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物理八年级第九章 压强中考专项复习训练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物理八年级第九章 压强中考专项复习训练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物理八年级第九章 压强中考专项复习训练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物理八年级第九章压强中考专项复习训练

一、选择题

1.如果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现分别沿水平

方向或竖直方向将两个正方体切去一部分,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p甲和p乙,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A.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甲可能大于p乙

B.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

C.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甲可能大于p乙

D.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

2.如图所示,一圆柱容器上部圆筒较细,下部的圆筒较粗且足够长。容器的底部是一可沿下圆筒无摩擦移动的活塞S,用细绳通过测力计F将活塞提着,容器中盛水。开始时,水

面与上圆筒的开口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提着活塞的同时使活塞缓慢地下移,在这一过

程中,测力计的读数

A.先变小,然后保持不变 B.一直保持不变

C.先变大,然后保持不变 D.先变小,然后变大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圆柱体分别放置在水平面上,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甲>S

,高度分别为h甲和h乙且h甲<h乙,此时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均沿水平方向,将乙

两圆柱体切去相同的体积,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此时甲和乙

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甲<F乙B.F甲>F乙C.p甲<p乙D.p甲>p乙

4.两个均匀物体A、B质量分别为m A、m B,密度分别为ρA、ρB,底面积分别为S A、S B,高度分别为h A、h B,将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A对B的压强为p1,B对桌面的压强为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p 1=A

B m

g

S

B .p 1=B A

m g

S

C .p 2=A B B ()m m g

S +

D .p 2=A B A

()m m g

S

+

5.装有水的塑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瓶底的压力为1F ,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

1p ;将瓶倒置后(如图乙所示),水对瓶盖的压力为2F ,瓶盖对桌面的压强为

2p ,则( )

A .12F F =

B .12F F <

C .12p p =

D .12p p <

6.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

>ρ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

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

A .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B .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

C .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D .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切去一部分(都没有切完),若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关于甲、乙正方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

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

C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一定F F ?

D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一定F F ?=?甲乙

8.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液体的密度。将一个带有阀门的三通U 形管倒置在两个装有液体的容器中,用抽气机对U 形管向外抽气,再关闭阀门K .已知左边液体的密度为ρ1, 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分别为h 1、h 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右边液体的密度

B.右边液体的密度

C.实验中必须将U形管内抽成真空

D.若将U形管倾斜,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差不会改变

9.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在两容器中,距离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两点的压强分别为p A、p 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甲=m乙,则p A=p B B.m甲=m乙,则p A>p B

C.p A=p B,则m甲>m乙D.p A=p B,则m甲

10.如图,甲、乙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正方体的密度小于乙正方体的密度

②若将乙放在在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若将甲放在乙上,乙对地面P乙;则P甲大于P乙

③若沿水平方向将甲、乙切去相同的高度(切去部分高度小于乙边长),则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剩余分对地面的压强

④若沿竖直方向将甲、乙各切除一部分,使剩余部分竖直厚度相同,再将切除部分分别放在各自剩余部分上,则水平地面分别受到甲、乙的压强P甲大于P乙

A.①④是正确的B.③④是距确的C.①③是正确的D.①②是正确的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同一高度处分别有 A、B两点。若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

p 甲_____p

;若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时,则A、B两点压强关系是A p'

_____B p'(均选填“>”“=”或“<”)。

12.甲、乙两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都为P,现沿水平方向将甲、乙各切去一半,如图(a)所示,则剩余一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_________P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将切下部分互换位置替放,如图(b)所示,此时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P乙′与P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

13.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水平桌面上,装有质量相等、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如图示。桌面受到甲、乙两容器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F甲_____F乙,p1______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重物A、B,密度、底面积(S A>S B)均不同、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图中虚线所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 A ________P B,对地面的压力F A________F B。(均选填“>”、“<”、“=” )。

15.如图所示,有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物体A重30N,B重10N,则B对A的压力与A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__;若物块A与物块B的边长之比为2:1则B对A的压强与A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_,物块A与B的密度之比为

______________.

16.今年4月,为庆祝人民海军建军60周年,我潜艇部队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海军检阅活动。某潜水艇的总体积为1.5×103m 3,最大下潜深度350m ,此潜艇位于海面以下100m 处时

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N ,(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 3

,取g =10N/g )

17.如图所示,在河中间固定一个细长圆管,管内有一轻质活塞,活塞下端位于水面,面积为1厘米2,质量不计,大气压强为51.010 帕.现将活塞缓慢提高15米,则在该过程中外力对活塞做功______J .(g 取10N/kg )

18.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 和pB ,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 A 和F B ,则p A _____ p B ,F A ____F B (选填“>”、“<”或“=”)。

19.A 砖长、宽、高分别为0.4 m 、0.2 m 、0.1 m ,它的重为160 N ,A 砖的密度

ρA =_____kg/m 3.另一种外形跟A 砖一样的B 砖,如图所示,当A 砖侧放、B 砖立放在水平地面时,A 、B 砖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将A 、B 砖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体积后,两砖对地面的压强变化之比ΔρA :ΔρB =_____.(g 取10 N/kg).

2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 、B ,把它们并排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

三、实验题

21.小龙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操作。

(1)实验前,小龙先调整压强计(如图甲),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________。然后小龙用手指按压探头的橡皮膜,观察到__________,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较好;

(2)比较乙、丙两图可得________________;

(3)丙、丁两图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

(4)如图丁所示,当U形管内液体静止时,假想在U形管底部中心有一轻薄液片,液片左侧受到压强为p左,右侧受到压强为p右,则p左_______p右(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本实验中所用的压强计与图2中“反水弯"的工作原理__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

22.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_____来判断的。实验前,小强发现压强计U形管两边红墨水的高度不相等,如图甲所示,他认为这种情况是由于装置漏气造成的,他的说法是_____(正确/错误)的,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重新安装软管/多加一些红墨水)。

(2)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有关。(3)小明保持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丙所示。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正确/不正确),原因是_____。

(4)小明发现,当探头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他做了一些改进,下面操作不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的是_____

A.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

B.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酒精

C.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

D.使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加大且保持相同

23.周末小明看到爷爷将软管连到自来水龙头上,打开水龙头后利用软管喷出的水来浇花草.细心的小明发现,爷爷将软管出水口按住变扁后,从软管出来的水喷得更快、更

远.为了弄清其中的道理,小明进行了相关研究。

(1)查找资料:小明了解到一个新的物理量:流量,流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流体的体积,用字母Q表示,即Q = V/t,流量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建立模型:如图甲所示,截取一段软管AB(粗细均匀的软管可视为圆柱体),若水流在内向右匀速流动,设水流速度为v、管内通道的横截面积为S、水从B端流到A端所用时间为t,则AB间水柱的体积V=_____(用含S、v、t的表达式表示,注意体积V和速度v字母符号的区别);从而根据流量的定义可得Q = v S,它表示流量等于流速与横截面积的乘积。(2)小明很快明白了:水龙头接上软管打开后,在水流量相同的前提下,将出水口按住变扁后,出水口的面积_____(变大/变小/不变),根据Q = v S可知出水口水流的速度_____(变大/变小/不变),所以喷得更远。

(3)小明继续进行研究,打开水龙头,自来水通过一段软管流过如图丙所示的水平玻璃管.待水流稳定后,竖直玻璃管_______(C或D)管中的水面较高。

(4)小明打开水龙头(流量不变)向一容器中注入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丁,则该容器的形状可能是______(口大底小/粗细均匀/口小底大)。

(5)小明还发现打开水龙头后(流量不变),只要水流不散开,就可以观察到水柱越来越细,如图乙所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观察到:①飞机在起飞和航行时机翼的仰角不同;②飞机越大其机翼越大。他们想探究“机翼获得升力的大小与机翼仰角、机翼面积有什么关系”?(注:机翼仰角为机翼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机翼面积指机翼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面积)

他们利用塑料泡沫等材料自制了三个质量相同、形状相同、面积不同的机翼模型,把圆柱形空心笔穿过“机翼”并固定在“机翼”上,将一根金属杆从笔杆中穿过并上下固定,确保“机翼”能沿金属杆在竖直方向移动,将“机翼”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用鼓风机对着“机翼”吹风,模拟飞机在空中飞行,当鼓风机向右吹风时,以气流为对照物,飞机向______飞行。

(2)为了研究“机翼”获得的升力与仰角的关系,他们对同一个“机翼”吹风,并保持风速不变,只改变“机翼”______的大小,观察并记录测力计的示数,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更换面积不同的“机翼”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每次吹风前测力计示数均为3.5 N)

机翼面积/cm2测力计示数/N275395566

机翼仰角

0(水平) 3.2 3.0 2.6

较小 3.0 2.9 2.4

较大 2.9 2.8 2.3

最大 3.1 2.9 2.7

①在上述实验中,吹风前后测力计示数的________即为“机翼”获得升力的大小。

②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当质量、形状、机翼面积和风速相同时,仰角增大,获得的升力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增大;当质量、形状、仰角和风速相同时,机翼面积越大,获得的升力________。

③实验时,“机翼”沿金属杆上升,金属杆对笔杆有向_____的摩擦力,因此测得的升力应________“机翼”实际获得的升力。

25.某兴趣小组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探究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弹簧秤下挂一实心圆柱体,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

(获取证据)测得圆柱体的体积为0.5×l0-4米3,柱体的重为0.6牛顿.当圆柱体缓慢地浸人液体中时(圆柱体始终竖直且没有被浸没),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秤相应的示数F,求得相应的圆柱体在下表面处产生对液体的压强p(体在圆柱体下表面处产生的压强也为p),所得数据如下表:

(得出结论)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与交流)(1)根据第5次实验所得数据,求得圆柱体在下表面处对液体产生的压强是_______帕,实心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

(2)当弹簧秤的示数为0.12牛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牛.

四、作图题

26.1.一静止在海面的潜水艇模型,在启动之后,4min 内匀速竖直下潜20m ,而后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又运动4min. 请在坐标系中画出潜水艇模型8min 之内所受海水压强和时间的关系图像(3

3

1.0310/,10/kg m g N kg ρ=?=海,潜艇模型体积和大气压均不计).

27.重力为30N 的圆球沿斜面滚下,图5中画出该球所受重力及斜面所受压力的示意图.

28.如图所示,小球在挡板的作用下静止在水平放置的斜面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和小球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五、计算题

29.有两个实心圆柱体A 和B 叠放在一起,并且完全接触,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已知:A 、B 两圆柱体的高分别为8cm 、10cm ,A 与B 的底面积之比为1:2,A 对B 的压强是2000Pa ,B 的密度是3×103kg/m 3。 求:(1)圆柱体A 的密度; (2)圆柱体A 和B 的重力之比

(3)若将A 沿水平方向截去2cm 的高度,A 对B 的压强变化量是△p 1,B 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是△p 2,求△p 1和△p 2的大小

30.如图所示,一块重为G 的平板以一定的冲角a (平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空气中水平运动时,平板会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升力F L .

(1)若平板的高度保持不变,那么,需满足F L________ G(选填“>”、“<”或“=”).(2)理论表明,升力大小与空气密度p、平板面积S、平板运动速度v有关,用公式表示

为F L=CpSv2(C叫升力系数,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数值,其值与冲角有关).则由公式可知,若C、p、S均保持不变,那么,速度增加20%,升力将增加________ %;

(3)飞机飞行时同样会受到升力的作用.某次对飞机的实验研究获得了如下数据(飞机的冲角其实是指机翼的冲角):

试用文字描述升力系数与冲角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

(4)在飞机起飞后的开始一段时间里,飞机将不断爬升以达到规定的高度.在这个过程中,飞机升力的不断增大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实现:①________ ;②

________ .

31.小明家新买了一辆小汽车,聪明好学的他阅读了使用手册,其中部分资料如下:(a)车辆部分参数:排量1.5L,整车质量1.8t,每只轮胎着地面积约为0.015m2;

(b)胎压,严格意义上指的是轮胎内部空气的压强,胎压是汽车载荷能力的标志,是影响轮胎使用寿命和经济性的重要因素,根据国际GBT2978﹣2008标准的规定和要求:

标准型轮胎胎压为:2.4﹣2.5bar(bar压强单位,1bar=100KPa),胎压手季节性因素影响,冬季可适当提高,夏季应适当降低.

(c)轮胎气嘴(如图1),其结构原理图(如图2)根据以上资料,请你帮助小明计算:(g=10N/kg).

(1)小汽车(空车)所受重力;

(2)小汽车(空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

(3)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小明想通过顶开金属柱为轮胎放气以达到降低胎压的目的.已知自家小汽车某轮胎气压为Pbar,气嘴中圆形气孔半径为rcm,假设大气压为P0Pa,请用题中已知量表示:小明至少需要用多大的力才能顶开金属柱?(忽略其他因素影响).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仍相等,因为S 甲>S 乙,由p=F/S 可知,p 甲

p 乙,故B 错;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对于柱体而言, 它们桌面的压强p=F/S=ρgh .无论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还是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剩余部分对地面对的压只与密度和高度的乘积有关.因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所以,ρ甲ga 甲3=ρ乙ga 乙3,由图可知a 甲2> a 乙2,则ρ甲ga 甲<ρ乙ga 乙,即p 甲

2.A

解析:A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水的总体积不变,容器下部横截面积大,所以水面向下移动时,开始时水的深度减小,如下图所示:

根据公式p gh ρ=可知,水对活塞的压强减小,活塞面积不变,则它受到的压力(F pS =)减小,所以拉力即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当水全部进入到下面的容器后,活塞下移水的深度不变,所以压强和压力都不变,测力计的示数也不变。所以测力计的示数先变小后不变,A 对。 考点:压强

3.C

解析:C 【详解】

CD .规则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为

p=ρgh

因为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则

p =ρ甲gh 甲=ρ乙gh 乙

由图知h 甲<h 乙,所以ρ甲>ρ乙,由于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且S 甲>S 乙,根据?G 甲>?G 乙,由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V 后,切去部分的质量?m 甲>?m 乙,切去部分的重力?G 甲>?G 乙;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甲增加的压强为

G p S ??=

甲甲 乙增加的压强为

G p S ??=

甲乙乙

由于?G 甲>?G 乙,S 甲>S 乙,所以?p 甲<?p 乙,因为原来压强相等,所以现在的压强p 甲<p

,故C 正确、D 错误;

AB .因为F =pS ,所以不能比较出剩余的物体对水平面压力的关系,故AB 错误。 故选C 。

4.C

解析:C 【详解】

AB .图中,A 对B 的压力

1A A F G m g ==

受力面积为S A ,则A 对B 的压强

1A A A A

F m g p S S =

= 故AB 错误;

CD .图中,B 对桌面的压力

2A B A B F G G m m g ++==()

受力面积为S B ,则B 对桌面的压强

2()A B B B

F m m g p S S +=

= 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5.D

解析:D 【详解】

AB .液体压强是由于受到上方液体重力的作用产生的,且正立放置时,水的全部重力都压在瓶底;倒立放置时,水的一部分重力压在瓶盖上,还有一部分重力压在瓶子的锥形部位。所以正立时水对底的压力大于倒立时水对盖的压力,即12F F >,故AB 错误; CD .因为瓶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瓶和里面水的总重力,所以无论瓶口朝上还是朝下,它们的重力不变,即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因为S S >低盖,所以根据F

p S

=

可知,倒立时对桌面的压强大于正立时对桌面的压强,即12p p <,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6.C

【详解】

A .甲和乙是圆柱形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F =ps =ρghs =ρgV =mg =G

由图知

S 左>S 右

因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 左=p 右,故

m 水>m 酒精

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增加的压力相等,底面积左边容器的大,所以左边容器增加的压强小,会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故A 不符合题意; B .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因为

ρ水>ρ酒精

所以

m 水>m 酒精

这样可以使水对容器底的增加的压力大于酒精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力,底面积左边容器的大,不好确定哪个增加的压强多,不能确定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关系,故B 不符合题意;

C .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减小的压力相等,底面积左边容器的大,所以左边容器减小的压强小,会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故C 符合题意;

D .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因为

ρ水>ρ酒精

所以

m 水>m 酒精

这样可以使水对容器底的减小的压力大于酒精对容器底减小的压力,底面积左边容器的大,不好确定哪个减小的压强多,不能确定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关系,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7.C

解析:C 【详解】

AB .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由压强推导式p gh ρ=可知,沿竖直方向切去甲、乙一部分后,密度与高度不变,故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 p <甲乙;故A 、B 错误; CD .未切之前,由压强公式F

p S

=

可知,甲对地面压力小于乙,即G G <甲乙;若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即剩余部分G G ''=甲乙,则乙切去部分的重力大于甲切去部分的重力,故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一定是F F ?

解析:A

【解析】

【详解】

A、B.用抽气机对U形管向外抽气后关闭阀门K,管内气体压强(p气)小于管外大气压(p0),在大气压作用下液体进入两管中,待液体静止两管中压强平衡:

p气+p液1=p0=p气+p液2,

即:

ρ1gh1=ρ2gh2,

得:

ρ2=ρ1,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只要管内压强小于管外大气压,就会有液体进入两管中,没必要将U形管内抽成真空,C不符合题意;

D.将U形管刚倾斜时,管内气压不变,则液柱高度要不变,所以液柱长度要增大,会有液体进入两管中,导致U形管中空气体积减小,管内气体压强增大,最终管内压强平衡时,两管中液体的高度减小。由于h1ρ2,而减小相同的压强,由p=ρ液gh可知,△h2>△h1,所以两管中液体高度差会减小,D不符合题意。

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甲液体体积小于乙液体体积,根据ρ=m

V

可知,ρ甲>ρ乙。因A、B两点高度相同,则

甲液体A点以下部分的体积等于乙液体B点以下部分的体积,因m=ρV,则甲液体A点以下部分的质量大于乙液体B点以下部分的质量。

A、B.若m甲=m乙,则甲液体A点以上部分的质量小于乙液体B点以上部分的质量,那么,甲液体A点以上部分的重力小于乙液体B点以上部分的重力。两容器相同,则A、B

两点处容器的横截面积相同,根据p=F

S

=

G

S

可知,p A

C、D.若p A=p B,因G=F=pS,结合上面的分析可知,甲液体A点以上部分的重力等于乙液体B点以上部分的重力,那么甲液体A点以上部分的质量等于乙液体B点以上部分的质量。因甲液体A点以下部分的质量大于乙液体B点以下部分的质量,则m甲>m乙。故C 正确,D错误。

10.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由图知道,h h >甲乙,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p gh ρ=知道,ρp

gh

=

,由于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g 相等,又因为h h >甲乙 ,所以,ρρ<甲乙,故①正确; 无论将乙放在在甲上,还是将甲放在乙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力都等于两者的重力之和,由

p F

s

=

知道,由于s s >甲乙,所以,P 甲小于P 乙,故②错误; 当沿水平方向将甲、乙切去相同的高度h ,则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是:

G hgs G p hg s s ρρ-==-甲甲甲甲甲甲剩甲甲

;G hgs G p hg s s ρρ-==-乙

乙乙乙

乙乙剩乙乙;因为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

G G s s =甲乙

甲乙

,又因为p p <甲乙,所以,p p 甲剩乙剩>,即③错误; 若沿竖直方向将甲、乙各切除一部分,使剩余部分竖直厚度相同,由于剩余部分密度没变,高度不变,所以由p gh ρ=知道,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不变;因为h h >甲乙,

s s >甲乙及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且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所以,由F p s

=

知道,甲乙对水平面的压力是:F F 甲乙> ,即G G >甲乙;又因为将甲、乙各切除一部分,使剩余部分竖直厚度相同,所以,剩余部分的重力是,G G >甲剩乙剩,当将切除部分分别放在各自剩余部分上,则水平地面分别受到甲、乙的压强P 甲大于P 乙,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只有A 正确,故选A 。

二、填空题

11.> < 【分析】

本题中液体对甲容器底的压强可以看做液体在A 点压强与A 点下方液体压强之和即 同理可知 【详解】

[1]由题意可知,A 、B 两点的压强相等,而且A 点所处的深度小B 点所

解析:> < 【分析】

本题中液体对甲容器底的压强可以看做液体在A 点压强与A 点下方液体压强之和即

()12121=+=+=A A A A A A p gh g h h gh gh p p =ρρρρ+甲甲甲甲甲甲2

同理可知

()12121=+=+=B B B B B B p gh g h h gh gh p p =ρρρρ+乙乙乙乙乙乙2

【详解】

[1]由题意可知,A 、B 两点的压强相等,而且A 点所处的深度小B 点所处的深度即

11A B p p =,12A B h h <

根据公式p gh ρ=可得

ρρ甲乙>

以A 、B 两点向下的这部分液体作为研究对象,因为液体的高度相同A B h h 22=,则该部分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A B p p >22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应为A 、B 两点的压强与A 、B 两点向下的这部分液体对容器压强之和,则有

11A A B B p p p p +>+22

p p 甲乙>

所以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 p 甲乙>。

[2]若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p p ''甲

乙,由图可知h h <甲乙,根据公式p gh ρ=可得 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即

ρρ甲乙>

以A 、B 两点向下的这部分液体作为研究对象,这部分甲乙两种液体的高度相同,则

A B p p ''>22

A 、

B 两点的压强应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与A 、B 两点向下的这部分液体对容器压强之差则有

A B p p p p ''''-<-甲2乙2

11A B p p ''<

若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时,则 A 、B 两点压强关系是A B p p ''< 。

12.等于 P 乙’>P>P 甲’ 【解析】

试题分析:沿水平方向将甲、乙各切去一半,重力减半,压力减半,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剩余一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甲=P 乙。因为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

解析:等于 P 乙’>P>P 甲’

【解析】

试题分析:沿水平方向将甲、乙各切去一半,重力减半,压力减半,受力面积不变,根据

S

F

P =

,剩余一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甲=P 乙。因为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二者对地面的压力G=F=PS ,由图(a )可知S 甲>S 乙,所以G 甲>G 乙,沿水平方向各切去一半,甲减少的质量比乙大,然后将切下部分互换位置替放后,甲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原来的压力,乙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原来的压力,而两者的受力面积不变,故P 乙’

>P>P

’。

考点:压力和压强

13.= 小于 【详解】

因为容器相同,液体质量相同,所以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即为它们各自的总重力,即相等。因为V 甲>V 乙,所以ρ甲<ρ乙,所以根据液压公式p=ρgh,h 一样时,p 甲

解析:= 小于 【详解】

因为容器相同,液体质量相同,所以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即为它们各自的总重力,即相等。因为V 甲>V 乙,所以ρ甲<ρ乙,所以根据液压公式p=ρgh ,h 一样时,p 甲

14.= > 【解析】 【详解】

第一空.长方体A 、B 沿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hA′=hA hB′=hB

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已知pA0=pB0

解析:= > 【解析】 【详解】

第一空.长方体A 、B 沿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h A ′=

12h A h B ′=12

h B

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011

22

A A A A A A p gh g h p ρρ='==

011

22

B B B B B B p gh g h p ρρ='==

已知p A0=p B0,则p A =p B ;

第二空.由于S A >S B , 根据F=pS 可得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 A >F B 。

15.【详解】

∵B 对A 的压力为:FB=GB=10N ,A 对地面的压力为:FA+FB=30N+10N=40N ,∴B 对A 的压力与A 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若物块A 与物块B 的边长之比为

解析:

14 11 3

8 【详解】

∵B 对A 的压力为:F B =G B =10N ,A 对地面的压力为:F A +F B =30N+10N=40N ,∴B 对A 的压力与A 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

1040N N =14;若物块A 与物块B 的边长之比为2

1

,则A 的底面积与B 的底面积之比为:

2

24

11

=(),B 对A 的压强与A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1414B

B B B A A A B A A F p S F S F p S F S ==?=?=11;A 的体积与B 的体积之比为:32811

=(),A 的质量与B 的质量之比为:

303101

A

A A A

B B B B G m G G g N g

G m g G G N g

==?===,物块A 与B 的密度之比为:313818A

A A A

B B B A B B

m V m V m V m V ρρ==?=?=. 16.5×107 106 【解析】

所受浮力F 浮=ρ水gV=1.03×103kg/m3×10N/kg×1.5×103m3=1.545×107N 受到海水的压强P=ρ水gh=1.03×103kg/m3×10

解析:5×107 106 【解析】

所受浮力F 浮=ρ水gV=1.03×103kg/m 3×10N/kg×1.5×103m 3=1.545×107N 受到海水的压强P=ρ水gh=1.03×103kg/m 3×10N/kg×100m=1.03×106Pa

17.100 【分析】

(1)由于大气压强的限制根据P=ρgh 的变形式求出活塞上升时,管内、外水位

差的最大值,由于河水体积很大且水管的内径很细,故管内水位上升时,管外水位的降低量h 外可以忽略不计,得出管内

解析:100 【分析】

(1)由于大气压强的限制根据P=ρgh 的变形式求出活塞上升时,管内、外水位差的最大值,由于河水体积很大且水管的内径很细,故管内水位上升时,管外水位的降低量h 外可以忽略不计,得出管内水面(或活塞)相对于河岸的升高量和真空部分的高度. (2)水上升阶段:以活塞为研究对象,它受到向上的力F 、向下的大气压力和管内的水向上的压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得出任意时刻管内、外水位差为h 时拉力的表达式,进一步求出力F 的平均值,根据W=Fs 求出此阶段拉力做的功.

(3)水不上升阶段:力F 做的功等于活塞克服大气压力做的功,根据F=PS 和W=Fs 求出此阶段拉力做的功;整个过程中,力F 做的功等于两者之和. 【详解】

(1)由于大气压强的限制,活塞上升时,管内、外水位差存在一个最大值h 0=

p ρg

=533

1.010Pa

1.010kg /m 10N /kg

??? =10m ,所以管内水面(或活塞)相对于河岸的升高量等于管内、外水位差,即h 1=h 0=10m ;活塞继续上升了h 2=H?h 1=15m?10m=5m 时,水面不动,活塞与水之间是真空.

(2)水上升阶段:设任意时刻向下的大气压力和管内的水向上的压力为F 下、F 上,管内、外水位差为h ,则:则有F 下=p 0S,F 上=(p 0?ρgh)S ,由于活塞始终平衡,故F?F 下+F 上=0,即F?p 0S+(p 0?ρgh)S=0,解得:F=ρghS.可见,力F 跟h 成正比,F 在h 1距离上的平均值为F=

1

2

ρgh 1S. F 在h 1距离上的功为W F =Fh 1=

12ρgh 1S ?h 1=1

2

×1.0×103kg/m 3×10N/kg×10m×1×10?4m 2×10m=50J , (3)水不上升阶段:力F 做的功等于活塞克服大气压力做的功, 故W′F =p 0Sh 2=1.0×105Pa×1×10?4m 2×5m=50J ,

所以整个过程中,力F 做的功等于W F +W′F =50J+50J=100J.

18.<. >

【解析】如图倒放时,瓶口部分变细,所以水的深度大,根据,深度大,压强大,所以;

压力为垂直作用在表面上的力,如图A ,瓶下半部分,粗细均匀,所以水的重力全部作用在底面上,即压力等于水的

解析: <. >

【解析】如图倒放时,瓶口部分变细,所以水的深度大,根据P gh ρ=,深度大,压强大,所以A B p p <;

压力为垂直作用在表面上的力,如图A ,瓶下半部分,粗细均匀,所以水的重力全部作用在底面上,即压力等于水的重;

如图B ,倒放时,瓶盖面积小,水的重力部分作用在瓶盖上,即以瓶盖为底面的圆柱体的水的重为瓶盖受到的压力,所以A B F F >。 答案:(1). <. (2). >

点睛:判断压力时,重点理解倒放时,瓶盖受到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因为有一部分水的重作用于变形的瓶壁,所以压力小重力。

19.2×103 1∶1 【解析】 【详解】

由G=mg 可得,A 砖的质量为:mA=G/g=160N/10N/kg=16kg ,A 砖的体积为:VA=0.4m×0.2m×0.1m=0.008m3,

解析:2×103 1∶1 【解析】 【详解】

由G =mg 可得,A 砖的质量为:m A =G/g =160N/10N /kg =16kg ,A 砖的体积为:

V A =0.4m×0.2m×0.1m=0.008m 3,则A 砖的密度为:ρA =m A /V A =16kg /0.008m 3=2×103kg/m 3;当A 砖侧放、B 砖立方在水平地面时,A 、B 砖对地面的压强相等,p A =p B ,规则固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F /S =G/S = mg/S =ρVg/S =ρShg/S =ρgh ,所以ρA gh A =ρB gh B ,即

ρA g ×0.2m=ρB g×0.4m ,所以ρA /ρB =0.4m/0.2m =2/1;将A 、B 砖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体积,底面积不变,对地面的压力变化是切去的部分,即:△F =△G =ρV 切g ,所以,两正方体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之比:△p A :△p B =ρA V 切g /S A :ρB V 切g /S B =ρA /S A ×S B /ρB =(2/1)×(0.2m ×0.1m )/(0.4m×0.1m=1:1.

20.8∶1

【解析】(1)由图可知,当V 甲=1cm3时,m 甲=8g ;当m 乙=4g 时,V 乙=4cm3,则 ∴

(2)∵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故答案

解析:8∶1

【解析】(1)由图可知,当V 甲=1cm 3时,m 甲=8g ;当m 乙=4g 时,V 乙=4cm 3,则

33

33

848/1/14m m g g g cm g cm V cm V cm

ρρ=

=====甲乙甲乙甲乙,, ∴338/81/1

g cm g cm ρρ==甲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