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英语词汇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英语词汇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英语词汇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英语词汇

Land

Land is a delineable [di?linieit]area of the earth's terrestrial [ti?restri?l]surface, encompassing all attributes of the biosphere immediately above or below this surface including those of the near-surface climate the soil and terrain forms, the surface hydrology (including shallow lakes, rivers, marshes, and swamps[sw?mp]), the near-surface sedimentary /?sed??ment?ri/(沉淀性的) layers and associated groundwater reserve, the plant and animal populations, the human settlement pattern and physical results of past and present human activity (terracing, water storage or drainage structures, roads, buildings, etc.[et?set?r?](=et cetera)). (UN, 1994)

Land use

Land use is the human modification of natural environment or wilderness into built environment such as fields, pastures, and settlements. The major effect of land use on land cover since 1750 has been deforestation of temperate regions. More recent significant effects of land use include urban sprawl, soil erosion, soil degradation, salinization [s?lini'zei??n], and desertification. Land-use change, together with use of fossil fuels, are the major anthropogenic sources of carbon dioxide, a dominant greenhouse gas. It has also been defined as "the total of arrangements, activities, and inputs that people undertake in a certain land cover type".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Land cover

Land cover corresponds to a (bio) physical description of the earth's surface. It is that which overlays or currently covers the ground. This description enables various biophysical categories to be distinguished - basically, areas of vegetation (trees, bushes, fields and lawn), bare soil, hard surfaces (rocks, buildings) and wet areas and bodies of water (watercourses水流(河床), wetlands). There are two primary methods for capturing information on land cover: field survey and thorough analysis of remotely sensed imagery. The nature of land cover is discussed in Comber et al. (2005).

A Comber, P Fisher, R Wadsworth. What is land cover?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2005

Difference

Land use corresponds to the socio-economic description (functional dimension) of areas: areas used for residential, industrial or commercial purposes, for farming or forestry, for recreational or conservation purposes, etc. Links with land cover are possible; it may be possible to infer land use from land cover and conversely. But situations are often complicated and the link is not so evident. Contrary to land cover, land use is difficult to 'observe'. For example, it is often difficult to decide if grasslands are used or not for agricultural purposes. Distinctions between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and their definition have impa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lassification systems, data collec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in general. (UNEP)

Land cover is distinct from land use despite the two terms often being used interchangeably. Land use is a description of how people utilize the land and socio-economic activity - urban and agricultural land uses are two of the most commonly recognised high-level classes of use. At any one point or place, there may be multiple and alternate land uses, the specification of which may have a political dimension.

Land management

Land management can be defined as the process of managing the use and development (in both urban and suburban settings) of land resources in a sustainable way. Land resources are used for a variety of purposes which interact and may compete with one another; therefore, it is desirable to plan and manage all uses in an integrated manner.

Land administration

The concepts of land administration are the reflection of views on land properties. In China, scholars hold ideas that land administration is the process of organization, coordination,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n land resources, land use, land property rights and land profit with political instruments for sake of whole society.

Other studies on land administration, cadastral

[k?'d?str?l] titles and land market, urban land administration, and land sustainable conservation, altogether make these factors-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land assets supervision and land political governance for sustainability constitute foundation of land administration. Difference

There are many factors according to which administration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management. From the nature of work, administration is concerned about the determination of objectives and major policies of an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puts into action the policies and plans laid down by the administration. From the nature of status, administration consists of owners who invest capital in and receive profits from an enterprise; management is a group of managerial personnel who use their specialized knowledge to fulfill the objectives of an enterprise. From Main functions, administration involves in planning and organizing functions; management involves in motivating and controlling functions.

Land use planning

Land use planning is the term used for a branch of public policy which encompasses [in?k?mp?s] various disciplines which seek to order and regulate the use of land in an efficient and ethical /?eθ?k?l/way. Despite confusing nomenclature n?u?menkl?t??,术语,命名系统, the essential function of land use planning remains the same whatever term is applied. The

Canadi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offers a definition that: "Land use planning means the scientific, aesthetic[i:s?θetik], and orderly disposition of land, resources, facilities and services with a view to securing the phys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efficiency,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ies"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There is bound to be conflict over land use. The demands for arable land, grazing, forestry, wildlife, tourism and urban development are greater than the land resources available.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se demands become more pressing every year. The population dependent on the land for food, fuel and employment will double within the next 25 to 50 years. Even where land is still plentiful, many people may have inadequate access to land or to the benefits from its use. In the face of scarcity, the degradation of farmland, forest or water resources may be clear for all to see but individual land users lack the incentive or resources to stop it.

Land-use planning is the systematic assessment of land and water potential, alternatives for land use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conditions in order to select and adopt the best land-use options. Its purpose is to select and put into practice those land uses that will best meet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while safeguarding resources for the future. The driving force in planning is the need for change, the need for improved management

or the need for a quite different pattern of land use dictated by changing circumstances.

All kinds of rural land use are involved: agriculture, pastoralism田园风味, forestry, wildlife conservation and tourism. Planning also provides guidance in cases of conflict between rural land use and urban or industrial expansion, by indicating which areas of land are most valuable under rural use.

Vocabulary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国土资源部Municipal Bureau of Land and Resources 市国土资源管理局

Municipal Bureau of Land Resources

and Housing Management 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Bureau of State Land Supervision 国家土地监察局

land utilization (use) 土地利用

extensive land use 土地粗放利用intensive land use 土地集约利用sustainable land use 土地可持续利用

land management 土地技术管理

land administration 土地行政管理

land use planning 土地利用规划general plan of land-use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land allocation 土地配置

land evaluation/appraisal 土地评价

land policy 土地政策

land economics 土地经济

land market 土地市场

land expropriation/requisition 土地征收/征用land registration 土地登记

land transaction 土地交易

land banking 土地储备

land supply/demand 土地供应/需求

land grant or transfer 土地出让或转让

land negotiation /agreement 土地协议

land auction 土地拍卖

land public bidding 土地公开招标

land value 土地价值

land rent 地租

land revenue 土地收益

land use fee 土地使用费

land use term 土地使用期

land levelling 土地平整

land development 土地开发

land rehabilitation/reclamation 土地复垦land consolidation/readjustment 土地整理land retirement 土壤退化

land subsidence 地面沉降

land pollution 土地污染

slope treatment for erosion control 坡面治理工程

grain to green 退耕还林

land information 土地信息

land use interpretation 土地利用判读

land use survey 土地利用调查

land use monitoring 土地利用监测

land use map 土地利用图

land use mapping 土地利用制图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土地利用分类

land use zoning 土地用途分区

land use control 土地用途管制

land use pattern 土地利用模式

land use type 土地利用类型

land use adjustment 土地利用调整

land use capability 土地利用潜力

land potential productivity 土地生产潜力land suitability 土地适宜性

land efficiency 土地效益

land structure 土地结构

land use intensity 土地利用密度multiple crop index 复种指数

prime cropland preservation 基本农田保护区planning approval 规划许可

total dynamic balance of cropland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compensation institution of cropland occupation

占用耕地补偿制度limitation of land use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land reform 土地改革

land use certificate 土地使用证

land tenure 地权

land-ownership 土地所有权

land-use right 土地使用权

state-owned land 国有土地household-based land contract system 土地家庭承包制

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概况

中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TOP20(TOP3) No.1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Ⅰ本科情况( l) {% [5 M7 _& i! \ A 专业简介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国土资源管理、土地政策与法规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地产咨询评估决策以及城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去向为各级政府土地和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及政策研究机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地产咨询评估机构、各类银行等投资金融机构、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以及不动产 相关企事业单位等。. u Q- K3 _, X$ y& ^; W B 主要开设课程, {/ s6 I; c& n! X; \+ e: B 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土地资源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土地法学、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土地信息系统、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城市规划与管理等。 Ⅱ考研相关 A 09年研究生招生一览表 B 08硕士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科目一政治; F$ ~/ z 5 R1 [; m* p8 w$ B 科目二英语或俄语日语或德语 1 q& U$ |) F' f" W/ s, S# W 科目三专业综合(含土地经济、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估价): Y+ i+ ]) x# C* g 科目四学科基础(含经济学、管理学)' ^4 ?. z6 \/ T 3 B; F 复试备注:复试笔试科目土地管理实务(案例分析)4 E9 E/ f" C+ H9 D2 @+ W9 [ C 09年研院招生平台 5 M' A9 `7 e$ h) h$ , F8 {$ i' g, ?7 Y( }5 ^ * E9 @6 z$ G* _2 W& j& A No.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 j. {( y" r$ ~0 X% G; Y+ p: O) K Ⅰ本科情况 A 专业简介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成立于1988年,原名土地资源科学系。全系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7名,讲师4名。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12位老师具有博士学位,占教师总数的75%。为国家学位办批准的土地资源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本科生毕业后可以在土地行政管理、土地法学、土地经济、地价评估、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可持续利用等研究方向继续深造。. D# T( E+ i7 F( E- ^/ m B 主要开设课程( R0 ~ L, @" H Z2 |! l6 K 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学、不动产估价、 测量学、土地信息系统等。% w7 [) h+ Y" q3 M' B5 `$ `- \0 ^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专业英语的翻译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的翻译

————————————————————————————————作者:————————————————————————————————日期:

Unit1 An Overview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组织需要一些有效率的东西:物质资源、金融资源、营销能力和人力资源。虽然这些对组织效率来说都很重要,但是最有可能提供潜在竞争优势的因素是人力资源如何管理这些资源。工业技术、财政学和顾客联系(市场)都可以被模仿,基本的管理人员也可以被模仿,但是最有效率的组织发现了独特的方法去吸引、保留和激励雇员——即一种难以被模仿的策略。 在《人的竞争优势》这篇华丽的文章中,Jeffrey Pfeffer 举了西南航空公司这个例子。 思考一下…西南航空公司的股票在1972和1992年间有最好的回报。可以确定的是它的成功并不是从规模经济中得到的。在1992年,西南航空公司公司有13.1亿的收入,并且在美国的的客运市场中仅仅占到了2.6%的份额…西南航空公司(问题句)的成功是因为它有多渠道的低成本资金——的确,它是美国负债经营最少的航空公司之一。西南的飞机,波音737,对它的竞争对手来说都能轻易获得。它不是任何一个大型计算机化预定保留系统的成员,它没有独特先进的技术,并且卖的是本质上的日常用品——低成本,经济型航空服务,在价格上有着别的竞争者无法压敌的优势。 西南航空公司大部分的价格优势来源于它的非常有生产力、非常受激励,顺便说一下,还有统一的劳动力。与美国的航空公司相比,根据1991年的统计,西南航空公司飞机的服务人员很少(79:131),每个雇员所能应对的乘客比一般的航空公司多(1891082:1339995)。他表明80%的起降可以在15分钟完成,而其他公司平均需要45分钟,这些设备的利用率给了它一个巨大的生产力优势。它在乘客服务上也提供了特别水平的服务。西南公司曾经荣获航空公司的三连冠(最佳准点率、最低行李丢失率、最少乘客抱怨率)9次。没有一个竞争对手赶得上。 关于西南航空公司的描述证明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表明发挥的作用——人力资源——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中决定组织竞争力和效率。西南航空公司的成功来源于有效的管理人员,一个联合了大量重要却不可见的运作方面。从这个很明显的例子中就可以看出,组织所面对的大部分改变和挑战都和雇员有关。在财富500强多种多样的组织中,非盈利的大学,美国橄榄球足球队,和地方旅店,CEO目睹了员工参与,正确的人从事正确的工作,管理者关心他们雇员的结果。90年代成功的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都采纳了职业化的途径以确保他们在21世纪任然能够成功。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传统中的“人事部”的部门现在被称为“人力资源部”。但是改变的不仅仅是名字。这个部门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变,并且他们的职责也扩大了。表1是我强调的发生在这个领域最主要的转变。 在1990年以前,提高工人个人生活水平是改革者最关心的。一些雇员企图通过建立工会或罢工来获得每星期6美元的最低工资。 时间段在管理中主要 关注的主题 对员工管理的观点活动 1890之 前 生产技术不关心员工需求惩罚系统 1890— 1910 福利工人需要安全条件和经济机会安全项目、英语课程、激励课程1910— 1920 任务效率工人需要高收入使高效称为可能时间和动作研究1920— 1930 个体的不同工人个体差异被考虑心理测试、员工辅导1930— 1940 工会工人作为管理者的对手工人联络系统、反工会1940—

土地资源管理博士点开设学校

土地资源管理博士点开设学校

一、所有院校(以下均为按地域排名) 招生单位名称所在地院校特性研究生院自划线院校博士点(10002)中国人民大学(11)北京市985 211 √√√(10019)中国农业大学(11)北京市985 211 √√√(10027)北京师范大学(11)北京市985 211 √√√(1003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1)北京市√(1141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1)北京市211 √√(1141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1)北京市211 √√(10086)河北农业大学(13)河北省√(10113)山西农业大学(14)山西省√(10125)山西财经大学(14)山西省√(10129)内蒙古农业大学(15)内蒙古自治区√(10135)内蒙古师范大学(15)内蒙古自治区√(10140)辽宁大学(21)辽宁省211 √(10145)东北大学(21)辽宁省985 211 √√√(10157)沈阳农业大学(21)辽宁省√(10173)东北财经大学(21)辽宁省√(10183)吉林大学(22)吉林省985 211 √√√(10200)东北师范大学(22)吉林省211 √√(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23)黑龙江省985 211 √√√(10224)东北农业大学(23)黑龙江省211 √(10231)哈尔滨师范大学(23)黑龙江省√(10251)华东理工大学(31)上海市211 √√(10272)上海财经大学(31)上海市211 √(10284)南京大学(32)江苏省985 211 √√√(10290)中国矿业大学(32)江苏省211 √√(10294)河海大学(32)江苏省211 √√(10307)南京农业大学(32)江苏省211 √√(10319)南京师范大学(32)江苏省211 √(10335)浙江大学(33)浙江省985 211 √√√(11482)浙江财经大学(33)浙江省√(10364)安徽农业大学(34)安徽省√(10370)安徽师范大学(34)安徽省√(10389)福建农林大学(35)福建省√(10394)福建师范大学(35)福建省√(10403)南昌大学(36)江西省211 √(10405)东华理工大学(36)江西省√(10410)江西农业大学(36)江西省√(10414)江西师范大学(36)江西省√(10421)江西财经大学(36)江西省√(10423)中国海洋大学(37)山东省985 211 √(10434)山东农业大学(37)山东省√(10445)山东师范大学(37)山东省√(10456)山东财经大学(37)山东省√(10459)郑州大学(41)河南省211 √(10466)河南农业大学(41)河南省√(10475)河南大学(41)河南省√(10486)武汉大学(42)湖北省985 211 √√√(10487)华中科技大学(42)湖北省985 211 √√√(1049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2)湖北省211 √√(10504)华中农业大学(42)湖北省211 √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英语全

第一篇 1. Land consolidation is sometimes incorrectly interpreted to be only the simple reallocation of parcels to remove effects of fragmentation. 土地整理有时被错误的理解成为了克服土地破碎化的影响仅对土地进行的简单再配置。 2.In reality land consolidation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broader social and economic reforms from the time of its earliest applications in western Europe. 现实中土地整理已与更广泛的社会和经济改革想结合,最初应用在西欧。 3. Land consolidation has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an instrument or entry point for rural development. 土地整理一直被视为一种工具或切入点,在农村发展问题上。 4. Early concepts of rural development were virtually the same 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ecause of the predominant role of agriculture in rural areas at the time. 早期概念的农村发展几乎一样的农业发展, 因为农业主导作用在农村地区的时间。 5.Improving the agrarian structure was viewed as being identical to maintaining the social viability in rural areas; what was good for the farmers was good for areas. 改善农业用地结构被认为与维持乡村地区的社会生存发展能力具有相同的含义,对农民有益的事物也对乡村地区的发展有益。 6.The emphasis of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 has shifted from a focus on restructuring agriculture to one of achieving more efficient multiple use of rural space by balancing the interests of agriculture, landscape, nature conservation , recre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especially when land is requir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ajor roads. 土地整理工程的重点已经从以调整农业结构为主转变为通过平衡农业、景观、自然保护、 休闲娱乐和交通特别是土地要满足主干道路建设需求时之间的利益关系来实现乡村空间更有效的多功能利用。 7.In line with other changes in the concept of rural development, land consolidation now places increasing importance on gender inclusion , participatory approaches and the use of mediation and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in resolving conflicts. 为了保持与乡村发展概念中其他变化的一致性,如今,土地整理日益强调性别包含。参与途 径以及在化解矛盾时调节机制和解决选择性冲突。 8. The most effective consolidation instrument of rural development is comprehensive land consolidation but at times other approaches such as simplified consolidation , voluntary group consolidation , and individual consolidation initiatives can bring benefits. 最有效的整合农村发展的工具是全面的土地整理, 但有时其他的方法, 如简化的整合,志愿组织整合,和个人整合行动可以带来的好处。 9. Comprehensive land consolidation include the re-allocation of parcels together with a broad range of other measures to promote rural development. 综合土地整理包 括破碎地块的配置和促进乡村发展的范围广泛的其他措施。 10. T he allocation of responsibilities for carrying out these steps also varies between jurisdictions. 职责分配执行这些步骤也在不同法域之间。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Unit1Unit4翻译

Unit1 An Overview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组织需要一些有效率的东西:物质资源、金融资源、营销能力和人力资源。虽然这些对组织效率来说都很重要,但是最有可能提供潜在竞争优势的因素是人力资源如何管理这些资源。工业技术、财政学和顾客联系(市场)都可以被模仿,基本的管理人员也可以被模仿,但是最有效率的组织发现了独特的方法去吸引、保留和激励雇员——即一种难以被模仿的策略。 在《人的竞争优势》这篇华丽的文章中,Jeffrey Pfeffer 举了西南航空公司这个例子。 思考一下…西南航空公司的股票在1972和1992年间有最好的回报。可以确定的是它的成功并不是从规模经济中得到的。在1992年,西南航空公司公司有13.1亿的收入,并且在美国的的客运市场中仅仅占到了2.6%的份额…西南航空公司(问题句)的成功是因为它有多渠道的低成本资金——的确,它是美国负债经营最少的航空公司之一。西南的飞机,波音737,对它的竞争对手来说都能轻易获得。它不是任何一个大型计算机化预定保留系统的成员,它没有独特先进的技术,并且卖的是本质上的日常用品——低成本,经济型航空服务,在价格上有着别的竞争者无法压敌的优势。 西南航空公司大部分的价格优势来源于它的非常有生产力、非常受激励,顺便说一下,还有统一的劳动力。与美国的航空公司相比,根据1991年的统计,西南航空公司飞机的服务人员很少(79:131),每个雇员所能应对的乘客比一般的航空公司多(1891082:1339995)。他表明80%的起降可以在15分钟完成,而其他公司平均需要45分钟,这些设备的利用率给了它一个巨大的生产力优势。它在乘客服务上也提供了特别水平的服务。西南公司曾经荣获航空公司的三连冠(最佳准点率、最低行李丢失率、最少乘客抱怨率)9次。没有一个竞争对手赶得上。 关于西南航空公司的描述证明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表明发挥的作用——人力资源——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中决定组织竞争力和效率。西南航空公司的成功来源于有效的管理人员,一个联合了大量重要却不可见的运作方面。从这个很明显的例子中就可以看出,组织所面对的大部分改变和挑战都和雇员有关。在财富500强多种多样的组织中,非盈利的大学,美国橄榄球足球队,和地方旅店,CEO目睹了员工参与,正确的人从事正确的工作,管理者关心他们雇员的结果。90年代成功的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都采纳了职业化的途径以确保他们在21世纪任然能够成功。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传统中的“人事部”的部门现在被称为“人力资源部”。但是改变的不仅仅是名字。这个部门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变,并且他们的职责也扩大了。表1是我强调的发生在这个领域最主要的转变。 在1990年以前,提高工人个人生活水平是改革者最关心的。一些雇员企图通过建立工会或罢工来获得每星期6美元的最低工资。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试知识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试 知识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考试 土地的概念: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土地的含义(概念):①土地是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②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③土地的性质和功能取决于各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④土地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 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全部土地,或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 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土地是我们所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总称,它包括了一切类型的土地;而土地资源则是从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的角度来阐述其具体涵义,它的分类一般要经过对土地的资源价值和利用功能的评价以后,才能确定其是一种什么样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在不断扩大。即是:土地资源包含于土地。 土地的特性(简答或填空) 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 土地的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 土地与景观、环境的区别与联系 景观指土地的具体一部分,与土地存在外延上从属关系;土地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景观强调其美学、生态价值及长期效益;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以实体或非实体形式存在。景观是指构成人类环境的实体部分。 土地资源学的概念 土地资源学是资源科学和土地科学的重要分支科目,它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类型与特征、数量与质量、调查与评价,以及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与管理等诸问题的一门综合学科。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6个方面) (1)土地资源学基础理论研究(2)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 (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4)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潜力 (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6)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四种) (1)(土地)系统分析方法 (2)现代技术应用方法。(3S技术:GIS、RS、GPS) (3)景观生态分析方法 (4)社会经济分析方法 构成土地资源的自然要素: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土壤、生物等 地学因素(填空)主要是一种区域性因素地学因素往往是使区域内的光温水土四大要素在大的气候规律控制下进行的重新组合分配 土壤要素特征分析有7个指标土壤剖面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肥可容性盐类土壤PH 植土壤石灰质 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三个方面。 评价某一地区的太阳辐射条件可用: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 衡量热量特征的指标主要有:温度、积温、无霜期 在农业上较有意义的温度衡量指标有:≥0℃农耕期;≥5℃喜凉作物的起始温度;≥10℃喜温作物的起始温度,又称活动温度;≥15℃喜温作物的安全生长期 积温:连续大于等于某一温度( 0℃、 10℃)起到连续小于等于某一温度( 0℃、 10℃)止的时期内每天平均温度的和,称某一温度的积温。 具有重要意义的几条≥10℃积温的等值线: 1 700℃等值线,位于大兴安岭北麓,属冻土层的南界,此线以南耐寒喜凉作物可以生长 3 500℃等值线,沿长城—线,相当于冬小麦的北界,一年一熟,此线以南可种冬小麦 4 500℃等值线,秦岭、淮河一线,该线以北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相关理论

土地资源管理相关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 (一)前提条件 1.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他都是农村和农业土地。农村只与该城市发生联系,即城市是“孤立国”中商品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而农村则靠该城市供给工业品。 2.“孤立国”内没有可通航的河流和运河,马车是城市与农村间联系的唯一交通工具。 3.“孤立国”是一天然均质的大平原,并位于中纬,各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等都完全相同,宜于植物、作物生长。平原上农业区之外为不能耕作的荒地,只供狩猎之用,荒地圈的存在使孤立国与外部世界隔绝。 4.农产品的运费和重量与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正比关系。 5.农业经营者以获取最大经济收益为目的,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他们的经营品种。 (二)主要内容 1.杜能区位理论的基本经济分析。杜能根据其理论前提,认为市场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决定农业经营的产品和经营方式;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之和;而运输费用又决定着农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因此,某个经营者是否能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P),将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和把农产品从产地运到市场的费用(T)三个因素所决定,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 P=V-(E+T) 按照杜能理论的假设前提进一步分析,“孤立国”中的唯一城市是全国各地商品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故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都要由这个城市市场来决定。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孤立国”各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应是固定的,即V是个常数。杜能还假定,“孤立国”各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完全相同,所以各地生产同一农产品的成本也是固定的,即E也是个常数。因此,V与E之差也是常数,故上式可改写成: P+T=V-E=K 上式中K表示常数,也就是说,利润加运费等于一个常数。其意义是只有把运费支出压缩为最小,才能将利润增至最大。因此,杜能农业区位论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归为一点,就是如何通过合理布局使农业生产达到节约运费,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润。 2.杜能圈。根据区位经济分析和区位地租理论,杜能在其《孤立国》一书中提出六种耕作制度,每种耕作制度构成一个区域,而每个区域都以城市为中心,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分布,这就是著名的“杜能圈”。 第一圈为自由农作区,是距市场最近的一圈,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农产品。 第二圈为林业区。本圈主要生产木材,以解决城市居民所需薪材以及提供建筑和家具所需的木材。 第三圈是谷物轮作区。本圈主要生产粮食。 第四圈是草田轮作区。本圈提供的商品农产品主要为谷物与畜产品。 第五圈为三圃农作制区,即本圈内1/3土地用来种黑麦,1/3种燕麦,其余1/3休闲。 第六圈为放牧区,或叫畜牧业区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复习题

一、选择:(10小题,每小题1分 1、A is a citizen of one country,working in a second country,and employ by an organization headquartered in a third country. A. Third-country national B. Host-country national C. Parent-country nationals D. Repatriate 2、A is an employee working for a firm in an operation who is a citizen of the country where the operation is located,but the headquarter for the firm is in another country. A. Third-country national B. Host-country national C. Parent-country nationals D. Repatriate 3、refers to the policies and practices related to managing people in an internationally oriented organization. A. Glob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 Cultural management C. Global organizations’ staff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3018292283.html,pensation management 4、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longs to retirement security benefits? A. Severance pay B. Time-off benefits C. Unemployment compensation D. Pension plans 5、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n’ t belong to executives?The . A. CEO B. President C. Senior vice-president D. Mid-manager 6、A pay is a collection of date on compensation rates for working performing similar jobs in other organizations. A. System B. Survey C. Grade D. Range 7、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n inappropr iate rater of an employee’ s performance? A. his/her supervisor B. His/her peer C.his/her customer D. his friend

土地资源管理博士点开设学校

一、所有院校(以下均为按地域排名) 招生单位名称所在地院校特性研究生院自划线院校博士点(10002)中国人民大学(11)北京市985 211 √√√(10019)中国农业大学(11)北京市985 211 √√√(10027)北京师范大学(11)北京市985 211 √√√(1003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1)北京市√(1141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1)北京市211 √√(1141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1)北京市211 √√(10086)河北农业大学(13)河北省√(10113)山西农业大学(14)山西省√(10125)山西财经大学(14)山西省√(10129)内蒙古农业大学(15)内蒙古自治区√(10135)内蒙古师范大学(15)内蒙古自治区√(10140)辽宁大学(21)辽宁省211 √(10145)东北大学(21)辽宁省985 211 √√√(10157)沈阳农业大学(21)辽宁省√(10173)东北财经大学(21)辽宁省√(10183)吉林大学(22)吉林省985 211 √√√(10200)东北师范大学(22)吉林省211 √√(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23)黑龙江省985 211 √√√(10224)东北农业大学(23)黑龙江省211 √(10231)哈尔滨师范大学(23)黑龙江省√(10251)华东理工大学(31)上海市211 √√(10272)上海财经大学(31)上海市211 √(10284)南京大学(32)江苏省985 211 √√√(10290)中国矿业大学(32)江苏省211 √√(10294)河海大学(32)江苏省211 √√(10307)南京农业大学(32)江苏省211 √√(10319)南京师范大学(32)江苏省211 √(10335)浙江大学(33)浙江省985 211 √√√(11482)浙江财经大学(33)浙江省√(10364)安徽农业大学(34)安徽省√(10370)安徽师范大学(34)安徽省√(10389)福建农林大学(35)福建省√(10394)福建师范大学(35)福建省√(10403)南昌大学(36)江西省211 √(10405)东华理工大学(36)江西省√(10410)江西农业大学(36)江西省√(10414)江西师范大学(36)江西省√(10421)江西财经大学(36)江西省√(10423)中国海洋大学(37)山东省985 211 √(10434)山东农业大学(37)山东省√(10445)山东师范大学(37)山东省√(10456)山东财经大学(37)山东省√(10459)郑州大学(41)河南省211 √(10466)河南农业大学(41)河南省√(10475)河南大学(41)河南省√(10486)武汉大学(42)湖北省985 211 √√√(10487)华中科技大学(42)湖北省985 211 √√√(1049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2)湖北省211 √√(10504)华中农业大学(42)湖北省211 √

(完整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练习题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资源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土地资源: 2.土地资源评价: 3.土地的经济生产潜力: 4.土地退化: 5.可持续土地利用: 二、填空(每个1分,共20分) 1.地貌类型是具有共同形态特征和成因的地貌单元。按地貌形态可以粗略地分为、、、、和等五大类。 2.土地资源调查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3.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主要表现 为:、、、 四个方面。 4.农业生态区是指按、、、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原 则而划分的一个区域,每个生态区内的。 5.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系统一般采两级制,其中第一级类型划分主要是依据,

第二级类型的成分主要是依据。 三、选择(每个1分,共10分) 1.土地资源学研究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 A.土地与土地类型 B.区域土地资源 C.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D.土地资源保护与政治 2.对农业土地资源评价的核心内容是() A.土地资源的数量特征评价B土地资源的质量特征评价 C.土地资源的性状和肥力评价 D.土地资源的保护与整治评价 3.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是根据()划分的 A.光照强度 B.光照质量 C.光照程度 D.光照长度 4.我国的气候类型中没有的一类是() A.季风型 B. 海洋型 C.地中海型 D.干旱荒漠型 5.在分析某一局部区域的土地资源特征时,往往将()因素作为主导因素加以重点剖析 A.气候 B.地学 C.生物 D.经济 6.一般而言,海拔高度每升高一百米,气温下降() A.1 B.0.5~0.6 C。1~2 D.0.8~1 7.地貌类型按()可以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大类型 A.海报高度 B.地貌形态 C.相对高差 D.坡度 8.能作为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的是() A.土地厚度 B.土地质地 C.土地有机质含量 D.土壤PH 9.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土壤调查重点是() A.土壤肥力因素 B.土壤质地 C.土壤障碍因素 D.土壤侵蚀 10.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核心是() A.准备阶段 B.内业阶段 C.外业阶段 D.验收阶段 四、简答题(共40分) 1.什么是土地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8分) 2.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应遵循哪些原则?(8分)

土地管理专业知识

土地管理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土地规划、测量、地籍管理、土地利用与管理等 土地资源管理学专业考试相关知识(事业单位考试专用) 土地的概念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土地的含义(概念)①土地是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②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③土地的性质和功能取决于各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④土地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全部土地,或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土地是我们所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总称,它包括了一切类型的土地;而土地资源则是从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的角度来阐述其具体涵义,它的分类一般要经过对土地的资源价值和利用功能的评价以后,才能确定其是一种什么样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在不断扩大。即是:土地资源包含于土地。土地的特性(简答或填空)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土地的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土地与景观、环境的区别与联系景观指土地的具体一部分,与土地存在外延上从属关系;土地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景观强调其美学、生态价值及长期效益;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以实体或非实体形式存在。景观是指构成人类环境的实体部分。土地资源学的概念土地资源学是资源科学和土地科学的重要分支科目,它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类型与特征、数量与质量、调查与评价,以及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与管理等诸问题的一门综合学科。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6 个方面)(1)土地资源学基础理论研究(2)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4)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潜力(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6)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四种)1(土地)系统分析方法2现代技术应用方法。(3S 技术:GIS、RS、GPS)3景观生态分析方法4社会经济分析方法构成土地资源的自然要素: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土壤、生物等地学因素填空主要是一种区域性因素地学因素往往是使区域内的光温水土四大要素在大的气候规律控制下进行的重新组合分配土壤要素特征分析有 7 个指标土壤剖面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肥 可容性盐类土壤 PH 植土壤石灰质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水(降水)三个方面。、温(热量)评价某一地区的太阳辐射条件可用: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衡量热量特征的指标主要有:温度、积温、无霜期在农业上较有意义的温度衡量指标有:≥0℃农耕期;≥5℃喜凉作物的起始温度;≥10℃喜温作物的起始温度,又称活动温度;≥15℃喜温作物的安全生长期积温:连续大于等于某一温度( 0℃、 10℃)起到连续小于等于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排名

同问哪里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最好? 2012-1-5 14:55 提问者: 我叫什么呢气人 我来帮他解答 2012-1-5 16:54 满意回答个人看来,各校学科定位与专业课设置也差别较大。在房地产分析方向,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研究水平较高; 土地利用规划方向,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研究较多; 地籍管理方向,武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吉林大学排名靠前; 土地行政管理方向,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地位较高; 土地经济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研究较多; 土地可持续利用方向,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曲福田教授研究颇多; 土地信息技术,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较为领先; 土地整理方向,由于该领域刚刚发展,且该领域研究要求较深的土壤学背景,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研究较多; 土地估价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叶剑平教授研究颇多。 土地工程规划方面:北京理工大学研究较多。 但就国内土地资源管理学界的学术地位而言,大致的排名如下: 中国人民大学(1) 南京农业大学(2) 华中农业大学(3) 中国地质大学(4) 中国农业大学(5) 浙江大学(6) 武汉大学(7) 中国矿业大学(8) 中山大学(9) 同济大学(10 同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考哪个学校好且不考数学??? 2012-5-29 09:00 提问者: 可爱樊樊儿 我来帮他解答 2012-5-29 13:46 满意回答推荐院校: 1 浙江大学 2 南京农业大学 3 中国农业大学 4 中国地质大学 5 华中农业大学 6 中国矿业大学 7 中国人民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文求职信范文.doc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文求职信范文 first of all, thank you for your busy schedule to read my 自荐信down, when you open the自荐信personally, i will be reviewing the past efforts; when you finally close the 自荐信, and perhaps will the new decision of my life journey. my name is ***, a ** to be graduated from the baoji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tudents. to take this career, i with a sincere heart and pursuit of the cause, in good faith, recommend their own. i know only a few sentences outlining a complete itself is not easy. i really just want to use the language of the most pure, introduced themselves as comprehensively as possible to your organization's job to express the most sincere desire. sincere desire to be able to join your organization, a building block for your organization tomorrow, but your organization is willing to contribute their youth and wisdom. while studying at the school system to study th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but also a positive constant, based on solid, professional for the breadth and depth. the use of baoji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 of the advantages of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基础理论(必备).

土地资源管理基础知识理论bete1.0 Editor: yyx 自整土管基础知识,适用于LKD,会陆续根据情况陆续增加和删除

土壤的概念: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土层:是原来的成土母质在成土作用的影响下产生分异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土壤层次可根据其颜色、结构、结持性、新生体等特征进行划分。(每一种成土类型都有其特征性的发生层组合,从而形成了各种土壤剖面,主要的有:有机层(O)、腐殖质层(A)、淋溶层(E)、淀积层(B)、母质层(C)、母岩(R)) 土壤质地:土壤颗粒粗细的状况。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土壤水划分为:固态水、气态水、化合水和结晶水、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毛管上生水、毛管悬着水)、重力水(自由重力水、支持重力水)等几种类型。 土壤水分常数:土壤水分常数是反映土壤水分形态和性质的特征值。它标志土壤水分的形态和性质变化时的一些土壤含水率的特征值。在水文学中常用下述几个土壤水分常数: 1.最大吸湿量:在饱和空气中,土壤能吸收的最大水汽量称为最大吸湿量。它表示土 壤吸着气态水的能力。 2.最大分子持水量:由于土粒分子力所结合的水分的最大值称为最大分子持水量。此 时,薄膜水厚度达到最大值。 3.凋萎含水量:植物无法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从而开始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植 物根系的吸力约为25 个大气压,即当土壤水分的吸力等于15 个大气压时土壤含水 率就是凋萎含水量。由此可见,大于凋萎含水量的水分才是参加水分交换的有效水 量。 4.毛管断裂含水量:毛管悬着水的连续状态开始断裂时的含水率。当土壤含水率大于 此值时,悬着水就能向土壤水分的消失点或者消失面运行。在此值以下,连续供水 状态遭到破坏,其土壤水分为结合水和薄膜水。这时,水分交换以薄膜水和水汽形 式进行。 5.田间持水量:又称为田间最大持水量。饱和土壤排水两天后,过多的重力水已经排 除,土壤中保持最大毛管悬着水时的土壤含水率,相当于0.1~0.3 个大气压。悬 着水不作重力流动,当土壤含水率超过田间持水量时,过剩的水分不能保持在土壤 中,会以自由重力水的形式向下渗透。它是划分土壤持水量和向下渗透水分的重要 标志。 6.饱和含水量:土壤中所有孔隙全部被水分充满时的土壤含水率。约相当于0.001Pa, 它决定于土壤孔隙的大小。从田间持水量到饱和含水量,是受重力作用向下运动的 自由重力水。地下潜水面以下,土壤含水量经常处于饱和状态,属于饱和渗透水流 特性。 土壤主要发生过程:1.原始成土过程2.灰化过程3.粘化过程4.富铝化过程5.钙化过程6.盐渍化过程7.碱化过程8.潜育化过程9.潴育化过程10.白浆化过程11.腐殖质化过程12.泥炭化过程13.人工熟化过程14.其他过程。 冻土:是指地表至100厘米范围内有永冻土壤温度状况,地表具有多边形土或仕宦等冻融蠕动形态特征的土壤。包括冰沼土和冻漠土。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综合测试方案

2013级土地资源管理 专业综合能力测试实施方案 一、测试目的 根据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函件教教【2016】151号及校教字【2002】322号文件要求,我校本科学生必须通过专业综合能力测试方可毕业。本学期对2013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综合能力测试。 专业综合能力测试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于本专业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与当前土地管理实践工作中的热点问题紧密联系,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考察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测试对象 2013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共计111人(土管131班32人,土管132班34人,土管133班34人,经管实验131班土管方向11人)。 三、测试办法 由院、系、教务办、学生办和相关教师组成院专业综合能力测试指导小组。在指导小组的领导下,测试题来自《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综合测试试题库》,组织有关老师专门命题。土管系与实验中心具体负责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测试工作。 四、测试范围 必修课11门: 专业基础必修课6门: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学、土地行政管理学、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 专业核心必修课5门:土地法学、地籍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学、不动产估价、土地利用工程。 选修课11门:

地籍测量、应用土地信息系统、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物权法概论、国土与区域规划、不动产经营与管理、不动产金融、应用遥感技术、土地利用管理、景观生态学、资源与环境法学。 五、测试内容 1、笔试(100分) 笔试主要侧重对考察学生对于本专业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采取闭卷考试形式,题型由选择题、判断题和问答题组成,总分100分。 笔试考核涉及的知识点集中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必修与选修课程上。 2、面试(100分) 面试尽量与当前土地管理实践工作中的热点问题紧密联系,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通过抽签的方式选择自己回答的题目,然后给予一定时间准备。学生按学号顺序抽取面试题目,依序作答。在此过程中,测评的要素有:回答问题的准确性(60分)、言语表达能力(20分)、仪表仪态(10分)、应变能力(10分),总分100分。 面试考核涉及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土地法学、地籍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学、不动产估价、土地利用工程、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学、土地行政管理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物权法概论、不动产经营与管理、不动产金融、土地利用管理、资源与环境法学、景观生态学、国土与区域规划等课程。 3、基本技能测试(100分) 机试主要侧重对考察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上机操作进行考察。题型由选择题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采取的是上机考试的形式。 基本技能测试主要包括测量学、地图学、地籍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土地信息系统、应用遥感技术等课程。 六、测试时间安排 测试由笔试、面试与机试组成。参加测试的同学一同参加笔试,笔试结束后,分别进行面试和机试,具体安排如下表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