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语法

功能语法
功能语法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生学期作业

学期2008-2009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系统功能语法

学科专业

英语语言文学

研究生学号

M080336

研究生姓名

李岩

系统功能语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系统功能语法因其极强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实践性,其理论体系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英语教学中。本文简单介绍了系统功能语法的含义,并阐明如何使用系统功能语法指导英语词汇、语法、阅读方面的教学。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外语教学;应用

Abstract: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tics is generally applied in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its scientific, objective and practical high level. This paper first give a overall introduction of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and then expounds the datailed appli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of vocabulary, grammar and reading.

1.引言

语言与人类的社会实践分不开,系统功能语法把语言的实际使用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制定了学派的理论体系, 并在应用过程中检验和完善理论。所以,系统功能语法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实践性,这一套理论体系也逐步被用于英语教学中。外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其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与以韩礼德(M. A. K. 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相一致。早在1982年,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便明确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将语言作为社会文化语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予以研究,因此研究的重心不再是传统语言学所强调的词汇层面或句子层面的研究,而是以语篇为研究的基本单位,并进而从语篇与情景语境中揭示语言的性质与社会功能。系统功能语言学因其独到的功能主义和社会意义学视角,尤其是它对意义研究的重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同时也在语言教学以及其它人类社会活动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系统功能语法发源于以英国马利诺夫斯基(Malinowsky)和弗斯(Firth)等人为核心的伦敦学派。伦敦学派认为要从语言的用途和语境去探索语言。20世纪70年代初,弗斯的学生韩礼德(Halliday)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从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两方面加以发展,形成了当今颇有影响的系统功能语法。系统功能语法是一门既研究语言系统又研究语言功能的语言学理论。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包含了“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两个部分。韩礼德把语言在人类的交际过程中所承担的各种各样的功能归结为三种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韩礼德认为,语言是社会活动的产物。语言之所以是语言,是因为它要发挥一定的功能。换句话说,社会需求决定了语言的结构。因此,韩礼德把研究重点放在了语法的功能部分。功能语法把语言看作为一个交际系统,语法分析的目的在于发

现语法是通过怎样的组织结构来使语言使用者进行意义的构建和交换的。这种语法所关注的并不是如何清楚地区分合乎语法的句子和不合乎语法的句子,而是某一个结构形式在特定的语境中实现交际意图的适宜性问题。因此,功能语法所关注的首要问题是语法结构成分的功能及其在语境中的意义。

系统功能语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其一,系统功能语法是用来解释语言是如何使用的,它所关心的是语言是以何种形式组织到一起来,完成交际功能并满足人们的需要的。其二,系统功能语法力图解释三种基本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中各种经历的表达,即反映客观和主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所涉及的人和物以及有关的时间地点等因素。人际功能指语言所具有的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及其对事物的推断等方面的功能。语篇功能是指语意层中把语言成分组织成语篇的功能。其三,系统功能语法试图解释语言中任何一个成分在语言系统中的功能。

3.系统功能语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3.1系统功能语法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系统功能语法,在语言这个系统里,词汇是个子系统,在这个子系统又按概念形成不同的语义场。每个语义场里的词汇都是互相紧密联系的。一个词的词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语义场里的其它词汇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例如,在英语中有许多词汇在语义上都经历着弱化的过程,这些弱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度使用或滥用造成的。当初人们觉得形容词great,wonderful,excellent,marvelous频繁使用,于是stupendous,Monstrous,terrible,fearful,appalling,terrific,horrid,dreadful等词相继被使用。但这些新的强化的词经过滥用后,也正在逐步弱化。副词very awfully,terribly,frightfully 也经历着同样的命运。动词astonish,amaze和surprise也是如此。像这样在词汇教学中,我们若能将其与同一语义场内的其它词汇联系起来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2系统功能语法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在我国,目前在英语语法教学上所采用的是传统语法。这种传统语法曾经在英语教学上起过重要的作用,今天也还起着作用。但是,也不能否认这种语法存在着其本身的缺点。第一,传统语法利用刺激、反应和强化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不是提倡进行语法知识的教学,然后力图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能力。所以传统语法强调的是大量的句型练习。第二,传统语法教学大多只是关注句子的正确性问题,传统语法教学是一个语法项目接一个语法项目的进行训练。这种

方法不能使学生在语境中进行交际。第三,传统语法仅仅把语法限定在句子级阶之内,仅仅从形式上进行解释,而不考虑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不把语法结构与语篇整体联系起来,没有将语言产生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联系起来,因此学生是不能把所学的语法知识运用到语言交际中去的。

而功能语法是一种从运用的角度来看待语法的教学方法。功能语法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语法的功能资源。在功能语法理论模式中,有三个层次:最高的层次是语义,它由处于第二层次的词汇语法来体现,而这一层次又由处于第三层次的音系或字系来体现。易言之,意义是受情景支配的,语法和词汇是体现意义的,音系或字系则是联系词汇语法和实现的中介层次,是体现词汇语法的。这样,语法教学可以学会通过语法来表达意义,实现交际的目的,从而把注重点放在实现交际目的上。语法分为不同的级阶,包括词素、词、词组和句子。语言的语法通过不同的级阶表达不同的意义。例如:语法的及物性结构体现概念意义;语法的语气结构体现人际意义;语法的主位结构体现语篇意义。语言的意义体现社会交际的活动的过程。所以,功能语法最终要通过语法来体现社会过程。因此,教授功能语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语法教学与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促使学生把所学的语法知识尽快转化为语言能力,同时功能语法还把语法与不同的意义与语境和文化等因素结合起来,所以功能语法教学是语法教学中最有效的一种语法教学。

3.3系统功能语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阅读过程中,词汇的、句法的、语义的知识及背景知识都在发挥作用,制约着学生对阅读语篇的准确理解。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社会性决定了文化习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不同的语言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习俗。语言意义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理解。在阅读英语文章时,中西文化的差异往往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许多困难。很多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严重影响了他们对文章的正确理解,有时甚至歪曲原意,自然也就不能对阅读理解的问题作出正确的推论、判断和预测。在阅读中,读者需要根据语篇中已经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推断出语篇的连贯。而这种推理的准确性取决于语篇中己知信息以及读者对所涉及的话题和事件的社会背景知识的多少。语言学家们普遍认为,读者往往更容易、更透彻地理解他所熟悉的话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背景知识的提供和分析,有助于学生排除文化障碍,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对阅读材料做好知识上、心理上和语言上的准备,从而达到对材料的深层理解。另外,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语篇的情景语境,促进对语篇的整体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对语篇形式和内容的分析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1)从语场、语旨、语式三

要素着手,要求学生掌握文章传递的主要信息。通过对情景语境三个变量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篇的深层含义,对于理解文章的语义和语体有很大帮助。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语篇、语境分析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加强学生对语境的敏感性,使结合语境思考文章成为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自觉习惯。(2) 弄清语篇模式标志,了解语篇的体裁及框架结构。语篇的发展有一定的模式,行文与体裁有关。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对于记叙文应该指导学生在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的基础上找出作者是通过什么要素来组织和发展语篇的;对于议论文,则要指导学生找出作者的观点,即从中心论点进而分析文章论据的组织和应用;对于说明文则应引导学生注意文章中浅显或生动的说明性的语言。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根据各种体裁的特点,把篇章内容框架和作者的思维脉络提炼出来,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篇章。

4.结论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给了外语教学很多启示并成功地用于了外语教学,事实证明系统功能语法在对外语词汇、语法、阅读以及写作、篇章理解方面的教学都呈现出了一定的效果。作为外语教师,应尽快把理论与教学实际联系起来,真正理解体会系统功能语法的功能和用途,创新出更科学的教学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 London : Arnold,

1994.

2. 胡壮麟, 朱永生等.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 张德禄等. 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乔姆斯基与转换生成理论

乔姆斯基与转换生成理论 20世纪50年代后半叶,美国语言学界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转换生成语法,它猛烈地冲击了当时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该理论的创始人就是A·N·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所研究的不是语言现象,也不是人们的语言运用,而是人们的语言能力,这种做法是对当时美国占统治地位的布龙菲尔德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否定。转换生成语法的创立,被认为是语言学中的一场革命,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很快成为现代语言学最有影响、最有活力的理论。 1.乔姆斯基的简介 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基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他的父亲威廉·乔姆斯基(William Chomsky)是希伯来学者,来自一个后来被纳粹灭绝了的乌克兰小镇。她的母亲艾尔西·乔姆斯基·西蒙诺夫斯基(Elsie Chomsky Simonofsky)是白俄罗斯人,但跟她的丈夫不同的是,她生长在美国,说“普通的纽约英语”。他们两人的第一语言都是意第绪语,虽然乔姆斯基本人说父母在家禁止讲这种语言。他说,他们住在分裂为“意第绪区”和“希伯来区”的犹太人聚居地,他的家庭认同后者,并用“纯粹的希伯来文化和文学”教导他。 乔姆斯基记得他的第一篇文章写于10岁那年,文章是论在巴塞罗那陷落之后,纳粹主义蔓延的威胁。从12或13岁开始,乔姆斯基更加彻底地认同无政府主义。 毕业于费城中央高中,1945年起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师从哲学家C·维斯特·切奇曼(C. West Churchman)、尼尔森·古德曼(Nelson Goodman)和语言学家泽里格·哈里斯(Zellig Harris)学习哲学和语言学。哈里斯对他讲授了自己在语言结构线性算子方面的发现。乔姆斯基后来把这些解释为对来自标记系统的上下文无关文法产物的操作。哈里斯的政治观点对乔姆斯基政治立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1949年,与语言学家卡罗尔·沙茨结婚(Carol Schatz)。婚后育有两女:阿维瓦(Aviva,1957年)和戴安(Diane,1960年)。还有一子哈里(Harry,1967年)。

韩礼德与系统功能语法

韩礼德与系统功能语法 韩礼德(M. A. K. Halliday,1925--),英国语言学家。1925年出生于英格兰约克郡里兹,青年时期在英国伦敦大学主修中国语言文学,获得学士学位。1947年至1949年到中国北京大学深造,导师为罗常培先生;1949年至1950为攻读现代汉语转入岭南大学,跟随王力先生学习。回国后,跟随剑桥大学弗思(Firth)教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955年完成了对用我国14世纪北方官话译述的《元朝秘史》一文的语言学分析,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韩礼德先后在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和肯尼亚内罗毕大学任教。1963年韩礼德担任伦敦大学语言学教授,主持多项对英语研究和教学工作,1973年到1974年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级研究员,1974年到1975年任英国埃克塞斯大学教授,1976年移居澳大利亚筹建悉尼大学语言学系并担任系主任,1987年12月退休。 韩礼德是伦敦学派的主要成员,又是"新弗思派"的领袖。他的学术思想,受弗思和马林诺夫斯基影响很深,在60年代后期,他接受了布拉格学派的"功能句子观"和美国S.拉姆的"语言层次和体系"的理论,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学说。韩礼德的代表性著作有《语言功能探索》(1973)、《语言的系统和功能》(1976)、《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1978)和《功能语法导论》(1985/1994/2004)。韩礼德坚持从系统和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批评乔姆斯基的纯形式理论。世界各地围绕着韩礼德已形成了一支系统功能语法学家的队伍,他的理论对我国语法研究的影响也已日渐加深。 从韩礼德对语言学和语言的一些基本观点,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贯穿于他的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核心,最主要有六点: 1、纯理论功能的( metafunctional )思想 韩礼德认为语言的性质决定人们对语言的要求,即语言所必须完成的功能。尽管这种功能千变万化,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为若干个有限的抽象的功能,这就是“纯理功能”或“元功能”,这是种种语言用途所固有的。纯理论功能包括三方面: (1)语言是对存在于主客观世界的过程和事物的反映,这是“经验”(experiential)功能,或者说关于所说的“内容”的功能。在语言中还有“逻辑”(logical)功能,即以表现为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的线性的循环结构的形式出现,由于两者都是建立于说话人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与其功能相比较是中性的,因而可统称为“概念”(ideational) 功能。 (2)语言是社会人的有意义的活动,是做事的手段,是动作,因此它的功能之一必须是反映人与人间的关系。这个纯理功能称为“人际”(interpersonal) 功能。 (3)实际使用中的语言基本单位不是词或句,而是表达相对的来说是完整思想的“语篇”(text),上述两种功能部分最后要由说话人把它们组织成语篇才能实现。这就是语篇(textual)功能。语篇功能使语言和语境发生联系,是说话人只产生与语境相一致的语篇。 上述三种功能用通俗的话可转述为“观察者”的功能(指说话人对主客观世界的观察)“闯入者”的功能(只向他们灌输自己的思想)和“相关”功能(指语篇的完整性、一致性、衔接性)。韩礼德认为心理语言学可能会强调概念功能,社会语言学会强调人际功能,但他本人坚持这三个纯理功能是三位一体的,不存在主次问题。

转换生成语法

Avram Noam CHOMSKKY’THEORY ——转换生成语法 转换生成语法 一、代表人物 二、含义 三、语言结构的转换规则 四、语法研究的主要内容 五、意义与局限 Noam CHOMSKKY’THEORY ——诺姆.乔姆斯基 ?诺姆.乔姆斯基是当代最著名的语言学家,也是美国著名的政治评论家,曾被哲学界誉为历史上影响最为重大的5位思想家之一。如今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美国政治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通讯院士。 ?主要著作《句法结构》,之后一场声势浩大的…乔姆斯基?革命开始席卷整个美国语言学界 转换 1.“转换”本来是控制论的术语,指事物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生成语法学早期借用这个术语,指的是在句子的生成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具体的操作手段及相应规则的总称。 2.乔姆斯基的“转换”与Harris的“转换”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我们平时所讲是“变换”来自Harris,指的是一种表层的转换,关注的是句子与句子或结构与结构之间的“平行”关系。 3.乔姆斯基的“转换”不单是一种平行的变换,更为重要的是一种深层形式到表层形式的生成过程。是把现代音位学的“位”观念引申到语句结构中的必然结果。 4.“转换”体现的是生成语法学“规则系统”阶段的特点,带有个别语法的性质。 生成 一、创造性 这时就语言本身的客观属性来说的。任何一种具体语言都有很高程度上的递归特点,即“有限手段的无限运用”。具体说,外在化的语言是个无限的句子集合,但内在性语言却表现为一套数量有限的规则,语言的创造性就表现为以有限的规则生成无限数量的合格的句子。 二、明确性 这是就语法理论而言的。指的是,一种有效的语法理论必须清晰的理论陈述明确地“预言”某种具体预言中所有“合法”的句子,同时保证不会产生“不合法”的句子。而“明确的陈述必须最终成为一种形式化的理论”。 语言结构的转换规则 ?乔姆斯基语言学的特点是更加注重语言的结构转换规则研究。他认为,短语规则是形成句子的一套规则,这一规则先有一套短语结构改写规则。即句子可以改写为名词短语+动词短语。 ?S 如:the tall man kicked the ball ?NP1 VP

语言学流派 系统 功能学派

语言学流派系统功能学派 语言学流派系统功能学派 语言学,流派,功能学派,系统 系统功能学派的兴起,与整个语言学的功能主义思潮有关。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指的是当代语言学界与形式主义相对峙的一种学术思潮。它旨在通过语言在社会交际中应实现的功能来描写和解释各种语言的音系的、语法的和语义的语言学特征。在这个学术思潮中,有几个主要的学派影响比较大,它们是布拉格学派伦敦学派。 布拉格学派一直是语言学界公认的一个功能主义学派,它所说的功能主要包括语言在交际行为中的功能、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语言在文学中的功能以及从功能观点看语言在不同层次方面的问题。伦敦学派的兴起稍为晚一点,由英国语言学家弗思教授开创,后来由他的学生韩礼德(M.A.K.Halliday)教授继承和发展,形成现在人们称之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学派。韩礼德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陆续发表了很多著述,建立起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体系,成为语言学中一个独树一帜的的学派。 系统功能语法学派的语言学家门每年举行一次系统理论讨论会。第一届至第八届在英国召开。随着影响的扩展和队伍的扩大,1982年第九届年会在加拿大召开,这标志着该学派的理论已具有国际影响。1985年美国密执安大学举办第十二届年会,由于到美国是布龙菲尔德结构主义和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堡垒,所以在美国举行这样的大会具有深远意义。到今天,功能主义已经与形式主义成为语言学研究中的两大思潮。 系统功能语法包括"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两个部分,但这不是两种语法的简单总和,而是一种完整的语言理论框架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系统语法或系统语法学着重说明语言作为系统的内部底层关系,它是与意义相关联的可供人们不断选择的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网络,又称"意义潜势"。语言作为符号的一种,在表述说话人想要表达的语义时,必然要在语言的各个语义功能部分进行相应的选择。功能语法重点需要说明的是:语言是社会交 往的工具,语言系统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为了实现各种不同的语义功能而逐渐形成起来的;人们在交往中需要在语言系统中进行选择时,也是根据所要实现的功能而进行有动因的活动。 系统功能语法的六个核心思想是: 1.纯理功能的(metafunctional)思想。 韩礼德认为语言的性质决定人们对语言的要求,即语言所必须完成的功能。这种功能千变万化,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但其中有着若干个有限的抽象的功能,这就是"纯理功能",或称"元功能"。它包括三个方面: 语言是对存在于客观世界的过程和事物的反映,这是"经验(experiential) 功能;语言是社会人的有意义的活动,是做事的手段,是动作,因此其功能之一是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人际(interpersonal)功能;实际使用中的语言的基本单位不是词或句这样的语法单位,而是"语篇",它表达相对地说来是比较完整的思想,这样的由说话人将上述两种功能组织起来成为语篇的功能称"语篇功能"。 2.系统的思想。 语言不是所有合乎语法的句子的集合,因此对语言的解释应用意义的有规则的源泉--意义潜势来解释。韩礼德认为结构是过程的底层关系,是从潜势中衍生的,而潜势可以更好得用聚合关系来表达,因此韩礼德的系统的思想是把语言系统解释成一种可进行语义选择的网络,当有关系统的每个步骤一一实现后,就可以产生结构。

生成语法理论

《生成语法理论》是一本比较基础的书,对生成语法感兴趣的任何人都可以读,该书从最基本的概念讲起,讲到1985年初的发展。读过这本书后,可以从中掌握生成语法理论,领会生成语法研究方法,了解生成语法的当前研究方向。 人们通常把1957年,乔姆斯基发表第一部专著《句法结构》之时看成转换-生成语法诞生之时。生成语法学是科学研究,而不是哲学研究,生成语法学家研究语法结构形成,不涉及交际功能也不涉及说话时的环境。乔姆斯基等多数生成语法学家认为语言学是经验科学。生成语法学家对大脑物质进行的一种研究。因此生成语法学属于经验科学中的自然科学。 乔姆斯基的研究方法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方法不同。第一,归纳法不可能完整地描写语言,生成语法规则系统是用演绎法建立的。第二,认为语言学应与其他科学一样,在分析某一层次上的结构时尽量利用其他层次上分析的结果,避免对共同性质作重复说明,以便使整个语法理论做到最大限度的精简。第三,语言学应该是提出理论假设,揭示现象背后的哪些观察不到的过程和机制。 从生成语法角度看,语言具有无限性,离散性和结构层次性的特点。生成语法学中语言概念的基础是集合论。每种语言都是句子的集合。句子具有离散性才有可能用字母记录,乔姆斯基说:语言是用有限的字母表构成的长度有限的句子的集合。语言是一个无限集合,不可能把所有的句子都例举出来,所以只好用描写法,语言学家使用语法规则来描写语言,规则构成规则系统,语法学家构拟生成语法规则

系统来模拟人们内在的生成语法知识。生成语法规则系统是人们内在的生成语法知识模式。 生成学派从六十年代起就十分重视对普遍语法的研究。乔姆斯基提出自然语言的共性表现在内容普遍性和形式普遍性两个方面。经过十几年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具体的有关语言共性的理论。人的语法知识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全人类语言共有的,称为普遍语法,另一部分是各民族语言特有的,称为个别语法。 生成语法学家认为语言不仅包括已知的句子,而且包括一切可能的句子,认为语法不仅指已知语言的语法,而且指一切可能存在的语法。生成语法学不研究语言运用,只研究语言能力,研究理想的说话者-听话者的语感,并不研究所有具体的说话者-听话者的语感。 纵观语言学历史各个流派不仅研究的对象,范围有所不同,企图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生成语法学派试图解释语感,用普遍语法来解释语感,而普遍语法正是人头脑中的机制。

功能语法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生学期作业 学期2008-2009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系统功能语法 学科专业 英语语言文学 研究生学号 M080336 研究生姓名 李岩

系统功能语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系统功能语法因其极强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实践性,其理论体系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英语教学中。本文简单介绍了系统功能语法的含义,并阐明如何使用系统功能语法指导英语词汇、语法、阅读方面的教学。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外语教学;应用 Abstract: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tics is generally applied in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its scientific, objective and practical high level. This paper first give a overall introduction of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and then expounds the datailed appli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of vocabulary, grammar and reading. 1.引言 语言与人类的社会实践分不开,系统功能语法把语言的实际使用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制定了学派的理论体系, 并在应用过程中检验和完善理论。所以,系统功能语法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实践性,这一套理论体系也逐步被用于英语教学中。外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其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与以韩礼德(M. A. K. 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相一致。早在1982年,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便明确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将语言作为社会文化语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予以研究,因此研究的重心不再是传统语言学所强调的词汇层面或句子层面的研究,而是以语篇为研究的基本单位,并进而从语篇与情景语境中揭示语言的性质与社会功能。系统功能语言学因其独到的功能主义和社会意义学视角,尤其是它对意义研究的重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同时也在语言教学以及其它人类社会活动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系统功能语法发源于以英国马利诺夫斯基(Malinowsky)和弗斯(Firth)等人为核心的伦敦学派。伦敦学派认为要从语言的用途和语境去探索语言。20世纪70年代初,弗斯的学生韩礼德(Halliday)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从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两方面加以发展,形成了当今颇有影响的系统功能语法。系统功能语法是一门既研究语言系统又研究语言功能的语言学理论。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包含了“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两个部分。韩礼德把语言在人类的交际过程中所承担的各种各样的功能归结为三种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韩礼德认为,语言是社会活动的产物。语言之所以是语言,是因为它要发挥一定的功能。换句话说,社会需求决定了语言的结构。因此,韩礼德把研究重点放在了语法的功能部分。功能语法把语言看作为一个交际系统,语法分析的目的在于发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知识分享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公元 20 世纪,当传统语法威名坠地、逐渐衰落之际,世界的语言学界便迎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 把语言看作功能的流派,看重语言环境重要性的流派,把语言看作复杂结构的流派,崇尚寻求语言极致规律的流派……除此之外许多小流派在这之间登场,也在这之间消逝…… 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的有: 1. 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的布拉格学派 (Prague School) 2. 强调语言环境和语音系统重要性的伦敦学派 (London School) 3. 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的美国结构主义 (American Structuralism) 4. 寻求人类极致的语言知识的转换生成语法 (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 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是怎么组成的,也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的不同分支)。而今天将要涉及的,就是以韩礼德 (Halliday) 为首的伦敦学派。 20 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 (Malinowski) 认为,一个人所在的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和理解语言产生很大的作用。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的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才有特定的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的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 (Firth) 继承了下来。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 (Saussure)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 (systemic linguistics) 和功能语言学 (functional linguistics). 韩礼德,人称 M.A.K. Halliday, 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人。对语言很感兴趣,本科阶段在伦敦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之后在北京大学深造,接着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攻读现代汉语。此后回国,并在弗斯的指导下继续学习,获得了 Ph D. 学位。毕业后,韩礼德在多所大学任教,最后前往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创立了语言学系并且担任系主任。1987年韩礼德退休至今。 以上这些只是陈述一些故事而已,不必过于在意的,请继续阅读下面的内容吧。 韩礼德的理论武器一言而蔽之就是系统功能语法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这个理论武器,从名字都可以看出,包含两个组成部分: 1. 系统语法 (Systemic Grammar), 用来解释语言的内在联系 2. 功能语法 (Functional Grammar), 用来说明语言是社会交往的手段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分开两部分来解说系统功能语法。 Part I. 系统语法 比较容易看出来,系统语法当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系统 (system); 不是的话为什么叫做系统语法呢……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halliday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公元20 世纪,当传统语法威名坠地、逐渐衰落之际,世界的语言学界便迎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 把语言看作功能的流派,看重语言环境重要性的流派,把语言看作复杂结构的流派,崇尚寻求语言极致规律的流派……除此之外许多小流派在这之间登场,也在这之间消逝…… 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的有: 1. 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的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 2. 强调语言环境和语音系统重要性的伦敦学派(London School) 3. 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的美国结构主义(American Structuralism) 4. 寻求人类极致的语言知识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 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是怎么组成的,也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的不同分支)。而今天将要涉及的,就是以韩礼德(Halliday) 为首的伦敦学派。 20 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 认为,一个人所在的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和理解语言产生很大的作用。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的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才有特定的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的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Firth) 继承了下来。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systemic linguistics) 和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 韩礼德,人称Halliday, 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人。对语言很感兴趣,本科阶段在伦敦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之后在北京大学深造,接着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攻读现代汉语。此后回国,并在弗斯的指导下继续学习,获得了Ph D. 学位。毕业后,韩礼德在多所大学任教,最后前往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创立了语言学系并且担任系主任。1987年韩礼德退休至今。 以上这些只是陈述一些故事而已,不必过于在意的,请继续阅读下面的内容吧。 韩礼德的理论武器一言而蔽之就是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这个理论武器,从名字都可以看出,包含两个组成部分: 1. 系统语法(Systemic Grammar), 用来解释语言的内在联系 2. 功能语法(Functional Grammar), 用来说明语言是社会交往的手段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分开两部分来解说系统功能语法。 Part I. 系统语法 比较容易看出来,系统语法当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系统(system); 不是的话为什么叫做系统语法呢……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导读资料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 法导读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公元20 世纪,当传统语法语言学界便迎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 把语言看作功能的流派,看重语言环境重要性的流派,把语言看作复杂结构的流派,崇尚寻求语言极致规律的流派……除此之外许多小流派在这之间登场,也在这之间消逝…… 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的有: 1.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的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 2. 强调语言环境和语音系统重要性的伦敦学派(London School) 3. 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的美国结构主义(American Structuralism) 4. 寻求人类极致的语言知识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 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是怎么组成的,也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的不同分支)。而今天将要涉及的,就是以韩礼德(Halliday) 为首的伦敦学派。 20 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 认为,一个人所在的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和理解语言产生很大的作用。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的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才有特定的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的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Firth) 继承了下来。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systemic linguistics) 和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 韩礼德,人称M.A.K. Halliday, 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人。对语言很感兴趣,本科阶段在伦敦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之后在北京大学深造,接着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攻读现代汉语。此后回国,并在弗斯的指导下继续学习,获得了Ph D. 学

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

4.3系统语法 在系统语法巾,系统的概念是由一条基本的解释性原则构成的,语言被认为是“系统的系统”(system of systems)。系统语法试图建立各种相互关联的系统的网络,从而解释在语言中各种与语义相关的选择。 笼统地讲,系统中存在链锁系统(chain system)和选择系统(choice system):轴 一个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例如,我们可以在包括过去时和非过去时两个选项的时态系统中进行选择。我们还可以在非过去时这个子系统中进一步进行选择,即选择现在时或是将来时。 过去时 时态{ 现在时 、非过去时{将来时 韩礼德的系统语法与其他语言学家的理论有所不IN,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语法十分重视语言的社会学特征。(2)系统语法认为语言是“做事”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知识”的表现形式。它区分了“语言行为潜势??和“实际语言行为”。(3)系统语法非常重视对个别语言以及个别变体的描写。(4)系统语法用“连续体”这一概念来解释众多语言现象(例如:不符合语法的——反常——一不太反常一一不太惯常一符合语法)。(5)系统语法依靠对各种文本的观察和统计学的手段来验证自己的假设。(6)系统语法把“系统”范畴作为基本范畴。 由于语言现象十分复杂,所以很难进行精确的分析。语言学家试图将语言分成不同范畴以便于分析,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最终发现这些范畴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一些语言现象可以很容易地被划分到某个范畴中去,但是还有很多语言现象很难判断是属于哪个范畴的。这些范畴的界限十分模糊,而且一个范畴与其他范畴常有重叠之处。研究系统语法的语言学家非常重视语言的这种模糊性,他们认为引人c·渐变,,(cline)的概念有利于更好的描述语言的这种特性。但是,在分析语言现象时,我们必须假设在语言这个渐变体上存在着明确的界点,这样我们才可以把某种语言现象归人某个范畴中去。 一个系统就是一组选择项,即使是特定系统中的项目也有其共同之处,它们

系统功能语法2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Introduction The founder of the theory: Michael (Alexander Kirkwood) Halliday. The theory is a tool for understanding how language works, and for analysing language in use. Key concepts: Language as a semiotic system (= a system of meaning) ?not the only system of meaning ?the only semiotic system that embodies all human experience and relations ?the only semiotic system in which it is possible to talk about the others ?the only semiotic system that evolved as a semiotic system and nothing else Language is also semogenic (=meaning-creating) Lexis and grammar are inseparable ('lexicogrammar') A framework for studying texts / language in use A text (of any length) is the instantiation of a meaning potential Linguistic choice A paradigm: the list of options from which a speaker makes a choice E.g. paradigm for mood choice: The three metafunctions ?ideational ("language construes human experience") ?interpersonal ("language enacts human relationships") ?textual ("language creates discourse") The clause is the basic unit of analysis

系统功能语法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产生的背景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形成不是凭空而起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和时代背景,具备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并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现分别简述如下:1.英国语言研究的传统 (1)从16世纪开始,对语言的研究在英国蓬勃发展,并被打上了“实用语言学”的烙印。正音学、词典学、速记学、拼法改革以及人造的“哲学语言”等,都反映了英国在语言研究方面的率先发展,也反映了英国语言研究的“实用性”的倾向。 英国对语言研究的传统使现代语言学在英国较早地成为独立的学科,造就了许多杰出的语言学家(如著有《语音学手册》(1877)的施威特(Sweet)、发明了基本元音参照点系统(即元音舌位图)的丹尼尔"琼斯(Danie?Jones)),也为后来的系统功能学派的诞生提供了历史条件。 (2)马林诺夫斯基的语言理论 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以研究土著文化著称,是“人类学功能学派”的创始人。他对语言理论最重要的贡献莫过于强调语言的功能,强调语境研究的重要性。他使用“情景语境”(contextofsituation)探讨语义,认为话语应放在全部的生活方式情景中去理解,话语的意义实质上就是当时当地正在发生的人的活动。 马林诺夫斯基的“情景语境”和“意义是语境中的功能”的思想为语言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为后来的弗斯“语境学说”(contexturalism)和韩礼德关于语言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历史的铺垫。 (3)弗斯的语言理论 20世纪40年代初,弗斯成了英国语言学界的中心人物,并创立了“伦敦学派”。弗斯和马林诺夫斯基一样,也认为话语的意义在于它的使用,而意义是情景语境中的复杂关系的总和,所以意义不应局限于词汇和语法意义,还应包括情景语境中的意义。由此,“语境中的功能”(functionincontext)这个提法便构成了弗斯意义理论的核心环节。弗斯的“语境”概念分两种,一种语境来自语言内部,即一个结构各个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和一个系统内项目或单位之间的聚合关系;另一种语境来自语言外部,它涉及一个人的全部经历和文化历史,融合了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另外,弗斯受索绪尔语言学说的影响,把语言的聚合关系叫做系统,把组合关系叫做结构,并以这两个概念作为描写和分析语言的基本框架。在弗斯看来,结构是一定的语言成分在组合体中的前后连接,系统是指相关语言项目或语言单位在聚合体中相互类聚。 弗斯的基本语言理论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产生过直接的影响,系统功能语言学就是在他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法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韩礼德是弗斯的学生,是伦敦学派的早期成员,他从弗斯那里继承了两个基本思想:第一是“情景语境”,即语言与典型的社会情景有密切的关系;第二是“系统—结构”概念的区分。但是,韩礼德弘扬和发展了弗斯的“语境学说”和关于语言功能的研究,他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语言,提出了语言学中的社会符号学(socialsemiotics)。他指出,语言是社会行为,是人的行为潜势(linguisticbehaviorpotential),是语言和文化允许他选择的选择范围,或者说是在语言行为上“能够做的事”的范围。通过语言,“能够做的事”表现为“能够表达的意义”,即意义潜势(meaningpotential)。意义潜势是行为潜势在语言的词汇语法系统上实现的,但语言形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关于系统与结构,韩礼德继承了弗斯关于它们的区分,但不同意弗斯结构是第一性的观点。在他的系统功能语法里,语言系统表现为选择关系(即聚合关系),选择是第一性的,结构(即组合关系)是第二性的,是各种选择的结果。换言之,语言系统是一个由可供选择的语义网络,语义是一定语境下的选择,即一个人在特定的环境下使用的语言形式就是在这个系统网络中作出某种选择的结果。

生成语法理论顾阳

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理论* 顾阳 上世纪50年代,由诺姆?乔姆斯基(又译作“杭士基”) 开创的生成语法理论标志着语言学研究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范式上的转移,它将语言学研究的重心及宗旨从研究人的语言行为及其结果,转移到研究产生人的语言行为的大脑机制及其相关的生物属性。这一转移是革命性的,推动了众多相关学科的發展及新研究领域的开拓,包括心理学、哲学、逻辑语义学、资讯科学、腦神经科学、遗传学等。由于这些新研究领域的开拓,语言学得以与之交叉蓬勃发展,在认知科学这一门跨学科前沿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带来了人类科学史上继笛卡尔的第一次认知科学革命的又一次认知科学革命。 生成语法理论将人的语言能力看作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从自然获取的天赋,是人类心智的表达,即语言是区别于人和动物心智的一面镜子。生成语法通过对语言的研究来回应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有关人的智力的问题:人类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对现实世界的接触如此之少,但为何他们的知识如此丰富——为什么在语料证据相对贫乏的情况下,儿童能够轻而易举地在出生后若干年内掌握和操控复杂的母语?乔姆斯基从儿童快速获得母语的普遍事实作为切入口,得出人类语言能力具有先天性与后天性。他指出,人类的认知体系中具有独立的、专门掌管语言的机制,1它是自然赋予人的先天语言能力,这一能力在个人后天的成长经验中得以发展乃至成熟。语言机制独特的运作模式,就是语法。作为人类共有的先天机制,语言机制受普遍语法原理的支配和调节。语言机制具有初始状态,这种状态须在语言环境中激活,故儿童必须经历语言获得的发育、成长过程方能得到母语。而初始状态的激活受时间的限制,过了临界点,一个人便终生无法获得完整的操控母语语法的能力。从原始状态的、内在的普遍语法到每个成熟个人掌控的特 * 本文撰写过程中得益于李行德、宁春岩、邓思颖的意见与建议,特此致谢。 1乔姆斯基将其称作语言机制(faculte de language),此概念始见于他1965年的著作《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Cambridge, MA: MIT Press.),在其后的英文著作中乔姆斯基均用faculty of language。中文亦有译作“语言管能”、“语言机能”、“语言系统”。

浅议转换生成语法及其普遍语法理论

浅议转换生成语法及其普遍语法理论 ◆毛绍磊 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转换生成语言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经历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和变化,逐渐形成了对语言进行描述和解释的一个体系。作为乔姆斯基语法理论的核心的普遍语法的提出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挑战,对进一步理解人类大脑如何形成语言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对现在正在发展中的二语习得理论也具有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乔姆斯基 转换生成语法 普遍语法理论 20世纪的理论语言学,己无可争议地在语言学史上留下了最辉煌的篇章。本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作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提出了关于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的理论,明确了语言的本质,为现代语言学规定了总任务:把语言作为一个单位系统和关系系统来分析。本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则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Transf or mati onal-Gener2 ative Gra mmar),“乔姆斯基革命”把结构主义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理论语言学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的理论,在语言学界的影响之广泛和深刻是空前的。20世纪大大小小的语言学家,无论属于哪个流派,几乎无不或多或少都受到过其影响。他的影响所及,远不止语言学本身,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许多部门。如果说索绪尔语言学说的提出是语言学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那么作为美国结构主义语法的反动,50年代由乔姆斯基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则是语言学史上的又一次划时代的革命。转换生成语言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经历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和变化,逐渐形成了对语言进行描述和解释的一个体系,在当今语言学界的影响力,犹如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作为乔姆斯基语法理论的核心的普遍语法,其中心思想是人脑有一种先天的特定结构或属性,即语言习得机制,它是人类学会使用语言的内因。它的提出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挑战。研究普遍语法理论对认知心理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对进一步理解人类大脑如何形成语言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对现在正在发展中的二语习得理论也具有深刻的影响。 转换生成语法的产生与发展。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是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 m Chom sky)。数十年来,乔氏集中了自己的智慧与经验致力于语言底层(the underlying f or m s of language)的研究,其研究领域几乎遍及生成语法说的全部领域。他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专著展示了“生成语法说”从诞生走向发展的全貌,如:《句法结构》,《句法理论概要》,《关于语言的看法》,《形式与解释论文集》,《语言与责任》和《关于管辖与约束讲演集》等。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基础是由《句法结构》一书奠定的。该书1957年出版。此后,乔姆斯基和他的学生以麻州理工学院为中心,形成了转换生成语法学派,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转换生成语法体系。 转换生成语法的形成发展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经典理论”时期(1957-1965),以《句法结构》(1957年出版)这本书的出版为代表。在该书中,乔姆斯基在语言学的认识论基础、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等语言研究的几大根本问题上对当时美国流行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提出了全面的挑战,标志着生成语法学派的形成。这本书阐述的内容是第一阶段的语言模式。在这一阶段的语言模式中,语法包括短语结构(phrase structure)、转换结构(transf or mati onal structure)和形态音位三个部分。在经典理论时期,语义是被排斥在语法之外的。第二阶段是“标准理论”时期(1965-1970),以《语法理若论干问题(1965年出版)为代表,标准理论是生成语法第二阶段的语法模式。在这阶段中,乔氏开始关心语义问题。该书提出了所谓“标准理论”(Standard Theo2 ry,简称ST)。根据标准理论,生成语法包括了三部分:句法部分、语义部分和语音部分。在语法的三个组成部分中,句法是中心,是唯创造性的部分。它具有独立性,是自主的;而语义和语音都是解释性的。乔氏在这一阶段认为语义是由深层结构决定的。第三阶段是“扩展的标准理论”时期(1971-1979),以《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1972年出版)为代表,乔氏称之为“扩展的标准理论”(Extended Standard The2 ory,简称EST)。在这一阶段,1972年的主要变化在于表层结构对语义解释也起一定的作用,而在1977年的理论中,语义解释则被全部放到了表层。第一次提出了“X-标杠”(X-bar)理论和语迹(trace,也称“虚迹”)的概念。第四阶段是“支配约束”时期(1979年-1986),以《支配和约束论集》(简称G B理论)(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 ind2 ing:The Pisa Lectures)(Chom sky1981)为代表。这一阶段的理论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在原来的规则系统之外增加了原则系统,二是提出了“虚范畴”。目前,支配和约束理论仍然处于不断的修正和发展之中。第五阶段是“最简方案”时期(1987-至今)。1992年,Chom sky写出《语言理论的最简方案》一文,标志着生成语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较前的管约论(G B)相比,最简方案有一些显著变化。最简方案汇集了80年代各种研究的结果,这些研究在开始的时候大多旨在修补管约论中某些具体的方面,克服其理论不自然和事实分析上有缺陷的地方。随着修补的越来越多,原有的框架己大为变化,因而提出了新的方案。目前,乔姆斯基的理论还在进一步发展中,主要有三个发展方向:一是更加注重特征研究,二是用拷贝、删略代替移位,三是进一步经济化。这种发展变化,也正表现了转换生成语言学的成熟。 转换生成语法的普遍语法理论及语言习得机制假说。普遍语法理论对人类母语习得的解释:语言是怎样产生的?Chom sky认为,语言是遗传的产物。语言决不能靠环境“刺激-反应”产生。语言种种现象“很难令人相信,一个生来对语言基本性质毫无所知的人可以学会语言。”人能学会语言,是因为人脑生来就存有人类一切语言的共同特点。这些共同特点可叫“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 mmar)。简言之,普遍语法是人类“初始状态”的一部分,它是先于语言经验的心智状态。这种初始状态是一种人类种属特征,为人类所特有,没有民族性和社会性。它限制着人类语言的可能范围,提供使语言学习成为可能的组织原则。这些原则不是学而知之,而是人类千百年生物遗传的结果,与生俱来。一个人的具体语言知识是人脑的某种属性(普遍语法)与后天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语言获得是在适宜的外部条件下,相对固定能力的成长和成熟过程。他在一次学术通信中指出:人要习得语言,“必须具有一个丰富而有效的普遍语法体系”,这种体系是“大脑的一种天然特征”。他还曾反复论证人的遗传决定了人脑存在普遍语法。普遍语法理论为解释人类学习某种语言提供了基础,普遍语法的研究对于了解人的认识能力有很大帮助。它对哲学、认知心理学、语言学等的理论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启示,如果这一理论能成立的话,那么,它将在我们理解语言和思维的基本规则方面带来量的飞跃。 普遍语法理论对二语习得领域的贡献:普遍语法理论虽然是针对母语习得而立,但由于该理论的原则一参数模式基于这样一个理念:普遍语法原则反映了人类语言的共性,各语言之间的差异表现为参数值的变化,因此普遍语法理论刚一提出,便引起众多二语习得研究者的极大兴趣,甚至被视为用语言学理论解释二语习得问题的一次重大突破,并被广泛地应用于二语习得的研究。虽然基于普遍语法的二语习得研究还不够成熟,实验研究结论分歧较大,但却为二语习得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在语言研究与二语习得研究的结合方面作出了有意义的尝试,使二语习得研究从传统的只注重语言行为和语言学习的外部因素转到对语言的内在机制或语言本源的探讨,为我们深入理解二语学习机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 在提出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的概念的同时,乔姆斯基还提出了语言习得机制假说。乔姆斯基在研究中发现许多现象是结构主义语法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所解释不了的。例如:正常情况下儿童可以习得的母语系统知识远远超过他们实际所接触到的母语输入。儿童在五六岁时即可掌握母语,这个年龄的儿童智力还很不发达,学习其他的知识(如数学、物理)还相当困难,而学习语言却这样容易。这种现象,用结构主义语法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都无法解释。不仅如此,儿童所知道的有些东西,似乎不可能是大人们教会的。比如说,儿童能够说出新的语句并能理解他从未听到过的语句。另外,他还观察到儿童在学习其他知识上表现出了天赋上的差别,有的精通音乐,有的善于数理,但是在学习母语上,却没有这样的差别。针对这种(上转253页) 162 文化与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