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MapInfo 7 和Surfer 8. 0 计算土方工程量

应用MapInfo 7 和Surfer 8. 0 计算土方工程量
应用MapInfo 7 和Surfer 8. 0 计算土方工程量

收稿日期:2006-03-05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委基金项目(20040298)

作者简介:胡学宁(1951-),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及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文章编号:1671-2021(2006)03-0491-04

应用MapInfo 7和Surfer 8.0计算土方工程量

胡学宁1,高 明2,石铁矛1

(11沈阳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15;21沈阳药科大学学报编辑部,辽宁沈阳110016)

摘 要:目的应用Map Info 7对空间数据的分析与查询功能构造数字高程模型(Dig 2

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结合Surfer 810的曲面建模功能计算土方工程量.方法将地形图的AutoCAD 文件或DXF 文件转化为Map Info 表文件;利用Map Info 7提取坐标点x ,y ,z 数据,导出DEM 数据;利用Surfer 810将导出的DEM 数据进行网格化处理;根据三维表达结果,分别计算原始地形体积和设计地形体积,并进一步计算土方工程量.结果应用此方法结合实例计算了土方工程量.结论应用Map Info 7和Surfer 810计算土方工程量的方法,相对于常用的方格网法、断面法和等高线法,更为简洁、直观,在提高土方计算精度的同时,实现了计算的自动化.关键词:Map Info 7;Surfer 810;数字高程模型;土方工程量中图分类号:TP391;TU751 文献标识码:A

在工程建设施工中,土方工程占有很大比例.土方工程量计算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和审

查中的重点与难点,土方工程量计算的精度将影响建设工期乃至经济效益.现行的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有方格网法、断面法和等高线法.方格网法适用于较平坦的地形,断面法适用于起伏变化大的地形,等高线法适用于各种地形.上述方法均存在许多局限性并且计算繁琐,精度低,在复杂地形的计算中误差较大[1-2].GIS (地理信息系统)是20世纪末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新技术,现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笔者应用GIS 的Map In 2fo 7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与查询[3-6],构造数字高程模型(DEM )[7],并结合Surfer 810的曲面建

模功能计算土方工程量[8]

,不但可以提高土方的计算精度,而且可以实现计算的自动化.

1 方 法

计算土方工程量的关键是采用何种方法描述地形、地貌,进行曲面建模.现代大地测量广泛采用DEM 法.DEM 对地形表面进行的处理称为表

面重建或表面建模.当模型建立后,模型上任意点的高程信息就可从DEM 获得.高程是地理空间中的第三维坐标.在DEM 中,高程z 是关于平面坐标x ,y 两个自变量的连续函数.由DEM 法计算土方工程量,就是对土方工程前的原始地面点坐标(x o ,y o ,z o )和设计地面标高点坐标(x d ,y d ,z d )的规则网格单元构成的高程矩阵,分别进行曲面建模和三维表达[9].根据三维表达结果,分别计算原始地形体积和设计地形体积,体积差就是土方工程量.假定:土方工程量为V ,原始地形体积为V o ,设计地形体积为V d ,则V =V d -V o .111 建立MapInfo 表文件、创建表结构在实际土方工程量的计算中,甲方很少能够提供DEM 数据,地形图文件大部分为AutoCAD 的DW G 文件.Map Info 7可以接受AutoCAD R14的DW G 文件,但不能接受高版本AutoCAD 的DW G 文件,此时需将AutoCAD 的DW G 文件转换为Map Info 7可以接受的DXF 文件.这两种文件转换为Map Info 表的方法不同,DW G 文件通过Map Info 7工具菜单栏下的通用转换器转换为

2006年05月第22卷第3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 May 2006Vol 122,No 13

Map Info 表文件,DXF 文件通过表菜单的转入方

式转换为Map Info 表文件.

如果地形图为纸制地形图,则应将其转换为数字化的栅格文件并矢量化,即转换为AutoCAD 的DW G 文件,继而转化为Map Info 表文件.建立表文件后,用修改表结构的方法创建表结构.112 提取并导出DEM 数据

空间数据查询是Map Info 的基本功能,地形图中每个高程点数据对应一对x ,y 平面坐标,利用Map Info 7工具菜单下自动提取点坐标工具,自动获取每个高程点的x ,y 值.用Map Info 的信息查询工具逐点获取z 值,即完成构造并导出DEM 数据.113 三维表达利用地学分析和三维绘图软件Surfer 810,将导出的DEM 数据进行网格化处理.把以x ,y ,z 数据文件表示的、通常是不规则分布的原始数据点,经过数学处理,构筑一个规则的空间矩形网格的过程.原始数据的不规则分布,造成数据缺失“空洞”.网格化则用外推或内插的计算方法填充了这些“空洞”.114 土方量计算

根据三维表达结果,分别计算原始地形体积和设计地形体积,进一步计算土方工程量.

2 实 例

某地需要将两座山峰连接起来.求:依据设计的地形图所需土方工程量.图1为原始地形图,图2为设计的将两座山连接的地形图

.

图1 

原始地形图

图2 设计地形图

(1)将地形图转化为Map Info 表文件.

分别建立原始地形图和设计地形图的Map 2Info 表文件.本实例的原始地形图和设计地形图均为AutoCAD 的DXF 文件,用表→转入命令转换为Map Info 表文件.

建立表文件后,用修改表结构的方法来创建所需的表结构.根据DEM 数据的特点,建立每一个数字坐标点的坐标x ,y 和高程z 的字段.修改表结构界面见图

3.

图3 修改表结构界面

(2)提取并导出DEM 数据.

利用Map Info 7工具菜单下自动提取点坐标工具,自动获取每个高程点的x ,y 坐标.提取坐标步骤:工具→坐标提取器→提取坐标.提取坐标时应选取表自身投影.

提取x ,y 数据后,利用信息工具查询每一个高程点,并在信息栏高程z 行中填入高程数据.利用信息工具查询全部数据点后,在新建浏览窗

口中可显示由Map Info 7构造的DEM 数据(见表

492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2卷

1).

表1 Map Info 7构造的DEM 数据

x

y

z

x

y

z

88071134835081791161368807412383584145114198807510383528189116136882961898360010190114880761328354519911515888072147834421810013588072187

835651

69

115158

8826819

83416103

91188

当获取的DEM 数据以文本格式导出后,由

Map Info 7构造DEM 数据的采集工作完成.

(3)生成网格模型(Grid )并进行曲面建模和三维表达.

采用美国金色软件公司Surfer 810软件.首先将DEM 数据网格化.根据本例DEM 数据的分布特点,采用克里格网格化法(空间统计方法之一,主要用于储量计算).在网格→数据菜单项,

分别打开Map Info 7导出的原始地形图和设计地形

图的DEM 文本文件.在对话框的

“网格化方法”中选择“克里格法”并给出“输出网格文件(GRD 文件)”的路径及“网格线索几何学”的取值,以确定网格精度,最后点击“确认”即形成网格文件.见图4.

图4 形成网格文件界面

然后,在地图→线框图菜单项,分别打开原始地形图和设计地形图的GRD 文件,系统将自动生成三维表达的地形图.见图5、6.

(4)土方量计算

选择网格→体积菜单,进入“网格体积”界面,分别打开原始地形图的网格文件和设计地形图的网格文件,根据基础高程,设定下表面常数z =90,按“确认”按钮,系统即可给出原始地形体积

(V o )及设计地形体积(V d ).见图7.

图5 原始地形图的三维表达

图6 设计地形图的三维表达

图7 网格体积计算界面

计算结果:原始地形体积为649456m 3,设计

地形体积为693795m 3,所需土方工程量为

第22卷胡学宁等:应用Map Info 7和Surfer 8.0计算土方工程量493 

V =V d -V o

=693795-649456

=44339(m 3)

因此,依据题意,按设计图纸将两座山连接应填土方工程量约为44339m 3.

3 结 论

笔者所建立的应用Map Info 7和Surfer 810计算土方工程量的方法,相对于常用的方格网法、断面法和等高线法,更为简洁、直观.由于DEM 技术直接使用原始数据,且与其他方法比较点子密度大,所提供的任意点的高程精度好,剖面图的可信度高,不但可以提高土方的计算精度,而且可以实现计算的自动化.参考文献:

[1] 罗德仁,邹自力,汤江龙.工程土方量计算比较分析

[J ].华东理工学院学报,2005,28(1):59-64.[2] 建筑工程手册编委会.建筑工程手册:建筑工程施

工卷[M ].北京:地震出版社,1994.

[3] 杜巧玲,吴秀芹,张淼.Map Info 7中文版入门与提

高[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 车志强,宋春燕,肖昭然.AutoCAD 向Map Info 的转

换[J ].土工基础,2004,18(6):58-60.[5] Anssi J ,Robert E.Map Info Native Table Format [M ].

New Y ork :Map Info Corporation ,2000.1-12.[6] 张立强,童小华,杨崇俊,等.三维地形的动态生成

及空间分析[J ].同济大学学报,2003,31(6):738-742.[7] 李志林,朱庆.数字高程模型[M ].武汉:武汉大学出

版社,2001.[8] 戴仕宝,杨世伦.一种简便的由地形图生成三维地

形图的方法[J ].滁州学院学报,2004,6(4):108-109.

[9] Troy N Y.The Map Info Interchange File (MIF )For 2

mat Specification [M ].New Y ork :Map Info Corpora 2tion ,1999.673-693.

C alculation of E arthw ork V olume by MapInfo 7and Surfer 810

HU X ue 2ni ng 1

,GA O M i ng 2

,S HI Tie 2m ao

1

(11Building Design Institute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Shenyang ,China ,110015; 21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China ,110016)

Abstract :Map Info 7can be used to analyze and obtain the 3D space data and to construct Digital Elevat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308679188.html,bined with the surface modeling and earthwork volume calculation function of Surfer 8.0,Map 2Info 7is applied to calculate earthwork volume.Firstly ,the AutoCAD document or DXF document of relief map is converted into Map Info table form and the DEM data are exported by obtaining the coordinate data with Map Info 7.Secondly ,the DEM data are turned into grid with Surfer 8.0to demonstrate in 3D ver 2sio n.Finally ,according to 3D data ,the earthwork volume is calculated by calculating the original volume and designed volume respectively.Calculation of earthwork volume by Map Info 7and Surfer 8.0is more suc 2cinct and direct compared with Grid method ,Ross 2section method and Contour lines method.Not only is the accuracy of earthwork volume calculation improved ,but also automation of calculation can be achieved.K ey Words :map Info 7;Surfer 8.0;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earthwork volume

494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2卷

工程量计算公式及规则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公式 土石方工程 一、人工平整场地: S=S底+2*L外+16 二、挖沟槽: 1. 垫层底部放坡: V=L*(a+2c+kH)*H 2. 垫层表面放坡 V=L*{(a+2c+KH1)H1+(a+2c)H2} 三、挖基坑(放坡) 方形: V=( a+2c+KH)* ( b+2c+KH)*H+1/3*K2H3 圆形: V=∏/3*h*(R2+Rr+r2) 放坡系数 类别放坡起点人工挖土机械挖土 坑内作业坑上作业 一、二类别 1.20 1:0.5 1:0.33 1:0.75 三类土 1.50 1:0.33 1:0.25 1:0.67 四类土 2.00 1:0.25 1:0.10 1:0.33 土石方工程 1.0.1 计算土石方工程量前,应确定下列各项资料; 1 土石方工土壤及岩石类别的划分,依照工程勘测资料与《计价规范》表A1.4-1《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表》对照后确定; 2 地下水位标高及排(降)水方法; 3 土方、沟槽、基坑挖(填)起止标高、施工方法及运距; 4 岩石开凿、爆破方法、石碴清运方法及运距; 5 其他有关资料。 1.0.2 土方工程 1 平整场地: 1)平整场地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是指建筑场地挖、填土方厚度在±30cm以内及找平。挖、填土方厚度超过±30cm以外时,按场地土方平衡竖向布置图另行计算。 2 挖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3 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4 沟槽、基坑划分: 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为沟槽; 凡图示基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的为基坑; 凡图示沟槽底3m以外,坑底面积20m2以外,平整场地挖土方厚度在±30cm以外,均按挖土方计算。 5 挖沟槽、基坑需支挡土板时。挡土板面积,按槽、坑垂直支撑面积计算,支挡土板后,不得计算放坡。 6 挖沟槽长度,外墙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按图示基础底面之间净长线长度(即基础垫层底之间净长度)计算;内外突出部分(垛、附墙烟囱等)体积并入沟槽土方工程量内计算。 7 地下室土方大开挖后再挖地槽、地坑,其深度以大开挖后土面至槽、坑底标高计算,加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如室外地面发生水平运输,则另计一次水平运输。 8 人工挖土方深度超过1.5m时,按表一增加工日。 表一 人工挖土方超深增加工日表 ┏━━━━━┯━━━━┯━━━━┯━━━━┓ ┃深度(以内)│2m │4m │6m ┃ ┠─────┼────┼────┼────┨ ┃工日/100m3│ 4.72│ 14.96│ 22.24┃ ┗━━━━━┷━━━━┷━━━━┷━━━━┛

土石方工程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土石方工程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说明 (一)本章包括:人工土石方、机械土石方、爆破岩石3节共62个子目。 (二)平整场地是指室外设计地坪与自然地坪平均厚度在±0.3m以内的就地挖、填、找平;平均厚度在±0.3m以外执行挖土方相应项目。 (三)定额中不包括地上、地下障碍物处理及建筑物拆除后的工程垃圾清理,发生时另行计算。 (四)定额综合了干土、湿土,执行中不得调整。但不包括挖淤泥,发生时另行计算。 (五)土方工程不论是否带挡土板均执行本定额。 (六)挖土方、沟槽、基坑的划分标准: 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执行沟槽定额子目;图示坑底面积在27m2以内的执行基坑定额子目。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外,坑底面积在27m2以外,执行挖土方定额子目。 (七)混合结构的住宅工程和柱距6m以内的框架结构工程,设计为带形基础或独立柱基,且基础槽深大于3m时,按外墙基础垫层外边线内包水平投影面积乘以槽深计算工程量,不再计算工程面及放坡土方增量,执行挖土方定额子目。 (八)基础挖土方采取基坑支护不需要放坡时,不得计算放坡土方增量;采取喷锚基坑支护时,放坡土方增量计取按(附表二)规定。 (九)土方运距按下列规定计算: 1.自卸车运土运距定额中是按5km以内、20km以内、30km以内和30km以外综合编制的,执行中不允许调整。 2.推土机推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回填区重心之间的直线距离计算。 3.铲运机运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卸土区重主加转向距离45m计算。

二、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平整场地按建筑物首层建筑面积(地下室单层建筑面积大于首层建筑面积时,按地下室最大单层建筑面积)乘以系数1.4以平方米计算。构筑物按基础底面积乘以系数2以平方米计算。 (二)计算基础挖土的规定: 基础挖土按挖土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以立方米计算,挖土深度超过放坡起点(1.5m),另计算放坡土方增量,局部加深部分的挖土工程量并入到土方工程量中。 1.挖土底面积: (1)土方、基坑按图示垫层外皮尺寸加工作面宽度(见附表一)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2)沟槽按基础垫层宽度加工作面宽度乘以沟槽长度计算。 2.挖土深度: (1)室外设计地坪标高与自然地坪标高在±0.3m以内,挖土深度从基础垫层下表面标高算至室外设计地坪标高。 (2)室外设计地坪标高与自然地坪标高在±0.3m以外,挖土深度从基础垫层下表面标高算至自然地坪标高。 3.放坡土方增量: (1)挖土方和基坑放坡土方增量按放坡部分的外边线长度(含工作面宽度)乘以挖土深度再乘以相应的放坡土方增量折算厚度(见附表二)以立方米计算。 (2)沟槽放坡土方增量按沟槽长度乘以挖土深度再乘以相应放坡土方增量折算厚度以立方米计算。 (3)挖土方深度超过13m时,放坡土方增量折算厚度,按13m以外每增1m的折算厚度乘以超过的深度(不足1m按1m计算),并入到13m以内的折算厚度中计算。 (三)挖管沟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沟底宽度,设计有规定的,按设计规定尺寸计算,设计无规定的,按(附表三)规定宽度计算。

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

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锥体: 底面面积×高÷3 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体积公式=πh²(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³/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 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a—边长C=4a S=a2 长方形a和b-边长C=2(a+b) S=ab 三角形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 s=(a+b+c)/2 S=ah/2=ab/2?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d,D -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平行四边形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S=ah=absinα菱形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S=Dd/2=a2sin α梯形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S=(a+b)h/2=mh 圆r-半径d-直径C =πd=2πr S=πr2=πd2/4 扇形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C=2r+2πr×(a/360) S =πr2×(a/360) 弓形l-弧长S=r2/2?(πα/180-sinα) b-弦长=r2arccos[(r-h)/r] - (r-h)(2rh-h2)1/2 h-矢高=παr2/360 - b/2?[r2-(b/2)2]1/2 r-半径=r(l-b)/2 + bh/2 α-圆心角的度数≈2bh/3 圆环R-外圆半径S=π(R2-r2) r-内圆半径=π(D2-d2)/4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椭圆D-长轴S=πDd/4 d-短轴 土建工程师应掌握的数据2010-03-27 11:05 12墙一个平方需要64块标准砖 18墙一个平方需要96块标准砖 24墙一个平方需要128块标准砖 37墙一个平方需为192块标准砖 49墙一个平方需为256块标准砖 计算公式:

工程量计算公式

1、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 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 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 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 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m3)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 A———槽底宽度; C———工作面宽度; H———基槽深度; L———基槽长度。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3、基坑开挖计算公式(m3) 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 A—基坑上口长度;

B———基坑上宽度; a———基坑底面长度; b———基坑底面宽度。 4、回填土工程量计算公式(㎡) 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 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 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 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5、运土方计算公式(㎡) 运土工程量=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 式中计算结果为正值时表示余土外运,为负值时表示取土 6、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桩(m3) V=桩截面积×设计桩长(包括桩尖长度) 7、送钢筋混凝土方桩(送桩)(m3) V=桩截面积×(送桩长度+0.5m) 8、接桩 硫磺胶泥按桩——计量单位:㎡;按桩截面积 电焊接桩——计量单位:t;按包角钢或包钢板的重量 9、打、压预应力钢筋砼管桩(m3) V=桩截面积×设计桩长(包括桩尖长度)

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

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 (一)基坑土方量计算 基坑土方量的计算,可近似地按拟柱体体积公式计算(图1—8)。 图1—8基坑土方量计算图1—9基坑土方量计算 V=H*(A'+4A+A'')/6 H ——基坑深度(m)。 A1、A2——基坑上下两底面积(m2)。 A0 ——基坑中截面面积(m2)。 计算平整场地土方工程量 ①四棱柱法 A、方格四个角点全部为挖或填方时(图1—16),其挖方或填方体积为: 式中:h1、h2、h3、h4、——方格四个角点挖或填的施工高度,以绝对值带入(m); a ——方格边长(m)。 图1—16 角点全填或全挖;图1—17角点二填或二挖;图1—18角点一填三挖 B、方格四个角点中,部分是挖方,部分是填方时(图1—17),其挖方或填方体积分别为: C、方格三个角点为挖方,另一个角点为填方时(图1—18), 其填方体积为: 其挖方体积为: ②三棱柱法 计算时先把方格网顺地形等高线将各个方格划分成三角形(图1—19) 图1—19 按地形方格划分成三角形 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点的填挖施工高度,用h1、h2、h3表示。 A、当三角形三个角 点全部为挖或填时(图1—20a), 其挖填方体积为: 式中:a——方格边长(m); h1、h2、h3——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

高度,用绝对值(m)代入。 图1—20(a)三角棱柱体的体积计算(全挖或全填) B、三角形三个角点有挖有填时 零线将三角形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底面为三角形的锥体,一个是底面为四边形的楔体(图1—20b, 图1—20(b)三角棱柱体的体积计算(锥体部分为填方) 其锥体部分的体积为: h1、h2、h3——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高度,取绝对值(m),h3指的是锥体顶点的施工高度。 注意:四方棱柱体的计算公式是根据平均中断面的近似公式推导而得的,当方格中地形不平时,误差较大,但计算简单,宜于手工计算。三角棱柱体的计算公式是根据立体几何体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来的,当三角形顺着等高线进行划分时,精确度较高,但计算繁杂,适宜用计算机计算。 ③断面法 在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地区,或挖填深度较大,断面又不规则的地区,采用断面法比较方便。 方法:沿场地取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断面(可利用地形图定出或实地测量定出),将所取的每个断面(包括边坡断面),划分为若干个三角形和梯形,如图1—21,则面积: 图1—21 断面法 断面面积求出后,即可计算土方体积,设各断面面积分别为: F1、F2、……Fn 相邻两断面间的距离依次为:L1、L2、L 3……Ln,则所求土方体积为: (5)边坡土方量计算 图1—22是场地边坡的平面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边坡的土方量可以划分为两种近似的几何形体进行计算,一种为三角形棱锥体(如图中①②③……)另一种为三角棱柱体(如图中的④) A、三角形棱锥体边坡体积 图1-22中①其体积为 式中:L1——边坡①的长度(m); F1——边坡①的端面积(m2); h2——角点的挖土高度; m——边坡的坡度系数。 B、三角棱柱体边坡体积

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讲解学习

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 ——小蚂蚁算量工厂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小蚂蚁算量工厂根据自己的经验,详细总结了土方工程、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其中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非常详细,还有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一、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 基坑土方量的计算,可近似地按拟柱体体积公式计算。 基坑土方计算公式 挖基坑 V=(a+2c+kh)*(b+2c+kh)*h+1/3k2h3 a=长底边 b=短底边 c=工作面 h=挖土深度 k=放坡系数 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 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 S上=140 S下=60 V=1/3*3*(140+60+√140*60)=291.65m2 基坑下底长10m,下底宽6m 基坑上底长14m ,上底宽10m 开挖深度3m ,开挖坡率1:0.5 求基坑开挖土方量、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锥体: 底面面积×高÷3 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体积公式=πh2(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3/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 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 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 =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 s=(a+b+c)/2 S=ah/2=ab/2o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 S=dD/2osinα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 S=

万能土方量计算公式

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 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 S上=140 S下=60 V=1/3*3*(140+60+√140*60)=291.65m2 基坑下底长10m,下底宽6m 基坑上底长14m ,上底宽10m 开挖深度3m ,开挖坡率1:0.5 求基坑开挖土方量、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锥体: 底面面积×高÷3 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体积公式=πh2(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3/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 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 s=(a+b+c)/2 S=ah/2=ab/2?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 S=ah=absinα菱形 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 S=Dd/2=a2sinα梯形 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 S=(a+b)h/2=mh 圆 r-半径 d -直径 C=πd=2πr S=πr2=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长 S=r2/2?(πα/180-sinα) b-弦长=r2arccos[(r-h)/r] - (r-h)(2rh-h2)1/2 h-矢高=παr2/360 - b/2?[r2-(b/2)2]1/2 r-半径=r(l-b)/2 + bh/2 α-圆心角的度数≈2bh/3 圆环 R-外圆半径 S=π(R2-r2) r-内圆半径=π(D2-d2)/4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椭圆 D-长轴 S=πDd/4 d-短轴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土方工程量计算规则

方工程量计算规则 A.1 土石方工程 1.0.1 计算土石方工程量前,应确定下列各项资料; 土石方工土壤及岩石类别的划分,依照工程勘测资料与《计价规范》表 《土壤及岩石 ( 普氏) 分类表》对照后确定; 地下水位标高及排 ( 降) 水方法; 土方、沟槽、基坑挖 (填) 起止标高、施工方法及运距; 岩石开凿、爆破方法、石碴清运方法及运距; 其他有关资料。 1.0.2 土方工程 1 平整场地: 1)平整场地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是指建筑场地挖、填土方厚度在± 30c m 以内及找平。挖、填土 方厚度超过± 30cm 以外时,按场地土方平衡竖向布置图另行计算。 2 挖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3 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4 沟槽、基坑划分: 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m 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为沟槽; 凡图示基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的为基坑; 凡图示沟槽底3m 以外,坑底面积20m2以外,平整场地挖土方厚度在± 30cm 以外,均按挖土方计算。 5 挖沟槽、基坑需支挡土板时。挡土板面积,按槽、坑垂直支撑面积计算, 支挡土板后,不得计算放坡。 6 挖沟槽长度, 外墙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 内墙按图示基础底面之间净长 线长度(即基础垫层底之间净长度 )计算;内外突出部分 (垛、附墙烟囱等 )体积并 入沟槽土方工程量内计算。 1 A1.4-1

7 地下室土方大开挖后再挖地槽、地坑,其深度以大开挖后土面至槽、坑底 标高计算,加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如室外地面发生水平运输,则另计一次水平 运输。 8人工挖土方深度超过1.5m 时,按表一增加工日。 人工挖土方超深增加工日表 9.地下室人工挖土深度超过1.5m 时,按表二增加工日。 10 截(凿)桩头: 1 )人工凿桩头在编制预算时 (设计图纸有特殊要求除外 ),其长度从交付施工 场地标高计至桩承台底以上100mm 结算时按实调整。凿灌注桩、钻(冲)孔桩的 工程量,按凿桩头长度乘桩设计截面面积乘 1. 2 计算。凿人工挖孔桩护壁的工程 量应扣除桩芯体积计算。 2)机械切割预制桩桩头按桩头个数计算。 I 深度(以内)1 2m 4m 6m I 工日 /100m3| 4.72 I 14.96 I 22.24 I 表二 地下室人工挖土方超深增加工日表 I 深度(以内)I 2m I 16m I18m I 4m I 6m I 8m 10m 12m I 14m I I 工日 /100m3| 2.50 I 23.33I 27.18 I 31.03 I 34.88 7.92 I 11.77 I 15.62 I 19.48I

土石方工程工程量计算实例

土石方工程 1.如下图所示,底宽1.2m,挖深1.6m土质为三类 土,求人工挖地槽两侧边坡各放宽多少? 【解】已知:K=0.33,h=1.6m,则: 每边放坡宽度b=1.6×0.33m=0.53m 地槽底宽1.2m,放坡后上口宽度为: (1.2+0.53×2)m=2.26m 2.某地槽开挖如下图所示,不放坡,不设工作面,三类土。试计算其综合基价。 【解】外墙地槽工程量=1.05×1.4×(21.6+7.2)×2m3=84.67m3 内墙地槽工程量=0.9×1.4×(7.2-1.05)×3m3=23.25m3 附垛地槽工程量=0.125×1.4×1.2×6m2=1.26m3

合计=(84.67+23.25+1.26)m3=109.18m3 套定额子目1-33 1453.23/100m2×767.16=11148.60(元) 挖地槽适用于建筑物的条形基础、埋设地下水管的沟槽,通讯线缆及排水沟等的挖土工 程。挖土方和挖地坑是底面积大小的区别,它们适用建造地下室、满堂基础、独立基础、设备基础等挖土工程。 3.某建筑物基础如下图所示,三类土,室内外高差为0.3米。 计算:(1)人工挖地槽综合基价;(2)砖基础的体积及其综合基价。 砖基础体积=基础顶宽×(设计高度+折加高度)×基础长度 砖基础大放脚折扣高度是把大放脚断面层数,按不同的墙厚,折成高度。折加高度见下表。 表1 标准砖基础大放脚等高式折加高度 (单位:m)

【解】(1)计算挖地槽的体积: 地槽长度=内墙地槽净长+外墙地槽中心线长 ={[5.00-(0.45+0.3+0.1)×2]+[7+5+7+5]}m=27.30m 地槽体积=(0.9+2×0.3+2×0.1)×1.0×27.30m3=46.41m3 套定额子目1-33 1453.23/100m2×46.41=674.44(元) (2)计算砖基础的体积: 本工程为等高式大放脚砖基础,放脚三层,砖,查上表得折扣高度为0.259。砖基础截面积为: (0.259+1.2)×0.365=0.5325(m2) 砖基础长=内墙砖基础净长+外墙砖基础中心线长 ={(5.0-0.37)+(7+5+7+5)}m=28.63m 砖基础体积=基础截面面积×基础长=0.5325×28.63m3=15.25m3 套定额子目3-1 1461.08/10m2×15.25=2228.15(元) 4.某建筑物的基础如下图所示,三类土,计算人工挖地槽工程量及其综合基价。

计算土石方工程量及定额例题正式版

第三节工程量计算及定额应用 [例1-1]某工程如图所示,人工挖土方不大开挖,有工作面,土质为坚土,试计算条形基础土石方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习题1 解:L外墙=(27+13.7)*2=81.4m L内墙=9.6-1.14+11.7-1.14=19.02m 工程量=81.4*1.54*0.15+81.4*(1.14+0.2*2+0.3*1.75)*1.75 +19.02*1.54*0.15+19.02*(1.14+0.2*2+0.3*1.75)*1.75 =368.51m3 套1-2-12 368.51/10*140.13=5163.93元 [例1-2]如习题1图所示,计算回填土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已知垫层体积23.01m3,毛石基础体积88.57m3,砖基础体积17.17m3) 解:368.33-(23.01+88.57+17.17)=239.58 m3 套1-4-12 1-4-12 夯填土|沟槽、地坑|人工10m3 44.26 44.00 0.26 239.58/10*44.26=1060.38元 [例1-3]学院某处预埋铸铁管道,Ⅰ类管沟,管沟宽1米,长51米,挖深0.9米,预埋管道直径600,计算挖土工程量,回填土

工程量。 解:1*0.9*51= 1*0.9*51-0.22*51= [例1-3]如习题1图铲运机土方大开挖工程,土质为坚土,余土须运至400米,计算挖运土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解:=[(13.7+0.77*2)* (27+0.77*2)-2*21.6-2.1*7.2]*0.15+ [(13.7+0.72*2)*( 27+0.72*2)+ (13.7+0.72*2+0.3*1.75)*( 27+0.72*2+0.3*1.75) + )( 2 * 27 .0 * 72 2 + + + + + )( 7. 13 (+ .0 72 * 72 .0 2 3.0 ) 75 13 27 .1* 72 .0 7. )( * 75 2 .1* 3.0 ]* 1.75/3-2*21.6-2.1*7.2=748.63m3 套1-3-7,1-3-8 748.63m3*27.04/10+748.63m3*5.64*2/10=2868.75元 [例1-4]某建筑平面图如下图所示,墙厚240,计算建筑物人工场地平整的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习题4 (21.4+0.24)*(17.8+0.24)+(17.8+21.4+0.48)*2*2+16-14.4*9.8=m2 套1-4-1 343.67/10*13.86=476.33元 [例1-5]某工程如下图所示,计算竣工清理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计算房心回填土工程量,回填厚度250mm,墙厚240。

土方工程量计算(含计算案例)

1.2 土方工程量计算 在土方工程施工前,必须计算土方的工程量。但是各种土方工程的外形有时很复杂,而且不规则。一般情况下,将其划分成为一定的几何形状,采用具有一定精度而又和实际情况近似的方法进行计算。 1.2.1 基坑和基槽土方工程量计算 1.基坑 基坑土方量可按立体几何中的拟柱体体积公式计算(图1-2)。即: )4(6 201A A A H V ++= (1-9) 式中 H —基坑深度(m ); 1A 、2A —基坑上、下的底面积(m 2) 0A —基坑中截面的面积(m 2) 图1-2 基坑土方量计算 2.基槽 基槽和路堤管沟的土方量可以沿长度方向分段后,再用同样方法计算(图1-3)。即: )4(6 201A A A L V i i ++= (1-10) 式中 i V —第i 段的土方量(m 3); i L —第i 段的长度(m )。 将各段土方量相加即得总土方量总V : ∑=i V V 总 图 1-3 基槽土方量计算 1.2.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 场地平整是将现场平整成施工所要求的设计平面。场地平整前,首先要确定场地设计标高,计算挖、填土方工程量,确定土方平衡调配方案,并根据工程规模,施工期限,土的性质及现有机械设备条件,选择土方机械,拟订施工方案。

1.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 确定场地设计标高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满足建筑规划和生产工艺及运输的要求; ②尽量利用地形,减少挖填方数量; ③场地内的挖、填土方量力求平衡,使土方运输费用最少; ④有一定的排水坡度,满足排水要求。 场地的设计标高一般应在设计文件中规定,如果设计文件对场地设计标高无明确规定和特殊要求,可参照下述步骤和方法确定: (1)初步计算场地设计标高 初步计算场地设计标高的原则是场地内挖、填方平衡,即场地内挖方总量等于填方总量。如图1-4所示,将场地地形图划分为边长 a=10~20m 的若干个方格。每个方格的角点标高,在地形平坦时,可根据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用插入法求得;当地形起伏较大(用插入法有较大误差)或无地形图时,则可在现场用木桩打好方格网,然后用测量的方法求得。 按照挖、填平衡原则,场地设计标高可按下式计算: (a ) (b ) 图1-4 场地设计标高计算简图 (a )地形图上划分方格;(b )设计标高示意图 1-等高线;2-自然地面;3-设计标高平面;4-自然地面与设计标高平面的交线(零线) )4 (22 2112112 20H H H H a Na H +++=∑ (1-11) 根据式(1-11)可以推得: N H H H H H 4)(22211211 ∑+++= (1-12a ) 由图1-4可见,11H 是一个方格的角点标高;12H 、21H 是相邻两个方格公共角点标高;22H 则是相邻的四个方格的公共角点标高。如果将所有方格的四个角点标高相加,则类似11H 这样的角点标高只加一次,类似12H 的角点标高加两次,类似22H 的角点标高要加四次。因此,

工程量计算规则-土石方工程、桩基工程

工程量计算规则-土石方工程、桩基工程 土石方工程 一、平整场地工程量:建筑物(或构筑物)按底层建筑面积计算,围墙按中心线每边各增加 700mm计算,道路及室外沟、管道不计算平整场地。二、挖掘沟槽、基坑、土方工程量, 按下列规定以图示挖掘体积计算: 1.沟槽、基坑、土方划分: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 长大于槽宽3倍以上的为沟槽;基坑底面积在20 m2以内的为基坑;沟槽底宽3m以外或坑底面积20 m2以外的为土方。2.放坡:设计有规定的按设计,设计没有规定的且符合下表规定的,按下表系数计算放坡,否则不计算放坡。放坡系数表土壤类别放坡起点(m)人工挖土机械挖土 在坑内作业在坑上作业 一、二类土1.20 1 : 0.50 1 : 0.33 1 : 0.75 三类土1.50 1 : 0.33 1 : 0.25 1 : 0.67 四类土2.00 1 : 0.25 1 : 0.10 1 : 0.33 注:①土壤类别不同的,分别按其放坡点、放坡系数,依不同土壤厚度加权平均计算。② 计算放坡时,在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有作基础垫层的,放坡自垫层上表面计算。 3.挖沟槽、基坑(土方)需支挡土板的,挖土宽度按图示沟槽、基坑(土方)底宽,单面加 100mm双面加200mm计算。挡土板面积按垂直支撑面积计算,单面支挡土板的工程量按单 面计算,双面支挡土板的工程量按双面计算。支挡土板的不得再计算放坡土方工程量。 5.挖沟槽:①挖沟槽长度,内外墙均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外突出部分(垛、附墙烟囱 等)体积并入沟槽土方工程量内计算。②沟槽与独立基坑或土方(满堂基础)连接的,其长度时应减去独立基坑或土方的下底宽度(包括工作面尺寸,不扣除放坡交接重复部分)。6.挖管道地沟: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沟底宽度,设计有规定的,按设计规定尺寸计算;设计无规定的,可按

挖土方工程量计算规则

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在各省、市、自治区的《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中均有明确规定,各地因定额不同而略有差异。本书以《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为依据,介绍建筑工程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土方工程 1、平整场地 1)人工平整场地是指建筑场地在30cm以内挖、填土方及找平。挖、填土,厚度超过±30cm以外时,按场地土方平衡竖向布置图另行计算。 2)平整场地工程量按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m,以平方米计算。以上判断平整场地与挖土方的关键依据:挖的高度以及填的深度是否超过30cm2.人工挖土,即挖掘沟槽、基坑与土方等工程量的计算1)沟槽、基坑与土方的划分。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为沟槽。凡图示基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且坑底的长与宽之比小于或等于3的为基坑。凡图示沟槽底宽3m以外,坑底面积20m2以外,平整场地挖土方厚度在±30cm以外,均按挖土方计算。 2)计算挖沟槽、基坑与土方等工程量需放坡时,放坡系数按表规定计算。放坡系数表注:

1) 沟槽、基坑中土的类别不同时,分别按其放坡起点、放坡系数,依不同土壤厚度加权平均计算。 2) 计算放坡时,在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原槽、坑作基础垫层时,放坡自垫层上表面开始计算。 3)挖沟槽、基坑需支挡土板时,其宽度按图示沟槽、基坑底宽,单面加10cm,双面加20cm计算。挡土板面积,按槽、坑垂直支撑面积计算。支挡土板后,不得再计算放坡。 4)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按表规定计算。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宽度计算表 5)挖沟槽长度,外墙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按图示基础底面之间净长度计算;内外突出部分(垛、附墙烟囱等)体积并入沟槽土方工程量内计算。挖基坑土方均以图示尺寸计算。 6)沟槽、基坑深度,按图示槽、坑底面至室外地坪深度计算;管道地沟按图示沟底至室外地坪深度计算。 3.土方工程有关计算公式 1)平整场地公式平整场地=S底+2×L外+16式中:S底——底层建筑面积;L外——外墙外边线长。

市政土方工程量计算规则

市政土方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本定额的土石方挖、运按天然密实体积(自然方)计算,夯填方按夯实后体积计算,松填方按松填后的体积计算。如需体积折算,应按下表系数计算。 二、平整场地工程量按实际平整面积,以“m2”计算。 三、土方工程量按施工方案图示尺寸计算,修建机械上下坡时便道土方量并入土方工程量内。石方工程量:人工、机械凿石按施工方案图示尺寸计算,石方爆破可按设计图示尺寸加允许超挖量计算,设计无规定时允许超挖量可参考:松、次坚石20cm,普、特坚石15cm。 四、管道沟槽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管道沟槽长度:主管按管道的设计轴线长度计算,支管按支管沟槽的净长线计算。 (二)管道沟槽的深度:管道沟槽的深度按基础的形式和埋深分别计算。带基按原地面高程减设计管道基础底面高程计算,设计有垫层的,还应加上垫层的厚度;枕基按原地面高程减设计管底高程加管壁厚度计算。 (三)管道沟槽的底宽:沟槽的底宽按施工方案计算,如施工方案无规定,排水管道底宽按其管道基础宽度加两侧工作面宽度计算;给水燃气管道沟槽底宽按其管道外径加两侧工作面宽度计算;支挡土板的沟槽底宽除按以上规定计算外,每边另加0.1m。每侧工作面增 (四)管道沟槽的放坡:管道沟槽的放坡应根据施工方案要求的坡度计算,如施工方案 五、沟槽放坡挖土边坡交接处产生的重复土方不扣除,但井位加宽、枕基基坑、集水坑挖土等不再计算。排水管道沟槽为直槽时的井位加宽按直槽挖方总量的1.5%计算,给水、

燃气管道的井位加宽、接头坑、支墩、支座等土方,按该部分土方总量的2.5%计算。 六、在充分发挥机械作用的情况下,对机械不能施工,需人工辅助开挖的部分(如死角、沟底预留厚度、修整边坡等)可按审定的施工方案规定计算,如无规定时,可按下表规定计 注:表中所列的工程量系指一个独立的施工方案所规定范围的土方工程总量。 七、人工摊座和修整边坡工程量,以设计规定需摊座和修整边坡的面积以“m2”计算。 八、土石方回填应扣除基础、垫层、构筑物及管径>500mm的管道占位体积。 九、土石方运输应按审定的施工方案规定的运输距离及运输方式计算。其中: (一)推土机运距:按挖填方区的重心之间的直线距离计算。 (二)铲运机运距:按循环运距的二分之一或按挖方区重心至弃土区重心之间的直线距离,另加转向运距45m计算。 (三)自卸汽车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弃土区重心之间的实际行驶距离计算,或按循环路线的二分之一距离计算。 十、挡土板支撑面积按两侧挡土板面积之和以“m2”计算,如一侧支挡土板时,按一侧的面积计算工程量。

土方工程量计算一般规则

土方工程量计算一般规则: 1.土方体积应按挖掘前的天然密集实体积计算。土方体积计算系数见《河南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A建筑工程上策第13页表一,(表中的虚土是指未经压填自然堆成的土;天然密集实土是指未经动的自然土;夯实土是指按规范要求经过分层碾压、夯实的土;松填土是指挖出的自然土,自然堆放未经夯实在槽坑中的土) 2.挖土方平均厚度应按自然地面测量标高至设计地坪标高间的平均厚度确定。基础土方、石方开挖深度应按基础垫层底表面标高至交付施工场地标高确定,无交付施工场地标高时,应按自然地面标高确定。 3.建筑物场地厚度在正负30cm以内的挖、填土、找平,应按A1.1中平整场地列项。平整场地按设计图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正负30cm以外的竖向布置挖土或山坡切土,应按A1.1中项目列项。竖向布置挖土和管道支架、下水道、化粪池、窨井等零星工程不计算平整场地。围墙、地沟、水塔、烟囱按基坑垫层面积计算平整场地。 4.挖土方包括带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包括底下是基础)及设备基础等的挖方。带形基础应按不同底宽和深度,独立基础、满堂基础应按不同底面积和深度分别列项。其工程量均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其中挖沟槽长度,外墙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按图示基础垫层底面之间净长线长度计算;内外凸出部分(垛、附墙烟囱等)体积并入沟槽土方工程量内计算。 5.管沟土方挖沟槽单独列项,其工程量应按设计图示的管沟中心线长度乘以截面面积的体积计算。有管沟设计时,平均深度以沟垫层底表面积标高至交付施工场地标高计算;无管沟设计时,直埋管深度应按管底外表面标高至交付施工场地标高的平均深度计算。设计规定沟底宽度的,按设计规定尺寸计算,设计无规定的,可按表2规定的宽度计算。 6.挖土方出现流砂、淤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签证处理。 7.建筑场地原土碾压以设计要求碾压的面积计算,填土碾压按图示填土厚度以体积计算。沟槽、地坑、土(石)方的区分:凡图示基地面积在20㎡以内的为地坑。 凡图示基底宽在3米以内,且基底长大于基底宽3倍以上的,为沟槽。 凡图示基底宽3米以上,基地面积20㎡以上的石方,为平级。 凡图示基底宽3米以上的,基地面积20㎡以上,平整场地挖土方厚度在30㎝以上者,均为挖土方。山区或丘陵地建设中一边挖土者属于山坡切土。 四.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计算的沟槽、地坑、土方挖土工作面和放坡工程量系数,可按表3、表4的规定计算。 五.槽、坑底打夯按图示尺寸以垫层面积计算。 六.基底钎探,按设计图示基底尺寸以面积计算。 七.回填土分夯填、松填,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并按下列规定计算: 1.场地回填:场地面积乘以平均回填厚度。 2.室内回填:主墙间净面积乘以回填厚度。 3.基础回填:挖方体积减去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埋设的基础面积(包括基础垫层及其他构筑物)。

基坑土方计算公式

基坑土方计算公式 挖基坑V=(a+2c+kh)*(b+2c+kh)*h+1/3k2h3 a=长底边 b=短底边 c=工作面 h=挖土深度 k=放坡系数 条形基础V=L*(ah+kh2) a=垫层宽+工作面*2 h=挖土深度 k=放坡系数 四菱台的基坑: 上口长A、宽B 下口长a、宽b 深H V=[A*B+a*b+(A+a)*(B+b)]*H/6 分段计算,在高差处分开,但公式是一样的,如果两个坑的底部没有重合,而上口重合了,你就算二个四棱台的体积再扣去重合部份的三棱台体积就是了。复杂的你可以用CAD软件或图形算量软件去计算。如广联达的或清华斯维尔的。 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 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 S上=140 S下=60 V=1/3*3*(140+60+√140*60)=291.65m2 基坑下底长10m,下底宽6m 基坑上底长14m ,上底宽10m 开挖深度3m ,开挖坡率1:0.5 求基坑开挖土方量、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锥体: 底面面积×高÷3 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体积公式=πh2(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3/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 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 s=(a+b+c)/2 S=ah/2=ab/2?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 S=ah=absinα菱形 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 S=Dd/2=a2sinα梯形 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 S=(a+b)h/2=

工程量计算规则(土方及基础)

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计算的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