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二章 第3讲 中国地理区域差异配套试题 中图版(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二章 第3讲 中国地理区域差异配套试题 中图版(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二章 第3讲 中国地理区域差异配套试题 中图版(1)

第3讲中国地理区域差异

一、选择题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所在地区目前是我国人口主要迁入区

B.A所在地区能源缺乏,需要大量调入

C.B所在地形区的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D.B所在的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少的省区

2.关于C河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流经地区受流水溶蚀作用明显

B.降水丰富,水量大,航运价值高

C.主要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

D.受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汛期长

解析第1题,A地处四川省,目前是我国人口主要迁出区,该地区水能丰富,是我国西电东送的中路输电区;B地处贵州省,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该地地处我国南方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第2题,C河段流经喀斯特地貌区,地表崎岖,不利于发展航运。

答案 1.C 2.B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3~4题。

3.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

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

C.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

4.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

B.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

C.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D.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

解析第3题,从水资源总量就可以推断出,甲代表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比北方大,南方地区降水量大,蒸发量也大;乙代表北方地区,人口总数比南方少,主要原因是南方经济发达;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耕地比重大。第4题,甲地区(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北方煤炭、油气资源比南方丰富;南方地区能源供应不足,需要从北方运输大量煤炭;南水北调是为了缓解北方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答案 3.D 4.D

读“下面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5~6题。

5.沿包头至广州,在①②③④四地可能看到的景观正确的是( )。

A.①——层层稻田B.②——风吹草低见牛羊

C.③——塬、墚、峁D.④——橘园、竹海

6.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土壤盐渍化普遍

B.②地因修建多个水电站导致河流断流

C.③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D.④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区

解析第5题,④地位于南岭以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可看到橘园、竹海景观。

第6题,④区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答案 5.D 6.D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7.该地区位于我国( )。

A.华北地区B.华南地区C.青藏地区D.西南地区8.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解析第7题,从气象资料来分析,该地最低气温在0℃以下,夏季高温,为温带季风气候,选项A项。第8题,华北地区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农业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春季农业生产需水量大,春旱最突出;因此选项D项。

答案7.A 8.D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数字代表的铁路线组合,正确的是( )。

A.①——宝成线B.②——内昆线

C.③——焦柳线D.④——南昆线

10.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以攀枝花、贵阳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B.以重庆为中心的冶金工业基地

C.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

D.“酸雨”污染仅次于华中酸雨区

解析图中数字代表的铁路线中,①是成昆线,②是贵昆线,③是襄渝线。攀枝花是该区域钢铁工业基地,六盘水是该区域煤炭工业基地;重庆至六盘水地区是西南酸雨区,是仅次于华中酸雨区的污染严重区域。

答案9.D 10.A

2011年1月7日,广珠城轨开通运营。广珠

城轨的开通将升级珠三角为“超级城市体”,有

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读珠三角部分城际快速

轨道交通分布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关于本地区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

风气候

B.平原面积广阔,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

C.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D.河流纵横交织,但河流流量较小,不利于发展航运

12.下列关于广珠城轨开通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促进珠三角西岸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产业水平的提升

B.能推动珠三角西岸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C.能从根本上解决珠三角西岸城市之间的人员出行难问题

D.能加速珠三角的相互融合即增强“同城化”效应,有助于形成中国南部最大的“超级城市体”

解析第1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亚热带地区,无温带季风气候;这里平原面积较为广阔,但不属于我国三大平原;珠江的运输能力仅次于长江,位居全国第二位。第12题,“从根本上”解决珠三角西岸出行难问题,这种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实际情况。

答案11.C 12.C

读墨脱地理位置图,回答13~15题。

13.墨脱境内资源丰富,主要有( )。

①水能资源②森林资源③旅游资源④太阳能资源⑤地热能资源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D.④⑤

14.西藏墨脱是世界上最北的热带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洋流B.季风C.地热D.纬度

15.藏南被称为“地质博物馆”,是由于其地处( )。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B.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C.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D.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解析第13题,墨脱地处雅鲁藏布江的峡谷之中,河流落差大,径流量大,故水能资源极其丰富;藏南地区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是中国三大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区地质地貌景观、峡谷景观、冰雪景观及独特的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丰富;此地处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地热资源分布地区;本地降水较多,故太阳能资源不丰富。第14题,热带一般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我国受季风影响,在广西、云南一些地区热带北界经常超越北回归线,最北达到25°N左右,而在西藏墨脱地区热带生态环境沿江北上,一直延展到29°30′N。第15题,藏南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上,地壳活动频繁,多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地质地貌多种多样,因而被称为“地质博物馆”。

答案13.C 14.B 15.A

二、综合题

16.阅读有关青藏高原地区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

材料二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累积曲线图

注:干物质是指有机质在60℃~90℃的恒温下,充分干燥,余下的有机物的重量,是衡量植物有机物积累、营养成分多寡的一个重要指标。

材料三青藏高原人口增长与资源人均占有量动态预测

指标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人口数量(万人) 911.3 1 065.68 1 260 1 490

人均森林面积(hm2) 1.35 1.16 0.98 0.83

人均草地面积(hm2) 15.36 13.14 11.11 9.40

人均耕地面积(hm2) 0.12 0.10 0.09 0.07

人均水能蕴藏量

32.90 28.13 23.80 20.12

(万/kW)

人均矿产潜在价值(万

201.69 172.47 145.87 123.96

元)

(1)图中A、B两处均有森林分布,但A处种类更加复杂。试分析原因。

(2)据图判断该地城市和旱作耕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征________________,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材料二可知,4~6月平原地区(山东禹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多于高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最终高原小麦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除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

(4)分析材料三,青藏高原资源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题,从纬度、地形、气候三方面分析。第(2)题,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其谷地海拔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较高,水源充足,因此城市、旱地多分布在高原上的河谷地带。第(3)题,从气温和生长时间上分析。温度高有机质积累的多,生长期长积累的物质多。第(4)题,从表中可以看出西藏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原因可从人口增加、资源数量减少方面分析。

答案(1)A为雅鲁藏布江谷地,纬度低,热量充足;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且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植被种类复杂。

(2)沿河谷分布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水源充足

(3)华北平原地势低,春季气温回升快(气温高) 地势高,温度低,作物生长时间长,积

累有机质多

(4)下降人口增幅大,加剧对资源、环境压力;不合理开发利用,使资源减量或资源环

境破坏。

17.根据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三角经济圈是由西安、重庆和成都联合组成的一个对中国西部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三角形经济区。其自然和人文资料如下图所示:

2000~2009年西三角经济圈与西部地区GDP变化图

2008年西三角经济圈人口占西部地区总人口比重/%

2008年西三角经济圈和西部

地区城镇化率、万元GDP能耗

材料二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原名“国营132厂”,为军工企业,创建于1958年。现为我国飞机设计、研制和生产的重要基地,公司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占总数的1/3以上,近几年国家出台专项政策支持航空工业产品研发、生产和出口。

(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三角经济圈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2)西三角经济圈的南部是我国川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试分析川气东输、西电东送对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据材料二,分析成都成为我国重要飞机制造基地的区位优势。

解析第(1)题,读图从自然资源、交通、劳动力、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能源利用技术水平等方面分析。第(2)题,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东部地区而言,能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减轻大气污染,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第(3)题,从工业基础、科技力量、政策、国防需要等方面分析。

答案(1)(天然气、煤、铁、水能等)自然资源丰富;铁路、水运等交通便利;人口多(占西部地区的比重大),劳动力丰富;经济较发达(GDP占西部地区GDP总量比重大);城镇化率高(高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能源利用技术水平高(万元GDP能耗低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2)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减轻(大气)环境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3)工业基础较好;科技力量雄厚;国家政策支持;符合国防需要。

2018高考复习之中国地理练习题

2018高考复习之中国地理练习题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填图训练及巩固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检测(读图训练) (一) 中国地形图 1.主要地形区的骨架——山脉。 (1)三列东西走向山脉:a —阴山、昆仑山—b 、南岭。 (2)三列东北—西 南走向的山脉 ??? c 大兴安岭—太行山— d 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e 武夷山 f 台湾山脉 (3)西北—东南走向山脉:g 、阿尔泰山脉。 (4)南北走向山脉:h 、横断山脉。 (5)弧形山脉:i 喜马拉雅山脉。 2.主要地形区分布。 (1)四大高原: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云贵高原;D 高原。 (2)四大盆地:E 四川盆地;F 盆地;G 塔里木盆地;H 盆地。 (3)三大平原:L 东北平原;M 华北平原;N 长江中下游平原。 (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二) 中国气候分布图 1.读中国的温度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温度带名称:① 带;②中温带;③ 带;④ 带;⑤热带;⑥ 气候区。 (2)我国四大盆地分别位于的温度带: 塔里木盆地位于 带、准噶尔盆地位于 带、柴达木盆地位于高山气候区、四川盆地位于 带。

(3)黄河干流自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的温度带是高山气候区、暖温带、带、暖温带。 (4)甘肃省地跨带、暖温带、和高山气候区。 2.读季风区、非季风区、干湿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大兴安岭—山脉—贺兰山—乌鞘岭 —山—唐古拉山—山一 线。 (2)干湿地区的划分是按照 的对比关系,其中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 的分界线是mm年等降水量线,半 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 mm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 区的分界线是mm年等降水量线。 (三)中国的河流、湖泊分布图 1.长江概况。 源头、注入海洋发源于①山,注入②海 流程、流量、流域面积全长6300 km,居世界第3位,流量近10000亿立方米;流域面积为180万平方千米 流经省区(简称) 青、藏、川、渝、云、鄂、湘、赣、皖、苏、沪上中下游的划分a为,b为 主要支流和湖泊③江,④岷江,⑤江,⑥江,⑦江,⑧湘江,⑨江,⑩湖,?湖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世界区域地理专题

20XX年高考专题复习《世界区域地理》 知识点一:世界地理空间定位 1.知识概述: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征,任何地理事物都有具体的空间位置。地理事物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往往决定了其地理环境的特征,因而对地理事物的认识和分析,应首先确立其所在的区域位置,只有首先掌握区域空间定位的基本方法,建立牢固的空间概念,才能在高考中做到得心应手。 2.知识要求: (1)在世界政区图上熟悉16条重要的经纬线:Oo、30oE、60oE、90oE、120oE、180oE、120oW、60oW以及赤道、南、北回归线、30oN、40oN、南北极圈,掌握他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形成经纬网。 (2)熟悉大洲、大洋、各大洲主要分区、主要气候区、大的地形区、世界主要海区、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与这“16条线”的关系。如喜玛拉雅山在30oN附近,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东南亚北部地区等。 (3)关注热点地区的经纬度范围:如西亚、里海(大高加索山、乌拉尔山、伏尔加河)、地中海周围地区、东南亚、朝鲜半岛等。 (4)以某一地理事物为参照物,熟悉它与周围地理事物的关系:方位、距离等。 (5)将同类的地理事物从大小、长度、形状上进行比较:如岛屿、水系、国家等。 3.几种常见的空间定位方法: (1)经纬网定位法(绝对定位法) 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也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这种定位方法要求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不仅要脑中有图,而且要胸中有网(经纬网),要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特别要注意掌握地球上一些重要的经纬线 0o经线:穿过欧洲和非洲西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Oo经线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 东经30o:穿过欧洲中部、非洲东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摩尔曼斯克(30oE东侧)、莫斯科(30oE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

2018级高三一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生态脚印”是指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它是根据每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和 各国自给自足能力的平衡关系得出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因国民的生活形态、消费水准和国内原油出口,已成为在地球留下最大“生态脚印”的国家,排名紧随其后的国家是新加坡、美国、科威特、丹麦等。据此回答1-2题。 1. 生态脚印”说明() 2. 阿联酋等国“生态脚印”大,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 C .资源消费量大 D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不协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11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 6?我国机器人密度的特点说明我国 7?推广使用机器人的直接影响是() A .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工业产值 B .减少能源消耗, 地理 C .提高劳动效率,缓解劳动力不足 D .减少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 西班牙耕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0%,以旱作农业为主。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班牙大力推广 农业机械化,提高灌溉技术,扩大耕地灌溉面积,使大麦、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产量大增,占农业 产值比重曾高达80%以上。欧盟正式成立后,西班牙政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蔬菜、花卉、 果树等园艺业,于法国形成农业一体化,农产品主要面向欧盟市场,成为“欧洲菜园”,园艺业产值达到农业产值的40%以上。据此完成8-9题。 8. 西班牙种植小麦的季节是() A. 春末夏初 B.春末秋初 C.秋末冬初 D.冬末春初 9. 促使西班牙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主要原因是() A. 市场需求的变化 B.农业技术的发展 C.小麦产量降低 D .气候条件的变化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正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和“阳光花城”转型,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近10万人来此过冬养老。下图为四川有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 读图,完成10-12题。 10. 图示区域交通干线布局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A .经济欠发达 B. 气候条件差 C .地形地质复杂 D.科技水平低 11. 攀枝花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转型,说明了 该城市() A.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 城市化阶段完成 C. 钢铁产业全部转移 D. 工业化阶段完成 12. 攀枝花正由“百里钢城”向“阳光花城”转型的积极 意义是() A .城市规模扩大,以绿地为主 B. 彻底解决了城市环境污染 C. 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D. 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A ?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B ?人们对环境规律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C ?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范围不能继续扩大和加深 D ?环境容量是无限的 A .发展速度快B.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太小 F图为“我国东北某区域等高线图” 图,完成3?4题。 3?在图示范围最高点能够目测到的点是 A . a B. b C. c D. d 4 ?图中①②③④四条虚线处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 的四大技术之一。下图为2014年世界前五大机器人供应国的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的台数) 读图,回答第5?7题。 5.影响机器人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 .廉价劳动力 B .交通运输 C .科学技术 D .市场 A .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高B. 机器人发展潜力较大C .工业的机械化水平高机器人产业起步晚当前,机器人被认为是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中国 30 缓解劳动力不足 (单位: 米)。 读 姜匡 亭 日 12 2K2

中国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

中国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 一、北方、南方地区 二、西北、青藏地区 三、北京 1、地位: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

2、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40°N,116°E); (2)地理区域位置: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华北地区); (3)地形区及行政区域位置: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边缘,西北经河北省出居庸关进入内蒙古高原,东北经河北省出山海关进入东北平原,向东经天津达渤海,距渤海仅150千米,向南是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向西经河北省出太行山进入黄土高原。 3、气候: (1)处于暖温带; (2)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夏季高温湿润,冬季寒冷干旱。 4、建设现代化大都市: (1)北京市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兴建许多新区和卫星城; (2)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同时兴建地铁、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中华世纪坛以及一些高级旅游饭店和住宅小区等现代建筑; (3)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建设中央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以及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的城市快速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关村是我国最早的高科技园区。 三个特别行政区: 四、香港 五、澳门

六、台湾省 1、位置: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弯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北临东海、南临南海、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 2、台湾自然地理: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最高山是玉山,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最长河是浊水溪,最大湖是日月潭,气侯是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侯,温暖湿润。 3、资源: (1)台湾岛是美丽而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2)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有“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之称; (3)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森林之海”的美誉,樟树世界闻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4)旅游资源:我国东部最高峰玉山,日月潭等; (5)台湾岛其他的美称:“东南盐库(海上盐仓)”。 4、经济: (1)出口导向型经济,出口产品以工业产品为主。有利因素有: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工;海岛多港口;大量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2)台湾最大的城市和省会是台北,最大的海港是高雄港,台湾的城市分布在西部。 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地位和位置: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邻国最多的省区。省会是乌鲁木齐。是一个以维吾尔、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2、地形特征:地形特征是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三山夹两盆),它们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 3、气候特征: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为温带大陆性气侯。这里有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4、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1)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着众多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2)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分(热量充足和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如西红柿、石榴和枸杞),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水源来自山区降水和

高考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2019年高考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区域地理知识点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区域地理知识点有哪些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一、大洲和大洋1、七大洲1) 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2) 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3)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4) 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5)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概念: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分布 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界线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白令海峡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洲面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 大洋洲4400 3000 2400 1800 1400 1000 900 (万平方千米) 平均海拔:南极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欧洲大洲 2350 950 750 700 600 350 340 (米) 世界上跨大洲的国家:1. 欧、亚: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土耳其2. 大、亚:印度尼西亚3. 非、亚:埃及(西奈半岛)4. 南北美:巴拿马5.

欧、北美:丹麦(格陵兰岛)6. 大洋洲、北美洲:美国(夏威夷)全部在北半球的大陆有: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大洲有:欧洲、北美洲 全部在南半球的大陆有: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 大洲有:南极洲跨南北半球的大陆有:非洲大陆、南美大陆 大洲有: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全部在东半球的大陆有: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大洲有:非洲、 全部在西半球的大陆有: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跨东西半球的大陆有:亚欧大陆、南极大陆 大洲有:亚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2、大洋①面积排序(万平方千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②平均深度(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③大洋分界:太平洋与大西洋: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火地岛南端合恩角西经67 度经线)——南极半岛 太平洋与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东经146 度经线太平洋与北冰洋:白令海峡大西洋与印度洋:苏伊士运河——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东经20 度经线大西洋与北冰洋:丹麦海峡④大洋中部经线:太平洋——180 度经线大西洋——西经20 度经线印度洋——东经80 度经线北冰洋——跨360 度经度二、各大洲的气候特点洲名地形主要特征

高考复习之中国地理练习题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填图训练及巩固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检测(读图训练) (一) 中国地形图 1.主要地形区的骨架——山脉。 (1)三列东西走向山脉:a —阴山、昆仑山—b 、南岭。 (2)三列东北—西 南走向的山脉 ??? c 大兴安岭—太行山— d 巫山—雪峰山长白山— e 武夷山 f 台湾山脉 (3)西北—东南走向山脉:g 、阿尔泰山脉。 (4)南北走向山脉:h 、横断山脉。 (5)弧形山脉:i 喜马拉雅山脉。 2.主要地形区分布。 (1)四大高原: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云贵高原;D 高原。 (2)四大盆地:E 四川盆地;F 盆地;G 塔里木盆地;H 盆地。 (3)三大平原:L 东北平原;M 华北平原;N 长江中下游平原。 (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二) 中国气候分布图 1.读中国的温度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温度带名称:① 带;②中温带;③ 带;④ 带;⑤热带;⑥ 气候区。 (2)我国四大盆地分别位于的温度带: 塔里木盆地位于 带、准噶尔盆地位于 带、柴达木盆地位于高山气候区、四川盆地位于 带。

(3)黄河干流自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的温度带是高山气候区、暖温带、带、暖温带。 (4)甘肃省地跨带、暖温带、和高山气候区。 2.读季风区、非季风区、干湿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大兴安岭—山脉—贺兰山—乌鞘 岭—山—唐古拉山—山 一线。 (2)干湿地区的划分是按照 的对比关系,其中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 的分界线是mm年等降水量线,半 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 mm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 区的分界线是mm年等降水量线。 (三)中国的河流、湖泊分布图 1.长江概况。 源头、注入海洋发源于①山,注入②海 流程、流量、流域面积全长6300 km,居世界第3位,流量近10000亿立方米;流域面积为180万平方千米 流经省区(简称) 青、藏、川、渝、云、鄂、湘、赣、皖、苏、沪上中下游的划分a为,b为 主要支流和湖泊③江,④岷江,⑤江,⑥江,⑦江,⑧湘江,⑨江,⑩湖,?湖

1中国区域地理定位练习(教师版)

南丹高中2012届高三地理复习资料 考纲要求: 1.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①地理位置。②国土构成。③行政区划。 2.中国的民族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3.中国的地形①地形的总体特征。②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③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④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4.中国的气候①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②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③气候的主要特征。④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5.中国的河流和湖泊①外流区和内流区。②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③湖泊的分布。 ④主要湖泊。⑤长江、黄河、珠江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⑥京杭运河概况。 6.中国的区域差异①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②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 ③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7.北方地区①地理位置和范围。②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③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④主要城市。 8.南方地区①地理位置和范围。②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③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④主要城市。 9.西北地区①地理位置和范围。②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 ③主要矿产地。④主要城市。 10.青藏地区①地理位置和范围。②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 ③能源和矿产资源。④主要城市。 11.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①地理位置和范围。②经济发展的特点。③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12.中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 ①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②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③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④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⑤山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途径。⑥农业低产区存在的原因及综合治理。 ⑦商品农业发展的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 ⑧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⑨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 ⑩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 考向分析: 以我国某区域图为背景,综合考查区域内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特征及对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综合评价。 知识模块: 1、中国地理定位练习 2、中国的地形 3、中国的气候 4、中国的河流、湖泊 5、中国的资源 6、中国的农业 7、中国的工业 8、中国的交通 9、国土整治

高三中国区域地理测试题

上师大附中2015学年度高二地理学科 中国区域地理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主权属中国的内海是 A.渤海和琼州海峡 B.渤海和台湾海峡 C.渤海和多佛尔海峡 D.北海和琼州海峡 2.中国人口分布东部多西部少,大致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分界线,是 A.漠河-腾冲线 B.黑河-腾冲线 C.黑河-昆明线 D.漠河-昆明线 3.中国民族最多、民族风情最浓郁的省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云南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我国绝大部分河流注入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 5.影响我国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地势 C.气候 D.位置 6.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A.防治凌汛 B.治理泥沙 C.加固黄河大堤 D.统一调水 7.下列4个盆地中,耕地为其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8.下列有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表述,错误的是 A.水资源供应紧张,缺水状况继续加重 B.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浪费现象严重 C.水质性缺水的地区比较多 D.由于跨流域调水工程修建,我国区域性缺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9.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塔里木盆地 10.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A.南丰北缺 B.东部不足 C.青藏高原缺水 D.全国分布较均匀 11.为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大量开采地下水 B.减少耕地面积,节省农业用水 C.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D.直接利用工业废水浇地 12.下列河流中,含沙量最大的一组是 A.黑龙江和嫩江 B.黄河和海河 C.长江和珠江 D.海河和长江 13.下列现象,只出现在秦岭-淮河以北的是 A林木茂密,四季常绿 B河流汛期短,冬季结冰 C气温随季节变化 D 地表崎岖,高低不平14.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②纬度较高,气温低③终年积雪,冰川广布④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以下区域最合适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山东丘陵地区 C雅鲁藏布江谷地 D塔里木河下游地区

中国区域地理——青藏地区(含答案)

中国区域地理第八章青藏地区 主备人:胡露茹 班级学号使用时间;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准确定位。主要矿产地及能源分布。 2.熟悉青藏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能分析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的形成原因。 3.了解自然资源(如主要矿产、能源)的分布 4.了解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地域类型,能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特点。 5.了解青藏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理解青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认识青藏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分布的区位。 二、重点难点: 1.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形成原因及保护措施 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区位对工农业发展的影响。 三、复习材料:《区域地理》P157-163;《图文详解》P199-200 四、学习过程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青藏地区概况 一、概况 (一)面积和人口:面积占全国25%、人口占全国1%,具有的特点。 (二)民族与宗教: 1、民族:主要聚居区 2、:青藏地区除青海省东北部汉族人较多外,大部分地区人口以藏族为主.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教).位于拉萨市中部的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 (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位置和范围: (1)青藏地区位于山脉以西、山脉以北、山-- 山脉—山脉以南。区内大体可以分为、、 、四个分区 (2)经纬度位置:大约位于N——N,属于纬度的高原; 位于E——E之间, (3)相对位置: 青藏地区西部和南部依次与、、、、、、等国接壤。

利:青藏地区是我国与亚、亚地区的交往的新通道,是我国通往西亚的陆上咽喉要道,将来可能成为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的重要通道。地处我国中巴经济走 廊、中缅经济走廊的起点区。 弊:①与印度存在土地争议,国防压力大。 2、地形、地质 【测一测】读图完成填空(青藏地区) (1)地形区:a______ _ _山脉、 b. 山脉、c 山脉。 (2)、河流:d 、e________、 f________。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 是指、、。 (3)城市:g 、h________、i西宁。 (4)在图中填上: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羊八井、雅鲁江布江;用铁路符号绘画出青藏铁路、兰青铁路。 (1)地形特征: 以、为主,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大高原,连绵、广布。由于海拔,空气,大气的作用和作用很,使青藏地区①紫外线特别;②光照,作物或花卉的色彩特别;③昼夜温差,作物;④空气,气压较,缺,易产生反应。根据青藏地区这种环境特点,如果各位青藏地区旅游,必需准备用品有:。 由于海拔,昼长比同纬度地区;加上四周高大山脉的,青藏地区降水,晴天,日照时间,所以青藏地区是我国(能源)最丰富的地区。 由于海拔,气候,不足,种植业集中分布在北部的和南部的,被称为(农业地域类型名称)。 ●雅鲁藏布大峡谷、横断山区:是板块、板块碰撞形成的一系列 山脉,自西向东依次与、、形成“三江并流”景观。 利:①区内山谷,地形落差,蕴藏丰富的(能源); ②垂直地带性,物种,适宜发展农业; 弊:地形起伏,坡度,且多活动,岩层,多灾害,易发生流失。 ●藏北地区(即青海高原):海拔超过4500米,地表波状起伏;是我国地势最高的 内陆大盆地,蕴藏丰富的、石油、煤和,是西气东输的重要气源供应地。 (2)地质特点: 青藏高原南面是山脉与横断山脉,地处火山-地震带上,是板块与板块碰撞地带(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多活动和断裂带。 利:(能源)资源特别丰富,拉萨附近有中国最大的地热能发电站。

高考地理区域地理 极地地区 综合题

极地地区习题 1.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 龙”号极地科考船进行了第30次 科学考察。科考船从上海出发,经 过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与阿根 廷的乌斯怀亚两个港口,首次完成 环南极航行。读图和相关材料,回 答下列问题。 (1)写出“雪龙”号从上海到弗 里曼特尔所经过的气压带和风带 名称。 (2)指出图中农业地域类型的名 称,分析其共同的形成条件。 1985年2月20日,在南极洲的乔治王岛上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2014年2月8日,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正式竣工。 (3)指出长城站和泰山站在位置上的主要差异。 南极地区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陆地绝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气候终年酷寒。 (4)分析南极地区气候终年酷寒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到南极地区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5)说出南极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

1. (1)东北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东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答对其中任意3点即可)(2)大牧场放牧业。形成条件:地势平坦广阔,气候适宜,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科技水平高;国家政策的支持等。(后3点答对其中任意2点即可) (3)主要差异:长城站的纬度位置比泰山站低;长城站建在南极大陆外缘的乔治王岛上,泰山站建于南极大陆的内部;长城站靠近与南极洲距离最近的南美大陆。(或泰山站距离中国较近;长城站位于西半球、泰山站位于东半球) (4)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之内,纬度位置高,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地势高,气温低;被冰雪覆盖的陆地,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造成地表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低。 (5)南极地区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体验和观赏极昼、极光现象;饱览南极奇特的冰原景观;踏足南极点;近距离接触、观看南极野生动物(企鹅、鲸鱼等);参观南极科学考察站,缅怀人类南极探险史。(答对其中任意4点即可)

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中国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

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地域联系方式: ①生产协作:生产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零部件工厂之间的联系;配套服务的联系 ②商贸联系: 产生条件:专业化生产——剩余产品多 分类: 国际贸易——受关税、货币汇率、制度的影响 区际贸易——更密切。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资源、资本、技术、产品、劳动力流动明显现代物流业: 原料——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客户 物流业的作用: 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协作和商贸活动。 ③科技与信息联系 科技创新与信息交流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的重要砝码 产业集群: 是指大量专业化企业及其相关支持机构在一定范围内聚集并结合成密集的合作网络,根植于当地不断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一种经济发展生产组织方式。产业集聚为产业集群提供基础,产业集群则是产业集聚的可能和理想的发展前景。产业集群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成本优势、技术创新优势、市场开拓优势、扩张优势。佛山市是广东形成产业集群最早、产业集群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 产业活动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工业的生产区位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密; 地理环境生产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 商业和服务业的区位与消费人群条件关系不大,这些产业活动区位的主要指向区际贸易。 工业地域的规划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工业地域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区域,在具体的区域往往是优势条件与限制性因素并存,工业地域的规划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工业地域的规划建设,必须强调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注重克服限制性因素。 中国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 中国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

一、北方、南方地区 二、西北、青藏地区 三、北京 1、地位: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 2、地理位置:

(word完整版)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地理测试题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地理测试题 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林志胜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示意1970年至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1~3题。 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 A. 1980年B.2000年C.2019年D.2025年 2.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人口一直维持低增长甚至向负增长转变的原因是() A.出生率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B.老年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C.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大幅增长D.劳动年龄人口的死亡率升高 3.2019~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会造成() A.老龄人口增加B.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C.少儿比重上升D.人口总数减少 【答案】1. C 2. A 3. B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率自1970年至2019一直是正增长,说明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到2019年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2019年之后劳动人口增长率为负值,说明劳动人口数量开始出现下降。第2题,由于生育政策的影响,人口出生率较低,后备的劳动人口不足。老年人口数量大幅增长与劳动人口的增长无关。在一定时间内,少年儿童无法转化为劳动人口。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发展,人口的死亡率下降。第3题,2019~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一直在下降,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讲,劳动力将出现短缺,企业用工成本上升;老龄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有关系。少儿比重的上升与人口出生率有关。人口总数的变化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有关。 地形起伏度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最高点与最低点海拔高度的差值(数值为相对值,数值越大表示地形起伏越明显)。图甲和图乙分别为“我国沿某经线的地形起伏度”和“我国不同地形起伏度上人口的累积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①地形区为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东南丘陵 5.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起伏度越大,人口分布越多 B.②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比较均衡 C.地形起伏度1-2地区分布人口达20% D.地形起伏度1以下地区人口超过80% 【答案】4.A,5.D 【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①地形区位于中低纬度,地形起伏较小。在相应纬度处,我国东部地区多低山丘陵,地形起伏大。联系所学可知,该地最有可能是青藏高原地形区,青藏高原的高原面上地形起伏小,与图示信息相符合。第5题,读取图中信息可知地形起伏度越大,人口分布并不是越多。但在起伏度小于1的地区,集中了我国全部人口的80%以上。 读中国高铁“四横四纵”客运专线布局示意图。回答6~7题。 6.京广、京沪、哈大、郑西是我国已经建成通车的四条高铁,若从自然因素考虑,这四条高铁单位长度工程量最小、造价最低的是 A.京广高铁 B.京沪高铁 C.哈大高铁 D.郑西高铁 7.哈大高铁的部分区域使用“以桥带路”,其原因可能不包括哪一项? A.克服冻土对铁路建设的不利影响 B.节约耕地资源 C.克服沿线的地形障碍 D.跨越河流 【答案】6.B 7.C 【解析】第6题,地势起伏大小对四条高铁的工程量和造价影响最大,对比四条高铁沿

4、中国区域定位及其地理特征

4、中国区域定位及其地理特征 1、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沟谷地貌发育,其主要原因是( ) A.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 B.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解侵蚀作用强 C.断层发育,地壳水平运动强 D.气候干旱,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 2.图中①地农作物长势好于②地,结合影响当地农业生产的气候因素判断其原因最可能是①地( ) A.光照更强 B.土壤的水分更好 C.坡度更缓 D.植被覆盖率更高 2、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所示河流( ) A.冬季有结冰期

B.以雨水补给为主 C.年径流量小 D.汛期短 2.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①科技发达 ②水电廉价 ③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④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2017年12月5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2018年8月,取材于此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开播。塞罕坝位于滦河的发源地。历史上由于过度采伐,土地退化严重。新中国成立后,三代造林人让贫瘠的沙地变成了绿水青山。下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塞罕坝植树造林适宜的树种类型是( ) A.常绿阔叶林 B.热带季雨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阔混交林 2.林场建立之初,塞罕坝造林成活率不到8%的自然原因有( ) ①地处高原、山地,海拔高,热量不足 ②地处季风区边缘,降水少 ③靠近冬季风源地,易受风沙危害

④野生动物数量多,破坏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下图为我国某省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调查发现,图示区域的古长城损毁严重,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强 B.流水侵蚀作用强 C.地震频繁导致破坏 D.农民耕作活动的破坏 2.下列说法属于图示区域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的是( ) ①资源贫乏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水资源短缺 ④交通落后 ⑤劳动力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5、下图为我国传统民居邮票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高考地理知识点:区域地理

高考地理知识点:区域地理 高考地理知识点:区域地理 中国疆土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类型则不一。以下是中国三大丘陵、三大平原、四大盆地、四大高原知识点: 三大丘陵 [注意]利用:①缓坡开辟梯田果园或栽培经济林木;②发展旅游业;③发展林业、畜牧业 三大平原 四大盆地 [补充]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边缘的高山山麓地带,许多地方受高山冰雪融水的滋润,形成一连串小块绿洲,是新疆主要的农牧 业区。其中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处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是 沟通亚欧大陆的一段“绿色通道”。 四川盆地在地质史上是一个大湖盆,后来由于湖水外泄、下切,形成了三峡。 成都平原,是岷江的冲积扇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物产富饶,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四大高原: [补充]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地质时期强劲的偏北风从北方干旱地区吹来的,是风力沉积作用的产物。黄土层土质疏松,加上地面植被 破坏,长期以来,地表受雨水冲刷,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状态。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水 旱灾害频繁,农业落后,许多地方人民生活贫困。但这里又是我国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煤、铁、有色金属等储量丰富。这里的 人民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和气候较为干旱的特点,开凿窑洞。窑洞冬 暖夏凉,是很好的居住场所。

云贵高原上广泛分布的石灰岩长期受流水的溶解侵蚀,形成峰林,溶洞、石林等奇异的喀斯特地形,云南的路南石林、广西桂林山水 等都是着名的喀斯特景观旅游区。但是云贵高原峰岭众多,地面崎岖,土壤瘠簿,不利于农耕。只有一些小的山间盆地,被当地人称 为“坝子”,比较平坦,是当地主要的耕作业区。地面有漏斗,地 下多溶洞、地下河等,地质条件复杂,地表水易渗漏,并给修建水库,工程建设增加了很大难度。

2016年高考全国1卷地理试题解析版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4-6题。 4. 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5.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6.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最新高中地理中国地理高考试题汇编

2018年高中地理中国地理高考试题汇编 【2018全国卷I】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6分)(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6分)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4分) 【答案】 (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2018全国卷II】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2010年之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小,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2010年之后,一些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布局,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国家级新区,位置见图7),因气候凉爽、用电成本较低、自然灾害少等优势,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高考地理历年考题中国区域地理部分教师专用

图1 中国区域地理以及区域治理专题(教师专用版) (2012年重庆卷)图1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图1完成1-4题。 1.图1中影视城是我国著名的电影电视拍摄基地,该基地的外景景观特色是 A .林海雪原 B .奇山秀水 C .椰风海韵 D .大漠孤烟 2.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 A .城市化水平高B .城市南多北少 C .处于逆城市化阶段D .城市沿河分布明显 3.该省级行政区拟建设一个快递货物集散中心,从交通因素考虑该中心最适宜布局在 A .固原 B .中卫 C .银川 D .石嘴山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图4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4和材料回答8-11题。 图4

5.图4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A.甲B.乙C.丙D.丁 6.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A.节约土地资源B.原料有可再生性 C.减少原料运输量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7.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A.西北高东南低B.东高西低 C.中间高四周低D.南高北低 8.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是 A.地下水B.大气降水 C.湖泊水D.冰雪融水 9(12年山东)26,(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图5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图示意图。(2分) (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 (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6分) (4)“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5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 (5)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最新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汇总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 (10年上海卷文综) 13.参展上海世博会的我国各省市馆基本反映了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特色。有展示鼓楼、苗寨、银饰等民族元素的:有展示蒙古包、祥云、马鞍等文化元素的:有以冰雪为主线布局展馆的。这些展馆所属省区依次是 ( )。 A.贵州、内蒙古、黑龙江 B.贵州、西藏、新疆 C.山西、内蒙古、黑龙江 D.山西、西藏、新疆 答案:A (10年上海卷地理) (六)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王化丰富多彰、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14.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是指 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 B.孤立的黄土丘 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 答案:B 15.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 ③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④在低娃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16.下列文化景观中,属于黄土高原文化的是 ①秦腔②窑洞③评剧④吊脚楼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10年海南卷地理) 22.宁夏传统民居多坐北朝南,墙体较厚,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屋顶坡度较 小。分析宁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原因。(10分) 【答案】22.答案要点: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降水少,所以屋顶坡度较小;(3分)冬季严寒且漫长,冬春干旱多风沙,盛行偏北风,故不设北窗、墙体较厚以防风、保暖;(4分)南面窗户较大,以便采光和冬天接受更多的阳光,提高屋内温度。(3分) (10年北京卷文综第5题) 图2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第3-6题。 5.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⑤ D.④和⑤ 【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