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七-花坛、花境设计

实习七-花坛、花境设计
实习七-花坛、花境设计

实习七、广场花卉应用调查及花坛设计 (综合性 6学时,必修)

一、目的要求了解花坛花境在园林中的应用,以及掌握花坛花境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达到能实际应用的能力。

二、设计原则以园林美学为指导,充分表现植物本身的自然美以及花卉植物组成的图案美、色彩美或群体美。

三、设计要求

1. 花坛设计在环境中可作为主景,也可作配景。花坛的设计首先应风格、体量、形状诸方

面与周围环境协调,其次才是花坛自身的特点。花坛的体量、大小应与花坛设计处的广场,出入口及周围建筑的高低成比例,一般不应超过广场面积的1/3,不小于1/5。花坛的外部轮廓应与建筑物边线、相邻的路边和广场的形状协调一致;色彩应与环境有所差别,既起到醒目和装饰作用,又与环境协调,融于环境之中,形成整体美。

(4)种植设计

a. 植物选择全面了解植物的生态习性,综合考虑植物的株形、株高、花期、花色、质地

等主要观赏特点。

b. 色彩设计色彩设计上应巧妙地利用花色来创造空间或景观效果。基本的配色方法有类

似色:强调季节的色彩特征;补色:多用于局部配色;多色:具有鲜艳热烈的气氛。

色彩设计应注意与环境、季节相协调。

c. 立面设计要有较好的立面观赏效果,充分体现群落的美,要求植株高低错落有致,花

色层次分明。充分利用植物的株形、株高、花序以及质地等观赏特性,创造出丰富美观的立面景观。

d. 平面设计平面种植采用自然块状混植方式,每块为一组花丛,各花丛大小有变化,将

主花材植物分为数丛种在花境不同位置。

四、实习方法

1.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5人,全班(30人)分6个小组同时进行。

2.对本市区现有花坛进行现场调查记录,调查内容包括市区内花坛的类型、常见花坛花卉的种类、花坛花卉在花坛内的配植特点等。

3.以胜利广场、人民广场为主要调查现场。(主要以国庆节,五一为主要时期集中调查)。

4.选择典型的花坛作为重点观测目标,现场测量其面积、轮廓线等,并计算出花坛与广场的面积比。同时绘制出花坛及花卉配植的平面示意图。

五、作业与思考

1.本地区春季花坛的类型。

2.本地区常见春季花坛花卉的种类及其配植特点。

3.九教广场上建造一个半径10米的四面观赏的横纹花坛,请综合花坛设计的相关知识及环境特点,提出你的设计方案,并绘出平面示意图。每人完成一套花坛,包括总平面图(1:500~1000),施工图(1:20~50),立面图(比例尺与平面图同),复杂的花坛画出其设计说明书。

实习八、公园花卉应用应用调查及花境设计(综合性实习 6学时)

一、目的要求通过实习,了解花坛花境在公;公园中的应用,以及掌握花坛花境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达到能实际应用的能力。

二、设计原理

1. 花境是指地块边缘狭长形的种植花卉的一种自然式布置形式。一般是指常在围栏旁、树

篱前、车行或人行道旁、建筑墙基,或灌木丛前混合栽植的多年生植物。

2、花境布置形式应以整体取胜。高的植物在后面,中等的在中间,矮的在前面,即有背景、

中景和前景,供人走近单面观赏。也有些花境可四面观赏,则高的植物在中心,向外植物的高度逐渐降低。花境应取得最自然的景观效果,在不同高度的植物之间要有衔接和交迭。

3、花境大小花境的长度与宽度应与庭园周围环境相协调,如很宽的花境布置在很短的步

行道边肯定不协调。为了花境日常养护的方便,其宽度宜在1~1.5米,通常不宜超过其长度的1/3。

4、花境植物选择

1)中间植物选择:一些中等高度、花色艳丽的植物,如万寿菊、天竺葵、金盏菊、

大丽花、花菱草、麦秆菊、凤仙花和百日草等可以种植在花境的中间。

2)背景植物的选择如决明、向日葵、木槿、蜀葵、翠雀属、唐松草属、假升麻属等

一些植物,因高度较高、叶片又浓密,比较适合作花境的背景。

3)边缘植物的选择理想的矮生植物有矮生金鱼草、四季海棠、过路黄、垫状香草、

中国石竹、观赏辣椒、三色堇、赛亚麻、马齿苋、何氏凤仙、美女樱等枝叶密集、丛生,适宜种植在花境边缘。

四、实习方法

1.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5人,全班(30人)分6个小组同时进行。

2.对本市区现有花境进行现场

调查记录,以逍遥津公园为主

要调查现场。

3.选择典型的花境作为重点观

测目标,现场测量其面积、轮

廓线等。

五、作业与思考

1. 比较花坛与花境异同点。

2.在农大经济楼前建造一个花境3

*10米的双面观花花境,请综合花境

设计的相关知识及环境特点,提出你

的设计方案,并绘出平面示意图。每

人完成一套花境设计图,包括总平面

图(1:500~1000),立面图(比例尺

与平面图同),复杂的花境画出断面图

(1:20~30)及其设计说明书。

浅谈花境设计

浅谈花境设计 2008 年第22 卷/ 第5 期 作者:纪建奎李洪宇 机构:南京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景观所,南京210002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美化运动”的不断升级,作为西方园林特有的植物造景之一的“花境”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花境在我国各地的城市园林绿化中逐渐兴起。花境拥有自然和谐、景观层次丰富、季相变化、养护管理便利等特点,同时花境艳丽的色彩和参差的群体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花境的应用不仅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理念,也符合生态城市建设对植物多样性的要求。 关键词:花境;花境施工;地被植物 1.1花境定义 花境是指将多年生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一二年生花卉、灌木等植物材料,根据自然界林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规律,通过艺术加工,以带状形式为主,组合栽植在林缘、路缘、水旁及建筑物前等处,以营造一种自然、生态的园林花卉景观。 过去,人们多是把植物当作一种构图要素,硬性地使其渗入到城市景观中。追求秩序的美,纯粹植物品种的几何布置,使植物脱离了持续生长的生态环境。人类大规模从事绿化种植,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绿化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植物要成为生产者,它就必须是,能够自身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而植物自身的持续发展,是离不开一定的生态群落间的相互作用的。真正的生态设计,是一定的群落营造。花境其实就是一个小的群落,一种人工仿自然的群落。 1.2花境的特点 1.2.1花境是根据自然界森林边缘处野生花卉自然散布生长景观加以艺术提炼而应用于园林中的造景艺术。 花境布置一般以树丛、绿篱、矮墙或建筑物等作为背景,根据组景的不同特点形成宽窄不一的曲线或直线花带。花境内的植物配置为自然式,主要欣赏其本身特有的自然美以及植物组合的群体美。 花境是花卉应用的一种重要的形式,虽然一定程度反映出植物群落关系,但营造的核心是出入“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理念,是一种自然现象在人的作用下的集中体现。 1.2.2花境是一种过渡的半自然种植类型,体现植物的自然美与群体美。花境表现的主题,是表现观赏植物本身所特有的自然美,以及观赏植物自然组合的群体美,所以构图不是平面的几何图案,而是植物的群落的自然景观。利用不同高矮、花色、株型各异的香草布置花境,不仅能观其色,赏其姿,还能闻其香。 1.2.3花境是一个连续的、有变化的风景序列构图。花境是将植物有机自然地布置在沿着长轴方向演进的带状种植床上,以多年生花卉为主组成的带状地段。花卉布置采取以植物群丛为主的自然式块状混交,表现花卉群体的自然景观。平面轮廓多为不规则形状,内部可以兼有自然与规则特点的混合构图,从平面上看,是各种花卉块状混植。植床两边是平行的直线或有几何规则的曲线。 1.2.4丰富的植物材料是营造花境的前提条件,经典的花境可形成丰富的季相交替景观,可达到三季有花的景观效果。适宜布置花境的植物材料即花卉的种类较花坛广泛,几乎所有的露地花卉均可选用,其中尤以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最为适宜。不同类型的花境可间有小灌木、球根花卉、一二年生草花、观赏草等,这些花卉种类繁多,多年生长,不需要经常更换,一次种植后可多年使用,如玉簪、石蒜、萱草、鸢尾、芍药、金光菊、大花金鸡菊等。球根花卉因其枝叶较少,园地易裸露,可在株间配植低矮的花卉种类。花境中各种花卉的配植必须从色彩、姿态、株形、数量,以及生长势、繁衍能力等多方面搭配得当,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前后穿插,花朵此开彼谢的景观,一年内富有季相变化,四季有花观赏。

庭院花池、花坛、花境、花台的配置方法

植物应用] 庭院花池、花坛、花境、花台的配置方法 在城市绿化中,常用各种草本花卉创造形形色色的花池、花坛、花境、花台、花箱等。它们是一种有生命的花卉群体装饰图案。多布置在公园、交叉路口、道路广场、主要建筑物之前和林荫大道、滨河绿地等风景视线集中处,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对活跃环境气氛,启迪人们的思想情感都有重要意义。 1、花池 由草皮、花卉等组成的具有一定图案画面的地块称为花池。因内部组成不同又可分为草坪花池,花卉花池,综合花池等。 a.草坪花池 一块修剪整齐而均匀的草地,边缘稍加整理或布置成行的瓶饰、雕像、装饰花栏等称为草坪花池。它适合布置在楼房、建筑平台前沿形成开阔的前景,具有布置简单、色彩素雅的特点。 b.花卉花池 在花池中既种草又种花,并可利用它们组成各种花纹或动物造型称为花卉花池。池中的毛毡植物要常修剪,保持4~8cm的高度,形成一个密实的覆盖层。适合布置在街心花园、小游园和道路两侧。 c.综合花池 花池中既有毛毡图案,又在中央部分种植单色调低矮的一、二年生花卉称为综合花池。如把花色鲜艳的紫罗兰或福禄考等种在花池毛毡图案中央,鲜花盛开时就可以充分显示其特色。也可在中央适当点缀花木或花丛,都很有趣。 2、花坛 外部平面轮廓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种以各种低矮的观赏植物,配植成各种图案的花池称为花坛。一般中心部位较高,四周逐渐降低,倾斜面在5°~10°,以便排水,边缘用砖、水泥、瓶、磁柱等做成几何形矮边。根据设计的形式不同,可分为独立花坛,带状花坛,花坛群;因种植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花丛花坛和横纹花坛。 a.独立花坛 内部种植观赏植物,外部平面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花坛,又作为局部构图的主体称为独立花坛。长轴与短轴之比一般以小于2.5为宜。种植材料常以一、二年生或多年生的花卉植物及毛毡植物为主,多布置在公园、小游园、林荫道、广场中央、交叉路口等处,其形状多种多样。由于面积较小游人不得入内。 b.带状花坛 花坛平面的长度为宽度的3倍以上者称带状花坛。较长的带状花坛可以分成数段,其中除使用草本花卉外,还可点缀木本植物,形成数个相近似的独立花坛连续构图。在城市园林绿地中常作主景使用,多布置在街道两侧、公园主干道中央,也可作配景布置在建筑墙垣、广场或草地边缘等处。 以树墙、围墙、建筑为背景的长形带状花坛又称境栽花坛。 c.花坛群 由许多花坛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构图整体称为花坛群。在花坛群的中心部位可以设置水池、喷泉、纪念碑、雕像等。常用在大型建筑前的广场上或大型规则式的园林中央,游人可以入内游览。 由独立花坛、带状花坛成行排列组成一个有节奏的不可分割的构图整体称为连续花坛群。有平面和斜面造型。常布置在干道台阶中央。长形广场中轴线上,或以水池、喷泉、雕像来强调连续景观的起点、高潮、结尾。 由数个花坛群组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构图整体称为花坛组群。常在其

100种花境植物、有解析和图片

花镜植物 1.火炬花 形态特征: 百合科火把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80-120厘米。茎直立。叶线形。总状花序着生数百朵筒状小花呈火炬形,花冠橘红色,花期6-7月。蒴果黄褐色,果期9月。 生长习性: 火炬花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也耐半荫。要求土层深厚、肥沃及排水良好,沙质壤土。性喜温暖向阳环境,宜生长于疏松肥沃的沙壤土。较耐寒。 原产非洲南部。较耐寒,长江中下游地区露地能越冬。

2.紫娇花 形态特征 球根花卉,株高30~50公分,具圆柱形小鳞茎,成株丛生状。茎叶均含有韭味。顶生聚伞花序开紫粉色小花。 生长习性 性喜高温,生育适温24~30度C。 3.百里香 百里香的形态 百里香属 (Thymus) 是唇形科下的一属,包括大约350种多年生的芳香草本植物。最高约40厘米,生长在欧洲、北非和亚洲。 一般是茎部窄细的常绿植物,小叶(4-20毫米长)对生,全缘,呈椭圆形。花顶簇生;花萼不规则:上缘分三瓣,下缘裂开;花冠管状,4-10毫米长,呈白色、粉色或紫色。多年生草本, 种子发芽时间12-20天, 成熟时间90-10天,花期夏天. 百里香的产地分布 非洲北部、欧洲及亚洲温带,我国多产于黄河以北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主要产地为南欧的法国、西班牙、地中海国和埃及

4.金边百里香 生物学习性: 多年生常绿亚灌木,北方寒冷地区表现为宿根。适于温暖气候,忌强光照射,要求排水良好的石灰质土壤。希腊文具有勇气及可供奉神明之意。 用途: 绿化、食用、盆栽观赏或做地被植物,全株含芳香挥发油,可提取香精或做药用,可做茶的辅料。能够消除肠胃涨气,安抚消化系统、利尿、驱逐蛔虫、预防病毒侵入, 并有驻顔功效。 5.银边百里香 唇形科百里香属常绿草本,叶边缘银白色,其余同百里香。

景观花池、花坛、花境、花台的设计常识

在城市绿化中,常用各种草本花卉创造形形色色的花池、花坛、花境、花台、花箱等。它们是一种有生命的花卉群体装饰图案。多布置在公园、交叉路口、道路广场、主要建筑物之前和林荫大道、滨河绿地等风景视线集中处,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对活跃环境气氛,启迪人们的思想情感都有重要意义。 (一)花池由草皮、花卉等组成的具有一定图案画面的地块称为花池。因内部组成不同又可分为草坪花池,花卉花池,综合花池等。 a.草坪花池一块修剪整齐而均匀的草地,边缘稍加整理或布置成行的瓶饰、雕像、装饰花栏等称为草坪花池。它适合布置在楼房、建筑平台前沿形成开阔的前景,具有布置简单、色彩素雅的特点。 b.花卉花池在花池中既种草又种花,并可利用它们组成各种花纹或动物造型称为花卉花池。池中的毛毡植物要常修剪,保持4~8cm 的高度,形成一个密实的覆盖层。适合布置在街心花园、小游园和道路两侧。 c.综合花池花池中既有毛毡图案,又在中央部分种植单色调低矮的一、二年生花卉称为综合花池。如把花色鲜艳的紫罗兰或福禄考等种在花池毛毡图案中央,鲜花盛开时就可以充分显示其特色。也可在中央适当点缀花木或花丛,都很有趣。

(二)花坛外部平面轮廓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种以各种低矮的观赏植物,配植成各种图案的花池称为花坛。一般中心部位较高,四周逐渐降低,倾斜面在5°~10°,以便排水,边缘用砖、水泥、瓶、磁柱等做成几何形矮边。根据设计的形式不同,可分为独立花坛,带状花坛,花坛群;因种植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花丛花坛和横纹花坛。 a.独立花坛内部种植观赏植物,外部平面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花坛,又作为局部构图的主体称为独立花坛。长轴与短轴之比一般以小于2.5为宜。种植材料常以一、二年生或多年生的花卉植物及毛毡植物为主,多布置在公园、小游园、林荫道、广场中央、交叉路口等处,其形状多种多样。由于面积较小游人不得入内。 b.带状花坛花坛平面的长度为宽度的3倍以上者称带状花坛。较长的带状花坛可以分成数段,其中除使用草本花卉外,还可点缀木本植物,形成数个相近似的独立花坛连续构图。在城市园林绿地中常作主景使用,多布置在街道两侧、公园主干道中央,也可作配景布置在建筑墙垣、广场或草地边缘等处。以树墙、围墙、建筑为背景的长形带状花坛又称境栽花坛。 c.花坛群由许多花坛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构图整体称为花坛群。在花坛群的中心部位可以设置水池、喷泉、纪念碑、雕像等。常

花境类型及其设计要点

花境,在我国的景观、园林应用中还不太普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视野的不断拓展,起源并广泛应用于国外园林造景中的花境这些年来开始为我国景观、园林师所青睐,并集中在北京及长三角地区尝试应用其“虽由人作,宛白天开”、讲究自然天成,野趣曼妙的造景效果深受大众的喜爱。 l 花境的概念 结合国内外的概念,花境的定义为:模拟自然风景中野生花卉自然生长的规律,运用艺术提炼的造景手法,选择多年生花卉(包括宿根、球根、常绿花卉)和灌木为主要材料,以自然式种植于林缘、草坪、路畔、水旁等场所,从而达到平面、立面、色彩、季相景观上均衡、自然、和谐符合美学和生态原理的一种植物造景手法。 从平面上看呈现各种花材的块状混植;从立面上看则是高低错落、如林缘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自然景观。花境的应用不仅增加了自然景观,还有分隔空间和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在花材的选择上,由主花材形成基调,次花材作为配调,有各种花材共同形成季相景观(每季一般以2~3种花材为主形成季相主题,其他花卉为辅,用来烘托主材)。 花境不仅讲究表现植物的个体美,还展示了植物的群落美,一次种植后可多年使用,一般四季有景,寒冷地区也可三季有景。 2 花境的分类 2.1 按观赏角度分类 2.1.1 单面花境这是传统的花境形式,多临道路设置花境常以建筑物,基墙、树丛、绿篱等为背景,整体上前低后高,供一面观赏。 2.1.2 双面观赏花境这种花境没有背景,多设置在草坪上或树丛间,植物配置是中间高,两侧低,供两面或多面观赏。 2.1.3 对应式花境在园路两侧、草坪中央或建筑物周围设置相对应的两个花境成一组景观,这两个花境采用拟对称的手法,以求有节奏和韵律的变化。 2.2 按应用场地分类 2.2.1 林缘花境主要在自然风景林的林缘配置,多以常绿或落叶乔灌木为背景,成带状分布,常与草坪衔接过渡,以丰富林缘色彩。

庭院花池、花坛、花境、花台的配置方法

庭院花池、花坛、花境、花台的配置方法 在城市绿化中,常用各种草本花卉创造形形色色的花池、花坛、花境、花台、花箱等。它们是一种有生命的花卉群体装饰图案。多布置在公园、交叉路口、道路广场、主要建筑物之前和林荫大道、滨河绿地等风景视线集中处,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对活跃环境气氛,启迪人们的思想情感都有重要意义。 1、花池 由草皮、花卉等组成的具有一定图案画面的地块称为花池。因内部组成不同又可分为草坪花池,花卉花池,综合花池等。 a.草坪花池 一块修剪整齐而均匀的草地,边缘稍加整理或布置成行的瓶饰、雕像、装饰花栏等称为草坪花池。它适合布置在楼房、建筑平台前沿形成开阔的前景,具有布置简单、色彩素雅的特点。 b.花卉花池 在花池中既种草又种花,并可利用它们组成各种花纹或动物造型称为花卉花池。池中的毛毡植物要常修剪,保持4~8cm的高度,形成一个密实的覆盖层。适合布置在街心花园、小游园和道路两侧。 c.综合花池 花池中既有毛毡图案,又在中央部分种植单色调低矮的一、二年生花卉称为综合花池。如把花色鲜艳的紫罗兰或福禄考等种在花池毛毡图案中央,鲜花盛开时就可以充分显示其特色。也可在中央适当点缀花木或花丛,都很有趣。 2、花坛 外部平面轮廓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种以各种低矮的观赏植物,配植成各种图案的花池称为花坛。一般中心部位较高,四周逐渐降低,倾斜面在5°~10°,以便排水,边缘用砖、水泥、瓶、磁柱等做成几何形矮边。根据设计的形式不同,可分为独立花坛,带状花坛,花坛群;因种植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花丛花坛和横纹花坛。 a.独立花坛 内部种植观赏植物,外部平面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花坛,又作为局部构图的主体称为独立花坛。长轴与短轴之比一般以小于2.5为宜。种植材料常以一、二年生或多年生的花卉植物及毛毡植物为主,多布置在公园、小游园、林荫道、广场中央、交叉路口等处,其形状多种多样。由于面积较小游人不得入内。 b.带状花坛 花坛平面的长度为宽度的3倍以上者称带状花坛。较长的带状花坛可以分成数段,其中除使用草本花卉外,还可点缀木本植物,形成数个相近似的独立花坛连续构图。在城市园林绿地中常作主景使用,多布置在街道两侧、公园主干道中央,也可作配景布置在建筑墙垣、广场或草地边缘等处。 以树墙、围墙、建筑为背景的长形带状花坛又称境栽花坛。 c.花坛群 由许多花坛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构图整体称为花坛群。在花坛群的中心部位可以设置水池、喷泉、纪念碑、雕像等。常用在大型建筑前的广场上或大型规则式的园林中央,游人可以入内游览。 由独立花坛、带状花坛成行排列组成一个有节奏的不可分割的构图整体称为连续花坛群。有平面和斜面造型。常布置在干道台阶中央。长形广场中轴线上,或以水池、喷泉、雕像来强调连续景观的起点、高潮、结尾。 由数个花坛群组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构图整体称为花坛组群。常在其

常用花镜植物

常用花镜植物 花镜讲究曲线的自然美,植物高低错落,花色层次分明。常用者有: 宿根类:鸢尾、日本鸢尾、芍药、萱草、玉簪、耧斗菜、荷包牡丹、博落回、蓍草、大花金鸡菊 球根类:百合、石蒜、大丽菊、水仙、郁金香、唐菖蒲、葱兰、韭兰、美人蕉、红花石蒜。上海比较发达,应该还能搞到风信子和葡萄风信子; 灌木类:木槿、紫荆、榆叶梅、四照花、紫丁香、糯米条、连翘、迎春、紫叶小檗 地被类:菲黄竹、菲白竹、老鹳草、小紫竹、常春藤和葛藤(蔓生于地面,用的少些) 观赏草类:观赏草做花镜是近些年来的时髦植物造景内容,和普通的草坪地被完全不同。常见的有:狼尾草、血草、蓝羊茅、芒、金心苔草、花叶芦竹 一个花镜用10种左右的植物就可以了,而花坛要更少,3-5种,多了弄巧成拙、杂乱无章,因为花坛欣赏的就是整洁、清晰的规则几何美。常用的花坛植物: 花从式花坛:三色堇、雏菊、百日草、万寿菊、孔雀草、金盏菊、翠菊、金鱼草、紫罗兰、一串红、鸡冠花(前者都是一二年生);鸢尾、荷兰菊(宿根);郁金香、风信子、葡萄风信子、美人蕉、大丽花(球根) 模纹式花坛:三色苋、五色苋、彩叶草、雏菊、孔雀草、细叶百日草 适合做花坛中心的植物材料:棕榈、蒲葵、橡皮树、大叶黄杨棕竹、苏铁、散尾葵 适合做花坛镶边的植物材料:半枝莲、雏菊、三色堇、香雪球、雪叶莲。 在上海常见的花境植物有: 欧亚活血丹 小叶牛至 细茎针茅 京红久金银花 丛生福禄考 常春藤 大吴风草 大叶过路黄 多花筋骨草 粉花筋骨草 菲白竹 富贵草 虎耳草 花叶加拿利常春藤 花叶金钱蒲 花叶蔓长春花 花叶欧亚活血丹 花叶玉簪 吉祥草 扶芳藤 麦冬 金叶过路黄

金叶亮绿忍冬 金叶小檗 络石 蔓锦葵 绵毛水苏 常见花坛植物有:矮牵牛 矮雪轮 百日草 白晶菊 报眷花 波斯菊 雏菊 翠菊 待宵草 东方罂粟 何氏凤仙 花烟草 黄帝菊 霍香蓟 鸡冠花 金鱼草 金盏菊 毛地黄 美女樱 南非万寿菊 还阳参 千日红 随意草 三色堇 三色苋 红花鼠尾草 四季秋海棠 天人菊 甜菜 万寿菊 夏堇 香雪球 新几内亚风仙 勋章菊 一串红

浅析花境的设计原则及其布置手法

浅析花境的设计原则及其布置手法 杭州园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马航 花境是花卉应用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它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手法。花境是人们参照自然风景中野生花卉在林缘地带的自然生长状态,经过艺术提炼而设计的自然式花带,其艳丽的色彩和丰满的群体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根据不同的效果要求,花境的设计手法也是多样的。如对季相景色变化要求不同的季节花境设计、冷暖色调变化花境以及单色、双色花境设计等。花境设计并没有一定之规,只要遵循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在植物配臵上还要兼顾观赏、生产、环保等功能。 一、花境设计布臵形式 花境设计首先是确定平面,要讲究构图完整,但也不能单纯从图案构图角度出发,要以植物个体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植物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生物规律为基础,沿着长轴方向组合成连续的综合景观序列,不要花期一致,而要求从春季到秋陆续有花可供观赏,且同一季节中开花植株的分布、色彩、形态、高度、数量都能协调均称,相邻花卉的生长强弱、繁衍速度也应大体相近,植株之间能共生而不能互相排斥,要使整个花境雅典丰盈,品种高矮要有变化,但要注意开花时不互相遮挡,高低错落,一年四季季相变化丰富又看不到明显的空秃。花境中的各种花卉呈斑状混的面积可大可小,但不宜过于零碎和杂乱。几乎所有的露地花卉都能作为花境的材料,但以多年生的宿根、球根花卉为宜。因为这些花卉能多年生长,不需要经常更换,养护起来比较省工,还能使花卉的特色发挥得更充分。 设计者要了解花卉的不 同生长习性,选择不同种类 合理搭配,使花境具有持久 和良好的观赏效果。单面观 赏花境(通常2至4米宽) 植物配臵由低到高,形成一 个面向道路的斜面。双面观 赏花境(通常4至6米宽), 中间植物最高,两边逐渐降 单面观赏花境一角(吴山广场)

实习七-花坛、花境设计

实习七、广场花卉应用调查及花坛设计 (综合性 6学时,必修) 一、目的要求了解花坛花境在园林中的应用,以及掌握花坛花境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达到能实际应用的能力。 二、设计原则以园林美学为指导,充分表现植物本身的自然美以及花卉植物组成的图案美、色彩美或群体美。 三、设计要求 1. 花坛设计在环境中可作为主景,也可作配景。花坛的设计首先应风格、体量、形状诸方 面与周围环境协调,其次才是花坛自身的特点。花坛的体量、大小应与花坛设计处的广场,出入口及周围建筑的高低成比例,一般不应超过广场面积的1/3,不小于1/5。花坛的外部轮廓应与建筑物边线、相邻的路边和广场的形状协调一致;色彩应与环境有所差别,既起到醒目和装饰作用,又与环境协调,融于环境之中,形成整体美。 (4)种植设计 a. 植物选择全面了解植物的生态习性,综合考虑植物的株形、株高、花期、花色、质地 等主要观赏特点。 b. 色彩设计色彩设计上应巧妙地利用花色来创造空间或景观效果。基本的配色方法有类 似色:强调季节的色彩特征;补色:多用于局部配色;多色:具有鲜艳热烈的气氛。 色彩设计应注意与环境、季节相协调。 c. 立面设计要有较好的立面观赏效果,充分体现群落的美,要求植株高低错落有致,花 色层次分明。充分利用植物的株形、株高、花序以及质地等观赏特性,创造出丰富美观的立面景观。 d. 平面设计平面种植采用自然块状混植方式,每块为一组花丛,各花丛大小有变化,将 主花材植物分为数丛种在花境不同位置。 四、实习方法 1.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5人,全班(30人)分6个小组同时进行。 2.对本市区现有花坛进行现场调查记录,调查内容包括市区内花坛的类型、常见花坛花卉的种类、花坛花卉在花坛内的配植特点等。 3.以胜利广场、人民广场为主要调查现场。(主要以国庆节,五一为主要时期集中调查)。 4.选择典型的花坛作为重点观测目标,现场测量其面积、轮廓线等,并计算出花坛与广场的面积比。同时绘制出花坛及花卉配植的平面示意图。 五、作业与思考 1.本地区春季花坛的类型。 2.本地区常见春季花坛花卉的种类及其配植特点。 3.九教广场上建造一个半径10米的四面观赏的横纹花坛,请综合花坛设计的相关知识及环境特点,提出你的设计方案,并绘出平面示意图。每人完成一套花坛,包括总平面图(1:500~1000),施工图(1:20~50),立面图(比例尺与平面图同),复杂的花坛画出其设计说明书。

花境植物大全

园林设计花境植物集锦大全 花境是指利用露地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一二年生花卉,栽植在树丛、绿篱、栏杆、绿地边缘、道路两旁及建筑物前,以带状自然式栽种。它是根据自然风景中林缘野生花卉自然分散生长的规律,加以艺术提练,而应用于园林景观中的一种植物造景方式。在园林设计中,我们经常要遇到植物花卉的选择等,我精心收集整理了关于花境的资料,近期将推出园林设计花境植物集锦大全系列,一起欣赏吧。 1. 火炬花 形态特征: 百合科火把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80-120厘米。茎直立。叶线形。总状花序着生数百朵筒状小花呈火炬形,花冠橘红色,花期6-7月。蒴果黄褐色,果期9月。 生长习性: 火炬花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也耐半荫。要求土层深厚、肥沃及排水良好,沙质壤土。性喜温暖向阳环境,宜生长于疏松肥沃的沙壤土。较耐寒。原产非洲南部。较耐寒,长江中下游地区露地能越冬。

2.紫娇花 形态特征 球根花卉,株高30~50公分,具圆柱形小鳞茎,成株丛生状。茎叶均含有韭味。顶生聚伞花序开紫粉色小花。 生长习性 性喜高温,生育适温24~30度C。 3.百里香 百里香的形态 百里香属(Thymus) 是唇形科下的一属,包括大约350种多年生的芳香草本植物。最高约40厘米,生长在欧洲、北非和亚洲。 一般是茎部窄细的常绿植物,小叶(4-20毫米长)对生,全缘,呈椭圆形。花顶簇生;花萼不规则:上缘分三瓣,下缘裂开;花冠管状,4-10毫米长,呈白色、粉色或紫色。多年生草本, 种子发芽时间12-20天, 成熟时间90-10天,花期夏天. 百里香的产地分布 非洲北部、欧洲及亚洲温带,我国多产于黄河以北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主要产地为南欧的法国、西班牙、地中海国和埃及。

花境设计探讨

花境设计探讨 一、花境发展历史 花境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状态运用艺术手法设计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它起源于欧洲,到19世纪后期,花境在英国非常流行,而且形式多样。人们对花境的热爱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 园艺学家GertrudeJekvll模拟自然界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设计的手法,开始将宿根花卉按照色彩、高度、花期搭配在一起成群种植。他们开创了一种景观优美的全新花境形式。 二战之后,草本花境的真正意义已经基本消亡了,花境的设计向另一方向努力——设计混合花境和四季常绿的针叶树花境。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花境的形式和内容也在变化和拓宽,但是其基本形式和种植方式仍被保留了下来,而且在西方发达国家,花境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不仅提高了园林绿化的艺术性,也体现了花境在城市建设及生态园林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0世纪70年代后期,花境这种在西方国家广为流传的花卉种植形式飘洋过海来到中国,在上海、杭州等地公园里应用了花境的形式,虽然面积不大,却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在花境已经从经典的庭园花境发展到林缘花境、临水花境、岛状花境、路缘花境、岩石花境、专类花境等并存的多种形式。从应用植物材料看,草本花境是用不同类型的草本花卉来设计,大量的夏季和秋季开花的多年生花卉根据株高组合在一起,运用大胆、清晰的层次排列,形成花境在色彩形式和结构风格的对比,以装饰和强化整个园林的风格和特征。混合花境以耐寒的宿根花卉为主,配置少量的花灌木、球根花卉或一二年生花卉。这种花境季相分明、色彩丰富,为创建四季观赏和富有想象力的植物组合提供最大的可能。

二、花境位置选择 花境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决定整个园林景观重要的元素之一,还决定花境里种植的植物。由于花境大多数植物是开花植物,色彩艳丽,季相变化明显,所以对于场地的要求是比较苛刻的,解决好园艺花境和园林植物的和谐共处是重点,如果解决不了,将会形成难以完成的败笔。 例如,在一个开阔且充满阳光的地方,这种花境全天都有阳光,因此所种植的植物是多种多样,而且有很多鲜艳的色彩。若在一个经常有大风的地方,则应种植防风绿篱,少种一些柔软植物。而在绿荫下的花境则要种些喜阴植物,如:麦冬、万年青、玉簪等。 三、花境的轮廓 一个花境的轮廓线是很重要的,它表明了花境的风格,直接影响到花境给人带来的感受和情绪。如笔直的线条提供一种规范式样,但缺乏装饰感和趣味。当用一些笔直线条边缘构成花境时,我们可以让一些植物长到花境外,落生到旁边的小路上,这样直线就被打破而变得模糊,整个花境就不显得呆板了。而弯弯曲曲的线条构成的花境则给人带来一种更随意、自然的感觉,让人感到轻松、自由。同时直线边的花境让人一眼就能望到头,毫无吸引力;而具有曲线边缘的花境,则让视线阻挡在一个拐弯处,使观赏者有时间停留下来欣赏花境,并带来一种渴望看到视线外更多东西的期盼。当沿着曲线边的花境行走时,那原来隐蔽的景色不断浮现出来,给人一种纵深感。但曲线必须过渡得柔和,以避免急转弯引起的不悦。 四、花境的形状 在花境的设计中要避免产生尖角,特别是三角形或星形,这些尖角很难栽种植物。建造几何形的花境通常是为了突出他们的外形,如果种上大型植物则会模糊这种外形,但种上低矮植物或边缘围栽低矮的树篱,则外形就凸显出来了。几何外形

花池、花坛、花境、花台、花箱

花池、花坛、花境、花台、花箱 在城市绿化中,常用各种草本花卉创造形形色色的花池、花坛、花境、花台、花箱等。它们是一种有生命的花卉群体装饰图案。多布置在公园、交叉路口、道路广场、主要建筑物之前和林荫大道、滨河绿地等风景视线集中处,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对活跃环境气氛,启迪人们的思想情感都有重要意义。 1、花池:由草皮、花卉等组成的具有一定图案画面的地块称为花池。因内部组成不同又可分为草坪花池,花卉花池,综合花池等。 a.草坪花池:一块修剪整齐而均匀的草地,边缘稍加整理或布置成行的瓶饰、雕像、装饰花栏等称为草坪花池。它适合布置在楼房、建筑平台前沿形成开阔的前景,具有布置简单、色彩素雅的特点。 b.花卉花池:在花池中既种草又种花,并可利用它们组成各种花纹或动物造型称为花卉花池。池中的毛毡植物要常修剪,保持4~8cm的高度,形成一个密实的覆盖层。适合布置在街心花园、小游园和道路两侧。 c.综合花池:花池中既有毛毡图案,又在中央部分种植单色调低矮的一、二年生花卉称为综合花池。如把花色鲜艳的紫罗兰或福禄考等种在花池毛毡图案中央,鲜花盛开时就可以充分显示其特色。也可在中央适当点缀花木或花丛,都很有趣。 2、花坛 外部平面轮廓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种以各种低矮的观赏植物,配植成各种图案的花池称为花坛。一般中心部位较高,四周逐渐降低,倾斜面在5°~10°,以便排水,边缘用砖、水泥、瓶、磁柱等做成几何形矮边。根据设计的形式不同,可分为独立花坛,带状花坛,花坛群;因种植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花丛花坛和横纹花坛。 a.独立花坛:内部种植观赏植物,外部平面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花坛,又作为局部构图的主体称为独立花坛。长轴与短轴之比一般以小于2.5为宜。种植材料常以一、二年生或多年生的花卉植物及毛毡植物为主,多布置在公园、小游园、林荫道、广场中央、交叉路口等处,其形状多种多样。由于面积较小游人不得入内。 b.带状花坛:花坛平面的长度为宽度的3倍以上者称带状花坛。较长的带状花坛可以分成数段,其中除使用草本花卉外,还可点缀木本植物,形成数个相近似的独立花坛连续构图。在城市园林绿地中常作主景使用,多布置在街道两侧、公园主干道中央,也可作配景布置在建筑墙垣、广场或草地边缘等处。以树墙、围墙、建筑为背景的长形带状花坛又称境栽花坛。 c.花坛群:由许多花坛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构图整体称为花坛群。在花坛群的中心部位可以设置水池、喷泉、纪念碑、雕像等。常用在大型建筑前的广场上或大型规则式的园林中央,游人可以入内游览。 由独立花坛、带状花坛成行排列组成一个有节奏的不可分割的构图整体称为连续花坛群。有平面和斜面造型。常布置在干道台阶中央。长形广场中轴线上,或以水池、喷泉、雕像来强调连续景观的起点、高潮、结尾。 由数个花坛群组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构图整体称为花坛组群。常在其构图中心设置喷泉、雕像、水池、彩灯、立体花坛花台等。常布置在大型规则式园林中或大型建筑广场上。由许多花坛群和连续花坛群成行排列,组成一个沿直线方向演进的、有节奏的不可分割的构图整体称为连续花坛织群。 设在低凹处的花坛群又称为沉床花坛。它最有利于赏者居高临下观赏。 d.花丛花坛:又称盛花花坛、集栽花坛。长短轴之比为1:1~3:l,常用开花繁茂、色彩华丽、花期一致的1~2年生的球根花卉为主体。花坛花色要求明快、搭配协调,主要表现花卉群体色彩美。在城市公园中,大型建筑前广场上人流较多的热烈场所应用较多,常设在视线较集中的重点地块。要求四季花开不绝,因此必须选择生长好、高矮一致的花卉品种,含苞欲放时带土或倒盆栽植。 e.横纹花坛:又称镶嵌花坛、图案式花坛。它用不同色彩的观叶植物、花叶并美的观赏植物为主,配置成各种美丽的图案纹样,幽雅、文静,在城市园林绿地中常作配景使用,布置在各种倾斜坡地上。 在花坛中用观叶植物组成各种精美的装饰图案,表面修剪成整齐的平面或曲面形成毛毯一样的图案画面称为毛毡模纹花坛。 在平整的花坛表面修剪具有凹凸浮雕花纹称为浮雕模纹花坛。凸的纹样通常由常绿小灌木修剪而成,凹陷的平面常用草本观叶植物。 花坛中的观叶植物修剪成文字、肖像、动物、时钟等形象,使其具有明确的主题思想称为标题式花坛。常用在城市街道、广场的缓坡之处。将花坛中的观叶植物修剪成模拟绸带编成的结子式样,图案线条粗细相等,线条之间常用草坪或彩砂为底色称为结子花坛。如把模纹修剪呈细长的飘带状即为飘带模纹花坛。常用在严肃的大门或道路两侧。 使用一定的钢筋、竹、木为骨架,在其上覆盖泥土种植五色苋等观叶植物,创造时钟、日晷、日历、饰瓶、花蓝、动物形象称为立体模纹花坛。常布置在公园、庭园游人视线交点上,作为主景观赏。 在城市园林绿地中,为了提高花坛的观赏效果,尽可能扩大花坛面积和倾斜度,经常注意修整纹样。常用的观叶植物有:

浅谈杭州花境设计

浅谈杭州花境设计及应用 (作者:金春松) 摘要:随着我国“创建绿化模范城市”的不断升级,作为西方园林特有的植物造景之一的“花境”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花境在我国各地的城市园林绿化中逐渐兴起,杭州也不例外,早在2008年开始逐渐推广开来,还制定了《杭州市城区花坛、花境养护管理规定(试行)》。花境拥有自然和谐、景观层次丰富、季相变化、养护管理便利等特点,同时花境艳丽的色彩和参差的群体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花境的应用不仅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理念,也符合生态城市建设对植物多样性的要求。 关键词:花境;设计;应用 一、花境定义及特点 花境是指以球宿根花卉为主,再配以时花、观赏草、木本观赏灌木,配置在绿地中的路侧或在草坪、树林、建筑物等边缘,是模拟自然界中林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状态的一种布置形式,增加自然景观美。布置形式以自然式为主。花境布置一般以树丛、绿篱、矮墙或建筑物等作为背景,根据组景的不同特点形成宽窄不一的曲线或直线花带。花境内的植物配置为自然式,主要欣赏其本身特有的自然美以及植物组合的群体美。 花境是花卉应用的一种重要的形式,虽然一定程度反映出植物群落关系,但营造的核心是出入“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理念,是一种自然现象在人的作用下的集中体现。 丰富的植物材料是营造花境的前提条件,经典的花境可形成丰富的季相交替景观,可达到三季有花的景观效果。适宜布置花境的植物材料即花卉的种类较花坛广泛,几乎所有的露地花卉均可选用,其中尤以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最为适宜。不同类型的花境可间有小灌木、球根花卉、一二年生草花、观赏草等,这些花卉种类繁多,多年生长,不需要经常更换,一次种植后可多年使用,如玉簪、石蒜、萱草、鸢尾、芍药、金光菊、大花金鸡菊等。球根花卉因其枝叶较少,园地易裸露,可在株间配植低矮的花卉种类。花境中各种花卉的配植必须从色彩、姿态、株形、数量,以及生长势、繁衍能力等多方面搭配得当,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前后穿插,花朵此开彼谢的景观,一年内富有季相变化,四季有花观赏。 二、花境的起源与发展。 花境起源于英国古老而传统的私人别墅花园。在树丛或灌木丛周围成群的混合种植一些管理简便的耐寒的宿根花卉,这种花卉应用形式便是最初的花境。 人们对花境的热爱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在英国,花与人们的生活相当密切,园艺被称为国民的趣味。因此花境的应用十分广泛。Certrude Jekyll 也是非常著名的花境设计专家。在她的花境中,植物的种植方式是流动式的、如弯曲的河流的曲线式的种植,这样的种植带给她的作品以无限的生命的活力和青春的动感。二战之后,草本花境的真正意义已经基本消亡了,花境的设计向另一个方向努力—设计混合花境和四季常绿的针叶树花境,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花境

花坛花境常用植物

花坛常用花卉 一.春季花坛 春菊、桂竹香、紫罗兰、中华石竹、须苞石竹、小白菊、金鱼草、三色堇、金盏菊、雏菊、桂竹香、矮一串红、月季、瓜叶菊、早金莲、大花天竺葵、天竺葵、筒蒿、菊花葵、锦葵、高雪轮、矮雪轮、牵牛花、一串红、矢车菊、飞燕草、勿忘我、诸葛菜、鸢尾、佛甲草、鸭跖草 二.夏季花坛 石竹、百日草、半枝莲、一串红、矢车菊、美女樱、凤仙、大丽花、翠菊、万寿菊、高山积雪、地肤、鸡冠花、扶桑、五色梅、宿根福禄考、凤仙花、草茉莉、夜来香、半支莲、滨菊、中心菊、孔雀草、马利筋、千花葵、麦秆菊、矮牵牛、千日红、百日菊 三.秋季花坛 鸡冠花、早菊、一串红、荷兰菊、滨菊、翠菊、日本小菊、大丽花、福禄考、半支莲、槭葵、藿香蓟 四.冬季花坛 宿根雏菊、小花月季、早播金盏花、水仙花、五色苋(黄、红、紫色)、水飞雉、银边翠(白色)、彩叶草(黄色、粉红色、紫红色)、紫色鸭跖草、扫帚草(翠绿色)、红叶添菜、花甘兰(黄色、粉红色、紫红色) 常见花坛植物 矮牵牛、矮雪轮、百日草、白晶菊、报眷花、波斯菊、雏菊、翠菊、待宵草、东方罂粟、何氏凤仙、花烟草、黄帝菊、霍香蓟、鸡冠花、金鱼草、金盏菊、毛地黄、美女樱、南非万寿菊、还阳参、千日红、随意草、三色堇、三色苋、红花鼠尾草、四季秋海棠、天人菊、甜菜万寿菊、夏堇、香雪球、新几内亚风仙、勋章菊、一串红、虞美人、 羽扇豆、羽衣甘蓝、紫罗兰、紫茉莉、醉蝶花、瓜叶菊、金鸡菊卷耳孔雀草、向口葵、喜林革、花菱草、观赏辣椒、桂竹香、半边莲、非洲金盏菊、大

花婆婆纳、龙丽花、彩叶草、长春花、长寿花、福禄考、荷兰紫菀、花蔓草、菊花、楼斗菜、篷蒿菊、芍药、石竹、天竺葵、五星花、溪荪、银叶菊、针叶福禄考、紫露草、松果菊、勿忘我、松叶景天、藻百年、黑心菊、旦兰乌头、永生菊、红花酢酱草、耆草、皇冠贝母、大丽花、风信子、花毛茛、彩色马蹄莲、水仙、郁金香、鸢尾类、紫叶酢浆草、六出花、朱顶红。 欧亚活血丹、小叶牛至、细茎针茅、京红久金银花、丛生福禄考、常春藤、大吴风草、大叶过路黄、多花筋骨草、粉花筋骨草、菲白竹、富贵草、虎耳草、花叶加拿利常春藤、花叶金钱蒲、花叶蔓长春花、花叶欧亚活血丹、花叶玉簪、吉祥草、扶芳藤、麦冬、金叶过路黄、金叶亮绿忍冬、金叶小檗、络石、蔓锦葵、绵毛水苏 模纹花坛常见植物 金叶女贞、紫叶女贞、红叶小檗、金叶小檗、小叶女贞、花叶女贞、金森女贞、水蜡、龙柏、蜀桧、北京桧、翠蓝柏、香柏、大叶黄杨、北海道黄杨、金边大叶黄杨、瓜子黄杨、雀舌黄杨、金叶假连翘、小叶榕、枳、锦带、龟甲冬青、海桐、枸骨、石楠、红叶石楠、棣棠、平枝栒子、扶芳藤、清香木、日本绣线菊、菊叶绣线菊、栀子、风箱果、福建茶、麦李、七里香 花境花坛常用植物 春季常用种类 金盏菊、飞燕草、桂竹香、紫罗兰、山耧斗菜、荷包牡丹、风信子、花毛茛、郁金香、蔓锦葵、石竹类、马蔺、鸢尾类、铁炮百合;大花亚麻、雏叶翦夏萝 夏季常用种类 蜀葵、射干、美人蕉、大丽花、天人菊、唐菖蒲、向日葵、萱草类、矢车菊、玉簪、鸢尾、百合、卷丹、宿根福禄考、桔梗、晚香玉、葱兰、芍药秋季常用种类 各类菊花、雁来红、乌头、百日草、鸡冠、风仙、万寿菊、醉蝶花、麦杆菊、硫华菊、翠菊、紫茉莉

庭院花境、花池、花坛、花台的配置方法

庭院花境、花池、花坛、花台的配置方法 来源:园林学习网日期:[2007-5-22] 在城市绿化中,常用各种草本花卉创造形形色色的花池、花坛、花境、花台、花箱等。它们是一种有生命的花卉群体装饰图案。多布置在公园、交叉路口、道路广场、主要建筑物之前和林荫大道、滨河绿地等风景视线集中处,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对活跃环境气氛,启迪人们的思想情感都有重要意义。 1、花池 由草皮、花卉等组成的具有一定图案画面的地块称为花池。因内部组成不同又可分为草坪花池,花卉花池,综合花池等。 a.草坪花池一块修剪整齐而均匀的草地,边缘稍加整理或布置成行的瓶饰、雕像、装饰花栏等称为草坪花池。它适合布置在楼房、建筑平台前沿形成开阔的前景,具有布置简单、色彩素雅的特点。 b.花卉花池在花池中既种草又种花,并可利用它们组成各种花纹或动物造型称为花卉花池。池中的毛毡植物要常修剪,保持4~8cm的高度,形成一个密实的覆盖层。适合布置在街心花园、小游园和道路两侧。 c.综合花池花池中既有毛毡图案,又在中央部分种植单色调低矮的一、二年生花卉称为综合花池。如把花色鲜艳的紫罗兰或福禄考等种在花池毛毡图案中央,鲜花盛开时就可以充分显示其特色。也可在中央适当点缀花木或花丛,都很有趣。 2、花坛 外部平面轮廓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种以各种低矮的观赏植物,配植成各种图案的花池称为花坛。一般中心部位较高,四周逐渐降低,倾斜面在5°~10°,以便排水,边缘用砖、水泥、瓶、磁柱等做成几何形矮边。根据设计的形式不同,可分为独立花坛,带状花坛,花坛群;因种植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花丛花坛和横纹花坛。 a.独立花坛内部种植观赏植物,外部平面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花坛,又作为局部构图的主体称为独立花坛。长轴与短轴之比一般以小于2.5为宜。种植材料常以一、二年生或多年生的花卉植物及毛毡植物为主,多布置在公园、小游园、林荫道、广场中央、交叉路口等处,其形状多种多样。由于面积较小游人不得入内。 b.带状花坛花坛平面的长度为宽度的3倍以上者称带状花坛。较长的带状花坛可以分成数段,其中除使用草本花卉外,还可点缀木本植物,形成数个相近似的独立花坛连续构图。在城市园林绿地中常作主景使用,多布置在街道两侧、公园主干道中央,也可作配景布置在建筑墙垣、广场或草地边缘等处。

浅谈花境设计的技巧和原则

浅谈花境设计的技巧和原则 中国花卉报 花境是花卉应用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它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手法。花境是人们参照自然风景中野生花卉在林缘地带的自然生长状态,经过艺术提炼而设计的自然式花带,其艳丽的色彩和丰满的群体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花境布置一般以树丛、绿篱、矮墙或建筑物等作为背景,根据组景的不同特点形成宽窄不一的曲线或直线花带。花境内的植物配置为自然式,主要欣赏其本身特有的自然美以及植物组合的群体美。 花境设计首先是确定平面,要讲究构图完整,高低错落,一年四季季相变化丰富又看不到明显的空秃。配置在一起的各种花卉不仅彼此间色彩、姿态、体量、数量等应协调,而且相邻花卉的生长强弱、繁衍速度也应大体相近,植株之间能共生而不能互相排斥。花境中的各种花卉呈斑状混交牞斑块的面积可大可小,但不宜过于零碎和杂乱。几乎所有的露地花卉都能作为花境的材料,但以多年生的宿根、球根花卉为宜。因为这些花卉能多年生长,不需要经常更换,养护起来比较省工,还能使花卉的特色发挥得更充分。设计者要了解花卉的不同生长习性,选择不同种类合理搭配,使花境具有持久和良好的观赏效果。 花境分单面(2至4米宽)和双面(4至6米宽)观赏两种,单面观赏花境植物配置由低到高,形成一个面向道路的斜面。双面观赏花境,中间植物最高,两边逐渐降低,其立面应该有高低起伏错落的轮廓变化,平面轮廓与带状花坛相似,植床两边是平行的直线或有轨迹可寻的平行曲线,并且最少在一边用常绿木本或矮生植物(如麦冬、葱兰、绣墩草、瓜子黄杨等)镶边。 花境植床一般应稍高出地面,内以种植多年生宿根花卉和开花灌木为主,在有路牙的情况下处理与花坛相同。没有路牙的,植床外缘与草地或路面相平,中间或内侧应稍稍高起,形成5°至10°的坡度,以利于排水。 花境管理方便,应用广泛,独具特色。在国外,尤其是居家小庭院中,花境应用非常普遍。最近,在广州、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公共绿地、庭园中,花境的应用日渐增多。不久的将来,一批高质量、优美的花境将遍布我国的大江南北。

节理玫瑰图的编制方法

节理玫瑰图的编制方法 1.将测量所得的节理产状数据,按节理走向方位角大小依次排序,然后按每隔10°或5°为间隔进行分组。 2.统计每组节理的数目和该组节理的平均走向。 节理统计表 走向方位角间隔(°)走向平均值(°)测量节理数(条)备注 0-10 2 2 11-20 15 6 21-30 25 10 31-40 34 7 41-50 47 2 51-60 59 1 61-70 66 2 71-80 77 4 81-90 84 3 270-280 281-290 284 1 291-300 296 5 301-310 307 9 311-320 315 6 321-330 331-340 336 2 341-350 347 3 351-360 3.采用一定的比例(即一定长度的线段代表一定数目的节理)取适当长度为半径,画半圆,并标明方向(上方为N)。 4.以每组节理的平均走向为方位,按比例以每组节理数目为长度来截取,从圆心出发,在园内引射线,然后把各射线的端点连接起来。 5.如相邻两端点不连续,即他们之间缺缺一组或数组节理,则折线应联回原点,再从原点联结下一个射线端点。 6.最后所构成的花瓣似的图案,可以形象的标明哪一方向上的节

理最发育,哪一方向上上的节理不发育,甚至无节理。 根据节理玫瑰图,结合其他地质资料,可进一步分析有关地质构造。例如在轴向为NW350°的某背斜核部测得节理数据,经整理后列于上表中,根据表中数据作图:设1cm代表1条节理,取一定长度为半径,作一半圆并标明方位与刻度(上图),依次求出代表各组节理数的射线端点并连接,即绘制出节理走向玫瑰图。从上图看出,该区有4组节理,其中以2、4组最多,1、3组不发育。从花瓣情况看,2、4组花瓣宽且长,说明节理数目相对较多,走向变化范围也较大。结合野外观察资料得知,2、4组为一套共轭剪节理,1、3组为张节理。因此,可初步推断这4组节理都与背斜有成因联系。其中,2、4组属于背斜同期、同应力场的共轭剪节理,1组为横张节理,3组为背斜形成后派生的纵张节理。形成褶曲的主应力方向为NEE-SW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