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编作业习题[1]

经编作业习题[1]
经编作业习题[1]

经编作业习题

第八章习题

1、什么是经编工艺?经编工艺与纬编工艺的区别?

2、什么是经编织物?经编织物与纬编织物的主要区别?

3、经编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4、经编机主要分几类?分别有什么特点?经编机主要采用的针型有哪些?

5、经编组织的表示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

6、什么是二行程、三行程、四行程、六行程、单行程花纹横移机构?

7、写出经编组织1-0,3-4的三行程链块排列方式。

8、根据下列垫纱数码,画出垫纱运动图(花纹滚筒在机器的右侧):

(1)3-4/3-1/2-0/1-2/2-3/2-2/2-2//

(2)4-5/3-4/2-1/1-0/1-1/3-3//

(3)1-0/0-0/0-2/2-2/2-2/3-2//

9、根据下列垫纱数码,画出垫纱运动图。(花纹横移机构在机器左侧):

(1)1-0/1-3/2-4/3-2/3-3/2-1//

(2)1-0/1-1/5-5/4-4/5-5/2-3/1-0//

(3)1-0/1-2/3-4/7-8/5-4/3-2/3-21-0/1-2//

(4)1-2/1-0/2-4/3-43-3/0-0/4-4/1-1//

(5)1-0/1-2/3-4/4-3/3-2/1-0/1-2/2-3//

10、根据垫纱运动图写出垫纱数码(花纹滚筒在机器左侧):

(1) (2) (3) (4)

第九章习题

1、简述整经的目的及对整经的基本要求。

2、试述经编整经的三种方式、特点及应用场合。

第十章习题

1、钩针经编机的成圈机件有哪些?正确绘出钩针经编机的成圈运动曲线并分析成圈过程。

2、舌针经编机的成圈机件有哪些?正确绘出舌针经编机的成圈运动曲线并分析成圈过程。

3、槽针经编机的成圈机件有哪些?正确绘出槽针经编机的成圈运动曲线并分析成圈过程。

4、分析钩针、舌针、槽针经编机成圈运动曲线的异同点。

第十一章习题

1、经编机横移机构的类型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

2、梳栉横移时间确定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3、链块斜向加长的优点及确定因素有哪些?

第十二章习题

1、经编机的送经机构有几种?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及适合的机型是什么?

2、消极式送经机构的原理及特点有哪些?

3、线速感应积极式送经机构的原理是什么?画出该机构的原理框图,并指出其各机构的原

理。

4、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积极式送经机构的原理及特点是什么?

5、了解几种特殊的积极式送经机构的特点。

6、什么叫Su(多梳)机构和EL(高速)机构,它们分别适合于什么机型?

第十三章习题

1、经编机的传动机构类型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分别适合于哪种机型?

2、经编机上一般有哪些辅助机构?

3、经编机的牵拉卷取机构类型有哪些?

第十四章习题

1、经编三原组织是什么?画出其线圈结构图、垫纱运动图和垫纱数码记录,并说出特点。

2、经编重经组织的垫纱运动图和垫纱数码记录,并说出该组织的编织和性能特点。

3、什么是经编基本组织(变化组织)?它们的特点有哪些?

第十五章习题

1、经编双梳组织的定义、规则是什么?

2、经平绒组织与经绒平组织的编织和性能特点是什么?

3、双梳满穿经编组织的纱线显露原则(规律)是什么?怎样在双梳满穿组织基础上设计涤

盖棉(两面派)织物?

4、双梳满穿组织形成各种色彩效应的方法。

5、双梳均带空穿的经编组织的形成原则是什么?

6、熟悉双梳均带空穿经编网眼组织的垫纱运动图、穿纱、对纱工艺。

7、什么是经编缺垫、缺压、压纱组织,它们形成织物的特点是什么?

8、什么是经编衬纬组织,该组织的特点及形成方法是什么?

9、比较经编缺垫、衬纬、压纱组织在编织工艺和织物性能上的特点?

10、熟悉双针床经编组织的表示方法、织物形成规律、特点,以及产品应用领域。

11、贾卡经编织物的提花原理及基本结构。

12、多梳栉花边机的特点。

13、说出下列线圈结构图所代表的织物组织,并写出垫纱数码:

(1)(2)(3)

(4)(5)(6)

第一章配送作业认知习题

第一章配送作业认知习题-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一)单选 1. 配送是指“在(),根据用户的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A、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 B、城市范围内 C、工厂区域内 D、城市之间 2. 配送将物流和()紧密结合起来。 A、装卸 B、供应链 C、商流 D、仓储 3. 将分散的或小批量的物品集中起来,以便进行运输、配送的作业称为() A、集货 B、分货 C、存货 D、流通 4.使用各种拣选取设备和传输装置,将存放的物品,按客户要求分拣出来,配备齐全,送入指定发货地点是() A、配货 B、集货 C、存货 D、分货 5. 适用于需要数量较大的商品,单独一种或少数品种就可以达到较大运输量,可实行整车运输,这种配送方式称为() A、多品种大批量配送 B、少品种大批量配送 C、多品种少批量配送 D、定时配送 6.按用户要求,将所需的各种商品(每种商品需要量不大)配备齐全,凄成整车后由配送中心送达用户手中,这种配送方式称为() A、多品种大批量配送 B、少品种大批量配送 C、多品种少批量配送 D、定时配送 7.按规定的批量进行配送,但不严格确定时间,只是规定在一个指定的时间范围内配送称为() A、定时配送 B、定量配送 C、定时定量配送 D、即时配送 8.几个配送中心联合起来,共同制定计划,共同对某一地区用户进行配送,具体执行时共同使用配送车辆,称为() A、集中配送 B、共同配送 C、分散配送 D、加工配送 9.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包括传统的仓储企业和运输企业)为主体的配送中心是() A、制造商型配送中心 B、批发商型配送中心 C、零售商型配送中心 D、专业物流配送中心 10. 配送以()为出发点 A、自身的需要 B、市场规模 C、用户要求 D、产品特点 11.配送以送货为目的,但() A、送是配的前提 B、拣货是订单的前提 C、配和送不分先后 D、配是送的前提 12. 配送有资源配置作用,是“最终配置”,因而是接近顾客的配置。()是经营战略至

文献检索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 1、什么是文献?科技文献包括有哪些类型的出版物(十大文献源)? 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具体地说,文献是将知识、信息用文字、符号、图像、音频等记录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的结合体。 科技文献按出版形式划分: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图书、科技报告、会议文献、标准文献、专利文献、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产品资料、档案文 献十大类型。 2、专利申请须具备哪“三性”,请简要说明。并简述我国的专利审查制度。 专利申请必须具备的三星“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新颖性:是指在专利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 版物上没有公开发表过,这是第一个标准,第二标准,是指在国内没有公开使 用或者说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 创造性:根据中国专利法对创造性的定义,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 相比,发明有突出的实质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实用性:是指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创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就是它能够工业批量地制造出来。 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依据《专 利法》,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批程序包括:受理、初步审查阶段、公布、实审 以及授权5个阶段,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申请不进行早期公布和实质审查, 只有3个阶段。 受理阶段 专利局收到专利申请后进行审查,如果符合受理条件,专利局将确定申 请日,给予申请号,并且核实过文件清单后,发出受理通知书,通知申请人。如果申请文件未打字、印刷或字迹不清、有涂改的;或者附图及图片未用绘 图工具和黑色墨水绘制、照片模糊不清有涂改的;或者申请文件不齐备的;或 者请求书中缺申请人姓名或名称及地址不详的;或专利申请类别不明确或无 法确定的,以及外国单位和个人未经涉外专利代理机构直接寄来的专利申请 不予受理。 初步审查阶段 经受理后的专利申请按照规定缴纳申请费的,自动进入初审阶段。初审 前发明专利申请首先要进行保密审查,需要保密的,按保密程序处理。 在初审是要对申请是否存在明显缺陷进行审查,主要包括审查内容是否 属于《专利法》中不授予专利权的范围,是否明显缺乏技术内容不能构成技 术方案,是否缺乏单一性,申请文件是否齐备及格式是否符合要求。若是外 国申请人还要进行资格审查及申请手续审查。不合格的,专利局将通知申请 人在规定的期限内补正或陈述意见,逾期不答复的,申请将被视为撤回。经

1.1习题作业

教学单元1.1习题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谈判的核心任务是()。 A.协商 B.说服 C.沟通 D.协调 2、谈判的工具是()。 A.语言 B.文字 C.信息 D.谈判方案 3、下列哪种策略最容易导致谈判成功?() A. 谈判者同时服从对方和自己的需要 B. 谈判者顺从对方的需要 C. 谈判者违背自己的需要 D. 谈判者同时损害对方和自己的需要 4、谈判是追求()的过程。 A.自身利益要求 B.双方利益要求 C.双方不断调整自身需要,最终达成一致 D.双方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进行的智力较量 5、商务谈判必须实现的目标是谈判的()。 A.最低目标 B.可接受的目标 C.最高目标 D.实际需求目标 二、多项选择题 1、从谈判的理念讲有如下几种()。

A.双赢理念 B.零和理念 C.竞争理念 D.双输理念 2、以下哪几项属于理念的特性()。 A. 逻辑性 B. 概括性 C. 客观性 D. 深刻性 3、商务谈判的三要素包括以下哪几项。() A.当事人 B.方案 C.标的 D.议题 三、填空题 1、和是驱使人们去谈判的原始动力。 2、产生谈判现象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或在观点、基本利益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出现了既又或的状况。 3、理念,指人对事物所归纳出来的、、与。 4、谈判,一是“谈”,就是谈各自关于,谈其,谈,谈采取的和的手段;二是“判”,就是对合作而引起的、、的分配、、等,逐条逐句地做出数字、范围、界限标准和时限等方面的判定。 5、双赢理念是双方,创造性,设法把蛋糕做大。 四、简答题 1、简述谈判的内涵。

2、如何理解谈判的核心任务在于说服? 3、如何理解谈判的本质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 案例题 买鼠标的经历 2004年夏季某日,我与朋友到广州的中大电脑城买鼠标。 在电脑城的二楼,我们看中了一只SUNREEC的鼠标,于是跟老板展开谈判。 “老板,鼠标多少钱?” “哦,这只嘛40元给你好了!” “不是吧?这么贵?” “不贵了!其他的店铺卖50元呢!” “这么贵,我还是先去别的店铺先看看再算了。” “慢着慢着,好了!看你们是学生,给你学生优惠价好了!35元!” “不是吧?学生价还要35元那么贵?” “不贵了!你看看这鼠标是全新的!” “但是你的鼠标又不是什么名牌货,用不着那么贵!” “那么好了,你说多少钱?” “10元,我看你的鼠标最多值这个价!” “在电脑城里没有可能卖这个价的!太离谱了!按这个价没法交易!”老板说着说着就站回柜台里去,眼看这单交易是做不成了。 “好好的鼠标本来不错的,”我朋友拿着鼠标边端详边说“就是太贵了!”说着就放下了鼠标,然后和我准备离开了。

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1、、电能生产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电能生产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①电能生产的连续性特点;由于电能不能大量储存,电能的生产、输送和消费是同时完成的。②电能生产瞬时性的特点;这是因为电能的传输速度非常快(接近光速),电力系统中任何一点发生故障都马上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③电能生产重要性的特点;电能清洁卫生、易于转换、便于实现自动控制,因此国民经济各部门绝大多数以电能作为能源,而电能又不能储存,所以电能供应的中断或减少将对国名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2、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有:①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②电能质量要好;③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要好;④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要小。 3、电力系统中负荷的分类(I、II、III类负荷)是根据什么原则进行的?各类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是什么? 答:电力系统中负荷的分类是根据用户的重要程度和供电中断或减少对用户所造成的危害的大小来划分的,凡供电中断将导致设备损坏、人员伤亡、产品报废、社会秩序还乱、政治影响大的用户的用电设备称为I类负荷;凡供电中断或减少将导致产品产量下降、人民生活受到影响的用户的用电设备称为II类负荷;I类、II类负荷以外的负荷称为III类负荷。 I类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是任何情况下不得中断供电; II类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是尽可能不中断供电; III类负荷可以停电。 4、标出下图所示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图中已标出线路的额定电压)

答:上述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如下: G :10.5KV ;T1:10.5/242KV ;T2:220/121/38.5KV ;T3:35/6.3KV 5、为什么110KV 及以上的架空输电线路需要全线架设避雷线而35KV 及以下架空输电线路不需全线架设避雷线? 答:因为110KV 及以上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中性点运行方式,这种运行方式的优点是:正常运行情况下各相对地电压为相电压,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仍为相电压,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的对地绝缘只要按承受相电压考虑,从而降低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的绝缘费用,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缺点是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需要切除故障线路,供电可靠性差。考虑到输电线路的单相接地绝大部分是由于雷击输电线路引起,全线路架设避雷线,就是为了减少雷击输电线路造成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的机会,提高220KV 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35KV 及以下系统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即使雷击输电 线路造成单相接地时,电力系统也可以继续运行,供电可靠性高,所以无需全线架设避雷线。 6、在下图所示的电力系统中已知KV U 3/10=φ,A U C 3530=φω,如要把单相接地时流过接地点的电流补偿到20A ,请计算所需消弧线圈的电感系数。 解: 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相量图如下:

生物作业习题1

、填空题: 1.最小、最简单的原核细胞是______。 2.细菌还有一些分散存在的小形环状DNA分子,赋予细菌各种抗性等遗传特性,称之为______。 3.细胞的外膜(细胞质膜)和内膜统称______,这些膜在电镜下为三层结构,称之为______。 4.电镜下真核细胞内各种组成结构,按其是否具有膜结构分为______和______。 5.一个氨基酸的______与相邻氨基酸的______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成肽键。 6.氨基酸在水溶液中既可形成—COO—,又可形成—NH3+,故被称为______。 7.蛋白质分子的二级结构是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氨基酸残基间的吸引(氢键)和排斥,使多肽链形成 ______。蛋白质分子的三级结构是在二级结构基础上,再由氨基酸侧链间通过形成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再度折叠和盘旋而成。 8.结合蛋白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蛋白质分子。 9.一个单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______和一分子含氮______之间缩水成键而成的。单核苷酸分子中含氮碱基与戊糖第1位碳原子上羟基间缩水而成的键称______。 10.核酸中的含氮碱基有______和______两类。核苷酸分子中的戊糖第5位碳原子上以酯键结合的______再以______与另一分子核苷酸中戊糖的第3位碳原子连接,这种键合方式称3′,5′磷酸二酯键。 11.生物体内的RNA分子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等。 12.根据碱基互补原则,DNA两条链上的碱基之间配对方式为______和______。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根据其螺旋方向分为______和______。 13.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一般包括______和______等。 14.细胞中的核酸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前者主要分布在______中;后者主要存在于______中。 15.DNA分子的主要功能是遗传信息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A型选择题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基本的共有特征是: A.只有DNA,没有RNA B.只有RNA,没有DNA C.只有DNA,没有蛋白质D.既有DNA,也有RNA 2.细胞中的下列化合物中,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大分子?

第一章练习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练习、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社会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的生产 2.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共同构成( )。 A.劳动产品 B.生产资料 C.生产方式 D.劳动过程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D.企业行为和居民行为 4.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 )。 A.政治关系 B.家庭关系 C.生产关系 D.外交关系 5.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各个环节,其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 )。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6.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其实质是( )。 A.政治关系 B.物质利益关系 C.人际关系 D.经济关系7.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标志是( )。 A.劳动对象 B.生产工具 C.科学技术 D.劳动力 8.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矛盾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力自身的内存矛盾 9.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 A.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B.它作用的后果是永远不可改变的 C.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限制的 D.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 )。 A.主观主义 B.唯心主义 C.唯物辩证法 D.科学抽象法(二)多选题 1.如果撇开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只是生产产品的劳动过程。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包括( )。 A.劳动技术 B,劳动者的劳动 C.劳动对象 D.劳动方式 E.劳动资料 2.劳动对象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以下选项中属于劳动对象的是( )。 A.原始森林中正在被砍伐的树木 B.开采中的地下矿藏 C.炼钢厂的生铁 D.织布厂的棉纱 E.织布厂的纺织机 3.劳动资料主要可以分为( )。 A.生产工具 B.基础设施

数值分析第一次作业及参考答案

数值计算方法第一次作业及参考答案 1. 已测得函数()y f x =的三对数据:(0,1),(-1,5),(2,-1), (1)用Lagrange 插值求二次插值多项式。(2)构造差商表。(3)用Newton 插值求二次插值多项式。 解:(1)Lagrange 插值基函数为 0(1)(2)1 ()(1)(2)(01)(02)2 x x l x x x +-= =-+-+- 同理 1211 ()(2),()(1)36 l x x x l x x x = -=+ 故 2 20 2151 ()()(1)(2)(2)(1) 23631 i i i p x y l x x x x x x x x x =-==-+-+-++=-+∑ (2)令0120,1,2x x x ==-=,则一阶差商、二阶差商为 011215 5(1) [,]4, [,]20(1) 12 f x x f x x ---= =-= =----- 0124(2) [,,]102 f x x x ---= =- 实际演算中可列一张差商表: (3)用对角线上的数据写出插值多项式 2 2()1(4)(0)1*(0)(1)31P x x x x x x =+--+-+=-+ 2. 在44x -≤≤上给出()x f x e =的等距节点函数表,若用二次插值求x e 的近似值,要使 截断误差不超过6 10-,问使用函数表的步长h 应取多少 解: ()40000(), (),[4,4],,,, 1.x k x f x e f x e e x x h x x h x x th t ==≤∈--+=+≤考察点及

(3) 2000 4 43 4 3 () ()[(()]()[()] 3! (1)(1) (1)(1) 3!3! .(4,4). 6 f R x x x h x x x x h t t t e t h th t h e h e ξ ξ =----+ -+ ≤+??-= ≤∈- 则 4 36 ((1)(1) 100.006. t t t h - -+± << Q在点 得 3.求2 () f x x =在[a,b]上的分段线性插值函数() h I x,并估计误差。 解: 22 22 11 1 111 22 11 11 1 () () k k k k h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x x x x x x I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 ++ ++ + --- =+= --- ?-? -=+- - [] 2 11 22 11 ()()()[()] 11 ()() 44 h h k k k k k k k k R x f x I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h ++ ++ =-=-+- =--≤-= 4.已知单调连续函数() y f x =的如下数据 用插值法计算x约为多少时() 1. f x=(小数点后至少保留4位) 解:作辅助函数()()1, g x f x =-则问题转化为x为多少时,()0. g x=此时可作新 的关于() i g x的函数表。由() f x单调连续知() g x也单调连续,因此可对() g x的数值进行反插。的牛顿型插值多项式为 1()0.110.097345( 2.23)0.451565( 2.23)( 1.10) 0.255894( 2.23)( 1.10)(0.17) x g y y y y y y y - ==-+++++ -++-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习题作业1参考答案

年级 学号 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有机化学习题作业(一)参考答案 第1章-第6章 一、(20)判断下述命名是否正确?正确者在相应题号后的中括号打对号,如[√];不正确者在相应题号后的中括号打叉号,如[×]。(每对1小题得1分,总分最高20分) 1. [ √ ] CH 3CHCH 2CHCH 2CH 33 CH 23 4-ethyl-2-methylhexane 2. [ × ] CH 3 H C 3 CH 2 H C H C CH 3 33 2,4,5-三甲基己烷 3. [ × ] CH 3CHCH 2CH 2CH 22CH 3 3 3 CH 3 3,3,7-trimethyloctane 4. [ × ] CH 3CHCH 2CH 2CH 2OH 3 2-甲基-5-戊醇 5. [ × ] CH 3CHCH 23 CH 3 3 2,2-二甲基-4-戊醇

6. [ √ ] CH 3 CH 2CH 3 1-ethyl-3-methylcyclohexane 7. [ × ] CH 3 CH 2CH 3 1-chloro-3-ethyl-4-methylcyclohexane 8. [ √ ] 1,3-dicyclohexylpropane 9. [ √ ] 33 cis-1,2-dimethylcyclohexane 10. [ √ ]

CH 3 8-methylbicyclo [3.2.1] octane 11. [ × ] H 3C 3-methylbicyclo [4.3.0] nonane 12. [ × ] CH 3CHCH 3 CH 33-甲基-2-丁烯 13. [ √ ] CH 3C CCHCH 2CH CH 2 CH 2 4-乙烯基-1-庚烯-5-炔 14. [ × ] CH 3C CCHCH 2CH CH 2 CH 2 3-丙炔基-1,5-己二烯 15. [ √ ] CH 3C CCHCH 2CH CH 22 4-丙炔基-1,6-庚二烯 CH CH 2 16. [ √ ] CH 3CH Br CH 2CH CH 3 CH 3 2-bromo-4-methylpentane 2-甲基-4-溴戊烷 17. [ × ]

第一章习题与作业

1、某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时,其速度分布是型曲线,其管中心最大流速为平均流速的倍,摩擦系数λ与Re 的关系为。 2、水由敞口恒液位的高位槽通过一管道流向压力恒定的反应器,当管道上的阀门开度减小后,水流量将,摩擦系数,管道总阻力损失。3.277K的水粘度为1cP,在内径为20mm的管内作稳定连续层流时的最大流速为 m*s。-1 4. 产生流体阻力的根本原因是。5.由实验可确定直管摩擦系数λ与Re的关系。层流区,摩擦系数λ与管壁的无关,λ 与Re的关系为。而阻力平方区,摩擦系数λ与无关,仅与有关。6.牛顿粘性定律的表达式为,动力粘度(简称为粘度)μ的SI单位为,运动粘度γ 的SI单位为。7.如图 U形管压差计测得: 。 a. AB间的阻力损失b. AB间的压强差 c. AB间的位头差加阻力损失 d. AB间位头差 8.如右图管中充满水,U形差压计的读数为零,则_____。 2

(A)管内流体肯定处于静止状态1 2(B)管内流体肯定从1流向 1 (C)管内流体肯定从2流向以上 三种答案都不对。9.如图1所示,液 体在等径倾斜管中稳定流动,则阀的局 部阻力系数ξ与压差计读数R的关系式为 _______。 10.如图三根等径管(其内径d=d=d)内的 流量相同,二测压点间距离相同。123(1) 记ΔP=P-P,ΔP=P-P, 112234u→ ΔP=P-P,则_______。 d dd 12345 6356(2)差压计读数R、R、R间关 系 123为_________。11、如图所 示,液体分别从两容器中流出,液面保 持不变,排出管径相同。问(1)图a中1-1′ 和2-2’截面的u>u还是u=u?l2l2为什么?(2)图a、b中Z>Z,其它条件不变,34忽略 阻力损失,则出口处的速度u与u哪34 个大?为什么?(3)图a、b中Z=Z,则截 24面2-2’处的速度与u哪个大?为什么?412. 在本题附图所示的列管换热器内, 冷溶液与热苯溶液交换热量。换热器的

第一次作业及答案

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需求规律说明(B )。 A.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质量提高B.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 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D.汽车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 E.羽毛球的价格下降,球拍的销售量增加 2.当羽毛球拍的价格下降时,对羽毛球的需求量将(C )。A.减少B.不变 C. 增加D.视具体情况而定E.以上都有可能 3.其他条件不变,牛奶价格下降将导致牛奶的(D )。 A.需求下降B.需求增加C.需求量下降D.需求量增加E.无法确定 4.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A )。 A.需求增加B.需求量增加C.需求减少D.需求量减少E.无法确定 5.以下几种情况中,(B )项是需求规律的例外。 A.某商品价格上升,另一商品需求量也上升B.某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也上升 C.消费者收入增加,对某商品的需求增加

6.消费者偏好改变,对某商品的消费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则该商品是( D )。 A.替代品B.互补品C.正常品D.低档品E.无法确定 7.供求规律说明(D )。 A.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B.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C.消费者更喜欢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上升 D.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E.以上都对 8. 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料的价格上升了,这种商品的( B )。A.需求曲线将向左移动B.供给曲线向左移动C.供给曲线将向右移动 9. 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要维持支持价格,应 该采取下面的相应措施( C )。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10. 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价格以下可能导致( A )。 A.黑市交易B.大量积压C.买者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 11. 当需求的增加幅度远大于供给增加幅度的时候,( B )。

1绪论作业与习题

《工程测量工程测量》》第一章 绪论作业与习题 一、选择题 1.测量学的任务是( )。 A .高程测量; B .角度测量; C .距离测量; D .测定和测设。 2.确定地面点位关系的基本元素是( )。 A .竖直角、水平角和高差; B .水平距离、竖直角和高差; C .水平角、水平距离和高差; D .水平角、水平距离和竖直角。 3.测量上所说的正形投影,要求投影后保持( )。 A .角度不变; B .长度不变; C .角度和长度都不变。 4.传统的测量方法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观测量是( )。 ①水平角 ②坡度 ③水平距离 ④坐标值 ⑤方位角 ⑥高差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⑥。 5.目前中国建立的统一测量高程系和坐标系分别称为( )。水准原点在山东青岛,大地原点在陕西泾阳。 A .渤海高程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B .1956高程系、北京坐标系; C .1985国家高程基准、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 D .黄海高程系、84WGS 。 6.自由静止的海水面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成的闭合曲面称为水准面,其面上任一点的铅垂线都与该面相垂直。与平均海水面相重合的水准面称为( )。某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 )。 A .大地水准面、相对高程; B .水准面、高差; C .旋转椭球面、标高; D .大地水准面、绝对高程。 7.位于东经116°28′、北纬39°54′的某点所在6°带带号及中央予午线经度分别为 ( )。 A ,20、120°; B .20、117°; C .19、111°; D .19、117°; 8.某点所在的6°带的高斯坐标值为m 75.22933121m 48.712366==m m y x ,,则该点位于( )。 A .21带、在中央子午线以东; B .36带、在中央子午线以东; C .21带、在中央子午线以西; D .36带、在中央子午线以西。 9.从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规定可知( )。 A .象限与数学坐标象限编号顺序方向一致; B .X 轴为纵坐标轴,y 轴为横坐标轴; C .方位角由横坐标轴逆时针量测; D .东西方向为X 轴,南北方向为y 轴。 10.相对高程是由( )起算的地面点的高度。 A .大地水准面; B .任意假定水准面; C .水平面; D .竖直面。 二、判断题 1.大地水准面是平均、静止的海水面向大陆内部延伸形成的封闭曲面。( )

作业题第一章习题

基础练习 1、取干土500g ,通过筛分法和水分法测得其结果见表1-1。 表1-1 颗粒分析试验结果 (1)绘制土的级配曲线; (2)确定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并判断其级配好坏。 2、环刀体积为60cm 3,重84g ,切取湿土后称重为180g ,从其中取湿土18g ,烘干后其重量为15g ,求土的重度、含水量和干重度,结果以3/kN m 表示。 3、用比重瓶法测定某土的三个土样,结果见表1-2,已知土样3的密度为 g/cm 3,试求(1)该土样的颗粒比重;(2)土样2的含水量和孔隙比;(3)土样的饱和度。 表1-2比重瓶试验结果 4、求证以下关系式: /1 s d s G G γγ-= 1s d e γγ= - 5、有一完全饱和的原状土样切满于容积为21.7cm 3 的环刀内,称得总质量为72.49g , 经105℃烘干至恒重为61.28g ,已知环刀质量为32.54g ,土粒相对密度(比重)为, 试求该土样的湿密度、含水量、干密度及孔隙比(要求按三项比例指标定义求解)。 6、已知Gs=,1m 3 土中土颗粒体积占 m 3 。 (1)若水的体积为 m 3,求天然重度、干重度、含水率、孔隙比、孔隙率和饱和度。 (2)若水的体积为 m 3 ,求天然重度、干重度、含水率、孔隙比、孔隙率和饱和度。 7、某湿土样的密度为cm 3,含水量20%,Gs=,将土样烘干至恒重后体积比原来减小了10%。求该土样烘干前和烘干后的孔隙比。 8、已知某饱和土的含水量为30%,Gs=求其孔隙比和干重度; 9、已知某饱和土的干密度为 g/cm 3,含水量为20%,求饱和容重、颗粒比重和孔隙比。

中国通史(1)第一次形成性作业及答案

中国通史(1)第一次形成性作业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北京猿人的婚姻形态处在: ①杂交时期②血缘婚时期③族外婚时期④对偶婚时期 2、北京猿人身体各部发展不平衡,进化最快的是: ①手②脚③大脑④腿 3、著名的文化遗存——半坡遗址是处于: ①母系氏族公社初期②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③古人时期④母系氏族公社发展、繁荣时期 4、在西周的诸侯国中,建都商丘的是: ①齐②鲁③燕④宋 5、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是: ①蓝田人②元谋人③北京人④山顶洞人 6、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①父权制国家②封建领主制国家③封建地主制国家④奴隶制国家 7、西周共和行政元年是公元前何年: ①771年②770年③841年④403年 8、我国古代的法家创始人是: ①韩非②申不害③李悝④李斯 9、母系氏族公社开始于: ①距今十万年前②距今五万年前③距今二十万年前④距今一万年前 10、商朝的建立者是: ①伊尹②盘庚③成汤④武丁 11、弭兵运动的发动国是: ①宋国②楚国③晋国④卫国 12、道家的创始人是: ①老子②荀子③庄子④李悝 13、西周“国人暴动”中的“国人”多是指的: ①奴隶②平民③中小领主④农奴

14、马陵之战的交战国是: ①魏与齐②楚与齐③楚与晋④魏与赵 15、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文集是: ①《春秋》②《左传》③《仪礼》④《尚书》 16、《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①孙权②孙武③孙膑④孙坚 17、废除“禅让制”,确立王位世袭制的是: ①禹②益③启④汤 18、商朝最强盛的时期在: ①成汤时期②盘庚时期③武丁时期④商纣王时期 19、商朝盘庚时期,将国都由奄迁至: ①朝歌②镐京③亳④殷 20、我国最早的一条人工运河是: ①灵渠②邗沟③郑国渠④白渠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 春秋五霸秋时期,诸侯国不再听命于天子,相互兼并,于是出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这样的大国称为“霸主”。各大国都争当霸主,于是就出现了大国争霸的局面。一般认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为“五霸”。实际上宋襄公想称霸却未做到。而吴、越两国却相继到中原争霸,影响较大。 李悝改革李悝是我国古代法家的创始人,于公元前400年左右被魏文侯任用为相,在魏国进行改革。主要内容为:削弱世卿世禄制度,选贤任能。“尽地力”;“善平籴”;制定《法经》。这些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稳定了社会秩序?,使魏国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 文景之治刘邦的儿子文帝和孙子景帝统治时期,由于社会稳定,广大农民积极生产,;也由于他们父子进一步改善政策,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使社会经济由

成本管理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doc

作业及讲评栏作者:xx 成本管理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在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称为(C )。 A.成本 B.产品成本 C.生产费用 D.经营费用 2.产品成本实际包括的内容称为(B )。 A.生产费用 B.成本开支范围 C.成本 D.制造成本 3.企业对于一些主要产品、主要费用应采用比较复杂、详细的方法进行分配和计算,而对于一些次要的产品、费用采用简化的方法进行合并计算和分配的原则称为(D )。 A.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B.成本分期原则 C.合法性原则 D.重要性原则 4.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是(C )。 A.产品生产成本B.期间费用C.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D.各成本项目的费用 5.当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下,材料费用的分配可采用 (D )。 A.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 B.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 C.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 D.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 6.某企业生产产品经过2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4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约为( D )。 A.68% B.69% C.70% D.71% 7.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影响在产品成本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是(B )。

A.在产品的数量 B.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C.完工产品的数量 D.废品的数量 8.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A )。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 9.管理上不要求计算各步骤完工半成品所耗半成品费用和本步骤加工费用,而要求按原始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采用分步法计算成本时,应采用(D )。 A.综合结转法 B.分项结转法 C.按计划成本结转法 D.平行结转法 10.在大量生产的企业里,要求连续不断地重复生产一种或若干种产品,因而管理上只要求而且也只能按照(B )。 A.产品的批别计算成本 B.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 C.产品的类别计算成本 D.产品的步骤计算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 1.产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上耗用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它的组成内容包括(ABD)。 A.产品中所耗用的物化劳动的价值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C.企业生产中发生的全部支出 D.劳动者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E.劳动者创造价值的总和 2.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在不同时期、不同产品以及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正确分摊费用,应分清有关成本的几个界线包括(ABCD )。 A.分清本期成本和下期成本的界线 B.分清各种产品成本的界线 C.分清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的界线 D.分清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界线 E.分清本企业产品成本和其他企业产品成本的界线

第一章习题作业

第一章 思考题 1. 电力系统故障如何分类?电力系统短路有哪几种类型?引起短路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短路有什么危害?为什么说稳定破坏是短路造成的最严重后果?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有哪些?计算短路电流的目的是什么? 2. 三相电力系统标么值计算中,基准值B S 、B U 、B Z 之间应满足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有这 些约束? 3. 三相电路中,已知功率标么值为*S ,电压标么值为*U ,那么电流标么值为: (1)* **U S I =; (2)* **3U S I = ;

问哪一个正确?为什么? 4. 无限大容量电源的含义是什么?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的三相电路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 电流有哪些分量?为什么会出现非周期分量? 5. 无限大功率电源供电系统,三相短路前空载,短路瞬间B 相电源电势过零点。设短路电 流周期分量有效值为I (单位:kA),短路回路的时间常数为a T (单位:s),问: (1)A 、B 、C 三相非周期分量电流的初始值)a0(A i 、)a0(B i 、)a0(C i 为多少? (2)冲击电流M i 为多少? (3)冲击电流发生在哪一相? 6. 什么叫短路冲击电流M i ?它有什么用途?其表达式如何?冲击系数M K 与什么有关? 7. 什么叫最大有效值电流M I ?它有什么用途?它与冲击系数M K 有何关系? 8. 什么叫短路容量k S ?它有什么用途? 9. 我国各电压等级电网的平均额定电压值是多少?

习题 1. 有一条输电线电压等级为220kV ,长度为150km ,每公里正序电抗为0.41Ω,零序电抗 为1.2Ω。取基准功率=B S 100MVA 。求输电线的正序和零序电抗的标么值。 (1) 取基准电压=B U 230kV ; (2) 取基准电压=B U 220kV 。 2. 某发电机的额定有功功率为125MW ,额定功率因数=?cos 0.85,额定电压为10.5kV 。次 暂态电抗=" d X 0.15。取基准功率=B S 100MVA ,基准电压=B U 10.5kV 。求发电机次暂态电抗的标么值。 3. 某电抗器的电抗百分值为5%,额定电压为10kV 。额定电流为200A 。取基准功率 =B S 100MVA 。求该电抗器电抗的标么值。 (1)取基准电压=B U 10.5kV ; (2)取基准电压=B U 10kV 。 4. 有一台三绕组变压器型号为SSPSL 1-90000/220,额定容量为90MVA ,额定电压为 220/121/38.5kV ,=?%2K1U 14.07,=?%3K1U 23.73,=?%3K2U 7.65。取基准功率=B S 100MVA 。求变压器各侧电抗的标么值,并画出变压器等值电路图。 (1)取基准电压=B U 230kV ;

第一章习题与作业

1、某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时,其速度分布是 型曲线,其管中心最大流速为平均流速的 倍,摩擦系数λ与的关系为 。 2、水由敞口恒液位的高位槽通过一管道流向压力恒定的反应器,当管道上的阀门开度减小后,水流量将 ,摩擦系数 ,管道总阻力损失 。 3.277K 的水粘度为1,在内径为20的管内作稳定连续层流时的最大流速为 m*s -1。 4. 产生流体阻力的根本原因是 。 5.由实验可确定直管摩擦系数λ与的关系。层流区,摩擦系数λ与管壁的 无关,λ 与的关系为 。而阻力平方区,摩擦系数λ与 无关,仅与 有关。 6.牛顿粘性定律的表达式为 ,动力粘度(简 称为粘度)μ的单位为 ,运动粘度γ 的单位 为 。 7.如图 U 形管压差计测得: 。 a. 间的阻力损失 b. 间的压强差 c. 间的位头差加阻力损失 d. 间位头差 8.如右图管中充满水形差压计的读数为零,则。 (A)管内流体肯定处于静止状态 ; (B)管内流体肯定从1流向 2; (C)管内流体肯定从2流向 1; (D)以上三种答案都不对。 9. 如图1所示,液体在等径倾斜管中稳定流 动,则阀的局部阻力系数ξ与压差计读数R的 2 2 1

关系式为。 10.如图三根等径管(其内径d 123)内的流量相同,二测压点间距离相同。 (1)记ΔP 112,ΔP 234, ΔP 356 , (2)差压计读数R 1、R 2、R 3 间关系为。 11、如图所示,液体分别从两容器中 流出,液面保持不变,排出管径相同。 问(1)图a 中1-1′和2-2’截面的>u 2 还是2?为什么?(2)图a 、b 中Z 3>Z 4,其它条件不变,忽略阻力损失,则出口处的速 度u 3与u 4哪个大?为什么?(3)图a 、b 中Z 2= Z 4,则截面2-2’处的速度与u 4哪个大?为什 么? 12. 在本题附图所示的列管换热器内,冷溶液与热苯溶液交换热量。换热器的外壳内径600,壳内装有269根Ф25X2.5的热交换列管束。215m 3 的热苯在管束内流过,从95 被冷却到25, ε=0.2.试求(1)苯在管束流过时因克服摩擦阻力引起的压降(2)管束外溶液5×104,ρ=8103,求管束外流动的流型。 d d d 23 5 6

可视计算及应用第一次作业答案

第1次作业答案 1、简析数字图像和模拟图像的区别,以及计算机中图像和图形的区别。 物理世界中的图像是模拟图像,图像中任何两点之间都含有颜色等信息,其信息的量是无限的。根据人眼的视觉机理,可以把物理世界中的连续图像按照一定密度进行采样,每一个像素都有相应的颜色信息(可以用数字表示),我们将这种用离散的、数值的方式所表示的图像称为数字图像。 图形一般是指用计算机生成的画面,如直线、圆、矩形、曲线等;而图像则是指由输入设备捕捉的真实场景画面,并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上。图形是一种矢量图,图形文件只保存生成图形的算法(指令)及图形上的某些特征点(因此数据量很小),计算机依据这些特征点和生成算法,即可无失真地原样还原或任意缩放图形;而图像则是点阵图,由一系列像素组成,所有像素的集合构成一幅位图,图像文件需要记录每一个像素的灰度值(或颜色值),因此数据量通常较大,并且图像在几何变换时往往会产生失真(损失细节或产生锯齿)。 2、简述常用的彩色模型。 常用的彩色模型主要有RGB、YUV、YCbCr、HSV几种。 RGB模型:RGB颜色模型是工业界的一种颜色标准,通过对红(R)、绿(G)、蓝(B)三个颜色通道相互叠加得到各种颜色,这个标准几乎涵盖了人类视力所能感知的所有颜色,是目前运用最广的彩色系统之一。RGB颜色模型可以理解为图像中每一个像素的R、G、B 三个分量分别分配一个强度值,为0~255之间的任一整数。RGB图像只需使用三种颜色,就可以通过以不同比例混合而重现16,777,216(224)种颜色。 YUV颜色模型:YUV是PAL和SECAM模拟彩色电视制式所采用的一种颜色编码方法,其中,Y表示亮度,也就是灰度值,而U和V则表示色度,是构成彩色的两个分量,其作用是描述影像的色彩和饱和度。采用YUV颜色空间的重要性在于,它的亮度信号Y和色度信号U、V是分离的:如果只有Y信号分量而没有U、V信号分量,那么这样表示的图像就是黑白灰度图像。与RGB视频信号的传输相比,YUV传输的最大优点在于其只需占用极少的频宽,而RGB则要求三个独立的视频信号同时传输。 YCbCr颜色模型:Y指亮度分量,Cb指蓝色色度分量,Cr指红色色度分量。YCbCr 其实是YUV经过缩放和偏移的版本,是在计算机系统中应用最多的YUV 家族成员,JPEG、MPEG均采用此方案。YcbCr中的Y与YUV 中的Y含义一致,Cb、Cr同样指的是色度,只是在表示方法上有所不同而已。 HSV颜色模型:H指颜色的色调,描述了具体的颜色;S指颜色的饱和度,衡量颜色的纯度,饱和度越高颜色就越纯,各种单色光的饱和度最高,单色光中掺入的白光愈多,饱和度就愈低;V指颜色的强度,表示颜色的明暗程度,与色光所含的能量有关。相对于RGB 颜色模型,HSV颜色模型的描述方法更接近于人类对于颜色的感知。 3、在Intel IPP中支持的数字图像格式有哪些? 在Intel IPP中,支持的图像格式有像素图像格式和平面图像格式两大类。 像素图像格式:每一个像素的各个通道的信息数据放在一起,按像素排列。 平面图像格式:一幅图像的三个分量分别存放在三个不同的平面中,每个平面包括某个分量的所有值。 有时候,平面格式更容易对图像进行处理,如在图像压缩中,通常都需要对每个通道单独处理,此时平面格式就会凸显其优势,而像素格式则会明显带来不便。

微型计算机原理作业第一章-习题与思考题

第一章习题与思考题 一、填空题: 1.计算机一般由、、、和五部分组成。 2.机器语言是。 3.汇编语言是。 4.高级语言是。 5.CPU的位数是指。 6.系统总线是指。 7.微型机与一般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的区别在于。 8.单片机是指。 9.单板机是指。 一、填空题: 1.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用“0”或“1”二进制代码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3.用英语缩写词(或助记符)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4.用自然语汇表示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5.CPU常指CPU数据总线的宽度 6.系统内各主要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线路) 7.微机的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块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上 8.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计算机 9.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集成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的计算机 二、选择题: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 A.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总线接口 B.外设和主机 C.主机和应用程序 D.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2.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系统是指( ) A.RAM B.ROM C.主存储器 D. 内存和外存

3.机器语言是指() A.用英语缩写词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B.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程序设计语言 C.用自然语汇表示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D.用“0”或“1”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4.汇编语言是指() A.用英语缩写词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B.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C.用自然语汇表示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D.用助记符表示的程序设计语言 5.高级语言是指() A.用英语缩写词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B.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程序设计语言 C.用自然语汇表示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D.用英语缩写词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6.()是以CPU为核心,加上存储器、I/O 接口和系统总线组成的。 A.微处理器B.微型计算机 C.微型计算机系统 D.单片机 7.计算机能直接认识、理解和执行的程序是()。 A.汇编语言程序B.机器语言程序 C.高级语言程序D.编译程序 8.在一般微处理器中,()包含在中央处理器(CPU)内。 A.算术逻辑单元B.内存 C.输入/输出单元D.系统总线 9.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 A.算术运算 B.逻辑运算C.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D.函数运算 10.计算机的字长是指()。 A.32位长的数据 B.CPU数据总线的宽度 C.计算机内部一次可以处理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 D.8位长的数据 三、判断题: 1.冯·诺依曼计算机在硬件上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