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单位的合理选用(B)

长度单位的合理选用(B)
长度单位的合理选用(B)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出版物中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

出版物中“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 一、基本概念 关于量(物理量),在国际上至今还没有严格的定义,韦氏大词典、牛津词典、辞海等辞书给出的定义都不一样,在其他专业的书刊中所提到的也是各有千秋。 《新编常用计量单位辞典》认为,量是“可测量和物理量的简称。它们的共同特点为:①属于物理现象、过程或属性;②必定能定量地表达;③能与其他量建立起数学关系,或者说,量定处于某一量制之中;④独立于单位;⑤独立于操作。” 根据这些描述,可以将量(物理量)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①不是计数或可数的单位; ②必定可以建立单位,通过与单位的比较定量地给出;③不存在独立的量。 下面给出量和单位的定义和一些基本概念: 量亦称“物理量”。是现象、物体或物质可以定性区别并能定量测量的一种属性。独立于单位,既可指广义的量,如长度、压力、摄氏温度,也可以指特定的量,如给定条件下某一物件的长度。 根据这个定义,不能建立单位的某些物理性能如表面硬度,糖的甜度,纺织品的柔软度,感光器材的感光度等以及某些计数的量如绕组匝数、个数、转数等都不是物理量。 物理量的特性一定要有单位,而且是可测量的;一定要有不变性,即作为数值和单位的乘积的物理量,与单位的选择无关(也即,不管选用什么单位,量都不会变)。例如,有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当选用不同的单位时,它就有不同的数值,如果选用米作单位,则它的数值是1;当选用厘米作单位时,它的数值就是100。 物理量的符号由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构成,除了“pH”外,一律用斜体来表示。如果物理量符号有下标,那么,表示物理量的下标用斜体,其他下标用正体。 单位计量事物的标准量(或基准量、参考量)的名称。如米为计量长度的单位,克为计量质量的单位。 单位制亦称“计量单位制”。由选定的基本单位和它们的导出单位组成的一系列量度单位的总称。 有各种单位制,主要的是: 法定计量单位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国政府以法令的形式强制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以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基础,根据中国情况,适当增加一些其他单位而构成。包括国家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辅助单位、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所构成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以及国家选定的11个非国际单位制单位。国务院于1984年1月20日讨论通过,同年2月27日发布。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基本完成向法定计量单位的过渡。自1991年1月起,除个别特殊领域外,不允许再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1993年12月27日,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了国家标准《量和单位》(即通常所说的93版《量和单位》)。 国际单位制亦称“现代米制”,国际代号为“SI”。一种在米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的计量单位制。分为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辅助单位三类。七个基本单位为:(1)米。长度单位;(2)千克(公斤)。质量单位;(3)秒。时间单位;(4)安培。电流单位;(5)开尔文。热力学温度单位;(6)摩尔。物质的量单位;(7)坎德拉。发光强度单位。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时 解决问题——合理运用长度单位 同步测试A卷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时解决问题——合理运用长度单位同步测 试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计算 (共1题;共10分) 1. (10分) (2020一下·郸城期中) 列竖式。 (1) 42+36= (2) 69-23= 二、填空 (共3题;共17分) 2. (5分) (2019二上·京山期中) 联系生活,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高约5________ 长约为3________ 高约70________ 长约2________ 高约5________ 3. (2分)你能用尺子量一量吗?

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和宽,看一看,长为________厘米,宽为________厘米. 4. (10分)量一量,算一算。 (1)把量得的数据写在图中的括号里。 (2)小蚂蚁经过小树回家要走________cm。 (3)小蚂蚁回家走________条路近一些? 估一估:经________回家的路近。 算一算:经________回家的路近,比另一条路近________cm。 三、判断 (共1题;共2分) 5. (2分)一条绳子长6克 四、挑战题 (共1题;共5分) 6. (5分)一根绳子对折一次后从中间剪断,这时绳子被剪断成了几段?

参考答案一、计算 (共1题;共10分) 答案:1-1、 答案:1-2、 考点: 解析: 二、填空 (共3题;共17分)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答案:4-1、 答案:4-2、 答案:4-3、 考点: 解析: 三、判断 (共1题;共2分) 答案:5-1、 考点: 解析: 四、挑战题 (共1题;共5分)答案:6、略

长度单位的认识

长度单位的认识(米和厘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3.初步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目标解析: 创设测量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测量中通过观察、比划、比较、测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为进行估测和实测打好基础,并让学生在观察尺子和用尺子测量时体会到物体的长度实质上是由几个相同长度单位组成的。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一)介绍“1拃”的长度。

1.课件出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用1拃测量课桌宽的图,这样测量出的长度一致吗?2.教师示范1拃(从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叫做“1拃”),学生亲自动手体会“1拃”。 (二)学生测量。 学生动手测量课桌长有几拃?指生汇报。 (三)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讨论: (1)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因为有的同学手大,有的同学手小,所以导致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2)当测量相同的物体出现测量结果不一致,那该怎么办呢?(四)统一长度单位。 1.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2.归纳总结: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也就是要统一长度单位(板书:统一长度单位) (五)了解古代人测量物体的方法。 课件播放教材第2页上的三种古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看了上面的三幅图,我们知道了古代的人们就是选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标准,用这个标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中实例,通过动手实践制作认知冲突,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通过介绍古代的人们测量物体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古代人的聪明才智。】二、实践中认识厘米

认识长度单位-解决问题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强化的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对不同物体的长度能正确选择长度单位。 2、通过动手实践及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明确如何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估测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物体长度的不同,会正确地使用长度单位。 教学难点:根据物体长度的不同,会正确地使用长度单位。 一、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我们前一段时间学习了厘米和米,你们还记得他们么? 2、请用手势比一比一厘米有多长,一米有多长 3、厘米和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4、观察并测量你身边的事物,发现存在在身边的厘米和米, 二、探究新知 1、请你指出下面哪些是线段 2、画一画。

说一说你的发现。 3、了解测量工具 4、我们学校有一根高高的旗杆,它有多高,你们想不想知道? 5、汇报结果 (因为本节课需要培养学生对于厘米和米的正确使用,需要他们有基本的数学感觉,所以在汇报的时候基本每组都要说,并询问同组的成员有没有补充意见,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6、书里的小朋友们是不是和大家想的一样,让我们一同去看一看。 三、知识应用 1、画一画 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 你能看出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吗? 四、巩固总结 测量像旗杆这样高的物品,要用米作单位,测量粉笔这样的小的、低的物品要用厘米作单位。 1、黑板的长度用什么作单位?

2、桌子的高度用什么作单位? 独立判断,完成练习 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10分钟 1、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我们通过自己的实验和判断,学会了正确使用厘米和米,这就是对“长度单位的正确使用”

长度单位的合理使用

表格4 二年级数学学科电子备课设计模板主备教师何颖珍协备教师 教学内容(课题)长度单位的合理使用第几课时 第3课 时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 通过类比、观察,学会如何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 物体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长度单位选择的全过程,掌握长度单位的合理使 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 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个性思考部分 一.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 1 厘米长度和 1 米的长度吗?小结: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那么,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课 1.教学例8。教师谈话:(多媒体课件出示旗杆。)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吗?(让学生猜测。)降低难度:这样猜测范围太广了,老师给同学们提个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 厘米还是l3 米?和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想法。指名回答,说想法。引导:方法一:排除法。 l 厘米只有这么长,(用手比划)那么13 厘米就只有这么长,旗杆不可能这么短,所以是13 米。方法二:推算法。把旗杆的高度和我们的身高对比通过复习,帮助孩子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1厘米和1米的长度概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生活性。在课堂上,通过判断旗杆的长度,加强学生对1米和1厘米长度的理解,更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长

一下,我们大约是1 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所以旗杆应 度单位的应用价。该是13 米高。10 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方 法三:类比法。和身边的 13 厘米高的物品进行比较,旗杆是不是 和这个物品一样高,比如,我们手上的铅笔都不止 13 厘米长,旗 杆的高度应该是13 米。小结:原来要确定答案有这么多种方法, 我们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多想,最终确定合适的长度单 位。 2.巩固新知。小明来到百鸟馆,看见了这样一只小鸟(多媒体出 示)。批注 8 这只小鸟的脚印的长度是1 厘米还是1 米呢?(学 生交流。)指名汇报,说说理由。让学生自己说说思考的方法, 我们的身高大约是1 米,小鸟的脚印不可能和我们的身高一样大, 所以,小鸟的脚印应该是1 厘米。 3.做一做。 (l)出示教材第7 页“做一做”题目。让学生讨论:课桌的宽是 60 厘米还是60 米?引导:60 米是多大?我们的教室长大约是 6 米,课桌的宽会比教室还大吗?(不会。)所以用厘米比较合适。 让学生自己推算:操场的长是28 米。 (2)选择合适的单位。我们的教室长6( ) 黑板长2( ) 小明身高 124( ) 课桌高90( ) 三.练习拓展 1.辨析题。(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8 题)逐步出示题目, 说说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后写在括号里。学生判 断,并说明理由。 2.估一估。(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9 题)圈出合适的答案。 先圈估计的,再圈实际测量的。 3.谁说得对?(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0 题)出示题目, 让学生观察。第一幅图长是5 厘米,对吗?(错,没有对准刻度

三年级上长度单位的认识(复习)

学校:闵行区实验小学班级:三(2)执教:刘素华 课题:长度单位的认识人数:48 日期:2013.10.23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在经历估测、思辩、调整、验证等过程,进一步建立几千米、几米、几分米、几厘米、几毫米的量感 2、在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长度单位的量感,同时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目标制定的依据 1、教材分析: 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已经认识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本册长度单位的认识的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以后学习用小数表示,以及二维三维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教材是将长度单位知识散点呈现,学生通过对千米的认识、米与厘米、分米的认识,能够较好的建立每一个长度单位的量感。但是对长度单位的整体知识结构没有形成。而我们的教学设计则是将整个长度单位知识结构化。 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对1千米、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建立了初步的量感。第二课时,应该是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教师会关注学生对度量单位使用合理性的问题,如度量铅笔盒的长度、书的长度可以选择厘米做单位,度量学生的身高、黑板的长度可以选择米做度量单位等。而忽视了选择单位背后学生的思考,是仅仅依据着生活的经验。忽视了学生对几千米、几米、几分米、几厘米量感的建立。只有建立了这些量感,学生才能应用于生活。 因此,我在设计长度单位的认识时,区别于以往的教学。而是通过学生对物体长度的估测,在过程中关注学生估测的方法,在估测、思辩、调整、验证过程中建立几厘米、几分米、几米、几千米的量感。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后,我又及时让学生在看不到实物的情况下比划出大约的长度,层次上有了提升。在比划的过程中,学生经历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方法的优化一些列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长度单位的量感。估测、比划都是生活中在没有尺的情况下常见的应用,符合生活实际,体现了学习数学为生活需求。同时,生活中也处处有数学。 2、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长度单位建立了初步的量感。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单位合理性的选择。但是学生的单位选择仅仅是依据对1个长度单位量感的建立,以及依据生活的经验。由于学生的认知差异和生活经验的差异,学生对几千米、几米、几分米、几厘米、几毫米的量感还很模糊。对运用量感解决实际问题还存在不同层次的困难。在本节课中,我改变以往直接关注选择单位合理性的问题。而是从日常生活需求出发,没有尺的情况下只能估测,符合学生的思维。学生估测物体的长度,在单位选择、参照物选择的合理性以及估测方法的优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量感。比划既是对学生要求层次的提升也是进一步建立量感。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前积累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长度单位,和你的同桌有序的说一说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以及

2021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学期1.4长度单位的正确运用D卷

2021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学期1.4长度单位的正确运用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下列错的是()。 A . 1米> 20厘米 B . 5米>13厘米 C . 1米<19厘米 2. (2分)下面的单位中不是长度单位的是()。 A . 毫米 B . 厘米 C . 千克 3. (2分) 1米=()厘米 A . 1 B . 3 C . 100 D . 200 4. (2分) (2020二上·芙蓉期末) 一根长1米的绳子,先用去了70厘米,还需要用30厘米,这根绳子()。 A . 正好够用 B . 不够用

C . 还能剩下 5. (2分)在墙上钉钉子挂书包,钉子的长度哪个最合适?() A . 4厘米 B . 4毫米 C . 4分米 6. (2分)如图,“吋”是电视机常用尺寸,1吋约为大拇指第一节的长,则7吋长相当于()。 A . 一支粉笔的长度 B . 课桌的长度 C . 黑板的宽度 D . 数学课本的宽度 7. (2分) (2020二上·云岩期末) 如图,用直尺测量一条线段的长度。 这条线段的长大约是多少厘米? A . 2厘米 B . 3厘米 C . 4厘米 二、判断题 (共2题;共4分)

8. (2分) (2019二上·商丘月考) 1米=100厘米。() 9. (2分)判断对错 4米5厘米=4.5米 三、填空题 (共5题;共15分) 10. (1分) (2020二上·泰兴期末) 在横线上填“>”、“<”、“=” 4+4________4×4 100米________1厘米 6×7-6________6×6 8厘米________8米 11. (2分)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汽车每小时行50________ (2)椅子高4________ (3)一本书厚15________ (4)一条铁路长350________ 12. (3分) (2020四下·莲湖期末) 3.72元=________元________角________分 8厘米=________米 13. (4分) 5吨620千克=________吨 7米40厘米=________米 14. (5分) (2019二上·天河期末)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米”、“厘米”、“时”或“分” (1)一根铅笔长约15________ (2)一节课的时间是40________ 四、作图题 (共1题;共5分) 15. (5分) (2019二上·微山期中) 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长度单位的正确使用》教案

课题: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的正确使用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第7页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类比、观察,会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践及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明确如何正确使用长度单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根据物体长度的不同,会正确地使用长度单位。 教学难点:在明确长度单位过程中学会思考、比较。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尺(厘米尺),米尺等。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交流合作、质疑反思。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一)、说一说 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和1米的长度吗?并说出你是如何比划的? (二)、比一比 用手势比划出5厘米的长度 (三)、引入课题 讲故事《长颈鹿与小羊比本领》。 长颈鹿和小羊比本领,为什么长颈鹿赢了? 长颈鹿到底有多高呢?是5厘米还是5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长度单位的正确使用”。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课 (一)、想一想 课件出示高大的长颈鹿图片。 你们在现实生活中见过长颈鹿吗?在哪里见过?

联系实际想一想,你和长颈鹿比,谁高? (二)、议一议。 长颈鹿高5厘米还是5米? 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手势比划感知5厘米和5米有多长,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三)、说一说。 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想法。 得出结论:长颈鹿的高度是5米。(板书) 小结:原来要确定答案有这么多种方法,我们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多想,最终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四)、读一读学生自学 1、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吗? 2、降低难度:这样猜测范围太广了,老师给同学们提个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l3米? 3、学生阅读教材第7页例题8 4、学生自学,结果汇报。 得出结论:旗杆的高度是13米。 三、巩固新知。 出示教材第7页“做一做” 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宽60()长1()长28() (一)、学生独立解答,后同桌交流。 (一)、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确定括号里的长度单位的。 四、归纳 大家都认识了厘米和米,生活中你们会用这两位朋友吗?什么时候用厘米作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长度单位的合理选用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长度单位的合理选 用知识点 小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的积累,同学们可以通过长度单位的合理选用知识点巩固自己所学知识,看自己有哪些知识点还未掌握! 【画线段知识点】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 练习本宽13(厘米) 铅笔长17(厘米) 黑板长2(米) 图钉长1(厘米) 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 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 宝宝身高80(厘米) 跳绳长2(米) 一棵树高3(米) 一把钥匙长5(厘米) 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 讲台高90(厘米) 门高2(米) 教室长12(米) 筷子长20(厘米) 【课后练习题】 一、算一算。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 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长度单位)_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长度单位)_知识点总结 学习是没有尽头的,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提高自己,快快拿起你漂亮的笔记本和笔开始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吧!下面为大家分享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度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阅读全文: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长度单位知识点 ★《认识厘米》★ (1)厘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2)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 (3)厘米用字母“cm”表示。 阅读全文: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认识厘米知识点 ★《认识米》★ (1)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2)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3)米用字母“m”表示。 阅读全文: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认识米知识点 ★《认识线段》★ (1)线段的特征: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阅读全文:二年级数学知识点:认识线段知识点 ★《长度单位的合理选用》★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阅读全文: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长度单位的合理选用知识点 ★《画线段》★ 测量线段时,这条线段的一端要对准刻度线0,看另一端对准刻度线几,就是几厘米。在画线段时一定要在线段的两端表示出端。

长度单位的正确使用教学设计

长度单位的正确使用 教学内容:课本第7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强化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对不同物体的长度能正确选用长度单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践及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明白如何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想象、估测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根据物体长度的不同,会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教学准备:刻度尺、杯子、橡皮等实物若干,相应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用手势比划1厘米、5厘米、1米有多长? 设计意图:既让学生巩固了1厘米、1米到底有多长,也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 播放课件:长颈鹿与小羊比本领的动画片。 师:在长颈鹿与小羊比本领时,为什么长颈鹿赢了? 生:因为长颈鹿长得高。 师:长颈鹿到底有多高呢?是5厘米还是5米?由此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播放动画片,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1.想一想。 课件出示高大的长颈鹿图片。 师:你们在现实生活中见过长颈鹿吗?在哪里见过? 生:…… 师:联系实际想一想,你和长颈鹿比,谁高? 生:…… 2.议一议

提出问题:长颈鹿高5厘米还是5米? 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手势比划感知5厘米和5米有多长,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师巡视,注意发现有代表性的观点,为向全班汇报做准备。 3.说一说。 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从多个角度思考了问题;适时地鼓励评价,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4.辨一辨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在括号里画“√” (1)黑板长:3厘米() 3米()(2)橡皮长:2厘米() 2米() (3)大树高:10厘米() 10米()(4)小明的身高:1厘米() 1米() 学生自己辨别以上物体的长度,师及时反馈。 设计意图:利用身边常见的物体来辨析,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来正确选用长度单位。 三、知识应用 课本第7页做一做。 四、知识总结 谈自己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长度单位的正确使用 粉笔 5厘米比较短、小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旗杆 13米比较高、大通常用“米”作单位 课后小记:

确定长度单位

课题:解决问题——确定长度单位 【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7页 【课程标准】 相关描述: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的第4课时《解决问题——确定长度单位》例8。例8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意在巩固学生初步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进而培养学生对长度单位进行实际运用的能力。教材仍然以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反思与回顾三个步骤呈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其中,在分析与解答环节,特别突出了判断(估测)的方法,即运用自己熟知的一定长度作标准(如一拃的长度、身高等)去比较或推测,既有方法上的引领,又有测量思想的渗透。回顾与反思环节,则是以学生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作标准,回到情境中对解答的结论进行检验。这两个环节中,都突出了用长度表象解决问题,使学生重视长度观念的建立。 重点: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难点:估测方法的指导。 【学情分析】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在本册的第一单元,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学习了测量长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认识了线段。厘米和米是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认识他们不仅仅是量化把握物体 【学习目标】 1、运用熟知的一定长度(如一拃的长度、身高等)去比较或推测旗杆的长度,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判断方法。 2、运用已经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解决问题,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推想、对比等,并说出确定长度单位的依据。 3、判断小明的日记里的长度单位使用是否合理,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评价设计】 评价任务: 1、正确判断旗杆的长度。

初二物理《长度单位的换算》知识点

初二物理《长度单位的换算》知识点 知识点总结 学习长度的测量是为了我们进一步的学习物理,在学习长度的测量时,要知道长度的常用单位以及她们之间的换算: 而且要掌握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需要注意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同时要掌握几种特殊的测量长度的方法:累积法、替代法、辅助工具法。 常见考法 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长度的换算以及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以探究题的形式考查刻度尺的使用以及实验的误差分析。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刻度尺来理解长度的测量。 误区提醒 长度单位的换算要准确;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正确理解。 【典型例题】 例析: 使用刻度尺时,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刻度尺不能歪斜使用 B.零刻度线已磨损的刻度尺不能使用 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D.尺子刻度线与被测长度线紧贴放置 解析: 正确使用刻度尺,应做到“五会”: 会认:对刻度尺必须有以下三点了解后才能使用 ①零刻线的位置:如零刻线磨损,可选用其它清晰刻度作用测量起点。 ②量程:又称测量范围,即刻度尺一次能测量的最大长度。如被测长度超过量程,可重复使用刻度尺或换用其它大量程的测量工具。 ③分度值:又称最小刻度。刻度尺上两条相邻刻线间的距离。其值应包含数字和单位两部分。 会放:使用时应将刻度尺放正,不要歪斜,要把刻度尺的刻度紧贴被测物。 会看:读数时视线应经过被测物体末端与尺相交的位置并与尺面垂直。 会读:根据刻度尺的分度值读出准确数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记录测量数据,应记录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所记录数据的单位。 答案:B。 初中物理长度单位的换算知识点 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初二物理《长度单位的换算》知识点

初二物理《长度单位的换算》知识点初二物理《长度单位的换算》知识点 知识点总结 学习长度的测量是为了我们进一步的学习物理,在学习长度的测量时,要知道长度的常用单位以及她们之间的换算: 而且要掌握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需要注意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同时要掌握几种特殊的测量长度的方法:累积法(积短为长测量,再除以段数)、替代法(以轮代尺)、辅助工具法(测硬币直径的方法)。 常见考法 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长度的换算以及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以探究题的形式考查刻度尺的使用以及实验的误差分析。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刻度尺来理解长度的测量。 误区提醒 1、长度单位的换算要准确;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正确理解。 【典型例题】 例析: 使用刻度尺时,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刻度尺不能歪斜使用 B.零刻度线已磨损的刻度尺不能使用 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D.尺子刻度线与被测长度线紧贴放置 解析: 正确使用刻度尺,应做到“五会”: (1)会认:对刻度尺必须有以下三点了解后才能使用 ①零刻线的位置:如零刻线磨损,可选用其它清晰刻度作用测量起点。 ②量程:又称测量范围,即刻度尺一次能测量的最大长度。如被测长度超过量程,可重复使用刻度尺或换用其它大量程的测量工具。 ③分度值:又称最小刻度。刻度尺上两条相邻刻线间的距离。其值应包含数字和单位两部分。 (2)会放:使用时应将刻度尺放正,不要歪斜,要把刻度尺的刻度紧贴被测物。 (3)会看:读数时视线应经过被测物体末端与尺相交的位置并与尺面垂直。 (4)会读:根据刻度尺的分度值读出准确数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会记:记录测量数据,应记录准确数字,估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