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胶的检测技术

果胶的检测技术
果胶的检测技术

3 果胶的检测技术

在对果胶的研究中,通常以含量、酯化度、相对分子质量、凝胶度等作为评价指标。3.1 果胶含量的测定

目前,测定果胶含量的方法主要有:质量法、咔唑比色法、果胶酸钙滴定法和蒸馏滴定法。果胶酸钙滴定法较适于纯果胶的测定,对于例如柑橘果皮这种有色样品,不易确定滴定终点;而蒸馏滴定法在蒸馏的时候部分糠醛会发生分解,影响回收率,故而运用较少。所以,果胶含量的测定一般采用质量法和咔唑比色法。近年来新的果胶含量检测方法——离子交换色谱法(Ion ex-change chromatogram,IEC)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常用的色谱柱和检测器见表3。

吴玉萍等[1]研究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果胶含量。烟草中的果胶先采用盐酸水解,水解产生的半乳糖醛酸以Waters Sugar-Pak1钙型阳离子交换柱为固定相,0.05g/L EDTA钙钠水溶液为流动相,示差折光仪为检测器测定半乳糖醛酸含量,由半乳糖醛酸含量换算为果胶含量。B.M. Yapo等[2]以高效阴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HPAEC-PAD)技术测定果胶含量。采用脉冲安培检测器,离子色谱以CarboPacPA-100柱(250mm×4 mm i.d.)为固定相,流动相为0.1 mol/L NaOH 和0.17 M NaOAc,流速为1 mL/min;柱温30℃,测

表3:检测果胶含量的离子交换色谱法

3.2 果胶酯化度的测定

自然界果实中天然存在的果胶都是高酯果胶,经酸或碱处理高酯果胶降低酯化度后可获得低酯果胶。果胶中含甲氧基的最大理论值为16.3%,若该值以酯化度来表示是100%,则甲氧基含量与酯化度的转换计算式应是:

酯化度= 甲氧基含量/16.3%。

果胶酯化度的检测技术由最早的比色法、滴定法发展到80年代的高效液相和气相、90年代的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等方法。而近几年,拉曼光谱分析果胶的酯化度的方法也有报导。Synytya等[4]用拉曼谱不仅可测定甲酯化程度,而且还可测定乙酰化程度。果胶钾盐的甲酯和乙酰化化合物在拉曼谱中有特征吸收,它在857 cm-1处的强吸收对果胶的甲酯和乙酰化程度十分敏感。甲酯化程度增加波数减少(最小值:850 cm-1);乙酰化程度增加波数增加(最大值:862 cm-1)。

3.3 果胶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对果胶的研究证实:分子质量是影响多糖类分子生物活性的重要因素。分子质量的差异除了主要影响溶解度外,可能还会影响高分子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以及它与靶分子的相互作用模式。为了进一步研究果胶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生物学活性之间的组效关系,有必要对其分子质量进行测定[5]。

果胶的相对分子质量通常用黏度法计算得到,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法(HPSEC)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果胶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方法。HPSEC 法是根据分子筛原理,使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多糖按照其大小顺序先后流出色谱柱。张文博等[5]采用TSK G3000PWXL色谱柱,以50mmol/L醋酸铵缓冲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5mL/m in,柱温为40℃,柱压约1.7 MPa,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测定了改性柑橘果胶的相对分子质量。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而且简便、快速。

3.4 胶凝度的测定

胶凝度是衡量果胶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目前主要采用果冻下陷法[6]和压力破碎法[7]测定其胶凝度。将提取得到的果胶溶液倒入测定果胶胶凝度的专用玻璃杯中,放置24 h,使果胶溶液凝固成胶冻后用以下方法进行果胶胶凝度的测定。

3.4.1 果冻下陷法

果冻下陷法是利用果冻强度测定仪(带螺旋测微器)测定胶冻的塌陷值。测定的时候使截锥体胶冻中心对准测微螺杆顶尖,仔细调节测微螺杆,使顶尖恰好与截锥体胶冻表面接触,记下间隔准确2 min 时测微螺杆标尺下降的刻度值,然后利用换算表将读数转换成果胶胶凝度。此方法目前应用较少。

3.4.2 压力破碎法

压力破碎法是使利用压力破碎装置测定胶冻的破碎强度。测定的时候将盛果冻杯和烧杯置于天平上调节平衡,使测定铜棒的端面与果冻面恰好接触,从滴定管中滴加水至烧杯中,天平将逐步失去平衡,当铜棒刺破果冻面时停止滴加水,将水的质量换算成胶凝度。

[1] 吴玉萍,杨光宇,王东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的果胶含量[J]. 光谱实验室,2004,21(1):183-185.

[2] B.M. Yapo,C. Robert,I. Etienne,et al. Effect of extraction conditions on the yield,purity and surface properties of sugar beet pulp pectin extracts[J]. Food Chemistry,2007,100:1356-1364.

[3] 孙元琳,汤坚,吴胜芳,等. 高效阴离子色谱法测定当归果胶多糖中的糖醛酸含量[J]. 中国食品学报,2008,8(6)128-132.

[4]Synytsya A,Copikova J,Matejika P,et al.Fourier transform Raman and infred spectroscopy of pectins.Carbohydr Polym,2003,54:97-106.

[5] 张文博,高林,施秀芳,等. 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法测定改性柑橘果胶的分子质量[J]. 色谱,2007,25(5):711-714

[6] 徐丙申,卢敦华.关于低酯果胶胶凝度测定的几个问题[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 17(4):93-94.

[7] 徐注,王存文,王为国,张俊峰.果胶粉稳定性研究[J]. 食品与药品,2007,9(4):32-34.

蜂蜜品质检测与掺假鉴别

蜂蜜品质检测与掺假鉴别 蜂蜜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我国养蜂取蜜为人所用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天然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25.2%~35.3%)、果糖(33.3%~43.0%)、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多种活性酶。蜂蜜因其一定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近些年来,蜂蜜掺假现象愈加严重,主要是向蜂蜜中掺入一些糖类物质,降低了蜂蜜的品质,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蜂蜜的掺假 蜂蜜掺假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以前蜂蜜掺假的主要方式是在蜂蜜中加入水、糖(蔗糖、饴糖等)、羧甲基纤维素、糊精或淀粉类物质,这些掺假蜂蜜可以通过简单的感官品评的方法识别出来,也可以通过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对其进行判别,不过现在这种掺假手段已不常见。 目前蜂蜜掺假的主要方式是在蜂蜜中加入玉米糖浆、甘蔗糖浆、甜菜糖浆、大米糖浆、木薯糖浆和小麦糖浆。近几年主要掺入的糖浆是后四种:甜菜糖浆、大米糖浆、木薯糖浆、小麦糖浆。由于蜂蜜中的果糖和葡萄糖比例与这些糖浆中的果糖和葡萄糖比例十分相似,可使掺入这些糖浆后的蜂蜜的各项指标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给检测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感官鉴别掺假蜂蜜 传统的感官品评方法鉴别掺假蜂蜜的原理是根据人的感觉器官对蜂蜜的色、香、味、形、质地、口感等各项品质指标做出评价的方法。其方法操作简单,快速便捷,普及性高,但是仅能对真假蜂蜜做出初步的判别,结果准确性差,远远满足不了鉴别蜂蜜真假的要求。 科学检测鉴别掺假蜂蜜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目前掺假蜂蜜的检测方法有:C4(玉米糖浆检测),SMR(大米糖浆检测),SMB(甜菜糖浆检测),BS(不同甜菜糖浆标志物检测),CS(木薯糖浆检测),C3/C4(碳同位素比率法),SMX(糖浆标志物检测),TLC (高果糖淀粉糖浆薄层法),TMR(大米糖浆特异成分检测)和外来酶法等10种检测方法。近年来掺假蜂蜜检测常用的方法有:C4(玉米糖浆检测),SMR(大米糖浆检测),SMB(甜菜糖浆检测),C3/C4(碳同位素比率法),TLC(高果糖淀粉糖浆薄层法)和外来酶法等6种检测方法。 现代分析技术是有效且准确鉴别蜂蜜真假的检测方法。其鉴别蜂蜜掺假的根本原理是基于天然蜂蜜与掺假蜂蜜的化学成分差异,测定其光谱、色谱和质谱。但是现代分析技术也存在着仪器价格昂贵、操作复杂、检测时间长、只能在实验室中使用等缺点,已不能满足生产实践中对蜂蜜产品品质及掺假判别进行大批量、快速、无损检测的需求。 蜂蜜掺假鉴别的理想方法应该是快速、廉价、能够广泛普及的,而基于红外光谱等无损检测技术具有这方面的优势,无损检测技术对蜂蜜掺假和制假鉴别是今后鉴别蜂蜜真假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红外检测技术(包括近红外和中红外)就是以红外光作为光源,照射在蜂蜜的内部,利用红外光在蜂蜜中发生吸收、反

柑橘皮果胶的提取实验

实验果胶的提取 一、目的要求 1.学习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的方法。 2.进一步了解果胶质的有关知识。 二、实验原理 果胶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主要分布于细胞壁之间的中胶层,尤其以果蔬中含量为多。不同的果蔬含果胶物质的量不同,山楂约为6.6%,柑橘约为0.7~1.5%,南瓜含量较多,约为7%~17%。在果蔬中,尤其是在未成熟的水果和果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果胶,再进行脱色、沉淀、干燥即得商品果胶。从柑橘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在食品工业中常用来制作果酱、果冻等食品。 三、实验器材 恒温水浴、布氏漏斗、抽滤瓶、玻棒、尼龙布、表面皿、精密pH试纸、烧杯、电子天平、小刀、真空泵、 柑橘皮(新鲜)。 四、实验试剂 1.95%乙醇、无水乙醇。 2.0.2 mol/L盐酸溶液 3.6 mol/L氨水 4.活性炭 五、操作步骤 1.称取新鲜柑橘皮20 g(干品为8 g),用清水洗净后,放入250 mL烧杯中,加120 mL水,加热至90 ℃保温5~10 min,使酶失活。用水冲洗后切成3~5 mm大小的颗粒,用50 ℃左右的热水漂洗,直至水为无色,果皮无异味为止。每次漂洗都要把果皮用尼龙布挤干,再进行下一次漂洗。 2.将处理过的果皮粒放入烧杯中,加入0.2 mol/L的盐酸以浸没果皮为度,调溶液的pH 2.0~2.5之间。加热至90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40 min,保温期间要不断地搅动,趁热用垫有尼龙布(100目)的布氏漏斗抽滤,收集滤液。 3.在滤液中加入0.5%~1%的活性炭,加热至80 ℃,脱色20 min,趁热抽滤(如橘皮漂洗干净,滤液清沏,则可不脱色)。 4.滤液冷却后,用6 mol/L氨水调至pH 3~4,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地加入95%酒精溶液,加入乙醇的量为原滤液体积的1.5倍(使其中酒精的质量分数达50%~60%)。酒精加入过程中即可看到絮状果胶物质析出,静置20 min后,用尼龙布(100目)过滤制得湿果胶。 5.将湿果胶转移于100 mL烧杯中,加入30 mL无水乙醇洗涤湿果胶,再用尼龙布过滤、挤压。将脱水的果胶放入表面皿中摊开,在60~70 ℃烘干。将烘干的果胶磨碎过筛,制得干果胶。

果胶

柑橘果皮中天然产物的提取和评价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柑橘果皮中的天然产物组份都有哪些。 2、了解果胶的性质和提取原理。 3、掌握果胶的提取工艺。 4、学习果胶的检验方法和果酱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 果皮中含大量的功能性物质,如香精油、果胶、类胡萝卜素、橙皮苷、柠檬苦诉等等。 果胶是一组聚半乳糖醛酸,是由半乳糖醛酸组成的多糖混合物,它含有许多甲基化的果胶酸。天然果胶是以原果胶,果胶,果胶酸的形态广泛分布于植物的果实、根、茎、叶中的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是细胞壁的一种组成成分,伴随纤维素而存在。它具有水溶性,工业上即可分离,其分子量约5万一30万。在适宜条件下其溶液能形成凝胶和部分发生甲氧基化(甲酯化,也就是形成甲醇酯),其主要成分是部分甲酯化的a(l,4)一D一聚半乳糖醛酸。 在可食的植物中,有许多蔬菜、水果含有果胶。柑橘、柠檬、柚子等果皮中约含30%果胶,是果胶的最丰富来源。柑桔为芸香科柑桔属,其产量居于水果之首。而柑桔皮约占柑桔果重的20%,其中果胶含量约为30%。目前,柑桔皮除少量药用外,大从柑桔皮中提取的果胶不仅是对柑桔皮的“废物利用”,可解决废物处理问题,还可提高柑桔生产加工的经济效益,是柑桔综合利用的很好途径。

果胶的提取主要采用传统的无机酸提取法(酸法萃取)。该法的原理是是利用果胶在稀酸溶液中能水解,将果皮中的原果胶质水解为溶性果胶,从而使果胶转到水相中,生成可溶于水的果胶。然后在分离出果胶。提取液经过滤或离心分离后,得到的是粗果胶液,还需进一步纯化沉淀,本实验采用醇沉淀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果胶不溶于醇类有机溶剂的特点,将大量的醇加入到果胶的水溶液中,形成醇—水混合溶剂将果胶沉淀出来,一般将果胶提取液进行浓缩,再添加60 %的异丙醇或乙醇,使果胶沉淀,然后离心得到果胶沉淀物,用更高些浓度的异丙醇或乙醇洗涤沉淀数次,再进行干燥、粉碎即可。 三、主要仪器试剂: 烧杯(100、250ml),电炉,纱布,电子天平,锥形瓶,胶头滴管,石棉网,PH试纸,玻璃棒,温度计,恒温水浴锅,蒸发皿,表面皿,洗瓶。 柑橘皮,0.25%~0.3%HCL溶液,1%氨水,95%乙醇。 四、实验步骤: 1.原材料预处理 称取新鲜柑橘皮40g用水漂洗干净后,于250ml烧杯中加水约120ml,加热到90℃(先加热到90℃再放果胶),(加热柑橘皮的目的是灭酶,以防果胶发生酶解。)保持10分钟。取出用水冲洗后切成尺寸约1cm大小的颗粒,在250ml烧杯中用50~60℃的热水漂洗。2.酸法萃取 将洗净的果皮放入锥形瓶中,加水50~60ml,加0.25%~0.3%

果胶的提取与果胶含量的测定

果胶的提取与果胶含量 的测定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果胶的提取与果胶含量的测定 一、引言 果胶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如苹果中含量为—%(以湿品计),在蔬菜中以南瓜含量最多(达7%-17%)。果胶的基本结构是以α-1,4苷键连接的聚半乳糖醛酸,其中部分羧基被甲酯化,其余的羧基与钾、钠、铵离子结合成盐。在果蔬中,尤其是未成熟的水果和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通过金属离子桥(比如Ca2+)与多聚半乳糖醛酸中的游离羧基相结合。原果胶不溶于水,故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的果胶,再进行提取、脱色、沉淀、干燥,即为商品果胶。从柑橘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酯化度在70%以上)。在食品工业中常利用果胶制作果酱、果冻和糖果,在汁液类食品中作增稠剂、乳化剂。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材料:桔皮,苹果等; 试剂:%HCL,95%乙醇(AR),精制乙醇,乙醚,LHCl,%咔唑乙醇溶液,半乳糖醛酸标准液,浓硫酸(优级纯) 仪器:分光光度计,50mL比色管,分析天平,水浴锅,回流冷凝器,烘箱等三、实验步骤 (一)果胶的提取 1、原料预处理:称取新鲜柑橘皮20g(或干样8g),用清水洗净后,放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120mL,加热至90℃保持5-10min,使酶失活。用水冲洗后切成3~5mm的颗粒,用50℃左右的热水漂洗,直至水为无色、果皮无异味为止(每次漂洗必须把果皮用尼龙布挤干,在进行下一次的漂洗)。 2、酸水解提取:将预处理过的果皮粒放入烧杯中,加约%HCL溶液,以浸没果皮为宜,调pH至~,加热至90℃煮45min,趁热用100目尼龙布或四层纱布过滤。 3、脱色:在滤液中加入~%的活性炭,于80℃加热20min,进行脱色和除异味,趁热抽滤(如抽滤困难可加入2%~4%的硅藻土作为助滤剂)。如果柑橘皮漂洗干净萃取液为清澈透明则不用脱色。

掺假蜂蜜鉴别方法

掺假蜂蜜鉴别方法 时间:2013年05月02日来源:经济动物学报 一、淀粉酶值的检测 天然蜂蜜中的淀粉酶来源于蜜蜂,是一种动物来源淀粉酶,稳定性较差,其活性极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随时间的延长,活性下降。人为加入耐高温a-淀粉酶,即使长时间保存,蜂蜜酶值也不会下降,达到以次充好,获得较高利润的目的。 二、掺杂糖浆的检测 糖浆的物理特征与天然蜂蜜类似,直接用糖量分析无法鉴别出真假。通过淀粉酶活性检测和乙醇滴定只能检查蜂蜜掺入果葡糖浆,但蜂蜜中如果添加淀粉酶,则此法即行不通。再者,蜂蜜中添加物质多种多样,目前还没有唯一的方法来鉴别蜂蜜真实性,只能多种方法协同检测,主要有:稳定碳同位素比率法测定蜂蜜中c-4植物糖含量(GB/T 18932.1)、薄层色谱法测定蜂蜜中高果糖淀粉糖浆(GB/T18932.2—2002)和离子色谱法测定蜂蜜中淀粉糖浆(GB/T 21533-2008),另外还有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鉴别蜂蜜真实性。

1、光谱法近年来,红外波谱、紫外光谱技术在成分的确定方面应用较多,在蜂蜜真假识别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而基于主成分分析-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能够方便、快速、准确地鉴别真假蜂蜜,为蜂蜜质量的快速检测提供可靠参考;荧光光谱技术的灵敏度远高于其他光谱技术,已被用于鉴定蜂蜜的植物来源。 2、碳稳定同位素检验法(MS法) 该法已经成为检测蜂蜜中c4植物糖浆含量的标准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对于低含量的c4植物糖浆掺假以及掺入c3植物糖浆(如大米糖浆、甜菜糖浆)的掺假判定存在缺陷。液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法(LC-IRMS)的引入为更精确地测定蜂蜜的同位素值,判定蜂蜜掺假情况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方法。 3、色谱法色谱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物质的分离和分析。在蜂蜜的鉴定方面,尤其对其中的单一成分,如各种单糖及其含量比值等。 4、理化鉴别仪器分析方法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在蜂蜜掺假鉴别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资料介绍了一些简易的鉴别方法,如鉴别蜂蜜掺水可以用拉丝法、燃烧法和比重法;蜂蜜中掺杂饴糖、蔗糖或淀粉则色泽变暗,透明度差,味淡。

果胶的检测技术

3 果胶的检测技术 在对果胶的研究中,通常以含量、酯化度、相对分子质量、凝胶度等作为评价指标。3.1 果胶含量的测定 目前,测定果胶含量的方法主要有:质量法、咔唑比色法、果胶酸钙滴定法和蒸馏滴定法。果胶酸钙滴定法较适于纯果胶的测定,对于例如柑橘果皮这种有色样品,不易确定滴定终点;而蒸馏滴定法在蒸馏的时候部分糠醛会发生分解,影响回收率,故而运用较少。所以,果胶含量的测定一般采用质量法和咔唑比色法。近年来新的果胶含量检测方法——离子交换色谱法(Ion ex-change chromatogram,IEC)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常用的色谱柱和检测器见表3。 吴玉萍等[1]研究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果胶含量。烟草中的果胶先采用盐酸水解,水解产生的半乳糖醛酸以Waters Sugar-Pak1钙型阳离子交换柱为固定相,0.05g/L EDTA钙钠水溶液为流动相,示差折光仪为检测器测定半乳糖醛酸含量,由半乳糖醛酸含量换算为果胶含量。B.M. Yapo等[2]以高效阴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HPAEC-PAD)技术测定果胶含量。采用脉冲安培检测器,离子色谱以CarboPacPA-100柱(250mm×4 mm i.d.)为固定相,流动相为0.1 mol/L NaOH 和0.17 M NaOAc,流速为1 mL/min;柱温30℃,测 表3:检测果胶含量的离子交换色谱法 3.2 果胶酯化度的测定 自然界果实中天然存在的果胶都是高酯果胶,经酸或碱处理高酯果胶降低酯化度后可获得低酯果胶。果胶中含甲氧基的最大理论值为16.3%,若该值以酯化度来表示是100%,则甲氧基含量与酯化度的转换计算式应是: 酯化度= 甲氧基含量/16.3%。 果胶酯化度的检测技术由最早的比色法、滴定法发展到80年代的高效液相和气相、90年代的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等方法。而近几年,拉曼光谱分析果胶的酯化度的方法也有报导。Synytya等[4]用拉曼谱不仅可测定甲酯化程度,而且还可测定乙酰化程度。果胶钾盐的甲酯和乙酰化化合物在拉曼谱中有特征吸收,它在857 cm-1处的强吸收对果胶的甲酯和乙酰化程度十分敏感。甲酯化程度增加波数减少(最小值:850 cm-1);乙酰化程度增加波数增加(最大值:862 cm-1)。

蜂蜜掺假检测方法分析总结

蜂蜜掺假检测方法分析总结 李兆锦广东医科大学药理学 [摘要]蜂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但猖狂的掺假行为与复杂多样的掺假手段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综述分析了目前各种蜂蜜掺假鉴别技术的优缺点,对新的检测技术进行展望。 [关键词]蜂蜜;检测;掺假 在最新国家蜂蜜标准GB 14963-2011中,首先规定了蜂蜜的含义,即“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分泌物融合后,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其成分复杂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有机酸、色素、蜂花粉、激素、微量元素等[1]。《神农本草经》把“石蜜、蜂子、蜜蜡”列为上品,指出有“除百病、和百药”的作用,且“多服久服不伤人。” 《蜜蜂赋》中写道:“散似甘露,凝如割脂,冰鲜玉润,髓滑兰香。百药须之以谐和,扁鹊得之而术良。”可见其营养价值和功效之高,不法分子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驱动下,大肆作假,极大损害了蜂农、消费者和正规蜂蜜生产企业的利益。然而蜂蜜成分复杂、内部组分含量变化范围大等特征使得掺假造假容易,也使得蜂蜜品质检测技术遇到了很大的挑战。为使我国蜂蜜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建立一套灵敏、高效、准确的蜂蜜掺假鉴定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为建立蜂蜜掺假鉴定方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施基础。 1.造假手段 蜂蜜造假手段越来越多,随着检测方法的不断发展,造假手段也越来越多。但总的可分为以下几种[2]:(1)直接往蜂蜜中添加白糖或其他糖分(2)给蜜蜂喂食糖水(3)用白糖、明矾、香精等调出全假蜂蜜[3]。 2.鉴别方法 2.1传统鉴别法 对于一般的消费者来说,掌握一些普通简单的鉴别蜂蜜真假的方法尤为重要。首先是观察其颜色深浅,是否有光泽以及其组织状态是否呈胶体状,有无沉淀、杂质、气泡等;嗅其气味是否清香宜人;最后是品尝其滋味,感知味道是否清甜纯正,有无苦涩、酸和金属味等不良滋味以及麻舌感[4]。与蜂蜜接触最多的蜂农,他们建议,对于优劣蜂蜜,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分[5]:第一,用碘酒判断是否有添加物。挑出一点蜜,兑入一两滴碘酒,如果蜂蜜变色(变色后为黑色略带蓝色)则说明该蜂蜜经过了后期加工,添加了白糖等物质。如果滴入碘酒不褪色,则说明该蜂蜜为正宗蜂蜜。第二,用纸巾检测是否含有水分。取一点蜂蜜放在纸巾上,如果蜂蜜很快扩散,说明其中添加了水分。反之,则说明该蜂蜜中没有添加水分,是比较纯的蜜。第三,看蜂蜜是否会结晶。一般而言,如果蜜糖好的话,会随着气温降低而产生结晶(如凝固的猪油一般)。而假蜂蜜一般不结晶。不过如果假蜂蜜中加入白糖,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出现类似结晶的东西,在瓶底形成沉淀。但真蜂蜜结晶较为松软,放在手上很容易捻化,假蜂蜜析出的白糖沉淀较为致密,放在手上时,会有沙砾感。第四,纯正的蜂蜜表面无大量气泡,掺有淀粉的蜂蜜,会显得混浊不清,透明度差。第五,优质蜂蜜口感醇厚、回味绵长,给人一种芳香甜润的感觉,或有极轻微的淡酸味;质量较次或假蜂蜜,则会出现除香甜味外的其他异味,如掺糖蜜,白糖味较浓,掺淀粉的蜜,甜度下降香

果胶提取实验报告1

桔皮中果胶提取技术的试验分析 【摘要】酸浸提法提取果胶具有快速、简便、易于控制、提取率较高等特点,用盐酸浸提、乙醇沉淀法进行了从桔皮中提取果胶的工艺试验。用单因素试验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其适合的工艺条件是:液料质量比为20;浸提液pH值为2;浸提温度为90℃。 关键词:桔皮果胶提取工艺工艺参 引言:果胶是一种亲水性植物胶,属于多糖类物质,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的根、茎、叶、果的细胞壁中。通常人们所说的果胶系指原果胶、果胶和果胶酸的总称,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介于20 000-400 000之间。其基本结构是D一吡喃半乳糖醛酸,以1,4甙链连接成的长链,其中部分半乳糖醛酸被甲醇酯化 [1]。 胶凝剂、增稠剂、稳定剂和乳化剂,随着功能性多糖的开发研究,果胶作为水溶性膳食纤维,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必定会越来越广泛[2-4]。我国是柑桔的主要产地,柑桔皮中果胶含量可达10%~30%。从桔皮中提取果胶不仅有极大的工业价值,而且对综合开发、利用柑桔资源,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有重要的实际意义[2,4,6]。果胶的提取一般有酸提取法、离子交换法、微生物法和微波加热处理法等方法[5-9],由于酸提取法具有快速、简便且提取率高的优点,国内外大多采用此法。果胶分离沉淀主要有乙醇沉淀法和盐析法。国内主要采用乙醇沉淀法,而国外多用盐析法或不经沉淀直接喷雾干燥。针对我国情况而言,对乙醇沉淀法已有大量研究,而本实验也是在总结

别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对比以及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桔皮采用成熟新鲜、无病虫果害的晚熟蜜桔,人工取皮,在40℃下干燥,粉碎至1~3 mm,待用。 盐酸、乙醇、氢氧化钠、无水氯化钙、冰醋酸和甲基红,均为化学纯。1.2 果胶提取方法 果胶提取工艺为:原料→洗涤→失活→干燥→粉碎→酸提取→过滤→浓缩→冷却→乙醇沉淀→离心分离→干燥→称量→粉碎→果胶。 剔除腐烂变质、发黑的桔皮,用清水洗净后,放入烧杯中,加水,加热至90 ℃保温5~10 min,使酶失活,捞出桔皮,将桔皮在40 ℃下干燥,切碎。将20 g原料加入用HC1预先配制的、具有一定pH值和温度的酸溶液中,维持所需的温度达到一定的提取时间,并不断搅拌。趁热用布氏漏斗过滤得果胶提取液。将滤液用旋转蒸发仪在60-70 ℃下浓缩至原体积的1/3时为止。果胶浸提液冷却至常温后加入1倍体积的95 乙醇,搅拌、静置2 h,使果胶沉淀析出。用布氏漏斗过滤得粗果胶。在60-70 ℃干燥,粉碎即得果胶粉。随后进行提取物中果胶含量的测定和提取率的计算。 1.3 试验方法 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不同液料质量比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浸 提液pH值3、温度80℃、浸提时间45 min);不同浸提液pH值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浸提液温度80℃、液料质量比10、浸提时间45 min);不

蜂蜜品质检测与掺假的鉴别方法

一、淀粉酶在真假蜂蜜鉴别中的应用 天然蜂蜜中的淀粉酶来源于蜜蜂,而不是花粉或花蜜,说明天然蜂蜜中的淀粉酶是一种动物来源淀粉酶。通常动物性酶的稳定性较差,其活性极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活性下降。 天然蜂蜜淀粉酶值和蛋白质含量在储存过程中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即低温时,淀粉酶值和蛋白质含量都基本保持不变,但是随着储存温度提高和储存时间延长,样品的淀粉酶值和蛋白质含量迅速降低。在储存过程中,天然蜂蜜淀粉酶值的变化与其蛋白质的变化密切相关,蛋白质在储存过程中降解可能是天然蜂蜜淀粉酶值降低的直接原因。与天然蜂蜜相反,掺假蜂蜜的淀粉酶值和蛋白质含量基本不受储存温度及时间的影响,这与假蜂蜜中添加的工业淀粉酶(诺维信耐温淀粉酶)的耐高温特性密切相关。通过跟踪测定蜂蜜的淀粉酶值变化可以判断蜂蜜产品是否掺假,同时也可以判定天然蜂蜜产品的新鲜程度。 二、碳稳定同位素比值分析法(SIRA)在蜂蜜品质鉴别中的应用 碳稳定同位素比值是指在某一物质中碳的两种同位素(12C、13C)的比值。不同的物质,其比值是不相同的。碳稳定同位素比值分析法(SIRA)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现代分析方法,应用于鉴别蜂蜜的真伪和计算掺假的程度,准确性高。测定稳定性同位素比值可采用质谱分析(MS),质谱法是通过将样品转化为运动的气态离子并按质荷比(m/z)大小进行分离记录的分析方法。 1、蜂蜜碳同位素第一检验法 几乎所有的蜜源植物属C3植物,其δ13C值大约在-28‰~22%。之间,自然界中在这个范围之外的蜜源植物寥寥无几,而产生高果糖玉米糖浆(H5、C5)的植物属C4植物,其δ13C值范围为-20‰~10‰。上述C3和C4两类植物形成的碳水化合物(糖类物质)在化学上是相同的,但在两种碳同位素比值上却是不同的。当两类碳水化合物混在一起时,这种混合物的碳同位素比值就会随混合物的比例量而变化。利用这项技术分析大量人工制备的掺有不同比例高果糖玉米糖浆的蜂蜜样品,通过对这些蜂蜜样品测试结果的分析统计,得出结论是δ13C值负于-23.5‰。的蜂蜜则是没有掺假的纯正蜂蜜;δ13C值大于-21.5‰的蜂蜜,假蜜的概率为99.996%;而从-23.5‰到-21.5‰属不能准确鉴定的“灰色区”,在这个区域内的蜂蜜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 2、蜂蜜内标碳同位素检验法(第二检验方法) 蜂蜜碳同位素第一检验方法解决了δ13C值负于-23.5‰的纯正蜂蜜和大于-21.5‰的假蜜之间的检验,但对-23.5‰到-21.5‰的“灰色区”仍无能为力。蜂蜜中另一种重要成分是蛋白质,研究结果表明,用蜂蜜蛋白质做内标物对“灰色区”蜂蜜中掺入高果糖玉米糖浆的鉴定是行之有效的。由于蛋白质需在蛋白酶的作用下生成肤和各种氨基酸,氨基酸需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脱羧或转氨反应,才能生成碳水化合物。之后才能被酵母产生的糖酵解作用,最终逸出二氧化碳。这个反应过程比葡萄糖和果糖慢得多,就蜂蜜的δ13C值而言,蜂蜜中蛋白δ13C

实训8:柑橘皮果胶的提取及检测 (1)

综合实训8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及检测 摘要:为提高果胶质量,本实验拟采用酸性乙醇沉淀法协同酶法提取柑橘皮中的果胶,从而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柑橘皮果胶酸性乙醇沉淀酶法 1 前言 果胶本身为白色或淡黄色的粉末,稍有特异气味,在二十倍的水中几乎完全溶解,形成一种含负电荷的粘性液体。果胶的一个最重要性质是其胶凝化作用,在食品工业中被用作胶冻稳定剂和增稠剂;在医药中用来制造止血剂、血浆代用品等;在轻工业中还可以用来制造化妆品及代替琼脂做部分微生物的培养基,应用非常广泛。 柑橘为我国著名果品之一,柑橘皮中果胶含量约占20%~30%。从柑橘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酯化度在70%以上,提取的果胶不仅安全优质而且是对柑橘皮的“废物利用”,不仅可解决废物处理问题,还可提高柑橘生产加工的经济效益,是柑橘综合利用的很好途径。 2 实验目的 掌握酸性乙醇沉淀法[1]协同酶法[2] [3]提取果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咔唑比色法[4]测定果胶含量的基本方法和操作 3 实验原理 果胶是一种植物胶体,分布于果蔬类植物中,存在于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内层,是细胞壁的一种组成成分。不同的果蔬中果胶的质量和含量不同,在未成熟的水果和果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果胶,再经乙醇沉淀、洗涤,即得果胶粗提液。 纤维素酶是酶的一种,具有高度专一性,能够在分解纤维素时发挥催化作用,在果胶提取的过程中加入纤维素酶可破坏细胞壁,从而增加果胶的提取率。(本次实验不用纤维素酶) 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和糖原,从而提高果胶的纯度。综合利用两种酶辅助酶解提取果胶,可显著提高果胶质量。 果胶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质量法、容量法、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比色法等。咔唑比色法快速简单易行,可对果胶粗品进行检测,从而对果胶含量进行半定量分析。其测定果胶含量的原理是果胶在硫酸的作用下水解成半乳糖醛酸,在硫酸溶液中与咔唑试剂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在525nm处有最大吸收峰。测定样品中半乳糖醛酸的含量,即可确定果胶的含量。 4 实验设备 电热恒温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台式离心机,电子天平,分析天平,样品粉碎机,比色皿,称量纸,药匙,烧杯,玻璃棒,pH计,纱布,容量瓶,量筒,离心杯,试管,试管架,比色管(25mL),移液枪,枪头,100目筛,电磁炉。

实验室柑橘皮果胶提取

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翁永根 应101-4 :张立群 201055501401 王聪 201055501402 崔秋丽201055501403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柑橘果皮中的天然产物组分都有那些 2、了解果胶的性质和提取原理 3、掌握果胶的提取工艺 4、学习果胶的检验方法和果酱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 果皮中含有大量的功能性物质,如香精油、果胶、类胡萝卜素、橙皮苷、柠檬苦素等等。 果胶是一种组聚半乳糖醛酸,是由半乳糖醛酸组成的多糖混合物,含有许多甲基化的果胶酸。天然果胶是以原果胶、果胶、果胶酸的形态广泛分布于植物的果实、根、茎、叶中的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是细胞壁中的一种组成成分,伴随纤维素存在。果胶具有水溶性,工业上可分离其分子量约5万到30万。在适宜条件下其溶液能形成凝胶和部分发生甲基氧化,其主要成分是部分甲基化的a(1,4)—D—聚半乳糖醛酸。 在可食的植物中,有许多蔬菜、水果含有果胶。柑橘、柠檬、柚子等果皮中约含有30%的果胶,是果胶的最丰富来源。 果胶的提取主要是采用传统的无机酸提取法(酸萃取法)。

该法的原理是利用果胶在稀酸溶液中能水解的特性,将果皮中的原果胶质水解成溶性果胶,从而是果胶转到水相中,生成可溶于水的果胶。然后分离出果胶。提取液经过滤或离心后,得到的是粗果胶液,还需要进一步的纯化沉淀,本实验采用醇沉淀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果胶不溶于醇类有机溶剂的特点,将大量的醇加入到果胶的水溶液中,形成醇—水混合溶剂将果胶沉淀出来,一般将果胶提取液浓缩,在添加60%的异丙基或乙醇,使果胶沉淀,然后离心得到果胶沉淀物,用更高浓度的异丙醇或乙醇洗涤沉淀数次再进行干燥、粉碎即可。 三、主要仪器试剂: 烧杯(150,250mL),电炉,纱布,电子天平,锥形瓶,胶头滴管,石棉网,PH试纸,玻璃棒,温度计,恒温水浴锅,蒸发皿,表面皿,洗瓶,布氏漏斗,真空泵, 柑橘皮,0.3%盐酸溶液,1%氨水,95%乙醇 四、实验步骤: 1、原材料的预处理 称取新鲜的柑橘皮40.19g用水漂洗干净。于250mL烧杯中加水约120mL,加热至90℃,将橘子皮放到烧杯中保持十分钟。取出后用水冲洗后切成尺寸大约1cm的小块,在250mL烧杯中用 50~60℃的热水漂洗,漂洗10次。 2、酸法萃取

从果皮中提取果胶

从果皮中提取果胶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从果皮中提取果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了解果胶的一般性质。 2、掌握提取有机物的原理和方法。 3、进一步熟悉萃取、蒸馏、升华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果胶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存在于植物组织内,一般以原果胶、果胶酯酸和果胶酸3种形式存在于各种植物的果实、果皮以及根、茎、叶的组织之中。果胶为白色、浅黄色到黄色的粉末,有非常好的特殊水果香味,无异味,无固定熔点和溶解度,不溶于乙醇、甲醇等有机溶剂中。粉末果胶溶于20倍水中形成粘稠状透明胶体,胶体的等电点pH值为3.5。果胶的主要成分为多聚D—半乳糖醛酸,各醛酸单位间经a—1,4糖甙键联结,具体结构式如图1。 图1 果胶的结构式 在植物体中,果胶一般以不溶于水的原果胶形式存在。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原果胶在果胶酶的作用下逐渐分解为可溶性果胶,最后分解成不溶于水的果胶酸。在生产果胶时,原料经酸、碱或果胶酶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形成可溶性果胶,然后在果胶液中加入乙醇或多价金属盐类,使果胶沉淀析出,经漂洗、干燥、精制而形成产品。 三、主要仪器和药品 仪器:恒温水浴锅、真空干燥箱、布氏漏斗、抽滤瓶、玻棒、纱布、表面皿、精密pH试纸、烧杯、电子天平、小刀、小剪刀、真空泵、。 药品:干柑桔皮、稀盐酸、95%乙醇(分析纯)等。 四、实验内容 1、柑桔皮的预处理 称取干柑桔皮20g,将其浸泡在温水中(60~70℃)约30min,使其充分吸水软化,并除掉可溶性糖、有机酸、苦味和色素等;把柑桔皮沥干浸入沸水5min进行灭酶,防止果胶分解;然后用小剪刀将柑皮剪成2~3mm的颗粒;再将剪碎后的柑桔皮置于流水中漂洗,进一步除去色素、苦味和糖分等,漂洗至沥液近无色为止,最后甩干。 2、酸提取

从柑橘类果皮中提取果胶的研究 (104-108号)

从柑橘类果皮中提取果胶的研究 一、目的要求 1、学习研究性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培养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技能、技术和能力; 2、掌握天然产物提取方向实验研究的一般方法; 3、进一步了解果胶质的有关知识; 4、通过实验研究,获得尽可能高的果胶提取率及较好质量的果胶产品。 二、实验原理 果胶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主要分布于细胞壁之间的中胶层,尤其以果蔬中含量为多。果胶为白色、浅黄色到黄色粉末,有非常好的特殊水果香味,五以为,五固定熔点和溶解度,不溶于乙醇甲醇等有机溶剂中。粉末果胶的主要成分为多聚D-半乳糖醛酸,各醛酸单位间经α-1,4糖苷键联接,具体结构如图1: 在植物体中,果胶一般以不溶于水的原果胶形式存在,不同的果蔬含果胶物质的量不同,山楂约为6.6%,柑橘约为0.7~1.5%,南瓜含量较多,约为7%~17%。在果蔬中,尤其是在未成熟的水果和果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果胶,再进行脱色、沉淀、干燥即得商品果胶。从柑橘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在食品工业中常用来制作果酱、果冻等食品。

现在常用的果胶提取方法有3种:酶提取法、离子交换法、微生物法。其中,酸提取法包括酸提取法、乙醇沉淀法和酸提取盐沉淀法。其主要过程为:将原料进行与处理后,用稀盐酸水解,水浴恒温并不断搅拌,然后过滤,将滤液在真空中浓缩,再用乙醇或铁铝盐进行沉淀,以析出果胶。本实验讨论酸提取乙醇沉淀法生产果胶。 三、实验药品、仪器 仪器:恒温水浴锅、真空干燥箱、布氏漏斗、抽滤瓶、玻棒、尼龙纱布、表面皿、精密pH试纸、烧杯、电子天平、小刀、真空泵。 药品及试剂:柑橘皮(新鲜)、95%乙醇、无水乙醇、0.2 mol/L盐酸溶液、 6 mol/L氨水、0.5%~1%的活性炭、2%~4%的硅藻土。 四、操作步骤 1、原料与处理 (1)称取新鲜柑橘皮40 g,用清水洗净后,放入烧杯中,加250 mL水,加热至90 ℃保温10min,使酶失活,防止果胶发生酶解; (2)用水冲洗后切成3~5 mm大小的颗粒,在250mL的烧杯中用50-60 ℃的热水漂洗,直至水漂洗为无色,果皮无异味为止(漂洗的目的主要是除去色素等,以影响果胶的色泽和质量)。为了提高漂洗的质量和效果,将果皮颗粒转裹在尼龙布或四层纱布里漂洗,每次漂洗都要把果皮用尼龙布挤干,再进行下一次漂洗。 2、酸法萃取 (1)将漂洗过的果皮粒放入烧杯中,加入0.2 mol/L的盐酸以浸没果皮为度,调溶液的pH 2.0~2.5之间。加热至90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1h,保温期间要不断地搅动(由于加热,水盆和盐酸会发,引起PH值得变化,因此在此提取过程中要不断补充水分和盐酸以控制PH值在2.0-2.5之间); (2)趁热用垫有尼龙布(100目)的或四层纱布的布氏漏斗抽滤,收集滤液; (3)在滤液中加入0.5%~1%的活性炭,加热至80 ℃,脱色20 min,趁热抽滤(如橘皮漂洗干净,滤液清沏,则可不脱色)。

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

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柑橘皮中果胶的提取 实验方案 一、目的要求: 1.学习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的方法。 2.进一步了解果胶质的有关知识。 二、实验原理 : 果胶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主要分布于细胞壁之间的中胶层,尤其以果蔬中含量为多。不同的果蔬含果胶物质的量不同,山楂约为6.6%,柑橘约为0.7~1.5%,南瓜含量较多,约为 7%~17%。在果蔬中,尤其是在未成熟的水果和果皮中,果胶多数以原果胶存在,原果胶不溶于水,用酸水解,生成可溶性果胶,再进行脱色、沉淀、干燥即得商品果胶。从柑橘皮中提取的果胶是高酯化度的果胶,在食品工业中常用来制作果酱、果冻等食品。 三、实验药品: 仪器: 恒温水浴、布氏漏斗、抽滤瓶、玻棒、尼龙布、表面皿、精密 pH 试纸、烧杯、电子天 平、小刀、真空泵。 材料: 柑橘皮(新鲜)。 试剂: 1.95%乙醇、无水乙醇。 2.0.2 mol/L 盐酸溶液。 3.6 mol/L 氨水。 4.活性炭。 四、操作步骤 : 1.称取新鲜柑橘皮20 g(干品为8 g),用清水洗净后,放入250 mL 烧杯中,加120 mL 水,加热至90 ℃保温5~10 min,使酶失活。用水冲洗后切成3~5 mm 大小的颗粒,用50 ℃左右的热水漂洗,直至水为无色,果皮无异味为止。每次漂洗都要把果皮用尼龙布挤干,再进行下一次漂洗。 2.将处理过的果皮粒放入烧杯中,加入0.2 mol/L 的盐酸以浸没果皮为度,调溶液的 pH 2.0~ 2.5之间。加热至90 ℃,在恒温水浴中保温40 min,保温期间要不断地搅动,趁热用 垫有尼龙布(100目)的布氏漏斗抽滤,收集滤液。 3.在滤液中加入0.5%~1%的活性炭,加热至80 ℃,脱色20 min,趁热抽滤(如橘皮漂洗干净,滤液清沏,则可不脱色)。 4.滤液冷却后,用6 mol/L 氨水调至 pH 3~4,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地加入95%酒精溶液,加入乙醇的量为原滤液体积的1.5倍(使其中酒精的质量分数达50%~60%)。酒精加入过程中即可看到絮状果胶物质析出,静置20 min 后,用尼龙布(100目)过滤制得湿果胶。 5.将湿果胶转移于100 mL 烧杯中,加入30 mL 无水乙醇洗涤湿果胶,再用尼龙布过滤、挤压。将脱水的果胶放入表面皿中摊开,在60~70 ℃烘干。将烘干的果胶磨碎过筛,制得干果胶。 五、注意事项: 1.脱色中如抽滤困难可加入2%~4%的硅藻土作助滤剂。 2.湿果胶用无水乙醇洗涤,可进行2次。 3.滤液可用分馏法回收酒精。 六、实验现象及结论记录表:

柑桔副产物及其利用

柑桔副产物及其利用 柑桔是世界第一大水果,产量超过了葡萄和香蕉,年国际贸易额达68亿美元,仅次于小麦和玉米,是第三大国际贸易农产品。世界柑桔产量大约60% 用于鲜销,40%用于加工。柑桔工业发达的巴西和美国的加工用果量分别占总产量的75%和70%。柑桔加工的主要产品是橙汁,2010/2011 年度,全球柑桔浓缩汁( 65°Brix) 产量360万t,其中90%是橙汁。我国柑桔品质不高、品种结构不合理, 宽皮柑桔占年产量的60.35%,而甜橙仅占28.93%,成熟期在11~12 月份的中熟品种偏多,早、晚熟品种少,鲜食和加工用优良品种不足。我国加工用果总量仅占年产量的5%~8%,远低于巴西和美国的加工比例,且主要产品是桔瓣罐头和柑桔汁,前者产量25万t左右,后者约1万t。此外,尽管我国柑桔以鲜销为主,单果实商品化处理率不到年产量的5%,而发达国家超过90%。 与其它水果相比,柑桔具有可食部分少,桔皮和种子等废料多的特点。柑桔加工业产生的大量皮渣,仅作为动物饲料或肥料是不能完全消化的,这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堆积自腐,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然而废弃物是可以利用的,如用于化学、染料、清漆和化妆品等领域,可开发果胶、香精油、膳食纤维、生育酚、类黄酮、柠檬苦素、酒精等产品。 1.柑桔香精油 柑桔香精油是一种来自于柑桔的挥发性油,常被用于食品和药品

工业上,如作为香精应用于碳酸饮料、冰淇淋、蛋糕、空气清新剂和香料中,作为杀菌剂应用于废水处理中。柑桔类果皮是提取香精油的主原料,其中柠檬皮油、橙皮油质量较好。主要提取方法有: 蒸馏法、浸提法、热榨法、冷榨法、擦皮法。当前国际上采用最多的柑桔香精油提取方法是擦皮法。采用高速乳化泵、真空均质乳化器等设备调配柑桔乳化香精。近年来,超临界流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提取香精油。 擦皮离心法,把柑橘外果皮擦破让油胞中的香精油逸出,用高压水冲洗下来,再将油水分离,取得香精油。工艺流程如下: 磨油→除渣→油水分离→精制→成品包装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近5000亿美元的产品需加入香精油,估计价值在160~200亿美元,国际市场价格为14000美元/t,以对3万吨柑桔进行综合加工为例,副产物柑桔皮约占果实重的20%,柑桔皮香精油含量约为2%,理论上即有6000吨的柑桔皮,可以分离得到120吨的柑桔香精油,产值可达16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028万余元。 2.果胶 果胶是植物中的一种酸性多糖物质,它通常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稍带酸味,具有水溶性,工业上即可分离,其分子量约5万~30万,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细胞壁和细胞内层,为内部细胞的支撑物质。在食品上作胶凝剂,增稠剂,稳定剂,悬浮剂,乳化剂,增香增效剂,并可用于化妆品,对保护皮肤,防止紫外线辐射,冶疗创口,美容养颜都存一定的作用。柑橘类果皮中含果胶约20%~30%,其中白皮层含

蜂蜜掺假的鉴定方法综述

蜂蜜掺假的鉴定方法综述 在食品的各类掺假活动中,蜂蜜及其制品的掺假是较为严重的现象之一。蜂蜜中常见的掺假物有饴糖、蔗糖、转化糖、糊精、食盐等。 1、蜂蜜中掺蔗糖 人为将蔗糖熬成浆状掺入蜂蜜中出售是最常见的掺假现象,其特点是色泽鲜艳明亮,多为浅黄色,味淡,回味短,有一种糖浆味。 硝酸银快速检验法: 取蜜样2份(各1g)分别置于二支试管中,各加水4mL、混匀。其中A试管加2%AgNO3溶液2滴,B试管加1% AgNO3溶液2滴,观察有无白色絮状物产生。 判断:A管如有白色絮状物产生,蔗糖含量疑为1%以上;B管如有白色絮状物产生,蔗糖含量疑为4%以上。如果A、B两管均无白色絮状物产生,则此蜂蜜中不掺有蔗糖。 2、蜂蜜中掺人工转化糖 蔗糖在稀酸作用下可转化为含葡萄糖和果糖的糖浆,俗称转化糖浆或果葡糖浆。掺有人工转化糖浆的蜂蜜稀薄、粘度小,波美度大,可通过检测CL-的存在予以判别。 试验方法:取1g蜜样于试管中,加水5mL混均后,加1-2滴5% AgNO3指示剂,如呈白浊状,疑掺有人工转化糖(与正常蜂蜜对照)。如无白浊状沉淀产生,则此蜂蜜中不含有转化糖。 3、蜂蜜中掺饴糖 试验方法:取蜂蜜2mL于试管中,加水5mL,混匀,然后缓缓滴加95%乙醇数滴,观察有无白色絮状物产生。 判别:若出现白色絮状物疑为掺加饴糖,若成浑浊状无白色絮状产生则说明正常(与正常蜂蜜对照)。 4、蜂蜜中掺淀粉类物质 蜂蜜中如掺加有米汤、糊精及淀粉类物质,外观浑浊不透明,蜜味淡薄,用水稀释后溶液浑浊不清。 试验方法:取蜂蜜2g于试管中。加水10mL。加热至沸后冷却,加0.1mol/L 碘液2滴,观察颜色变化。同时做正常蜂蜜对比试验。 判别:如有蓝色、蓝紫色或红色出现,疑为掺有淀粉类物质。如无蓝色、蓝紫色或红色出现,则没有掺杂淀粉类物质。 5、蜂蜜中掺羧甲基纤维素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是一种增稠剂,掺加入蜂蜜后,蜂蜜颜色变深,粘稠度变大。 试验方法:取蜂蜜10g于另一烧杯中,加入95%酒精20mL。充分搅拌均匀,即有白色絮状物析出,取白色絮状物2g于另一烧杯中,加热水100mL,搅拌均匀,冷却后备用。

柑橘皮中提取果胶工艺条件研究(王文娇)

《果蔬加工工艺》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柑橘皮中果胶提取工艺研究 学生姓名王文娇学号 202015031 专业班级园林工程系201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 授课教师孙磊完成时间 2012-12-01 2012 年12月01日

柑橘皮中提取果胶工艺条件研究 食品科学与工程王文娇 201015031 摘要:本文以干燥的柑橘皮粉末为原料,采用传统的酸水解法和正交试验法进行果胶提取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果胶产率的强弱因素依次为C>A>D>B,提取果胶的最佳条件为:温度(A)85 ℃、料液比(B,g/g)1∶15、pH 值(C)1.0、提取时间(D)90 min,即最佳组合条件为A3B2C4D3,此时果胶的提取率达到最优化,果胶质量最好。 关键词:柑橘皮;果胶;工艺 The Processing Study of the Pectin Extracted from the Citrus Peel Abstract:This paper make the dry powder of Citrus skin as raw material, using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acid solution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s to study the optimal design of the experiment of extraction of pect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rthogonal extraction time, The impact of the strength of pectin yield factors were C>A>D>B, the best conditions for extraction of pectin is: temperature(C) 85 ℃, raw and liquid ratio(A) 1∶15, pH value (B)1.0, extraction time(D) 90 min, in other words,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condition is A3B2C4D3. Key words:Citrus peel;pectin;processing 柑橘皮含果胶在1.5 %~3 %以上,提取后可用于制作果酱、果冻、果汁的增稠剂,化妆品的乳化剂,制药工业的油膏基,还可以降血糖、降血脂、降胆固醇[1-2]。果胶(Pectin)是柑橘皮中一种重要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属于异性分支(heterogeneous branched)多糖[3],存在于初级细胞壁和细胞间质内,其分子中除主链的α-D-(1-4)-半乳糖醛酸基外,还包括20 %的中性多糖侧链:D-半乳糖、L-阿拉伯糖和L-鼠李糖。本文对柑橘皮中提取果胶的影响条件及提取工艺进行初步优化研究,以期为进一步综合利用柑橘皮渣提供依据。 1 材料与器材 1.1 原料 柑橘:购于水果批发市场。 1.2 主要药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