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班级:姓名:等级:

一、我来填一填。(每空1分,共22分)

1.54里面有()个6,64里面有()个8。

2.要使□58÷5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能填();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能填()。

3.一本书有183页,小华计划每天读6页,大约要()天读完。

4.108的3倍是(),416是4的()倍。

5.你能不计算就写出得数吗?

(1)268÷4=6767×4=()268÷67=()

(2)98×17=1666 1666÷98=() 1666÷17=()

6.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293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顶帐篷。

7.在里填上“>”“<”或“=”。

31×20 60075÷3 66÷3

18×19 19×18 0÷128 543×0

8.□26÷8,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能填();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能填()。

9.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10.34的26倍是(),270是9的()倍。

二、我来判一判。(每题1分,共5分)

1.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两个数相加的和。()

2.32个24的和是多少?列式为32+24。()

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有可能是一位数。()

4.76□÷2若有余数,余数一定是1。()

5.317÷4≈80,是把317看作320来估算的。()

三、我来选一选。(每题1分,共5分)

1.三年级有240人,平均分成4个队做操,每个队平均分成6行,每行有( )人。

A.10

B.60

C.40

2.20个人正好租4条小船,照这样计算,37个人至少需要租( )条小船。

A.7

B.8

C.12

3.利民小学三年级有2个班,每个班有6个组,每个组种5棵树,三年级一共种多少棵树?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

A.5×6×2

B.2×5+6

C.(2+6)×5

4.李老师买了3个篮球和3个足球,一共用去多少钱?列式正确的是( )。

A.(50+30)×3

B.50×3-30×3

C.50+30

5.儿童公园有3行松树,每行有75棵,柳树是松树的4倍,柳树有多少棵?列式为( )。

A.75×3×4

B.75÷3×4

C.75÷4×3

四、我来算一算。(共31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178÷2=120×6=0÷123=88×10=

404÷4= 60+70= 369÷3= 15×20=

3000÷5= 540÷6= 40×70= 96÷3=

321÷4≈299÷5≈260÷6≈632÷7≈

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14分)

18×3646×25*424÷7

288÷6 77×81 *527÷8

3.计算下面各题。(9分)

165÷5÷3 36×27+145 64×(80-45)

五、展开后像什么?连一连。(8分)

六、解决问题。(第1~3题每题4分,第4,5题每题5分,第6题7分,共29分)

1.小秀家离学校有700米,照这个速度,她9分钟能走到学校吗?

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汇总

上学期语文三年级期中测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sūxǐnɡxìwēi kǎo cháchuítóu sànɡqì( ) ( ) ( ) ( ) zhǎn shìyǎnɡwànɡjiǎn cháyǐn rén zhùmù(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5分) 郊()侧()穷()插()适()胶()测()究()播()括()三、多音字组词。(6分) 朝cháo()假jiǎ()调tiáo() zhāo()jià()diào()四、正确分辨同音字。(6分) yóu dài mìjìn g 旅()()领神()环()()票口()紧()眼()理()穿()蜂()究()五、照样子,填词语。6分 例:匆匆地(走来)痛苦(欢乐)水绕(云横)轻轻地()缩小()大陆()快活地()集中()山花()例:(飘扬的)国旗道别(告别)(五)颜(六)

色 ()世界竟然()()呼()唤 ()石级装扮()()牛()虎 六、抄写下面一段话,注意抄写正确、工整、美观。(3分)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 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七、默写古诗。(4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 八、把句子补充完整,使句子更生动。(6分) 1、灰雀在枝头()地歌唱。 2、八月,天多热。狗热得(),蝉热得()。 3、()的风筝在()的天空()。 九、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1、聪明在于学习,()。 2、书籍是()。

3、黄黄的叶子像(),扇啊扇啊,扇走了()。 4、牵牛花(),睡莲(),万寿菊( ),昙花()。 十、认真读下面一段话,并正确加上标点。(5分) 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怕挨打吗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孙中山笑了笑说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你是好样的这个同学称赞道 十一、阅读短文,并按要求作答。(11分) 五花山 我家住在大山里。你知道这里的山是什么颜色的吗?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 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 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 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只有松柏不怕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信息窗1:走进果蔬会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的方法。 2.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养成估算的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果蔬博览会的现场进行参观好吗?多媒体出示情境图,我们到生产厂家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情况(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谈话:根据你们调查了解的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交流,选出你们组认为最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情况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 2、平均每天接待多少名客商? 3、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4、一共运来几箱大枣?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谈话: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咱们先看这个问题: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可能回答:需要知道共有几个品种和共有多少箱苹果。

谈话:那么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组研究的好。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 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讨论的结果和大家说一说? 生1:我们组认为应该用184÷8,因为8个品种一共有184箱苹果,把这184箱苹果平均分成8份,就知道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了。 生2:我们组的意见和第1小组的意见不一样。 生3:我估计平均每个品种比20箱多一些,因为每个品种有20箱,8个品种就是20×8=160(箱),实际8个一共有184箱,所以商应该比20大一些。 2、谈话:运用估算我们知道了184÷8的商比20大一些,那么,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到底有多少箱呢?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小组交流 生1: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23箱。我们已经估算出了184÷8的商比20大一些,计算时可以先商20,20×8=160(箱),还有24箱,把这24箱再平均分成8份,每个品种分3箱,所以每个品种有:20+3=23(箱)。 生2:我们组用笔算 生3: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谈话:刚才这个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谈话:哪个同学来交流? 生进行交流 谈话:最高位不够商1,可以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用18个十除以8,商是两个十,十位上商2。 让学生试着完成竖式(一人在黑板上做,其余的做在本子上)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谈话: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谈话: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该怎样算呢?你们有信心自己解决吗? 生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部编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素质测评 三年级语文(60分钟100分) 一、看拼音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字、词,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和占格(21分+2分书写) 1、蒲公英妈妈zhǔn bèi 了 piào 亮的降落伞,把它送给 róng 球样的宝宝,孩子们随风lǚ行piāo 向远方,luò在哪里就在那里发芽生长。 2、bào 风雨中,一只可lián 的小蜻蜓不小心zhuàng 到了墙壁上挂着 的zhīzhū网,它zhēng 大双眼脚gōu 住网丝疯kuáng 地luàn 蹬,pīn mìng 地挣脱,终于,它xié挂在cán 破的网丝上,用尽最后的力气táo 脱了。 二、给下面一段话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5分)。 五一假(jiǎ jià)期,老师答(dā dá)应(yīng yìng)带我们四(1)中(zhōng zh òng)队去春游,几(jī jǐ)个男同学勇挑(tiāo tiǎo)重(chóng zhòng)担(dān dàn),背 (bēi bèi)着背(bēi bèi)包走在最前面。 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并用修改符号修改第二小题中的病句(8分)。 1、下面哪个句子与“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这句话写法相似?( ) A、两只蟋蟀在牛肚子里旅行。 B、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 C、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D、今天太热了,我感觉自己要融化了。 2、下列句子完全正确的是(),并用修改符号把句中不对的地方改正过来。 A、我来后,小明以经走了。 B、每周一,我穿好校服和红领巾,到学校参加升旗仪式。 C、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D、妈妈买来了苹果、梨、西红柿、香蕉等水果。 四、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3分) 1、《赠刘景文》是刘景文写给苏轼的诗。( ) 2、“桔子、柿子你挤我碰,等着人们去摘呢。”是一个比喻句。( ) 3、预测不是随意猜测,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 ) 五、积累直通车(10分) 1、有理走遍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的学校》作者是,我们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也读过他的作品《》,在作品中________是妈妈的化身。 4、“萧萧梧叶送寒声,。,夜深篱落一灯明。”这首古诗的题目是《____________》,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 六、练习仿写(10分)。 1、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四篇写秋天的文章,感受了秋之神韵,我想写几句小诗表达我的 情感,我喜欢听秋的声音,秋的声音是秋风掠过田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的声音是蟋蟀振动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仿写)秋的声音是的。 我喜欢欣赏秋的颜色,秋的颜色是田野里的满眼金色,(仿写)秋的颜色是香山上遍野的火红,秋的颜色是。我积累的秋的词语有、、、。 2、照样子,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写句子。 雨一来,花儿便放假了。 清风一吹,花儿便。 太阳一出,花儿便。 ,。 七、课外阅读。(16分) 书写分试题分总分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逛公园---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2—12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 每一部分的后面都安排有针对已学内容的练习题,练习题力求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紧密配合学生的计算水平和生活实际,使数学应用与计算有机联系,既增加计算和加减含义的巩固机会,又体现应用意识的培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2.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1.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和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 2.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教学措施: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情境图等。 课时数:6课时。 信息窗1 逛公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初步培养思维的 灵活性。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汇编(精)

应用题 1、玩具厂生产了960个电子玩具,每3个装一盒,每5盒装一箱,一共装了多少箱? 2、王辉爸爸买了3大盒茶叶,一共要付810元,平均每个大盒里有6 小盒茶叶,平均每小盒茶叶多少元? 3、王老师要把156本图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三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图书? 4、有两堆煤,一堆560吨,另一堆286吨,一辆汽车每次能装运9吨。这辆车一共用多少次才能拉完这两堆煤? 5、有一堆煤120吨,一辆大货车能载重8吨,一辆小货车能载重5吨,请问: ①、如果2辆小货车来运,多少次能把煤全部运完? ②、先用一辆大货车运5次,余下的用一辆小货车来运,还需要多少次才能运完? 6、有50只小羊要过河,现在只有一条船,且每次现载8只小羊,那么这些小羊至少要几次才能全部渡河? 7、960节电池,每8节装一盒,6盒装一箱。这些电池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8、中秋节快到了,糕点房将640个月饼,每4个装一盒,每4盒又装一箱,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9、学校买回8箱皮球,每箱20个,平均分给5个班,每个班级分得多少个? 10、一本故事书172页,小红已经看了67页,剩下的打算一周看完,剩下的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11、小丽看一本329页的书,看了4天,还剩25页没看,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12、小强从图书馆借一本3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15页,看了12天,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13、修一条路,平均每天修53米,修了27天,还有360米没修,这条 路全长多少米? 14、食堂原有26袋面粉,又运来138袋,平均每天要用掉4袋,这些面粉可以用多少天? 15、4个小队少先队员去摘黄瓜,每个小队13人。平均每人摘12千克。一共摘了多少千克? 16、小明用150元买3个热水瓶,营业员找了6元,每个热水瓶多少元? 17、一张课桌(18元)和一把椅子(42元)是一套,实验小学准备买45套这样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 18、小文想买两种笔记本各一本,其中一种一本12.5元,另一种一本23.8元,那么她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钱? 19、淘气给妈妈买了一个水杯用了2.9元,买了一顶帽子比一个水杯多用了3.5元,又买了一副手套,三样东西正好用了12元钱,一副手套多少钱?20、一副乒乓球拍7.8元,一个乒乓球1.5元,张林带了10元钱买了一副乒乓球拍和一个乒乓球,找回多少元钱?合多少角钱? 21、本学期每个学生订了11个作业本,三年级一班有48个同学,他们大约要订多少个作业本? 22、光明小学有6个年级,植树节植树,每个年级大约植树120棵,光明小学一共植树多少棵? 23、超市每天卖出饮料6箱,6月份一共可以卖出饮料多少箱? 24、一条绳子剪去3.8米,还剩1.7米,这条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25、水果店运来39箱橘子,每箱15千克,又运来706千克梨,运来的梨比橘子多多少千克? 26、商场一月份售出豆浆机27台,售出榨汁机的台数是豆浆机的23倍,售出的电磁炉比榨汁机多186台,电器商场一月份售出电磁炉多少台?

(完整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教材2—4页,克、千克的认识 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法与学法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 感知轻重 1. 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2. 引导学生置疑 3.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 二、探究新知 1. 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 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 (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 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 4. 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 (2)讲解: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 (2)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找和千克有关的物品。 1.体验、操作:1克有多重? 2.跟随着老师实际操作、体验。 3.观察标尺指针所处的位置。 4.体验:掂一掂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 5.思考,寻找日常生活中大约有1克重的物品。 6.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的重量。 7.体验两袋盐放在手中有多重?称一称两袋盐的重量。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学期 期中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钟面上,秒针走一小格是() A.1秒B.1分C.5秒 2.计算完880﹣229=651之后,正确的验算方法为() A.880+651B.229+651C.651﹣229 3.下面物体中厚度或长度最接近1厘米的是() A.文具盒的长度B.《新华字典》的厚度 C.数学书的厚度 4.1袋小米重10kg,100袋小米重()t. A.1000B.100C.10D.1 5.科技馆5D影院有430个座位,如果三年级的214名学生和四年级的209名学生,同时进入这个影院看电影,坐得下吗?() A.坐得下B.坐不下C.无法确定 6.两个数的和是56,其中一个加数是20,另一个加数是多少?() A.76B.36C.46 7.李芳有张数相同的5元和1元零用钱若干,那么李芳可能有()钱.A.48元B.38元C.28元D.8元 8.一袋水果糖,总数不到40块,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还余3块,这袋水果糖最多有()块.A.40B.39C.38 9.根据3043﹣575=2468,不用计算可以直接得到575+2468=3043.依据是()A.和=加数+加数B.减数=被减数﹣差 C.被减数=减数+差D.差=被减数﹣减数 10.看一场电影用() A.20分钟B.200秒C.2小时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写出下面各数的倍数(各写5个).

1的倍数有;10的倍数有. 12.小于60的数中,7的所有倍数有. 13.2米=厘米;92厘米﹣5厘米=厘米 14.4米=分米 6000千克=吨 1分40秒=秒 1800米+3200米=千米 15.你能根据一道减法算式写出两道相关的算式. (1)999﹣455=544 ﹣= += (2)605﹣199=406 ﹣= += 16.再过5分钟是,半小时后是.17.填一填. 原有47枝68把 卖出15枝把29辆 还有枝8把30辆 18.根据2345+575=2920,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2920﹣575= 2920﹣2345=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9.在加法算式中,和一定比两个加数都大.(判断对错)20.钟面上分针走一大格,秒针走1圈.(判断对错)21.一千克棉花比一千克大米重.(判断对错)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答案

第1章 第3-4页自主练习答案 1、21 21 32 11 10 34 12 22 2、93÷3=31( 元)3、 66÷3-22(厘米)66÷6-11(厘米) 4、 14 13 11 43 140 130 110 430 5、 (1) 840÷4=210 (2)630÷3=210 6、66÷6=11(盒)66÷3=22(盒) 7、48÷4=12(元)99÷9=11(元)39÷3=13(元)买第二箱橙子最合算。 8、第一组:21 30 120第二组:220 310 23 9、400÷5=80(元)360÷3=120 (元)880÷8=110(元) 80<110<120,猕猴桃最贵。 10、84÷2=42(毫米)42×9=378(毫米) 第6-8页自主练习答案 2、267÷3=89(下) 194÷92=7(下)89<97,小宁跳得快一些。 4、104~4=26 5、40 100 11 43 40 0 31 10 6、 8、小亮:162÷3=54(周)小玲:162÷6=27(周) 9、(1)266÷7=38(页)(2)略 10、15 30 45 60 75发现:除数不变,被除数越大,商越大。 11、 144÷6=24(人)144÷8=18(箱) 12、(1)192÷8=24(2)644÷7=92(人)644×8=5152(元) 第11-13页自主练习答案 2、(验算略)

3、945÷9=105(只) 4、(说说略) 5、321÷3=107(个)660÷6=110(个) 6、前三道题都不对,第四道题对。 7、168÷7=24(页) 8、(说说略) 104 48 109 240……1 76 56 92 304 9、432÷4=108(个)510÷5=102(个) 108>102,小刚打字快一些。 10、38 40 71 76 11、(从左到右) 160 52 104 630 856 12、3×2=6(种) 38×3+8=122(元) 38×3+15=129(元)26×3+8=86(元) 26×3+15=93(元)12×3+8=44(元) 12×3+15=51(元) 13、324÷4=81(厘米) 第15-17页综合练习答案 1、21 12 11 12 40 110 70 50 2、 3、16 18 13 12 13 14 19 14 5、190 95 285 57 456 52 312 104 728 364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题型突破卷 图形与位置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专项提升卷3图形与位置 提升点1:方向的辨认易错点) (一)物体的相对位置 1. (1)甜品屋在街心花园的()方向。 (2)书店在街心花园的()方向。 (3)布店在街心花园的()方向。 (二)运用生活常识解决方位问题 2.太阳快要落山了,小明和小丽放学回家,小明家在学校的东面,小丽家在学校的东南方向,你能在下图中填出他们的家吗? (三)运用比较法解决选择路线的实际问题 3.小鹿周末想去小狗家给小狗过生日,可小鹿起床晚了需要赶时间,请你帮小鹿找一条最近的路线。 提升点2:平移、旋转的应用

(一)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4.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 (二)运用转化思想解决图形在方格纸中的占格问题 5.下面方格纸中的两个图形共占多少个方格? 提升点3:周长的含义 6.下图的周长=16+14+18=48(厘米),这样计算正确吗?为什么? 7.下图是一个心形栅栏的示意图,怎样测量心形栅栏的周长?

提升点4:图形的周长应用 (一)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长(或宽),求长方形的宽(或长) 8.已知长方形桌面的周长是360厘米,宽是60厘米,求桌面的长是多少厘米? (二)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周长问题 9.有三个相同的长方形,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若把这三个长方形的长和长靠在一起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则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答案 1.(1)西南(2)东南(3)西北 2. 3.400+300=700(米) 400+600=1000(米) 700+400=1100(米)700米<1000米<1100米 所以中间这条路最近。 4.略。5.9个方格 6.不正确,因为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7.答案不唯一,如:用线绕心形栅栏一圈,展开后,用尺子量一量,就可以得出心形栅栏的周长。 8.360÷2=180(厘米) 180-60=120(厘米) 答:桌面的长是120厘米。 9.4+4+4=12(厘米) (12+6)×2=36(厘米) 答:大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积累·运用(49分) 1.照样子在田字格写字,要求横平竖直,把字写平稳、写端正。(2分) 2.读拼音,把词语正确、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10分) làzhúqiánɡbìyǐnɡ·zi ɡuīzéfúzhuānɡ kělián jiùmìnɡliúlèi fēnɡshōu ān jìnɡ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3分) 背.(bēi bèi)诵挣.(zhēnɡzhènɡ)钱羊圈.(juàn quān) 担.(dān dàn)保处.(chǔchù)罚答应.(yīnɡyìnɡ) 4.查字典知识填空。(3分) “狂(kuánɡ)”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再查音节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再查__画。“狂”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疯癫,精神失常;②任情地做,不用理智约束感情;③猛烈的,声势大的。下面句子中的“狂”分别是什么意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昨晚那场狂.风暴雨,不知把多少人困在了回家的路上。() (2)听到我们班得冠军的喜讯,同学们欣喜若狂.。() 5.比一比,再组词。(4分) 我()君()票()知()饿()裙()飘()蜘()6.读读下面带口字旁的字,再按要求把这些字归类写在横线上。(4分)吗咬喊哗吐吵吧啪 (1)表示吃的动作:____(2)表示声音:____ (3)表示叫的动作:____(4)表示语气:____ 7.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答题。(9分)

摇()晃脑大吃一()百()百()四()八稳手()脚乱闪闪发()七()八()面()耳赤 (1)从上面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到下面句子的横线上。(3分) ①我正在看电视,听说出差在外的爸爸提前回来,我______,一时______,赶紧关了电视去做作业。 ②调皮的弟弟站在客厅中间,背着手,______地背诵着古诗《鹅》,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2)用上面画波浪线的词语造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句子。(6分) (1) 昨天还下着蒙蒙细雨,今天早上天放睛了。 (2) 坐在教室里认真地看书。 (3) 星期天,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了苹果、葡萄、冬瓜、香蕉等水果。 9.给下面这段红头和青头的对话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6分)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着 青头问你在哪儿 我被牛吃了红头着急地说正在它嘴里 10.按要求写出关于秋天的词语或诗句。(2分) (1)关于秋天的词语两个:_______________(2)关于秋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21分) (一)阅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11分)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这段话里有很多表示颜色的词语,请把其中六个写在横线上。(3分)__________________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好说好动,精力难以集中,尤其是倾听的习惯和随便插嘴的习惯有待加强。因此,本学期要立足于端正学习态度,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 教材简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4、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本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四年级一共一个教学班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学生学习状况悬殊太大,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很难提高,多数学生能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对学好数学均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其中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浓厚,成绩突出。也有一些问题存在。如计算准确性较差,尤其是缺乏灵活的计算能力,对于概念学习,缺少应有的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要有针对性。从解决问题来看,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的地方,如:不够灵活、不够深入、不够准确,缺少对问题解决后的反思,这些都是本学期需要侧重的地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数与代数 1.结合具体情境,能认、读、写小数,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2.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以及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24时计时法。 空间与图形: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结合实例,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统计与概率: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1.巩固收集数据的一般方法,并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2.运用分段统计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 1.在理解小数意义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初步感受小数和分数的内在联系。 2.在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比较、归纳的能力,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在探索轴对称图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和年、月、日知识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在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面积的意义及建立识面积单位概念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5.在具体情境中,能根据平均数的实际意义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 解决问题: 1.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或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或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解决问题时方法的多样性和结果的同一性。 2.能灵活运用对称或年、月、日等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3.能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进行实际的测量和计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能简单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不断积累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与态度 1.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关注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其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姓名____等级____ 一、我会填。 (1)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 表示较重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用()作单位,可以用字母()表示。 (2)1千克=()克()千克=1吨 (3)一袋大米重10千克,200袋这样的大米重()千克,也就是()吨。 买2()苹果需要6元钱1()800 元一个西瓜重2() (4)3吨=()千克8000克=()千克 ()t=5000kg6000g=()kg (5)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①一粒花生米大约重1()。 ②两袋盐重1()。 ③小明的体重是25()。 ④一辆卡车最大载重8()。 ⑤一根火腿肠重40()。 ⑥一条鲸鱼体重40(),每小时游50()。 一个鸡蛋重52() 小明身高145()43()

一头牛大约重300() (6)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 6吨○5900千克900㎝○90dm 8㎏○8000g3t○2999㎏ 9800㎏○10t6米○60厘米 (7)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1)4千克3900克4000千克 ()>()>() (2)3030克1千克1吨990克 ()<()<()<() 二、判断对错我能行(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千克。() (2)5千克铁比5千克棉花重。() (3)小红的身高是13千克。() (4)一瓶矿泉水净重500克。() (5)克、千克、米都是质量单位。() (6)200千克比199米大。() (7)一个桃子重50千克。() (8)一头小猪重25千克,40头这样的小猪重1吨。()

三、我会算。 1、直接写得数 2、5×0×4=5×6=18+9×2= 18÷3=32÷8=81÷9= 42÷7=24÷3=9×5= 50千克-20千克=1千克-700克= 3、列竖式计算 703-528=356+748= 600-249=195+277= 四、解决问题。 1、妈妈买来5袋洗衣粉,每袋2千克,用去了7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弟弟体重30千克,哥哥的体重比弟弟的2倍多4千克,哥 哥有多重?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 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满分100分时量90分钟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4分。) 1.3分=( )秒5时=( )分8千米=( )米7厘米=( )毫米 5吨300千克=( )千克10米=( )分米 2.小新今年4岁,妈妈今年28岁,去年妈妈的岁数是小新的( )倍。3.最大两位数与最大一位数的和是( ),差是( )。 4.一头牛约重500千克,( )头牛约重1吨。 5.在○里填上“>”“<”或“=”。 45分米○5米1吨○50千克+50千克 5080克○508千克2时40分○160分 40秒○4分70毫米○7厘米 6.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棵大树高15( )。(2)数学课本厚约7( )。 (3)一节课时长40( )。(4)看一场电影大约要花时间2( )。 7.这块橡皮擦长( )厘米( )毫米。 8.百米赛跑中,小鸭子用了55秒,小乌龟爬了31分钟,小兔子跑了25秒,小蜗牛爬了2时零5分。他们中,( )是冠军。 9.李阿姨去超市购物,一袋大米98元、一提纸巾31元、一桶香油106元。 大约要带( )元钱去购物。 二、辨一辨。(每题1分,共5分。)

1.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大约是9分钟。( ) 2.10千米的路程,已经走了500米,还剩500米。( ) 3.一道算式中,减数是347,差是120,被减数应是227。( ) 4.第一行站5人,第二行站的人数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站15人。( ) 5.计算200×7时,想:2个百乘7是14个百,200×7就是1400。( ) 三、选一选。(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一枝铅笔长约( )。 A.20毫米 B.20厘米 C.20分米 2.火车每小时行160( ) A.千米B.米C.分米 3.拍皮球21下大约要用10( )。 A.小时 B.分C.秒 4.小清做了8朵黄花,22朵红花,小清想使红花的数量是黄花的3倍,小清还需做( )朵红花。 A.24 B.66 C.2 5.下列算式中,十位相减不需要退位是( )。 A.362-115 B.210-124 C.500-132 四、算一算。(共30分。) 1.直接写得数。(9分) 43×2 =500×3=74+17= 280-140=570+320=80-25= 611×7≈ 6×38≈ 82×5≈ 2.混合运算(每小题3分,共9分。) 24×2-39 607-(128+375) (222-168)÷9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新颖有趣。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身边的、学生所熟悉的、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的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能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2、情境串“引发出“问题串”。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除小单元外),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几个有密切联系的信息窗(情境图),每个信息窗又是包含有多少个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现形式是把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情境贯穿起来,编排成“情境串”或“故事串”,从而引出一系列相对独立而又有着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形成了“问题串”。 3、生认知特点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本册教材彻底改变了过去教材普遍采用的“小步子”编排方式,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如第六单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传统教材中,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不进位)”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不退位)”的笔算放在一起,将相关的口算放在其他单元中,人为地将笔算与口算分开,不便于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本单元在知识安排上,将两位数加减两

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口算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编排在一起,使口算与笔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策略。同时,又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编排了加减混合及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4、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为一个过程。本册教材不受严格的知识体系束缚,由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到新知识又作为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基本框架。如第65页加混合运算,主题图呈现的信息是:小朋友拿50元钱购买纪念品,珊瑚每只17元,贝壳每只25元,海豚每只23元,海螺每只13元。教材没有直接出示算式,而是在学生解决教材中提出的“用50元钱去买一只海螺每只和一只珊瑚标本,还剩多少元钱?”或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其他问题过程中,通过探索获取运算的方法,然后利用获取的方法,解决其他问题,实现解决问题能力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步发展。 5、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教材通过含有丰富信息综合情境图,提供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足够空间,提高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选择信息、组织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一单元“南极小客人——100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1,由图中的两位小朋友在南极实地考察的情境和天空飞着的贼鸥、冰面上的企鹅、雪地上的海豹等信息,学生可能提出“有多少只企鹅?”“有多少只贼鸥?”“有多少只海豹”等问题。本册教材沿用了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特点,

(完整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所教班级是三年级,现有学生31人。本学期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好的学生智力好,具备良好的习惯,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强,但缺乏问题意识;中等学生学习知识较扎实,能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后进生接受知识能力较慢,学习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八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四个知识领域:(1)数与代数: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用连乘、连除、乘除两部计算解决问题。②年月日的认识和24时计时法。③小数的初步认识及大小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计算。(2)空间与图形:①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②面积、面积单位及单位间的简单换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3)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方法,感受数据蕴含信息。(4)综合与实践:①运用轴对称知识自制粘贴画,体会对称美。②经历调查、分析、决策的过程,体会研究室及为题的方法,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并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合作探究中体现开放、民主、探索、交流、合作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学习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数与代数:①结合具体情境,会认、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运算。②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③结合生活经验,认识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两个班现有学生54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的把全班同学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好学生的智力较好,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但缺乏问题意识。中等生学习知识比较扎实,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差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学习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成绩不佳。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除法的口算;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空间与图形:在东、西、南、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认识周长和周长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实践与综合运用: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合理安排双休日。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时、分、秒,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期中质量检测题 检测内容:第一~五单元时间:60分钟 学校班级姓名评分 一、计算(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12分) 84÷4= 43×2= 39÷3= 10000-1000= 8000-6000= 29+36= 6×11= 43+46= 69-25= 300+7000= 70-17= 62÷2= 2、用竖式计算(20分) 86÷4= 53÷5= 274+183= 78÷6= 67÷3= 705-267= 验验 算算 二、填空(1~4题每空1分,计31分) 1、73-48的差是()十多。 如果算式□0÷2的商是四十多,□里应填()。 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棵白菜重3(),1个苹果重300()。 小华的身高136(),体重32()。 3、在○里填上“>”“<”或“=”。 4800克○5千克 1002○909 5308○5380 7000克○7千克 1米○10厘米 7803○8043 4. 按规律填数: (1)2000、4000、6000、8000、() (2)()、()、5900、5800、5700 5、(4分)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王叔叔是( )时( )分到公司的, ( )时( )分离开公司的。 (2)这一天王叔叔在公司的时间是( )小时。 6、空调每台三千九百八十二元 电视机的价格是由2个千、4个百和8个一组成的数 DVD 机的价格是最大的三位数 电冰箱的价格是由6、5、2、0组成的最小四位数 (1)把表格填写完整,再把四种电器 的价格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8分) > > > (2)爸爸想买一台空调和一台DVD 机, 大约需要带几千元(4分) 答:大约需要带 元。 、选择正确的答案,在□里画“√”。(10分) 1、□÷5=13……□,余数可能是多少 6 □ 5 □ 4 □ 2、哪一道算式的得数最小 71-39 □ 8□÷3 □ 17+19 □ 3、 商店从上午 8 时开始营业,到晚上8 时停止营业。全天营业多少小时 8 小时 □ 10 小时 □ 12 小时 □ 4、 哪个物品的重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 □ □ 5、 红花25朵,黄花的朵数比红花少一些。估计一下,这两种花一共有多少朵 比50 朵多 □ 正好50 朵 □ 比50 朵少 □ 四、解决问题(第1、4题每题6分,其余每题5分,计27分) 名称 价格 空调 元 电视机 元 DVD 机 元 电冰箱 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