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指标管理办法

工艺指标管理办法
工艺指标管理办法

工艺指标管理办法

一、工艺指标内容

(一)原材料消耗控制指标。

(二)原料、燃料、化工材料、中间产品、成品、副产品质量控制指标。

(三)安全卫生指标。

(四)环保三废排放控制指标。

(五)设备动力控制指标。

(六)工艺过程控制指标。

二、工艺指标分类

工艺指标分为厂控工艺指标与车间控制工艺指标。厂控工艺指标是对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能耗物耗、环保、设备运转等有重要影响的一级指标;车间控制工艺指标是指公司控制工艺指标以外的二级指标。

三、工艺指标制定与修订

(一)厂控工艺指标的制定由生产管理部组织技术发展部、安全质量环保部、机电动力部、安全质量环保部及各车间,根据操作规程及相关技术文件确定,经公司总工程师和生产副总经理审批后下发执行。车间级工艺指标的制定由相关车间提出,车间主任审核,由生产管理部审批后下发执行。

(二)指标的修改应遵循先进性的原则。出现下列情况后应对工艺指标进行修订:当前工艺条件下与设计值偏差较

大,装置技术改造要求,原材料性质已发生变化,产品结构发生变化,操作条件发生变化。

(三)厂控工艺指标的修改周期为每年一次,车间级工艺指标根据装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修改。工艺指标的修改由车间提出后报生产管理部进行审批,由生产副总签发。

(四)工艺指标修改的基本要求包括:必须保证对生产装置、人员安全可靠;保证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要求;符合节能降耗的要求;符合环保要求;符合工艺技术先进性要求。

(五)工艺指标的管理

1.厂控工艺指标履行审批手续后由生产管理部下发各生产车间执行,车间级工艺指标经审批后由车间下发岗位执行。

2.车间岗位操作人员应按岗位生产日报表规定的项目、频率、时间,及时填写报表,监控运行工艺指标,岗位操作人员不得伪造工艺指标数值。

3.工艺指标偏离控制范围时,车间应及时调整,若无法调整应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生产安全。

4.工艺指标偏离控制范围较大,又未及时调整和采取措施,按工艺事故处理。

5.仪表、电气车间应保证工艺指标监控设备的完好,发现故障仪表、电气应及时处理避免引发工艺和设备事故。

6.生产管理部每月对厂控工艺指标进行检查考核。

7.各生产车间对车间级工艺指标应进行检查、评比、考核,对违反工艺指标的操作人员和当班班长进行考核。

制度名称工艺指标管理办法

制度编号责任编写人

编写日期审核人

日常A类工艺指标考核细则

日常A类工艺指标考核细则 编制: 审核: 审批: 批准: 二零一四年七月二十二日

日常A类工艺指标考核细则 1 目的 为了有效控制甲醇产品的产量、质量、消耗,减少对设备、安全、环保的影响,更好地监督各生产车间管理好本车间的A类工艺指标,充分调动各车间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确保生产装置长周期安全稳定、满负荷高效运行,以《华电榆天化工艺指标管理制度》为依据,制定本考核细则。 2 范围 本考核细则适用于生产技术科调度室、气化车间、甲醇车间、动力车间、公用车间。 3 A类工艺指标的管理 3.1 各操作人员严格按照附件一《华电榆天化煤化工厂A类工艺指标》要求控制。 3.2 各车间建立健全A类工艺指标管理台账,生技科技术人员不定期进行指标控制情况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3.3 车间次日以附件二《车间A类工艺指标考核表》形式通过电子版、文字版两种格式上报前一天工艺指标执行情况,如遇双休日或节假日则上报时间顺延。考核表由车间工艺技术员认真如实填写,生技科不定期对车间日报表进行重点项目抽查。 4提奖和兑现办法 4.1 根据各车间A类工艺指标的重要程度、项目多少,确定该车间的基准奖金。 4.2 气化车间、甲醇车间基准奖金为3000元;动力车间、公用车间基准奖金为2000元;生产技术科调度室基准奖金为1000元。 4.3 每月的A类工艺指标奖金由生产技术科根据气化车间、甲醇车间、动力车间、公用车间当月A类工艺指标综合考核结果,认真如实填写附件四《华电榆天化煤化工厂A类工艺指标综合考核汇总表》,经分厂相关领导、部门审核通过后,于月底报经营科兑现。 5 考核细则 5.1 若当月各车间的A类工艺指标抽查合格率平均值≥96%,气化车间、甲醇车

工艺指标工艺卡片)管理制度

工艺指标(工艺卡片)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更好的控制工艺指标,使生产平稳有序进行,按时完成生产任务,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鸿基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指标管理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鸿基焦化各生产车间。 3 职责 3.1 生产技术部是公司工艺指标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 1)确定工艺卡片的内容、语言和格式; 2)工艺卡片制(修)订、审核、会签、发布和保存; 3)工艺卡片的日常管理,确保工艺卡片的有效性、适宜性; 4)监督工艺卡片的使用。 3.2 工艺指标由生产技术部负责监督检查 3.3 设备指标由设备部负责监督检查 3.4 安全环保指标由安环消防部负责监督检查 3.5 产品质量指标由生产技术部负责监督检查 3.6 生产车间负责工艺指标的具体编制和执行,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4 工艺卡片内容与要求 4.1 工艺卡片指标的来源 装置原设计的基础数据、装置改造设计(技改技措)的基础数据、装置长周期运行的限制条件、装置标定数据、产品质量指标控制、环保达标排放要求等。 4.2 工艺卡片的内容 4.2.1内容包括:装置名称、工艺卡片编号、原料及化工原材料质量指标、装置关键工艺参数指标、动力工艺指标、装置成品及半成品质量指标、装置消耗指标、环保监控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管领导及部门签字、执行日期。 4.2.2具体控制指标主要包括:

●关键控制工艺指标 ●关键环保监控指标 ●装置重要公用工程系统指标 ●主要工艺运行指标 ●主要设备运行指标 ●原料质量控制指标 ●装置产品质量控制指标 4.3 工艺卡片中涉及技术秘密的部分,不能公开展示。 4.4 工艺卡片中各项指标应达到的要求: ●符合装置生产操作的特点 ●保证产品质量 ●节能降耗 ●工艺技术水平先进 5 工艺卡片编制、变更及修订 5.1 原始工艺卡片编制及审批 5.1.1 各生产车间根据4要求,制定出工艺指标卡片初稿。 5.1.2 工艺卡片交车间主任签字→生产技术部会同相关部室进行审核并会签→副总工程师审核→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后下发执行。 5.1.3 临时工艺卡片管理 新装置开工初期可以使用临时工艺卡片,运行半年后,生产工艺运行稳定,修订临时工艺卡片,形成正式的工艺卡片; 临时工艺卡片的审批、生效程序等同工艺卡片; 临时工艺卡片必须有时间限制,过期自动作废。 5.2 工艺指标的变更、调整 5.2.1 下列情况应对工艺指标进行变更、调整: 1)未达到4.4要求的; 2)装置技术改造要求; 3)原材料性质已发生变化; 4)产品结构发生变化;

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 gz-scxb-15版本:a修改状态:0 XX年1月1日实施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和健全工艺管理,加强生产责任制,严肃工艺纪律,以实现优质、高产、低耗、安全的目的,特制订本制度。第二条:工艺管理是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基本任务是:组织制定,执行各种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规程及其它以此为中心的各项规程,督促、检查以生产工艺技术规程为中心的各项技术规程的执行情况,总结经验,改造生产技术,开展合理化建议的活动。并参与组织技术措施的实施;组织工艺查定和对工艺路线、工艺流程的技术经济评审,通过调查研究和生产实践,使各种规程制度不断得到修订和完善。第三条:工艺管理工作要同挖潜,革新、改造,以及新技术应用相结合,必须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消耗相结合;工艺管理还要与搞好环境保护,开展安全无事故活动相结合.第四条:工艺管理的日常工作:1、组织制订或修订产品或生产装置的工艺规程技术文件(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2、组织制订或修订各级工艺控制指标,操作指标,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3、对现有的产品生产工艺,原材料消耗,以及中间控制进行定期的分析与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4、制订原始记录,工艺控制台帐、组织工艺技术分析5、开展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6、组织和参加工艺查定工作。7、配合技术情报,技术档案部门,收集和整理

国内外有关工艺技术资料。8、开展技术交流和协助开展技术教育活动。9、参加新产品技术鉴定工作。l0、参加制订和修订技术改造计划和长远规划工作。第二章工艺规程的编制和管理第五条:凡正式生产的产品和装置均需制订技术标准,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和分析规程,均应该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查、批准,并给予受控编号后,方可贯彻执行.第六条:工艺规程是生产的法规,是各级生产指挥人员、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开展工作的技术依据。工艺规程包括了产品的工艺路线和流程图,产品的质量,工艺和主要技经指标等基础资料。岗位操作法是按照工艺规程和生产实践经验组织编制的,是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必须共同遵守,执行的基本依据。工艺规程内容:一.产品概述1.产品名称、化学结构式、主要理化性质2.技术标准、产品质量规格、包装贮运方式3.主要用途、使用方法须知二.原辅材料1.原材料名称、规格及其主要指标检验方法2.辅助材料名称、规格及其主要指标检验方法3.其它材料名称、规格及其主要指标检验方法三.生产工艺过程1.工艺沿革(包括装置能力、技术进步等内容)2.化工工艺路线及其技术依据3.主要化学反应及副反应4.主要物料的平衡及流向5.工艺过程及流程图四.生产控制技术 1.配方和配料(可列配方编号、配方另立)2.工艺控制点示意图3.各项工艺操作指标4.主要生产工序的控制方法5.中间控制技术及检测手段6.其它五.原材料动力消耗定额六.安全生产技术1.使用、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一览表2.易燃易爆工序岗位一览表3.安全生产的贮存、

掺混肥操作规程、工艺指标及考核办法

河北中钾化肥有限公司 工艺管理、操作规程及工艺指标管理制度 一、掺混肥工艺管理 1、在生产过程中操作工必须严格按工艺流程认真操作,熟练掌握各工 艺操作指标。 2、严格控制各工艺点的操作指标,不得随意改变各工艺点的操作数值, 以保证下一工段工序的正常操作。 3、经常观察各工艺点的运转情况,准确记录各工艺点的数据。 4、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并报告,不得违反工艺管理制度。 二、掺混肥操作规程 1、计量、混配工段 开车前:班组接生产通知单及配料通知单,领用合格的原材料。首先,检查自动计量配料秤、搅拌机,输送机等各种机械的运转状况,确定各机械设备运转正常情况下,开始向料斗投料。混配工不得使料斗内缺料,即流水倒料。将原料包装袋内原料倒净,空袋码放整齐,并做好配料的原始记录。 2、包装工段 接袋员检查领来的包装袋是否与生产通知单上的各项指标相符合,包装秤工作状态如何,缝包工检查缝包线及缝口机运转情况。以上两项检查完成,确认正确无误、无机械故障后,开始计量包装和缝口,保证计量准确、缝口良好。 3、成品入库工段 按规定堆放成品。在接到产品检验报告单后,按报告单将产品分为合格与不合格品,合格品入库,出现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规定处理。 以上各工段完毕后,打扫现场卫生,认真清理维护设备,并做好各自的

原始记录。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三、工艺指标 1、各种原材料标准均按如下国标执行 氯化钾(k2O≥60%) GB6549—1996 硫酸铵(NHS2O≥20.5%)GB535—1995 尿素 [CO(NH2)2≥46%] GB2440—2001 磷酸二铵(64%≥18-46%) GB10209—2010 磷酸一铵(55%≥11-44%) GB10209—2010 过磷酸钙(P2O5≥12、16%) GB21433—2006 如有一项原材料不符合国标,必须退回,否则发现一次扣款50元。 2、所用原、辅材料按生产通知单及配料通知单执行。 3、成品的重量按配料通知单执行。正负误差每袋绝对控制在0.4kg、0.5kg。 4、成品外观为颗粒状,无机械杂质,松散不结块。水溶磷占有效磷的比重大于等于60%。水分小于等于2.0%。粒度(2.00—4.00mm)通过(大于等于)70%。氯离子小于等于3.0%。

化工工艺管理制度

化工工艺管理制度 一、主题内容及适用范畴 本制度规定了化工工艺治理的内容要求和方法,适用于全厂化工生产活动中治理事项的治理。 二、化工工艺治理内容及要求 (一)化工操作人员对工艺文件(岗位操作法、岗位责任制等)熟练程度,要求达到工艺操作标准要求。 (二)化工操作人员对现场工艺流程熟练,要求达到工艺操作标准。 (三)化工操作人员对<<化工通用治理标准>>执行情形,要求符合标准。 (四)工艺记录报表、交接班记录填写情形是否按时、准确、整齐,保管妥善,符合原始记录治理标准。 (五)巡回检查制执行情形要求符合化工操作通用治理标准。 (六)工艺治理制度要求建立健全。 (七)工艺指标、定额消耗情形要求符合标准。 (八)工艺事故处理情形要求符合工艺事故治理标准。 (九)工艺台帐要求健全、完整。 (十)化工岗位清洁文明要求达到标准。 (十一)各单位化工工艺纪律执行情形要求直截了当与单位效益挂钩,执行经济责任制标准。 (十二)生产技术部负责每月五日前将上月化工工艺纪律执行情形考核 结果汇总上报。 三、化工工艺纪律检查方式及要求 (一)对化工艺纪律执行情形采取巡回检查。不定期抽查和定期全面检查三种方式。 (二)巡回检查由各化工车间主管生产工艺的副主任负责进行.每周至少一次,负责本车间范畴内所有化工岗位的检查,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操作者有权禁止或停止其操作。

(三)不定期抽查由生产技术部负责进行,每月最少四次。检查范畴包括本单位所有化工岗位。对不符合本标准的操作人员有权停止其操作。 (四)定期全面检查由厂组织联合检查组负责进行,每季度一次。范畴包括所有化工岗位。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操作人员有权停止其操作,并责令其所在单位进行批判教育。 (五)当班生产调度、生产班组长必须按点定时检查,生产调度随时抽查。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者应及时纠正或停止其操作。 (六)每次检查必须有检查纪录,作为执行经济责任制考核的依据。 开停车治理制度 为了加大开停车的打算性和严肃性,有效地增加生产时刻,提升开车效率,使全系统生产处于受控状态,做到清理和检修工作安全、及时、高效、完全,使各装置长周期、满负荷、连续、稳固运行,特制定复肥厂开停车治理制度。 一、复肥厂生产系统分为硫酸、磷酸过滤、浓缩、磷铵、一铵五个主统和氟钠、供电、供水、供汽(气)等辅助系统,除氟钠由磷酸车间按照每月的生产作业打算自主组织生产外,其它主辅系统的开停车,均纳入本制度之列。 二、打算开停车的治理制度 (一)辅助系统的开停车由调度室统一和谐和指挥,而主系统的开停车必须严格履行申请、审批程序。 (二)停车时刻在1小时之内,由当班班长电话报告调度室,并经当班

工艺指标考核管理办法

工艺管理和考核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工艺管理是公司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为维护工艺的严肃性,保证工艺贯彻执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公司有秩序地进行生产活动而进行的活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搞好生产工艺管理工作,严格工艺纪律,保证生产安全、稳定、高效、长周期,特制定本规定和考核办法。本规定和考核办法适用于河南京宝新奥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工艺技术管理及操作过程。 第二章工艺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二条工艺指标的管理 1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要求的标准控制工艺指标。 2 工艺指标、参数的修改流程要求符合相关规定,公司要明确具有修改指标、参数权限的人员,详细填写《工艺参数变更单》并跟踪实施效果。白班下班期间如修改指标、参数权限的人员不在岗位上暂时可进行电话通知修改,然后待次日上班后及时填写《工艺参数变更单》,主操人员要记录在交接班本上。 3 生产部门在开车生产前,工艺工程师和技术员要把相关的工艺参数及时、准确、完整地以书面形式下达到中央控制室,严禁口头下达。 4 工艺工程师每天要进行一次重点工艺指标、参数确认检查,每周对其他工艺指标至少进行两次覆盖检查,以确保工艺指标、参数的贯

彻实施。 重点工序的关键指标规定如下: 电量及电耗;气量及气耗;一次水及水耗;蒸汽消耗; 5技术质量部负责对控制电脑内工艺指标、参数及历史趋势、报警等数据的妥善管理,严禁擅自删除工艺趋势、历史报警等记录。 第三条工艺操作和开停车管理 1 一线员工要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要求正确地操作,要保证操作与工艺规定的一致性。 2 根据生产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完善操作规程,并及时将新完成的技改项目有关内容纳入操作规程中。 3 严禁违反操作规程和工艺文件进行操作。 4 生产的开停车(包括主要设备的开停车,如:螺杆机、往复机、汽轮机-离心机等)实施大型设备开停车确认表制度,要求经过确认签字后再进行后续操作。 5 开停车确认表要认真如实填写,严禁代签、漏签。 第四条岗位交接和现场巡检管理 1 交接班时,操作人员按岗位和巡检路线对应交接,做到“四清”,即“记录清、数据清、问题清、具体部位清”。交接人在交接记录上签字,接班者签字后再发现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2 认真执行岗位交接班制度,按照“十交五不接”要求进行交接班。 3 上一班的班组长应将班中的生产情况、设备状况、存在问题等信息正确传达给下一班的班组长,以便使下一班正确掌握情况,避免出

2020年生产工艺流程管理制度

生产工艺流程管理制度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一、总则: 1、工艺是产品生产方法的指南,是优质、高效、人低耗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手段。是生产计划、生产调度、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原材料供应,工艺装备和设备等工作的技术依据,是产品生产过程必须的标准性作业指导书。 2、工艺工作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工艺人员要坚持科学态度,不断提高工艺水平,为生产服务。 3、工艺工作要认真贯彻工艺规程典型化、工艺装置标准化,通用化的原则。 二、制度: 1、工艺工作必须完善工艺手段,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工艺过程合理、可靠、先进为原则。 2、工艺文件必须保证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3、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工艺,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操作规程、技术文件内容,如有某种原因无法按工艺生产时,应由生产技术部主管签字方可生效。 4、设计标准的修改需经生产技术部主管、总经理批准。 5、凡是工艺文件出现的差错,应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凡属不按工艺文件而出现的差错,应由操作者负责,追查责任事故。 6、工艺技术人员应不断对车间操作人员进行工作纪律教育,严格按工艺标准监督工艺执行。 7、工艺文件的编写,个性等项工作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并按工艺文件要求编写工艺质量要求。 8、技术人员对工艺文件、工艺配方单的修改,除下达修改通知单外还应对全公司新发文件全部修改完毕,各修改单上应在存档通知单上注明。 9、工艺管理考核

9.1为了使工艺管理能够有效运行,不流于形式,对违犯工艺管理规定的责任人,将根据如下规定进行处罚。 9.1.1对于违犯工艺管理规定,不按工艺操作规程严格操作,导致工艺控制指标超标的,检查发现后责令整改并通报批评,按每一超标指标30-50元的标准,对第一责任人、当班长进行处罚。9.1.2因上一工序原因导致本工序控制指标不合格,并能够及时进行查找原因并调整的不作处罚,否则,则依9.1.1条款进行处罚。 9.1.3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工艺指标如出现超标现象,通报批评并一次性处罚100元。 9.1.4因工艺文件管理不善造成丢失的,丢失一本罚款100元,私自复印的罚款100元。 9.1.5对一月内造成指标超标3-5次的操作工,月末加罚50元,并下岗培训一周,经培训后仍继续出现指标超标的,再加罚50元后,调离本岗位。 9.1.6因不按规定操作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系统降负荷、停车等严重后果的,依后果的严重程度、影响的大小以及发生经济损失数额多少等要素,经过经理办公会研究讨论,对第一责任人、当班班长、

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神华乌海能源西来峰煤化工公司甲醇厂 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暂行) 1、目的 为了强化甲醇厂生产管理,严肃生产和工艺纪律,推进技术进步,优化生产过程,确保生产装置安全稳定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装置运行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各车间要以实现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为目标,切实做好本办法的贯彻落实工作,认真执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甲醇厂内各车间的工艺技术管理控制。 3、岗位操作规程的管理 ①岗位操作规程由岗位所在车间组织编写,由车间技术负责人校核,经生产设备技术部审核,最后由总工程师(分管生产负责人)批准。 ②各岗位必须有操作规程,并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③每年对岗位操作规程的适用性进行一次评审,做好评审记录。 ④岗位操作规程的发放范围由各车间制定,做好发放记录,相关人员人手一册。 ⑤若采用了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应及时对原岗位操作规程进行修改,也可以编制补充操作规定。岗位操作规程的修改和补充,应由所在车间提出申请,经生产设备技术部审核,总工程师(分管生产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执行。

4、岗位记录与工艺台帐的管理 ①岗位记录的内容主要有:岗位主要工艺指标执行情况、生产负荷的变化情况、主要设备的开停时间,停车原因、机电设备仪表运行情况,备车情况、设备检修和试车情况、跑冒滴漏情况、不正常生产和事故处理情况、领导的批示及岗位记录的名称、交接班者的签名等内容。 ②工艺台帐的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工艺指标台帐》、《分析化验台帐》、《工艺事故台帐》、《原材料消耗台帐》、《设备、管道、阀门、盲板设置台帐》、《技改技措台帐》、《生产技术经济查定台帐》、《催化剂台帐》、《原始开停车台帐》等。 ③各生产车间的工艺记录要真实、及时、规范,并每月2日按时间顺序整理交生产设备技术部存放;工艺台帐由车间保管存放,生产设备技术部定期检查,对记录、台帐超过保存期的按程序要求及时销毁处理,作好记录。 ④工艺台帐和记录要求:记录要求真实、准确、及时,无涂改、无超前和滞后现象;原始记录必须字体清楚,仿宋化;记录保持清洁、完整,并按要求及时装订。 ⑤必须使用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 5、工艺指标及工艺变更的管理 ①工艺指标的制定,应以设计工艺参数及岗位操作规程为依据。由生产设备技术部负责制定,总工程师(分管生产的负责人)批准,以生产技术文件下发。工艺指标与实际生产指标不符的,实践证明设

工艺指标操作管理制度样本

工艺指标操作管理制度 工艺指标操作规程 生产工艺管理是公司管理基本构成某些,它是加强公司管理重要一环,为了生产系统安全、稳定运营,不断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减少生产成本,严格各项工艺管理制度,杜绝违章操作,防止各类事故发生,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化工岗位操作规程管理 化工岗位操作规程是质量管理程序文献构成某些,属受控文献是化工岗位人员操作根据,操作工对操作规程掌握限度关系到生产系统安全、优质、低耗、必要严格管理。 (一)岗位操作规程编制 岗位操作规程由设计人员或车间工艺技术人员编制草稿,报生产部修改汇编,生产厂长审核,股份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后颁布执行。(二)岗位操作规程发放 由于岗位操作规程是受控性文献,发放时必要登记、签收,生产部发给车间时要登记、签收,车间发给个人也要签收,人员调离岗位时,车间要及时收回。生产部依照化工岗位人员控制发放总数,车间必要保证每位人员手持一册。 (三)岗位操作规程贯彻执行 1、由车间生产主任负责组织贯彻执行,调度室监督执行。

2、车间工艺技术员应组织操作工学习岗位操作规程,每季度不少于一次。 3、对于学徒工或新来纯熟工更应当抓紧学习,学徒期满后, 经考试合格、报生产部和综合办考核批准后,方可正式操作。考试不合格者,补考两次仍不合格时,应由车间退回综合办。 4、车间对操作工学习状况定期进行考核。半年组织一次安全、工艺操作技术全面考试,成绩报生产部和综合办。 (四)岗位操作规程修改和补充 1、依照生产工艺变更,新设备、新技术采用,合理化建设等进行修改或补充。 2、由车间提出修改或补充意见,生产部及关于部门修订、审核,生产厂长批准执行。 3、新操作规程未批准之前,仍按原规定执行。 二、工艺指标管理 工艺指标是实现系统安全、平衡运营保证。在生产过程中,必要严格执行各项工艺指标,使生产随时处在受控状态,保证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营。 (一)工艺指标分类 工艺指标分为厂控和车间控制两类,凡属下列性质为厂控工艺指标; 1、涉及工号(或车间)之间,影响较大; 2、影响到安全生产或严重影响到产品质量和产量;

工艺指标(工艺卡片)管理制度

工艺指标(工艺卡片)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更好的控制工艺指标,使生产平稳有序进行,按时完成生产任务,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鸿基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指标管理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鸿基焦化各生产车间。 3 职责 3、1 生产技术部就是公司工艺指标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 1)确定工艺卡片的内容、语言与格式; 2)工艺卡片制(修)订、审核、会签、发布与保存; 3)工艺卡片的日常管理,确保工艺卡片的有效性、适宜性; 4)监督工艺卡片的使用。 3、2 工艺指标由生产技术部负责监督检查 3、3 设备指标由设备部负责监督检查 3、4 安全环保指标由安环消防部负责监督检查 3、5 产品质量指标由生产技术部负责监督检查 3、6 生产车间负责工艺指标的具体编制与执行,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4 工艺卡片内容与要求 4、1 工艺卡片指标的来源 装置原设计的基础数据、装置改造设计(技改技措)的基础数据、装置长周期运行的限制条件、装置标定数据、产品质量指标控制、环保达标排放要求等。 4、2 工艺卡片的内容 4、2、1内容包括:装置名称、工艺卡片编号、原料及化工原材料质量指标、装置关键工艺参数指标、动力工艺指标、装置成品及半成品质量指标、装置消耗指标、环保监控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管领导及部门签字、执行日期。4、2、2具体控制指标主要包括:

●关键控制工艺指标 ●关键环保监控指标 ●装置重要公用工程系统指标 ●主要工艺运行指标 ●主要设备运行指标 ●原料质量控制指标 ●装置产品质量控制指标 4、3 工艺卡片中涉及技术秘密的部分,不能公开展示。 4、4 工艺卡片中各项指标应达到的要求: ●符合装置生产操作的特点 ●保证产品质量 ●节能降耗 ●工艺技术水平先进 5 工艺卡片编制、变更及修订 5、1 原始工艺卡片编制及审批 5、1、1 各生产车间根据4要求,制定出工艺指标卡片初稿。 5、1、2 工艺卡片交车间主任签字→生产技术部会同相关部室进行审核并会签→副总工程师审核→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后下发执行。 5、1、3 临时工艺卡片管理 新装置开工初期可以使用临时工艺卡片,运行半年后,生产工艺运行稳定,修订临时工艺卡片,形成正式的工艺卡片; 临时工艺卡片的审批、生效程序等同工艺卡片; 临时工艺卡片必须有时间限制,过期自动作废。 5、2 工艺指标的变更、调整 5、2、1 下列情况应对工艺指标进行变更、调整: 1)未达到4、4要求的; 2)装置技术改造要求; 3)原材料性质已发生变化; 4)产品结构发生变化;

卷烟工序工艺质量监督考核细则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分发号:Q/GYGS G NY(ZG)001-2010 工序工艺质量监督考核细则 (B/1版) 起草部门: 质量管理部 起草人: 程雷王春丰 批准人: 石国强 ?? 2010-03-02 发布2010-06-23实施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阳卷烟厂?发布

工序工艺质量监督考核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厂卷烟生产过程中产品工艺、质量管理的考核办法。 本标准适用于厂工艺质量考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2003版卷烟工艺规范 Q/GYGS GP017 在制品检验及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Q/GYGS J JS505 制丝工艺技术要求(南阳卷烟厂) Q/GYGS J JS402 烟用材料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准则 Q/GYGS J JS** **卷烟(滤棒) Q/GYGS G SC026 卷烟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规定 Q/GYGS J SC** **检验规程 Q/GYGS J NY(ZG) ** **检验规程 Q/GYGS J NY(ZJ)** **工艺技术标准 Q/GYGS G NY(ZG)005 工艺过程控制办法 Q/GYGS G NY(ZG)007 卷烟生产线防虫、灭虫管理规定 3 术语和定义(无) 4 职责 4.1 质量管理部负责对生产过程工艺、质量的监督考核; 4.2 车间和相关部室负责生产过程工艺、质量的控制,和纠正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 5 考核办法 5.1 工艺质量管理的考核项目 5.1.1 指标考核 5.1.1.1 制丝车间的考核以工艺质量指标优质率、工艺参数合格率、技术条件合格率和薄片质量得分为准,卷包车间的考核以卷包工序质量综合得分、滤棒质量综合得分为准,

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1目的 为加强工艺管理工作,保证工艺技术的有效控制,特制定本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生产工艺技术管理控制。 3职责范围 生产技术部是工艺技术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正常生产的工艺管理工作,组织工艺文件的编制,修订、发放及监督管理,负责工艺记录的审批登记管理,负责工艺文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考核工作。 4规定内容 4.1正常生产的工艺管理 4.1.1生产车间必须严格按生产工艺操作规程执行,并如实填写原始记录。 4.1.2为确保工艺指标的严格执行,生产车间主管要对工艺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每天一次并做好记录,对查出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罚。 4.2 工艺记录的管理 4.2.1生产技术部是工艺记录的职能管理单位,负责对工艺记录的审核和备案工作。 4.2.2生产技术部对工艺记录要真实、及时、规范,并按月登记存放,保存一年,超过保存期的按程序要求进行及时销毁处理,作好记录。

4.3工艺文件的控制 4.3.1接收工艺文件的部门,必须按照《文件管理制度》要求,严格进行接收登记、借阅和发放,并有具体人员管理。 4.3.2工艺文件不允许复印和外借,车间主管要对工艺文件每月进行定期检查一次,制止文件的外流和丢失。 4.3.3车间主管将对发放的工艺文件进行检查监督管理,如发现文件管理不好,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罚。 4.3.4工艺文件应保持完整,不允许随意涂改乱画及缺页现象。 4.3.5因工艺文件丢失或工作需要,要求补发工艺文件,应提交申请,写明原因,经生产技术部确认后,报总经理批准,方可发放。 5工艺管理考核办法 为了使工艺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运行,不流于形式,对于违反工艺管理规定的,将根据如下规定进行处罚。 a对于违反工艺管理规定,不按工艺安全操作规程严格进行操作,检查发现后给予批评,对第一责任人、当班班长进行罚款100元。 b因工艺文件管理不善造成丢失的,罚款100元;私自复印的发现一次罚款100元。 c对一月内造成指标不合格2次的操作工,月末加罚100元并下岗培训学习一周;对一月内造成指标不合格4次的操作工,月末加罚200元并调离本岗位。 d因不按规定操作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据后果的严重程度、造成影响大小及发生的经济损失数额要素,对第一责任人作出下岗培训或开除等处罚。

工艺指标管理办法

工艺指标管理办法 一、工艺指标内容 (一)原材料消耗控制指标。 (二)原料、燃料、化工材料、中间产品、成品、副产品质量控制指标。 (三)安全卫生指标。 (四)环保三废排放控制指标。 (五)设备动力控制指标。 (六)工艺过程控制指标。 二、工艺指标分类 工艺指标分为厂控工艺指标与车间控制工艺指标。厂控工艺指标是对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能耗物耗、环保、设备运转等有重要影响的一级指标;车间控制工艺指标是指公司控制工艺指标以外的二级指标。 三、工艺指标制定与修订 (一)厂控工艺指标的制定由生产管理部组织技术发展部、安全质量环保部、机电动力部、安全质量环保部及各车间,根据操作规程及相关技术文件确定,经公司总工程师和生产副总经理审批后下发执行。车间级工艺指标的制定由相关车间提出,车间主任审核,由生产管理部审批后下发执行。 (二)指标的修改应遵循先进性的原则。出现下列情况后应对工艺指标进行修订:当前工艺条件下与设计值偏差较

大,装置技术改造要求,原材料性质已发生变化,产品结构发生变化,操作条件发生变化。 (三)厂控工艺指标的修改周期为每年一次,车间级工艺指标根据装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修改。工艺指标的修改由车间提出后报生产管理部进行审批,由生产副总签发。 (四)工艺指标修改的基本要求包括:必须保证对生产装置、人员安全可靠;保证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要求;符合节能降耗的要求;符合环保要求;符合工艺技术先进性要求。 (五)工艺指标的管理 1.厂控工艺指标履行审批手续后由生产管理部下发各生产车间执行,车间级工艺指标经审批后由车间下发岗位执行。 2.车间岗位操作人员应按岗位生产日报表规定的项目、频率、时间,及时填写报表,监控运行工艺指标,岗位操作人员不得伪造工艺指标数值。 3.工艺指标偏离控制范围时,车间应及时调整,若无法调整应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生产安全。 4.工艺指标偏离控制范围较大,又未及时调整和采取措施,按工艺事故处理。 5.仪表、电气车间应保证工艺指标监控设备的完好,发现故障仪表、电气应及时处理避免引发工艺和设备事故。

工艺指标操作管理制度71062

工艺指标操作规程 生产工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它是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为了生产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不断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严格各项工艺管理制度,杜绝违章操作,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化工岗位操作规程的管理 化工岗位操作规程是质量管理程序文件的组成部分,属受控文件是化工岗位人员操作的依据,操作工对操作规程的掌握程度关系到生产系统的安全、优质、低耗、必须严格管理。 (一)岗位操作规程编制 岗位操作规程由设计人员或车间工艺技术人员编制初稿,报生产部修改汇编,生产厂长审核,股份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后颁布执行。 (二)岗位操作规程的发放 由于岗位操作规程是受控性文件,发放时必须登记、签收,生产部发给车间时要登记、签收,车间发给个人也要签收,人员调离岗位时,车间要及时收回。生产部根据化工岗位人员控制发放总数,车间必须保证每位人员手持一册。 (三)岗位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 1、由车间生产主任负责组织贯彻执行,调度室监督执行。 2、车间工艺技术员应组织操作工学习岗位操作规程,每季度不少于一次。 3、对于学徒工或新来的熟练工更应该抓紧学习,学徒期满后,经考试合格、报生产部和综合办考核批准后,方可正式操作。考试不合格者,补考两次仍不合格时,应由车间退回综合办。 4、车间对操作工学习情况定期进行考核。半年组织一次安全、工艺操作技术全面考试,成绩报生产部和综合办。

(四)岗位操作规程的修改和补充 1、根据生产工艺的变更,新设备、新技术的采用,合理化建设等进行修改或补充。 2、由车间提出修改或补充意见,生产部及有关部门修订、审核,生产厂长批准执行。 3、新的操作规程未批准之前,仍按原规定执行。 二、工艺指标管理 工艺指标是实现系统安全、平衡运行的保证。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工艺指标,使生产随时处于受控状态,确保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 (一)工艺指标的分类 工艺指标分为厂控和车间控制两类,凡属下列性质的为厂控工艺指标; 1、涉及工号(或车间)之间,影响较大的; 2、影响到安全生产或严重影响到产品质量和产量的; 3、影响主要消耗定额的,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 属下列性质的,属车间控制工艺指标: 1、涉及到一般的,并非要害的; 2、对质量和产量有影响,但不严重的; 3、对原料、材料、动力、消耗虽有影响,但影响不大的。 (二)工艺指标的修订与更改 1、厂控工艺指标及车间控制的主要工艺指标,每年修订一次。由车间根据工艺状况以书面形式l 1月底以前报生产部,由生产部组织有关人员评审后,报股份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年底前受控下发各单位。 2、在日常生产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季节的变化,有些工艺指标可能不能

工艺指标(工艺卡片)管理制度—范文

工艺指标(工艺卡片)管理制度—范文 1 目的 为更好的控制工艺指标,使生产平稳有序进行,按时完成生产任务,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鸿基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指标管理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鸿基焦化各生产车间。 3 职责 3.1 生产技术部是公司工艺指标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 1)确定工艺卡片的内容、语言和格式; 2)工艺卡片制(修)订、审核、会签、发布和保存; 3)工艺卡片的日常管理,确保工艺卡片的有效性、适宜性; 4)监督工艺卡片的使用。 3.2 工艺指标由生产技术部负责监督检查 3.3 设备指标由设备部负责监督检查 3.4 安全环保指标由安环消防部负责监督检查 3.5 产品质量指标由生产技术部负责监督检查 3.6 生产车间负责工艺指标的具体编制和执行,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4 工艺卡片内容与要求 4.1 工艺卡片指标的来源装置原设计的基础数据、装置改造设计(技改技措)的基础数据、装置长周期运行的限制条件、装置标定数据、产品质量指标控制、环保达标排放要求等。 4.2 工艺卡片的内容 4.2.1 内容包括:装置名称、工艺卡片编号、原料及化工原材料质量指标、装置关键工艺参数指标、动力工艺指标、装置成品及半成品质量指标、装置消耗指标、环保监控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管领导及部门签字、执行日期。 4.2.2 具体控制指标主要包括:l 关键控制工艺指标l 关键环保监控指标l 装置重要公用工程系统指标l 主要工艺运行指标l 主要设备运行指标l 原料质量控制指标l 装置产品质量控制指标 4.3 工艺卡片中涉及技术秘密的部分,不能公开展示。 4.4 工艺卡片中各项指标应达到的要求:l 符合装置生产操作的特点 l 保证产品质量l 节能降耗l 工艺技术水平先进 5 工艺卡片编制、变更及修订 5.1 原始工艺卡片编制及审批 5.1.1 各生产车间根据4 要求,制定出工艺指标卡片初稿。 5.1.2工艺卡片交车间主任签字-生产技术部会同相关部室进行审核并会签-副总工程师审核-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后下发执行。 5.1.3 临时工艺卡片管理新装置开工初期可以使用临时工艺卡片,运行半

生产工艺变更管理制度

生产工艺变更管理 制度

生产工艺变更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对生产工艺、技术创新及公用工程和设备设施、场所改变涉及到工艺变化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及时进行控制,消除和减少因变更带来的潜在隐患,规范相关的程序和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管控,防止因变更因素而引发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对龙宇煤化工公司装置生产能力,原辅材料(包括助剂、添加剂、催化剂等)和介质(包括成分比例的变化),工艺路线、流程及操作条件,工艺操作规程或操作方法,工艺控制参数,仪表控制系统(包括安全报警和联锁整定值的改变),水、电、汽、风等公用工程方面变更的适时性动态管理。 3.变更管理的内容 3.1工艺、技术变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1.1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 3.1.2原料介质的变更; 3.1.3工艺流程以及操作条件(联锁报警、工艺指标)的重大变更; 3.1.4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 3.1.5操作规程的变更; 3.1.6公用工程的变更(水、电、气、汽等变更) 4.职责和权限:

4.1生产技术部负责审查工艺条件(还包括材料、材质、压力等级)和工艺规程的变更申请(包括生产设施的新建)、组织工艺变更危险源的辨识,进行风险评价,并采取管理措施,达到审查及时、准确,了解分析生产技术的数据和状态,确保设备变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规范,保证生产工艺的稳定。 4.2机动部负责分管生产工艺变更时涉及的设备(包括特种设备、动力设备)及其附属变更申请的批复(包括生产设施的新建),组织设备变更,危险源的辨识,并进行风险评价和采取管理措施,确保设备变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可规范,保证设备及其附属设施变更后的安全运行。 4.3电仪厂配合质检中心、生产技术部负责各类电气仪表、计量器具及其附属设施变更申请的批复(包括生产设施的新建),组织变更危险源的辨识,进行风险评价和采取管理措施,确保电气仪表、计量器具及其附属设施的变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规范,保证电气、仪表和计量器具变更后的安全运行。 4.4 各生产单位负责本辖区各项变更项目的申请、初步风险分析和危险源辨识、项目的实施、调试及运行后的验收。同时各生产单位要明确兼职变更登记管理员,负责做好每项变更登记。项目变更后要向所有相关员工风险告之和操作培训。 5.工作要求: 5.1总体程序要求 5.1.1各类变更要遵循科学性、安全性、先进性、合理性的原则,

企业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企业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企业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1 1 、目的 为加强工艺管理工作,保证公司各单位工艺技术的有效控制,特制定本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2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单位的工艺技术管理控制。 3 3 、职责范围 技术部是工艺技术控制的归口管理单位,负责正常生产的工艺管理工作,组织工艺文件的编制、修订、发放及监督管理。负责工艺记录的审批登记管理。负责各生产单位工艺文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与考核工作。 4 4 、规定内容 4.1 正常生产的工艺管理 4.1.1

各生产单位必须严格按工艺操作规程执行,并如实填写原始记录。 4.1.2 为确保工艺指标的严格执行,生产单位要对工艺指标执行情况进行巡回检查,并做好记录。 4.1.3 技术部组织对各生产单位工艺执行情况进行现场巡检 , 每月对公司各生产单位进行汇总, , 对查出的问题进行通报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4.2 工艺变更的管理 4.2.1 通过技术改造后, , 工艺需要变动的, , 技术部应重新编制或修订工艺文件, , 。 4.2.2 安全环保部将根据实际情况逐项进行落实审核,必要时召集有关人员评审确定,组织对修改的内容进行会签, , 报董事长(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批准。 4.2.3

工艺控制指标一经确定,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如因某种情况工艺指标需进行变更,应及时书面申请报技术部,经董事长(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批准,试用一个月合格后,拿出试用报告,再按审批程序办理执行。 4.3 关键工序的确定及工艺指标的管理 4.3.1 产品生产工艺确定后,技术部应依据关键工序的确定原则,组织生产车间对关键工序进行确定。 4.3.2 关键工序确定后,由生产车间对关键工序以质量控制点的方式进行标识。 4.3.3 关键工序确定、标识后,技术质量部到现场进行检查核实。 4.3.4

工艺指标管理制度新.doc

工艺指标管理制度(新)1 工艺指标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工艺指标的管理程序,优化工艺状况,确保生产安全、高效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2指标确定、修改 2.1工艺标杆的内容确定: 2.1.1根据公司《岗位操作法》上规定的温度、压力、流量、分析数据、安全联锁、电压、电流、速率、液位等工艺参数指标,确定工艺指标的内容。 2.1.2主控工艺指标内容确定由生产部与生产车间共同讨论,达成共识后经生产部部长审核,最后报生产副总审批签字确定。 2.2工艺指标的修改执行: 2.2.1生产车间填写《工艺指标更改申请单》→生产车间主任审核→生产部部长审核→生产副总批准→下发执行。 2.2.2《工艺指标更改申请单》(见制度标准表)原件由生产车间存档保存,同时复印两份,一份由生产部存档,另一份发到岗位执行。 2.2.3审批后1日内发到岗位执行。

3 指标审核、修正 3.1工艺指标审核依据: 3.1.1各类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等以岗位仪表记录为准,分析数据以当班分析数据为准,分化中心有抽查时,以抽查数据为准。 3.1.2开、停车或其它非操作因素造成的工艺指标不合格项由生产车间写书面说明上交生产部,生产部根据情况予以减免考核。 3.2生产部审核: 3.2.1生产部调度岗位负责各岗位工艺指标的日常审核;生产部每周组织生产车间进行工艺例检审核。 3.2.2当班调度监督本班工艺指标执行和整改情况,填写《工艺指标审核记录台帐》,并根据《主控工艺指标考核标准》(见附表1)进行考核。 3.2.3生产部月底计算出各生产车间工艺指标月综合合格率,纳入生产比较管理。单项合格率低于合格率标准5个百分点的项目,必须填写《工艺指标偏离分析反馈表》(见附表2),上交生产部,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落实责任人,限期整改。 3.3生产车间审核 3.3.1生产车间每天对岗位工艺指标进行审核,建立工艺指标审核和考核台帐。凡连续三次不达标的指标,生产车间要及时

工艺管理制度范文

gz-scxb-15版本:a修改状态:0 XX年1月1日实施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和健全工艺管理,加强生产责任制,严肃工艺纪律,以实现优质、高产、低耗、安全的目的,特制订本制度。第二条:工艺管理是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基本任务是:组织制定,执行各种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规程及其它以此为中心的各项规程,督促、检查以生产工艺技术规程为中心的各项技术规程的执行情况,总结经验,改造生产技术,开展合理化建议的活动。并参与组织技术措施的实施;组织工艺查定和对工艺路线、工艺流程的技术经济评审,通过调查研究和生产实践,使各种规程制度不断得到修订和完善。第三条:工艺管理工作要同挖潜,革新、改造,以及新技术应用相结合,必须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消耗相结合;工艺管理还要与搞好环境保护,开展安全无事故活动相结合.第四条:工艺管理的日常工作:1、组织制订或修订产品或生产装置的工艺规程技术文件(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2、组织制订或修订各级工艺控制指标,操作指标,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3、对现有的产品生产工艺,原材料消耗,以及中间控制进行定期的分析与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4、制订原始记录,工艺控制台帐、组织工艺技术分析5、开展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6、组织和参加工艺查定工作。7、配合技术情报,技术档案部门,收集和整理 国内外有关工艺技术资料。8、开展技术交流和协助开展技术教育活动。9、参加新产品技术鉴定工作。l0、参加制订和修订技术改造计划和长远规划工作。第二章工艺规程的编制和管理第五条:凡正式生产的产品和装置均需制订技术标准,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和分析规程,均应该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查、批准,并给予受控编号后,方可贯彻执行.第六条:工艺规程是生产的法规,是各级生产指挥人员、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开展工作的技术依据。工艺规程包括了产品的工艺路线和流程图,产品的质量,工艺和主要技经指标等基础资料。岗位操作法是按照工艺规程和生产实践经验组织编制的,是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必须共同遵守,执行的基本依据。工艺规程内容:一.产品概述1.产品名称、化学结构式、主要理化性质2.技术标准、产品质量规格、包装贮运方式3.主要用途、使用方法须知二.原辅材料1.原材料名称、规格及其主要指标检验方法2.辅助材料名称、规格及其主要指标检验方法3.其它材料名称、规格及其主要指标检验方法三.生产工艺过程1.工艺沿革(包括装置能力、技术进步等内容)2.化工工艺路线及其技术依据3.主要化学反应及副反应4.主要物料的平衡及流向5.工艺过程及流程图四.生产控制技术1.配方和配料(可列配方编号、配方另立)2.工艺控制点示意图3.各项工艺操作指标4.主要生产工序的控制方法5.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