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样卷1

《概论》样卷1
《概论》样卷1

说明:根据本课程《考试大纲》(2016年修订版)基本要求,特向同学提供本课程的两份样卷,仅供参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样卷1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题 (共30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 明确提出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献是( B )

A.《论新阶段》

B.《论十大关系》

C.《新民主主义论》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2. 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文献是( B )

A.《论新阶段》

B.《论十大关系》

C.《新民主主义论》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3. 《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方针是( A )

A.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B.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 加快社会主义改造

D. 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4.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中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的论述错误的是( C )

A.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呈现出既统一又斗争的关系。

B. 积极因素处于主导的、统治的地位,占有压倒的优势

C. 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是不可相互转化的

D. 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5.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是( A )

A. 人民内部矛盾

B. 敌我矛盾

C. 阶级矛盾

D. 社会矛盾

6. 毛泽东系统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文献是( D )

A.《矛盾论》

B.《实践论》

C.《反对本本主义》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7.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

A.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B.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阶级矛盾

D. 人民内部矛盾

8.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 是人民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B. 是一种非对抗性的矛盾

C. 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 是一种对抗性的矛盾

9. 下列关于党的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错误的是( C )

A. 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设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 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C. 阶级矛盾已经不存在了

D. 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

10. 人民内部矛盾是( C )

A. 对抗性的矛盾

B. 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

C. 非对抗性的矛盾

D. 不可调和的矛盾

11. 关于敌我矛盾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 用专政的办法解决

B. 用民主的办法解决

C. 是一种对抗性的矛盾

D. 敌我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

12. 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著作是( A )

A.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B. 《论十大关系》

C. 《新民主主义论》

D. 《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

13. 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人是( A )

A.陈云

B. 毛泽东

C. 邓小平

D. 周恩来

14、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C )之间的矛盾。

A.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B. 民族资本和官僚资本

C.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

D. 外国资本和民族资本

15、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B )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阵线不同

16、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B ) A.封建主义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是(A )A.无产阶级的领导权B.农民问题C.武装斗争问题D.政权问题

18、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是( B )。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

1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本质或者根本原则是( D ) A.按照中国的特点应用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B

C.把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20、“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能否正确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关键在于( B ) A.是否坚持毛泽东思想

B.是否把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C.是否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个人思想区别开来

D.是否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毛泽东思想

(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5题,共10分)

1. 社会主义存在着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AC )

A. 敌我矛盾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 人民内部矛盾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主要包括(ABD )

A.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C. 出现了冒进情绪,没有多少意义

D.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3.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AC )

A.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D. 共产主义

4.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

A.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相适应的

B. 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

C. 相适应是基本方面,相矛盾是非基本方面

D.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ABCD )

A.农民阶级

B.无产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城市小资产阶级

第二部分材料分析题 (共60分)

(一)材料分析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

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由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尽快发展社会主义,中国主要是学习了哪国的经验( B )

A. 美国

B. 苏联

C. 英国

D. 法国

2. 苏共二十大后,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动荡不安的气氛,成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发表的国际背景,这一国际背景是( A )

A. 波匈事件

B. 东欧剧变

C. 苏联解体

D. 中苏大论战

3. 毛泽东提出:“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这种思想可以概括为(C )

A.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B. 团结-批评-团结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批评与自我批评

4. 毛泽东提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段话说明了( B )

A. 向苏联学习是完全错误的

B. 要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C. 中苏关系破裂

D. 毛泽东开始反对赫鲁晓夫

5. 社会主义的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段话说明( A )

A.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

B. 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矛盾

C.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

D. 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必将最终消灭矛盾

6. 关于工业化,毛泽东提出的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轻重为序的总方针

B. 重工业优先发展

C. 轻工业优先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D. 农业优先发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7. 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解放后,三年恢复时期,对搞建设,我们是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建设还是懵懵懂懂的,只能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办法,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苏联学习的判断正确的是(D )

A. 没有必要向苏联学习,苏联模式存在很多问题

B. 应该全面向苏联学习,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 向苏联学习是有必要的,但是并没有取得多少成果

D. 向苏联学习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8. 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方针是( A )

A. 民主

B. 批评

C. 教育

D. 团结

9、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新民主义革命的起点是( C )

A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

10、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内部没有起码的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C )

A.争取民主B.农民运动C.武装斗争D.工人运动

1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12、“全党必须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我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这段话指出了(A )

A.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B.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实现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对于农民的领导C.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D.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13. 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指出,“那种无视我国工人阶级成长进步的观点,那种无视我国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观点,那种以为科技进步条件下工人阶级越来越无足轻重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下列哪个论断和事实不能支撑上述观

点(D )

A.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始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本力量

B.我国工人阶级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

C.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的代表

D.在华外国专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4.2014年10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明确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下面不属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的是(C )A.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应对国际国内风险考验、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客观需要

B.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C. 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建设

D. “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容,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1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摸索和基本形成了一条走向现代化的成功之路。这条道路使解决了3亿多人的脱贫,2亿多人非农化,1亿多人进入了中等收入群体;使中国在将近30多年的时间里几乎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平均增长;使中国经济、社会、政治等方方面面都充满了活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同时又使整个国家保持团结稳定。中国人民将继续沿着这条成功之路前行,不断迎接新的挑战,战胜新的困难,直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本论述中所说的中国摸索和基本形成的走向现代化的成功之路是指:( D )

(A)市场经济发展道路;(B)民主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C)新自由主义道路;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6、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讨论越来越多。但细心观察后却不难发现,在热议“中国奇迹”的背后,西方一些研究者宁愿多讲“中国模式的经济成就”,也不谈或者有意回避“经济成绩”背后的政治因素,或者不惜精力,试图从亚洲文化传统等领域寻找中国成功的历史密码,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现实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等则选择性地“失明”。实际上,“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真正内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D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之后的一个独立创造

(B)西方一些研究者宁愿多讲“中国模式的经济成就”,也不谈或者有意回避“经济成绩”背后的政治因素,是因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C)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应当逐步将西方的政治模式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17、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

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18、“全党必须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我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这段话指出了(A )

A.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B.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实现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对于农民的领导

C.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D.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19、邓小平强调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喝、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他告诫我们:“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都要受到严重影响。”这些话的意思是,农业( B )A.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

B.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

C.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D.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0、邓小平说:“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这表明( B )

A. 我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改革

B. 我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C. 我国要和国际完全接轨

D. 我国要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二)材料分析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题,共10分)

1、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ACD ),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A. 统一战线

B. 群众路线

C. 武装斗争

D. 党的建设

2、习近平在出席《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出版座谈会时指出,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ABD )等优良作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这些优良传统、优良作风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流血牺牲凝聚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继承党的一切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始终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气、那么一种革命精神,我们党就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A. 理论联系实际

B. 密切联系群众

C. 实事求是

D. 批评和自我批评

3、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从革命斗争的这种失误教训中,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面对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国革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以教条主义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中“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指的是(ABD )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民族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4.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

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二十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

A. 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大好局面;

B. 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历史时期不是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

C. 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反之亦然

D. 两者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甚至相互否定

5. 毛泽东指出:“我们提出划分敌我和人民内部矛盾的界限,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关于毛泽东矛盾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有(AB )

A.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全党的注意力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B.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C. 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矛盾

D. 应该用专政的办法解决矛盾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1题,共10分)

材料1、毛泽东总结中国民主革命所说的:“在抗日时期,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整套具体政策。这时候,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才被我们认识,我们才有了自由。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干了二十来年的革命。过去那么多年的革命工作,是带着很大的盲目性的。”

材料2、邓小平说过:“提出了反帝反封建这个任务就等于真正懂得什么叫反帝反封建吗?不!因为制定和执行反帝反封建的正确战略和策略是很不容易的。这个革命阶段中,应当如何反帝反封建,依靠什么力量,团结什么力量,打击什么力量,这些问题,我们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解决,没有搞清楚。”

上述两则材料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请回答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

第三部分论述题(每题10分,1题,共10分)

1、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产生的意义?

艺术概论试题库

艺术概论试题库——选择题 1、艺术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是( C ) A.社会性B.认识性C.审美性D.科学性 2、 2、艺术作为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的是( B ) A全面的社会生产劳动B.经济基础C.政治D.哲学 3、在阶级社会中,艺术是( B ) A.无阶级性的B.有阶级性的C.超阶级性的D.为艺术而艺术的 4、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 ) A.模仿B.再现C.表现D.反映 5.决定艺术存在的根本因素是( B ) A.经济基础 B.社会意识 C.政治法律制度 D.科学文化 6.把“艺术”看作一种生产方式或生产形态,是谁的独特发现和一贯见解。(C ) A.唯心主义 B.旧唯物主义C.马克思主义D.毛泽东思想 7.艺术与宗教的关系是( B )。 A.相互和谐 B.相互利用C.宗教对艺术的否定D.没关系 8.艺术形象一方面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和反映,同时又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独特的认识和评价。因此具有( D ) A.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B.抽象和具象的统一 C.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D.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9、一切艺术审美特征的核心和艺术区别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是( B ) A.科学性B.形象性C.逻辑性D.认识性 10、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D )

A.情感性 B.审美性 C.虚构性 D.形象性 11.艺术美感中最显著的特征是( A ) A.形象B.情感C.思想D.生活 12.自然界具体事物的美称为( D ) A.艺术美 B.现实美 C.社会美 D.自然美 13. 符合「黄金比」的矩形比例是( A ) A. 3:5 B. 1:3 C. 1:5 D. 3:7 14. 美学上的最高形式原理就是( D ) A.反复B.节奏C.对比D.多样的统一。 1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所谓的“掌握世界”的方式? ( B ) A.艺术的B.时间的 C.宗教的 D.理论的 16.意大利哲学家 ( A ) 从其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体系和方法论出发,主张“艺术是幻象或直觉”,““直觉只能来自情感,基于情感”,“艺术的直觉总是抒情的直觉”,是一种心灵活动。 A.克罗奇B.伯格森C.科林伍德D.黑格尔 17.德过古典哲学家 ( A ) 认为,“艺术作品是诉之于人的感官的”,“多少要从感性世界吸取源泉”,但艺术的最终根源却在于“理念”。A.黑格尔B.伯格森C.科林伍德D.康德 18. ( D ) 在其《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一书中,更为明确的提出“艺术的第一目的是再现现实”,“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 A.列宁B.列宾C.别林斯基D.车尔尼雪夫斯基 19.画家( B ) 在其著名的《美的分析》中提出了“会使任何绘画构图变得优雅和美”的一些基本规则:“适应、多样、统一、单纯、复杂和尺寸”,认为“直线和圆弧线及其各种不同的组合变化,可以规定和描绘出任何可视的物象,因此可以产生无限多的形式”,并称波状线和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A.达·芬奇B.荷

《中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A型题: 1.中药药性五味中的酸味体现为(B) 2.相畏是指(A) 3.对证用药是(B) 4.中药配伍禁忌是指(A) 5.根据中药药性理论属于沉降的药物是(B) 6.金银花是:(C) 7.红花属于:(B) 8.桔梗属于:(B) 9.供中医临床调配汤剂处方用和生产中成药的原料药是(B) 10.能与动物药中具腥膻气味的三甲胺类成分结合成盐,达到矫臭矫味的辅料是(C) 11.为减少成分的流失,中药材在切制前水处理软化时需遵循的原则是(A) 12.质地致密坚实,不易破碎的药材适宜切制的饮片规格是(E) 13.干燥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饮片,不宜超过的温度是(B) 14.将药物煅至红透后,趁热迅速投人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炮制方法是(D) 15.经净制或处理后的药物,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由于霉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药物发泡、生衣的炮制方法是(E) 16.将药物同数种辅料混合,或浸泡,或加热,反复处理的炮制方法是(C) 17.国家中医药局发布“中医药行业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其中:中药饮片炮制的关键技术属机密级)的时间是(A) 18.适宜以甘草汁为辅料炮制的药物是(A) 19.宜采用制霜法炮制后供临床应用的药物是(E) 20.蒸制后结合型蒽醌显著减少,泻下作用更为缓和,并增强活血祛瘀之功的是(C) 21.目前中药饮片监督管理标准是(E) 22.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供检验用样品时,总包件在100~1000件的( C ) 23.取样时所取的平均样品量一般不少于检验所需样品量的( B )倍 24.防风根头部具明显的密集环纹,习称( C ) 25.《中国药典》规定,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贵重中药测定水分的方法是( C ) 26.测定酸不溶性灰分时,常用的酸为( D ) 27.描述防己药材断面特征的术语是( E ) 28.如需观察细胞的完整形态,尤其是纤维、导管、石细胞等不易分离的组织时,常用的显微制片方法是( C )29.目前中药含量测定的首选方法是( C ) 30.加水浸泡后,水液染成黄色的药材是( D ) 31.加间苯三酚试液1~2滴,稍放置后加盐酸1滴,显红色或紫红色的是( A ) 32.下列具有强列蒜样臭气的药材是( B ) 33.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表明,我国现有药材( E ) 34. 生物碱碱性的表示方法一般用( C ) 35. 属于分子筛原理分离中药成分的色谱方法是( C ) 36. 下列生物碱属于苯丙胺类生物碱的是 ( B ) 37. 能够使α-葡萄糖苷键水解的酶是( A ) 38. 地奥心血康胶囊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 B ) 39. 大黄酸结构母核属于 ( A ) 40. 下列具有抗疟作用的萜类化合物是 ( B ) 41. 与锆盐-枸橼酸反应后褪色的化合物是 ( C ) 42. 膜分离法中的纳滤适用于分离中药化学成分的分子量为小于 ( B ) 43. 下列黄酮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 44. 高分辨质谱法可用于确定化合物的( C ) 45. Molish反应阳性的中药化学成分是 ( A ) 46. 下列哪项是咸味药主要的化学成分( D ) 47. 中药配伍关系中属于协同作用的配伍是( C ) 48. 兼有利尿作用的泻下药是( A ) 49. 芳香化湿药调整胃肠运动功能的主要成分是( C ) 50. 茯苓素的利尿作用机制是( C ) 51. 肉桂的强心作用与下列哪项有关( D ) 52. 理气药对消化系统没有下列哪项作用( A ) 53. 三七的止血机制,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D ) 54. 具有加强子宫收缩的活血化瘀药是( B ) 55. 具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的中药是( D )

汽车概论试题库.doc

《汽车概论》题库 一、填空题(每题1分) 1.按国标GB9417-88《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中规定的国产汽车产品分为车、车、车、车、车、车、车、半挂车及专用半挂车等八类。(1-1-1) 2.我国准依据国际标准(ISO 3833)制定有关汽车分类的新标准(GB/3730.1-2001),按新标准,汽车分为_______车和_________车两大类。(1-1-2) 3.汽车类型虽然很多,但基本组成相同。通常都由、、和四大部分组成。(1-1-3) 4.汽车在坡道上等速行驶时,所受到的阻力有阻力、阻力和阻力。(1-2-1) 5.我国通常依发动机排量(V)将轿车划分为、、、和高级轿车(V>4升)。(1-2-2) 6.编号为CA7200的汽车是生产的、发动机排量为的车。(1-2-3) 7.编号为EQ1090的汽车是生产的、总质量为的车。(1-2-4) 8.汽车用汽油发动机种类繁多、但基本组成相近,都由机构、机构、及、、、、等组成。(2-1-1) 9.目前一般车用汽油机的压缩比为,柴油机的压缩比为。(2-2-2) 10.四冲程发动机每个工作循环要经过、、、等四个行程,其曲轴旋转圈。(2-3-1) 11.二冲程发动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旋转周,进、排气门开闭各次,活塞在汽缸内由下止点赂上止点运动时,完成行程;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时,完成行程。(2-3-2)

12.曲柄连杆机构由组、组和组三部分组成。(3-1-1) 13.多缸发动机气缸排列型式通常有:式、式和式。(3-1-2) 14.活塞连杆组主要由、、和等组成。(3-1-3) 15.活塞环按其作用可分为环和环两种。前者作用是;后者作用是。(3-1-4) 16.直列四缸发动机各缸点火间隔的曲轴转角度数是,直列六缸发动机是。(3-1-5) 17.直列六缸发动机最普遍的工作顺序是。(3-2-1) 18.飞轮上刻有第一缸或最后一缸______正时记号,便于校准________或________。(3-2-2) 19.配气机构由和两大部分组成。(3-3-1) 20.气门组的主要零件有、、、等。(3-3-2) 21.气门弹簧座是通过安装在气门杆尾端凹槽或圆孔中的或来固定的。(3-3-3) 22.为了确保点火(或喷油)及气门启闭时刻的准确性,正时齿轮装配时,必须使对准。(3-3-4) 23.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由装置、装置、装置及装置等四部分组成。(3-4-1) 24.汽油供给装置主要有、、和等部件。它的作用是完成汽油的、和。(3-4-2) 25.空气滤清器的作用是清除空气中夹带的,减少气缸等零件的,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3-4-3) 26.汽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装置是。(3-4-5) 27.化油器浮子室内的汽油是在喉管处与浮子室液面上的作用下,从主喷管喷

高校《概论概要》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第34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7月 Vol.34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 2012 ────────── 收稿日期:2011-10-10 作者简介:王学增(1970-),男,河北故城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155- 高校《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王学增 (唐山师范学院 社科部,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概论》由原来《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两门课程演变而来。教师要善于把握它的结构体系和特点,处理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以及《概论》和《纲要》课的关系,帮助大学生学好《概论》课程。 关键词:《概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纲要》 中图分类号: G 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2)04-0155-03 The Experiences in the Teaching of The Introduction Course WANG Xue-zeng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 The Introduction course combines the original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s Thought and Introduction to Deng Xiao-ping’s Theory and Theory of Three Represents . Teachers of this course should be good at grasping its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Mao Ze-dong’s Thoughts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Outline courses, so that they can help students with this course Key Words: The Introduction ; Mao Ze-dong’s thoughts;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Outline 从2006年秋季学期开始,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规定的4门课程陆续开设。到目前为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这门课程,在我院大学生中已经讲完四轮。对前几轮的讲解,笔者有一些深刻体会,拿出来以供各位同仁借鉴。 一、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概论》课程的结构体系和特点,让大学生对《概论》课程有一个宏观印象 1.《概论》课程的结构体系 由于《概论》课程由原来的《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两门课程演变而来,因此,与其他三门课程相比,该课程内容繁多,结构复杂。如果不注意掌握它的结构体系,在本课程讲解过程中难免会前松后紧,甚至讲不完。通过前两轮的讲解,笔者认为,应该对《概论》课程进行结构体系的划分,让学生对此有一个宏观认识。《概论》课程的具体体系为:第一、二章为该课程的总论,主要让学生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内涵、历史进程、理论成果、重要意义以及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三、四章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主要让大学生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和现实意义;第五至十五章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主要让大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国情和条件动力,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四大战略布局,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政和外交,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这种对课程结构体系的划分,不仅能够让大学生对《概论》课有一个宏观认识,而且也可以使他们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去听课,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概论》课程的特点

药学概论试题概要

绪论 1.古以为五药。B A.草、叶、虫、石、谷 B 草、木、土、石、谷 C.草、木、食、石、谷 D 草、木、虫、石、谷2.药学是以为主要理论指导。A A.现代化学、医学 B 生物学、医学C.现代化学、生物学 D 生物学、生理学 3.世界上第一个私人药店是于8世纪开设的,开创了医药的分家。B A.罗马人 B 阿拉伯人 C.埃及人 D 西班牙人4. 19世纪初,的分离成功是现代药学开始的一个里程碑。D A.奎宁 B 阿托品 C.阿司匹林 D 吗啡

5. 世界上合成的第一个对任何全身细菌感染真正有效的化学治疗剂是C A.链霉素 B 606 C.百浪多息 D 奎宁 7.下列不是药学的任务。C A.研究新药 B 阐明药物的作用机理C.发现新的疾病 D 研制新制剂 8.开拓医药市场,规范药品管理是专业的研究内容。C A.药物分析 B 药物制剂 C.药事管理 D 药物化学 9.药品具有两重性质。A A.有效性、安全性 B 商品性、社会性C.安全性、商品性 D 社会性、有效性10.现代药学的发展分为个阶段C。 A.两 B 三 C.四 D 五

10.以生产为主开设的药厂是现代制药工业的鼻祖B。 A.吗啡 B 奎宁 C.番木鳖碱 D 可卡因 二、判断正误 1、吗啡长期大量使用就会造成躯体和心理的依赖性时是一种强 效镇痛药。(√) 2、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的保持和病理状态的产生都是有其物质 基础的,即是机体内化学反应的不断持续或失去平衡的结果。药物就是通过维持或干预这些化学反应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 3、有了人类就有了医疗活动,医学的历史是从有文字记载开始 的。( X ) 4、药学起源于原始人类活动经验的积累。(√) 5、巴拉塞尔苏斯反对使用草药,敦促炼丹术士们停止炼制毫无 作用的长生不老药,而应该把他们的技术和知识应用到从矿物提炼化学药品,以满足病人的需要。( x )

《概论》试题库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模拟试题1 第1套 一、不定项选择题(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关键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2、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因为改革是() A.为了解放生产力 B.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C.要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 D.对原有的经济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 E.引起经济、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 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在宏观调控上,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和市场经济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其都是市场经济而言,两者具有共性 4、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 C.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D.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于非公有制经济 E.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5、我国的民主党派是() A.执政党 B.反对党 C.在野党 D.参政党 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区别是() A.经济基础不同 B.阶级实质不同 C.国家结构形式不同 D.宗旨不同 E.主体不同 7、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 A.民主法制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新媒体概论全书考点总结

第一单元新媒体概论基础 第一章新媒体导论 ·新媒体的基本问题 1.数字出版: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出版方 式。 2.数字出版的主要特征: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传播渠道网络化。 3.新媒体的特征: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信息海量 性、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融合性等特征,起本质特征就是技术上的数字化。 4.数字电视:又被称为数位电视或数码电视。 5.智能电视:就就是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电视,其本质就是计算机的一种新形态。 6.目前的新媒体包括互联网与移动媒体。 7.智能手机的本质特征就是:在硬件上具有CPU,在软件上具有操作系统。 8.新媒体的定义: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 9.数字出版的影响:(1)对人类的知识传播与信息交流方式产生了影响。(2)对人类的阅读行为 与阅读文化造成了深远影响。(3)对社会文化的整合与传承提出了挑战。 10.截止到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2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6、95亿。 ·新媒体的优势 1.从传播学分类来瞧,目前较为同行的就是将传播类型分为五类:内性传播(自我传播或自身 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新媒体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融为一 体,就是一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类型。 2.新媒体的基本技术特征就是数字化,基本传播特征就是互动性。 3.新媒体的优势:(1)新媒体传播就是一种数字化传播,传播与更新速度更快、成本低。(2)信息量大、内容丰富。(3)零成本全球传播。(4)搜索便捷。(5)多媒体传播。(6)超文本。(7)互动性。 ·新媒体给传媒业带来的冲击☆ ☆1、改变现有传播格局: (1)形成新的交流环境。信息的传播空间发生了变化,传播机构与个体受众的区别缩小了,静态信息接收方式向动态信息接收方式转变。

药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药理学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 A --基础学科。 A.医学 B 生物学 C.化学 D 药学 2.药理学包括-- B ---两方面研究内容。 A.药效学、药分学 B 药效学、药动学 C.药分学、药化学 D 药化学、药动学3.药理学的方法是-- C ---的。 A.理论性 B 基础性 C.实验性 D 探索性 4.药理学在-- A ---的迅速发展基础之上逐渐形成的。 A.化学、生理学 B 生物学、化学 C.生物学、生理学 D 医学、生理学 5.药物效应动力学是对-- B ---的研究。 A.药物作用与作用途径 B 药物作用与作用机制C.药物剂量与作用途径 D 药物剂量与作用机制6.下列-- A ---不属于药物的不良反应。 A.治疗效应 B 副作用 C.变态反应 D 毒性反应 7.-- B ---是药理学的重要理论,它阐明了结构特异性药物的可能作用机制。 A.锁钥学说 B 受体学说 C.理化条件改变 D 生理递质改变 8.药物体内过程包括--- B --

A.吸收、生物转化、排泄 B 吸收、分布、排泄C.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 D 吸收、代谢、排泄9.-- C ---给药途径与首过消除相关。 A.静注 B 直肠 C.口服 D 静滴 10. 药物毒理学起源于--- A -- A.中国 B 埃及 C.罗马 D 巴比伦 二、判断正误 1、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能否产生,关键取决于药物在靶器官部位 能否达到有效的浓度。(√) 2、药物的首过效应仅仅发生在肝脏(×) 3、实验药理学的创建标志着这一阶段的开始。 4、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多数是均匀的,并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 (×) 5、简单扩散又称脂溶扩散,大多数药物的转运方式属于简单扩 散。(√) 6、补充治疗或称替代治疗也是治疗作用的一种。其用药的目的 在于补充营养物质或内源性物质(如激素)的不足。(√) 7、实验药理学的创建标志着现代药理学阶段的开始。(×) 8、分子药理学是当代药理学理论研究的核心,许多药理学理论 都建立在分子水平上。(√)

《教育概论》试题库及答案

《教育概论》试卷库(共5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教育概论》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是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教育产生于_________________社会。 3、目前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教育的本质特征是。 5、发现学习是由美国教育家,结构主义课程代表人物___________提出的。 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和、作业布置与修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五个环节。 7、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影响学生思想意识的德育方法为 8、教学过程的首尾阶段(环节)分别是和。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是以( )为主。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以上都不是 2、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A.系统性 B.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等级性 3、“性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告子 4、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示范性 B.创造性 C.复杂性 D.长期性 5、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 6、把人视为教育的根本,宣扬人性的解放,这体现()教育目的观。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文化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7、不属于教师的专业权利的是()。 A.教学权 B.获取报酬待遇权 C.管理学生权 D.参政权 8、“严师出高徒”等谚语在我国很流行,这是()对人们的教育方式选择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论 D.多因素论 9、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10、“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说明教学应当着重()。 A.传授知识给学生 B.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C.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 D.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

新媒体概论

第一章媒体与新媒体概述 第一节媒体的释义 一、媒体、媒介和传媒 194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战后公共图书馆的准则》一书中首先出现了?媒体?这一术语,现在已成为各种传播工具的总称。媒体在英文中表述为Media,广义的媒体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任何物质工具。如:计算机、光盘、网络、电影、电视、无线电广播、录音、录像、图片、幻灯片、投影片和印刷材料等都属于媒体。在这个意义上讲,媒体也称媒介。 媒体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首先与政治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894年2月7日,马克思在科隆法庭就《新莱茵报》的审制法案发言时,强调无产阶级报纸的功能是?喉舌?。这样,在全球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中,媒体成为一个政治单元,成为宣传的组织,媒体的功能被界定为生产社会共识和凝聚普遍意志精神产品的工具。这种功能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中国仍然被强调。 媒体概念的综合性还在于它是文化产品传播的主要形式,是地域文化表达的文化实体,是一种生产和传播信息内容的经济单位。从这个角度讲,媒体也是采集、生产、销售(传播)信息和知识产品的工商业组织。 ?媒介?是指以图文声像等符号来负载、扩大、延伸、传递信息的物质实体。它是连接传输与接受双方的中介物,包括书写媒介、印刷媒介、广播媒介、影视媒介和网络媒介,如传统的书籍、报刊、广播、电影,以及现代的电视、网络等。所以,媒介主要指向的是信息传播的物理形态。?媒体?还包括?媒介组织?的概念,是指依托书籍、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介,把图文声像的信息进行有效组合、传播和营运,并对其拥有完整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机构,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影厂、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站等。或者简略地说,?指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单位或机构?。 媒体一词有两层含义:第一种指具备承载信息功能的物质实体,是传递信息使用的工具。第二种主要指向的是信息传播的单位组织,也就是传媒机构。 ?传媒?,具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名词意义的?传媒?,它等同于?媒介?,即?传播媒介,特指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工具?。二是作为动词意义的?传媒?,它重点是指对媒体信息的传播,所以,我们认为传媒是媒体传播者借助媒介与受众进行信息传播、反馈与交流的活动。它强调媒体以媒介为途径、手段和方式对信息进行输入、储存、整理,又通过媒介向受众传播,并能与受众发生信息上的互动。所以,传媒主要指向的是信息传播的流动过程。 第二节新媒体的概念 一、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近40年前。1967年,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同时也是NTSC电视制式的发明者P〃戈尔德马克(P.Go1dmark),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Electronic Video Recording)商品的计划,其中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体?(New Media)一词。接着,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罗斯托(E.Rostow)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也多处使用新媒体一词。由此,?新媒体?一词开始在美国社会上流行,并且这个趋势在不久以后扩展到了全世界。然而与以往的传统媒体不同的是,?新媒体?一词极具弹性。随着数字技术的急速发展,几乎每隔几天就会出现一种新的媒介产品,这些产品未经精确定位就都被归为新媒体一类之中。新媒体所包含的媒介形式仍然处在发展之中,并且其膨胀趋势还在扩张之中。 目前世界上对于?新媒体?的定义远未统一,专家们也是各执一词。若干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新媒体有过一个定义,即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美国的俄裔新媒体艺术家列

南开大学20秋《药学概论》在线作业-1(参考答案)

1.Oswald Avery用实验证明基因的化学本质就是()分子。 A.RNA B.蛋白质 C.碳水化合物 D.DNA 答案:D 2.生物半衰期是衡量一种药物从体内()的指标,又称为消除半衰期。 A.发挥药效 B.消除快慢 C.吸收分布 答案:B 3.《中国药典》三部收载()。 A.生物制品 B.化学药品 C.中药 D.辅料 答案:A 4.屠呦呦教授因为在()药物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类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A.抗肿瘤 B.抗疟疾 C.抗高血压 D.抗老年痴呆 答案:B 5.中药和草药统称为()。

A.藏药 B.蒙药 C.维药 D.中草药 答案:D 6.剂型常按()等进行分类。 A.物质形态 B.分散体系 C.给药途径 答案:ABC 7.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能力主要决定于药物(),其转运机制可分为被动转运和载体转运两大类。 A.脂溶性 B.解离度 C.分子量 答案:ABC 8.根据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所产生效应的不同,习惯上将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为()等。 A.激动剂 B.部分激动剂 C.拮抗剂 答案:ABC 9.孟德尔选择了7种差异明显的简单性状,对豌豆的生长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得出了遗传的()。

A.分离规律 B.自由组合律 C.进化论 答案:AB 10.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主要结构类型按化学结构特点可分为()、()、黄酮类、萜类、甾体类、生物碱类等。 A.苯丙素类 B.醌类 C.蛋白质类 D.核苷酸类 答案:AB 11.药效学是对()的研究。 A.药物作用 B.作用机制 C.药物代谢 D.药物排泄 答案:AB 12.微生物(),并可以通过控制培养条件来提高酶的产量。 A.繁殖快 B.生产周期短 C.培养简便 答案:ABC 13.根据药物作用与人体系统的部位可分为()等。

铁道概论试题及答案

绪论 一、填空题 1.运输业的产品是旅客和货物的位移,单位是“人.km”、“t.km”,为了统计的方便,一般应采用换算吨公里。 2.1825 年世界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诞生。 3.1881 年中国人自己建设的第一条铁路叫唐胥铁路。 4.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在京张铁路建设中巧妙采用人字型展线方案。 5.我国铁路实行铁道部--铁路局--站段三级管理。 6.铁路站段是按车机工电辆进行专业设置,是直接进行最基本的运输产生活动的生产单位。 7. 中国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在上海修建的吴淞铁路. 铁路线路 一、填空题 1.铁路线路是机车、车辆和列车的运行基础。 2.铁路线路是一个整体的工程结构,包括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三大部分。 3.铁路线路根据其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远期客货运量分为四个等级。 4.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是用线路中心线表示的。 5.铁路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铁路线路的平面。 6.铁路线路的纵断面反映了铁路线路的起伏变化和高程。 7.铁路线路平面由直线、园曲线、缓和曲线组成。 8.列车在曲线上行驶时要产生附加阻力,对行车非常有害。 9.我国铁路规定:在Ⅰ、Ⅱ级铁路上相邻坡段坡度代数差大于3‰,Ⅲ级铁路上相邻坡段坡度代数差大于4‰时,应以竖曲线连接两个相邻坡段。 10.坡道的坡度有正负之分,上坡为正,下坡为负,平道为零。 11.公里标、半公里标、百米标称为里程标。 12.线路标志按计算公里方向设在线路左侧。

13.铁路路基的两种基本断面是路堤和路堑。 15.轨枕按其制作的材料不同分为木枕和钢筋混泥土枕两种。 16.普通道岔由转辙器、辙叉及护轨、连接部分组成。 18.道岔的号数越大,道岔的全长就越长,机车车辆通过道岔的速度就越高。 19.铁路基本限界有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限界。 20.曲线外轨超高量的计算公式是:h=11.8V2/R。 21.车档的位置表明铁路线路的尽头。 22.桥梁由桥面、桥跨结构、墩台及基础三大部分组成。 23.桥梁按建造材料分:有钢桥、钢筋混凝土桥和石桥。 24.钢轨的类型是用每米长度的大致质量来表示的。 25.钢轨的断面形状为“工”字形,由轨头、轨腰、轨底三部分组成。 26.轨枕按其制作的材料不同分为木枕和钢筋混凝土枕两种。 27.轨距是钢轨头部踏面下16 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28.道床是铺设在路基面上的石渣层,主要作用是支持轨枕。 29.防爬设备的作用是阻止钢轨及轨枕的纵向移动,即轨道爬行。 30.钢轨联结零件包括接头联结零件和中间联结零件两类。 31.普通轨枕的长度是 2.5 m。 32.无缝线路也叫长钢轨线路,就是把若干根标准长度的钢轨焊接成1000—2000 m长钢轨而铺设的铁路线路。 33.铁路标准轨距是 1.435m。 34.把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轨道,在平面上进行互相连接或交叉的设备称为道岔。 35.普通单开道岔由转辙器、辙叉及护轨、连接部分。 37.道岔号数越大,辙叉角越小,导曲线半径越大,机车车辆通过道岔的速度就越高。 38.道岔的号数越大,道岔的全长就越长。

(完整版)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总结

第一章 新媒体概论 1、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2、新媒体的技术依托:○ 1数字技术( 新媒体的核心技术) ○2计算机网络技术 ○3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阶段)。 3、新媒体的特征:○ 1数字化:最显著特征 ○2交互性:本质特征 ○3非线性传播:重要特征 ○ 4即时性与共享性打破时空界限 ○5个性化信息服务 ○6虚拟信息传播 ○7多媒体传播推动媒介融。 4、web1.0的概念:互联网“内容为王”的阶段称为Web1.0阶段,本质是聚合和搜索,用户主要通过互联网浏览器获取信息,依然是单向的传播模式。 5、web1.0的主要特征:○ 1web1.0基本采用的是技术创新主导模式 ○2web1.0的盈利都基于巨大的点击流量 ○ 3web1.0的发展出现了向综合门户合流现象 ○4web1.0形成了主营与兼营结合的明晰产业结构 ○ 5web1.0不以html 为言,动态网站已经广泛应用 6、web1.0与新媒体的发展:○ 1web1.0为新媒体提供了良好的受众平台 ○ 2web1.0为新媒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7、web2.0的概念: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此阶段互动应用成为主流,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8、web2.0的主要特征:○ 1用户参与网站内容制造 ○2web2.0更加注重交互性 ○3符合web 标准的网站设计 ○ 4web2.0网站与web1.0没有绝对的界限 ○5web2.0的核心不是技术而在于指导思想。 第二章 新兴媒体 (一)网络媒体 1、网络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也称第四媒体,是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多媒体交互式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上,建立的提供各种新闻与信息服务的相对独立的站点。 2、网络媒体的构成:搜索引擎 门户网站 网络视频 网络广播 网络报纸/杂志 网络出版 网络社区 SNS 电子邮件/即时通讯 RSS 博客 播客 维客 网络游戏 网络动画 网络文学 其他网络媒体形态 3、搜索引擎的概念:搜索引擎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将用户检索相关的信息展示给用户的系统。 4、搜索引擎的组成 5、搜索引擎工作原理: 6、搜索引擎的分类: ○1目录式搜索引擎——(最早的一种搜索方式)搜索方式:人工、半自动 代表:Yahoo,搜狐 优点:搜索的站点面广量大,由人工编制的目录信息准确度高且导航质量高。 缺点:低速,更新速度慢。 ○2全文搜索引擎——优点:搜索范围大,信息量多。 缺点:会出现大量无用信息。 代表:Google,百度。 搜索器

中药学概论练习题有答案

除祛风湿外,秦艽还能 清虚热 20.治疗石淋首选的药物是 车前子 .化湿药主归脾、胃经 A.补肝肾 B.消水肿 C. 清虚热 D. 治骨鲠 具有祛风湿,止痛作用,长于治疗下肢痹痛的药物是 独活 A.防已 B. 川乌 C. 羌活 D. 独活 治筋脉拘挛、吐泻转筋的要药是 木瓜 A 威火仙 B. 秦艽 C. 络石藤 D. 木瓜 治风湿痹痛,腰痛脊强,不能俯仰者,宜选用 独活 A.狗脊 B. 独活 C. 秦艽 D. 桑寄生 蕲蛇的功效不包括 止痛 A.祛风湿 B. 止痛 C. 止痉 D. 舒筋活络 被称为“”的药物是 秦 艽 A.秦艽 B. 豨佥早 C. 络石藤 D. 防己 化湿药入煎剂,应 后下 A.先煎 B. 后下 C. 包煎 D. 另煎 藿香与佩兰相冋的作用是 化湿, 解表 行气 A.化湿,解表 B.化湿,止呕 C. 化湿, 1. 2. 3. 4. 5. 6. 7.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A.砂仁 B. 白豆蔻 C. 厚朴 D. 草果 .应用利水渗湿药时,常配伍的药物是 行气约 A.清热药 B. 温里药 C. 行气约 D. 泻下药 .既能利尿通淋,又能凉血止血的药物是 石韦 A.车刖子 B. 滑石 C. 石韦 D. 海金沙 .通利水道,而善止尿道疼痛的药物是 海金沙 A.海金沙 B. 石苇 C. 扁蓄 D. 地肤子 .治膏淋的要药是萆薢 A.滑石 B. 石苇 C. 扁蓄 D. 卑解 .用于治疗暑湿泄泻,利小便以实大便的药物 车刖子 A.车刖子 B. 卑解 C. 扁畜 D. 石韦 .既能化湿行气,又能温中止泻的药是 砂仁 D.化湿,止痛 治疗脾经湿热,口中甜腻、多涎、口臭的药物是 佩兰 A.佩兰 B. 厚朴 C. 苍术 D. 白豆寇 .既能燥湿健脾,又能祛风湿的药是 苍术 A.藿香 B. 砂仁 C. 苍术 D. 豆寇 .既能化湿行气,又能温中止呕的药物是 砂仁 A.砂仁 B. 豆寇 C. 厚朴 D. 佩兰 A.脾、肺经 B. 脾、胃经 C. 脾、大肠经 D. 肺、胃经

第一章-心理健康概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天师大版) 第一章心理健康概述 导学:历经十几年的学业打拼,终于跨入大学校门,此刻你会发现:一个目标的实现意味着开启了另一段新的人生里程。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再次启程,努力打拼,积极进取的动力来自哪里?是什么支撑你应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 适应和发展是大学期间成长的两大主题。初入大学,面临的第一个问题首先是适应。这是今后开启任何一段新的人生旅程时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任务、初次与原生家庭分离……生活几乎进入全新的模式,需要在很长时间内,耗费一些精力让自己尽快了解和接受方方面面的变化,尝试新的方法,有效应对各种新问题。良好适应之后才能尽快进入发展期。发展意味着能与所处环境相融合,良性互动;找到适合自身、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成长方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充实自己,塑造自己,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在应对挑战中不断增长经验,成就理想的人生。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本章的学习目标。 认识大健康观,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幸福人生的必要因素。从生物—医学、心理—行为、社会—文化三大视角了解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全面关注自身及他人的健康。 学会使用心理健康的标准,评估自身及他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关注自身及他人的心理健康,自觉维护心理健康,主动提升生命质量和幸福感。 第一节心理健康与幸福人生 1.大健康观 1.1“理想人生” 1.2 幸福人生的要素 幸福感可以理解为,能使健康状态得到改善,以及生活满意度得到提高的行为模式采纳过程。 汇总很多人对“幸福人生”的解读,抽取出三个基要因素:健康(身心)、工作(或事业)和家庭(人际关系的核心),用一组数字表示: 1 0 0。 第一个“0”代表工作 第二个“0”代表家庭 “1”代表的健康包括身心两个方面 假如工作和家庭都达到了理想的状态,但若没有前边的“1”,人生不仅谈不上圆满,你上交的这份“幸福人生”的答卷也只能是“0”分。没有了健康,后边的两个零将失去意义。

文学概论题库

文学概论(上)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文艺学是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有收到文学实践的检验和修正,并给文学实践以指导,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这三个分支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符号学,文学心理学,文学哲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文学社会学,文学价值学.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填空为主)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根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交往论 一,文学活动论 自由:是指人的活动是建立在关于人对对象世界的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的,是有意识的,并以理性为指导的.(利用已有规律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自觉:是说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能动的.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是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

文学的出发点,连接点和归宿点是人,文学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文学是塑造”丰富的人”,”完整的人”的重要途径,文学的确是一种”人学” 二,文学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应 镜子论:首先是列宁用”反映”这个词说明了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反映论把文学看成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认识 三,艺术生产论 四,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马克思,恩格斯总是强调作家对于生活的掌握是”艺术的掌握”,强调作家对于生活的评论是”诗意的裁判”,而这个概念是20世纪西方和东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提出来的. 文学艺术是一种特殊意识形态 五,艺术交往论 当代德国理论家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 20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在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大致上取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条路线. 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 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但这里的人不是孤立的或抽象的人,而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1,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药学概论在线测试答案版

一、单选题 1. 1805年人们第一次成功的从植物中提取出第一个活性成分是() A.可待因 B. 吗啡 C. 奎宁 D. 阿托品 E. 番木鳖碱 2.研究药学要以()为基础,研究药物应以医学为指导。 A. 物理 B.数学 C. 生物学 D.医学 E.化学 3.化学和医学的桥梁学科是() A. 药学 B.药物分析 C. 药剂学 D. 药物化学 E. 药理学 4.挥发性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是( ) A.煎煮法 B. 浸渍法 C. 回流法 D. 渗漉法 E.水蒸气蒸馏法 5.遇热被破坏的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采用( ) A. 连续回流法 B.回流法 C.浸渍法 D.煎煮法 E.水蒸气蒸馏法 6. 下面哪一类中药有效成分的水溶液振摇起泡沫的苷类( ) A. 蒽醌类 B. 强心苷类 C.黄酮类 D.皂苷类 E. 香豆素类 7. 下面哪一类中药有效成分是具有C6—C3—C6的基本结构( ) A. 蒽醌类 B.强心苷类 C. 皂苷类 D.生物碱 E.黄酮类 8. 由偶氮染料“百浪多息”研究,发现了化学治疗药物( ) A.阿司匹林 B.激素药物 C.磺胺类药物 D. 抗生素 E.组胺H2受体抑制药 9. 新药研究中临床前研究应遵照 A. GLP B. GCP C. GMP D. GSP E.GAP 10. 制剂质量要求中需检查热原的剂型是 A. 输液 B.片剂 C. 颗粒剂 D.栓剂 E.散剂 11.常采用指纹图谱控制质量的药物是 A. 药物制剂 B.生化药物 C. 原料 D. 化学药物 E. 中药制剂 12.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环境因素不包括 A. 溶剂 B. 温度 C. 空气中的氧 D.金属离子 E.光线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行版为 A. 2009 B. 2008 C. 2010 D. 2005 E. 2000 14. 以下属于固体剂型的是 A. 维生素C针 B. 鱼肝油乳剂 C. 氨基酸输液 D. 康泰克胶囊 E.皮炎平软膏 15. 药剂学研究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