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复习题

建筑施工技术复习题
建筑施工技术复习题

《建筑施工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根据土的开挖难易程度分为类土。

2、平整场地时,初步确定场地设计标高的原则是:

3、预制桩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才能运输和打桩。

4、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打桩方式宜采用。

5、砖墙每日砌筑高度以不超过为宜。

6、钢筋冷拉的主要作用是。

7、砖砌体水平灰缝的饱满程度不低于。

8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稳定低于时,砌体工程应采取冬期施工方法。

9、对于竖向结构,浇筑的混凝土高度不宜超过,否则应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串筒下料,以防产生离析。

10在土方工程中,据将土分为八类。

11、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有和。

12、土方边坡的坡度系数m是边坡的______与______之比,表达式为m = ______________。

13、预制桩的强度达到可进行起吊后可进行运输。

14、保护防水层免受外界因素影响而遭到破坏的屋面构造层为。

15、内墙一般抹灰施工工艺为:施工准备、基层处理、抹灰饼、、做护角、抹灰。

16、梁的跨度米时,支模时中部应略为起拱,防止由于灌注混凝土后梁底下垂。

17、钢筋的连接方式有、和。

18、履带式起重机的起重参数有。

19、打桩时,桩的质量控制对于端承桩以控制为主,以控制作参考。

20、剪刀撑、斜撑是用于加强脚手架的,增加稳固性之用。

21、30%的石油沥青加入70%的汽油配制而成的冷底子油称为。

22、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预制时采用叠浇,桩与桩之间要做以保证起吊时不相互粘结。预制桩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才能运输和打桩。

23、填土压实的方法主要有和和。

24、钢筋的连接方式有和和。

25、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有和和

二选择题

1、下列哪种情况无需采用桩基础:()

A. 高大建筑物,深部土层软弱

B. 普通低层住宅

C.上部荷载较大的工业厂房

D.变形和稳定要求严格的特殊建筑物

2、下列关于灌注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灌注桩是直接在桩位上就地成孔,然后在孔内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而成。

B. 灌注桩能适应地层的变化,无需接桩。

C. 灌注桩施工后无需养护即可承受荷载。

D. 灌注桩施工时无振动、无挤土和噪音小。

3、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若发现泥浆突然漏失,可能的原因是:()

A.护筒水位过高

B.塌孔

C.钻孔偏斜

D.泥浆比重太大

4、下列组合钢模板尺寸不符合常用模数:()

A.300×1500

B.250×1000

C.200×900

D.150×1050

5、下列哪一施工过程不属于混凝土工程的主要环节:()

A. 混凝土制备与运输

B. 浇筑与捣实

C. 绑扎钢筋

D. 混凝土制备与浇筑

6、施工缝宜留在:()

A.剪力较大的部位

B.剪力较小的部位

C.施工方便的部位

D.B+C

7、内部振捣器振捣混凝土结束的标志是:()

A 有微量气泡冒出

B 水变浑浊

C 无气泡冒出且水变清

D 混凝土大面积凹陷

8、混凝土养护后质量检查指:()

A 抗剪强度检查

B 抗压强度检查

C 抗劈裂检查

D 抗弯强度检查

9、模板拆除时一般应。

A.后支先拆,先支后拆B.先拆侧模

C.先拆承重模D.后拆非承重模

10、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厚度一般规定为。

A.10mm B.5mm C.7mm D.9mm

11、模板拆除时一般应。

A.后支先拆,先支后拆B.先拆侧模

C.先拆承重模D.后拆非承重模

12、皮树杆的主要作用是。

A.控制标高B.拉线

C.控制垂直度D.确定室内地坪

13、砌块墙体上下两层错缝搭接应不小于。

A.100mm B.120mm C.150mm D.200mm 14、构件安装前弹线,其目的是为了构件的。

A.安装B.对位C.校正D.B与C

15、闪光焊与电焊应在钢筋。

A.冷拉前进行B.冷拉后进行C.不能焊接D.冷拉前后均可

16、悬臂构件模板在达到设计强度的时即可拆除。

A.70% B.80%

C.100% D.90%

17、对中小型厂房构件吊装宜采用吊装。

A.自行式起重机B.独脚拔杆

C.塔式起重机D.爬升式起重机

18、毛石基础的每日砌筑高度不超过为宜。

A.1.3m B.1.5m

C.1.4m D.1.2m

19、是浅基础。

A.沉井基础 B .桩基础

C.地下连续墙D.箱型基础

20、冬期施工时,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不宜低于。

A.5℃B.10℃C.15℃D.20℃

21、选择起重机,应重点考察。

A.起重量B.起升高度

C.起重半径D.ABC都要考察

22、是深基础。

A.条形基础 B .桩基础

C.筏板基础D.箱型基础

23、用锤击沉桩时,为防止桩受冲击应力过大而损坏,应力要求:()

A. 轻锤重击

B. 轻锤轻击

C. 重锤重击

D. 重锤轻击

24、下列关于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仅适用于地下水位低的土层

B.泥浆护壁成孔是用泥浆保护孔壁、防止塌孔和排出土渣而成

C.多用于含水量高的地区

D.对不论地下水位高或低的土层皆适用

25、下列哪一施工过程不属于混凝土工程的主要环节:()

A. 混凝土制备与运输

B. 浇筑与捣实

C. 绑扎钢筋

D. 混凝土制备与浇筑

26、施工缝宜留在:()

A.剪力较大的部位

B.剪力较小的部位

C.施工方便的部位

D.B+C

27、通常情况下,板的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

A.50%

B.50~75%

C.100%

D.75%

28、下列不属于对混凝土运输机械的基本要求是:()

A.运输时间限制

B.不漏浆

C.不吸水

D.具有一定的体积

29、预应力混凝土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构件的:()

A. 强度

B . 刚度

C. 抗裂度

D. B + C

30、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流程是:()

31、A. 孔道灌浆→张拉钢筋→浇筑混凝土

32、B. 张拉钢筋→浇筑混凝土→孔道灌浆

33、C. 浇筑混凝土→张拉钢筋→孔道灌浆

34、D. 浇筑混凝土→孔道灌浆→张拉钢筋

三、解释概念

1、“三一”砌砖法:

2、皮数杆

3、施工缝

4、换填法

5、应力腐蚀

6、土的可松性:

7、先张法:

8、一次投料法:

9、施工配合比:

10、应力松弛

四、简述题

1、影响填土压实的因素有哪些?

2、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的护筒有何作用?

3、低碳钢拉伸时变形发展分哪四个阶段?

4、简述常用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

5、基坑(槽)质量检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6、简述天然石板楼地面施工工艺方法?

7、柱子绑扎和起吊各有哪些方法?

8、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

9、混凝土的运输有何要求?

10、钢筋代换有哪些原则?

11、砖砌体砌筑工艺?

12、构造柱施工工艺?

13、饰面板(砖)安装主要有哪些方法?

14、简述沥青卷材防水层施工方法?

15、钢筋安装检查内容有哪些?

16、对框架结构施工缝应留在那些位置?

五:计算题

1、某基坑底长80m,宽60m,深8m,四边放坡,边坡坡度1:0.5,试计算挖土土方工程量。如地下室的外围尺寸为78m×58m,土的最终可松性系数为

'

K=1.03,试求出地下室部分回填土量。

s

2、某结构采用C20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为1:2.15:4.35:0.60,实测砂石

含水率分别为3%,1%,试计算施工配合比。若采用400L搅拌机搅拌,每m3混凝

土水泥用量为270kg,试计算一次投料量。

3、某工程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1:2.3:4.27,水灰比W/C=0.6,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300kg,现场砂石含水率分别为3%、1%,求施工配合比。如采用250公升混凝土搅拌机,求每拌一次混凝土材料的用量。

4、某墙体设计配筋为Ф14@200,施工现场无此钢筋,拟采用Ф12钢筋代换,

试计算代换后每米几根?

5、某场地如图1所示,方格网为20m*20m,试计算:

1) 挖填方平衡的原则确定场地平整的计划标高H0;

2)算出方格网的施工高度,并绘出零线;

图1

《建筑施工技术》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8;

2、场地内挖填平衡,场地内挖方工程量等于填方工程量;

3、100%;

4、重锤低击;

5、1.8m;

6、提高屈服点;

7、80%;

8、5℃;

9、3m10、土的开挖难易度;11、集水井明排法、井点降水法;12、底宽、高度、B/H

13、70%、100%;14、保护层;15、3m;16、4;17、绑扎连接、焊接连接

机械连接18、起重量、起重高度、回转半径;19、贯入度、桩尖进入持力层深度;;20、整体性;21、快挥发性冷底子油;22、隔离层70%

23、碾压法、夯实法、振动压实法;24、绑扎连接、焊接连接、机械连接;

25、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

二、选择题

1、B;2、C;3、B;4、B;5、C;

4、D;7、C;8、B;9、A;10、A

1、A;1

2、A;1

3、C;1

4、D;1

5、A;1

6、C;1

7、C;1

8、D;1

9、D;20、B 21、D;22、B;23、D;24、A;25、C;

26、D;27、D;28、D;29、D;30、C

三、名词解释:

1、“三一”砌砖法:“一块砖、一铲灰、一揉压”,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的方法。

2、皮数杆:指画有没皮砖和砖缝厚度,以及门窗洞口、过梁、楼板、梁底、预埋件等标高位置的木制标杆,即可控制砌体竖向尺寸的标志,同时还可保证砌体的垂直度。

3、施工缝:因技术上的原因或设备、人力的限制,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中间的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需事先确定的施工缝隙。

4、换填法:指将基础底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层挖掉,然后回填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并且没有侵蚀性的材料,如砂土、灰土等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

5、应力腐蚀:指预应力钢筋在拉应力与腐蚀介质的同时作用下发生的腐蚀现象,其破坏特征是钢筋在远低于破坏应力的情况下发生断裂。

6、土的可松性:原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虽经回填夯实,仍不能恢复到原状土的体积,这种性质成为土的可松性。

7、先张法:在混凝土浇筑前张拉预应力筋,并将其固定在台座或钢模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保证混凝土与预应力筋有足够粘结力时,以规定的方式放松预应力筋,借助预应力筋的弹性回缩及其与混凝土的粘结,使混凝土产生预应力。

8、(1)在与钢筋砼同样的条件下,具有构件截面小、自重轻、刚度大、抗烈度高、耐久性

好、节省材料等优点;

(2)能有效的利用高强的钢筋和砼;

(3)施工工艺复杂,设计、施工等难度都大;

(4)随着施工工艺的发展和完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不仅可用于一般的公民建筑,还可用于大型整体和特种结构上。

9、施工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扣除砂石含水量,经调整实验室配合比而得到的施工现场配合比。

10、应力松弛:指钢筋受到一定的张拉力之后,在长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钢筋的应力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降低的现象。。

四、简述题

4、因素:压实功、含水量、铺土厚度。

5、护筒的作用:固定桩孔位置;防止地面水流入孔中,保护孔口;增加桩孔内水压力,

防止塌孔;成孔时引导钻头方向。

6、(1)弹性阶段;(2)屈服阶段;(3)强化阶段;(4)颈缩阶段

4、(1)换填法:指将基础底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层挖掉,然后回填强度较高、压

缩性较低、并且没有侵蚀性的材料,如砂土、灰土等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

(2)灰土挤密桩:在基础底面形成若干个桩孔,然后将灰土填入并分层夯实,以提高地基承载力或水稳性。

(3)振冲法:利用振动和水冲加固土体的方法,又分振冲置换法和振冲密实法;

(4)深层搅拌法:是利用水泥、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定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

(5)高压喷射注浆法:利用钻孔钻到预定深度,然后用高压泵不浆液通过钻杆端头

的特殊喷嘴,以高压水平喷入土层。

5、(1)核对基坑(槽)开挖平面位置、尺寸、坑底标高、是否与设计相符;

(2)检验持力层土质与勘察报告、设计图纸要求是否相符合有无异常现象。

6、(1)基层处理;(2)弹线;(3)试拼试排;(4)刷水泥浆结合层;(5)铺砂浆;(6)

铺大理石(花岗岩);(7)擦缝

7柱子绑扎方法:(1)一点绑扎斜吊法;(2)一点绑扎直吊法;(3)两点绑扎斜吊法;

(4)两点绑扎直吊法。

柱子起吊方法:(1)单机旋转法起吊;(2)单机滑行法起吊;(3)双机抬吊旋转法起吊;(4)双机抬吊滑行法起吊。

8(1)弹性阶段;(2)屈服阶段;(3)强化阶段;(4)颈缩阶段

9不离析、坍落度保证、混凝土初凝前浇捣完毕、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

11、等强度代换、等面积代换。

12、砖砌体砌筑工艺?

(1)找平;(2)放线;(3)摆砖;(4)立皮树杆;(5)盘角:(6)挂线;(7)砌砖;(8)

楼层标高控制;(9)清理

12、构造柱施工工艺?

(1)绑扎钢筋;(2)砌砖墙;(3)浇捣混凝土

13、饰面板(砖)安装主要有哪些方法?

(1)粘贴法施工;(2)挂贴法施工;(3)干挂法施工

14、简述沥青卷材防水层施工方法?

(1)基层表面处理、修补;(2)涂刷冷底子油;(3)节点附加层增强处理;(4)定位、弹线、试铺;(5)铺贴卷材;(6)收头处理、节点密封;(7)蓄水试验;(8)保护层施工;(9)检查验收。

15、钢筋安装检查内容有哪些?

(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钢号、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特别要检查负筋的位置是否正确;

(2)检查钢筋接头位置、搭接长度、同一截面接头百分率及混凝土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水泥垫块是否分布均匀、绑扎牢固。

(3)钢筋的焊接和绑扎是否牢固,钢筋有无松动、移位、变形现象。

(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5)钢筋表面是否有漆污和颗粒状(片)铁锈钢筋骨架里面有无杂物。

(6)钢筋绑扎位置正确,绑扎牢固,钢筋安装位置偏差符合规范规定。

16、(1)对柱:易留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

(2)对梁: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应留在楼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的下部;

(3)对次梁:次梁跨度中间1/3的范围内;

(4)对板:可留在平行于短边的任何位置处;

(5)对楼梯:楼梯中间1/3的长度范围内。

五、计算题

1、解:(1)基坑底部截面尺寸:a1=80000mm,b1=60000mm

(2)基坑上口截面尺寸:a2=80000+8000*0.5*2=88000mm,

b2=60000+8000*0.5*2=68000mm。

(3)基坑中截面尺寸:a=1/2(a1+a2)=84000mm,b=1/2(b1+b2)=64000mm

面积:S=84.000*64.000=5376m 3

(4)挖土土方工程量:V=5376*8=43008m 3

(5)地下室体积: V=78*58*8=36192m 3

(6)回填土工程量:V3=43008-36192=6816m 3

根据公式13'V V K s =得:3'3

15.661703

.16816m K V V s === 2、施工配合比 l :x(1+W Sa ):y (1+W g )

=1:2.15(1+3%):4.35(1+1%)=1:2.21:4.39 按施工配合比得到1m 3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用量为:

水泥 C=270kg ;

砂 S=270×2.21=596.7kg

石 G=270×4.39=1185.3kg

水:W=(W /C-Wsa-Wg)C=(0.60-2.15×3%-4.35×1%)270=132.84kg 400L 搅拌机每次可搅拌出混凝土 400L×0.65=260L=0.26m 3

则搅拌时的一次投料量:

水泥 270 × 0.26=70.2kg (取75kg ,一袋半)

砂 75×2.21=165.75kg

石子 75×4.39=326.25kg

水 75×(0.63-2.15× 3%-4.35× 1%)=39.15kg

3、解:施工配合比:水泥:砂:石为:1:x(1+W x ): y(1+Wy)=1:2.3(1+0.03):4.27(1+0.01)=1:

2.37:4.31 用250升搅拌机,每拌一次混凝土材料的用量:

水泥:300×0.25=75kg

砂:75×2.37=177.8kg

石:75×4.31=323.3kg

水:75×0.6-75×2.3×0.03-75×4.27×0.01=36.6kg

4、解:因钢筋级别相同,按面积相等原则进行代换:

代换前墙体每米设计配筋根数:n 1=1000/200=5根

n 2≥n 1d 12/d 22=5*142/122=68

故取n 2=7根,即代换后每米Ф7根12的钢筋。

5、(1)1234

01034H H H H H N +++==∑∑∑∑m

(2) 每点的自然标高减去设计标高0H 即为施工高度,零线刚好为方框的对角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