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系统脱敏法在中学生焦虑症治疗中的应用

浅谈系统脱敏法在中学生焦虑症治疗中的应用

浅谈系统脱敏法在中学生焦虑症治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2-03-09T09:53:19.343Z 来源:《素教教师》2011年17期供稿作者:陈连鹏[导读] 家长和老师平时只关心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通常都是忽略的。陈连鹏

摘要:本文通过一个具体的学生焦虑治疗案例说明了系统脱敏疗法在实际咨询中的应用。关键词:系统脱敏焦虑等级脱敏练习影响中学生焦虑的因素很多,既有中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等内部因素,又有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常见的多为考试焦虑。现在的中学生,学习压力大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家长和老师平时只关心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通常都是忽略的。这也导致不少中学生焦虑症出现时,没有获得及时的心理治疗,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另外焦虑的形成绝对不是由单一诱因引起,考试焦虑也绝不只是因为惧怕考试而引起的,一般情况下还应有连带诱因,甚至随着咨询的深入,咨询师或心理健康教师会发现使中学生产生焦虑的事件往往不是考试而是其他的诱因,考试焦虑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表现。所以,作为心理健康教师面对考试焦虑的学生时要保持足够的耐性和扎实的治疗辅导的理论基础。 “系统脱敏法”是由交互抑制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法,所以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当患者面前出现焦虑和恐惧刺激的同时,施加与焦虑和恐惧相对立的刺激,从而使患者逐渐消除焦虑与恐惧,不再对有害的刺激发生敏感而产生病理性反应。按照刺激强度由弱到强,由小到大逐渐训练心理的承受力、忍耐力,增强适应力,从而达到最后对真实体验不产生“过敏”反应,保持身心的正常或接近正常状态。这种方法在针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治疗上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采用系统脱敏疗法进行治疗应包括三个步骤:

1、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这是进行系统脱敏疗法的依据和主攻主向;

2、进行放松训练;

3、要求求治者在放松的情况下,按某一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进行脱敏治疗。

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

找出所有使求治者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事件,并报告出对每一事件他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主观程度,这种主观程度可用主观感觉尺度来度量。按等级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放松训练。一般需要6-10 次练习,每次历时半小时,每天1 至2 次,以达到全身肌肉能够迅速进入松驰状态为合格。分极脱敏练习。在完成以上两项工作之后,即进入系统脱敏练习。系统脱敏在求治者完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这一过程分为三个步骤进行:

(1)放松。

(2)想象脱敏训练。由施治者做口头描述,并要求对方在能清楚地想象此事时,便伸出一个手指头来表示。然后,让求治者保持这一想象中的场景30 秒钟左右。想象训练一般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想象要求生动逼真,像演员一样进入角色,不允许有回避停止行为产生,一般忍耐一小时左右视为有效。实在无法忍耐而出现严重恐惧时,采用放松疗法对抗,直到达到最高级的恐怖事件的情景也不出现惊恐反应或反应轻微而能忍耐为止。

(3)实地适应训练。这是治疗的关键步骤,也是从最低级到最高级,逐级训练,以达到心理适应。一般均重复多次,直到情绪反应完全消除,方进入下一等级。每周治疗1 至2 次,每次30 分钟左右。

下面用一个具体案例来说明系统脱敏法在治疗焦虑中的应用王某某,女,年龄17,高二学生主动求助

外在印象:衣装得体干净,不善言谈,很少抬头,说话语速慢,精神状态差初步询问得知:两天后要期末考试,很紧张,两天来睡眠很差,一天睡不到两个小时,焦虑症状明显。(该生成绩在班内排第五,是优等生)

具体询问得知:该生母亲至今已有十五年精神病史,生活无法自理,该生怀疑自己是否和其母亲一样会得精神病。询问其父亲得知她母亲是婚后两年一次意外车祸后出现的精神问题。进一步询问了解到:该生父亲对其要求很高,给她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一到考前就会想到父亲的要求和希望,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再询问了解到:该生前不久和宿舍一名舍友发生矛盾,她描述是因为自己晚上回宿舍较晚,宿舍内部人员意见很大。宿舍内成员中有早恋同学。

得出初步结论:考试不是造成该生焦虑的最根本原因也不是唯一原因,应采取脱敏治疗,逐级消除不良情绪对其的影响。

具体过程参照系统脱敏法实施程序进行:先建立焦虑等级并从小到大排序:舍友的语言攻击,考前神经紧张,父亲给于的压力,母亲患病对她的心理影响。放松训练(参照具体放松方法及实施细则)解决目前存在的神经紧张问题分级脱敏(参照脱敏分级联系具体细则):指导其想象各个焦虑等级下的场景或情境,力求在脑海中复现,然后忍耐训练一个小时左右,以此方法重复练习,直至很大程度上脱离焦虑状态。

当然像本案例中这位女生面对的问题有不可抗拒和逆转,如她母亲的病就是不可逆转的因素,所以在治疗中还要寻求其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共同给她创造一个健康的心灵天空。参考文献:

[1]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S]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 版.

[2]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S]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 版.

[3]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S]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 版.

[4] 许又新.神经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年第1版.Raymond G Miltenberger.石林译.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第三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年第1 版P402-432.作者单位:河北省玉田县第二中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