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饮食宜忌

春夏秋冬饮食宜忌
春夏秋冬饮食宜忌

春三月饮食宜忌

中国古代医学家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逐步体会到人与自然界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自然界一年四季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这就是“天人相应”的理论。尤其是古代的养生学家和道家,对一年四季的养生规律有着丰富而宝贵的经验。认为在四时气候变化中,春属木,其气温;夏属火,其气热;长夏属土,其气湿;秋属金,其气燥;冬属水,其气寒。根据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这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总结出了春生、夏长、长夏化、秋燥、冬藏的养生原则。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因为春夏之季,阳气生长发泄,故当养护阳气,以防耗散太过,阴随阳泄。秋冬之季,收藏之气,阴精不宜外泄,故当养阴育阴,阴生则阳长,保持人体阴阳之气的平衡协调。《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还说:“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食宜同法。”意为服食温性热性的食品药物,应该避免在温暖炎热的春夏季节,食用凉性寒性的食物药品,不宜在秋冬寒冷之季。这些都是要求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阴阳的消长、寒暑的变化来调节饮食,保养身体,适应自然,延年益寿。

当然,在谷、肉、果、菜四大类食物中,很多都是可供春夏秋冬四季服食的,如人们常年食用的粳米、麦面、番薯、玉米、黄豆、花生、高粱、芝麻、赤豆、扁豆等粮食,青菜,萝卜、胡萝卜、菠菜、芹菜、香菇、黑木耳、山药、土豆、海带、紫菜等新鲜蔬菜,大枣、胡桃、苹果、梨子、山楂、橘子等水果干果,猪肉、鸡肉、鸡蛋、鹌鹑、牛奶、酸奶、鲫鱼、鳊鱼、鲢鱼等肉食,一年四季均可服食。在分别介绍春、夏、秋、冬各季节的饮食宜忌时,有些就不一定重复细说了。另外,我国幅员辽阔,地跨亚热带、温带、亚寒带,气候类型复杂。长江以南地区,夏季炎热,雨水充沛,气候潮湿,冬季气温基本在零度以上。而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处亚热带,四季不甚分明,基本上无秋季冬季,全年可明显分为旱季和雨季。但在长江以北地区,一年内四季分明,温差亦大,温度和湿度对人体有很大影响。不仅如此,读者亦当根据各自的年龄、体质、病情和生理特点的不同,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灵活掌握春夏秋冬四季的饮食宜忌。

春三月饮食宜忌

春三月是指立春后的正月,惊蛰后的二月,清明后的三月。春季到来,气温转暖,处处生机蓬勃,春意盎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也和自然界生物一样充满生机,这时,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活跃,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给机休活动和生长发育的需要。

宜忌原则

春季气候开始转暖,然而风多物燥,人体发散现象比较明显,如皮肤口舌干燥,口唇干裂,故宜多吃些新鲜蔬菜或多汁水果或饮料,以补充人体的水分。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所以忌食油腻辛辣爆炒之物,以免助阳外泄。中医认为,肝木应春,春三月肝气生发,肝阳易升,容易引起头昏头晕症,故宜吃有清肝养肝作用的食物。肝木不宜生发太过,肝木太过则克伤脾土,所以,唐代养生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肝属木,味为酸,五行木胜土,土于五脏为脾,味为甘,所以,明代养生学家高

濂也认为,春季的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育脾脏之气,些外,宋代张君房《云笈七签》是一部道教类书,其中有道教养生的不少内容,认为“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禁吃热物。”

宜食物品

春季除了宜吃一年四季均可服食的清淡滋补食品之外,还宜食下列物品。

韭菜每当清明前后,民间有“吃头吃尾”之说。“吃头”即指清明韭菜,“吃尾”是指重阳韭菜,也就是刚刚新上市的韭菜和即将下市的韭菜尤为好吃。唐·孙叫邈云:“二月宜食韭,大益人心。”宋·苏颂曾说:“菜中此物最温而益人,宜常食之。昔人正月节食五辛,以辟疠气,谓韭、葱、薤、蒜、姜也。”宋代名医寇宗奭亦云:“韭菜,春食则香,夏食则臭。”清代医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也说:“韭以肥嫩为胜,春补早韭尤佳。”

香椿头为春季香椿的嫩叶,属春令时菜。《生生编》认为香椿头“嫩芽瀹食,消风祛毒。”《随息居饮食谱》也认为“消风,解毒,入馔甚香,亦可瀹热腌焙为脯。”医家认为它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之功,民间常作凉拌菜,或炒鸡蛋食用。然香椿头为大发食品,故有宿疾者勿食。

百合据《遵生八笺》中收录:“二月,取百合要晒干,捣为面服,能益人。”认为百合适宜春季二月份食用。清·王孟英也认为:百合可煮粥、煨肉、澄粉食,并补虚赢,不仅充饥也。汪颖还曾介绍:“百合亲者可蒸可煮,和肉更佳,干者作粉食最为有益。”

枸杞头又称枸杞菜,为春季时令性野生佳蔬。能补虚益精、清肝明目。《本以逢原》亦说它“能降火及清头目。”春季阳气发越,尤其是肝阳偏旺之人,以及高血压病和高脂血症,春天容易头昏脑胀,或头晕目眩,或止赤红肿者,食之更为适宜,或作凉拌时菜,或煮汤代茶饮,颇有裨益。

马兰头又名路边菊或田边菊,闽南民间称毛蜞菜,浙江群众称马兰表,是一种时令蔬菜,常于春天摘其嫩茎叶作时菜食用。春天肝木易旺,或患有肝胆疾患和黄疸型与无黄疸型急性肝炎,食之最宜。《随息居饮食谱》中还说:“马兰甘辛凉,嫩者可茹、可菹、可馅,蔬中佳品,诸病可餐。”

豌豆苗俗称豌豆头,民间每于春季摘其嫩苗的梢头,作为时令性蔬菜食用。尤其是高血压病人和糖尿病患者,在春季常豌豆苗一握,洗净捣烂,包布榨汁,每次半杯,1日2次,最为适宜。《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还说:“豌豆苗作蔬极美,固始有患疥者,每摘食之,以为能去湿解毒,试之良验。”

荠菜为春令时菜,过去民间常于初春采其嫩苗作野菜食用,清香可口,现代市郊菜农有用人工栽培。食之有明目、养胃、利肝、止血的作用,尤其是患有各种出血性疾病,如慢性肾病、乳糜尿患者,每到春季常食荠菜,更加适宜。

大蒜春天气候转暖,各种病菌也开始活跃,人们因细菌感染性疾病增多。大蒜是一种广谱抗菌食品,对多种致病菌有明显的抑菌或杀菌作用。所以,春季宜常吃大蒜,这对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和肠胃道传染病,均有益处。

菊花脑是江苏南京地区常食菜蔬,当地民众每于春季摘其嫩苗炒烽作菜,或煎汤食用。对高血压头昏,或肝火偏旺之人每于春季眩晕目赤、头脑昏胀、性情暴躁者,食之尤宜,可以起到降低血压、清肝明目的效果。

茼蒿富含挥发油、脂脑、蛋白质维生互及磷、铁、钙等。明·李时珍云:“九月份下种,冬季及明年春季采食,茎叶肥嫩,微有蒿气,故名茼蒿。”《随息居饮食谱》说它能“清心养胃,利腑化痰。荤素咸宜,大叶者佳。”近代有学者认为,茼蒿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所含的氨基酸和挥发精油能令头脑清醒,兼

有降压补脑的作用,常吃茼蒿对记忆力减退、血压偏高者尤宜。又因含丰富的维生素A原、钙和食用纤维,故春季常吃茼蒿,对贫血、骨折和习惯性便秘之人,亦多裨益。

山药性平,味甘,有健脾补胃的作用。明·高濂《遵生八笺》云:“肝木味酸,木能胜土,土属脾主甘,当春之时,食喷水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山药味甘补脾,故春季宜食之。由此推之,其他味甘而又能健脾之物,如扁豆、饭豇豆、番薯、大枣、芡实等,春三月皆宜服食。

春笋即竹笋产于春季者,以鲜采鲜食为优。竹笋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含少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钙、铁、草酸的含量亦多,还含食物纤等。刚采挖的春笋,没有涩味,经过数小时后,水分和香味将会逐渐消失,肉质变硬,涩味增加。民间有“早上采,当天吃”的说法,清代著名食医王孟英也曾说过:“毛竹笋,味尤重,必现掘而肥大极嫩,坠地即碎者佳。”因此,新鲜的竹笋宜尽快烹调食用。

荸荠春季温暖,风多物燥,荸荠多汁,能生津养阴、清热除烦、止渴润燥。人体每于春天阳气发泄,水分体液亦易耗散,出现口干唇裂,皮肝干燥,故宜生食荸荠,亦可煮熟食用。

甘蔗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云:“蔗,脾之果也,其浆性寒,能泻火热。”春暖季节,宜吃甘蔗,有清热、生津、润燥的作用。《本草经蔬》中还说:“甘蔗,为稼穑之化,其味先入脾,故能助脾气,脾主中州,故主和中。”《玉楸药解》亦云:“蔗浆,土燥者最宜。”土者,脾土也。古代不少医家均认为,甘蔗能“补脾”,或曰“健脾”,或称“大补脾阴”,这些都符合唐代食医孙思邈所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的春季饮食宜忌原则。

清明茶清明前后,是品尝“明前茶”的季节。“明前茶”是指每年清明前采摘加工的新茶,有养肝清头目、化痰除烦渴的功效。俗话说:“春眠不觉晓”,是指春意融融使人瞌睡。饮用清明茶,有醒脑提神之功,正如明代大药学家李时珍所说:“茶苦而寒,使人神思意见闿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螺蛳民间有“清明食螺,眼不生疴”之说。无论螺蛳或是田螺,功用相近。性寒,味甘,有清肝、养肝和明目的效果。清明前,螺未产子,体内壮实,且寄生虫少,故宜在清明前服食。《本草纲目》中记载:“春月,人采置锅中蒸之,其肉自出,酒烹糟煮食之。清明后,其中有虫,不堪用矣。”《随息居饮食谱》亦云:“过清明不可食。”由于螺蛳能清肝明目,善治目赤翳障。《本草汇言》曾说:“此物体性大寒,善解一切热瘴。因风因燥因火者,服用见效甚速。”尤其是对风火红眼病疗效更好,食螺最宜。

鲚鱼又名鱼、刀鱼、子鱼、凤尾鱼。多生于海中,每年春季则成群由海入江,沿江而上作产卵洄游。《随息居饮食谱》载:“鱼甘温,补气,肥大者佳,味美而腴。大者尤胜,食品珍之,与病无忌。”但“多食发疮,助火。”姚可成《食物本草》也说:“有湿病疮疥勿食。”中国传统说法,清明以后鲚鱼不宜再吃,这是因为清明一过,鲚鱼体耗增大,肉质也转粗且老。

此外,春三月还宜吃银鱼、藕、金花菜、金针菜、萝卜、百合、平菇、黑木耳、银耳、银耳、麦面、粳米粥、水煮花生、芋头、莲子,以及西洋参、沙参、决明子、白菊花、首乌粉等。

《遵生八笺》:“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不可一于温。”

《千金翼方》:“春二、三月,肝病宜食麻子。”

《千金月令》:“正月宜食粥,有三方:一日地黄粥,用以补肾。即取地黄

捣汁,待粥煮至半熟时下汁,再用棉布包花椒五十颗、生姜一片同煮。粥熟后,去棉包,再下熟羊肾一具(碎切成条,如韭菜长),放少许盐,食之。二是防风粥,用以四肢之风。方法:取防风一分,煎汤煮汁.三是紫苏粥,取紫苏炒至微黄,略有香气时,煎汁煮粥。”

《报生论》:“正月,肾气受病,肺脏气微,宜减咸酸,增辛辣味,助肾补肺,安养胃气。二月肾气藏,肝正旺,宜戒酸增辛,助肾补肝。”

《真诰》:“三月取百合根晒干,捣为面服,能益人。取出节约人力物力,去黑皮,焙干,作面食,大补虚弱,分赴脾开胃。”

忌食物品

春季气温转暖,人体阳气渐旺,故春三月忌吃羊肉、狗肉、獐肉、雀肉、鹌鹑、红参、川芎、肉桂、茴香、洋葱、花椒、白酒、炒花生、炒瓜、炒蚕豆、炒黄豆等。

《千金翼方》:春二、三月,勿食小蒜。”

《遵生八笺》:“春三月,饮酒不可过多,人家自造米面团饼,多伤脾胃,最难消化,才人切不可以饥腹多食,以快一时之口,致生不测。”

《千金方》:“正月食虎、豹、狸肉,令人伤神损寿。不得食生葱、蓼子,令人面上起游风:勿食蛰藏不时之物。”又曰:“三月勿食鸟兽五脏,勿食小蒜,勿饮深泉.三月辰、寅日,勿食鱼,凶。”

《云笈七签》:“二月勿食黄花菜,交陈俎,发痼疾,动宿气;勿食大蒜,令人气壅,关隔不通;勿食鸡子滞气;勿食小蒜,伤人志;勿食兔肉、狐貉肉,令人神魂不安。”

《养生论》:“二月勿食生冷。”

《白云忌》:“二月九日,不可食鱼鳖,仙家大忌。”

《月令忌》:“三月勿食血并脾,季月土旺在脾,恐死气投入耳。”

《百一歌》:“三月勿食鱼鳖,令人饮食不化,神魂恍惚,发宿疾。”

《法天生意》:“三月勿食鸡子,终身昏乱。勿食大蒜,亦不可常食,夺气力,损心力。”

《随息居饮食谱》:“雉,冬月无毒,春、夏、秋、皆毒,勿食。”

崔禹锡:“鹌鹑,四月以前未堪食。”

《饮食须知》:“獐,十二月至七月食之动气,多食发消渴及痼疾。”

《医林纂要》:“荞麦,春后食之动寒气,发痼疾。”

《本划纲目》:“鸭肉,重阳后乃肥味美,清明后生卵,则内陷不满。”

夏三月饮食宜忌

中国古代医学家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逐步体会到人与自然界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自然界一年四季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这就是“天人相应”的理论。尤其是古代的养生学家和道家,对一年四季的养生规律有着丰富而宝贵的经验。认为在四时气候变化中,春属木,其气温;夏属火,其气热;长夏属土,其气湿;秋属金,其气燥;冬属水,其气寒。根据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这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总结出了春生、夏长、长夏化、秋燥、冬藏的养生原则。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因为春夏之季,阳气生长发泄,故当养护阳气,以防耗散太过,阴随阳泄。秋冬之季,收藏之气,阴精不宜外泄,故当养阴育阴,阴生则阳长,保持人体阴阳之气的平衡协调。《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还说:“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食宜同法。”意为服食温性热性的食品药物,应该避免在温暖炎热的春夏季节,食用凉性寒性的食物药品,不宜在秋冬寒冷之季。这些都是要求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阴阳的消长、寒暑的变化来调节饮食,保养身体,适应自然,延年益寿。

当然,在谷、肉、果、菜四大类食物中,很多都是可供春夏秋冬四季服食的,如人们常年食用的粳米、麦面、番薯、玉米、黄豆、花生、高粱、芝麻、赤豆、扁豆等粮食,青菜,萝卜、胡萝卜、菠菜、芹菜、香菇、黑木耳、山药、土豆、海带、紫菜等新鲜蔬菜,大枣、胡桃、苹果、梨子、山楂、橘子等水果干果,猪肉、鸡肉、鸡蛋、鹌鹑、牛奶、酸奶、鲫鱼、鳊鱼、鲢鱼等肉食,一年四季均可服食。在分别介绍春、夏、秋、冬各季节的饮食宜忌时,有些就不一定重复细说了。另外,我国幅员辽阔,地跨亚热带、温带、亚寒带,气候类型复杂。长江以南地区,夏季炎热,雨水充沛,气候潮湿,冬季气温基本在零度以上。而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处亚热带,四季不甚分明,基本上无秋季冬季,全年可明显分为旱季和雨季。但在长江以北地区,一年内四季分明,温差亦大,温度和湿度对人体有很大影响。不仅如此,读者亦当根据各自的年龄、体质、病情和生理特点的不同,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灵活掌握春夏秋冬四季的饮食宜忌。

夏三月是指立夏后的四月,芒种后的五月和小暑后的六月,古人称为三夏,又作炎夏。夏季的天叫昊文,夏季的风叫炎风,夏季的节叫炎节。这些都说明,进入夏季,暑气渐盛,炎炎夏日,日光强烈,酷热蒸腾。农历六月,又称长夏。《素问·六节藏象论》唐·王冰注:“所谓长夏者,六月也。”长夏炎热多雨,故有暑气挟湿的特点。

宜忌原则

夏三月暑性温热,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汗易外泄,耗气伤津,故宜吃些具有被祛暑益气、生津止渴、养阴清热作用的饮食,宜吃性凉多汁的新鲜瓜果蔬菜,宜适当饮水和清凉钦料;长夏暑湿之气容易侵扰人体,使人出现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口腻无味、身重嗜睡的“苦夏症”,此时又宜吃些具有芳香开胃、健脾化湿作用的食品;炎夏季节,老年人因机体功能减退、热天消化液分泌减少、心脑血管不同程度的硬化,故宜吃些清补食物为主,辅以清暑解热、护胃益脾作用的食物和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护血管作用的食品;婴幼儿肌体器官组织娇嫩,正处于新陈代谢旺盛的生长期,夏季炎热多汗,钙、磷代谢增强,以及锌、镁、钠

等随汗丢失,故宜进食含钙、锌等微量元素丰富的清补食品,促使机体生长。在炎热的夏季,应当忌吃温热助火的食品,忌吃油腻黏糯、煎炸炒爆等难以消化的食物,忌吃辛辣香燥、伤津耗液的食品;素有脾胃虚寒之人,即使炎夏,也切忌多吃暴食生冷性寒之物;妇女在月经期间或产后期间,虽然天气炎热,亦忌食生冷性凉的物品;夏季微生物十分活跃,含蛋白质或脂肪丰富的动物食品,极易腐败变质,所以,夏季宜少吃荤腥之物,尤其是变质食品,尤当禁忌。

宜食物品

夏三月吃下列食品:

白扁豆性平,味甘,有清暑化湿、健脾益气的作用,尤其是长夏之时,暑湿吐泻,食少久泄,脾虚呕逆者,食之最宜。《品汇精要》说它“消暑和中。”明·李时珍认为扁豆能“止泄泻,消暑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会约医镜》中还指出:“生用清暑养胃,炒用健脾止泻。”中国药科大学叶橘泉教授曾介绍:“中暑发热,烦躁口渴,小便不利。或夏季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时,选用白扁豆30~60克,煮汁分2~3次饮服。”健康之人,常用白扁豆煮粥服食,也颇适宜。

绿豆性凉,味甘,能清热解毒、消暑除烦,为夏季祛暑佳品。《本草汇言》中说得好:“绿豆清暑热,静烦热,润燥热,解毒热。”明代养生学家高濂《遵生八笺》中介绍:“解暑:绿豆淘净,下锅加水,大火一滚,取汤停冷色碧食之。如多滚则色浊,不堪食矣。”这是高濂的经验这谈。民间常于炎夏之季,用绿豆煮成稀薄粥食用,亦颇有益。

梨子古代医家称之为“天生甘露饮”,意思是梨有清热润燥,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炎夏酷暑、津伤烦闷之时,食之最宜。明·李时珍说“梨有治风热、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毒之功。”《重庆堂随笔》中还说:“温热燥病,及阴虚燔涸者,捣汁饮之立效。”

西瓜古代医家称之为“天生白虎汤”,它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的功效。《日用本草》就有西瓜“消暑热,解烦渴”的记载。《本经逢原》中还说:“西瓜,能引心包之热,从小肠、膀胱下泄。能解太阳、阳明中渴及热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汤之称。”但民谚说得好,“西瓜祛暑,多食伤气。”这是因为西瓜清暑力强,故脾胃虚寒之人,虽在三伏热天气,亦当少吃或勿食,否则积寒助湿,变生他病。若加入好酒数滴食之,或可消除此弊。故谚云:“西瓜一只,好酒数滴,味甜且香,寒温相宜。”

甘蔗古代医家称之为“天生复脉饮”。蔗冻甘寒,有解热、生津、润燥、滋阴的作用,通常作为清凉生津剂。在炎热夏季,对口干舌燥,津液不足,烦热口渴者,食之最宜。

乌梅在民间,有用乌梅同冰糖煎成乌梅汤放凉后当冷饮供夏天饮用的习惯。乌梅味酸,同冰糖煎汤,又甜又酸,非常可口。中医有“酸甘化阴”之说,炎夏饮用乌梅汤,有生津止渴,祛暑养阴的效果。不仅如此,乌梅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多种病菌都有仰制作用。因此,夏季饮用乌梅汤,不但是清凉饮料,并且可以防止肠道传染病。

草莓有清暑解热,生津止渴的作用。草莓是一种鲜红色的浆果,果肉柔嫩多汁,每100克鲜果中含维生素C60~80毫克,还富含磷、钙、铁等矿物质,果味酸甜适口,具有特殊的香味,是夏季天然的清凉止渴剂。

桑椹性寒,味甘,是一种球形多汁的小浆果,每100知克新鲜桑椹能榨出果汁40多千克,有人用它制成桑椹汽水,甜酸适度,风味别致,是夏令理想的

清暑饮料。桑椹有滋阴养液的作用。《本草经疏》载:“桑椹,甘寒益血而除热,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四时月令》还说:“四月宜饮桑椹酒,能理百种风热。”所以,每年4~6月桑椹紫熟时,食之最宜。

葡萄性平,味甘酸,是一种多汁浆果,有补气血、开胃口的作用。古人对葡萄给予很好的评价,认为“葡萄当夏末涉秋,尚有余暑,甘而不饴,酸而不酢,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可谓是水果中的隽品,夏天食之颇宜。

椰子浆又称椰子汁、椰酒、为椰子胚乳中的浆液。《中国药植图鉴》云:“椰汁滋补,清暑,解渴。”所以,夏季饮用椰子浆,既能补充随汗丢失的体液,又有补虚、祛暑、止渴的功效。特别是对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而水肿之人,食品更宜。据国外饮料称,饮用椰子浆,对311例心衰伴水肿睹者的观察,认为有良好效果。

柠檬味极酸,有生津、止渴、祛暑、安胎的作用。《食物考》中记载:“柠檬浆饮渴瘳,能辟暑。孕妇宜食,能安胎。”所以,炎夏之季,宜用柠檬绞汁饮,或生食,尤以怀孕妇女食之更宜。

西瓜皮又称西瓜青、西瓜翠衣,为西瓜的外皮。有良好的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效果,对炎夏之季,暑热烦渴者,食之最宜。《随息居饮食谱》中说它能“凉惊涤暑”。《饮片新参》亦云:“西瓜皮清透暑热,养胃津。”或洗净凉拌,或煎汤代茶饮服均可。

柿子有清热、去烦、止渴的功用。清代食医王孟英曾说:“鲜柿,甘寒养肺胃之阴,宜于火燥津枯之体。”故炎热夏季,肺胃阴伤,汗多津泄,燥热烦渴之时,食之尤宜。然柿属大凉之物,虽在三伏,宿有胃寒,或脾胃素虚,以及妇女经期,仍当忌食为妥,更注意不可与螃蟹一起食用,“凡食柿不可与蟹同,令人腹痛大泻。”

菠萝又称凤梨,与香蕉、荔枝、柑橘同为华南四大名果。菠萝多汁,味酸甜可口,香气浓郁,别有风味。有消暑解渴、消食止泻的作用。马文飞《食物疗法》一书中还曾介绍:“治中暑,发热烦渴:菠萝1个,捣烂挤汁,凉开水送服。”尤其是肾炎病人和高血压患者,在炎热夏季食之更宜。

荸荠是夏季理想果品,它性寒多汁,无论生食或熟食,均属清热、祛暑、生津、止渴的佳品。对热天口渴、咽喉干痛、肺有热气、眼球红赤、口鼻烘热、咳吐黄痰时,食之更宜。若炎夏时容易发生暑热下痢,饮用荸荠,能清理肠胃热滞污秽,可收辅助治疗效果。

苦瓜俗称癞葡萄。性寒,味苦,有清火消暑,明目解热的作用。适宜夏季烦热、口喝多饮、甚者中暑发热时服食。《滇南本草》中就有“苦瓜泻六经实火,清暑,益气,止渴”的记载。《生生编》亦说它“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民间都把苦瓜当作夏季合时的蔬食。烹调时把苦瓜纵切开来,去瓤后,用盐水稍腌片刻,即除掉一半苦味,再将苦瓜切片,可炒可拌,也可用来煮鱼、肉,不仅不苦,反而更鲜美。民间还有用苦瓜煮汤作凉茶饮用,更具有消暑、祛热、止渴的效果。

冬瓜性凉,味甘淡,肉质柔软,有独特的清凉感,是夏季最受欢迎的瓜类。民间常用冬瓜煨汤,是最好的消暑妙品;鲜冬瓜绞汁或捣汁饮用,更可消暑解热;夏天用以配合肉类、冬菇煨汤,特别受小朋友的喜爱,更有消除暑热烦闷的功效。古代医家也多用之,如《本草再新》说:冬瓜“解暑化热”。《随息居饮食谱》亦云:“冬瓜清热,养胃生津,消暑湿。”

节瓜栽培于广东一带,味道清淡。《粤草志》:“节瓜乃冬瓜中一种小者,

白皮,蔓地生,一节生一瓜,得水气最多,故解暑毒。”《本草纲目拾遗》亦说:“节瓜止渴生津,驱暑,健脾,利在小肠。”节瓜不仅解署,还有利尿作用。民间习惯在夏日用节瓜煨汤,不但能保持小便通畅,帮助消除疲劳,还能消除暑热,保持身体健康。

地瓜又称凉瓜,生熟均可食用。生吃味甜,可充当夏令水果,炒吃可当菜。《陆川本草》中记载:“地瓜甘凉,生津止渴,治热病口喝。”中国药科大学叶橘泉教授还曾介绍:“伤暑烦热口渴:地瓜去皮生吃,有清暑解渴功效。”

菜瓜又名越瓜、生瓜、果肉白色或淡绿色。性寒,味甘,质脆多汁,炎夏季烦热口喝时,宜生食之。它有清热、除烦、解渴、利尿作用。《食物中药与便方》中说:“中暑烦渴,用生瓜捣绞汁,多量饮服,能解暑热。”尤其是在夏天酒醉后烦闷口渴时,食之更宜,因为菜瓜不仅能祛暑,又兼能醒酒。

黄瓜性凉,味甘,清凉多汁,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功用。小黄瓜生食或凉拌,是夏日应时佳蔬,老黄瓜煨汤,又是炎夏解渴的天然保健饮料。

甜瓜又称香瓜,性寒,味甘,有消暑热、解烦渴、利小便的效果。《随息居饮食谱》中亦说它能“涤热,利便,除烦,解渴,疗饥,亦治暑痢。故夏季烦热口干时食之颇宜。

菱角《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鲜者甘凉,熟者甘平。生食能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熟食则健脾益气。”所以,炎夏烦渴之时宜食生菱。

番茄又称西红柿。据《陆川本草》记载,它“甘酸微寒,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治口渴,食欲不振。”番茄含丰富的维生素,其中以维生素C最多,还含有不少钙、磷、钾、钠等元素,它既是蔬菜,又具有水时人特征,故又有“菜中之果”的美誉。炎热夏天,吃白糖拌西红柿,不仅能生津止渴、健胃消食,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民间还用于预防夏日中暑,习惯用番茄适量,洗净切片,煎汤代茶当作饮料。

苋菜性凉,味甘,是夏天的理想蔬菜。天气酷热,往往会令人心烦气燥,用苋菜煮汤佐膳,有解暑清热的好处,尤其是青少年在夏季服食,更加适宜,不仅能解暑,还由于苋菜含有高浓度赖氨酸,故对人体成长发育很帮助。若是孕妇夏日临产前,则食之最宜。《本草衍义补遗》中曾说:“苋,下血而又入血分,且善走,临产时煮食,易产。”

薏苡仁又称六谷米。性凉,味甘淡,有清热利湿和健脾补肺的作用,最适宜长夏季节,暑热挟湿者服食,煮粥服用,最为有益。

百合有润心肺、安神志、清虚火的作用,炎夏酷署之际,常吃些百合绿豆汤,最为适宜。这是防暑清心、安神除烦最宜饮料,两者同用,相得益彰。

大蒜据现代研究,大蒜有八大功效,一有抗菌消炎作用,二有抗脉粥样硬化作用,三有降血脂作用,四有降血压作用,五有抗肿瘤作用,六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作用,七有降血糖作用,八有健脑作用。根据古代医家经验,炎夏之季,食之尤宜。如《本草衍义补遗》中就曾说:“大蒜,多用于暑月。”《本草纲目》亦云:“夏月食之解暑气。”

木耳菜又称落葵、西洋菜。性寒,味酸甜,有清热、解毒、凉血的作用。炎热夏季食之尤宜。《本草纲目》中曾说:“落葵,三月种之,嫩苗可食。五月蔓延,其叶似杏叶,而肥厚软滑,作蔬和肉皆宜。”由此可见,落葵是夏令季节性佳蔬。

菊花脑性凉,味甘,有清热、凉血、开胃的作用,是江苏南京地区的夏令佳蔬。每当炎夏酷夏季节,当地市民大多喜欢用菊花脑嫩头同鸡蛋熬汤喝,有种

特殊的清香气味,或以菊花脑炒食,皆相适宜。

瓠子为夏令佳蔬。性寒,味甘,能清热、利水、止渴、除烦。《唐本草》中就曾说它“止渴消热”。炎夏酷暑,以之煨汤,最为适宜。正如《群芳谱》中所言:“味淡,夏月为日常食用。”

丝瓜性寒凉,为夏令佳蔬,有清热、凉血、祛暑的作用。《陆川本草》中还说它能“生津止渴,解暑除烦”。民间百姓也习惯于炎夏季节多吃丝瓜,或烧汤,或炒食。

生姜为常用调味佐料。性温热,味辛辣,易发散。元代名医李杲指出:“盖夏月火旺,宜汗散之,故食姜不禁。”尤其是现代化生活,夏天多冷饮空调,极易感受寒邪,常吃些生姜最为适宜。

米醋中医认为醋有解毒作用,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抗病毒及抗菌消炎之意。现代有研究者认为:一方面,食醋能有效地抑制体内乳酸的形成,从而消除疲劳感;另一方面,人们在炎夏时节多吃些醋,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提神醒脑,保持精神健康。

薄荷性凉,味甘辛,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暑的作用,适宜在炎夏酷暑之季当作清凉饮料服用,可起到预防中暑之效。但有两点应提醒注意:一是薄荷不宜久煎久煮,因为它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久煮则会减效;二是不宜多服久服,正如《久经逢原》所说:“多服久服,令人虚冷。”《本草求真》亦云:“不敢多用,恐其有泄真元。”

决明子性凉,味甘微苦,有清热、凉肝、明目的作用。《本草求真》中还说:“决明子除风散热。”炎夏之季,常用决明子泡茶频饮,颇多裨益,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病和高指血症患者,以及目赤肿痛之人,多饮些决明子茶,最为适宜。

草菇性寒,味甘,不仅菇肉肥嫩、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较高。它含大量维生素C和蛋白质,其中有8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而指脂含量低,又不含胆固醇,更具有消暑和降血压的功效。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宜吃性凉清热的草菇最为适宜。尤其是有高血压、高血脂和肝胆疾病之人,夏天食之,颇多益处。

鲜藕性寒,味甘。据《本草汇言》云:“藕,凉血散血,清热解暑之药也。”《本草经疏》亦说:“藕,生者甘寒,能凉血止血,除热清胃。”可见,炎热的夏天,食用鲜藕,有清热、凉血、生津、止渴、解暑、除烦的功用。民间也常用鲜藕250克,洗净切片,加糖适量,煎汤当凉茶饮,借以防暑。

紫菜是一种生长在浅海岩石上的海藻类植物,含有丰富的碘及优良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胶质、粗纤维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夏季炎热,人们大量出汗导致水、电解质、维生素大量丢失,此时多食紫菜,最为适宜。食后能调节机体、平衡血液酸碱度、消暑热、清心火,是夏季理想的清补食品。

枸杞子性平,味甘,有滋补肝肾、养阴明目、防治疰夏的功用。炎夏季节,津液外泄,阴常不足,宜吃生津养阴的清淡补品为妥。尤其是干燥综合征患者和每年疰夏人,宜用枸杞子泡茶频饮,很有好处。

金银花性寒,味甘,最擅清火解毒。用金银花制成的凉茶,是夏季最好的清热解暑饮料。民间至今还保留着夏饮金银花露的风俗习惯,无论老幼,皆为适宜。

菊花性凉,味甘苦,以白菊花为优,有疏散风热、泻火祛暑、清肝明目的作用。对夏天头昏头胀、暑热烦渴、目赤肿痛,以及血压偏高者,宜常饮菊花茶,颇有益处。

荷叶性平,味甘涩,有清暑利湿、升发清阳的作用。《本草再新》即载:“荷叶清凉解暑,生津止渴,解火热。”《滇南本草》还说:“上清头目之风热,止眩晕。”尤其是肥、胖之人以及高脂血症患者,夏天食之更宜。或煎水代茶饮,或煮稀粥食用,既清暑热,又能减肥。

此外电,炎热夏季还宜服食茼蒿、绿豆芽、赤小豆、萝卜、花菜、芹菜、茭白、发菜、莼菜、柑橘、橙子、香蕉、橄榄、苹果、胖大海、鱼肉、鸭肉、螺狮、蚌肉、蚬肉、甲鱼以及牛奶、豆浆、啤酒等补食品。

《四时月令》:“四月宜饮桑椹酒,能理百种风热。”

《遵生八笺》:“四月,每清晨吃葱头号酒一二杯,令血气通畅。”

《内景经》:“四月食莼菜鲫鱼作羹,开胃。”

孙真人:“五月,肝脏气体,心正旺,宜减酸增苦,益肝补肾,固密精气。”

《保生心鉴》:“五月,午,火旺,则金衰,于是当独宿,淡滋味,保养五脏。”

《玄枢》:“六月,宜饮乌梅酱、木瓜酱、梅酱、豆蔻汤以去渴。”

《琐碎录》:“六月,宜食苦菜,以益心气。”

《家塾事亲》:“六月,西瓜性凉,熟者可食,解暑,名白虎汤。”

《千金月令》:“六月,可食乌梅酱止渴,方用乌梅捣烂,加蜜适中,调汤微煮饮之。以梅加砂糖,姜米饮之,不渴。”

《遵生八笺》:“夏季三月,发生重浊,主养四时,万物生荣,增咸减甘,以滋肾脏。是月肾气微,脾脏独旺,宜减肥浓之物,益固筋骨。切须饮食温软,不令太饱,时饮粟米、温汤,豆蔻熟水最好。”

忌食物品

炎夏季忌吃或少吃羊肉、狗肉、獐肉、麻雀肉、鹿肉、龙眼肉、荔枝、韭菜、洋葱、芥菜、花椒、肉桂、人参、白酒以及炒花生、炒黄豆、炒瓜子等炒货食品;忌吃冷元宵、冷糍粑、冷黏糕;忌饮隔夜冷茶、冷粥、冷饭;忌食隔夜荤腥油腻菜肴等。

《遵生八笺》:“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而不宜吃冷冰雪蜜水、凉粉、冷粥。莫食瓜茄生菜。夏至后,秋分前,忌食肥腻、饼臛、油酥之属,此等物与酒浆瓜果极为相仿,夏日多疾至此。”

《金匮要略》:“夏三月,不可食猪心,宜吃苦荬以益心。勿食韭菜,令人乏力,损目,勿食生菜。”

《千金方》:“四月勿令韭菜同鸡肉食,勿食诸物之心,勿大醉,勿食葫,伤人神,损胆气,令人喘悸,胁肋气急,勿食蒜,伤人。葫即葫荽也。五月勿食獐鹿马各兽肉,伤人神气。忽食鲤,发风气。六月勿食韭,令人目昏,勿食羊肉,伤人神气,勿食野鸭骛鸟,勿食雁,勿食茱萸,勿食脾。”

《白云杂忌》:“四月勿食雉,令人气逆,勿食鲤,能害人。”

《云笈七签》:“自夏至至九月,忌食隔宿肉菜之物。六月,勿食羊血,伤人神魂,少志健忘,勿食生葵,必成水瘕。”

《月令图经》:“五月勿食浓肥,勿食煮饼。”

《济世方》:“五月,不可多食茄子,损人动气。”

《岁时记》:“五月勿食菘菜,发皮肤风痒。”

《随息居饮食谱》:“雉:冬月无毒。春、夏、秋皆毒,勿食。”

《饮食须知》:“蚺蛇肉,味甘性温,有小毒,四月勿食。獐,十二月至七月食之动气,多食发消渴及痼疾。”

秋月饮食宜忌

中国古代医学家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逐步体会到人与自然界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自然界一年四季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这就是“天人相应”的理论。尤其是古代的养生学家和道家,对一年四季的养生规律有着丰富而宝贵的经验。认为在四时气候变化中,春属木,其气温;夏属火,其气热;长夏属土,其气湿;秋属金,其气燥;冬属水,其气寒。根据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这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总结出了春生、夏长、长夏化、秋燥、冬藏的养生原则。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因为春夏之季,阳气生长发泄,故当养护阳气,以防耗散太过,阴随阳泄。秋冬之季,收藏之气,阴精不宜外泄,故当养阴育阴,阴生则阳长,保持人体阴阳之气的平衡协调。《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还说:“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食宜同法。”意为服食温性热性的食品药物,应该避免在温暖炎热的春夏季节,食用凉性寒性的食物药品,不宜在秋冬寒冷之季。这些都是要求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阴阳的消长、寒暑的变化来调节饮食,保养身体,适应自然,延年益寿。

当然,在谷、肉、果、菜四大类食物中,很多都是可供春夏秋冬四季服食的,如人们常年食用的粳米、麦面、番薯、玉米、黄豆、花生、高粱、芝麻、赤豆、扁豆等粮食,青菜,萝卜、胡萝卜、菠菜、芹菜、香菇、黑木耳、山药、土豆、海带、紫菜等新鲜蔬菜,大枣、胡桃、苹果、梨子、山楂、橘子等水果干果,猪肉、鸡肉、鸡蛋、鹌鹑、牛奶、酸奶、鲫鱼、鳊鱼、鲢鱼等肉食,一年四季均可服食。在分别介绍春、夏、秋、冬各季节的饮食宜忌时,有些就不一定重复细说了。另外,我国幅员辽阔,地跨亚热带、温带、亚寒带,气候类型复杂。长江以南地区,夏季炎热,雨水充沛,气候潮湿,冬季气温基本在零度以上。而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处亚热带,四季不甚分明,基本上无秋季冬季,全年可明显分为旱季和雨季。但在长江以北地区,一年内四季分明,温差亦大,温度和湿度对人体有很大影响。不仅如此,读者亦当根据各自的年龄、体质、病情和生理特点的不同,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灵活掌握春夏秋冬四季的饮食宜忌。

秋三月是指立秋后的七月,白露后的八月和寒露后的九月。立秋是秋天的开始,气温开始下降,自然界的阳气渐渐收敛,阴气渐渐生发。再过十五天便是处暑,处暑是夏天的炎热气候的结束。立秋后,由于气温只是下降,余热尚存,秋阳肆虐,仍可见到夏日余威,加上入秋后雨水较多,湿气较重,湿热蕴蒸,故有“秋老虎”之说。但处暑过后,气候便开始凉起来了。八月又称桂月,时令进入白露之后,夜间的温度骤然下降,露水开始凝结,这是自然界阳消阴长的一个标志。九月叫霜月,时令进入寒霜后,天气就慢慢变凉了,阴气渐长,万物趋向收藏,露水也因气温的不断下降渐渐凝结成霜。

宜忌原则

初秋之时,天气仍较热,但也不宜过食生冷,特别是生冷瓜果,切忌随意多吃。俗话说:“秋瓜坏肚”,如入秋以后生食瓜果较多,损伤了脾胃功能,恢复起来就十分缓慢。秋季天气渐凉,气候干燥,燥邪最易耗伤人体阴液,此时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肤等部位的干燥感,会出现口干燥,毛发不荣,小

便短小,大便干结等“秋燥症”。故宜吃些具有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忌吃辛辣香澡,煎炸炒爆的助火伤阴之物。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相应,秋季肺气旺,“肺乃气之海,气乃人之根,人乃气之聚”,肺气与秋气关系尤为密切。肺喜清肃濡润,燥邪又最易犯肺伤津,使人出现鼻干喉干,咳漱无痰或少痰,甚至痰中带血,或干咳声嘶,咽喉肿痛,皮肤干燥的表现。此时宜吃具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作用的食品,忌吃辣椒、大葱、生姜、肉桂等澡热之物。暮秋时节,人体精气开始封藏,进食滋补食品较易被吸收藏纳,有利于改善脏腑功能,增强身体素质,故宜逐渐进食一些鸡、鸭、牛肉、鱼、莲子、银耳、大枣之类营养丰富的清补食品。忌吃性属寒凉,破气伤正的食物。

宜食物品

秋三月适宜服的食物如下。

百合性平,味甘微苦,有补肺润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和润燥止咳的作用。立秋以后,用百合干品作粉煮食,或用鲜百合煨服,均有滋补营养之功。尤其是秋燥干咳之时,或平素肺气虚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久咳伤肺,咳嗽无痰或痰中带有血丝之时,食之更宜。

芡实俗称鸡头果,是秋后水生植物的果实。性平,味甘涩,有补脾肾、祛暑湿、止遗泄的滋养强壮作用,最宜秋季服食。《本草从新》中说:“芡实补脾固肾,解暑热。”尤其是立秋之后,暑热未去,秋燥渐起,服食芡实,既能祛余暑,又能滋补强身,是秋天适时补品。对肾虚脾虚之人,如遗精、遗尿多尿或尿频,或妇人带下,或大便溏薄之人,食之更佳。

莲子深秋之时,莲子成熟上市,是秋季应时补品,它有养心、益肾、补脾之功。清·王孟英说:“可磨以和粉作糕,或同米煮为粥饭,健脾益肾,颇著奇勋。”正所谓:秋令进补,莲子第一。

山药可药可蔬,药食兼用,既可充粮,亦堪人馔。《药性类明》云:山药“味甘,性凉而润”。《本草纲目》认为:“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润皮毛。”所以,秋燥季时,最宜食用。《本草用法研究》还说:“山药纯白者入肺,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有调肺之功,可治肺虚久咳,效果颇著。”可见秋天肺虚燥咳亦宜。《医学衷中参西录》又说:“山药色白入肺,甘归脾,液浓益肾,宁嗽定喘,强志育神,性平可常服多服。”所以,入秋吃山药,滋补肺脾肾。其特点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无论男女老幼、有病无病、体健体弱,均宜食用。

白扁豆立秋以后,秋阳未减,余暑挟湿,湿热交蒸。每易使人头号昏如裹、四肢困重、胸闷痞满、食欲减退、舌苔厚腻。此时最宜用白扁豆煮粥食,或用白扁豆煎汤服,可以起到消余暑,化暑湿,健脾胃,增食欲的作用。

藕俗话说: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中秋时节便有新藕上市了。生藕甘寒,能清热生津止渴;熟藕甘温,能健脾开胃益血。故有“暑天宜生藕,秋凉宜熟藕,生食宜鲜嫩,熟食宜壮老”之说。

菱角刚入深秋,菱角就成了应时食品。《随息居饮食谱》云:“鲜者甘凉,熟者甘平,菱角生食,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熟食则益气补虚,健脾开胃。所以,夏宜吃生菱以解暑,秋宜吃熟菱以补气。

栗子每年八九月间,栗子成熟上市、入秋吃栗,已是民间习俗。栗子甘温,有健脾养胃、补肾强筋的作用。《玉楸药解》中说:“栗子,补中助气,充虚益馁,培中实脾,诸物莫逮。“尤其是患有腰痛腿疼的中老年人,人秋食栗,更为透宜。《本草图经》载:果中栗最有益,治腰脚宜生食之。”

胡桃每年三秋的白露前后,胡桃成熟了。由于胡桃易返油、虫蛀,故新上

市的胡桃,食之最佳。中医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冬宜滋补收藏,尤以补肾补肺为要。胡桃能补肾固精、温肺定喘,又能益气养血、润燥润肠。正因如此,秋季食用胡桃,尤为适宜。

白木耳是秋季最理想的滋养清补佳品,含丰富的胶原蛋白,多种维生素,其18种氨基酸中有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此外尚有脂肪、矿物质钙、钾、镁、铁和磷等。其功用也较广泛,有润肺补肺、生津润燥、益气养阴、补脑强心、提神益智、滋养肌肤、健肾益胃的效果。入秋以后,凡肺虚体弱、干咳气短、皮毛憔悴之人,以及患“秋燥症”之人,食之最为有益。

燕窝性平味甘,有养阴润燥、益气补虚的作用,秋燥或肺燥,食之最宜,实为清补上品。《本草求真》云:“燕窝,入肺生气,入肾滋水,入胃补中,俾其补不致燥,润不致滞,而为药中至平至美之味也。“秋食燕窝,诸无所忌。

花生性平,味甘,有润肺补肺之功,适宜秋燥干咳或肺咳嗽时服食。深秋后花生成熟,选用鲜花生仁,或生研冲汤服,或水煮煎服,但不宜炒食。《滇南本草》云:“盐水煮食治肺痨,炒用燥火行血。”《药性考》亦载:“花生研用下痰,干咳者宜餐,滋燥润火。”《杏林医学》中也曾介绍:“治久咳,秋燥:花生(去嘴尖),煎汤调服。”

红枣性平,味甘,四季皆宜,它有健脾胃,补气血,生津液,调营卫的作用。秋季进补,是滋阴润燥、益肺补气的清补食品,诸如银耳、燕窝、百合、山药之类,通常配合红枣一同煨食,既能增加甘香气味,又能加强补益作用。

蛇肉广东民谚云:“秋风起兮三蛇肥”,对习惯食用蛇肉的地区和百姓来说,秋天正是吃蛇肉的好季节。蛇肉蛋白质含量高,极富营养,常食有轻身耐老、延年益寿之功。在驰名南国的蛇馔佳肴中,秋天的肥蛇最受欢迎。故秋季常食,尤为适时。

黄鳝性温,味甘,能补虚损、益气力、除风湿、强筋骨。黄鳝冬蛰,出蛰后5至6月产卵,农历7月最肥美。入秋食鳝,不但补益力强,对人体的血糖还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民间也习惯入秋后以黄鳝进补,烧鳝段,清炖或炒鳝丝,南方还爱吃黄鳝粥,均有裨益。

枸杞子有滋补肝肾,养阴润肺的作用。《本草经疏》云:“枸杞子润而滋补,兼能退热,而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枸杞子能养阴润燥、填精补肾,故秋季常以之泡茶饮,最相适宜。

沙参性凉,味甘淡,有养阴润肺、益气润燥之功。凡秋燥之人,或肺燥患者,食之尤宜。对肺燥咳嗽,或久咳无痰,咽干口喝之人,颇有裨益。《本草从新》载:“沙参专补肺阴。”《饮片新参》说它“养肺胃阴。”故秋燥干咳宜用沙参煎水代茶饮,效果极佳。

此外,秋三月还宜服食梨子、荸荠、海蜇、胡萝卜、荠菜、金针菜、平菇、海带、番茄、发菜、兔肉、黄芪、人参、何首乌等。

《遵生八笺》:“秋气燥,宜食麻仁以润其燥。”

《修真指要》:“立秋日,用水吞赤小豆十四粒,一秋可免赤白痢疾。”

《神仙饵松实法》:“七月初七,取赤小豆,男女各吞七粒,令人终岁无病。”

《杂纂》:“八月采百合,曝干蒸食之,甚益气力。”

《千金月令》:“八月可食韭菜、露葵。九月宜进地黄汤。其法取地黄洗净,以竹刀切薄晒干,用时火焙为末,碾细,冲汤服,煎如茶法。”

《四时纂》:“九月取枸杞子浸酒饮,令人耐老。”

《云笈七签》:“九月采白术,蒸曝九次,晒干为末,日服三次,不饥,延年益寿。”

《食疗本草》:“九月后宜食野鸭,多年小热疮不愈,多食即瘥。”

忌食物品

入秋以后,人们应当根据各自身体状况,忌吃或少吃西瓜、香瓜、生菜瓜、生地瓜、生黄瓜、小蒜、莼菜、葵菜、茄子、槟榔、柿子、香蕉、绿豆、炒瓜子、炒蚕豆、炒黄豆、爆米花、辣椒、茴香、砂仁、荜澄茄、食茱萸、肉桂、草豆蔻、冷茶、羊肉、狗肉、金银花、薄荷、菊花等。

《金匮要略》:“三秋不可食柿。”

《白云忌》:“七月,勿食莼。勿食韭,损目。”

《千金方》:“七月勿鹿獐,动气。勿食茱萸,伤神气。勿食雁,伤人。勿多食菱肉,动气。勿食生蜜,令人暴下霍乱。勿食生蒜,勿食猪肺,及饴和食,令人发疽。勿食矬肉,勿食猪肚,冬成咳疾。”

《千金月令》:“立秋勿多食煮饼及水溲饼,勿多食猪肉,损人神气。九月勿食脾,季月土旺在脾也。”

《法天生意》:“立秋后十日,瓜宜少食”。

《本草钢目》:“八月勿食獐肉,动气,勿食芹菜,恐病瘕,发则以颠,小腹胀。勿食生蜜,勿多食生果,勿食鸡子,伤神。勿食蟹,霜降后方可食。”

《月忌》:“九月勿食犬肉,伤人神气;勿食霜下瓜,冬发翻胃;勿食葵菜,令食不消化。”

《云笈七签》:“秋季节约生冷以防痢疾。勿食新姜,食之成痼疾;勿食小蒜,伤神损寿,魂魄不安;勿食蓼子,勿以猪肝同饴食,冬成嗽病,经年不瘥;勿食矬肉,损人神气;勿多食鸡,令人魂魄不安。”

《随息居饮食谱》:“茄子,秋后者微毒,病人勿食。”

冬三月饮食宜忌

中国古代医学家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逐步体会到人与自然界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自然界一年四季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这就是“天人相应”的理论。尤其是古代的养生学家和道家,对一年四季的养生规律有着丰富而宝贵的经验。认为在四时气候变化中,春属木,其气温;夏属火,其气热;长夏属土,其气湿;秋属金,其气燥;冬属水,其气寒。根据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这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总结出了春生、夏长、长夏化、秋燥、冬藏的养生原则。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因为春夏之季,阳气生长发泄,故当养护阳气,以防耗散太过,阴随阳泄。秋冬之季,收藏之气,阴精不宜外泄,故当养阴育阴,阴生则阳长,保持人体阴阳之气的平衡协调。《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还说:“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食宜同法。”意为服食温性热性的食品药物,应该避免在温暖炎热的春夏季节,食用凉性寒性的食物药品,不宜在秋冬寒冷之季。这些都是要求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阴阳的消长、寒暑的变化来调节饮食,保养身体,适应自然,延年益寿。

当然,在谷、肉、果、菜四大类食物中,很多都是可供春夏秋冬四季服食的,如人们常年食用的粳米、麦面、番薯、玉米、黄豆、花生、高粱、芝麻、赤豆、扁豆等粮食,青菜,萝卜、胡萝卜、菠菜、芹菜、香菇、黑木耳、山药、土豆、海带、紫菜等新鲜蔬菜,大枣、胡桃、苹果、梨子、山楂、橘子等水果干果,猪肉、鸡肉、鸡蛋、鹌鹑、牛奶、酸奶、鲫鱼、鳊鱼、鲢鱼等肉食,一年四季均可服食。在分别介绍春、夏、秋、冬各季节的饮食宜忌时,有些就不一定重复细说了。另外,我国幅员辽阔,地跨亚热带、温带、亚寒带,气候类型复杂。长江以南地区,夏季炎热,雨水充沛,气候潮湿,冬季气温基本在零度以上。而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处亚热带,四季不甚分明,基本上无秋季冬季,全年可明显分为旱季和雨季。但在长江以北地区,一年内四季分明,温差亦大,温度和湿度对人体有很大影响。不仅如此,读者亦当根据各自的年龄、体质、病情和生理特点的不同,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灵活掌握春夏秋冬四季的饮食宜忌。

冬三月是指立冬后的十月,大雪后的十一月和小寒后的十二月。在我国,入冬进补,已成习俗,这是因为冬天气温低,人体代谢相应下降,精气物质封藏,服用补药补品,有利于吸收储存,对身体健康最为有利。许多人经过几个冬季的调补,确有良好的效果。由于各人的体质不同、年龄有别,在食补中也有宜有忌,理当灵活掌握。如阳虚体质,在饮食中以温补为宜;气虚之人,宜多食补气食品;血虚之人,又当养血为要;肾亏患者则当以肾为主。有的地区在冬令进补之前,有先作“引补”的习惯,所谓“引补”,又称“底补”,就是先打好基础后再补。先调理好脾胃功能,在此基础上,再服补药补品,可增加滋补效力,不会发生“虚不受补”的情况。

宜忌原则

冬季为封藏之令,加上天气寒冷,根据中医“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原则,故宜服食具有补气填精,滋养强壮作用的食品,宜吃温性或热性,特别是温

补肾阳的食吕进行调理,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和抗病能力,忌吃性属寒冷的食物,忌吃生冷黏腻的食品。

宜食物品

入冬以后,宜吃下列食物

狗肉寒冬食狗肉,有安五脏、暖腰膝、益气力、温肾肋阳、补中益气的功效。唐代食医孟诜说:“狗肉补五劳七伤,益阳事,补血脉,厚肠胃,实下焦,填精髓。”清代医家张璐认为:“犬肉,下元虚人,食之最宜。”中国药科大学叶橘泉教授也曾指出:“老年体弱,腰疼足冷:腊月取狗肉煮食。”所以,冬季宜吃狗肉,不仅因为腊月狗肉肥而味美,而是更具有温补功效。

羊肉性温,味甘,为助元阳、补精血、益虚劳之食物,有暖中补虚、开胃健力的功用,是冬季最好的滋补强壮食品。羊肉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比牛肉略多,胆固醇含量低,这对体虚胃寒、阳虚怕冷、四肢欠温,以及慢性气管炎咳喘、肺结核咯血、产后气血两虚、贫血等虚寒体质,颇有裨益。汉代医家张仲景创制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就是流传于今的温补气血名方,确有很好效果。

牛肉性温,味甘,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筋健骨的作用。牛肉含多量蛋白质,其中含必需氨基酸甚多,而脂肪较少,胆固醇含量也不高。因此,中、老年人体质较差者,皆可在冬季经常吃些牛肉。尤其是对脾虚久泻甚至脱肛、面浮足肿、脉象虚弱之人,更为适宜。古有“霞天膏”治脾虚久泻,即系黄牛肉熬制而成。凡慢性腹泻者,入冬后用黄牛肉煮浓汁喝,有健脾止泻之功。

雀肉性温,味甘,无毒,能壮阳益精、暖腰膝、缩小便。唐代食医孟诜曾说:“雀肉十月后,正月以前食之,续五脏不足气,助阳道,益精髓。”对阳虚老人冬令食之最宜。《养老奉亲书》曾介绍:“治老人脏腑虚损羸瘦,阳气乏弱:雀儿五只,栗米一合,葱白三茎(切)。将雀儿炒熟,次入酒一合,煮少时,入水二盏半,下来作粥欲熟,下葱白等,候熟空心食之。”这就是著名的冬令温补食方麻雀粥。

獐肉性温,味甘。唐·孟诜曾经说过:“八月至十一月食之胜羊。”獐为野生动物,分布长江流域各地,獐肉、獐骨、獐髓皆益人。《别录》云:“獐肉补益五脏。”《日华子本草》认为“獐骨益精髓,悦颜色。”《本草纲目》称獐髓“治虚风”。所以,冬季体虚之人,食獐肉有温补之功。

雉肉欲称野鸡肉、山鸡肉。根据前人经验,野鸡肉只适宜在冬季食用,其他时节不宜多食。如唐代食医孟诜就指出:“雉肉久服令人瘦,九至十二月食之,稍有补,他月即发五痔及诸疮疥。”《随息居饮食谱》还说:“冬月无毒,春、夏、秋皆毒。”

大枣有红枣和黑枣之分,均为强壮滋补食品,且性味甘温,具有养血益气、补脾健胃、生津止渴、强壮体力等功效。入冬以后,宜常用大枣煨烂后食用,或配合莲子、银耳,或是山药等煨食,有很好的调养补益效果。

莲子有滋养、安神、益气、补虚等功用,也是冬令时补佳品。中医认为,莲子的特点是既能滋补,又能固涩。所以,尤其是对中老年人的心悸、失眠、体虚、贵精、多尿、慢性腹泻,妇人白带过多者,冬季常食,更为适宜。

白酒冬令气温低,喝少许酒能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本草拾遗》记载:“酒,通血脉,厚肠胃,润皮肤,散湿气。”《养生集要》亦云:“酒者,能益人,节其分剂而饮之,宣和百脉,消邪却冷也。”因此,许多人一到冬季多喜饮用一些补酒,更是有道理。除了白酒的作用外,还加入一些补益强壮的人参、鹿茸、海马、杜仲、肉桂、枸杞子之类的食物,更具有温补健身之效。

人参性温,有大补元气的作用。在民间,入冬进补,人参首当其选,中医称之为补虚扶正要药,尤其是阳虚、脾虚、肺虚、气虚之人,服之更宜。

黄芪性温,味甘,古代医家称之为“补气诸药之最”。“能补五脏诸虚。”入冬以后,很多人喜欢用黄芪煨老母鸡来进补,的确有很好的补虚强身作用。《得配本草》认为:“肌表之气,补宜黄芪,五内之气,补宜人参。”因为黄芪益气固表的功用,尤其是对体虚之人动辄易患感冒者,食之最宜。

肉桂俗称桂皮。性热,味辛甘,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益命门之火的功效。对阳虚怕冷,四肢不温,或脾胃虚寒,慢性腹泻之人,入冬以后,经常在烧菜时加些桂皮,或用桂皮作香料调味,都很适宜。

此外,冬三月还宜常吃芝麻、胡桃、牛肚、羊肚、羊骨、鸡肉、蛇肉、蛇肉、鱼肉、龙眼、荔枝、栗子、花生、百合、木耳、燕窝、羊奶、豆浆、胡椒、砂仁、紫河车、冬虫夏草、蛤蚧等。

《遵生八笺》:“冬三月,早起服醇酒一杯以御寒。”

《千金方》:“冬三月,宜服药酒一、二杯,立春则止。终身常尔,百病不生。”

《五行书》:“十月,宜进枣汤。”

《四时纂要》:“十月,宜服枣汤、钟乳酒、枸杞膏,地黄煎等物,以养和中气。”

《太清草木方》:“十月,宜食芋,无碍。”

《本草纲目》:“惟十二月可食芋头,他月食之发病。”

《随息居饮食谱》:“獐肉甘温,八月至十一月食之,味美胜羊。鹿肉,宜冬月炙食。”

《本草纲目》:“木瓜性脆,可蜜渍之为果,去子蒸烂捣泥,入蜜姜作煎,冬月饮尤佳。”

忌食物品

冬三月,应根据气候寒冷以及各人身体情况,忌吃或少吃蚬肉、蚌肉、螃蟹、螺蛳、田螺、绿豆、绿豆粉、绿豆芽、生藕、生冷瓜果、柿子、柿饼、香蕉、菊花脑、莼菜、发菜、地耳菜、冰啤酒、冷茶、金银花、薄荷、白菊花、西洋参、沙参、决明子等。

《金匮要略》:“冬三月,勿食猪羊等肾。”

《云笈七签》:“冬夜漏长,不可多食硬物并湿软果物。”

《千金方》:“十月勿食椒,伤血脉;勿食韭,令人多涕唾;勿食霜打熟菜,令人面上无光;勿食獐肉,动气;勿食猪肾。十二月勿食生韭,勿食霜烂果菜,勿食蚌蟹、鳖虾、鳞虫之物,勿食獐肉,勿食牛猪肉,勿食生椒,勿食葵菜。”

《本草纲目》:“冬月不可多食葱,令人发疾。”

《四时纂要》:“十一月勿食龟、鳖肉,令人水病;勿食陈脯,勿食鸳鸯,令人恶心;勿食生菜,发宿疾;勿食韭,多涕唾;勿食黄鼠,损神气;勿食虾蚌带甲之物,勿食獐肉,动气,勿食火焙食物”。

《千金翼方》:“十一月勿食螺蛳螃蟹,损人志气,长尸虫。”

附录四食性分类索引

1、平性食品

粳米玉米锅巴米皮糠青梨番薯芝麻黄大豆饭豇豆豌豆扁豆蚕豆赤小豆黑大豆牛肉牛肝猪内猪心猪肾猪血猪蹄猪肺猪骨猪胰鸡蛋乌骨鸡鹅肉驴肉野猪肉猬肉鸽肉鹌鹑鹧鸪*肉獭肝蝗虫蛤蚧阿胶醍醐牛乳酸奶人乳鳖龟肉干贝泥鳅鳗鲡青鱼鲫鱼白鲞

《黄帝内经》之秋季养生

《黄帝内经》之秋季养生 同大家交流下秋天的一些内经之说吧。 看原文,《黄帝内经》:“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秋三月,是指起于立秋,经过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到立冬前一天为止,也是气候由炎热向寒冷的一个过渡。 《易经》中说:变化莫大乎四时。其实,每次节气转换之时都是天地当中非常关键的时分。秋,本身也就是收获的含义。所以,在这个秋三月,主题就是怎么做才能收获好的身体。 《诗经?豳风?七月》当中就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诗句。这里的火是一个星名,即“心宿二”,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时暑热开始减退,故称“流火”,天气转凉的意思。“七月”指夏历的七月。就是说在农历七月开始,天气开始慢慢转凉。 而在农历七月就是立秋的开始。我们要特别注意天气的一丝不经意的变化,而现在我们对二十四节气已经非常麻木了。这个是不太合适的,二十四节气起码对农事、养生都是

极其重要和高明的一个原则。 这里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字句“容平”,可以说这两个字代表了整个秋三月的全部。 这里是两个字,就代表是两个意思。什么是容?“宀”头代表的是房屋,“谷”则本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就是容纳,容纳什么呢?之前的课程,我们清楚在秋三月之前是夏三月,是阳气极盛的一个季节,目的就是让脾土运化有足够的动力与能量。那么到了秋三月,身体的本性所为就是收敛阳气,收敛能量。将之前脾土运化而成的各类能量容纳进来,同时作为秋季对应的一个脏器:肺而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平”,平字,“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平和舒顺。 在秋季,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自然界的动物们的争斗很逐渐减少,而更多的劳作时会去各自收集食物,作为储备。因为天地的气机会逐渐有一种收、平的氛围出来,这种氛围随着秋季的深入,会慢慢转化为一种肃杀之气,就是容平之气的极致外现。 到深秋之时,动物们间的那种打斗更加的少,就是要回避天地间那浓重的肃杀之气。这里我们结合更多的提示来看看,身体在容纳了脾土运化而来的能量,之后要做什么事情?就是这个“平”。因为身体所运化而来的各类能量,他是

17 饮食禁忌

中国是一个很讲究“吃”文化的国家,全国各地大江南北都有各自地方独特的食品。人们说话做事都离不开吃字,有很多俗语就体现了这一点,比如“吃了火药,脾气暴躁”、“吃了秤砣,铁了心”、“吃了灯草蕊,说得轻巧”等,无不表明了人们对吃的重视。人们的做饭方式可谓多种多样,煎炸炒煮样样不缺,我国56个民族就有56种不同的饮食方式与思想。人们在吃的时候也是极其讲究的,在碗碟容器,拿筷子方式,进食方式等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禁忌多多,甚至对于一些特殊的人群,比如孕妇,就有很多严格的禁忌。 中国人对于食物的鉴定是很娴熟的,任何一个人都能说出几种食物的特点禁忌等等,比如食物的凉热性质,补损与否。 一般来说饮食宜适量,大补虽好但也不能过分。如韭菜是很好的补品,但若多吃就会导致神昏目眩,蒜吃多了就会伤肝痿阳等。 我国北方一带有“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的说法,就是说桃子可以养人,吃多了也没什么大事,而杏子吃一些无妨,但如果吃多了就会伤内脏,李子更加不敢多吃,稍微吃过量就有可能发生生命危险。 民间认为春天不能食用鲫鱼,认为它头中有虫,吃后脚气病会加重;还说吃秋姜会早死等,还有人们以白色为不祥,因而香港、深圳等地,买鸡要忌讳买白色的; 土家族未婚青年男女忌吃猪蹄子最顶头的叉叉,说是吃了找不到对象,找到后也会被那个叉叉叉出去,台湾也有这种禁忌,认为少女如果吃了猪蹄,将来婚姻就会不成功。杭州、湖州一带,曾经有忌食螃蟹的习俗,俗以为死后将被驱入蟹山受罪,饱受蟹爪刺伤。 人们对食物的单双数也有一定的禁忌,比如山东一带,供神供祖的饭菜酒,一般忌双数。 人们将自己的身体变化和吃联系在一起,俗以为“吃了熊心豹子胆”,人就会变得同熊和豹子一样凶猛彪悍,而吃了老母鸡的肉,人的皮肤也会疙疙瘩瘩,变得的粗糙,吃辣椒会使人的心眼变得毒辣无比,吃鱼肠会写出弯弯曲曲的字或心肠也变得弯弯曲曲,也就是说坏心眼比较多。以前农村是禁忌女孩子吃鸡爪子的,认为吃了女孩子的手就不会梳头,就不巧了。 民间还忌吃双蒂的甜瓜和能沉入水底的甜瓜;忌食一荚五粒豆的大豆,忌食三足、赤足、腹下有“主”字的鳖等,人们认为这种食物与众不同,是很不吉祥的,因此对这些东有所恐惧,禁忌。 民间以为一些动物的内脏和血液等是不洁净的,因而禁忌食用,如果吃了就会招来祸端,会得病或招致灾异等。比如仫佬族忌食动物的心脏;鄂温克族忌食病死的野兽和家畜的头、五脏、淋巴腺、膝下骨髓等,锡伯族、达斡尔族等禁食除羊血外其他动物的血;台湾也有少女未满十六岁忌食鸡鸭血的习俗。 这一类饮食禁忌自古有之,因为人们认为动物的内脏等中含有魂魄,如果吃了以后动物就会回来报仇。 《礼记》就记载:“不食雏鳖,狼去肠,狗去肾,狸去正脊,兔去尻,狐去首,豚去脑。”就是说不吃还未成年的鳖,吃狼肉要去除肠子,吃狗肉要去除肾脏,吃狸猫肉要去除正中间的脊椎,吃兔子肉要去除屁股,吃狐狸肉要去除狐狸的头,吃河豚要去除他的脑子。 如鄂温克族人禁忌小孩子吃羊的肥肠,否则,以为会找不到好草场,影响放牧,将给大家带来不幸。 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东乡族、乌孜别克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12个月的养生计划

12个月的养生计划 一月:养肾防寒 气候特点:一月包含小寒和大寒两个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 中医认为,寒为冬季的主气,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 养生原则:“秋冬养阴”(《黄帝内经》)。 养生关键:“养肾防寒”。 注意锻炼、保暖:如散步、慢跑等,同时应注意保暖以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饮食宜“滋补”:民间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谚语。人们在经过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既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目的。 饮食宜忌:多吃羊肉、狗肉、鸡肉、甲鱼、核桃仁、大枣、龙眼肉、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以上食物均有补脾胃、温肾阳、健脾化痰、止咳补肺的功效。当然体质偏热、偏实易上火的人士应注意缓补、少食为好。忌一切寒凉之物,如冰激凌、生冷食品。 推荐食疗: 当归枸杞炖羊肉 用料:当归15克,桂圆10克,枸杞15克,羊肉500克。 制法:羊肉切块,加生姜用开水稍煮,水漂沥干,加入各药、上汤,隔水炖熟,饮汤吃肉。 功用:羊肉温热,含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维生素(A、B)等,有补阴壮阳、补虚劳益气血的作用。桂圆补益心脾,可去羊肉膻味。当归补血养血、活血化瘀。当归枸杞炖羊肉可补阴壮阳,补益心脾。 二月:阳气生发适当春捂 气候特点:二月是春天的开始,包含“立春”和“雨水”两个节气。 “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表明春季从这一天开始。过了“立春”,万物复苏,大地生机勃勃,草树开始萌芽,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节气的特点是冬去春来,湿度逐渐升高,加上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所以早晚仍然较冷。“雨水”节气因为雨水增多,空气湿润,天气暖和但又不燥热,更加适合万物的生长。 中医认为: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春季养生主要是护肝,而护肝要从心情着手,使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升”。 养生原则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

癌症病人禁忌和常用食物

癌症病人禁忌和常用食物 癌症病人禁忌食物 饮食对于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尤其是一些禁忌食物,如果病人不了解而误食,会对身体的康复造成较大影响,癌症病人禁忌食物有以下大类: 1 、肉类:猪头肉、鸡肉、驴肉、獐肉、牛肉、羊肉、狗肉、鹅肉、鹅蛋、鸭蛋、蚕蛹、野鸡肉等; 2 、水产类:鲤鱼、鲢鱼、鳟鱼、鲚鱼、鲍鱼、白鱼、黄鱼、乌贼鱼、鲳鱼、鲥鱼、鲈鱼、鲟鱼、鲩鱼、章鱼、比目鱼、鲦鱼、带鱼、鳙鱼、黄鳝、蚌肉、蚬肉、虾子、蟹等; 3 、蔬菜类:香椿头、芸薹、芫荽、芥菜、菠菜、豆芽、莴苣、茄子、茭白、韭菜、竹笋、南瓜、慈姑、香蕈、蘑菇等; 4 、瓜果类:杏子、李子、桃子、银杏、芒果、杨梅、樱桃、荔枝、甜瓜; 5 、刺激性调味食品:葱、椒、姜、蒜、菜油、糟、酒酿、白酒; 6 、豆类:豌豆、黄大豆、豆腐、豆腐乳。 常用的碱性食品与酸性食物 研究发现,多食碱性食物,可保持血液呈弱碱性,使得血液中乳酸、尿素等酸性物质减少,并能防止其在管壁上沉积,因而有软化血管的作用,故有人称碱性食物为“血液和血管的清洁剂”。这里所说的酸碱性,不是食物本身的性质,而是指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留在体内元素的性质。常见的酸性元素有氮、碳、硫等;常见的碱性元素有钾、钠、钙、镁等。有的食物口味很酸,如番茄、橘子,却都是地地道道的强碱性食物,因为它们在体内代谢后的最终元素是钾元素等。 强碱性食品:柠檬、柑橘类、葡萄、海带等。 弱碱性食品:马铃薯、卷心菜、笋、香菇类、油菜、南瓜、豆腐、苹果、梨、香蕉、樱桃、芋头、黄瓜等。 所谓食物的酸碱性,是说食物中的无机盐属于酸性还是属于碱性。一般金属元素钠、钙、镁等,在人体内其氧化物呈碱性,含这种元素较多的食物就是碱性食物,如大豆、豆腐、菠菜、莴笋、萝卜、土豆、藕、洋葱、海带、西瓜、香蕉、梨、苹果、牛奶等。一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非金属元素,如磷、硫、氯等,在人体内氧化后,生成带有阴离子的酸根,属于酸性食物。如猪肉、牛肉、鸡肉、鸭、蛋类、鲤鱼、牡蛎、虾,以及面粉、大米、花生、大麦、啤酒等。

糖尿病饮食禁忌大全

糖尿病饮食禁忌大全 糖尿病饮食包括: 1. 主食:如粳米、富强粉; 2. 含热能低的食物如:青菜、白菜、黄瓜、冬瓜、番茄、豆腐、黄豆芽等; 3. 还有少量的瘦猪肉、鸡蛋。 4. 糖尿病的病人禁食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纯糖食品;凡含淀粉高的食品,如土 豆、山芋、粉丝等,原则上不用,如需用应减少主食。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不能在饮食后随血糖升高而增加,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于是血糖就超过正常范围。此时,若再像正常人那样饮食,不进行饮食控制,甚至过度饮食,就会使血糖升得过高,并且会对本来就分泌不足的胰岛组织产生不利影响,使胰岛功能更加减退,胰岛素的分泌更加减少,从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对糖尿病人要合理地进行饮食控制。 糖尿病饮食禁忌: 糖尿病者饮食禁忌和适宜 1禁忌和不宜 禁忌的水果:葡萄、桃、杏、樱桃、荔枝、杨梅、芦柑、柠檬、金橘、橙子、枇杷、柿子、沙果、大枣、金丝小枣、黑枣、菠萝、龙眼、椰子、甘蔗、葡萄干、果脯蜜饯、山楂片、柿饼、水果罐头等 禁食的蔬菜:甜菜、佛手、竹笋、百合、荸荠、棱角、芋头、马铃薯(土豆)、红薯(地瓜)、糖蒜、炸薯片。 少吃的食物:面包、馒头、花卷、烙饼、烧饼、年糕、粽子、绿豆糕、红豆沙、挂面、油面筋、臭豆腐、酱豆腐、豆腐乳等 少吃的蔬菜:韭菜、香菜、香椿芽、大葱、菜瓜(西葫芦、饺瓜)、藕、雪里蕻、針金菜、辣椒、酱黄瓜、榨菜、酸菜、藕粉。 少吃的水果:苹果、梨、杨桃、芒果、李子、西瓜、甜瓜 2常食和适宜 一般来说,糖尿病人可以常吃小米粥。含有丰富的磷、钙、铁、硒、锌、镁等元素,可调节血糖水平,利尿降压。还有荞麦饼、玉米粥、赤豆粥、大麦粥、豆腐、豆腐脑、豆腐丝、麦麸饼、燕麦片、煮玉米笋、黑芝麻糊、黑豆饼、烤黄豆、煮白扁豆、绿豆饼。 蔬菜类宜食:蔬菜对血糖的影响较小(淀粉类蔬菜除外),因蔬菜含丰富的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另外,洋葱、甘蓝、西红柿等还含有生物类黄酮,其为天然抗氧化剂,能维持微血管的正常功能等。提倡糖尿病患者多食用蔬菜。还有苦瓜,所含苦瓜皂甙被称为“植物胰岛素”,有明显降糖作用,尤其适合2型糖尿病患者食用。 适宜的食物:海带、紫菜、煮扇贝、清蒸鳝鱼、煮蚌肉、清炖黑鱼、海蜇皮、炖泥鳅、煮田螺、清炖鲫鱼、清炖鲢鱼、煮牡蛎、炖青鱼、清炖黄鱼、清炖草鱼。 宜食水果:草莓、山楂、桑椹、猕猴桃、香蕉、无花果、石榴、柚子。

养生日记

1-12月怎么养生 1-12月怎么养生 一月:养肾防寒 气候特点:一月包含小寒和大寒两个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 中医认为,寒为冬季的主气,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 养生原则:“秋冬养阴”(《黄帝内经》)。 养生关键:“养肾防寒”。 注意锻炼、保暖:如散步、慢跑等,同时应注意保暖以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饮食宜“滋补”:民间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谚语。人们在经过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既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目的。 饮食宜忌:多吃羊肉、狗肉、鸡肉、甲鱼、核桃仁、大枣、龙眼肉、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以上食物均有补脾胃、温肾阳、健脾化痰、止咳补肺的功效。当然体质偏热、偏实易上火的人士应注意缓补、少食为好。忌一切寒凉之物,如冰激凌、生冷食品。 推荐食疗: 当归枸杞炖羊肉 用料:当归15克,桂圆10克,枸杞15克,羊肉500克。 制法:羊肉切块,加生姜用开水稍煮,水漂沥干,加入各药、上汤,隔水炖熟,饮汤吃肉。 功用:羊肉温热,含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维生素(A、B)等,有补阴壮阳、补虚劳益气血的作用。桂圆补益心脾,可去羊肉膻味。当归补血养血、活血化瘀。当归枸杞炖羊肉可补阴壮阳,补益心脾。 二月:阳气生发适当春捂 气候特点:二月是春天的开始,包含“立春”和“雨水”两个节气。 “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表明春季从这一天开始。过了“立春”,万物复苏,大地生机勃勃,草树开始萌芽,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节气的特点是冬去春来,湿度逐渐升高,加上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所以早晚仍然较冷。“雨水”节气因为雨水增多,空气湿润,天气暖和但又不燥热,更加适合万物的生长。 中医认为: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春季养生主要是护肝,而护肝要从心情着手,使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升”。 养生原则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 养生关键春季是冷空气活动频繁之季,所以要适当“春捂”。 二月白天渐长,阳光暖和,气温趋于上升,日照、降水也逐渐增多。民俗谚语中有句话说“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说明人们经过秋冬养生,到了春天开始劳做了。 春季养生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注意保护阳气。 立春以后,气候仍然干燥,补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春季饮食调养 春季阳气初生,应该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脏腑所好。 饮食宜忌

癌症病人的忌口以及注意事项

癌症病人的忌口以及注意事项 最近数年来我一直临床不断,治疗了不少的癌症患者。不独在国内,国外也有许多病人慕名来诊。鉴于不少癌症病人不知道如何改变错误的饮食习惯,因此,每次都苦口婆心,详为解说。说得多了,自己都有些烦了。因此,特地整理一份《癌症病人的忌口以及注意事项》,贴在这里,希望癌症病人能广为告之,切实依此而食,则可增加许多治愈的可能。否则,既已患病,再任意而食,那就病渐重渐危了。 当前社会往往对肿瘤有所误解,其实肿瘤不是绝症,只要不是晚期,一般中医都有办法治愈。即使是晚期也可以服中药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病人要有信心,医生才有办法。否则,谁也不能救你的命。 注意饮食调养,是肿瘤患者能康复的重要保证。否则,必致服药无效,甚至于本来已经康复的病人因而出现病情反复。所以说,肿瘤患者不能随便吃东西。不可认为反正病人活不长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吧。这样反而会刺激了肿块生长转移,促使病人早死。 肿瘤为阴寒之病,因此,凡是阴寒之物,皆不可入口。病人不妨参照《现在吃什么健康》一文所提供的饮食禁忌,再配合以下说明,严格忌口。 1、寒凉之物,如冰淇淋、冰块、牛奶、各种奶制品、绿豆、海带、绿豆芽、苦瓜、西红柿、豆腐、竹笋、芋头、空心菜、黑木耳、金针莱、莴苣、冬瓜、芹菜、苋莱、茭白、黄瓜、西瓜、柿子、香蕉、枇杷、梨、桃子、甘蔗、兔肉、鸭肉等,水产类的鳗鱼、螃蟹、牡蛎、田螺等等。以上这些都会损伤人体的阳气,肿瘤患者一定要少吃或者不吃。 2、高脂肪、高糖及低纤维素的食物,都要少吃或者不吃,如汉堡包、炸薯条、奶油、巧克力、肥肉、鱼籽、蛋黄等。 3、动火刺激之类的食物尽量不吃,如油炸、煎、烧烤、烘烤等等。烧烤食物包

秋季养生小常识

秋季茶疗养生小常识 1.具体做法是选取生姜、苏叶各3克,将生姜切成细丝,苏叶洗干净,用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每天喝2次,上下午各温服1次。 2.萝卜茶:此茶能清肺热、化痰湿,加少许食盐既可调味,又可清肺消炎。主要选用白萝卜100克、茶叶5克,先将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烂,稍微加点食盐调味,再将茶叶冲泡5分钟后倒入萝卜汁内服用,每天2次。 3.银耳茶:此茶有滋阴降火,润肺止咳的功效,特别适用于阴虚咳嗽。可选用银耳20克、茶叶5克、冰糖20克,先将银耳洗净加水与冰糖炖熟,再将茶叶泡5分钟后加入银耳汤里,搅拌均匀服用。 4.桂花茶。此茶适用于口臭、风火牙痛、胃热牙痛及龋齿牙痛等。可选用桂花3克、红茶1克或绿茶3克,用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0分钟后便可随时饮用。 5.苦瓜茶。此茶有利尿等功效,可把苦瓜去瓤装入绿茶,挂在通风处阴干,饮用时切碎苦瓜后取10克用沸水冲泡即可。 6.茄子茶,主要是治疗气管炎。可把秋茄子的茎根洗净晒干后切碎,加入绿茶,用开水冲泡。 秋季运动养生小常识 秋季运动养生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俗语说”秋乏春困”,进入秋季气候宜人,太阳照射时间变短,秋季深度睡眠充沛不仅能恢复身体的力量,还能提高有机体抵抗力,在秋季要遵循人体有生命的物质钟的运行纪律,养成深度睡眠习气,这时候再加之有序科学的运动养生,身体才会愈来愈好。 从中医意见讲,秋天又是人体的精气都处于收敛内养的阶段,所以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切勿大汗淋漓,以防出汗过多造成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运动量不大的项目,循序渐进的进行,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时就能够停止,以使精气内敛,不使阳气外耗。 秋季自我保健养生小常识 1.及时增减衣服。立秋之后,昼夜之间的温差较大,不宜赤膊露体,也不宜穿得太多、太暖。 2.多喝开水、淡茶、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流质,以养阴润燥,弥补损失的阴润,但喝流质的饮食,尤其是饮料和水等液体饮料时,饮用方法颇多讲究、以少量频饮为最佳。

日常饮食禁忌大全

日常饮食禁忌大全 日常饮食禁忌大全 2013-11-26 粮食类糯米: (1)不宜食用冷自来水所煮的饭 (2)不宜常吃剩油炒饭高梁: (1)不宜常吃加热后放置的高粱米饭或煮剩的高梁米饭(2)不宜加碱煮食黄豆: (1)不宜多食炒熟的黄豆 (2)对黄豆过敏者不宜食用 (3)服用四环素类药物时不宜食用 (4)服用红霉素、灭滴灵、甲氰咪胍时不宜食用 (5)服用左旋多巴时不宜食用 (6)不宜煮食时加碱 (7)食用时不宜加热时间过长 (8)服用铁制剂时不宜食用 (9)服氨茶碱等茶碱类药时不宜食用 (10)不宜与猪血、蕨菜同食 (11)不宜多食豆浆: (1)饮用时加热时间不宜过短 (2)不易和鸡蛋同时煮食

(3)豆浆不易加红糖饮用 (4)暖水瓶装豆浆不宜饮用 (5)喝豆浆时不宜食红薯或橘子 (6)不宜多饮绿豆: (1)服温热药物时不宜食用 (2)服用四环素类药物时不宜食用 (3)服甲氰咪胍、灭滴灵、红霉素时不宜食用 (4)服用铁制时不宜食用 (5)煮食时不宜加碱 (6)老人、病后体虚者不宜食用 (7)不宜与狗肉、榧子同食。红豆: (1)忌与米同煮,食之发口疮 (2)不宜与羊肉同食 (3)蛇咬伤,忌食百日 (4)多尿者忌用油类猪油: (1)服降压药及降血脂药时不宜食用 (2)不宜用大火煎熬后食用 (3)不宜久贮后食用 (4)不宜食用反复煎炸食物的猪油菜籽油:(1)菜籽油经高温处理后贮存 (2)带有蛤喇的菜籽油不应食用蔬菜类大白菜:(1)不宜食用霉烂变质的白菜

(2)服用维生素K时不宜食用 (3)不宜食用久放的熟白菜 (4)不宜焖煮后食用 (5)不宜水浸泡后食用 (6)不宜烫后挤汁作菜馅用 (7)不宜食用酸菜过多 (8)不宜和猪、羊肝同时食用 (9)不应食用铜制器皿盛放或烹制的白菜 (10)不宜多食偏食胡萝卜: (1)不宜食用切碎后水洗或久浸泡于水中的萝卜 (2)服用双氢克尿塞时不宜食用 (3)食用时不宜加醋太多 (4)未油炒者不宜食用 (5)食时咀嚼时间不宜过短 (6)不可红白萝卜同时食用 (7)不宜与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如菠菜、油菜、花菜、番茄、辣椒等),水果(如柑橘、柠檬、草莓、枣子等)同食破坏维生素C,降低营养价值。 (8)禁忌生食黄瓜: (1)不宜生食不洁黄瓜 (2)不宜弃汁制馅食用 (3)不宜多食偏食

二十四节气之饮食篇(二)

二十四节气之饮食篇(二) 关于二十四节气有曲好听的小诗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只是有迷信和糟粕,也有很多积淀着古人智慧结晶的东西。那些传统文化中瑰丽的部分,充满着古色古香味道。小编一向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着好奇,对于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同样也是有着一种近乎执着的迷恋。每个节气的到来,我都会很孩子气的提醒着周围的人,今天是“某某”节气哦。古代的劳动人民要根据这个安排一年的庄稼和收成,这这些节日里,他们也会根据季节的特点去安排饮食活动。在上篇给大家总结了一下前十二个节气的饮食,下面打折网就接着这个讲述一下后十二个节气的饮食。 立秋 立秋后气温转凉,人体的消耗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秋季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气候仍较高,所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秋季进补应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可以服食具有健脾补胃的莲子、山药、扁豆等。秋季出现口感唇焦等“秋燥症”的气候,应选用滋养润燥、益中补气的食品,这类食品有银耳、百合等,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补益作用。 处暑

处暑后的天气多半以干燥为主,应多食用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饮食宜清淡。此外,不妨多吃些梨、葡萄、西瓜之类的水果,以此来滋阴润燥。进入秋季后肺经当值,因此在秋季应该适量的多吃些酸性食物。如橘子和山楂等,以达到保肝护肺的功效。在秋季应多吃些含有维生素的食物,比如西红柿、鲜辣椒、茄子、马铃薯等,这些食物能补充人体营养从而避免受到燥邪的侵害。食补是秋季最重要的一种养生方式,特别是对于一些老有慢性病等特殊人群。在秋季可以适量的吃一些属温热性的食物,比如鲜辣椒、鸡肉等,如果有喝酒习惯的话不妨适量的少喝酒,如白酒和黄酒等。 白露

癌症患者的饮食忌讳

癌症患者的饮食宜忌 一、根据不同病种、症状的特点来选择食物。 1、肺癌:大多属气阴,阴虚内热之体,常有咳喘、胸闷、痰中带血等症状,宜选用杏仁、柑桔、荸荠、梨、白木耳、莲子等止咳、化痰、养阴润肺类食品。新鲜蔬菜、牛奶、鸭肉、猪肝等也应该常选用。而有伤阴动血作用的辛辣刺激食品及烟酒均应禁忌,油腻及不消化食物亦应忌用。 2、胃癌:消化功能骤减,宜多吃藕粉、牛奶、豆浆、豆芽、芝麻、柑桔、猪肉、瘦肉等。忌粗糙不易消化及辛辣过冷、油腻食物。 3、肝癌:应以低脂肪食物为主,多选新鲜蔬菜水果,特别是菠菜、佛手、绿豆及富含维生素k的动物肝脏等食物。忌辛辣及油腻食物。 4、肠癌:大便有脓血时,宜多吃无花果、黑木耳、荠菜、马齿苋、苹果等。大便不通时,宜食香蕉、梨、蜂蜜、萝卜、肉类、蛋奶制品。忌食辣椒、咖啡及高脂食品。 二、根据不同的治疗措施来安排饮食。 1、手术的患者,术手多属气血亏损,消化功能受影响,食欲下减,这时除高蛋白高纤维以补充体内营养不足外,应注意调理脾胃功能以助气血恢复,要多吃一些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如大枣、糯米、桂圆等,忌食油腻或过冷过热食物。 2、接受放疗的患者,常有阴津不足之口干咽燥等表现,宜多吃一些滋润清淡甘寒生津、凉血清热的食物。如荸荠、梨、枇杷、红萝卜、鲜藕、西瓜、丝瓜、绿豆、甲鱼、绿茶等。忌烟酒及辛辣香燥的葱蒜、辣椒、桂皮等。 3、接受化疗的患者,常有消化道反应和骨髓被抑制的表现,这时应该用一些能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并能增进食欲的食物。如番茄、山楂、柑桔、鸡蛋白、牛肉等,再根据消化功能恢复的情况适当增加一些补益气血、补骨生髓的食物。如苹果、红枣、核桃、菠菜、蘑菇、甲鱼、牛奶等。 三、注意维生素类摄入。 1、维生素C可阻止亚硝胺类物质的合成,因而有降低食管癌、胃癌发病率的作用。 2、维生素E也有类似的抗癌作用。因此肿瘤患者可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B、C、E及叶酸、胡萝卜素的食物。 四、注意微量元素摄入。 在40多种微量元素中,碘铁、铜锰、铬、锌、氟、钴、铜、硒、镁、锗等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在体内过多有一定的毒性,缺少了就会引起某些疾病。如缺碘可引起甲状腺肿大,有时会转化为甲状腺癌,并可通过内分泌失调而诱发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肺癌、消化道癌等。硒的缺少,多见于泌尿系统癌症。硒对肝癌、皮肤癌、恶性淋巴瘤有抑制作用。硒还可以抑制多种化学致癌物所致的癌症,对移植性肿瘤也有抑制作用。此外,食管癌、肝癌患者有缺乏铜的现象。因此,癌症患者应多食一些含有丰富微量元素的粗粮和黄豆制品。 五、注意优质蛋白的摄入。 肿瘤患者应多食一些含有优质蛋白的食品,以增强体力和免疫功能。如牛奶、鸡蛋白、瘦肉、鲜鱼等。 六、忌吃高脂肪的食物。 高脂肪除会增加肝脏负担、影响肝脏功能外,还会使肠内厌氧菌增多,使食物残渣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从而对肠壁的刺激增大,更容易促发结肠癌、直肠癌。高脂肪饮食还会增加泌乳素的分泌,易诱发乳腺癌、前列腺癌。 七、宜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可明显减少结肠癌的发病率。 八、忌吃腌熏食品及煎炸、火烤食品。 这些食品中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与胺类结合可生成亚硝胺化合物,有极强的致癌作用。熏制食品有较多的苯并芘和热解致癌物。煎炸、火烤之焦糊食品中含有可致癌的多环芳香烃化合物。 九、戒烟限酒。 忌吃过烫、过于辛辣的食品,忌烈酒、浓茶,忌烟或禁烟。少吃或不吃含有防腐剂、漂白剂、色素的食物。忌吃

中医秋季养生知识

中医秋季养生知识 中医秋季养生知识 中医秋季养生知识 1、中医秋季养生知识 1.1、中医养生的原则:天人和一,顺应四时,阴阳平衡。 1.2、养生方法: 在衣食住行方面顺应四季的变化;将健康食品生活化。 1.3、秋季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免疫力低下;嗜睡,阴沉,反应迟钝;生化功能低下,代谢功能低下;内分泌紊乱;秋燥耗阴伤肺。 1.4、秋季养生的原则:养阴防燥 1.5、秋燥伤阴的表现: 1.5.1、燥邪伤津液表现:常见的是口干,鼻干,唇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裂。 1.5.2、燥邪犯肺表现:轻者干咳少痰,痰粘难咯,重者肺络受伤而出血,见痰中带血,脱发增多。 1.5.3、肺中津亏表现:无液下与大肠,大便干结难解,出现便秘。 2、中医秋季养生-润肺小常识 2.1、一杯热水 将热水倒入茶杯中,用鼻子对准茶杯吸入水蒸气,每次10分钟左右,可早晚各1次。 2.2、最佳养肺时间:上午7~9点 一天中养肺的最佳时间是早7点~9点,这时肺脏功能最强,最好此时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强健肺功能。

2.3、最便宜的养肺法:笑口常开 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中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更通畅。 2.4、最有效的养肺法:主动咳嗽 秋天,人们应注意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日早晚可选择空气清新处主动咳嗽,以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有害物质,减少对肺部的损害。 3、秋季的养生保健小常识 3.1、要注意防止热能过剩,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3.2、中医称“宜食麻以润其燥”。首先应当少吃一些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应当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萝卜、西葫芦、茄子、绿叶菜、苹果、香蕉等。另外,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因此提倡吃一些有散发功用的辛香气味食物,如芹菜。 3.3、由夏到秋,气温下降,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过于生冷,会造成消化不良,易生各种消化道疾患。秋天应当避免光吃些凉和性寒的食物,应当多吃一些温性食物。 3.4、海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而海苔更是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藻糖酸,可以保护人体免受放射线的伤害。 3.5、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对于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疗效。 中医秋季养生知识-预防疾病是关键 1、预防疾病很重要 尤其是在秋天的时候,人体的免疫力处于一种下降的状态,所以说这个时候就极容易感染疾病,而要想做好秋季养生,预防疾病就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比如像一些伤风感冒胃病或者是支气管炎等等这些都是在秋季最容易复发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防止这些疾病的发生才是做好秋季养生的第一步。

(完整word版)高血压饮食禁忌及注意事项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 1、三餐 饮食安排应少量多餐,避免过饱;高血压患者常较肥胖,必须吃低热能食物。晚餐应少而清淡,过量油腻食物会诱发中风。食用油要用含维生素E和亚油酸的素油;不吃甜食。多吃高纤维素食物,如芹菜、笋、青菜、大白菜、冬瓜、番茄、茄子、豆芽、海蜇、海带、洋葱等,以及少量鱼、虾、禽肉、脱脂奶粉、蛋清等。 2、低盐 每人每天吃盐量应严格控制在2-5克,即约一小匙。食盐量还应减去烹调用酱油中所含的钠,3毫升酱油相当于1克盐。咸(酱)菜、腐乳、咸肉(蛋)、腌制品、蛤贝类、虾米、皮蛋、以及茼蒿菜、草头、空心菜等蔬菜含钠均较高,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3、高钾 富含钾的食物进入人体可以对抗钠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可以在食谱中经常"露面"。这类食物包括豆类、冬菇、黑枣、杏仁、核桃、花生、土豆、竹笋、瘦肉、鱼、禽肉类,根茎类蔬菜如苋菜、油菜及大葱等,水果如香蕉、枣、桃、橘子等。 4、鱼 不论对哪种高血压患者,鱼是首选的,因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每星期吃一次鱼的比不吃鱼者,心脏病的死亡率明显低。 5、果蔬 每天人体需要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可以通过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来满足。有人提倡,每天吃1-2只苹果,有益于健康,水果还可补充钙,钾、铁、镁等。 6、补钙 应多吃些富含钙的食品,如黄豆、葵花子、核桃、牛奶、花生、鱼虾、红枣、鲜雪里蕻、蒜苗、紫菜等。 7、补铁 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铁低于正常,因此多吃豌豆、木耳等富含铁的食物,不但可以降血压,还可预防老年人贫血。 8、饮水 天然矿泉水中含锂、锶、锌、硒、碘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茶叶内含茶多酚,且绿茶中的含量比红茶高,它可防止维生素C氧化,并可排除有害的铬离子。

一年十二个月养生法

一年12个月中的养生问题 一月:养肾防寒 气候特点:一月包含小寒和大寒两个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 中医认为,寒为冬季的主气,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 养生原则:“秋冬养阴”(《黄帝内经》)。 养生关键:“养肾防寒”。 注意锻炼、保暖:如散步、慢跑等,同时应注意保暖以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饮食宜“滋补”:民间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谚语。人们在经过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既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目的。 饮食宜忌:多吃羊肉、狗肉、鸡肉、甲鱼、核桃仁、大枣、龙眼肉、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以上食物均有补脾胃、温肾阳、健脾化痰、止咳补肺的功效。当然体质偏热、偏实易上火的人士应注意缓补、少食为好。忌一切寒凉之物,如冰激凌、生冷食品。 推荐食疗: 当归枸杞炖羊肉 用料:当归15克,桂圆10克,枸杞15克,羊肉500克。 制法:羊肉切块,加生姜用开水稍煮,水漂沥干,加入各药、上汤,隔水炖熟,饮汤吃肉。 功用:羊肉温热,含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维生素(A、B)等,有补阴壮阳、补虚劳益气血的作用。桂圆补益心脾,可去羊肉膻味。当归补血养血、活血化瘀。当归枸杞炖羊肉可补阴壮阳,补益心脾。 二月:阳气生发适当春捂 气候特点:二月是春天的开始,包含“立春”和“雨水”两个节气。

“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表明春季从这一天开始。过了“立春”,万物复苏,大地生机勃勃,草树开始萌芽,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节气的特点是冬去春来,湿度逐渐升高,加上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所以早晚仍然较冷。“雨水”节气因为雨水增多,空气湿润,天气暖和但又不燥热,更加适合万物的生长。 中医认为: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春季养生主要是护肝,而护肝要从心情着手,使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升”。 养生原则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 养生关键春季是冷空气活动频繁之季,所以要适当“春捂”。 二月白天渐长,阳光暖和,气温趋于上升,日照、降水也逐渐增多。民俗谚语中有句话说“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说明人们经过秋冬养生,到了春天开始劳做了。 春季养生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注意保护阳气。 立春以后,气候仍然干燥,补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春季饮食调养 春季阳气初生,应该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脏腑所好。 饮食宜忌 宜:多食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 忌:辛辣之物。 推荐食疗

深秋季养生保健知识大全

深秋季养生保健知识大全 秋季饮食调养应遵循“养阴防燥”的原则,饮食宜养阴,滋润多汁,具体方案如下: 养肺为要 秋气内应肺。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体真气之源,肺气的盛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饮食应注意养肺。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燕窝、梨、芝麻、藕、菠菜、鳖肉、乌骨鸡、猪肺、豆浆、饴糖、鸭蛋、蜂蜜、龟肉、橄榄。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此外还可适当食用一些药膳,如:参麦团鱼、蜂蜜蒸百合、橄榄酸梅汤等。 少辛增酸 秋季,肺的功能偏旺,而辛味食品吃的过多,会使肺气更加旺盛,进而还会伤及肝气,所以秋天饮食要少食辛味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辣椒等。在此基础上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番茄、荸荠等。 宜多吃粥

初秋时节,天气仍较热,空气潮湿,闷热蒸人,且秋季瓜果成熟,难保人们不贪食过度,这些均会伤损脾胃,所以秋天早晨多吃些粥,既可健脾养胃,又可带来一日清爽。秋天常食的粥有:山楂粳米粥、鸭梨粳米粥、兔肉粳米粥、白萝卜粳米粥、杏仁粳米粥、橘皮粳米粥、柿饼粳米粥等。 宜补充健身汤 秋季饮食以滋阴润燥为原则,在此基础上,每日中、晚餐喝些健身汤,一方面可以渗湿健脾、滋阴防燥,另一方面还可以进补营养、强身健体。秋季常食的汤有:百合冬瓜汤、猪皮番茄汤、山楂排骨汤、鲤鱼山楂汤、鲢鱼头汤,鳝鱼汤、赤豆鲫鱼汤、鸭架豆腐汤、枸杞叶豆腐汤、平菇豆腐汤、平菇鸡蛋汤、冬菇紫菜汤等。 宜多吃鱼 秋天是需要进补的季节,但很多人都害怕大量进补导致肥胖,不妨吃点鱼肉,鱼肉脂肪含量低,其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 鲫鱼:又名鲋鱼,味甘性温。功效为利水消肿、益气健脾、通脉

中医饮食宜忌

中医饮食宜忌 (一)饮食宜忌与疾病的关系:食物有寒、热、温、凉之性,辛、甘、酸、苦、咸之味。而疾病亦有寒热虚实之辩、阴阳表里之别。食物的性味必须与疾病的属性相适应,否则会引起反作而影响治疗。在指导病人饮食时,常须根据病人体质、疾病的不同,选择不同属性的食物,以达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饮食调养配合治疗的目的。例如:寒证应忌生冷瓜果等凉性食物,宜食温性暖性食物;热证应忌辛辣醇酒炙煿等热性食物, 宜食凉性食物;阳虚者忌寒凉,宜温补类食物;阴虚者忌温热,宜淡薄滋润类食物。又如:“肝病禁辛、心病忌咸,脾病忌酸,肾病忌甘,肺病忌苦”。以及“水肿病忌食盐,黄疸泄泻忌油腻,疮疖肿毒、皮肤瘙痒忌鱼虾蟹,经常头晕、失眠、性情急躁忌胡椒、辣椒、韭菜等”。即如《金匮要略》所言“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补体,为则成疾”。另外还应注意病人脾胃强弱的问题,有些病人脾胃运化能力较 弱,即使是相宜食物亦不能强迫进食;再一种是病后胃气除复,如贪 图口腹可导致食复的发生。即《景岳全书》所说“不欲食者,不可强 食,强食则助邪;新愈之后,胃气初醒,尤不可纵食。” (二)食物之间的关系:食物的性能各不相同,有相互协同作用,亦有相互克制作用。性能相使者,食之无妨,并可加强其调养作用。如当归生姜羊肉汤中羊肉与生姜,两者可相互协调发挥作用,羊肉得生姜而加强温补,故可治疗虚证腹痛。食物性能的相克有二种情况,

一是利用食物之间性能的相克,对人体有益。如水产大都为寒性,可加葱姜同煮,取其辛温而解其寒气;一是食物之间的性能各不相同,发生矛盾,影响人体健康,如一般习惯,蟹与柿子不同食,鳖鱼与苋菜不同食等等,应当注意饮食的调配。 (三) 食物与药物的关系:食物对药物的性能也有协同和相反之区别。协同相宜者如赤小豆配鲫可加强利水作用;当归加羊肉生姜可加强补血作用;黄芪加薏米可加强渗湿利水作用;苏叶加鱼、鳖可解毒去腥等。性能相反者,如鳖甲忌苋菜,薄荷忌鳖、肉,甘草忌鲢鱼,天门冬忌鲤鱼,荆芥忌鱼鳖,土茯苓、使君子、铁屑忌茶,白术忌桃、李、大蒜,蜂蜜忌葱,黄连、桔梗、乌梅忌猪肉,地黄、参类忌萝卜,因萝卜有消食、耗气作用,若于参类地黄同服,能使参类及地黄失去补气之作用。一般在服药期间,凡属生冷、油腻、腥类及不易消化,特别是有刺激性食物,均应避免为宜;护理人员一定要了解食物与疾病的关系,与食物的宜忌掌握病情了解用药,密切与医生配合搞好饮食护理,使饮食起到增加营养,配合治疗的作用。 (四)、常见病症饮食宜忌 饮食宜忌的原则是根据疾病症候类型而确定的。原则上阳虚、寒证疾病,禁忌生冷瓜果及其它凉性食物;阴虚、热证疾病,禁忌辛辣烟酒以及其它热性食物。寒证宜温,如姜、椒葱、蒜、酒类;热证宜凉,如瓜果、马兰头、菊花等。虚者当以补养,但需分别阴阳,阴虚者宜清补,如百合、甲鱼、淡菜、海参、银耳;阳虚者宜温补,如羊肉、狗肉、雀肉类。在此基础上结合脏腑病变部位配予适当

二十四节气都吃什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二十四节气都吃什么 篇一:二十四节气吃的是食物 二十四节气【老北京都吃什么】 老北京最讲究个“吃”,随着节气、气候的不同,也是应养生的需要,老北京在不同的节气所吃的东西可是大不相同的,吃的文化自然蕴藏其中。最近,本人根据家庭习惯,并搜集了一些资料,供大家参考,也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甘一,下半年是八甘三。 立春:立春当天,主食一定要吃春饼。每到这天家里总要准备许多菜,以备卷春饼用。比如菠菜炒肉丝、韭菜炒肉丝、蒜黄炒肉丝、热拌豆芽菜、酱肘子、松仁小肚、摊鸡蛋等等。那叫一个香!此外,这个节气期间,还要多吃萝卜,因为萝卜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它可祛痰、通气、止咳,甚至

解酒、解毒、补脾胃、御风寒,是春季佳品。 雨水:雨水节气当天,在吃方面并无特别讲究,只是随着春季气候转暖,又风多物燥,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等现象,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少食油腻之物。春季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雨水节气期间可以吃地黄粥、防风粥、紫苏粥调养脾胃。可选百合、山药、芋头、萝卜、荸荠等。不宜吃羊肉、雀肉等容易上火的肉类。 惊蛰:惊蛰当天,无特别吃食。期间主要以“春夏养阳”为原则,多吃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荠菜等。春天肝气旺易伤脾,所以惊蛰季节要少吃酸,多吃大枣、山药等甜食以养脾。 春分:老北京在春分时节讲究吃春饼卷炒合菜,淡雅宜口,也求合美之意。 清明:可以说,清明节最重要的是就是祭拜先人了。而清明节又叫寒食节,过去讲究家家户户不起火,不吃热东西,而是吃前些天预备下的冷食。 谷雨:当天要吃面条,一定要吃煮的。在这个节气里,肝脏气伏,心气逐渐旺盛,脾气也处于旺盛时期,是身体补益的大好时机,但不能像冬天一样进补,应当食用一些益肝补肾的食物,以顺应阴阳的变化,如玉米须大枣黑豆粥等。 立夏:立夏时节,正是小麦登场的时节,老北京讲究吃

癌症患者全面管理饮食的建议

癌症患者全面管理饮食的建议 大量饮用蔬果汁的建议 有些人癌基因所以表达,是因为内部微环境受到了破坏,破坏人体微环境的是“自由基”,有的人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了过多的自由基,使局部缺氧,正常的复制信息中断,DNA中的癌基因开始表达,生出原始癌细胞,逐日增多,生长成癌瘤。 国外许许多多学者围绕“自由基”做学问,苦心研究的结果终于发现:抗氧化食物,能够迅速的清除自由基。 美国农业部对食物抗氧化大PK,结果是红小豆冠军,野生蓝莓亚军,西红柿、胡萝卜、草莓其次。 就我国市场实际情况看,最易得的是红小豆、胡萝卜、西红柿、绿叶菜、草莓。 欧美近几年有一种致癌新疗法,叫“格森疗法”,把西红柿汁、胡萝卜汁、甜菜根汁、草莓汁、绿叶菜汁交替饮用,每日饮用次数达12-16次,每日饮用蔬果汁的总量高达3000毫升。 国内的癌症患者恐怕一下子难以接受如此大量的蔬果汁,我给出的建议是:开始时每日饮用6次,逐渐加密,每次尽量多饮。 西红柿汁加工方法如下: 取自然成熟的西红柿放入锅中加水烧开,煮5分钟,然后切片放入榨汁机中榨汁。饮用前加0.5克肉桂粉,能促进“番茄红素”的吸收。 西红柿中的抗氧化物质叫“番茄红素”,西红柿通过加热能析出更多“番茄红素”。 胡萝卜富含Ve,是理想的抗氧化物质,但Ve是脂溶性的,饮用胡萝卜汁时要加10毫升亚麻油。 西红柿、胡萝卜生吃不可以吗? 西红柿、胡萝卜的细胞膜较韧,影响吸收,这是它们的自身保护机制,用高转数料理机击碎其细胞膜,有效成分就容易析出。 绿叶菜:包括菠菜、上海青、西芹、生菜等,榨汁时可以加入青瓜(黄瓜),比例为4:1为好,新鲜的青瓜有清香,可以使患者多饮些菜汁。

12个月养生方案

12个月养生方案 一月:养肾防寒 气候特点:一月包含小寒和大寒两个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 中医认为,寒为冬季的主气,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 养生原则:“秋冬养阴”(《黄帝内经》)。 养生关键:“养肾防寒”。 注意锻炼、保暖:如散步、慢跑等,同时应注意保暖以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饮食宜“滋补”:民间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谚语。人们在经过(春、夏、秋、冬)近一年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既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目的。 饮食宜忌:多吃羊肉、狗肉、鸡肉、甲鱼、核桃仁、大枣、龙眼肉、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以上食物均有补脾胃、温肾阳、健脾化痰、止咳补肺的功效。当然体质偏热、

偏实易上火的人士应注意缓补、少食为好。忌一切寒凉之物,如冰激凌、生冷食品。 推荐食疗: 当归枸杞炖羊肉 用料:当归15克,桂圆10克,枸杞15克,羊肉500克。 制法:羊肉切块,加生姜用开水稍煮,水漂沥干,加入各药、上汤,隔水炖熟,饮汤吃肉。 功用:羊肉温热,含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维生素(A、B)等,有补阴壮阳、补虚劳益气血的作用。桂圆补益心脾,可去羊肉膻味。当归补血养血、活血化瘀。当归枸杞炖羊肉可补阴壮阳,补益心脾。 二月:阳气生发适当春捂 气候特点:二月是春天的开始,包含“立春”和“雨水”两个节气。 “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表明春季从这一天开始。过了“立春”,万物复苏,大地生机勃勃,草树开始萌芽,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节气的特点是冬去春来,湿度逐渐升高,加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