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航空: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战略

西南航空: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战略
西南航空: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战略

编者按:西南航空公司是总部设在美国德州的一家航空公司,公司1971年6月以三架波音737飞机开始起家,截止1993年则拥有了178架波音737飞机,1972年到1992年20年间,公司股票收益是所有公开上市的美国股票中最高的——综合收益率超过21000%,西南航空公司是如何打造出如此神话般奇迹的?西南航空自己一直认为:“公司重要的竞争优势是来自于员工及其管理模式”。仔细阅读《西南航空: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战略》一文,还可以清晰的看出:西南航空公司通过潜移默化的企业文化、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等,打造和实现了自己短途飞行的“成本”优势,并使公司上下形成了统一的、共同的愿景,也使得公司在面临其他航空公司竞争威胁的情况下依然立于不败之地。我们需要思考的是:

西南航空的营销指导思想是“员工第一”,但客户却不断增加;大多数公司的营销指导思想是“客户第一”,但真正的客户却不能锁定,为什么?

西南航空运用的是“低成本战略”,但在运作模式上却选择了高成本的短途客运;而许多同行业的成本管理却是削减直接费用,为什么?

西南航空不像西方许多公司那样要求股权相对集中,而是把股权相对分散;请在员工管理模式上考虑。

请将您阅读本文后的感受、心得体会写下来,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针对公司战略、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提出您的建议及措施,并请于10月30日前以书面或电子版的方式交至人力资源部。这将成为我们建厂四十周年反思的一个部分。

西南航空: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战略

航空业本来就是个极为激烈的竞争行业,在1994年,联合航空公司

(Umited Airlines)和美国航空公司(USAir)、大陆航空公司(Continental Airlines)等决定采用精简战略,直接切入西南航空公司的主力战场。透过降低票价,增加班次,减少奢华的服务,来降低经营的成本。这个决定等于是正面向西南航空宣战,而向来在业界以此战略称胜的西南航空,如何迎击这次重大的肉搏决战,引发各界的关注与讨论。

为了因应这场激战,西南航空的员工部副总裁罗安(Ann Rhoades)开始着手准备明天的会议资料,这项由西南航空所有一级主管参加的战略会议将检视公司的定位,进一步分析各项威胁与优弱势,并展开相对因应的讨论与行动方案。拥有MBA学位的罗安于1989年加入西南航空,主要任务是帮助改造所谓的“员工部”(People Department)。西南航空一直认为,公司重要的竞争优势是来自于员工以及其管理模式。罗安的责任就是将这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成为最大的竞争优势。

无庸置疑的,西南航空将面临的是一场硬仗。因为加州航线向来是美国最繁忙的一条线,比东部大城波士顿、纽约、华盛顿等的航运量要多出80%。其中联合航空有45%以上的收入是来自于往返加州的乘客,但其市场占有率从1991年的38%到1993年降为30%。在此同时,西南航空的占有率则从26%升到45%。其它同行在西南航空的竞争下,业务量也都下降,因此他们也开始效仿西南航空的成功模式,成立新的Kiwi和Reno等航空公司,企图与西南一较长短。面对新的竞争,西南航空的股票价格开始下滑,而分析家们也开始质疑西南航空的竞争优势是否能够持续。

背景

历史

西南航空的总部设在德州达拉斯的乐费城(Love Field)。最初以三架波

音737飞机于1971年6月开始营业,主要服务于德州的三个城市:达拉斯、休斯顿和圣安东尼。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德州国际航空公司和布兰尼航空公司(Braniff),以及大陆航空公司。

西南航空总裁和创始人,高乐尔(Herb Kelleher)说:“愤怒可以转化成巨大的动力。…如果我发急了,我就会反扑进攻。”一名员工认为今天西南航空应该以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来解决目前面临的挑战。

美国航空(USAir)美洲航空(American)于八十年代中期为了扩大在加州的市场份额,收购了两家在地的航空公司。但后来因无获利,美洲航空很快就放弃了一些城市和航线。美国航空也犯了许多营销与服务方面的错误,不得不减少在加州的业务。西南航空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进军加州市场。1989年它在加州的市场份额几乎为零,但到了1993年,它已经取得领先地位。

最初西南航空要求机组服务人员一律身着短裤,同时以“和平友爱,避免战争”为主题进行广告宣传。直到今天西南航空仍然沿用这一宣传主题并自诩称为“爱心”(与乐费谐音)航空公司。此外,该公司也将“爱心”标志用作公司的股票记录代号,并装饰在所有飞机机身上,以及所有公司对外的沟通与广告上,藉此,公司鼓励员工团结起来,提供顾客更好的服务,同时保持身心愉悦。

现状

西南航空一直保持着同样的战略和经营风格,它的主要业务集中在使用率较低,且邻近大都市的机场,如达拉斯的乐费城,湾区的奥克兰和圣荷西、芝加哥的米伟等。公司的飞机全采用耗油量少的波音737型,目前已经有200多架。西南航空的服务特色在于准时、班次多、票价低廉。它

强调点对点的飞行航线,中途不转机,80%的顾客都是直接从起点坐到终点,平均飞行时间为65分钟。这样做可以减少飞机卸货、加油、检修以及再装货的时间,提高设备的使用率。西南航空的飞机每天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是11小时,高于同业的平均水平8小时。西南航空每天每个登机口平均有10.5次航班的使用率。

与其说西南航空是和其它航空公司竞争,倒不如说它是与地面交通竞争。其低票价和频繁航班对平时开车的人颇有吸引力,而且使客运量增加了两到三倍。过去从路易斯威到芝加哥通常只有8000人左右会选择搭飞机;但自从西南航空进入该市场后,搭机人数增加到26000人。1992年,西南航空在其服务的34个机场中,有27个机场的载客量排名第一。它在自己的主力市场:德州州内的载客量占70%,而在加州州内则占50%以上。

为了与低成本、低票价、频繁航班这些战略相配合,西南航空也采取票价简单化。相较于其它航空公司,西南航空每条航线只提供两种票价:普通价(没有头等舱或商务舱)和离峰期价。此外还做到让同一州内的票价是保持一致的(例如,在加州无论飞到哪个城市,票价都是69美元)。

西南航空也不在飞机上提供三餐服务。因为用餐服务会使每位乘客的飞行成本增加40美元。公司为乘客准备饮料、花生等食物,如果旅途较长,公司会提供饼干或其它小点心。乘客没有固定的座位,以30人为一批,分批进入。候补的乘客可在登机口处登记,如果有多余的空位,就按登记的次序上机。

虽然西南航空没有参加其它航空公司的常客飞行计划,但是它自有一套会员俱乐部计划。它是根据乘客乘搭飞机的次数,而不是里程来计算。每个会员发给一张会员卡,每次登机时要盖一个戳。累积满16枚章后,就

可以获得一张免费机票及一张新的会员卡。这样因无不需记录会员的飞行里程所以节省操作成本。高乐尔说,西南航空的奖励计划是“极有价值的,因为顾客花更少的钱,就可以更快地获得免费旅行”。

西南航空在过去21年每年都能获利,这是其它航空公司无法媲美的。即使在1991-1992年美国航空业40%的航空公司破产的时候,它仍能一直获利。根据《金钱杂志》统计,从1972到1992这20年间,西南航空的股票收益是所有公开上市的美国股票中最高的——综合收益率超过21000%。在这一期间内只有沃尔玛特能达到这样的获利水平。

竞争优势

西南航空有许多成功的原因,但最突出的是其成本结构。高乐尔体认到短途飞行的成本要高于长途飞行(因为起飞与降落次数更多,以及每次起落时都要进行装卸工作)。他认为营运成本愈高的地方,低成本动作的公司更能有效地利用成本优势。其它大公司的单位成本是每英里10美分左右,相对的西南航空只要7.1美分。过去十年西南的成本仅仅增加了20%。

西南航空的成本优势有一部分来自于员工优异的工作效能。例如,西南航空的飞机从抵达登机口到起飞一般只需要15分钟。联合航空和大陆航空的飞机需要35分钟。在西南航空的登机口一般只配有一个服务人员,和6个或更少的地勤人员,其它公司则是三名服务人员和12个地勤人员。此外,西南航空的飞行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也多于其它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在联合、美洲和德尔塔等航空公司,飞行员每月平均飞行50小时,年薪约为20万美元;而在西南航空,飞行员每月平均飞行70小时,但年薪只有10万美元。空中服务人员和飞行员要帮忙清理飞机,或在登机口处检查乘客。针对此,一位航空专家指出:“西南航空之所以如此出色,是因为其员

工能团结一致加快飞机的周转。这是西南航空文化的一部分。如果公司需要飞行员帮忙装卸行李,他们也愿意做。”

西南航空的员工也经常主动帮助有特别需要的乘客。有一位乘客带着心爱的小狗到达机场,却发现按规定小狗不能携带上机时,登机口服务人员主动提出为这位顾客这两个星期照顾他的小狗,使他可以不用取消这次旅行安心出发。还有一位员工陪同一个年长乘客一直到达下一个机场,确保她能顺利转机。这类故事不胜枚举。

这些努力提高了员工的生产率。使得西南航空不论在员工数/飞机数的比例或是员工数/乘客数的比例,都优于同业。这表示西南航空在载客量上的盈亏平衡点要低于其它的航空公司(通常是55%)。而点对点的营运战略以及使用较不拥挤的机场,提高了飞行的效率,确保较高的飞行利用率。此外由于采用单一型号的飞机而节省维修与培训成本。

除了强调低票价/低成本外,西南航空也强调顾客服务,客户服务部执行副总裁白可琳是航空业中职位最高的女性,她非常重视顾客服务,也强调要将员工视为是公司的内部顾客,确保西南航空是一个舒适、快乐的工作场所。她说:“如果你感到十分舒服,你就会笑脸常开,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航空业,服务绩效是根据准时性、包裹遗失率和顾客投诉次数来评价的。如果在一个月里,一家航空公司能在这三项指针上都做到最好,它就会赢得所谓的“三冠奖”。西南航空曾经24次获得月度的“三冠奖”。1992年起,交通部开始颁发年度“三冠奖”,西南航空连续在1992年、1993年和1994年获得“三冠奖”。

领导风格

除了一贯坚持的低成本利基市场战略外,有人认为西南航空的真正竞

争优势是来自于它的领导力。《财富》杂志曾刊登了一篇题为“高乐尔是美国最好的总裁吗?”的文章,文中指出西南航空是“航空业变革的主要动力源泉”,并将这归功于高乐尔。作者引用了一位资深航空业分析家的看法:“我认为高乐尔十分出色,具有个人魅力,精明能干,不屈不挠。他是那种为了发现问题所在,可以和一位技工在酒吧里一直聊到凌晨四点钟的主管,然后他会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他认为西南航空与其它同行的区别在于“高乐尔能让员工为他努力工作”。文章的总结是:“西南航空航空繁荣的最大障碍可能是高乐尔的意外死亡。”

高乐尔是美国东海岸长大,读过哲学和文学,从纽约大学法学院毕业之后在新泽西州高等法院担任文职,然后在新泽西州的纽瓦克担任律师。1966年的某一天,一位名叫金罗灵的朋友向他建议如果德州有一家从事短途飞行业务的航空公司,一定对德州有利。于是两人筹备了一些资金,就开创了西南航空。

从一开始,高乐尔就采用一种可见度高、亲力亲为,有些夸张的管理风格。他会在万圣节前夕,打扮成电视节目中的角色到公司来。他也曾在印刷品广告、或公司聚会上将自己装扮成猫王。大家知道他喜爱野火鸡牌威士忌,有一次他进行一个小手术后,从员工那儿收到3000多张慰问卡片和礼物,其中包括一个内装着野火鸡牌威士忌的静脉注射器。高乐尔认为工作不应该那么严肃,幽默有趣无损专业精神,而是一般激励力量,可使员工更开心,更有效地工作。

傅汤姆是运输工会的地区负责人,代表着西南航空的机械师和清理工。他十分感佩高乐尔的亲和:“有哪个总裁会在星期天半夜三点钏跑到清洁工的休息室,给大家分发甜甜圈,或是穿上工作服和大家一起清理飞机?”

对于高乐尔喜欢与人交谈这一点,有人说:“如果可以让他边走边交谈,那么他每天会多出4小时来。”

西南航空的员工们对聚会和庆祝活动十分重视。每一年每个办事处都有专款为员工及其家庭举办舞会。大多数办事处还会另外自行筹款补充预算。几年之前,所有的员工都会坐飞机到乐费城,参加一年一度的公司舞会。现在由于规模太大,高乐尔和其它的管理人员就改为巡回式的参加各地的员工聚会。庆祝活动和各种竞赛总是不断举行,包括烹饪比赛和圣诞舞会等。设在乐费城的总部则挂满了西南航空员工在聚会、颁奖、旅行、庆祝活动时拍摄的照片以及横幅。总部摆设的图画和雕刻等各种艺术品都是员工捐赠的作品。

从白可琳身上也反映出西南航空的管理精神,她主要负责与外界沟通、营销、公共关系、人员、政府方面的有关事务以及计划安排。她还协调公司最近收购的Morris航空公司的项目。公司员工将她视为家庭母亲、管理大师和顾客意见收集人的综合体。白可琳对细节总是一丝不苟,这和高乐尔轻松幽默的管理模式呈现互补。有的员工认为,“她是公司的脊梁柱。”白可琳强调“公司的优越程度取决于员工的优越程度”。“我们不会因为员工过分倾向顾客而责难他们,但却会因为员工不思考拿捏而批评他们”。

白可琳觉得公司越来越大,地域分布也越来越广,有些较远的办事处虽然能正常运作,但却缺乏公司所重视的团队合作,所以在四年前,白可琳组织了一个企业文化委员会,由来自公司各阶层和地区的65名员工组成。该委员会每年与白可琳开会四次,每次都花一整天的时间讨论如何维持并提高西南航空的文化精神。其中一项努力就是让员工们表达出对其他同事所作贡献的认同和赞赏。例如飞行员们在凌晨三点为同航线的技师们举行

烧烤酒会。其它团队(包括飞行员)为了表示对订票部门的谢意,亲自到订票部门与该部门同事一起轮上一次班。公司的高层和部门主管也有“实地考察日”计划,要求他们每季腾出一天时间实际到第一线岗位去工作,白可琳坚持要求他们必须参与实际的工作,而不只是站在一旁聊天或喝咖啡。

员工部

为了改变过去像“警察局”似的人力资源部,西南航空于五年前将其重新命名为“员工部”。并定位为“竭尽所能让内部顾客(公司员工)快乐”的部门。员工部副总裁罗安首先废除了300多页的员工管理手册,然后聘任一些具有营销专业背景的员工进入该部门。前线实务经验成为加入员工部的必要条件。员工部只有100人,却要为公司的18000名员工竭诚服务。该部门的使命宣言是“体认到员工就是公司的竞争优势,我们将提供各种资源和服务帮助公司的员工成为优胜者,来支持公司的发展和获利能力,并努力维护西南航空公司的价值观及独特的企业文化。”

罗安对这些事情十分重视,并且坚信自己所谓的“2C”原则:同情心(Compassion)与常识(Common sense)。她时刻关注公司文化的维护,她鼓励员工即使有时需要打破陈规,也要坚持企业价值的落实。她也注意到:“大多数人力资源部的同仁都缺乏勇气,不敢冒险,没有胆量,也没有能力作出决策。他们担心被炒鱿鱼……我们应该对能够正确行事的人有信心。”她认为当务之急是招聘一些合适的人选进入人力资源部。这也体现了西南航空以工作态度作为招聘与解雇的指导思想。员工部不断地向员工反馈信息,例如航班准时百分比、周转时间、载客人数、每架班机上供应的花生袋数及成本等,这样做可以提高员工的绩效意识,同时让他们了解他

们的工作是如何影响公司的绩效。

求才

为了聘雇合适的人选,西南航空在招聘方面格外挑剔。1993年,大约有98000名应聘者,只有16000人进入面试,2700人被聘用。公司也鼓励同仁参与新员工的招聘,以确保新招员工符合公司的要求且能很快融入现有的团队。例如,飞行员在轮休时,可以帮助公司检查新飞行员应征者的背景。因为飞行员只需拨打个电话给其它航空公司的首席飞行员打听,就能够获得比其它任何人更多的信息。曾经有高级飞行员来应征,尽管他技艺高超,但却因对西南航空的接待员态度粗鲁而导致不录用。

员工部有时候会邀请顾客参与面试新的空中服务员。整个招聘过程包括递交申请表、电话访谈、小组面试、三次额外的面试(两次是由直线主管来主持),最终大家共同讨论、投票表决。在面试过程中,应聘者均和公司的现有员工进行接触。公司会让这些员工针对应聘者的适合性发表看法。整个招聘过程主要强调正面积极的态度和团队精神。例如,应聘者会被要求用蜡笔画出一幅图画,来反映出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公司希望招聘那些能突破框框限制的员工,即使在招聘广告中也特别强调这一精神。

应聘者的适合性在招聘甄选中非常重要,为此西南航空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找出构成高绩效表现和行为的关键要素。例如,员工部挑选出最优秀的35名飞行员,通过有系统的面谈来找出他们的共同点。高乐尔说:“我们挑选的是态度。如果你没有好的态度,我们不会聘用你,不管你的技术多么娴熟。我们可以通过培训改变技能水平。但我们很难改变态度。”公司招聘部门经理白瑞塔说:“我们关心的不仅是他们所申请的工作的表现,还包括他们未来的下一个工作的潜力,不然的话他们不能晋升或晋升后就失

败。”

员工部每要拒绝95000多位应聘者,而这些人都是公司的潜在顾客。因此,在招聘过程中,千万不能得罪应聘者。白瑞塔会设法通过电话和那些不能录用的内部应聘者或管理职位的应聘者沟通,既做到诚实又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如果有需要,她也愿意与他们进一步深谈。

西南航空很少招聘拥有MBA的应聘者;即使是MBA,公司看重的是他们的适任性,而不是他们的学位。公司更偏向于招聘一些没有很多航空业经验的员工。(40%的飞行员直接来自军队;20-30%的飞行员来自小型的航空公司;其它的才是来自大型航空公司)为了鼓励员工为公司招聘多出力,西南航空宣布,只要员工能为公司推荐难以聘到、且又是公司目前极缺的人才,如财务或信息系统方面的人才,公司就提供他一张免费机票。除了高层主管,公司并没有回避亲属关系的作用政策,目前共有481对夫妇在公司任职。

育才

培训部的经理薛莉芝带领着八名职员为公司员工提供一系列的培训课程,从为激起新员工的热情而举办的“新人庆祝活动”(不是叫新人训练),到为高层管理人同设计的课程。仅在1993年,就有6500名员工参加过西南航空员工大学的培训。

新的空中服务员要参加四周的课程。课程的大部分内容是“关心与照顾顾客”。所有的新聘员工也要学习公司的历史、原则、价值观、使命、企业文化和公司对领导人员和管理层的看法及期许。在所有的活动中,公司以幽默的表达方式来特别强调团队精神和互助合作的重要。

又如员工部为管理人员设计了一个三天半的课程,内容包括领导力、

价格策略、经营管理等。每次都有一位高层主管参加其中两小时的讨论,与这些参加者坦诚交谈。西南航空非常重视从公司内部积累经验,课程几乎完全是由公司内部自行授课的。一线管理人员每年都要接受为时两天的培训。授课内容是专门为他们精心设计的,特别强调从经验中学习,如跨职能部门的团队工作。上课时,管理人员来自不同的级别,不同的部门,但回避有直接从属关系。每年新课程开设之后,先从高层管理人员开始培训。除此以外,管理人员每年还要接受80小时的其它培训,课程包括沟通技巧、时间管理、职业规划等,还有一些课程强调员工在创造“传奇式顾客服务”中的角色,以及透过各自的责任和相互的信任来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过去18个月中,员工部开设了一项历时两天的“攀登”培训项目。该课程开放给全公司,但必须是一整个工作团队一起参加。在受训期间需住在一起,彻底断绝外界的干扰与接触,来建立彼此间情感上的联系,以加速行为与关系的改变。课程结束时,每个团队都要拟定具体行动方案,确保新培养起来的行为在团队工作时得以体现。高层管理团队在1994年也参加过这一“攀登”培训。

还有一项突出的培训项目就是所谓的“前线论坛”,让12到15名具有10至15年年资的公司员工聚集在一起,讨论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以及已进行的改变。他们和公司最高层的九位主管一起开会,探讨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曾向你们作出有关公司文化和精神方面的许诺。我们做到了没有?”尽管这些员工的挑选是随机的,但是其目的是将有代表性的员工聚集在一起,包括有些消沉的员工,通过讨论了解他们的想法并让他们重拾对公司文化的信心。

公司并不鼓励员工参加公司外的培训课程,它也不轻易提供学费补助。培训是促进双向沟通的重要途径,不仅是向员工灌输努力工作、愉快工作、成本意识这些价值观,而且可以收集内部顾客的各种反馈。培训部的使命是:“让我们每一天比前一天更好。”

西南航空的员工

89%的西南航空员工分别隶属九个独立的工会,但只在十年前发生过一次机械师罢工六天的事件,曾作耶鲁组织管理学院的院长,现在担任西北航空公司营销部副总裁的赖迈克就说过:“高乐尔是一位劳资关系的天才,他能使员工及工会干部认同公司。”显然,对于参加工会的员工来说,他们的工资是以年资长短为基础的,高乐尔则坚决主张工会合同上应该尽量减少工作方面的规定。一般情况下,从事文职与管理职位的薪水要低于市场。大多数人刚来到西南航空的时候薪水都不如以前,一位曾担任EDS公司管理人员的员工后来来到西南航空,他如果继续留在EDS,其薪水将是在西南航空起始薪水的2.5倍。

西南航空的飞行员和空中服务员的薪水是按照飞行次数来计算的。高乐尔说:“如果飞机总是停留在地面上,就不会创造任何利润。”《财富》杂志报导说1992年,西南航空平均每人工资是44305美元,美洲航空是45801美元,而联合航空是54380美元。一般认为西南航空员工每小时的薪水要低于其他的航空公司,但是他们也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工作更长时间来拿到更多薪水。初步估计,如果不考量年资,西南航空空中服务员每小时工资18美元,大陆航空是20美元,美国航空是23美元。但西南每个员工每个月可以多飞行10到15小时。

与其它公司的标准相比,西南航空高层主管的薪水是相对较低的。1992

年,高乐尔的工资是40万美元,奖金是12万美元。1994年,他被列为是达拉斯薪酬最低的五位总裁之一。对此,高乐尔颇为自豪。他也拥有价值九千万美元的股票。但是这和Oracle公司的拉瑞·爱里森、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比起来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事实上,西南航空的认股权计划也是几年前刚开始的,公司不提供乡村俱乐部,也不提供公司车,高层住的旅馆和空中服务员是一样的。

在公司工作一年以上的员工,都可以参加分红。公司规定员工必须将分红的25%投资于公司的股票,存于个人退休户口。1993年,员工分红占他们薪水的8%。员工还可以优惠价格参加“员工购股计划”。如今分红与认股计划已经造就了好几位百万富翁。90%的员工都持有公司的股票,其总额占公司发行总量的11%。

由于西南航空保守的招聘及成长策略,公司拥有一支平均34岁的年轻队伍。少数种族在员工中占23%,在管理阶层中则占10-12%。女性员工的人数很多,即使在高阶管理层中亦不少。

西南航空的员工流动率很低,1993年只有4.5%,比其它大型航空公司要少一半。公司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强迫性休假或资遣现象。西南航空很少聘用临时工或兼职人员。但是在公司出现紧急需要时,有一群前员工(如退休人员、希望待在家的员工等)可以前为协助。所有的临时工都是按比例方式来支付报酬。虽然公司鼓励“实地考察日”,以便员工能尝试前线的工作,而公司并不提供交叉培训。但公司文化鼓励非正式的团队协作,员工之间常常互相帮助。

西南精神

西南航空最重要的企业价值观包含:客户服务、勤奋工作、平等、成

本意识,奉献精神,工作乐趣,最强调的可能是,“家庭”。一位曾在其它几家大公司工作过的员工说:“最初,我对这些口号表示很怀疑,因为在其它公司我看到除了高层的两、三位管理人员之外,其它的职员都被视为商品,但是我现在开始欣赏这个公司,因为它认真执行其价值观,并形成了实际可感受到的企业文化。”白可琳和文化委员会(已经有35个地方分会)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心力,整个公司都不断努力来维护西南的企业价值观,正是这种价值观促使西南航空取得今天的辉煌。公司藉由员工之间不断的分享信息来培养彼此间的信任感及强化其文化价值观。

“家庭”精神体现在多方面。例如,公司设有灾害基金,过去两年中通过志愿捐款已经筹得50美元,以协助需要帮助的员工。在上一次的石油危机中,在管理层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员工主动集资13万美元,帮助支付突增的燃油成本。曾经有位员工染上毒瘾,公司在他接受康复治疗期间,愿意承担他的医疗费用。

高乐尔和他的管理团队对公司在未来继续成长所会面临的问题十分清楚。他说:“公司发展得起大,我希望员工越像在小公司工作那样去思考、去行动。”罗安说:“你必须对企业文化加以研究。它不是偶然发生的。”白瑞塔指出:“说公司坏话的人会面临很大的同侪压力。员工们不欢迎只会抱怨的同事。”白可琳向别人介绍公司文化时,他们总是有些怀疑,并追问“实情”。她说:“这里根本就没有深测、不可告人的秘密。其实非常简单——文化就像一种宗教崇拜。这里我们的宗教。”高乐尔在描述西南航空员工的精神说:“在这里工作的人不是将西南航空视为一家公司一份“工作”,他们将它视为一场圣战。”一位飞行员说:“这里不是那种不切实际的虚迷环境,而是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大家庭。”一位航空业的资深观察家说:“其

它公司,都说员工是他们最重要的资产,但都光说不练。而西南航空真正做到,并让它的员工深深感受到。”

竞争威胁

罗安准备好明天会议的资料后,又开始陷入对航空业整体形势和西南航空竞争地位的思考之中。目前,除了几个特例外,大部分的航空业都陷入劳资关系恶化,集权专断式管理之中。1983年,罗法兰不惜使大陆航空公司破产,以摆脱工会的纠缠。艾卡尔在掌管TW A航空公司期间,曾多次面临员工罢工,不得不从其它公司招聘来新员工。东方航空公司最终遭到失败也是因为罗兰卓与工会之间的冲突造成。由此看出,西南航空的政策是非常醒目的——劳资和平共处,彼此信任,无敌对关系,信息公开共享,生产率高。

最近其它几家航空公司开始推行“员工购股”制度。到1994年,TW A 的股份很大部分已经为员工所有。西北航空在工会同意在工资方面作出让步,但必须以获得部分所有权作为交换之后,侥幸避免了破产。美国航空公司愿意提供股票及董事会席位以求员工在工资方面作出让步。大陆航空公司重新营业之后,新闻界认为它的管理层开始以员工为导向。德尔塔的高层管理人员宣称在未来几个月后会推出新低票价的战略。

这个整体的趋势走向还不足以让罗安心惊胆颤,而是联合航空与大陆航空联手推行低成本战略,直接向西南航空下战帖才是最大的威胁。他们不仅直接效仿西南航空的策略,而且还照搬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西南航空有句老话:“千万不要激怒你的主要竞争对手。”显然,他们不仅已经激怒了这些对手,而且是直接向这些对手提出了挑战。

联合航空的飞梭方案

1994年7月28日,联合航空公布了一项计划:从10月1日开始公司将在西海岸实施“飞梭方案”,目的是为了将所有航线的成本压低30%,夺回被西南航空侵占的市场。为此,联合航空计划将每一座位每一英里的成本降到7.4美分。飞梭方案最初在13条航线的每天184个航班上实施,到年底争取在300个航班上执行。联合航空宣称,在所有与西南航空直接竞争的航线上,都会制定相宜的价格。另外,联合航空还提供预先划位、头等舱、及会员飞行里程计划等服务。

高乐尔将联合航空的声明视为一种“宣战”,指出为了增加收入,西南航空可能会加入联合航空其它航线的竞争战场。他还提到通过提高较长航线的票价来增加收入,这样既减少压力,又防止利润减少。在8月30日,高乐尔向所有的同工散发了一份名为“敌对的开始”的备忘录,详细介绍了西南航空如何对付联合航空公司的挑战。备忘录最后总结说:西南航空根本的区别不在飞机和设备。我们的与众不同体现在我们的思想、心灵、精神和灵魂。丘吉尔说过:“成功从来没有终点。”确实如此,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成功’,不然它就会消失。我深信我能依靠你们的思想、心灵、精神和灵魂,去不断地维持我们的‘成功’。让我们一起赢得这次胜利,再次创造航空历史。

7月12日,联合航空完成员工购股的谈判协议。在拥有公司55%股份的回报下,员工同意削减49亿美元工资,提高生产率。但这并不包括17000名不愿意参加或不同意改变规则的空中服务员。此外,前总裁胡斯帝也被迫下台。胡斯帝声称自己离开联合航空时公司的财务状况非常好,海外航线极为成功,而飞机的平均运营年龄才只有9年。胡斯帝估计,如果公司没有和西南航空竞争的话,在1992年就不会亏损10亿美元,而是获利7

亿美元。“我们迫切需要提出一项战略,来抵消西南航空的竞争优势。”

不过,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坚信飞梭方案能够成功。联合航空的企业文化与西南航空正好相反。有一位飞行员说:“我们习惯于按规定一板一眼地办事。”另一位说:“技师和飞行员之间总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是航空业与生俱来的。”有人担心:“我不知道管理人员能否改变企业的文化。在总部有太多的老顽固。他们之间存在太多的权力斗争。比较而言,他们更在乎权力而不是如何经营好公司。”一位愤世嫉俗者说:“即使是一个盲人,他都可以获得我们过去这几年的发展成绩。我认为这不是胡斯帝的功劳。”这些不仅仅是飞行员的想法。《财富》杂志记者罗比报导了联合航空员工对前途的不同看法。

“我真的希望我们目前的管理方式能有所转变。我们的管理人员总认为自己高高在上,而其它人只能俯首听命。他们希望确保股东们的利益,但是他们却不太关心自己的员工。这一切都应该改变。”

技师“许多员工都有‘我们对他们’的对立态度—管理层对劳工,工会对非工会……工会成员总是在那儿说,‘等着瞧我们会接管过来。’我不晓得我们能否摆脱这种对立局面。”

行政人员“我们一直被视为恼怒的小孩,好象我们不应该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在过去十多年中,高层管理人员总是反对我们。我认为胡斯帝先生根本就不喜欢公司的空中服务员。公司对我们的管理方式不同于其它工作队伍。如果我们每月的病假超过三天,或者有一次航班迟到,那么我们就要受到

处罚。我们是唯一一群每月都要受到责怪的职员。飞行员当然不需要达到这些标准。飞行员一般下榻在市区酒店里,而我们只有待在机场酒店。当我们搭乘免费航班时,他们一般坐在头等舱,而我们只有坐在飞机尾部。这就说明一切……尤其可笑的是,如果老板想让顾客满意的话,他们就应该认真考虑一下我们的感觉。我们成天是与乘客在一起。对公众来说,我们的代表就是联合航空公司。”

空中服务员和工会代表“人们总认为订票工作很简单,但事实上这是很困难的。今天的顾客在电话里再也不象15年前我刚来的时候那么和善了……他们对我们显得十分粗鲁。而我们工作非常繁忙,要接这么多电话,结果我们不可能在一个人身上花费很长时间,为他提供良好的服务。”

订票员“我认为,和我一起工作的员工完全缺乏一种对管理层的信任感。我们感到管理人员很长时间没有与我们坦诚相处过。他们希望令股东们满意,甚至可让我们失去工作……他们会说,当今的社会就是这样……自从1985年华尔街人士将我们视为可以挤奶的金牛以来,我们就一直在动荡不安中。”

地勤人员

尽管新总裁尚未公布,但外界猜测是马格利。马格利在航空业已有24年的经验。他是一位革新家,曾提出搁脚装置和无烟舱等设想。他也提出使用有图案的布料来做坐垫,以掩盖咖啡的污点。马格利曾公开发表自己对联合航空公司飞梭计划的潜力的看法,指出可以将成本降到每英里7.4美分的可能性。但行业分析家们对这一目标都持怀疑态度。

高层战略会议

罗安在分析整个局势时想,这些竞争威胁会不会严重损害西南航空的利益,如果会的话,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联合航空和大陆航空是否能真正效仿西南航空的做法?当然,随着西南航空的不断发展壮大,这种威胁也变得更加复杂。公司目前的员工已经达到14000人,再也不是一家小公司了。她担心这会影响到整个“大家庭”的氛围。她也担心成功会导致公司员工过于自信。高乐尔在最近的一次访谈中说:“经济界有句老话,公司死于过度繁荣。但我们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家证明这是错误观点的公司。”公司管理人员应如何避免这种过度自信的态度呢?另外高乐尔自1963年以来就一直担任公司总裁,公司将如何解决继任人选的问题呢?对罗安来说,公司的成功是倚赖于人力资源,而她的工作就是确保公司的人才资产的有效管理。但是上述总是应该如何来解决呢?明天的高层战略会议会如何呢?

论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如何互融互进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与灵魂,它渗透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一个过程中,企业文化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要求得自身发展,就要以企业文化为导向,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这要求招聘到的个人素质、气质、人格类型等要与企业战略目标、管理风格、企业文化建设高度的契合,找到胜任岗位的人。对于企业以有的员工,企业要把企业文化渗透到培训、激励、绩效考评等活动中使企业员工的利益、目标与企业的相匹配。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在招聘阶段将企业的价值观与用人标准结合起来 招聘的前提是吸引人才。一个企业吸引人才的因素有很多,但企业文化是吸引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现着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企业配备职员是一个双向的选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想招聘到理想的员工,个人要想找到合适的单位这就需要企业通过各种有目的的公关活动和宣传让潜在的员工了解本企业的文化。例如,采用公司标语、企业徽章、产品的包装、员工的着装等实物和文字形式;还可通过电子声像传播形式:广告片、广播、记录片等;以及各种集会、交流会、文体活动和网络传播等形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资金情况、企业的文化、自身的产品或服务等情况的不同选择一种或一系列的宣传方式。 二、在员工培训时注重企业价值观的培养

企业吸收人才是第一步,如何让人才真正融合到本企业中并发挥其作用,还要不断的进行培养与锻炼。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发展可以帮助员工充分发挥和利用其潜能,更大程度的实现其自身价值,提高工作满意度,增强对企业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首先,做好岗前教育,对新招聘的企业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除了进行行为准则、规章制度、奖惩纪律的教育,还要进行企业发展史的教育,以使员工接受本企业好的文化传统。这种岗前教育对新员工的价值观导向作用十分重要,使其与企业真正融为一体。而新员工可能会为企业带来新的价值观和新思维,可能会与企业原有的发生激烈的碰撞,企业存在的问题突显出来。企业如果能认真听取新员工的意见,经分析后加以吸收,不仅会使新员工加快对企业原有文化的价值观念认同,而且还会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以使企业保持变革的动力。 其次,对于原有的员工我们也要对他们加强企业文化的培训。企业培训的目的主要有四项:育道德、建观点、传知识、培能力。前两项是软性的、间接的,后两项是硬性的、直接的。目前多数企业在对员工的培训只是注重提高其硬性的、直接的内容,结果往往是,花费了大量资金培训的人才在将技能学到手之后就另谋高就去了,到头来企业落得人财两空。只有在对人才进行培训时,既注重提高其硬性的、直接的内容,又注重对其进行企业柔性的、间接的内容的培训,以加强和巩固企业的价值观的共享。通过培训来传承企业文

(完整word版)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

---------------------------------------------------------------范文最新推荐------------------------------------------------------ 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 现代社会中,我们经常听到企业文化一词,然而究竟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于公司又有着怎样的作用呢?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的共同的价值体系,在每个企业,会因企业的历史、领导者风格,企业的愿景和所提倡的共同价值观以及企业中员工个体的不同而不同。良好企业文化在企业中起着导向、凝聚和规范的作用,是企业发展的催化剂和纽带。 在当今社会中,每个企业都会为自己的发展制定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观,然而,这是不是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企业的文化呢,是否能够成为员工共同的行为价值标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企业的愿景和价值观不能成为企业员工共同的行为价值标准,不能成为企业文化的原因很多,这其中可能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可能是公司行为规范的原因,也可能是公司中员工本身的原因,作为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我们所可以做的又是什么呢? 从传统的意义上说,人力资源工作主要在于薪资福利管理、工作分析、人员招聘匹配、绩效评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人事管理政 1 / 24

策的制定和执行,那么,这些工作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新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要求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变革的推动者和战略合作伙伴,人力资源管理也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和员工个人的发展,那么,人力资源部应该怎样做才能适合这些变化的要求呢?现代人力资源工作的核心究竟又是什么呢? 人力资源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桥梁,优秀的员工才是企业真正发展的动力所在,如何在组织内部建立与企业的愿景和价值观所一致的企业文化,使其成为员工行动的动力和共同的价值体系,才是当今人力资源工作的目的所在。良好的企业文化是管理制度的升华,它将外在的制度的约束变为内在的自觉的行为。而其它一切人力资源的管理事务,如良好的薪资福利、绩效评估和保留优秀人才体系都是为此目的服务的。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作为人力资源工作者,你现在所做的工作是不是符合这个目标,有关政策的出台是不是会影响到公司所提倡的价值观,如何才能使广大的员工更好的认识公司的价值观和愿景并使其成为共同的价值标准体系,如何从战略的角度设计公司的文化,帮助公司的成长,这是我们需要时时考虑的内容。 人力资源部是企业文化的建立者和倡导者,建立和改善企业文化,更好地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帮助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是当今人力资源的一大课题。 “天人合一”是长虹企业文化的基本哲学蕴含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方案概述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方案概述 1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企业经营哲学,即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所生成外化的企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有机统一。它能够分为企业精神文化、企业制度行为文化和企业形象物质文化三大层次。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文化即它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导向作用,主要是指这种企业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的可能性还在于企业文化的二元性特征(E·海能,1990)。企业文化、企业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一方面是由一些特定的、与企业有关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所构成(如顾客至上,质量第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等),另一方面也是由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带到企业里去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结果。 企业文化是亚社会文化。企业的员工走进企业时,她不是一个抽象的自然人,而是一个社会人,是有一定意褒、信仰、价值观念的人,这正是人力资源区别于物力、财力及自然资源的显著特征。也就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正确是社会化了的人。 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把企业文化的这两个方面,双向生成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好的企业文化,从而有利于人力资源有效管理。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形式与过程。 第一,从招聘阶段就开始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价值观念的导

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要经过有目的公关活动和广告宣传,让潜在的员工了解企业的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念,基本的原则和宗旨。接下来要用合理的测试手段分析判定应聘者的价值倾向与企业的价值观体系是否一致。 第二,对招聘来的新的企业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即定向(入厂、入社)教育。一般的做法有,一是进行规章制度奖惩纪律方面的教育;二是进行企业发展史的教育,接受本企业的好的传统。三是进?quot;师傅带徒弟"式的实际试用实践考察。这种上岗前的培训、定向教育对于新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的导向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一阶段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会发生激烈的碰撞,对企业存在的问题会有鲜明强烈的感受和印象,它虽有直观感性认识的片面,但它却克服了老企业员工的熟视无睹乃至麻木不仁,认真听取新职工的意见,加以归纳分析,找出合理的因素加以吸收,不但会使新的员工加快对企业已有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而且更主要的是它会给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因素,保持企业组织具有不断变革的动力。这是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经过人力资源的互动过程。 第三,在人力资源使用过程中培养企业员工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即企业价值观念和思想信念的体现。它要求有奉献、团结协作,以人为本、创新、追求卓越等精神。比如它要求尊重企业员工权利,公平对待每一个员工,包括犯错误乃至被解雇的员工,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与决策,保障职工的劳动安全和 3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进展的、带有本企业特点的企业经营哲学,即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所生成外化的企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有机统一。它能够分为企业精神文化、企业制度行为文化和企业形象物质文化三大层次。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文化即它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治理的导向作用,要紧是指这种企业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治理相结合的可能性还在于企业文化的二元性特点(E·海能,1990)。企业文化、企业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一方面是由一些特定的、与企业有关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所构成(如顾客至上,质量第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等),另一方面也是由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带到企业里去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结果。 企业文化是亚社会文化。企业的职员走进企业时,他不是一个抽象的自然人,而是一个社会人,是有一定意褒、信仰、价值观念的人,这正是人力资源区别于物力、财力及自然资源的显著特点。也就说,企业人力资源治理面对的是社会化了的人。

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治理确实是要把企业文化的这两个方面,双向生成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好的企业文化,从而有利于人力资源有效治理。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治理的具体形式与过程。 第一,从聘请时期就开始企业文化,专门是企业价值观念的导向。企业人力资源治理者要通过有目的公关活动和广告宣传,让潜在的职员了解企业的企业文化,专门是企业的差不多价值观念,差不多的原则和宗旨。接下来要用合理的测试手段分析判定应聘者的价值倾向与企业的价值观体系是否一致。 第二,对聘请来的新的企业职员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即定向(入厂、入社)教育。通常的做法有,一是进行规章制度奖惩纪律方面的教育;二是进行企业进展史的教育,同意本企业的好的传统。三是进?quot;师傅带徒弟"式的实际试用实践考察。这种上岗前的培训、定向教育关于新企业职员的价值观念的导向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一时期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会发生猛烈的碰撞,对企业存在的问题会有鲜亮强烈的感受和印象,它虽有直观感性认识的片面,但它却克服了老企业职员的熟视无睹乃至麻木不仁,认真听取新职工的意见,加以归纳分析,找出合理的因素加以吸取,不仅会使新的职员加快对企业已有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而且更要紧的是它会给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因素,保持企业组织具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 内容简介: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作为的准则,成功的核心。人力资源的真正关注点就是组织文化,以及它的变革和管理。文化与组织战略、结构紧密相连,并对员工招聘、选拔、评估、培训及奖励等均有影响。 作为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一种综合体,企业文化产生于企业自身,同时会对企业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尤其与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美国人力资源学者E·麦克纳和N·比奇指出:“人力资源的真正关注点就是组织文化,以及它的变革和管理。文化与组织战略、结构紧密相连,并对员工招聘、选拔、评估、培训及奖励等均有影响。”这个观点接触到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关系的实质内容。因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最终目的,不但是为人性发展寻求一条科学途径,也要使群体组织的力量得到最大化发挥,取得优异的组织效益。那么,就必须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目标,在个人与组织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能够担负这一任务的就是企业文化。同时人力资源政策本身也决定企业文化的性质和强度。 一、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获取﹑控制和激励﹑培训与开发﹑整合等各项基本功能的实现都受到企业文化直接或潜在的影响,同时这些功能的实现又反作用于企业文化的形成﹑维持及发展。 1. 获取。 人力资源管理的获取职能主要指的是人才的招聘。传统的人才招聘,往往只重视学历与品德而忽略文化价值因素,将人看作无判别的同一的“类”,完全不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工作态度、激励方式、价值取向、个人成功标准等因素。把这些所谓的“标准件”吸纳进企业后,再通过各种途径向这些人灌输公司的企业文化。尽管企业文化具有整合功能,但并不能保证对每一位成员进行有效的整合。整合失败不仅会影响企业文化的正常渗透,支解企业文化的核心力量,还使受聘方由于没有合适的生长土壤而导致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消极被动的处理一切工作事务,最终的结局必然是要么企业解聘,要么个人自行辞职。 国外成功企业的经验表明,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往往对应聘人进行3方面的测试:(1)知识和技能(看有无能力);(2)动机和态度(看有无意愿);(3)工作偏好(看价值观是否契合)。凡是通过这几方面测试的求职者聘用后都会有较高的成功率。其中的第3项就是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出发,选择与企业现有价值观相适应的人员。一些成功企业甚至并不注重员工目前可以为公司做些什么,而是着重关注人的可塑性的大小,只要与企业有相同的价值观,企业便相信求职者定能立刻适应公司的规范从而出色地完成任务。实践证明这种选用标准也是使企业文化能够得到形成和强化的有力保证,而良好的企业文化所树立的企业形象又会增加企业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 2. 培训与开发。 这一职能指的是对职工实施培训,并给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指导他们明确自己的长、短处与今后的发展方向。组织理论学家路易斯提出,相对于民族的和种族的文化来说,个人参与一定组织文化只是暂时的,而且是自愿选择的。他认为一个人在进入一个新的组织之后,只有迅速地掌握了该组织文化中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念,并喜欢多数人赞同的信条时,才能在组织中发挥作用。因此,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综述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进展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企业经营哲学,即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所生成外化的企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有机统一。它能够分为企业精神文化、企业制度行为文化和企业形象物质文化三大层次。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文化即它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治理的导向作用,要紧是指这种企业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治理相结合的可能性还在于企业文化的二元性特征(E·海能,1990)。企业文化、企业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一方面是由一些特定的、与企业有关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所构成(如顾客至上,质量第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等),另一方面也是由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带到企业里去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结果。 企业文化是亚社会文化。企业的职员走进企业时,他不是一个抽象的自然人,而是一个社会人,是有一定意褒、信仰、价值观念的人,这正是人力资源区不于物力、财力及自然资源的显著特征。也就讲,企业人力资源治理面对的是社会化了的人。 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治理确实是要把企业文化的这两个方面,双向生成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好的企

业文化,从而有利于人力资源有效治理。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治理的具体形式与过程。 第一,从招聘时期就开始企业文化,尤其是企业价值观念的导向。企业人力资源治理者要通过有目的公关活动和广告宣传,让潜在的职员了解企业的企业文化,特不是企业的差不多价值观念,差不多的原则和宗旨。接下来要用合理的测试手段分析判定应聘者的价值倾向与企业的价值观体系是否一致。 第二,对招聘来的新的企业职员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即定向(入厂、入社)教育。通常的做法有,一是进行规章制度奖惩纪律方面的教育;二是进行企业进展史的教育,同意本企业的好的传统。三是进?quot;师傅带徒弟"式的实际试用实践考察。这种上岗前的培训、定向教育关于新企业职员的价值观念的导向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一时期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会发生激烈的碰撞,对企业存在的问题会有鲜亮强烈的感受和印象,它虽有直观感性认识的片面,但它却克服了老企业职员的熟视无睹乃至麻木不仁,认真听取新职工的意见,加以归纳分析,找出合理的因素加以汲取,不仅会使新的职员加快对企业已有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而且更要紧的是它会给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因素,保持企业组织具有不断变革的动力。这是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通过人力资源的互动过程。 第三,在人力资源使用过程中培养企业职员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即企业价值观念和思想信念的体现。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案例分析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案例分析 事情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经济进入衰退期,美国航空业因此受到极大影响。1991、1992两年,美国航空公司的赤字总额累计达80亿美元。曾经盛极一时的TW A、大陆、西北三家航空公司均因经营不善而宣告破产。但一家名叫西南航空公司的小企业却在一片萧条气氛中异军突起,并在1992年取得了营业收入增长25%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佳绩。 西南航空公司的成功得益于该公司—贯坚持的营销战略和赫伯特·克莱尔的出色领导。这是一个小企业战胜大企业的经典案例。 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繁荣期。在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航空业等新兴工业蓬勃兴起。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GNP高达9,741亿美元,人均收入为2,579美元。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交通工具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飞行以及快速舒适的特点受到广泛青睐。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有约莫7条国内定期航线。但当时的大航空公司更热衰于跨洋长途飞行,对短程空运业务则不屑一顾。而国内日趋频繁的商务旅行与美国过于广阔的疆土使短程运输业变成了有利可图的“战略性机会窗口”。1967年,克莱尔律师与罗林·金在餐桌上发现了这个窗口。他们以56万美元建立起西南航空公司,开始在大航空公司夹缝中生存。 成功的营销策略 1968年,西南航空公司成立后,只经营达拉斯、休斯敦和圣安乐尼奥3个城市间的短程航运业务。在巨人如林、竞争残酷的美国航空界,克莱尔对战略性营销初始战略的选择无疑是明智的。在寻找“战略性机会窗口”,即市场切入点是通过SWOT分析法来实现。S即Strengths(长处),W即Weaknesses(弱点)以及O即Opportunities(机遇),T即Threats(威胁)。前两者为企业内部因素,是可控变量;后两者是外部因素,属非可控变量。但是,它们可以被利用。 通过SWOT的系统分析法,西南航空公司进行了正确的市场定位。20世纪70年代,西南航空公司只将精力集中于得克萨斯州之内的短途航班上。它提供的航班不仅票价低廉,而且班次频率高,乘客几乎每个小时都可以搭上一架西南航空公司的班机。这使得西南航空公司在得克萨斯航空公司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尽管大型航空公司对西南航空公司进行了猛烈的反击,但由于西南航空公司的经营成本远远低于其他大型航空公司,因而可以采取价格战这种最原始而且做到了任何一家大型航空公司都方法,无法做到的低成本运营。 不论如何扩展业务范围,西南航空公司都坚守两条标准;短航线、低价格。1987年,西南航空公司在休斯敦至达拉斯航线上的单程票价为57美元,而其他航空公司的票价为79美元。20世纪80年代是西南航空迅猛发展尽其所有的时期,其客运量每年增长300%,但它的每英里运营成本不足10美分,比美国航空业的平均水平低了近5美分。 西南航空公司在选准战略性机会窗口后,低价格是保证它打赢这场战争的关键。为了维持运营的低成本,西南航空公司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如图1。在机型上,该公司全部采用节省燃油的737型。这不仅节约了油钱,而且使公司在人员培训、维修保养、零部件购买上。均只执行一个标准,大大节省了培训费、维护费。 同时,由于员工的努力,西南航空公司创下了世界航空界最短的航班轮转时间。当别的竞争对手需用l个小时才能完成乘客登机离机及机舱清理工作时,西南航空公司的飞机只需要15分钟。在为顾客服务上,西南航空公司针对航程短的特点,只在航班上为顾客提供花生米和饮料,而不提供用餐服务。

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促进作用

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促进作用【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促进作用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和企业创新的理念基础,是员工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方法与制度措施。人力资源管理的文化背景尤为重要,只有适应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奏效。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向导,企业文化本身对人力资源管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环节。 关键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一、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涵 1、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关于企业文化的界定中外学者有许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表述,但核心内容基本一致,即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是由企业倡导的,上下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和不断革新的一套行为模式,它体现为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和全部时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人本管理,对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精神和道德的软约束。 2、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涵。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企业的人才进行合理的规划、组织和调配,使人力动态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地引导、控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分为六个模

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根据定义可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同时包含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和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 二、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促进作用 同样的管理理念或方法,在一个企业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另一个企业可能完全无效或者适得其反。这说明,人力资源管理在一定的企业文化背景下进行,只有适应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才可能奏效。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促进作用贯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方面。 1、企业文化指导招聘。企业文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人才来贯彻执行,而招聘是企业获得合格人才的主要渠道。传统的人才招聘,往往只重视应聘者的学历、技能与个人品德因素,而较少考虑他们的工作态度、价值取向、激励方式等因素。把这些所谓的“标准件”吸纳进企业后,再通过各种途径向这些人灌输公司的企业文化。尽管企业文化具有整合功能,但整合的效果是有限的,因为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价值取向等其实很难在短期内彻底改变。整合失败的最终结局必然是人才无法适应企业,员工要么消极被动处理工作事务,要么离职。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源头入手,把好人才招聘关。 有学者已经通过实证得出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适配度高将使员工产生较高的满意度,从而降低离职率,提高工作绩效。因此,企业应在招聘过程中融入企业文化。在各项招聘告示中,除了注明职位的特定专业任用标准外,在发布招聘信息时还需要通过有目的的公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企业经营哲学,即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所生成外化的企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有机统一。它可以分为企业精神文化、企业制度行为文化和企业形象物质文化三大层次。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文化即它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导向作用,主要是指这种企业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的可能性还在于企业文化的二元性特征(E·海能,1990)。企业文化、企业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一方面是由一些特定的、与企业有关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所构成(如顾客至上,质量第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等),另一方面也是由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带到企业里去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结果。 企业文化是亚社会文化。企业的员工走进企业时,他不是一个抽象的自然人,而是一个社会人,是有一定意褒、信仰、价值观念的人,这正是人力资源区别于物力、财力及自然资源的显著特征。也就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对的是社会化了的人。 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把企业文化的这两个方面,双向生成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好的企业文化,从而有利于人力资源有效管理。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形式与过程。 第一,从招聘阶段就开始企业文化,尤其是企业价值观念的导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要通过有目的公关活动和广告宣传,让潜在的员工了解企业的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念,基本的原则和宗旨。接下来要用合理的测试手段分析判定应聘者的价值倾向与企业的价值观体系是否一致。 第二,对招聘来的新的企业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即定向(入厂、入社)教育。通常的做法有,一是进行规章制度奖惩纪律方面的教育;二是进行企业发展史的教育,接受本企业的好的传统。三是进?quot;师傅带徒弟"式的实际试用实践考察。这种上岗前的培训、定向教育对于新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的导向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一阶段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会发生激烈的碰撞,对企业存在的问题会有鲜明强烈的感受和印象,它虽有直观感性认识的片面,但它却克服了老企业员工的熟视无睹乃至麻木不仁,认真听取新职工的意见,加以归纳分析,找出合理的因素加以吸收,不仅会使新的员工加快对企业已有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而且更主要的是它会给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因素,保持企业组织具有不断变革的动力。这是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通过人力资源的互动过程。 第三,在人力资源使用过程中培养企业员工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即企业价值观念和思想信念的体现。它要求有奉献、团结协作,以人为本、创新、追求卓越等精神。比如它要求尊重企业员工权利,公平对待每一个员工,包括犯错误乃至被解雇的员工,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与决策,保障职工的劳动安全和合法权益,加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沟通,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包括劳资关系等,以及保证员工的工资福利,等等。 总之,在企业人力资源调配、考核等方面,培养企业员工的企业精神,形成一个和谐向上充满活力与朝气的组织目标与员工价值自我实现相一致的利益、文化、精神共同体。 第四,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文化作用的媒介形式。 任何文化发挥作用都必须通过感官媒介,企业文化也是这样。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媒介形式主要有: 一是良好的企业环境和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对企业员工潜移默化的作用,这要求企业管理者外树良好的企业形象,内创优美的生产工作环境等; 二是企业开展象征性的企业欢庆仪式、礼仪、纪念等活动; 三是宣传企业特有的语言、口号、标语、传闻轶事、"神话"故事。特有的标语口号简明洗炼,好懂易记,易于传播。 四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树立本企业的英雄人物、传奇人物。因为榜样的力量是直观的感性的,他/她明确地告诉人们企业在提倡什么、鼓励什么,企业员工也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这也就是"树典

论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论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摘要: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竞争的背后是文化理念的竞争,依靠文化进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文章通过论述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阐明只有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从企业经营的源头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效益的提升。关键词:人 力资源企业文化关系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竞争的无形资产,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中,要使企业顺应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并得以健康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因此,人力资源怎样活用企业文化,开发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内在的精神实质变成显化的大家认可的意识,提升员工绩效,特别是提升团队绩效,从而创造企业经济效益,已成为当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一、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分成两个层次的职能,一个是基础层次的职能,一个是深层次的职能。基础层次的职能也叫员工优化,包括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的信息系统等,它的中心目的就是围绕整个职能的目标让企业拥有最优秀的员工,让员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层次职能叫组织优化,包括组织的设计、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发展、管理层领导风格与技能等等。大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都是在基础层面展开的,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价值观已成为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中取得更大发展的前提,这就要求人力资源工作必须向深层次职能展开。二、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的内涵非常广泛,即包括企业内部大家共同认可的企业观念,也包括企业外在的,看得见的行为表现。一切有形的物品、设施、办公环境、企业产品、品牌形象等等都是企业文化所拥有的内涵。企业文化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包括观念层、制度层、物质层。观念层 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主体,也叫企业的价值观,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因。主要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组织文化中有无观念层是衡量该组织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的标志和标准。制度是指企业的行为规范,它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维持组织活动的正常秩序。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看得见的部分,分为企业内员工的行为表现,包括言谈举止、待人处事、接待客户等等;还有就是企业内有形的东西,包括物品、设施,如办公室设计就是很典型能反映企业文化的,走进一家公司,先看大堂是什么摆设,给人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和感觉;还有办公室内部,办公室位置怎样设计,员工的座位怎样安排,员工走路的空间,座位的大小,办公室用品等等都能反映一个企业内在的价值观,员工本身也是反映企业精神风貌的窗口。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随着企业的创立和不断积累,每一家企业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产品形象,品牌形象等等,这就是特定企业独特的企业内涵。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文化,任何企业都有企业文化,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强弱不一样,内在的精神力量的强弱也不一样。若有几十年历史的企业,品牌理念就会非常明显,深入人心,问任何一个员工,都知道企业推崇什么样的价值观,员工应该怎样工作,这种

浅析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浅析企业文化对人力资 源管理的影响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浅析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岳浩 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凭借其强大的影响力,给企业带来了无限生机。很多企业已经建立了专门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部门、设置了专门负责企业文化工作的岗位,促进内部员工对公司政策、宗旨、公司使命的认同。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己经越发受到企业界的关注。中国企业越来越希望通过企业文化来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中,是企业的灵魂所在,它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历史、行为特征、领导风格、人员素质和员工的价值观念,也就意味着它影响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企业文化的不同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效果上的差异。 很多研究虽然涉及到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但大多研究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探讨,或是从个体层面讨论企业文化对员工各方面的影响。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效果产生怎么样的影响,企业如何凭借企业文化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日益关注的话题。我认为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关键在于建立起适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文化,才能提高企业效率。 关键词:互动关系与发展趋势基本途径实用方法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互动关系与发展趋势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互动关系 1.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对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心理、行为的协调控制与管理),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人事相宜,以期达到企业目标。而企业文化运用于企业管理,确立的是以人为本、以价值观的塑造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企业文化来引导、调控和凝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把人看作生产、管理的中心,看作企业的主人、管理的主人而非机器附属物。由此可见,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都是基于对人的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基于对人的崭新认识:人是企业的核心,是企业真正的资源,企业的管理工作必须以人为中心,把管理的视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美国西南航空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公司创立于1967年,1971年3月正式开始运营。该公司是美国航空业乃至企业界的一个奇迹,其使命描述是:“通过传递温暖、友好、个人自豪感以及公司精神为客户提供最高质量的服务”。该公司从1973年开始盈利之后从来没有亏损过。目前,西南航空公司的飞机编号已从当初3架波音737飞机发展到559架飞机(截至2011年9月30日)。 2010年,西南航空公司运送旅客8800万人,在美国经济尚未从危机中恢复的情况下,实现了4.5亿美元的净收益,自1973年以来连续第38年盈利。到2010年年底,西南航空公司共有员工3.7万人,其中1208对是夫妻,当年公司共收到143143份简历,新雇用员工人数只有2188名。 低成本性、高盈利性、高安全性、高准点率、高行李准确率、低客户投诉率等诸多优点集于这一家公司,该公司多次被美国交通部评为服务的“三冠王”、“五冠王”,同时还多次名列美国“最佳雇主”评选名单的前列。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美国西南航空公司采用的是一种典型的内部成长战略,依靠自身的积累实现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张。在竞争战略方面,该公司兼具三种竞争战略的特点,最突出的是其成本领先战略和客户服务战略。西南航空公司以那些对价格敏感同时又力求方便的乘客为目标客户,以高密度的航班和低廉的票价为这些客户提供可靠、低价、友好的服务。为了降低成本,公司采取了各种策略和措施。首先,该公司只在中等城市和大城市中的二级机场之间开设短程的点对点飞行服务,它主动离开大机场,也不设远程航班,没有枢纽站,也不与其他航班实行联程飞行,这不仅适应西南航空的市场定位,同时也大大节约了飞机的维修费用以及人员的训练费用。公司不设专门的机修部门,所有机修工作外包给专业的机修公司。此外,西南航空公司的航班不设头等舱,不供应餐食,采用可以重复使用的塑料登机牌,不使用预定系统,飞机上不实行对号入座,从而力图把航班变成公共汽车一样便利的交通工具。 除了低成本之外,西南航空业非常注重提供优良的顾客服务,与竞争对手相比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公司的客户投诉率多次在美国民航业中位居最后,这很好地证明了该公司卓越的客户服务水平。而公司对待员工的态度是实现高客户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公司现任CEO凯勒明确指出:“员工是我们公司最为重要的力量,同时也是一种最具持久性的长期竞争优势。”此外,公司也明确将自己对待员工的态度表述为:“我们承诺为员工提供具有公平的学习和个人成长机会且稳定的工作环境。我们鼓励员工为改善西南航空公司的有效性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总而言之,我们的全体员工都将得到相同的关注、尊重以及照料,同时也期望他们能够与公司外部的每一位客户来分享自己所受到的这种对待。”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紧紧围绕该公司的低成本战略以及客户服务战略的要求,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力图为该公司形成一支高效率、多技能、低流动且具有强烈的服务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员工队伍。该公司非常清醒地意识到,要想降低成本,就必须要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关系

山东财经大学期末论文课程: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题目:我眼中的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班级:人力资源管理1303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摘要:我眼中的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两种艺术的糅合,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影响,都是事先企业目标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浅谈了自己对企业文化内涵,作用以及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最后阐述了一下他们未来的发展趋势。仅仅个人观念的,内容难免有不妥、不详尽之处,还请老师斧正,不胜感激。 关键字: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关系,趋势,相互促进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 企业文化在企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企业文化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企业文化能激发员工的使命感。不管是什么企业都有它的责任和使命,企业使命感是全体员工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是企业不断发展或前进的动力之源。 二.企业文化能凝聚员工的归属感。企业文化的作用就是通过企业价值观的提炼和传播,让一群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共同追求同一个梦想。 三.企业文化能加强员工的责任感。企业要通过大量的资料和文件宣传员工责任感的重要性,管理人员要给全体员工灌输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团队意识,要让大家清楚地认识企业是全体员工共同的企业。 四.企业文化能赋予员工的荣誉感。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领域,多做贡献,多出成绩,多追求荣誉感。 五.企业文化能实现员工的成就感。一个企业的繁荣昌盛关系到每一个公司员工的生存,企业繁荣了,员工们就会引以为豪,会更积极努力的进取,荣耀越高,成就感就越明显。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之我见 摘要: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工作具有导向性作用;当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是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的载体,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表现为人才的竞争。本文简要分析这两个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愈加被看重的要素的关系。 关键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 一、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导向性作用 (一)企业文化吸引凝聚人力资源 企业中对人力资源管理不断建设实质是在不断地塑造一流的人才的队伍,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打下人才基础。企业内部的文化效果形成的向心力才能真正推动一个企业的前进,团队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相对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企业内部能形成和谐统一的团队合作的文化气氛,并以此为契机逐步形成完善的人际之间的关系。那么,企业内部员工才可能会达成一个相互映照,互为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样发展的最终模式就是群体意识的形成。当员工的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相互统一起来,员工的信仰与企业的目标达成一致,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共同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趋向相同时,员工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地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从而,企业会获得一种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提高了企业凝聚力,使得企业的所有力量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为企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树立标杆 不同的企业文化对员工产生的影响是不尽相同的,对人力资源工作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举例来说,谷歌的就是一种开放包容,自由创新的文化,那么他所招聘的人员,培训的方向应该是着重于发散性的思维,创造性的行为,以一种自由的方式激发你创造的灵感。而华为的企业文化则是众所周知的“狼性文化”,他所要求的则是严肃的对待工作,加班文化和危机意识。你无法想象华为的员工自由自在的散漫的享受工作。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利用文化领域的影响帮助员工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中保持一种相对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令人基本满意的工作状态,

浅谈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目录 摘要 (3) 1.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 (3) 1.1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4) 1.2 企业文化的概念及本质 (4) 1.3 企业文化的体系结构 (4) 1.3.1企业物质文化 (4) 1.3.2企业的行为文化 (4) 1.3.3企业的精神文化 (4) 2.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促进作用 (5) 2.1 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导向作用 (5) 2.2 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凝聚作用 (5) 2.3 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约束作用 (5) 2.4 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内外协调作用 (6) 2.5 企业文化对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作用 (6) 2.6 企业文化对挽留人才的作用 (6) 2.7 本章小结 (6) 3.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文化的促进作用 (7) 3.1 招聘注重与企业文化观契合 (7) 3.2 企业文化运用到企业培训之中 (7) 3.3 考核与评价引导着员工应有的行为 (8) 3.4 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8) 3.5 企业文化引入绩效管理、薪资体系 (8) 3.6 本章小结 (8) 4.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相互依赖关系 (9)

4.1 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文化的依赖性 (9) 4.2 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依赖性 (9) 4.2.1人力资源管理推动企业文化变革和整合 (10) 4.2.2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文化执行的载体和保障 (11) 4.3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文化的完善手段 (12) 4.4 本章小结 (13) 5.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分析-以丰田公司为例 (14) 5.1 丰田汽车公司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成功结合途径 (15) 5.2 丰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成功结合给我们启示 (16) 6.结束语 (17) 参考文献 (18)

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

★★★文档资源★★★ 【摘要】企业文化重在建设。文章通过分析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选人、用人、育人过程中结合企业文化的建设,从而真正形成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估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逐渐从管理科学丛林中分化出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如何建设好企业文化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管理层对企业文化认识不够清楚,使企业文化只停留在一些空架子上,仅作为一种向外界宣传的包装,没有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即使有足够的认识,但在建设上总是照搬照抄成功企业的方法与模式,缺乏创新;或者刻意创新,却没有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文章试图说明怎样有效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塑造和传播企业文化,真正把企业文化的建设落到实处,从而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经营哲学,以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所生成的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基本信念、风俗习惯和传统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员工们的共同信念与价值观,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价值观的塑造激发员工使其有共同的价值观取向。 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它是一种管理理念,即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文化引导作为手段,激发员工的自觉行为,从而达到管理的效果。 二、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密不可分 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二者有着内在的联系,二者的联接点是人——这个企业中最大的财富。企业文化是人的观念层次上的一种群体价值观,它渗透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也反过来促进企业文化的生成、巩固与发展,二者有着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是企业中的最重要的资源,对人的管理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软件。企业文化所提供的企业价值道德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仅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运作中的精神与行为依据,同时又为企业培育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是巨大的,也是无形的,它将企业的观念、价值、制度、以一种权威的形式潜移默化地输入给每一个成员,让他们遵从它,从而使企业获得一种整体凝聚力。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约束员工行为的非正式控制规则,令员工放弃一些不适宜的行为习惯和利益取向,员工最终共享统一的价值观、荣辱感和献身精神,企业的人际关系将更加融洽,人与组织的互动关系将得到更好地处理,企业文化的凝聚、规范和激励作用有了更加突出的体现。因此,通过或利用企业文化进行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也应是企业管理层所追求的最高管理境界,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 另一方面,被企业文化所滋润、加强的人力资源管理反过来又会促进企业文化的营造。企业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和价值精神固然是在一种文化环境、氛围中生成的,但最终必须内在化为职工的一种统一的精神力量才能实现。但这种内在化的过程是必须有一定外在形式作保障的,尤其是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初期。 总之,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的两个方面统一在现代企业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上,毕竟一切企业行为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但企业行为对人是有要求的,这些要求可以通过引进适合的员工和培育员工等途径来实现,这一实现是一个内在的和外在的双重化过程,而这正好是企业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两种企业行为的功能,二者的结合和相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