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中的组织行为学原理

医院管理中的组织行为学原理
医院管理中的组织行为学原理

医院管理中的组织行为学原理

一、医院管理中的激励问题

激励就是调动积极性,激发职工或部属的工作动机。就医院管理而言,就是要弄清在什么条件下,医务人员愿意接受重大的责任,愿意奉献出自己的潜力。一般说来,一个人的工作情况可以用下式来反映:

工作绩效=f(能力×激励)

从式中可见,对某个特定个体而言,其能力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决定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是激励水平。国外有研究表明:计时工资制职工,只要发挥他们能力的20-30%,就可持久工作。而如果予以充分的激励,职工的能力可发挥至80-90%,这将能提高3-4倍的工作效率。显然,激励方法很重要,而它的促发因素是需要。

(一)需要与医院管理

管理者所需解决的最大问题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而人的积极性是以合理需要得以满足为基础的。

1.需要的无限性与竞争性需要是指个体因缺乏某种东西而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是客观需求的反映。需要与欲望有相似之处,医院管理者在接受需要概念时,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满足职工的需要。需要的无限性是需要的特性之一。需要的第二个特性是竞争性,意指个体的需要虽然是无止境的,但在特定的时期内,在诸多需要中,必有一种最重要的迫切希望解决的需要,即优势需要。与优势需要相比,其他需要居次。故决定人的行为的往往是优势需要。

因此,对某个特定个体而言,只要把握住他的优势需要,创造条件予以满足,医院管理中的激励问题的核心就抓住了。对某个特定部门乃至医院而言,取工反映最强烈和普遍的需要即是整个群体的优势需要。相对而言,医院管理只要把握住群体的优势需要,创造条件给予满足,并将满足过程与工作效率挂钩,整个群体的工作热情就会随之高涨,医院管理工作也就易见成效。

2.需要分析法要了解职工的真实需要并非易事,鉴于管理者与职工的地位差异,职工认为最重要的,管理者可能会认为是次要的乃至不重要的。例如:国内有研究发现医院职工认为个人问题受同情,帮助和合理解决是最重要的,因而好的领导应是能关心体谅职工的领导。然而许多职工却认为得不到这一关心与体谅。

因此,了解职工真实需要,只有在管理者真正认识到重视职工对提高管理效率有正向作用时,方能借助于心理技巧去获得。技巧有:(1)访谈法:这一方法只有在职工确信你具有为他们着想的信念后,才比较容易收集职工优势需要。(2)调查法:这一方法简单易行,基本步骤是选用简单问卷请职工将现阶段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罗列出来,可根据不同的专题单设,如职工个人问题、工作环境问题、改善管理问题等。可分为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两类。一般而言,开放式问题为主的收集方法,应放在管理者急职工所急形象树立以后施用,否则职工出于对留下笔迹有无副作用的担忧,将制约职工真实想法的流露程度。当然,如管理者坚持使用的话,也可由管理者和职工均信任的第三方承担。封闭式问题为调查表列出有关专项调查的一系列问题,请职工以打勾画圈回答,职工对此戒心较少,但存在所列问题能否覆盖职工所思的缺陷,这类方式往往是用于确立管理者形象和增加其威信的过程,通过这类方式可缩短上下级之间的心理差异。

一般而方,访谈、调查两法可混合施用,但收集需要并非最终目的,职工从收集活动中会产生强烈的期望,因此如何处理是最为关健的一步。职工重视的是自己所反映的能否得以解决,而不是常见的作为管理者掌握情况的依据。需要分析法是常用的对职工需要进行归类分析,从而找出工作重点的方法,整个过程应注意下列问题。

(1)处理过程的透明度。满足职工合理需要的目的,是创造一种人心向上的气氛,起到激励职工的作用,因此整个过程应让职工知道希望解决哪些力所能及的问题,以争取职工配合。管理人员应知道,以心理学一般规律来说,当职工希望管理者做某事,管理者虽做但职工不了解的话,职工还是将管理者认作对立面,就如同什么事也没有做一般。

(2)管理者职权范围的可确定性。一般而言,基层管理者的责、权相对确定的。由于基层领导责权相对狭小,不容易注意责权界限的划分,从而给职工的感觉是,管理者权力较大。这就出现了如图10-1所示的情况,里圈为管理者实际拥有的权力范围;外圈为披上一层神秘外衣后,职工误认管理者拥有的权力范围。如果说职工的优势需要落在里圈,而未能得以满足,无颖应由管理者承担责任,但如果落在外圈与里圈之间,理论上不属于管理者的管辖范围,可职工却把管理者认为是不关心自己的人。尤其是当管理者不愿明确承认自己所拥有权力狭小时,代人受过,失去职工支持的结局,将难以避免。这种现象在解释目前有条件还是无条件解决需要时显得尤为突出。

管理者责权范围的模糊现象

(3)注重解释和说服工作。理论上合理需要的满足是重点,但是何谓不正当、不合理、没有条件解决或自己不能解决的需要,必须给职工以明确反馈。当某职工提出某种需要时,他并不认为这是不合理或是没条件解决的,只有晓之以理,才能显示领导者为职工着想的形象。

(4)重视自己可解决的需要。在职工明确知道自己所提的需要,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满足之后,一般不再把希望寄托在管理者身上。如果管理者这时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将全使职工产生意料之外的满意。

需要分析法与优势需要观点并用,解释了需要无限性所带来的困扰,也表明医院管理者从满足职工合理需要入手调动积极性,其可行性较大。

(二)医院管理中需要满足的影响因素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可用来解释医院职工潜力尚未完全发挥的可能因素。它共分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社交需要、安全需要和生理需要五个层次。

1.自我实现需要这是指职工希望使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的一层需要,它要求管理者寻找和清除阻碍职工能力奉献的因素。医院职工认为工作中难以发挥潜力的主要因素为“领导不重视和不支持”。工作中缺乏成长和发展机会的直接原因为“缺乏科学客观的工作考虑核标准”,“领导不重视培养职工”,以及“尚不具备任人唯贤的社会环境”等。

2.尊重需要指人们希望获得公正评价和自力应付所处环境,即获得他人尊重和自我尊重的结合。具体表现为社会地位、单位内地位、参与管理决策机会和工作自主权等。

自我实现和尊重需要为高层次的心理感受型需要,如能得到基本满足,将产生强烈而持久的激励力量。相对而言,医师等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职工更为注重这两种需要。

3.社交需要为一类情感归属的需要,它体现人们期望寻求和谐协调的工作与生活环境的愿望。

4.安全需要表现为追求安定的生活和工作的安全感。

5.生理需要这是一类出于生理机制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表现为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要求。

这五种需要中,人们的满足欲望是从低到高循序产生的,医院管理者在工作中也应设法首先满足职工较低层次的迫切需要。

二、医院管理中的人际关系

(一)影响人际关系的一般因素

虽然同处于一个群体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却各不相同,影响这一密切程度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知觉偏差虽然从理论上讲看问题应该切忌片面,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能全面地看问题,尤其是看待人时更是如此。

(1)对交往对象的知觉偏差:第一印象作用。人们的交往的起始点往往根据对象的外部表象如仪表、风度、言论和举止等,得出初步的印象。虽然大多数人都清楚第一印象的建立是一肤浅和不全面的,但问题在于人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第一形象行事,而且第一印象一旦形成,扭转相当困难。因此,管理者在与他人交往时,首先应注意留给他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其次在看特别人时应尽量避免受第一印象的影响。

晕轮效应。也即是日常所说的以点盖面、以偏概全现象。当人们注意到某交往对象的某个特别鲜明的特征时,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往往会忽视此人的其他特征。这在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或性格特征时表现得最为明显。

知觉偏差还表现为优先效应、近因效应、线索偏差、刻板效应和情绪效应等。了解这些偏差有利于管理者在与人效往中采取更为公正客观的态度。

(2)人际知觉。即人与人关系——知觉。其主要特点为有明显的情感因素参杂知觉过程。例如:人们彼此之间接近的程度、交往的多少、彼此相似的程度等越是接近,就越可能产生友谊、同情和好感。

(3)自我知觉偏差。人们在观察别人与自己之间是有区别的,观察自己往往信息丰富,但这并不意味着自我知觉就更为正确。

2.态度相似性人们若对某种事物有相同或相似的态度,就容易产生共鸣,形成密切关系。这是建立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3.需要互补性这是指双方在气质、性格上都各有优点和缺点,彼此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互相满足对方的需要,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管理过程中人际关系的特殊影响因素

1.管理者对职工问题的忽视如图10-2 所示,管理者对职工所希望解决问题可能会出现各环节的忽视,任何环节的忽视都可能招致职工的不满,从而出现上下级距离的扩大。

2.管理者的兴趣、需要、个性特征管理者的这些特征与职工之间会存在一些差异,这决定了管理者在取舍交往对象上有选择性。

管理者面对职工暴露问题处理决策树

3.管理者的管理风格任何一个管理者都有运用自如、感觉良好的习惯性工作方式,对于一个侧重于任务管理的管理者来说,上下级之间的紧张关系是比较容易看得到的。

4.管理者的地位地位差异将引起上下级之间心理不平衡,职工的自我渺小感和领导形象的高大感,都决定了上下级关系事实上是一不平等的关系,其主导方在管理者。处于被动地位的职工只有在缩小心理差异的前提下,才能适应对方。

三、医院管理中的团体决策

(一)团体决策与个体决策

从某种角度讲,管理就是决策。团体决策是相对于个体决策而言的。一般认为:团体决策是实现团体目标的有效手段,恰当运用这一手段将大大提高团体的效率。把团体决策与个体决策作一比较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团体决策的利弊。

(1)团体决策的准确性高于个体决策,团体决策过程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更正判断误差,广集众人信息和知识,产生更多的可选方案。

(2)团体决策的效率一般优于个体决策,尤其是从长远眼光来看。决策效率取决于决策任务的复杂程度,既要考虑时间,又要考虑代价,团体决策虽然费时,但代价比个人决策低。

(3)团体决策的接受程度高于个体决策,利于决策的贯彻执行。这牵涉到成员参与决策的程度,从很少参与到充分参与,对决策结果的接受程度也会提高。

(4)团体决策的速度较个体决策慢,这主要是组织和收集意见需要时间。

(5)团体决策的创造性较低。以个体与团体两种条件下出主意多少判断指标,团体决策中意见的发表受影响和阻塞现象较多。

(6)由于团体决策责任分散,有时比个体决策更为冒险。决策更可能趋于极端。

(二)团体决策中的典型问题

1.小团体意识指为了追求表面一致,阻碍了不同意见的发表,使得不能对问题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价和分析。主要表现有:文饰自己错误,对不同意见者施加压力,不同意见者为了避免交锋保持沉默,造成一致通过的错觉。因此,往往讨论局限在很少几个方案,也不能很好地审查多数人偏爱的方案。

2.极端性转移指团体决策中更容易出现的冒险和保守倾向。责任分散、团体规范和压力的影响是极端性转移的根本原因。假如多数人或权威人士倾向于冒险或者保守的决定时,整个团体将向冒险或保守转移。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有德尔菲法、名义团体法、头脑风暴法、闯将法和易地思考法等。

四、医院管理中的信息沟通

医院的规模日益庞大,专业分化日趋复杂,人员众多,管理人员对内必须了解各部门和职工的各种信息,对外必须掌握与医院有关的信息。因此,管理人员花费75%左右的工作时间用于沟通,可以说沟通是现代管理的基础。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交流感情和交换信息的过程。管理沟通的基本目的是了解情况、说服和获得信誉。

(一)医院管理沟通中的影响因素

1.干扰因素可分为外在干扰和内在干扰两类。前者是指沟通环境的系列因素,诸如噪声、坐位不适、天气等。后者则侧重于收发两者自身因素如饥饿、不适和疲劳等。完全消除干扰是困难的,但管理者可致力于减少干扰,集中注意力是有效的方法。

2.个人特征的影响管理沟通是人与人的沟通,由于个人的生活、工作经历各异,个性特征不尽相同,致使人们在接受和发放信息时差异极大,就好象每个人在面对信息时,都拥有一台过滤器,信息来临时各取

所需。导致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有知识、文化背景、地位、态度、情感和沟通技巧的差异。比如知识的影响。众所周知,各人的知识水平和知识面是不同的。一般而言,知识水平越接近,知识面重叠程度越大的人们,彼此的沟通和理解越容易。但相对而言,知识面的影响较知识水平更大。

(二)沟通的途径

1.正式沟通途径这是指按组织内部规章制度所规定的方式,一般分为上行、下行和平行沟通三类,上行沟通是指职工意见向上反映的过程。职工从中容易获得心理满足,领导有机会了解下面情况,增加彼此信任气氛。下行沟通是上级与下级的沟通,起着协调组织内部层次关系的作用。实际工作中领导对上行沟通往往并不重视,或者重视的对象有限,而比较重视下行沟通。因此,与下行沟通相比,上行沟通频率少,信息量低,有逐层缩小的趋势。形成沟通过程中:(1)权力气氛浓重。(2)职工负担过重,领导难以获得全面真实情况。(3)逐级下传,漏失严重,逐层上报,信息失真。(4)职工对管理层缺乏信任等。对上行沟通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决定着领导的有效性。

2.非正式沟通途径与正式途径相比,非正式沟通的信息量大,活跃,畅通,而且能反映真实动机。如私人交淡、小道消息等。几乎没有不存在的小道消息的组织。小道消息并非都不确切,其中往往包含合乎事实的成分。小道消息盛行,主要原因是正式沟通渠道不畅,从而造成组织来源的信息不明,职工产生不安全感和抵触情绪。小道消息的另一类起因是社会心理背景,如满足个人表现欲望、自我陶醉和消除焦虑等。小道消息的传播速度很快,副作用也较大,人们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受其影响。小道消息等非正式沟通流行是衡量组织管理水平和职工士气的指标之一,无论小道信息的性质是乐观还是悲观,都反映团体士气的下降。减少小道消息流行的根本方法是健全正式沟通途径。

(三)沟通过程中听与说的常见问题

说、读、听、写为人际沟通的四种方式。其中说与听最常用,由此产生的问题也最多。

1. 发言中的常见问题管理者常常一面感叹发言技巧的重要,一面又由于重视不够或不知如何重视而导致一系列问题。

(1)自信心问题。主要有两类:一为自信心不足,二为发言中未能体现足够的自信。前者为紧张所致,初次者容易出现,怕出丑和紧张致使发言过程毫无章法。纠正的方法是多多锻炼。后者则经较复杂,涉及到发言者的沟通技巧。

(2)发言效果与发言者的形象问题。这是一个认识问题,听众的眼光是苛刻的,往往根据讲话者的外表言行和发言的整个过程,给讲话者作出一综合评论。因此,注意按发言技巧精心准备是树立自身形象的关健。

发言时间以简短为原则,会议发言以15分钟以下,大会报告以90分钟以下为宜。听的速度为讲的4倍,要吸引听众20-30分钟以上是困难的。切忌发言以自我为中心,听众只想听他们想听的东西,而不一定是发言者感兴趣的。因此,有必要作发言前的听众分析,了解听众的知识、态度和口味以适应之。根据发言目的,取舍发言材料。一般说服型发言取舍材料法有三类:科学解决问题型、论点一论据—证明型、心理过程型。注意开场白的轰动效应。发言开场白的作用有两个:建立好的第一形象和吸引听众注意力。发言内容忌重复、冗长、陈腐和浮夸。结尾应条理清晰地总结,避免虎头蛇尾,恰当使用提纲,切忌照本宣读和东拉西扯。善用眼光和面部表情,举止应和内容表达协调。

2.听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管理人员50%左右的工作时间用于听他人讲话上。然而由于生理和心理性制约因素,成为一个好听众比成为一个有魅力的发言者更困难。

影响听的因素有:听的速度快于说的速度,两者之比为4∶1,人们需要毅力来应付75%的空闲时间。另外,一般人都喜谈不喜听。因此,导致注意力分散有主观或客观动机。克服的方法有:(1)不独占讲话机会,使已与众不同。(2)听时把握住对方意图,得到对方欣赏。(3)不多说但不寡言。避免对方误认为分心和冷扬。(4)积极肯定对方价值,维护对方自尊心。(5)说话井井有条。

五、医院管理中的领导有效性

由于医院领导中的独特地位,领导的有效性决定着整个组织的效率。一般而言,管理者多具有较好的知识水平,较高的智力,这构成了领导有效性的基础。但两者之间尚缺乏有说服力的直接关系。只受领导方法这一中间变量的调节,有良好基础的领导,如管理方法得当,其领导的有效性就容易显示出来。

有效性概念包括两层意义:选择对的事去做和把既定的事做好,对领导更为重要的是前者。领导是一门使职工充满信心和满怀热情地为组织既定目标努力工作的科学和艺术。从领导的定义中看到,组织既定目标是领导的最终目的。为此,领导有必要运用管理科学中有关知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诸如医院内部外部条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医院目标,合理配备和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完成目标。所以,领导有效性还需要一个有效的管理系统支持。

然而,目标虽然可行,但职工缺乏热情和积极性的话,达成仍成问题。因此,在健全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职工的激励问题是领导的主要职能之一。主要措施有:(1)提高职工接受目标和执行目标的自觉性,途径在于将医院目标与职工目标统一起来,使职工医院目标的完成中体现自身利益。(2)激发职工实现医院目标的热情。途径在于及时发现职工在执行组织目标过程中显露的个人需要,根据客观条件,满足其合理部分。(3)提高职工对医院作贡献的行为效率,途径在于重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尤其是轻松和谐的心理气氛,使职工舒心工作。

(完整word版)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着重对人的个别差异研究的学科是【】 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人事心理学D.劳动心理学 2.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为【】 A.B=f(s·p) B.B=f(p·E) C.B=f(s·E) D.B=f(p·M) 3.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和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A.四个步骤B.五个步骤C.六个步骤D.七个步骤 4.人们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事物,而对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投射效应D.首因效应 5.激发人的行为并给行为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是【】 A.需要B.动机C.态度D.信念 6.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A.麦克里兰B.史布兰格C.海德D.特尔曼 7.创造性行为的主要特点是【】 A.系统性B.有用性C.社会性D.差异性 8.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 道路,作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是【】 A.事业生涯开发B.事业生涯设计C.事业生涯决策D.事业生涯管理 9.在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是【】 A.正式群体B.非正式群体C.命令群体D.任务群体 10.影响群体有效性的因素是群体任务的复杂性和【】 A.群体结构B.群体规范C.性格特点D.相互依赖性 11.最能集中体现民主或参与管理的沟通网络形式是【】 A.轮式B.全方位式C.链式D.Y式 12.小道消息传播的方式主要是【】 A.流言式B.偶然式C.单线式D.集束式 13.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是【】 A.莫里诺B.霍曼斯C.韦伯D.阿西 14.最简单、花费最低的管理群体间互动的方法是【】 A.运用层次等级B.设立特别工作组C.构建规则与程序D.成立工作团队 15.对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分配权称为领导的【】 A.奖罚权B.专长权C.资源控制权D.决策权 16.衡量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指标是【】 A.工作绩效B.工作计划C.德才兼备D.工作目标 17.影响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权变因素是【】 A.领导者自身的特点B.被领导者的特点C.领导的情景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激励与沟通)组织行为学激励计划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 如何有效激励下属? ??李巍的激励计划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2006 MBA 赵丽华 目录 一、引言 二、案例背景 三、李魏面临的问题 四、问题分析 五、相关激励理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 3、期望理论.................................................... 4、公平理论.................................................... 六、李巍的激励计划 1、信任激励法.................................................. 2、沟通激励法.................................................. 3、典型荣誉激励法.............................................. 4、知识激励法.................................................. 5、情感激励法.................................................. 七、总结 如何有效激励下属? ??李巍的激励计划 一、引言 在当今管理活动的实践中,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力的充分发挥,并关系到员工个人的发展以及公司整体的运作效率和生存发展。 所谓激励,就是管理者遵循人的行为规律,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激励机制运用得好坏是决定组织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也就成为各个企业和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本案例中,作为工程设计指挥的李巍就面临着如何制定和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来改变目前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被动局面。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之: 二、案例背景

组织行为学答案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及答案 1、试论述现代组织理论的主要思想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意义:1、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3、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4、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5、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2、试论述如何提高领导的有效性 答:领导就是指引和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过程。领导是一种影响一个他人实现目标的能力和过程。 提升领导的影响力 1、领导的本质是影响。领导行为的实施,组织或群体成员对领导者的信任和追随,都离不开领导者的影响力。 2、对人施加影响的过程也是一种艺术。越是高层次的领导行为,因其面对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越多,艺术性也就越强。 3、领导是与某种目标相联系的目的性很强的行为。 领导有效性的权变理论 领导者自身的特点: 能力、个性特征、工作行为倾向、权力类型、影响力等。 与下属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实施领导行为的关键,可弥补权力的缺乏。领导可以改变不一种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 四种领导风格:指示推销参与授权 P328 主要观点:领导者的效率是以能够激励下属达成组织目标,并在工作中使下属得到满足的能力来衡量的。领导者的责任和作用在于改善下属的心理状态,激励他们去完成工作任务或对工作感到满意,帮助下属达到目标。领导的作用在于:使下属的需要满足于有效的工作绩效联系在一起;提供有效的工作绩效所必需的辅导、支持和奖励。

word文字版组织行为学00152自考2017年4月试题及答案

2017年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组织行为学 试卷 (课程代码 001 52 )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如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1页至3页,共3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按要求填发涂,等在试卷上无效。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4页至4页,共1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作答,等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5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经济人”假设的基础是 D.资本主义 B.现实主义 C.社会主义 A.享乐主义 2.人的行为最为显著的特点是 D.倾向性 B.选择性 C.稳定性 A.整体性 3.引发行为最直接的原因是 D.情感 C.目标 B.需要 A.动机 4.在个性中起着核心作用的是 D.情绪 C.性格 A.气质 B.能力 S.用于描述临时性工作任务群体发展变化情况的模型是 3.群体发展六阶段模型 A.群体发展五阶段模型 b.间断平衡模型 C.塔克曼模型 6.决定着一个工作群体在组织权力结构中位置的是 D.奖想结构 C.群体结构 B.职权结构 A.人事结构 7.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努力,这称为 D.刻板印象 C.社会促进效应

A.社会惰化 8.最有效的群体规模是 b.9人或11人 C.7人或9人 B.5人或7人 A.3人或5人 DO1.OO12组织行为学试卷第1页《共4页) 9. 在非正式沟通网络中传播效应最高的是 A.单串型 C.集合型 B.饶舌型 D.随机型 10.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能有效地解决 A.垂直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B.水平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C.斜向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D.非正式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1l.人们通过语言传达的只是有限的信息,必须要从谈话背景中进行推论和解释。这种背景属于 A.低文化背景 .高文化背景 D.任何背景 B.中文化背景 12.管理者应当接纳冲突,适当控制和利用冲突,这种观念属于 A.传统观念 B.相互作用观念 D.经济人观念 C.人际关系观念 13.在正式组织中,按照指挥链和职权关系,上级在运用耶位权力命令和控制下级的活动和行为时所发生的垂直方向的冲突,这是 B.冲突的社会模式 A.冲突的讨价还价模式 D.冲突的官僚模式 C.冲突的系统模式 14.最早运用科学的方法将组织问题系统化、理论化和科学化的是 D.权变理论 C.现代组织理论 A.古典组织理论 B.近代组织理论 15.能从本质上反映组织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关系的是 A.组织规模 C.组织类型 D.组织结构 B.组织效率 16.组织文化向组织成员展示的是信念和 C.能力 D.态度 A.情感

组织行为学第一次作业答案(供参考)

- - 《组织行为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欢迎你,窦建华(VC2)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5年01月23日02点43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5年03月12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 连锁性的工作,( )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 A ) A.同质群体 B.异质群体 C.混合群体 D.简单群体? 2.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 ) 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 B ) A.同质群体 B.异质群本 C.混合群体? D.简单群体? 3.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多的群体属于()。? ( B ) A.人际群体 B.团队集体 C.无序群体 D.任务群体 4.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体属于( )。? ( D ) A.人际群体

B.团队集体 C.无序群体 D.任务群体? 5.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是( )。? ( A ) A.强制 B.开诚合作 C.妥协 D.回避? 6.目标很重要,但不值得和对方闹翻或当对方权力与自己相当时,处理冲突的方式是 ( )。? ( C ) A.强制? B.开诚合作 C.妥协 D.回避 7.“途径—目标”理论是( )提出的。? ( B ) A.菲德勒 B.豪斯 C.布莱克? D.耶顿 E.沙特尔? 8.管理系统理论是由( )提出的。? ( C ) A.菲德勒 B.豪斯 C.利克特? D.布莱克? E.沙特尔 9.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 )。? ( C )

《组织行为学》人物和理论

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的重要内容及其新发展。 A.1914年,吉尔布雷斯夫人就出版了《管理心理学》。 B.二战前,工业界广泛应用工业心理学知识。 C.1958年,莱维特(美)用管理心理学取代沿用的工业心理学,旨在让人们注意考虑如何用心理学知识加强管理。 D.20世纪60年代初,管理心理学广泛拓展,逐渐提出了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并被广泛接受,在各类组织管理中得到应用。(产生)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分为4个层次:对个体行为的研究、对群体行为的研究、对组织行为的研究、对社会环境的研究。 二.组织行为的主要学派: 1、古典学派——通常被认为涵盖“科学管理”的内容。 2、人际关系学派——重点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的学派。 3、系统学派——涵盖“权变理论”。 三.泰罗(美): 1、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科学管理之父”。 2、主张:一些管理都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认为通过劳动定额和工作标准化等手段可以达到效果最优。 3、他曾经进行过搬运生铁和铁产改造方面的试验。 4、1895年发表《计件工资制》;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 5、从实质上说,科学管理是任何公司或企业中工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革命——是这些工人在对待他们的工作、同事、雇主态度方面的一种彻底的革命。 6、列宁对泰罗的科学管理作了全面的评论:“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最丰富的科学成就”。 7、组织机构上管理控制原理。 8、提出决策“最优标准”。

四.吉尔布雷斯夫妇(美): 1、科学管理运动的倡导者。 2、莉莲-吉尔布雷斯,是美国第一个获得心理学博士的妇女,“管理学的第一夫人”。 3、使用拍电影的方法,把工人的操作动作分解为17个基本动作,“动作的基本元素”。 4、吉尔布雷斯夫妇关心工作中人的因素。 5、弗兰克-吉尔布雷斯(重视工作效率):《动作研究》、《应用动作研究》; 莉莲-吉尔布雷斯(重视劳动者心理作用):《管理心理学》; 2人合著《疲劳研究》、《时间研究》。 五.亨利-甘特(美): 1、科学管理的倡导者之一。 2、贡献:a.创制了“甘特图”;b.提出“劳动报酬奖金制”;c.指出“在所有的管理问题中,人是最为重要的因素”;d.认为企业应将重点放在“服务”上。 3、主要著作:《劳动、工资与利润》、《工业领导》、《工作的组织》。 六.亨利-福特(美): 1、福特汽车公司创建人,流水线大量生产管理技术的倡导者。 2、福特主义:将科学管理原理应用到工厂管理,使用单目标机械工具和装配作业线进行生产的一种理论。 3、于1914年开始在工人中实行“利润分享计划”。 4、主要著作:《我的生活和工作》、《今天和明天》、《前进》。 七.马科思-韦伯(德): 1、古典学派在德国的代表人,“组织理论之父”。 2、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重点研究组织设计、等级层次、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又称为“行政管理理论”。 3、主要著作:《新教的伦理》。

最新组织行为学在线考试答案

《组织行为学》 注意事项: 1、正考考学员、08秋及以后重修学员要通过网络在线提交的方式上交大作业,不接 收和批阅书面材料; 2、08春及以前重修学员要以书面(纸张大小为A4纸)形式上交大作业; 3、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24分) 1.能力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人们在完成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有所不同。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实践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实践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达成一个目的所具备的条件和水平。 2.组织承诺组织承诺(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也有译为“组织归属感”、“组织忠诚”等。组织承诺一般是指个体认同并参与一个组织的强度。它不同于个人与组织签订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角色方面的合同,而是一种“心理合同”,或“心理契约”。在组织承诺里,个体确定了与组织连接的角度和程度,特别是规定了那些正式合同无法规定的职业角色外的行为。高组织承诺的员工对组织有非常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群体决策: 环境信息、个人偏好、方案评价方法是一个决策好坏的关键。而这些又与个人的经验和对问题的理解有关,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决策问题,不仅涉及到多目标、不确定性、时间动态性、竞争性,而且个人的能力已远远达不到要求,为此需要发挥集体的智慧,由多人参与决策分析,这些参与决策的人,我们称之为决策群体,群体成员制订决策的整个过程就称为群体决策。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 论价值观对人行为的影响是什么?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

组织行为学领导案例分析

惠普公司前CEO卡莉·费奥瑞纳案例分析报告 一、案例简介 1999年7月,卡莉·费奥瑞纳正式加入惠普,出任惠普ceo。当时惠普市场收益低迷,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卡莉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在她出任ceo之后,采取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狂飙突进式改革举措,强调速度。事实上也帮助惠普走出了低迷,市场份额开始回升。 但是2002年,费奥瑞纳按照自己一贯的管理风格,独断专行,力排众议,在自己的一手推动下,惠普公司以190亿美元收购了康柏电脑,这一决定遭到了众多非议。然而,合并后的惠普表现不尽如人意:她预想的1+1>2并没有实现,反而小于2。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利润率未见提升。为提高在个人电脑市场上的占有率,惠普与戴尔等大打价格战,从而严重蚕食了公司利润。自2002年以来,惠普个人电脑业务的利润率只有1%。去年第四季度,在个人电脑市场上,惠普的占有率降至15%,戴尔则升至15.9%,惠普因此痛失个人电脑市场头把交椅宝座。此外,与康柏的合并没有推动惠普其他业务的发展。过去一年,IBM(美国商用机器公司)和戴尔在网络服务器市场上的占有率持续提高,而惠普的占有率则从28.7%降至26.6%。自2001年9月以来,惠普股价下跌了约15%,而其竞争对手戴尔的股价差不多翻了一番。于是女强人采取了裁员、革除和更换高管的措施企图挽回败局。但是非但不能取得效果,反而因强硬、固执、独断无情的领导风格得罪了不少人,在公司失去人心,怨声载道。在2005年2月9日,经过了一年多的会议裁决和卡莉的苦苦挣扎,无力挽回败局的卡莉终于还是在一片消极评论中被惠普辞退,从而结束了费奥瑞纳在惠普的5年半的职业生涯,也终结了硅谷的神话。 曾经的世界第一女ceo,女强人,可谓成也性格,败也性格。下面我将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范围局限内,简单分析一下惠普公司前女CEO卡莉?费奥瑞纳在惠普的职业生涯从辉煌走到被辞退的的原因。 二、案例分析 目前,从卡莉·费奥瑞纳的整个职业生涯来看,她是一位成功者,因为他是全明星级别的世界性女ceo,享誉世界;然而就其出任惠普ceo五年多时间的领导方式及结果是失败的典型案例。 1.特质理论和性格、气质的心理学理论解读卡莉?费奥瑞纳的个性特征。 事实上,卡莉的领导是维系在其非凡魅力之上的独揽大权、高度专权式的家长制作风,而惠普需要的是一个懂得经营现代企业的ceo,并非一个封建暴君。 在领导的特质理论中,也强调了魅力、热情、勇气、外倾性、责任心等共性来标榜领导,而这位女强人恰恰缺少了情绪智力这一特质,这也是她致命之处,这导致了她与下属关系的紧张并且怨声载道。

组织行为学机考答案(精品文档)_共4页

A75. 奥德弗的“ERG理论”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参考答案】错 A137.阿吉里斯认为,领导方式不好会影响人的成熟。【参考答案】对 B60.不能根据组织成员普遍需要的变化,对组织结构进行相应的变化。【参考答案】错 【答案解析】当组织成员的需要普遍发生变化时,组织结构也应发生相应变化。 B30. 保健因素同工作内容有关,激励因素与工作环境有关。【参考答案】错 B24. 保健因素是指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参考答案】对 B51. 扁平化企业的管理层次多,可以使信息在企业组织中快速传递。【参考答案】错 B58. 彼得圣吉认为,五项修炼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技能,其中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参考答案】对C21. 成就需要强的人对组织是十分有害的。【参考答案】错 C39. 冲突的来源有沟通因素、结构因素、组织行为因素。【参考答案】错 C44. 创建领导文化,培养新一代领导者,是领导非职位责任之一。【参考答案】对 C45. 惩罚权、奖赏权、合法权、模范权、专长权都属于职位权力。【参考答案】错 C57. 采用弹性工作时间制属于以任务与技术为中心的变革措施。【参考答案】错 C87. CPM领导行为评价法,就是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领导绩效三方面来对领导行为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的。【参考答案】错 【答案解析】CPM领导行为评价法,就是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领导情景三方面来对领导行为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的。 D34. 当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密切配合时,同质群体较为有效。【参考答案】对 D145. 调查反馈属于以任务与技术为中心的变革措施。【参考答案】错 【答案解析】调查反馈属于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 D149.当员工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参考答案】对 D117 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惩罚。【参考答案】对 E155.ERG理论不仅认识到满足—上升的现象,更揭示了挫折—倒退的现象。【参考答案】对 F36. 放任型领导方式的工作小组比其他小组内聚力更高。【参考答案】错 F124非正式群体规范的形成,受模仿、暗示、顺从等心理因素的制约。【参考答案】对 F130菲德勒在研究中发现:关心任务的领导者在“不利的”或“有利的”情况下,将是最有效的领导者。【参考答案】对 F85. 弗鲁姆和耶顿认为,合理的原则就是如果决策的质量并不重要,而决策的接受性却很重要,那么最好采用第二种专制的领导方式。【参考答案】错 【答案解析】弗鲁姆和耶顿认为,合理的原则就是如果决策的质量并不重要,而决策的接受性却很重要,那么最好采用第五种参与决策的领导方式。 G5. 工厂的车间、班组、科室,医院的门诊室,学校的班级、教研室以及党团组织、行政组织等都是非正式组织。【参考答案】错 G13. 工作参与表现出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喜欢或不喜欢的感情和情绪,它一般是指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一般态度。【参考答案】错 【答案解析】工作满意度表现出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喜欢或不喜欢的感情和情绪,它一般是指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一般态度。 G76. 工作团队与群体的差异之一就是团队中领导者的角色是共享的,而群体通常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心领导。【参考答案】对 G115 工作激励的关键就是使工作丰富化。【参考答案】对 G7. 根据国内学术界的观点,部队属于政治组织。【参考答案】对 G90 根据国内学术界的观点,医院属于文化组织。【参考答案】错【答案解析】医院属于经济组织。 G26.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五个需要可以同时对个人产生激励作用。【参考答案】错 G27. 根据赫兹伯格的理论,公司的人际关系属于激励因素。【参考答案】错 G65. 根据国内学术界的观点,部队属于政治组织。【参考答案】对 G131根据勒温的试验,专制的领导方式工作效率最低。【参考答案】错

组织行为学--激励理论

(6) 激励理论 介绍过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后,作为公司的管理层是否可以在员工既有的各种背景因素之下,去改变员工的表现?这就涉及激励的理论和它的应用了。 (6.1) 激励概念 差不多所有自觉性的行为都是来自本身的激励(motivation)。激励实际上包括三方面:(1)需求(needs),(2)为满足需求而争取的目的或目标(goal),及(3)为实现目标而作出的行动(action)。由此可见,激励是为满足需求的历程。 例如:需求希望年老时能安享晚年 行动努力工作,安排投资及退休保障 目标拥有一座小房子及现金一百万 激励过程 假如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不安和紧张,于是设法消除这些不安和紧张的情绪,然后采取适当的行动去达成目标。如果所取得的报酬与期望一致,就会产生满足感,而先前的紧张情绪亦不翼而飞。这个过程可从下图看到。 激励过程 明白了激励过程后,管理人员对公司激发不了员工的工作热诚的原因应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例如公司提供的报酬不符合员工的期望,又或是公司的组织架构使他们无法充分满足其它需求。因此,要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必须制造一种有利员工满足其大部分需求的工作环境,或者提供所需的奖励因素。要做到这一点,又必须先了解一般人的各种不同需要。 激励 英文“motivation”有两个意义:一是动机,一是激励。“动机”是名词,与前面所谈的人格、知觉、价值观和态度有关,它表示个体的需求(need)、期望、价值和情感;“激励”是动名词,它是指个体和环境的互动过程。这个过程涉及环境的因素,例如组织的设计、报酬、领导等,也牵涉个体的需求,例如生理、安全、社会、成就等的需求,但是激励所着重的是过程,显示如何由未满足的需求逐步转化成需求的满足和紧张(心理压力)的解除。因此,激励的理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偏重内容(content)讨论,一种偏重过程(process)的讨论。请留意激励有个别的差异性,就算对同一个人,于不同时间也会有差异。 《组织行为学》学者将激励理论分为早期和当代的两类。请注意:这种分类法只是按理论提出的时间先后来区分,并无好坏之别。 我们在前面提过,激励理论亦可按内容和过程来划分。下图介绍了各理论的发展年代的归类。内容理论

组织行为学课程考试习题含答案

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一篇概述 第一章组织与组织行为 1、什么是组织 答: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1、是由人组成的集合;2、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2、组织行为研究的三个层面各包括哪些内容 答:第一:把组织看成是个人的集合:有关人性、需要、动机和激励等方面的理论是用来说明单个组织成员的行为和绩效的。对诸如价值观、知觉、态度、个性、意志和情感这些因素也予以考虑,并对他们在工作中的个体行为与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 第二:把重点放在组织成员的小组、群体上,研究其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人们在一起工作的常规方式是小组、部门、委员会这些组织形式。因此,在组织行为学中,一个可选择的富有成效的方法是分析工作群体的功能,如规范、凝聚力、士气、沟通、人际、合作与竞争等。第三:把组织看成是一个整体来研究:力求理解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如何影响组织效率和气氛,如何影响有效沟通和信息传递,认识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认识组织变革和发展的规律,从而尽可能提高组织的有效性,改进组织气氛。 第二章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1、组织行为学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哪些主要学说受到哪些学科发展的影响 答:组织行为学是随着管理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一)古典理论时期(1900—1930年),受管理科学发展的影响;(二)人力资源理论,受心理学研究的影响;(三)权变理论进入管理领域——组织行为学的形成,受哲学思想发展与社会学发展的影响;(四)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组织行为学的深入,行为科学发展的影响。 2、21世纪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答:一、经济全球化对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影响;二、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影响。(网络化、扁平化、灵活性、多元化、全球化) 第三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1、行为研究中的原则 答:1949年,行为科学命名大会上的四项决定: 1、理论的肯定和证明必须靠公众都能够观察了解的客观事实,不能单凭学者个人的经验; 2、尽量使用数理化的方式来说明假设,以便精密地测试和修正; 3、尽量使各种论述精确,以便能用严密的试验予以肯定或否定; 4、使用自然科学所惯用的“厘米—克—秒”制作为度量工具。 2、实验法中的变量有哪些 答: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3、个案研究中的例与弊。 答:运用个案调查、综合分析、案例研究等手段,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作出全面分析与评估。

组织行为学作业

一、简答题 1、简述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内容。 答: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分为 4 个层次:对个体行为的研究;对群体的研究;对组织行为的研究;对社会环境的研究。 2、简述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学科特点。 答: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 1、跨学科性(综合性):多学科综合研究(对组织行为学有贡献的学科) 2、层次性:个体、群体、组织三个层次 3、权变性:随机制宜性,理论体系不断发展 4、科学性:特定的研究对象,具有自身独立的研究内容体系,科学的研究方法(定量分析方法特别是统计分析方法,多因素综合分析,实验方法) 5、适用性(应用性):理论、方法、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6、系统性:具有自身独立的研究内容体系,与管理学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密切联系。与组织行为研究对象的系统性有密切关系。 3、简述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 答:研究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目的是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者和各类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准确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把消极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保持和积极发挥积极行为,从而提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工作绩效,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4、简述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 答:科学管理学派阶段、行为学派阶段、管理科学学派阶段、综合性的现代管理学派阶段 5、简述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特点。 答:组织行为学具有边缘性、综合性、两重性、实用性等特点6、简述晕轮效应产生的原因。 答:晕轮效应是指由于对认知对象某一特点的过分关注导致的认知上出现的偏差。晕轮效应并不是随机发生的,研究表明,在下面这些情况下,晕轮效应出现的可能性最大:当被知觉的特质在行为表现上模棱两可时,当这些特质含有道德意义时,当知觉者根据自己有限的经历来判断特质时。 7、简述社会人理论的要点。 答:社会人人性理论由梅奥教授在霍桑工厂实验后提出的一种人性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社会系统,人是组织中的最重要的因素,组织成员有着复杂个性与复杂的社会需求的“社会人”。与“自然人”相对。在社会学中指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通过社会化,使自然人在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并获得社会的认可,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主要观点社会性需要的满足往往比经济上的报酬更能激励人。社会人假设的主要观点有:(1)从根本上说,人是由社会需要而引起工作动机的,并且通过与同事的关系而获得认同感。工业革命与

20.10月西工大《组织行为学》机考作业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96 一、单选题(共0 道试题,共0 分) 二、多选题(共50 道试题,共100 分) 1.以下做法中,属于消退强化方法的有( )。 A.员工出现失误时,给以记过处分 B.对爱打小报告者采取冷漠态度,使之因自讨没趣而放弃这种不良行为 C.员工表现出色时,给他发奖金 D.对请客送礼者,关门拒之 E.对喜欢奉承拍马屁者,冷脸相待 正确答案:B、D、E 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 )。 A.个体 B.群体 C.组织 D.集体 E.环境 正确答案:A、B、C 3.行为测量量表有:( )。 A.名称量表 B.等级量表 C.等距量表 D.比率量表 E.等值量表 正确答案:A、B、C、D 4.菲德勒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是( )。 A.职位权力 B.任务结构 C.上下级的关系 D.个性结构 E.环境结构 正确答案:A、B、C 5.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 )。 A.管理的两重性 B.人的两重性 C.组织的两重性

D.多学科性 E.多层次性 正确答案:A、B、D 6.管理方格图中,典型的领导方式有( )。 A.贫乏型 B.任务第一型 C.俱乐部型 D.团队式 E.中间型 正确答案:A、B、C、D 7. 以媒介划分,信息沟通可以分为下列几种( )。 A.书面沟通   B.口头沟通 C.非语言沟通 D.垂直沟通 E.平行沟通 正确答案:A、B、C 8.气质差异的应用应遵循的原则是:( )。 A.气质绝对原则 B.气质互补原则 C.气质合理安排原则 D.气质发展原则 E.阈值原则 正确答案:A、B、D 9.斯布兰格按何种生活方式最有价值,把性格分为:( )。 A.理性型 B.政治型和审美型 C.社会型 D.宗教型 E.经济型 正确答案:A、B、C、D、E 10.当出现认知不协调时,认知主体消除不协调的方法有:( )。 A.改变行为 B.改变态度

组织行为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第1套

组织行为学往届考试试题 全国2012年4月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组织行为学把组织看作是一个( ) A.封闭的社会组织 B.无机的社会组织 C.静态的社会组织 D.开放的、有机的社会组织 2.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描述或说明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案例研究法 C.心理测验法 D.准实验法 3.所谓的“态度对象”是指态度的( ) A.社会性 B.针对性 C.稳定性 D.间接性 4.创造性行为是指人的创造性能力、创造性需要和动机与所处的物质、社会环境的函数,这是创造性行为的( ) A.有用性 B.自创性 C适应性 D.主动性 5.根据霍兰德的观点,适合于从事涉及人际间的活动的职业的人,其个性定向是( )

A.现实操作型 B.管理型 C.常规型 D.社会型 6.基于成员共同特点而形成的群体是( ) A.利益型群体 B.任务型群体 C.命令型群体 D.友谊型群体 7.群体规范能起到界定群体成员行为范围的作用,这是群体规范的( ) A.标准功能 B.导向功能 C.评价功能 D.动力功能 8.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是( ) A.角色期待 B.角色知觉 C.心理契约 D.角色定式 9.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是( ) A.社会惰化效应 B.责任分摊效应 C.群体促进效应 D.群体转移效应 10.希望与他人来往、结交,与他人建立并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这种需求是( ) A.包容需求 B.控制需求 C.感情需求 D.交往需求 11.人际关系学派认为冲突( ) A.有害无益 B.有利无害 C.保持适度水平是有益的 D.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12.以下不属于领导的功能的是( )

国开《组织行为学-0030》期末机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0030 矩阵式连线题(共1题,共10分) 1. 名词部分解释部分 A、气质F、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动力性特点。 B、能力G、是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C、性格H、是指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D、态度I、是个体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基本心理素质,它也是基本的心理特征之一。 E、价值观J、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请选择表格两列连线正确的答案: (1). A A-FB A-GC A-HD A-IE A-J 参考答案:A (2). A B-FB B-GC B-HD B-IE B-J 参考答案:D (3). A C-FB C-GC C-HD C-IE C-J 参考答案:B (4). A D-FB D-GC D-HD D-IE D-J 参考答案:C (5). A E-FB E-GC E-HD E-IE E-J 参考答案:E 判断题(共11题,共11分) 1. 弗鲁姆和耶顿认为,合理的原则就是如果决策的质量并不重要,而决策的接受性却很重要,那么最好采用 【题目】(共15题,共30分) 1. 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 A 气质 B 个性 C 能力 D 性格 参考答案:B 2. 制约企业长期发期发展的主要问题为: A 人才队伍的素质与投入精神 B 资金的筹措与运用 C 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D 组织结构合理与否 参考答案:A 3. 下面哪一项不是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主要变革措施?( ) A 工作再设计 B 目标管理 C 建立社会技术系统 D 建立规章制度 参考答案:D

组织行为学理论

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组织的涵义:组织是一群人数集合,为了完成共同的使命和目标,组织成员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合作结成有机整体,从而形成单独的个人力量简单加总所不能比拟的整体力量,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组织和环境:任何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特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存在于组织之外并对组织产生一定影响作用的外部事物和现象就构成通常所说的组织环境。 组织和管理: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激励、领导和控制,以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工作是独立进行的、有别于作业工作又为作业工作提供服务的活动,是保证组织正常运行、发展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 组织行为学的目标: 预测。无论是在组织内部还是在组织外部,预测他人行为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基本要求。 解释。组织行为学是解释组织中所发生的事情。 控制。对组织中发生的行为进行控制。 分析和行动(引导)。依靠适当的分析,管理者才能有效地采取行动,控制有关行为,处理所出现的问题。 组织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地方 人的各种活动,包括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社会活动、企业活动、生产活动、营销活动等等,都会以组织的形式出现。人离开了组织,就如鱼离开了水;没有人的组织也不成其为组织。 组织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组织目标的实现靠组织成员的努力。 组织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了舞台。 组织与个人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双方互惠互利。 个性:称为人格,是指个体在对人对己以及环境事务的适应中所显示出的异于他人的稳定和持久的心理特征。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不仅可以掌握其目前的行为,而且可以根据其个性,预见其 未来的行为。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 反映。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 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是个人对某 种特定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状态的一种持 久信念。 个性的特征 差异性。由于个体的遗传因素、学 习历史、所受教育、成长经历和所处环 境不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 活动规律和个性倾向,具有独特的精神 面貌。 倾向性。人在客观世界的作用下表 现出对事物不同的态度、体验和特定的 行为模式,体现为个人的需要、信念和 理想、世界观倾向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 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不同,它 对人的心理活动有很大影响。 稳定性。个性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 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 稳定性,成为判定一个人心理特点和行 为倾向的依据。 整体性。个性是所有心理特征的有 机结合,在一个具体的人身上,不存在 彼此孤立的、互不联系的个性特征。 社会性。人的个性是社会化的产物, 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经过社会实践 和教育训练逐步形成的,是社会关系的 体现。当然,这并不排斥个性的先天遗 传因素。但个性主要是后天形成的,它 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气质:是个体心理特征之一,是人典 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天生的。主 要表现为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动 力特征。 气质对行为的影响:在组织管理活动 中,了解和识别员工之间的气质差异, 利用和扩大各个人气质特征积极的一 面,抑制和减少其消极的一面,对管理 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调动人的积 极性,合理用人。 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合理调整组 织结构,增强团体战斗力。 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做好思想工 作。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习惯性 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 心理特征。简单地说,性格是人对现实 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性格是个体对社会环境较稳定 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2)性格是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 征 (3)性格是个体的本质属性 能力:反映了个体在某一工作中完成 任务的可能性,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 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态度:是关于喜欢或不喜欢的客观事 物、人和事的评价性陈述。它反映了一 个人是如何感受某些事物的,是行为的 决定因素。 工作投入:指心理上对工作的认同, 并将工作绩效视为一个人价值观的反 映。 感觉: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 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 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 中的反映。 价值观:代表了一系列基本的信念: 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说,某种具体的 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之于相反的行为 类型或状态更可取。它反映了人们在观 念上对于正确与错误、重要与不重要、 好与坏的评价和判断。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从组织行为学的观点来考虑价值观 影响当前及将来员工的行为价值观及其 变化有助于塑造组织的未来。价值观的 影响表现在: 对其他个人及群体的看法,从而影 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个人对决策和问题解决方法的选 择; 对个人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的看 法; 关于道德行为的标准的确定; 个人接受或抵制组织目标和组织 压力的程度; 对个人及组织的成功和成就的看 法; 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选择; 用于管理和控制组织中人力资源 的手段的选择。 激励:包括奖励和惩罚。奖励是社会 对人们的良好行为或取得的突出成绩, 作出的卓越贡献给予积极肯定,以促使 人们将这种行为保持和增强,加快人的 自我发展、完善,为社会创造更大更好 的效益;惩罚则是社会对人们的不良或 不正确行为给予否定,以促使人们的行 为变异,增强反应强度和内驱力,警诫 他人,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激励实际上 体现在奖励与惩罚两个方面。 行为。行为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 需要。需要(Need)是指客观的刺 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 某种东西的状态。 动机。动机(motivation)的原意 是引起动作。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 的。但需要并不必然产生动机

0509年组织行为学二考试试题答案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二)试题 一、单选:1、C 2、B 3、C 4、D 5、C 6、B 7、B 8、A 9、A 10、D 11、 C 12、B 13、B 14、 D 15、B 16、B 17、D 18、B 19、A 20、B 二、简答: 21、(p.386)22、(p.249)23、(p.352)24、(p.358)25、(p.284)26、(p.442)27、(p.209) 三、论述题: 28、(p.202)29、(p.260)30、(p.305) 四、案例分析题: 31、(p.419-420) 21、影响压力缓和剂的因素有哪些? 答:压力缓和剂是指对压力的适应能力,即受到压力时避免行为失常的能力。其影响因素有:1顽强的性格;2对压力的知觉判断;3生理条件;4过去的经验与学习。 22、影响沟通方法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答:沟通方法指沟通双方在信息沟通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方式。影响沟通方法选择的因素有:(1)沟通焦虑指因需要沟通而产生的紧张感。(2)沟通方法传递信息的丰富性指各种沟通方法在传递信息方面的能力大小。比较丰富的方式的特点:同一时间能处理多种信息;能实现快速反馈;信息沟通双方能够直接接触。面对面交谈传递的信息量最大,提供大量的信息线索、即时反馈和亲身接触。(3)信息内容是常规还是非常规。 23、简述群体思维决策? 答:群体决策是指由群体的多数成员而不是个人实行的决策行为,又称集体决策。对组织的活动和人事有重大影响的决策多由群体来完成。群体决策的过程包括:(1)诊断和确定问题;(2)寻找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3)分析比较,做出决策。 24、简述群体思维现象? 答:群体思维指由于从众压力的存在,使群体对不寻常的、少数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得不到客观的评价。群体思维是伤害许多群体的一种疾病,会严重损害群体绩效。如果个人的观点与处于控制地位的大部分群体成员的观点不一致,在群体压力下,他就可能屈从、退缩或修正自己的真是感情或信念。 25、简述双因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即“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该理论把企业中有关因素分为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因素指可以使人满足和激励的因素,即激励因素;不满意因素指如缺少它容易产生意见和消极因素,即保健因素。这两种因素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态度。 26、简述组织变革的一般程序。 答:组织变革的一般程序:首先根据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充分认识变革的必要性;然后对有关问题进行考察判断,确定各种变革的战略、方法,并选择最佳方案;最后选择方案付诸实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27、简述领导风格的具体类型。 答:领导风格的具体类型包括:(1)独裁型(集权型)领导,指决策权基本集中在最高领导者的一种领导类型。(2)民主型领导指除了少数重大问题由领导者做出决策外,一般决策由下属做出的一种领导类型。(3)参与式领导是民主型领导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点是把人际关系协调放在首位,属于高关系、低工作。(4)放任型领导指决策权基本授予下属,领导主要负责指导、协调和激励职能的一种领导类型。 论述: 28、赫塞-布兰德领导模型认为,随着下属由不成熟走向成熟,领导行为也应该相应改变,请联系实际谈谈在下属成熟度不同阶段应当采用的领导类型。 答:赫塞-布兰查德领导模型认为,随着下属由不成熟走向成熟,领导行为也应该相应的改变,相应的领导类型是:命令型,说服型,参与型,授权型。 (1)命令型,即高工作、低关系,它适用于低成熟度的下属,同“下属成熟度的第一阶段”相对应。在该阶段,下属需要的到明确而具体的指导。例如,对刚招聘来的员工,领导者可以采取单向沟通的方式,向下属人员明确地规定任务,确定工作规程,告诉他们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法去做何种工作。这时采取命令式的领导方式并不是坏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