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同类项说课稿教学内容

合并同类项说课稿教学内容
合并同类项说课稿教学内容

《合并同类项》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合并同类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教材所处的地位:

本节课源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5课时,是在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这一知识点是整式部分的核心,因为它是本章重点“整式加减”的基础,其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法则是整式加减的重点。同类项这一节的教学内容有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其应用,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因此学好本节知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②、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

③、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 2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具体情境的观察、思考、类比、探索、交流和反思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分类思想,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学习。

②、通过具体情境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会利用合并同类项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③、通过知识梳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在合并同类项运算中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②、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

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四、教学过程:

1、复习思考

问题1: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存钱罐吧,想一想,那么多的硬币,你有什么方法可以又快又准确地数出你有多少钱呢?

2、创设情境

问题2:8n 和5n, 23ab 和2ab ,6xy 和-3yx 等等,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导学生看书,让学生理解同类项的定义

3、探究新课

思考1:下列几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为什么?

⑴ 20.2x y 与20.2xy ⑵ 44abc ac 与 ⑶ -mn mn 与

⑷ -125与12 ⑸ 1144

st ts 与 引出概念1(板书):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接下来,通过4人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出合并同类项的一般方法,教师总结得出概念2(板书):根据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1)、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

(2)、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4、巩固反思

如果同类项不是紧紧相连在一起,是否能够合并?为什么?

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与合并前同类项的系数、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有什么联系?

5、小结练习

教师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提示运用整体思想,请成绩好的学生发言,加以补充。 ⑵ 数学思想:分类,整体,化简。

——过程安排——

1、课题:合并同类项

2、复习思考——问题1,(提问__a__)

3、创设情境——先让学生看书,让学生理解同类项

4、探究新知——①列出几项,观察是否同类项,提问__b___

②板书:同类项概念

③注意点、活动1,提问__c__

④讲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5、巩固反思——①讲解例题,尤其步骤

②练习(__d__、__e__上台演练),教师总结

③注意、问题3大家一起回答,标回答为什么

④思考3,第一个__f__回答,第二个__g__回答

6、小结练习——让学生先讨论今天所讲的内容,由代表__h__发言,教师补充。

1、复习思考

问题1: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存钱罐吧,想一想,那么多的硬币,你有什么方法可以又快又准确地数出你有多少钱呢?

学生回答:我会把所有的一元,五毛,一毛的硬币分开来,分别数数有多少个,再和硬币的值相乘,然后把结果相加,就得到了我有多少钱。

教师:很棒,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象分硬币这样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在数学上,在多项式的各个项中,我们也可以把具有相同特征的项归为一类。

2、创设情境

问题2:8n 和5n, 23ab 和2ab ,6xy 和-3yx, 12和5,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从上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没?

3、探究新课

思考: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为什么?

⑴ 20.2x y 与20.2xy ⑵ 44abc ac 与 ⑶ -mn mn 与

⑷ -125与12 ⑸ 1144

st ts 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