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中华文化

我们的中华文化
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一课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考点要求

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理解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要点阐释

[基础梳理]

(1)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华文化的见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 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是指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 ___ ”,就是能在

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利于各民族

文化在____________ 中交流,增强对____________ 的认同、对___________ 的理解。

[学习指导]重难点分析

1.如何理解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源远流长主要是说明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

中。第一,以历史事实说明一些世界古老文明相继衰落、中断或湮灭,而中华文化却有独具

特色的辉煌历程;第二,以汉字和史学典籍为见证,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并进一步分析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得益于中华文化独有的包容性;第三,以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史实,说

明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紧迫性和根本要求。

理解这个问题,要注意紧密结合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事实来进行。( 1)对比两河流域

文化、印度文化、埃及文化、希腊罗马文化等世界古老文明和中华文化发展的不同命运,体会古老的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感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魅力;( 2)结合汉字文

化和我国史书典籍在传承中华文化中的作用,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3)注意探究和

理解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及其重要作用;( 4)联系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和近代中华民族

救亡图存的奋斗,理解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根本要求。

2.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华文化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华文化是否正日益走向衰落?

(1)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文化上都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华文化确实在遭受西方各国“强势文化”的冲击。

(2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既“求同存异”,又“兼收并蓄”。这是中华文化虽

历经磨难,但从未中断,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的根源。

(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使我们既要与其他各国文化和谐相处,又要吸收、借鉴其他各国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同时必须坚持文化发展的独立自主性,这样中华文化不仅不会走向衰落,还会走向辉煌。

误区警示

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

错,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本单元是全书的核心,是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逻辑延伸,又是第四单元的逻辑起点。本课讲述中华文化主要特点。本框“从源远流长”入手。

[拓展延伸]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从17世纪开始,中国的《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就通过法国传入欧洲。巴黎曾成为欧洲“中国文化热”的中心。法国的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如笛卡尔、伏尔泰、魁奈、孟德斯鸠,都对中国文化有很深的研究。伏尔泰在其名著《风俗论》中写道:“中国拥有世

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无法相匹的悠久历史,而且形成了光辉的理性主义文化。当世界上其他民

族尚处在神话传说的时代,中国人已经在编撰自己的历史了。”

世界茶文明之旅

中国是茶的故乡,公元前4—3世纪,中国人就驯化茶树成功,开启了人工栽培茶的历史,也成为世界上最早将茶作为饮料的国家。随着草原茶路、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海上茶路的开辟,几千年来,中国分别向世界各地输送了数不尽的茶产品和茶制品,茶叶贸易

已经成为许多国家与中国商贸交往历史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茶的交流也成为中国外交历史

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茶的传播,世界各国也同时了解、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精

粹,而饮茶、品茶,也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日常生活习惯。“茶”这个词,跟瓷器、丝绸、功夫等词语一样,成为中国的一种象征。

“寻找美丽的中华”是中宣部、团中央、文化部等12部委共同组织的一项大型青少年社

会教育活动,包括文化之旅、摄影大赛、读书、征文和科普体验等系列活。

2008年8月一10月开始的“世界茶文明之旅”是“寻找美丽的中华”的一个子项目,“世界茶文明之旅”活动总体将历时4年,按照中国茶叶在世界传播的4条路线进行

采访拍摄和文化交流活动,这4条路线即:草原茶路、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海上茶路。典题解析

[例1 : . (2 0 07 ?广东)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A.阶级性

B.包容性 C .民族性 D.地域性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和而不同”表达了求同存异的思想,反映了包容性的特点。因此,选B。

[答案]B

例题2. (08江苏)“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

的青花瓷穿越了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A.包容广纳 B .推陈出新 C .博大精深D .源远流长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 的内容,“青花瓷穿越了千年的历史”展示了中

华文化的源远流长,选Do

[答案]D

第二课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考点要求

了解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要点阐释

[基础梳理]

(1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_______________ 、展示人们的________________ 有独特的作用。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之一。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

重__________ ,具有 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的特点。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许多少数民

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其中,藏族的_________________ 、蒙古族的_______ 和

柯尔克孜族白 ________ 被称为三大英雄史诗。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又有各自的民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族人民

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

族凝聚力。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是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6)________________ 工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全世界仅存的古代“生态工程。[学习指导]重难点分析1.如何理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1)“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反映了我国文化具有的区域性特点,即各个不同地区呈现文化的差异性。

(2)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3)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

收,既渐趋融合,共同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保持着各自的特

色。

(4)区域文化的表现: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2?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各民族文化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文化包括具体的齐鲁文化、楚文化、三秦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等区域文化。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民族文化的特性。

(2)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

“各民族文化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并不是说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就形成了中华文化,而

是说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传播中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3)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由于各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所以,它们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各族人民对共同

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误区警示

1.中华文化是中国这一古老土地上孕育的文明,因此各地区文化都是相同的。

错,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2?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也就不同。

错,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各民族文化相互

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本框讲中华文化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博大精深” 。承接上一框,让我们体会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无穷魅力,从而更加自觉肩负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历史使命。

[拓展延伸]

巴蜀文化

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国四川盆地中成都的蜀和重庆的巴所代表的文化。蜀文化以成都为中心,包括盆地西部及陕南、滇北一带。传说,早建有地方政权,至公元前316 年为秦所灭。考古发现,商至西周时,蜀人与黄河流域民族即有文化交流。巴文化最早源于湖北西南的清江流域,后活动于盆地东部及附近地区。西周时,建有巴国,受蜀影响,始有较高水平的农业。

巴蜀文化除接受中原与楚文化影响外,它还影响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在秦以后,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加速融合获得新的发展。川西平原自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后,得灌溉之利,沃野千里,田肥美,民殷富,成为天府之国。四川自古盛产蚕桑,丝织为中国之冠,汉时成都即成织锦中心。由于锦缎驰名,锦城成为成都的代称。

巴蜀文化又有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除与中原、楚、秦文化相互渗透影响而外,主要表现在对滇黔夜郎文化和昆明夷、南诏文化的辐射,还远达东南亚大陆地区,在金属器、墓葬形式等方面对东南亚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

典题解析

[例1]. ( 2 0 08 ?广东)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州方言“埋单”、“打包”等餐饮用语

逐渐风行全国,且发展出其本义以外的涵义。这表明

①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②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播

③珠三角文化推动珠三角经济的崛起④饮食文化具有区域性与民族性

A.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不同区域文化的交流”相关内容,题意表达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故选②③ A 项,①④表述虽正确,但不合题意,材料不是仅仅的文化内容而是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答案]A

自主构建知识结构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钱伟长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天下没有别国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 这说明 ( )

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载体

B.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C.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

D.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

2.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这说明()

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B .中华文化尚未形成自己的特点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 ?中华文化被外域文化所异化

3.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是()

①史书典籍的传承②汉字的演变与使用

③中华文化没像其他文明一样,被外族入侵而中断、湮灭

④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A.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4.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北方草原文化不仅从中原农耕文化中吸收和借鉴了诸多

有益的内容,而且也以自身的价值观和特色文化,对中原农耕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说明(

A.不同区域的文化有本质的区别

B.中原农耕文化是北方草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源泉

C.不同区域的文化在相互交流和借鉴的过程中共同发展

D.不同区域的文化在相互交流和借鉴的过程中实现了最终融合

5.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特点、文化传统、审美观

念等因素,造就了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或地方特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天游”是西北民歌中有代表性的类型之一

B.南方民歌歌词比较含蓄,善用比兴,旋律多婉转、流畅、细腻、抒情

C.“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是唢呐和扬琴

D.“长调”和“短调”是蒙古族民歌的代表性体裁

6.下列对于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有()

①对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功不可没②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③囊括了大量外域文化④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我国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我国的吴越文化精

致淡雅,滇黔文化热情奔放,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各民族的歌舞极具特色……。这一切说明(

A.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 .我们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C.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我们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8.在处理与外来文化关系时,我们应当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这样做有利于()

①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③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④吸收外来文化的所有成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中国人喜欢喝茶,但各地喝茶方式又有不同,例如潮汕人喝功夫茶,茶具是很小的茶壶

和精致的小瓷杯,而四川人则喝大壶茶,茶具是细长嘴的茶壶和盖碗。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中华文化辉煌灿烂③中华文化有共性④中华文化有多样性

A.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二、简答题

10.有人认为“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就是因为它具有包容性。

请运用文化生活相

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