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1.4.2《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1.4.2《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教师学科教案

[ 20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温度的》教学设计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4节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包括温度的初步概念;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摄氏温度的意义、单位、符号和读写;实验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构造和使用区别。对于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学生感知较深而又不可更进一步延伸,但对于实验用的温度计是学生在今后诸多实验中都要用到它,例如,观察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探究物质的比热等现象,学会温度计的使用对今后其它测量仪器的学习很有帮助,也是今后继续学习热学知识的基础,并在生活、生产的应用方面,以及地理和化学科的学习中都有一定的益处。温度的测量作为预备性知识和学生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所以温度计的教学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材以实验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表达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有关温度的内容,对这部分知识并不陌生。每天各种媒体上都有天气预报,尤其因为今年夏天的高温天气,有关方面的报道特别多,稍加留意就能知道,而且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学过温度计的使用。但各媒体上关于温度的读法有很多错误,所以,教学时要注意教给学生正确的读、写方法,及时纠错。温度计是实验室和生活中都常用到测量工具,学生对它会用,但不规范,不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也不知道不同的温度计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

三、设计思路

通过多媒体和实验创设生成问题情景,引出疑问激发求知欲望,创设互动交流合作学习的氛围,实现问题教学解决疑问。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引”和“导”的作用,留给了学生阅读、实践(实验)、分析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真正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人,突出体现课堂教学的“三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课改理念。

四、教学方法

通过自学、交流,合作研讨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观察细管中液柱的上升与下降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热胀冷缩,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从而引出现实生活中的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通过动手实验、观看多媒体材料,分析总结等方法理解温度计的原理并能够使用温度计对液体的温度进行测量从而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测量方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

知道摄氏温度的零摄氏度和100摄氏度的规定,掌握摄氏度的读写法。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了解并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能对物体的温度进行估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

六、教学器材

自制温度计模型、各种温度计、烧杯、热水、冷水等,多媒体课件。七、教学

教学教师活学生活设计意

一温播放雪景动画和钢铁厂图片提出问题说说冷和热的感觉?多冷?有多热

引出温度概念温度跟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举例说明

实请同学用一只手的一手指依次按冷水、温水、热水的序感觉温度,并说出自己的感觉

实:请同学将左手食指浸入冷水,右手食指浸入热水,一段时间后两指各有什么感觉?接下去请同学假设若同时将左、右食指浸入温水中,两指会有什么感觉?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一些生活中的常见温度值,并对一些常见值进行补充:太阳表面约6000℃,火柴的火焰约800℃,水的沸点100℃,水的凝固点0 ℃,人的正常体()。观看多媒体并回答问题

我们穿的衣服,要根据气温的化来增减;我们吃的粮食,只在适宜的温度下生长

通过触觉感受温度是物体的冷程度

学生验证假设。

小组代表描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感觉。

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温度值。活,激发兴趣

理解温度的念

中感悟。

光凭感觉会产生错觉,要准确知道温度需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估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利用迁移法学习。

四、拓展提高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回顾,并介绍其他新式温度计。思考、回答,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全节内容,完成习题。巩固提高。

1.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5℃和40℃的两个病人,问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分别为()

A. 39℃,40℃

B.36.5℃,40℃

C.都是40℃

D.都是39℃

2.某同学有一支温度计,读数不准但刻度是均匀的,该同学将这支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是5 ℃,将这支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读数是95 ℃(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他用这支温度计测量当时的气温读数是32 ℃,由上述可知,当时实际气温为多少?五、课外作业书面:作业本

活动:练习使用体温计

八、板书设计

一、温度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

二、温度测量: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温度计结构:玻璃管、液柱、玻璃泡、刻度

(水沸点100℃,冰水混合物0℃)

单位:摄氏度(℃)

种类: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使用:估,选,放,读,取。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教学方法宜多样灵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本节课的重点是温度计的原理及其使用。关于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学生虽然知道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是这种性质一般情况下学生很难用肉眼直接观察到,所以在自制教具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直接观察,利用了气体的热胀冷缩,学生很直观地观察到了液柱的上升与下降,但必须让学生明白这是由于瓶内的空气受热或遇冷所引起的变化。对于“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的知识,学生掌握得较好,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有很多问题,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错。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时,由于学生间学习能力的差异,有时会演变成单个学生的活动展示,通过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的参与,组织学生互评,从而有效提高小组合作的效果。让学生在探究中得到快乐,在合作中得到成果,在交流中有所提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附: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构造和功能比较表

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

测量范围

能否测量开水温度

一般能否测量室温

最小刻度

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无细小的弯曲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