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同步练习《中国古代文化(上)》(川教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同步练习《中国古代文化(上)》(川教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同步练习《中国古代文化(上)》(川教版)

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上) 达标拓展训练

第1课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一、达标训练

1、青铜是人类炼成的第一种合金,其主要元素是:

A、锡

B、铜

C、金

D、铅

2、我们的祖先大约在年前就已掌握了青铜冶炼和铸造的技术。

A、18000

B、4000

C、2100

D、1000

3、青铜时代,以青铜器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地位重要而得名。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不包括的时期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4、四羊方尊结构精巧、制作精细,是青铜器中的精品,它出土于

A、河南

B、湖北

C、四川

D、湖南

5、有关青铜器和青铜艺术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青铜器中不少器物令人赏心悦目,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B、观赏青铜器物上那些想像在丰富的线条、优美的图案,使人得到艺术的享受

C、四羊方尊结构精巧、制作精细,代表了商朝青铜器的典型风格

D、青铜立人、青铜树等出土于三星堆,风格独特,具月无穷的艺术魅力。

6、商朝是我国青铜器高度发达的时期,其代表作是()

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青铜立人像D.牛尊

7、夏商西周时期的灿烂的青铜文明的创造者是

A.奴隶主B.贵族C.奴隶D.平民

8、商代青铜器中,有很多大型鼎器,此类器物的是用来

A、盛酒

B、煮饭

C、装

饰 D、祭祀

9、观察右图,回答:

① 图中文物名称叫什么?制造于何时?

② 该文物在世界上有什么地位?简单介绍它的造型特点。

③ 从这件文物上,你想到或看到了什么?

二、拓展训练

10、商朝的青铜器是由哪三种金属的合金?()

A.铜、铁、锡B.金、银、铜C.铜、锡、铅D.铁、锡、铅

11、以下制作青铜器的工序中,正确的是

①打破范具,对器具进行表面加工②将铜等矿石为熔化③制作陶制范具

④塑成泥模⑤将铜液注入范具

A、①②③④⑤

B、⑤③②①④

C、③⑤④①②

D、

④③②⑤①

12、下列青铜器中,最能体现三星堆青铜文化的是

A、司母戊大方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

D、青铜盘

13、假如你是一位商朝时的奴隶主,你家里会有哪些常用的青铜用具?其用途分别是什么?

三、培优训练

14、1999年中国政府送给联合国一个“世纪宝鼎”;在20XX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全国56个民族的代表把自己家乡的土,都倒在同一个鼎里,寓意56个民族是一家,永不分离。你知道从古到今,中国人为什么一直重视“鼎”吗?请搜集一些关于“鼎”的成语典故来,并说说含义。

15、下图是“饕餮纹(西周孟鼎纹)”

请你发挥想像力,猜猜这个图案可能是代表哪一种动物?看了这样的青铜图饰,你有什么联想和感觉?

第2课卓越的工程

一、达标训练

1、有人说都江堰“迄今已有225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生态工程。”你知道这项工程修建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

2、修建在流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举世闻名。()

A.大渡河

B.岷江

C.嘉陵江

D.乌江

3、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化水害为水利的跨世纪工程,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兴建的下列工程中,具有同样性质的一项是:()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赵州桥

4、都江堰中的一条用于灌溉农田的人工通道是

A.分水鱼嘴 B.分洪区 C.内江 D.宝瓶口

5、秦国在都城咸阳附近修建的水利工程

A、都江堰

B、灵渠

C、郑国

渠 D、秦长城

6、秦长城蜿蜒万里,其东西起点是

A、东起临洮西到辽东

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7、秦朝时长城的修筑,主要功能体现在

A.旅游景点

B. 扩大秦朝疆域在世界的影响

C.划定国界

D. 军事防御

8、联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秦长城

9、.动脑筋

(左图:清明放水节上的仿古祭祀表演)1991年的都江堰清明放水节活动丰富多采,使中外来宾交口称赞放水节是富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天府第一盛会”。你知道清明放水节这一地区性节日是为了纪念谁的?人们为什么要纪念他们?

二、拓展训练

10、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①二王庙②分水鱼嘴③石人水尺④飞沙

堰⑤宝瓶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 .②④⑤

11、为纪念李冰父子,都江堰人民修建了“二王庙”。当时李冰所任官职是()

A.秦王

B.蜀王

C. 蜀国太

守 D. 蜀郡太守

12、秦朝建立后,将三个国家中已有的北方防御工程连接起来,修筑了“万里长城”。这三国家中不包括:

A、秦国

B、燕国

C、楚

国 D、赵国

13下图是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的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全景图。2200多年来,至今仍然连续使用,仍发挥巨大效益,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① 图中B、C、D都是属于都江堰工程的三大主体工程之一的是哪一部分?

② A处为玉垒山,据说此山全是坚硬的岩石,如果靠无数石匠日夜开凿则要费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而李冰父子在无火药(火药发明于东汉时期)不能爆破的情况下,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即用于灌溉的内江(图中的C处)。你知道他们是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吗?并解释其奥妙之所在。

三、培优训练

14、结合战国时期秦国大兴水利工程,推动进秦国经济发展的史实,谈谈你对三峡工程的认识。

第3课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

一、达标训练

1、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纸,考古工作者已多次发现古纸。

A、西周

B、战国

C、秦

朝 D、西汉

2、有关蔡伦与造纸术的关系,下列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西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C、西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3、最早提出负数概念的数学专著是

A、《筭数书》

B、《九章算术》

C、《齐民要术》 D《缀术》

4、世界是最早把圆周率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的科学家是

A、刘徽

B、祖冲之

C、贾思

勰 D、郦道元

5、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A、《缀术》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伤寒杂病论》

6、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写的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是

A、《缀术》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九章算术》

7、在我国古代被人们奉为“医圣”的人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

佗 D.孙思邈

8、下列属于华佗的成就是:( )

①能使用麻醉剂进行外科手术②潜心钻研医学,写成《伤寒杂病论》③模仿五禽,编成医学体操“五禽戏”④艺术高明,医德高尚,被后世尊为“医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3年12月,考古人员从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发掘出一批竹简,随后从中整理出一部不见于著录、早已失传的古代数学专著——《筭数书》。

材料二《筭数书》的出土,引起国际数学史界的注意。20XX年8月15日至18日在西安举行的数学史国际会议上,来自美国的数学史专家道本(JosephW.Dauben)做了“关于《筭数书》的初步研究”的报告,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美籍华人科学史专家程贞一做了“《筭数书》和盈不足方法”的报告,中国的几位学者也做了有关《筭数书》的研究报告。《筭数书》的研究成为这次大会的一个讨论热点。

材料三《筭数书》涉及的算术知识包括整数、分数、比例、盈不足等问题;全面介绍了分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包括通分、约分、分数的括大、缩小及四则运算。涉及的几何知识包括面积和体积两个方面的问题。《筭数书》比传世的《九章算术》成书年代约早200年。它的出土,使我们了解到公元前2世纪,甚至更早一些时候,中国数学发展的水平和数学专著的编纂水平。

摘自马执斌《介绍中国最早的数学专著<筭数书>》

阅读上述材料后,谈谈你的感想。

二、拓展训练

10、下列科技成果中,对世界人类文化的进步贡献最大的是

A、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B、《水经注》的编写

C、《九章算术》

D、张仲景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11、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的书是( )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千金

方》D.《本草纲目》

1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如此优美的文笔出自于

A、蔡伦

B、李白

C、郦道元

D、张仲景

13、材料一“今采择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摘自《齐民要求》自序

材料二《齐民要术》是南北朝时代文化的奇葩,全书10卷,92篇,正文7万字,注释4万字。其中参考和引用的古书有150~160种;关于食粮的有14篇、瓜菜15篇、水果12篇、树木9篇、染料3篇、家畜5篇、食物制造22篇,养鱼、造酒、煮胶、笔墨各1篇。

回答下列问题:

①《齐民要术》的作者是谁?通过材料你,你可以了解到作者通过哪些途径获得资料?

②《齐民要术》的哪部分内容你最感兴趣?说明理由。

三、培优训练

14、纸的诞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在第一张纸出现以前,人类不是没有尝试过其他的传播媒介,中国的简、帛,埃及的纸莎草纸,欧洲的羊皮书卷,都曾在人类传播技术史上占有过一席之地。但是,当纸张出现以后,它们又都很快的一一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让位于集万千优势于一身的纸张。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它们在带给人类传播和书写的便利的同时又给人类带来了更大的不便。试想,在古代的中国如果有人要写一本书的话,就得把整个竹林砍倒才够书写材料之用。一个官员日常所要批阅的公文,每天至少也要55公斤的重量。在欧洲也同样,生产一本圣经需要300多张羊皮。试问,这种传播介质如何能够担负起记载文明和传承文明的历史重任!

①中国造纸术的传播对世界文化产生什么影响?

②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子信息借助网络传播成为必然,请你对纸张的前景作一番预测。

15、你最敬佩本课中的哪一位科学家?说明理由。

第4课汉字的演变

一、达标训练.

1、商朝时,人们把文字刻定在龟甲和兽骨上,目的是为了

A、纪录历史

B、占卜凶吉

C、传递文书

D、制工艺品

2、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

3、有关甲骨文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汉字是由它发展而来

B、甲骨卜辞真实记载了商王的活动

C、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D、商朝时候使用甲骨文,但远不如西周时候普遍

4、商朝的金文是指

A、铸刻在铁器上的文字

B、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C、刻写在石器上的文字

D、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5、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因铸有“司母戊”三个字而得名,这三个字属于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6、把小篆做为全国通用的标准文字,开始于

A、商朝

B、西周

C、秦朝

D、汉朝

7、考古发现,出土的汉代竹简、帛书、石刻基本上都是

A、金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8、三国两晋时,书写起来最为流畅便捷的是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9、看图说话:

甲骨文中的各种“丝”,形状均似丝线缠绕。请你在图上用笔圈出这个字。通过这片甲骨文上的丝字,你能推测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

二、拓展训练

10、通过对商代甲骨文的研究,我们才知道了以下哪项纪录?()

A.中国文字的最初起源形态

B.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确切纪年

C.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

D.关于划分季节的最早记录

11、《尚书》中记载道:“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当时人们使用的文字主要是

A.刻画符号B.甲骨文C.金文D.小篆

12、以下文字书写形式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隶书②行书③楷书④金文

A、④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④①③②

13、关于甲骨文的价值。小明说:“对为数颇为可观的甲骨文加以研究,就可以对商代的社曾及文化有相当完整深入的认识。”小月说:“甲骨文都是关于占卜的记载,数量虽然不少,能提供的资料却有限,还要利用其他资料。”小亮说:“从目前已能识读的2000个甲

骨文字中,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可见,深入研究甲骨文是很有意义而且必要的。”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谈谈你认为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有什么重要意义?

三、培优训练

14、下列图片是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中的部分文字,你可知道分别是什么吗?写在横线上。

15、试着用篆、隶、草、楷、行各体字写出自己的名字。

第五课活跃的学术思想

达标训练:

1.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人物中,与孔子思想最为相似的是()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2.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言论由其弟子整理

成()

A 《诗经》

B 《尚书》

C 《春秋》

D 《论语》

3. 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学习要经常复习

B.要谦虚好学

C.学习态度要老老实实

D. 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4.提出“天(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力可以征服自然。”的战国时期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是()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 墨子5.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的思想家

是()

A. 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

6.我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A. 墨子

B. 韩非

C.孙武

D.孙膑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这句名言出

至()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 墨子

8.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编订教材,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下列哪一项与此无关()

A 《诗》

B 《书》

C 《论语》 D《春秋》

9.材料解析: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请你阅读后回答:

①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的道理?从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②有人认为,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应该完全抛弃孔子的思想,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

拓展训练:

10.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被归纳为()

A. “兼爱”、“非攻”的学说

B.“仁”的学说

C. “礼”“法”结合的学说

D. “无为而治”的学说

11.山东曲阜最有名的名胜古迹是孔庙、孔府和孔林,合称“三孔”。这些名胜古迹与哪一位历史人物有关?()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 墨子12.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后来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对中国文化有深远影响的是()

A. 道家思想

B. 墨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3.连线填空题:(把下面有关百家争鸣的人物与主要主张进行配对,并将英文字母填在括号内)

人物主要主张

()老子 A主张“兼爱”、“非攻”()孔子 B主张“无为而治”

()墨子 C主张“人定胜天”

()庄子 D主张“为政以德”

()韩非 E主张“以柔克刚”

()荀子 F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培优训练:

14.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有哪些?

15.请你就“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这个问题,找四位同学扮演儒、墨、道、法四家角色,进行辩论和评述。

第六课文学、史学与宗教

达标训练:

1. 创造新的诗歌体裁——楚辞,著有《离骚》、《天问》等优秀诗篇,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

A.屈原

B.王昭君

C.关羽

D.杨守敬

2.《史记》是我国汉朝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第一部()

A 纪传体通史

B 纪传体断代史

C 编年体通史

D 编年体断代史

3.司马迁跟陈胜一样具有首创精神。司马迁的首创精神主要体现在()

A 首创编年体

B 肯定了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

C首创纪传体 D 文笔优美,语言简洁,记述客观公正

4.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

A 战国时期

B 秦朝

C 西汉末年

D 东汉末年

5.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

是()

A 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 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 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D 对封建国家统治人民有利

6.道教是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在民间兴起的时间大约在()

A 秦朝时期

B 西汉时期

C 东汉时期

D 三国时期

7.道教之所以被封建统治阶级尊奉,是因为()

A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B 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C 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D 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

8. 洛阳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被佛门弟子尊为“祖庭”。后来,寺就成了中国僧院的泛称。这座白马寺建于()

A 秦朝

B 西汉 C三国 D东汉

9.材料解析:

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叙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编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你能说出《史记》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吗?

拓展训练:

10. 端午节划龙舟,吃棕子的民俗,相传是为了纪念()

A 孔子

B 老子

C 屈原

D 孟子

11. 屈原在《离骚》中写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A.屈原受迫害、处境凄惨

B.屈原满腔悲愤,对统治者绝望

C.屈原忧国忧民

D.屈原眷念人民,对生活绝望

12. 下列历史事件《史记》不可能叙述的一项是()

A.武王伐纣

B.商鞅变法

C.焚书坑儒

D.昭君出塞

13. 连线填空题:(把下面历史人物与主要史实进行配对,并将英文字母填在括号内)

人物主要史实

()屈原 A 被尊奉为道教教主

()司马迁 B 创立太平道,发动黄巾起义()老子 C著有《离骚》、《天问》等诗篇

()张角 D 鲁迅称其著作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张陵 E 创立在巴蜀、汉中地区流行的五斗米道

培优训练:

14.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在一次课堂讨论中,一位同学认为它们是统治者为弘扬艺术而开凿的,另一位同学则认为它们是佛教徒修建的洞窟式寺庙。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

15.中国古代文学深受宗教的影响。你能以所读过的一些文学作品为例向同学们进行介绍和说明吗?请大胆试一试。

第七课多姿多彩的艺术

达标训练:

1.湖北随州战国墓中出土的一套编钟,其主要用途是()

A 记时报时 B演奏乐曲 C饮酒 D 工艺品

2.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作品

是()

A 马王堆汉墓帛画

B 秦始皇陵兵马俑

C 长信宫灯

D 四羊方尊

3.民间流传的“书成换白鹅”的故事,与下面有关的人物是

A王羲之 B 王献之 C顾恺

之 D 李白

4.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一篇著名书法作品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它是()

A 《滕王阁序》

B 《多宝塔碑》 C《兰亭序》 D《玄秘塔碑》

5.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书法家

是()

A 钟繇

B 王羲之

C 顾恺之

D 陶渊明

6.下列艺术品问世时间距离诸葛亮生活的年代最远的是()

A 《兰亭序》

B 《洛神赋图》 C《女史箴图》 D 龙门石窟佛像

7.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擅长人物画,他的代表作有()

①《女史箴图》②《洛神赋图》③ 《兰亭序》④《多宝塔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8.秦汉时期的美术中,成就最为突出的是()

A.书法

B.绘画

C. 雕塑

D. 青铜艺术

9.材料解析:

“这(规模如此宏大的陶佣群)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世界上有七大奇迹。它的发现,使世界上有了八大奇迹。”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这些艺术珍品,达到了非凡的水平,表现了中国人民一贯的超人才能,全人类都将在这里受到鼓舞。” (卢森堡大公)

读后请回答:

①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所说的世界第八大奇迹指的是什么?

②这一古代文化遗产为什么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拓展训练:

10.请你用形象的语言,描绘秦始皇陵兵马俑中的将军陶俑、骑士陶俑、武士陶俑神情神态。

(展示课本131面的插图)

培优训练:

11.已发掘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排列整齐,而且都面向东方,这是为什么?

12. 我国是汉字书法艺术的起源国。请你从“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中选择一种字体,写一句你最欣赏的哲理名言。(不少于8个字)

学习主题五参考答案

第一课: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1B,2B,3D,4D,5C,6B,7C,8D,9①司母戊鼎,商朝②目前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物;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饰

纹。③略。10C,11D,12C13青铜器在奴隶主家里是奢侈品,属此类器物均可。14成语典故如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等,象征着权力与地位,是中华古老文明的代表。语言精炼,言之有理即可。15略,言之有理即可,鼓励大胆想像。

第二课:卓越的工程

1B、2B、3A、4C、5B、6B、7D、8C;9、李冰;结合都江堰的修建及贡献回答。10D、11D、12C、13①B为分水鱼嘴②领会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言之有理即可。14略。言之有理有据即可,不求全。15言之有理即可,不必求全。

第三课: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

1A、2B、3B、4B、5B、6C、7B、8C;9略;10A、11A、12C;13、①贾思勰;前人的研究成果、走访老农、收集农谣等②依据材料二进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14、①从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为文化交流和保存提供重要条件等方面进行回答,不必求全,言之有理即可。②略;

15、略

第四课:汉字的演变

1、B

2、B

3、D

4、B

5、B

6、C

7、C

8、C;

9、提示:我国在商朝时候就有了养蚕织丝,丝早已成为当时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0、C11、B12、A13、同意,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的重要意义可从史料价值,对我国文字的起源和书法的研究等都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我们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渊源关系,甲骨文字形美观,对我国文字的起源和书法的研究等也有重要意义。14、猴鸡马龙牛羊鼠蛇;15、略

第五课:活跃的学术思想

达标训练:

1. B

2. A D

3. C

4. B

5. D

6. C

7. B

8.C

9.材料解析:

答:①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学习知识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习要经常性地复习和巩固。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1课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 课标: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⒈北京人的发现:1929年12月2日(20世纪20年代),一批中外学者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掘出一个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关材料表明:70万年-20万年前,这种原始人类被定名为北京直 北京人的发现是20世纪世界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是人类起源研究史上划时代的大事。这一发现,证明几十万年前华夏大地上有人类生活,中国是人类早期生活和繁衍的地区之一;为我们破解人类起源之谜、研究人类演进过程提供了丰富的实证。周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课标: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⑴早期人类靠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男子的任务主要是渔猎,采集一般由妇女承担。 。一万多年前,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一些原始居民已经分别种植水稻和粟。一些居民开始饲养狗、猪、鸡等家禽家畜。原始种植业和原始畜牧业的出现表明原始农业兴起。原始农业的兴起改变了人类获取食,标志着我国历史开始迈入农耕文明时代。

课标: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⒈炎帝与黄帝的发明: ⑴传说炎帝姓姜,生活在黄河流域姜水一带。他发明耒耜[lěi sì],教民耕种〖被尊称为炎帝神农〗;发明陶器和医药[“神农尝百草”]。 ⑵传说黄帝姓姬,生活于黄河流域姬水一带,名叫轩辕。他发明了车船、弓箭、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创制历法。 炎帝和黄帝被后世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⑴形成: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矛盾和冲突。黄帝在斗争中取得胜利,炎帝接受黄帝的领导,形成黄炎联盟。黄炎联盟在战胜蚩尤部落后进一步壮大。 ⑵发展:黄炎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并与邻近的部落交往、交流和交融,构成后来华夏族的主干。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 4课国家的产生和早期的发展 课标: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⒈夏朝的建立与国家的产生: ⑴王位世袭制的开始:禹死后,启继位称王,从此,父子或兄弟相传,“天下为家”的王位世袭制开始[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约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了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它的主要统治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⑴建立:约公元前16世纪,成汤在鸣条大败夏桀,夏朝灭亡,成汤灭夏后建立商朝。 ⑵迁都:约公元前14世纪,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因此商朝也称为殷或殷商。 ⑶盘庚迁殷的意义:①;②③ 的强盛打下了基础。 ⒊西周的建立: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领导了灭亡商朝的战争,在推翻商纣王的统治后,建立了周朝,周朝前期以镐京为都城,历史上称为西周。 ⒋分封制的实质〗 ⑴分封的背景和目的:西周建立后,为了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和巩固周的统治。 ⑵分封的对象:周王的子弟、亲属、功臣和臣服的旧邦首领。 ⑷主要封国:鲁、齐、燕、晋、宋等。 ⑸分封制的积极作用:①分封制有利于捍卫周王朝的安宁,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扩大周的统治区域;②有利于开发所辖地区;③有利于周文化的传播。 。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死,西周至此结束。

川教版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题(精)

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 (闭卷考试。本卷共有五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下表对应的答案框中。 1.小明假日随父母一起外出旅游,在一处远古人类遗址看到了一个远古人的头部复原像(如图1),头像还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请你帮助他判断这个头部复原像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蓝田人 D .山顶洞人 2.仔细观察图2,可以判断图中的两个人物是 A .刘邦和项羽 B .秦孝公和商鞅 C .陈胜和吴广 D .汉武帝和董仲舒 3.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 的一组是 图1 图2

D A .祖冲之——《九章算术》 B .贾思勰——《齐民要术》 C .郦道元——《水经注》 D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4.“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一部史书的评价,这部史书的作者是 A .屈原 B .老子 C .司马迁 D .孔子 5.下列关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名称和建立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夏朝、禹 B. 夏朝、启 C .商朝、汤 D. 商朝、武王 6.相传,墨子周游列国时带了三大车竹简,出行不便。后来这一现象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主要得力于哪项技术的发明? A.丝织技术 B. 活字印刷术 C .雕版印刷术 D .造纸术 7.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A .春秋和战国 B .秦朝和春秋 C .战国和三国 D .秦初和汉初 8.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十八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属于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9.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犹行秦法政。”秦朝的政治法律制度不包括... A. 度量衡制度 B .中央集权制度 C.郡县制度 D .皇帝制度 10.俗话说:“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此时,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造福人民。你能说出他是谁吗? A.黄帝 B .尧 C. 舜 D .禹 11.在许多影视作品中,经常可以听到“朕”这个专有名词。在封建社会里能够使用“朕”这一称谓的只能是 A .皇帝 B .丞相 C .诸侯 D .将军 12.某同学参观国家博物馆,该馆的镇馆之宝:一件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的堪称现存世界上最大的古青铜礼器深深吸引了他。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此文物可能是 13. 晓明看到电视剧《封神榜》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他由此回忆起哪一个历史事件? A .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B .商汤灭夏 C .盘庚迁殷 D .武王伐纣 14.南朝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是建康,又被誉为“六朝古都”,是今天江苏的 A .南京 B .扬州 C .苏州 D .徐州 B A C D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1、秦朝的统一 时间:公元前221年 背景原因:主观原因:由于商鞅变法,经济军事得到发展,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 的国家;应用正确的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统治者的个人作用; 客观原因:战乱中的人民渴望统一,顺应了民心;春秋以来的兼并战争,加快了统一 步伐。 过程:采取连横战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从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先后灭 掉韩、赵、魏、楚、燕、齐东方六国,实现统一。 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巩固措施:政治:建立中央集权的制度,自称皇帝,中央置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设郡县;经济:统一货币为秦半两钱,统一度量衡;文化:统一文字为小篆。后来,书写更为方便的隶书逐渐流行起来。 2、秦暴政的不表现: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文化思想领域的集中表现繁重的役、兵役、残酷的刑罚、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3、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从此开始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歼灭秦军主力,后来刘邦率军进入关中,逼近咸阳,子婴出城投降,秦朝灭亡。 4、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经过几十年的修养生息,汉武 帝刘彻在位时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①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提出; ②政治上:颁布推恩令目的:解决王国势力; ③经济:统一铸币为五铢钱,盐铁官营影响:加强了国家队经济的控制,为汉武帝的 文治武功提供了雄厚的财力支持; ④军事上:北击匈奴,开发边疆,巩固国防。 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武威、酒泉、张掖、敦煌,管辖从进甘肃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 辽阔地区;在滇控制区,汉武帝赐予滇王“滇王之印子”。 5、西域:狭义的指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也指今天的新疆天山南 北地区。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检测卷及答案(5套)

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检测卷(1)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2.暑假期间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古城西安旅游参观。在这里,同学们可以看到的远古人类遗迹是( ) A.元谋人遗迹B.大汶口遗迹 C.半坡氏族遗迹D.河姆渡氏族遗迹 3.他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一位杰出首领,他带领群众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次经过家门而不入。他是( ) A.黄帝B.尧C.舜D.禹 4.下列各项制度不符合西周情况的是( ) A.禅让制B.世袭制C.奴隶制D.分封制 5.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成都平原发现了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震惊世界。被称为( ) A.“殷墟”文化B.世界“第八大奇迹” C.“三星堆”文化D.“钟鼓之乐” 6.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 A.晋文公B.齐桓公C.楚庄王D.秦穆公 7.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B.商朝C.周朝D.尧舜禹时期 8.军事格言“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出自( ) A.《论语》B.《道德经》C.《孙子兵法》D.《孙膑兵法》 9.下列有关孔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生活在春秋晚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②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 ③著有《论语》一书④他的学说后来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夏朝B.商朝C.秦朝D.西汉 1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唐·李白。此诗称颂的是( ) A.秦始皇B.齐桓公C.周武王D.汉武帝 12.“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冻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首诗对秦朝哪一历史事件作出了否定的评价( ) A.统一度量衡B.统一文字C.焚书坑儒D.修筑长城 13.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B.经过汉武帝的统治,西汉国势开始进入鼎盛时期C.汉武帝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史称“文景之治” D.汉武帝时期实现了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的大一统局面 14.为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汉武帝在思想文化领域里采取的措施是( ) A.重视人才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统一铸造五铢钱D.削弱封国势力 15.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 A.秦朝B.西汉C.东汉D.西晋 16.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兵深入漠北沉重打击了匈奴,使之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统帅这支军队的两位大将是( ) A.蒙田和李斯B.窦宪和窦固 C.卫青和霍去病D.张骞和班超 17.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此部史学著作是( ) A.《史记》B.《汉书》C.《论语》D.《后汉书》 18.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是( ) A.淝水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巨鹿之战 19.东晋和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南方统治者施仁政D.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20.北魏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 ) A.鲜卑族B.匈奴族C.氐族D.羌族 2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 A.《缀术》B.《水经注》C.《兰亭序》D.《齐民要术》 22.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书圣”的是( ) A.顾恺之B.王羲之C.范缜D.张衡 23.下列成就中,不属于秦汉时期的是( ) A.张衡发明地动仪B.华佗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 C.蔡伦改进造纸术D.郦道元写成《水经注》 24.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保留一种。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是( ) A.甲骨文B.小篆C.帛书D.金文 25.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他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他是( ) A.祖冲之B.刘徽C.贾思勰D.郦道元 二、材料解析题(共30分) 26.“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请回答: ⑴“李太守”是谁?他是什么时期的哪国人?(3分)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教案 川教版

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教案 河姆渡、半坡、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生活地点、距今时间、生产工具、农耕作物、建造房屋、原始的饲养业、手工业各是怎样的? 一.自学目标 1.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情况,以他们为例说出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主要情况,认识到他们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2.通过对河姆渡、半坡远古居民的了解,认识到中国不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起源地之一,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增强民族意识。 3.知道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所反映出的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二.自学重点、难点 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新石器”的含义。 难点: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所反映出的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导学与谈话 学法:观察与比较、讨论与探究 四.自学指导: 【导入新课】: 学生阅读课前导入框:大家回想一下,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他们是靠什么获得食物的?(采集、打猎、捕鱼)他们这种靠“采集”获得食物的方式有哪些不便?(受季节变化和天灾的影响;采集的食物量有限等条件的限制)。大家分析的有道理,原始人要改变这种这些,关键要解决什么问题?开始一种什么样的新生活?我国原始的农耕是怎样出现的?本节课将了解到这些内容。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的遗址图》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具体位置(4分钟)。 【出示目标】:学生阅读或教师提示。 导学1、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什么时间的什么地点?生产工具怎样?他们种植什么作物?住什么样的房子?主要饲养何种家禽?手工业制造有哪些?学生阅读第一目后回答。 讨论: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课标要求】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1、识记远古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始祖。 2、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起源传说的实质。 3、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二、能力与方法 1、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 2、回忆已学知识并联系资料,理解传说与历史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热爱历史的情感。 2、了解华夏族形成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3、体会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重点难点】 一、重点: 1、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 2、禹治理水的方法及其可贵的品行 二、难点: 1、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以及他们之间的战争与融合 2、“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述法、归纳法、图示法、比较法和讨论法。 【教具媒体】计算机与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上课。好,请坐。 师:讲新课之前我想先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片。首先,看这副图,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张图讲的是什么?举手回答。你可以根据他们的穿着、动作猜一猜他们在干什么。 师:看他们的穿着,黄色的很华丽整齐的服装,在看这些美女手中,都抱着花篮,她们肯定在举行某种盛大的仪式。除了她们,还有人在举行这项仪式,我们再看这两幅图,第一幅图上,横幅写着台湾各界黄帝陵谒组团,这个字读作ye,是祭拜的意思,其实这是讲,2005年5月6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大陆访问团祭祀黄帝陵和炎帝陵。 师:我们知道,现在台湾还没有回归祖国的怀抱,台湾亲民党主席来大陆的第一件事就是祭祀黄帝和炎帝,其实不止海峡两岸得人,在世界各地,很多黄皮肤黑头发的人都会定期祭祀黄帝和炎帝,那黄帝和炎帝是距离我们现在约4000多年的历史人物,为什么到现在我们还要纪念他们呢?他们对历史有怎样的贡献?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课,远古的传说。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川教版范文整理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川教版) 初中历史教案 七年级 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知道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了解他们使用的工具特征及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想象原始人生活情景,培养再造想象能力;通过比较北京人、猿类、现代人,帮助学生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文明悠长的源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劳动在人进化中的作用,进行劳动观点的教育;了解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和生活环境,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北京人;难点:元谋人的地位、北京人身体不平衡、山顶洞人人工取火的依据。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 书上的导言,当科学考队员,来考察一下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观察《我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地区图》,设计考察的线路。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学生阅读 积极参与设计考察线路,初步知道先后顺序。 二、元谋人 要求学生看书,找出“为什么叫元谋人?”“生活的年代与地域?” 考察:“作为科学工作者,你怎么知道他已经是人了呢?”“元谋人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教师小结。过渡:已经发掘的元谋人的遗存不多。接下来我们重点考察一下北京人。 学生阅读,仔细研究,体验一下考察的感觉。 过渡到下一目。 三、北京人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看看从哪些方面去考察北京人? 问题:你认为有哪些条件适宜人的生存? 比较体质特征。 旧石器与天然石块有何不同?如何制作石器?观察书上 的石器,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如何获取食物?依据是什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战国七雄教案1 川教版 (2)

第7课战国七雄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年代。知道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合纵与连横的含义、代表人物和主要表现。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历史图片和历史文物,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察能力;通过概括战国时期战争和外交的特点,培养学生概括与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作战国形势方位图,掌握制作、运用历史图表学习历史的方法。 通过对典型战役的解析和归纳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战国时期战争史的学习,使学生辩证认识战争的作用,并进行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初步教育。 2学情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学生经过一个多月的历史学科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初一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如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大多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学生课余查阅资料的途径局限性较大。大部分学生主要靠课本获取历史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通过图片、配音、录像制造意境,制造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3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重点:“战国”和“战国七雄”的含义;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难点:“合纵”和“连横”的含义、表现和作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春秋以后,我国历史跨进了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战争的年代,因各国之间连年战争而被称之为“战国”。战国时期是七雄的天下,让我们一起走进《战国七雄》。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一、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的形成 自西周分封诸侯,中国的历史地图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诸候国。但是经过春秋时期三百来年的争霸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吞并弱国,到战国开始的时候,诸侯国已经为数不多。主要的有齐、楚、秦、燕、韩、赵、魏七个大国。(板书)。七国中,齐楚秦燕,大家已经熟悉。韩赵魏是怎样形成的呢?(挂战国时期地图,与已经挂在黑板前的春秋地图对照)。春秋时期的晋国在战国地图上已经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原来晋国已经被它的三家大夫韩氏、赵氏、魏氏瓜分,一分为三,形成了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历史上把这件事叫做“三家分晋”。与此同时,齐国大夫田氏夺了原来姜氏(姜太公的后代)的大权,历史上叫做“田氏代齐”。不过田氏代齐以后,齐国仍叫齐国,所以在地图上表示不出这个变化来。 2.战国时期的政治特点 七个强国并称为战国七雄,七雄并立是战国期的基本形势。此时,周王室已无足轻重,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更少。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习主题复习教学案川教版

第一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授间:年月 一、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 生活年代:约170万年前 (3)历史地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揭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2.北京人 (1)发现地点:在北京西南的周口店 (2)生活年代:约70万年—20万年前 (3)体质特征: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 (4)生产劳动: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他们制作的粗糙打制石器被称为“旧石器”。会使用天然火,能用火烧烤猎获的动物。 3. 山顶洞人 (1)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2)生活年代:约18000年前 (3)体质特征:已经没有猿类的特征,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上一样。 (4)生产劳动:已经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能制造有孔的器物。会人工取火,还用兽皮等缝制衣服。 二、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1. 河姆渡遗址 (1)时间:约7000年前 (2)地域:今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一带 (3)生产与生活 ①工具: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骨、木、石质及陶质工具。 石器经过磨制,被称为“新石器”。

②农业和畜牧业:种植水稻。饲养水牛、猪和狗等家畜 ③房屋:住在木头建造的房子里。 2. 半坡遗址 (1)时间:约6000年前 (2)地域:今陕西西安半坡 (3)生产与生活 ①工具:广泛使用磨制石器,用石铲、石刀等工具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会制造各式各样的陶器 ②农业和畜牧业:种植粟、麻和蔬菜。 饲养猪、狗、羊、牛、鸡等家畜和家禽, ③房屋:半地穴式房子 三.远古的传说 1.炎帝与黄帝 (1)炎帝:制作耒耜,教民耕种,被尊称为炎帝神农。 还发明了陶器。他遍尝百草,发现很多药物。 (2)黄帝:创制历法,发明了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发明铜器、车船。 (3)华夏族:黄炎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构成后来华夏族的主干。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始祖。 2.禅让制尧、舜、禹相继接替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是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实现的,历史上称这一制度为“禅让”。 3.治水的传说尧在位时黄河流域洪水泛滥,禹领导人们挖沟开渠制服了洪水,树立起了崇高的威望。(三过家门不入

七年级上册历史同步练习《中国古代文化(上)》(川教版)

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上) 达标拓展训练 第1课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一、达标训练 1、青铜是人类炼成的第一种合金,其主要元素是: A、锡 B、铜 C、金 D、铅 2、我们的祖先大约在年前就已掌握了青铜冶炼和铸造的技术。 A、18000 B、4000 C、2100 D、1000 3、青铜时代,以青铜器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地位重要而得名。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不包括的时期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4、四羊方尊结构精巧、制作精细,是青铜器中的精品,它出土于 A、河南 B、湖北 C、四川 D、湖南 5、有关青铜器和青铜艺术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青铜器中不少器物令人赏心悦目,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B、观赏青铜器物上那些想像在丰富的线条、优美的图案,使人得到艺术的享受 C、四羊方尊结构精巧、制作精细,代表了商朝青铜器的典型风格 D、青铜立人、青铜树等出土于三星堆,风格独特,具月无穷的艺术魅力。 6、商朝是我国青铜器高度发达的时期,其代表作是() 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青铜立人像D.牛尊 7、夏商西周时期的灿烂的青铜文明的创造者是 A.奴隶主B.贵族C.奴隶D.平民 8、商代青铜器中,有很多大型鼎器,此类器物的是用来 A、盛酒 B、煮饭 C、装 饰 D、祭祀

9、观察右图,回答: ① 图中文物名称叫什么?制造于何时? ② 该文物在世界上有什么地位?简单介绍它的造型特点。 ③ 从这件文物上,你想到或看到了什么? 二、拓展训练 10、商朝的青铜器是由哪三种金属的合金?() A.铜、铁、锡B.金、银、铜C.铜、锡、铅D.铁、锡、铅 11、以下制作青铜器的工序中,正确的是 ①打破范具,对器具进行表面加工②将铜等矿石为熔化③制作陶制范具 ④塑成泥模⑤将铜液注入范具 A、①②③④⑤ B、⑤③②①④ C、③⑤④①② D、 ④③②⑤① 12、下列青铜器中,最能体现三星堆青铜文化的是 A、司母戊大方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 D、青铜盘 13、假如你是一位商朝时的奴隶主,你家里会有哪些常用的青铜用具?其用途分别是什么?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学过的七年级历史知识如果不通过复习使之牢固的保持在记忆中,就会像猴子掰玉米棒子一样,学一点丢一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一) 1、秦朝的统一 时间:公元前221年 背景(原因):主观原因:由于商鞅变法,经济军事得到发展,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应用正确的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统治者的个人作用; 客观原因:战乱中的人民渴望统一,顺应了民心;春秋以来的兼并战争,加快了统一步

伐。 过程:采取连横战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从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东方六国,实现统一。 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巩固措施:政治:建立中央集权的制度,自称皇帝,中央置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设郡县;经济:统一货币为秦半两钱,统一度量衡;文化:统一文字为小篆。后来,书写更为方便的隶书逐渐流行起来。 2、秦暴政的不表现: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文化思想领域的集中表现)繁重的役、兵役、残酷的刑罚、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3、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从此开始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歼灭秦军主力,后来刘邦率军进入关中,逼近咸阳,子婴出城投降,

秦朝灭亡。 4、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经过几十年的修养生息,汉武帝刘彻在位时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①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提出); ②政治上:颁布推恩令(目的:解决王国势力); ③经济:统一铸币为五铢钱,盐铁官营(影响:加强了国家队经济的控制,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雄厚的财力支持); ④军事上:北击匈奴,开发边疆,巩固国防。 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武威、酒泉、张掖、敦煌),管辖从进甘肃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辽阔地区;在滇控制区,汉武帝赐予滇王滇王之印子。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七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1、某同学利用暑假准备去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 云南省 B 陕西省 C 北京市 D 浙江省 2、“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先生在这里赞扬的是 A 女娲 B 黄帝 C 炎帝 D 尧 3、下列哪一幅图描绘的是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故事? A B C D 4、2006年第2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被列为2007年第30届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展现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战国 5、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哪项制度产生的? A 奴隶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6、“卧薪尝胆“这一历史典故的主人公是 A 齐恒公 B 楚庄王 C 晋文公 D 勾践 7、战国七雄中,处于长江流域的是 A 燕国 B 齐国 C 秦国 D 楚国 8、现在中行、建行、工行等设计银行徽章时,都选用了内方外圆的造型, 下图是哪一朝代铸造的钱币? A 战国 B 秦朝 C 西汉 D 三国魏

9、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是在 A 前119年 B 前60年 C 60年 D 76年 10、课堂上,学生做了有关“三国故事“的游戏,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 A 官渡之战中曹操战败逃往北方 B 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操 C 曹操建立魏国 D 孙权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1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曾一度统一全国的是 A 三国魏 B 西晋 C 东晋 D 北魏 12、以造型奇特,花纹秀丽成为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的是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三星堆青铜树 D 三星堆青铜立人 13、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利益于 A 李冰 B 诸葛亮 C 刘备 D 郑国 14、右图是位于河南南阳的“医圣祠“,它是为纪念谁而修建的? A 扁鹊 B 张仲景 C 华佗 D 李时珍 15、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是 A 刘徽 B 蔡伦 C 祖冲之 D 华罗庚 16、成书于北魏时期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是 A 《齐民要术》 B 《水经注》 C 《农政全书》 D 《农桑辑要》 17、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来源于下图中的哪位历史人物? A B C D 18、司马迁所著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A 《春秋》 B 《汉书》 C 《史记》 D 《资治通鉴》 19、右图是发掘于陕西西安的重要文物古迹,它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 期雕塑方面的重要成就? A 商朝 B 西周 C 秦朝 D 西汉 20、著有“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被誉为“书圣”的是 A 王羲之 B 王献之 C 米芾 D 颜真卿 21、距今约200万年的我国原始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山顶洞人 C 巫山猿人 D 河梁人 22、巴国建立于 A 前1045年 B 前316年 C 前314年 D 前202年 23、汉代巴郡文化的兴盛主要表现在 A 赋 B 民歌 C 诗歌 D 词 24、秦始皇像贵宾一样接见的江州女工商业家是 A 黄道婆 B 清 C 涂山氏女 D 王聪儿 25、“白帝城托孤”发生在今重庆

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案(川教版)

xx学校七年级历史(上)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xx 本学期按照学校的安排,本人担任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为更好的抓好七年级的教学工作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的工作精神,以学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识记、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任务及要求 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知识能力基础方面:初一学生活跃开朗热情,上课积极发言。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技能诸如:阅读简单材料,从图片、表格中获取历史信息,归纳整理等;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惰性较强,所以历史成绩也不是很理想。 2.个别差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回答问题天马行空。 3.疑难困惑:老师的最大难题是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行为的管理和规范,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的最大难题是知识点庞杂,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对当今社会的一些问题的正确理解和分析。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五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3课。共需33课时(其中新课讲授占23个课时,单元复习占4个课时,期中复习占2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4个课时)。 五、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六、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川教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知道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了解他们使用的工具特征及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想象原始人生活情景,培养再造想象能力;通过比较北京人、猿类、现代人,帮助学生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文明悠长的源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劳动在人进化中的作用,进行劳动观点的教育;了解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和生活环境,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北京人;难点:元谋人的地位、北京人身体不平衡、山顶洞人人工取火的依据。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 书上的导言,当科学考队员,来考察一下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观察《我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地区图》,设计考察的线路(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学生阅读课 积极参与设计考察线路,初步知道先后顺序。 二、元谋人 要求学生看书,找出“为什么叫元谋人?(同时解决‘北京人’、蓝田人等名的

来历)”“生活的年代与地域?” 考察:“作为科学工作者,你怎么知道他已经是人了呢?”“元谋人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教师小结。过渡:已经发掘的元谋人的遗存不多。接下来我们重点考察一下北京人。 学生阅读,仔细研究,体验一下考察的感觉。 过渡到下一目。 三、北京人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看看从哪些方面去考察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地域、环境、身体特征、工具的使用、火的使用等) 问题:你认为有哪些条件(不)适宜人的生存? 比较体质特征(观察真人比较)。 旧石器与天然石块有何不同?如何制作石器?观察书上的石器,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如何获取食物?依据是什么? 怎么样知道北京人用火?如何得到火的?如何保存火种?使用火有何意义? 教师小结本目内容,说明:北京人遗址是遗存最丰富的远古人类,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遗产名录。” 活动: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学生阅读,先建立一个整体映像 然后分别进行考察(阅读、观察、分析、结论、发言等活动)。 增加学生的自豪感。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___川教版[1]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 (1)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 (3)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图: (4)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 (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6)大汶口文化:出现贫富分化(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7)为什么中华民族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黄帝:人文初祖。建宫室,制衣裳,挖井,发明舟车。(嫘祖养蚕缫丝、仓颉造字、伶伦编乐谱) (8)禅让制: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9)夏、商、周的更替 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军队、刑法和监狱等)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 内容: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10)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11)“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网络川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川教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网络 第一单元知识网络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地点:云南元谋县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生产生活情况:使用打制石器 特点: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时间:距今70万年~20万年 身体特征: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特点 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打制石器;②使用天然火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 时间:距今约18000年 身体特征: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 生产生活情况:①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 ②能人工取火;③用兽皮缝制衣服 第一单元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地点:浙江县河姆渡 时间:距今约7000 年 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磨制石器;②种植水稻; ③饲养家畜; ④住干栏式房子 地点:陕西西安半坡 时间:距今约6000年 生产生活情况:①广泛使用磨制石器;②种植粟; ③饲养家畜; ④制作彩陶,陶器上刻有符号; ⑤住半地穴式房子 地点:山东泰安大汶口 时间:距今约6000-4000年 生产生活情况:①过原始农耕生活;②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 第一单元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时间地点: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 农业起源的传说:炎帝:制作耒耜、教民耕作 黄帝:创制历法、发明工具 炎黄子孙的由来:黄、炎部落结成联盟, 逐渐形成后来华夏族(汉族的前身) 更替的过程:尧、舜、禹 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治水的传说: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元谋人 山顶洞人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北京人 原始 农耕文化的遗存 河姆渡遗址 半坡遗址 大文口 遗址 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远古的传说 禅让的 传说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一、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元谋人地点:云南元谋县;时间:距今约170万年;生产生活情况:使用打制石器;特点: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北京人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时间:距今70万年~20万年;身体特征: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特点;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打制石器;②使用天然火。 山顶洞人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时间:距今约18000年;身体特征: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生产生活情况:①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②能人工取火;③用兽皮缝制衣服。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河姆渡遗址地点:浙江县河姆渡;时间:距今约7000年;生产生活情况:①使用磨制石器; ②种植水稻;③饲养家畜;④住干栏式房子。 半坡遗址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时间:距今约6000年;生产生活情况:①广泛使用磨制石器;②种植粟;③饲养家畜;④制作彩陶,陶器上刻有符号;⑤住半地穴式房子。 大汶口遗址地点:山东泰安大汶口;时间:距今约6000—4000年;生产生活情况:①过原始农耕生活;②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 远古的传说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时间地点: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农业起源的传说:炎帝:制作耒耜、教民耕作。黄帝:创制历法、发明工具。炎黄子孙的由来:黄、炎部落结成联盟,逐渐形成后来华夏族(汉族的前身)。 禅让的传说更替的过程:尧、舜、禹;禅让制: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治水的传说: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二、夏朝和商朝 夏朝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统治中心: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政治制度: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禹-启)。灭亡:统治400多年,夏桀时灭亡。 商朝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建立商朝。都城: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到殷。统治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北达辽河。商朝经济发展的表现:⑴农业生产的规模已相当大,种植粟、黍、稻、麦等;⑵畜牧业发达,饲养马、牛、羊、猪、犬、鸡等家禽家畜;祭祀时用几百上千头家畜;⑶青铜冶铸、玉器制作、酿酒等手工业已很发达;⑷商业也发达到一定水平,交易时以海贝、骨贝、玉贝和铜贝等作为货币。灭亡:统治500多年,纣王时灭亡。 从夏商灭亡中得到的启示:⑴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用人应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⑵淫无道和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为人民所抛弃。 西周的兴亡时间:约公元前1046年-前1600年,武王—幽王。建立:牧野之战,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分封制目的: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内容: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诸侯权利:统治和管理辖区的土地和人民。诸侯义务:①拥戴周王;②定期朝见;③交纳贡品;④带兵随周王出征。重要封国:鲁、齐、燕、晋、宋等。西周结束: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 春秋争霸东周时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东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春秋五霸: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尊王攘夷,成为春秋首霸(葵丘会盟、老马识途);晋文公——城濮之战打败楚军后称霸中原(退避三舍);楚庄王——邲之战打败楚军后问鼎中原(邲之战、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吴王阖闾——用孙武为将,打败越军称霸中原(三令五申、令行禁止);越王勾践——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卧薪尝胆)。注意:濮、邲、阖的写法。称霸的共同原因:⑴任用贤才⑵改革内政⑶发展生产⑷重视军事。 战国争雄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战争特点:①改进青铜兵器、出现铁兵器;②以步兵和骑兵主;③军队庞大,修建工事;④参战兵力多,争夺激烈著名战役:围魏救赵、长平之战。著名军事家:孙膑、白起。合纵:“合众势力以攻一强”,即六国出兵联合攻秦(张仪)。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即秦拉拢东方国家服从自己(苏秦)。 商鞅变法原因:①战国前期,铁器和农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②秦孝公深感落后挨打,决心改革。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内容:①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②重农抑商。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禁止弃农经商。③奖励军功,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④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全国设31县,由国君派官吏治理。⑤严明法令性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作用:使秦国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三秦朝的统一 1、秦统一六国概况: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仍定都咸阳。意义: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