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期末复习指导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期末复习指导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期末复习指导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期末复习指导手册

第一部分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考核说明

一、有关说明

1.考核对象

本课程考核对象为参加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

2. 启用时间

从2012年秋季开始使用。

3. 考核目标

通过考核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学前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运用学前健康教育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问题。

4. 考核依据

本课程考核说明是依据《学前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制定的。本课程考核说明是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5. 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

本课程考核分为两种方式,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形成性考核占综合成绩的30%,终结性考试占综合成绩的70%,综合成绩达到60分以上(及格),方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

二、考核方式与要求

(一)形成性考核

1. 考核目的

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重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和检测;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和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地方电大教师共同实现教学过程的引导、指导和管理。

2.考核手段

形成性考核采用纸质形成性考核册。

3.考核内容和形式

形成性考核总成绩为100分,占整个课程总成绩的30%。考核的基本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平时作业,共60分,分四次,每次15分。第二部分为小组研讨,共20分,分两次,每次10分。第三部分为课程实践,共20分。

4.考核要求

(1)平时作业

本考核册将平时作业设计为以下五种形式:名词解释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分析题。要求学生按照学习进度,在自学本课程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接受辅导教师指导的基础上独立完成。

(2)小组讨论

小组研讨主要是考察学生实际应用所学理论的能力。本课程安排两次小组研讨。小组成员可选择参考题目,也可自行设计与学习内容和工作实际相关的课题进行讨论,不仅要主动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还要认真听取其他成员的看法。

辅导教师根据《小组讨论活动记录表》和《小组讨论活动成绩统计表》,给出小组讨论成绩,并计入其形成性考核总成绩中。

(3)课程实践

各学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进行一次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设计。

(二)终结性考试

1. 考试目的

终结性考试是在形成性考核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的一次全面检测。

2. 命题原则

根据中央电大学前教育(专科)专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合一型文字教材《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及配套音像教材所确定的教学范围和教学要求来完成的。

课程考核的命题,严格限定在课程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范围之内,试题覆盖全部八个学习单元(章)。试卷包含识记、领会、分析与应用三个层次的题目,并强调对理解、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体是:识记占20%,理解占40%,分析与应用占40%。试题的难易程度分为难、中、易三个层次,各占试卷的20%、55%、25%。

3. 考试手段

终结性考试采用纸质考试。

4.考试方式

终结性考试采用闭卷方式。

5. 考试时限

终结性考试时间长度是90分钟。

6. 特殊说明

终结性考试不允许携带任何资料与工具。

三、终结性考试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

(一)填空题

1. 影响人体健康的四大因素()、()、()、()。(环境因素、卫生保健服务因素、生物学因素、生活方式)

2.骨折的急救原则是限制伤肢再活动,避免断骨再刺伤周围组织,减轻疼痛。这种处理叫()。(固定)

(二)判断改错题

1.儿童生长发育的速度是直线上升的,而且各系统的发育也是均衡的。(错,不是直线上升,各系统发育统一协调但是不均衡。)

2. 膳食纤维能够被小肠酶消化。(错,不能够被小肠酶消化)

(三)简答题

1.简述学前儿童体育对儿童走的基本要求。

答:走时躯干要直,头摆正,眼看前方,自然挺胸,不耸肩;两臂前后自然而轻松地摆动,五指自然并拢,摆臂时肘部稍弯曲,前摆臂的高度不超过胸;两脚依次进行蹬地向前迈步,后脚跟先着地,然后迅速过渡到前脚掌;两脚走时不擦地,落地要轻,步幅不大不小;集体走时不抢步,不落后,使自己走的速度、方向同集体协调一致,并能保持前后距离适度。

(四)案例分析题

1.某某幼儿园幼儿排队下楼准备做早操,突然,大班某一幼儿芊芊推倒了另一幼儿齐齐,致使齐齐从二楼楼梯滚下,当场并未出现明显外伤。但齐齐惊吓过度,呼吸和心脏暂停。

问题:假定您是该幼儿园的教师,您将如何对齐齐采取口对口吹起法和挤压心脏法?

答:齐齐为大班幼儿,呼吸、心跳同时停止,胸外心脏挤压与口对口吹气需同时进行。可每吹一口气,做心脏挤压4~5次。为了避免吹气和挤压互相干扰,吹气时,挤压的动作暂停。

吹气方法:对较大的儿童:救护者深吸一口气,捏住病儿的鼻孔,用嘴贴紧病儿的嘴,向里吹气。吹完一口气,嘴离开,放松病儿鼻孔,轻压其胸部,帮助呼气。这样有节奏地进行,每隔3~4秒钟吹一次。如果病儿牙关紧闭,也可对着鼻孔吹气,方法与口对口吹气法一样。

挤压心脏:对年长儿童:救护者把右手掌放在胸骨偏下方,左手压在右手上,呈交叉式,以助右手之力,每分钟按压60~80次。

在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时,要垂直向下用力,挤压面积不可过大,以免伤及肋骨,更不能挤压左胸乳头处,该处为坚硬的肋骨,非但起不到按压心脏的效果,还可能造成肋骨骨折,刺伤肺脏,使病情加重。

(五)教育活动设计

1.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然而大量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的排放使空气却遭到了严重的污染。请以“保护空气”为主题设计大班的活动计划。

活动名称:人类的好朋友--空气

活动目标:

1.让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

2.培养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准备:

1.棉花、香烟、瓶子。

2.自制多媒体电脑教学软件。

3.自摄的有关空气污染源的录像片。

过程:

一、了解空气遭受污染的情况

1.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可是现在空气质量发生了变化,下面请小朋友们认真看录像,想一想这些事情对空气有没有影响。

2.放映自摄录像片,请观看。镜头一:满天飞扬的尘土;镜头二:汽车、摩托车排出的废气;镜头三:工厂烟囱飘出的黑烟;镜头四:焚烧垃圾时产生的浓烟;镜头五:烧香、放鞭炮时缭绕烟雾;镜头六:正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人。

3.讨论:刚才我们看到了很多污染空气的事,这些事对人类会有什么危害?

二、了解不洁空气对人体的危害

1.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方法是先在瓶子里放一团雪白的棉花,然后把一支点燃的香烟放进瓶子。

2.在等待实验结果的过程中,播放自制电脑教学软件《人体上半身内部器官透视图》,重点突出呼吸道,显示空气在体内的循环现象及其过程。

3.讨论:刚才我们看到了空气在人体内的“流动”过程,请你们想一想如果人吸进了含有尼古丁的空气,会有什么影响?

4.向展示实验结果——瓶子及一部分棉花被熏黑了,请闻一闻瓶子里的气味,说说自己的感受。

5.在屏幕上显示人体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后,呼吸器官受损的情况。显示方法是设置一道黑色气流进入呼吸道,把整个呼吸道染成黑色。

6.小结:如果我们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就容易得感冒、气管炎、哮喘病,严重的还会导致肺癌,对我们人体危害很大。

三、学做“环保小卫士”

1.鼓励争当“环保小卫士”,制止那些污染空气的行为,让空气变得更洁净。

2.老师操作鼠标,在自制多媒体电脑教学软件上找污染空气的行为,如果选择正确,背景天空变成浅蓝色,并出现红色“★”图案;如果选择错误,则背景仍为灰色,并出现“*”图案。

3.引导讨论如何减少空气污染,保护身体健康。(如:种植花草树木、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在生活区焚烧垃圾等)

评价:

1.儿童能够表述部分空气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

2.学前儿童表现出有意识的关心和保护环境。

四、课程考核的相关内容

第一章学前儿童健康概述

考核内容:健康的含义;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四大因素;学前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评价

考核要求:

第一节健康的涵义

形成概念:健康的概念;健康的内容

领会:健康的内涵;评价学前儿童健康的标志

第二节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四大因素

形成概念: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四大因素;考量个体或群体健康状态的公式第三节学前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

领会: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皮肤等生理特点

分析: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皮肤等卫生要求

第四节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评价

形成概念:身体指数评价法;发育离差评价法

领会: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的内涵

分析与应用: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的方法

第二章学前儿童健康概述

考核内容:健康教育的概念及发展概况;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途径和组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评价。

考核要求:

第一节健康教育的概念及发展概况

形成概念:健康教育的概念

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

形成概念:学前儿童健康领域总目标的价值取向;幼儿园健康教育内容的原

领会:学前儿童健康领域总目标;

第三节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途径和组织

领会: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实施

分析: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

第四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评价

形成概念: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原则;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意义

分析与应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评价的方法

第三章学前儿童日常生活行为教育

考核内容:学前儿童生活卫生习惯培养;学前儿童安全行为教育;学前儿童日常行为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考核要求:

第一节学前儿童生活卫生习惯培养

领会与分析:学前儿童一日生活常规与主要活动的卫生要求第二节学前儿童安全行为教育

形成概念:青枝骨折;固定

分析: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办法;幼儿园的安全措施

第三节学前儿童日常行为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分析与应用:学前儿童日常生活行为教育活动的设计与评价第四章学前儿童营养教育

考核内容:学前儿童需要的营养素和热量;营养素的缺乏对学前儿童的影响;学前儿童营养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幼儿园膳食管理和评价。

考核要求:

第一节学前儿童需要的营养素和热量

形成概念:三大产热营养素;蛋白质的互补;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的作用;脂类的内容

领会:蛋白质的生理功能;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分析:三大产热营养素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第二节营养素的缺乏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领会:营养素的缺乏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第三节学前儿童营养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分析:营养教育的目标;

应用:学前儿童营养教育活动的设计与评价

第四节幼儿园膳食管理和评价

分析与应用:合理的膳食的基本卫生要求

第五章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

考核内容:与疾病有关的一般知识;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学前儿童常见病;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考核要求:

第一节与疾病有关的一般知识

形成概念: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概念和类别

领会:传染病的发生

第二节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

领会与分析: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的病因、症状、护理

第三节学前儿童常见病

领会与分析:学前儿童常见病的病因、症状、护理。

第四节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分析: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的目标

应用:学前儿童疾病防御的活动设计

第六章学前儿童体育

考核内容:学前儿童体育概述;学前儿童体育的目标和内容;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考核要求:

第一节学前儿童体育概述

领会与分析:体育锻炼对学前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作用第二节学前儿童体育的目标和内容

形成概念:学前儿童体育目标和内容设定的基本原则;

领会:学前儿童体育的基本动作的内容

分析:学前儿童体育的总目标和内容;学前儿童体育的年龄阶段目标和内容

第三节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形成概念:学前儿童早操活动活动设计的原则

分析:户外体育游戏的组织

应用: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第七章学前儿童环境教育

考核内容:幼儿园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幼儿园房舍配置与设备的卫生;幼儿园的设备卫生;学前儿童环境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考核要求:

第一节幼儿园的园地选择与规划

领会与分析:幼儿园的园地选择与规划

第二节幼儿园房舍配置的卫生

领会:幼儿园房舍配置的卫生要求

第三节幼儿园的设备卫生

形成概念:学前儿童桌子的大小和规格

领会:幼儿园设备的卫生要求

分析:玩具、教具的卫生

第四节学前儿童环境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分析与应用:学前儿童环境教育的基本内容;学前儿童环境教育活动的设计

第八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考核内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测量与评价;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前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简介;学前儿童性教育。

考核要求: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形成概念:心理健康的定义与标准;

领会: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分析: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能性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测量与评价

领会: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测量的工具

第三节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分析与应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第四节学前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简介

形成概念:沙盘疗法的定义及过程

领会:游戏疗法的对象

分析与应用:学前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

第五节学前儿童性教育

形成概念:学前儿童性行为问题的表现

分析:学前儿童性心理特点

应用:学前儿童性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第二部分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期末复习方法

一、本课程的期末复习材料包括:

1.文字教材:《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主编李姗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2.录像教材:李姗泽主讲,共10学时。

二、学生常见问题

在考试复习阶段,学生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

1. 本课程有什么好的复习方法吗?

2. 各类试题的基本要求、解题思路与答题技巧如何?

3. 期末复习的重点是什么?

以下主要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三、学生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 本课程有什么好的复习方法吗?

答:我想,关于本课程的复习方法问题,应当是因人而异的,很难找到一个适应全体学生的复习方法。

在此,介绍一些较为普遍的复习方法,供大家在复习时参考。

(1)按照本课程考核说明的内容和要求系统复习。

①按照各章的考核知识点对本章内容进行梳理。

各章的考核知识点一般是按照文字教材的章节顺序逐渐展开的。为此,学生可先按照这些知识点将本章的内容梳理一下,理清各章的知识结构,各个章节、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弄懂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

②按照各章的考核要求有针对性地复习。

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的内容按“识记、领会、分析与应用”三个层次要求。为此,学生应对各章的考核知识点按照不同的层次要求加以复习。

A. “识记”——是指对课程中比较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能够准确地解释和阐述。这部分内容可以出成简答题和其他客观性试题(判断题或填空题)。

B.“领会”——是指对课程中的难于掌握的基本理论能够清楚地认识与准确地表述。这部分内容主要以简答题为主。

C. “分析与应用”——是指能准确、清楚地表述有关知识,明确这些知识的内涵,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分析学前教育健康教育的相关问题。对这部分内容可以出成简答题、论述题和教学活动设计题。

③把握命题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要系统、全面地复习。由于期末试题的覆盖面兼顾到各章的教学内容,并且,各章的分数在试题中所占的比例与各章的课内学时数有很大关系,为此,学生应按照考核说明的要求对各章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尤其要注意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分析对比。在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的比例大致为:要求“识记”的内容占10%左右;要求“领会”占30%左右;要求“分析与应用”的内容占60%左右。为此,学生应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重点把握各章中要求“掌握”的内容。如针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等。并注意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加以练习。

(2)结合文字教材的内容分阶段复习。

文字教材是命题的主要依据之一。学生应以文字教材为主,分阶段复习。首先,应通读教材,至少一遍,并注重弄清各篇、章、节之间的知识脉络和内在联系。其次,进行重点阅读。在通读的基础上,围绕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考核说明中确定的各章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进行重点阅读、分析与自我测试。

(3)进行模拟自测

可根据本课程考核说明的内容和要求自行设计二套考试题,然后作答。也可以考核说明中的综合练习为例进行自测练习。

通过自测练习,既可全面梳理、复习所学知识,又可衡量自身掌握知识的程度和水平,并从中发现不足,重点复习。

问题2 各类试题的基本要求、解题思路与答题技巧如何?

答:见第一部分课程考核说明

问题3 本课程的期末复习重点是什么?

答:本课程的复习重点应为考核说明的各章中重点的内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