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理论复习资料

新闻理论复习资料
新闻理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新闻

重点掌握:

●新闻的定义

●新闻的真实性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该定义是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来的。该定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对事实和新闻的关系作了科学的分析,深刻地揭示出:事实和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是事实的反映,两者万万颠倒不得。这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反映论。

二、新闻的真实性

1、“新闻真实”的意义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本质的要求。

坚持新闻真实是媒体的首要职责,也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真实性是新闻理论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

2、新闻真实的要求

要做到具体真实。具体说就是要求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准确无误,包括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关的人物、事件的过程、原因、结果,以及新闻中所运用的数字、资料和细节描写等,必须符合实际,确有其事。

要做到整体真实或总体真实。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还要求新闻报道要从事实的总体上、从事实的内在联系中把握事实,努力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从而对客观实际作出真实的反映。

3、新闻真实性的内涵具体包括(第八章)

第一,忠实地按照事实的本来面貌描写事实,做到事实的完全真实

第二,从事实的联系、事实的总和中把握事实,全面地反映事实

第三,深刻地反映事实,揭示事物的本质

第四,精彩地报道事实

了解内容:

●新闻的起源和本源

一、新闻的起源

人类社会对信息的客观需求

生产力发展水平所提供的传播手段

西方新闻学有关新闻起源的观点

结论: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对新闻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在生产劳动实践中结成了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彼此需要沟通信息,通报情况,交流经验,以求取得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并根据已取得的认识规划自己的行动,进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新闻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新闻的本源

坚持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的要求:

第一,坚持事实是第一性的,事实对新闻具有决定作用,人类在生产斗争和中所发生的种种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

第二,客观事实不依赖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它既不会因为人们不喜欢它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幻想它而出现。

第三,与事实相比,新闻是派生的、被决定的,是第二性的。

第四,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被事实所决定。

第二章新闻与传播

重点掌握:

●新闻的倾向性

●新闻价值

●新闻敏感

一、新闻的倾向性

1.什么是新闻的倾向性

是指新闻报道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

2.产生的原因

从报道者个人来说,新闻事实是通过报道者的头脑所做出的反映。

从新闻事业来说,在现实社会中新闻事业隶属于一定的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是它们的舆论工具,并为他们的特定利益服务。

3、在具体新闻报道活动中新闻的倾向性如何表现出来

选择事实

现实生活中的事实是无穷无尽、千姿百态的,任何新闻报道者都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如此繁多的事实都报道出去,他们必须经过选择。

编写新闻

在新闻的编写过程中,渗透着新闻报道者对事实的评价。

4、新闻客观性的含义:

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任何企图用虚构,杜撰或则背离事实本身的基本逻辑的报道来表现倾向性,不仅无法说服人,其生命力也必然是短暂的。

对事实的选择一定要符合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既不能为了表现倾向性的需要而任意夸大或隐瞒事实。

二、新闻价值

1、新闻价值的含义

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

2、新闻价值概念提出的意义:解决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两个矛盾

一是无限的事实与有限的传播渠道的矛盾。

二是新闻工作者的选择标准与广大受众需要之间的矛盾。

3、新闻价值要素

时新性。指事实在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在内容上是人们所未知的新鲜事。

重要性。指事实所具有的为多数人所关心的社会意义。

显著性。指事实所涉及的人物、地点等因素为众人所瞩目,因而也就格外引起人们的关注。

接近性。指事实因在地理上或心理上与接受者十分接近,自然能够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

趣味性。指事实因为新奇,为人们所未料及;或富有戏剧性,情节曲折跌宕;或极具人情味,能引起人们的

情感共鸣,因而这类事实对受众具有特别的吸引力。 4、新闻价值的客观性和民族性

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各种特殊素质,它是客观的,不以传播者的主观需要而增减。 新闻价值是一种预测。新闻价值要通过传播才能得以证实。

新闻价值作为一种社会观念——指受众在选择和判断事实时所反映出来的需求欲望、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总是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约的。

三、新闻敏感

1、新闻敏感的含义

是指新闻报道者必须具备的善于捕捉、反映生活中的变化和潜在变化的特殊能力。 2、新闻敏感能力具体表现为三个特点

快捷:就是十分迅速地捕捉事物正在或即将发生的最新变化。

准确:就是能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判断和选择出有传播价值的变化。

灵活:就是能随时根据所观察到的事物变化调整思路,从事物细微的“风吹草动”中敏锐地推断出事物潜在的重大变化。

3、新闻敏感在新闻实践中的作用 发现新闻线索需要有新闻敏感

从众多新闻事实中发现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需要有新闻敏感 预测新闻事件的发生需要有新闻敏感

了解内容:

事实和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决定作用

一、两种不同的传播模式: 第一种:单向的传播模式

是指传递者到接收者的单方向传递,如组织内部下达各种简报,上报各种报表,报纸上公布各种行政法规和行政命令等。

第二种:双向传播模式

双向传播指的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与受传者角色互换,双方相互传递信息,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过程。常见如经验交流会,上下级之间的请示和批复等。

二、新闻接受者的信息反馈是对新闻机构的评判,他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评判: 新闻机构对他们的新闻需要的满足程度 新闻报道的真实程度

对事实的判断、解释的正确性程度,即宣传观点的正确与否 三、在传播过程中,制约传播者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1、事实对传播者的制约

客观存在的事实制约着传播者报道的真实性 事实本身的逻辑性制约着传播者对事实的解释

重大事实具有传播的必然性,觉定了传播者非传播它不可 2、受众对传播者的制约

新闻机构必须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 客观宣传效果取决于受众接受的程度

第三章 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重点掌握:

● 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条件

社会对新闻的需求程度,是决定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第一个基本条件

物质生产和科学文化技术进步所能提供的物质手段,是制约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又一个基本条件

了解内容:

● 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 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1、手抄新闻

产生时间、地点:16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

产生背景:

在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最初的萌芽;意大利处于地中海沿岸的中心,成为欧洲商业发展的交通枢纽,各国山人云集威尼斯,需要了解各种最新变动信息及与开展商业活动有关的情况.

刊登内容:传播航期、市场行情等商业新闻以及对商业贸易有直接影响的政治、战事、宗教等信息

发行形式:公开出售

2、周报和日报

周报的特点:

由邮局发售,可以零售或者订阅

读者可以看到一周内发生的重大新闻

办报人有稳定收入

日报的特点:

以刊载新闻为主

定期连续出版

面向社会公开发行(零售订约)

3、早期资本主义报业

政党报刊时期

政党报刊的特点:

报刊公开标榜为政治服务,自觉成为党派政治斗争的工具,接受政党津贴资助

以宣传本党的政治主张为主,常常夸大其词,甚至无中生有、捏造罪名、诽谤对方

报刊内容主要为政治哲学文章,长篇大论、内容深奥、文字艰涩,读者仅仅为本党成员、少数政客及知识阶层

大众化报纸时期(廉价报纸)

大众化报纸的特点:

不依附于任何党派

报道内容追求趣味、重时效

新闻写作提倡客观报道

经营上主张薄利多销

4、资本主义垄断报业

产生时间:19世纪末,垄断报团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报业进入垄断阶段。

代表:英国第一个报团:北岩报团、美国的赫斯特报团(12家日报、21家杂志、28家电视台以及一些出版社、新闻社)

开始时报业自身的竞争和兼并,后来垄断资本进入成为报业托拉斯

5、中国近代报刊

特点:产生较晚、发展缓慢

中国的近代报刊发展缓慢的原因

我国封建制度延续将近两千年,社会发展节奏缓慢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决定对新闻的需求量不大

封建统治者实行愚民政策,邸报已能满足当时统治的需要

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1、马恩的办报活动

早期工人运动时期:英国宪章派的《北极星报》和《人民报》

马克思、恩格斯的办报活动:

改造《德意志——布鲁塞尔报》

主编《新莱茵报》——列宁称赞:是最好的、无与伦比的革命无产阶级机关报

2、列宁的办报活动

俄国第一张马克思主义政治报纸《火星报》(1900年12月)

俄国第一张群众性的工人日报《真理报》(1912年5月5日)

3、中国无产阶级的办报活动

产生时间:1920年9月,《新青年》改组为社会主义刊物为标志

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劳动音》、《劳动界》《劳动者》、《劳动与妇女》、《向导》、《热血日报》等

抗战、解放战争时期:《红色中华》(《新华日报》)+《今日新闻》——《解放日报》

新中国成立1949年,我国社会主义报刊达到315种

文化大革命时期,报纸的发行量有了大幅的回落

改革开放后,我国报业形成以党的机关报为主体,多种类、多层的报刊共同发展的局面,并且报业开始走向集团化发展之路

第四章新闻事业的性质

重点掌握: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和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原则区别

一、新闻事业的阶级性

1、新闻事业掌握在一定阶级手中

2、新闻报道的内容具有阶级性

3、新闻事业阶级性的独特表现形式

4、新闻事业是阶级的舆论工具

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和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原则区别

1、两种新闻事业分别建立在不同的经济基础之上

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大都属于资本家占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它归全体人民所有。

2、两种新闻事业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各自为本阶级的利益服务

资本主义新闻事业致力于维护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则致力于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唯一宗旨。

3、两种新闻事业分别宣传贯彻不同阶级的思想体系

西方资产阶级新闻价值观

西方新闻界强调新闻价值对人的关注,新闻尤其讲求生动有趣,讲求对人的关注。

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新闻价值强调为公、为集体,注重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

4、两种新闻事业各自具有不同的新闻体制

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属私人所有,新闻事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各股份公司的由资本家组成的董事会。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都要自觉地服从党的领导。

5、两种新闻事业各自追求的目的不同

资本主义新闻事业追求赢得最大的利润。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则追求两个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

了解内容:

●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1、新闻事业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同经济基础的联系更直接

2、新闻事业反映社会生活,报道面最广,时效最迅速,影响极大

3、新闻事业通过特有的新闻手段为经济基础服务

第五章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

重点掌握:

●报道新闻

●引导舆论

一、报道新闻

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是新闻事业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功能

原因

新闻事业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无所不包、无处不在、无人不需的巨大优势

它是由新闻信息的特征所决定的

它能交流情况,沟通联系,对增强人类社会的联系和交往具有巨大的作用

它是其他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

二、引导舆论

1、舆论的含义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的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2、新闻事业在舆论引导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在阶级社会里,新闻事业反映舆论。

新闻事业正确地引导舆论

新闻事业必须努力扩大和强化国家的、执政党的舆论的影响,使之成为社会舆论的核心,使整个社会按国家统治者的意志,健康有序地向前推进。

了解内容:

●传播知识

●提供娱乐

●刊播广告

第六章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的社会制

重点掌握:

●新闻自由的相对性和具体性

1、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而不是绝对的、抽象的。

2、新闻自由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并不是亘古不变的。

3、新闻自由始终伴随着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了解内容:

●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

●新媒体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控制

一、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

1、社会控制的必然性

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上的利益集团、思想观点、文化传统等对新闻事业所施加的影响,目的在于约束和限制新闻传播活动,最终使传播内容更符合施控者的利益。控制了新闻事业也就控制了新闻自由。2、统治阶级及其政党对新闻事业的宏观控制

法律的控制

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报道内容要真实,严禁利用媒介诽谤他人。

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严禁传播淫秽下流、污染精神的内容。

政策和纪律控制

政府或政党通过制定新闻政策和宣传纪律控制新闻传播,重点放在法律力量无法达到的方面。

新闻来源控制

新闻事业的专业化分工形成以后,出现了专为各种新闻媒介提供信息的专门机构——通讯社、专稿社等。而这些通讯社又大多处于特定阶级、政党和利益集团的控制之下,从而使宣传基调和宣传口径得以统一。

制度和人事控制

制度控制是指通过法律确定新闻事业的所有制形式和管理方式,确保新闻事业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

人事控制是指在新闻媒介配备统治阶级信赖的领导人员,确保自己的意志能得到贯彻。

3、对新闻事业的经济控制

相对于政府的宏观控制而言,经济控制属于微观控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产业所有权的控制。或以国家占用的方式,或以资本作后盾,通过创办、购买、兼并、控股等方式,拥有新闻媒体的产权或股权。

广告的控制。即通过刊播广告的方式影响新闻媒体的经济来源,迫使新闻媒介就范。

4、新闻事业的民族文化控制

发扬民族精神和民族尊严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和传统习惯

5、新闻自由与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与新闻自由的程度相一致

民主和法制制度的建设是实现新闻自由的政治保证

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思想文化素质是新闻自由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

社会安定团结以及和平的国际环境是新闻自由赖以实现的内部和外部条件

二、新媒体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控制

近三十年来,世界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并向全球范围扩张,使世界发展的经济模式发生了变化。

各国、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互补性、依赖性增强。

传播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传播活动提供了迅速、广泛、直接的无限可能性。

第七章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重点掌握:

●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坚持群众性原则

一、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三为”方针

1、为什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遵循“三为”方针

首先,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对新闻事业提出的必然要求

其次,人们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主人,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服务对象

最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一项根本任务。

2、贯彻“三为”方针对新闻工作提出的要求

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二、坚持群众性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1、“三贴近”的内涵

贴近实际,指的是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适应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和要求,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现实,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回答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

贴近生活,指的是要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深入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服务生活、引导生活。

贴近群众,指的是要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盼群众之所盼,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把握群众脉搏,说群众想说的话,将群众能懂的话,为群众提供想看爱看、真实可信的新闻信息产品。

2、贯彻“三贴近”原则对新闻工作提出的要求

在贴近实际方面,要求我们一定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贴近生活方面,要求我们要以生活为源泉,忠实地放映生活实际

在贴近群众方面,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群众的主题地位,听取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呼声,尽最大努力实现群众的切身利益

3、贯彻“三贴近”原则对改进、加强新闻工作的意义

它为新闻工作进一步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观提供了有效途径

它是新时期改进新闻工作的突破口

它有利于增强新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了解内容: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渊源

1、马克思、恩格斯的办报实践与新闻思想

党的报刊的宣传活动是工人阶级政治行动的一部分,党的政治性机关报必须由党来领导。

党的政治纲领是党报进行宣传的最高准则

无产阶级党报必须处理好党报和党的领导机关以及无产阶级群众三者之间的关系。

无产阶级党报必须依靠人民,由工人自己提供资金,坚持作为无产阶级的群众性舆论工具的独立性。

2、列宁的办报实践与新闻思想

党报应当成为党的思想中心

党报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想教育工人群众

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

完整阐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提出了依靠群众办报的新闻工作方针

报纸应成为组织人民进行经济建设的工具

3、毛泽东等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办报实践与新闻思想

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既受社会经济基础制约,又为经济基础服务

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新闻事业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新闻事业要无条件服从党的领导,坚持党性原则,宣传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成为党和政府与人们群众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工作重心要适时地转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新闻事业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贯彻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主张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原则

党的报刊要执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群众路线

在新闻工作中要贯彻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和批评与自我批评原则

新闻工作者应当成为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的战士,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应讲究宣传的策略和艺术,提倡准确、鲜明、生动的文风等

第八章反映实际、指导实际

重点掌握:

●正确把握新闻宣传的度

●坚持实事求是,严防报道失实

一、正确把握新闻宣传的度

1、何谓舆论强势

舆论强势,是指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新闻媒介围绕某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着力引导社会舆论所形成的强大的舆论态势。舆论强势的形成要求集中地反映主导舆论,方向明确,针对性强。

2、何谓适度

舆论强势是指导实际必不可少的,它体现了新闻媒介在新闻宣传中的指导作用和所承担的重大社会责任。但是,任何舆论强势都必须适度。

所谓适度,是指我们的新闻宣传要完全符合客观实际的真实情况,符合社会舆情,能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

3、正确把握新闻宣传的度,应遵循的要求:

一切宣传报道要服从大局,以大局为重。

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

要要善用宣传艺术来体现“度”。

宣传报道中不注意“度”的把握,表现为

溢美——某些典型报道,夸大成绩,片面拔高“高大全”,引起了读者的怀疑和反感,严重削弱了宣传的效果。片面——缺乏对现状的全面了解、全面分析,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失实——新闻报道只报喜不报忧,讲成绩时滔滔不绝;讲困难时轻描淡写,不能让群众全面了解真实情况,

也不向群众作合理解释。这种报道必然失去群众的信任。

官腔——居高临下,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以政治口号代替具体事例,代替对具体事实作具体分析;对观点不作深入分析,宣传缺乏针对性,千篇一律······

二、坚持实事求是,严防报道失实

1、建国以来,我们的新闻媒介曾经犯过三次范围较大、性质比较严重的失实错误:

第一次发生在50年代末“大跃进”时期,“浮夸新闻”是新闻失实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

第二次发生在“文革”时期。“文化大革命”十年,是中国新闻史上新闻失实最严重的时期。

第三次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以新闻为手段去谋求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假新闻

2、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

党在指导思想和路线上的失误,会导致大范围、长时间的失实。

领导人党风不正,利用新闻报道谋私利

有些新闻单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违背职业道德,导致新闻报道失实。

个别新闻工作者在思想上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也是造成报道失实的重要原因。

了解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新闻事业在反映和指导实际时,应坚持以下三个基本观点:

真实反映实际的基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正确指导实际的关键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真实地反映实际、正确地指导实际需要有坚持真理的革命精神。

第九章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重点掌握:

●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一、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中国共产党对新闻工作提出了全面的党性要求,主要包括:

在思想上,要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

在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

在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2、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宣传的指针

要密切结合实际,完整地、准确地、生动地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简单说,就是要下功夫搞好理论宣传。

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各种新闻事实进行解释和报道,向群众进行具体生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要树立“政治家办报”的信念和大局意识,提高政治鉴别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正确、全面、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明确党的总路线、总政策和具体路线、具体政策的关系。

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全面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防止片面性

实事求是地反映群众的呼声、意见和要求,在实践中检验党的政策

4、服从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

二、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什么是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指的是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倾向。

舆论导向直接影响广大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动,关系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党和人民的祸福,因而是新闻工作中一个需要高度重视、万万不可掉以轻心的原则性问题。能否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是检验新闻工作党性的重要标尺。

了解内容:

●党性原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第十章舆论监督

重点掌握:

●新闻事业舆论监督的功能

●舆论监督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一、新闻事业舆论监督的功能

1、舆论监督的主要功能

第一,舆论监督最大的功能在于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

对社会发展具有“晴雨表”和“候风仪”的监测作用

对社会发展过程具有“守望者”的角色

对社会效果具有“裁判员”的作用

第二,社会调整功能

主要表现在对社会心态、社会意见进行调节、疏导和重新整合。

第三,社会控制功能

从社会控制类型看,舆论监督是一种积极性控制,主要是以舆论、宣传、教育的手段去影响和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预防和制止社会越轨行为.

第四,社会制衡功能

主要表现在舆论监督对社会权威和权力的设限和抗衡上

第五,社会动态平衡功能

舆论监督对社会事件的介入是积极主动,随时随地的

舆论监督是一个动态过程,它能够做到在否定自己的基础上求得正确的监督

舆论监督的公正性来自操作中的平衡手段

2、新闻传播媒介为什么是舆论监督的主体?

新闻传播媒介可以广泛、适时地反映社会公众的意见,形成社会舆论。新闻传播媒介的触角可以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新闻媒介为社会公众针对当前现实问题行使舆论监督权力,提供了公开论坛。

新闻舆论监督能够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控制。新闻舆论监督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普遍关心的问题引起社会的注意和讨论,吸引公众的关心参与。

二、舆论监督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1、理解舆论监督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关系的意义

吸引人民群众在报纸刊物上公开批评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并教育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在报纸刊物上作关于这些缺点和错误的自我批评

要教育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认识到,在报纸刊物上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为了巩固当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保障党和国家的民主化、加速社会进步的必要方法

报纸是党用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最锐利的武器。

在报纸上公开揭露错误,进行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我党已成为执政党的现在,如果以害怕被敌人利用为借口而拒绝在报纸上公开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是完全错误的。

各级党委应使报纸的批评收到确实效果,经常教育党员特别是被批评者对报纸上的批评采取正确态度

2、舆论监督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推动力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

舆论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

舆论监督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

舆论监督是揭露腐败、反对官僚主义的有力武器

了解内容:

●开展新闻批评的原则

1、新闻批评原则的确立和发展

2、新闻批评原则的现实定位

开展新闻批评,进行舆论监督,首先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开展新闻批评要本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从人民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负责

开展新闻批评,要着眼于建设和谐社会、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现实问题的解决,而不能为批评而批评,批评是为了改进和推动工作

开展新闻批评,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进行

开展新闻批评,要特别注意摆正媒介自身的位置

开展新闻批评,必须注重加强新闻队伍的自身建设,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禁止有偿新闻,自觉接受社会及群众的监督

3、新闻批评原则的基本要求

事实确凿

观点正确

公正平衡

遵纪守法

第十一章新闻媒介的经营管理

重点掌握:

●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内容

一、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1、经营管理的概念

研究新闻媒介的经营管理,实质上就是研究管理新闻事业的规律以及新闻媒介从事经营和管理活动的规律和

方法。

2、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新闻媒介的经营管理时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它是在新闻事业发展的实践中逐步明确逐步提高的

新闻媒介通过经营管理,为国家积累资金,是对社会的重要贡献

加强经营管理是新闻媒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新闻媒介经营管理还是新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内容

新闻媒介的宏观管理

1、行政管理

创办新闻媒介的管理

新闻宣传质量的管理

制定新闻事业发展规划,实施宏观调控

2、法制管理

3、行业规范

新闻媒介的微观管理

新闻媒介的组织管理

新闻媒介的编务管理

新闻媒介的人力资源管理

新闻媒介的财务管理

新闻媒介的物质设备与技术管理

新闻媒介的生产管理

了解内容:

●产业化经营与媒介集团建设

1、新闻媒介产业化的实质

具体而言,一家报纸只有做到了依靠自身的广告收入合法性收入能维持其经济运作,才算是实现了产业化运作。

2、新闻媒介经营变革的发展过程及其动因

我国新闻媒介的产业化发展已经经历了20年的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企业化管理的探索阶段(1978至1988年初)

从发展多种经营到跨行业经营的阶段(1988年3月至1955年底)

从组建报业集团到文化产业推进阶段(1996年至今)

第十二章新闻队伍建设

重点掌握: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1、职业道德的含义

职业道德主要是针对职业行为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它通过人们的职业活动、职业关系、职业态度、职业作风以及它们的社会效果表现出来,是与人们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

2、新闻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新闻职业道德同普遍道德现象一样,是一种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

新闻职业道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更为强烈的政治色彩

新闻的职业道德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

3、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

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2005年3月,国家《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颁布,对新闻从业人员职业行为作出明确规定

新闻采编人员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新闻采编人员要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党的新闻宣传纪律,维护党和国家利益

新闻采编人员要坚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确保新闻事实准确

新闻报道在新闻媒体刊发时要实行实名制

新闻采编人员从事新闻报道活动时,如与采访对象具有亲属关系、友好关系、利益关系、或直接地缘关系等,应实行回避,并不得对稿件的采集、编发、刊播进行干预或施加影响。

新闻采编人员要杜绝各种有偿新闻

新闻采编人员要严格执行新闻报道与经营活动分开的规定

规范新闻采编人员记者证件管理和使用。

了解内容: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和社会责任

●新闻工作的法律规范

一、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和社会责任

1、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

新闻工作与社会生活有着极为广泛的联系

新闻工作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和强烈的政治色彩

新闻媒介在反应舆论、引导舆论方面具有权威性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是一种节奏快,难度高的创造性工作

2、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是指从事新闻职业活动的人员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应承担的责任。

二、新闻工作的法律规范

1、新闻传播活动中法律规范的作用及调控方式

作用:

一方面,对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的合法行为予以支持、鼓励,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

另一方面,对新闻工作中非法的、消极的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纠正,使负面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建立起公正、廉洁、高效、有序的新闻法制秩序。

调控方式:

第一,通过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对新闻传播行为进行直接控制。

第二,通过新闻机构将各种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法律条文具体化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准法律”的形式对新闻传播行为进行间接控制。

第三,通过宣传、教育、警示和正反面典型示范等心理网影响,达到调控新闻传播行为的目的。

2、新闻传播活动中违法行为的主要类型

刑事违法行为:

收受贿赂罪

泄露国家机密罪

非法出版罪

民事违法行为:新闻侵权行为

导致新闻侵害名誉权的原因与形式:

报道失实

侮辱诽谤

不公正评价

揭人隐私

2018年新闻传播学考研必会50个专题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1 页 共 1 页 2018年新闻传播学考研必会50个专题 一、新闻学复习应该掌握的50个重点知识点:1、新闻学的学科归属与基本构成(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应用新闻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意识形态属性。2、新闻的定义(陆定一、李良荣)、新闻的基本特征与新闻的要素。3、新闻起源与新闻本原的异同。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起源(实践论)与本原(新闻与事实的关系,事实第一性)观。4、新闻与宣传的异同。新闻与信息的关系。5、新闻事业及其性质、社会功能与阶级性。6、新闻价值的含义及其要素。作为新闻人选取新闻素材的标准,新闻价值观在当今的新闻实践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怎样看待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的区别。7、新闻为什么必须是真实的?(客观真实的前提、主观真实的努力、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基本原则)?新闻真实的具体要求。如何看待新闻真实性、新闻客观性、新闻公正性的关系?新闻真实的含义与分类(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或者说个别真实与整体真实)。如何看待新闻的 本质真实 这一观点?结合实际分析,新闻失实的主要原因与防止新闻失实的对应措施。8、新闻媒介的定义。新闻媒介的种类及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结合实际,分析网络新闻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介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国内外著名新闻媒介机构概况。9、结合当今全球新闻媒介发展的现实,分析世界上存在的不同的新闻媒介运行机制。10、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与社会责任论的基本观点、精神实质以及两者的演变过程。11、新闻自由的内涵及其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异同。12、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职能及其实施方式。结合当前实际分析,在我国信息公开机制尚不前健全的情况下,新闻媒体如何在 正面宣传为主 的报道方针下实施新闻舆论监督?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13、90年代以来出现在美国的 公共新闻 (或称 市民新闻 )理论。如何评价这一理论及其实践?14、新闻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政治理论素养、文化知识素养、专业技能素养)和职业道德(资产阶级新闻职业道德的表现和评价,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特征)。15、新闻工作的自律(行业协会、组织规章等)与他律(社会监督、法律等)机制及其关系。我国新闻业自律机制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新闻职业道德意识淡薄、新闻腐败、虚假新闻等)。16、2005年3月,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出《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重在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从业人员的采编行为,维护新闻界的良好形象,促进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结合新闻职业的特征和社会功能分析上述规定出台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广播电视台招聘考试简答题题库(55题 附答案)

简答题 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遵守的原则有哪些? 答: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 (1)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应明白晓畅,易于接收、接受。 (2)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收。 (3)广播电视新闻各构成要素都要求真实、准确,语言表达要准确。(4)广播电视新闻所要表达的信息应相对完整。 (5)受众多样性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同时也要避免语言表达的简单化与庸俗化。 2、简述广播电视记者是如何获取新闻线索的? 答:广播电视记者获取新闻线索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渠道: (1)政务渠道,又称官方渠道,主要是指各级政权机关及其行政事务活动,包括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或有关政策和领导人讲话等. (2)生活渠道,是记者本人在现实生活和采访过程中的观察和积累. (3)受众渠道,是来自受众的信息. (4)传播渠道,即从其他媒介获得的信息。报刊、通讯社、网络、其他广播电视报道等,都可以作为新闻线索再发现的来源。 3、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是什么? 答:进行现场报道的记者除了具备记者的一般素质外,还应突出具备以下几项能力: (1)较强的现场洞察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情况,记者必须通过观察现场、了解现场、快速掌握情况,尽快作出判断,及时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或知情人,当机立断进行采访,迅速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点进行报道。 (2)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现场报道很大一部份是通过记者在现场的观察、描述、评论结合真实生动的现场音响、画面向受众传达相关信息,所以记者品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现场报道的质量的好坏。 (3)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未知和随时发生意想不到变化的新闻现场,记者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随时应对。良好的

新闻理论课复习

■新闻传播学科结构 1.历史新闻学 2.应用新闻学 3.理论新闻学 4.交叉新闻学 ■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 唯心上是人们的好奇心 唯物的是信息交往的需要 ■新闻传播业诞生----标志:印刷新闻 ‘动力加速度’规律 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时代(最后七分钟) ■优劣性 ■新闻定义 定义的三种范式: 1.学院派范式 2.实践派范式 3.领导高层范式 、 新闻的具体含义: 本质上是一种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信息。真实,新鲜是其内容上的本质特征。 及时,公开是传播上的特征。问:新闻传播的学科结构? 问:新闻传播活动产生的原因 问:新闻传播业发展的规律? 问:报纸和电脑各自的优劣 问:对新闻的具体含义,它有哪些样式。

■三态一致 本源态传播态收受态 三态一致是最理想的。 在任何一个新闻传收过程中总会经历三态改变。 ■软硬新闻 对“硬新闻软着陆的反思”:不恰当,不适合,不尊重 ■新闻的筛选 新闻价值--------- (时间上)越近越重合;新鲜(提供最新 信息,非常态,自创) 几个属性。具备属性越多,新闻价值越大。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兴趣性。 ↓ 合法合政策 ↓ 经济利益,宣传价值,方针政策 ■ 新闻越位,妨碍司法公正。 新闻涉嫌违反道德 合标准书97 一合法标准 二合政策标准 三合纪律标准 四合德标准问:哪三态一致 问:新闻筛选的步骤。问:新闻价值有哪些属性。

■新闻传播的事实原则 真实性(1)对象实际存在或存在过——— —“是事实性事实” (2)反映全面的,正确性————“绝对真实难以实现,但应。。。” (3)过程的真实————新闻真实是在报道中实现的。 (4)即时性的真实————新闻真实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就是即时性。 (5)新闻真实是公开的真实。 ■失真原因分析 1.体制性失实 2.记者本身素质不高 3.新闻传播固有的矛盾,求快求新。 ■理解新闻传播的客观性 观点要平衡 ■及时性 1,时机要对。 2,尽快 ■公开性 大众性和社会性 自由的传播 以公开的方式处理新闻信息 在非特殊的情况下公开信息来源 特定信息拥有者应公开与社会公众利益、关问:新闻的真实性,失真的原因 问:怎样客观评价 问:及时性应注意的是? 问:公开包括哪些?

新闻采编类

第一章 新闻采访写作概述 1采访的定义 “采访”一词始见于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序》,比“新闻”一词约早出现300多年。 新闻采访: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2采访的特点 ①目的的差异性; ②时间的限制性; ③项目的突发性; ④需要的广泛性; ⑤知识的全面性; ⑥活动的艰辛性。 3、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从新闻实践的角度看,两者的关系是既紧密相连又有先后、主次之分的。具体反映在4个方面 :①反映在活动的程序上。从活动的程序上看,先有新闻采访,后有新闻写作。这一程序不能颠倒。 ②反映在活动的内在联系上。从新闻报道的材料来源和形成过程看,事实是第一性的,反映事实的新 闻报道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两者之间的媒介是采访。③反映在活动的性质上。新闻采访和写作,其活动性质,一个是认识实际,一个是反映实际。只有正确认识实际,才能正确反映实际。 从这个意义上说,采访决定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采访的归宿。④反映在写作对采访的反作用上。新闻写作常常反作用于新闻采访。 4、采访的方式 从形式上分:①个别访问:通常也称为“一对一”的访问形式,是记者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基本活动实施形式,好处:谈得具体,谈得深入,且记者容易把握主动权;②开座谈会:也称开调查会。记者可以就某个调查专题,邀集有关人员座谈。好处:记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搜集较多的新闻材料;几个采访对象一起接待记者,心理比较松弛,不易紧张、拘束,采访气氛容易轻松和谐;有利于采访对象互相启发、补充,有关材料的真伪程度一般能当场得到修正或验证。一般涉及面较广的大、中型报道题材,采用此实施形式,效果较为显著; ③现场观察:俗称“用眼睛观察”,强调记者必须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充分发挥视觉功能,对事物微观细察;④参加会议:会议新闻一般主要通过这种形式采写;⑤蹲点:即深入一个点,解剖“麻雀”,作深入扎实的采访。此实施形式通常适合于时间性不太紧迫但报道量较大、涉及面较广的报道题材。该形式能使记者较详细地搜集和取舍材料,通过几个反复过程,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制作过程,进而抓取典型材料和揭示事物本质特点,写出有深度、力度和厚度的报道;⑥查阅资料:一般资料包括受众来信、基层单位的工作情况简报以及各类剪贴、原始材料的文字记载等;⑦改写:即把某一新闻线索或一则现成的稿件,加以修改或补充而另成一则新鲜的新闻;⑧问卷:抽样调查的主要形式,即记者根据题材的需要,按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然后以纸面的形式,拟定出若干个简洁明了的问题,将问卷送至受众手中;⑨电话采访:注意准备要充分;提问要凝练;记录要及时;⑩网络采访:主要形式:直接转载信息;组织网络调查;通过E-mial交流;查阅收集资料。 4、采访的方式 从性质上分:①常驻采访:派驻外地或外国记者的日常采访活动。②突击采访: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迅速对突发性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③交叉采访:在同一期限内对两个以上新闻事件交替进行的采访活动。可以省去重复找人和路径往返所费的时间,是一种投入少、收效高的采访形式。④巡回采访:按照编辑部指示、沿着预定路线进行的采访活动。一般没有具体、明确的采访对象和报道题目,主要由记者根据编辑部总的报道思想灵活掌握,在巡回路途中选择若干新闻题材就地采访,连续不断地向受众进行系列报道,又称旅行采访。⑤隐性采访: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特殊采访活动。⑥易地采访: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地区的采访活动。 5、采访的认识路线 两条①唯物论的反映论;②唯心论的先验论。

10月新闻摄影自考试题(1)

2012年10月新闻摄影自考试题 全国2012年10月新闻摄影自考试题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是 A.《日光摄影法》 B.《工作室一角》 C.《死亡的山谷》 D.《汉堡大火废墟》 2、最早成功将影像永久记录下来的摄影者是 A.罗杰?芬顿 B.尼塞弗尔?尼埃普斯 C.路易?雅克?芒代?达盖尔 D.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

3、五四运动后,北大学生成立了我国最早的新闻摄影机构是 A.北平新闻图片社 B.北大新闻图片社 C.中央写真通讯社 D.中国摄影通讯社 4、《晋察冀画报》是一本 A.解放初期著名的杂志型画报 B.我党领导下诞生于解放初期的画报 C.我党领导下诞生于抗战时期的画报 D.我党领导下诞生于解放战争时期的画报 5、以72小时直播,标志着中国的电视新闻全面走向现代化的大事件是 A.《望长城》 B.澳门回归 C.《话说长江》 D.香港回归 6、在郊外成功播出一场盛大歌舞后,被世界公认为电视诞生日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7、世界上第一次纪录片浪潮“英国纪录片运动”的发起人和领导者是 A.爱迪生 B.弗拉哈迪 C.保罗?尼普科夫 D.约翰?格里尔逊 8、新闻摄影的表现方式应该是

新闻理论考试重点

第一单元 一、世界新闻理论的起点。 1690年德国人托俾厄斯波伊瑟《关于新闻报道》:世界上第一篇介绍新闻理论论文 中国的学术新闻形成于1918年始于北大新闻学研究会 二、中国新闻理论的两个起点 (一)1833—1834年最早的两篇介绍西方新闻业的中文文章 1、1833年英国人罗伯特马礼逊在澳门创办的《杂文篇》中的《外国书论》是第一篇中文的新闻出版方面的文章。 2、1834年1月普鲁士的郭士立在《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发表的《新闻纸略论》是第二篇(二)起点一: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论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标志着中国政治理论传统的开始 (三)起点二:1918年徐宝璜在《东方杂志》上发表《新闻学大意》标志着中国学术新闻学的开始,也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开端 三、中共党报理论的形成 基本观点:1、党报的基本任务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2,、报道典型人物、单位事迹和工作经验是党报的基本内容3、党报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新闻理论的三个发展时期 1、拨乱反正时期(1978--1984)以1978年6月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成立为标志 2、新闻改革研究高涨时期(1984—1989上半年) 3、短暂的过渡时期(1989年上半年---1992年上半年) 4、新闻理论学术化发展时期(1992年下半年至今) 第二单元 一、新闻和宣传 (一)、新闻和宣传的定义 新闻的定义: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新闻式客观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叙述。 宣传的定义:一种试图控制目标受众的态度和观点的沟通技术,目的在于改变或巩固目标受众现有的信念体系、价值观构成以及政治立场,塑造有利于宣传者的态度。 (二)、新闻和宣传的关系:同一论、并行论、交叉论、包含论 相同点:都是信息的传播行为,可以相互渗透,有交叉的地方,新闻可以夹杂宣传的成分,宣传有时也需要以新闻传播的形式达到 区别: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三)、宣传的功能:宣传功能、导向功能、传递功能。 (四)、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舆论:舆论是社会自然产生的、自在的意见形态。即公众的议论、也就是所谓的民意。在一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1/3,可以将这种意见视为舆论,因为它开始对全

2020年10月全国新闻摄影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1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摄影试题 课程代码:0065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场面照片,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历史上首次用摄影来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其作者是( ) A.史特尔茨纳 B.奥斯卡·巴纳克 C.乔治·伊斯曼 D.罗杰·芬顿 2.我国报纸上有姓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是( ) A.王小亭 B.魏守忠 C.高仑 D.李少穆 3.135相机使用的胶片画幅尺寸为( ) A.60×60mm B.60×45mm C.24×36mm D.60×90mm 4.中国近代科学家邹伯奇曾于1844年自制一部“摄影器”,还写了摄影书籍,其名为( ) A.《摄影之器记》 B.《感光物质》 C.《增广摄影良友》 D.《摄影史记》 5.摄影术被公认的诞生年代是( ) A.1826年 B.1842年 C.1839年 D.1901年 6.一般来讲,海拔每升高1000米,则应减少曝光量( ) A.1/4级 B.1/2级 C.1级 D.12 1级 7.平均测光式相机在哪种情况下,曝光较正确? A.背景亮度强 B.背景亮度弱 C.主体顺光照射 D.主体侧光照射 8.世界上第一部眼控五点自动对焦的单反相机其型号是( ) A.F5 B.F601 C.E0S1N D.E0S5 9.135相机使用50mm 标准镜头,通常能持稳的快门速度为( ) A.601秒 B.30 1秒

2 C.151秒 D.8 1秒 10.以下选项中,哪一个不是侧光的表现效果? A.有利于立体感、空间感表现 B.有利于景物清晰轮廓表现 C.有利于影调反差表现 D.有利于增强对色彩的表现 11.通常多灯闪光摄影,主、副光灯的亮度差应控制在( ) A.1∶1 B.1∶2~1∶4 C.1∶6 D.1∶8 12.指出以下不属于新闻摄影报道失实的原因( ) A.不懂得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 B.道德品质问题 C.新闻摄影与艺术创作混为一谈 D.深入采访,总体把握 13.由于新闻摄影的独特作用,其重要价值受到普遍重视,是在( ) A.抗日战争之后 B.解放战争之后 C.第一世界大战之后 D.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14.1886年,签订的保护著作权国际性法律是( ) A.《世界版权公约》 B.《著作权法》 C.《伯尔尼公约》 D.《雅尔塔公约》 15.在动体摄影时,镜头的焦距越长其快门速度就要( ) A.调快 B.调慢 C.无所谓 D.视情况而定 16.景深与焦深之间的关系为( ) A.景深大、焦深大 B.景深大、焦深小 C.景深小、焦深大 D.景深与焦深没有关系 17.中性灰滤光镜的作用是( ) A.加强画面色彩 B.减弱画面色彩 C.只起减光作用 D.用于黑白摄影 18.绿与蓝原色混合产生的补色是( ) A.黄 B.品红 C.青 D.红 19.在新闻摄影取景中,既要表现好主体又要兼顾环境,应采用( ) A.俯角度拍摄 B.中景的景别 C.对比的形式 D.光影的造型 20.彩色胶片C-41冲洗工艺的彩显温度是( ) A.20°C B.25°C C.32.8°C D.37.8°C 21.最常用的黑白相纸显影配方是( )

新闻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

1.广义上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写作)和(新闻评论写作),狭义上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方面的各种体裁的写作)。 2.新闻写作的研究对象包括新闻报道作品以及这类作品的(写作原理)、(写作规律)、(写作技巧)以及相关知识。 3.新闻文体的功能有传递信息(娱乐大众)、(舆论引导),以及(传播知识)和(监督社会)。 4.新闻事业的功能有(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 5.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有(信息性)、(知识性)、(可读性)、(时效性)以及(针对性)等。 6.新闻报道的基本写作程序有(发现)、(采集)、(制作)以及(传播)四个阶段。 7.新闻语言要求新闻记者做到准确、(简洁)、(鲜明)、(生动)、要有(时代感),而(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 8.新闻导语的类型有(概述型导语)、(描述型导语)、(评述型导语)以及(橱窗式导语)四种类型。 9.新闻背景的两个层面有(宏观)以及(狭义)。 10.通讯选材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围绕主题选材)以及(选材忌重复)。1.简要谈谈新闻写作有哪些重要性。 (1)新闻写作是新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落脚点。 (2)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 (3)新闻写作是衡量记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条件。 2.简要谈谈采写人物通讯因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人物通讯是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反映其行为、事迹和生,在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的通讯。要写好人物通讯一般要注意一下几点:(1)通过写事迹,表彰先进人物的思想。人物通讯应以人物为中心,而且一般是一个先进人物为主,笔墨务必集中。人物通讯写人,不应该就事论事,而要“见物、见人、又见思想”。使之写的形神皆备,以“形”传“神”。 (2)抓细节,抓特点。人们对一篇人物通讯的一些事迹、概貌、数字常常看到后可能忘掉,但动人的细节、情节,却往往难以忘怀。因为细节是人物描写中的点睛之笔。另外,要注意表现人物有特色的事迹,挖掘人物的个性特点,并选用新的角度,才能把人物写的富有新意。(3)写先进人物要处理好俩个关系:一是先进人物和党的领导关系。二是先进人物与广大群众的关系。 3.简要叙述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1)政治修养。 表现在俩方面:一是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二是强烈的正义感。 (2)知识修养。 新闻写作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需要有广博深厚的知识根底。所以一个记者处了拥有新闻专业教育背景之外,还要对社会科学以及各种与新闻工作有关的知识有一定的知晓,才能较好地驾驭新闻写作。 (3)思想修养。 加强自己的思维修养,即不断提高自己辨识与表现新闻价值的思维能力。 4.简要谈谈新闻写作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 (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2)事实胜于雄辩。

新闻摄影考试复习资料

考试重点复习题 1符号学的四对基本概念和关系是什么? 符号学的四对基本概念和关系是:语言与言语、能指与所指、组合与系统(组合与聚合)、内涵与外延。 2.新闻摄影的内涵是怎样的? 广义的新闻摄影,泛指一切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包括用照相机拍摄照片、用摄影机拍摄新闻纪录电影以及用摄像机拍摄电视新闻这三大类用影像报道新闻的手段。 狭义的新闻摄影,则专指以照相机为拍摄工具,以摄影采访为主要手段,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在报纸、杂志和网络等媒体上刊载的新闻报道活动。 3.简术社会主义新闻的道德原则和内容是什么? 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的原则。 内容包括: 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包括; 1.为人民做奉献 2.充分准确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愿望、要求和呼声; 3.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刻完整地反映出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新动向; 4.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通过新闻报道切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5.坚持新闻为人民而写、写人民的宗旨; 6.充分发挥新闻事业的宣传教育功能和舆论导向功能; 7.传播新闻信息要注重正面的、极积的社会效果; 8.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提高工作技能,学好为人民务的实际本领。 实事求是的原则包括; 1.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2.坚持新闻真理性的原则 3.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4.新闻摄影失真失实的表现有哪些? 新闻失实的表现有多种:伪造新闻事实,盗用图片,张冠李戴,篡改文字说明,导演摆布、干预新闻现场,后期造假等。 5.数字化时代,怎样才能避免新闻摄影报道失真失实? 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多种多样,维护新闻真实需要摄影记者、图片编辑等媒体从业者在各个环节上高度负责。 6.新闻摄影工作者为什么不能一味以专业尺度衡量所有的新闻活动?在现实生活中,读者评价新闻摄影活动道德与否,其实都是针对“应不应该”而言的。这就使得新闻摄影工作者不能一味以专业尺度衡量所有的新闻活动,必须正确处理与各种人和事之间的关系,遵循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并遵守法律。 7.和新闻摄影相关的侵权行为主要有哪些? 新闻摄影与公民肖像权,肖像权的主要内容包括再现权和使用权。 新闻摄影与公民隐私权。隐私权主要内容包括:个人生活安宁权、个人生活信息保密权、个人通信秘密权和个人隐私使用权。新闻摄影与名誉权。新闻摄影侵害民事主体名誉权的行为方式主要有诽谤、侮辱和宣扬他人隐私三种。 新闻摄影的侵权行为可能发生在:隐身报道、授权和审查过程中,以及对作品著作权的保护上。 8.摄影记者如何在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之间进行平衡。 对于时效新闻,需要突出新闻性,这是时效新闻的命脉所在; 对于长线操作的题材,则要进行充分的计划,撰写详尽的拍摄计划,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9.新闻摄影的采访有哪几个步骤,在采访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寻找选题或者从新闻编辑那里获得任务。二,采访之前的准备。三,现场采访。四,编辑照片。 10.摆拍在新闻摄影工作中能否使用,怎样使用? 摆拍已经被很多理论工作者承认为一种拍摄方法,并且给出了一些非常具体的要求:“是否摆拍、能否摆拍的问题在新闻摄影业已经讨论了很多年了,至今还是常常困扰着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摄影记者都有过摆的举动和经历。现在的问题是,摄影记者或图片编辑应 该充分了解在拍摄现场哪些可以摆,哪 些不能摆。这里是一些行为准则: 不要去摆拍正在发生发展的新闻事件; 不要去摆拍再现已经过去了的事件;摆 拍不是要摆出一个假场景,不是要拍出 一张假照片。摆拍的目的是创造出一张 有视觉冲击力但绝对不会让读者误读的 照片。 11.抓拍的优势是什么?如何才能拍到精彩 的瞬间? 抓拍能够充分发挥新闻摄影的特点,更 好地记录信息。从外部形式来看,现场 抓拍可以捕捉到最真实的形象。它与摆 布、导演有着本质的区别。从内部形式 来看,现场抓拍能够更加有效地传递信 息。抓拍不仅能使照片的外部形式和内 部形式俱佳,同时还是能把内部和外部 形式结合到一起的最佳方法。在抓拍的 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进行瞬 间的捕捉: 1.简洁2.神秘3.用视觉语言讲故事4. 情感。 12. 非事件性新闻有什么特点,在拍摄过 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非事件新闻有以下几个特点: 它对时间的描述不是“时间点”而是“时 间段”的描述。非事件性新闻摄影的拍 摄也需要由头。如何用好非事件性新闻 摄影报道,是对图片编辑的挑战。 13. 什么是视觉教养?新闻道德?新闻图 示?专题摄影?深入采访?隐性采访?景 深? 14.数字图片的后期处理应该注意哪些问 题? 尽量保持照片的原始状态;谨慎处理拍 摄到的图片;把自己的照片整理归档。 15.为什么摄影记者在拍摄专题摄影时会存 在题材单调的问题?如何解决? 单调的原因可能是: 或许是因为最早介绍给中国摄影师的 是尤金?史密斯的专题作品如《乡村医 生》 、《助产士》,并且获得国际大奖的一 些中国的专题也都是一些类似的题材, 如乡村杂技团等,摄影师就认为专题摄 影的题材就无非是这些内容:反映一些 边缘、陌生的生活,于是一窝蜂地在这 上面做文章。摄影记者缺乏对社会的洞 察力和想象力。这些题材容易出画面, 摄影者想投机取巧“走捷径”。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摄影者不应该固步 自封,而是要多观察身边的人与事,开 启创新思维,对社会有敏锐的洞察力。 16.专题摄影存在几种结构方式,如何寻找 适合的结构方式拍摄? 专题摄影的结构方式主要有: 平行并列的结构方式。以主题为中 心展开的结构方式。按照事件的发生的 前后逻辑顺序结构的方式。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最终目的都是要 通过这种形式,把一些零散的照片组成 一个整体,来达到为主题服务的目的。 17. 请简述图片说明的作用。 图片说明的作用:传达照片中抽象的、 无法用影像语言表达的信息;揭示图片 的意义;标明作者及他所属的机构。 18.在信息同质化时代,面对同样的图片来 源,图片编辑怎样才能做出自己特色的选 择? 以下三个方法可以避免图片编辑在使用 照片时候过于千篇一律:自己的摄影记 者是最佳的途径;和各种摄影师及时沟 通;了解不同图片库的特点。 19.图片编辑为不同媒体选择照片时的侧重 点有什么不同? 给报纸选照片:需要注意报纸的印刷较 为粗糙,读者在阅读报纸时的心态是浏 览,所以可适当放宽成像质量,选择主 题突出、信息直接明了的照片。 给杂志选照片:杂志用纸精良,印刷精 美,读者在阅读杂志时所持的心态较平 和,对信息的获取的诉求是理解,图片 编辑在选择时应强调影像质量高、视觉 构成丰富、视觉符号较多,这样可以让 读者揣摩,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为通讯社选照片:通讯社的主要服务对 象是各报社,照片主要提供颗粒较粗、 主题突出、信息直接明了的影像。随着 数码技术发展,视觉构成渐渐复杂。 为图片社选照片:注重普遍性、多义性、 前瞻性。 为网站选照片:视觉构成简单、信息量 简洁、色彩明快的照片。 20.图片的版面设计原则是什么? 平衡、对比、重点、比例和统一。 21.照相机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照相机的基本结构一般分为机身、镜头、 取景器、后背、输片机构等部分。如果 再细致一些,可以分为镜头、快门机构、 调焦与测距系统、取景器、输片机构、 机身、后背等。 22新闻摄影主要传播媒介是一是报纸,二是 杂志和网站。 23简洁、明了、主体突出是报纸使用新闻 图片的基本要求 24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 与私人生活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受他人的 侵扰、知悉、使用、披露和公开的权利 25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 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 利。著作权是公民、法人依法享有的一种民 事权利,属于无形财产权 26标准镜头是指焦距长度与所用相机标准 画幅对角线长度基本相同的镜头。其视角场 子角在57度到40度之间 26全画幅(135型)数字单反相机的电子影 像传感器画幅与135胶卷一格画幅大小一致 27摄影离不开光线,其本质就是用光作画, 在实际拍摄中按光线的方向可分为顺光、逆 光、侧光、顶光、等 28真实性原则是新闻摄影区别于其他摄影 门类的根本要求。新闻摄影涉及两个层面, 一是事件属实,二是过程属实 28从大的方面看,摄影的主要门类有艺术 摄、新闻摄影和实用摄影 29 曝光就是控制到达感光材料的光的强度,决 定摄影曝光的三个内在技术因素是感光度、 光圈和快门速度。 30在我国侵犯摄影作品著作用权主要有: 侵犯著作权人的署名权、侵犯著作权人的获 得报酬权、侵犯著作权人的保护作品完整 权、侵犯著作权人的作品修改权、使用图 片未经著作权人同意。 30光线在摄影中的基本作用是塑造基本形 态、空间和色彩感觉、塑造主体传递信息、 营造意境升华主题 31 影响构图的主要因素有拍摄距离和景别、 拍摄角度、画幅选择、透视规律。 31新闻本身就要求具有真实性的原则, 而新闻摄影做为新闻的一种形式受其视觉 因素的影响更要遵循真实性原则。一新闻摄 影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这是辨证唯物主义 的思想路线所决定是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在 新闻摄影中的表现。二: 新闻摄影必须坚持 社会主义新闻道德原则。 对于新闻摄影从业者来说, 1、真实的按照实事本来面貌描写实事,做 到实事的完全真实,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 A、新闻报道的具体实事要真实无误 B、 新闻报道概括出的新闻实事必须真实 2、从事实的联系、实事的总和中把握实事, 全面的反应实事 3、深刻的反映事实,揭示实事的本质 4、尽可能精彩的还原实事 5、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素质 32什么是正确曝光?正确曝光的意义是 什? 感光材料上接受光学影像的过程)曝光 就是摄影师根据被摄体的光亮程度、通过设 定感光度、光圈大小、快门速度的组合来控 制到达感光材料上光的强度,从而得到适度 的并清晰的影像。正确曝光的意义:我们所 面对着的自然界,是一个五彩缤纷、层次丰 富、光线变化无穷的世界。摄影者要想用感 光材料记录现实生活中富于变化的各类事 物,还取决于能否使感光胶片达到正确曝 光。正确曝光可以让景物的形态、色彩、空 间得已准确还原。在新闻摄影中,正确曝光 才能确保准确的视角记律。从视角语言角度 看、曝光又是一种影像语言、正确曝光能够 提升作品的视角感染力,能让图片展示作者 对事件的思考和独特的发现、还可以渲染意 境、感染读者。

新闻理论十讲重点题目汇总

1、新闻和宣传的异同 (1)相同点: A.新闻和宣传都是一种传播行为,可以相互渗透,而且有交叉的地方。 B.通过传播新闻达到宣传的目的是宣传的一种形式,即使是最客观的新闻报道,也可以夹杂宣传的成分、 C.我们现在的媒体是从当的宣传媒体转轨而来的。 (2)不同点: A.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B.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 C.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D.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 E.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F.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2、新闻的特性 (1)新闻报告的是现实事物。 为受众提供外部世界新近发生、变动是的事实,是新闻媒介的基本职责。 (2)具有强烈的时效要求。 (3)新闻是能够公开传播的一类信息。 公开传播,传播面越广,受众越多,价值就越大。 (4)现代新闻业造就了公众对新闻的持续关注。 3、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前提 (1)传受双方的共同认可 (2)接受者的“不知” A、不知道的刚发生的事实 B.不知道的最新的变动 C.不知道的最新发现 D.不知道的最新发表的观点 E.不知道的最新知识 (3)接受者的兴趣、关心和需要 4、新闻价值 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特殊素质的总和。 素质的级数越高,价值就越大。 5、新闻价值十个要素 (1)事实发生的概率越小,越有新闻价值。 (2)事实或状态的不确定性越大,减少不确定性的事实或信息,越具有新闻价值。 (3)事实的发生与受众的利益越相关,越具有新闻价值。 (4)事实的影响力越大,影响面越广,越能立即产生影响力,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越具有新闻价值。 (5)事实与接受者的心理距离越近,越具有新闻价值。 (6)越是著名人物,其身上发生的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越是著名地点,那里发生的是事实,

新闻采编教学大纲

《新闻采编》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新闻采编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32学时(32理论学时,0实训学时) 总学分:2 适用专业:音乐学(艺术教育)新闻方向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艺术教育专业新闻方向的核心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生,使学生理解新闻采编的基本理论,了解国内外新闻采编的基本规律,掌握新闻采编创作流程,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并能熟悉不同媒体新闻采编的特色,对新闻作品具有较准确的鉴赏和判断能力,可以对新闻采编的过程进行准确描述与表现,使学生既能够掌握新闻采编的相关理论,分析新闻采编案例,并能参与新闻采编操作,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应依据本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范围认真学习和理解教材,达到比较深刻的领会。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要深入领会并能够运用,比较全面地加以把握。学生还应注意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既要注意认真研读课程内容的基本理论,又要学生运用这些理论来进行新闻的采、写、拍、编等。只有融会贯通,才能掌握得较为扎实。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前期课程《新闻学概论》、《主持礼仪》等,后绪课程《节目主持人概论》、《广播电视节目评析》等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导论(上) 授课学时:2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新闻的涵义、特点、作用及新闻构成要素; 2.理解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意义及电视新闻的分类; 3.掌握电视新闻业务流程,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养,做一个合格的新闻采编人员。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新闻的核心本质;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意义。 2.难点:新闻伦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新闻 一、《南京零距离》的启示 二、重视受众需求 第二节真实:新闻的生命 一、制造新闻、故意歪曲(故意造假):职业道德的缺失 二、主观妄断、真假不分(判断失误):调查核实的不足 三、摆拍重演、移花接木(表达低劣):制作观念的误识 第一章导论(下) 授课学时:2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电视新闻的分类 2.理解电视新闻的叙事元素 3.掌握并会实际运用电视新闻的业务流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电视新闻的八种叙事元素。 2. 难点:电视新闻业务流程的运用和掌握。 教学内容: 一、电视新闻节目概述 二、消息类电视新闻解析 三、电视深度报道解析

《新闻摄影》复习提纲

新闻摄影考试题型: 1、单项选择题 2、多项选择题 3、填空题 4、名词解释 5、分析题 新闻摄影复习大纲 第一章:摄影基础 一、快门 快门是控制光线在感光片上照射时间长短的机件,是控制照相机曝光的计时装置。 快门的功能主要有两个: (1)与光圈配合,控制感光片的曝光量。 (2)抓取瞬间动作使运动物体成像清晰或模糊。 现代照相机快门速度已标准化,两级快门速度之间的通光量相差大约1倍。其标准序列是:B,1,2,4,8,15,30,60,125,250,500,1000……各挡的时间均为倒数,单位为秒。 B门表示按下快门钮快门打开,松开快门钮则快门关闭。 与光圈相似,两挡快门速度之间如果相差n挡,那么快门开启时间之比是2的n次方倍。 动体的拍摄有四种处理方法: (1)用高速快门将动体凝结下来,获得清晰的影像。 (2)有些运动有一个运动速度较慢甚至瞬间静止的时间,摄影者抓住这个时间可用较慢的快门速度而获得清晰的影像。 (3)追随拍摄:横向追随、弧形追随、旋转追随、等速追随、纵向变焦追随等。 (4)允许被摄动体有一些模糊,选择较慢的快门速度可达到这目的。

二、调焦和取景器 调焦器又叫测距器,作用是调整拍摄距离,使像点落在感光片(感光元件)上,达到结像清晰的目的。取景器用来观察所拍摄景物的范围。 数码照相机的使用 (1)装数码卡(2)装电池(3)调白平衡,一般可以用自动()(4)调感光度,光线充足时一般用100,感光度越高,越方便在暗的环境下拍摄,但噪点越多、颗粒越粗、画质越差。 (5)分辨率调到最高、画质最好、最精细。 (6)设定文件格式一般用有压缩的格式。 (7)调节光圈与快门速度使曝光正常,可选用P、A、S、M(或P、、、M)模式,也可以选用人像模式、风景模式、运动模式、夜景模式等。 (8)变焦、取景、调焦、拍摄。 (9)拍摄完关闭电源,取出数码卡把数码文件输入电脑或数码伴侣。 (10)数码卡重新插入相机,删除文件或把数码卡格式化后可反复拍摄。 数码相机的曝光模式: 1、创意曝光模式 (1)全自动模式() 拍摄者无须对相机的任何设置进行调节,只要对着景物按下快门就可以了。它由相机对现场光进行判断,自动设置曝光参数。 这种模式拍摄者不能对曝光等功能进行设置和控制。 (2)程序自动模式(P) 拍摄者在对准被摄物景半按快门时,相机会显示一组常规的曝光组合,如立即拔动主控盘,光圈与快门速度会随之进行互易,使之重新组合曝光

新闻学概论(复习考试重点内容)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绪论 第一节 1.从新闻学的内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理论(新闻理论)、历史(新闻史)、应用(新闻业务、媒介管理与经营)三部分。 2.中国新闻学的发展和代表性著作:中国的新闻学在20世纪20年代初步形成。 徐宝璜的《新闻学大纲》1922、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1929三本著作构筑了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 第一章新闻活动 1.关于新闻活动的两个观点:1.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2.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分析:观点1:在社会生活中,除新闻事业(报纸广播电视)外,人们还通过其他各种途径(交谈、短信、报告……)来相互传递新闻。这说明在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中,相互传递新闻的活动普遍地、持续地进行着。因此,了解和传播新闻这样一种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广义上说,新闻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在当今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任何阶级、任何行业,每天都需要获取一定的新闻,才能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去求得发展。如:政党、企业、军事、科学、个人。 观点2:1.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都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新闻才能生存下去。从事新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2驱使人们不由自主地从事新闻活动的原因是人类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客观世界的永恒变动。 其他:社会条件的改变,引起人类社会交往密切程度的提高,各行各业、各个阶级、阶层、整个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增加。同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相互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的变动就越剧烈。社会变得越剧烈,所产生的新闻就越多;人类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也越大。) 2.结论:变动产生新闻(环境)关系决定需要(社会) 3.新闻活动的渠道:一、亲身传播(言语、文字、体态、信号)(定向)

新闻采编知识要点

1电视新闻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和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能满足目标受众需求的事实的报道。 3新闻的真实性:指在新闻报导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 4、电视新闻的分类:1消息类电视新闻,分为:图像新闻、口播新闻、字幕新闻和图片新闻。 图像新闻业也叫影像新闻,它采用ENG的方式。特点:有新闻现场生动形象的画面。 字幕新闻在电视屏幕上打出字幕,以最简洁的文字,向观众传播最新的新闻信息。特点:时效快、运用灵活方便、传播新闻信息简洁明快 口播新闻以播音员出图像播报文字新闻稿的报道形式。特点:1增强新闻的时效性2在时间与空间的流程里,口播新闻具有采制的简洁性、编播的灵活性等特点。3在整体综合的新闻节目中,它具有明确的指导性、灵活的调节性;在语言文字及信息容量上,它具有简洁性、精炼性和密集型。 图片新闻在电视屏幕上,运用新闻照片并配以文字解说的新闻报道形式。 2专题类新闻节目,分为专题新闻和电视深度报道。 专题新闻是指针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重大新闻事实进行充分、完整、深入的报道和广泛而迅速的传播的报道形式。 电视深度报道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特征:题材较为重大;主题较为深刻;完整地、有始有终地追踪事件,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客观事物;有浓厚的思辨色彩与理论追求;时间和空间跨度较大;充分调动电视的立体表现手段,充分发挥电视语言的作用。 电视深度报道分为单篇深度报道(包括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精确性报道电视专访)和连续报道(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某一重要的、社会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及时的报道)、系列报道(围绕某一新闻题材、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连续、多次的报道。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相同之处:都是多个单元集合而成;都是在一定阶段密集播出,都能产生轰动效应。区别:不局限于同一事件的阐述,是对既定话题选取多种题材,侧重于事物之间的横向机理联系,改变播出顺序不会出现对主体的理解 3电视新闻评论特征:论题的新闻性、论理的思想性、论说的公正性、正确的导向包括三种形式:“用事实说话”类型“深入分析”类型“灵活幽默”类型,中国第一个评论性专栏节目是《观察与思考》,走向成熟的是《焦点访谈》 5、业务流程:一发现:从新闻线索出发二了解:获取事实的真相三传达:新闻事实的讲述(分为拍摄、编辑和写作) 6、电视记者具备的素质:A专业素质1充满好奇心2观察分析能力强3正直勇敢4适应别样的生活方式B业务素质:较强的新闻敏感2熟练地采访能力3得体的出境能力4熟练的现场抢拍能力5较强的文字表达、视听表达能力6机动灵活能力C道德素质 创新思维(求异思维、聚敛思维、逆向思维和形象思维)A求异思维的作用是在了解事物本质的基础上洞察事物表现形式或运动状态上的细微差异,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新规律,达到“见微而之著”的作用。发现思维的特征:流畅

新闻摄影学(主要知识点)

新闻摄影 第一章新闻摄影概论 一、新闻摄影定义: 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之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其构成形式包括画面形象和标题或文字说明两部分。 画面的基本要求:一个鲜明的新闻主题;有突出的主体;画面质量要高。 标题或文字说明: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新闻要素;简洁、画龙点睛。 二、新闻摄影具有以下属性: 1. 报道对象:具有形象价值的新闻事实。形象价值:新闻事实具有的足以值得和适用形象来表现的素质。 2. 拍摄方法:现场选择抓拍。 3. 技术手段:照相。进入21世纪后以数码摄影为主要技术手段。 4. 传播形态:附有文字说明的照片形式。 5. 本质特征:新闻事实现场的瞬间形象纪实。 三、新闻摄影的特性 1. 新闻性:新、值、快 (1)新:新人、新事、新画面 (2)值:新鲜性、贴近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 (3)快:反应快、动作快、拍摄快、处理快 2.真实性:真有其事,真有其人,新闻事件现场拍摄,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拍摄,防止制作中出错,真实准确的文字说明。 3.瞬间形象性: (1)画面形象要典型化,包含的信息容量大。 (2)视觉冲击力:新闻画面形象对读者视觉的刺激和心理的震撼能力。来自于: 画面的新颖程度;画面形象与正常状态的差异状况;画面的真情实感。 四、优势与不足 1.优势 (1)形象直观、便于理解、易于接受 (2)现场纪实,具有可信感 (3)瞬间定格,凝固动态,长久观看和保存 2.不足 (1)受众不便对新闻事件作全面了解 (2)需要借助文字补充 (3)数码摄影的运用使纪实性、可信度降低 (4)受记者主观因素影响大 五、作用与地位 1.作用: (1)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舆论导向作用 (2)传播形象信息,满足公众需求 (3)传播现代知识,弘扬先进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