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三废处理专项方案

新版三废处理专项方案
新版三废处理专项方案

新版三废处理专项

方案

三废(废水、废气或噪音、固体废弃物)

专项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基本情况

由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支线Ⅳ-TS-19标工程位于吴中区,为一车站一区间及出入场线,即龙翔路站、龙翔路站~溪霞路站区间隧道、天鹅荡停车场出入场线及停车场土建部分。其中:

龙翔路站~溪霞路站区间盾构隧道由我分公司负责施工,该区间设计采用一台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机进行施工,盾构始发井为龙翔路站东端头井,接收井为溪霞路站西端头井。区间隧道线路长1426.258m(右线),盾构掘进总长2852.516m,在线路里程ZCK9+400、ZCK9+980(右线)处设有两个联络通道(其中一处兼泵房)。

区间合同造价:1.159亿

区间隧道盾构掘进计划工期为:

区间左线: 12月20日~ 5月20日

区间右线: 7月20日~ 12月20日

(二)区间主要工程数量

二、现场三废产生源头分析

根据现场施工进度的施工内容,可将项目整体施工划分为三个阶段:始发和接收端头井加固阶段、盾构机配套机械设备进场准备和临建施工阶段、盾构机掘进阶段。按照施工阶段不同,采用的工艺和设备不同,现场产生的三废(废水、废气或噪音、固体废气物)源头不同,三废侧重点也不同。分析各阶段三废产生源头及控制重点如下表所示:

施工现场三废产生源头分析

经过分析总结,施工现场三废管理的主要阶段在盾构机掘进阶段,而始发和端头井加固与盾构机配套机械设备进场准备和临建施工阶段的噪音控制,也是三废管理的重点。

项目部驻地由于居住人员较多(施工最高峰时协作队伍人员为80人),生活废水和生活垃圾的量大,而对周边环境的废气或噪音影响较小,对项目部驻地和生活区的三废产生源头分析如下:

三、国家和企业关于三废处理控制标准

项目部三废处理和控制标准严格按照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执行,主要包括以下标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

号)

(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四)《建设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五)《建设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 )

(六)中国中铁股份公司及公司、分公司关于废气处理的各种管理办法和制度

根据以上法律法规及标准,本项目三废排放执行控制指标如下:

四、项目部三废处理管理小组

为保证三废(废水、废气或噪音、固体废弃物)处理及时,控制有力,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项目部三废处理管理小组(包含项目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小组人员与职责分工如下表所示:

工程项目节能减排组织机构分工表

五、项目部三废处理措施

根据以上法律法规及标准,本项目部三废处理标准如下:

5.1废水处理

5.1.1施工现场废水处理

施工现场设置排水沟及三级沉淀池,现场废水经沉淀后,排入南侧水道。

始发和接收端头井加固施工前,在工地东南、东北两侧各施工一个三级沉淀池,并在南北围挡内两侧修砌集水沟,收集现场污水及雨水,用污水泵抽至三级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南侧水道。

附施工场地布置图

盾构机掘进施工期间,由于盾构机推进过程中产生的渣土需要外运,且方量及频率较大,因此场地内排水系统伴随场地重新硬化布置进行调整。利用原有南侧的三级沉淀池,在集土坑东侧调整了洗车台冲洗废水的流向,并在渣土坑周边修砌了集水沟,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