧电影的创作 ●2、詹姆士·威廉逊 ●代表影片: ●《鲸吞》:特技摄影加简单情节 ●《中国教会被袭记》:5分钟长度,4个场景,追逐-救援的经典电影叙事模式。 ●《义犬救主记》:完整的故事。 ●贡献:探索摄影特技,善于用镜头讲述完整的故事,是惊险片的鼻祖。 第五节 《火车大劫案》的电影史地位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 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 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 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 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

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 ×dd 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为Dd×dd 1Dd :1dd

《山地的形成——褶皱山》教学设计

《山地的形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荔城中学高淼 一、课标要求及解读 课标要求:结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变化的内力、外力因素组。 课标解读:本节内容是以山岳的形成作为典型案例,说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教材通过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等实例,向学生介绍内力作用是如何影响它们的形成和变化的。按照“标准”的要求要求主要是通过实例了解内外力对地表形态影响,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紧密围绕着课文内容中所列举出来的一些实例,如板块构造学说、褶皱山的“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等案例,从而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内外力以及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材分析及教学安排 《山地的形成》这一节内容看似比较少,课标要求也相对比较简单,但是根据往年的考试内容来看,这一节的内容相对来说要求还是比较细的。对于“板块构造学说”课文中只是简要的介绍了板块运动的形式,但是教学中应当要求学生能够说出板块构造的要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分析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带及褶皱山脉的分布以及与板块之间的关系。褶皱的内容也包括较多,首先是褶曲中的背斜、向斜的区分以及背斜向斜在生活中的使用,与生活的关系等。 根据教材和教学的安排,本节内容使用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以板块构造学说以及褶皱山为主,第二课时主要以断块山和火山为主。 三、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在前一节课的内容当中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内力和外力作用,但是对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在形成地表形态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还是知之甚少,对于板块构造学说在初中时学生知道有六大板块的基础。 情意基础:大多数学生外出旅游的机会并不多,很多地质构造没有亲眼见过,或者见过但是不知道其名称以及形成的原因,本节课应该多培养学生探究地理原理的特点。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板块构造的学说的原理,并能运用该原理解释全球地震、火山带及褶皱山脉分布规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复习提纲)期末必备

生物必修2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 ↓ F1:高茎豌豆F1:Dd ↓自交↓自交 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DD Dddd

中外电影史学习要点(2)

中外电影史学习要点 前言 世界电影史“入史”的评价标准,有四个方面因素:影片或事件的文献性;原创性;影响性;典型性。 第一章无声电影时期 第一节早期无声电影 1.1891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单人观看影片的“电影视镜”,并申请了专利。 2.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用他们的“活动电影机”放映了10部影片,其中就有后来知名的《火车进站》、《工厂大门》、《贝贝的午餐》、《水浇园丁》等,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3.视觉暂留原理:人眼观看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上,并由视神经输入人脑,当物体移去时,视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而要延续0.1 -0.4秒的时间。 4.电影生产至少涉及三个最基本的电影器械或设备:电影胶片、连续摄影机、活动放映机。 5.电影的摄影影像是留影在柔软的、和纸一样可随意卷曲的、半透明的赛璐珞底片上的,这种物质被叫做“胶片”。 6.国际通用的电影胶片规格是35毫米。 7.第一个想出连续摄影的是英国摄影家爱德华?慕布里奇。 8.赛璐珞胶卷的优点:柔软、感光性强;缺点:易着火、保存难。 9.爱迪生的影片几乎全是在一中叫做“黑玛丽”的摄影棚内拍摄的。

10.爱迪生的拍摄特点 拍摄场地:几乎在摄影棚内拍摄; 拍摄内容:记录剧院舞台上的表演动作或室内生活场景的片段。11.卢米埃尔兄弟的拍摄特点和局限性 拍摄场地:主要是户外(公园、花园、海滩和其他公共场所) 拍摄内容:记录了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与人们关注的新闻事件。 局限性:手工作坊式的制片活动,将电影看成一种杂耍玩意儿,没有认识到电影作为媒介的巨大潜力。 12.比较《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的镜头运用。(p14) 13.1896年,梅里爱发现了“停机再拍”的奥秘,这个技术手段决定了蒙太奇手法的发明,也决定了电影进入叙事成为可能。 14.梅里爱的贡献与局限?(p16) 贡献: (1)将电影和叙事联系起来,建立了故事片这一重要的电影形式。(2)将戏剧演出的流程引到电影拍摄中来。 (3)发明特技:停机再拍、淡入淡出、叠化、渐隐。 局限: (1)局限于“舞台美学”,制约了电影叙事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2)将“停机再拍”看做魔术师的机巧,而不是电影叙事的要素。 15.布莱顿学派 20世纪最初十年在英国的布莱顿(海滨城市),有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摄影师们,主张像卢米埃尔那样,在露天场景中创造“真实生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 (1)基因的分离定律 ①豌豆做材料的优点: (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 (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 ②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 ③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 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比例占9/16;双隐性个体比例占1/16;单杂合子占2/16×4=8/16;双杂合子占4/16;亲本类型比例各占9/16、1/16;重组类型比例 各占3/16、3/16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优良性状分别在不同的品种中,先进行杂交,从中选择出符合需要的,再进行连续自交即可获得纯合的优良品种。 记忆点: 1.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范围内,有n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2n种。 二、细胞增殖 (1)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外国电影史_黄文达_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的、任务: 本课程要使学生对外国电影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清晰、完整的了解,掌握视听语言的基本发展脉络,学会和提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从经济、技术、文化、政治多方面的视野出发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牢固掌握外国电影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要的现象、人物、作品的要素和特点。 本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注意从发展的观点分析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影响,兼顾对中国电影现状和发展的借鉴价值。 本课程学时安排为80学时,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并适当组织学生观看代表影片。但由教师指定,要求学生在课余自行看完50部左右的外国电影史上的代表作品,并做好观摹笔记。 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为世界电影的发展概况及电影发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电影叙事语言的发展,电影技术的发展和电影经济的发展,其中重点是视听语言的发展、变化,因此主要以叙事电影的发展为主线,突出电影运动的思潮、现象、主要导演及其代表作品的介绍与分析。总体上突出以点带面的方式,以美国、欧洲、前苏联的叙事电影发展为重点,同时兼顾亚洲(日本、印度、韩国等)的电影发展。 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 本课程在教学上要求对电影发展中所涉及到的问题做到精讲细论,深入讨论、准确掌握。在厘清各国电影发展中的诸多观点与争议的主要脉络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从具体的影片创作和理论思潮出发,通过深入讲解与讨论,使学生能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准确、明晰地掌握、分析世界电影发展的主要现象与问题,建立正确的电影史识。 在教学实践方面,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强调看、讲、议结合,突出对段落和整体结构的认识和运用,因此要求观看与“剪片”相结合,在认真观看原作与若干量的段落的基础上,以对原作的重点段落与画面的串讲为主,结合课堂讨论、课后论文的方式来进行。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 本课程选用教材为:黄文达《外国电影发展史》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年 参考书目: 1.《世界电影史》(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西方电影史概论》邵牧君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3.《外国电影史》郑亚玲、胡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4.电影馆丛书焦雄屏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5.《电影理论史》(意)基多·阿里斯泰戈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6.《世界电影鉴赏辞典》(1-3)郑雪来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2003 7.《中外影视名著辞典》李恒基王汉川等主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 8.《东方视野中的世界电影》钟大丰梅峰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