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检验报告

材料检验报告
材料检验报告

材料检验报告表

年月日

材料零部件控制程序

1.目的 根据《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公司《压力管道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手册》的要求,建立材料、零部件质量控制系统,通过对材料、零部件的采购、验收、标识、存放与保管、领用和使用、材料代用等环节的管理和控制,以确压力管道安装、改造、维修用的材料、零部件的质量和正确使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压力管道安装、改造、维修工程所用材料、零部件的全过程控制。 3. 职责 3.1 工程技术部 a).工程室 ①.物资采购组:负责收集合格分供方的评审的输入资料和材料、零部件的采购。 ②.库房:负责材料、零部件的标识、保管、发放和回收。 b).技术室:负责编制订货技术条件和参与合格分供方评审,并对分供方的技术能力提 出合理意见。 c).项目组:负责材料、零部件的使用和参与合格分供方评审,并对分供方的综合服务 能力提出合理意见。 3.2 质量安全部 a).质量室:参与合格分供方评审,并对分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提出合理意见。

b).检验试验组:负责材料、零部件的验收。 3.3 运营管理部 财务室:参与合格分供方评审,并对分供方的经济保证能力提出合理意见。 4. 程序 4.1 合格分供方评价 4.1.1 评价范围 为公司压力管道安装、改造、维修工程提供设备、材料、零部件的所有制造商、生产商、贸易商和外协加工商。 4.1.2评价类型 合格分供方评价分为准入评价和重新评价两种类型。 4.1.3 准入评价 4.1.3.1准入评价时机 a).材料、零部件分供方拟为公司供货前。 b).拟在合格分供方名录外分供方采购时。 4.1.3.2 准入评价内容 a).分供方合法性评价 ①.分供方必须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个体工商户或其他组织。

原辅料进货检验操作规程

原辅料进货检验操作规程 1 目的 对进货原辅料进行检验,确保原辅料的质量合格。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种原辅料(厂前收购的菜籽除外)的进货检验。 3 工作程序 3.1 原料到货检验 3.1.1采购部在签订《采购合同》时,应将品管部提供的质量要求纳入合同条款, 此要求也是货到检验和判定的依据。 3.1.2 采购部根据具体到货情况提前一天通知品管部。 3.1.3 货物到达后,品管部化验员首先要求对方提供随车的质检单,确认质检单 与到厂货物对应且各项指标合格开始取样化验。 A 取样时上、中、下部要均匀、够量,能反映整批货的质量。检测后的样品, 根据比例留存一部分样品,标清产地、品种、车号(船号)、取样日期、取样员等内容。每份样品保留至合同执行完毕后方可将旧样品清理。 B 袋装原料按照每车(仓、罐)不少于5%的件数进行抽样。 C 散装原料按照每车(仓、罐)上、中、下和表、里部位按比例抽取不少于 1.5kg的样品。 3.1.4 对原料进行取样必须有客户或客户代表在场,并共同完成取样,样品保存 至合同执行完毕。 3.1.5 经检验合格的原料,品管部出具《检验报告单》,及时送交相关部门办理入 库,并留存检验记录,整理归档,至少保留3个月或保留至采购合同执行完毕。 3.1.7检验不合格,品管部及时出具《检验报告》通知采购部,如因生产经营的要 求,需要让步接收的,由提出部门(生产部或销售部)、品管部和采购部共同进行评审,将评审结果报主管领导批准并征得供货方同意后执行,并将评审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单》。 3.2 辅料到货检验 3.2.1 采购部应在到货前一天通知品管部,并告知品名、规格、数量、到达时间, 必要时提供进货合同的品质指标,作为检验和判定的依据。

原辅料检验验证规范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CHX/ZY07-2011-A/0 原辅料检验/验证规范 编制: 批准: 发放号: 受控状态:■ 受控□ 非受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6-10发布2011-6-15实施

原辅料检验/验证规范 1 目的 1.1 确保进入生产的原辅料符合质量和卫生要求,保证产品质量。 1.2 使本公司产品满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要求,保证本公司食品的质量安全。 2 职责 2.1 品控部负责原辅料的验收,对不合格的原辅料提出处理意见并监督执行。 2.2 品控部负责提出本规范,并负责成品检验;生产部负责组织实施生产过程的监控和过程产品的检验。 2.3 供销部负责就不合格的原辅料与供应商进行协商解决。 3 检验/验收规范 总体要求: 所有产品要有索证,索证包括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检验合格证(畜禽类产品需有检疫证,无疫区证明和车辆消毒证明)、涉及许可证生产的必须有许可证书,;数量达到交货要求;包装完整,清洁。 抽样原则: 面粉及米粉类原料每批抽3-5袋。 猪肉和蔬菜、食盐、白砂糖、鸡精、酱油、黄酒、味精、白胡椒粉、葱、生姜按进货量的20%,少于10件,100%抽样。 包装袋、纸箱按进货量的5%抽样。 食品添加剂按进货量的100%抽样。 3.1 肉类 符合GB16869-2005 《鲜、冻禽产品》 感官要求符合表1要求 表1 鲜、冻禽产品感官要求 项目要求 色泽表皮和肌肉切面有光泽,具有固有的色泽 弹性、组织状态肌肉指压后凹陷部位恢复较慢,不容易完全恢复气味具有固有的气味,无异味 猪肉检验动物产品验疫合格证明

原材料零部件进厂检验制度

原材料、零部件入库检验办法 为加强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零部件的入库验收管理,不断完善原有的入库验收制度,现对我公司作如下规定,望公司相关部门严格遵照执行:1.抽样方法 对于原材料、外协件的入库验收不进行抽样检验,均进行全数验收;对于外购件、零部件则进行随机抽样检验 2.抽样数量 对于原材料、外协件的入库验收不进行抽样检验,均进行全数验收;外购件、零部件的抽样数量为入库量的30%,另外,入库量在10以内(包括10)则进行全数验收,当入库量超过10,但是按30%算出的抽样量不达到10的,则按10的抽样量进行抽样验收 3.检查项目 (1)传感器入库验收检查项目包括:外观、包装、产品完整性、合格证书、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共六项,在入库验收单上应注明进库时间、供货单位、品种、规格、产地、入库数量、抽检数量及编号、存放地、验收人、验收时间 (2)仪表入库验收检查项目包括:外观、包装、产品完整性、合格证书、通电是否正常共五项,在入库验收单上应注明进库时间、供货单位、品种、规格、产地、入库数量、抽检数量及编号、存放地、验收人、验收时间(3)接线盒入库验收检查项目包括:外观、包装、产品完整性、合格证书共四项,在入库验收单上应注明进库时间、供货单位、品种、规格、产地、

入库数量、抽检数量及编号、存放地、验收人、验收时间 (4)钢材入库验收检查项目包括:材料的规格(包括厚度、长度、宽度)、种类、产地、数量、是否有材质报告共五项,在入库验收单上应注明进库时间、供货单位、运输单位、品种、规格、产地、入库数量、抽检数量、存放地、验收人、验收时间 4.检查方法及检查条件 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零部件入库验收的检查条件(即前提)是供货商所出具的供货清单上所列物品与我公司的订货清单所列物品一致;具体的检查方法是:按照订货清单所列物品名称、规格型号检查物品是否相符,再检查物品的出厂合格证所列规格型号与实物是否一致,最后按照物品的出厂合格证或说明书上所列的技术数据进行相关检验 5.检验设备/仪器 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零部件入库验收的检验设备/仪器主要有:卷尺、模拟器、万用表 6.检验报告的样式 检验报告的样式详见《传感器进库验收单》、《仪表进库验收单》、《接线盒进库验收单》、《钢材进库验收单》,进库验收单的格式及检验项目可根据实际需要而稍作改动 7.合格判断原则 供货清单与订货清单所列项目一致;产品包装与实物一致;合格证所标的名称、型号、规格及相关的技术数据与实物一致,则为合格,只要有一项不一致均为不合格

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检验及定期确认控制程序

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检验及定期确认控 制程序 1 目的 通过对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检验和验证控制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 范围 适用于所有认证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 3 职责 所有认证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检验由质检部门门负责。 4 程序内容 4.1检验或验证的确定 4.1.1关键零部件和材料进厂时,由仓库通知质检部门门检验。 4.1.2质检部门门应及时安排检验人员对关键零部件和材料要按零部件和材料“检验规范”进行检验或验证。 4.1.3经使用质量稳定及本厂暂无能力进行检查的关键零部件,每次进货时应验证并保留其产品的出厂合格证。每季度要求其提供1份符合其制造标准要求的检验报告。 4.1.4质检部门门应确认在强制性认证范围内的关键零部件的型号、规格、主要参数、品牌、外包装使用是否与要采购相符,不得随意替换。 4.2 正常检验和验证 仓管员核实进料的采购单上的名称、数量、型号规格等无误后将进料放在待检验区域,交质检部门门指定的质检员签收。

质检员确认进料是否与订单、物料清单之规格是否相符。检验和试验完毕,检验员将检验和试验的具体内容(外观、计测、试验等)填写于相应之《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进厂检验记录表》表中,并对检验和试验结果进行合格与不合格判定,交主管审核。 4.3 定期确认检验 4.3.1检测项目 参见相关支持性文件的检测项目规定。 4.3.2定期确认的频次 每年进行了一次定期确认。 4.3.3定期确认的方法 要求具有3C认证、出口许可证或质量安全认证的安全件的供应商提供每年通过的复查报告或其产品确认检验报告,对非获得认证的关键件要求供应商按相关产品国家标准检测并提供确认检验报告。 4.3.4定期确认结果评定 由本厂质检部门进行确认,符合产品各项指标的,继续保持《合格供应商管理名录》。不符合指标的,取消其供应商资格,重新选择供应商。 4.3.5对供应商的确认报告或工厂复查报告要归档保存(至少两年)。 5 表格记录 《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进厂检验记录表》 《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定期确认检验记录表》

原辅材料技术要求和检验规范

原辅材料技术要求和检验规范 1.目的 本文件规定了单模光纤制造用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技术要求和检验规范。 2.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制造的光纤所用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检验。3.职责 1)光纤技术部负责技术要求和检验规范的制定和更新工作。 2)质保部负责检验操作规程的制定和质量判别工作。 4.相关文件 1)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5.主体内容 5.1 依照附件中的检验规范,对原材料、辅料和产品进行检验。 5.2 如出现检验不合格,依照附件检验规范的要求和《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做相应处理。6.记录保存: 原材料和辅助材料检验记录保存3年 7.发放范围: 光纤技术部,原材料仓库,质保部

预制棒技术要求 备注: (1)预制棒内部或外部出现光斑或缺陷,需要在供应商提供的预制棒检验报告上体现出来。 (2)根据历史检验数据、供应商的预制棒质量跟踪情况、预制棒检验带来污染的实际可操作性,技术部经过讨论决定不进行预制棒的进货检验工作,而利用生产过程进行检验,发现异常及时停用、隔离、联系供应商处理。 (3)预制棒的光学特性估计值,为预制棒生产厂商的推荐建议值,由于光纤的拉丝过程对光纤的光学特性有影响,因此该估计值只作为参考,最终要以光纤的实际测试值为准。如果拉制光纤的光学特性达不到公司的要求,则由供需双方共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涂料技术要求 1)存储条件:涂料在室内的保存温度为15~30℃,常温下有效期为12个月。 2)根据历史检验数据和供应商的涂料质量情况以及实际的可操作性,技术部经过讨论决定不进行涂料的进货检验,而利用生产过程进行检验,发现异常及时停用、隔离、联系供应商处理。

材料及建筑成品检验检测规定(送检)

材料及建筑成品检验检测规定 序号项目名称证明文件送检规定送检数量 1 水泥1、产品合格证 2、出厂物理性能抽 检报告 3、建筑材料放射性 指标检验报告 4、物理性能进场后 检验报告 (水泥进场要收集的 前面3种文件) 取样批量:同一水泥生 产厂、同期出厂、同一出厂编号 及同强度的水泥: (1)散装水泥:≤批 /500t; (2)袋装水泥:≤批 /200t; (3)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 存放期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 水泥超过一个月)必须复检。 做到先检验后使用,严禁先施工 后检验 (备注:28天有检测结果,有施 工可否使用,但此资料不能存 档,28天的才能存档) 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 等量样品不小于 12kg。 2 1、钢筋 2、预应钢 筋 3、钢绞线 4、钢丝 1、产品合格证 2、出厂抽检报告 3、力学及工艺性能 检验报告 (钢筋只有一份产品 质量证明书) (圆钢即直径是6.5、 8、10,其送检不能 是 加工后的,是刚入场 时,是圆形时就要剪 下来送检了) 同一生产厂、同一炉罐号、同一 规格、级别、同一交货状态及同 一进场时间的钢筋: (a)热轧带肋、光圆钢筋、低 碳钢热轧圆盘条及余热钢筋:≤ 60t/批。(工地用得最多的) (b)冷轧带肋钢筋:≤50t/ 批。 (c)钢筋焊接网应成批验收, 每批应由同一厂家生产的、受力 主筋为同一直径的焊接网组成, 重量不应大于20t/批 做到先检验后使用,严禁先施工 后检验 (备注:送检时,盘形条的钢筋 不能是加工后的直筋,应是弯 筋,即是圆钢筋,即是板筋、箍 筋,未加工过的,即未拉直就要 送检了) 拉伸L=200mm+10d (2支/组)(d是直径) 弯曲L=140mm+6.2d (2支/组)(d是直径) (备注:拉伸的要长弯 曲的钢筋长一些, 如: 拉伸: 弯曲: ) (例:直径12厘) 拉伸: L=200mm+10*12 =200+120 =320mm 弯曲: L=140mm+6.2*12 =140+74.4 =214.4mm

粉末产品原辅材料入库检验规范

芜湖市四捍粉末涂料有限公司SH-GL-030 原辅材料入库检验规范版本号: 为了保证产品正常生产,使用合格的原辅材料,杜绝不合格原辅材料进入生产环节,原辅材料入库必须按下列步骤进行检验:1?检验项目: 供应商是否符合要求(根据“合格供应厂商清单”确定),应有明确的质量保证材料,凭检测报告入库。 包装质量:应有供应商标志,物料标识和型号,且包装整洁完好,无破损。 净重:符合来料包装标识。 色质:符合已封样的材料(小样)颜色。 细度和杂质含量:硫酸钡、碳酸钙等填料350目分样筛水洗完全通过,且无明显杂质、杂色;树脂完全粉碎后通过120目分样筛后喷涂应无不熔物和可见杂质、杂色。 填料挥发份:<% 综合性能:树脂和颜填料按4/3的比例制作的粉末涂膜性能常规指标应符合“企业标准”或“内控标准”。 环氧树脂604 (E-12)技术标准: 5:5型聚酯树脂技术标准

: 户外羟烷基酰胺固化型聚酯树脂技术标准 户外TGIC固化型聚酯树脂技术标准 TGIC固化剂技术标准: 钛白粉 批次色差w,且50um完全遮盖底材

ROHS/RECH 监控 监控供方环保物料有无ROHS/RECH环保标识,有无提供第三方检测合格报告。所有主要原材料供应商需每年提供更新的第三方检测报告,如逾期未提供,停止供货,直至提供后重新审核供货。 2.抽样方法:按每批次不低于5%的比例随机抽查,每样两份。检查结果不同时应重新取样检查。 3.检查方法: 供应商应符合要求:供应商应符合“合格供应厂商清单”,且每次送货必须有随货同行的合格证(或质检书)及送货单。 包装:应有供应商标志,物料标识和型号,且包装整洁完好,无破损。净重:应和送货单上注明的重量相同。 色泽:应符合已封样的小样颜色(目测对比)。 细度和杂色: 树脂:采用粗粉碎后,丙酮溶解检查,应无不溶物和杂色; 完全粉碎后应通过120目分样筛,静电喷涂样板(膜厚50士5um)检查,应无杂色,明显粗粒不多于2粒(m2);通过清洗后的挤出机进行挤出压成片状,对光检查,应显透明状,且无不熔物。以上三种方法可任选一种或两种进行检验其结果均有效。 钛白粉:采用350目的分样筛用水筛(干净的毛刷轻刷)的方法检查,无筛余物和可见的杂质、杂色。取上批次与本批次的样品,按相同的配方制作纯白色粉末(钛白粉含量/ 20%),喷涂固化后,相同膜厚色差应W,且50um完全遮盖底材。金红石型钛白粉TiO2含量》 94%,锐钛型》98% 颜填料:对亲水性的颜填料,采用350目的分样筛用水筛(干净的毛刷轻刷)的方法检

检验结果和检验报告审核标准

检验练习题 页脚内容1检验结果和检验报告审核标准 1 目的 建立实验室检验结果和检验报告审核的标准操作标准。 2 范围 公司所有物料检验结果和检验报告的审核。 3 责任者 质量技术部经理、QC主管、QC检验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 程序 4.1 QC检验员根据请验单按检验操作规程完成检验,填写检验原始记录,计算检验结果,经本人签字确认、汇总,连同请验单(原辅材料还应包括供应商的该批出厂检验报告单)一起交QC主管审核。 4.2 QC主管依据该样品的检验操作规程逐项审核原始记录和检验结果,并由QC检验员出具正式的成品检验报告单一式三份或原辅料、包装材料和中间产品检验报告单一式二份,签字确认。 4.3 QC主管审核项目及处理程序。 4.3.1 核对请验单与原始记录的品名(代号)、检验单号、批号(流水号)、规格是否一致,操作过程的记录,数据的书写、更改是否按规范要求签字。 4.3.2 核对原辅材料供应商出厂检验报告单的项目与指标是否符合我公司《原辅材料质量标准及验收要求》规定的要求,不符合的应向供应商重新索取,负责做检验不合格处理。 4.3.2 核对检验记录和报告应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并签名。记录应保持整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更改时,应在更改处签名并使原数据仍可辩认。 4.3.3 逐项审查检验操作过程、检验结果、数据的处理和计算。属于检验员主观操作错误或客观误差超限的,即责成原检验员复检;属于数据的处理、计算错误的,即责成原检验员按规范要求更改并签字确认,待所有原始记录补齐后才予以审核。 4.4.经QC主管复核签字确认后的检验报告单,盖质量技术部质检专用章后,交质量技术部经理审核批准后,由QC发到仓库。

食品公司原辅材料检验规范标准

原辅材料检验规范 一、目的:制定原辅材料检验的程序规则,从而对原辅材料的质量进行有效 的检测和控制。 二、范围:本公司的主要原辅材料包括:白砂糖、代可可脂、可可粉、奶粉、香 兰素、纸箱、包装膜等。 三、原辅材料进货检验管理办法: (一)原辅材料进厂时,由仓管员根据送货单逐一验收,核对其品名、规格、 数量,并通知质检员对该批原辅材料进行抽样检查。 (二)检验步骤: 1. 质检员对进厂的原辅材料按规格、数量等计算取样量,在不同部位上随 化验抽样量为检测量的三倍。 2.对所有的进厂原料由质检员对供方提供的合格证或检验报告进行验证, 并根据《原料检验抽验表》对原辅材料包装、感官性状进行抽检,必要时送 国家权威检验机构进行检测。 3. 对原 料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必要 时应送权威检验机构进行检测或根据 供方提供的检验报告进行验证,确保产品的品质安全。 4.判定原则:抽取试样的指定检验项目应全部符合原辅材料检验标准的要

求,特别是化学指标应全部合格(只要其中一项指标不合格,就判为不合格)。若需条件允收方式处理时,应得到主管的批准。生产时发现之缺点可 立即通知采购部门与供应商,以作改善。 5.对于检验后的原料在检验结果报告中应写明:品名、数量、进货时间、

判定结果。 6.让步接收:如进厂的原辅材料的感官质量不合格,但因生产需要且不合格程度不是很严重而采取让步接收时,应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要求进行。 (三).注意事项 1.对原辅材料进行取样时,需力求样品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因此取样时要尽量多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2.试验前,对所需用到的仪器设备注意校正,使仪器设备具有合乎要求的精确度。 3.检验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检验记录应填写完整、清晰、准确。 4.测原料水分时,抽取的样品应立即放入塑料袋并密封防止水分蒸发,确保其准确性。 (四).原辅材料的抽样检验要求详见。

最新版原材料检验规程

原材料检验规程汇编目录

1 非生产类物料及辅助物料检验规范第2页 2 型钢原材料检验规范第4页 3 钢板类原材料检验规范第7页 4 钢管类原材料检验规范第9页 5 铜板原材料检验规范第11 页 6 其它板材类原材料检验规范第12 页 7 U-PVC 管原材料验收规范第13 页 8 五金件进料检验规范第15 页 9 包装材料进料检验规范第16 页 10 电子元件进料检验规范第17 页 11 塑料件进料检验规程第18 页 12 注塑用胶料原材料检验规范第19 页

1 非生产类物料及辅助物料检验规范

1 目的 对非生产物料及部分辅助物料的符合性、适用性进行初步验证,使采购物资能初步符合使用效果。 2 范围 适用于非产品用途的小五金配件、易燃化危品、工具、切削刀具、机电维修配件、模夹具材料、办公用具、厂房维修物料等,以及用于产品的部分辅助物料、低值易耗物料。 3 检验细则 3.1物资供应商应为合格供方。(临时供方物资由使用部门试用证实 合格后方可确认。) 3.2 验证物资的合格证、说明书或其它证明资料。 3.3 查验是否有图纸要求、规格型号要求或其它特殊要求等资讯。 3.4 检验物资的适用性及坚固耐用、安全性。 3.5 部件、配件是否齐全。 3.6 电器构件应安全可靠,符合国家电器安全规范。 3.7 接电试验后无异常声音、运转灵活,其应用性能完好。 3.8 验证有使用期限的物资是否在有效使用期限内。 3.9 物资有没有变形、变质、掺杂或沉淀严重等现象。 3.10 如属用于产品上的新物料,应做有关试验或试用。 3.11计量器具验证如下内容:产品合格证、生产厂家、厂址、出 厂编号及出厂日期,检验外观应完整无损、配件齐全,按相关 内校检验规范进行校验或送外校。 3.12 易燃化危品在验证时应注意远离火源,做好现场防护。 3.13焊接工艺用的设备、电焊条、防护罩涉及特殊过程增加以下检测内容: a 电焊条药皮不能有裂纹、气泡、杂质、剥落、凸节、破头等 缺陷。

原辅材料采购及验收标准

1.除原农产品外,所有辅料进厂时,必须按照“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索取生产厂“出厂检验报告”和每年一次的外部检验报告。预包装产品应标注产品规格、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限、净含量、厂址、产品标准号等相关内容,内外包装要完整,货证要相符。包装上应印有“食品添加剂”字样,在索取该厂的出厂检验合格证时,对无化学检验项目的或无法索证的个别辅料(如葱、姜等),采购人员必须在送检单上注明其来源与数量。 2.分类要求 品名要求 白砂糖(1)颗粒均匀、晶粒和其水溶液味甜,无异味,干燥松散,洁白,有光泽,无明显黑点。 (2)合格级别为一级 (3)理化要求 蔗糖含量(%)≥还原糖分(%)≤ 电导灰分%≤干燥失重≤ 色值,IU≤170混浊度,度≤9 不溶于水杂质,mg/kg≤50 (4)卫生要求 二氧化硫(以SO2计),mg/kg≤40 砷(以As计),mg/kg≤ 铅(以Pb)mg/kg≤铜(以Cu) ≤ 菌落总数(个/g)≤350肠菌群(个/100g)≤30 致病菌(系指肠道致病菌和致病性球菌),不得检出. 螨(在250g白砂糖中) 不得检出 (4)50kg包装的白砂糖净含量单价净含量的负偏差不得超过250kg. (5)严禁与有害、有毒、有异味和其他易污染物品混运、混贮。(6)搬运时要离地10公分,不能与地面接触。 食用盐(1)感官指标:白色、味咸、无异味、无明显的与无关的外来异物。(2)90%以上通过20目筛。 (3)10%盐溶液应澄清透明、无沉淀、无杂质。 (4)合格级别二级 物量指标 白度,度≥67 粒度,%≥化学指标(湿基)% 氯化钠≥水分≤ 水不溶物≤水溶性杂质≤ 卫生指标mg/kg 铅(以Pb计)≤砷(以As计)≤ 氟(以F计)≤钡(以Ba计)≤ (5)大包装必须使用内衬聚乙烯薄膜的纸箱、编织袋,每件重量为50kg,包装应附有合格证或合格标签。禁止与能导致盐质污染的货物混运、混贮。

检验报告书的书写格式规范

检验报告书的书写格式规范

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检验报告的书写格式规范,加强规范化管理。 范围:适用于质量保证部。 责任者:质量管理部、质量控制部。 规程: 检验报告书的基本要求是:数据准确无误,结论明确,用语确切,格式规范。检验报告分为表头、检验项目及结果、结论、签名四个部分。 1. 表头栏目的填写 1.1. 报告书编号共6位数号,前2位为年号,后4位为流水号。 1.2. 检品名称:一律使用法定质量标准规定的品名,商品名或习用名放在括号内。 1.3. 批号:根据请验单填写。 1.4. 规格:照药品标准规格项下填写。 1.5. 代表数量:该批检验所代表的数量或批数量。 1.6. 请验部门:直接提供样品的部门。 1.7. 请验日期:根据请验单填写。 1.8. 报告日期:出具报告的时间。 1.9. 检验依据:应标明标准名称,版本或标准编号。 1.10. 物料编号:根据请验单填写。 1.11. 检验报告书编号:根据报告书的类别分为A、B、C、D、E四类,A代表成品,B代表包装材料,C代表半成品(中间产品),E代表原辅料、中药材。报告书的编号为类别号加2位年号加4位流水号。编号举例:A020005,代表成品2002年第5份检验报告书。 2. 检验部分的书写格式 2.1. 要求按法定标准的顺序、格式书写,如[性状]、[鉴别]、[检查]、[含量

测定]依次书写。 标准操作规程 2.2. 检验部分包括:检验项目、标准规定、检验结果、单项结论。 3. 结论 3.1. 按照法定标准检验,冠以按XXX标准检验。 3.2. 非法定标准检验,用参照XXX资料检验。 3.3. 全检用“结果符合规定”,非全检用“上述项目,结果符合规定”。 4. 签名 检验者、复核者、质控部(QC)负责人都应在报告书上亲笔填写全名,不得使用图章或不签全名。 5. 除本规程4外,其余采用打印机打印。 6. 检验报告单书分为“成品检验报告书”、“原辅材料(包材)检验报告书”及“半成品检验报告书”,根据检验品种的分类分别填写,其中包装材料及中间产品按原辅料检验报告书填写,但要在检品名称上注明。 7. “成品检验报告书”、“原辅材料(包材)检验报告书”及“半成品检验报告书”样式见附件。 注: 本文含有的附件有:“成品检验报告书”R-QC-016-01、“原辅材料(包材)检验报告书”R-QC-017-01、“半成品检验报告书”R-QC-018-01及“中药材检验报告书”R-QC-019-01。

实验报告尺寸测量

目录 实验一基本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1—1长度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1—2外圆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1—3圆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二配合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2—1 轴与孔配合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2—2滚动轴承配合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三普通螺纹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3—1 用螺纹样板测量螺距 实验3—2 外螺纹中径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3—3 用螺纹环规和塞规检验、外螺纹 实验四键与花键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4—1单键配合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4—2 花键配合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五齿轮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5—1 齿轮齿厚偏差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5—2 齿轮公法线长度偏差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一基本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实验1—1长度尺寸的测量与检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游标卡尺的作用、结构组成、测量围及测量精度; 2、掌握游标卡尺测量长(宽)度的方法和技能; 3、掌握判断尺寸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 4、加深尺寸误差与公差定义的理解。 二、实验容 1、观察游标卡尺,了解其结构组成、测量围及测量精度; 2、零件长(宽)度的测量; 3、判断实测尺寸是否合格。 三、测量工具——游标卡尺 1.游标卡尺的组成 游标卡尺主要用于测量零件的长(宽)度、(外)圆直径,孔深、键宽和槽深等。其结构组成如图1-1-1所示。 图1-1-1 卡尺的结构主要由尺身1 、深度尺2、游标3、外测量爪4、测量爪5、紧固螺钉6等几部分组成。 2、游标卡尺的测量围 游标卡尺的测量围有0-125、0-150、0-200、0-300、0-500、0-1000、0-1500、0-2000m几种; 3、游标卡尺的读数值 游标卡尺的读数值有0.01、0.02、0.05三种。实际使用时常选用0.02。 4、游标卡尺的使用注意事项: 1)了解作用,注意围; 2)位置正确,用力恰当; 3)看清刻度,正确读数; 4)使用完毕,注意保养。

原材料检验规范

大力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DALISHEN ALUMINUM CO., LTD 原材料检验规程 文件编号:DLS/ZL-0032 版本号: A/1 发放号: 受控状态:编制: 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14年12月15日发布2014年12月25日实施大力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受控非受控

1. 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所采购原材料质量的检验,保证所采购的原材料合格,确保公司产品 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需要时可追溯,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外购原材料的检验。 3. 职责 3.1采购供应部按放样文件要求采购,负责采购材料的质量保证文件的收集,并确保其真实性、及时性。负责对进厂的原材料初检、入库、记录。 3.2技术工艺部为原材料检验规程的技术归口部门,质量管理部负责外购原材料的外观、物理、化学检验,并出具检验结果。 3.3仓库管理人员,必须确认材料的检验结果是合格的,方能接受材料入库,按采购计划与送货清单核对数量、规格、型号、材质等。 3.4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原材料有质量问题的,须立即通知质量部。 4.内容 4.1本公司原材料采购、检验所依据的标准有: GB/T 3190-2008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 27677-2011 《铝中间合金检验》; GB/T 20975-2008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YS/T 447-2011 《铝钛硼合金线材》; GB/T 3880-2006 《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 GB/T 3194-1998 《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尺寸允许偏差》; GB/T 3199-1996 《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检验报告书的书写格式规范

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检验报告的书写格式规范,加强规范化管理。 范围:适用于质量保证部。 责任者:质量管理部、质量控制部。 规程: 检验报告书的基本要求是:数据准确无误,结论明确,用语确切,格式规范。检验报告分为表头、检验项目及结果、结论、签名四个部分。 1. 表头栏目的填写 1.1. 报告书编号共6位数号,前2位为年号,后4位为流水号。 1.2. 检品名称:一律使用法定质量标准规定的品名,商品名或习用名放在括号内。 1.3. 批号:根据请验单填写。 1.4. 规格:照药品标准规格项下填写。 1.5. 代表数量:该批检验所代表的数量或批数量。 1.6. 请验部门:直接提供样品的部门。 1.7. 请验日期:根据请验单填写。 1.8. 报告日期:出具报告的时间。 1.9. 检验依据:应标明标准名称,版本或标准编号。 1.10. 物料编号:根据请验单填写。 1.11. 检验报告书编号:根据报告书的类别分为A、B、C、D、E四类,A代表成品,B代表包装材料,C代表半成品(中间产品),E代表原辅料、中药材。报告书的编号为类别号加2位年号加4位流水号。编号举例:A,代表成品2002年第5份检验报告书。 2. 检验部分的书写格式 2.1. 要求按法定标准的顺序、格式书写,如[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依次书写。

标准操作规程 2.2. 检验部分包括:检验项目、标准规定、检验结果、单项结论。 3. 结论 3.1. 按照法定标准检验,冠以按XXX标准检验。 3.2. 非法定标准检验,用参照XXX资料检验。 3.3. 全检用“结果符合规定”,非全检用“上述项目,结果符合规定”。 4. 签名 检验者、复核者、质控部(QC)负责人都应在报告书上亲笔填写全名,不得使用图章或不签全名。 5. 除本规程4外,其余采用打印机打印。 6. 检验报告单书分为“成品检验报告书”、“原辅材料(包材)检验报告书”及“半成品检验报告书”,根据检验品种的分类分别填写,其中包装材料及中间产品按原辅料检验报告书填写,但要在检品名称上注明。 7. “成品检验报告书”、“原辅材料(包材)检验报告书”及“半成品检验报告书”样式见附件。 注: 本文含有的附件有:“成品检验报告书”R-QC-016-01、“原辅材料(包材)检验报告书”R-QC-017-01、“半成品检验报告书”R-QC-018-01及“中药材检验报告书”R-QC-019-01。

原辅料检验标准及方法

页眉内容 原辅料检验标准及方法 一、目的 为有效指导辅料验收工作,确保原辅料满足生产标准,保证正常的生产秩序,特制定此标准。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车间生产经营中所需辅料的验收工作。 三、职责 车间配料区负责人负责原辅料的检查验收工作,检验合格后清点数量。 品控部负责车间使用辅料的监督管理。 四、调味料验收标准及方法 4.1检验标准 4.1.1包装:产品包装封闭完好,无破损,无开封,内外包装整洁无污渍。 4.1.2产品标签:符合国家标准,标签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原料、配料、添加剂、生产日期及批号、保质期限、净含量、厂名厂址、执行标准、生产许可证号、营养成分等。无标签或标签重要内容不完全者不可接收使用,符合工艺要求厂家。 4.1.3具有该种调味料特有的气味,无异味,无霉变,无杂质,添加剂的使用符合GB2760标准和进口国标准。产品各项指标符合该产品的执行标准的相关标准。 4.1.4感观检查 液体状调味料:颜色符合产品特性,或是澄清透明有光泽,无悬浮杂质。气味符合产品特性,无异味。 粉粒状调味料:粒度均匀符合产品要求,颜色、气味具有产品特有的性状,无杂质、异物,无霉变。 半固体调味料:无结块,粘度、颜色、气味符合产品要求。 干料类调味料:颜色符合产品特性,具有产品特有气味,无杂质、异物,无腐烂、无霉变。 4.2抽检方法 每批调味料到厂后,按上述内容逐个逐项检查,同一产品有多个生产日期的,每个日期都适量取样混合,送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添加剂检测。 页脚内容1

页眉内容 4.3注意事项 4.3.1根据车间生产情况合理领用原辅料。对不常使用原辅料需做照片留存,产品名称、规格、原料、配料、厂名厂址、执行标准等关键内容要清晰明确。 4.3.2车间剩余原辅料根据储存要求存放到合适地点;每周五对车间辅料进行盘点检查,长期不使用或存放量较大辅料及时退库或作其它处理。 4.3.3验收原辅料不符合检验标准或车间使用标准时拒收,同时报告车间主管负责人,必要时报相关部门确认追踪。 7.4相关记录 《原辅料验收记录》 修订日期: 2016年10月11日 页脚内容1

原辅材料检验规程

FZ/QT-32-2011 版次A/O 原辅材料检验规程 1.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了加强公司产品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严格把好原辅材料质量关,促进公司产品质量更上一个新台阶,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对所有原辅材料的质量检验。 2.职责 综合管理部是产品质量检验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原辅材料的进货检验、试验的委托工作。3.工作程序 (1).质检员对公司产品所需的原辅材料、按技术文件或定货合同的规定,进行进货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2).当某些检验和试验项目本公司不能进行时,由综合管理部委托有资格的单位进行检验和试验。(3).检验结束后,质量检验员及时做好状态标识,经检验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原辅材料应做好记录,原则上按退货处理。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经公司经理和分管经理批准,也可作让步接受处理,具体执行参考如下流程。 (4).对于无标准、又无明确性指导文件,也无生产厂合格证的或其采购产品不在合格供方评价范围内的,质量检验员有权拒绝验收检查。 (5)质量检验员应做好检验记录,确保检验记录内容完整、真实可靠、字迹清晰,并有检验人员的签名。 (6).质量检验员应得到质量负责人的授权,并在授权的检验范围内实施质量检验工作。 4 检验步骤 (1)每一次原辅材料进厂,应按合同的要求验收相关质量证明文件(检测报告,合格单等)。 (2)仓库对外购原辅料进厂验证,核对品种,数量,外观等,与厂方随货发送的质量文件进行核对。(3)根据进货验证记录表,对其中5%进行抽样检验,检查技术参数的准确性。 (4)对我公司无检验条件的技术参数,仓库配合好生产部工程师做来料的试验工作,按照生产部工程师要求,进行采样,采样数量根据工程师要求而定。 (5)对每一批次的来料要取样并保留,以方便追查,保留期限为该批次原料用完后三日。 (6)对本公司无力检验的技术指标,每半年抽样一次,委托外单位检验。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1)

编号:QSBGC-26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为了确保所采购的原辅材料符合生产工艺和卫生质量要求,保证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材料不使用,特制定本规定: 1、质检科负责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及包装材料的检验和质量监督以及执行质量问题的处罚工作。原料仓班长负责记录原辅料进货台账。 2、质检科应及时收集原辅材料及食品添加剂的有效的执行标准。 3、质检科应按规定及时抽样检验,认真填写原辅料检验记录,检验合格的原辅料,应通知原料仓库入库并及时填写进货台账;如有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料,应通知物资部和原料仓库退货。 4、检验员应经过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5、检验员应检查所采购的原辅材料的三证(营业执照、产品生产许可证和检验报告)。 6、检查原辅料包装标识是否有品名、生产日期、执行标准、保质期、生产厂家、合格证等,具体请参考《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7、检查所采购的原辅材料是否新鲜,无污染,无病虫害,无腐烂,无异味,无虫蛀等变质现象。 8、检查盛装原辅材料的包装材料,是否完整无破损,是否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无毒无害。 9、检查原辅材料与添加剂是否分类存放,不得混装,不得与有碍食品卫生的物品放在一起。 10、检查已入库的原辅材料与添加剂有无挂牌明示,标识牌上的项目有

无填写完整。 11、检查原辅材料的使用是否做到先进货先使用。 12、未经检验合格的原辅材料不准投入生产使用。 13、检验员检查必须认真负责,严格把关,不准弄虚作假。

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正确处置各类产品安全突发事件,保障畜牧业的正常发展。 二、适用范围:使用公司产品后,突然发生的、造成负作用等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 三、责任者:检验员 四、正文: 1、组织机构: 1.1综合协调组:人力资源部、办公室、质保部、物流部、销支部、生产部等负责人参加,人力资源部经理任组长。主要职责:组织、协调和实施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预案;突发事件发生后,组织协调相关部门联动和配合;建立突发事件处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有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分析突发事件发展态势,组织撰写总结报告。 1.2督导处置组:物流部、销支部、业务部等部人员参加,销支部经理任组长。主要职责:深入现场,调查取证、收集突发事件第一手资料,根据突发事件的态势,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情况,提出相关的措施建议,根据领导小组决定,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蔓延,并从其他经销商、养殖户手中召回本批次出现问题的产品。 1.3后勤保障组:办公室、财务部人员参加。办公室主任任组长。主要职责:及时与公司领导联系,汇报有关情况,保障车辆、经费,安排值班调度等后勤服务工作。 1.4技术服务组:质保部、技术部、研发中心人员参加,本产品项目负责人任组长。主要职责:对突发事件进行质量检验,出具检验报告书,做出质量状况结论。 2、突发事件的报告 2.1 任何小组和个人有权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发生地区业务员,负有及时向业务部经理报告的义务。

档案资料验收汇报材料

长江中游界牌河段新淤洲鱼嘴维护加固工程 档案资料专项验收 监理单位工作报告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4年10月 、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长江中游界牌河段新淤洲鱼嘴维护加固工程 2、建设单位:长江航道局 3、质量监督部门:长江航务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 4、设计单位: 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 5、施工单位:武汉长江航道局 6、监理单位: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7、建设地点:湖北省洪湖市新淤洲鱼嘴右缘 8、项目开工日期:2013年11月11 日。 9、项目完工日期:2014年03月21日 10、工程规模:对新淤洲鱼嘴右缘下段900m长岸段进行维护加固,包括对650m长鱼嘴护岸段进行抛石补坡及镇脚,对鱼嘴护岸末端下游200m长未护岸段采取软体排护底、抛(铺)石进行守护,对尾部50m 过渡段进行抛(铺)石衔接处理。 11、合同金额1344.58 万元,项目建设工期5 个月。 二、监理资料管理依据及执行标准 1、《关于印发[ 水运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立卷归档管理办法]的通知》(交办发〔2009〕225 号) 2、关于印发《长航局系统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立卷归档管理细则(试行)》(长航办〔2012〕16 号) 3、《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4、《水运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J216-2000) 三、监理资料管理原则

监理资料管理的原则是:收集及时、真实齐全、分类有序、妥善存放和保管。 四、监理资料管理 本工程工期短,任务重,专业性强,往来文件种类较多。为提高监理文件管理水平,监理部结合本工程特点,采取了以下措施: 1、监理部按照公司审查和批准的《监理规划》要求,编制了监理资料目录,编制了监理资料收集、分类和归档办法,建立了监理资料管理制度。 2、在组织机构上,监理部配备一名专职监理员负责监理资料的收集、分类和归档以及往来文件的收发工作,由总监理工程师直接领导。总监理工程师每周对监理资料进行一次检查,确保监理资料妥善存放和保管,并与工程形象进度同步。 3、按照《水运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 JTJ216-2000)和《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的要求,规范各种监理用表,做到统一格式,统一填写要求。 4、监理日志和安全环保监理日志由相关监理人员逐日填写,由总监理工程师检查并阅签。 5、日报、周报由专职监理员负责编写,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后报送建设单位。 6、监理工作月报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签认后按规定时限报送建设单位。 7、根据工程情况先后召开了设计交底会、第一次工地会议、监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