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习效率的音乐

提高学习效率的音乐
提高学习效率的音乐

原来音乐还可以这样提高学习效率!

巴洛克音乐的旋律富有表现力,追求的是宏大的规模,雄伟、庄重、辉煌的效果,主要表现形式为“通奏低音”。巴洛克音乐每分钟约60拍,与我们人类的脉搏与呼吸频率大致相同,使我们的脉搏和呼吸在这一节拍上趋于中和与稳定。巴洛克音乐的低振幅、低频率又可以诱发与增强我们大脑中的α波,促进脑内吗啡的分泌,使大脑进入最活跃的状态,让人进入一种超级脑能境界,能让学习、记忆和创造性思维获得充分的施展,从而大大提高大脑的效率。

由著名的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教育家乔治·罗扎诺夫创造的风靡世界的暗示学习法中采用的就是巴洛克音乐。它可以帮助吸收、消化、记忆与运用知识,并获得了惊人的效率和成果。在巴洛克音乐的背境下学习,学生每天最多可以轻松地记住大约3000个单词,在3个月之后还能够记住大约80%。罗扎诺夫根据学习的不同需要,将乐曲分为主动音乐(主要用于学习)和被动音乐(主要用于记忆)。该音乐播放以约40分贝为宜。

音乐与学习的关系主要有四个。第一,开发左右脑,刺激神经元,激发大脑潜能,让大脑更加灵活;第二,可以强化注意力、激发想像力、促进感知能力和增强记忆力;第三,让我们产生美好、愉快的心情,排除杂念与干扰,让大脑放松,使创造性思维更加活跃;第四,音乐能够提升我们的修养,让我们的心情平和、安静,对开发智力与学习有很大益处。α为优势脑波时,人的意识清醒,但身体却是放松的,它提供意识与潜意识的桥梁。由于在这种状态下,身心能量耗费最少,相对地脑部所获得的能量较高,运作就会更加快速、顺畅、灵感及直觉敏锐,脑的活动活泼。现代科学积极倡导α波是为人们学习与思考的最佳脑波状态,道理就在于此。听巴洛克音乐时最好在晚饭后半小时,睡前一小时,或早上起床时播放。

除了巴洛克音乐,罗扎夫高效记忆音乐是由世界着名心理学家罗扎诺夫推荐的用于高效记忆的音乐。在《学习的革命》中有详细介绍。这种音乐有特殊的节拍,它能将人的脑电波调整到最适合记忆的a波状态。音乐中还加入了大自然中的流水鸟鸣等声音,让你听起来能达到一种舒服、放松,又不会昏昏欲睡的高效学习状态。心理学家说:它能使你的记忆效率提高几倍。它已成为西方盛行的用于帮助记忆的音乐.奇妙的音乐,您也不妨一试!

一、巴洛克音乐中60拍的高频音乐,这种音乐学习可以让你:

1、快速完成作业,学习速度将提高2—10倍;

2、大脑充满活力,思维敏捷,常有灵感出现;

3、延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提升理解能力;

4、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之中;

5、缓解学习压力增强体质,激发创造力。

二、超级记忆音乐

这是巴洛克音乐中60拍的非高频音乐,在这种音乐中进行理解、思考、背诵可以让你:

1、头脑聪明,记忆力提高5-10倍,充分开发记忆潜能;

2、轻轻松松记忆大量内容;

3、巩固记忆效果,使学习过的内容保持长期不忘;

4、注意力更集中,有效排除外界干扰;

5、心情轻松应考,超常发挥,获得高分。

三、适用对象

1、在校大、中、小学生、研究生、成人高考、自考和职称考级人员;

2、需要大量记忆背诵外语单词、课文者;

3、需要背诵记忆文理科复习题、法律条文、竞赛题者及准备应付各种考试的人员;

4、需要记忆大量汉字的儿童;

5、需要记忆符号、图表、密码、字根等各界人士;

6、需要改善提高记忆力的中、老年朋友。

四、注意事项

本音乐在作背景音乐时,音量在30-40分贝左右,隐隐约约即可。

其实呢,并不是如上所说的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才有这神奇的效果,不同的音乐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不同性格的人需要不同的音乐。下面给大家推荐一些很好的音乐。(QQ音乐中都可以搜索得到)

数学:学习数学需要的是内心的平静但不时的也需要灵感的涌流,所以推荐一些既安静又不失趣味的歌曲.全部都是无歌词的歌曲,毫无疑问歌词会影响到我们的几何或逻辑思维.

1.Summer-久石让

2.流动的城市-林海

3.夜曲-纯音乐

4.Therain-久石让

5.Snowdreams-班得瑞

6.TheTruthThatY ouLeave-pianoboy

7.songsfromasecretgarden-神秘园

8.杨柳-范宗沛

理化:理化公式和理论的结合,可以用一些稍明朗欢快的歌曲或带歌词的轻音乐来激发它的趣味性,提高书写计算的效率.

1.回梦游仙(力荐)-仙剑奇侠传4

2.爱的筵席(LOVESONGSFEAST)-莎拉布莱曼

3.CraigieHill-CaraDillon

4.valderfields-TamasWells

5.Inside-BangGang

6.Tangoinmyheart-QQ音速(爆好听,上网查)

7.DyingInTheSun-小红莓

8.Nocturne-神秘园

9.MayItBe-恩雅

10.30Minutes-T.a.T.u

语文:语文没有什么特别的限制,只要不是中文歌词都可以.歌曲就不做推荐了,上面的都可以.

英语:不像语文,英文歌词不仅不会影响到学习英语,也许还在不经意之间惯了耳音呢!除背单词时需要无歌词的低频率音乐,别的时候听上面的歌都是可以的,下面再推荐一些英文学习感到疲惫无聊时或想加快速度时的歌曲.

1.ChocolateIce(听身体唱歌)-卫兰

2.BeatIt-MJ

3.HealTheWorld-MJ

4.don'tcry-枪花

5.AnythingButOrdinary-艾薇儿

6.Nobody’sANun-王若琳

7.BehindBlueEyes-LimpBizkit

8.Zombie-小红莓

9.Timeaftertime-仓木麻衣(柯南)

10.rememberthename-林肯公园

政史:自由发挥的时候到了,喜欢的歌都打开吧,应付作业的放快歌,巩固知识的放慢歌,心情好才是最终目的。没什么好说的,推荐几首被遗忘的经典老歌。

1.旅行的意义-陈绮贞

2.彩虹天堂-刘畊宏

3.太早-刘允乐

4.心里有个他-俞思远

5.白月光-张信哲

6.天天想你-张雨生

7.我爱你-王菲

8.宝贝-张悬

9.ForeverNow-BangGang

10.借我一生-水木年华

11.独立-蜜雪薇琪

12.TroubleIsaFriend-Lenka

切记:做一项作业时不能换歌,让你的脑神经和这首歌形成链接,听之前要先把歌听熟,声音放的若隐若现,别坐在电脑旁,有一定的距离感最好。你的目的不是听歌,而是提高学习效率,心态要放端正,如果觉得歌曲让你有任何不适千万别犹豫关了它。

浅谈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策略

浅谈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策略 其实作为一名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都很清楚地知道在幼儿园小朋友的学习生活中,音乐教育是一门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因为它是一门十分能陶冶孩子情操的教育艺术,它对孩子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张扬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相信,每个孩子都爱音乐。今年我正好接手教小班,在这一学年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的表现并不尽人意,孩子们时常有些被动,有时会出现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现状,而且我总觉得孩子对音乐理解不够,感受不足,肢体动作表达不优美。为什么会这样呢?重新审视我们的音乐教学,我觉得造成这种困惑的因素很多,但更多的在于我们老师自身。 我们知道感受音乐、倾听音乐、肢体表现、肢体创造是音乐活动的特点。于是针对音乐活动的这些特点,我,作为一名有音乐舞蹈特色的幼儿园老师,就大胆地在自己教授的小班中大尝试开展了“音乐特色教学”,意在通过自己的方式使孩子在音乐活动中得到情感交流、情感启发、情感表达,从而提高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表现能力。为了能探讨出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我们班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特色,我大胆尝试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实践于教学活动中,现将教学尝试与大家分享: 一、利用有趣的图谱,激发孩子学习歌曲的乐趣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气氛,寓教于乐,同时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充分调动孩子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自然地感受美,自由地模仿和学习,甚至以游戏贯穿

整个音乐活动,让孩子轻松地学会歌唱。如在学习音乐游戏《小白兔和大灰狼》的活动中,我把音乐曲调中不同感受的音乐节奏绘编成一张有故事情节的有趣图谱,使孩子在欣赏老师出示图文并茂的图谱后产生兴趣,有了图谱辅助教学,一方面增强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另一方又帮助了孩子用看图谱的方法理解、记忆音乐以及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在这种图谱的辅助下,孩子们在学习中较快的掌握了不同的音乐情节,并能认真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风格,大胆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我还在这个音乐活动的最后设计了用肢体动作根据不同音乐表达小白兔和大灰狼的动作,由于有了之前的铺垫,孩子们都做的很好,收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 二、音乐内容的选择要形式多样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首音乐作品是否适合幼儿歌唱,首先看它能否激起幼儿歌唱的兴趣和欲望。在歌曲的选择上,我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健康的、能给幼儿带来愉快情绪的歌曲。如:一些有意义或者有趣的儿童歌曲《对不起,没关系》、《小小蛋儿把门开》、《两只小象》等。同时,现代教育应具有现代的气息,孩子们对于新事物比成人来得更加敏感,更易于接受。对于一些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孩子们往往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喜欢,因此,我还选择了一些孩子感兴趣的、适合的流行和民族歌曲,如:简化了诙谐的歌曲《老鼠爱大米》、民族的歌曲《茉莉花》、所以我们老师应有的放矢地为孩子们选择歌曲,因为孩子们是社会的人,也是“与时俱进”的人。 三、引导幼儿创造性地歌唱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图谱的有效运用》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图谱的有效运用音乐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功效。幼儿受到年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限制,他们在音乐活动中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即使参与也较被动。图谱的运用能够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本文试从不同图谱在不同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和方法等阐述音乐教学中图谱的有效运用。 一、图谱教学在音乐活动中的意义 (一)、传统的音乐教学 传统的幼儿音乐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你教我唱,形式简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不足;二是教师说教成分多,乐曲带给幼儿的体验不够充分,感受抽象,致使幼儿对乐曲的认识不够,不能很好地理解乐曲。三是一些较难的节奏幼儿总是无法正确地掌握。 (二)、图谱的开发与运用存在的问题 通过文献和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在音乐教学中图谱的开发与应用存在以下问题: 1、未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 2、所有音乐素材无区别。 3、图谱的运用形式也相对简单。 (三)、图谱运用的有效性 1、运用图谱教学拓宽幼儿思维 在创设情境的环节运用图谱教学能拓宽幼儿对音乐的想象空间,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形象和音乐表现方式。情境创设不仅只是在组织教学

的环节,应该说课堂中处处都有情境的创设:比如在新课的导入、在学习歌曲、在音乐处理等方面,教师都可以有精心的处理,巧妙的设置。 2、运用图谱教学更深入地理解音乐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它抽象难以捉摸。学唱歌曲过程中,幼儿在音的高低、强弱、长短、断连等演唱方面,经常难以达到歌曲的要求,有时做到了,一会又会忘记,需要老师的不时提醒。面对这样的困境,图谱教学可是帮了大忙。在清晰可视的图谱教学之下,幼儿记住了简单、容易记忆的形象的图谱,同时也记住了歌曲声音的表现方法,再也不用老师一再提醒了。 3、运用图谱教学进行教材二度创作 歌曲、音乐欣赏的创编往往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结合图谱,整合幼儿现阶段的学习需求和音乐基础,对教材有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能对教材进行新的处理,活用教材,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表现音乐。 三、图谱在不同音乐教学类型中的运用 (一)、不同图谱运用的适宜类型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研究经验中,总结出幼儿图谱有词图谱、句图谱和段图谱,不同的图谱适合什么教学方法以及在教学中注意的特点。 1、词图谱:以词为一个单位,分解歌曲内容,制作图谱,做成图标。这种图谱运用灵活,帮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2、句图谱:以一个乐句为一个单位,分解作品内容。这种图谱制作时要注意一个连续性和流动性。 3、段图谱:以一段乐曲为一个单位,分解作品内容,制作图谱。这

浅谈韵律活动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韵律活动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颍上县古城镇樊马小学:绳娟 “动作”是婴幼儿认识周围世界的重要工具之一。在音乐活动中,要感受音乐的节奏,提高辨别音乐性质的能力,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更是离不开动作韵律活动,也就是各种有节奏的身体动作,这正是幼儿感受、认识、表达音乐的重要工具。它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点: 一、增强节奏感 要培养、发展、增强幼儿的节奏感离不开身体动作。韵律活动是增强节奏感的一条重要途径。 讲到音乐中的节奏,也就是自然含有流动、起伏的意思。音乐中的节奏总是和节拍并存、密不可分的。音乐中正因为有节拍,声音才有强弱之分,正由于有节奏,声音才有长短之分。因此,一般讲到音乐的节奏也就是指音乐的声音是在强弱轮流交替中平稳而又有起伏地向前流动。讲到音乐的节奏感,也就不是指一般的感觉,正如有人总结出的,这就是指对音乐中声音的动与静、长与短、强与弱等抑扬缓急的音乐表现手段的感受能力与表达能力。 节奏是音乐的三大要素(节奏、旋律、和声)之一。人类最原始的一些音乐活动就是从节奏活动开始的。人们拍手、踏脚或用棍子打击木头弄出一些有规律的声音使跳舞的人动作协调、情绪更高。以后棍子与木头由打击乐器所代替。随着旋律的不断发展、复杂,才逐渐出现了管乐器、弦乐器,以及和声的理论。有人形象地比喻说“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旋律是音乐的灵魂。”也有人说“如果旋律是音乐的血液,节奏则是心脏的跳动或是脉搏,它推动着血液的运转。”可见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它是音乐的核心,没有节奏也就不可能有音乐。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节奏感的培养应放在重要地位。节奏感强的幼儿无论学唱歌、舞蹈、打击乐或倾听音乐都会更为有利。 如何比较有效地培养与发展幼儿的节奏感呢?通过身体动作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音乐会上,无论是听众或是演唱者,都会有一些外部动作,如点头、摇动身体、轻叩手指、脚打拍子等,显示出他正在感受着音乐的节奏,即使在一些极其安静严肃的场合中欣赏音乐,不宜作

浅谈幼儿音乐教育目的和教学方法

浅谈幼儿音乐教育目的和教学方法 摘要:教育的现代化与幼儿发展的需要,对幼儿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转变传统的幼儿园教学管理理念,提升幼儿园教学管理能力势在必行。本文从教育目的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阐述了转变理念是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的基石,并对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的策略与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育目的;教学方法;听觉;熏陶 Abstract:Preschool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for children, teaching management concept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The kindergarten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anagement concept, teaching management ability to ascend kindergarten is imperative. This article from education purpose and teaching methods two aspects, the education idea is to promote the change of teaching management in kindergarten to ascend and cornerstone, education teaching management tactics of the kindergarten with practice is discussed. Key words:Education goals ;Teaching methods ;Hearing influence ;oices 前言: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向教育提出了现代化的要求。而现代化是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21世纪的孩子与过去的孩子相比,他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宽,越来越广,求知欲也越来越强,他们聪明、好动、好奇、调皮、好探索,不喜欢受老师、成人的束缚。所以说教育的现代化与幼儿发展的需要对幼儿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转变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思想与观念,提升幼儿园教学管理能力势在必行。本文将分别从幼儿的音乐教育目标和音乐的教学方法来探讨现代幼儿的教育。 一、幼儿音乐教育目的 音乐是一门很“难”的艺术,不论是音乐的欣赏、表演或创作都需要遵循一定规律,都不可能是胡编乱造、胡思乱想的结果。音乐教育是建立在音乐艺术的基础之上,是在幼儿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的,与其他科目的教育意义相同,是有能力、有责任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得到发展。但是,音乐教育

浅议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展的必要性及教学策略

浅议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展的必要性及教学策略 摘要:喜爱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幼儿和周边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游戏不仅能给幼儿带来快乐与满足,还能促进幼儿的认知以及情感的发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息息相关。音乐是一门知识性以及技术性很强的艺术,它是通过声音生动形象地表现某种事物、情感以及思想,但它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之间往往很抽象,使得幼儿对音乐提不起兴趣。那么怎样将幼儿的音乐联系在一起呢。音乐游戏能够做到这一点。幼儿园音乐游戏能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创新能力,激发幼儿创造性和探索精神。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是对幼儿品德教育、审美教育、提高想象力、认知能力、丰富音乐知识的才能、发展智力的良好手段。因此,本文对幼儿园音乐游戏这个课题进行探讨,就是旨在说明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展的必要性。 关键词:音乐游戏;幼儿园;教学策略 一、音乐游戏的界定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些提法都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那么,音乐游戏是什么。在定义音乐游戏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游戏的概念。关于游戏的定义,中外学者说法不一。但他们普遍认为游戏是一种倾向、是一种行为、一种情景,游戏是生活的本质,游戏是幼儿的生活与工作等等。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游戏本质及特征的认识,可以看出游戏具有源于内在动机、重过程轻结果、自由选择、主动参与、非实际性、具有积极情感等特征。因此,根据游戏的特征,本研究将音乐游戏定义为:以歌唱、律动、演奏、欣赏等手段为主要形式的音乐教学活动,它将音乐和游戏紧密结合起来,以游戏的方式学习音乐,以音乐的内容进行游戏,促使幼儿拥有轻松、积极的学习心态,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幼儿园开展音乐游戏的必要性 在音乐游戏中,音乐和游戏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它将教育教学的要求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帮助幼儿具体、形象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获得一定的情绪情感体验,使孩子们在乐此不疲的游戏和玩耍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渗透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一)音乐游戏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

浅谈幼儿园音乐游戏的主要原则

浅谈幼儿园音乐游戏的主要原则根据幼儿好动、好玩、好奇、好模仿、好创造、好参与、好探索、好表现的年龄特点及感知音乐的特点,以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为支撑,采用游戏化的方法组织音乐活动,接受音乐的熏陶。使幼儿在游戏化的活动中真正得到艺术享受,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爱好和兴趣,发展其审美能力。 (一)乐在动中。 根据幼儿好动的特点,游戏活动要注意律动性,用活动激发幼儿的形体动作,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然地动起来,让肢体和思维相应地都活跃起来。(二)乐在趣中。根据幼儿好玩的特点,游戏活动要注意情趣性。音乐、动作、活动要能激发幼儿有兴趣,并产生审美的体验和审美的情感。 (三)乐在奇中。 根据幼儿好奇、好模仿的特点,音乐活动要有探索性。在游戏中不断提供新的刺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幼儿对未知因素的探究,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引导幼儿去发现、感知、创作,使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幼芽能得以发展,并培养幼儿勤于、乐于、善于观察的习惯。 (四)乐在赛中。 利用幼儿好胜的特点,适度采用竞赛性,特别是大班,发挥幼儿争强好胜不肯落后的心理优势,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在活动中着重培养幼儿参与竞争的能力,增强幼儿的独立性,培养幼儿敢于冒险、持之以恒、善于合作的精神,帮助幼儿树立自尊心,并能培养同伴间互相谅解的精神。

(五)乐在创造中。 利用幼儿好创造的特点,每个游戏的动作,都启发幼儿自己创编,并要和别人做的动作不一样,满足幼儿好创造的心理需求。 (六)乐在参与中。 利用幼儿好表现参与的特点,每个活动,老师要非常耐心地、有目的地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参与音乐活动,满足幼儿好参与、被接纳的心理需求。 (七)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形式。 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活动是丰富多采的,不仅包括唱、跳、演奏,它的手段应该趋向于综合,如,可以借助故事配乐、角色表演、戏剧表演等多方面的综合艺术手段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文学、美术、韵律活动之间也有着共同的渊源和创作、欣赏的规律。 游戏化的音乐活动应包括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故事配乐活动,声情并茂的音乐活动,形体优美的韵律活动,有趣多变的造型活动及在音乐伴奏下各种创造活动?使幼儿在游戏化的 活动中真正得到艺术的享受,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爱好和兴趣,发展其审美能力。 随着幼儿教育的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不仅仅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孩子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发展。换句话说,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首先是一种以音乐为手段来进行的人的基本素质教育,本着这一目的我园近两年积极开展了音乐教育的研究工作。依据《规程》精神,以发挥幼儿主体作用,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有效策略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有效策略 音乐活动中的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孩子能自主的、探究性的学习,这也是我们要着重发展的学习活动。 一、教师的情绪情感表达让音乐和幼儿发生共鸣。 音乐是一种善于描绘情感的艺术,幼儿要真正从音乐中获得美感,就必须准确而深刻地体验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内涵。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情绪情感是影响幼儿情绪情感的主要因素,如果作品是较宁静、安详的,教师的情绪情感就不能太夸张;如果作品是欢快、热烈的,教师自然也要情绪高涨,为教学活动创设一种与作品相协调的带有整体审美情境的教学气场。 在这点上,教师不仅要学会靠自己的个人魅力渲染气氛,更重要的是要使自己的表情、动作、嗓音等和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达到和谐统一。如音乐活动《小乌鸦爱妈妈》,在教学开始环节,教师可用十分柔美的声音范唱,轻柔的动作,营造一种温馨、恬静、优美且具情感的氛围。当幼儿接收到教师传递给他们的这种情绪信息时,俨然就散发出深情和浓浓爱意的“妈妈”,情不自禁地沉浸在这种充满温暖的音乐情境中感受、体验并表达对作品的理解。所以,在音乐活动中,教师理智地调控自己丰富的情绪情感,才能与音乐作品的思想及幼儿的情绪体验达到同一频率,这样,幼儿便会自然而然跟随老师进入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建立音乐活动中隐形的规则,促进教学相长。 在音乐活动《迷迷转》中必须建立听音乐指令行动的规则,要求幼儿倾听音乐基础上转圈、取乐器等,建立音乐活动中隐形的规则,使幼儿明白这些行为规则对他们自己参加音乐活动的积极意义。 三、课前的有效准备是音乐活动的有效保证。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这里所说的准备是幼儿的生活经验,必须是幼儿的兴趣热点,是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如音乐活动《捉迷藏》,孩子对回声有了较多的前期经验,是以在活动中能与老师有效的互动,在游戏中玩的不亦乐乎。 四、有效地语言组织,语言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 音乐活动中教师也要做到:语言组织准确、简练。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一个

浅谈幼儿音乐律动教学教学教材

浅谈幼儿音乐律动教 学

浅谈幼儿音乐律动教学 杨倩 律动是幼儿园韵律活动的类型之一,是指在音乐或节奏的伴奏下,以身体动作为基础、以节奏为中心的音乐活动,其特点是节奏感强,动作形象简单.小班幼儿具有动作发展快、爱模仿、“认知依赖于行动”等特点,从这些特点来看,律动是一种符合小班幼儿学习需 要、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活动类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选择应注重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而音乐律动活动更应如此,只有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作为教育的内容,幼儿才有可能全身心地投入,不断激发出对律动的热情,才有可能丰富经验、拓展 视野。从而达到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进行音乐素质的培养的目的。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我们仍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实践,我觉得律动教学有以下几个重点: 一、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感受音乐律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作为幼儿园教育原则之一。因此,教师要多创造激发幼儿音乐兴趣的环境,同时利用幼儿好奇、好玩的心理特点,把音乐教学的每个环节趣味化、生活化。我们班把一日活动中渗透律动音乐,诱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同时,我们还利用一些空余时间,如餐后散步,或进餐前、集中教学前等时间来播放或弹 奏各种类型的音乐让幼儿表演一些优美的律动。久而久之,幼儿倾听兴趣慢慢地提高,孩子们耳濡目染地接近音乐、熟悉音乐,从而

喜爱音乐、体会音乐,现在孩子们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听到音乐、歌曲,他们都会手舞足蹈,自得其乐。 音乐律动教学应该以听为主线。在幼儿熟悉音乐的过程中,逐步引导他们去做拍手、点头、踏脚等动作,或者,启发他们做简单的即兴表演。这样,既能帮助他们去掌握音乐的节奏、韵律,还能启蒙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让他们投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如小班《洗手帕》的音乐,让幼儿感受韵律平缓、反复的特征,想象起床后小朋友洗手帕的情景。教师重复播放让幼儿边听做,通过谈话让幼儿安 排好洗手帕的顺序,然后在晾晒起来。这样律动《洗手帕》就完成了。 二、运用多种音乐教学形式,表现音乐律动。 幼儿期正是一个从情感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在这时期中,富有情感性的音乐活动对幼儿的情感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潜力,幼儿越是能够有机会接触各种音乐作品,参加各种音乐活动,就越会逐步懂得爱、温柔、同情、自豪、集体精神、憎恨丑恶和追求美善。在律动活动中,幼儿首先需要欣赏音乐作品,了解音乐性质,引起共鸣,激发情感,才能在此基础上创编动作。为此,我们班采用多种音乐律动教学形式,通过欣赏、舞蹈、游戏等多种教学形式来引导,把音乐的感受和身体的运动密切地结合起来,让它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1、幼儿律动教学跟舞蹈是密不可分的,它们都是把音乐的感受和身体的运动密切地结合起来,让它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由于音乐是诉诸于情感的表演艺术。所以,律动和音乐的语言同是情感的语

浅析韵律活动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浅析韵律活动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韵律活动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增强节奏感;提高辨别音乐性质的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使幼儿获得愉快的情绪。 “动作”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的重要工具之一。在音乐活动中,要感受音乐的节奏,提高辨别音乐性质的能力,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更是离不开动作韵律活动,也就是各种有节奏的身体动作,这正是幼儿感受、认识、表达音乐的重要工具。它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点。 一、增强节奏感 要培养、发展、增强幼儿的节奏感离不开身体动作。韵律活动是增强节奏感的一条重要途径。 节奏一词,追其源来自希腊文,意思是“流动”,这就意味着有一种连续性,是指一种有规律的速度,平稳地流动着向前的运动。讲到音乐中的节奏,也就自然含有流动、起伏的意思。音乐中的节奏总是和节拍并存、密不可分的。音乐中正因为有节拍,声音才有强弱之分,正因为有节奏,声音才有长短之分。因此,一般讲到音乐的节奏,也就是指音乐的声音是在强弱轮流交替中平稳而又有起伏地向前流动。讲到音乐的节奏感,也就不是指一般的感觉,正如有人总结出的,这就是指对音乐中声音的动与静、长与短、强与弱等抑扬缓急的音乐表现手段的感受能力与表达能力。

节奏是音乐的三大要素之一。人类最原始的一些音乐活动就是从节奏活动开始的。人们拍手、踏脚或用棍子打击木头弄出一些有规律的声音使跳舞的人动作协调、情绪更高。以后棍子与木头由打击乐器所代替。在原始氏族的乐器中,不约而同的都有打击乐器,其主要作用就在与打击出各种节奏。一些祭祀、舞蹈中都要用这种能打出节奏的打击乐器。随着旋律的不断发展、复杂,才逐渐出现了管乐器、弦乐器,以及和声的理论。有人形象的比喻说:“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旋律是音乐的灵魂。”也有人说:“如果旋律是音乐生命的血液,节奏则是心脏的跳动或是脉搏,它推动着血液的运转。”可见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它是音乐的核心,没有节奏也就不可能有音乐。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节奏感的培养应该放在重要地位。节奏感强的幼儿无论学唱歌、跳舞、打击乐或倾听音乐都会更为有利。 如何能比较有效地培养与发展幼儿的节奏感呢?通过身体动作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音乐会上,无论是听众或是演唱者,都会有一些外部动作,如点头、摇动身体、轻扣手指、脚打拍子等,显示出他正在感受着音乐的节奏,即使在一些极其安静严肃的场合中欣赏音乐,不宜做出有节奏的外部动作时,但是内部的肌肉活动仍然存在,只不过隐蔽起来,内化了。 国外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调查:让一些女大学生回忆最早是在什么情况下意识到节奏的。在所收到的答案中,有3/4都是在与身体动作

浅谈幼儿音乐律动教学

浅谈幼儿音乐律动教学 杨倩 律动是幼儿园韵律活动的类型之一,是指在音乐或节奏的伴奏下,以 身体动作为基础、以节奏为中心的音乐活动,其特点是节奏感强,动作形象简单.小班幼儿具有动作发展快、爱模仿、“认知依赖于行动”等特点,从这些特点来看,律动是一种符合小班幼儿学习需要、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活动类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选择应注重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而音乐律动活动更应如此,只有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作为教育的内容,幼儿才有可能全身心地投入,不断激发出对律动的热情,才有可能丰富经验、拓展视野。从而达到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进行音乐素质的培养的目的。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我们仍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实践,我觉得律动教学有以下几个重点: 一、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感受音乐律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作为幼儿园教育原则之一。因此,教师要多创造激发幼儿音乐兴趣的环境,同时利用幼儿好奇、好玩的心理特点,把音乐教学的每个环节趣味化、生活化。我们班把一日活动中渗透律动音乐,诱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同时,我们还利用一些空余时间,如餐后散步,或进餐前、集中教学前等时间来播放或弹奏各种类型的音乐让幼儿表演一些优美的律动。久而久之,幼儿倾听兴趣慢慢地提高,孩子们耳濡目染地接近音乐、熟悉音乐,从而喜爱音乐、体会音乐,现在孩子们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听到音乐、歌曲,他们都会手舞足蹈,自得其乐。

音乐律动教学应该以听为主线。在幼儿熟悉音乐的过程中,逐步引导他们去做拍手、点头、踏脚等动作,或者,启发他们做简单的即兴表演。这样,既能帮助他们去掌握音乐的节奏、韵律,还能启蒙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让他们投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如小班《洗手帕》的音乐,让幼儿感受韵律平缓、反复的特征,想象起床后小朋友洗手帕的情景。教师重复播放让幼儿边听做,通过谈话让幼儿安 排好洗手帕的顺序,然后在晾晒起来。这样律动《洗手帕》就完成了。 二、运用多种音乐教学形式,表现音乐律动。 幼儿期正是一个从情感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在这时期中,富有情感性的音乐活动对幼儿的情感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潜力,幼儿越是能够有机会接触各种音乐作品,参加各种音乐活动,就越会逐步懂得爱、温柔、同情、自豪、集体精神、憎恨丑恶和追求美善。在律动活动中,幼儿首先需要欣赏音乐作品,了解音乐性质,引起共鸣,激发情感,才能在此基础上创编动作。为此,我们班采用多种音乐律动教学形式,通过欣赏、舞蹈、游戏等多种教学形式来引导,把音乐的感受和身体的运动密切地结合起来,让它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1、幼儿律动教学跟舞蹈是密不可分的,它们都是把音乐的感受和身体的运动密切地结合起来,让它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由于音乐是诉诸于情感的表演艺术。所以,律动和音乐的语言同是情感的语言。因此,把舞蹈放人律动中,把它的设计重点放在分析教材内容和音乐情绪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来设计。轻快活泼的舞曲,动作的设计必然干脆利落,表现出欢快的情绪;柔和优美的抒情曲,其动作就应该突出抒展……;

浅谈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

浅谈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 摘要:本论文探讨了教师在音乐游戏中,准确把握幼儿学习音乐的特点和规律,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将幼儿原有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导向内化,将浅层的兴趣和热情转化为幼儿主动学习音乐的内驱力,并逐步引向自我欣赏和获得满足感上,延展到对新的音乐活动需求和期待上,才会使幼儿真正成为音乐活动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下是笔者在自我实践的研究和反思中体悟到的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有效策略的运用之浅见。 关键词:幼儿音乐游戏策略 音乐游戏是学龄前儿童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在音乐游戏中,幼儿通过游戏增强了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了音乐节奏感,增进了唱歌的技能,提高了对音乐的辨别能力和感受能力,促进了动作的协调发展,还发展了想象力,创造力,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培养了积极愉快的情绪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音乐游戏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那么,如何有效组织音乐游戏呢? 一、选择合适幼儿游戏的材料很重要 音乐游戏形式多样,种类很多,有易有难。选材时应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班的实际水平,根据教育目标和要求进行挑选或改编。选择音乐游戏教材时,应从以下方面挑选。

1.设置情境。 游戏的情境应为幼儿所理解,角色的活动应贴近幼儿生活。这样,玩起来幼儿的想象才能活跃,感情才能逼真。如小班幼儿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藏的时候只要自己看不见别人就以为藏好了,藏好后,不少幼儿还喜欢被别人找到。根据这一年龄班幼儿的特点,选用情节简单的“找小猫”游戏他们就非常喜欢。中大班幼儿对“穿斗篷的小孩”这一游戏很感兴趣。他们对树林中远远站着一个穿斗篷的孩子这一情景能想象得出,会有极大的好奇心想弄清她是谁。因此,如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基础,挑选适合各年龄层幼儿理解水平的游戏教材,会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2.简单易学的动作。 音乐游戏多数是音乐与动作配合进行的。因此,在选材时还要考虑本班幼儿随音乐动作能力的发展水平。一般,为小班幼儿选用的音乐游戏的动作应比较简单,最好各自单独活动,相互间没有什么牵制。为中、大班幼儿选用的音乐游戏的动作可适当提高难度,可有一些需要互相配合,协作的动作。 3.活泼鲜明的动作。 音乐在音乐游戏中是幼儿的指挥者,因此在为幼儿选配音乐时应注意选择有歌曲或便于哼唱的乐曲,因为幼儿非常喜欢边唱边活动,如果游戏中有好听有趣的歌曲能让他们边唱边玩,这是他们最高兴的。如果是乐曲,最好便于幼儿哼唱。这样即便没有成人为他们伴奏,他们也能自己边哼边玩。另外选择的音乐要形象,节奏鲜明,对比性

浅谈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组织

浅谈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组织 根据幼儿好动、好玩、好奇、好模仿、好创造、好参与、好探索、好表现的年龄特点及感知音乐的特点,以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为支撑,采用游戏化的方法组织音乐活动,接受音乐的熏陶。使幼儿在游戏化的活动中真正得到艺术享受,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爱好和兴趣,发展其审美能力。(一)乐在动中。根据幼儿好动的特点,游戏活动要注意律动性,用活动激发幼儿的形体动作,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然地动起来,让肢体和思维相应地都活跃起来。(二)乐在趣中。根据幼儿好玩的特点,游戏活动要注意情趣性。音乐、动作、活动要能激发幼儿有兴趣,并产生审美的体验和审美的情感。(三)乐在奇中。根据幼儿好奇、好模仿的特点,音乐活动要有探索性。在游戏中不断提供新的刺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幼儿对未知因素的探究,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引导幼儿去发现、感知、创作,使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幼芽能得以发展,并培养幼儿勤于、乐于、善于观察的习惯。(四)乐在赛中。利用幼儿好胜的特点,适度采用竞赛性,特别是大班,发挥幼儿争强好胜不肯落后的心理优势,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在活动中着重培养幼儿参与竞争的能力,增强幼儿的独立性,培养幼儿敢于冒险、持之以恒、善于合作的精神,帮助幼儿树立自尊心,并能培养同伴间互相谅解的精神。(五)乐在创造中。利用幼儿好创造的特点,每个游戏的动作,都启发幼儿自己创编,并要和别人做的动作不一样,满足幼儿好创造的心理需求。(六)乐在参与中。利用幼儿好表现参与的特点,每个活动,老师要非常耐心地、有目的地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参与音乐活动,满足幼儿好参与、被接纳的心理需求。(七)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形式。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活动是丰富多采的,不仅包括唱、跳、演奏,它的手段应该趋向于综合,如,可以借助故事配乐、角色表演、戏剧表演等多方面的综合艺术手段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文学、美术、韵律活动之间也有着共同的渊源和创作、欣赏的规律。游戏化的音乐活动应包括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故事配乐活动,声情并茂的音乐活动,形体优美的韵律活动,有趣多变的造型活动及在音乐伴奏下各种创造活动…使幼儿在游戏化的活动中真正得到艺术的享受,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爱好和兴趣,发展其审美能力。 随着幼儿教育的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不仅仅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孩子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发展。换句话说,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首先是一种以音乐为手段来进行的人的基本素质教育,本着这一目的我园近两年积极开展了音乐教育的研究工作。依据《规程》精神,以发挥幼儿主体作用,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从“兴趣、感受、表现、能力”等方面入手对幼儿进行培养。在大量的理论学习、探究实践、经验借鉴的过程中,由而获得了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观念的根本改变。音乐活动如何才能达到要求,让幼儿做到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呢? 作为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幼儿园对幼儿的音乐方面的培养就在于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到老师组织的活动中和自发地进行音乐活动,并且能够创造性的进行歌词和舞蹈动作的创作。二、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创造性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在音乐活动中,不能只讲究技巧的训练,应引导幼儿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因为音乐活动包括感受、思想、理解、创造。三、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社会性音乐活动满足了幼儿的好动性和表演欲望,也提高了幼儿在活动中,同伴之间的协作交往,沟通的能力。从而对幼儿活泼快乐情绪的培养和遵守规则的良好行为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使幼儿的社会性得以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

浅谈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资料

浅谈幼儿园音乐律动 教学

浅谈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 “幼儿音乐教学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部分,这种早期的音乐教育为幼儿提供发展其音乐才能的机会,是成人所能给予幼儿的最良好的关心和培养。”所谓的“律动”是一种肢体有节奏的运动,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律动”,可以加强对音乐的感受性,并进而发展出更敏锐的听力、专注力、对音乐各要素的觉察力、节奏的控制力、相互协调、弹性、对音乐符号的确认与了解、并能够感知音乐中具有表达性的特质。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向学生传递着音乐艺术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审美、欣赏美的能力……律动教学是根据音乐情绪的起伏做有规律的韵律动作,以身体各部的动态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从而达到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进行音乐素质的培养的目的。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我也总结出了在律动教学方面的几个要点: 1、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感受音乐律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作为幼儿园教育原则之一。因此,幼儿教师要多创造激发幼儿音乐兴趣的环境,同时利用幼儿好奇、好玩的心理特点,把音乐教学的每个环节趣味化、生活化。奥尔夫认为,音乐是人本能的一种需要,是享受快乐的过程,幼儿并不需要熟练的技巧,但是需要心理和环境的宽松自由。教师还要注意多提供让幼儿感兴趣的材料,这样便于幼儿识记,促进幼儿记忆力的发展。事实证明:如果识记的任务与有兴趣的活动及活动的动机相联系时,识记的积极性和识记的效果就可以大大提高。创设一个富有美感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兴趣,使他们的审美感知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我的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10-08-04T21:49:48.373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5月第1期作者:袁媛 [导读] 热爱音乐是每个幼儿的天性,可以通过音乐对幼儿进行沟通和引导,使之成为幼儿教育的有效手段,良好的音乐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兴化市少年宫,江苏兴化 225700) 摘要:热爱音乐是每个幼儿的天性,可以通过音乐对幼儿进行沟通和引导,使之成为幼儿教育的有效手段,良好的音乐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沟通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5A-0152-01 热爱音乐是每个幼儿的天性,在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很多幼儿喜欢借助音乐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音乐俨然成为成人与幼儿沟通的一种有效手段。笔者经过研究,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可采取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创设温馨宽松的音乐氛围 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幼儿自发的音乐活动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喜欢模仿身边接触到的人和事物;另一方面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精神状况有关联。 具体来讲,引发幼儿自发音乐活动的材料主要是班中设置的图书角里的图画书、教师制作的教玩具等。例如:一位幼儿打开图画书,竖放在拼插玩具上,一边模仿老师用双手弹奏 “钢琴”,一边根据图画书中的故事内容自编自唱;另一个幼儿在旁边,边拍手边跟着唱等等。另一方面父母和教师的言行举止,也容易引起幼儿丰富的模仿力和想像力,激发出他们的音乐潜力。例如小班的幼儿入园后突然想妈妈了,问老师:“妈妈去哪儿了?爸爸去哪儿了?”老师回答:“爸爸妈妈上班去了。”另一位幼儿听到了,就轻轻地哼唱《我上幼儿园》这首歌:“爸爸妈妈去上班,我上幼儿园。也不哭,也不闹,叫声老师早。” 总体来说,引发和维持幼儿自发音乐活动的原因离不开自由宽松的环境。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经验较少,实物材料激发并维持他们自发音乐活动的作用相对要弱一些,而老师通过教育和引导能给幼儿创设温馨宽松的音乐氛围,使幼儿自发音乐活动得以激发并维持。 二、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音乐作品 透过幼儿自发的音乐活动,可以看出幼儿喜爱的音乐作品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我们就需要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音乐作品,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引导幼儿通过音乐活动,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从幼儿哼唱歌曲的频率来看,反映儿童“生活、思想、感情的,儿童能够理解感受的,适合儿童演唱”的儿童歌曲最受幼儿喜欢。如《我的好妈妈》反映孩子和妈妈相亲相爱的情感,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好娃娃》反映了孩子对家庭成员的爱,幼儿常情不自禁发自内心深情地哼唱。除了传统的儿童歌曲,新近创作的由大众媒介传播的动画片中的片头、片尾曲也深受幼儿喜欢。这一方面缘于幼儿喜欢片中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也因为所创作的歌曲比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在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中容易模仿和学习,如《西游记》里的片头、片尾曲,《智慧树》、《哪吒》等的主题曲。此外,一些群众歌曲,如《熊猫咪咪》以及流行歌曲中一些比较优美动听的歌,如《鲁冰花》、《老鼠爱大米》等也颇受幼儿喜爱,这主要是幼儿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影响以及电视、广播等传媒的影响。 幼儿通过音乐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主要是身体的动作,这其中包括:发出乐音,随着自己的哼唱蹦蹦跳跳,双手做出弹奏钢琴的动作。哼唱和蹦跳可以说是幼儿天性的流露,是他们愉快情绪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做出弹奏乐器的动作则与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更为密切一些。因为幼儿经常可以听到老师弹奏钢琴、电子琴,他们通过模仿学习,可以在这种游戏性的动作中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起到一种与他人沟通的目的。 三、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在幼儿的音乐教学中,有的歌曲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这样的方式便于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故事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而适用于故事讲述的主要是这样一些歌曲:歌词含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表述的内容和语言结构比较复杂,通常含有难以用动作来表现的时间、地点、环境描述、情节发展和人物对话等。另外,为了更好地帮助儿童理解、体验和记忆,在讲音乐故事时还可以配合图片进行讲解。 在采用这种方法时,教师应明确核心问题是帮助幼儿弄清和记住歌词、语法结构和内容的逻辑顺序,因此,气氛、趣味的渲染应该注意为理解和记忆服务,而不应喧宾夺主。 1.教师借助挂图或其他视觉形象讲故事。 例如:在中班歌曲活动《买菜》中 ①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 ②教师指着挂图,把歌词所讲的故事清唱给幼儿听。 ③教师邀请幼儿一起来猜想重新改编歌词中的故事,并清唱给幼儿听。 2.教师与幼儿一起讲故事。与上一个例子相比,教师给幼儿让出了更大的自主参与的空间。 例如:在中班歌曲活动《迷路的小花鸭》中 ①教师出示挂图(图上有一只小鸭子正在草地上哭)。 ②教师指着挂图讲故事,要求幼儿观察。 (这两个程序也可以这样合并处理:教师边表演边用语言自我解释或请幼儿猜想教师表演的是什么情境。) ③教师采用引导填充法,放慢速度,留出空间,让幼儿参与歌词编填。 ④最后,教师配合哑剧表演动作清唱。 四、利用旋律优美的乐曲陶冶孩子的情操 在课堂上,有时会听到很多小朋友在班里哼唱《两只蝴蝶》,还聚集在表演角里进行表演,有一位小朋友甚至从家里带来碟片,要求老师给他们播放。问孩子们为什么喜欢这首歌,他们说:“因为它好听。”有些教师认为这种成人歌曲不适合孩子演唱,但孩子们又真的喜

浅谈小班音乐特色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班音乐特色教学的策略 这一次幼儿园为我们制定的博客沙龙主题为:融个人优势、创班级特色、显孩子发展。我思索了很久,写什么呢?想想自己已经是工作了十四年的老教师,平时也一直从事着音乐教学工作,对了,何不以此为大主题中的一小点,这样不也切合主题吗,想到这儿,于是我就马上动手开始撰写了。 其实作为一名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都很清楚地知道在幼儿园小朋友的学习生活中,音乐教育是一门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因为它是一门十分能陶冶孩子情操的教育艺术,它对孩子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张扬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相信,每个孩子都爱音乐。今年我正好接手教小班,在这一学年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的表现并不尽人意,孩子们时常有些被动,有时会出现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现状,而且我总觉得孩子对音乐理解不够,感受不足,肢体动作表达不优美。为什么会这样呢?重新审视我们的音乐教学,我觉得造成这种困惑的因素很多,但更多的在于我们老师自身。 我们知道感受音乐、倾听音乐、肢体表现、肢体创造是音乐活动的特点。于是针对音乐活动的这些特点,我,作为一名有音乐舞蹈特色的幼儿园老师,就大胆地在自己教授的小班中大尝试开展了“音乐特色教学”,意在通过自己的方式

使孩子在音乐活动中得到情感交流、情感启发、情感表达,从而提高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表现能力。为了能探讨出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我们班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特色,我大胆尝试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实践于教学活动中,现将教学尝试与大家分享: 一、利用有趣的图谱,激发孩子学习歌曲的乐趣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气氛,寓教于乐,同时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充分调动孩子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自然地感受美,自由地模仿和学习,甚至以游戏贯穿整个音乐活动,让孩子轻松地学会歌唱。如在学习音乐游戏《小白兔和大灰狼》的活动中,我把音乐曲调中不同感受的音乐节奏绘编成一张有故事情节的有趣图谱,使孩子在欣赏老师出示图文并茂的图谱后产生兴趣,有了图谱辅助教学,一方面增强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另一方又帮助了孩子用看图谱的方法理解、记忆音乐以及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在这种图谱的辅助下,孩子们在学习中较快的掌握了不同的音乐情节,并能认真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风格,大胆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我还在这个音乐活动的最后设计了用肢体动作根据不同音乐表达小白兔和大灰狼的动作,由于有了之前的铺垫,孩子们都做的很好,收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

浅谈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的策略

浅谈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的策略 音乐活动是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他们最喜爱的活动,是他们和周围世界互动、学习的基本方式,在游戏中孩子们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对其运动器官的发展,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以及个性品质的形成都有积极的意义。 因此,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能真正满足幼儿对音乐元素学习的需要,将游戏做为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融入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音乐气息、获得音乐知识;在学习中体验游戏过程的快乐,孩子们得到的不单单是美的体会,更是在智力、身体、个性、情感、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和谐发展。 开园至今,我园始终坚持"全面育人发展特色"的教育理念,通过对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教学实践的研究,我们发现在音乐活动游戏化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形式化与低效化等问题。关注游戏的外在形式忽视游戏的基本精神;注重教师自身的教育意图忽视幼儿的需求与能力差异;注重游戏的情境性忽视挑战性与创新性等等。我认为,导致上述问题普遍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教学目标的制定简单、教学内容的选择单调、互动形式的手法单一所导致的。教师们只有明确游戏的核心特性,尊重儿童的文化需求与个体差异,选择多元化的音乐活动内容,将游戏与音乐有机融合,不断提升教育机智与教学个性,才能增强音乐教育游戏化的有效性与适宜性,只有注重指导与策略,才能提高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 一、明确游戏活动的核心

游戏包含着丰富的快乐体验,乐趣是游戏必须具备的品质,是游戏的内在功能,正是源于游戏的兴趣性、自主性、愉悦性、活动性的特征,幼儿才能在游戏中成为真正的孩子。只有在教育活动中保持游戏的这些特质,才能培养富有游戏性的儿童,这是儿童发展的原动力,音乐、游戏、儿童因为快乐而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与快乐的体验密不可分,因此我们教师在组织活动过程中,不要过多地干涉、限制幼儿的行为,应当为孩子们提供充足的准备材料,让他们在自由、自在、自主的游戏化音乐活动中,享受快乐的音乐之旅,追求身心的愉悦与成长的幸福。 二、尊重个体差异的需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我们要始终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原则。幼儿有着自己的文化,有着自己的逻辑、规则与独特的文化需求。游戏,作为儿童生活和儿童文化的一个自然而重要组成部分,它实际上是儿童存在的一种形式,是幼儿生存的一种状态。整体感知和反应、诗性逻辑、游戏精神构成了儿童文化的基本特征。3-6 岁的幼儿正处于感觉探索阶段,成人应在游戏化音乐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感觉探索,以培养幼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