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

管仲
管仲

中国山东省素称齐鲁礼仪之邦,是因为两周(西周、东周)时期,在黄河下游海岱之间这块古老、肥沃而又神奇的大地上,曾经建立过两个大的诸侯封国,一曰齐,一曰鲁。齐国的始祖是姜太公子牙,鲁国的始祖是周公姬旦和他的儿子鲁公伯禽。齐国的都城在临淄,鲁国的都城在曲阜。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便以临淄和曲阜为中心,形成了两支博大精深、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即齐文化和鲁文化。先秦时代(公元前221年前),齐鲁文化双峰对峙,二水分流;秦汉以降,齐鲁文化珠联璧合,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如果把孔子视为鲁文化的象征的话,那么齐文化的代表人物无疑要首推管仲了。

管仲,名夷吾,字仲,谥敬,若连谥而称,则曰“敬仲”,齐桓公尊称为“仲父”。姬姓之后,管严之子,颍上人氏,(颍上,春秋时期属楚国慎邑,在今安徽省颍上县境内)大约生于公元前725年,卒于公元前645年,活了80岁左右。

管仲的家族原属姬姓周贵族阶层,曾经谱写过一段辉煌而显赫的历史。不过,随着时光的流逝,至管仲之时,其家族早已失去了优越的地位。动荡的岁月,贫困的生活,使管仲步履艰难地踏上了生活的征程。早年的管仲,在谋求生存的道路上经过商,当过兵,为过吏,做过多种多样的比较低贱的事情。然而命运对他太不公平了,结果是经商赔本,打仗败北,为吏被逐,最后因参与齐国的宫廷斗争,失败后成了齐桓公的阶下囚徒。

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就在管仲最困顿落魄的时候,幸赖知己好友鲍叔的推荐,豁达大度的齐桓公毅然抛弃一箭之私仇,化敌为友,任管仲为齐国宰相。这一戏剧性的变化改变了管仲的人生轨迹。管仲所处的时代,正是王室衰微,诸侯做大,四夷交侵,战争频仍的春秋乱世。而齐国呢,情况更糟糕,经过连锁性的宫廷政变,国家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管仲,用他的聪明睿智和卓越才能,治国整军,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仅使齐国成为春秋首霸,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发达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昌盛的文明。管仲不愧为齐国贤明的宰相和中国先秦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因而研究管仲的政治思想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管仲的政治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因本文篇幅所限,不能做全面介绍,仅选几个比较重要的方面论述于下:

第一,富国思想。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中说:“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扶国强兵。”良史司马迁以画龙点睛之笔,寥寥数语,便概括了管仲政治思想的精华,即富国和强兵思想。

我们不妨先看富国思想。管仲充分认识到“经济”因素对于安邦定国的巨大效能。他认为:“错国于不倾之地,积于不涸之仓,藏于不竭之府。”[1]作现代汉语为:要想把国家建立在坚不可摧的稳固基础上,就必须把粮食积存在取之不尽的粮仓内,把货币储藏在用之不竭的府库中。意思是说发展经济以富国乃立国存邦之基。

假如管仲的富国思想到此为止的话,也就不足称道了,因为很多君主或统治者都希望国家富裕,以供国需或己用。管仲的高妙和独到之处在于,他在主张富国的同时还主张民富,使国富和民富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

管仲的富民主张是建立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的: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何以如此呢?那是因为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能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很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2]

富民之生,必重视民之经产。重民之经产者,藏富于民之意也。管仲的这一思想在《管子·山至数》中得到了表现。大意是说:成王业的藏富于民,成霸业的藏富于大夫,败国亡家者则把财富收藏在箱子里。管仲又进一步申言道:百姓富君主不会穷,百姓穷君主不会富,因此国家不向百姓征收钱币,府库也不积累钱财,把财富藏在百姓手里。管仲的这一思想与《论语·颜渊篇》所讲的“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具有同一精神。

第二,强兵思想。以今世观之,作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要想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要想在动荡不已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即经济的发展和军事力量的强大,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此,生活于公元前7~8世纪的管仲就已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精辟的论述,并把致力于齐国的富强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每念及此,吾辈不觉油然而生敬意。

在管仲看来,决定君主尊卑、国家安危的,没有比军队更重要的了。征伐暴国,必用军队;镇压坏人,必用刑杀。而军队是对外用于征伐暴国,对内用于镇压坏人的。因此,军队是尊君安国的根本。[3]就是管仲强兵思想赖以产生的认识基础。

那么怎样才能强兵呢?管仲认为:“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4]意思是说:欲强兵者必先富国。只有国家具备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才能建设一支装备精良富有战斗力的军队,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兵强可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进可以开疆拓土,退可以保国自卫,这是富国的必要保障。短短数语,就深刻地揭示了富国与强兵的辩证关系。

管仲看问题总是比较全面的,转换一个角度观照,则是贫国无强兵。他认为:国家贫穷,财用不足,就会导致兵弱和士气不振;兵弱而士气不振,就会导致战不能胜,守不能固,战不胜而守不固,国家就不会安定了。[5]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富国都是强兵的基础和前提,因而意欲强兵,必先富国,这是一条规律。

武器是战争取胜的重要因素。有了丰富的经济基础,就可以拥有精良的武器;有了精良的武器,就有了每战必胜的很大把握。对此,管仲论述道:有一种武器达到最高水平,再有敢于出战的战士,那么天下就没有战心了;有两种武器达到最高水平,再有智勇惊众的战士,那么天下就没有可守之城了;有三种武器达到最高水平,再有才辩游说的人士,那么天下都不敢集兵迎战了。[6]

为了制造精良的武器,管仲在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基础上,又提出了“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7]的主张,从而达到武器和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平。

管仲的强兵思想还表现为“合”与“分”两个方面。所谓“合”,是指军队组织与社会组织的合二为一,即“作内政而寄军令”。意思是战时为军,平时寄政,军政一体。所谓“分”,是指士、农、工、商四民分业定居,士之子恒为士,其职责和义务就是当兵打仗。其目的是保证兵源,稳定军心,鼓舞士气,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笔走至此,尤其需要指出和强调的是,管仲的强兵思想,不是为强兵而强兵,更不是穷兵黩武。恰恰相反,管仲极力反对不义之战,因为他认为战争威胁和平,战争会带来很大的破坏。贫民伤财,危国忧主,莫大于战争。因此管仲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管仲强兵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第三,法治思想。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表现出浓厚的人治特点,但也不排除有一定法制的要素存在。而管仲就是法治思想的先驱。管仲认为:假如国家没有法律,民众就不知道怎样行事;没有制度,行事就没有一个准则。然而有法律而不公正,有制度而不明确,那么行政管理就不灵验。行政管理不灵验,国家就会发生混乱。[8]因而管仲主张经邦治国,理政一民,依赖法律制度。

那么什么是法,换言之,法的特质是什么呢?管仲从五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曰公开性。管仲认为法律应该公布天下,让人们都知道法律的内容,因为民众只有知法,才能守法,按照法律的规定办事。他说:凡将办事,法令一定先出。这叫作事情将办,其赏罚办法就必须明示于前。

[9]此之谓法律的公开性。

二曰平等性。管仲认为法是约束天下人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应有法外之人。如是立法不公,行法不平,民将生怨心,民生怨则国将危。因此立法必求其公,行法必务其平。不论亲疏、尊卑,一概以法行其赏罚,以求其公正和平等。他说:“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又说:“不知亲疏、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10]此之谓法律的平等性。

三曰强制性。管仲认为法制有其强制性和必然性。他说法制不能私议,人们就不敢相互营私;刑杀不能宽赦,人们就不敢忽视为善;授爵赐禄的大权不假送于人,臣下就不会作乱于人君。这三件事掌握在官府,就是“法”;推行到全国民众,就成为俗。其他事情不用费力就可以安定国家了。[11]又说:明君治国,总是根据恰当合适的原则,执行正确的道理。所以,对于当赏的,群臣不得推辞;对于当罚的,群臣不敢逃避,[12]由此管仲进一步申论说:法令公布后,有不执行的,叫做“不从令”,死罪不赦。检查法令文件,

有与太府所存不相符合的,多了叫做“专制”,少了叫做“亏令”,也是死罪不赦。[13]此之谓法律的强制性。

四曰稳定性。管仲认为,法令一旦制定公布,就不可轻言更易,更不能朝令夕改。否则,臣民就无所适从,法也就不成其法了。他说:“置法而不变,使民安其法者也。”[14]反之,他认为:号令已出又改变,礼仪已行又废止,度量已定又变换,刑法已行又动摇,这样,赏赐虽重,人民也不勉力;杀戮虽多,人民也不害怕。所以说上面意志不坚定,下面就有疑心;国家没有常法,人民就不肯尽力,这都是规律。

五曰时宜性。管仲认为立法必须切合时宜,不可与现实社会之政治、经济相脱节,更不能故意与之相违背。他说,古时候的英明君主,并非仅只一人。他们立赏有薄有厚,行禁有轻有重,做法不一定相同,但并非故意使之不同,而是随着时势的发展而变化,依据人们的风气而行动的。人们急躁而行为邪僻,立赏就不可不厚。故圣人设厚赏就不能算作过分,行重禁就不能算作暴戾。赏薄,人们不以为利;禁轻,则恶人无所恐惧。设立人们不以为轻的轻赏,要想役使人们做事,则不肯尽力;规定不以为惧的轻禁,要想禁止人们作恶,则恶人不会平息……因此,行事最要紧的是解决当务之急,治国最可贵的是掌握缓急适中,由此可见,法为治乱之具,国家治乱视社会之变迁,人心之转移而定,是以治世之法亦应随时而变,因俗而化。这就是管仲的辩证法律思想。

第四,“礼”“义”思想。如同重视法治一样,管仲也非常重视“礼”“义”,因而他的礼义思想也十分突出。管仲认为“礼”“义”乃国家之经纬。他说:“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措)也。”[15]四维中以“礼”“义”为先。

先看“礼”。何为“礼”?《管子·牧民》中说:“礼不逾节。”亦即人们的行为和言论不超过应守的规范就是礼。这一诠释未免太简单了些。《管子·五辅》篇有一段较详细的阐述:“礼有八经……曰上下有义(同议),贵贱有分(名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可见礼的实质是通过制定一系列地位、身份不同,在社会上扮演不同角色的人们各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来维护君主的统治地位和国家的安全。礼之八经若果实现,便会出现各守本位,尊卑相安,贵贱相合,贫富相睦,国泰民安的局面。正如《管子·五辅》所表述的那样:礼之八个方面都能各得其宜,作君主的就会公正而不偏私,作臣子的就会忠信而不阿党,作父母的就会以教育实现慈惠,作子女的就会以严肃实现孝悌,作兄长的就会以教诲实现宽厚,作人弟的就会以恭敬实现和顺,作丈夫的就会以专一实现敦厚,作人妻的就会以贞节进行劝勉。若能这样,就可以做到:下不叛上,臣不杀君,贱不越贵,少不欺长,疏不间亲,新不间旧,小不越大,放荡不破坏正义,这八项是礼的常规。所以人必知礼然后才能恭敬,恭敬然后才能尊让,尊让然后才能做到少长贵贱不相逾越,少长贵贱不相逾越,乱事就不会发生,祸患就不会发作了。

那么,怎样才能使礼得到良好的实行并且落实到实处呢?管仲认为关键在于对人们进行教育和训化,使之知礼、守礼,并且最终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他说:凡是治理人民的,应该使男人没有邪僻的行为,使女人没有淫乱的事情。使男人不行邪僻,要靠教育;使女人没有淫乱,要靠训诲。教训形成风气,刑罚就会减少,这是自然的道理。[16]

管仲进一步认为,礼仪教训和厉行法制是相辅相成的。他说:申明知识和礼节以教育人民,然后再用法令加以约束,用奖赏加以鼓励,用刑法加以威慑。这样,百姓就都愿意做好事,暴乱的行为便不会发生了。[17]由此可见,倡导礼制,重在教训,以礼辅法,礼法一体乃管仲政治思想的一大特点。

再看“义”。何谓“义”?《管子·牧民》中说:“义不自进。”意即不妄自求进谓之“义”。这个定义未免流于简单,失之偏颇。《管子·五辅》中说义有七体,即七个方面的内容,较为完备。所谓七体,是指孝悌慈惠来奉养亲戚,用亲敬忠信来侍奉君上,用公正友爱来推行礼节,用端正克制来避免犯罪,用节约省用来防备饥荒,用敦厚朴实来戒备祸乱,用和睦协调来防止敌寇。这七个方面,都是义的内容。人民必须知义然后才能中正,中正然后和睦团结,和睦团结才能使社会安定。如果说礼主要是规范人们行为的话,那么义则主要是规定人们的思想,培养人们的社会道德意识,陶冶人们的情操。礼是外化的,义是内在的。思与行,情与智,礼与义,完美统一,和谐一体,方可产生最佳效果。

如同尚礼并不排法一样,管仲重义亦不轻利,这又是管仲思想的一大特色。

除上文论列的富国思想、强兵思想、法治思想、礼义思想之外,管仲的官贤任能思想、君臣之道思想、民本思想、尊王睦邻思想、内诸夏而外夷狄思想都异常深刻,并且独具特点,拟专文续论。

总而言之,作为齐国贤相的管仲,不愧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之一,他的政治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且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性影响。重温管仲的政治思想,亦会给今人以智慧的启迪。

论管仲的监察思想

论管仲的监察思想 程希 政法学院07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00702034 中国的监察制度史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就对此有过不少论述,其中法家最早并较为全面地提出了监察思想。而作为“齐法家”的杰出代表人物的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的思想影响深远,涉及到了社会的多个领域,这其中也包括对监察制度的一些理论。 管仲,又称管敬仲,春秋初期政治家,思想家,名夷吾,字仲,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早年经商,初事齐国公子纠,帮助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为齐桓公,管仲被囚。但齐桓公不计前嫌,经鲍叔牙的保举,任用其为卿,尊称“仲父”。管仲在齐国进行改革,分国都为十五个士乡和六个工商乡,分鄙野为五属,设各级官吏管理;设置选拔人才的制度,士经三次审选,可作上卿的辅佐;将士乡按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的军事编制进行组织。征税按土地好坏分等,适当征发力役,禁止掠夺家畜;由官府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使得齐国因此而国力富强,遂在此基础上帮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与商鞅、韩非子等三晋法家相对立的“齐法家”的代表人物,有著述总集《管子》。 管仲的监察思想,在监察目的等多个方面皆有所论述,具体而言,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治国之本在于治官 随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加强对官吏的管理和监督逐渐受到重视。在君臣关系上,管仲认为君臣之间纯粹是权力与利害关系,并无信义可言。他将臣分为七种:即“法臣”、“饰臣”、“侵臣”、“谄臣”、“愚臣”、“乱臣”、“奸臣”,其中只有法臣为治国之吏,其他皆为害国之臣,害国之臣是为“社鼠”,若不能控制百官的枉法行为,“而求上之毋危,下之毋乱,不可得也。”《管子·立政》中说“治国有三本”,中心就是吏治问题,官吏治不好,“属数虽众,非以尊君也,百官虽具,非以任国也。”治吏而令官吏守法是国家与君主生死存亡之大计。 (二)事断于法,法不阿贵 先秦的法家一般都认为,要加强君权、制臣治官,必须打破周代“刑不上大夫”的旧观念,取消贵族特权,即实行“不别亲疏,不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所有人的行为都应当由法来裁断。《管子·七臣七主说》中提出:“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而《管子·任法》则是进一步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即使是法律的制定者也要受到法律的制约。这一理论,与封建领主的世袭特权严重对立,为封建地主阶级以法治吏的监察制度奠定了基础,但是无法避免的是,这一理论只是一种理想,在整个封建社会都是无法真正实现的,地主阶级在执法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徇私枉法和违法乱纪,在皇权的专断之下,君主极易随心所欲地歪曲、破坏自己制定的法律,以言代法。 (三)建立专门的监察机构 《管子》一书中多处提到应当设置专职监察官的问题,《管子·君臣上》中说,是故有道之君,“下有五横以揆其官,则有司不敢离法而使矣。”而选择监察官员之标准则在于“廉以摽(监)人”,其意就是只有廉洁奉公的人才能发挥监

苏洵《管仲论》赏析

苏洵《管仲论》赏析 《管仲论》古文赏析【作品介绍】《管仲论》是一篇史论,以管仲死而齐国乱为例,论证了举贤任能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指明了政治家培养选拔接班人的重要性。文章细致分析了齐国内乱的人为因素,认为表面上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人导致,实为管仲死后,无贤人执政,并批评了管仲临死前没有荐贤以代为“不知本”。同时以晋国在文公死后有“老成人”执政为例来对照论述,还以史蝤荐蘧伯玉、萧何荐曹参作对比证明。全文析理精细,反复对比,层层深入,笔锋流畅犀利,见识独特,很有说服力。【原文】管仲论①作者:苏洵管仲相威公②,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③,威公薨于乱④,五公子争立⑤,其祸蔓延,讫简公⑥,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⑦。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⑧。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⑨,威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威公何人也?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

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五伯莫盛于威、文,文公之才,不过威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习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威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威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鰌,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注释】①管

2020高考满分作文:我看管仲

2020高考满分作文:我看管仲 【篇一】XX高考满分作文 我看管仲 有人认为,英雄应是站在荣耀之巅,享受无上的荣光和赞美。但我认为真正的英雄应是这样的。 春秋战国,硝烟弥漫,中原各国自相残杀。国内明争暗斗,北狄、南蛮、东戎、西夷大举侵犯中国。举世皆浊有一人独清;众人皆醉,有一人独醒。 “微管仲,吾将被发左衽乎!” 管仲,于战火纷争中崛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他先前侍奉于公子纠,面对公子纠的败落,他面临一个问题:死或不死。是用死亡来表达自己的忠心赤胆,亦或是保全姓名于乱世,完成自己治世之理想?他的同僚选择了死亡:召乎死之。而管仲则选择了后者:管仲请囚。他深知,他不能死,他要为更伟大的事业而奋斗,他不拘于此小节。“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他赢了,他赢得了齐桓公的信任,任卿相。助小白完成了北杏之盟、荆之盟,齐侯会宋公、卫候,会陈人、蔡人等一霸春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不拘于小节,有伟大的抱负和理想,并有与之匹配的才华。 管仲,于民族大义中抉择,以仁为本,解救中原! 狄人伐邢,救亦或是不救?救,对齐有何益处?邢国远于千里之外,路途遥远,风餐露宿,将士疲敝,能不能赢先不说,光是外出花销便

会拖垮齐国经济的发展。不救,狄人距齐甚是遥远,一年两年似乎也打不到这里来。救还是不救?管仲给出的回答是“救”“夷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酖毒,不可怀也。”诗曰:“‘畏此简书,且不怀归’请救邢以从简书。齐人遂救邢。”站在本国的立场考虑,自然不救为好,可是站在仁义、站在中原文化的角度来看,救,必须救,现如今礼崩乐坏,中原文化处于千钧一发之际。若不救,将使千古仁义毁于一旦,使千年的文明消失殆尽。他深谙此理,所以“纵千万人,吾往矣”。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在大局面前,不顾及小家的利益。在历史兴衰面前,能敏锐察觉出时局的变化,做出有利于天下的决定,是的,是天下,不在一人,一家、一国,而是全天下。 真正的英雄就是像管仲一般,能于乱世之中崛起,不拘小节,真正的英雄应以仁义为本,以天下为己任,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篇二】XX高考满分作文 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 各位嘉宾: 大家好! XX年,一场突发的新冠疫情让原本高度发达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仿佛一下子放慢了脚步。但是我相信:这根本阻挡不了全人类共谋发展的大趋势,更加阻挡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我们仍将朝着人类美好未来的星辰大海继续努力地前进着。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始终和世界保持着密切广泛

《管仲列传》原文及逐字逐句翻译【全】免费_高二语文

管仲列传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交往),鲍叔知其贤(才能)。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始终)善遇(对待)之,不以为言(不把这种)。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等到)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推荐)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霸业因此得以成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管仲之谋也. 管仲,又名夷吾,颍上人。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贤才。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后来鲍叔服事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事公子纠。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仲。 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经商),分财利多自与(自己拿),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君主免职),鲍叔不以我为不肖(没有才干),知我不遭时(没有遇到好时机)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为他而死),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知道我不拘泥于小节,而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为羞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说:“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将我看成贪心汉,他知道我贫穷。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困窘和无法收拾,而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我曾经三次打仗三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我的同事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关 于 管 仲 的 法 律 思 想

关于管仲的法律思想 内容提要:通过分析春秋时期的基本历史状况和简单介绍管仲的法律思想,分析管仲法律思想的得与失,并思考法律思想与时代的关系及相互作用。 关键字:“井田制”、“百家争鸣”、德化、四维、修旧法、与民分货、三国五鄙、 一、春秋时期基本历史状况 1、社会阶层分化的变动 春秋时期的社会结构相对来说是整齐有序的:君主、卿大夫和士(官员、武士和贵族的家宰)组成了统治集团。然而,这种整齐有序是短时期来看的,从长远来看就可以发现一些显著的变化:首先,名义上的君主的权威被卿大夫所篡夺,君王被大夫和贵族联合起来废黜掉。其次,士阶层,一反以前不显眼的态势,开始加入了创造历史的行列,尤其是春秋末期,士变得最为活跃。最后,在原来的奴隶和奴隶主这两个对立的阶级以外,又出现了地主阶级和农民、手工业者。在奴隶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矛盾激化的同时,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旧的社会秩序被完全打乱,而新的秩序尚未建立,缺乏解决争端与保持和谐关系的统一标准,连续不断的战斗是唯一被证实了的生存之道,因此大家都认为战争是正当的。 2、经济的转变 首先,这一时期,土地所有权逐渐从奴隶主贵族手中转移到独立

的庶人等非贵族的土地所有者手中,奴隶制的“井田制”受到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挑战,公元前549年,鲁国“初税亩”改革正式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开创了租税取代力役的封建土地制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激化。其次,每个国家控制地域的扩大使商人能在更为广大的地域安全旅行,列国频繁的接触使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地方产品越来越专业化以及货币的出现,商业活动开始盛行,工业变得专业化且规模逐渐变大,城市化作为一个新的因素开始出现。 3、观念的变化 春秋时期的社会动荡与变革,必然要反映到思想领域中。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都针对当时的社会变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从而揭开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序幕。思想观念在仙湖的冲击中发生巨大的转变。首先,君主与大夫的关系从家族关系转变为契约关系,神权思想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自然神权法思想进一步动摇,重民轻神思想兴起。其次,由于社会动荡不安,弑君杀父,与革旧立新之事不断发生,宗法“礼治”思想衰弱,“法治”思想开始萌发。最后,随着人民力量的不断壮大和劳动者身份的变化,奴隶主贵族“折民惟刑”的传统思想受到打击,重视“德化”和“以德服人”的思想有所发展。 二、管仲简介 管仲(?—公元前643年),又称管夷吾、管敬仲,郑国颖上人,。他出生于平民,曾与鲍叔牙一同经商,曾在贫困中度日,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后,由于鲍叔牙的推荐,委任管仲为相。此后,管仲主

第三册国学经典

莱州小学母语“阳光绿洲”第三册主题单元国学经典诵读 一、美丽的秋天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声律启蒙》) 3.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声律启蒙》) 4.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诗词诵读: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王维《山居秋暝》) 二、学校生活 1.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周易·乾卦》) 2.庄敬日强,安肆日偷。(《礼记·表记》) 3.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礼记·学记》) 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6.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三字经》)

7.故曰: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 殆。(《孙子兵法》) 诗词诵读: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唐】崔道融《溪居即事》) 三、爱祖国 1.天地泰宁,君之德也。君德昭明,则阴阳风雨以和,人赖之而生也。是故只承君之法度,行孝悌于其家,服勤稼穑,以供王职,此兆人之忠也。(《忠经·兆人》) 2.临患不忘国,忠也;思难不越官,信也。图国忘死,贞也。(《左传·昭公元年》) 3.辞不忘国,忠信也;先国后己,卑让也。(《左传·昭公二年》) 4.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墨子·春秋》) 5.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 6.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 7.贤者不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宋苏洵《管仲论》) 诗词诵读: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节选) 四、科学看问题想问题 1.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汉刘向《说苑·杂言》)

作文素材 管仲其人瑕不掩瑜

作文素材管仲其人瑕不掩瑜 管仲任政于齐,使得齐桓公成了春秋史上第一个霸主,“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可谓旷世英才,功高盖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除了得人得时之外,还因为他有以下这几方面的品质。 知轻重别大小,能屈能伸。他屡次失败而不甘沉沦。“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三仕三见逐”,努力寻找机遇。他轻小节重功名。想当初,公子纠被杀后,与管仲一同辅佐纠的召忽自杀殉主,而他却甘愿“幽囚受辱”。是因为他“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用文天祥的话说就是“隐忍不死,将以有为也”。追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真乃大丈夫也!设若他也殉主了,还有后来的齐桓公称霸,齐国的百年富强吗?他的价值观改写了春秋的历史。他轻名节,重亲情。战场上多次当逃兵,是因为家有老母,恰是人性的体现,孝顺是善良、有爱心的表现,也是他当宰相以后能顺应民心,“与俗同好恶“的基础。进而“通货积财”,才能“富国强兵”。他的“贵轻重,慎权衡”冷静理智的品质使他走向了成功之路。 善于因势利导,扬善避恶。司马迁对管仲的评价是“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意即要顺势助成君主的美德,纠正挽救他的过错。是非常恰当的。有这样两个典型的例子:《齐太公世家》中记载:“二十九年,桓公与夫人蔡姬戏船中。蔡姬习水,荡公,公惧,止之,不止,出船,怒,归蔡姬,弗绝(不断绝关系)。蔡亦怒,嫁其女。桓公闻而怒,兴师往伐。”齐桓公袭击蔡国是出于一己之私而发动的不义战争,而管仲却趁势伐楚,以“责苞茅不入贡于周室”的正当理由替齐桓公成就正义的美德,掩饰过错。再有,《齐太公世家》里说,齐桓公五年(前681),伐鲁,鲁将曹沫三战三败,鲁庄公请献遂邑求和,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将盟,曹沫以匕首劫持桓公于坛上,威胁桓公归还“鲁之侵地”,桓公先是被迫答应,继而“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沫。”这时,管仲劝桓公不要逞一时“小快”而“弃信”于诸候,失天下之援”。于是尽“与曹沫三败所亡地于鲁”。“诸候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齐桓公想悔过,是管仲成就了他能克制忍辱,信守盟约的美德,才赢得了诸侯们的拥戴。 任人唯贤,忠于国家不私友。按说鲍叔对管仲可谓恩重如山,临终前应该推荐鲍叔接替宰相的位置,但他为了国家,如实地指出了鲍叔不能胜任宰相一职的缺憾:“鲍叔牙,君子也。虽然,不可以为政。其人善恶过于分明。夫好善可也,恶(wǜ厌恶,)恶已甚,人谁堪(忍受)之?鲍叔牙见人之一恶,终身不忘,是其短也(《东周列国志》)”。鲍叔为相后,见桓公重又亲近易牙等奸佞小人,谏之而不听,结果“愤郁,发病而死”。管仲太了解他的朋友了。任人不唯亲,足见管仲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心。 洞察世相,明智过人。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管仲特别善于通过人的表象看透其本质。他治理百姓方面自不必说,单看他怎样识人。例如《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一回管仲临终前与齐桓公的对话:桓公曰:“然则易牙何如?”仲对曰:“君即不问,臣亦将言之。彼易牙、竖刁、开方三人,必不可近也!”桓公曰:“易牙烹其子,以适寡人之口,是爱寡人胜于爱子,尚可疑耶?”仲对曰:“人情莫爱于子。其子且忍(残忍对待)之,何有于君?”桓公曰:“竖刁自宫以事寡人,是爱寡人胜于爱身,尚可疑耶?”仲对曰:“人情莫重于身。其身且忍之,何有于君?”桓公曰:“卫公子开方,去其千乘之太子,而臣于寡人,以寡人之爱幸之也。父母死不奔丧,是爱寡人胜于父母,无可疑矣。”仲对曰:“人情莫亲于父母。其父母且忍之,又何有于君?且千乘之封,人之大欲也。弃千乘而就君,其所望有过于千乘者矣。君必去之勿近,近必乱国!”照一般人的看法,和桓公一样认为他们都是衷心耿耿的好人,而管仲却能洞察入微,看透这些小人阴险狡诈的本性。 - 人无完人,司马迁并不避讳管仲的缺点。比如他和鲍叔经商常给自己多分财利,成为宰

完整版仁者爱人高考复习资料2018教师版

》高考复习资料之四:仁者爱人《论语(选读)一、复习目标)背诵并理解重要语录。(1 )了解“忠恕”内涵,认清孔子“仁爱”与墨子的“兼爱”的区别。(2 (3)正确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二、课文梳理1.解说“仁”的内涵——忠恕对己(修身首要,学文次要)入则孝章(1.6)——孝弟立本,谨信持身,爱众亲仁弟子,对人)——(4.15参乎!吾道一以贯之章)忠(对人尽心竭力,指积极为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章(5.12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章(6.3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章(36.30.实践“仁”的途径——能近取譬(仁之方) 5.26)立志于仁:颜渊、季路侍章(言行求仁:厩焚章(10.17),问人不问马,以人为本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章(7.9) 师冕见,及阶章(15.42)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章(9.10) 子钓而不纲章(7.27) 4.评价“仁”的标准 管仲非仁者与章(14.17)——重大节轻小信(孔子认为仁的最高标准是看是否对社会有贡献,是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 5.探讨“仁”与“圣”的关系——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章(6.30) 《论语》全书大都说“仁”大于高于其他范畴,如大于高于礼、义、忠、信、亲、庄、敬、恭等等。唯独此处提出更大更高的“圣”的范畴。这恰好说明,“仁”主要是指一种心 理情感和精神境界,“圣”则因包括外在功业的整个客观成就,所以“大”于仁。由此亦可 见孔子颇重“博施于民”的功业成就。 ——李泽厚《<论语>今读》 三重要思想 (1)“仁”的内涵:“仁”的基本要点是“爱人”,而其具体体现则包含方方面面,诸如“教悌、谨信、爱众、亲仁、忠恕、博施济众、体谅人而不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视人、关心弱者、珍爱生命等。“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2)“仁爱”与“兼爱”:孔子的“仁爱”是建立在“礼”的基础上,也是以“礼”为原则和指导的,所孔子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亲情为纽带,推己及人,从家庭亲人到整个社会,实现“仁爱”。墨子的“兼爱”则是建立在所有人平等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互相友爱,利益共享。显然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里,是难以实现的。 (3)孔子的仁爱观: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即保证国家稳定、百姓安生。而具体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如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孔子一方面肯定管仲在维护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看到了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指责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知礼”孔子否定管仲另一方面,匡正天下的突出贡献; 也像国君一样建立“三归”、“反坫”、“塞门”。 (4)推己及人: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这是他实践仁的方法,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考虑自己的同时要想到其的他的人。在这里孔子并没有否定个人的利益,只是强调一定要由自己的难处或愿望想到别人的难处愿望,并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其实了也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呢?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简介如下。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的代表作品有: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解州镇),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官监察御史。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公元819年客死于柳州。 柳宗元的代表作: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等。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 欧阳修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祖籍:江西永丰,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欧阳修代表作:《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

声律启蒙十一真(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目录 声律启蒙.十一真之一 (2) 声律启蒙.十一真之二 (6) 声律启蒙.十一真之三 (11)

声律启蒙·十一真之一 xiéduìzhènɡ,jiǎduìzhēn 邪对正,假对真 xièzhìduìqílín 獬豸对麒麟 hán lúduìsūyàn 韩卢对苏雁 lùjúduìzhuānɡchūn 陆橘对庄椿 hán wǔɡuǐ,lǐsān rén 韩五鬼,李三人 běi wèi duìxīqín 北魏对西秦 chán mínɡāi mùxià 蝉鸣哀暮夏 yīnɡzhuàn yuàn cán chūn 莺啭怨残春 yěshāo yàn ténɡhónɡshu òshuò 野烧焰腾红烁烁 xīliúbōzhòu bìlín lín 溪流波皱碧粼粼 xínɡwúzōnɡ,jūwúlú 行无踪,居无庐 sònɡchénɡjiǔdé 颂成《酒德》 dònɡyǒu shí,cánɡyǒu jié 动有时,藏有节 lùn zhùqián shén 论著《钱神》 【解析】 邪对正,假对真,獬豸对麒麟 獬豸(xiè zhì)传说中的独角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独角,能分辨曲直,见人打斗時,会用角触理亏的人,是正义的化身。 [汉]扬孚《异物志》载:“北荒之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别曲直。见人斗,触不直者;闻人争,咋不正者。”

麒麟传说中的独角仁兽。雄曰麒,雌曰麟。形象是龙头,马身,龙鳞。尾毛似龙尾状舒展。人们把麒麟的出现视为祥瑞。相传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现了麒麟,所以亦被视为儒家的象征。 延伸阅读:古文法字源于獬豸 祖先在创构“法”字上,颇具智慧和神话色彩。“法”字古金文为“灋”。《字源》用溯源法解释了古人构造“灋”字的良苦用心和丰富想象力。“灋字从廌去,以代表判断曲直的法律;又从水,是比喻其平如水”。《说文解字》释为“灋,解廌(zhì)兽(即獬豸)也,似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者”。 在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看来,“灋”字的造字构意,源出一个历史传说:春秋战国时期,齐庄公有个叫壬里国的臣子,与另一位叫中里缴的臣子打了三年官司。因为案情难以判断,齐庄公就让“廌”,即神兽獬豸,来听他二人自读诉状。结果壬里国的诉状读完,獬豸没有什么表示,而中里缴的诉状还没有读到一半,獬豸就用角顶翻了他。于是,齐庄公判决壬里国胜诉。这种以角触断罪的方法,被古人用“会意”的方法放进了“灋”字的构形之中。可见,这个“灋fǎ”字造得很有深意,一是公平裁判、明断曲直,乃是我国古代先哲赋予“灋”字的基本涵义;二是“灋”或许代表了人民心底的向往:“灋”应该对任何人都公平如水。 韩卢对苏雁 韩卢韩卢是战国时韩国的名犬。色黑,故名卢。《战国策·秦策三》:“以秦卒之勇,车骑之多,以当诸侯譬若驰韩卢而逐蹇兔也”。韩卢也在今后成为狗的别称。 有成语 [ 韩卢逐块 ],意思是狗只知道追逐人投掷的土块。比喻被事物表面现象迷惑,不能弄清事物本质;或做事只在细枝末节上下功夫,抓不住根本;引申为白费精力。 苏雁传说西汉使者苏武被匈奴单于放逐北海牧羊期间,利用南飞鸿雁向汉帝捎信,告知自己在北海牧羊。后人因以“苏雁”或“雁足”比喻书信(详见本系列第23讲“延伸阅读:鱼鸿尺素本无凭”)。 陆橘对庄椿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释义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释义 枭雄曹操是很喜欢的一个历史人物,关于他的荒唐故事有很多,其中就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下面是分享的曹操挟天子令诸侯,一起来看看吧。 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出处《左传;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后汉书;袁绍传》载:“沮授说绍曰:‘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官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三国志-武帝传》:“建安(196-220)元年春正月,太祖军临武平,袁术所置陈相袁嗣降。太祖将迎天子,诸将或疑,荀彧;程昱劝之”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出处原文 《左传;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春,齐侯(齐桓公)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楚成王)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风,佚也,《书;费誓》马牛其风)。不虞(料也)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召音邵,召公奭)命我先君大公(姜太公)曰:五侯九伯(音霸),女实征之,以夹(音挟)辅周室。赐我先君履(践履之界),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音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求问也)。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

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许慎故里)。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获也)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英文读法 to have the emperor in one's power and order the dukes about in his name; to usurp power by holding the emperor as a hostage and acting in his name and (With the emperor as feudal order)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近义词 挟天子而令天下 语法 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曹操 挟:挟制; 天子: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诸侯: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在其统辖区域内,世代掌握军政大权,但按礼要服从王命,定期向帝王朝贡述职,并有出军赋和服役的义务。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公元618年—907年)宋(960年—1279年)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韩愈和柳宗元是对好朋友,曾巩曾携欧阳修、王安石访三苏即苏轼、苏洵、苏辙。 公元907-960年为中国的五代十国。 五代指的是如下五个朝代: 后梁公元907-923年、后唐公元923-936年、后晋公元936-946年、后汉公元947-950年、后周公元950-960年。 十国指的是以下十个割据政权: 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等。 唐宋八大家个人作品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贞元八年(七九二年)进士,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

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 诗文作品《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原毁》《师说》《进学解》等 其他作品杂文有《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艺术风格韩愈被列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笔”之美称。他的散文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都有卓越的成就。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篇和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著名的思想家,祖籍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柳宗元的骚赋成就极高。宋人严羽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此论相当中肯。柳宗元的辞赋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辞赋的传统。他的辞赋,不仅利用了传统的形式,而且继承了屈原的精神。 诗文作品寓言故事有《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 哲学作品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其中包括《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袁家渴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等。

先秦十三位大思想家

先秦十三位大思想家 (按照生年先后排序) “先秦”,历史学名词,指秦朝以前的历史时代,起自远古人类产生时期,止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此一时期约为东周春秋战国之时,我国主要学术思想如儒、墨、道、法等大家,都起源于这个时期。此时大思想家辈出,皆能著书立说,自成一家之言,后世因称其为“先秦诸子”。在中国思想史上先秦诸子之说占有崇高地位,后世思想学派莫不渊源于此。其著作成为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宝贵资料。著名学者黄摩崖先生将先秦比作中华文明的头颅。 先秦诸子如“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等称号中的“子”,为时人对其尊称,意为先生和圣人。 在此依据相关文献,搜集整编先秦十三位大思想家资料简介如下。 一、管子——“圣人之师” 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号敬,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汉族,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其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经济学家,被誉为“圣人之师”和“华夏文明的保护者”。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重视商业。《战国策》、《国语·齐语》、《史记·管晏列传》、《管子》、《左传》等都有记载他的生活传记,《论语》、北宋苏洵的《管仲论》对管仲的事迹做出了分析和评价。 二、老子——“道教始祖” 老聃(约前580年~前500年之后),姓李,名耳,字聃,谥号伯阳,后人称其为“老子”,河南省鹿邑县城东十里的太清宫集(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汉族,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老子故里鹿邑县亦因老子先后由苦县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并在鹿邑县境内留下许多与老子息息相关的珍贵文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今安徽涡阳)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直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三、晏子——“辞令大腕” 晏婴(前578~前500),字仲,谥平,又称晏子,汉族,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其父晏弱病死,晏婴继任齐卿,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的卿相,辅政长达60余年。晏子甚是睿智,爱民,不辱使命,为春秋时期的人才之一。晏婴头脑机灵,能言善辩,善于辞令,使楚时曾舌战楚王,维护国家尊严。内辅国政,屡谏齐君。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

2020高考满分作文:我看管仲

2020高考满分作文:我看管仲 【篇一】2020高考满分作文 我看管仲 有人认为,英雄应是站在荣耀之巅,享受无上的荣光和赞美。但我认为真正的英雄应是这样的。 春秋战国,硝烟弥漫,中原各国自相残杀。国内明争暗斗,北狄、南蛮、东戎、西夷大举侵犯中国。举世皆浊有一人独清;众人皆醉,有一人独醒。 “微管仲,吾将被发左衽乎!” 管仲,于战火纷争中崛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他先前侍奉于公子纠,面对公子纠的败落,他面临一个问题:死或不死。是用死亡来表达自己的忠心赤胆,亦或是保全姓名于乱世,完成自己治世之理想?他的同僚选择了死亡:召乎死之。而管仲则选择了后者:管仲请囚。他深知,他不能死,他要为更伟大的事业而奋斗,他不拘于此小节。“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他赢了,他赢得了齐桓公的信任,任卿相。助小白完成了北杏之盟、荆之盟,齐侯会宋公、卫候,会陈人、蔡人等一霸春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不拘于小节,有伟大的抱负和理想,并有与之匹配的才华。 管仲,于民族大义中抉择,以仁为本,解救中原! 狄人伐邢,救亦或是不救?救,对齐有何益处?邢国远于千里之外,路途遥远,风餐露宿,将士疲敝,能不能赢先不说,光是外出花销便会拖垮齐国经济的发展。不救,狄人距齐甚是遥远,一年两年似乎也打不到这里来。救还是不救?管仲给出的回答是“救”“夷狄豺 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酖毒,不可怀也。”诗曰:“‘畏此简书,且不怀归’ 请救邢以从简书。齐人遂救邢。”站在本国的立场考虑,自然不救为好,可是站在仁义、 站在中原文化的角度来看,救,必须救,现如今礼崩乐坏,中原文化处于千钧一发之际。若不救,将使千古仁义毁于一旦,使千年的文明消失殆尽。他深谙此理,所以“纵千万人,吾往矣”。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在大局面前,不顾及小家的利益。在历史兴衰面前,能敏 锐察觉出时局的变化,做出有利于天下的决定,是的,是天下,不在一人,一家、一国,而是全天下。 真正的英雄就是像管仲一般,能于乱世之中崛起,不拘小节,真正的英雄应以仁义为本,以天下为己任,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管仲夷吾者”阅读答案及翻译

“管仲夷吾者”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①,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④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⑤,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⑥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注释】①游:交往。④欺:这里是钱物不平均分而多占的意思。⑤少姬(即蔡姬)曾荡舟戏弄桓公,制止不听,因怒,遣送回国。蔡君将其改嫁,桓公怒而攻蔡。见《史记?齐太公世家》。⑥包茅:古代祭祀,用裹束的青茅过滤去酒渣。责楚包茅不入贡于周室,这是齐伐楚的借口。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鲍叔终善遇之遇:相待、接待 B. 管仲既任政相齐相:丞相 C. 诸侯由是归齐由是:因此 D. 然孔子小之小:认为……小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 (1)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虽然孔子并不认可管仲,但太史公却称赞管仲为贤臣,从选文看管仲的治国方法有哪些成功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4 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3、B 4、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国君的作为合乎法度,“六亲”才会得以稳固。 管仲执政的时候,善于把祸患化为吉祥,使失败转化为成功。 5、注重民生,以民为本,尊重人民的意见。如:“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因势利导,善于利用形式,有全局意识。如:“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

诸子百家简介

诸子百家简介 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作品:《道德经》、《庄子》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 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三、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四、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作品:《韩非子》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五、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作品:《公孙龙子》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