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含答案)

最新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含答案)
最新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含答案)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

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

一.选择题

1.(2015?天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B

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酸

C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D

同一温度下,某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物质的分类;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B、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根据金属与盐反应,溶液质量的变化考虑;D、根据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件限制考虑.

解答:解: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故A错;

B、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B错;

C、金属与盐反应,溶液质量的变化需要考虑进入溶液金属的对原子质量与置换出来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比较,进入溶液金属的对原子质量大于置换出来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溶液质量增加,进入溶液金属的对原子质量小于置换出来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溶液质量减小,故C错;

D、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件: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故D正确.

故选D.

点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知道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

评:件: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2.(2015?齐齐哈尔)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

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C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所有的微粒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D

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原子的定义与构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

分析:A、根据空气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进行解答;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C、根据离子特征进行解答;

D、石墨可以导电.

解答:解: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例如空气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说法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故B说法正确;

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但不是所有的微粒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例如离子中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故C说法错误;

D、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例如石墨可以导电,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点学会通过举实例的方法来证实结论的错误,即通过举出反例的方法来验证观点是否

评:正确.

3.(2015?孝感)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C .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A、根据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解答;

B、根据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pH大于7解答;

C、根据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不一定都显负价解答;

D、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的微粒可能一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解答.

解答:解: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错;

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的pH一定大于7,故对;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不一定都显负价,如NaOH中,氢元素显+1价,错误;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的微粒可能是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因此

微粒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故错.答案: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2015?菏泽)类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草木灰和碳酸氢铵是常用的肥料,所以将二者混合施用,可增加肥效C

CO2和CO都是碳的氧化物,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

在氯化钠溶液中有Na+和Cl﹣,所以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物质的分类;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A、根据单质的定义进行分析;

B、根据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属于强碱弱酸盐,显碱性,与铵态氮肥混合会生成氨气进行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和可燃性,二氧化碳没有进行分析;

D、根据溶液导电的实质是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在导电进行分析.

解答:解:A、单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是金刚石和石墨组成的混合物含有一种元素,不属于单质,故A错误;

B、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属于强碱弱酸盐,显碱性,与铵态氮肥混合会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故B错误;

C、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和可燃性,二氧化碳没有,故C错误;

D、溶液导电的实质是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在导电,故D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利用物质的相似性来进行类比,注意根据事实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

5.(2015?黑龙江)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O”表示氢原子,则该化学反应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

A .单质B

氧化物C

盐D

有机物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

题:

物质的分类.

析:

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分析物质的组成判断物质的类别.

解答:解:此化学方程式为:C2H6O+3O 22CO2+3H2O,

所以化学反应中存在的物质种类有单质、氧化物和有机物,但没有盐,故选C

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6.(2015?大连)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 .硫酸锌B

生理盐水C

黄铜D

红磷

考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化合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化合物,抓住化合物中至少两种元素,且只有一种物质组成.

解答:解:A、硫酸锌复合化合物的概念,属于化合物,故A正确;

B、生理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故B错;

C、黄铜中含有铜和锌,属于混合物,故C错;

D、红磷是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D错.

故选:A.

评:

应抓住概念的要点来判断物质的类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

7.(2015?赤峰)甲烷(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该化学方程式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

A .单质B

氧化物C

盐D

有机化合物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盐是指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

解答:解:A、氧气属于单质,故A错;

B、二氧化碳和水都属于氧化物,故B错;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没有盐,故C正确;

D、甲烷属于有机化合物,故D错.

故选C.

点应抓住概念的要点来判断物质的类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

8.(2015?金华)下列各选项中,物质的分类均正确的是()选项单质氧化物混合物

A 铝合金氧化铜稀盐酸

B 白磷水冰水混合物

C 氮气干冰空气

D 水银硫酸钡食盐水

A .A B

B C

C D

D

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

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据此解答.

解答:解:A、铝合金是混合物,氧化铜是氧化物,稀盐酸是混合物,错误;

B、白磷是单质,水是氧化物,冰水混合物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错误;

C、氮气是单质,干冰是氧化物,空气是混合物,正确;

D、水银是单质,硫酸钡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食盐水属于混合物,错误;故选C.

评: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9.(2015?连云港)下列物质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

单质:硅、水银、金刚石

B碱:氢氧化钡、氢氧化钠、乙醇

C

盐:硝酸银、氯化铁、高锰酸钾

D

氧化物:氧化镁、三氧化硫、五氧化二磷

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指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物质;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解答.

解答:解:A、硅、水银和金刚石都是单质,正确;

B、乙醇不是碱,错误;

C、硝酸银、氯化铁和高锰酸钾都属于盐,正确;

D、氧化镁、三氧化硫、五氧化二磷都属于氧化物,正确;故选B.

评:

掌握已有的概念和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015?攀枝花)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稀盐酸属于化合物B.亚硝酸钠属于盐C.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D.纯碱属于碱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盐是指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解答:解:A、稀盐酸中含有氯化氢和水,属于混合物,故A错;

B、亚硝酸钠属于盐,故B正确;

C、冰水共存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错;

D、纯碱属于盐,不是碱,故D错.

故选B.

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酸碱盐的定义,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

11.(2015?怀化)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氦气、碳酸钠、空气B.空气、碳酸钙、水

C.铁、碳、干冰D.铜、石油、熟石灰

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据此分析.

解答:解:A、氦气属于单质;碳酸钠属于盐;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空气属于混合物;碳酸钙属于盐;水属于纯净物,故B错;

C、铁属于单质;碳属于单质;干冰属于纯净物,故C错;

D、铜属于单质;石油属于混合物;熟石灰属于纯净物,故D错.

故选A.

评:

要根据单质、盐、混合物的概念回答本题,要把握要点,知道常见物质的组成.12.(2015?铜仁市)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 .河水B

大理石C

氮气D

二氧化硫

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解:A、河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大理石是碳酸钙和杂质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氮气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硫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也属于化合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3.(2015?郴州)在化学反应6CO2+6H2O C6H12O6+6O2中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

A .单质B

氧化物C

盐D

有机化合物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物质的类别,利用酸、碱、盐、单质的概念来判断物质的所属类别即可.

解答:解:A、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故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没有盐,故符合题意;

D、C6H12O6属于有机化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单质、酸、碱、盐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2015?泉州)我国探月工程已经发现月球中含有种类繁多的矿物,其中有的是在地球上未曾发现过的矿产.下列月球矿物中属于单质的是()

A .钛铁矿B

铁锡合金C

纯铁颗粒D

硫化银颗粒

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题:

物质的分类.

析:

单质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利用此概念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A、钛铁矿中含有钛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B、铁锡合金中含有铁、锡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C、纯铁颗粒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符合题意.

D、硫化银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评:

此题是对单质概念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单质概念的理解及掌握.

15.(2015?黔东南州)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顺序排列的一组是()A.Fe、CO2、H3PO4B.H2、H2O、NaOH

C.O2、NaOH、H2SO4D.C、CaO、NaHSO4

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根据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氧化物是指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

解答:解:A、铁属于单质,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磷酸属于酸,故正确;

B、氢气属于单质,水属于氧化物,氢氧化钠属于碱,故错误;

C、氧气属于单质,氢氧化钠属于碱,硫酸属于酸,故错误;

D、碳属于单质,氧化钙属于氧化物,硫酸氢钠属于盐,故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判别,从而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二.解答题

1.(2015?南平)水是生命之源,水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自来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通过太阳能电池电解水获取氢能是绿色能源发展的方向.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3)物质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可能发生变化,观察图甲所示实验,判断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如图乙是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据图回答:

①t1℃,要完全溶解15g甲物质至少需要水g.

②t2℃,甲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自来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配平即可;物质溶于水,溶液对外表现的温度可能发生变化,观察图甲所示实验,判断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降低;有关的计算要准确.

解答:解:(1)故自来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答案为:混合物;(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

2H2O2H2↑+O2↑;

(3)物质溶于水,溶液对外表现的温度可能发生变化,观察图甲所示实验,判断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降低;故答案为:降低;

(4)t1℃,要完全溶解15g甲物质至少需要水50g,因为在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是30g;t2℃,甲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故答案为:50;37.5%;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水的电解、物质溶于水是温度的变化和有关的计算等,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

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2015?威海)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古希腊学者曾经提出过一个学说:复杂的物质世界是由“水、木、火和空气”四种基本成分组成的,也称“四元素学说”.十八世纪末,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了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及通电分解水能产生氧气和氢气,该学说被彻底否定.

(1)从现代物质组成的理论看,在水、土、火和空气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火(填“属于”或“不属于”)物质.

(2)从化学变化的理论看,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成分是,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为.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物质的元素组成;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1)根据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解答;

(2)根据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解答.

解答:解:

(1)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火是一种现象,不属于物质.

(2)从化学变化的理论看,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成分是元素,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答案:

(1)水空气不属于

(2)元素2H2O2H2↑+O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

3.(2015?娄底)眼镜是人们常用的护眼工具.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示意图:

(1)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2)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里加入了溴化银(AgBr)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单质(Br2)和银,玻璃颜色变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化铜在该反应中起作用.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1)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溴单质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能够重新生成溴化银,说明氧化铜在反应中

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解答:解:(1)属于金属单质的是铜,所标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故填:铜;塑料.

(2)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单质和银的化学方程式为:

2AgBr2Ag+Br2;

当光线变暗时,溴单质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又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

氧化铜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故填:2AgBr2Ag+Br2;催化.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催化剂的作用等,难度不大,基础性较强.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稳 〔2018天津卷〕6.以下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 .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 -1 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 - 1 NaOH 溶液,溶液的pH 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 .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 O 2(g) + O 2(g) 2S O 3(g);ΔH < 0 正、逆反应的平稳常数 K 随温度的变化 C .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 -1 KM n O 4 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 -1 H 2C 2O 4溶液混合时,n(Mn 2+) 随时刻的变化 D .图④中a 、b 曲线分不表示反应CH 2=CH 2 (g) + H 2(g)?? →C H 3C H 3(g);ΔH< 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解析:酸碱中和在接近终点时,pH 会发生突变,曲线的斜率会专门大,故A 错;正逆反应的平稳常数互为倒数关系,故B 正确;反应是放热反应,且反应生成的Mn 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故反应速率越来越快,C 错;反应是放热反应,但图像描述是吸热反应,故D 错。 答案:B 命题立意:综合考查了有关图像咨询题,有酸碱中和滴定图像、正逆反应的平稳常数图像,反应速率图像和能量变化图像。 〔2018重庆卷〕10.()()()22COCl g CO g +Cl g ;0.H ??→?←??> 当反应达到平稳时,以下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 的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 2转化率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③⑤⑥ 10.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平稳的移动。该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因此升温顺减压均能够促使反应正向移动。恒压通入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压。恒容通入惰性气体与加催化剂均对平

历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数学)

第一篇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章数与式 §1.1实数 A组2015年全国中考题组 一、选择题 1.(2015·浙江湖州,1,3分)-5的绝对值是() A.-5 B.5 C.-1 5 D. 1 5 解析∵|-5|=5,∴-5的绝对值是5,故选B. 答案 B 2.(2015·浙江嘉兴,1,4分)计算2-3的结果为() A.-1 B.-2 C.1 D.2 解析2-3=-1,故选A. 答案 A 3.(2015·浙江绍兴,1,4分)计算(-1)×3的结果是() A.-3 B.-2 C.2 D.3 解析(-1)×3=-3,故选A. 答案 A 4.(2015·浙江湖州,3,3分)4的算术平方根是() A.±2 B.2 C.-2 D. 2 解析∵4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选B. 答案 B 5.(2015·浙江宁波,3,4分)2015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收入将超过6万亿元,其中6万亿元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0.6×1013元B.60×1011元 C.6×1012元D.6×1013元 解析6万亿=60 000×100 000 000=6×104×108=6×1012,故选C.答案 C 6.(2015·江苏南京,5,2分)估计5-1 2介于() A.0.4与0.5之间B.0.5与0.6之间C.0.6与0.7之间D.0.7与0.8之间解析∵5≈2.236,∴5-1≈1.236, ∴5-1 2≈0.618,∴ 5-1 2介于0.6与0.7之间. 答案 C 7.(2015·浙江杭州,2,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3+26=29B.23-26=2-3 C.26×23=29D.26÷23=22 解析只有“同底数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故选C. 答案 C 8.★(2015·浙江杭州,6,3分)若k<90<k+1(k是整数),则k=() A.6 B.7 C.8 D.9 解析∵81<90<100,∴9<90<100.∴k=9. 答案 D 9.(2015·浙江金华,6,3分)如图,数轴上的A,B,C,D四点中,与表示数-3的点最接近的是 () A.点A B.点B C.点C D.点D

最新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烃精品版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烃精 品版

烃 1.(全国理综I·8)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 ...同分异构体的是D 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2-甲基丁烷和戊烷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2.(全国理综Ⅱ·6)20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 C.比丁烷更易液化D.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 3.(天津理综·7)二十世纪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健康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各组物质全部由化学合成得到的是C A.玻璃纤维素青霉素B.尿素食盐聚乙烯 C.涤沦洗衣粉阿斯匹林D.石英橡胶磷化铟 4.(山东理综·10)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D 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 B.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 C.C60是英国和美国化学键共同发现的,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D.科恩和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意味着化学已成为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 5.(山东理综·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C.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D.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科形成4个C—C单键6.(重庆理综·8)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B 7.(宁夏理综·8)在①丙烯②氯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B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8.(广东理基·22)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人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 式使用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对废物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下列做法不利于 ...环境保护的是D A.发电场的煤见脱硫处理 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 C.回收并合理处理聚乙烯塑料废物

最新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真题汇编(含答案)

最新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取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12.5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请加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混合物CaCO3中的质量为_______; (2)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0g7.3%12.6% 【解析】 试题分析: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由图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为z,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111 44 x z y 4.4g x=10g z=7.3g y=11.1g (1)混合物CaCO3中的质量为10g; (2)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3%;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12.6%。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将25.6 g NaCl和MgCl2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126 g水中配成溶液,再将200 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不断加入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求: 实验次数12345 加入NaOH4040404040

(1)上表中m 的值为多少。___________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答案】8.7 10% 【解析】 【分析】 【详解】 (1)第一次加入40g 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得到沉淀2.9g ,第四次实验加入40g 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增加了,说明第一次实验中40g 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只能生成2.9g 沉淀,所以第三次加入40g 氢氧化钠溶液也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是2.9g ,所以m 的数值为5.8+2.9=8.7;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第4次恰好完全反应。 设混合物中MgCl 2的质量为x ,生成NaCl 的质量为y 。 ()2 2MgC +=+l 2NaOH Mg OH 29558117NaC x y l 11.6g ↓ 95x =5811.6g x=19 g 5811.6g =117y y=23.4 g 则原混合物中NaCl 质量为25.6 g -19 g=6.6 g 所以恰好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623.425.612640411.6g g g g g g +++?-×100%=10%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 3.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现取该样品12g 溶解在100g 水中,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的沉淀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2018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向量

1 2018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向量 一、填空题 1.(北京理6改)设a ,b 均为单位向量,则“33-=+a b a b ”是“a ⊥b ”的_________条件(从“充分而不必要”、“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充分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中选择) 1.充分必要 2.(北京文9)设向量a =(1,0),b =(?1,m ),若()m ⊥-a a b ,则m =_________. 2.-1 3.(全国卷I 理6改)在ABC △中,AD 为BC 边上的中线,E 为AD 的中点,则EB = _________. (用,AB AC 表示) 3.3144 AB AC - 4.(全国卷II 理4)已知向量a ,b 满足||1=a ,1?=-a b ,则(2)?-=a a b _________. 4.3 5.(全国卷III 理13.已知向量()=1,2a ,()=2,2-b ,()=1,λc .若()2∥c a+b ,则λ=________. 5. 12 6.(天津理8)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AB BC ⊥,AD CD ⊥,120BAD ∠=?,1AB AD ==. 若点E 为边CD 上的动点,则AE BE ?uu u r uu u r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6. 2116 7.(天津文8)在如图的平面图形中,已知 1.2,120OM ON MON ==∠= ,2,2,BM MA CN NA == 则· BC OM 的值为_________. 7.6- 8.(浙江9)已知a ,b ,e 是平面向量,e 是单位向量.若非零向量a 与e 的夹角为π 3,向量b 满足b 2?4e · b +3=0,则|a ?b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8.3?1 9.(上海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1,0)A -,(2,0)B ,E 、F 是y 轴上的两个动点,且2EF = ,则AE BF ?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9.-3

【化学】2009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含详细解析)

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1.(09广东理科基础25)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①2Fe+O2+2H2O=2Fe(OH)2; ②4Fe(OH)2+O2+2H2O=4Fe(OH)3; ③2Fe(OH)3=Fe2O3+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 B.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答案:A 解析: ①②反应中消耗O2的量相等,两个反应也仅有O2作为氧化剂,故转移电子数是相等的,A 项正确。①中H2O的H、O两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故不作氧化剂,B项错;铜和钢构成原电池,腐蚀速度加快,C项错;钢铁是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潮湿的空气的中易发生吸氧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故D项错。 2.(09安徽卷12)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点解总反应:2Cu+H2O==Cu2O+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 答案:A 解析: 由电解总反应可知,Cu参加了反应,所以Cu作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选项错误;石墨作阴极,阴极上是溶液中的H+反应,电极反应为:2H++2e-=H2↑,A选项正确;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C选项错误;阳极反应为2Cu+2OH--2e-=Cu2O+H2O,当有0.1mol 电子转移时,有0.05molCu2O生成,D选项错误。 3.(09江苏卷12)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锐角三角函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23、锐角三角函数 要点一:锐角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 一、选择题 1.(2009·漳州中考)三角形在方格纸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tan α的值是( ) A . 3 5 B . 43 C .34 D .4 5 【解析】选C. tan α4 3 == 角的邻边角的对边αα. 2.(2008·威海中考)在△ABC 中,∠C =90°,tan A = 1 3 ,则sin B =( ) A . 10 B . 23 C . 3 4 D . 10 【解析】选D. 3 1 tan == AB BC A ,设BC=k,则AC=3k,由勾股定理得 ,10)3(2222k k k BC AC AB =+=+= sin AC B AB = = 3.(2009·齐齐哈尔中考)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AD 是O ⊙的直径,若O ⊙的半径为 3 2 ,2AC =,则sin B 的值是( ) A . 23 B .32 C .34 D .43 【解析】选A.连接CD,由O ⊙的半径为 32.得AD=3. sin B =.3 2 sin ==AD AC D

4.(2009·湖州中考)如图,在Rt ABC △中,ACB ∠=Rt ∠,1BC =,2A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sin 2A = B .1tan 2A = C .cos 2 B = D .tan B = 【解析】选D 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1BC =,2AB =,所以AC 所以1 sin 2 A = , cos A ,tan A = ;sin B 1cos 2B = ,tan B = 5.(2008·温州中考)如图,在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中线,已知2CD =, 3AC =,则sin B 的值是( ) A . 2 3 B . 32 C . 34 D . 43 【解析】选C.由CD 是Rt ABC △斜边AB 上的中线,得AB=2CD=4.∴sin B 4 3 == AB AC 6.(2007·泰安中考)如图,在ABC △中,90ACB ∠= ,CD AB ⊥于D ,若AC = AB =tan BCD ∠的值为( ) (A (B )2 (C )3 (D ) 3 答案:B A C B D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计算 doc

201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计算 1.(2010全国卷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醋酸溶液的pH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b =,则a b > 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4NH Cl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7< C .31.010mol/L -?盐酸的pH 3.0=,81.010mol/L -?盐酸的pH 8.0= D .若1mL pH 1=的盐酸与100mL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则NaOH 溶液的pH 11= 【解析】A 若是稀醋酸溶液稀释则C(H +)减小,pH 增大,b >a ,故A 错误;B 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 8.0~10.0(无色→红色),现在使红色褪去,pH 不一定小于7,可能在7~8之间,故B 错误;C 常温下酸的pH 不可能大于7,只能无限的接近7;D 正确,直接代入计算可得是正确,也可用更一般的式子:设强酸pH=a ,体积为V 1;强碱的pH=b ,体积为V 2,则有10-a V 1=10-(14-b)V 210142 1-+=?b a V V ,现在V1/V2=10-2,又知a=1,所以b=11 【答案】D 【命题意图】考查弱电解质的稀释,强酸的无限稀释,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强酸与强碱的混合pH 的计算等基本概念 【点评】本题在第一轮复习至第三轮复习无时不在强调的基本问题考查就是第二册第三章的问题,这次居然没有考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而考这些,很简单,大家都喜欢! 2.(2010全国卷1)12.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g 磷消耗掉314mL 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 3与PCl 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 A .1:2 B .2:3 C .3:1 D .5:3 【解析】设n(PCl 3)=X mol, n(PCl 5)=Y mol ,由P 元素守恒有:X+Y=0.25/31≈0.008……①;由Cl 元素守恒有3X+5Y=(0.314×2)/22.4≈0.028……②,联立之可解得:X=0.006,Y=0.002故选C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的基本化学计算能力,涉及一些方法技巧的问题,还涉及到过量问题等根据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 【点评】本题是个原题,用百度一搜就知道!做过多遍,用的方法很多,上面是最常见的据元素守恒来解方程法,还有十字交叉法,平均值法、得失电子守恒等多种方法,此题不

历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2008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圆锥曲线 一. 选择题: 1.(福建卷11)又曲线22 221x y a b ==(a >0,b >0)的两个焦点为F 1、F 2,若P 为其上一点,且|PF 1|=2|PF 2|,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B A.(1,3) B.(]1,3 C.(3,+∞) D.[)3,+∞ 2.(海南卷11)已知点P 在抛物线y 2 = 4x 上,那么点P 到点Q (2,-1)的距 离与点P 到抛物线焦点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时,点P 的坐标为( A ) A. ( 4 1 ,-1) B. (4 1 ,1) C. (1,2) D. (1,-2) 3.(湖北卷10)如图所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在月球附近一点P 轨进入以月球球心F 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之后卫星在P 点第二次变轨进入仍以F 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Ⅱ绕月飞行,最终卫星在P 点第三次变轨进入以F 为圆心的圆形轨道Ⅲ绕月飞行,若用12c 和22c 分别表示椭轨道Ⅰ和Ⅱ的焦距,用12a 和 22a 分别表示椭圆轨道Ⅰ和Ⅱ的长轴的长,给出下列式子: ①1122a c a c +=+; ②1122a c a c -=-; ③1212c a a c >; ④11c a <22 c a . 其中正确式子的序号是B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湖南卷8)若双曲线22 221x y a b -=(a >0,b >0)上横坐标为32a 的点到右焦点 的距离大于它到左准线的距离,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B ) A.(1,2) B.(2,+∞) C.(1,5) D. (5,+∞)

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3个专题)及5套高考试卷烃

专题9 有机化合物 Ⅰ—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1.(2017?北京-7)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瓷器B.丝绸C.茶叶D.中草药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有机物大多数能够燃烧,且多数难溶于水;无机 物指的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多数不能燃烧,据此分析。 A、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不含碳元素,不是有机物,是无机物,故A正确; B、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有机物,故B错误; C、茶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C错误; D、中草药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D错误。 【考点】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硅及其化合物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点评】本题依托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考查了化学知识与生活中物质的联系,难度不大,应注意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却不一定是有机物。 Ⅱ—有机结构认识 2.(2017?北京-10)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式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答案】B 【解析】A.从质量守恒的角度判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反应为CO2+H2=CO+H2O,则产物中含有水,故A正确; B.反应②生成烃类物质,含有C﹣C键、C﹣H键,故B错误; C.汽油所含烃类物质常温下为液态,易挥发,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故C正确;D.图中a烃含有5个C,且有一个甲基,应为2﹣甲基丁烷,故D正确。 【考点】碳族元素简介;有机物的结构;汽油的成分;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菁优网版权【专题】碳族元素;观察能力、自学能力。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碳循环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化 学反应的特点,把握物质的组成以及有机物的结构和命名,难度不大。 C H, 3.(2017?新课标Ⅰ-9)化合物(b)、(d)、(p)的分子式均为6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 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 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 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D 【解析】A.(b)的同分异构体不止两种,如,故A错误 B.(d)的二氯化物有、、、、、, 故B错误 KMnO溶液反应,故C错误 C.(b)与(p)不与酸性4 D.(d)2与5号碳为饱和碳,故1,2,3不在同一平面,4,5,6亦不在同 一平面,(p)为立体结构,故D正确。 【考点】有机化学基础:健线式;同分异构体;稀烃的性质;原子共面。 【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 握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以及空间构型的判断,难度不大。 Ⅲ—脂肪烃

【精品】数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

数学中考试题分类汇 编

2008年数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一次函数 一、选择题: 1. (2008年郴州市)如果点M在直线1 =-上,则M点的 y x 坐标可以是() A.(-1,0) B.(0,1) C.(1,0) D.(1,-1) 2.(2008年郴州市)一次函数1 y x =--不经过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3、一次函数1 =--不经过的象限是() y x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4、如果点M在直线1 =-上,则M点的坐标可以是 y x () A.(-1,0) B.(0,1) C.(1,0) D.(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茂名)已知反比例函数y =x a (a ≠0)的图象,在每一象 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少,则一次函数y =-a x +a 的图象不经过...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 (2008年安徽省)函数k y x =的图象经过点(1,-2), 则k 的值为( ) A . 12 B .12 - C .2 D .-2 7.(2008苏州)函数1 2 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0x ≠ B .1x ≠ C .2x ≠- D .1x ≠- 8.(2008年广东湛江市)函数1 2 y 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 2x = B . 2x ≠ C . 2x ≠- D . 2x > 9.(2008年上海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y x =+经过( )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推断题(含答案)

2018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推断题 1. (苏州)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 (黄冈)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 B.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单质 C.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3. (荆门)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可实现右图中所示的所有反应。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那么对酸、碱、甲盐、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合理的是( C ) A.HCl NaOH BaCl2 Na2SO4 B.HCl Ba(OH)2 Na2SO4 BaCl2 C.H2SO4 Ba(OH)2 Na2SO4 BaCl2 D.H2SO4 NaOH BaCl2 Na2SO4 4. (武汉) 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B.反应②是一定有盐参加反应 C.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 5. (武汉) 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C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下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Fe; 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只能有四种物质; ③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C; 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CuO; ⑤固体乙呈红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Fe和CuO。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A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孝感)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相互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下列符 合对应反应关系的选项是A 选项 A B C D 物甲Ca(OH)2CO2H2Fe 乙Na2CO3NaOH O2HCl

【高考真题】2016---2018三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01 直线运动 【2018高考真题】 1.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 A. 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 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 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 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新课标I卷) 【答案】 B 2.如图所示,竖直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某一竖井的深度约为104m,升降机运行的最大速度为8m/s,加速度大小不超过,假定升降机到井口的速度为零,则将矿石从井底提升到井口的最短时间是 A. 13s B. 16s C. 21s D. 26s 【来源】浙江新高考2018年4月选考科目物理试题 【答案】 C

【解析】升降机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减速运动,在加速阶段,所需时间 ,通过的位移为,在减速阶段与加速阶段相同,在匀速阶段所需时间为:,总时间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升降机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减速运动,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和速度时间公式求得总时间。 3.(多选)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 B. 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来源】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II卷) 【答案】 BD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图像的理解及利用图像解题的能力问题

4.(多选)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至地面。某竖井中矿车提升的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①②分别描述两次不同的提升过程,它们变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都相同;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等。不考虑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对于第①次和第②次提升过程, A. 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 B. 电机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2:1 C. 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为2:1 D. 电机所做的功之比为4:5 【来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全国III卷) 为2∶1,选项C正确;加速上升过程的加速度a1=,加速上升过程的牵引力F1=ma1+mg=m(+g),减速上升过程的加速度a2=-,减速上升过程的牵引力F2=ma2+mg=m(g -),匀速运动过程的牵引力F 3=mg。第次提升过程做功W1=F1××t0×v0+ F2××t0×v0=mg v0t0;第次提升过 程做功W2=F1××t0×v0+ F3×v0×3t0/2+ F2××t0×v0 =mg v0t0;两次做功相同,选项D错误。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5 元素及其化合物 (解析版)

专题05 元素及其化合物 1.[2019新课标Ⅰ] 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 题。下图为少量HCl 气体分子在253 K 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冰表面第一层中,HCl 以分子形式存在 B .冰表面第二层中,H +浓度为5×10?3 mol·L ?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 ?3) C .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 D .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垐?噲?H ++Cl ?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示意图可知,在冰的表面第一层主要为氯化氢的吸附,第二层中氯化氢溶于水中并发生部分电离,第三层主要是冰,与氯化氢的吸附和溶解无关。 【详解】A 项、由图可知,冰的表面第一层主要为氯化氢的吸附,氯化氢以分子形式存在,故A 正确; B 项、由题给数据可知,冰的表面第二层中氯离子和水的个数比为10—4:1,第二层中溶解的氯化氢分子应少于第一层吸附的氯化氢分子数,与水的质量相比,可忽略其中溶解的氯化氢的质量。设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 ,则所得溶液质量为18g/mol× 1mol=18g ,则溶液的体积为18g/mol 1m 0.9ol g/mL ?×10—3L/ml=2.0×10—2L ,由第二层氯离子和水个数比可知,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 等于氯离子物质的量,为10 —4 mol ,则氢离子浓度为-4-2102.l 010L mo ?=5×10—3mol/L ,故B 正确;

C项、由图可知,第三层主要是冰,与氯化氢的吸附和溶解无关,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故C正确; D项、由图可知,只有第二层存在氯化氢的电离平衡HCl H++Cl—,而第一层和第三层均不存在,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氯化氢气体在冰表面的吸附和溶解。侧重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及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注意能够明确图像表达的化学意义,正确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为解答关键。 2.[2019江苏]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D.Al2O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答案】B 【解析】A.NH4HCO3受热易分解和用作化肥无关,可以用作化肥是因为含有氮元素; B.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硫酸具有酸性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具有对应关系; 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不涉及氧化还原,故和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无关; D.电解冶炼铝,只能说明熔融氧化铝能导电,是离子晶体,无法说明是否具有两性,和酸、碱都反应可以体现Al2O3具有两性。 故选B。 3.[2019江苏]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Fe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B.MnO2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l2 C.SO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D.室温下Na与空气中O2反应制取Na2O2 【答案】C 【解析】 【分析】相同的反应物,条件不同(如温度、浓度、过量与少量),反应有可能也不同; A.钝化反应应注意必须注明常温下,浓硝酸与Fe发生钝化; B.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反应中应注意盐酸的浓度和反应温度; C.过量与少量问题应以少量物质为基准书写产物;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28、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要点一:数据的收集方式 一、选择题 1(2010·重庆中考)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A.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 B.对冷饮市场上冰淇淋质量情况的调查 C.对我市市民实施低碳生活情况的调查; D.以我国首架大型民用直升机各零部件的检查 2.(2009·杭州中考)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以下抽样方法中比较合理的 是() A.调查全体女生 B.调查全体男生 C.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 D.调查七、八、九年级各100名学生 3.(2009·重庆中考)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调查一批新型节能灯泡的使用寿命 B.调查长江流域的水污染情况 C.调查重庆市初中学生的视力情况 D为保证“神舟7号”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 4. (2009·河南中考)下列调查适合普查的是() (A)调查2009年6月份市场上某品牌饮料的质量 (B)了解中央电视台直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全国收视率情况 (C)环保部门调查5月份黄河某段水域的水质量情况 (D)了解全班同学本周末参加社区活动的时间 5.(2009·宁波中考)下列调查适合作普查的是() A.了解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 B.了解宁波市居民对废电池的处理情况. C.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 D.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同一车厢乘客进行医学检查 6.(2009·义乌中考)下列调查适合作抽样调查的是() A.了解义乌电视台“同年哥讲新闻”栏目的收视率

B.了解某甲型H1N1确诊病人同机乘客的健康状况 C.了解某班每个学生家庭电脑的数量 D.“神七”载人飞船发射前对重要零部件的检查 7.(2008·维吾尔中考)下列调查方式中,合适的是() A.要了解约90万顶救灾帐蓬的质量,采用普查的方式 B.要了解外地游客对旅游景点“新疆民街”的满意程度,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C.要保证“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对主要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D.要了解全新疆初中学生的业余爱好,采用普查的方式 【解析】选B 8.(2008·福州中考)下列调查中,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了解某班学生“50米跑”的成绩B.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C.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D.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 【解析】选A. 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应采用抽样调查. 9.(2008·黄冈中考)要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从中任意抽取3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 在这个问题中,30是() A.个体B.总体C.样本容量D.总体的一个样本 【解析】选C. 10.(2008·宜昌中考)在2008年的世界无烟日(5月31日),小华学习小组为了解本地区大 约有多少成年人吸烟,随机调查了100个成年人,结果其中有15个成年人吸烟。对于这个关于数据收集与处理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的方式是全面调查 B.本地区只有85个成年人不吸烟 C.样本是15个吸烟的成年人 D.本地区约有15﹪的成年人吸烟 【解析】选D.关于数据收集与处理时,由于了解本地区大约有多少成年人吸烟,范围广、人员多,所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用样本来估计总体。故选D 11.(2008·内江中考)下列调查方式中适合的是() A.要了解一批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方式 B.调查你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C.环保部门调查沱江某段水域的水质情况,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D.调查全市中学生每天的就寝时间,采用普查方式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真题汇编 22.计算题

23(2017·天水中考)将含有NaCl杂质的某烧碱样品10g完全溶于90g水中,再向所得溶液中慢慢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在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求l0g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2)求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箅结果精确到0.1%) 【解答】解: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盐酸溶液的质量为100g,对应的HCl的质量为100g×7.3%=7.3g 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OH+HCl═NaCl+H2O 40 36.5 58.5 x 7.3g y == x=8g y=11.7g 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6.9% 答:(1)l0g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8g. (2)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6.9% 36(2017·兰州中考)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这种“石头纸”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大量废弃贝壳制得的,为测定其中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的含量.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水和氯化氢的挥发忽略不计);

取25.0g样品粉碎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所量关系如图所示: (1)计算“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完全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解答】解:(1)设碳酸钙质量为x,生成氯化钙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44 x y 8.8g ==, x=20g,y=22.2g, “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0%, 答:“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2)完全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4.1%,答:完全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4.1%. 18(2017·庆阳中考)(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回收一块质量为40 g的铜锌合金中的铜,将该合金放人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稀硫酸100 g,烧杯内剩余固体27 g。请完成下列计算: (1)40 g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________g 。 (2)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点拨:(1)40 g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为40 g-27 g=13 g (2)解:设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98

2020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集合)

2020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集合) 考法1交集 1.(2020·上海卷)已知集合{1,2,4}A =,{2,3,4}B =,求A B = . 2.(2020·浙江卷)已知集合{14}P x x =<<,{23}Q x x =<<,则P Q = A.{|12}x x <≤ B.{|23}x x << C.{|34}x x ≤< D.{|14}x x << 3.(2020·北京卷)已知集合{1,0,1,2}A =-,{|03}B x x =<<,则A B = A.{1,0,1}- B.{0,1} C.{1,1,2}- D.{1,2} 4.(2020·全国卷Ⅰ·文科)设集合2{340}A x x x =--<,{4,1,3,5}B =-,则A B = A .{4,1}- B .{1,5} C .{3,5} D .{1,3} 5.(2020·全国卷Ⅱ·文科)已知集合{3,}A x x x Z =<∈,{1,}A x x x Z =>∈,则A B = A .? B .{3,2,2,3}-- C .{2,0,2}- D .{2,2}- 6.(2020·全国卷Ⅲ·文科)已知集合{1,2,3,5,7,11}A =,{315}B x x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2 B .3 C .4 D .5 7.(2020·全国卷Ⅲ·理科)已知集合{(,),,}A x y x y N y x *=∈≥, {(,)8}B x y x y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2 B .3 C .4 D .6 8.(2020·全国卷Ⅰ·理科)设集合2{40}A x x =-≤,{20}B x x a =+≤,且 {21}A B x x =-≤≤,则a = A .4- B .2- C .2 D .4 考法2并集 1.(2020·海南卷)设集合{13}A x x =≤≤,{24}B x x =<<,则A B =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2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必修1) Ⅰ—离子共存、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1.[2018江苏卷-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L-1KI 溶液:Na+、K+、ClO-、OH- A. 0. 1 mol· L-1Fe2(SO4)3溶液:Cu2+、NH4+、NO3-、SO42- B. 0. 1 mol· L-1HCl 溶液:Ba2+、K+、CH3COO-、NO3- C. 0. 1 mol· L-1NaOH溶液:Mg2+、Na+、SO42-、HCO3- D. 0. 1 mol· 【答案】B 【解析】A.I-与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I-+ClO-=IO-+Cl-,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 Fe3+、SO42-、Cu2+、NH4+、NO3-、SO42-在溶液中相互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B正确; C.CH3COO-能与H+反应生成CH3COOH,在HCl溶液中CH3COO-不能大量存在,C错误;D项,Mg2+、HCO3-都能与OH-反应,Mg2+、HCO3-与OH-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考点】次氯酸盐的强氧化性;醋酸为弱电解质;氢氧化锰难溶于水;碳酸氢盐与碱 反应。注意:离子间不能大量共存有如下几点原因:①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水、沉 淀或气体,如题中C、D项;②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题中A项;③离子间发生双 水解反应,如Al3+与HCO3-等;④离子间发生络合反应,如Fe3+与SCN-等;⑤注意题中的 附加条件。 2.[2018浙江卷-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大理石与醋酸反应:CO32-+2CH3COOH=2CH3COO-+H2O+CO2↑ B. 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MnO4-+4Cl-+8H+==Mn2++2Cl2↑+4H2O C. 漂白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SO2+H2O+ClO-=SO42-+Cl-+2H+ D.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OH-+Ca2++HCO3-==CaCO3↓+2H2O 【答案】D 【解析】大理石与醋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 +H2O+CO2↑,A错误;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MnO4-+10Cl - +16H+=2Mn2++5Cl2↑+8H2O,B错误;漂白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气体,离子方程 式为:SO2(少量)+H2O+3ClO-=SO42-+Cl-+2H ClO,C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 的碳酸氢钙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OH-+Ca2++HCO3-=CaCO3↓+2H2O,D正确。 【考点】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3.[2018浙江卷-25]某绿色溶液中含有H+、Na+、Mg2+、Fe2+、Cu2+、SO42—、Cl—、CO32—和HCO3—离子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已知Ag2SO4微溶于水,可溶于酸) ①向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过滤,得到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和绿色滤液B; ②取滤液B,先用HNO3酸化,再滴加0.001mol/L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A中一定存在H+、SO42-和Cl— B.溶液A中不存在Mg 2+、CO32-和HCO3—,不能确定Na+的存在 C.第②步生成的白色沉淀中只有AgCl,没有Ag2CO3 D.溶液中存在Fe2+与Cu2+中的一种或两种,且可以用NaOH溶液判断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