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

浅析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
浅析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

XXX大学学生毕业论文

题目:阮嗣宗咏怀之人生苦闷的象征

-浅析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

作者:

学号:

指导老师:

文学院中文系

专业级

年制班

年月日

阮嗣宗咏怀之人生苦闷的象征

——浅析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⑴

作者

摘要:从汉末到魏晋是中古思想史上生命意识勃兴的时代。当社会遭遇大动荡、大破坏、生命遭摧残、人性被扭曲之时,玄学思潮萌生了,文学风气也为之变化。而阮籍,既是玄学思潮的代表人物,又是正始时代的杰出诗人,在他身上,同时糅合着诗人与哲人的双重气质,他深深地体味着现实人生的忧伤,同时又苦苦地沉思着天人之际的玄理,并追求心灵的寄托,阮籍将这种生命的感受,完全融入他的不朽的《咏怀诗》八十二首之中。

关键词:生命;感受;忧伤;人性

阮籍(210-263),字嗣宗,“竹林七贤”⑵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正始名士的代表诗人,与嵇康并称“嵇阮”。他出生于一个有着儒学传统的家庭,其父为从小受学于汉末大儒蔡邑并为“建安七子”⑶之一的阮瑀⑷,但在阮籍不到3岁时去世。阮籍的少年时代,正是晋魏政治集团势力蒸蒸日上的时期。作为旧臣遗孤,阮籍有着优裕的生存环境,这养成了他气宇宏放、真率伟岸的个性,也培养了他早年之“济世志”。《晋书·阮籍传》曰:“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1]这种表现,正是建立在追求个体生命自由基础上的人格品质。在阮籍的身上,它表现为相互兼联的几个方面:一是视野广阔中所树立的宏放的志气,二是自傲真率的生命个性,三是敏捷的审美艺术能力,四是情感专一执着,达到了痴的境界。然而就是这些关联,使得生活于世俗现实中的阮籍更为痛苦,故而感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阮籍本身生活在一个危机四伏、祸起无端的斗争时期,夹在迅速走向腐化、并且意志松懈的曹魏集团与暗中积聚力量、深于谋略的司马氏集团之中,作为名士的他,如果没有那种崇尚自由、追求超越的艺术人格,没有那种独立不倚的伟岸的个性,他是可以左右逢源,进退裕如的,可偏偏有着桀骜不屈的个性,不愿于是浮沉,所以他三次辞官,且都是以身体有病为由从官场抽身而去。

《阮籍传·奏记诣太尉蒋济》记载:“方将耕于东皋之阳,输黍之税,以避当途者之路。”[2]只是由于乡亲共喻之,阮籍“乃就吏,后谢病归。”这是阮籍第一次被迫出仕又借病归隐。《晋书》又曰:“复为尚书郎,少时,又以病免。”这是阮籍第二次以有病为藉口从官场退出。大约正始八年,阮籍第三次被征召,这次召他的是垄断朝政的大将军曹爽。《晋书》记载:“曹爽辅政,召为参军,(阮)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曹)爽诛,时人服其远识。”这是阮籍第三次借口有病而从官场抽身而退。

然而,即使三次辞官,依旧无法摆脱司马氏集团的控制。于是,嘉平三年(249)成为阮籍一生的分水岭,他开始在司马氏手下做官,一直到死。以他的名士地位和社会关系,他若再拒绝征召,难免有杀身之祸,所以他只能将自己的隐逸之思寄托于诗中。

再阮籍的一生中,有两件事引人注目,一是封侯,二是劝进。而这两件事更

就说明了他无法避世事的两难。《世说新语·文学》曰:“魏朝封晋文王为公,备礼九锡,文王固让不受,公卿将校当诣府敦喻,司空郑冲遣信就阮籍求文。籍时在袁孝尼家,宿醉扶起,书札为之,无所点定,乃写付使。时人以为神笔。”[3]从这则记述我们更能看到阮籍的个性:躲避,躲避不过就醉酒,醉酒后就言忘记;当难以逃避时,文章一定会写的清壮。这成为他典型的避世事方式。

假若没有《咏怀诗》传世,我们只当他会是史载的一个平庸、依附、或者圆滑应世的官僚,可是有了《咏怀诗》,后世人便看到了阮籍对于当时政治的危机与恐怖、对于世俗的虚伪与龌龊有着多么清醒的认识!他的敏感的心灵没有一刻得以安宁,他的灵魂受着痛苦的煎熬。在无路可走时他将心灵的幻想与求索、将深沉的痛苦、将寻觅不得的困惑,都倾诉在他的《咏怀诗》中。

一、孤独求索的生命感受

由于他少时磊落不群、潇洒不羁的个性,加之崇尚老庄思想,故而有着与庄周一样的痛苦、郁愤与困惑。在阮籍的笔下,他尽情地倾诉出“忧生之嗟”,成为一种被压抑下生命的焦灼、恐惧、困惑与绝望之感。

在阮籍身上,焦灼不仅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持久的生存状态,也只有从这个意义上讲,才能触摸到《咏怀诗》的情感本质。《咏怀诗》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不眠的诗人在清风明月中弹琴徘徊,除了孤鸿哀号翔鸟悲鸣一无所见,这种凄清悲冷的景色气氛,是对历史社会的深广忧愤,对人生悲剧的无限悲哀,是无与言说的孤独痛苦的传神写照,是无法指实为任何具体时间人物的。所以刘勰⑤说:“阮旨遥深。”在这诗的末两句更充分地表现出他那看不见任何希望和出路的忧思。

其十七: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这则更典型地表现了诗人孤独求索的感情。

其三十三:

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

这种彻夜难寐、如怀汤火的焦虑、忧伤感,不是一时一事的原因,而是长期积淀的对生命的感受,理想的失落导致忧伤,社会的责任感造就焦虑,最后形成恐惧。在《咏怀诗》中,诗人的恐惧感是如此强烈、如此急迫!如其三: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由繁华而雪落憔悴的过程,形象地揭示出曹魏政权的由盛而衰,表现了自己生命难得的忧惧心情。

其四十一:

天网弥四野,六翮掩不舒。随波纷纶客,泛泛若浮凫。生命无期度,朝夕有不虞。列仙停修龄,养志在冲虚。飘飖云日间,邈与世路殊。荣名非己宝,声色焉足娱。采药无旋返,神仙志不符。逼此良可惑,令我久踌躇。

虽然生命上并未受到实质上的威胁,但阮籍却随时感受到社会给他的恐惧感,使得这种感受成为一种更深刻、更锲入本质的生命感受,在这些诗中表现的是社会对个体生命的韧性压迫及灵魂的孤独无依。

诗人感受到生命的迷茫,无法寻找到出路,难易消解内心的彷徨,于是又将这种无可归依的情感寄托于宗教神灵,希望可以得到抚慰。

《咏怀诗》十九:

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被服纤罗衣,左右佩双璜。修容耀姿美,顺风振微芳。登高眺所思,举袂当朝阳。寄颜云霄闲,挥袖凌虚翔。飘飖恍惚中,流眄顾我傍。悦怿未交接,晤言用感伤。

其七十八:

昔有神仙士,乃处射山阿。乘云御飞龙,嘘噏叽琼华。可闻不可见慷慨叹咨嗟。自伤非俦类,愁苦来相加。下学而上达,忽忽将如何。

从这两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阮籍的灵魂在现实中无家可归,在神仙世界里又失去了与神亲近晤谈的机缘,因而更陷入绝望之中。著名的克尔凯郭尔⑸说过:“如果人心中没有任何永恒的东西,他就没有绝望……陷入绝望就是失掉永恒”。可叹的是我们的阮籍心中确实有着这样“永恒的东西”,这就几乎一刻不停的咬噬着他痛苦的灵魂,缠绵难释,无法排遣,致使诗人完全地丧失了一切希望。

其八十:

出门望佳人,佳人岂在兹。三山招松乔,万世谁与期。存亡有长短,慷慨将焉知。忽忽朝日隤,行行将何之。不见季秋草,摧折在今时。

更让诗人感受到了死亡的阴影。在庄周的世界里,生犹如一次梦中的远游,死则是一种超脱。但阮籍不愿意死,他理想中的至人是:“以万里为一步,以千岁为一朝”的大人先生,然而大人先生只是一个美妙的传说,在现实世界里阮籍完全失望,使得他的生命注入一种深沉的忧伤,着也不得不说是阮籍的悲剧;而焦灼、恐惧、迷惘、绝望,构成了阮籍最真切的生命感受,在这种感受里他孤独的像一只失队的鸿雁,寂寞的哀鸣着属于他的悲音。

二、刺世、言志与任诞

对于中古时代的阮籍来说,他是用冷隽的刻画与嘲讽,表达内心深藏的厌恶之情。阮籍特别的将讽刺的笔触,指向那些贪求利禄者的表现,比如在《大人先生传》中描写道:“李牧功而身死,伯宗忠而世绝,进求利而丧身,营爵赏而家灭,汝又焉得挟金玉万亿,只奉君上,而全妻子乎?且汝独不见夫虱之处於褌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死於褌中而不能出。汝君子之处区内,亦何异夫虱之处褌中乎?”[4]他以漫画的笔墨揭示出这个世界荒谬的本质,形象的描画朝廷内外、势力场上的各色人等,表现他们行为的盲目与可笑。

而在《咏怀诗》中,阮籍更是如此刻画着各种各样。有言少年心性者,如其三十九:“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有以史事讽喻曹魏集团荒淫失政,难免有亡国只祸者,如其三十一;“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有忧惧司马氏之恐怖政治者,如其三:“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有追求隐逸而逃避世事者,如其七十四:“道真信可娱,清洁存精神。巢由抗高节,从此适河滨”;有抒写内心之焦虑痛苦者,如其三十三:“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有怒斥虚伪卑劣的礼法之士者,如其六十七:“洪生资制

度,被服正有常;外厉贞素谈,户内灭芬芳”等等。

尽管有惧祸的思想,但对暴虐的现实政治仍表现了一种守正不阿的品格,其十六:“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梁。绿水扬洪波,旷野莽茫茫。走兽交横驰,飞鸟相随翔。是时鹑火中,日月正相望。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覊旅无俦匹,俛仰怀哀伤。小人计其功,君子道其常。岂惜终憔悴,咏言着斯章。”诗人用朔风微霜比司马氏的肆暴,用走兽飞鸟比小人的逢迎驰骛,用羁旅比自己的寡俦,清楚的表现出时局的状况和诗人的处境。但诗人却坚定的表示要做守常的君子。不仅不满司马氏黑暗残暴的统治,从进步的政治思想出发,他对曹魏统治者的日趋荒淫腐朽也进行了揭露,如其三十一:“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壹。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借古以寓今,揭露了魏国后期政治的腐败和统治者的荒淫,结尾大胆的指出这必将导致灭亡的命运。而这同一主题思想在其十一中也有所表现:“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

从这些诗中的表现中,阮籍看到了人性的虚伪,看到了行为的荒谬,看到了潜在的危机,于是他将他的精神、灵魂转向了神仙的世界。如:

其二十四:“三芝延瀛洲,远游可长生。”

其三十二:“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其三十五:“登彼列仙岨,采此秋兰芳。时路乌足争,太极可翱翔。”

其四十五:“竟知忧无益,岂若归太清。”

然而神仙世界可望而不及,只是一个虚幻的所在,所以阮籍总是感叹与神仙无缘,天阶无路等等。如:

其四十一:“采药无旋返,神仙志不符。逼此良可惑,令我久踌躇。”

世俗世界使得诗人厌恶,神仙世界又渺不可及。于是,在无法安顿自己敏感的心灵时,寻求消解,消解他心灵的痛楚,消解他胸中的块垒,同时也寻找消解人生的意义所在。阮籍消解的办法一是醉酒,二是任诞。

儒家认为酒可以成礼,亦可以败德,所以饮酒应有节制;道家认为酒可以养生、可以全性,所以应当尽情。《世说新语》里有载:“王佛大(忱)尝叹言:‘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服相亲’”。在《任诞篇》里也有记载:“王孝伯(恭)问王大(忱):‘阮籍何如司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块垒,故须酒浇之’”。阮籍之醉,尚有更深入一层的意义,即全生远祸。《魏氏春秋》说阮籍:“纵酒昏酣,遗落世事”。[5]前者是手段,后者是假相,阮籍逃于酒,酒成了他隐身的江湖、温室,以醉酒逃避现实,远离祸患,化解忧伤。然而这种忧伤是如此凝重、如此深沉,在醉酒之余于是又有了任诞的表现。

任诞,即任情放达至于怪诞之意。竹林名士的行为多异于常人,因此引起世俗的诧异被视为放达怪诞。比如按照礼制父母丧葬期间不得吃酒肉,而阮籍偏要在大庭广众之中吃。《晋书》载云:“(阮籍)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豚,饮二斗酒,然后临决,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有入学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在《世说新语》中也有记载:“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决,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阮籍遭母丧,在晋文王坐,进酒肉。”这些表现出的,又是互相对立、不可以常性解释的两极:一是至孝,因母亲去世极端悲痛而吐血,骨廋如柴;二是居丧期间不守礼制,与人赌棋、饮酒、食肉。

这种放诞的行为,不止是蔑视礼法,内里更有深沉的蕴涵。

有如著名的两哭:一是“穷途之哭”:(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驱车而不遵循道路,穷途而哭,是不合常理、荒诞无理的表现,也是在暗示他的日常行为不守礼法,不受现实束缚,于是,人生无路的内心痛苦便藉着车迹所穷的表象而尽情地发泄出来。二是“哭兵家女”: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阮)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在古代诗赋作品中,以美女盛年难嫁的象征士人有才华而不获用于世,其例屡见不鲜。所以,这里对兵家女未嫁而死的痛哭,实际上寄托了阮籍对当时文人(包括自己)命运的普遍同情。

这种种放达不羁的行为,都表现了诗人的痛苦无处不在,无法消解,又难以言说。

三、清逸玄远的生命意象

“清逸玄远”是阮籍诗的另以特点,刘勰言“响逸而调远”,这是因为阮籍的诗歌中常常出现一个清虚空灵的庄子式的理想世界。阮籍生存在难以逃避的矛盾挣扎之中,残酷的现实使他苦闷,他除了在生活上饮酒狂放之外,在精神上寻求解脱的方式就是越名教而任自然。由于玄学老庄的影响,他就只有在理想中向往一个自由翱翔的无杂质之乡,澄明与道合一的人生境界,在这个境界里他可以不受约束的自由驰神运想,做到与道冥合,这也是他唯一的精神支柱和心灵依托。

《咏怀诗》从本质上说,是生命的诗章,它是从诗人心灵深处发出的声音。其中众多生命的形象,实际是诗人的“心象”。组诗中展现了自然万有的大生命世界,这里有桃李树、木槿花,有被严霜摧残的野草,有庭前觅食的燕雀,有彷徨无归的鹏鸟……

其四十三:

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朝餐琅玕实,夕宿丹山际。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诗人个体的生命融入了自然万有的大生命之中,在自然草木的身影里,诗人展现的是生命的凋残与飘落;如:

其三:“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其五十:“清露为凝霜,华草成蒿莱”。

其十八:“视彼桃李花,谁能久荧荧。”

其五十三;“不见日夕华,翩翩飞路旁。”

其七十一:“木槿荣丘墓,煌煌有光色。白日颓林中,翩翩零路侧。”

其八十二:“墓前荧荧者,木槿耀朱华。荣好未终朝,连飚陨其葩。”

在这些诗句中,秋草被严霜摧残了,桃李花只能明耀一时,尤其是木槿,

它生长在丘墓之上,成了生命短暂的象征。

在飞鸟的意象中,诗人寄托的则是生命的无所归依之感。诗人笔下是鸟也分为两种:一种是游戏桑榆之间、成群起落的燕雀之类;一种是展翅长空、孤飞远翔的凤凰、鹏鸟之类。在比兴的意义上,前者寓意平庸凡近,后者寓意孤特高远。诗人的人生理想,是希望有如凤凰、鸿鸟一样腾身青云、高翔九天之上。这在诗中如:

其七十九:“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

非位,怆恨使心伤。”

鸿鹄、凤凰飘然高举,是超卓脱俗的象征,然而现实的差距使得诗人的这种理想变为幻想,最后还是化作了一声凄厉悲凉的哀鸣。

其二十一:“云间有玄鹤,抗志扬哀声。”

其二十四:“愿为云间鸟,千里一哀鸣。”

这种种的迹象都是从生命的深处发出,寄托着生命的悲呛,彰显着灵魂的孤独。而阮籍也最终转而追求一种至人适意的生命存在方式。如:

其八:“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

其四十六:“鷽鸠飞桑榆,海鸟运天池”。

其四十八:“鸣鸠嬉庭树,焦明游浮云;死生自然理,消散何缤纷。

还有在其十九中:“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被服纤罗衣,左右佩双璜。修容耀姿美,顺风振微芳。登高眺所思,举袂当朝阳。寄颜云霄闲,挥袖凌虚翔。飘飖恍惚中,流眄顾我傍。悦怿未交接,晤言用感伤。”

这种境界虽然在人间并不可能存在,但是却是诗人精神自由驰骋,摆脱世俗约束的一片辽阔天地。在这玄远朗澈的境界里,这种富于神话色彩的瑰丽想象,再加之以清丽流畅的语言,使读者也获得一种清逸玄远之美的感受。故而,憔悴、孤独、无所归依,是《咏怀诗》中生命意象的基本精神,基本内涵。

四、独特、孤寂的人格

钟嵘《诗品》云:“《咏怀》之作,可以陶性灵,发幽思。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使人忘其鄙近,自致远大。颇多感慨之词,厥旨渊放,归趣难求。”[6]

唐代·李善《文选注》则曰:“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滂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7]

而清初陈祚名在《采菽堂古诗选》中则说:“嗣宗<咏怀诗>,如白首犯夫歌哭道中。”[8]

所谓“忘其鄙近,自致远大”就是使人超越个体现实的生命状态;“忧生之嗟”,即是生命遭遇祸患与恐惧而发出忧伤的叹息;而那位白首狂夫不可为他人言的痛苦,正是发自生命的至深至切处。这种深沉而真切的生命感受,演绎为诗人苦闷的心灵史,而凝聚成是《咏怀诗》则是失矫不屈的灵魂。

阮籍的心路历程、行为方式及文学创作,对于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任真、率情、置天下不顾的独特人格,也成为一种象征。这种以组诗方式来抒发心理深层的情绪的形式,也为后人所重视。陶潜的《饮酒》⑺、陈子昂的《感遇》⑻、李白的《古风》⑼,都是从这一路发展而来的。

在表面风流放达、潇洒不羁之下,蕴藏着一颗缠绵痛苦、终生未能平静的心,而诗情与哲思是他心灵的呼吸,也是他心灵的翅膀;其诗作《咏怀诗》不只是代表一个人,它代表了一个时代,更代表了所有富有才华而有处世艰难的文人。

阮籍独特而孤寂的个性成就了他的人格品质,在学习他的品质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如何在世事中更好的生存。

注释:

⑴.《咏怀诗》是阮籍的文学成就,其中五言诗八十二首,四言诗十三首。前者尤为著名,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这些诗反映了他的政治思想、生活态度,尤其是对于人生问题的反复思考。

⑵. 中国魏晋时期7位名士的合称,包括: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7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⑶. 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

⑷.阮瑀,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建安七子之一。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诗有《驾出北郭门行》

⑸. 刘勰(约公元465——520),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祖籍山东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刘勰虽任多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⑹.克尔凯郭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 1813.05.05-1855.11.11],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诗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也是现代人本心理学的先驱,他出生于丹麦首府哥本哈根一个笃信基督教的富裕的牧师家庭,病逝于丹麦哥本哈根。

⑺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市)人(一说江西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的《饮酒》二十首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

⑻.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他的主要作品是三十八首《感遇诗》。这些诗的形式都是五言古体(简称"五古")为唐代五言古诗建立了典范,成为先驱者。

⑼.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贺知章评李白,李白亦自诩)。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古风》五十九首“非一时之作,年代先后亦无伦次”(《瓯北诗话》),经过詹锳、安旗、郁贤皓诸先生的考证,其中可以比较明确地编年的作品已近四十篇,具有“雍容和缓”的风格。

参考文献:

[1].晋书〃阮籍传房玄龄等,中华书局1974

[2].阮籍传〃奏记诣太尉蒋济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著,中华书局1983

[4].大人先生传

[5].魏氏春秋

[6].钟嵘.诗品

[7].唐代〃李善〃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8].清初〃陈祚名〃采菽堂古诗选

注:1.评语、成绩须由指导教师填写。

2.评语及总评意见应包括学术价值、实际意义、达到水平、学术观点和论证有无错误。

诗词鉴赏: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诗词鉴赏: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魏晋: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句解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直译:树林有一只奇异的鸟,它自言是凤凰鸟。 赏析:一“奇”字,点明此鸟所视甚高。这正是阮籍风格。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醴泉:lǐquán,甘甜的泉水。 日夕:近黄昏时;傍晚。 直译:凤凰清爽的早晨饮用的是甘甜的泉水,黄昏时栖息在高高的山冈。 赏析:以凤凰鸟的所饮、所栖,传达了凤凰鸟的不凡,亦即诗人的高洁品性。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九州:中国的别称。 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 延颈:伸长头颈。 直译:凤凰鸟高声鸣叫响彻全国,伸长头颈眺望八方荒远的地方。 赏析:以两句以凤凰鸟的鸣声和行动,表现了凤凰鸟心怀天下的 气概,此正是诗人理想的写照。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适逢:恰好遇到。 商风:秋风,西风。 摧藏:cuīcáng,收敛,隐藏。 直译:恰好遇到秋风吹起,凤凰鸟的羽翼自然收藏起来了。 赏析:此两句写凤凰鸟因所处环境的恶劣而不能飞翔,亦是诗人 不能施展才化的苦闷的传达。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去:离开。 直译:凤凰鸟一离开林中飞往昆仑山的西边,什么时候才能再飞 翔回来啊。 赏析:此两句以凤凰鸟的无奈传达诗人的无奈。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但:只。 恨:遗憾。

怆悢:悲伤。 直译:只遗憾凤凰鸟处在不应该有的位置,这悲伤让我内心非常 伤痛。 赏析:此两句借对凤凰鸟的惋惜以传达诗人对自我人生遭遇的感伤。 译文 树林里有一只奇异的鸟,它自言是凤凰鸟。 凤凰清晨饮用甘甜的泉水,黄昏时栖息在高高的山冈 凤凰鸟高声鸣叫响彻九州,伸长头颈眺望八荒那僻远的地方 恰好遇到秋风吹起,它把自己的羽翼破坏藏拙起来 凤凰鸟一离开林中飞往昆仑山的西边,什么时候才能再飞翔回来啊。 只遗憾凤凰鸟处在不恰当的位置,这让我内心非常悲伤。 注释 商风:秋风。 怆悢:悲伤。 醴泉 释名:亦名甘泉。泉水略有淡酒味。参见《尔雅.释天》“甘雨 时降,万物以嘉,谓之醴泉” 《瑞应图》说:常饮醴泉,令人长寿。《东观记》说:常饮醴泉,可除痼疾(久病)。

阮籍《咏怀》高考诗歌鉴赏

阮籍《咏怀》鉴赏 古代文化 0422 1128 咏怀八十二首 阮籍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 交甫怀环佩,婉娈有芬芳。 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 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 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 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 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这首诗的前四句是叙述刘向《列仙传》中的一个神话故事:“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于江、汉之湄(水边),逢郑交甫。”交甫见而悦之,下请其,二女解与交甫。交甫悦受而怀揣之,“趋去数十步,视,空怀无;顾二女,忽然不见。”这里借用此故事来发端起兴:叙江妃二女游于江汉之滨,自由逍遥地顺风飘舞,郑交甫遇到了她们便一见钟情,请她们解环相赠以为信物,二女答应了他的请求。交甫把环藏在怀里。那两位神女都年青美貌(婉娈),浑身飘散着香气。 以下八句则与《列仙传》记载不合,乃是诗人借题发挥想象,写双方别后的缠绵相思,赞扬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猗靡”,婉曲缠绵之意。“倾城”和“迷下蔡”,皆形容女子的绝世美貌。《汉书. 外戚传》载李延年歌曰:“绝代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有“臣东家之子,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地名)。”这四句写郑交甫别后对二妃情致缠绵,衷心相爱,永世不忘;二妃那倾城倾国的美好容貌,已深深地印在交甫心中。“感激”四句则写二妃对交甫因相思而产生的离愁别恨。“萱草”即 谖草,据说见之可以忘记忧伤,故又名忘忧草。“兰房”,犹言香闺,即妇女居室。“膏沐”,古代妇女用的发油。这四句是从《诗.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北堂阶下)”,“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几句蜕化而来,描写的是二妃因感动于交甫的衷心爱慕而产生思念忧伤,不能自己,欲得萱草栽种到兰房,随时凭窗望见,借以忘忧。“女为悦己者容”,可现在对郑交甫徒有相思而不得见,因而头发散乱也懒施脂粉,倦于梳理;心中切盼交甫到来,可他偏偏不再来临,就像亟盼下雨而天空却偏偏出现太阳一样,使人 怨恨不尽。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原文、翻译及赏析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原文、翻译及赏析 (1)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直译:树林有一只奇异的鸟,它自言是凤凰鸟。 赏析:一奇字,点明此鸟所视甚高。这正是阮籍风格。 (2)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醴泉:lǐqu n,甘甜的泉水。 日夕:近黄昏时;傍晚。 直译:凤凰清爽的早晨饮用的是甘甜的泉水,黄昏时栖息在高高的山冈。 赏析:以凤凰鸟的所饮、所栖,传达了凤凰鸟的不凡,亦即诗人的高洁品性。 (3)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九州:中国的别称。 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 延颈:伸长头颈。 直译:凤凰鸟高声鸣叫响彻全国,伸长头颈眺望八方荒远的地方。 赏析:以两句以凤凰鸟的鸣声和行动,表现了凤凰鸟心怀天下的气概,此正是诗人理想的写照。 (4)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适逢:恰好遇到。 商风:秋风,西风。 摧藏:cuī c ng,收敛,隐藏。 直译:恰好遇到秋风吹起,凤凰鸟的羽翼自然收藏起来了。 赏析:此两句写凤凰鸟因所处环境的恶劣而不能飞翔,亦是诗人不能施展才化的苦闷的传达。 (5)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去:离开。 直译:凤凰鸟一离开林中飞往昆仑山的西边,什么时候才能再飞翔回来啊。赏析:此两句以凤凰鸟的无奈传达诗人的无奈。 (6)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但:只。 恨:遗憾。 怆悢:悲伤。 直译:只遗憾凤凰鸟处在不应该有的位置,这悲伤让我内心非常伤痛。 赏析:此两句借对凤凰鸟的惋惜以传达诗人对自我人生遭遇的感伤。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树林里有一只奇异的鸟,它自言是凤凰鸟。 凤凰清晨饮用甘甜的泉水,黄昏时栖息在高高的山冈 凤凰鸟高声鸣叫响彻九州,伸长头颈眺望八荒那僻远的地方 恰好遇到秋风吹起,它把自己的羽翼破坏藏拙起来 凤凰鸟一离开林中飞往昆仑山的西边,什么时候才能再飞翔回来啊。 只遗憾凤凰鸟处在不恰当的位置,这让我内心非常悲伤。 注释 商风:秋风。 怆悢:悲伤。 醴泉lǐqu n

咏怀八十二首阮籍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阮籍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4、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 教重点难点 1.重点:意象的选用,意境的营造。 2.难点:“忧思”的深意。 一、情境导入: 《滕王阁序》里我们学过这样的句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架车而行,路尽而返。那么他为什么如此“猖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阮籍的世界,走进他的《咏怀八十二十二首》(其一)… 二、文本解读 1、生平、性格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他的父亲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当时,他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籍容貌环杰,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晋书?阮籍传》) 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 2、创作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 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首,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疾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阮籍继承了《诗经》、《楚辞》及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他的散文《大人先生传》,讽刺世俗庸人的虚伪和贪婪,文笔辛辣至极。辑有集13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阮步兵集》,近人有黄节著《阮步兵咏怀诗注》。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他的《咏怀》82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组诗。其中有些诗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有些诗表现了诗人害怕政治风险,希冀避世远祸的思想面貌;有些诗借古讽今,寄托了对时政的抨击或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还有些诗嘲讽了矫揉造作的虚伪的礼法之士。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三、诗歌鉴赏 1、翻译句子 (1)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2)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3)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4)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2、师问:请找出诗歌的诗眼? 明确: 3、师问: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忧思的? 明确:(1)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夜晚失眠,起来弹琴),婉约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隐忧。 (2)三、四、五、六句通过“明月、清风、孤鸿、翔鸟”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色为衬托来抒写内心的孤独和忧思。 (3)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 4、师问:诗人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如此忧思?(引导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答) 明确: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但是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为了保

阮籍《咏怀》(其一)鉴赏

咏此万古怀且邀琴月来 ——阮籍《咏怀》(其一)鉴赏 曾有段这样的经历,一读阮籍的《咏怀》诗,就不自觉地想起嵇康的古琴曲《广陵散》;反之,先听《广陵散》亦然。后来,慢慢地有些明白了,这诗心和琴心一样,都是在倾诉郁积诗人心中的万古情怀啊!《广陵散》,听起来是那样的压抑、沉重、冷涩,那如泣如诉、不绝如缕的幽咽旋律,让人隐约感到,这背后有难以言表的人生苦难,有说不尽的哀怨与愤懑。但音乐毕竟是抽象的艺术,旋律是“能指”,那么旋律的“所指”到底是什么,恐怕只有嵇康知晓。相较而言,阮籍的《咏怀》诗可以用文学的意象,形象生动地诉说悲剧时代诗人的心曲。 阮籍与嵇康是挚友,他们都生活在魏晋易代的正始时期,司马氏的黑暗统治时期。高贵乡公曹髦曾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父子,不仅篡逆之心早萌,而且为人更虚伪,猜忌心更重,在其高压统治下,鹰犬遍地,文网密布,曾使嵇康罹难,文士人人自危,欲苟活于世,也是难事。面对灾难人生,与嵇康同为“竹林七贤”首领的阮籍,一方面因为自己对现实的怨望和不满,任诞使酒,放浪形骸,尽使白眼。却又无可奈何;一方面迫于司马氏的淫威,虚与委蛇,委曲求全,不得已还要与统治者做某种合作或交换,但其内心是极其痛苦的。痛苦的根源是,阮籍感到,在司马氏专制的这块大地上铺就的人生道路是绝望之路——“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反”——穷途末路,无路可走。这种情怀,不仅体现在阮籍嵇康身上,而且体现在其他的古代诗人作品里,深埋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李白不是借醉酒写了“与尔同销万古愁”吗?阮籍的《咏怀》(其一),就非常具有原典意义。 金风送爽的秋夜,诗人却久久地难以成眠,这定是由于心事沉重吧?起身小坐片刻,或是披衣徘徊一番,也不妨为一种消愁的办法。但是,“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如此端坐弹琴,却肯定不是文人一时的雅兴了。阮步兵所弹的这把古琴,肯定也有嵇叔夜那把的神韵——嵇康不是也写过“目送归鸿,手抚五弦”的诗句吗?也用古琴宣泄了难言又难忍的痛苦吗?琴是诗人可亲可敬的朋友,是他倾诉心曲的对象,是他向世界表明情感态度、传达信息的媒介。前此,“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曾写过《七哀诗》“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后世的岳飞《小重山》中有“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因此,我们可以想见,

咏怀诗八十二首

咏怀诗八十二首 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二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交甫怀佩环,婉娈有芬芳。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三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四 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春秋非有托,富贵焉常保。清露被皋兰,凝霜沾野草。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五 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驱马复来归,反顾望三河。黄金百镒尽,资用常苦多。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 六 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炎暑惟兹夏,三旬将欲移。芳树垂绿叶,青云自逶迤。四时更代谢,日月递参差。徘徊空堂上,忉怛莫我知。愿覩卒欢好,不见悲别离。八 灼灼西隤日,余光照我衣。回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周周尚衔羽,蛩蛩亦念饥。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岂为夸誉名,憔悴使心悲。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 九 步出上东门,北望首阳岑。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树林。良辰在何许,凝霜沾衣襟。寒风振山冈,玄云起重阴。鸣鴈飞南征,鶗鴂发哀音。素质游商声,凄怆伤我心。 十 北里多奇舞,濮上有微音。轻薄闲游子,俯仰乍浮沉。捷径从狭路,僶俛趋荒淫。焉见王子乔,乘云翔邓林。独有延年术,可以慰我心。十一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 十二 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流盻发姿媚,言笑吐芬芳。携手等欢爱,宿昔同衣裳。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丹青着明誓,永世不相忘。

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特色及其成因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特色及其成因 论文作者:刘丽红 指导教师:张保宁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 班级:(2)班 学号:0508010227 提交时间:2009年5 月5日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西安外国语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说明:本表填写后由学生妥善保存,毕业论文写成后将本表排放在论文封面之后装订存档。

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特色及其成因 摘要:本文旨在介绍阮籍《咏怀诗》的艺术特色及其成因,分四部分进行论证。首先,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尤其是政治现实下的处境来分析咏怀诗的内容;其次,从创作宗旨和体制结构论证咏怀诗对前人的借鉴和发展;再次,从三方面论证传统艺术手法如比兴、象征、典故引用等在咏怀诗中的具体体现;最后,论证魏晋之际崇尚博物和异学风气的影响对咏怀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阮籍;咏怀诗;艺术特色;成因 The Artistic Traits and Forming Reasons of Ruan Ji’s Y onghuai Poems Abstract:The thesis will demonstrate the artistic traits and forming reasons of Ruan Ji’s Y onghuai Poems from four aspects. First, to find out what effect the certain background, especially the special political environment has had on the poems. Second, to study the writing motive and the whole structure of these poems, so as to prove the inherit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m. Third, to explain such ways of rhetoric as describing other things before pointing to the real object, symbolizing and using quotations from classics applied to these poems from three different angles. lastly, to demonstrate the accelerating influences of the erudited and heretical views of Wei and Jin dynasty on Y onghuai Poems. Key W ords:Ruan Ji;Y onghuai Poems;Artistic traits; Forming reasons

咏怀八十二首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教学目的】 1、了解阮籍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4、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 5、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表现诗人“忧思”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动静结合的手法;意象的选用,意境的营造。 2.难点:“忧思”的深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滕王阁序》里我们学过这样的句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架车而行,路尽而返。那么他为什么如此“猖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阮籍的世界,走进他的《咏怀八十二十二首》其一…… 二、作家作品 1.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他的父亲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当时,他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籍容貌环杰,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晋书?阮籍传》)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晋书?阮籍传》)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 2、创作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 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首,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疾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阮籍继承了《诗经》、《楚辞》及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他的散文《大人先生传》,讽刺世俗庸人的虚伪和贪婪,文笔辛辣至极。辑有集13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阮步兵集》,近人有黄节著《阮步兵咏怀诗注》。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他的《咏怀》82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组诗。其中有些诗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略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特色 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1单元略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特色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从古至今,阮籍咏怀诗(以下简称阮诗)的研究者大多认为,阮诗隐晦难懂,这是一大缺陷。其实,这正如有人说《左传》“富而艳”是“浮夸”,笔者认为,“隐晦难懂”正如“富而艳”一样,是一种艺术至境,而非阮诗的缺点。正由于阮诗“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文选》李善注,卷二十三),才鞭策着越来越多的诗评者和诗作家去解读和借鉴阮诗的精华,这正是阮诗充满艺术生命力之所在。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略论之: 一、长于抒情 阮诗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非一时一地之作,是其一生政治感慨的记录。后人对之多有关注和评价,如: 钟嵘曰:“咏怀之作,可以陶性灵,发幽思,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洋洋乎会于风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远大,颇多感慨之词”(《诗品·上》)。 王世贞曰:“阮公在《咏怀》,远近之间,遇境即际,兴穷即止,坐不著论宗佳耳”(《艺苑巵言》卷三)。 陆时雍曰:“八十二首俱忧时闵乱”(《诗镜》卷七,《魏》第四)。 张燮曰:“《咏怀》八十二章,拉首阳,拍湘累,悲繁华,怜夭折,深心辘轳,而故作求价语杂之,盖身不能维世,帮逃为惊世。广武之叹,苏门之啸,穷途之恸,综忧乐而横歌哭,夫亦不得已者乎”(《增定阮步兵集序》)。 王夫之曰:“步兵咏怀自是旷代绝作……且其托体之妙,或以自安,或以自悼,或标物外之旨,或寄疾邪之思……,不但当时雄猜之渠长,无可施其怨忌,且使千秋以还了无觅脚根处”(《古诗评选》卷四)。 沈德潜曰:“阮公咏怀,反复零乱,兴寄无端,和愉哀怨,杂集于中”(《古诗源》卷六)。 吴汝纶曰:“要其八十一章,决非一时之作,吾疑其总集平生所为诗,题为《咏怀》耳”(《古诗钞》卷二)。 作为玄学家的阮籍,其生活于魏晋易代之际,当时“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晋书? 阮籍传》),诗人“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文选》李善注,卷二十三),故而“本有济世去”(《晋书? 阮籍传》)的他,在人命危贱的时代,迫于司马氏集团的黑暗统治,其人生理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因此,只有寄情老庄,将一位正直知识分子的满腔愤懑发而为咏怀诗,形成其为独特的抒情风格,其抒情意味极浓,各篇都有感而发。举以下几例以明之:《咏怀》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清·方东树说:“此是八十一首发端,不过总言所以咏怀不能已于言之故”(《昭昧詹言》),这首诗是他全部咏怀诗的序曲,为其咏怀诗奠定了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基调。统观全诗,诗的主人公从夜中不寐而披衣弹琴,看到月映薄帷,感到风动衣襟,再听到或想象到孤鸿翔鸟,诗人以情观景,以景衬情,正如王国维曰:“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卷下),“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人间词话》卷上)。诗人通过大胆的想象,层层变幻,把那难言的忧思和愤懑生动地表现出来,这不能不说是其抒情的一大特色。 《咏怀》其十五: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书诗。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丘墓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案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阮籍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4、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 5、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表现诗人“忧思”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动静结合的手法;意象的选用,意境的营造。 2.难点:“忧思”的深意。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滕王阁序》里我们学过这样的句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架车而行,路尽而返。那么他为什么如此“猖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阮籍的世界,走进他的《咏怀八十二十二首》(其一)…… 二、作家作品 1、生平、性格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他的父亲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当时,他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籍容貌环杰,志气宕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晋书?阮籍传》) 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晋书?阮籍传》)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 2、创作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 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首,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疾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阮籍继承了《诗经》、《楚辞》及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他的散文《大人先生传》,讽刺世俗庸人的虚伪和贪婪,文笔辛辣至极。辑有集13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阮步兵集》,近人有黄节著《阮步兵咏怀诗注》。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他的《咏怀》82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组诗。其中有些诗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有些诗表现了诗人害怕政治风险,希冀避世远祸的思想面貌;有些诗借古讽今,寄托了对时政的抨击或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还有些诗嘲讽了矫揉造作的虚伪的礼法之士。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阮籍咏怀诗经典名句赏析

阮籍咏怀诗经典名句赏析 导读:篇一:阮籍《咏怀诗》一、意旨遥深的诗人:阮籍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 时代状况:玄学。篡权。战乱。黑暗。 竹林七贤:怀县(今属河南省)的山涛、向秀,尉氏(属陈留郡,今属河南省)的阮籍、阮咸,铚(zhì)县(今属安徽省)的嵇康,沛国(今安徽宿县西北)的刘伶,还有林沂(yí)(今属山东省)的王戎。在“竹林七贤”中,山涛和王柔虽然很崇奉老庄的道家哲学,但也非常热心于名位利禄,所以,他们二人的生平在“竹林七贤”中比较富贵、显达,而不以文学著称,也没有留下很多好作品。 向秀、刘伶、阮咸虽然留下一些作品,但不算很多,只有向秀的《思旧赋》、刘伶的《酒德颂》等较为著称。 在七贤中,真正倜傥不群,富有个性,而且在文学上有较大成就的自然就是嵇康和阮籍了。这两个人的作品风格完全不同,阮籍的风格是寓意遥深,志气旷逸。前人评他们二人的诗说:“嵇诗清峻,软旨遥深。”意思是说嵇康的诗清新、峻切,阮籍的诗意旨遥远、深微,难以测知。 如果从诗歌的艺术价值来说,嵇康的诗虽然也写得很好,但是,写得过于直率了,缺乏含蓄,没有蕴藉;阮籍的诗虽有一份哀怨之意,但很有节制,很含蓄。所以阮籍的诗富于蕴藉、沉挚的意趣。因而,在竹林七贤之中,在“正始时代”的作家之中,阮籍的文学成就是第

一位的。 阮籍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阮瑀“工于诗文、长于书札”,诗、文和书信都写得很好,曾担任过曹操的记室。 历史上记载: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喜怒不形于色”。这是因为他所处的魏晋之交的乱世,不如此不足以远祸全身。阮籍的性格,一方面他的生活非常放浪,秉赋有豪放的志意,不受一切外在的礼法的拘束。另一方面,他为了能够在衰乱之世委曲求全地保全自己,而在内心非常有节制。阮籍的诗之所以写的如此寓意遥深,他的为人之所以这样喜怒不形于色,正是因为他有两种相反的情感的缘故。 关于阮籍的为人,历史上记载说,他“内心淳至,以孝称,而疏于礼法”。虽然他外表上行为放浪,而内心却是非常淳厚、非常笃挚的,并且以孝顺著称。有一天,阮籍正和一位朋友下棋。这时,有人把他母亲死了的消息告诉他,他的朋友想要停止下棋,但他却对下棋的朋友说,请终此局。下完这盘棋,他就放声一恸,呕血数斗,而且“哀毁骨立,杖而后起”。 当时人们以吊丧为重,当中书令裴楷来吊祭阮籍母亲之丧时,阮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既不给裴楷答礼,也不哀哭。裴楷仍然尽他的吊丧之礼。当时有人问裴楷,既然阮籍没有给你答礼,你为什么还尽丧之礼呢?裴楷回答说,阮籍那样的人物是在礼法以外的,他可以像他那样行事;我们是一般的寻常人,是在礼法以内的,是应该遵守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咏怀八十二首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 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悲伤。 【试题】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高洁;志向远大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悲伤情怀。 【解析】 根据凤凰饮醴泉、栖山冈、彻九州、望八荒的举动,可以初步判断出凤凰志向远大。结合后面的几句及作者阮籍《咏怀》组诗的特点,可以初步判断为高洁。 可以回答托物言志、象征、比兴其中的一种,这也是咏怀诗歌的总的特点。至于情感,显然作者以凤凰自比,根据它的心情催藏、恨、心伤几个词及伤心的原因的描写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和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可以推知,作者是孤独苦闷、壮志难酬。 【考点】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作者简介】 阮籍三国魏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为人志气宏放,博览群书,尤好老子和庄子的哲学。爱饮酒,能长啸,善弹琴。文学艺术才能超群。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蔑视礼教,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司马氏多所牴牾。 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首,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疾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阮籍继承了《诗经》、《楚辞》及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他的散文《大人先生传》,讽刺世俗庸人的虚伪和贪婪,文笔辛辣至极。辑有集13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阮步兵集》,近人有黄节著《阮步兵咏怀诗注》。 【译文】 据说在山间树林中有奇异的鸟,自己说是凤凰。 清晨醒来喝的是泉涌出来的甜的水酒,早晚栖息在山冈树林间。 它一声高吭的鸣啼可以响彻整个大陆九州,它伸长了颈子可以望穿八荒那最僻远的地

咏怀八十二其七十九原文及译文

咏怀八十二其七十九原文及译文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是一首三国时期阮籍所着的五言绝句, 该诗出自《咏怀诗》。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这首诗的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 ?原文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 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还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字词解析(1)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直译:树林有一只奇异的鸟,它自言是凤凰鸟。赏析:一“奇”字, 点明此鸟所视甚高。这正是阮籍风格。(2)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醴泉: lǐquán,甘甜的泉水。日夕:近黄昏时;傍晚。直译:凤凰清爽的早晨饮用的 是甘甜的泉水,黄昏时栖息在高高的山冈。赏析:以凤凰鸟的所饮、所栖, 传达了凤凰鸟的不凡,亦即诗人的高洁品性。(3)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九州:中国的别称。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延颈:伸长头颈。直译:凤凰 鸟高声鸣叫响彻全国,伸长头颈眺望八方荒远的地方。赏析:以两句以凤凰 鸟的鸣声和行动,表现了凤凰鸟心怀天下的气概,此正是诗人理想的写照。(4)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适逢:恰好遇到。商风:秋风,西风。摧藏:cuīcáng,收敛,隐藏。直译:恰好遇到秋风吹起,凤凰鸟的羽翼自然收藏起来了。赏析:此两句写凤凰鸟因所处环境的恶劣而不能飞翔,亦是诗人不能 施展才华的苦闷的传达。(5)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去:离开。直译:凤凰鸟一离开林中飞往昆仑山的西边,什幺时候才能再飞翔回来啊。赏析:此 两句以凤凰鸟的无奈传达诗人的无奈。(6)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但:只。恨:遗憾。怆悢:悲伤。直译:只遗憾凤凰鸟处在不应该有的位置,这悲伤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知识讲解)(20200509141209)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 学习目标 1、了解阮籍、陶渊明及其诗文,了解两首诗创作的背景; 2、理解体会这两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这两首诗歌中借景抒情或运用对比等表达技巧。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阮籍(201-263)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其父阮瑀是 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阮籍与嵇康齐名,同为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阮籍年轻时很有政治抱负,但生活在魏晋易代之际,为了全身远祸,他不得不在政治漩涡中 小心翼翼。《晋书·阮籍传》记载“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 形于色。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 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 “籍早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 多故,名士少有全焉,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司马昭)初欲为武帝(司马炎)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 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他的诗歌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晦地抒写 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352或365或372或376-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 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人。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 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 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 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 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 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 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2、创作 (1)阮籍的创作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之诗, 总题为“咏怀”。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首,抒写内心的 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嫉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 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阮籍继承了《诗经》《楚辞》及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他的散文《大人先生传》,讽刺世俗庸人的虚伪和贪婪,文 笔辛辣至极。辑有集13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阮步兵集》,近人有黄节著《阮步兵咏怀诗注》。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他的《咏怀》82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组诗。其中有些诗反 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有些诗表现了诗人害怕政治风险,希冀避世远祸的思想面貌;有些诗借古讽今,寄托了对时政的抨击或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还有些诗嘲讽了矫揉造作的虚伪的礼法之士。 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艺术上 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浅析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

XXX大学学生毕业论文 题目:阮嗣宗咏怀之人生苦闷的象征 -浅析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 作者: 学号: 指导老师: 文学院中文系 专业级 年制班 年月日

阮嗣宗咏怀之人生苦闷的象征 ——浅析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⑴ 作者 摘要:从汉末到魏晋是中古思想史上生命意识勃兴的时代。当社会遭遇大动荡、大破坏、生命遭摧残、人性被扭曲之时,玄学思潮萌生了,文学风气也为之变化。而阮籍,既是玄学思潮的代表人物,又是正始时代的杰出诗人,在他身上,同时糅合着诗人与哲人的双重气质,他深深地体味着现实人生的忧伤,同时又苦苦地沉思着天人之际的玄理,并追求心灵的寄托,阮籍将这种生命的感受,完全融入他的不朽的《咏怀诗》八十二首之中。 关键词:生命;感受;忧伤;人性 阮籍(210-263),字嗣宗,“竹林七贤”⑵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正始名士的代表诗人,与嵇康并称“嵇阮”。他出生于一个有着儒学传统的家庭,其父为从小受学于汉末大儒蔡邑并为“建安七子”⑶之一的阮瑀⑷,但在阮籍不到3岁时去世。阮籍的少年时代,正是晋魏政治集团势力蒸蒸日上的时期。作为旧臣遗孤,阮籍有着优裕的生存环境,这养成了他气宇宏放、真率伟岸的个性,也培养了他早年之“济世志”。《晋书·阮籍传》曰:“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1]这种表现,正是建立在追求个体生命自由基础上的人格品质。在阮籍的身上,它表现为相互兼联的几个方面:一是视野广阔中所树立的宏放的志气,二是自傲真率的生命个性,三是敏捷的审美艺术能力,四是情感专一执着,达到了痴的境界。然而就是这些关联,使得生活于世俗现实中的阮籍更为痛苦,故而感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阮籍本身生活在一个危机四伏、祸起无端的斗争时期,夹在迅速走向腐化、并且意志松懈的曹魏集团与暗中积聚力量、深于谋略的司马氏集团之中,作为名士的他,如果没有那种崇尚自由、追求超越的艺术人格,没有那种独立不倚的伟岸的个性,他是可以左右逢源,进退裕如的,可偏偏有着桀骜不屈的个性,不愿于是浮沉,所以他三次辞官,且都是以身体有病为由从官场抽身而去。 《阮籍传·奏记诣太尉蒋济》记载:“方将耕于东皋之阳,输黍之税,以避当途者之路。”[2]只是由于乡亲共喻之,阮籍“乃就吏,后谢病归。”这是阮籍第一次被迫出仕又借病归隐。《晋书》又曰:“复为尚书郎,少时,又以病免。”这是阮籍第二次以有病为藉口从官场退出。大约正始八年,阮籍第三次被征召,这次召他的是垄断朝政的大将军曹爽。《晋书》记载:“曹爽辅政,召为参军,(阮)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曹)爽诛,时人服其远识。”这是阮籍第三次借口有病而从官场抽身而退。 然而,即使三次辞官,依旧无法摆脱司马氏集团的控制。于是,嘉平三年(249)成为阮籍一生的分水岭,他开始在司马氏手下做官,一直到死。以他的名士地位和社会关系,他若再拒绝征召,难免有杀身之祸,所以他只能将自己的隐逸之思寄托于诗中。 再阮籍的一生中,有两件事引人注目,一是封侯,二是劝进。而这两件事更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原文、译文及赏析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原文、译文及赏析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夜中不能寐,夜里睡不着觉。 起坐弹鸣琴。起床坐着弹琴。 薄帷鉴明月,月光照在薄帷上。 清风吹我襟。清风吹着我的衣襟。 孤鸿号外野,孤鸿(天鹅)在野外哀号。 翔鸟鸣北林。飞翔盘旋着的鸟在北林鸣叫。徘徊将何见?这时徘徊会看到些什么 呢?忧思独伤心。 ①炎光:日光。 ②湍濑(TUNLI团赖):水流沙石之上叫作湍,也叫濑。这句话的实际意思即指大水在沙石的河滩上流着。

③扶桑:传说中的神树名,据说太阳每早就从这棵树上升起。说法详见《山海经》、《十洲记》。 ④长剑句:宋玉《大言赋》:长剑梗邰伲葩倚天外。"以上二句是用弓 挂扶桑,剑倚天外来衬托此篇所写的雄杰士”的形象高大。 ⑤砥砺,磨刀石。二句是说,和雄杰士”的形象比较起来,泰山小得如 同一块磨刀石,黄河窄得象一条带子。《史记高祖功臣侯者表》:使河如带, 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爱及苗裔。”这里袭用其句。 ⑥庄周:战国时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虚无随化,是没落阶级的代言人。著有《庄子》。 ⑦荣枯:本意是幵花和枯萎,一般引申为生死、兴衰等含义。 ⑧《庄子列御寇》云:庄子临死时,嘱咐门人们待他死后把他的尸体丢在旷野上,不必埋葬。门人说,怕让乌鸢啄食。庄子说,埋下去叫蝼蚁食,抛在上面叫乌鸢食,为什么要偏待乌鸢呢?以上四句是说,庄子虽然达观,但也不能长生不死;死后抛于旷野,也不能逃避乌鸢的啄食。 ⑨雄杰士:阮籍所幻想的能摆脱人世,超然于天地之外的人物。他的《大人先生传》就是描绘的这样一个形象。 ⑩功名:这里指道德名声。从此大:指一直响亮地传下去 阮籍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这是第一首。阮籍《咏怀》诗(包括四言《咏怀》诗十三首),是他一生诗歌创作的总汇。《晋书阮籍传》说:作 《咏怀》诗八十余篇,为世所重。”这是指他的五言《咏怀》诗,可见他的五言 《咏怀》诗无散失。这八十二首诗是诗人随感随写,最后加以辑录的,皆有感而作,而非一时之作。虽然如此,第一首仍有序诗的作用,所以清人方东树说:此是八^一首发端,不过总言所以咏怀不能已于言之故。”(《昭昧詹言》卷三)这是有道理的。 阮籍生活在魏、晋之际,他有雄心壮志。《晋书阮籍传》说:籍本有济 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由于当时政治黑暗,壮志难酬,所以陶醉酒中。其实酒并不能浇愁,他的忧愁和苦闷,终于发而为《咏怀》诗。

《咏怀八十二首》(教学设计)

《咏怀八十二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阮籍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4、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观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 5、学习通过多种途径表现诗人“忧思”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动静结合的手法;意象的选用,意境的营造。 2.难点:“忧思”的深意。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滕王阁序》里我们学过这样的句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架车而行,路尽而返。那么他为什么如此“猖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阮籍的世界,走进他的《咏怀八十二十二首》(其一)…… 二、作家作品 1、生平、性格 2、创作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 主要作品有《咏怀诗》82首,抒写内心的苦闷,揭露现实的黑暗,充满愤世疾俗之情,限于政治环境,《咏怀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借古喻今的手法,诗旨遥深,隐晦曲折。阮籍继承了《诗经》、《楚辞》及建安文学的优良传统,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贡献。他的散文《大人先生传》,讽刺世俗庸人的虚伪和贪婪,文笔辛辣至极。辑有集13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阮步兵集》,近人有黄节著《阮步兵咏怀诗注》。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他的《咏怀》82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组诗。其中有些诗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有些诗表现了诗人害怕政治风险,希冀避世远祸的思想面貌;有些诗借古讽今,寄托了对时政的抨击或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还有些诗嘲讽了矫揉造作的虚伪的礼法之士。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三、诗歌鉴赏 1.教师范读诗歌。 六朝时期,五言诗的发展成为诗坛的主流。在正始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应推竹林七贤中的阮籍。阮籍有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抒写一生的志向、感触,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写夜中不寐,独自弹琴的情境。 2.请找出诗歌的诗眼?------------------忧思 3.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忧思的? 明确: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夜晚失眠,起来弹琴),婉约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隐忧。三、四、五、六句通过“明月、清风、孤鸿、翔鸟”以动写静,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色为衬托来抒写内心的孤独和忧思。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