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语言学推荐书目

心理语言学推荐书目
心理语言学推荐书目

1、外语阅读教学与心理学;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8-5-1

2、外语教学心理学;朱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4-1

3、阅读发展心理学;闫国利;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8-1

4、阅读与学习心理的认知研究;莫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

5、阅读教学(英语)(平装)Jill Hadfield,王炫元(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7-1

6、汉语阅读与习得的认知心理研究;张金桥;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6-1

7、第二语言阅读探索:问题与策略;安德森;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7-1

8、外研社基础外语教学与研究丛书.英语教师发展系列:英语阅读教学;王笃勤,程晓堂;外语教研社;2010-1-1

9、第二语言课堂研究:综合指导;纽南、贝利,外语教研社;2010.1.1

10、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从幼儿园到高3;贝克尔;外语教研社;2004-3-1

11、学习心理学—面向教学的取向(第3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

12、学习心理学;刘儒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1

13、学习心理与教学—理论和实践;卢家楣;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12-1

14、学习心理辅导;吴增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7-1

15、人大附中校本教材:学习与心理;刘彭芝、王珉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6、人大附中校本教材:情绪运用与压力调节;刘彭芝、王珉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7、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刘翔平;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8、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赵希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学习与发展: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林崇德

20、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扩展版);布兰思福特著,程可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于心理语言学理论在外语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崔 姗(1985—),女,硕士研究生,牡丹江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作者简介:1、引言 心理语言学是一门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交叉学科。它综合运用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和试验方法来研究语言的习得、学习和使用的心理过程,是一门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涉及人类个体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知识和能力。 心理语言学是一门边缘科学,不仅和语言学、心理学,而且和教育学、人类学、生物学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它的研究成果不仅对探讨语言的起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等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对语言教学(包括本族语教学和外语教学)、儿童语言的培养和发展等有重要指导作用。 2、基于心理研究的二语习得理论假说 著名的语言学家克拉辛将心理研究应用于课堂教学,提出二语习得理论的五个假说,他认为理论研究者、应用研究者和语言教师三者之间应形成一种真诚的合作,实现成功的外语教学。 2.1习得,学习假说。习得指的是孩子们获得第一语言的过程。习得过程是潜意识的,而学习是通过明确的或规范的传授方式、借助于改错操练得到发展的,因此是有意识的。 2.2自然次序假说。该假说论述了习得一种可预言次序中的语法结构,那就是说,某些结构容易习得早,而另外一些结构则容易习得晚。例如,母语是英语的孩子们易早习得某些词素(复数-S 和进行时ing )、晚习得另外某些词素(第三人称单数后加-S 和所有格’s )。 2.3监控假说。监控假说阐述了习得有利于二语实践的流利性。有意识的学习不利于二语的流利程度,但它有编辑或监控的功能,学习者通过有意识学习进行纠错,在自我纠错后改变已习得的习惯性表达方式。 2.4输入假说。(1)习得是通过理解语料输入实现的。输入假说论述了习得是通过努力获取话语意义并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说的内容而不是说的方式上;(2)在话语形成过程中,应在学习者掌握说话方法的阶段给予其理解性输入,其语法结构的准确率也会随着习得者获得更多的语意输入后提高;(3)在语法结构上人们并没有把最好的输入按次序安排好。如果习得者理解足够的语料输入,在输出阶段就会获取需要的结构。 2.5情感过滤说。该假说论述情感变化的作用。情感变化与二语习得的成功有关:(1)焦虑。焦虑的层次越低,语言习得就越好;(2)动机。更高的动机当然预示着更好的二语习得;(3)自信。有更多自尊和自信的习得者在二语习得方面做得更好。 3、心理语言学研究的第二语言的学习条件以及学习第二语言的人的特点 从第二语言的学习条件方面来说,首先要有充分的练习,并且学习必须是正确的东西。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得到不断地“反馈”,即及时巩固学到的东西。此外,学习要深化,就必须形成概念,这样就可以由已知到未知。 其次,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人的特点,心理语言学也作了研究,认为学习外语的人需要具备以下几种素质: 3.1审辨和模仿语音的能力。学习外语首先应从模仿开始;而要模仿语音,就得审辨语音。两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3.2语法的敏感性。语法是词的变化规则和造句规则的总和。任何一种语言都具备其独特的语法。母语的语法体系,在外语语法的掌握中总是起双重作用:与母语相同的语法概念和结构形式,学生易于理解;反之则难。 3.3语言的归纳能力。每一种语言都具备一定的系统性,这种系统性存在于其语音、语法、词汇等因素之中。掌握了语言的系统性就可以以简驭繁。 3.4联想记忆的能力。记忆有逻辑记忆和机械记忆之分。学习外语词汇把机械记忆与逻辑记忆结合起来。此外,还可以利用接近联想或对比联想对语音、词形等方面的相同或相近的地方,进行分析比较,以帮助记忆。 4、心理语言学研究对外语教学产生的启示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教学法的看法,也从多方面展示了外语学习的复杂过程。它指出外语教学的成败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教师、学生、培养目标、环境、教材、教学法及教具等。就学生而言,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在儿童时期,一个人的发音习惯尚未定型,受本族语影响较浅,模仿能力较强,形象思维较丰富,机械记忆较旺盛。根据这些特征,教师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外语教学,可以较多地采用单纯模仿的办法(特别是发音),效果会比理论讲解的办法好,教完整的句子比孤立地教单词好;通过实物、图片、情景,用浅显易懂的口语叙述故事,给学生介绍生词词组及新出现的句型,也会比单纯的词汇、句型讲解好。易于混淆的单词、句型,可以通过默写、听写等方式来巩固,也可以适当利用本族语来讲解语言现象。 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特征的改变,教学法也应随之改变。年龄较大的学生受方音影响较深,对本族语掌握较好;逻辑思维较发达,视觉记忆逐步起作用。因而对这样的学生进行外语教学,讲发音时可以反复讲解发音的部位及方法,让他们注意听、看教师的发音,然后反复练习,以达到正音的目的。对于教材的运用,也可以先从阅读入手,而后转入口头言语。在朗读课本时,要讲清单词重读、连读、不完全爆破、意群及语调等有关语音知识,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语法及词汇教学上必要时可以把外语与本族语作对比,使学生尽可能从中掌握规律。事实证明,外语学习和本族语学习有互相促进作用,所以对较高年级的学生进行外语教学,在促进其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地使用翻译法。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识到,任何一种教学法都不可能适应于一切情况并且一成不变,所以教师应该研究掌握各种教学法,并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教学对象、教学阶段和教学内容而决定采取不同的方法。外语系的课程设置以及各级学校的外语教材、教学法如何改革,应进一步去探讨。 5、结语 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有助于外语教学的改进,语言教学最大的重点应该是在理论研究者、应用研究者和语言教(下转第55页) 崔姗 (牡丹江师范学院商务英语系,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关于心理语言学理论在外语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摘要]心理语言学是一门以言语的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研究人类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行为和心理过 程,不但对探讨语言的起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对本族语和外语教学都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学习心理语言学对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包括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和心理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影响。这些结论有待于在外语教学实践中进行验证,从而使可行性理论得到应用,实现成功的外语教学。 [关键词]心理语言学;二语习得理论;外语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89(2010)29-0047-01

心理语言学(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

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1 绪论 1·1 心理语言学的对象 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和心理的。 我们可以归纳出心理语言学的几个特点: 1.它是研究语言的习得和使用的心理过程的。 2.这个过程是以认真为基础的。 3.它主要采用实验方法(包括心理测量的方法和统计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在一些领域(如语言习得)还需要采用自然观察方法和语料库方法。 1·4 心理语言学的诞生和发展 1·5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1)自然观察 心理语言学所采用的第一种研究方法是自然观察。有些自然产生的行为(如语言习得和失言)是很难任意操纵的,只好在它出现时便进行观察;还有些行为一经操纵,就会收到影响,乃至失真,在实验室里的电话通话和日常的电话通话显然不同。 自然观察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不干预性。即不掺杂观察者的任何主观因素,如实地记录客观现象,但这有时不容易做到。因为语言活动既是心理活动,又是社会活动,所以有的观察又强调观察者参与语言活动。既要参与但又不干预,就要求观察者灵活掌握。 第二个特点是:强调事物的型式性。这是观察的根本目的,即从个别的、随机的行为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进行分析。 第三个特点是:直观性。这是自然观察的有点,直观的东西比臆断的东西要可靠,但是问题在于心理活动不能直观,必须根据表面观察到的行为去推断其心理过程,要推断就难以避免主观性。 第四个特点是:长时性。自然观察要花很多精力和时间才能找到事物的型式。 (2)实验法 心理语言学所采用的第二种研究方法是实验法。实验法是自然科学所采用的方法,这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很多因素起作用的结果。为了

问什么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范围

1. What is the scope of Sociolinguistic research? 问:什么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范围? 答:广义的把从不同角度去考察语言的都看成社会语言学等等范围,如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地理学、历史学、哲学等等。狭义的是研究语言使用中的变异现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异指语言运用上的变化和差异,通过使用各种不同的语言上的变体表现出来。具体来说,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包括: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状况如双言制、双语、多语或多方言状况; 2)各种语言变体包括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标准语和土语、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等构造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3)交谈情景与选择语码之间的关系以及语码选择与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 4)社会以及不同的集团对各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评价和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 5)由于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种种原因以及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变化的方式和规律,等。 最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也在不断的延伸,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社会语言说的研究会取得更大更多的成就,同时也对我们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Generalized to study from different angles to the language areas are regarded as social linguistics, etc。Such as sociology,

anthropology, ethnology, psychology, geography, history, philosophy and so on. Narrow the variation in use of language phenomena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 environments. Variability refers to the change in language and differences, through the use of different language variants shown. Specifically, social linguistics includes: (1) The language of a country or region, such as two-word system status, bilingual, multi-lingual or multi-dialect situation; (2) variations in various languages, including regional dialects and social dialects, standard language and dialect, formal and informal language body language body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tructure and social function; (3) The conversation scenarios and sele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de and the Code Selection an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4) Social and different languages or language groups on evaluation and attitude variations and the resulting social effects; (5) The social, cultur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easons, as well as language contact caused by changes in the way of language and law, and so on. In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linguistics is constantly extending the scope; I believe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心理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

心理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语言学初期发展的理论基础 心理语言学的初期发展受到三大理论的影响:一是以华生(J.B.Watson,1878~1858)和斯金纳(B.F.Skinner,1904)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理论;二是以布隆菲尔德(Bloomfield,1933)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三是以珊南(C.Shannon,1948)为代表的信息理论。 首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所创始的行为主义理论,在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1870~1932)“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客观功能主义”的学说。他认为,学习就是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在华生看来,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刺激—反应(S-R)联接而形成的。继华生之后,斯金纳又在华生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1957年,斯金纳出版的《言语行为》(Verbal Behavior)一书对言语行为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尽管斯金纳的《言语行为》后来受到了乔姆斯基的批判,但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射”和“可操作性条件反射”等的心理学理论不但影响着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研究,而且也为后来发展起来的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部分的理论根据。 除了行为主义理论,以布隆菲尔德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理论也为心理语言学的初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布隆菲尔德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建立在华生行为主义理论的研究基础之上。其特点是用行为主义的原则研究意义,在确立语言单位时坚持严格的发展程序,总体上关心语言学的自由地位和科学性。尽管他的理论受到语义学家里奇(Geoffrey Leech)的批评并成了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的“牺牲品”,然而,布隆菲尔德的研究方法不但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被广泛采用,而且也成了心理语言学研究“句子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 心理语言学的初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珊南(Shannon)为代表的“信息论”的研究。信息论的研究牵涉到信息的计量、传送、变换、处理和储存。在语言的研究方面,信息理论认为语言的输出表现为一系列的信息符号,依次地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换。信息论的研究成果向语言学家对语言信息分布的分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和仿照的依据,同时也向心理学家和语言教育工作者在学习理论的研究方面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框架。自1948年信息论问世以来,信息

二十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01 斯坦福监狱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 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经常被拿来与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比较,米尔格拉姆实验是于1961年在耶鲁大学,由津巴多中学时代的好友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的。津巴多作为监狱长。 死亡实验是一套故事基于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的电影。 津巴多模拟监狱实验 斯坦福大学(Stanford)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他的同事在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办公大楼地下室里建立了一个“监狱”,他们以每天15美元的价格雇用了24名学生来参加实验。这些学生情感稳定,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在普通人格测验中,得分属正常水平。实验者对这些学生随意地进行了角色分配,一部分人为“看守”,另一部分人为“罪犯”,并制定了一些基本规则。然后,实验者就躲在幕后,看事情会怎样发展。 两个礼拜的模拟实验刚刚开始时,被分配做“看守”的学生与被分配做“罪犯”的学生之间,没有多大差别。而且,做“看守”的人也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如何做监狱看守员。实验者只告诉他们“维持监狱法律和秩序”,不要把“罪犯”的胡言乱语(如“罪犯”说,禁止使用暴力)当回事。为了更真实地模拟监狱生活,“罪犯”可以像真正的监狱中的罪犯一样,接受亲戚和朋友的探视。但模拟看守8小时换一次班,而模拟罪犯除了出来吃饭、锻炼、去厕所、办些必要的其他事情之外,要日日夜夜地呆在他们的牢房里。 “罪犯”没用多长时间,就承认了“看守”的权威地位,或者说,模拟看守调整自己,进入了新的权威角色之中。特别是在实验的第二天“看守”粉碎了“罪犯”进行反抗的企图之后,“罪犯”们的反应就更加消极了。不管“看守”吩咐什么,“罪犯”都唯命是从。事实上,“罪犯”们开始相信,正如“看守”所经常对他们说的,他们真的低人一等、无法改变现状。而且每一位“看守”在模拟实验过程中,都作出过虐待“罪犯”的事情。例如,一位“看守”说,“我觉得自己不可思议……我让他们互相喊对方的名字,还让他们用手去擦洗厕所。我真的把…罪犯?看作是牲畜,而且我一直在想,…我必须看住他们,以免他们做坏事。”?另一位“看守”补充说,“我一到…罪犯?所在的牢房就烦,他们穿着破衣服,牢房里满是难闻的气味。在我们的命令面前,他们相对而泣。他们没有把这些只是当作一次实验,一切好像是真的,尽管他们还在尽力保持自己原来的身份,但我们总是向他们表明我们才是上司,这使他们的努力收效甚微。” 这次模拟实验相当成功地证明了个体学习一种新角色是多么迅速。由于参加实验的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病态反应,在实验进行了6天之后,研究人员就不得不终止了实验。

心理语言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_回顾与展望_李绍山

收稿日期:2006-09-06 作者简介:1.李绍山(1957-),男,河南夏邑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心理语言学和语言测试; 2.李志雪(1968-),男,河北枣强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心理语言学和写 作教学。 心理语言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回顾与展望 李绍山1 ,李志雪 2 (1.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训练部,河南洛阳471003;2.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河南洛阳471003) 摘 要:心理语言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介绍到中国以来,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起步和快速发展三个主要阶段。国内学者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并且不断将这些成果运用到外语教学实践中,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目前国内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在深度、广度和方法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 关键词:中国;心理语言学;引进;发展 中图分类号:H 0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2 722X (2007)02 0027 07 The D evel op m ent of Psycholinguistics i n Chi na :R evie w and Prospects L I Shao shan 1,L I Zh i xue 2 (1.D epart m ent of T ra i n i ng,PLA U n i ve rs i ty o f F ore i gn Languag es ,Luoy ang ,H enan Prov .,471003,Chi na ;2.D epart ment o f Eng li sh ,PLA U niversity of Fo re i gn L anguages ,Luoyang ,H enan P rov .,471003,Ch i na) Abstrac t :The past t w o decades w itnessed the boo m i ng of psycho lingu i sti c resea rch i n China ,wh i ch can be roughly div i ded i nto three stages .D espite the s hort h istory , ach i eve m ents have been m ade i n both basic and appli ed research , and contr i bu ted to the i m provement o f fore i gn l anguage teach i ng and learn i ng .H o w ever ,prob l e m s still ex ist as reg ards t he depth ,scope and m ethodology of psycho li ngu i stic research ,and shou l d be resolved i n t he f uture . K ey word s :Ch i na ;psycho li ngu i sti cs ;i ntroduction ;develop m ent 0.引言 心理语言学自20世纪70年代末介绍到中国后,在短短20多年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些成果被广泛运用于外语教学实践,提高了外语教学的效果。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过去的研究尚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今后逐渐加以改进和克服,使这个年轻的学科在中国不断向纵深发展。 1.心理语言学的崛起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心理语言学的第一个繁荣时期。当时语言学家在研究语言的同时,开始从生物学的角度关注人与语言的关系,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语言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的心理因素。与此同时,心理学家也开始把语言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课题。两个学科的专家都注意到,语言与人的心理活动、思维、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杜桂枝,2004:92)1946年,美国学者Pronko 发表了题为 语言与心 理语言学 的文章,第一次提出了 psycho li n guistics (心理语言学)这个术语。1953年,在印第安纳州布卢明敦市召开的国际研讨会上正式使用了这一术语。一年后,在美国出版了名为 心理语言学:理论和探索问题概观 的专题论文集,标志着这一术语获得了具体的内容,确定了研究方向、对象、范围和方法等根本问题。1961年,Saporta 主编的 心理语言学读本 出版,心理语言学作为交叉学科的地位正式确立,一个独立的新兴学科逐渐形成(俞约法,1994;沈家煊,1988)。心理语言学作为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语言学、心理学、计算语言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其研究重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1)语言的感知、理解和记忆过程(统称语言理解);(2)语言的产生过程(即用词语表达意思的过程); (3)儿童学会理解和产生语言的过程(儿 童语言习得)。 第30卷 第2期2007年3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 l o f PLA U n i ve rsity o f F oreign L anguages V o.l 30 N o .2M ar .2007

8个经典心理学实验

8个经典心理学实验 1霍桑实验: 1924~1932年,以哈佛大学教授G.E.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的总称。 1924年11月,霍桑工厂内的研究者在本厂的继电器车间开展了厂房照明条件与生产效率关系的实验研究。研究者预先设想,在一定范围内,生产效率会随照明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增加或减少照明强度都可以提高效率(有两个女工甚至在照明降低到与月光差不多时仍能维持生产的高效率)。随后,研究者又试验不同的工资报酬、福利条件、工作与休息的时间比率等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也没有发现预期的效果。 1927年梅奥等人应邀参与这项工作。从1927~1932年, 他们以"继电器装配组"和"云母片剥离组"女工为被试,通过改变或控制一系列福利条件重复了照明实验。 结果发现,在不同福利条件下,工人始终保持了高产量。研究者从这一事实中意识到,工人参与试验的自豪感极大地激发了其工作热情,促使小组成员滋生出一种高昂的团体精神。这说明职工的士气和群体内的社会心理气氛是影响生产效率的更有效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梅奥等在1928~1932年中,又对厂内2100名职工进行了采访,开展了一次涉及面很广的关于士气问题的研究。起初,他们按事先设计的提纲提问,以了解职工对工作、工资、监督等方面的意见,但收效不大。后来的访谈改由职工自由抒发意见。由于采访过程既满足了职工的尊重需要,又为其提供了发泄不满情绪和提合理化建议的机会,结果职工士气高涨,产量大幅度上升。为了探索群体内人际关系与生产效率之间的联系,研究者在1931~1932年间进行了对群体的观察研究。结果发现,正式群体内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内既有无形的压力和自然形成的默契,也有自然的领导人,它约束着每个成员的行为。 在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上,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的因素,这对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梅奥根据霍桑实验,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学说为西方管理科学和管理工作指出了新的方向。但也有人对霍桑实验提出批评,认为它带有推论的性质,缺乏客观性。研究者没有考虑工人的阶级觉悟、工会的作用以及其他厂外力量对职工态度的影响。 2."迟延满足"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

第3章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第三章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第一节心理语言学的发展 一、心理语言学的产生 语言学和心理学发展的交叉学科。 蒂德曼(1787)尝试记录儿童的语言发展。 过去,多局限在儿童语言习得。 近几十年,开始考察言语行为。 奥斯古德、赛比奥克《心理语言学:理论与研究问题概述》(1954): 宏观语言学 微观语言学 语音学心理声学 输入—》接受-中介-发送—》信息—》接受-中介-发送—》输出 心理语言学 社会科学 传播 二、心理语言学的重大进展 (一)转换生成语法 乔姆斯基《句法结构》(1957),以笛卡

尔的唯理主义为哲学基础。 语言能力、语言运用; 表层结构、深层结构; He saw Tom. Tom was seen by him. 解释,描写 有限的规则,无限的可能。 应该研究语言能力和深层结构怎样通过转换规则变为表层结构。 短语规则生成深层结构: Tom like apples 转换规则实现表层结构: Do-insertion: Tom does like apples Aux Move: Does Tom like apples? 理论不断发展,变化。 Government and Binding Moveα Conditions and principles (二)各种学科的新汇合 皮亚杰:儿童的心理、智力和语言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维戈茨基:内部言语。

欧洲,将乔姆斯基和米勒的学说结合起来。 第二节心理语言学的重要成果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心理语言学主要关心:理解、表达和习得语言的心理过程。 一、语言和言语 索绪尔的划分:langue和 parole 语言:交际工具,社会现象,不取决于个人。 言语:交际过程,个人行为,由个人完成。听说读写。 没有个人现象,也没有社会现象;个人现象体现社会现象;个人为社会所制约。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二、语言的结构 音素:语音的最小单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like light lied life live lice line lime,可以区分不同的意义,故这些辅音为不同音素(音位)。 重音:

心理语言学名称解释

普遍语法论乔姆斯基和其支持者们认为 ,遗传基因赋予人类普遍的语言专门知识 ,他把这种先天知识称之为“普遍语法”。他们的主要论点是 ,假如没有这种天赋 ,无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的习得将是不可能的事情 ,原因是在语言习得过程中 ,语言数据的输入(input )是不充分的 ,不足以促使习得的产生。乔姆斯基认为 ,语言是说话人心理活动的结果 ,婴儿天生就有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 ,对他们的语言错误不须纠正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在生活实践中自我纠正。有的人在运用语言时 ,总是用语法来进行核对 ,以保证不出错误 ,这就是所谓通过学习来进行监控的[ 1 ] (P19)。随着语言水平的不断提高 ,这种监控的使用会逐渐越来越少。从本质上说 , 语言不是靠“学习”获得的 , 只要语言输入中有足够的正面证据 ,任何一个正常人都能习得语言。 监控理论在 20 世纪末影响最大的二语习得理论当数克拉申的监控理论(Monitor Theory) 。他把监控论归结为 5 项基本假说:语言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语言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克氏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涉及两个不同的过程:习得过程和学得过程。所谓“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 ,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 ,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 ,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而“学习”是指有意识地研究且以理智的方式来理解某种语言(一般指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的过程。克拉申的监控假说认为 ,通过“习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 ,能够轻松流利地使用该语言进行交流;而通过“学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 ,只能运用该语言的规则进行语言的本监控。通过一种语言的学习 ,我们发现,“习得”方式比“学得”方式显得更为重要。自然顺序假说认为第二语言的规则是按照可以预示的顺序习得的 ,某些规则的掌握往往要先于另一些规则 ,这种顺序具有普遍性 ,与课堂教学顺序无关。“输入假说”是“监察理论”的核心内容。克氏认为 ,学习者是通过对语言输入的理解而逐步习得第二语言的 ,其必备条件是“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comprehensibleinput) 。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输入是“可理解的” ,才能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积极作用。“情感过滤假说”试图解释为什么学习者的学习速度不同 ,最终达到的语言水平不同。学习者所接触的可理解输入的量以及他们的情感因素对语言习得同样产生重要影响。情感最终影响语言习得的效果。 对比分析假说(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由美国语言学家罗伯特拉多博士(Dr. Robert Lado)于1957年提出拉多认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而形成习惯。但与第一语言习得不同的是:第二语言和第一语言不同时,学习者会借助第一语言的一些规则,这会产生负迁移作用,也叫做干扰。而且他认为两种语言最不同的地方,学生最难掌握,相同的、类似的地方则比较容易掌握。 因此他主张对第一语言和目的语进行语音、语法等方面的共时的对比,从而确定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预测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错误。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它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能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是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种知识具有静态的性质。陈述性知识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是指新知识进入原有的命题网络,与原有知识形成联系。 陈述性知识的获得常常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程序性知识的获得又为获取新的陈述性知识提供了可靠保证(如学习外语时,词汇和语法规则的学习是掌握陈述性知识,当我们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对外语的理解和运用同本民族语言一样流利时,关于外语的陈述性知识就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了);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与程序性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过程中两个连续的阶段(如“解方程首先要知道等式两边平衡的规则”,能说出这一规则的是陈述性知识,而操作过程的技能则是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其存在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是关于“怎么办”的知识。在学习过程性知识的第一个阶段,是习得过程性知识的陈述

语言学研究的范围必须扩大

语言学研究的范围必须扩大 中国文字学的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了。我们对传统文字 学研究的反思之后,用跨越古今中外的眼光来重新探讨汉字的性 质及其特点,这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上的迫切任务。世界的未来,在信息化社会中,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字?这是全世界学者关注的问题。蔡勇飞在《汉文字学的新认识及未来》[1]一文中指出:到那时“必将以视学为主的文字为主体,以听觉为主的文字辅之。”这一论断发人深省。该文将现今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视觉为主的文字(仅有汉字);一类是以听觉为主的文字(如英文、俄文、阿拉伯文、日本假名等),这是切合实际的。将来的视觉文字如何?这要看发展的情况,而我们对汉字的研究确实应该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上来认识。蔡勇飞还在该文中以各种文字作对比,详细地论证,提出汉字是属于“词型文字”的观点。 《汉字的构形法和构词法》[2]一文又从“词型文字”的结构深入地分析。前人讨论汉字,多将汉字的构形法和构词法混为一谈,使人昏昏然,蔡文将两者清晰地分开,面目顿然一清。千百年来郁结于人们心中的汉字结构的疑团,豁然解开了。这对我们真正了解汉字、掌握汉 “母笔”是指汉字中等字有很大的好处。 “构形法”,蔡文中称之为“母笔分合法”。 单纯的笔画,这些笔画是产生一切汉字字形之母;“分合法”是指构成汉字字形的方式。其方式不外五种:一、母笔独用;二、母笔分列;三、母笔接触;四、母笔交叉;五、母笔综合。自甲骨文至今日所用的楷体字莫不由这五种方式构成。“构形法”与“构词法”的区别在于:“构形法”只管形体的构造,“构词法”是管汉字的形、音、义构造。前者构成字形,不成词;后者构成词,不是字形。“构词法”分为四种:一、“明义知音”构词。即看到字形明白字义,音也就知道了。传统的“六书”中所说的象形、指事、会意都属于这类构词的方法。二、“加声明义”构词。即在原字形上加上声符使词义变化,构成新的词。“六书”中说的“形声字”便属于这一类。三、“借用形音”构词。其一犹如训诂学中所讲的“通假”。本无其字,借一个现成的形音来代替,“六书”中称为“假借”;本有其字,另借一个现成的形音相同的字代替。其二为造一个新字形借用。四、“增加音义”构词。这种方法字形不变。其一,增加一个字的读音构成多音词;其二,在词的初义、本义上增加词义,引申、发展使之成为同字形的多义词。蔡勇飞从古今汉字中归纳出这四种方法,比“六书”全面而易明白,这是对汉文字学的一大贡献。 汉字的研究大有可为。在世界新形势下研究汉字意义更为重大。 外国只有语言学,没有文字学,以为文字只是记录语言的单纯的符号,视欧西文字的字母形式如此,视汉字也不例外。中国人讲的文字学似与语言学也无大关涉,这是不切合实际的。记得在五十年代中期,周恩来总理问及陈望道先生说:“讲语言学的人不讲文字,你们的看法如何?”陈望道先生找我等几个朋友商量,拟分工撰文表示态度。我分工负责文字部分。我写了个提纲。当时因各人忙而未及讨论,接着政治运动来了,这事就不了了之。如今蔡勇飞写这两篇文章,实际上把我想说的话说了,还阐明了汉字是“词型文字”。词的概念便是语言学的概念。蔡文又对汉字结构作了科学的分析,更有力地说明汉字的研究不仅在语言学研究中应占有地位,而且有重要的地位。由此,我认为语言学研究的范围必须扩大,在这一点上我们语言学界绝不可忽视。

心理语言学名词解释 注释版

1. Assimilation 同化A phonological process in which one speech sound replaced by another that is similar sounds elsewhere in the utterance. 2 Accommodation顺应A phonological process in which elements that are shifted or deleted are adapted to their error-induced environments. 3. Assemblage errors The correct choice or word has been made, but the utterance has been faultily assembled.Eg. writtening threat letters---writing threatening letters 4. Aphasia失语症A language or speech disorder caused by brain damage. 5. Anaphoric reference回指A form of reference cohesion in which one linguistic expression refers back to prior information in discourse. 6. .Behaviorism行为主义The doctrine that states that the proper concern of psychology should be the objective study of behavior rather than the study of the mind. 7.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临界期假设The view that there is a period early in life in which we are especially prepared to acquire a language. 8. Coalescence合并A phonological process in which phonemes from different syllables are combined into a single syllable. 9. Common ground共识The shared understanding of those involved in the conversation. 10. Core grammar核心语法is the grammar that rules the essence of syntax of a language (principles and parameters).It is an innate ability. 11. Categorical perception范畴听辨 The disablilty to discriminate sounds within a phonemic category. 12. Cohort Model群模型A model of auditory word recognition in which listeners are assumed to develop a group of candidates, a word initial cohort, and then determine which member of that cohort corresponds to the presented word. 13. Coherence连贯The degree to which different parts of a text are connected to one another. Coherence exits at both local and global levels of discourse. 14...Distinctive features显著特征The specification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peech sounds in terms of individual contrasts 15. Descriptive adequacy描写充分性The extent to which a grammar can provide a structural description of a sentence. 16. Explanatory adequacy解释充分性The extent to which a agrammar can explain the facts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See also descriptive adequacy and observational adequacy. 17. Episodic memory情景记忆 The division of permanent memmory in which personally experienced information is stored. 18 Holophrase 表句词A one-word utterance used by a child to express more than the meaning attributed to the word by adults.. 19. Idiomorph A sound or sound sequence used consistenly by a child to refer to someone or something even though it is not the sound sequence conventionally used in the language for that purpose. 20. Incremental processing增量处理The notion that we are planning one portion of our utterance as we articulate another portion. 21. Language bioprogram hypothesis语言生物程序假设The hypothesis that children whose environmental exposure to language is limited use a backup linguistic system. 22. Language transfer 语言迁移In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process in which the first language influences the acquisition of a subsequent langua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