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吸收法碳硫分析仪

红外吸收法碳硫分析仪
红外吸收法碳硫分析仪

红外吸收法碳硫分析仪

红外吸收碳硫分析仪根据配置不同的高温炉可以组合包括高频炉-红外吸收碳硫分析仪,电弧炉-红外吸收碳硫分析仪和管式炉-红外吸收碳硫分析仪三种,而以高频炉-红外吸收碳硫分析仪应用最为广泛。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高温炉系统(提取单元)的不同,分别为高频炉,电弧炉和管式炉(电阻炉),其它部分基本相似。

高频炉具有加热快、温度高、操作简单等特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髙温炉。随着电子元件的发展,高频炉输出功率也在不断地提髙,至今用于测定碳硫的高频炉输出功率通常达2kW左右。

红外吸收法分析依据是朗伯-比尔定律,其最大特点是不消耗化学试剂,没有化学反应冗长繁琐的操作,人为因素(误差)小。虽然一次性投资较高,但分析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在进行批量分析时,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高频红外线分析法具有高效、低耗、干净的特点。

1 仪器工作原理

红外碳硫分析是利用CO2、SO2对红外线的选择性吸收这一原理实现的。

红外线是指波长为0.78~1000μm的电磁波,分为三个区域:近红外区为0.78~2.5μm,中红外区为2.5~25μm,远红外区为25~1000μm。绝大部分的红外仪器工作在中红外区。红外线的特性接近可见光,所以也称红外光。它与可见光一样直线传播,遵守光的反射和透射定律,但它又不同于可见光,与可见光相比,它有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在整个电磁波谱中,红外波段的热功率最大;

第二,红外线能穿透很厚的气层或云雾而不致产生散射;

第三,红外线被物质吸收后,热效应变化显著,且易于控制。

许多物质对红外线都能产生选择性吸收,CO2、SO2是其中之一。CO2的最大吸收位于4.26μm,SO2的最大吸收位于7.35μm。CO2、SO2对红外线的吸收同样服从光的吸收定律:朗伯-比耳定律,即:

T = I/I0

1O g I0/I = KC1

式中,T为透射比;I0为入射光强度;I为透射光强度;K为吸收系数;C为CO2或SO2浓度;1为气体光径长度。

碳硫含量的测定:先在电子天平上称得样品的质量(也可以在其它天平称量后,通过键盘输入),并输入计算机,然后被测样品在助熔剂存在和富氧条件下,由高频炉高温加热燃烧使碳、硫氧化成CO2和SO2气体,该气体经处理后进入相应的吸收池,对相应的红外辐射进行吸收再由探测器转化成对应的电信号。此信号经采样及转换,由计算机经线性校正后转换成与CO2和SO2浓度成正比的数值,然后把整个分析过程的取值累加,分析结束后,此累加值在计算机中除以质量值,再乘以校正系数、扣除空白,即可获得样品中碳、硫百分含量。

2 仪器的基本组成与结构

碳硫仪一般由样品的被测组分的提取单元、净化单元、检测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等四部分及外加附属气路构成。提取单元就是把样品中的被测组分碳和硫转变成方便检测器能够检测的形式。目前一般采用给样品加热,使样品在氧气气氛中熔融燃烧,样品中的碳转化为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硫转变为二氧化硫,所以提取单元也称为加热单元。目前主流的碳硫仪都采用高频感应加热或用电阻炉加热,以前也采用过电弧炉。净化单元用于氧气及燃烧气的净化。检测单元就是把被测组分的浓度转换成后续数据处理单元能够处理的信号,主要是电信号:电压、电流或者电阻。目前的主流碳硫仪采用红外吸收法。数据处理单元一般采用单板机或者计算机,采集卡从检测单元采集到被测组分的有效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到单板机或者计算机中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被测组分的含量。图1为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结构示意图。

图1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结构示意图

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1)高频炉:使样品熔融燃烧。

(2)红外吸收池:用于测量CO2和SO2气体的浓度。

(3)净化系统:净化载气和反应气,除去其中的灰尘、杂质及水分。

(4)恒温系统:使被测气体及检测池温度恒定。

(5)气路系统:提供反应气和动力气。

(6)数据处理和控制系统:控制仪器的运行及计算碳硫含量。

(7)稳流系统:使载气的流量稳定。

2.1 加热炉系统

加热炉系统有高频感应炉,电阻炉,电弧炉。目前大部分碳硫仪都采用高频感应炉,我们将详细讲述高频感应炉。

2.1.1 高频感应炉

高频感应炉主要由高频振荡电路、燃烧室,及炉子的升降部分构成。在高振荡频率的电磁场中,金属感应生成涡流。涡流属于高频振荡电流,它的趋肤效应使物体表面通过较大的电流密度,从而使材料发高热。这种应用感应涡流的加热方式叫做高频感应加热。图2 为高频感应炉。

高频感应炉结构图高频感应炉实物照片

图2 高频感应炉

高频感应炉的加热原理是将样品及助熔剂送入到交变磁场中,利用金属颗粒在交变磁场中产生的涡流,从而使样品加热熔融直至燃烧。因为是在一定压力(一般是1.5bar)的氧气气氛中,样品中的碳主要转变为二氧化碳和微量的一氧化碳,硫转变为二氧化硫。高频感应炉主要由高频振荡电路、燃烧室,及炉子的升降部分构成。虽然目前的碳硫仪市场有众多的产品型号,但各家的仪器原理基本相同。我们在这里就以某公司的碳硫仪为例进行讲述。

(1)高频振荡器

高频振荡器实物如图3所示

图3 高频感应炉的高频振荡器照片

振荡电路的周期和频率:电磁振荡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需要的时间叫做周期(T);一秒钟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频率(f)。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LC f π21

=

式中L 、C 分别为振荡电路的等效电感、电容。

在无阻尼振荡电路中,它的振荡周期是由电路本身性质决定的,这个周期叫做振荡电路的固有周期,相应的频率叫做固有频率,简称振荡电路的周期、频率。

图4为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图4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把输出端的信号反馈回输入端也可采用电容分压的形式,如图?所示

图4中直流电源通过RC 加到振荡管屏极(阳极),C 3是隔直耦合电容,C E 是阴极旁路电容,L 和C 1,C 2组成的振荡回路接在屏极与栅极之间,C 1,C 2串联组成回路电容。构成图中LC 回路的回路电容,又构成了由C 1,C 2分压的反馈电路,反馈信号从C 2上取出。从

交流等效电路来看C 1和C 2串联后共有三个端点与振荡管三个极相连,

通常称它为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所谓反馈就是从放大器输出端取出一部分信号通过某种方式馈送到输入电路中,如果反馈信号与外给输入信号相位相反即起到削弱输入信号的作用这就是负反馈。而作为振荡器则必须利用正反馈,这时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位,即它们之间的相位差为0或360

要使放大器足以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除了满足上述相位条件外还对反馈信号的幅度有—定要求,即反馈信号的幅度应足够大,只有这样即使无外加输入信号,电路也能维持稳定的输出成为振荡器。

由此,我们得出振荡器形成稳定振荡所必须同时具备的两个条件:

1)相位平衡条件,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

2)振幅平衡条件,在维持稳定输出的条件下,反馈信号必须满足输入信号的幅度要求。

这种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可按下面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C 是C1和C2的串联值,

图5 高频振荡电路图

图5 为高频振荡电路图。电路部分可以分为高压部分和低压部分,或者分为振荡部分和补偿部分。经过升压整流后送入到高频电路的电压大约有5000 V高压,所以没有电工经验的操作人员在没有断电的情况下不要轻易的打开高频振荡器箱。电路的左半部分为振荡的补偿电路,核心部件是振荡管,由振荡管的栅极控制补偿右半部分的振荡电路振荡所损失的电压。右半部分为振荡电路,因有左边能量损失的补偿,产生谐振。核心部件为感应线圈,在感应线圈内产生交变磁场,如若内部有金属样品,将产生涡流。因振荡管和感应线圈在工作时将产生大量热量,高频箱都要有冷却部分,一般采用鼓风机、离心风机或者风扇进行风冷。感应线圈通常采用外风冷或内外风冷(由于高频电流的集肤效应通常振荡线圈用铜管制成)有的厂家在外部涂有防氧化涂料。

(2)燃烧室

燃烧室主要由燃烧管、坩埚托、密封椎、氧枪、清扫刷、陶瓷热保护套等构成如图6。坩埚托将样品送入到感应线圈的正中央,样品及助熔剂发生高频感应燃烧。氧气由氧枪进入,直接吹到坩埚内部,保证样品燃烧完全。因燃烧温度高,氧化反应激烈,会有喷溅,一般会在坩埚上方加有保护氧枪及燃烧管装置-陶瓷热保护套。因为样品燃烧产产生大量灰尘,要加自动清扫装置。

(3)炉子升降机构

样品怎样被送入到燃烧管中?现在的碳硫仪一般采用气缸推动。图6A为典型示意图。动力气由箭头处进入倒向阀,当炉子上升时,气缸下进气管进气,上面进气管出气;炉子下降时,气缸上进气管进气,下进气管出气。图中的动力气路装有防夹伤保护装置,气缸壁上装有磁力开关。当活塞上升的位置处于磁力开关下方时,下进气管的的动力气来自于减压阀,压力一般调到0.2bar左右,压力比较低,不会产生夹伤。当活塞运动到磁力开关的上方时,气缸的下进气管的动力气的压力直接来自于动力气的压力,保证了炉子的密封性。

图6 燃烧室图6A 碳硫仪的炉子升降机构

2.1.2电阻炉

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高温炉,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广泛应用于碳硫含量的测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形状及温度控制方式都不断在改进(图7)。

普通管式炉双管管式炉敞口管式炉立式管式炉

图7 各种型式的管式炉

电阻炉通常也称管式炉,它的加热部分均为电阻发热元件,电阻炉的结构都比较简单,由加热元件及温控组成。

(1)加热及控制元件

电阻炉(图8)的加热元件最初采用普通电阻丝,加热温度比较低通常可达1000℃,有的采用硅碳棒,加热最高温度能够到达1500℃;有的采用钼丝加热,温度可达1200℃;有的采用硅钼棒加热,温度更是可以高达2000℃。可根据不同使用情况进行选择。

图8电阻炉组成

(2)燃烧管

电阻炉的燃烧管大部分采用刚玉管,也有的采用石英管(图9)。

图9 电阻炉的燃烧管

(3)进气方式

说起电阻炉,就得谈到进气方式。以前老式的电阻炉,采用密封方式,将样品推入到燃烧管的髙温区后,立刻将燃烧管用带氧气进气管的橡皮塞塞起来,利用气体本身的压力差将被测组分带入到检测单元。而现在有的电阻炉改变了这种进气方式,为敞口气封式。氧气由炉口进入,主要部分由气泵牵引,作为燃烧气,载气,将被测组分带到检测池,另外一部分气,即超出气泵牵引的那部分气体,从炉子出口处往外吹,进行封闭,避免空气的进入。这种进气方式避免了塞塞子瞬间造成的气流波动,使系统气流更稳定。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立式管式炉,它是我国冶金战线上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为适应冶金工业的高速发展,提高分析速度(以秒计算)而展开的高速分析高潮中创造出来的,曾为我国缩短炼钢周期立下过汗马功劳。它是把原来横放的管式炉立起来,样品直接倒入磁管中立即塞上胶皮塞通氧使样品燃烧,这样省去了磁舟推入后的予热时间又节省了磁舟,因此即提高了分析速度使碳硫分析的时间缩短到60秒之内满足了转炉冶炼的要求,而且由于省去了磁舟,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分析成本。在高频红外碳硫仪普及应用之前,在各钢厂的炉前分析中曾被广泛使用。

2.1.3电弧炉

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独创,也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为满足炼钢工业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替代管式炉的高温炉,主要用于炉前分析,它是在一密闭的容器中通入足量的氧气用低电压大电流产生的火花让钢铁样品加热燃烧,使样品中的碳和硫氧化生成CO2和SO2送入检测系统进行检测,最初的设备很简单下电极为一黄铜坩埚而上电极为一能上下活动的铜管即当上电极又是氧气的通入管,工作时上下电极分别接通36伏电源,将称重后的样品加入铜坩埚中后使其与绝缘的上电极密封,上电极的铜管中通入氧气同时向下移动使其与样品接触产生火花让样品加热燃烧。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不断总结实践中的经验使其不断完善以致于最后形成一种设备(如图10)。由于电弧只起到一个点火作用,所以如何维持燃烧,使样品充分熔融燃烧就成了大家最关注的焦点,涉及到氧气的供给,助燃剂的种类及加入量等等。有关方面的科技工作者在理论及实践上曾做了深入的研究工作,总结出了大量的经验,感兴趣的可以查看。

1-燃烧室 2-电弧引燃装置 3-顶样装置

图10电弧炉

2.2 检测系统

现在的碳硫分析仪的检测系统一般采用红外吸收法。利用气体对特定波长的红外光吸收的特性,依据朗伯-比尔定律设计而成。碳一般转化为二氧化碳,利用4.25μm这条谱线;硫转化为二氧化硫,利用7.35μm这条谱线。

红外检测系统一般由红外光源,红外光调制部分,红外光径,滤光片,检测器,前置放大器等组成。图11为红外检测池结构示意图。

(1)红外光源(2)切光器马达(3)切光器(4)气室入口(5)气室出口(6,

9)滤光片(7,8)传感器(10,11)气室(12)信号处理及输出

图11 红外检测池结构示意

红外光源发出一定波长范围的红外光,由切光器变成一段一段,固定频率的脉冲光,然后经过红外光径,经滤光片到达相应的检测器。气体在恒定的温度下以一定速度、压力、从红外光径的一端进入,另外一端流出。当被测组分的浓度发生变化时,到达相应检测器的红外光的强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相应前置放大器的输出就会发生变化。这个变化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2.3 气路系统

(1)载气(净化、气流控制、灰尘过滤)

在测定碳、硫时,氧作为载气需要净化,主要是去除H2O和CO2 。有的载气氧中含有微量的甲烷等烷烃类的杂质,影响低碳的测定,则需在氧气通道上加一个加热催化炉氧化甲烷,使其转化为CO2和H2O,再用碱石棉和过氯酸镁去除,达到净化载气氧的作用。

(2)动力气(炉子升降机构)

(3)典型气路系统(气源、压力调节、净化、气流控制、灰尘过滤),如图12所示。

图12 红外吸收碳硫分析仪的典型气路系统

2.4 仪器系统控制及软件

(1)仪器系统控制分:过程控制,流量控制,温度控制,信号采集及处理,应用软件等。

(2)过程控制:控制从称样开始到给出分析结果的整个过程

(3)流量控制:载气流量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保证分析结果稳定的重要条件之—,控制方式通常分手动和自动,自动控制系统通常称电子流量计,它是由流量传感器和电子控制部分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

(4)温度控制:检测系统温度的稳定也是分析结果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气态方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气体浓度是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气体浓度与温度成反比,而与压力成正比。

(5)信号采集及处理:对检测到的信号进行采集及处理,这样才能最终得到分析结果。

HCS-140型红外碳硫分析仪使用维护和保养规程

HCS-140型红外碳硫分析仪使用、维护和保养规程 (ISO9001-2015) 1.0技术参数 1.1 C、S测量范围:C:(0-10)%,S(0-1.0)% 样品称重:0.2-0.5g 1.2重复性: 碳 RSD≤0.5% 硫 RSD≤1.5% 1.3天平称量范围:0.001g-100g 1.4分析时间:30s-60s. 2.0使用方法 2.1开稳压器、微机及主机,运行一小时以上。 2.2 打开氧气瓶总阀门,调节减压阀出口压力为0.350.40MPa。 2.3开天平,开高频炉预热10~15分钟以上。 2.4 用鼠标单击分析软件工具按钮“通道”进入提取分析通道对话框,根据试样类型和含量选择分析通道。 2.5 将坩埚置于天平上自动去皮后,显示0.0000,称取试样,按“回车”或点击“重量”输入计算机,加入助熔剂。 2.6将坩埚放在坩埚托上,按“page down”或点击“分析”或“分析控制”中的“开始分析”,进入分析程序分析完毕,显示屏显示碳硫分析结果。 2.7 工作结束后,关机的顺序原则上与开机的相反。即先关高频炉→气-→天平-→主机→微机→稳压器。最后关总电源。 3.0注意事项 3.1坩埚为陶瓷材料,易吸水,本身具有碳、硫空白。使用前必须在马弗炉中于1200℃灼烧4小时,冷却后取出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干燥器口、盖密封处不得涂油脂之类的物质,以免污染坩埚。 坩埚碳、硫空白较低且较稳定时,对于常量碳硫的分析,可以不进行灼烧处理。但必须在烘箱中于105℃烘2~3小时以除去水分,冷却后同样置干燥器中保存。

3.2对于含结晶水或易吸潮的粉末类样品(例如矿石、铁合金等),同样需进行烘干处理,然后保存在干燥器中。 3.3样品的称样量通常为0.4g,最大称样量为1g。 3.4启动“分析”键后,若分析程序不运行可能是机内列重量(样品重量未输入计算机); 3.5操作过程中若出现“死机”(即按任何键都不起作用,计算机不工作)现象,可关机再开,计算机即可恢复工作。 4.0使用安全规定 4.1仪器应安置在干燥清洁的房间内,环境温度为15-35℃。 4.2工作台应坚固平稳,防止受震。 4.3仪器应远离高强度磁场电场,防止对仪器的干扰。 4.4仪器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线,为确保仪器性能的稳定,应加装交流稳压电源。 4.5避免在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使用。 5.0维护保养规定 5.1粉尘的清理 样品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Fe2O3及WO3粉尘,积聚在金属过滤器及石英管内壁。如粉尘积聚过多,对氧气流量,高频感应加热等均产生不利影响,使碳、硫分析结果偏低且不稳定。因此,在样品分析过程中或分析完成后,需加以清理。分析过程中,连续分析40-100个样品后即需清理一次。 5.2净化剂的更换 在前面板上有3个玻璃管,左边的是1#净化管,上部为高效变色吸水剂,用以吸收氧气中的水分,吸水后浅黄色颗粒的颜色变红;下部为碱石棉,用以吸收氧气中的二氧化碳。样品在高频炉中燃烧后,混合气体(CO2、SO2、O2)经2#、3#净化管进入红外分析仪检测。中间的是2#净化管,其中的净化剂为高效变色吸水剂,吸收坩埚或样品燃烧后有可能产生的水分,以消除对硫分析的影响。右边的是3#净化管,其中的脱脂棉是用来对更换2#净化管中的净化剂时产生的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器,该产品能快速、准确地测定钢、铁、合金、铸造型芯砂、有色金属、水泥、矿石、焦炭、催化剂及其它材料中碳、硫两元素的质量分数。这套设备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是集光、机、电、计算机、分析技术等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具有测量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功能齐全、操作简便、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等特点。下面就让合肥卓越分析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为您简单介绍一下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包括微型红外光源,反光镜,调制电机,吸收池,滤光片和探测器。微型红外光源用电加热到800℃产生红外光,经吸收池被CO2、SO2吸收后再经过窄带滤光片,滤去除上述波长外的其他光辐射的能量,入射到探测器上,则探测器上检测到的是与CO2、SO2浓度相对应的光强,经过探测器光电转化为电信号,再经微机进行归一化定标处理,积分反演成为碳硫元素的百分含量。在光源与吸收池

之间放有调制马达,把光信号调制成64Hz的交变辐射信号。探测器输出的中心频率为64Hz。 由热释电器件转化为电信号经前置放大和后级放大后通过数模转换进入微机,在微机中经线性化运算使之转换成与CO2、SO2含量成比例的数值。 合肥卓越分析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红外碳硫,直读光谱,智能元素分析仪,分光光度计专业化公司,公司数年来生产化学分析仪器,直读光谱分析仪,理化实验室工程,理化分析检测人员培训服务遍及全国各省市地区。 公司多年来对耐磨材料、耐热材料、球墨铸铁、球铁灰铁分析检测,分析研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总结丰富经验。为用户提供了可靠可行分析方案。公司产品遍布全国各省市地区,出口俄罗斯、蒙古国、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缅甸、越南、南非等数十个国家。

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分析的原理

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分析的原理 红外碳硫分析仪采用高频燃烧炉配合红外碳硫分析仪能快速、准确地测定铁合金、高中低钢、锰钢、铸造用材料、灰、球铁、矿石、硅铁、锰铁、镍铁、个铁等各种材料。该产品采用国际、国内先进技术,是集光.机、电、计算机、分析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多项技术国内领先,分析碳硫两个元素各16个通道,共32个通道可任意搭配,选择范围宽。整机采用台湾进口电磁产供销,关键部件均采用高质量元件,保证了仪器的稳定性和高品质。 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分析的原理,就是将试样在高温炉中通氧燃烧,生成并逸出CO2和SO2气体,用此法实现碳硫元素与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分离,然后测定CO2和SO2的含量,再换算出试样中的碳硫含量。 容量法:常用的有测碳为气体容量法和非水滴定法,测硫为碘量法、酸碱滴定法。特别是气体容量法测碳、碘量法定硫,既快速又准确,是我国碳、硫联合测定最常用的方法,采用此方法的碳硫分析仪的精度,碳含量下限为 0.050%,硫含量下限为0.005%,可满足大多数场合的需要。 重量法:常用碱石棉吸收二氧化碳,由“增量”求出碳含量。硫的测定常 用湿法,试样用酸分解氧化,转变为硫酸盐,然后在盐酸介质中加入氯化钡,生成硫酸钡,经沉淀、过滤、洗涤、灼烧,称量最后计算得出硫的含量。重量法的缺点是分析速度慢,所以不可能用于企业现场碳硫分析,优点是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至今仍被国内外作为标准方法推荐,适用于标准实验室和研究机构。 电导法:用电导法测定碳、硫,其特点是准确,快速、灵敏。多用于低碳、低硫的测定。测定金属中的碳、硫含量,还有ICP法、直读光谱法、X光荧光法、质谱法、色谱法、活化分析法等,各有其优点和适用范围。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与高频感应燃烧炉配套使用,能快速、准确地测定钢、铁、合金、有色金属、水泥、矿石、玻璃及其它材料中碳、硫两元素的质量分数。是集光、机、电、计算机、分析技术等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具有测量范围宽、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等特点。由于采用了计算机技术,仪器的智能化、屏幕显示的图、文及数据的采集、处理等都达到了目前国内先进水平,是诸多行业测定碳、硫两元素理想的分析设备。 一、主要技术参数: 1、分析原理: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线吸收法碳硫联测 2、测量范围:碳:0.0001%-99.0000%(可扩至99.99%) 硫:0.0001%-95.00%(可扩至99.99%) 3、分析时间:一般在35秒左右(不含称取样时间),可根据所分析材料的性质进行调整 4、分析误差:准确度,碳符合ISO9556-94标准 硫符合ISO4935-94标准

5、电子天平:联机操作,称量范围0-100g,读取精度0.0001g 6、高频感应炉:3.5KVA-4.5KVA(可调),振荡频率:20MHZ 7、计算机:主流品牌,可根据客户要求配置 8、工作电源:AC220V±10% 50Hz 9、工作环境:室内温度:10-30℃;相对湿度:小于80% 二、主要仪器特点: Windows全中文操作界面,灵活视窗操作系统,功能齐全、操作方便、简单易学;动态显示分析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碳硫释放曲线;电子天平联机操作,不定量称样校准与测试; 整机基于PCI总线的集成化控制和数据采集,稳定性高、响应速度快、可靠性好;碳硫元素分析各具有16个通道,可任意搭配;检测核心部件采用了低噪声、高灵敏度、高稳定性、抗干扰的红外检测器;仪器配备高频感应炉,输出功率大,适合各种高燃点材料的燃烧分析测试;整机关键部件均采用业内优质器件,保证了仪器的可靠性、稳定性 三、仪器成套性 1、高频感应炉一台(频率20MHZ 功率2.5KVA) 2、红外碳硫分析仪主机一套 3、氧气减压阀一只(特制) 4、钨粒一瓶(特制)

红外碳硫仪数据计算公式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ISO 标准计算公式 1.重复性 仪器测试重复性碳均符合ISO9556标准中规定的允许误差,硫均符合ISO4935标准中规定的允许误差。 2.测量方法 选择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碳含量在0.0001%-10.0000%范围内,硫含量在0.0001%-0.3500%范围内的一种,按照仪器说明中规定的操作方法操作,连续测试11次,测试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或等于1.64r ,用下列公式计算: 碳:lgr=0.52121logw-1.9617 硫:lgr=0.62212logw-1.9965 式中r 表示重复性,w 表示被测物质的标定值。 3.准确度 仪器测试准确度应符合GB6379-86中4.2.2.3的规定。 测试方法:选取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钢或铁),碳含量在0.0001%-10.0000%范围内,硫含量在0.0001%-0.3500%范围内,分段取高、中、低三种样品,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操作方法操作,每种标质测试三次,取三次平均值,碳硫均应小于或等于 CrD95︱X-X 0︱计算值,见下列公式 CrD95︱X-X 0︱=n n r R )1(2122 --式中X 表示平均值,X 0表示被测物质的标定值,n 表示测试次数,r 表示重复 性,R 表示再现性。再现性的计算公式见下列公式: 碳:lgR=0.58221logw-1.4558 硫:lgR=0.68878logw-1.3693 式中w 表示被测物质的标定值。 普通红外碳硫分析仪标准计算公式 C:r=0.004870+0.01342m R=0.013570+0.02138m 碳含量在0.10%-2.00%,m 表示标准值,r 表示重复性,R 表示再现性,连续测试11次极差值不大于1.64r 。 S:logr=-1.6652+0.5041logm R=0.002461+0.08668m 硫含量在0.003%-0.200%,R :同一材料同一仪器,不同的条件测得两次结果的极差值。 注解:以上公式以碳:lgr=0.52121logw-1.9617为例,首先要搞清lg 跟log 的关系,lgr=log10r ,然后求出上面公式logw 的值,假如设 0.58221logw-1.4558为x ,即lgr=x ,则r=10x 以下公式同。将r 和R 算出以后,再算出CrD95︱X-X 0︱即可。以上算法需配支 持对数的计算器。

高频红外碳硫仪操作规程

HX-HW8B型(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操作规程 1、工作原理 利用高频感应炉将样品中的碳、硫成分“燃烧”转化为CO2、SO2,使之与基体元素(金属)分离,再利用红外探测器测量CO2、SO2对红外光选择吸收后能量衰减规律,经计算机数据处理后分析样品中碳硫含量结果。 2、性能指标 (1)测量范围: 碳:0.00001~10.0000%(可扩展至99.999%) 硫: 0.00001~0.3500% (可扩展至99.999%) (2)分析时间: 25-60秒可调,一般在35秒左右,视分析材料而定,碳硫含量高的材料可适当延长分析时间。(不含取样、称样时间) (3)分析误差:准确度及精密度 准确度:碳符合ISO9556-94标准 硫符合ISO4935-94标准 精密度:符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395-97标准 分析精度碳:RSD≤0.5 %硫:RSD≤1.0% 灵敏度(最小读数) 0.1ppm (4)燃烧功率:2.5KV A-3.5KV A(可调) (5)振荡频率:20MHz (6)外形尺寸: 检测部分1200×800×600mm 高频炉800×800×600mm 3、工作条件 (1)工作电源:AC220V±10% 50Hz ; (2)工作环境:室内温度:10-30℃;相对湿度:≤80%; (3)氧气:纯度≥99.5%,输入压力0.18MPa,载氧压力0.08MPa;

(4)气体流量:顶氧流量1.0-2.0L/min 分析气流量3.0-4.5L/min 4、操作步骤 (1)开机准备 ①开氧气瓶总阀门,调节减压阀出口压力为0.18-0.2MPa。 ②检查高频炉中的干燥剂和石英棉。一旦发现干燥剂1/3变红或结块,都应立即更换。石英棉长期使用1/3变黄后,也应立即更换。 (2)开机步骤 ①首先打开显示器电源,再打开计算机主机电源,进入分析软件。 ②打开仪器检测装置电源,开关上有灯指示,同时显示屏幕在碳、硫数据框中有数据跳变,从低到高,直至稳定值为止。 ③检测装置开机2小时打开高频炉电源开关,风机工作,仪器正面上部有风,等待30分钟后,打开电子天平及打印机电源,检查各气压表和流量表是否符合要求,不对需要调整(这种检查应经常进行),然后开始分析样品。 (3)分析样品 ①按照《碳、硫分析作业指导书》称取相应的标准物质、样品,以及对应的助熔剂于坩埚内,并摇晃混匀。 ②输入样品标识与名称,通过电子秤输出样品重量 ③选取与即将分析的标准物对应的的C、S通道。 ④用坩埚钳将装有样品与助熔剂的坩埚放在坩埚托上,按“升降”开关,将样品送入燃烧区,鼠标点击“自动分析”或“开始分析”进行分析操作,完成标准样品的分析。 ⑤分析样品前,需做2到3只高硫废样。 ⑥分析标准物质,分析的重复性符合《碳、硫分析作业指导书》相应要求,说明分析数据有效,可进行通道校准系数的校准。选取标样的碳硫分析数据,右击校准系数,分别输入标样中碳和硫的数值,点击“系数校正”来校准系数,并保存校准结果。校准系数范围需在0.7~1.2之间。 ⑦按“②、④”步骤进行样品分析,样品分析次数根据《碳、硫分析作业指导书》上的要求严格进行。分析双样时,误差需符合《碳、硫分析作业指导书》要求。分析完毕,将结果填写在原始记录上。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操作规程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操作规程 1、提一前60分钟开电源(首先打开计算机电源,点击程序软件,然后开检测部分电源)。分析样品前打开高频炉电源(此时应无板流、栅流指示,无顶氧、分析气指示)。分析样品前打开氧气总阀,并观察总阀的压力,瓶内压力不能小于2Mp,输出压力不小于0.2Mp。 2、在分析样品前观察池电压有无变化,只有池电压变化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常规分析(范围在士10~20个字节〕。 3、分析样品对必须输入该样品的重量,否则不能进行常规分析。 4、在分析样品过程中应观察,载氧(为0.08Mp,顶氧为1, 2~1. 5L/分〕,分析气(为3.5L/分左右),板流(在0.2~0.6A,栅流(在70一1 50Ma)。 5、分析样品前,需做2到3.只高硫废样, 6、在分祈试样前应用国家参比物质(标样)校正仪器,此参比物质(标样)最少做两只,重复性好即可选择校正直接点击“系数校正”,高碳、低碳分开校正。 7、当分析样品达到10只时界面跳出提醒清扫对话框:,洁扫后必须点击“退出”(在正常界面上出现任何对话框都必须退出后才能分析〕 8、当需要看分析结果时可点击“结果统计”或“校正系数,查看过去的数据点击“盘存取显”输入要查看数据的日期或点击“结果处理”内“选择取盘”。 9、如要打印测试报告:首先进入“系统功能,点击“接打印机”点击“结果处理”点击“打印测试报告”,输入要打印报告的日期,选择要出报告的数扮,一份报告可出10个数据结果。 10、关机:降炉取出瓷柑锅,清扫石英管。关闭氧气总阀,松开氧气调节螺杆,按降炉(一次)。关闭高频电源开关,退出应用程序,关闭计算机,关闭检测

视电源,关闭电源空气开关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注意事项 1、累计分析300只样品需清扫一次金属过滤网(先烘干,再用钢丝刷清扫)累计一分析1000只样品应用超声波清洗金属过滤网(具休方法见说明书), 2、当干燥剂有部分深褐色颗粒变红色时必须更换,否则影响碳硫含量。 3、清扫管道,更换棉花都应检查有无漏气现象。 4、检查漏气操作步骤.首光点击“开关诊断”观察活塞位置,只有位置为“上”高频炉升炉 状态才“可点击“1.2.3.4.5.6”阀,观察载氧、顶氧、分析气是否正常,然后关“6.5.4.3.2.1 "阀,观察载氧.压力有无下降现象,检查漏气完后点击排灰排除余气。 5、当停电或退出操作界面而重新分析时,必需重新校正。 6、更换棉花,干燥剂,.清扫金属网后都要烧两到三只废样。 7、在分析样品过程中,如.果测试数据不稳定,应检查有无漏气。 8、在分析样品过程中,如高频炉发生异常应按住“复位”键,该样品分析数据无效,重新 分析前应检查原因或清扫石英管。 9、分析钢样:0.5000克样品,加1.5000克钨粒 分析铁样:0.2500克样品,加1.5000克钨粒

高频红外碳硫仪

高频红外碳硫仪作业指导书 目的 为规范高频红外碳硫仪对原料、铸片、毛坯、成品中的碳、硫含量检测方法,特制定本标准。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品质部检测中心对原料、铸片、毛坯、成品中碳、硫含量的检测。 发放范围 检测中心 职责 技术部负责本文件的制定、修改和解释,技术部负责本文件的培训。 品质部负责本文件的实施与监督。 设备和环境 1、设备:高频红外碳硫仪、电子天平、电脑、坩埚钳、镊子、取样勺 2、环境:温度:18~29℃,湿度<80% 准备工作 1、将动力气(N 2)和载气(O 2 )阀门打开,,检查气体压力是否达到预定的值 (0.2MPa-0.4MPa)(配图)。 2、接通电源,将碳硫仪打开(配图),仪器需预热一小时。 3、打开电脑,进入软件程序,点开高频电源启动图标(配图),需预热5分钟,点开后,管道才会有气体流量。打开电子天平、打印机(如果需要打印数据时)。 4、如果是长时间未做检测实验,等上述工作完成后,可打开调试设备图标,点亮“反吹”,看是否有气体流量;点亮“刷炉”,将上炉降下,用毛刷清理,在恢复。看看仪器是否能正常工作。 5、预热完成后,先空烧和做废样一到两次,在样品信息栏中设置名称和单重(可以任意,不过一般设置为1g)便于记忆。空烧意义在于将仪器中残留的气体排空,让后续检测数据更为准确。待空烧和废样结束后再开始检测样品。 操作过程 1、将坩埚放入电子天平并去皮,用称料勺称取0.3g(0.2g-0.5g)左右的样品,软件上点击“读取天平”,样品质量会自动读取,再用另一个称料勺加入 1.5g

左右的助熔剂。 2、将称取好的样品用镊子夹到下炉头上,将卡槽对好,点击软件的开始键。 3、待仪器反应结束,软件上曲线图稳定后,样品的测试结果就会在软件左侧以百分数显示。根据需要决定是否打印。 4、取下炉头的坩埚。 设备校准 1、单点校准:测试多为单一样品时用单点校准,用1个标准样品测2-3组数据,点开单点校准界面,选择好通道,将测好的数据选中,用鼠标右键按住拖到对话框中,再输入标准值,点击计算,即得到一个R值,R越接近1越好。 2、基础校准:测试为多种样品时用基础校准,用2-3个及以上的标准样品每个测2组数据,点开基础校准界面,选择好通道,将测好的数据选中,用鼠标右键按住拖到对话框中,再输入标准值,点击计算,即得到一个R值,R越接近1越好。 3、通道的选择根据测试时数据的显示,低碳LC,高碳HC;低硫LS,高硫HS。区分高低通道值已经确定。 维护保养 1、每次做完检测后将仪器平台和报废的坩埚清理干净,同时保证办公区域的整洁。 2、高氯酸镁管(配图)(白色的)有结块后要进行更换,载气净化管(配图)有一半颜色变淡后要进行跟换。 3、设备调试(和准备工作中一致)。 4、用工具卸下保护壳(配图),拿出金属过滤网(先往上抬,倾斜拿出),用毛刷同向刷,倒出灰。如果使用时间久了,需用超声波清洗仪清洗,将过滤网放入烧杯中,加入无水乙醇,用超声波清洗。回装时要装紧,否则下方漏气,造成流量达不到。 5、清理吸尘器。 注意事项 1、注意检测完的坩埚千万不能用手触碰,其温度较高。 2、切记坩埚是一次性的,每次测量时都要更换一次坩埚。

高频红外碳硫仪工作原理

高频红外碳硫仪工作原理 红外碳硫仪,全称为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分析方法:高频燃烧--红外线吸收法红外检测原理CO2、SO2等极性分子具有永久电偶极矩,因而具有振动和转动等结构。按量子力学分成分裂的能级,可与入射的特征波长红外光耦合产生吸收,气体分子在红外光波段,具有选择性吸收谱图,当特定波长的红外光通过CO2 或SO2气体后,能产生强烈的光吸收。微型红外光源用电加热到800℃产生红外光,经吸收池被CO2、SO2吸收入射到探测器上,检测到被测气体的浓度。 1、选择合适的称样量。一般的样品称样量取0.1-0.5g,如果是超低碳硫,就需要加大称样量。 2、根据材料的特性选择相应的添加剂,并且确保添加剂的纯度。高频红外中一般性的金属材料使用钨粒即可,但一些特殊的材料就要使用还原性更强,热值更高的添加剂,如:纯铁、纯铜、锡等。电弧红外则常用锡、纯铁、硅钼粉作为添加剂。 3、保持气流量的稳定性。碳含量分析结果高低受气流量影响明显:流量值变低,碳数据就偏高;流量值变高,碳数据就偏低。 4、要避免水分的影响。二氧化硫与水分会发生化学反应,会减少红外线对二氧化硫的吸收,从而影响分析结果。 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 碳:0.00001%~99.9999% 硫:0.00001%~99.9999% ★测量时间:25~60秒可调 ★测量精度:符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395-97标准 ★测量准确度:碳:符合ISO9556~94标准 硫:符合ISO4935~94标准 主要特点 ★大功率高频电路设计,采用高频功率管,减轻高频燃烧系统的负载,提高使用寿命; ★可根据客户需求,任意设置碳吸收池、硫池吸收数量,保证了高碳、低碳、高硫、低硫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不需动力气体,化学试剂,只需使用氧气; ★拥有自我诊断和保护功能,出现错误自动报警,并可进行远程诊断; ★全中文菜单操作,测试软件功能齐全,对任何操作人员均不存在障碍; ★品牌电脑,进口品牌电子天平等均保证了操作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可靠性。

红外吸收法碳硫分析仪

红外吸收法碳硫分析仪 红外吸收碳硫分析仪根据配置不同的高温炉可以组合包括高频炉-红外吸收碳硫分析仪,电弧炉-红外吸收碳硫分析仪和管式炉-红外吸收碳硫分析仪三种,而以高频炉-红外吸收碳硫分析仪应用最为广泛。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高温炉系统(提取单元)的不同,分别为高频炉,电弧炉和管式炉(电阻炉),其它部分基本相似。 高频炉具有加热快、温度高、操作简单等特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髙温炉。随着电子元件的发展,高频炉输出功率也在不断地提髙,至今用于测定碳硫的高频炉输出功率通常达2kW左右。 红外吸收法分析依据是朗伯-比尔定律,其最大特点是不消耗化学试剂,没有化学反应冗长繁琐的操作,人为因素(误差)小。虽然一次性投资较高,但分析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在进行批量分析时,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高频红外线分析法具有高效、低耗、干净的特点。 1 仪器工作原理 红外碳硫分析是利用CO2、SO2对红外线的选择性吸收这一原理实现的。 红外线是指波长为0.78~1000μm的电磁波,分为三个区域:近红外区为0.78~2.5μm,中红外区为2.5~25μm,远红外区为25~1000μm。绝大部分的红外仪器工作在中红外区。红外线的特性接近可见光,所以也称红外光。它与可见光一样直线传播,遵守光的反射和透射定律,但它又不同于可见光,与可见光相比,它有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在整个电磁波谱中,红外波段的热功率最大; 第二,红外线能穿透很厚的气层或云雾而不致产生散射; 第三,红外线被物质吸收后,热效应变化显著,且易于控制。 许多物质对红外线都能产生选择性吸收,CO2、SO2是其中之一。CO2的最大吸收位于4.26μm,SO2的最大吸收位于7.35μm。CO2、SO2对红外线的吸收同样服从光的吸收定律:朗伯-比耳定律,即: T = I/I0 1O g I0/I = KC1 式中,T为透射比;I0为入射光强度;I为透射光强度;K为吸收系数;C为CO2或SO2浓度;1为气体光径长度。 碳硫含量的测定:先在电子天平上称得样品的质量(也可以在其它天平称量后,通过键盘输入),并输入计算机,然后被测样品在助熔剂存在和富氧条件下,由高频炉高温加热燃烧使碳、硫氧化成CO2和SO2气体,该气体经处理后进入相应的吸收池,对相应的红外辐射进行吸收再由探测器转化成对应的电信号。此信号经采样及转换,由计算机经线性校正后转换成与CO2和SO2浓度成正比的数值,然后把整个分析过程的取值累加,分析结束后,此累加值在计算机中除以质量值,再乘以校正系数、扣除空白,即可获得样品中碳、硫百分含量。 2 仪器的基本组成与结构 碳硫仪一般由样品的被测组分的提取单元、净化单元、检测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等四部分及外加附属气路构成。提取单元就是把样品中的被测组分碳和硫转变成方便检测器能够检测的形式。目前一般采用给样品加热,使样品在氧气气氛中熔融燃烧,样品中的碳转化为

红外碳硫仪介绍及相关助熔剂介绍

红外碳硫仪及其配套燃烧炉工作原理 第一节红外碳硫仪 1.红外碳硫仪的基本组成部分:本仪器有高频感应燃烧炉、红外检测装置、电脑、电子天平、打印机等组成。 2.红外碳硫仪(配高频燃烧炉)适用于对钢铁、合金、有色金属、水泥、矿石、玻璃、陶瓷等材料的燃烧,能快捷准确的测定材料中的C、S含量,具有测量范围宽,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等特点。该套设备的测量范围C:0.0001%-99.9999%,S:0.0001%-0.3500%(可扩展至99.9%),测量的误差C符合ISO9556标准,S符合ISO4935标准。 3.红外检测原理:CO 2、SO 2 等气体分子在红外线波段具有选 择性吸收,当某些特定波长的红外光通过CO 2或SO 2 气体后 能产生强烈的光吸收。当选定一个特定的波长并且确定了分析池长度时,由测量光强能换算出混合气体中被测气体 的浓度,本仪器选定的测量波长CO 2为4.26μm,SO 2 为 7.41μm。 4.整机的工作原理是将灼烧处理后的坩埚放入电子天平,经过去皮重,放入样品,样品的重量一般在0.5g左右,重量可联机输入电脑,加入一定量的助熔剂,再将坩埚放入高频炉的燃烧室,按下升炉,将气路密封后,仪器自动进行分析,在燃烧样品之前有一段吹氧过程,目的是将气路中

残留的气体吹净,使整个气路管道充满纯氧,让样品在富 氧的条件下充分的燃烧,同时释放出CO 2和SO 2 等混合气体, 通过载气将气体通过气路系统输送至吸收池,此时相应探测器上测得的信号分别为相应被测气体吸收后的电信号值,经放大处理后输入相对应的模数转换芯片,以每秒16次的测量速度转换,将所得的全部数据输入电脑,通过公式换算出被测气体的即时浓度,测量结束后整个燃烧过程的浓度累加起来,通过程序计算得出C、S的百分含量。 第二节高频感应燃烧炉 1.仪器结构:高频感应燃烧炉内部采用框架结构,分上下两 层,上层安装高频振荡电路及控制电路,下层安装电源、各种控制开关、气路通断及流量调节等器件,从正面看,左边部位是燃烧炉的燃烧区,其上方为燃烧后释放气体的过滤及清扫系统,下方为升降系统。燃烧区由炉架、坩埚托、O型圈、坩埚、石英管、感应圈、炉头过滤及清扫系统组成。将试样加入后,升降系统上升形成封闭状态,使试样位于加热感应圈内部中间位置,在富氧的条件下由感应圈产生强大的感应电流使试样在此区域内快速燃烧。 2.高频加热原理:交变电流直接通过导体时,导体本身内部 也能够产生电流,我们把这种电流叫涡流,涡流的作用有两种,一种是是导体发热,因为涡流的路径有电阻,另一种是对引起涡流的磁场有去磁作用,这种涡电流的产生引

用高频红外碳硫仪测定碳化硅中SiC

冶金分析/990317 冶金分析 METALLURGICAL ANALYSIS 1999年第19卷 第3期 Vol.19No.31999  用高频红外碳硫仪测定碳化硅中SiC 高卓成 胡广峰 衣中文 有关碳化硅中SiC的红外分析法已见报道〔1〕。本文将试样直接称入瓷坩埚中,自动或手动输入试样重量后,在800℃灼烧去除游离碳及挥发份。以铁屑、钨粒作助熔剂〔2〕,在高频红外碳硫仪上分析碳的含量,由此换算出SiC的含量。探讨了灼烧温度、灼烧时间及助熔剂的选用,建立了用高频红外碳硫仪分析碳化硅中SiC的新方法。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 1实验部分 1.1仪器和试剂 EMIA-620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日本HORIBA);电子天平(仪器附带,精度 0.0001g);瓷坩埚(23×23)于900℃灼烧2h;钨粒;铁屑;锡粒。 1.2实验方法 1.2.1试样预处理:准确称取0.0200g三份已研磨至200目以上的碳化硅试样于三只瓷坩埚中,摇匀,使试样平铺于坩埚底部,置于800℃马弗炉中灼烧15min后取出,冷却。 1.2.2仪器校准:以0.600g铁屑添加1勺钨粒(1勺约1.7g钨粒)作空白,以含7.51%碳的标准样品校准选定的分析通道。 1.2.3试样分析:在已灼烧处理过的试样中加入0.600g铁屑,摇匀后添加一勺钨粒,轻晃,在已校准的通道上分析碳的含量C%,计算其平均值%,按公式:SiC%=3.3387×%计算出SiC的含量。 2结果与讨论 2.1灼烧器皿选择 碳化硅中常含有游离碳,SiO2,Al2O3,FeO及游离硅。灼烧时既有游离碳及挥发份的烧失现象,也有游离硅、氧化亚铁的烧增影响。若采用铂坩埚或瓷舟作为灼烧器皿,势必恒重灼烧器皿时,称取较多试样,加长灼烧时间,将试样转入瓷坩埚(碳硫分析用)时,还须折算因灼烧引起的质量变化。为避免上述繁杂手续,本文直接选用瓷坩埚为灼烧器皿,以试样灼烧前的称样量为分析重量,直接得到试样中SiC中碳的含量。故选用瓷坩埚为灼烧器皿。 2.2称样量 称样量过少,称量误差大;称样量多,可能引起测量池溢出,且燃烧反应过激而喷溅严重,不利于碳的稳定释放。故选定称样量为0.0200g。 2.3灼烧温度 准确称取一系列试样,分别在750,800,850,900℃下灼烧不同时间。试验表明 file:///E|/qk/yjfx/yjfx99/yjfx9903/990317.htm(第 1/2 页)2010-3-23 12:33:19

碳硫快速分析仪品牌哪个好

南京思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3015883802.html, 点击文中飘蓝词可直接进入官网查看 碳硫快速分析仪品牌哪个好 碳硫快速分析仪品牌哪个好。目前市场上的碳硫快速分析仪品牌众多,高中低档仪器都有。大家在选购碳硫快速分析仪时应该本着适用原则,不要为了节约成本而使买回的仪器无法达到自己的需求。所以建议用户在买碳硫快速分析仪之前要多方考察,做到有的放矢。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碳硫快速分析仪品牌哪个好。 南京思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材料检测的发展和应用。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高速分析仪器研制、开发、制造、市场营销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公司。专业从事分析实验仪器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 碳硫快速分析仪品牌,1HW(ST)红外碳硫分析仪

南京思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3015883802.html, 点击文中飘蓝词可直接进入官网查看 主要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碳:ω(C)百分之0.001—百分之6.0000(可扩至百分之99.999) 硫:ω(S)百分之0.0005—百分之0.3500(可扩至百分之99.999) 分析误差:碳优于国标GB/T223.69—1997 硫优于国标GB/T223.68—1997 分析时间: 25—60秒可调,一般在35秒左右。 电子天平:称量范围:0—120g 读数精度:0.001g 工作环境:室内温度:10-30℃相对湿度:小于百分之75 主要特点 采用低噪声、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的红外探测器。 整机模块化设计,提高了仪器的可靠性。 电子天平自动联机。 WINDOWS全中文操作界面,操作方便,易于掌握。

南京思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3015883802.html, 点击文中飘蓝词可直接进入官网查看 软件功能齐全,提供文件帮助、系统监测、通道选择、数理统计、结果校正、断点修正、系统诊断等四十多项功能。 动态显示分析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碳、硫释放曲线。 测量线性范围宽,并可扩展。 特制高温管式炉,温度可调,适合于不同材质样品分析要求。 合金除尘器,减少粉尘干扰。 测量线性范围宽,并可扩展。 选购碳硫快速分析仪品牌厂家,一定要注意设备的性能、价格和售后服务。了解更多信息,请关注南京思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3015883802.html,。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设备安全操作规程(2021版)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设备安全操作规程(2021版)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K-AQ-0996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2021版) 1.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通过对微机碳硫分析仪的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操作的规定确保该设备正常运转。 2.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微机碳硫分析仪的操作。 3.职责 3.1设备科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编写。 3.2制造科内各员工遵照执行。 4.程序 4.1技术操作规程

4.1.1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4.1.2对照交接班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未经处理不得擅自开机。 4.1.3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1.4先进行开机预热,打开电脑显示器进入分析程序。 4.1.5检查各信号灯是否正常,气缸处是否漏气,如果仪器正常进行系统校正(用坩埚在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上称取0.3±0.02g标样+一勺半的钨粒),保存校正数据后即可进行检测; 4.1.6用坩埚在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上称取0.3±0.02g试样+ 一勺半的钨粒,用镊子将坩埚放于坩埚座上,然后点击“气缸升降”点击“分析样品”后进行碳硫分析,得出数据; 4.1.7开机前,查看氧气是否充足,氧气压力约0.5MPa; 4.1.8坩埚为陶瓷材料,易吸水,使用前必须在马弗炉中于1200℃灼烧2-3小时,冷却后取出置干燥器中保存; 4.1.9操作过程中若出现意外情况,点击工具栏中“紧急停止”,即可中断操作和仪器的运行;

HIR-944D红外碳硫分析仪操作说明

HIR-944D红外碳硫分析仪操作说明 1) 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本仪器使用220V交流单相三线电源,接地应保持良好。 2.准备好气源:氧气纯度99.5%以上。动力气可直接用氧气。 2) 操作与显示 1.开机至转入正常运行的操作步骤:首先打开显示器的电源,待计算机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后,双击桌面上的“红外碳硫仪”图标,进入分析主界面。这时打开仪器检测装置电源,开关上有灯指示,且提示联机正常等待。同时显示屏幕在碳、硫数据框中有数据跳变,从低到高,直至稳定为止。检测装置开机半小时后,打开引燃炉电源开关,打开电子天平及打印机的电源。 2.主屏幕显示格式与相应操作简介:A、计算机外部设备是使用者与机器对话的主要工具,本仪器采用两种输入设备分别为键盘和鼠标,是提供操作者指挥机器用的。采用两种输出设备分别为显示屏和打印机,他们是用来提示操作者如何进行下一步操作几运行过程中数据、图形、状态等显示及打印。B、本仪器以分析过程所需的显示为主屏幕,各种功能显示大多采用在主屏幕上弹出所需窗口,显示相应的功能内容。使操作者感到层次清楚,一目了然。 C、主屏幕共分五个区域,屏幕上、下区域均为提示行,中间分别为碳硫数据框和重量框。屏幕上、下提示行又称之为首行和末行。分别为F1修改参数、F2系数校正、F3气路检测、F4参数检测、F5数据浏览、F6分析查询、F7分析统计、F8断点修正、F9空白校正、F10重量操作。末行一般情况下常为操作的提示即“T手自切换、A开始分析、ESC停止分析、Z 操作人员”所有操作采用双功能键,即Alt+功能键。屏幕中间部位分别在碳、硫数据框中各有七项显示,内容如下:数据框的上方有一行大字,分析结束后显示本次分析结果碳、硫的百分含量。其余六项显示内容碳和硫是一致的。现以碳为例介绍,“信号值”显示碳分析池的实时电压值;“通道”显示本次分析所使用的通道编号;“峰值”显示为出峰时的数值;“累加值”是指本次分析即时浓度的总和;“校正值”是当前分析样品所用的校正系数。 3) 影响最终结果的几项参数的具体说明 1.通道的用途和选用方法:通道参数是分析过程直接参与运算及控制用的主要参数,它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由于分析材料的不同,在分析过程中碳、硫的释放也不相同,为了取得一致的分析结果,应根据材料选择不同的通道参数,才能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测试碳、硫编号各有1—10通道,每个通道共设6项内容,除参考是供用户识别各个通道的标记,并不参与控制分析过程运算外,其他参数都会直接影响分析结果。A、首先介绍校正值,红外吸收法测量碳、硫两元素是属二次标准测量,测量值并非绝对值,而是相对值。因此每天开机分析试样之前,必须用标样校正仪器。方法用同类、含量相接近的标样连续分析2—10次后,按“F2”校正功能操作,求出仪器校正值方可分析试样。当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同样需要对仪器进行校正,校正方法同上(校正的原则:一般采用高含量校正,分析低含量样,结果较为理想。若采用低含量校正,分析高含量试样,结果可能出现恒偏高或恒偏低)。B、下面介绍空白值,在分析样品时,除样品材料外,参与分析的还有坩埚、助溶剂、氧气等,尽管在燃烧之前对参与分析的各种材料进行过不同的方法处理,但这些材料中仍然含有微量的碳、硫成份。另外系统中吸附微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在分析过程中同样会释放出来,这些我们称之为系统空白,这样对测量结果可能引起较大的影响,故需扣除空白值方可测量。由于引起系统空白的因素很多,不同时期因材料批次不同,空白值也不相同。因此在分析低含量样品前必须进行空白校正。一般在未求校正值之前测试空白值,用同一瓶氧气,固定量的助溶剂,空白值基本一致,操作方法与求校正值相同。由结果计算公式可知,为获得满意的低含量分析结果,还需注意:测试空白值所键入的重量应与实际测试样品的重量相同。(提示:因空白校正有以上各种因素的影响,且系统空白并不稳定,做得不好反而会起

高频红外碳硫仪哪家口碑好

现如今,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凭借着高频感应饶绍技术,可以快速地分析碳和硫含量。因此被广泛的应用,目前,市面上的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厂商众多,该如何选择成为了大家所困扰的问题之一,那么,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哪家口碑好?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下。 在生产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厂家中,消费者口碑良好的是南京思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那么,接下来就来看一下其吸引消费者的好处在哪些方面。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主要优点: 一、大功率高频炉。 二、同步反吹除尘:每分析一次样品,系统自动除尘一次,除尘与样品分析同步进行,将粉尘对燃烧及检测的影响减小到zui低程度,实现不受粉尘影响的超低硫高精度分析。 三、独立数据采集系统,独立模数(A/D)转换系统,采样频率优化。 四、炉头加热技术(专有技术):消除吸附,开机后无需对气路进行“饱和”处理,无论间隔测定(炉前分析)或连续测定(成品分析)都有同样的稳定性。 五、粉尘过滤器:超微孔金属过滤器(孔径0.3~0.5μm),整体烧结成型,可有效阻止粉尘进入微孔,长期使用无堵塞,无须超声波装置“清洗”,有效的降低了用户运行成本。 六、的“线性化”数学模型:实现不分段、无拐点补偿,无量程切换,使仪器具有近乎

理想的超宽线性范围。 七、WindowsXP平台下的操作软件:全中文界面,软件丰富,功能强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南京思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1HW(ST)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检测设备,通过高频感应燃烧技术,可以快速地分析钢、铸铁、铜、合金、矿石、煤、水泥、陶瓷、碳化合物、矿物、沙子、玻璃等固体材料及某些高分子有机液体材料中的碳和硫含量。与传统的检测方式相比,方便快捷,整机模块化设计,提高了仪器的可靠性。分析的结果详细透彻。 对于高频红外碳硫仪哪家口碑好的文章就介绍到这里了,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如有需要,欢迎致电南京思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或者登录官网进行了解。

红外碳硫仪操作规程

CS-206红外碳硫仪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部分:操作步骤 1.开启氧气瓶,调节减压阀至0.25—0.30MPa,氩气瓶调节压力0.25-0.30MPa。 2.打开红外碳硫仪的电源开关,预热30分钟至1小时。 3.检查干燥剂,并及时更换失效部分。变色干燥剂失效后由黄色变成红色,高效二氧化碳吸收剂失效后,由淡紫白色变成玫瑰红色,石英棉吸灰后变成黄色。 4.打开电脑及分析程序,输入用户名及密码。 5.检查信号:计算机分析程序主屏上碳硫电压在5~7范围内,一分钟之内跳动小于2mV。 6.检查气路,进入“系统诊断”菜单,进行下列检查。 吹氧:确保压紧阀压紧排灰管,点击“吹氧”按钮,炉头压力指示为0.08MPa,再点击“吹氧”按钮,吹氧停止,炉头压力表指针停在某一位置不下降,则说明管路系统不漏气; 排灰:进入“系统诊断”菜单,点击“排灰”按钮,检查正压排灰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排气:进入“系统诊断”菜单,点击“排气”按钮,诊断仪器反吹氧清洗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7.打开高频开关,检查主机面板上板流、栅流是否均有指示。分析样品前,高频预热10分钟以上,方可进行样品分析。 8.按照《碳、硫分析作业指导书》称取相应的标准物质、样品,以及对应的助熔剂于坩埚内,并摇晃混匀。 9.选取与即将分析的标准物对应的的C、S通道。 10.输入样品标识与名称,按F4键调取重量输入对话框,并输入样品重量。 11.用坩埚钳将装有样品与助熔剂的坩埚放在坩埚托上,按“升降”开关,将样品送入燃烧区,按下“Page Down”键或者鼠标点击“分析”进行分析操作,完成标准样品的分析。 12.分析标准物质,分析的重复性符合《碳、硫分析作业指导书》相应要求,说明分析数据有效,可进行通道校准系数的校准。选取标样的碳硫分析数据,右击校准系数,分别输入标样中碳和硫的数值,点击“单点系数校正”来校准系数,

CS-8810新型红外碳硫分析仪操作规程

CS-8810新型红外碳硫分析仪操作规程 一、工作原理: 首先,被测物质在通氧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然后气体被氧气吹入红外检测系统,由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分子在红外光波段具有选择性吸收谱图,当某此特定波头的红外光通入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气体后,能产生强烈的光吸收,此吸收规律可由朗伯一比尔定律得出,由测量光强Io能换算出混合气体中被检测气体的浓度,这就是红外吸收法基本原理。 二、仪器开(关)机顺序 三、分析步骤

四、其他说明 1.检查漏气方法:打开《诊断》,顺序打开总氧、吹氧、载氧、气室入口、气室出口阀,然后按Esc键关闭,检查载氧压力表是否下降,如果不下降,说明仪器不漏气。 然后打开排灰阀排气。 2.过滤网清扫方法:打开高频炉,将气缸降下,将炉头前罩卸下,关闭氧气,关闭高频炉 电源及稳压器电源,将炉头拆下,取出过滤网清扫。 3.校正系数的存储:按操作进行系数校正后,通道库中的校正系数已经发生改变,进行下一次分析的时候该校正值就起作用,但关闭该程序后,再打开程序,则校正值又 回到原来。如果把本次的校正值储存,则关闭程序后,再打开程序,通道库 显示新的校正值。 五、仪器日常维护与注意事项 1.仪器的日常维护 ⑴.每次分析前必须将石英管清扫干净。 ⑵.根据空气潮湿程度,定期更换干燥剂。 ⑶.每分析1000次左右清扫过滤网一次。 ⑷.每天分析结束,清扫电子天平中掉落的杂物。 2.注意事项 ⑴.开机时,必须先开检测部分再开高频炉(不能在高频炉打开的状态下开检测部分 电源)。 ⑵.开机后,操作软件中的池电压必须有跳动而且稳定的信号。 ⑶.高频炉开机时注意板流、栅流和压力表不应该工作。 ⑷.每次分析时,高频工作时间不能超过50秒。 ⑸.打开总氧阀的状态下,不能打开清洗阀(清洗阀不要手工打开)。 ⑹.顶氧流量不要超过1.5L/min。 ⑺.更换干燥剂和脱脂棉、清扫过滤网后都必须检查气路的密封性。 ⑻.分析时各种样品的称样量应严格按照分析方法中的规定,否则容易出现打火或拖 尾等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